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24 发布 |
- 37.5 KB |
- 16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2021学年生物新教材人教必修1阶段综合测评3 (第5~6章)
阶段综合测评(三) (第 5~6 章) (时间 90 分钟,满分 100 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 2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50 分) 1.下列有关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任何一个活细胞都能产生酶,酶只有在细胞内才能起催化作用 B.多酶片中含有蛋白酶、淀粉酶和脂肪酶,这种药片的主要功能是提供能量 C.常温常压下,要使过氧化氢溶液迅速释放出大量的氧气,应加入适量的新 鲜猪肝研磨液 D.冬季恒温动物体内酶的活性会随环境温度的下降而下降 C [酶可以在细胞内起作用,也可以在细胞外起作用,如消化酶在消化道中 起作用,A 错误;多酶片的主要功能是助消化,B 错误;新鲜猪肝研磨液中含有 大量的过氧化氢酶,能够使过氧化氢溶液迅速释放出大量的氧气,C 正确;一般 恒温动物体内酶活性不会随环境温度改变而改变,D 错误。] 2.下列关于 pH 对酶活性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 A.酶应保存在较低 pH 条件下 B.过酸、过碱使酶失活是可逆转的 C.反应液 pH 的变化不影响酶的最适温度 D.探究 pH 对酶活性的影响,可选用淀粉、淀粉酶作实验材料 C [酶在较低 pH 条件下有可能变性失活,A 错误;过酸、过碱会使酶的空 间结构遭到破坏,该过程是不可逆转的,B 错误;反应液 pH 的变化不影响酶的最 适温度,C 正确;淀粉在酸性条件下会水解,所以不宜用淀粉、淀粉酶来探究 pH 对酶活性的影响,D 错误。] 3.如图所示,某一化学反应进行到 t1 时,加入一定量的酶,该反应在最适条 件下开始进行直到终止。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酶可降低该反应的活化能 B.t1~t2 阶段,反应速率在后期逐渐减慢 C.t2 时酶失去活性 D.适当降低反应温度 t2 右移 C [酶的作用机理是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A 正确;加入酶以后,t1~t2 的 开始阶段,反应物浓度降低较快,说明反应速率大,随着时间的延长,反应物浓 度降低减慢,说明反应速率逐渐减慢,可能是反应物的浓度限制了反应速率,B 正确;根据题意“加入一定量的酶,该反应在最适条件下开始进行直到终止”, 说明酶没有失活,t2 时反应物浓度为 0,说明反应物被完全分解了,C 错误;适当 降低反应温度,酶的活性降低,反应速率减慢,反应物被完全分解所需要的时间 延长,故 t2 右移,D 正确。] 4.(多选)下列是有关某种淀粉酶的实验,处理方式及结果如下列图表所示。 根据结果判断,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 试管编号 试管Ⅰ 试管Ⅱ 试管Ⅲ pH 8 8 7 温度 60 ℃ 40 ℃ 40 ℃ 淀粉酶 1 mL 1 mL 1 mL 淀粉 1 mL 1 mL 1 mL A.加入的物质甲可能是一种淀粉酶抑制剂 B.此种淀粉酶较适合在 40 ℃的环境下起作用 C.此种淀粉酶在碱性环境中的作用速率比在中性中的快 D.试管Ⅲ中淀粉酶在作用 35 min 后便会失去活性 ACD [由表中所列条件和坐标曲线图可以看出,添加的物质甲可能是一种淀 粉酶激活剂,A 错误;试管Ⅰ、Ⅱ的变量是温度,试管Ⅰ中淀粉含量没有变化可 能是温度过高使酶失活,试管Ⅱ中反应较快,说明此种淀粉酶较适合在 40 ℃的环 境下起作用,B 正确;试管Ⅱ、Ⅲ的自变量是 pH,试管Ⅲ中反应较快,说明此种 酶在 pH 为 7 时催化效率较高,C 错误;在温度和 pH 均适宜的试管Ⅲ中,35 min 左右淀粉全部被分解,酶在发挥作用前后其性质不变,D 错误。] 5.下列有关酶和 ATP 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真核细胞、原核细胞均能进行细胞呼吸合成 ATP B.