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24 发布 |
- 37.5 KB |
- 16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届一轮复习人教版优化探究之新题精讲-逆向阅读意识在客观题中的综合应用学案
2019届一轮复习人教版优化探究之新题精讲-逆向阅读意识在客观题中的综合应用 学案 小说阅读(一)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喊 山 葛水平 炕上的孩子翻了一下身,蹬开了盖着的被子,哑巴伸手给孩子盖好,就听得大从外面蹦蹦跳跳地进来了。 大说:“我有名字了,韩冲叔起的,叫小书。他还说要我念书,人要是不念书,就没有出息,就一辈子被人打,和娘一样。”哑巴抬起头望了望窗外,幽黑的天光吊挂下来,她看到大手里拿着一包蜡烛,她知道是韩冲给的。 她用麻秆点燃了蜡烛,找来一个空酒瓶子把蜡烛套进去,有些松。她想找一块纸,大给她拿过来一张纸,她准备卷蜡烛往里塞时,发现了那张纸是王胖孩给她打的条子[注],上面有她的签字。她抬起手打了大一下,大扯开嗓子哭,把炕上的孩子也吓醒了,也开始哭。哑巴不管,把卷在蜡烛上的纸小心缠下来,又找了一张纸卷好蜡烛塞进酒瓶里,放到炕头上。她拿起那张条子看了半天,抚展了,走到破旧的木板箱前,打开找出一个几年前的红色塑料笔记本,很慎重地压进去。哑巴就指望这条子要韩冲养活她娘仨哩,哑巴什么也不要!哑巴返回来摸了大的头一下,抱起了炕上的孩子。这时候就听得院子里走进来一个人,不可能是其他人,是韩冲。韩冲用篮子提着秋天的玉米棒子放到屋子里的地上,韩冲说:“地里的嫩玉米煮熟了妤吃,给孩子们解个心焦。” 韩冲说完从怀里又掏出半张纸的蚕种放到哑巴的炕上,韩冲说:“一半天蚕就出来了,你没有见过,半张蚕能养一屋子,到时候还得搭架子。蚕见不得一点儿脏东西,哑巴,你爱干净,蚕更爱干净,好生伺候着这小东西。”韩冲说完走了。 哑巴想,我哪里还知道什么叫干净呀,我这日子叫爱干净吗? 夜暗下来了,月亮像一弯眉毛挂在中天上,半明半暗的光影加上阒寂的氛围,让哑巴有点嗒然伤心起来。潜沉于被时间流走的世界里,哑巴就打了个颤抖,觉得丈夫腊宏是死了,又觉得腊宏还活着,惊惊地四下里看了一遍,她的思维在清明和混沌中半醒半梦着。现在刚入秋,天到晚上有点夜凉。哑巴摸索着从窗台上找到一块手掌大的镜子来,举了镜子看到了自己的脸,好久了不知道自己长了个啥样,好久了自己长了个啥样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挨了丈夫的上顿打,想着丈夫的下顿打,眼睛盯着个地方就不敢到处看,哪还敢看镜子嘛,那个是要找死吆。 突然听得对面的甲寨上有人筛了铜锣喊山,边敲边喊:“呜叱叱叱——呜叱叱叱——” 山脊上的人家因为山中有兽,秋天的时候要下山来糟蹋粮食或者糟蹋牲畜,古时传下来一个喊山。喊山,一来吓唬山中野兽,二来给静夜里游门的人壮个胆气。当然了,现在的山上兽已经很少了,他们喊山是在吓唬獾,防备獾乘了夜色的掩护偷吃玉茭。 哑巴听着就也想喊了,拿了一双筷子敲着锅沿儿,迎着对面的锣声敲,像唱戏的依着架子鼓敲板,有板有眼的,却敲得心情慢慢就真的骚动起来了,有些不大过瘾。哑巴起身穿好衣服,觉得自己真该狂喊了,冲着那重重叠叠的大山喊!找了半天找不到能敲响的家什,找出一个新洋瓷脸盆。这个脸盆儿是哑巴从四川挑过来的,一直不舍得用。哑巴找来一根棍,想了想觉得棍儿敲出来的声音闷,提了火台边上的铁疙瘩火柱出了门。 山间的小路上走着想喊山的哑巴,天上的星星眨巴了一下眼睛,天上的一钩弯月穿过了一片儿云彩,天上的风落下来撩了她的头发一下,这么着哑巴就站在了山圪梁上了。