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试卷】新高考2021届高三数学入学调研试题一(含解析)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精品试卷】新高考2021届高三数学入学调研试题一(含解析)

1 (新高考)2021 届高三数学入学调研试题(一)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 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 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 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Ⅰ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 8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4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 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已知集合 { 2,0,2,3}A   ,集合 { | 2 0}B x x    ,则 A B  ( ) A.{2,3} B.{ 2} C. ( 2,0) D.{ 2,0} 2.设复数 1i 1 i z    ,则 | |z ( ) A.0 B. 2 C. 2 2 D.1 3.将甲、乙、丙、丁四位老师分配到三个班级,每个班级至少一位老师,则共有分配方案( ) A.81种 B. 256种 C. 24种 D.36种 4.一支田径队有男运动员56人,女运动员 42人,用分层抽样的方法从中抽出一个容量为 28的样 本,那么应抽出男运动员的人数为( ) A.10 B.12 C.14 D.16 5.阿贝尔奖和菲尔兹奖双料得主、英国著名数学家阿蒂亚爵士宣布自己证明了黎曼猜想,这一事件 引起了数学界的震动.在1859年,德国数学家黎曼向科学院提交了题目为《论小于某值的素数个数》 的论文并提出了一个命题,也就是著名的黎曼猜想.在此之前,著名数学家欧拉也曾研究过这个问 题,并得到小于数字 x的素数个数大约可以表示为 π( ) ln xx x  的结论.若根据欧拉得出的结论,估 计10000以内的素数的个数为( )(素数即质数, lg 0.43429e  ,计算结果取整数) A.1089 B.1086 C. 434 D.145 6.将正方形 ABCD沿对角线 AC折起,并使得平面 ABC垂直于平面 ACD,直线 AB与CD所成 的角为( ) A.90 B.60 C. 45 D.30 7.已知单位向量 1e , 2e 分別与平面直角坐标系 x, y轴的正方向同向,且向量 1 23AC e e uuur = - , 1 22 6BD e e uuur = + ,则平面四边形 ABCD的面积为( ) A. 10 B. 2 10 C.10 D. 20 8.已知定义在 R 上的函数 ( )f x 满足 (2 ) ( ) 0f x f x   ,当 1x  时, ( ) 2f x x  ,则不等式 ( ) 0f x  的解集为( ) A. (1, 2) B. ( ,0) C. (0, 2) D. ( , 0) (1, 2) 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 4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2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有多项 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 5 分,部分选对的得 3 分,有选错的得 0 分. 9.已知直线 1l 的方程为2 (5 ) 8x m y   ,直线 2l 的方程为 (3 ) 4 5m x y   ,若 1 2l l∥ ,则m  ( ) A. 1 B. 1 C. 7 D. 3 10.已知函数 ( ) sin( )f x A x   ( 0A  , 0  , π0 | | 2   )的部分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 说法正确的是( ) A. 2  B. π 3    C. π( ) 12 f x  是奇函数 D. π( ) 12 f x  是偶函数 11.已知 ,x yR ,且5 7 5 7x y y x- -+ £ + ,则( ) A. 1 1( ) 3 ( ) 3 x y B. 2 2x y C.3 3x y D. 1 1 2 2 log logx y 12.已知函数 2( ) 1f x x  , ( ) lng x x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 )f x , ( )g x 在点 (1,0)处有相同的切线 B.