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24 发布 |
- 37.5 KB |
- 9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5人民版本高考历史一轮过关测试题十
【走向高考】2015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阶段性测试题十 人民版必修3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 共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 1.(2014·杭州)杨绛在其著作《走到人生边上——自问自答》中说“孔子出门必坐车”。孔子的这一行为最能体现他思想中的( ) A.礼 B.仁 C.中庸 D.德治 【答案】A 【解析】儒家思想中的礼是在外的社会规范,是西周等级制度。“孔子出门必坐车”反映的是行为与身份等级相符,因此选A。 2.(2014·潍坊一模)《孟子·尽心》载:“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善政,民畏之;善教,民爱之。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据此可知,孟子强调( ) A.道德教化 B.兴办教育 C.克己复礼 D.礼法并用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的儒家思想。题干材料强调的是“善教”的作用,故选A项。 3.(2014·西安一中)据《逸周书·大聚解》记载:“禹之禁,春三月,山林不登斧,以成草木之长;夏三月,川泽不入网罟,以成鱼鳖之长。”下列和材料中反映的思想不一致的是( ) A.“苟得其养,无物不长;苟失其养,无物不消” B.“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 C.“万物并齐而不相害,道并齐而不相悖” D.“伐一木,杀一兽,不以其时,非孝也” 【答案】B 【解析】材料的意思是不要采用竭泽而渔的政策,要给生物以修养的时间,维护生态的平衡。B项体现的是制天命而用之的思想,与材料意思相反。故选B。A、C、D三项都体现了维护自然的思想,故应选B。 4.(2014·成都一诊)有学者认为,先秦时期某学派主张积极救世,做事讲求道德;另一学派以其超凡脱俗、自在生活的美感和灵性弥补了前一学派的缺陷。该学者评述的是( ) A.儒家、道家 B.儒家、墨家 C.法家、儒家 D.法家、墨家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题干中“做事讲求道德”属于先秦时期儒家学派“德治”的观点;“超凡脱俗、自在生活”属于先秦时期道家学派“逍遥”“无为”的思想。故A项符合题意。 5.(2014·临沂一模)《春秋繁露·三代改制质文》云:“《春秋》日:‘王正月’……何以谓之王正月?……王者受命而王,制此月以应变,故作科以奉天地,故谓之王正月也。”这反映了董仲舒( ) A.以高深学问注释儒家经典 B.拘泥于儒家经典细枝末节 C.以儒家经典作为思想武器 D.以天命思想改造儒家学说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儒家思想的发展。从材料“王者受命而王,制此月以应变,故作科以奉天地,故谓之王正月也”可以看出董仲舒把正月和上天联系了起来,显示出以天命改造儒家思想的内容,故选D项。 6.(2014·西工大附中调研)孟子尖锐地指出“以力假人者霸”。朱熹说:“(春秋)五霸则假借仁义之名,以求济其贪欲之私耳。”材料体现了春秋时期( ) A.铁器牛耕的使用和推广促进了仁爱思想的发展 B.各国君主们对“仁义”显得没有兴趣,不耐烦 C.“仁”道精神已经变味,带上了功利色彩 D.私学兴起,“士”的活跃,仁爱思想得到了深化、发展 【答案】C 【解析】材料中孟子和朱熹都认为:春秋五霸都假借仁义之名称霸。春秋时期靠假仁假义而成就功业的霸主,只是把“仁”当作一种手段,儒家倡导的“仁”包含的原始素朴的仁道精神已经变味,带上了功利色彩。故应选C。 7.(2014·开封二模)西汉文景时期的《淮南子》认为:法能诛杀不孝的人,但不能使人人成为孔子曾子;法能处罚窃盗者,但不能使人人拥有伯夷那样高尚的道德。对作者观点理解正确的是( ) A.秦亡是由于未贯彻法家的思想 B.儒家学说成为统治者的正统思想 C.秦朝治国的法家思想受到质疑 D.法家学说无益于国家的有效治理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法家思想。依据材料“法能……但不能……;法能……但不能……”信息可知C项符合题意。