哑巴举起了脸盆,举起了火柱,张开了嘴,她敲响了: “铛!” 新脸盆儿上的碎瓷裂了,哑巴的嘴张着却没有喊出来,“铛!”裂了的碎瓷被火柱敲得溅起来,溅到了哑巴的脸上,哑巴嘴里发出了一个字“啊!”接着是一连串的“铛铛铛——”“啊啊啊——”从山圪梁上送出去。哑巴在喊叫中竭力记忆着她的失语,没有一个人清楚她的伤感是抵达心脏的。她的喊叫撕裂了浓黑的夜空,月亮失措地走着、颠着,跌落到云团里;她的喊叫爬上太行大峡谷的山脊,让山上的植被毛骨悚然起来。直到脸盆被敲出了一个洞,敲出洞的脸盆儿喑哑下来,一切才喑哑下来。 (选自《人民文学》,有删改) 【注】 韩冲炸獾误炸死了哑巴的丈夫腊宏,在哑巴坚决不要赔款的情况下,由村干部王胖孩牵头,韩冲主动立下协议,负责养活哑巴娘仨,直到哑巴明确赔偿金额。 1.下列对作品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从大的叙述中可以看出,韩冲重视读书,有一定的见识,不希望哑巴的孩子继续哑巴的生活。 B.从哑巴对待王胖孩给她打的条子的态度中,可以判断这个条子在哑巴的心目中非常重要。 C.虽然丈夫腊宏对哑巴不够好,但是哑巴对腊宏还是有一点留恋的,因此她“又觉得腊宏还活着”。 D.喊山是当地由来已久的传统,最初目的既是吓唬山中野兽,也是给静夜里游门的人壮个胆气。 解析:此题考查把握小说的情节,“哑巴对腊宏还是有一点留恋的”理解错误,在小说中哑巴“又觉得腊宏还活着,惊惊地四下里看了一遍”,可见是对丈夫腊宏的害怕。 答案:C 2.文中画线的句子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解析:此题考查段落在文中的作用,这虽然是个一句话的小段,在文中却是一个过渡段,由上文韩冲说哑巴爱干净,过渡到哑巴回忆丈夫对自己的毒打,引出下面哑巴喊山的故事。注意从内容和结构两个角度分析。 答案:在内容上,运用心理描写,否定了韩冲的说法,表现了哑巴对自身悲苦命运的绝望,体现了哑巴内心的痛苦。在结构上,起到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上文讲到韩冲说哑巴爱干净,该句对此进行否定;下文讲到哑巴不敢照镜子,怕被丈夫打,在哑巴看来,连镜子都不敢照,还算什么爱干净。 3.作品为什么以失语多年的哑巴喊出声音作为结尾?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 解析:解答此题,可从以下三个方面思考:一是艺术构思方面,即表达技巧方面;二是人物形象方面,如人物形象给人的感受等;三是思想内容方面,可联系社会、人生、现实等方面进行多角度思考和多元考量。结合哑巴的生活处境,从这三个方面分析即可。 答案:①艺术构思上,既照应了文题,又通过突转产生戏剧性效果,可谓余韵悠长,耐人寻味;②人物形象上,一方面反衬哑巴的痛苦之深,一方面表现了哑巴由脆弱变得坚强,使哑巴这一人物形象更加丰满;③思想内容上,从展现哑巴的苦难到表现哑巴为自己的悲苦命运而呐喊,从而追求自由幸福的生活,这样写深化了作品的主题。(言之有理即可)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为良心标价 刘开学 吴书田和吴书耕是一母双胞胎的弟兄俩。 20世纪二十年代末弟兄俩同受业于一个私塾先生。那先生四书五经讲得并不怎么样,却写得一手好字儿。字儿是人的脸面儿。字儿是人的招牌。字写端庄了,写字的人才周吴郑王。这些话常挂在先生的嘴边。似乎,民国的基础教育没别的科目,就是识字写字。也难怪,七八十年过去了,现在不还是有人说,上学不就是念念书、识识字吗? 在先生的教诲下,书田、书耕也写得一手好字儿。