- 2021-05-24 发布 |
- 37.5 KB |
- 17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生物】2020届一轮复习人教版群落的结构和演替学案
2020届 一轮复习 人教版 群落的结构和演替 学案 见《自学听讲》P210 学科素养 课程标准 学习指导 1.生命观念:通过分析群落的空间结构和演替,建立生物与环境相统一及生命系统发展与稳态的观点。 2.科学思维:通过分析种间关系的模式图,培养运用逻辑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总结群落演替的特征,培养归纳与总结的思维习惯。 3.科学探究:通过“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实验,掌握科学研究计划的制订与实施能力。 4.社会责任:通过总结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关注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及保护。 1.正确识别群落,说出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 2.正确掌握群落的概念及结构特征。 3.学会进行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 4.正确掌握群落演替的概念及过程。 5.说明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并关注我国实行退耕还林、还草、还湖和退牧还草的政策。 1.通过分析自己所熟悉的群落结构情况,理解群落的结构特征。 2.以已有的生活经验为基础,了解群落演替的一般规律。 3.列表比较四种种间关系和两种群落演替类型。 群落的概念与物种组成 1.群落 (1)概念要点:同一时间;一定区域;各种生物种群。 (2)特征:物种的丰富度、 种间关系 、空间结构、群落的演替等。 2.群落的物种组成 (1)群落的 物种组成 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 (2)丰富度 ①概念:群落中 物种数目 的多少。 ②常用统计方法:记名计算法和目测估计法。 群落的种间关系 群落的空间结构 群落的结构是群落中相互作用的种群在长期进化中形成的,包括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 1.垂直结构:群落在垂直方向上的 分层 现象。 森林群落的垂直结构自上而下分为 乔木层 、 灌木层 、草本层、土壤层。 2.水平结构:群落在水平方向上的配置状况。 群落在水平方向上,不同地段分布着不同的种群;在同一地段上不同种群的 种群密度 也不同,使得种群在水平方向上常呈 镶嵌 分布。 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调查 1.丰富度的统计方法:包括 记名计算 法和 目测估计 法。多度等级包括:非常多、多、较多、较少、很少。 2.动物采集: (1)形体较大的动物直接用镊子取出; (2)形体较小的动物可利用其 避光 性特点,利用光照分离采集动物; (3)形体非常小的动物借助 放大镜、吸虫器 等仪器分离。 1.从不同营养环境中采集土壤样本要分别统计。 2.尽可能多地收集小动物。收集小动物时,根据土壤中生物的避光性和趋湿性来收集。 3.从同样营养土壤中采集的样本,多组同学进行统计比较。 4.识别命名要准确,并进行分类。 5.远离危险地带,不要破坏当地环境。 群落的演替 1.演替概念:随着时间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 代替 的过程。 2.演替类型: (1) 初生 演替:在从没有生物分布或生物彻底消失的地区开始的演替。 (2) 次生 演替:在土壤条件适宜或保留部分繁殖体的地区开始的演替。 3.演替过程: ①初生演替:裸岩阶段→ 地衣 阶段→ 苔藓 阶段→ 草本 阶段→灌木阶段→森林阶段 ②次生演替:废弃农田→ 杂草 阶段→ 灌木 阶段→森林阶段 易错点1 误认为捕食和竞争都是不利的 提示 捕食、竞争并非都是不利的,实际上被淘汰的都是不适应环境的个体,这有利于生物对环境资源的更合理利用,并使生存下来的生物个体得到更充分的生活条件。 易错点2 误认为种群密度与丰富度研究对象相同 提示 种群密度是指单位面积的环境中某种生物个数的多少,研究对象是种群。丰富度是指物种数目的多少,研究对象是物种。群落的丰富度的大小只与物种数目多少有关。 易错点3 错将海岸不同潮间带物种分布差异看作群落的垂直结构 提示 不同潮间带,其所处区域的条件(如光照、海水浸入程度、植物或动物分布等)差异较大,不同地段分布的物种类型不同,这应属群落的水平结构而不属垂直结构。 易错点4 群落演替一定能达到森林阶段 提示 群落演替不一定能达到森林阶段,因为群落演替还受温度、降水等气候因素的影响。 易错点5 错将高山不同的海拔高度群落分布看作群落的垂直结构 提示 群落垂直结构是指一定区域中群落内部各物种在垂直方向上的空间配置状况。 高山不同海拔地带应各自有其独特的群落,每一群落内部均各自具备其自身的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故不同海拔地带分布有不同群落,不可看作群落的垂直结构,如下图所示。 