A、B两项题干材料为体现,D项说法与题干材料不符。故选C项。 8.(2014·潍坊)“一手伸向过去,一手指向未来,在正在消失的贵族分封制宗法制社会和方兴的大一统国家之间架起了桥梁”。这一论断评价的是( ) A.孟子“仁政”学说 B.荀子礼法并施主张 C.韩非法家思想 D.董仲舒新儒学 【答案】D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汉代新儒学的特点。A、B两项为无关项,孟子的仁政思想与分封制和宗法制无关,它涉及到的是君主与臣民之间的关系问题。荀子的思想礼法并施与材料内容不相符,他的思想主张是在儒家仁政的思想中加入法治的思想。C项也是无关项。董仲舒的新儒学是在汉代解决王国问题前后的加强思想统一的背景下出现的。汉初实行过郡国并行制度,使贵族制又存在了一段时间,后来汉武帝为了巩固政治的统一而要求思想上的统一,故确立了儒学的正统思想地位。 9.(2014·延边质检)“唐、宋之间仅相隔短短半个世纪的分裂,已成为中国以后历史的模式。国家再也没有像在汉朝崩溃以后那样,经历长达数世纪的混乱局面。其原因是,自唐朝起,中国文明规模巨大,根深蒂固,不可能形成长期分裂的状态。……中国人自己认为分裂和随之而来的混乱是反常的,不幸的。有句古话说道:‘犹如一个天空不能有两个太阳,中国不能有两个国家或两个皇帝。’”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 A.隋唐中央集权制度的完善消除了地方分裂割据的政治基础 B.经济的发展和各地经济联系的加强消除了割据的经济基础 C.“大一统”民族心理及对稳定的孜孜追求使分裂局面不能长久 D.君权神授和专制主义的极端加强对维护国家统一作用巨大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对国家发展所起的作用。材料中“自唐朝起,中国文明规模巨大,根深蒂固,不可能形成长期分裂的状态。……中国人自己认为分裂和随之而来的混乱是反常的”说明“大一统”民族心理对实现国家统一和避免长期分裂局面具有重要作用,所以C项表述最符合题意,A、B两项说法正确但与材料主旨强调文化心理的认同作用不符,D项出现在明清时期与题意时间特征不符。故选C项。 10.(2014·银川一中)北宋文学家苏轼说“余尝论画,以为人禽宫室器用皆有常形。至于山石竹木,水波烟云,虽无常形,而有常理。常形之失,人皆知之。常理之不当,虽晓画者有不知。”(《宋诗话全编·苏轼诗话》)这体现了中国儒学发展史上的何种认识论( ) A.知行合一 B.格物致知 C.致良知 D.经世致用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对材料的准确分析与理解的能力。解题时需要特别注意“何种认识论”,据此分析可知D是明清进步思潮的内容,排除。联系所学知识可知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的认识论分别是“格物致知”、“致良知”和“知行合一”,而苏轼认为“理”在外在的物中,所以其认识论应与“格物致知”相一致,故选B。 11.(2014·潍坊一模)“孩提知爱长知钦,古圣相传只此心;大抵有基方筑室,未闻无址忽成岑。”与材料观点一致的是( ) A.万物源于“天理” B.心即理也 C.存天理,灭人欲 D.经世致用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的儒家思想及学生解读材料获取信息的能力。依据材料“孩提知爱长知钦,古圣相传只此心”可知材料的观点与心学一致。故选B项。 12.(2014·江苏百校联考)王夫之在批评某位思想家时说:“……窃佛老之旨,游心于虚无,而招致亡国之祸!”省略处为( ) A.程颢 B.王阳明 C.董仲舒 D.黄宗羲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明清之际的儒家思想。材料中“游心于虚无”属于心学的特点,故选B项。 13.(2014·杭州一模)“仁”在中国古代是一种含义极广的道德范畴,不同的思想家有不同的注解。下列关于“仁”的解释中,属于理学家朱熹新阐释的是( ) A.“仁”是天理的核心 B.国君行政应该“志于仁” C.“仁”者“爱人” D.“仁”是一切道德价值的终极源泉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的思想文化。依据所学可知,朱熹把维护专制统治和纲常名分的观念抽象化为“理”,建立起理学体系。所谓的理就是儒家的伦理道德。故选D项。 14.(2014·长安一中)朱子说“未有天地之先,毕竟先有此理”。这说明儒学家开始从一个新的角度来思考人间的伦理纲常。这个新的角度是( ) A.从政治需要出发 B.从天人关系出发 C.从万物本源出发 D.