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2020届一轮复习人民版专题八第23讲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学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2020届一轮复习人民版专题八第23讲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学案

专题概览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国经济建设曲折发展,逐渐形成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模式。‎ 线索1 过渡时期:1949~1956年是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时期,新中国制定并实施了“一五”计划,初步建立工业化的基础,完成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 线索2 曲折发展:1956~1976年是社会主义建设曲折发展的20年。一方面,社会主义建设取得巨大成就;另一方面,出现了“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和“文化大革命”等严重的“左”倾错误,社会主义建设遭受巨大损失。‎ 线索3 改革开放新时期:随着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改革开放的实施,我国国民经济迅速发展,融入全球化潮流,逐渐形成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第23讲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一、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1.背景 ‎(1)条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952年国民经济恢复与发展。‎ ‎(2)中央决策:①过渡时期总路线:1953年,提出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的指导方针。‎ ‎②“一五”计划: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的初步基础:有步骤地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2.过程 ‎(1)工业化建设 ‎①成果:到1957年,各项指标大都大幅度超额完成,建立起飞机制造、汽车制造、重型机器制造等重要工业部门。‎ ‎②意义:新中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面貌,为国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 ‎(2)三大改造 ‎①表现 农业:农民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走集体化道路。‎ 手工业:手工业者参加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资本主义工商业:掀起全行业公私合营的高潮。‎ ‎②结果:到1956年底,中国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③意义:使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基本建立起来。‎ ‎3.影响 ‎(1)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建立,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的社会变革。‎ ‎(2)社会主义改造后期,存在要求过急、改变过快、形式过于简单划一等缺点。‎ 教材补缺 1949~1953年恢复国民经济的措施 ‎(1)在农村:进行土地改革,变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为农民土地私有制,为国家的工业化创造了条件。‎ ‎(2)在城市:①没收官僚资本,建立国营经济,控制了国家经济命脉——具有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双重性质。②进行“五反”运动,建立工人对资本家的监督。③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合理调整,使其在国营经济领导下得到恢复和发展。‎ ‎(3)稳定物价,统一财经。从1953年起,国家开始对粮食、食油、棉花实行统购统销,目的是保障城镇农副食产品供应。(统购统销:“计划收购”被称为“统购”,“计划供应”被称为“统销”)‎ 二、社会主义建设曲折发展的十年 ‎1.正确探索 ‎(1)《论十大关系》:1956年4月毛泽东提出了开辟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重大问题。