见《自学听讲》P211 群落的概念与物种组成 1.群落 (1)概念:同一时间内聚集在一定区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 (2)特征:物种组成、种间关系、空间结构、群落演替、优势种、群落的范围和边界等。 2.生物群落物种组成 (1)意义: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 (2)衡量指标:丰富度,即群落中物种的多少。 (3)规律:不同群落丰富度不同,一般越靠近热带地区,单位面积内的物种越丰富。 (4)探究实验: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 1.每个群落都是由一定的植物、动物、微生物种群组成的。不同类型的群落必然由不同的物种组成,因此物种组成是决定群落性质最重要的因素,也是鉴别不同群落类型的基本特征。 2.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称为丰富度,不同群落的物种丰富度是不同的。一般来说,环境条件越优越,群落发育的时间越长,物种越多,群落结构也越复杂。 3.不同群落的优势物种是不同的。例如,常绿阔叶林主要以壳斗科、樟科、山茶科、木兰科等常绿阔叶树种为主,北方针叶林种类组成相对较贫乏,乔木以松属、云杉属、冷杉属和落叶松属等树种占优势。 例1 下列有关群落概念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生物间及生物与环境间相互作用的整体 B.一定区域内同种生物个体的总和 C.一定区域内全部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总称 D.一定区域内具有一定关系的各种生物的总和 解析 生物间及生物与环境间相互作用的整体为一个生态系统,A项错误;一定区域内同种生物个体的总和为一个种群,B项错误;一定区域内全部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总称为一个生态系统,C项错误;一定区域内具有一定关系的各种生物的总和为一个群落,D项正确。 答案 D 例2 (2016年海南高考)下列有关群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群落有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 B.演替是生物群落的特征之一 C.群落中物种之间是相互联系的 D.群落是由空气、水和生物组成的 解析 在群落中各个生物种群分别占据了不同的空间,群落的空间结构有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A项正确;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现象就叫演替,演替是生物群落的特征之一,B项正确;群落中生物之间存在捕食、竞争、共生和寄生等关系,群落中物种之间是相互联系的,C项正确;群落是同一时间内聚集在一定区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不包括空气、水、阳光、土壤等,D项错误。 答案 D 群落的种间关系 1.种间关系 (1)种间斗争。 捕食: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作为食物。 竞争:两种或两种以上生物相互争夺资源和空间等。另外,两种生物甲和乙以同一植物为食,但取食的部位不同并不构成竞争关系,如人吃玉米籽粒,而牛吃秸秆。 寄生:一种生物(寄生者)寄居于另一种生物(寄主)的体内或体表,通过摄取寄主的养分以维持生活。 (2)种间互助:原始合作、共栖、共生(包括互利共生和偏利共生)。 共栖:是指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对一方有利,对另一方也无害,或者对双方都有利,两者分开以后都能够独立生活。比如海葵与寄居蟹。 互利共生:两种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相互依存,彼此有利。 (3)偏害、附生、中立等。 2.种内关系 (1)种内互助:群聚互助、报警互助等。 (2)种内斗争:同类相食、争夺配偶和栖息环境等。 1.种内斗争与竞争的区别 简记为“同斗争”“异竞争”。“同斗争”:同种生物争夺资源和空间是种内斗争,如公羚羊争夺配偶。“异竞争”:不同种生物争夺资源和空间是竞争,如水稻和稗草争夺阳光。 2.竞争和捕食的区别 (1)竞争是两种或两种以上生物为了争夺资源、空间等生活条件而发生的斗争,并不以直接获得食物为目的。 (2)捕食是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为食,目的是获得食物与能量,用以维持自身的生存。以下情况不属于捕食:一种生物以非生物为食,如牛饮水;一种生物以同种的幼体为食,如鲈鱼以本种的幼鱼为食,这属于种内斗争。 3.寄生与腐生的区别 寄生是从活的生物体内获得营养物质;腐生是从死的生物体内获得营养物质。 4.