大脑思考与叶肉细胞合成蔗糖都需要消耗 ATP C.酶的本质是蛋白质,蛋白质都是酶 D.酶促反应会受到多种外界因素的影响 C [所有活细胞都能够合成 ATP,A 正确;大脑思考与叶肉细胞合成蔗糖都 需要消耗能量,B 正确;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极少数酶是 RNA,但并不是所有 蛋白质都是酶,C 错误;酶促反应会受到温度、pH 等外界条件的影响,D 正确。] 6.下列有关 ATP 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吞噬细胞吞噬病原体的过程不需要 ATP 提供能量 B.唾液淀粉酶的合成过程不需要 ATP 提供能量 C.细胞中的放能反应一般与 ATP 的水解反应相联系 D.水分子通过渗透作用进出细胞一般不消耗 ATP D [吞噬细胞吞噬病原体的过程属于胞吞,需要 ATP 提供能量,A 错误;唾 液淀粉酶的合成就是氨基酸合成蛋白质的过程,需要消耗能量,B 错误;细胞中 的吸能反应一般与 ATP 的水解反应相联系,放能反应一般与 ATP 的合成反应相 联系,C 错误;水分子通过渗透作用出入细胞,是被动运输过程,不需要消耗能 量,D 正确。] 7.(多选)下列关于真核细胞呼吸作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有氧呼吸的终产物是 CO2 和 H2O,无氧呼吸的终产物是丙酮酸 B.有氧呼吸产生的[H]在线粒体基质中与氧结合生成水 C.无氧呼吸不需要 O2 的参与,该过程最终有[H]的积累 D.质量相同时,脂肪比糖原氧化分解释放的能量多 ABC [有氧呼吸的终产物是 CO2 和 H2O,无氧呼吸的中间产物是丙酮酸,最 终产物是酒精和 CO2 或者乳酸,A 错误;有氧呼吸产生的[H]在线粒体内膜中与氧 结合生成水,B 错误;无氧呼吸不需要 O2 的参与,该过程产生的[H]与丙酮酸反 应生成酒精和 CO2 或者乳酸,C 错误;脂肪分子中 C、H 的比例高,氧化分解时 同等质量的脂肪比糖原消耗的 O2 多,释放的能量也多,D 正确。] 8.某同学通过实验检测酵母菌细胞呼吸作用的产物,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如果产生的气体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混浊,则酵母菌只进行有氧呼吸 B.如果产生的气体使溴麝香草酚蓝溶液由蓝变绿再变黄,则酵母菌只进行无 氧呼吸 C.无论进行有氧呼吸还是无氧呼吸,酵母菌都能产生 CO2 D.酵母菌发酵时不产生气体,但其发酵液能使酸性重铬酸钾变灰绿色 C [澄清石灰水、溴麝香草酚蓝溶液都是用来检测二氧化碳的,因此产生的 气体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混浊。使溴麝香草酚蓝溶液由蓝变绿再变黄,不能说明酵 母菌只进行一种呼吸,A、B 错误;酵母菌有氧呼吸、无氧呼吸都能产生二氧化碳, C 正确;酵母菌发酵时能产生二氧化碳,D 错误。] 9.下列有关细胞呼吸的应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无氧、干燥的环境下细胞呼吸最弱,最有利于果蔬储藏 B.水稻根部主要进行无氧呼吸,以适应缺氧环境 C.用玉米经酵母菌发酵产生的酒精来代替汽油,主要利用了酵母菌的无氧呼 吸 D.马拉松比赛中人体主要是从分解有机物产生乳酸的过程中获得能量 C [低温、低氧、适宜湿度的环境下最有利于果蔬储藏,A 错误;水稻根部 主要进行有氧呼吸,但在缺氧时也能进行无氧呼吸,以适应缺氧环境,B 错误; 用玉米经酵母菌发酵产生的酒精来替代汽油,主要利用了酵母菌的无氧呼吸,产 物是酒精和 CO2,C 正确;马拉松比赛中人体主要是从有氧呼吸分解有机物产生 CO2 和水的过程中获得能量,也能从产生乳酸的过程中获得少量能量,D 错误。] 10.如图是外界条件对植物呼吸速率的影响曲线图,以下分析不正确的是 ( ) 图甲 图乙 A.从图甲可知细胞呼吸最旺盛时的温度是 B 点对应的温度 B.图乙中曲线Ⅰ表示有氧呼吸,曲线Ⅱ表示无氧呼吸 C.曲线Ⅰ表示的生理过程所利用的有机物主要是葡萄糖 D.