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24 发布 |
- 37.5 KB |
- 21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届二轮复习:学法指导第1讲 命题规律揭秘——高考考什么?怎么考?(学案)
第1讲 命题规律揭秘——高考考什么?怎么考? 揭秘一 高考考什么——知识·能力·素养·价值 一、高考命题内容重视考查高中学生的“必备知识” 高考命题考查的目标之一就是学生的必备知识。强调考查学生知识储备中的基础性、通用性知识,也是学生进入大学学习以及终身学习所必须掌握的。具体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突出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主干知识:所谓主干知识就是决定历史前进方向,影响历史进程的重大历史事件、思想文化、社会制度、历史人物的基本史实。包括中国和世界各阶段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发展趋势及历史阶段特征等。 (1)重要历史概念:历史概念是人们对历史事实的概括和总结,它包含着特定的含义。历史概念的种类有人物、事件、文献、典籍、法律、制度、著作、会议、党派、思想、学说等等。构成历史概念的基本要素根据类型的不同而有所不同。例如,构成历史人物概念的基本要素主要有人物的时代背景、他的思想和重要活动、他的阶级属性和历史地位等;构成历史事件概念的基本要素主要有事件发生的原因、时间、参加者、基本进程、性质、对历史发展的影响等。对历史概念的理解,更能体现历史现象的本质。一般分为史实概念与结论概念。但从历史学科看,主要是以史实概念为主。如高中必修一教材涉及的高考必考历史概念主要有: 古代 中国 史实概念 分封制、宗法制、三公九卿制、皇帝制度、郡县制、刺史制、郡国并行制、察举制、九品中正制、三省六部制、科举制、行省制、内阁制、军机处等 结论概念 神权政治、君主专制、中央集权、贵族政治、官僚政治等 近代 鸦片战争、《南京条约》、太平天国运动、 中国 史实概念 《天朝田亩制度》、《资政新篇》、甲午中日战争、《马关条约》、八国联军侵华、义和团运动、总理衙门、辛亥革命、武昌起义、《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五四运动、北伐战争、土地革命、九一八事变、遵义会议、七七事变、抗日战争、重庆谈判等 结论概念 天朝大国、关税自主权、司法主权、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扶清灭洋”、“工农武装割据”、党内合作、党外合作、革命统一战线、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等 现代 中国 史实概念 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共同纲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文化大革命”、“ 一边倒”“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另起炉灶”、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亚非会议、日内瓦会议、上海合作组织等 结论概念 人民民主专政、独立自主、革命外交、求同存异、和平外交、不结盟等 世界历史 史实概念 梭伦改革、克里斯提尼改革、公民大会、五百人会议、陪审法庭、陶片放逐法、《十二铜表法》、公民法、万民法、“光荣革命”、《权利法案》、1832年议会改革、责任内阁制、1787年宪法、1875年宪法、《德意志帝国宪法》、《共产党宣言》、巴黎公社、二月革命、《四月提纲》等 结论概念 小国寡民、主权在民、轮番而治、法律至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民主与自由、君主立宪制、民主共和制、邦联制、联邦制、分权与制衡原则、科学社会主义、无产阶级专政等 [考题例证1] (2017·湖南师大附中月考)罗马法律规定:“抗辩是赋予被告的一种辩护手段。因为往往会发生这种情形,即原告所提起的诉讼本身是有合法根据的,但是对被告来说是不公平的。因此,为驳回原诉,被告有权提出基于胁迫或欺诈的抗辩,或基于事实之抗辩。”这反映了当时的罗马法( ) A.缺乏作为法律的严肃性 B.注重保护私有财产 C.坚持了司法公正的原则 D.侧重维护贵族利益 解析 据题干材料“ 原告所提起的诉讼本身是有合法根据的,但是对被告来说是不公平的”,迁移罗马法的概念,可判断体现罗马法坚持了司法公正的原则,故选C项。 答案 C (2)重大历史现象:历史现象说简单点就是历史本质的外在表现,比如某一段历史通过某种形式表现出来,如同研究历史所常说要透过现象看本质。简单来说我们看到的历史事件都是历史现象,这里所说的历史现象多是人类社会演变过程中政治、经济、科技思想文化反映出来的重大历史表现,高考命题一般是从历史结论、历史因果关系角度进行考查。