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24 发布 |
- 37.5 KB |
- 4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中考人教版历史专题复习练习日本专题及中日关系
日本专题及中日关系 1.历史上,日本屡屡侵犯中国,中国人民浴血奋战,保家卫国。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85年前的今天,日军悍然发动了“九一八事变”。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14年的抗日战争从此打响。多少中华儿女毁家纾难,义无反顾,与侵略者殊死拼杀! ——《浴火重生的历史回响——写在“九一八事变”爆发85周年之际》 (1)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九一八事变的经过。请写出14年抗战的起止时间。 材料二 奋勇冲向敌舰的致远舰 中国守军在卢沟桥奋起抗战 (2) 材料二中,其英雄壮举的指挥将领分别是谁?是为了抗击日本哪两次大规模的侵华战争?日本在上述侵华战争的发动上有什么相同之处? 材料三 日本侵略者所到之处……和平居民,有的被当做练习射击的靶子,有的被当做练习刺杀的对象,有的被活埋……屠杀手无寸铁的中国居民和放下武器的士兵达三十万人以上。 ——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教材 (3)材料四所描述的日本侵华罪行发生在哪座城市? 材料四 日本右翼书籍 (该书籍由APA酒店集团老板元谷外志雄所著,分为日语和英语双语,书中对南京大屠杀、日军强征慰安妇等史实予以否认。) (4)如何看待日本右翼势力的这一行为?你认为日本就怎样才能走出“历史的阴影”? 1、(1)1931年9月18日,日本关东军炸毁南满铁路柳条湖段路轨,诬陷是中国军队所为,以此为借口,进攻北大营,炮轰沈阳城。1931—1945. (2)将领:邓世昌、佟麟阁。战争:1894年甲午战争、1937年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相同:蓄谋已久、恶意挑衅、突然进攻。(一点即可,1分) (3)南京 (4)是日本右翼势力对侵华罪行的否定。正视历史,反省罪行,以史为鉴,与邻为善,和平共处,开创未来。 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20世纪50年代中期,日本已经完全摆脱了战败的阴影……20世纪60年代,国民生产总值平均高达11%以上,这一速度相当于美国的2.7倍…… 20世纪80年代后期一跃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创造了东亚的经济奇迹。 ——川教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 材料三:2019年12 月29日早上,刚刚结束珍珠港之行的日本防卫大臣稻田朋美参拜了供奉有二战甲级战犯的靖国神社。这是稻田朋美自担任防卫相以来,首次参拜靖国神社。靖国神社供奉着日本明治维新以来的246万多军人,其中包括日本历次对外侵略战争中死亡的军人。1978年10月,东条英机等14名甲级战犯也被移进这个神社,作为“为国殉难者”祭祀。 ——新华社 (1)依据材料一回答:日本在1937年12月制造的惨绝人寰的历史事件是什么? (2)写出1938年3月至4月国民党正面战场所取得的重大胜利的战役名称及指挥官。 (3)依据材料二说明“东亚的经济奇迹”形成的原因。 (4)材料三日本防卫大臣的行为有何不妥?谈谈对未来中日关系的期待与愿望。 3.材料解析 材料一:到了近代,由于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发动侵略战争,两国友好关系受到严重破坏。这段不幸的历史给中华民族造成深重灾难,也使日本人民深受其害。 材料二:二战后日本政府对侵略战争性质的认识是复杂多变的。正当日本人民与亚洲各国人民之间的友好合作关系日益发展之际,日本国内一些人却公然与时代的进步潮流背道而驰,通过编写“历史教科书”,歪曲、篡改二战期间日本军国主义对亚太地区各国的侵略史实,美化日本侵略者,伤害曾遭受日本侵略的亚洲各国人民的感情。 根据材料提供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1895年,日本强迫清政府签订了《马关条约》,其中严重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是哪项条款? (2)1936年,张学良和杨虎城为了逼蒋抗日,发动西安事变,后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西安事变得以和平解决。它的和平解决有何重要意义? (3)从1937年12月开始,日军用枪杀、活埋、砍头、剖腹、挖心和砍剁四肢等手段,杀害我国同胞30多万人,制造了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你如何认识日军的这一暴行? (4)抗日战争中,极大地鼓舞了中国人民的抗战热情,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的是哪一战役? (5)你认为日本应该怎样做才能处理好与中国及亚洲其他国家的关系? 3、(1)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2)标志着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争初步形成。 (3)这是日本在中国犯下的战争罪行,但历史是向前发展的,我们不应总是停留在历史的仇恨中,但历史又是不容忘却的,它时刻提醒我们勿忘国耻,复兴中华,时刻提醒我们远离战争,热爱和平,提醒我们共创和谐社会,共创和谐世界。(有理即可) (4)百团大战。 (5)正视历史,反省罪行,以史为鉴,与邻为善,和平共处,开创未来。 4.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871年1 1月日本政府派出以岩仓具视为首,包括大久保利通、伊藤博文等人的大型考察团出访欧美,对欧美10多个国家的政治、外交、法律、军事、经济、文教等情况进行了认真考察。