从人的本性出发 【答案】C 【解析】解题关键是对“未有天地之先,毕竟先有此理”的理解,结合所学可以判断朱熹从一个新的角度来思考人间的伦理纲常进而提出理是世界的本源,所以C项符合题意。 15.(2014·赣州)冯友兰在《中国哲学史》一书中写道:(明清)在这个时期,在某些方面,中国的文化有了重大进展……官方方面,程朱学派的地位甚至比前朝更为巩固。非官方方面,程朱学派和陆王学派在清朝都发生了重大的反动。这里的“反动”是指( ) A.宋明理学的统治地位丧失 B.对传统儒学地位的彻底否定 C.对传统儒家思想的批判继承 D.倡导“自由”“平等”思想 【答案】C 【解析】分析材料,“非官方方面,程朱学派和陆王学派在清朝都发生了重大的反动”是指以黄宗羲、顾炎武为代表的早期启蒙思想家批判继承儒家思想,积极倡导反对君主专制、经世致用等思想。本题选C项,A、B项说法明显错误;D项明清时期中国没有“自由”“平等”思想产生的土壤。 16.(2014·景德镇二模)明末清初顾炎武抨击当时知识分子“不习六艺之文,不考百王之典,不综当代之务”,弄得“股肱堕而百事荒,爪牙亡而四国乱,神州荡覆,宗社丘墟”。此思想不包含( ) A.感叹时局动荡 B.不满“空谈误国” C.反对君主专制 D.强调“实干兴邦”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明清之际顾炎武等人的“经世致用”思想,意在考查学生获取信息和调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由“不习六艺之文,不考百王之典”、“神州荡覆,宗社丘墟”等可知作者反对程朱理学的空谈,主张关注现实经世致用,D正确。 17.(2014·莆田质检)从甲骨的刻符、青铜器的铭文,到笔画详备的楷书,缀连成一幅生动的文字史画卷。观察下图,可以得出的准确认识是( ) A.甲骨文字是不可识读的刻画符号 B.金文是目前所知最早的成熟的汉字 C.隶书字形规范,是秦朝通行的官方文字 D.楷书字形方正,规矩严整,笔画平直稳重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的艺术。本题可用排除法解答,甲骨文是目前所知最早的成熟的汉字,排除A、B两项;小篆是秦朝通行的官方文字,排除C项。故选D项。 18.(2014·杭州一模)境界又称意境,是中国古典文学理论中的常用概念。下列诗词中体现了盛唐意境的应是( ) A.“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B.“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C.“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D.“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答案】A 【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抓住“体现了盛唐意境”,据此可知A项符合题意。 19.(2014·西安五校一模)宋、元以来,人们不断把民间的种种传说加到八仙的身上,使八仙的故事越来越丰富、离奇和神采飞扬,差不多成了老百姓心目中神仙的总汇与顶级代表。而到了明、清时期,更是出现了许多以八仙故事为题材的文学作品,使八仙故事受到群众喜爱、流传不衰的主要原因是( ) A.市民阶层兴起促使世俗文学的发展 B.八仙来自于民间 C.道教的广泛传播 D.商品经济的发展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古代中国的文学成就。宋元以来,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阶层进一步扩大,体现其要求的世俗文化也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以小说为主要形式的文学著作蓬勃发展起来。故应选A项。 20.(2014·郑州一模)有文学评论家认为,“文字上的所谓美,表面上虽若流连风景,其暗中深处,都藏有这一个因素在内。诗词必须有寄托,才觉得有味,真正流连风景的,总觉得浅薄,就是为此。”据此,以下诗句中,该评论家认为较为浅薄的是( ) A.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B.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C.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D.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答案】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古代的文学成就以及学生解读材料获取信息的能力。