如高中必修三册教材所涉及的重大历史现象举例如下: 古代中国 政治文明 早期政治统治“家国一体”的现象;春秋战国时期的兼并战争与诸侯争霸现象;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导致外戚和宦官专权现象、中央机构与地方政权政治斗争现象等 经济文明 小农经济下男耕女织的现象;土地私有制下的土地兼并现象;重农抑商现象;朝贡贸易与海禁、闭关锁国现象;经济重心南移现象;人口迁移与农作物引种现象等 思想文明 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现象;汉代统治“儒法并用”现象;唐宋诗词繁荣现象;宋代以后理学统治下中国科技创新能力的缺失现象;明清进步思想家批判发展儒学现象;明清小说走向世俗化、大众化现象等 近现代中国 政治文明 近代中国列强侵华下丧权辱国的现象;近代中国求民主、争取民族独立的现象;近代中国政治、外交逐渐近代化的现象;近代中国国共两党关系合作——破裂现象;中国共产党争取民族独立的抗争现象;现代中国民主政治建设曲折发展的现象;现代中国从革命外交逐步调整为不结盟的多边外交现象等 经济文明 近代小农经济逐渐解体与社会经济结构变化的现象;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曲折发展的现象;实业救国与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现象;近现代中国社会生活变化与逐渐近代化现象;现代中国经济建设曲折发展现象;现代农村生产关系变革引发的诸多现象;现代中国对外贸易发展逐步增长的现象等 思想文明 新思潮萌发的现象;从“中体西用”到民主与科学、马克思主义传播的现象;近现代三民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等重大成果出现的现象;“双百”方针影响下的诸多文艺现象;现代中国教育曲折发展的现象等 世界历史 政治文明 雅典民主政治现象;罗马法发展演变的现象;近代资产阶级代议制确立发展的现象;马克思主义诞生到实践、到变为现实的现象;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从两极格局到多极化趋势演变的现象;世界大国之间外交争夺的现象等 经济文明 新航路开辟影响下的“价格革命”“商业革命”;西方列强殖民扩张与争夺的政策及现象;工业革命引发的工业化、城市化、社会生活等现象;经济危机与国际贸易变化现象;罗斯福新政与资本主义经济政策调整变化;苏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策及模式化的现象;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经济全球化趋势下的合作与竞争现象;世界经济全球化下经济交流、人口迁移现象等 思想文明 人文主义起源与发展引发的现象;科学理论与科技进步引发的现象;文学艺术领域各种流派精彩纷呈等现象 [考题例证2] (2017·湖北武汉部分重点联考)明朝洪武三十年殿试中,产生51名进士,全是南方人。朱元璋大怒,将主考官以下大小官员治罪,同年六月亲自廷试落第的举人,录取的61人均为北方人。之后逐渐形成分南北按比例录取的制度,这( ) A.强化了文化专制 B.促进了南北方经济协调发展 C.平衡了南北势力 D.有利于科举制的公平和公正 解析 据题干材料,可知科举取士的南北比例实际上反映了地方势力在朝廷中的话语权,科举取士按比例录取一定程度上平衡了南北势力,故选C项。 答案 C (3)重大历史趋势:是指某一重大历史现象、历史阶段或者整个人类文明演进的历 程趋向及特点等,反映出政治、经济、思想文明的演变或某一重大政治制度、经济现象或思想科技文化的发展变化趋势。高考命题特别重视的主要历史发展趋势有: ①从中外政治角度看:中国古代从“家国一体”的贵族政治体制向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官僚政治演变趋势;近代中国列强侵华,民族危机不断加剧,中国人民抗争探索的历史趋势;近代西方民主代议制政体确立和不断完善的历史趋势;现代中国外交不断成熟、逐步走向多边外交的历史趋势;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从两极化走向多极化的趋势等。 ②从中外经济角度:小农经济逐步形成、发展趋势;手工业、商业从政府控制到逐渐放松的历史趋势;近代中国小农经济逐渐解体,中国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趋势;近代民族资本主义曲折发展的历史趋势;近代资本主义经济政策从自由资本主义政策到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的演化趋势;世界经济区域经济集团化、全球化趋势等。 ③中外思想文化角度:古代、近代儒学地位的变化及演变趋势;西方人文精神形成、演变的趋势;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逐步加深的历程等。 [考题例证3] (2017·河南百校联盟质量检测)阿根廷在20世纪40~50年代,不止一次地采取反美立场,然而在1990—1996年从美国的进口则增加了两倍,“成为美国的一个好朋友”。这说明( ) A.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分歧淡化 B.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 C.世界各国的经济模式逐渐趋同 D.拉美经济独立性弱化 解析 根据所学,20世纪90年代全球化加速发展,与材料“1990~1996年从美国的进口则增加了两倍”吻合,故选B项。美国与阿根廷不存在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对立,故A项错误;经济发展模式,依据国情不同,应该是多样化的,故C项错误;阿根廷一国的对美贸易,不能代表整个拉美地区经济状况,故D项错误。 答案 B (4)重要历史结论: 是指重大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的原因、特点、结果及影响最终定论的历史评价。