弟兄俩俨然成了小城的书法家。 日本人打进小城的时候,书田、书耕已经成人。哥哥谋了份日本人的差事。弟弟不甘当亡国奴,远走他乡。 有人说书耕当了八路,有人说书耕落草为寇。 没有弟弟字的参照,哥哥的字似乎更出类拔萃了。那些年,小城的门脸字号、茶楼酒肆到处是他的墨迹。 六十年过去了。哥俩都早已作古,就是他们的名字也在多数人的记忆里消失了。可是,小城却成了规模较大的市。各项经济、文化活动也都盖上商品印鉴,打上市场化运作模式。 一日,文化市场又举行了一次拍卖会,拍卖物是吴书田、吴书耕的字儿。 尽管吴书田的字很好,也曾风靡一时,但他毕竟当过汉奸,大节有亏。他的一幅字喊到两万的时候,竞拍者的喉咙有如断了电的喇叭,再也不发声了。 吴书耕的字儿拿出来时境况比吴书田的还惨,喊到五千的时候再也没人理会。 这时,有一老人举起了左手:“我喊一万!” 拍卖师落下了锤子:一万了,一万呀!会场人们开始骚动,但是没有人接茬。人们把老人看成了半路杀出的程咬金。不知道他凭什么出这个价。 “一万五!”老人又喊,并举起了右手,为一万五造势。其实,这时说喊已不准确,老人是在吼。可是,依然没有人理会,激不起人们竞拍的热情。 有人开始说风凉话了:这老爷子是不是有病?也难怪,拍卖场上竞拍的主儿哪个不是神秘兮兮的,谁知这老头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再说,他左手一个价,右手又一个价,自己跟自己叫板,不是有病是什么? “没人接着喊是不?我喊两万了!”老者郑重地举起了左手。 “噢”——拍卖场像开了锅,同时也把一个五十岁左右模样的人喊了起来。“老伯,你不能这样喊!”那人说。 “我喊我的,你听你的,关你什么事儿?”老者说。 “我可是主家。我可不想让您老用这种形式救济我!再说,我囊中并不羞涩。”那人解释。 “你是——?”老年人问。 “我是吴书田的儿子。吴书耕是我叔。其实,我倒希望价高,不管哪幅,喊上去得利的都是我。” 老人冷冷地看了他一眼。 “没人喊是不,那我喊两万八!”老人高高地举起了右手,像是宣誓:“你们知道不,吴书耕是我的战友。他是八路军战士,他那握过笔的手举着大刀砍掉过七八个鬼子的头!”他顿了顿说:“不把他的字喊上去,我对不住良心!” 全场都在静静地看老人。 “人,不能只讲钱。可是,今天这事儿只能用钱说话了!” 会场的空气凝固了,人们已经不在呼吸;会场的声音冻结了,人们听得见自己的心跳。拍卖师高高地举起了拍卖锤,却又忘记了往下敲。大家都张着嘴。张着嘴却又不知道说什么。 长久地沉默之后,会场里突然爆发出了雷鸣般的掌声…… 4.下列对这篇小说相关内容和技巧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人一贯重视汉字的书写,认为字迹的美丑与人品的高下有联系,所以从古代直到民国年间,国人的基础教育不设置别的科目,就是识字写字。 B.日本鬼子占领小城后,吴书耕不愿当亡国奴,逃离了家乡,但他的去向和以后从事的活动一直不为家乡人所知。这一情节为后文自然地埋下了伏笔。 C.书法作品的主家表现得自大自负,他突然站起来阻止老人,恐怕还有这样一种担心:老人的举动有可能导致这场拍卖会无法继续进行下去。 D.钱不是万能的,良心也无法标价,但在拍卖会这个特定场合里,竞拍价的高低却直接反映着拍品的价值大小,所以老人说“今天这事儿只能用钱说话了”。 解析:A 项,结论武断。原文中是“似乎,民国的基础教育没别的科目,就是识字写字”,带有调侃之意,并非对民国教育做判断、下结论。 答案:A 5.在拍卖会上,吴书耕的字并不比吴书田的字差,可是,他的字竟然拍不过汉奸的字。这一情节反映了人们怎样的心理活动?在小说中有何作用?请结合文本简析。 