对于任意 0x  , ( ) ( )f x g x 恒成立 2 C. ( )f x , ( )g x 的图象有且只有一个交点 D. ( )f x , ( )g x 的图象有且只有两个交点 第Ⅱ卷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 4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20 分. 13.椭圆 2 2 : 1 9 16 x yC   的两个焦点分别为 1F , 2F ,过 1F 的直线 l 交 C 于 A , B 两点,若 2 2 10AF BF  ,则 AB 的值为 . 14.已知等比数列{ }na 的首项为1,且 6 4 3 12( )a a a a   ,则 1 2 3 7a a a a  . 15.已知二项式 1(2 )nx x  的展开式中第2项与第3项的二项式系数之比是 2 :5,则n  , 3x 的系数为 . 16.如图,在棱长为 2的正方体 1 1 1 1ABCD ABC D- 中,E、F 分别为棱 1 1AD 、 1 1C D 的中点,N 是 线段 1BC 上的点,且 1 1 4 BN BC= ,若 P、M 分别为线段 1D B、EF 上的动点,则 | | | |PM PN 的 最小值为__________. 四、解答题:本大题共 6 个大题,共 70 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10 分)在三角形 ABC△ 中,角 A,B,C的对边分别为 a,b,c,且 2 2 2 4 2 3 b c a bc+ - = . (1)求 sin A的值; (2)若 ABC△ 的面积为 2 ,且 2 sin 3sinB C= ,求三角形 ABC△ 的周长. 18.(12 分)已知等差数列{ }na 的前n项和为 nS ,公差为 0d > ,且 2 3 40a a = , 1 4 13a a+ = ,公 比为 (0 1)q q< < 的等比数列{ }nb 中, 1b , 2b , 3 1 1 1 1 1{ , , , , } 60 32 20 8 2 b Î . (1)求数列{ }na ,{ }nb 的通项公式 na , nb ; (2)若数列{ }nc 满足 n n nc a b= + ,求数列{ }nc 的前 n项和 nT . 3 19.(12 分)为了增强学生体质,提高体育成绩,让学生每天进行一个小时的阳光体育活动.随着 锻炼时间的增长,学生身体素质越来越好,体育成绩90分以上的学生也越来越多.用 y表示 x月后 体育成绩90分以上的学生的百分比,得到了如下数据. (1)求出 y关于 x的回归直线方程; (2)试根据(1)求出的线性回归方程,预测7个月后,体育成绩90分以上的学生的百分比是多少? 参考公式:由最小二乘法所得回归直线的方程是 y bx a= +$ $ $其中, ^ 1 1 22 2 1 1 ( )( ) ( ) n n i i i i i i n n i i i i x x y y x y nx y b x x x nx = = = = - - - = = - - , a y bx= -$ $ . 20.(12 分)在三棱锥P ABC 中, PB 平面 ABC, AB BC , 2AB PB  , 2 3BC  , E、G 分别为 PC、 PA的中点. (1)求证:平面 BCG 平面 PAC ; (2)假设在线段 AC 上存在一点 N ,使 PN BE ,求 AN NC 的值; (3)在(2)的条件下,求直线 BE与平面 PBN 所成角的正弦值. 21.(12 分)已知函数 ( ) ln af x x x x = + + . (1)若 1a= ,求曲线 ( )f x 在点 (1, (1))f 处的切线方程; (2)若任意的 1( , ) 2 xÎ +¥ , 2( ) xxf x e x< + 恒成立,请求出 a的取值范围. 4 22.(12 分)如图,设抛物线方程为 2 2 ( 0)x py p  ,M 为直线 2y p  上任意一点,过M 引抛 物线的切线,切点分别为 A,B. (1)求直线 AB与 y轴的交点坐标; (2)若E为抛物线弧 AB上的动点,抛物线在E点处的切线与三角形MAB的边MA,MB分别交 于点C,D,记 EAB MCD S S   △ △ ,问是否为定值?若是求出该定值,若不是请说明理由. (新高考)2021 届高三入学调研试卷 数 学(一)答 案 第Ⅰ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 8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4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 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答案】D 【解析】 { 2,0,2,3}A   , { | 2 0}B x x    ,∴ { 2,0}A B   . 2.【答案】C 【 解 析 】 2 1 1 i 1 i 1 i 1 ii i i i 1 i (1 i)(1 i) 1 i 2 2 2 z                   , 2 21 1 2| | ( ) ( ) 2 2 2 z     . 