一般隐含在教材内容叙述中或是从教材主干知识中提炼出来的历史定论,也是解答历史考题的主要依据,从选择题看,主要是判断选项依据,从非选择题看,是组织答案成文的主要落脚点。如必修二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从宏观上历史结论如下: ①农业: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使用铁器农具和牛耕;古代中国农业生产的主要组织方式——以家庭为单位从事生产劳动;古代中国农业生产的主要特点——农业生产水平较高,形成了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体系;古代中国土地制度的基本特点——地主土地私有制。 ②手工业: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早在原始社会晚期,手工业就从农业中分离出来,成为了独立的生产部门。多种经营模式长期并存,指官营手工业、私营手工业和家庭手工业同时存在。官营手工业规模巨大、行业众多、分工细致、组织严密、管理完善、工艺超群;但同时也阻碍了私营手工业的发展。明清时期,私营手工业开始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男耕女织”式的家庭手工业成为了农业经济的一种重要副业。 ③商业:商业起源较早,市场交换比中世纪的欧洲发达。商业的发展对封建经济的冲击较少;商业发展受到政治的压制,商人始终没有成为一支独立的力量;“重农抑商”是古代中国的传统政策,前期促进了农业的发展,具有进步性,后期阻碍了新的生产力的发展,具有落后性。 ④经济政策:“重农抑商”政策是中国历代封建王朝采用的最基本的经济政策,其核心内容是主张重视农业生产和小农经济,严格限制工商业的发展;闭关锁国政策尽管曾起到一定的民族自卫作用,但它阻碍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中国长期与世界隔绝,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 [考题例证4] (2017·河南洛阳模拟)宋代商人被认为是“能为国致财者也”,商人成为国家编户齐民,不再列入“市籍”,其合法权益受到保护。商人还取得了科举入仕和从政为官的权利。这些均表明当时( ) A.财政问题推动税制改革 B.商税成为财政支柱 C.工商皆本思想初步产生 D.商业环境相对宽松 解析 商人成为国家编户齐民、商人取得科举入仕和从政为官的权利,不属于税制改革,故A项错误;材料未体现商税在税收中所占比重,故B项错误;中国古代始终奉行重农抑商政策,故C项错误;商人所获权利表明重农抑商政策有所松动,商业环境相对宽松,故选D项。 答案 D (5)历史基本线索: 是指从历史发展过程中重大历史事件、历史现象总结归纳出来,贯穿整个历史发展阶段的历史核心主线或历史演变规律等。 如近代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争取民族独立的专题线索:一条是近代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线索,即1840年至1900年间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线索;中国军民取得抗日战争胜利的线索。另一条是近代中国人民取得民主革命胜利的线索,主要包括太平天国运动、辛亥革命、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成立及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的线索等。 [考题例证5] (2017·湖南新考纲联考)1913年,钱玄同在浙江就职教育司长时,身穿孔子时代的深衣玄冠到军政府报到,并发表《深衣冠服考》向全社会推广。几年后,却宣扬“共和与孔经绝不能共存”。1922年,钱玄同在致友人的信中说:“前几年那种排斥孔教、排斥旧文学的态度,很应改变。”钱玄同的思想演变表明( ) A.新文化运动不符合近代中国国情 B.近代中国应以儒学复兴推动救亡 C.近代中国对儒学的认识不断深入 D.近代中国探索救亡道路艰难曲折 解析 近代中国对儒学的认识不断深入的背后隐藏的是近代中国探索救亡道路的艰难曲折,故选D项。新文化运动是近代的思想解放运动,新文化运动不符合近代中国国情过于绝对化和以偏概全,故A项错误;在材料中“几年后,却宣扬‘共和与孔经绝不能共存’”是通过批判儒学实现救亡图存的,故B项错误;材料更强调中国人的思想解放的过程,材料是以儒学认识的改变为线索,近代中国对儒学的认识不断深入的认识,不是本质的认识,故C项错误。 答案 D (6)重要历史阶段特征:历史阶段特征通常是指一个历史阶段明显不同于其他历史阶段的特殊之处。历史阶段特征归纳就是通过对阶段相关政治、经济、思想、科技文化等内容的重新整合,以形成质量更高、结构更强的历史知识系统。历史阶段特征既可以作为学科知识来掌握,又可以上升为一种方法论,用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依据历史阶段特征,可以从时空角度解决实际历史问题 ,如可以准确把握历史概念、寻找历史比较的最佳切入点、正确地评价历史事件和人物等。如“近代化”是“五四”运动前中国近代社会的基本特征之一。“近代化”也就是资本主义化,相比较封建主义,资本主义化更能促进生产力发展,提示了“ 近代化”中所隐含的生产力标准,以这个标准作为尺度,即可突破思维定势,对近代史上诸如 《天朝田亩制度》、“扶清灭洋”、洋务运动等作出辩证的评价。具体来说,《天朝田亩制度》具有反封建性, “扶清灭洋”具有反帝性,这些都是正义的。但前者所体现的绝对平均主义和后者所包含的盲目排外是与中国的近代化进程相违背的。因此,尽管它们是正义的,但同时又是落后的,并未起到推动近代社会经济发展的进步作用。