曲线Ⅱ最终趋于平衡,可能是受到温度或呼吸酶数量的限制 B [分析题图甲可知,B 点时呼吸作用相对速率最高,该点对应的温度是细 胞呼吸的最适温度,A 正确;图乙中曲线Ⅰ显示随 O2 浓度升高呼吸速率逐渐降低, 直至为 0,因此曲线Ⅰ为无氧呼吸曲线,曲线Ⅱ表现为随 O2 浓度升高呼吸速率升 高,当 O2 浓度超过一定值后,细胞呼吸速率趋于平衡,因此曲线Ⅱ为有氧呼吸的 曲线,B 错误;无论是有氧呼吸还是无氧呼吸,利用的有机物都主要是葡萄糖,C 正确;分析题图乙中的曲线Ⅱ可知,当 O2 浓度达到一定值时,随 O2 浓度增加, 呼吸作用速率不再明显增强,此时的限制因素可能是温度或呼吸酶的数量,D 正 确。] 11.下列关于光合作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光能的吸收发生在叶绿体的内膜上 B.光合作用中 CO2 的固定是在叶绿体基质中进行的 C.光合作用中形成 ATP 的部位是叶绿体基质 D.要测定藻类植物是否进行光反应,最简单的方法是测 CO2 的吸收量 B [与光合作用光反应有关的色素和酶分布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光能 吸收发生的场所是类囊体薄膜,A 错误;CO2 的固定过程发生在叶绿体基质中,B 正确;ATP 是在光反应阶段产生的,光反应发生在类囊体薄膜上,C 错误;要测 定藻类植物是否进行光反应,最简单的方法是将藻类放在有二氧化碳缓冲液的试 管中,在光下看是否有气泡产生,D 错误。] 12.气孔关闭会导致光合作用效率下降,主要原因是( ) A.水光解产生 H+的量不足 B.暗反应过程中所需 CO2 含量减少 C.光反应过程中产生的 O2 不足 D.光反应中产生的 ATP 含量减少 B [气孔关闭一般不会引起水光解产生 H+、O2 的量及光反应产生 ATP 的量 减少,A、C、D 错误;气孔关闭,进入细胞的 CO2 减少,使暗反应过程不能正常 进行,从而导致光合作用效率下降,B 正确。] 13.(多选)某植物的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最适温度分别为 25 ℃和 30 ℃,如 图为该植物处于 25 ℃环境中光合作用强度随光照强度变化的情况。下列叙述不正 确的是 ( ) A.a 点时叶肉细胞的生理活动只受温度的影响 B.b 点时植物才开始进行光合作用 C.若将温度从 25 ℃提高到 30 ℃,a 点上移 D.c 点时植物的 O2 产生量为 N1 ABD [a 点时光照强度为 0,叶肉细胞只进行呼吸作用,影响呼吸作用的外 界因素有温度、氧气含量等,A 错误;b 点时光合作用强度等于呼吸作用强度,在 b 点前植物已开始进行光合作用,B 错误;若将温度从 25 ℃提高到 30 ℃,该植 物呼吸作用强度增大,a 点上移,C 正确;c 点时该植物的 O2 产生量是指总光合 作用量,所以应为净光合作用量+呼吸消耗量,即为 N1 和 N2 的绝对值之和,D 错误。] 14.科研人员研究温度对甲、乙两种植物净光合速率的影响,得到实验结果 如图。据图推测合理的是 ( ) A.甲植物和乙植物在 30 ℃时,光合作用生成的有机物量相等 B.温度长时间保持在 45 ℃时,甲植物和乙植物都可以正常生长 C.50 ℃之前,限制乙植物净光合速率的主要外界因素是 CO2 浓度 D.若将甲、乙植物同置于凉爽地带,则受影响较大的是甲植物 B [在 30 ℃时,甲植物和乙植物净光合速率相等,但是由于不确定两种植物 呼吸速率的大小关系,所以没办法确定光合作用生成的有机物的总量是否相等,A 错误;温度长时间保持在 45 ℃时,甲植物和乙植物净光合速率都大于 0,表明有 机物有积累,此温度下甲植物和乙植物都可以正常生长,B 正确;50 ℃之前,限 制乙植物净光合速率的主要外界因素是温度,C 错误;由题图可知,50 ℃之前, 乙植物的净光合速率不断升高,而甲植物在 30 ℃之前净光合速率相对稳定,30 ℃ 之后净光合速率下降,说明乙植物喜高温,若将甲、乙植物同置于凉爽地带,则 受影响较大的是乙植物,D 错误。] 15.下列与大棚种植蔬菜相关的措施及分析中,正确的是 ( ) A.施用农家肥,可提高大棚中 CO2 的浓度 B.加大蔬菜的种植密度,可不断提高蔬菜的产量 C.阴雨天适当提高大棚内温度,可明显增加有机物的积累量 D.