材料中“诗词必须有寄托,才觉得有味,真正流连风景的,总觉得浅薄”是指诗词不光要写景抒情,更要蕴含哲理,所以依据材料含义可以判断出A项仅仅是写景符合题意,B、C、D三项均蕴含深刻的哲理而不符合题意要求。 21.(2014·西安一中)绘画是人们历史生活的反映。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绘画往往带有宗教色彩,隋唐时期的绘画,山水、花鸟成为主题,更多地宣传享受和娱乐;宋朝绘画中,表现人民生活的世俗场景大量出现。这种变化说明( ) A.佛教开始传入我国 B.艺术形式的多样化 C.古代绘画博大精深 D.艺术内容的时代性 【答案】D 【解析】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动荡,绘画艺术反映了人们寻找精神寄托;隋唐时期社会稳定,经济繁荣,绘画反映了人们对生活的享受和娱乐;宋时绘画场景反映了商品经济发达下市民的生活特点。A佛教汉代传入中国;B是艺术表象,不合题意;C是综合特点。故应选D。 22.(2014·南京、盐城一模)南宋绍熙四年(1193年),文人周必大在给友人的信札中写道,“近用沈存中法,以胶泥铜板,移换摹印,今日偶成《玉堂杂记》二十八事。”下列对材料有关信息理解有误的是( ) A.材料有助于研究印刷术的发展历程 B.《玉堂杂记》最早记载了活字印刷术 C.活字印刷术开创了人类印刷史上的新纪元 D.宋代是我国古代科技文化的繁荣时代 【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古代的科技。依据材料中的“近用沈存中法,以胶泥铜板,移换摹印”可知是在说活字印刷术,但是根据时间南宋绍熙四年(1193年),可知当时处于南宋,而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是在北宋,所以B项说法中的“最早”不符合史实。故选B项。 23.(2014·西安一中)2012年7月11日,以“感知郑和,拥抱海洋”为主题的第八届中国航海日庆祝大会在南京进行。中国航海事业历史悠久,下列有关航海活动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北宋的《萍洲可谈》中记述了中国航船在海上航行的情形 B.南宋的《梦粱录》中记载了用指南针辨别方向 C.指南针的发明为郑和及哥伦布等人的航海活动创造了重要条件 D.早在战国时期我国就发明了方向测定仪器并应用于航海 【答案】D 【解析】我国在战国时就发明了指南仪器“司南”,但到北宋时指南针才应用于航海活动。故D不正确。故应选D。 24.(2014·武汉调研)唐代《开元占经》中提到:“五谷生、长日种者多实,以老、死日种者无实,又难生,以忌日种之一人不食”,“麦生于酉,疾于卯,长于辰,老于午,死于巳,恶于戌,忌于子。”对上述材料的理解最准确的是( ) A.中国古代农业自成体系 B.中国古代农学受阴阳五行学说影响 C.中国古代农作物种类多 D.中国古典科技侧重于对经验的总结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的科技成就。题干材料叙述了农作物种植的时间,即何时适宜种植,何时忌种植。这实际上与阴阳五行学说一致。故选B项。 25.(2014·潍坊一模)莱布尼茨说:“中国人缺乏心智的伟大之光,对证明的艺术一无所知,而满足于靠经验而获得的数学,如同我们的工匠所掌握的那种数学。”他认为中国古代科技的特点是( ) ①缺乏数理逻辑推理 ②不注重科学分析 ③不重实用 ④注重经验总结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的科技成就以及学生解读材料获取信息的能力。依据材料中“中国人缺乏心智……证明的艺术一无所知”和“靠经验而获得的数学”信息并联系所学知识可知B项符合题意。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50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26题12分,第27题12分,第28题13分,第29题13分。共计50分) 26.(2014·吉林质检)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也。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论语》 材料二 仲舒复对曰:“……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汉书》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孔子与董仲舒的思想主张,(2分)并指出两种主张的不同结局及其原因。