‎ ‎(2)中共八大 时间 ‎1956年9月,在北京召开 内容 主要矛盾 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主要任务 集中力量解决国内主要矛盾,把中国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意义 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方面所取得的初步成果 ‎2.主要失误 ‎(1)产生原因:人们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等问题还没有深刻的认识;急于求成和片面强调经济建设发展的速度。‎ ‎(2)表现:1958年“大跃进”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3)危害:使得以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和“共产风”为主要标志的“左”倾错误严重泛滥开来,造成社会生产力的极大破坏。‎ ‎3.纠正失误 ‎(1)举措:1960年冬,中共中央开始纠正农村工作中的“左”倾错误,对国民经济实施“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 ‎(2)结果:到1965年,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 ‎4.建设成就 ‎(1)工业方面:建成武汉、包头等钢铁基地;形成十几个基础行业。‎ ‎(2)交通方面:除西藏以外的各省、自治区都有了铁路;福建、宁夏、青海、新疆第一次通了火车。‎ ‎(3)能源方面:石油已经实现自给。‎ 教材补缺 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三面红旗、三线建设 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1958年5月,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第二次全体会议根据毛泽东的提议,通过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 三面红旗:指1958年中共中央提出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历史的检验已经证明,“三面红旗”是“左”的指导思想的体现,不是引导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走向胜利的旗帜和法宝。‎ 三线建设:从1964年开始,中国政府在中国中西部地区进行了一场大规模的以战备为指导思想的国防、科技、工业和交通设施建设。其开始的背景是中苏交恶与美国在中国东南沿海的侵扰。1958年中苏决裂后,严峻的战略形势与东南沿海脆弱的防务系统让中央领导层开始考虑在西部建设后方战备基地的战略问题。三线建设是中国经济史上又一次大规模的工业 迁移过程,其规模可与抗战期间的沿海工业内迁相提并论。‎ 三、“十年动乱”时期的国民经济 ‎1.动乱中的国民经济 ‎(1)重大破坏:在“全面夺权”狂潮影响下,全国经济工作和交通运输等陷入混乱。‎ ‎(2)出现起色:1971年粉碎林彪反革命集团,周恩来要求恢复被破坏的各种规章制度,经过近两年的调整和整顿,国民经济有了起色。‎ ‎(3)复苏发展:邓小平以铁路整顿为突破口进行全面整顿。‎ ‎(4)再度混乱:由于“四人帮”的阻挠,经济形势再次遭到破坏。‎ ‎2.“十年动乱”的影响 ‎(1)给经济建设造成极其严重的破坏,生产和社会秩序出现严重混乱。‎ ‎(2)中国拉大了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失去了一次宝贵的发展机遇。‎ 图解历史 社会主义建设的曲折发展 考点一 发展生产力与变革生产关系——社会主义建设的起步 ‎1.新民主主义社会:从1949年10月到1956年,它不是一个独立的社会形态,而是由新民主主义转变到社会主义的过渡性的社会性质。‎ ‎2.新民主主义经济:进入社会主义前,以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为领导的,由国营经济、合作经济、个体经济和私人资本主义经济等多种经济成分组成的过渡性经济。‎ ‎3.国家资本主义与赎买政策 国家资本主义指受国家政权控制和监督的资本主义。开始时实行加工订货、统购包销、经销代销等初级国家资本主义形式,后来实行全行业公私合营的高级国家资本主义形式。“赎买”政策指对资产阶级的生产资料通过和平方式并采取有偿办法实行国有化的政策。‎ ‎1.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原因 ‎(1)从历史原因看,我国重工业基础差,底子薄。‎ ‎(2)从现实需要看,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对我国实行经济封锁、军事包围,发展重工 业有助于增强综合国力,尤其是增强国防实力。‎ ‎(3)从苏联影响看,学习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的经验——采取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策略。‎ ‎(4)从行业关系看,重工业的发展有助于推动轻工业和农业的发展。