3.【答案】D 【解析】第一步,将4名老师分成三组,其中一组2人,其他两组每组1人,不同的分法种数 是 2 4C 6 种, 第二步,分到三个班的不同分法有 3 3A 6 种, 故不同的分配方案为6 6 36  种. 4.【答案】D 【解析】设抽取的男运动员的人数为 x,则抽取的女运动员的人数为 28 x , ∴ 28 56 42 x x ,解得 16x  . 5.【答案】B 【解析】由题可知小于数字 x的素数个数大约可以表示为 π( ) ln xx x  , 则 10000 以 内 的 素 数 的 个 数 为 10000 10000 10000lgπ(10000) 2500lg 0.43429 2500 1086 ln10000 4ln10 4 e e       . 6.【答案】B 【解析】如图,取 AC,BD, AD的中点,分别为O,M ,N ,连结OM ,ON ,MN, 则 1 2 ON CD平行且等于 , 1 2 MN AB平行且等于 ,所以 ONM 或其补角即为所求的角. 因为平面 ABC 平面 ACD, BO AC ,所以 BO 平面 ACD,所以 BO OD , 设正方形边长为 2, 2OB OD  ,所以 2BD  ,则 1 1 2 OM BD  , 所以 1ON MN OM   ,所以 OMN△ 是等边三角形, 60ONM  . 所以直线 AB与CD所成的角为60. 7.【答案】C 【解析】 1 2 1 2(3 ) (2 6 ) 6 6 0AC BD e e e e uuur uuur × = - × + = - = ,∴ AC BD^ uuur uuur , 又 2 2| | 3 ( 1) 10AC = + - = uuur , 2 2| | 2 6 2 10BD = + = uuur , ∴平面四边形 ABCD的面积 1 1| | | | 10 2 10 10 2 2 AC BD= = = uuur uuur . 8.【答案】D 【解析】由已知 (2 ) ( ) 0f x f x   ,即 (1 ) (1 ) 0f x f x    ,∴ ( )f x 关于 (1, 0)中心对 称, 又当 1x  时, ( ) 2f x x  ,作出函数 ( )f x 的图象如图所示, 由图可知 ( ) 0f x  的解集为 ( , 0) (1, 2)  .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 4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2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 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 5 分,部分选对的得 3 分,有选错的得 0 分. 9.【答案】AC 【解析】因为 1 2l l∥ ,故 2 4 (5 )(3 )m m    ,整理得到 2 8 7 0m m   ,解得 1m   或 7m   . 10.【答案】ABD 【解析】由图可得 π( ) sin(2 ) 3 f x x  ,所以 A、B正确; π π π π π π( ) sin[2( ) ] sin(2 ) sin(2 ) 12 12 3 6 3 6 f x x x x         ,故 C错; π π π π π π( ) sin[2( ) ] sin(2 ) sin(2 ) cos2 12 12 3 6 3 2 f x x x x x           为偶函数,所以 D 正确. 11.【答案】AC 【解析】∵函数 5 7x xy -= - 为增函数,∴5 7 5 7x y y x- -+ £ + ,即5 7 5 7x x y y- -- £ - ,可得 x y£ , ∴A、C 正确. 12.【答案】ABC 【解析】因为 ( ) 2f x x  , (1) 2f   , 1( )g x x   , (1) 1g  , 所以 ( )f x , ( )g x 在点 (1,0)处的切线不同,选项 A 不正确; ( ) ( ) ( ) ( ) 0f x g x f x g x    , 2 2 22( )( )1 2 1 2 2[ ( ) ( )] 2 x xxf x g x x x x x       , 因为 2(0, ) 2 x ,[ ( ) ( )] 0f x g x   ; 2( , ) 2 x  ,[ ( ) ( )] 0f x g x   ; 2 2 x  ,[ ( ) ( )] 0f x g x   , 所以 2 2 x  时, ( ) ( )f x g x 有最小值 1 (ln 2 1) 0 2   ,所以当 0x  时, ( ) ( )f x g x 不恒 成立,选项 B 不正确; 由上可知,函数 ( ) ( )f x g x 在 (0, ) 上有且只有两个零点,所以 ( )f x , ( )g x 的图象有且 只有两个交点. 第Ⅱ卷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 4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20 分. 13.