考察团提出的“殖产兴业”、“富国强兵” 、“文明开化”三大政策被奉为日本建国的指导方针。 材料二: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后,面对内忧外患的形势,清政府内部 以曾国藩、李鸿章等为代表的地主阶级认为“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 材料三: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日本投降,日本割占中国的大部分领土归还中国,但琉球归属权未定。……1970年至1971年,美国又将琉球和钓鱼岛一起交给日本,触发全球华人第一次保钓运动。中日建交后,双方同意暂时搁置钓鱼岛主权问题。 依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一反映了日本历史上的哪次改革?(1分)这次改革对日本产生了哪些重大影响? (2)依据材料二,19世纪60年代以后清政府内部实行的一场自救运动是什么?结合材料一,概括日本和中国在学习西方内容上的主要特点。 (3)19世纪90年代中日之间进行了一场较量,结果签订了哪一丧权辱国的条约?清政府割让哪些领土给日本? (4)目前中日两国因钓鱼岛问题产生摩擦。你认为两国应如何妥善解决这一摩擦? 4.(1)明治维新。(1分)摆脱民族危机,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跻身西方资本主义列强行列,走上对外侵略道路。(2分) (2)洋务运动。(1分)日本从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全 方位向西方学习;中国洋务派只是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2分) (3)《马关条约》。(1分)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1分),(必须答出台湾、澎湖列岛两条方可得1分) (4)中方:坚决维护领土主权,争 取和平协商解决,不排除使用武力;日方:尊重历史、正视现实,以史为鉴、面向未来。(2分)( 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世纪中期,德川幕府统治下的日本仍是一个闭关锁国的封建国家,1853年,美国强行打开日本的大门后,西方列强纷纷侵入日本,日本主权开始丧失,经济遭到破坏。面对内忧外患的严峻形势……1868年,日本政府开始进行改革。 ——岳麓版九年级历史上册 (1)1868年日本开始进行的这次改革史称什么?它对日本产生了什么积极作用? 材料二随着国力的增强,日本制定了以朝鲜为跳板向中国扩张的计划。1894年,朝鲜爆发农民起义,清政府应朝鲜政府请求,出兵帮助镇压。日本乘机派兵到朝鲜,制造事端,对中国开战。 —岳麓版八年级历史上册 (2)材料二描述的是日本历史上对中国发动的哪次侵略战争?这次战争迫使中国签订什么条约? 材料三 (3)二十世纪上半叶,日本军国主义不断对外发动侵略战争,不仅侵略亚洲各国,而且挑起太平洋战争。仔细观察上图,它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 材料四: 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的1945年7月,苏、美、英三国首脑举行波茨坦会议,会议期间,发布了敦促日本无条件投降的《波茨坦公告》,《波茨坦公告》第八条明确指出:《开罗宣言》之条件必将实施。而《开罗宣言》中明确规定,日本所窃取的中国之领土归还中国。《波茨坦公告》是确定二战后国际秩序的重要文件,保证了东亚地区从战乱走向和平、从衰落走向繁荣。但是,日本政府总是罔顾历史事实和国际法理,其恶劣行径充分暴露出对侵略历史不反省、对战后秩序不尊重、对地区稳定不负责的扭曲心态。历史是客观存在……如果日本不对照历史的镜子反省自己,反之一意孤行地挑起二战结果和战后国际秩序,日本将永远走不出历史的阴影,日本同亚洲邻国的关系将没有未来,最终只会永远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新华网文章 (4)《波茨坦公告》《开罗宣言》对解决中日钓鱼岛争端有何重要意义?你认为日本就怎样才能走出“历史的阴影”? 5.答:(1)明治维新;使日本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的危机。 (2)甲午中日战争 《马关条约》 (3)珍珠港事件 (4)为钓鱼岛属于中国提供了法理依据。(言之有理酌情给分)正视历史,反省罪行,以史为鉴,与邻为善,和平共处,开创未来,等等。(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6.近代以来,日本是侵略我国的主要国家,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请回答: (1)钓鱼岛是台湾岛的附属岛屿,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日本通过什么不平等条约割占了我国的钓鱼岛? (2)20世纪30年代,日本挑起全面侵华战争的标志是什么?列举日本侵华战争期间犯下的滔天罪行。 (3)右图的漫画名为《我先把这字模糊了!》它讽刺了当前日本右翼势力参拜靖国神社及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宣扬“侵略”性质尚未定论的行为。请就漫画中的现象谈谈你的看法。 6、 (1)《马关条约》。 (2)标志:“七七事变”或“卢沟桥事变”。南京大屠杀、细菌战、“三光政策”等。 (3)日本右翼势力的行为是为侵略战争翻案、为军国主义招魂。历史不容篡改;维护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果实;以史为鉴、警惕日本军国主义复活;日本只有正视历史和深刻反省过去的侵略历史,才有可能开辟未来等。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