用红色塑料薄膜代替无色塑料薄膜,可提高蔬菜的光合作用速率 A [农家肥中含有大量微生物和有机物,微生物可分解农家肥产生二氧化碳, 从而提高大棚中二氧化碳的浓度,A 正确;种植蔬菜要合理密植,如果过密,植 物叶片就会相互遮挡,反而会使产量下降,B 错误;阴雨天光合作用较弱,要降 低大棚内温度,减少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量才有利于有机物的积累,C 错误; 叶绿素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对其他光也有吸收,用红色塑料薄膜代替无色塑 料薄膜,只允许红光透过,反而会降低蔬菜的光合作用速率,D 错误。] 16.下列有关细胞周期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不同细胞进行比较,其中细胞周期长的细胞,其分裂期也长 B.细胞种类不同,细胞周期长短通常也不同 C.高度分化的细胞基因不再表达,不存在细胞周期 D.细胞分裂是一个与代谢有关的过程,温度越高所需的时间越短 B [细胞周期长的细胞,其分裂期不一定长,A 错误;细胞种类不同,一个 细胞周期持续的时间一般不同,B 正确;高度分化的细胞不能分裂,没有细胞周 期,但其细胞内的某些基因还是能够表达的,C 错误;细胞分裂过程中需要酶的 催化,且酶具有最适温度,在一定范围内,随温度升高,酶活性增强,但若温度 过高,酶可能失活,D 错误。] 17.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基本相同,但也存在一些差异,下列有关二者 分裂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高尔基体参与细胞壁的形成 B.在动物细胞有丝分裂间期能观察到纺锤体和中心体 C.中心体参与低等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分裂活动 D.有丝分裂消耗的能量主要是在线粒体中合成的 B [高尔基体与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细胞壁的形成有关,A 正确;纺锤体 在细胞分裂前期形成,间期不存在,B 错误;低等植物细胞含有中心体,其作用 是在分裂前期形成纺锤体,C 正确;动植物细胞进行有丝分裂时要消耗大量能量, 这些能量主要是在线粒体中合成的,D 正确。] 18.(多选)下列关于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实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可选择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作为实验材料 B.用甲紫溶液是为了使细胞核内的染色体着色 C.找到处于前期的细胞后可观察其连续分裂的过程 D.实验操作的过程是解离→染色→漂洗→制片 ACD [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已高度分化,不再进行细胞分裂,所以不能作 为实验材料,A 错误;甲紫溶液是碱性染料,能使细胞核内的染色体着色,B 正 确;在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时,通过解离步骤细胞已死亡,因此不能观察细胞 连续分裂的过程,C 错误;在本实验中,解离之后应当先漂洗再染色,D 错误。] 19.如图是某动物体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图像,对其描述正确的是( ) A.甲、乙、丙细胞分别处于有丝分裂的前期、后期和中期 B.甲、乙、丙细胞的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核 DNA 分子数的比都为 1∶2∶1 C.甲细胞所处时期能进行中心体复制,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 D.丙细胞所处时期会发生核膜、核仁的重建 A [据图分析,甲、乙、丙细胞分别处于有丝分裂前期、后期、中期,A 正 确;乙细胞没有染色单体,B 错误;甲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前期,而中心体的复制 发生在间期,C 错误;丙细胞处于中期,核膜、核仁的重建发生在末期,D 错误。] 20.