【答案】6 【解析】由题意可得 2 2 1 1 10 4 16AF BF AF BF AB a       ,解得 6AB  , 故答案为6. 14.【答案】128 【解析】设等比数列{ }na 的公比为 q,则 3 6 4 3 1 2a aq a a     ,所以 3 4 1 2a a q   , 7 7 1 2 3 7 4 2 128a a a a a   . 15.【答案】6, 240 【解析】二项展开式的第 1r  项的通项公式为 1 1C (2 ) ( )r n r r r nT x x     , 由展开式中第2项与第3项的二项式系数之比是 2 :5,可得 1 2C :C 2 :5n n  ,解得 6n  , 所以 366 2 1 6 1C (2 ) ( ) C 2 ( 1) rr n r r r r r r nT x x x        , 令 36 3 2 r  ,解得 2r  , 所以 3x 的系数为 2 6 2 2 6C 2 ( 1) 240   . 16.【答案】 6 【解析】首先 PM 的最小值就是 P到 EF 的距离. 连接 1 1B D 交 EF 于G,连接 PG,则 EF ^ 平面 1 1B DDB,故 EF PG^ , 从而 PM 的最小值 PG,可知G为 EF 的中点, 1DG为 1 1D B 的四分之一. 其次,连接 BD,在线段 BD上取点H ,使 BH BN= ,连接 PH ,则 PHB PNB△ △@ , 从而 PN PH= , 最后,连接GH交 1BD 于K,则当 P为K时, PM PN+ 取得最小值,所求最小值为GH, ∵正方体 1 1 1 1ABCD ABC D- 的棱长为 2,∴ 6GH  . 四、解答题:本大题共 6 个大题,共 70 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 步骤. 17.【答案】(1) 1sin 3 A= ;(2) 2 3 2 6+ + . 【解析】(1)∵ 2 2 2 2 cosb c a bc A+ - = ,∴ 4 22 cos 3 bc A bc= , ∴ 2 2cos 3 A= , ∴在 ABC△ 中, 2 1sin 1 cos 3 A A= - = . (2)∵ ABC△ 的面积为 2 ,即 1 1sin 2 2 6 bc A bc= = ,∴ 6 2bc= , 又∵ 2 sin 3sinB C= ,由正弦定理得 2 3b c= , ∴ 3 2b= , 2c= , 则 2 2 2 2 cos 6a b c bc A= + - = ,∴ 6a= , ∴ ABC△ 的周长为 2 3 2 6+ + . 18.【答案】(1) 3 1na n= - , 2 11( ) 2 n nb -= ;(2) (3 1) 2 1(1 ) 2 3 4n n n nT += + - . 【解析】(1)由题意可得:等差数列{ }na , 1 1 1 1 ( )( 2 ) 40 2 2 3 13 3 a d a d a a d d ì ì+ + = =ï ïÞ + = =ïï îî , 3 1na n= - ; 因为等比数列{ }nb 中, 1b , 2b , 3 1 1 1 1 1{ , , , , } 60 32 20 8 2 b Î ,0 1q< < , 所以 1 1 2 b = , 2 1 8 b = , 3 1 32 b = ,∴ 1 1 2 1 1 1 1 12 ( ) ( ) 1 2 4 2 4 n n n b b q - - ìïï =ïïï Þ = × =íïï =ïïïî . (2) 2 113 1 ( ) 2 n n n nc a b n -= + = - + , ∴ 1 1[1 ( ) ](2 3 1) (3 1) 2 12 4 (1 )12 2 3 41 4 n n n n n n nT -+ - += + = + - - . 19.【答案】(1) 0.08 0.22y x= +$ ;(2)78%. 【解析】(1)由表格数据可得 3x= , 0.46y= , 1 22 1 5 0.08 5 n i i i n i i x y x y b x x = = - = = - å å $ , 0.46 0.08 3 0.22a y bx= - = - ´ =$ $ , 故 y$关于 x的回归直线方程为 0.08 0.22y x= +$ . (2)由(1)知 0.08 0.22y x= +$ , 令 7x= ,解得 0.78 78%y= =$ . 20.【答案】(1)证明见解析;(2) 1 2 AN NC  ;(3) 21 7 . 