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2020届一轮复习岳麓版:专题(二十二)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作业)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2020届一轮复习岳麓版:专题(二十二)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作业)

综合检测(二十二)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时间:45分钟 满分:85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十月革命后,苏俄实行余粮收集制;1921年列宁实行固定的粮食税,纳税后的粮食归农民所有;1927年斯大林推行农业集体化的政策,建立集体农庄。这表明(  )‎ A.注重维护农民阶级的经济利益 B.依据国家战略调整农业政策 C.突出市场在农业发展中的作用 D.发展农业协调国民经济比例 解析:选B 斯大林推行农业集体化损害了农民的经济利益,故A项错误;为了取得国内战争的胜利,苏俄实行余粮收集制,为了解决经济政治危机,列宁实行固定的粮食税,为了快速推动国家工业化,斯大林推行农业集体化政策,都是依据国家战略调整农业政策,故B项正确;余粮收集制、农业集体化政策排斥市场,故C项错误;农业集体化政策迟滞农业发展,导致国民经济比例失调,故D项错误。‎ ‎2.列宁在《十月革命四周年》中说:“(我们)要借助于伟大革命所产生的热情……靠同个人利益的结合……在这个小农国家里先建立起牢固的桥梁……走向社会主义;否则你们就不能到达共产主义。”下列措施符合落实“建立起牢固的桥梁”的是(  )‎ A.余粮收集制 B.固定粮食税 C.实物配给制 D.农业集体化 解析:选B 题干所述为新经济政策。苏俄从1921年开始实行新经济政策,用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规定农民在交纳粮食税后,剩下的粮食由自己支配,尊重农民的个人利益,故答案为B项。余粮收集制和实物配给制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中的措施,排除A、C两项;农业集体化是斯大林模式建立过程中的措施,排除D项。‎ ‎3.俄共(苏共)领导人布哈林说:“我们起先打开了一半,我们说:实行地方性的商品流转。但是地方流转根本没有守住自己的地方性的范围之内,它冲出去了。于是我们再打开一半,打开军事共产主义时期所堵塞的东西,于是就有了新经济政策。”材料中“打开”的本质含义是(  )‎ A.用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 B.承认和运用市场经济关系 C.允许农民进行农产品交换 D.通过租让制吸纳外国资本 解析:选B 新经济政策从本质上说是利用资本主义的商品货币关系来发展经济最后过渡到社会主义,故B项正确;A、C两项属于新经济政策农业方面措施;D项属于工业方面国家资本主义政策,都从属于B项特点。‎ ‎4.1923年蒋介石在参观彼得格勒时,就觉得这个城市“精神颓唐,士气消沉”‎ ‎。同时他也注意到国有化造成集权过度,工厂缺乏有能力的管理者。但他总体还是觉得“苏维埃政府……已有相当基础”。材料表明当时苏联(  )‎ A.政治经济危机尚未被解决 B.受西方封锁,人民生活困难 C.新经济政策作用逐渐显现 D.计划经济体制弊端较严重 解析:选C 1923年苏联正在实行新经济政策,蒋介石总体还是觉得“苏维埃政府……已有相当基础”,说明新经济政策作用逐渐显现,故C项正确;材料主旨是强调“苏维埃政府……已有相当基础”,而不是政治经济危机,故A项错误;材料并未涉及苏联受西方封锁和人民生活困难的信息,故B项错误;计划经济体制形成于斯大林时期,不是1923年,故D项错误。‎ ‎5.1928年初,斯大林视察西伯利亚农村后说,苏维埃制度不能长久建立在两种不同的基础上,即“联合的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工业和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个体小农经济”。这种认识在实践中体现为(  )‎ A.提出了第一个五年计划 B.实行农业生产关系改造 C.加快重工业的发展速度 D.建立城乡市场交换关系 解析:选B 从材料“1928年初”“苏维埃制度不能长久建立在两种不同的基础上”“个体小农经济”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28年苏联的工业化已经开展起来,但斯大林认为“个体小农经济”无法适应大规模工业化的需要,不能为工业化提供更多更大的工业产品消费市场,也不能为工业提供更多的原料,所以在这种指导思想之下,农业开始改造,消灭个体劳动走农业集体化道路,发展集体农庄,这属于生产关系调整,故B项正确;苏联第一个五年计划的背景应该是当时苏联面临的严峻国际局势,即被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包围以及本国工业和经济水平的落后,故排除A项;材料是要说明发展工业和落后的农业生产方式之间的矛盾,在实践中的体现是采取措施解决这一矛盾,C、D两项并非这种措施,故排除C、D两项。‎ ‎6.(2019·深圳模拟)1929年,斯大林巧妙地利用了由于生产过剩、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竞争残酷和矛盾尖锐的时机,货比多家、少花钱多办事。