‎ 针对练1 (2019·邢台月考)“一五”计划是在人民政权得以巩固的情况下开始的,它以苏联帮助我国设计的156个建设单位为中心。到1957年底,156个项目中有135个已施工建设,有68个已全部建成和部分建成投入生产。材料旨在说明“一五”计划的顺利实施(  )‎ A.照搬了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经验 B.完全依赖于苏联经济技术援助 C.得益于苏联的援助和国内环境 D.奠定了中国工业化的初步基础 答案 C 解析 材料说明“一五”计划的顺利完成得到了苏联的援助而非照搬苏联建设经验,故A项错误;材料中苏联对“一五”计划协助力量较大但并非完全依赖苏联的援助,还离不开中国人自己的奋斗,故B项错误;材料表明国内环境相对稳定和苏联的援助推动“一五”计划的顺利实施,故C项正确;材料未提及“一五”计划完成的作用,故D项错误。‎ ‎2.“一五”计划的特点、实质及问题 ‎(1)特点 ‎①集中力量优先发展以能源、原材料、机械工业等基础工业为主的重工业。‎ ‎②从中国国情出发,实事求是、统筹兼顾。‎ ‎③在投资结构的安排方面,在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同时,兼顾其他。‎ ‎④在发展速度上主要考虑原有企业增产能力与农业发展水平,留有一定余地。‎ ‎⑤坚持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的方针。‎ ‎⑥性质:这是一条把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结合起来的总路线。‎ ‎(2)实质:既是我国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和社会主义工业化的起步,又是国家对生产资料私有制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开始。‎ ‎(3)问题 ‎①工业化建设: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农业的发展,农业生产跟不上工业生产步伐;1956年出现全局性冒进,基础投资总额过大,造成国家财政紧张。‎ ‎②社会主义改造:盲目追求改造速度,滋生了“左”倾冒进情绪;改造中的不良举措一定程度上损害了人民群众的利益;无视生产力发展状况和社会生活需要,改造模式集中、单一。‎ 家国情怀——中国共产党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 新中国成立后,实现了民族独立,摆脱了被列强奴役剥削的命运。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实施了“一五”计划,迅速壮大了中国的工业化力量,为中国的工业化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考点二 探索与失误——社会主义建设的曲折发展 八字方针 ‎(1)含义:调整是指调整国民经济各部门的比例关系;巩固已经取得的经济建设成果;充实那些以工业品为原料的轻工业和手工业的生产,发展新兴产业;提高产品质量及劳动生产率。‎ ‎(2)关系:调整是“八字”方针的核心,调整的目的是巩固、充实和提高。‎ 针对练2 下图为中国(1952~2008年)城市化率曲线图,其中城市化率出现最大幅度下降的主要原因是(  )‎ A.三年困难时期人口大量减少 B.国民经济调整精简城镇人口 C.城市知识青年大量上山下乡 D.“左”倾错误导致工业生产缩减 答案 B 解析 观察图片可知,城市化率出现最大幅度下降是在1962年前后。1960年中央提出“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对“大跃进”时期农轻重比例进行调整,发展轻工业和农业,控制重工业的发展速度,特别是钢铁工业的发展速度,随着重工业比重的下降,城镇人口比重也下降,故B项正确。‎ ‎1956~1976年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1)核心问题 ‎①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规模、速度与比例问题,即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方针问题。‎ ‎②社会主义条件下的阶级斗争问题,也就是如何认识社会主义制度建成后国内的主要矛盾问题。‎ ‎(2)失误的原因 ‎①历史传统的影响。受封建专制主义遗毒的影响,人们民主法制观念淡薄。‎ ‎②急于求成心理。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广大人民群众对社会主义建设热情很高,迫切希望尽快摆脱落后状况。‎ ‎③中央领导人的错误估计。对当时的国内外阶级斗争形势估计过于严重,错误地认为阶级斗争仍是社会的主要矛盾。‎ ‎④国际环境的影响。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尖锐对立,容易产生加速建设社会主义的心理。‎ ‎(3)经验教训 ‎①必须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发展生产力放在首位。‎ ‎②必须遵循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生产关系的变革必须与生产力水平相适应。