答案:①吴书田的字,艺术质量很高,但人品有缺,珍藏这种人的书法作品,好像不太合适,良心上也难以接受。②吴书耕的字,艺术质量也很高,但人品怎样,更是无从得知,于是便无法决定是否继续往上叫价。 作用:①从情节上看,设置悬念,为下文老人的愤然出手做铺垫。②从关照主题上看,表现出人们在民族大义、大是大非面前,是有着发自良心的取舍的。 6.本篇的结尾,拍卖师出于职业习惯举起了拍卖锤,却忘了往下敲。小说在此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空间,预示了某种似乎是不言而喻的结果。那么最终,这个拍卖锤是敲下去了还是没敲下去呢?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看法。 解析:此题考查分析情节的合理性。要注意从情节与情节、情节与人物、情节与环境、情节与主题、情节与读者多角度分析。 答案:(示例一)我认为拍卖师没把小锤敲下去。①情节设置上:虽然老人摆出了一副竞拍的架势,但自己跟自己竞价,明显不符合拍卖的规则。②环境氛围上:掌声表明大家已经一致公认了这幅字的价值,不需要拍卖师一锤定音了。③主题呈现上:这锤不必落下,就已经敲在了人们心上,人们已经用自己的良心为这幅字标出了它应有的价值。④人物心理上:拍卖师已经被老人的举动和现场的气氛所感染,没必要非落锤成交,让老人出这笔钱。 (示例二)我认为拍卖师把小锤敲下去了。①人物身份上:落锤符合拍卖师的身份,是体现职业素养的行为。②环境场合上:符合拍卖会场的规矩,作品价值的体现具有公信力。③主题显现上:对得住英雄,对得住老人,对得住大家,也对得住自己的良心。④环境氛围上:掌声表明这幅字值那么高的价,也含有让拍卖师一锤定音之意。 小说阅读(二)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庐山瀑布云 陈世旭 昨天中午,院长老廖突然接到从青海来的电话,说地质学家彭工当天下午到达山下的火车站,他接站。老廖一下懵了头。疗养院的车送疗养员去了山下的风景点,傍晚才回来。留在家里的一辆备用小车,被韦局长要去了。韦局长所在的那个省的科技局在疗养院基建的时候给过许多支持,他不好意思让人家觉得怠慢。 彭工,老廖没有见过,却很熟悉,有关他的报道,老廖读过很多:50年代他从国外回来,接着就去了柴达木,在那里一待就是好几十年,大半时光都在终生不见绿色的盐湖度过。50岁刚出头就牙齿掉光,发顶早谢。中科院在庐山建了这个疗养院之后,不知动员过他多少次来疗养,他都谢绝了。这次,他被强行要求来疗养。人们希望,借助这里经由大量针叶林的尖端放电产生的大单位的负氧离子,使他得到一次充分的休养生息。 老廖向其他单位借车,一个接一个地打电话,结果毫无希望。正当旅游旺季,哪个单位的车也不会闲着。只有请山下风景点转告,让韦局长坐的那辆小车去接彭工。结果韦局长很不高兴,他不相信这么大个庐山就挤不出一辆车。他把住车门,理论了好半天,等司机急急忙忙把小车开到火车站,最后一批旅客已经走出车站广场。司机只好一路缓缓留意着,把车开回来。 彭工的去向只有几种可能:要么误了车或者又一次改变了主意,要么被山下什么单位接走,要么自己上了旅游车……如果没有意外,他应该会来个电话。 老廖整夜坐在值班室的电话机旁,等这个也许会来的电话。 下面有人喊他,喊声很急。莫非是彭工到了?他猛地站起,推开窗户: “什么事?” “餐厅里吵起来了。” 韦局长昨天回来开始腹泻,上了两趟医疗室才勉强止住。早上一进餐厅,他就找食堂管理员。 “你自己看看你们做的饭菜!” 韦局长狂轰滥炸一番,管理员默不作声。 “哪个,哪个说我有问题?” 忽然一声大喊,食堂大厨挤进来,手紧紧抓着一支擀面杖。 “你再说一遍,我有什么问题?” 