洋务运动,从主观上来讲是维护清王朝的统治,但客观上却刺激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以促进近代化的标准来衡量,具有进步意义。 [考题例证6] (2017·湖北天门、仙桃、潜江模拟)1894年孙中山在檀香山成立的兴中会上第一次发出“振兴中华”的号召;不久后,康有为、梁启超等发动变法维新运动,也提出振兴中国的问题;后来,义和团运动中农民爱国英雄们也提出“振兴中国”的口号。这表明( ) A.民族意识开始不断觉醒 B.革命纲领内容具有继承性 C.救亡图存成为时代潮流 D.推翻清政府成为大势所趋 解析 据题干可知,19世纪末,资产阶级与农民阶级都提出了振兴中国的口号,表明救亡图存成为时代潮流,故选C项。 答案 C 2.重视历史课程知识的方法考查:历史课程知识与历史主干知识的区别在于,前者是针对高中阶段尚未涉及,但将来会是大学教学内容的部分历史现象,关注与大学课程重点内容密切相关的知识;或是学术界争论的热点问题和史学科研中的最新成果,或者是超越教材的片面观点(中学教科书中阐释片面、观点陈旧的内容,高考命题也会有意去颠覆);或者作为历史学科研究所应具备的史学素养;或是学术热点问题和科研前沿成果等。 [考题例证7] (2011·课标全国,28)1871年4月,巴黎公社发布文告称:“你是高利贷者、承租户、庄园主和农场主折磨的一个乡下劳动者,贫穷的短工和小所有主……你们的劳动最好的一部分产品要给什么都不干的人……巴黎愿意把土地给农民,把劳动工具给工人”。发布该文告的主要意图是( ) A.号召工农群众迅速起义 B.进一步巩固工农革命联盟 C.宣布彻底废除财产私有 D.希望得到农村群众的支持 解析 据所学知识可知,一般认为巴黎公社没有联系农民建立起工农联盟,故利用新材料考查对这一观点的纠正。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伟大尝试,是巴黎工人建立的政权,A项不符合材料本意;巴黎公社没有实行工农联盟,B项错误;“巴黎愿意把土地给农民,把劳动工具给工人”说明C项与材料明显不符;巴黎公社发布文告是希望得到农村群众的支持,以摆脱政治孤立被动局面。 答案 D 二、高中学生必备的学科能力的考查 高考命题重点考查学生所学知识的运用能力,强调独立思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交流与合作等学生适应未来不断变化发展的社会的至关重要的能力。2017年,国家公布的新考试大纲,其中命题的要求有所变化,最突出的就是:历史学科考查对基本历史知识的掌握程度;考查学科素养和学习潜力;注重考查在唯物史观(以前是科学历史观)指导下运用学科思维和学科方法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其能力要求的叙述也有所变化,特别是后三项能力的表述。 1.“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是历史学科的一项基本能力。它包括三个层次:理解试题提供的历史图文材料和考试要求(历史审题);理解材料,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提取有效信息);对有效信息进行完整、准确、合理的解读(运用历史信息和知识作答)。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是完成审题的第一步,也是准确作答的基础。 [考题例证8] (2017·四川巴中零诊)1872年《申报》记载:“上海为商贾辐辏之地,铺户林立,各省趋利之徒已少长咸集,而寒士之谋馆者,亦若以乐土之可居而群贤毕至。”材料表明( ) A.洋务思想兴起,对外商战已成趋势 B.商业风气渐开,经商观念逐渐形成 C.上海区位优势明显,人口开始大量聚集 D.知识逐步贬值,士人追名逐利 解析 据材料我们不难看出,上海成为“商贾辐辏之地”,传统重农抑商思想彻底被抛弃,“商业风气渐开,经商观念逐渐形成” ,而结合史实我们也不难得知十九世纪七十年代的中国社会在洋务运动的冲击下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已经起步,故选B项。 答案 B 2.“调动和运用知识”能力:解答试题、测试考生学科能力的关键。它包括:辨别历史事实与历史叙述、理解历史叙述与历史结论、说明历史现象和历史观点三个层次。在考试过程中,“调动和运用知识”就是在已有的知识储备中甄选出合适的知识,并将其组织、运用到解答问题中的过程。它通常表现为将所学知识与试题的要求结合起来,对所学知识重新组织,是迁移知识、史论结合能力的培养。 “调动和运用知识”是高考命题考查的核心能力。 [考题例证9] (2017·湖北武汉部分学校调研)阅读下列近代西方科技在上海、武汉出现的时间表,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 技术门类 西方发明 上海 武汉 铁路 1825年 1876年 1906年 天气预报 1856年 1873年 1919年 电话 1876年 1882年 1912年 电灯 1881年 1882年 1906年 汽车 1883年 1901年 1921年 无线电 1896年 1909年 1925年 A.中国近代科技发展呈现地域不平衡 B.中国吸收了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 C.中国引进西方科技的时间逐年缩短 D.中国民族工业主导两地的近代化 解析 据表格中上海与武汉出现近代西方科技的时间不同,反映我国近代引进西方科技由沿海向内地逐步深入的特点,也说明了沿海与内地科技发展的地域不平衡,故选A项。 