捕食坐标曲线中捕食者与被捕食者的判定 (1)从变化趋势看,先达到波峰的为被捕食者,后达到波峰的为捕食者,即被捕食者变化在先,捕食者变化在后。 (2)从最高点判断,一般情况下,被捕食者数量多,捕食者数量少。 例3 下列有关种间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蝉吸取树的汁液、蝗虫啃食植物叶片都属于寄生关系 B.两种生物种群之间的捕食关系是在群落水平上进行研究获得的 C.同一区域的两种动物之间没有共同的食物,则二者不存在竞争关系 D.互利共生的关系体现在某个种群内的不同个体之间 解析 蝉吸取树的汁液属于寄生关系,蝗虫啃食植物叶片属于捕食关系,A项错误;研究各种群之间的相互关系属于在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B项正确;同一区域的两种动物之间没有共同的食物,则二者在食物上不存在竞争关系,但二者在生存空间上存在竞争关系,C项错误;互利共生属于种间关系,发生在不同种生物的种群之间,不能发生在某个种群内的不同个体之间,D项错误。 答案 B 例4 甲、乙、丙是食性相同的、不同种的蝌蚪,三者之间无相互捕食关系。某研究小组在4个条件相同的人工池塘中各放入1200只蝌蚪(甲、乙、丙各400只)和数量不等的同种捕食者,一段时间后,各池塘中3种蝌蚪的存活率如下表: 池塘 编号 捕食者数量(只) 蝌蚪存活率(%) 甲 乙 丙 1 0 87 7 40 2 2 58 30 25 3 4 42 32 11 4 8 20 37 10 下列推测不合理的是( )。 A.捕食者主要捕食甲和丙 B.蝌蚪的种间竞争结果可能受捕食者影响 C.无捕食者时蝌蚪的种间竞争可能导致乙消失 D.随着捕食者数量增加,乙可获得的资源减少 解析 随着捕食者数量的增加,甲和丙蝌蚪存活率逐渐降低,说明捕食者的食物来源以甲、丙两种蝌蚪为主;三种蝌蚪由于食性相同,构成种间竞争关系,但在4个池塘中放入了不同数量的捕食者后蝌蚪存活率发生改变,影响了它们原有的竞争结果;池塘1中,在没有加入捕食者时乙蝌蚪存活率最低,说明乙蝌蚪竞争力最弱,最容易被淘汰;随着捕食者数量的增加,乙的存活率升高,乙蝌蚪获得的资源相对增加。 答案 D 群落的空间结构 1.群落结构的形成原因及意义 (1)形成原因:与环境中的生态因素有关,群落结构的具体表现都是在长期自然选择的基础上形成的对环境的适应。 (2)意义:有利于生物群落整体对自然资源的充分利用。 2.群落的空间结构的类型 比较项目 垂直结构 水平结构 原因 陆生:光照、温度 水生:光照、温度、O2 地形变化、土壤湿度和盐碱地的差异、光照强度的不同、生物自身生长特点的不同以及人和动物的影响 表现 植物在不同高度的分层,动物也随之具有层次性 大多群落生物呈镶嵌分布 1.形成群落空间结构应注意的问题 (1)要有多个种群,如竹林中竹子只是一个种群,就不存在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 (2)各个种群间要形成不同的种间关系,如捕食、竞争等。通过各种不同的种间关系,使各个生物种群分别占据不同的空间,形成群落的空间结构。 (3)要存在形成分层现象的环境条件,如光照、温度、食物、栖息场所等。 (4)群落的空间结构研究的是一个群落内部在空间位置上生物种群的分布。如我国横断山区不同海拔群落类型不同并不能体现群落的垂直结构。 2.水域生态系统中,垂直分布也很明显。藻类总是分布在阳光能够照射或透过的水体上层;浮游动物生活在植物能够延伸到的地方,而且能够在较深的水域活动,软体动物、环节动物和蟹类则生活在水体的底层;不同鱼类也常分布在不同层次上。这些动物的垂直分布都与水体的物理条件(温度、盐度和氧气含量等)和生物条件(食物、天敌等)有密切关系。 例5 关于群落的结构,以下理解不正确的是( )。 A.竹林中竹子高低错落有致,其在垂直结构上有分层现象 B.动物在群落中垂直分布与植物的分层现象密切相关 C.淡水鱼占据不同的水层,出现的分层现象与各种鱼的食性有关 D.不同地段生物种群有差别,在水平方向上呈镶嵌分布 解析 垂直分层现象是群落的特征,竹林中的竹子是一个种群;群落中的动物以植物为食,所以动物在群落中垂直分布与植物的分层现象密切相关;种群的分布受到水源、温度、气候等因素的影响,所以种群呈镶嵌分布。 答案 A 例6 (2018年盐城模拟)下图为生物群落的结构图,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草被层中不同的杂草有高、矮之分,体现了分层现象 B.该生物群落中有明显的垂直结构,没有水平结构 C.图中植物为动物提供了栖息场所和食物,植物分层决定了动物分层 D.植物的分层现象有利于植物对光能、水和无机盐的吸收和利用 解析 草被层中不同的杂草有高、矮之分,属于几个种群的特征,不是群落的分层现象,A项错误;该生物群落中有明显的垂直结构,也有水平结构,B项错误;植物为动物提供了栖息场所和食物,植物分层决定了动物分层,C项正确;植物的分层现象有利于植物对光能的利用,D项错误。 答案 C 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调查 1.探究原理 (1)调查方法:常用取样器取样法进行采集、调查。 (2)丰富度的统计方法通常有两种:一是记名计算法;二是目测估计法。 2.探究步骤 3.注意事项 (1)可以根据土壤动物的避光性和趋湿性特点,尽可能多地收集小动物。 (2)从不同的营养环境中采集的土壤样本,要分别统计。 (3)从同一个营养环境中采集的土壤样本,在不同组之间要进行统计比较。 (4)该实验统计的不是真正的丰富度,而是丰富度的估计值。 4.实验结果分析 得出结论:组成不同群落的优势种是不同的,不同群落的物种丰富度是不同的。一般来说,环境条件越优越,群落发育的时间越长,物种越多,群落结构也越复杂。 土壤小动物不适于用样方法或标志重捕法进行调查,因为它们有较强的活动能力,而且身体微小,常采用取样器取样的方法进行采集、调查。 例7 下列关于“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不同季节,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一般不同 B.应设计表格,统计不同采集样点的土壤小动物种类 C.对于无法知道名称的小动物,不可忽略,应记录下它们的特征 D.许多土壤小动物有较强的活动能力,可采用标志重捕法调查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 解析 土壤中小动物的适应能力不同,不同季节,小动物类群丰富度一般不同,A项正确;不同地点,环境资源不同,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一般不同,应设计表格,统计不同采集样点的土壤动物种类,B项正确;对于无法知道名称的小动物,也不可忽略,应记录下它们的特征,C项正确;土壤中小动物由于身体微小不适合用样方法和标志重捕法调查其丰富度,而应采用取样器取样法进行调查,D项错误。 答案 D 例8 如果进行菜园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 A.常用取样器取样法进行土壤小动物的采集与调查 B.可能用到解剖针、放大镜或实体显微镜等实验用具 C.可依据土壤小动物趋光、趋热等特性来设计诱虫器 D.可用记名计算法来统计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 解析 常用取样器取样法进行土壤小动物的采集与调查,A项正确;可能用到解剖针、放大镜或实体显微镜等实验用具,B项正确;可依据土壤小动物趋光、趋湿、避高温等特性来设计诱虫器,C项错误;可用记名计算法来统计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D项正确。 答案 C 群落的演替 1.群落演替的概念 随着时间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 2.群落演替的原因 (1)生物与环境共同进化的必然结果。 (2)自然因素的影响,如火山爆发、森林火灾等。 (3)人类活动的影响,如毁林开荒、围湖造田以及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环境污染等。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远远超过其他因素。 (4)决定群落演替的根本原因存在于群落内部。群落之外的环境条件,如气候、地貌、土壤和火等,常可成为引起演替的重要条件。 3.群落演替的类型 类型 初生演替 次生演替 起点(区 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 原有植被虽已不存在,但土壤条件基本保留, 分依据) 或原来存在过植被,但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 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的地方 时间 经历的时间长 经历的时间短 速度 缓慢 较快 影响因素 自然因素 人类活动较为关键 实例 裸岩、沙丘、火山岩和冰川泥上发生的演替 弃耕农田上和火灾后的草原上发生的演替 4.群落演替的方向与终点 (1)群落演替的方向及变化 方向 简单→复杂→稳定 复杂→简单→稳定 实例 大多数自然群落 受污染或破坏的群落 能量变化 增加并趋向于稳定 减少并趋向于稳定 物质变化 (2)群落演替的终点:大都处于顶极群落状态。顶极群落主要是由平均温度和年降雨量决定,如在高温、高湿的气候条件下,顶极群落是热带雨林;在低温、高湿的气候条件下,顶极群落是北方针叶林;在中温、中湿的条件下,顶极群落是温带草原;在低温、低湿的条件下,顶极群落是苔原;在极端缺水的条件下,顶极群落是沙漠。 5.群落演替的三个阶段 (1)侵入定居阶段(先锋群落阶段):一些物种侵入裸地定居成功并改良了环境,为以后侵入的同种或异种物种创造有利条件。 (2)竞争平衡阶段:通过种内或种间竞争,优势物种定居并繁殖后代,劣势物种被排斥,相互竞争过程中共存下来的物种,在利用资源上达到相对平衡。 (3)相对稳定阶段:物种通过竞争,平衡地进入协调进化,资源利用更为充分有效,群落结构更加完善,有比较固定的物种组成和数量比例,群落结构复杂,层次多。 1.演替并不是“取而代之”:演替过程中一些种群取代另一些种群,是一种“优势取代”而非“取而代之”,如形成森林后,乔木占据优势地位,但森林中仍有灌木、草本植物、苔藓等。 2.演替是“不可逆”的:演替是生物和环境反复相互作用,发生在时间和空间上的不可逆变化,但人类活动可使其不按自然演替的方向和速度进行。 3.