‎ ‎③国民经济建设必须有计划、按比例协调发展,搞好综合平衡,留有一定后备力量,并兼顾重点与一般的关系。‎ ‎④必须保持政治的稳定,为经济发展创造有利的环境。‎ ‎⑤注意从国情、国力出发,在发展速度上,把需要与可能结合起来。‎ 材料 新中国初期经济发展战略的形成,可以“一五”计划为标志。这个经济发展战略,可简单概括为:主要依靠国内积累建设资金,从建立和优先发展重工业入手,高速度地发展国民经济;实施“进口替代”政策,通过出口一部分农产品、矿石等初级产品和轻工业品换回发展重工业所需的生产资料,并用国内生产的生产资料逐步代替它们的进口;改善旧中国留下的工业生产布局极端不合理和区域经济发展极端不平衡的畸形状态;随着重工业的建立和优先发展,用重工业生产的生产资料逐步装备农业、轻工业和其他产业部门,随着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以及其他产业部门的发展,逐步建立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逐步改善人民生活。——摘自武力《从二百年的大视野看新中国六十年经济发展》‎ 要求:根据材料概括新中国初期经济发展战略的独特之处。‎ 信息:  ‎ 答案 借鉴苏联模式并得到苏联资金、技术援助;以高速发展为首要目标,优先发展重工业;用重工业带动国民经济发展;主要依靠国内资金积累;实施“进口替代”政策;改变原有工业的畸形布局;逐步建立完整工业体系和经济体系。‎ 材料 农业集体化运动在广大农村普遍开展起来后,加之城乡差别逐渐显现和自然灾害的出现,农村一些人员开始向城市流动。1957年前后,农民入城风气达到高潮。当时正值农业集体化运动的关键时期,阻止农民流入城市成为全国上下非常重要的工作。1957年年底,中共中央、国务院联合发出《关于制止农村人口盲目外流的指示》,严厉要求各地采取有效措施来制止农村人口盲目外流。1958年,国家就出台了《户口登记条例》,严格限制农村户口人员迁往城市。‎ 发现问题:新中国20世纪50年代的户籍制度与当时的体制与经济发展模式息息相关,教材 并未涉及。‎ 思考:1958年国家出台《户口登记条例》限制农村人口流入城市的原因是什么?反映了怎样的实质?‎ 试答:  ‎ 答案 原因:农村劳动力流失,阻碍农业集体化进程;优先发展重工业,依靠农业提供原始积累;新兴的工业城市容纳力有限。‎ 实质:新中国50年代的户籍制度是当时计划经济体制实施的具体体现。‎ 史料一 下面是为提交中共八大开会讨论,中央有关部门先后提出的三份“二五”计划中粮、棉、钢产量在1962年应达到的指标:(先后提出的三个方案)‎ 方案 粮产量 棉产量 钢产量 方案一(1955年夏)‎ ‎4 600亿斤 ‎4 300万石 ‎1 100万吨 方案二(1956年1月)‎ ‎6 400亿斤 ‎7 000万石 ‎1 500万吨 方案三(1956年8月)‎ ‎5 000亿斤 ‎4 800万石 ‎1 050万~1 200万吨 史料二 年代 ‎1953‎ ‎1954‎ ‎1955‎ ‎1956‎ ‎1957‎ ‎1958‎ 增长率(%)‎ ‎30.2‎ ‎16.2‎ ‎5.6‎ ‎28.2‎ ‎11.4‎ ‎66‎ ‎——摘自1959年某部门根据历年全国工业生产统计数据表 史料三 摘自1958年《人民日报》刊载的大跃进运动的相关图片 图一 早稻亩产三万六千九百多斤 图二 居民将家中的铁制用具送去炼钢 辨析史料 上面的三则史料为十年探索时期关于社会主义建设曲折发展的相关史料。史料一为中央有关部门提出的三份“二五”计划中的三个方案,为第一手史料。史料二为某部门根据历年全国工业生产统计数据表,也是第一手史料。史料三中《人民日报》为主流媒体,相关报道反映了当时的主流意识,同样为第一手史料。三则史料都是第一手史料,但是,在使用或解读时要注意辨别其是否符合当时的社会真实状况。‎ 应用 (1)对以上史料的研究我们可以得出正确的结论是(  )‎ A.史料一反映了八大召开时的中国一直是采取稳步前进的指导思想 B.史料二表明工业生产的最高增长率是最低增长率的近12倍,数据真实有效 C.史料三图一表明当时生产力快速发展,粮食产量达到历史最高值 D.史料三图二反映了“大跃进”时期全民炼钢的热潮 答案 D ‎(2)上述三则史料均为第一手史料,我们在借鉴与使用时应注意什么问题?三则史料反映了当时经济建设的趋势是什么?‎ 答案 问题:上述三则史料均为第一手史料,能够反映当时社会发展的状况,可信度较高。但是,还要注意甄别其是否符合当时的真实状况。‎ 趋势:史料一中方案二反映追求高速度的倾向,表明当时“左”倾思想已经在潜滋暗长;史料二中1958年的数据存在浮夸的成分,“左”倾冒进的思想盛行;史料三中主流媒体的报道表明了官方的价值肯定,“左”倾思想官方化。三则史料反映出经济建设领域在“左”倾思潮的影响下曲折发展。‎ ‎1.(2018·课标全国Ⅰ,31)下图是1953年的一幅漫画,描绘了资源勘探队员来到深山,手持“邀请函”叩响山洞大门的情景。这反映了当时我国(  )‎ A.已经初步改变工业落后局面 B.开始进行对矿产资源的开采 C.国民经济调整任务基本完成 D.大规模的经济建设正在展开 答案 D 解析 D对:材料反映了1953年资源勘探队进深山开采资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不久,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大规模的经济建设正在展开。A错:1957年“一五”计划完成后,我国初步改变了工业落后局面,与题干时间不符。B错:“开始”说法不符合史实。