成为当时世界市场上西方先进设备最大的买主。仅1932年,世界机器设备出口的一半被苏联买回家。同时,斯大林利用西方科技人员过剩的行情,招聘了许多西方著名的技术专家。这说明(  )‎ A.斯大林模式能够有效避免经济危机冲击 B.苏联的工业化进程离不开西方国家支持 C.30年代大危机为苏联工业化提供了契机 D.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国家实现互补有无 解析:‎ 选C 斯大林模式下的苏联是社会主义国家,而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社会的不治之症,故A项的说法不对,排除A项;材料体现的是斯大林利用西方国家经济危机的时候购进机器和招聘人才,为工业化提供助力,但并不意味着苏联工业化离不开西方国家支持,故排除B项,选择C项;题干仅仅提供的是苏联单方面从资本主义国家得到需要的东西,但没有提到资本主义国家从苏联得到东西,故D项错在了“互补”,排除D项。‎ ‎7.苏联“二五”计划规定:“轻工业生产的年增长率将由‘一五’计划期间的13.2%提高到18.5%,重工业则由40.1%降为14.5%”。“二五”计划实施的结果,轻工业年增长率为14.8%,重工业则高达19%。材料说明苏联“二五”计划意在(  )‎ A.实现重工业为主导的工业化 B.使苏联从农业国变为工业国 C.完成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 D.尝试调整轻重工业发展失衡 解析:选D “轻工业……13.2%提高到18.5%,重工业则由40.1%降为14.5%”,可见其主要目的是实现轻重工业的平衡,故D项正确。‎ ‎8.(2019·佛山模拟)下表为1930~1940年《苏联对外贸易进出口统计表》(单位:百万卢布)。表中外贸总额的变化反映了(  )‎ 年代 ‎1930‎ ‎1931‎ ‎1932‎ ‎1933‎ ‎1934‎ ‎1935‎ ‎1936‎ ‎1937‎ ‎1938‎ ‎1939‎ ‎1940‎ 外贸 总额 ‎1 643‎ ‎1 502‎ ‎1 002‎ ‎661.8‎ ‎510.3‎ ‎477.4‎ ‎485.4‎ ‎523.7‎ ‎475.1‎ ‎271.4‎ ‎485.2‎ A.经济危机严重阻碍了世界贸易的发展 B.帝国主义对社会主义政权的经济封锁 C.计划经济体制具有自给自足的优越性 D.苏联经济建设忽视世界市场的作用 解析:选D 经济危机是指1929~1933年的危机,在这段时期内苏联对外贸易进出口总额虽有下降,但并不能说明经济危机严重阻碍世界贸易,故A项错误;帝国主义国家对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封锁与材料中1930~1932年外贸总额很大不符,故B项错误;计划经济体制自给自足的说法不符合史实,故C项错误;表格显示随着苏联工业化推进,苏联对外贸易总额逐渐降低,苏联的工业化推进中是国家行政手段干预经济,排斥商品货币关系,故D项正确。‎ ‎9.赫鲁晓夫时期,苏联派出2万名有大学文化水平的干部去当农庄主席,并向农村输送了12万名农庄农机师、农艺师和拖拉机手。国家还大力发展农机工业,使农村拥有的机械数量成倍增加。这些做法(  )‎ A.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B.扭转了国民经济比例失调 C.提高了农业人口的素质 D.促进了农业的恢复发展 解析:选D 材料中苏联政府向农村输送技术人员、农机设备,但增加农民收入才能提高生产积极性,故A项错误;此时的苏联仍然重点发展重工业,农业的扶持政策并不能扭转国民经济比例失调,故B项错误;材料无法体现输送技术人员、农机设备对农业人口素质的影响,故C项错误;苏联政府向农村输送技术人员、农机设备,有利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促进农业的恢复发展,故D项正确。‎ ‎10.下表为赫鲁晓夫时期(1953~1964年)苏联政府机构改革情况。这表明赫鲁晓夫改革(  )‎ ‎1953年 苏联部长会议由68个部级单位削减为34个 ‎1956年 苏联部长会议部级单位增至60个 ‎1957年 实行中央和地方的分权管理,撤销了中央管理经济的各部委,按区域原则设置国民经济委员会 ‎20世纪 ‎60年代 陆续恢复了中央管理经济的各部委 A.缺乏明确指导思想致改革混乱 B.以改革计划管理体制为重点 C.没有触动重工轻农的发展战略 D.改革操之过急脱离经济实际 解析:选A 从材料反映的部长会议部级单位由削减到增加、中央管理经济的各部委的撤销又恢复来看,赫鲁晓夫改革缺乏明确的指导思想,导致改革措施混乱、目标不明确,故答案为A项。B项材料不能反映,计划体制没有改变,排除;C、D两项与材料信息无关,均排除。‎ ‎11.(2019·河北名校联盟联考)读图,结合所学知识加以判断下列分析说明正确的是(  )‎ A.20世纪50年代中期,两国走上农业集体化道路 B.20世纪50年代末,政策失误使中国的粮产量有所减少 C.20世纪60年代中期,苏联改革重点放在农业上 D.20世纪70年代后期,中国实行土地所有制改革带来粮食大幅增产 解析:‎ 选B 苏联在20世纪20年代斯大林时期已经开始走上农业集体化道路,故A项错误;20世纪50年代末,中国推行“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左”倾错误使中国的粮产量有所减少,故B项正确;20世纪60年代中期,勃列日涅夫时期苏联改革重点在重工业,特别是军事工业,故C项错误;1978年后中国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土地所有制没有变化,仍然是集体所有制,故D项错误。