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的区分: 4.群落演替不是一个无休止的过程,而是都会达到一个成熟阶段,此阶段群落和周围环境处于相对平衡的状态。 例9 在两块条件相同的退化林地上进行森林人工恢复和自然恢复的研究,20年后两块林地的生物多样性均有不同程度提高,其中人工恢复林植物种类有137种,自然恢复林植物种类有226种。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可采用样方法调查林地上植物的种群密度 B.森林恢复提高了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总量 C.人工恢复林比自然恢复林的植物丰富度低 D.自然恢复林的形成属于初生演替 解析 植物种群密度的调查常用样方法,A项正确;森林恢复后,生产者的数量和种类增加,其固定的太阳能总量也得以提高,B项正确;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称为丰富度,依据题意可知,人工恢复林植物种数(137)比自然恢复林的植物种数(226)少,则人工恢复林的植物丰富度低,C项正确;自然恢复林是在原有土壤基本保留的情况下形成的,属于次生演替,D项错误。 答案 D 例10 生物量是指某一时刻单位面积内现存生物的有机物总量。科研人员对30年前因地震导致山体滑坡的我国某自然保护区中恢复群落和未受干扰的原始林群落的不同植被类型的生物量进行了研究。回答下列问题: (1)科研人员在两个群落中 选取多个样地,收获全部植物,按照植被类型分类后,测定生物量,结果如图所示。图中代表恢复群落的生物量的是 (填“S1”或“S2”)。 (2)地震导致山体滑坡后,原有植被已不存在,在这一基础上形成恢复群落的过程为 演替。原因是 。伴随这一演替过程,群落的物种 逐渐增加。未受干扰的原始林群落具有较好的垂直结构,有利于提高 的利用率。 (3)恢复群落植被的总生物量只有原始林群落的20%,这是由于山体滑坡后 稳定性较低,群落在短时间内难以恢复到原状。 (4)恢复群落植被不易恢复的关键限制因素是 ,可利用人工措施重建 群落,帮助群落植被快速恢复。 解析 (1)调查群落中不同植被类型的生物量需要随机选取若干个样地。由于山体滑坡,群落受到破坏,恢复群落内灌木和乔木的生物量会明显少于未受干扰的原始森林群落,所以图中S2为恢复群落的生物量。(2)在原有土壤环境甚至保留有原有植物的种子等条件下进行的演替属于次生演替。次生演替过程中群落的物种丰富度不断增加。原始森林群落具有较好的垂直结构,这样有利于植物对阳光等环境资源的充分利用。(3)山体滑坡后总生物量减少为原来的20%,是由于恢复力稳定性较低,群落难以恢复原状。(4)由于山体滑坡,土壤条件受到影响。土壤条件是限制群落恢复的关键因素,增大土壤中的微生物种类和数量可有效增加土壤中的腐殖质,从而提高土壤肥力,帮助植被快速恢复。 答案 (1)随机 S2 (2)次生 原有植被虽已不存在,但原有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 丰富度(多样性) 阳光等资源 (3)恢复力 (4)土壤条件 土壤微生物 1.(2018年海南高考)在一个群落中,当甲、乙两个种群利用同一有限的资源时,种群间通常会发生( )。 A.捕食 B.竞争 C.寄生 D.互利共生 解析 在一个群落中,当甲、乙两个种群利用同一有限的资源时,两者构成竞争关系,B项正确。 答案 B 2.(2017年海南高考)在某一农田生态系统中,大面积单一种植某种农作物(甲)可导致害虫A的爆发,改成条带状合理地间作当地另一种农作物(乙)后,乙生长良好,害虫A的爆发也受到了抑制。对此,不合理的解释是( )。 A.新的种间关系不利于害虫A B.新的群落空间结构不利于害虫A C.乙的出现使害虫A的环境容纳量下降 D.乙和害虫A存在互相抑制的竞争关系 解析 由题目所给信息可以直接推出,新的种间关系和群落空间结构对害虫A是不利的,且乙的出现使害虫A的环境容纳量下降,A、B、C项正确;由“乙生长良好,害虫A的爆发受到了抑制”可判断出乙和害虫A之间不存在互相抑制的关系,D项错误。 答案 D 3.(2015年全国Ⅰ高考)下列关于初生演替中草本阶段和灌木阶段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草本阶段与灌木阶段群落的丰富度相同 B.草本阶段比灌木阶段的群落空间结构复杂 C.草本阶段比灌木阶段的群落自我调节能力强 D.草本阶段为灌木阶段的群落形成创造了适宜环境 答案 D 4.(2017年天津高考)大兴安岭某林区发生中度火烧后,植被演替过程见下图。 据图回答: (1)该火烧迹地上发生的是 演替。与①相比,③中群落对光的利用更充分,因其具有更复杂的 结构。 (2)火烧15年后,草本、灌木丰富度的变化趋势均为 ,主要原因是它们与乔木竞争时获得的 。 (3)针叶林凋落物的氮磷分解速率较慢。火烧后若补栽乔木树种,最好种植 ,以加快氮磷循环。 (4)用样方法调查群落前,需通过逐步扩大面积统计物种数绘制“种-面积”曲线,作为选取样方面积的依据。下图是该林区草本、灌木、乔木的相应曲线。据图分析,调查乔木应选取的最小样方面积是 。 解析 (1)在原有植被虽已不存在,但是保留有土壤条件,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的地方开始的演替叫次生演替,如火烧后的森林恢复的演替、农田弃耕后进行的演替。