C错:国民经济调整任务基本完成是在1965年,与题干时间不符。‎ ‎2.(2018·课标全国Ⅱ,31)下图为1956年的一幅漫画《两把尺》(画中字:“奶奶的尺——量布做新衣。阿姨的尺——测量祖国,建设社会主义。”)该漫画反映了(  )‎ A.社会主义建设以工业化为中心 B.女性成为国家建设的重要力量 C.人民公社化运动蓬勃开展 D.城乡差别发生根本性改变 答案 B 解析 B对:漫画以两个具有典型意义的女性为焦点,体现了女性成为国家建设的重要力量。A错:说法本身正确,但与材料中“量布做新衣”的信息不符。C错:人民公社化运动开始于1958年,与漫画中“1956年”的时间信息不符。D错:不是漫画的主旨且与史实不符。‎ ‎3.(2016·课标全国Ⅱ,31)“一五”计划期间,我国住宅建设占基本建设投资额的比重不断减少,其他非生产性建设投资也开始受到抑制。这表明我国(  )‎ A.致力于奠定工业化基础 B.国民经济结构臻于平衡 C.大力压缩基本建设投资规模 D.城市化的进程趋于缓慢 答案 A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一五”期间,我国重点发展重工业,努力为工业建设提供条件,于是出现住宅建设投资减少和非生产性建设投资受到抑制的现象,故A项正确;B项表述不符合“一五”计划时期的史实,排除;C项是对材料信息的表面解读,不能反映其实质,故C项错误;“一五”期间,我国的城市化进程加快,故D项错误。‎ ‎4.(2015·课标全国Ⅰ,31)下图为新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中国、美国、英国主要工业指标年均增长速度的比较。据此可以推知(  )‎ A.中国原有工业基础很薄弱 B.冷战制约美英工业发展 C.中国重工业发展急躁冒进 D.美英传统工业产业衰落 答案 A 解析 图表反映了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中国的工业指标年均增长速度远远高于英、美两国,实际反映了中国原有工业基础薄弱,急需改变落后工业面貌的愿望,也是“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特点的体现,故A项正确。‎ ‎5.(2014·课标全国Ⅱ,31)1953年10月,中共中央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实行粮食的统购统销,在农村向余粮户实行粮食计划收购的政策,由国家严格控制粮食市场。粮食的统购统销(  )‎ A.加快了我国农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B.有力地促进了各地农村的政权建设 C.将农民经济生活纳入国家计划体制 D.为国家工业化建设提供劳动力资源 答案 C 解析 “全国范围内实行粮食的统购统销……由国家严格控制粮食市场”,对于A项“农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B项“农村的政权建设”、D项“为国家工业化建设提供劳动力资源”不会起到促进作用。粮食的统购统销本身就是国家建立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体现,据此判断C项正确。‎ ‎1.(2019·章丘模拟,31)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不仅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而且是中国现代化过程中的一个重大转折点。有学者把1949年前的中国称为现代化早期,而将1949年之后视为中国现代化的大规模工业化时期,主要理由是1949年后的中国能够(  )‎ A.组织一切力量实行国家工业化 B.充分激发起全民族的建设热情 C.继续发挥战争中形成的动员能力 D.实现独立自主不再受外国的干涉 答案 A 解析 1949年新中国成立真正实现了民族独立,具备了大规模工业化的前提,故A 项正确;充分激发起全民族的建设热情,不仅指工业化,故B项错误;继续发挥战争中形成的动员能力不符合史实,故C项错误;不再受外国的干涉不符合史实,故D项错误。‎ ‎2.(2018·滨州高三模拟,31)1953年我国开始实行粮食的计划收购与计划供应政策,统购价格由中央规定,对城市人民和农村缺粮人民实行粮食计划供应,严禁私商自行经营粮食。这一政策的制定(  )‎ A.是基于国家工业建设的需要 B.是基于解决人民温饱的需要 C.是基于国家经济困难的应对 D.是基于国家全面建设的需要 答案 A 解析 1953年我国开始实行粮食的计划收购与计划供应政策,是基于国家工业建设的需要,故A项正确。‎ ‎3.(2019·洛阳模拟,31)据统计,1949年我国农业总产值在工农业净产值中所占比重为84.5%,1952年为74.7%,1957年为62.3%,这种变化反映了我国(  )‎ A.农业生产受到巨大破坏 ‎ B.农村社会变革成效有限 C.现代化建设的成就突出 ‎ D.国民经济比例失调严重 答案 C 解析 材料中我国农业总产值在工农业净产值中所占比重不断减少,是因为“一五”计划时期工业化不断发展,工业比重不断增加,因而体现了现代化建设的成就突出,故C项正确。‎ ‎4.(2018·临沂模拟,31)新中国成立后至1978年前,我国物价水平总体上是稳定的。在政府的指导下,若干工农业产品实行全省一价,某市大米价格0.139元/斤,二十多年价格几乎没变。对这种现象的正确解释是(  )‎ A.