(4分) 材料三 至论天下之理,则要妙精微,各有攸当;亘古亘今,不可移易,唯古之圣人为能尽之;而其所行所言,无不可为天下后世不易之大法。 ——朱熹《行宫便殿奏札》 材料四 前三代,吾无论矣;后三代,汉、唐、宋是也。中间千百余年而独无是非者,岂其人无是非哉?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固未尝有是非耳。 ——李贽《藏书卷》 (2)据材料三、四,分析朱熹与李贽的观点有何不同?(4分)说明了什么问题?(2分) 【答案】(1)孔子主张以德治民;在当时诸侯争霸、兼并战争的背景下无法实现。董仲舒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实行大一统;适应了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被汉武帝采纳,使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2)朱熹认为儒家思想不可改变;李贽反对以孔子的是非为标准;说明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受到怀疑和挑战。 27.(2014·景德镇质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春秋战国时期,鲁国尚儒学,是儒学的发展基地;齐地学术较为庞杂,阴阳五行学、道家之学、儒学都相当发达,楚地道学与词赋最具特色;三晋以法家与游说之士为盛;秦地主要接受三晋学术。但以各地所出文化人才而论,则以关东的齐鲁三晋郑卫周等地最为兴盛。 ——摘自邹逸麟《中国历史地理概述》 材料二 据张瀚《松窗梦语》载:“吴会、金陵,擅名文献,刻本至多,巨轶类书,成荟萃焉。海内商贾所资,二方十七,闽中十三,燕、越弗与也。至荐绅博雅、胜士韵流,好古之称藉藉海内,其藏蓄当甲诸方矣。”明人沈德符《万历野获编》载:“近年士大夫享太平之乐,以其聪明寄之剩技,吴中缙绅,则留意声律。又如案头清玩、几案、床榻,近皆以紫檀、花梨为尚,尚古朴不尚雕镂,寄物有雕镂,亦皆商、周、秦、汉之式,海内僻远皆效之。” ——摘自陈江《明代中后期的江南社会与社会生活》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指出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学术文化发展的主要特点,并指出这一现象在中国古代学术发展史上的历史地位。(6分) (2)依据材料二,指出明代中后期江南地区文化现象的地域特点并指出该文化现象的主要社会推动阶层。(4分)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春秋战国时期和明代中后期江南地区具有的社会转型的共同特征。(2分) 【答案】(1)特点:具有多样性和具有地域差异性。 地位:成为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先河;奠定了中国文化发展的地域风格;开创了中国文化“百家争鸣”的先例;为中国古代治国政策的推行提供理论依据。 (2)文化现象特点:著书、刻(印)书、藏书之风(或崇尚学问学术之风或重视教育之风)盛行;注重休闲雅玩文化。 主要推动阶层:城市工商业者和知识阶层士大夫。 (3)共同特征:新的经济因素和新的社会阶级(阶层)的出现。 28.(2014·徐州一模)有经济学家认为“保持节俭是美德,但不节俭却可以给社会带来效益,这就是节俭的悖论。”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是故古者圣王制为节用之法,曰:凡天下群百工,轮、车、陶、冶、梓匠,使各从事其所能。曰:凡足以奉给民用,则止。诸加费不加于民利者,圣王弗为。 ——《墨子·节用中》 材料二 在兴时化,若何?曰,莫善于侈靡。……饮食者也,侈乐者也,民之所愿也,足其所欲,赡其所愿,则能用之耳。……富者靡之,贫者为之,此百姓之怠生,百振而食,非独自为也,为之畜(蓄)化。 ——《管子·侈靡》 材料三 社会一经济形态与欲望形态的转型对比表 欲望形态 社会 经济模式 节俭主义 传统社会 计划经济 消费主义 工业社会 市场经济 ——摘编自王宁《从节俭主义到消费 主义转型的文化逻辑》 材料四 我国现在还是一个农业国家,能够出口的主要物品是农产品。如果在国内消费方面,不能节省出农产品去出口,那么,我们就不可能进口机器装备来进行工业建设。因此,全国人民应该自觉地节省凡属可以节省的消费品,以便供应出口。