‎ ‎12.政治体制改革必须有前瞻性、科学性很强的设计和规划。但不幸的是,从习惯于以华丽空洞政治概念和口号标榜政绩、以政治口号落实政治概念的空喊社会主义官员中脱颖而出的戈尔巴乔夫,没有能够做出这样的设计规划。此材料意在说明戈尔巴乔夫改革(  )‎ A.方案不够成熟,推行改革过于轻率 B.进程缺乏规制,导致改革混乱失控 C.立场摇摆不定,丧失改革的主导权 D.指导思想错误,导致改革最终失败 解析:选A “以政治口号落实政治概念的空喊社会主义官员中脱颖而出的戈尔巴乔夫,没有能够做出这样的设计规划”表明戈尔巴乔夫的改革没有前瞻性,方案不够成熟,过于轻率,故A项正确。‎ 二、非选择题(第13题25分,第14题12分,共37分)‎ ‎13.(2019·吉林实验中学模拟)土地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发展的基础,近代以来中外土地制度的变革伴随着工业化的进程。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18世纪~19世纪中期,英国圈地运动进入第二次高潮(见下表)。随着农业技术的进步,集约式耕作使独立经营的连成片的大农场成为迫切的需要。农业产量的增加和粮食上涨,使农场变成牧场的趋势减缓,而农场所需的劳动力比牧场多。同时城市逐渐兴起,工场和工厂的发展,吸收了被逐出土地的农民,这些因素都使圈地运动的阻力大大减小了,最终完成了圈地运动。‎ ‎18~19世纪英国圈地运动表 ‎1760年以前 ‎1761~1796年 ‎1797~1820年 发布 圈地法令 ‎208项 ‎1 482项 ‎1 727项 圈占 农民土地 ‎310 000英亩 ‎1 830 000英亩 ‎——杨民《土地改革与工业化的相互作用》‎ 材料二 ‎ 十月革命前俄国农村存在农奴制的严重残余,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十月革命后,根据土地社会化原则所进行的土地改革,造成了遍及全国的占有小块土地的农民。斯大林实行的国家工业化计划是优先发展重工业,发展重工业并不以农村为直接销售市场。相反,为了保证工业发展的高速度,保证国家能最大限度地集中资金,就要求压缩农村市场,紧缩农民消费水平。因此,苏联国家工业化道路就不像资本主义工业化那样,把农村改造成工业品的销售市场……优先发展重工业所能吸收的农村劳动力也很有限,要由国家严格控制城市人口的增长,不像资本主义工业化由轻工业遍地开花那样吸收自由雇佣劳动者。‎ ‎——摘编自叶书宗《关于苏联的国家工业化 和农业全盘集体化问题》‎ 材料三 1978年中国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这次土地改革,将土地产权分为所有权和经营权。所有权仍归集体所有,经营权则由集体经济组织按户均分包给农户自主经营,集体经济组织负责承包合同履行的监督,公共设施的统一安排、使用和调度,土地调整和分配,从而形成了一套有统有分、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世纪中期英国完成“圈地运动”的有利因素。(8分)‎ ‎(2)阅读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在工业化进程中,英国和苏联两国经济发展的不同模式,并简析苏联工业化模式形成的原因。(10分)‎ ‎(3)根据材料三,指出我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主要特征。综合上述材料,谈谈土地制度变革与工业化发展之间的关系。(7分)‎ 解析:第(1)问,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英国的“圈地运动”是漫长的,但是在做此题时一定要注意只是考查19世纪中期的“圈地运动”,从材料一中很容易就可以总结出19世纪中期英国完成“圈地运动”的有利因素包括农业技术的进步、集约式大农场的推动、圈地法令的颁布等,而结合所学知识又可以总结出资产阶级革命的完成、资产阶级统治的确立、工业革命的开展等有利因素。第(2)问第一小问,结合所学可知英国是市场经济模式,而苏联是计划经济模式;第二小问,可以从苏联当时所处的国际环境、苏联自身的国情两个角度进行合理的解释即可。第(3)问,材料三的主旨是在描述1978年中国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的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分开,所以我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主要特征也就是“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分开”;“土地制度变革与工业化发展之间的关系”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回答,但是一定要从双方的“相互推动”的原则进行解答。‎ 答案:(1)因素:资产阶级统治的确立;圈地法令的颁布;农业革命的推动(农业技术的进步,集约式大农场的推动等);工业革命的进行。‎ ‎(2)模式:英:市场经济发展模式(自由经济发展模式、内生型经济发展模式)。苏: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发展模式(斯大林模式)。