实行大力发展民生的经济政策 B.采用计划为主的资源配置方式 C.有利于扩大消费搞活市场经济 D.市场上大米等商品粮供应充足 答案 B 解析 材料反映新中国成立后至1978年前我国物价几乎未变,这与大力发展民生无关,故A项错误;新中国成立后至1978年前我国物价几乎未变,是因为实行国家计划定价,采取以计划为主的资源配置方式,故B项正确;材料中物价二十多年不变,体现了计划经济特点,非市场经济,故C项错误;联系史实可知新中国成立后至1978‎ 年我国农业发展困难,粮食供应并不充足,故D项错误。‎ 课时作业 一、选择题 ‎1.(2019·上饶模拟,31)1953年,陈云在一次重要会议上说道:“有些同志认为合作社应该在农业工业化之后,这完全是没有道理的。况且就目前情况来看,机械化更需要合作化。”陈云的这一认识(  )‎ A.科学阐释了合作化与工业化的关系 B.违背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C.是“左”倾思想在农业领域的蔓延 D.统筹规划了工业和农业同步发展 答案 A 解析 根据材料“有些同志认为合作社应该在农业工业化之后,这完全是没有道理的。况且就目前情况来看,机械化更需要合作化”可知,陈云的这一认识为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一化三改”提供了政策依据,较为合理地阐述了合作化与工业化的关系,故A项正确。‎ ‎2.(2018·威海高考模拟,31)下表为1952~1957年我国国民经济部分领域的计划目标。这主要反映了新中国成立初期(  )‎ 领域 增长目标 年均增长率 工农业总产值 ‎51.1%‎ ‎8.6%‎ 工业总产值 ‎98.3%‎ ‎14.7%‎ 农业及副业总产值 ‎23.3%‎ ‎4.3%‎ A.国家工业基础薄弱 B.社会主义制度优越 C.出现经济冒进思想 D.忽视农业基础地位 答案 A 解析 根据表格信息可知,1952~1957年我国工业总产值增长的目标远远高于农业及副业总产值的增长目标,说明国家集中力量发展工业,反映了国家工业基础薄弱,故A项正确。‎ ‎3.(2018·衡水四月大联考,31)下表是1953年2月国家预算报告表,其中国民经济建设支出增长情况如下:‎ 国民经济建设支出领域 比上一年增长 重工业和机械工业 ‎47.31%‎ 燃料工业 ‎84.56%‎ 地质勘测 ‎611.46%‎ 建筑工程 ‎204.14%‎ 铁路 ‎88.93%‎ 农业 ‎61.44%‎ 林业 ‎128.38%‎ 总支出 ‎68%‎ 对上述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A.重工业和机械工业占总支出最少 B.是顺利进行三大改造的经济基础 C.导致了国民经济比例失调的后果 D.为“一五”计划的实施提供财政保障 答案 D 解析 据材料国民经济建设支出增长表,只能得出重工业和机械工业支出增长情况,故A项错误;依所学,1953年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一化三改并举,故B项错误;依所学,“一五”期间,国家优先发展重工业,妥善处理好轻、重、农之间的关系,故C项错误;国家财政支出增长结合时间1953年可知,为“一五”计划的实施提供财政保障,故D项正确。‎ ‎4.(2018·福州模拟,31)在“一五”时期我国国民经济以平均每年11.3%的高速度增长,但物价指数的年均上涨幅度却只有1.1%,这主要是因为(  )‎ A.统购统销政策的实施 B.民生商品供应充足 C.苏联等国的大力援助 D.三大改造成就初现 答案 A 解析 据材料“经济以平均每年11.3%的高速度增长,物价指数的年均上涨幅度却只有1.1%”结合所学可知,国家采取统购统销的政策,对物价进行了合理的调整,故A项正确。‎ ‎5.(2019·莆田模拟,31)1954年,陈云指出:“对手工业合作社生产的发展,要加以管理和控制……要防止产量超过需要……要防止组织起来的工人排挤未组织起来的工人。”这一说法(  )‎ A.针对的是农业集体化中要求过急的倾向 B.表明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C.目的是使手工业生产更加稳妥有序发展 D.有利于工商业及国民经济的恢复与发展 答案 C 解析 “手工业合作社生产”对象为手工业,故A项错误;“1954年”对手工业的改造正在进行中,故B项错误;题干突出强调的是对手工业生产合作社进行管理和控制,其目的是为了让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稳定有序,故C项正确;“‎ 手工业合作社生产的发展,要加以管理和控制”不涉及商业及商业发展问题,故D项错误。‎ ‎6.(2018·昆明模拟,31)中国现代历史上某一时期的主要经济措施是:调整农村生产关系,加强农业战线,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大力缩短基本建设战线,精简职工和城市人口;消灭财政赤字,稳定市场。此政策的目的是(  )‎ A.尽快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制度 B.纠正建设中的“左”倾错误 C.快速实现社会主义的工业化 D.提高生产资料的公有化程度 答案 B 解析 材料反映的是1960年提出的调整国民经济的“八字方针”,为了解决经济困难,故A项错误;这一时期经济困难是“左”倾错误造成的,故B项正确;材料是要减缓工业发展速度,故C项错误;材料没有强调提高生产资料公有化程度,故D项错误。