与①相比,③中群落对光的利用更加充分,阳光是植物分层现象的决定因素,所以③应该具有更复杂的垂直结构。(2)从图中可知,火烧15年后,草本、灌木的丰富度先逐渐下降后趋于稳定,而乔木先缓慢增长后趋于稳定,这是由于在竞争过程中,乔木逐渐占据优势地位,草本、灌木获得的光照逐渐减少。(3)火烧后补栽乔木树种,由于针叶林凋落物的氮磷分解速率较慢,最好种植阔叶树,以加快氮磷循环。(4)乔木个体较大,单位面积内个体数目较少,图中样方面积为S3时乔木的物种数达到最大值,故调查乔木应选取的最小样方面积是S3。 答案 (1)次生 垂直 (2)下降后保持相对稳定 光照逐渐减少 (3)阔叶树 (4)S3 见《高效训练》P77 1.有一种蜱生活在牛的体表。当它用螯肢刺破牛皮肤吸食甲牛的血液(其中含血孢子虫)以后,再吸食乙牛的血液时,它会将血孢子虫传给乙牛,使乙牛也患血孢子虫病。蜱与牛的关系和血孢子虫与牛的关系分别是( )。 A.互利共生和寄生 B.寄生和寄生 C.捕食与寄生 D.捕食与互利共生 解析 由题干可知,蜱生活在牛的体表,以牛的血液为食,蜱与牛的关系为寄生;血孢子虫生活在牛的血液中,也以牛的血液为食,血孢子虫与牛的关系也为寄生,B项正确。 答案 B 2.南极冰藻是以硅藻为主的一大类藻类植物,长期生长在南极海冰区-2~4 ℃的环境中,其最适生长温度为2 ℃。磷虾主要以南极冰藻为食,企鹅主要以磷虾为食。自1975年以来,磷虾种群密度下降高达80%。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南极冰藻组成了一个种群 B.企鹅种群密度也会随着磷虾种群密度下降而下降 C.南极冰藻、磷虾、企鹅与该海冰区的其他生物组成群落 D.-2~2 ℃ 范围内,随着温度升高,南极冰藻的光合作用强度增大 解析 在一定自然区域内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形成种群,南极冰藻不止包括一种生物;企鹅以磷虾为食,其数量增多会导致磷虾数量减少,磷虾减少后又可导致企鹅数量减少,二者数量最终在一定范围内达到动态平衡;生物群落是指在同一时间内,聚集在一定区域的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南极冰藻的最适生长温度是2 ℃,在-2~2 ℃范围内,随温度升高,光合作用强度增大。 答案 A 3.(2018年海口调研)下列关于群落演替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群落演替会改变群落的空间结构 B.群落演替的最终结果皆为森林阶段 C.群落演替过程中物种丰富度都会提高 D.山区大火过后所进行的演替为初生演替 解析 群落演替会导致群落空间结构发生变化,A项正确;若环境适宜,一般情况下,群落可以演替到森林阶段,若环境比较干旱,则不能形成森林,B项错误;群落演替过程中,条件适宜,物种丰富度会提高,否则不会提高,C项错误;山区大火过后所进行的演替为次生演替,D项错误。 答案 A 4.右图是某海洋生态系统中的甲、乙、丙、丁四个物种的种群大小与海水深度的关系,其中一种为藻类生物。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最可能为藻类的是乙物种 B.在一定范围内,甲物种的种群大小与海水深度呈正相关 C.四个物种的种群在深海区呈垂直分布 D.甲、丙物种竞争激烈导致丙物种种群变小 解析 浅海区阳光较充足,有利于藻类进行光合作用,而随着海水深度的增加,光照减弱,藻类减少,因此最有可能为藻类的是丙物种;从图中分析,一定范围内,甲物种种群的大小随着海水深度的增加而增加,因此呈正相关;在深海区四个物种的种群从大到小的顺序是甲、乙、丙、丁,而不是呈现垂直结构;图中呈现的是甲、丙物种在深海和浅海的种群大小不同,不能得出二者间存在竞争关系。 答案 B 5.(2018年济南模拟)下图是“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实验中常用的两种装置,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若采用大量的甲螨作为标本保存,最好将其放入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溶液中 B.乙装置通常用于对体型较小的土壤动物如蝗虫、蚯蚓、线虫等的采集 C.甲装置主要是利用土壤动物趋光、避高温、趋湿的习性采集 D.丰富度的统计方法之一是目测估计法,该方法一般适用于个体较大、种群数量有限的种群 解析 若采用大量的甲螨作为标本保存,最好将其放入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溶液中,A项正确;乙装置通常用于对体型较小的土壤动物进行采集,蝗虫不属于土壤动物,蚯蚓、线虫体型较大,不能用乙装置采集,B项错误;甲装置主要是利用土壤动物避光、避高温、趋湿的习性采集,C项错误;丰富度的统计方法之一是目测估计法,该方法一般适用于个体较小、种群数量较多的群落,D项错误。 答案 A 6.(2018年武汉模拟)研究者调查了大别山不同海拔高度的9个马尾松林群落的物种丰富度,结果如图所示。 