韦局长后退了一步:“我没有说你,我说的是饭菜。” “饭菜都是我做的。我吃了,拉的屎你嚼都嚼不烂。你拉肚子,关我屁事!” “送我走!”韦局长对刚下来的老廖说。 “好吧,我送你。” “我看彭工不来倒是对了。何苦来受罪呢……” 韦局长没完没了。 “停车!” 老廖突然喊。 车子怪叫一声刹住了。 老廖发现了一个人。那个人秃顶,两腮下塌,在庐山早晨一尘不染的阳光下,沿着牯岭街心公园的小道,向园门外缓缓走来。 老廖直直地盯着这个离车窗越来越近的人。 不错,是他,是彭工,是那个照片一再在报纸上登过的地质学家。 老廖推开车门,跳出去—— “请问,您是彭工?” “是啊,您是?” “我是疗养院的。我们昨天中午接到你要来的电话,可把我们找苦了。” ①老廖的两条腿微微发抖。 “哎——呀,”彭工声音喑哑,“抱歉,抱歉!我该主动跟你们联系的。” “您来了就好。” ②老廖的声音有些哽咽了。 “我昨天就上山了,坐旅游车上来的。天快黑了,我想你们都该下班了,不好去麻烦你们。” “您在哪里过夜的呢?” “那里。” 彭工回过头,指了指街心公园的草地。草地上,还有一些从山下带着席子和毯子来的露宿者横七竖八地躺着。几乎是清一色的青年男女。 “这里真绿,绿得醉人。不像我们那里,坐车跑几天也看不到一点绿色,有时候忽然发现一棵小草,全车的人都要下车来,围着看个半天。” 彭工仰起清瘦枯槁的脸,陶醉地眯着眼睛,两边塌陷的腮帮子翕动着。 “我昨天睡得真好。” “彭工……” ③老廖的泪水夺眶而出。 “苦了您了!” “苦?怎么会苦?我喜欢露营,在戈壁滩露营惯了。这里枕的、垫的是这么厚的绿草,享受得很,简直就是奢侈了。” 彭工像儿童一样笑着。 老廖一把从彭工手上拿过行李箱,走回车子,拉开后车门,对里面的韦局长说:“跟您打个商量,请您下车等一等,我把彭工送回疗养院,再来送您下山,行吗?” 车子里没有回答。 前面,碧蓝碧蓝的天空下,雪一样洁白耀眼的庐山瀑布云,正从日照峰那一面翻越过来,波涛汹涌,漫无边际,滚滚而下,淹没了牯岭所有的峰峦、峡谷、树林、溪流、屋舍与楼亭。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小说对彭工的刻画既有虚笔,也有实笔。前面交代的老廖读过的关于彭工的报道是虚写,彭工出场后则采用了实写,虚实结合,突出了彭工的形象。 B.老廖要用小车去接彭工,韦局长却“把住车门,理论了好半天”。这一笔墨既刻画了韦局长的形象,也为后文写韦局长食堂吵架、拒绝送彭工等做了铺垫。 C.小说塑造韦局长这一形象的作用,主要是与彭工形成鲜明对照,突出彭工形象。也将作品主题引向对官僚主义作风的批判,增加了主题的深刻性。 D.坐旅游车上山,露宿街心公园的草地,赞叹公园的草地“绿得醉人”,这些举动与语言显示出彭工对庐山美景的喜爱与向往,以及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解析:D项,“显示出彭工对庐山美景的喜爱与向往,以及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错。彭工原本不想来疗养;坐旅游车上山,是怕麻烦别人;露宿街心公园的草地,是无人接站造成的;赞叹公园的草地,表现他工作环境的单调与条件的艰苦。 答案:D 2.文中画线的三个句子分别表现了老廖怎样的心理?请简要分析。 解析:此题考查对小说人物心理描写的分析,要注意结合小说的前后语境。第①处“老廖的两条腿微微发抖”是没有接到彭工的内疚与不安;第②处“老廖的声音有些哽咽了”是被彭工的宽容理解感动;第③处“老廖的泪水夺眶而出”是对彭工的高尚精神的崇敬之情。 答案:①没有接到彭工,老廖内疚不安,生怕受到责怪。②彭工不但没有责怪,反而向他道歉,老廖心里很是感激。