‎ ‎7.(2018·永州模拟,31)1962年9月,中共八届十中全会正式通过《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修正草案)》,规定“人民公社社员可以经营家庭副业,可以将家庭副业的产品拿到集市上出售”。至此,党中央关于自留地、家庭副业、集市贸易等方面的政策,用条例的形式固定下来。这一条例(  )‎ A.是对农业合作化成果的彻底否定 B.说明人民公社体制正式废除 C.体现了党对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D.不利于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 答案 C 解析 农业合作化是1953~1956年,故A项错误;人民公社体制是1983年以后废除,故B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1960年调整国民经济的“八字方针”,故C项正确;农业的发展是有利于工业建设的,故D项错误。‎ ‎8.(2019·四川四市模拟,31)下表为1953~1965年中国农业税征收情况表(税额单位:细粮/亿公斤)‎ 时间 农业 实产量 实征 农业税 农业税占 实产量%‎ ‎1953~1957年 ‎8 017.80‎ ‎933.21‎ ‎11.60‎ ‎1958~1962年 ‎6 983.20‎ ‎833.32‎ ‎11.90‎ ‎1963~1965年 ‎5 004.50‎ ‎374.02‎ ‎7.50‎ ‎——摘编自《中国统计年鉴》‎ 材料反映出这一时期(  )‎ A.国民经济比例问题由凸显到缓解 B.工业化建设减轻了农民负担 C.生产关系的变革推动了农业发展 D.粮食统购统销政策开始松动 答案 A 解析 据所学可知,工业化建设初期的资金来源于农业,故B项错误;据表格可知完成三大改造后的1958~1965年农业的产量下降,故C项错误;粮食统购统销政策涉及粮食的消费,材料体现农业的积累而不是消费,故D项错误。‎ ‎9.(2018·济南二模,31)包产到户最初兴起于1956年,随着1957年反右派斗争的扩大被迫中止。1959~1961年经济困难时期再次兴起,1962年8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后又遭到批判。20世纪70年代末再次出现并获中央肯定。这反映了(  )‎ A.八字方针的制定 B.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道路的曲折探索 C.改革开放的实施 D.经济决策深受“左”倾错误的干扰 答案 B 解析 面对经济困难,中共中央实行了八字方针,八字方针的制定只是材料的部分信息,故A项错误;包产到户从兴起到批判再到肯定,反映了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道路的曲折探索,故B项正确;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实行改革开放,与材料无关,故C项错误;对包产到户否定反映了“左”倾错误的干扰,但这只是材料的部分信息,故D项错误。‎ ‎10.(2018·天一大联考阶段测试六,31)下图为漫画《光有钱买不了东西》,导致漫画所示状况出现的主要因素是我国(  )‎ A.生产关系超越生产力水平 B.工业经济发展缓慢 C.遭到西方国家的经济封锁 D.人口增长速度过快 答案 A 解析 通过漫画所显示的时间——20世纪60年代,可知当时我国实行的是计划经济,即生产关系超过了当时的生产力水平,故A项正确。‎ ‎11.(2019·淄博部分学校模拟,31)下表为新中国成立后某地工农业总产值表。据此可知,‎ 该地(  )‎ 年份 工农业 总产值 农业总产值 轻工业总产值 重工业总产值 实际 所占 百分比 实际 所占 百分比 实际 所占 百分比 ‎1949‎ ‎1952‎ ‎1959‎ ‎1966‎ ‎12 763‎ ‎17 807‎ ‎87 053‎ ‎148 863‎ ‎11 536‎ ‎15 359‎ ‎21 849‎ ‎26 497‎ ‎90.4‎ ‎86.3‎ ‎25.1‎ ‎17.8‎ ‎630‎ ‎1 286‎ ‎17 784‎ ‎20 225‎ ‎4.9‎ ‎7.2‎ ‎20.4‎ ‎13.6‎ ‎597‎ ‎1 162‎ ‎47 420‎ ‎102 141‎ ‎4.7‎ ‎6.5‎ ‎54.5‎ ‎68.6‎ A.重工业比重一直占优势 B.国民经济比例渐趋合理 C.致力于奠定工业化基础 D.城市化的进程趋于缓慢 答案 C 解析 由表中可知重工业比重开始并不占优势,故A项错误;后期重工业比重明显过高,故B项错误;“一五”计划和“大跃进”运动都是在追求工业化,故C项正确;工业化进程在推进,故城市化也在发展,故D项错误。‎ ‎12.(2018·江西五市八校第一次联考题,12)1961年国家征购粮食的数量是4 050万吨,与1959年的6 740万吨义务交纳粮食相比,这个数字大大下降了,农村保留的产量份额上升到82.5%。由此可见(  )‎ A.“大跃进”客观上推动了农业的发展 B.“二五”计划实施加剧了农业的劣势 C.农村的消费急剧下跌的态势得以缓解 D.国家经济政策调整倾向于以农业为重 答案 C 解析 “大跃进”导致国民经济比例失调,严重破坏农业生产,故A项错误;“二五”计划仍然以重工业为中心,加剧了农业的劣势,但与材料中20世纪60年代国民经济的调整无关,故B项错误;材料“农村保留的产量份额上升”,表明农村的消费急剧下跌的态势得以缓解,故C项正确;国家经济政策调整农轻重的比例,使之协调发展,并不是以农业为重,故D项错误。