注:字母A~I代表不同群落类型,A为发育早期的群落,B、C、D、E为发育中期的群落,F、G、H、I为发育晚期的群落 (1)大别山的全部马尾松可称为一个 。在野外调查中,很难从外部特征确定马尾松种群的准确年龄,通常以马尾松立木的胸径结构(种群中不同胸径大小的个体数)代替其 结构,来进一步预测种群数量的变化。 (2)在野外群落调查中,首先识别组成群落的物种并列出它们的名录,这是测定物种丰富度的最简单方法。调查发现,群落A以马尾松林形式存在,群落物种丰富度 (填“较高”“较低”或“不变”),A~I群落发育阶段不同,马尾松林物种丰富度呈 的变化趋势,且群落物种多样性在群落发育的 (填“早”“中”或“晩”)期最高。 (3)在群落发育晚期,不同植物间的 加剧,导致群落的物种丰富度降低。 解析 (1)大别山的全部马尾松属于一定空间内的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为一个种群。种群有很多基本特征,其中年龄结构可以预测种群的数量的变化趋势。(2)群落A以马尾松林形式存在,说明物种比较少,所以群落物种丰富度较低。分析图中曲线发现A~I群落中马尾松林物种丰富度呈先增加后减少的变化趋势,且群落物种多样性在群落发育的中期最高。(3)在群落发育晚期,不同植物间的竞争加剧,使得某些物种消失,导致群落的物种丰富度降低。 答案 (1)种群 年龄 (2)较低 先增加后减少 中 (3)竞争 7.某生物兴趣小组对校园中四种不同植被类型的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进行研究。 (1)进行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调查常采用 法。 (2)土壤动物具有趋暗、趋湿、避高温的习性,为了探究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某兴趣小组设计了如图甲所示装置,从选取的样土中收集小动物,他们这一装置不够完善,请你帮助该小组的同学们完善该装置: 。收集瓶中加入酒精溶液的用途是 。 (3)校园中四种不同植被类型的土壤中小动物数量如图乙所示: 土壤动物群落数量出现明显的季节变化,单位面积土壤中的动物总数量在7月左右出现高峰的原因可能是 。 (4)土壤动物在生态系统中的成分一般是 。其群落结构和数量与土壤中有机物的含量关系十分密切。分析上图可推测,四种植被类型中土壤中有机物含量最低的是 。 解析 (1)调查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方法常采用取样器取样法。(2)依据土壤动物趋暗、避高温的习性推出甲图的漏斗上方应加一个灯泡,这样可造成土壤上既有光又有热,从而使土壤小动物向漏斗下方运动,然后由收集瓶中的酒精杀死和保存小动物。(3)每年7月正逢盛夏季节,降雨充足,气温较高,加上此时土壤有机质较丰富,土壤动物会大量繁殖。(4)土壤中有机物是土壤小动物的主要食物来源,据图分析,土壤中四种植被类型的小动物数量最低的是植被4,推知植被4的土壤中有机物含量最低。 答案 (1)取样器取样 (2)在漏斗上方加一提供光源和热源的灯泡 杀死和保存小动物 (3)降雨充足,气温较高,土壤中有机质较丰富,动物可在这个季节大量繁殖 (4)分解者 植被4 8.某地的常绿阔叶林因过度砍伐而遭到破坏。停止砍伐一段时间后,常绿阔叶林逐步得以恢复。下表为恢复过程中更替的群落类型及其植物组成。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演替阶段 群落类型 植物种类数/种 草本植物 灌木 乔木 1 草丛 34 0 0 2 针叶林 52 12 1 3 针、阔叶混交林 67 24 17 4 常绿阔叶林 106 31 16 A.该地常绿阔叶林恢复过程中,群落演替的类型为次生演替 B.在演替过程中,群落对光能的利用能力提高 C.上述群落构成的生态系统中,恢复力稳定性最强的是草丛生态系统 D.与草丛相比,针叶林的动物分层现象较为简单 解析 过度砍伐而遭到破坏的常绿阔叶林中的植被未被彻底破坏,因此发生的演替属于次生演替,A项正确;据表可知,在演替过程中,植物的种类不断增多,进行光合作用的能力越来越强,群落对光能的利用能力提高,B项正确;草丛群落生物总类最少,营养结构更简单,遭到破坏后最容易恢复,故恢复稳定性最强,C项正确;针叶林中的植物有草本植物、灌木、乔木,垂直结构较草丛复杂,动物分层也较草丛复杂,D项错误。 答案 D 9.(2018年宜春模拟)下列有关种群和群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种群密度能够反映种群在一定时期的数量,不能反映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 B.记名计算法一般用于统计个体较大和种群数量有限的群落的丰富度 C.太阳鱼遇幼鱼过多时,成鱼会吃掉部分幼鱼,这属于捕食关系 D.从灌木阶段到森林阶段的演替过程中,灌木层逐渐失去优势地位 解析 根据种群密度的定义可知,种群密度能够反映种群在一定时期的数量,不能反映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A项正确;记名计算法一般用于统计个体较大和种群数量有限的群落的丰富度,B项正确;太阳鱼遇幼鱼过多时,成鱼会吃掉部分幼鱼,同种生物之间这种关系不属于捕食关系,而属于种内斗争,C项错误;从灌木阶段到森林阶段的演替过程中,灌木层逐渐失去优势地位,D项正确。 