③坐旅游车,露宿草地,全是为他人着想;工作环境艰苦,清瘦枯槁,则是为国奉献:彭工的高尚人格让老廖心生崇敬。 3.小说结尾对景物的描写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解析:本题考查景物描写的作用,解答此题,要注意结合这段文字描写的具体内容和在文中的位置分析。从内容看,“雪一样洁白耀眼的庐山瀑布云”正是小说题目的照应处;其次,“雪一样”是彭工高洁品行的象征,是对彭工的赞美;再次,小说用美丽的环境结尾,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空间。符合这几点即可。 答案:①结构安排方面:呼应题目,扣题。②人物塑造方面:用瀑布云的洁白衬托彭工的高尚,反衬韦局长的丑陋。③艺术效果方面:耐人寻味,给读者留下回味的空间。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奶 奶 曹文轩 开镰了,收割了,新稻登场了。 青铜的爸爸赶着拖着石磙的牛,碾着稻子。稻粒不像麦粒那样容易从禾秆上碾下,碾一场稻子,常常需要七八个小时。所有的稻子,几乎是一起成熟的,秋天又爱下雨,因此,全村的劳力,都必须被发动起来,不停地收割,不停地装运,不停地碾场。 深夜,爸爸的号子声在清凉、潮湿的空气中飘荡着,显得有点儿凄凉。 碾上几圈儿,就要将地上的稻子翻个身再碾。通知大家来翻场的,是锣声。锣一响,大家就拿了翻场的叉子往场上跑。 夜里,疲倦沉重的人们一时醒不来,那锣声就会长久地响着,直到人们一个个哈欠连天地走来。 第一场稻子碾下来,很快就按人口分到了各户。当天晚上,人们就吃上了新米。 那新米有一层淡绿色的皮,亮亮的,像涂了油,煮出来的无论是粥还是干饭,都香喷喷的。 面黄肌瘦的大麦地人,吃了几天新米,脸上又有了红润,身上又有了力气。 这一天晚上,奶奶对全家人说:“我该走亲戚了。” 奶奶是要去东海边她的妹妹那儿。奶奶说,她活不了太久,趁还能走动,她要去会一会妹妹。 爸爸妈妈倒也同意。但是,他们没有想到奶奶去东海边还有更重要的原因。过去的这段日子里,青铜家借了别人家不少粮食,等将这些粮食还了,青铜家的粮食又很紧张了。奶奶想,她去她妹妹家住上一段时间,就会省出一个人的口粮。妹妹家那边相对富裕。还有,妹妹家那边,是一个大棉区,每到采摘棉花的季节,就会雇很多人采摘棉花,工钱是钱或是棉花。她想弄些棉花回来,给青铜和葵花做棉袄、棉裤,马上就要过冬了。日子过得这么清贫,这两个小的,却一个劲地蹿个儿,原先的棉袄、棉裤,即使没有破破烂烂,也太短了,胳膊和腿,去年冬天就有一大截露在了外面,让人心疼。 然而,奶奶只说去看看她的妹妹。 奶奶走后,青铜一家人,心里总是空空落落的。 过了半个月,奶奶没有回来,也没有一点儿音信。 妈妈开始对爸爸抱怨:“你不该让她去的。” 爸爸说:“她一定要去,你拦得住吗?” 妈妈说:“就是该拦住她。她那么大年纪,不能出远门了。” 爸爸很心烦,说:“再等些日子吧,再不回来,我就去接她回来。” 又过了半个月,爸爸托人捎信到海边,让奶奶早日回家。那边捎话过来,说奶奶在那边挺好的,再过个把月,就回来了。 不出半个月,海边却用船将奶奶送回来了。船是夜里到的。陪奶奶回来的,是爸爸的表兄。他是背着奶奶敲响青铜家门的。 全家人都起来了。 爸爸打开门,见到这番情景,忙问表兄:“这是怎么啦?” 表兄说:“进屋再说。” 全家人都觉得,奶奶变得又瘦又小。奶奶却微笑着,竭力显出一副轻松的样子。 爸爸从表兄的背上将奶奶抱起,放到妈妈铺好的床上。爸爸抱起奶奶时,心里咯噔一下:奶奶轻得像一张纸! 一家人开始忙碌起来。 奶奶说:“天不早了,一个个赶紧睡吧,我没事的。” 爸爸的表兄说:“ 她老人家在那边已经病倒十多天了。我们本想早点儿告诉你们的,但她老人家不肯。