‎ 二、非选择题 ‎1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从1953年我国完成战后的经济恢复,转入大规模经济建设以后,资本(包括人力资本)和资源严重缺乏就开始困扰着中国共产党。为此,中共采取了集中有限资本和资源来加快建设的发展战略。——武力《中国共产党对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认识与实践》‎ 材料二 1952、1957年中国主要产品产量简表 项目 ‎1952年 ‎1957年 增幅(%)‎ 钢(万吨)‎ ‎135‎ ‎535‎ ‎296‎ 煤炭(万吨)‎ ‎6 600‎ ‎13 100‎ ‎98‎ 棉纺物(亿米)‎ ‎38.3‎ ‎50.5‎ ‎32‎ 谷物(万吨)‎ ‎16 092‎ ‎19 505‎ ‎19‎ 材料三 在这岁月更新的时候,回顾过去一年的巨大成就,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的信心越发增强了。……我们的事业永远是前进的。但是,在前进的道路上,有时会遇到某些曲折,这也是很自然的。因为我们所从事的社会主义事业,是我国历史上前所未有的一项伟大的艰巨的新事业。——人民日报社论(1957年元旦)‎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指出中共开始大规模经济建设的前提。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共采取的经济发展战略的作用。‎ ‎(2)据材料二,归纳20世纪50年代中国经济发展的状况。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形成的主要原因。‎ ‎(3)据材料三,指出人民日报社论体现出的心态。结合1956年的国内政治、经济形势,简析其形成的主要因素。‎ 答案 (1)前提:国民经济恢复工作的完成。‎ 作用:一五计划超额完成,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面貌;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初步基础。‎ ‎(2)状况:重工业发展迅速,轻工业发展相对缓慢,农业生产发展滞后。‎ 原因:受苏联(斯大林)模式的影响;新中国建设经验的欠缺。‎ ‎(3)心态:乐观自信。‎ 因素: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和中共八大的召开。‎ ‎14.(2019·莱芜模拟,4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下面为1950~1980年主要年份中国及世界城镇人口比重表。‎ 年份 中国总人口 ‎(万人)‎ 中国城镇人 口(万人)‎ 中国城镇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比重(%)‎ 世界城镇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比重(%)‎ ‎1950‎ ‎55 196‎ ‎6 169‎ ‎11.2‎ ‎28.8‎ ‎1960‎ ‎66 207‎ ‎13 073‎ ‎19.7‎ ‎33.9‎ ‎1970‎ ‎82 992‎ ‎14 424‎ ‎17.4‎ ‎37.5‎ ‎1980‎ ‎98 705‎ ‎19 140‎ ‎19.4‎ ‎38.2‎ ‎——改编自杨宁一《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 上表反映了中国及世界城镇人口变化的多种趋势,请指出其中一种变化趋势并说明理由。‎ 答案 示例1 趋势:1950~1980年中国的城镇化率呈增长态势,1960~1970年曾发生逆转。理由:增长的因素:对实现工业化的国策的执行;计划经济的执行;工业化进程加快;“三线”建设的促进。逆转的因素:经济上的“左”倾错误;“文化大革命”初期的严重冲击;国际环境的影响;20世纪60年代初国民经济的调整。‎ 示例2 趋势:1950~1980年世界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理由: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和苏联早已实现工业化;二战后新兴民族独立国家普遍开启本国工业化进程;现代化模式多样化;美苏“冷战”下相对和平稳定的局面;科技革命的推动;二战后机制化、制度化的国际经济体系的影响;区域集团化的发展。‎ 示例3 趋势:1950~1980年中国的城镇化水平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理由:中国工业化起点低;全国范围内农村人口占绝对多数;政府控制严密、计划性强;忽视市场导向作用;受错误的经济政策的影响;政局不稳定;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大陆乡村都市化模式存在缺陷。‎ 解析 本题为开放探究型试题,分析说明应紧扣1950~1980年中国及世界城镇人口比重的变化,围绕一种趋势说明理由。‎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