表格中的技术门类主要是第一、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故B项错误;引进西方科技的时间也不是绝对逐年缩短,故C项错误;中国的民族工业发展非常不充分,与本国的封建经济和外国的资本主义经济相比力量十分的微弱,故D项错误。 答案 A 3.“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包括三个层次,即客观叙述历史事实、正确解释历史现象、认识历史事物的本质。“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又分为“描述事物” 和“阐释事物”两个方面。其过程首先是描述历史事物,准确解释其特征;其次是透过现象看本质,了解历史问题的实质;最后运用学科知识,提出解决问题的步骤,并使用简明、准确的历史学科语言完整地描述和阐述历史问题。描述和阐释历史事物的能力,可以通过学生对问题理解、分析和说明的思维过程体现出来,是培养学生形象思维能力的重要环节,也是提高审题、解题能力的关键。 [考题例证10] (2017·河南新乡许昌平顶山一模)1900年《东南商报》记载,汉口“乡间老成妇女子,特购入棉纱,以自织成其所好土布,余剩则卖却”。汉口乡间的现象反映出( ) A.耕织结合更加紧密 B.自然经济趋向瓦解 C.西方经济掠夺加剧 D.民族工业发展迅速 解析 据“剩则卖却”“购入棉纱”可知纺织已经依赖市场,故B项正确;根据“购入棉纱”可知已出现纺织分离,耕织组合受到冲击,故A项错误;农村买入棉纱自织布,可见西方的棉织品在中国倾销,无法判断是否掠夺加剧,故C项错误;农村的变化不是民族资本主义工业,故D项错误。 答案 B 4.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是历史学科考查中的最高能力层次。主要包括即运用判断、比较、归纳的方法论证历史问题;独立地对历史问题和历史观点提出不同看法等两个方面的层次。论证和探讨历史问题的能力可以说是前面三个学科能力的综合运用,在非选择题中大量呈现,是以基础知识、基本理论为论证问题的前提,以调动和运用历史知识、描述和阐释历史事物为平台的综合论证和探究能力的运用。 [考题例证11] (2017·陕西五校联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关于战后世界政治格局演变的分期,是世界政治经济与国际关系、国际关系史等学科研究的重要课题。由于在分期标准(依据)上观点不同,有的以社会经济形态的发展变化为依据,有的以国际阶级斗争及其力量对比为依据,有的以社会矛盾的发展变化为依据,因而分期各异。有“两分法”(1945~1972年,1973~现在);“三分法”(1945~1955年,1955~60年代末,60年代末至今);“四分法”(1945~1949年,1949~1960年,1961~1968年,1968~今天);“六分法”(1945~1949年,1949~1955年,1955~1962年,1962~1972年,1972~1979年,1979年以来);等等。 ——张脉强《论战后世界政治格局演变的分期》1994年 结合材料与所学世界现代史的史实,围绕“政治格局与阶段特征”自行选择一个分期法或提出新的分期法,并就所选分期法进行简要阐述。(要求:选择其中一种分期法,也可以提出不同的分期法加以分析说明,阐述及说明须有史实依据。) 解析 首先根据材料中“由于在分期标准(依据)上观点不同,有的以社会经济形态的发展变化为依据,有的以国际阶级斗争及其力量对比为依据,有的以社会矛盾的发展变化为依据,因而分期各异”选择一种分期标准或依据,然后根据材料中的分法,看看有没有相吻合的,如果有就按照这样的标准与分法进行阐述说明,如果没有就提出一种新的标准。 答案 示例一: 选择“两分法”:二战后到20世纪90年代初,世界政治格局演变划分为两个时期。 阐述:二战结束后,以美苏为首的两极格局的对峙在全球范围内展开。50年代后期开始,资本主义世界出现了美日欧三足鼎立。1972年,中国与美国实现国家关系的正常化,以及中苏关系的进一步恶化,改变了两大阵营的力量对比;两大阵营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分化。 1973~90年代初,70年代后,中国与第三世界国家及不结盟运动力量的提升、欧共体与日本的综合实力的增强,使世界格局已经不再按照美苏预期的方向发展,两极格局解体,多极化趋势加强。所以把二战后到20世纪90年代初的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分为两个时期。 示例二: 提出新的分期法:二战后到20世纪90年代初,世界政治格局演变划分为三个阶段。 说明:1945年~50年代末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阵营逐渐形成,局部性的军事对抗较为激烈,两极格局最终形成。 60~70年代为三个世界鼎立和多极化格局的初步出现,如欧共体的成立,第三世界及不结盟运动兴起等力量开始冲击两极格局。 80~90年代初为美苏两极格局逐渐终结和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加强时期。东欧剧变和 苏联解体,两极格局走向瓦解。中国改革开放取得重大进展、欧洲一体化加快、其他区域性政治经济组织等都极大地冲击着世界原有的格局。因此,把二战后到20世纪90年代初的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分为三个阶段。 (“示例”仅作阅卷参考,不作为唯一标准答案。只答出分期法未作阐述或说明不可。) 三、历史学科核心素养考查 高考命题要求学生能够在不同情境下综合利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处理复杂问题,具有扎实的学科观念和宽阔的学科视野,并体现出自身的实践能力、创新精神等内化的综合学科素养。