如图为动物体细胞分裂过程中每条染色体上 DNA 含量变化的曲线,下列 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中心粒移向细胞两极发生在 AB 段 B.BC 段细胞中始终存在染色单体 C.CD 段发生在有丝分裂的中期 D.DE 段细胞中央会出现细胞板 B [题图中纵轴表示的是每条染色体上 DNA 含量,根据曲线可知 AB 段可表 示 DNA 复制期,BC 段表示间期 DNA 复制完成后、前期、中期,CD 段表示着丝 粒一分为二。中心粒移向细胞两极发生在前期,A 错误;BC 段始终存在染色单体, B 正确;CD 段发生在分裂后期,C 错误;动物细胞不会出现细胞板,D 错误。] 21.正常生命活动中细胞衰老死亡与新生细胞生长更替是新陈代谢的必然规 律,也避免了组织结构退化和衰老细胞的堆积,使机体延缓了整体衰老,下列关 于细胞衰老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衰老的细胞内水分减少,新陈代谢的速度加快 B.老年人的头发变白、有老年斑都是细胞衰老的表现 C.人体各种组织细胞的衰老是同步进行的 D.衰老细胞的核体积变小,染色质收缩,染色变浅 B [衰老细胞的特征包括:①细胞内水分减少,细胞萎缩,体积变小,新陈 代谢的速率减慢;②大多数酶活性降低,呼吸速率减慢;③色素沉积,影响物质 交换和信息传递;④细胞核体积增大,染色质收缩,染色加深;⑤物质运输功能 降低。衰老的细胞内水分减少,新陈代谢的速率减慢,A 错误;老年人的头发变 白、有老年斑都是细胞衰老的表现,B 正确;细胞会随着分裂次数的增多而衰老, 人体各组织细胞的衰老不是同步进行的,C 错误;衰老细胞的核体积变大,染色 质收缩,染色加深,D 错误。] 22.某人腹泻,一朋友给他静脉注射食用盐兑凉开水制成的浓盐水进行治疗, 并认为“盐水越浓消炎效果越好”,结果导致该人的手肿胀流脓。下列相关说法 错误的是 ( ) A.该人的肠道上皮细胞因为患腹泻才开始发生凋亡 B.该朋友在进行注射时可能操作不当,使该人手部细胞感染病菌坏死 C.浓盐水会引起局部细胞失水,可能导致细胞坏死 D.该人腹泻时,其体内的水大量流失 A [在健康成年人的肠道中,每小时会有大量细胞凋亡,A 错误;注射时操 作不当,可能会使该人局部(手部)细胞感染病菌坏死,进而导致手部肿胀流脓,B 正确;盐水浓度过高,可能会引起局部细胞失水而坏死,C 正确;腹泻会导致体 内的水分大量丢失,D 正确。] 23.(多选)下列与细胞生命历程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关于细胞衰老原因的假说有自由基学说和端粒学说 B.一般来说,体外培养的人体细胞达到分裂次数上限后会丧失正常功能 C.细胞受到损伤可诱发细胞自噬,严重时可能会诱导细胞凋亡 D.酵母菌个体的生长是通过细胞增殖和细胞分化完成的 ABC [关于细胞衰老的假说,目前大家普遍接受的是自由基学说和端粒学 说,A 正确;一般情况下,体外培养的人体某种细胞分裂 50 次左右就会停止分裂, 且会丧失细胞正常的功能,B 正确;在细胞受到损伤时,通过细胞自噬可清除受 损或衰老的细胞器,有些激烈的细胞自噬可能会诱导细胞凋亡,C 正确;酵母菌 属于单细胞生物,不具有细胞分化功能,D 错误。] 24.细胞衰老的端粒学说认为每条染色体的两端都有一段特殊序列的 DNA— 蛋白质复合体,即端粒。细胞每分裂一次,端粒就缩短一截。当端粒被截短到一 定程度时,端粒内侧正常的 DNA 序列会受到损伤,使细胞开始衰老。下列有关叙 述错误的是 ( ) A.端粒缩短激活了细胞的衰老机制 B.端粒缩短有利于保持染色体结构的完整性 C.如果端粒不能缩短,细胞有可能不会衰老 D.同一种体细胞中端粒长度一般与其进行有丝分裂的能力呈正相关 B [根据题干中对细胞衰老的端粒学说的叙述,可推知端粒缩短可激活细胞 的衰老机制,A 正确;端粒是染色体两端的 DNA—蛋白质复合体,因此端粒缩短 会破坏染色体结构的完整性,B 错误;根据题意可知,细胞每分裂一次端粒就缩 短一截,直到端粒内侧正常 DNA 序列受损,细胞开始衰老,推测如果端粒不能正 常缩短,细胞可能不会衰老,C 正确;根据题意可知,端粒越长,细胞可进行分 裂的次数越多,因此同一种体细胞中端粒长短与其有丝分裂能力呈正相关,D 正 确。] 25.科学家利用成人的皮肤细胞培育出了微型人脑,该微型人脑达到了 9 周 胎儿大脑的发育水平,但不能独立思考。下列相关描述正确的是( ) A.将人体皮肤细胞培育成微型人脑,体现了人皮肤细胞的全能性 B.