答案 C 10.(2018年西安质检)某植被遭严重破坏的山区陡坡在封山育林后若干年内,经历了一年生草本、多年生草本和灌木三个阶段,其典型三个植物物种的种群密度变化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符合题意的是( )。 A.物种①由盛到衰主要受环境中土壤条件的影响 B.c点后,在适宜气候条件下,群落将不存在明显的分层现象 C.图中b→c阶段,物种②比物种①更能耐受弱光环境 D.物种①和物种②之间既有捕食关系又有竞争关系 解析 物种①属于一年生草本植物,物种②属于多年生草本植物,物种③属于灌木。封山育林后,一年生草本植物先增多,随着时间的推移,多年生草本植物和灌木数量增多,使低矮的一年生草本植物接受的光照减少,导致一年生草本植物数量减少,因此,物种①由盛到衰主要受光照的影响,A项错误;c点时属于灌木阶段,c点后群落的分层现象会更明显,B项错误;b→c阶段由于灌木的数量增多,草本植物得到的光照较少,物种②的数量多于物种①,说明物种②比物种①更能耐受弱光环境,C项正确;物种①和物种②都是植物,它们之间只有竞争关系,D 项错误。 答案 C 11.某湖泊的水域主要分为河蟹网围养殖区及航道区,养殖的河蟹主要以沉水植物为食。研究人员对养殖区及航道区水生植物群落和水环境状况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如下表,请分析回答: 水生植 物种类 湖泊 采样区域 漂浮植物 浮叶植物 沉水植物 紫背 浮萍 水鳖 菱 荇菜 金鱼 藻 穗花 狐尾 藻 苦草 马来 眼子 菜 轮叶 黑藻 伊乐 藻 采 样 点 养殖区1 + + ++ ++ ++ 养殖区2 + + ++ ++ ++ 航道区1 ++ + ++ + + + 航道区2 + + + + ++ ++ + + 注:“+”代表生物个体数量的相对值,“+”越多,生物个体数量越多,空白则代表此区域没有该生物存在 (1)调查湖泊中植物的种类和数量时,在每个采样点要做到 ,以确保调查结果的客观性。调查结果体现了该湖泊水生植物群落的 结构,这种结构有利于植物充分利用 等环境资源。 (2)航道区植物的优势种是 。除植物本身的生活习性外,造成航道区与养殖区优势种有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养殖河蟹的饲料及河蟹的排泄物会造成水体的污染,但这并没有引起此湖泊中藻类爆发,原因是水生植物能 ,使水质净化。 (3)该水域中漂浮植物与浮叶植物之间构成 种间关系,养殖区和航道区之间物种的不同体现了群落的 结构。 (4)若该湖泊因干涸后经历了一系列的演替,其演替过程大体经历从湖泊到沼泽、 、草原,最终到森林。从湖泊干涸时裸底阶段开始的演替类型应为 。 答案 (1)随机取样(多次取样) 垂直 光能 (2)苦草 河蟹的取食 吸收和利用水中N、P等无机盐 (3)竞争 水平 (4)湿地 次生演替 12.鸭为杂食性水禽,除捕食昆虫及其他小动物外,对稻田中几乎所有的杂草都有取食。为研究稻鸭共作复合农业生态系统的功能,研究人员进行了实验,结果如下表。 稻鸭共作对稻田中杂草密度、 物种丰富度及稻田杂草相对优势度的影响 杂草密度 (株/m2) 物种丰富度 (种) 杂草相对优势度 草龙 节节菜 稗草 陌上菜 异型莎草 常规区 40.00 12.00 0.25 0.19 0.10 0.10 0.09 共作区 2.30 5.30 0 0.26 0.27 0.09 0 注:相对优势度表示植物在群落中的优势地位 (1)采用样方法调查杂草密度时,选取样方的关键是 。表中杂草密度数值应采用样方调查结果的 值。表中数据说明稻鸭共作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杂草的密度,从而限制了杂草对水稻的危害。 (2)由物种丰富度的变化可知稻鸭共作能显著降低稻田群落中杂草的 。由于稻鸭共作,原本在群落中优势明显的 地位下降,而有些杂草的优势地位明显上升,在群落中各个生物种群分别占据了不同的空间,由此推测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会对稻田群落的 造成不同的影响。 (3)稻田生态系统中的 能将鸭的粪便分解成 以促进水稻的生长。鸭的引入增加了稻田生态系统中 的复杂性,从而使该生态系统的 功能提高。 解析 (1)选取样方的关键是随机取样,避免主观误差,最后结果要取平均值。(2)据表格分析:与常规区比较,稻鸭共作能显著降低稻田群落中杂草的物种数目。由于稻鸭共作,原本在群落中优势明显的草龙地位下降。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会对稻田群落的结构有不同的影响。(3)稻田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能将鸭的粪便分解成无机物。鸭的引入增加了稻田生态系统中营养结构的复杂性,从而使该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功能提高。 答案 (1)随机取样 平均 (2)物种数目 草龙 结构 (3)分解者 无机物 营养结构(食物链和食物网) 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