从历史角度看,历史“核心素养”各要素主要是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等五个方面,实际是对历史问题的再认知,也是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的关键所在。具体如下图: 角度1 考查唯物史观 [考题例证12] (2017·课标全国Ⅱ,25)《史记》《汉书》均为私家撰著。魏晋以后,朝廷任用史官负责修撰本朝或前朝历史,甚至由宰相主持,皇帝亲自参与,这反映出官修史书( ) A.记载的真实性 B.评价历史的公正性 C.修撰的政治性 D.解释历史的客观性 解析 史书修撰由私撰到官修甚至皇帝亲自参与,体现了封建统治者加强思想控制和意识引导的政治目的,有利于维护封建统治,C项正确;官修的史书有时隐讳历史事实,不可能完全真实,公正和客观,A、B、D三项不准确。 答案 C 角度2 考查时空观念 [考题例证13] (2016·海南单科,23)下表是美国、日本、联邦德国三大产业产值在其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情况。 1950年 1970年 农业 工业 服务业 农业 工业 服务业 美国 7.2 36.9 55.1 2.9 31.7 64.7 日本 26.0 31.7 42.3 3.6 43.0 48.4 联邦德国 10.7 49.7 39.6 3.3 51.7 45.0 表中的数据反映了三国( ) A.第三产业带动经济发展 B.农业生产衰退 C.产业结构出现严重失衡 D.工业发展滞后 解析 本题运用表格材料,考查时空观念下经济发展的特点。观察表格时间、国家和数据变化,可知表格中三国服务业从50年代到70年代均有所上升,如美国的服务业由55.1到64.7,日本由42.3到48.4,德国由39.6到45.0,可以看出第三产业均对各国有贡献,故选A项。表中农业说明各国农业所占比重下降,从50年代到70年代这些国家经济问题飞速增加,但无法说明农业衰退,故B项错误;第三次科技革命后,第三产业兴起并带动经济的飞速发展,与产业结构严重失衡不符,故C项错误;由表格中德国的工业由49.7到51.7,比第三产业45.0要高,与工业发展滞后不符,故D项错误。 答案 A 角度3 考查史料实证 [考题例证14] (2017·课标全国Ⅰ,26)下表 记述 出处 “秦王(李世民)与薛举大战于泾州,我师败绩。” 《旧唐书·高祖本纪》 “薛举寇泾州,太宗(李世民)率众讨之,不利而旋。” 《旧唐书·太宗本纪》 “秦王世民为西讨元帅……刘文静(唐朝将领)及薛举战于泾州,败绩。” 《新唐书·高祖本纪》 “薛举寇泾州,太宗为西讨元帅,进位雍州牧。七月,太宗有疾,诸将为举所败。” 《新唐书·太宗本纪》 上表为不同史籍关于唐武德元年同一事件的历史叙述。据此能够被认定的历史事实是( ) A.皇帝李世民与薛举战于泾州 B.刘文静是战役中唐军的主帅 C.唐军与薛举在泾州作战失败 D.李世民患病导致了战役失败 解析 分析表格信息和提示可知:唐武德元年的皇帝为唐高祖李渊,李世民是“秦王”,当时尚未称帝,A项错误;根据《旧唐书》中记载的“秦王(李世民)与薛举大战于泾州”“太宗(李世民)率众讨之”等信息可知,唐军主帅为李世民,B项错误;结合四则材料信息可知,在泾州与薛举的战斗中,唐军作战失败这一主要史实,C项正确;“太宗有疾”只是题干表中的《新唐书·太宗本纪》有记载,未见表中其他史籍的记载,证据孤单,不足以“被认定”,D项错误。 答案 C 角度4 考查历史解释 [考题例证15] (2017·江苏单科,4)孔子主张“克己复礼”“为仁由己”。朱熹对“克己”作如下解释:“克”意为“胜”,“己”指的是“身之私欲”。这种解释( ) A.将人性置于天理之上 B.以满足个人欲望为目标 C.完全曲解孔子的本意 D.与孔子本意不完全一致 解析 孔子提出的“仁”是“克己复礼”,而朱熹是从“存天理,灭人欲”的伦理角度阐述,与孔子的本意不完全一致,D项正确;朱熹的思想以维护封建统治为目的,压抑人性,A项和B项错误;朱熹的思想是对孔子思想的发展,C项错误。 答案 D 角度5 考查家国情怀 [考题例证16] (2016·课标全国Ⅱ,27)福建各地族谱中有大量关于入台族裔回乡请祖先牌位赴台的记载,此类现象在清乾隆年间骤然增多。这说明乾隆年间( ) A.族谱编修顺应了移民的需求 B.大陆移民已在台湾安居繁衍 C.内地宗族开始整体迁移台湾 D.两岸居民正常往来受到阻碍 解析 A项是对材料表面信息的误读,材料核心信息是族谱中关于回乡请祖先牌位的记载,故 A项错误;1684年,康熙帝设置台湾府,隶属福建省。到乾隆年间,入台族裔回乡请祖先牌位赴台,说明这些移民已在台湾定居,因受宗法制的影响,而回乡请祖先牌位,故B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宗族开始整体迁移台湾”,故C项错误;材料未涉及“两岸居民正常往来受阻碍”的信息,故D项错误。 答案 B 四、主流思想、核心价值观是高考命题的最终归宿 命题要求学生能够在知识积累、能力提升和素质养成的过程中,逐步形成正确的核心价值观,这也体现了高考历史学科所承载的“坚持立德树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和“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的育人功能和政治使命。 1.爱国主义与民族精神:爱国主义是指个人或集体对自身所属国家的一种积极和认同的态度和行为。爱国主义包含了这样的态度:对祖国的成就和文化感到自豪;强烈希望保留祖国的特色和文化基础;对祖国其他同胞的认同感。“爱国主义”与“民族主义”有着紧密的联系,并通常被作为同义词使用。