在培育微型人脑的过程中发生了细胞分裂、分化、衰老等过程 C.该培育过程中发生了细胞分化,其根本原因是遗传物质发生了改变 D.若培育过程发生了细胞坏死,则属于基因控制下的程序性死亡 B [由人体皮肤细胞培育成微型人脑,没有形成完整个体,也不能判断出人 皮肤细胞能否分化成其他各种类型的细胞,因此不能体现人皮肤细胞的全能性,A 错误;由人皮肤细胞培育出微型人脑的过程中,发生了细胞分裂、分化、衰老等 过程,B 正确;细胞分化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遗传物质通常不发生 改变,C 错误;细胞坏死是由于某种不利因素导致的细胞不正常死亡,细胞凋亡 属于基因控制下的程序性死亡,D 错误。]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 5 小题,共 50 分) 26.(10 分)请分析回答下列有关 ATP 的问题: (1)在下列生物体的生命活动中,不直接依赖 ATP 水解的是________。 A.胃蛋白酶的合成 B.细胞的生长 C.骨骼肌的收缩 D.甘油进入细胞 (2)细胞中的 ATP 在有关酶的作用下,磷酸基团逐个脱离下来,最后剩下的是 ________。 (3)人的骨骼肌细胞中,ATP 含量仅够剧烈运动时 3 s 以内的能量供给。某运 动员参加短跑比赛过程中 ATP 的相对含量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请据图回答下 列问题: ① A → B 的 变 化 过 程 , 说 明 ATP 被 水 解 , 释 放 的 能 量 用 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B→C 过程中,ATP 含量增加,说明________(填生理过程)加强,释放出更 多的能量,以补充细胞中 ATP 含量的不足。 ③ 从 整 个 曲 线 来 看 , 肌 细 胞 中 ATP 的 含 量 不 会 降 为 零 , 说 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胃蛋白酶的合成、细胞的生长、骨骼肌的收缩均消耗 ATP,而甘 油进入细胞为自由扩散,不消耗 ATP。(2)ATP 中磷酸基团逐个脱离下来,最后剩 下的是腺苷。(3)图示 A→B 变化过程中 ATP 含量降低,是因为 ATP 被水解用于 肌肉收缩等生命活动;B→C 过程中,ATP 含量增加,说明呼吸作用加强,由 ADP 转化生成的 ATP 增多;从整个曲线来看,ATP 的含量不会降为零,说明 ATP 的 形成和分解是同时进行的。 [答案] (1)D (2)腺苷 (3)①肌肉收缩等生命活动 ②细胞呼吸 ③ATP 的 形成和分解是同时进行的 27.(10 分)将一植物放在密闭的玻璃罩内,置于室外进行培养。用 CO2 浓度 测定仪测得该玻璃罩内 CO2 浓度一天 24 h 内的变化情况,绘制成如图的曲线,据 图回答下列问题: (1)绿色植物的叶肉细胞中,光合作用的场所是______。参与光合作用的色素 有________和________两大类,分布在________上。 (2)图中 D 点时,植物光合作用速率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 于”),呼吸作用速率。FG 段 CO2 浓度下降较慢,是因为中午温度较高,为减少 水分的散失,气孔关闭,从而使叶肉细胞中________较少,光合作用速率下降。 此时,叶肉细胞中三碳化合物的含量________。 (3)一天中,植株是否生长?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绿色植物的叶肉细胞中,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参与光合作 用的色素有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两大类,光合色素分布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 (2)据曲线可知,在 AD、HI 段 CO2 浓度在升高,说明细胞呼吸强度大于光合作用 强度;DH 段 CO2 浓度在降低,说明光合作用强度大于细胞呼吸强度;在 D、H 两点曲线转折,表明此时光合作用强度等于细胞呼吸强度;FG 段二氧化碳浓度下 降减缓,是因为光照较强,温度较高,气孔关闭,叶肉细胞内二氧化碳供应减少, 光合作用减弱。