【解析】(1)因为 PB 平面 ABC, BC 平面 ABC,所以 PB BC , 又 AB BC , AB BP B ,所以 BC 平面 PAB,则BC PA , 又 2AB PB  , PAB△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G 为 PA的中点,所以 BG PA , 又BG BC B ,所以 PA平面 BCG, 因PA平面 PAC ,则有平面 BCG 平面 PAC . (2)分别以 BA  , BC  , BP  为 x, y, z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 那么 (2,0,0)A , (0,2 3,0)C , (0,0,2)P , (0, 3,1)BE   ,因此 ( 2,2 3,0)AC    , (2,0, 2)PA    ,设 ( 2 ,2 3 ,0)AN AC       ,那么 (2 2 ,2 3 , 2)PN      , 由PN BE ,得 0PN BE    ,解得 1 3   , 因此 1 3 AN AC   ,因此 1 2 AN NC  . (3)由(2)知 4 2 3( , , 2) 3 3 PN    , 设平面PBN 的法向量为 ( , , )x y zn , 则 0PN   n , 0BP   n ,即 2 0 4 2 3 2 0 3 3 z x y z       , 令 3x  ,得 2y   , 0z  ,因此 ( 3, 2,0) n , 设直线 BE与平面 PBN 所成角为 ,那么 2 3 21sin 72 7 BE BE         n n . 21.【答案】(1) 1y x= + ;(2) 1 2 1 1ln 2 2 a e£ - . 【解析】(1)因为 1a= ,所以 2 1 1( ) 1f x x x ¢ = - + , (1) 1f ¢ = , (1) 2f = , 所以切线方程为 1y x= + . (2)不等式 2( ) xxf x e x< + ,对任意的 1( , ) 2 xÎ +¥ 恒成立, 即 lnxa e x x< - 对任意的 1( , ) 2 xÎ +¥ 恒成立. 令 ( ) lnxv x e x x= - ,则 ( ) ln 1xv x e x¢ = - - ,令 ( ) ln 1xx e xj = - - ,则 1( ) xx e x j¢ = - , 易知 ( )xj¢ 在 1( , ) 2 +¥ 上单调递增, 因为 1 21( ) 2 0 2 ej¢ = - < , (1) 1 0ej¢ = - > , 所以存在唯一的 0 1( ,1) 2 x Î ,使得 0( ) 0xj¢ = ,即 0 0 1 0xe x - = ,则 0 0lnx x=- . 当 0 1( , ) 2 x xÎ 时, ( )xj 单调递减,当 0( , )x xÎ +¥ 时, ( )xj 单调递增. 则 ( )xj 在 0x x= 处取得最小值, 且最小值为 0 0 0 0 0 0 0 1 1( ) ln 1 1 2 1 1 0xx e x x x x x j = - - = + - > × - = > , 所以 ( ) 0v x¢ > ,即 ( )v x 在 1( , ) 2 +¥ 上单调递增, 所以 1 2 1 1ln 2 2 a e£ - . 22.【答案】(1) (0,2 )p ;(2)是定值, 2EAB MCD S S   △ △ . 【解析】(1) 2 2 xy p  , xy p   ,设 1 1( , )A x y , 2 2( , )B x y , 过 A点的切线方程为 2 1 1 1( ) 2 x xy x x p p    ,过B点的切线方程为 2 2 2 2( ) 2 x xy x x p p    , 联立这两个方程可得 2 1 2M x xx   , 1 2 2M x xy p  , 又 2 1 2 1 2 1 2AB y y x xk x x p      ,故直线 AB的方程为 2 1 2 1 1( ) 2 2 x x xy x x p p     , 化简得 1 2 1 2( ) 2 0x x x py x x    ,令 0x  , 1 2 2 x xy p   , 又 1 2 2 2M x xy p p    ,∴ 2y p ,∴直线 AB过 (0,2 )p 点. ( 2 ) 由 ( 1 ) 得 1 2 2M x xx   , 同 理 可 得 1 2 E C x xx   , 2 2 E D x xx   , 1 1 1 1 1 2 1 2 | | 2| | | | | | | | 2 2 E C E EM C E x x xx x x xAC x x x xCM x x x x          , 1 1 2 2 2| | | | | | | | 2 E E E C E ED E E E x xxCE x x x x x xED x x x xx        , ∴ | | | |AC CE CM ED  ,同理 1 2 | | | |E E MD x x DB x x    ,∴ | | | | | |AC EC DM CM ED DB   , 设 | | | | | |AC EC DM t CM ED DB    ,记 MCES S△ ,则 ACES tS△ , 同理, MDE SS t △ , 2BDE SS t △ , 2| || | 1 1 ( 1) | || | 1 MAB MCD S MA MB t t t S MC MD t t       △ △ , 于是 2 2 3 2 ( 1) ( 1) ( 1)( )MAB MCD t t S tS S S S t t t t       △ △ , ∴ 2( 1) EAB MAB MCD ACE BDE tS S S S S S t      △ △ △ △ △ , 1 MCD tS S t  △ , ∴ 2EAB MCD S S   △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