从历史角度看,中国五千年文明和世界史上蕴含爱国主义与民族精神的历史主干知识,都是高考命题的重点,这主要表现为热爱祖国、矢志不渝的爱国情操;反对分裂,维护民族团结、维护国家利益和统一的精神;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民族独立与富强的精神;继承和发扬传统民族文化与民族精神等。 [考题例证17] (2015·江苏单科,10)毛泽东在《论联合政府》中说:“从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到1938年10月武汉失守这一时期内,国民党政府的对日作战是比较努力的……一时出现了生气蓬勃的新气象。”此处“新气象”主要是指( ) A.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建立 B.敌后战场已成为主战场 C.国民党军队基本扭转了战局 D.全国性抗战局面的形成 解析 据题干时间及信息:“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可知中国军队奋起抵抗,成为全国性抗战的开端,故选D项。 答案 D 2.追求公平正义,民主自由平等、公民意识 (1)社会公平正义,是人类不断地孜孜追求 ,是衡量一个国家或社会文明发展的重要标准。公平正义,就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构建和谐社会,实现社会公平与正义。 (2)民主自由平等,是人类自产生之日起,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企盼美好生活得以实现。步入近代,自由、平等、民主,成为人类追求的美好理想。反对专制统治、要求民主政治和平等权利成为时代的最强音;现代中国就是社会主义民主得到充分发扬,依法治国方略切实落实,各方面积极因素得到广泛的调动。 (3)公民意识是指公民个人对自己在国家中地位的自我认识,也就是公民自觉地以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为核心内容,以自己在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中的主体地位为思想来源,把国家主人的责任感、使命感和权利义务观融为一体的自我认识。 [考题例证18] (2014·山东文综,21)古希腊城邦雅典的公共墓地主要用于埋葬牺牲的战士,城邦为他们树立墓碑,刻上所有牺牲者的名字,但并不写明他们的家世。这旨在强调( ) A.城邦公民的平等 B.军事对城邦的重要性 C.共同的宗教信仰 D.血缘对城邦维系的作用 解析 依据材料中“刻上所有牺牲者的名字,但并不写明他们的家世”信息说明体现公民的平等,故选A项。 答案 A 3.人文精神: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对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的高度珍视,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它是构成一个民族、一个地区文化个性的核心内容;是衡量一个民族、一个地区的文明程度的重要尺度。主要体现在重视人的价值,树立人的尊严的西方人文精神;中外关注人生的真谛和人类命运的理性态度;关注民生、体察民情、尊重民意、保障人权等思想主张。 [考题例证19] (2015·山东文综,13)《尚书·酒诰》云:“人无于水监(照镜子),当于民监。”这句话体现的思想是( ) A.兼爱尚贤 B.主权在民 C.以民为本 D.道法自然 解析 依据题干材料“人无于水监(照镜子),当于民监” 可知,人不仅要用水察看自己,而且应该以民间的反映当作镜子照照自己的作为,体现了以民为本的思想,故选C项。 答案 C 4.尊重文明的多元性 民族是多种的,文明是多元的。每一种文明之所以能够存在和发展,都有其理由和根据,都有其价值和作用。各种文明都是人类文明的组成部分,都对人类文明作出了贡献。在人类几千年的历史上,不同文明之间尽管有过摩擦、碰撞和冲突,但交流、借鉴和融合始终是发展的主流。 [考题例证20] (2014·天津文综,1)从秦至清的两千多年中,许多皇帝或由于年幼庸弱,或由于当时形势和力量对比的变化,因而受制于母后、外戚、宦官、权臣、地方割据势力等,导致权力的萎缩或丧失,这种现象实质上是( ) A.君主专制被颠覆 B.中央集权体制遭到破坏 C.君权至上的后果 D.君主权力受到制约 解析 据题干可知,皇帝权力的萎缩或丧失,表面上君主权力受到制约,但两千多年中无法杜绝,根源在于君权至上,君权缺乏监督控制,故选C项。 答案 C 5.团结精神、合作精神 团结,是由多种情感聚集在一起而产生的一种精神。团结,是集体主义精神的表现,是建设一个美好集体的必要条件。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只有精诚团结,才能自立于世界,才能谋求进步和发展。在中外历史主体中表现为清代商帮、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国共关系、现代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与外交关系、二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与区域集团化等。 [考题例证21] (2015·安徽文综,16)辛亥革命三十周年之际,《中央关于纪念今年双十节的决定》指出:“我们共产党人和全国一切真诚的革命志士,都是辛亥革命最忠实的继承者。……我们共产党人誓与全国一切革命真诚志士一道,誓与全国人民一道,继续奋斗,不达目的,决不休止。”中共中央发表该决定,旨在( ) A.维护国共合作,坚持抗战到底 B.推动国民大革命 C.