减少消费,当然是一件不舒服的事情,但是我们必须在两者中间选择一个:或者是暂时减少可以减少的消费,以便完成国家工业化,由此来建立我国能够进一步地发展农业和轻工业的基础,使我们有可能在将来迅速地增加各种消费品的产量;或者是尽其所有在国内消费掉,因而不能建设工业,使我国经济长期处于落后状态。全国人民自然应该选择前者,不应该选择后者。 ——《陈云文选》1954年“关于计划收购和计划供应”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墨子对节用的认识。(1分)据材料二,指出管子的经济思想与墨子有何不同?(1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二者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3分) (2)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论证材料四观点的合理性。(6分)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节俭与消费的认识。(2分) 【答案】(1)认识:利民,节俭,反对铺张浪费(适度消费)。 不同:鼓励消费,带动生产。 背景:诸侯争霸;小农经济发展;百家争鸣。 (2)社会:落后农业国,生产力低下; 经济模式:计划经济,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重视积累,轻消费; 精神境界:提倡奉献。 (3)认识:崇尚节俭和合理消费相统一(俭而有度,合理消费)。 29.有学者认为:明代中叶以后,中国社会已经显露某些民主的、人文的近代社会的熹微晨光,其在经济和思想文化领域的某些表现就是它的背影。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明之中叶以后,即嘉靖前后,小说出现得很多,其中两大主流之一的是讲世情。……讲世情小说的原因,当然也离不开那时的社会状态。……这种小说,大概都叙述些风流放纵的事,间于人间的悲欢离合之中,写炎凉的世态最著名的是《金瓶梅》。……清代小说之种类及其变化,比明朝比较的多,我现在可以分成四派来说。……人情派,即可以著名的《红楼梦》做代表。 ——鲁迅《中国小说史略》 材料二 画上题诗的两幅明清时期的绘画作品 材料三 某校教师研习李贽思想的学习笔记 生活在明朝中后期的李贽对正统的思想进行了大胆的挑战。他认为“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也就是说,“理”就在百姓的日常生活之中。他在批判理学家的“天理”“道心”的同时宣称“自私”是人的天性,他说:“夫私者,人之心也,人必有私,而后其心乃见,若无私,则无心矣。”他所宣扬的自私在当时的背景下,显然具有反对“灭人欲”的维护个人利益的合理价值。他是独具个性的思想家,他的观点具有浓厚的反正统意识,开启了明清之际思想的活跃局面。 材料四 某校教师研习城市发展史的学习笔记 明代中叶以后,手工业和商业繁盛,推动了工商业城市的兴盛,都市中的一些富商往往衣服屋宇,穷极华靡,金钱珠宝,视为泥沙。伴随商业的发展,苏州等地出现了“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相依为命久矣”的现象(《明神宗实录》卷361),这表明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至清朝苏州已经是十万烟火,财富甲于天下。与之相随的是,市民阶层进一步扩大,社会生活亦趋复杂丰富。 请回答: (1)在材料一中,鲁迅讨论的明代中叶以后的小说流派是什么?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概述这一小说流派的基本特点。(3分) (2)材料二是充满士大夫情调的北宋以后中国画的主要艺术形式,这类绘画的艺术形式被称为什么?其基本特点是什么?(3分) (3)材料三中,李贽的思想观点具有的最大特征是什么?在他生活的时代,思想界的主流思想(占统治地位的思想)是什么?(3分) (4)综合材料一、二、三,明代中叶以后中国传统文化表现出的具有近代意义的思想文化倾向是什么?结合材料四,分析其出现的主要原因。(4分) 【答案】(1)人情派(世情小说)。描摹人生世情和当时的社会生活(世态炎凉、人间的悲欢离合)。 (2)文人画。文人画集文学、书法、绘画艺术为一体,强调表现个性(或求抒情写意)。 (3)反正统意识。理学(或心学)。 (4)民主的、个性化的、世俗化的思想文化倾向(人文主义的、回归人性的思想文化倾向)。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市民阶层进一步扩大。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