‎ 原因:小农经济占有优势;为了打破帝国主义封锁,加强国防;为了迅速改变国家工业落后面貌。‎ ‎(3)特征: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分开(土地集体所有,农民个体经营)。‎ 关系:土地制度变革制约工业化发展,工业化的发展是土地变革的重要结果;土地制度变革和工业化之间保持适度平衡(协调发展),才能使经济可持续发展。‎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如图中两组图片反映了我国和前苏联不同历史阶段的经济发展状况,请任选其中一组,提取信息,拟定一个论题进行对比阐述。(要求:选组分明、论题扣图、史实准确、比较合理、论述清晰)(12分)‎ 解析: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要求学生在充分理解图片信息的基础之上,寻找图片的异同点,并结合相关知识从原因、经过及结果和影响等方面进行比较说明。A组图片反映的是中苏计划经济,结合所学知识寻找其异同,加以阐述。B组图片反映的是中苏社会主义改革,结合所学知识围绕着一成一败的原因等方面进行比较,要求学生做到史论结合,言之有理即可。‎ 答案:示例一:选A组:苏中都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进行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或推进五年计划),过程(特点)和结果大同小异。‎ 阐述:大同:苏中都以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保障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推进五年计划),都是国家指令性计划模式,忽视了市场的调节作用;都以优先发展重工业、追求高速度为特征;建设资金都依靠本国尤其依靠农业;工业化建设初期都取得了巨大成就,为国民经济奠定了基础,建成了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工业化建设中都留下了农业、轻工业、重工业比例失调以及忽视改善人民(尤其是农民)生活等后遗症。‎ 小异: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与社会主义改造并举,在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的同时,有步骤地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苏联农轻重比例失调、追求高速度和农民代价过大等问题更加严重;苏联工业化建设取得了二五计划完成时工业总产值跃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的更加显著的成绩。‎ 启示: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依据国情,尊重经济和市场规律,不能脱离实际、急于求成和僵化;农轻重产业必须协调发展;集中力量搞建设不能以牺牲人民基本生活保障为代价,必须兼顾人民利益。‎ 示例二:选B组:苏中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都进行了经济体制改革,但过程(特点)和结果小同大异。‎ 阐述:小同:苏中改革都从农业开始(如中国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赫鲁晓夫的扩大农庄和农场的自主权);都对工业管理体制进行了一定的改革(如中国政企分开扩大企业自主权,赫鲁晓夫对工业管理体制的改革);都对计划经济体制进行了不同程度的完善;改革在不同时期都取得了一定成就(如中国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勃列日涅夫改革使苏联成为超级大国)。‎ 大异:苏联先经济改革,但是没有触动原有的计划经济体制;当经济体制改革受到挫折后,又轻率推行政治改革,以“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代替“科学社会主义”,放弃苏共的集中领导而实行多党制,造成思想混乱、政治根基动摇,最终没能解决国家原有的问题,反而加剧了矛盾,最终导致苏联解体。中国改革循序渐进,先从农业开始,在保证粮食安全的情况下,再推行工业和城市的改革,并且以经济特区作为推进改革的实验示范基地,避免了改革过程中产生重大问题;中国有计划分步骤地对计划经济体制进行改革,最终形成了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中国改革过程中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不动摇;中国改革最终取得了重大成就,成为世界上最有影响力的发展中国家。‎ 启示:社会主义制度必须不断进行自我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需要根据不同的历史阶段和不同的国情进行合理的改革,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改革需循序渐进,分步推进;改革必须以科学理论来指导: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否则就会危及到社会主义制度本身。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