(3)I 点 CO2 浓度低于 A 点,说明一天中植物光合作用大于呼吸作 用,有有机物积累。 [答案] (1)叶绿体 叶绿素 类胡萝卜素 类囊体薄膜 (2)等于 CO2 下 降 (3)是 一天内玻璃罩内 CO2 浓度下降,说明植物光合作用大于呼吸作用,有 有机物积累 28.(10 分)某生物科研小组对某豆科植物做了如下研究。请回答相关问题。 (1)如图是在密闭、透明的玻璃小室中培养该豆科植物幼苗的实验装置。 ①在适宜温度和光照条件下,向图中所示的装置加入 14CO2 缓冲液。当反应 进行到 0.5 s 时,14C 出现在 C3 中;反应进行到 5 s 时,14C 出现在(CH2O)和 C5 中。 这种探究 CO2 中碳的转移路径的实验方法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将图中所示的装置放在适宜温度和黑暗条件下一段时间后,再移至适宜温 度和适宜光照条件下,则短时间内,叶绿体内 C5 的含量将________。 ③如果用图中所示的装置来测量该豆科植物幼苗在 20 ℃条件下的呼吸作用 强度,应将该装置放在 20 ℃且______条件下读取有色液滴向________移动的数 值。 (2)在一定浓度的 CO2 和适宜温度条件下,测定不同光照强度下放有该豆科植 物且不含 CO2 缓冲液的密闭装置中 CO2 的变化量,结果如表所示。 光照强度/klx 1.0 3.0 5.0 7.0 8.0 10.0 CO2 变化量[mg/ (100 cm2·h)] +2.0 -3.0 -6.0 -10.0 -12.0 -12.0 分析表中数据可知,光照强度在 7~8 klx 之间逐渐升高时,单位时间内 ATP 合成的速率________(填“逐渐增加”“逐渐减弱”或“基本不变”);光照强度由 8 klx 增强为 10 klx 时,叶肉细胞中 C3 合成速率________(填“增加”“减弱”或 “不变”);光照强度超过 8 klx 时,光合作用速率主要受外界________的影响。 [解析] (1)该实验通过控制反应时间来探究 14CO2 中碳原子的转移路径,用到 的实验方法为同位素标记法。将图中所示的装置放在适宜温度和黑暗条件下一段 时间后,光合作用不能持续进行,再移至适宜温度和适宜光照条件下,光反应增 强,C3 的还原加快,C5 的生成增加,而短时间内 C5 的消耗不变,因此短时间内, 叶绿体内 C5 的含量升高。欲用图中所示的装置来测量该豆科植物幼苗在 20 ℃条 件下的呼吸作用强度,应将该装置放在 20 ℃且黑暗的条件下,呼吸作用消耗 O2, 产生的 CO2 被缓冲液吸收,所以应读取有色液滴向左移动的数值。(2)从表格中的 数据可以看出,本实验的自变量为光照强度,因变量为密闭装置中 CO2 的变化量。 光照强度为 1 klx 时,容器内 CO2 增多是因为呼吸作用大于光合作用;在一定范 围内,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强,单位时间内光合作用吸收 CO2 量逐渐增大,光照强 度在 7~8 klx 之间时,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度仍在增强,单位时间内 ATP 合成的速 率逐渐增加;光照强度由 8 klx 增强为 10 klx 时,CO2 量不变,说明两个条件下光 合作用强度相等,因此叶肉细胞中 C3 合成速率不变;光照强度超过 8 klx 时,已 经达到植物的光饱和点,此时光合作用速率主要受外界 CO2 浓度的影响。 [答案] (1)①同位素标记法 ②升高(或增加) ③黑暗 左 (2)逐渐增加 不变 CO2 浓度 29.(10 分)如图甲是洋葱根尖结构示意图,图乙为该植物细胞有丝分裂不同 时期染色体与核 DNA 数目比的曲线。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甲 乙 (1)图甲中①②③④细胞形态不同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其中分裂能力旺 盛的是________(填序号)部位的细胞。 (2)图乙中发生 bc 段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分裂期的中期属于 图乙的________段。 (3)图乙 cd 段核 DNA 数、染色体数与染色单体数比例为________。de 段发生 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观察有丝分裂装片时应先放在________下观察找到分生区的细胞。 (5)已知图丙的横坐标是每个细胞的核 DNA 含量,若已知在取样的 6 000 个 细胞中,处于 M 期(分裂期)的细胞数为 300 个,M 期时长是 1 小时,则 DNA 复 制期的细胞数是________个,一个细胞周期的总时长是________小时。 丙 [解析] 图甲是洋葱根尖结构示意图,则④表示根冠,③表示分生区,②表示 伸长区,①表示成熟区(根毛区)。(1)图甲中①②③④细胞形态不同是细胞分化的 结果,其根本原因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其中③部位为分生区细胞,分裂旺盛。 (2)图乙 ab 段为间期的蛋白质合成时期,bc 段为间期的 DNA 复制时期,cd 段染 色体与核 DNA 比值为 1/2,包括间期(DNA 复制完成后)、前期、中期。(3)根据图 和题干信息可知,图乙中 cd 段核 DNA 数、染色体数与染色单体数比例为 2∶1∶2。 (4)显微镜正确的使用顺序是先低倍镜后高倍镜。(5)取样总细胞数是 6 000 个,由 图可知,细胞中核 DNA 相对值为 2 的细胞数有 3 000 个,细胞中核 DNA 相对值 为 4 的细胞数有 1 500 个,则 DNA 复制期的细胞数有 6 000-3 000-1 500=1 500(个);M 期时长是 1 小时,处于 M 期(分裂期)的细胞数为 300 个,取样总细胞 数是 6 000 个,则一个细胞周期的总时长是 6 000÷300×1=20(小时)。 [答案] (1)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③ (2)DNA 完成了复制 cd (3)2∶1∶2 着丝粒分裂,染色单体分开成为两个子染色体 (4)低倍(显微)镜 (5)1 500 20 30.(10 分)细胞衰老与凋亡是生物界的普遍规律。一部分发生衰老的细胞会 被机体自身清除,但另一些衰老的细胞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在体内积累,并分泌一 些免疫刺激因子,导致低水平炎症发生,引起周围组织衰老或癌变。实验揭示, 衰老细胞不仅是衰老过程的产物,也可能是组织器官进一步衰退的重要原因。最 近科学家通过研究表明,清除衰老细胞可延缓小鼠的衰老进程,该成果有望开辟 出一条对抗衰老的新途径。 (1)衰老细胞的特征主要有________减少,细胞萎缩;多种________的活性降 低,代谢速率减慢;细胞膜______改变,使物质运输功能降低等。 (2)人的神经系统在发育过程中,约有 50%的细胞发生程序性死亡。你认为人 的 表 皮 细 胞 中 具 有 控 制 细 胞 程 序 性 死 亡 的 基 因 吗 ? ________ 。 为 什 么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成熟的生物体内,衰老细胞以及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的清除,都是通过 ________完成的。 (4)对人类来说,良好的外部环境和行为习惯也可以延缓细胞的衰老,试举例 (至少写两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掌握衰老细胞的基本特征即可作答。(2)表皮细胞与神经细胞含有 的基因一样,因为它们都是由同一个受精卵分裂、分化而来,因此人的表皮细胞 中具有控制细胞程序性死亡的基因。(3)成熟生物体内通过细胞凋亡实现对衰老细 胞以及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的清除,维持生物体内部环境的稳定。(4)对人类来说, 细胞衰老与人体所处外界环境的变化等有密切的联系,具体见答案。 [答案] (1)细胞内水分 酶 通透性 (2)有 表皮细胞与神经细胞含有的基 因一样,因为它们都是由同一个受精卵分裂、分化而来 (3)细胞凋亡 (4)合理的 饮食结构 适宜的体育运动 乐观的人生态度(写出两个即可)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