完成土地革命,争取民权自由 D.实现人民民主专政 解析 据材料,辛亥革命发生于1911年,“辛亥革命三十周年”则是1941年,当时处于抗日战争时期,而且辛亥革命以求民主求民族独立为目标,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是对辛亥革命的继承,故选A项。 答案 A 6.科学创新精神:科学精神是人们在长期的科学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共同信念、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的总称。科学精神就是指由科学性质所决定并贯穿于科学活动之中的基本的精神状态和思维方式,是体现在科学知识中的思想或理念。它一方面约束科学家的行为,是科学家在科学领域内取得成功的保证;另一方面,又逐渐地渗入大众的意识深层。实事求是是科学精神的核心,开拓进取是科学精神的活力,科学创新是发展的不竭动力。这体现在历史主干中要注意关注中外重大科技成就及对社会发展进步的影响;注意科学家献身科学的人格魅力与精神。 [考题例证22] (2015·重庆文综,10)1727年春,伏尔泰参加了牛顿的葬礼,随后访问了牛顿的外甥女凯瑟琳并聆听了苹果坠地的故事。该故事通过伏尔泰的著作迅速传遍世界,成为家喻户晓的科学佳话。这则材料可以用来说明( ) A.科学团体推动了欧洲启蒙运动的发展 B.跨国文化交流促进了科学思想的传播 C.18世纪早期英国启蒙运动已接近尾声 D.18世纪早期法国思想自由度逊于英国 解析 据材料“访问了牛顿的外甥女凯瑟琳并聆听了苹果坠地的故事”“该故事通过伏尔泰的著作迅速传遍世界,成为家喻户晓的科学佳话”说明牛顿经典力学借助文学的推广,广泛地在世界范围内传播,故选B项。 答案 B 揭秘二 高考命题到底怎么考——思想·角度·题型 1.指导思想:高考命题都是以《考试大纲》为依据,以主干知识为依托,以能力立意和素养立意为原则,注重对学生学科特点、史学素养和个人价值观的考查。 命题以人类历史发展演变趋势和重大历史现象等主干知识为载体,以世界背景下的中国与中国视野里的世界为视角,考查人类文明演进的历程,考查学生学科素能、文化素养及以史为鉴的能力,从历史学科角度考查学生“立德树人” 的思维品质,注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关注历史变迁与社会进步,关注社会现实,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引导学生更加全面准确的认识中华民族历史传统和文化沉淀,引导他们关注生活、思考生活,热爱生活,培养他们独立思考、敢于质疑和批评的创新精神,更好地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提升学生作为现代公民应具有的历史文化素养。 2.考查角度:主要是运用新材料创设新情境,突出考查对学科主干知识、历史概念、史学素养的理解、归纳、评价及认识,突出考查考生学习过程的探究能力,具有时代性、社会性、开放性的特点。《考试说明》规定的:不拘泥于教科书,运用新材料,创设新情境,突出时空意识,古今贯通,中外关联,把握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而材料第一,论从史出,是高考命题的一个主要原则;试题命制具有主干性、创新性、探究性、综合性与开放性等特点。 3.热考题型:从试题设置来看,主要分为选择题与材料解析题两种,主要体现了考查学生掌握运用所学知识及探究学习的思维能力。 (1)选择题的命题:一般根据题干载体、求答方向及解答方式的限定等分为若干类型。但从命题角度看,主要有“现象—本质型”(历史结论型)和“原因-结果型”两种类型是高考命题的关键体现。“现象-本质型”选择题的设问大都使用“这反映了”“这表明”“这体现了”“这说明”等字眼,这类试题旨在考查对材料的准确解读,特别是对该历史事物或现象的本质、实质、特征的认识和把握,题目难度通常较大。此类题目约占选择题的60%;“原因—结果型”选择题要求判断历史事实的背景、原因、目的、结果或影响等,其设问关键词多是“主要原因是”“背景是”“目的是”等,这类题目需要依据已有知识做出回答,难度比较适中,此类题目约占30%;其他类型的选择题,试题数量很少,且难度一般较小,约占10%。但从选择题题干材料或者载体构成来看,题型很多(如图文、材料等),但无论怎样改变,一定要注意时空、史料解读、历史背景特征等。 (2)非选择题命题 非选择题包括大综合题、开放性试题、选做题三部分。①第40题为大综合题, 25分,通常为古今贯通或中外关联,其特点是围绕一条主线或一个主题,也就是通常所说的主题型材料解析题或中外链接比较型材料解析题等,一般由2~3段材料和2个问题组成(2015年全国课标I卷第40题为三问),要求考生“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个别问题只要求“根据材料” 回答问题。从近年命题看中外链接比较型材料解析题有加大考查的趋势。 ②第41题为开放性题,12分,从2011年开始设置,这是一种没有固定形式、不断变化的题型,没有参考答案,只有评分意见,旨在考查考生的独立见解,甚至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一般说来,多为观点评论型、信息对比说明型、观点论证说明型等题目。其解答具有开放性特点,一般说来主要有两种解答模式:一种:是什么(史)+为什么(史)+会怎样(论);二种:或是什么+为什么等角度。 ③选做题,15分,一般由1~2段材料、两个问题组成,其中“改革”题和“人物”题通常得分率较高,宜在“改革”和“人物”二者之间迅速做出选择。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