我们想:那就等她好些吧,好些,再通知你们。没想到,她的病非但不见好转,倒一天一天地加重了。”他回头看了一眼床上的奶奶,声音有点儿颤抖,“她是累倒的。” “她到了我家后,也就歇了两天,就去棉花田摘棉花了。别人无论怎么劝她别去摘,她就是不听。直到有一天中午,她晕倒在棉花地里。幸亏被人看到了,把她送了回来。从那一天起,她就再也没有能起床……” 青铜和葵花一直守候在奶奶的床边。 奶奶的脸似乎缩小了一圈儿,头发白得像寒冷的雪。 她伸出颤抖的手,抚摸着青铜和葵花。 青铜和葵花觉得奶奶的手凉丝丝的…… (节选自《青铜葵花》) 4.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文章交代稻粒不容易被碾下来,碾一场稻子需要七八个小时等内容为后文爸爸深夜碾场的情景以及翻场的人们“哈欠连天”等内容做铺垫。 B.奶奶说自己“活不了太久”,这说明奶奶年纪很大了,另外也是奶奶想通过这句话不让家人阻拦自己走亲戚;同时,这样写也为后面写奶奶累病埋下伏笔。 C. 爸爸将奶奶抱起的情节,运用了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的方法,同时还运用了比喻和夸张的手法,表明奶奶极其瘦弱、病情严重。 D. 爸爸表兄的话是补叙内容,交代了回家后的奶奶病情很重、体重很轻、头发更白的具体原因,表现了爸爸的表兄一家人对奶奶的关心和对爸爸的责备。 解析:D项,“对爸爸的责备”错误,爸爸表兄的话主要介绍了奶奶的辛勤劳动。 答案:D 5.小说开篇几段描写了新稻登场的情景,这样写有哪些作用?请简要分析。 解析:本题要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来分析。从内容上看,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社会背景;小说开篇用了8个自然段来写新稻收获的情形, 突出了人们的疲惫、繁忙。从结构上看,因为是收获的季节,奶奶才会想到去摘棉花挣钱,这就自然地引出了下文奶奶走亲戚的情节。 答案:①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和人物等。②表现了大麦地人收获时节的繁忙和疲惫。③营造主要故事情节的背景,为下文引出奶奶要到她妹妹家走亲戚的情节做铺垫。 6. 奶奶这个人物有哪些形象特点?小说表达了怎样的主题?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解析:解答第一问时可仔细阅读全文,筛选出有关“奶奶”的信息,然后归纳总结。第二问解答时可通过对小说情节的梳理、对人物形象的把握来总结。本文的主题应为彰显纯朴的亲情,表达了作者对贫穷的劳动人民的同情之情。 答案:(1)形象特征:① 关爱家人。奶奶到她妹妹家除了串亲戚外,更重要的是她去妹妹家后家里可以节省一个人的粮食,她也可以在妹妹那儿摘棉花,为青铜、葵花做棉袄、棉裤,但她不把这些想法告诉家人,以免他们担心。②勤劳善良。到了妹妹家后的奶奶只休息了两天就到地里干活,一直到累倒在棉花地里为止;累病了也不想让家人知道,一直到病情越来越重才回家。(2)小说主题:①彰显了纯朴的亲情:奶奶对家人的关爱和家人对奶奶的牵挂之情;②表达了作者对贫穷的劳动人民的同情和热爱之情。 小说阅读(三)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朱友山 杨林海 在我们瓷片族中,朱友山绝对算得上一个大家。 朱友山玩瓷片的时候,根本没人意识到古代的碎瓷片能玩——他在市住建局上班,有一次去工地上量土方,忽然看见一个明代的土坑里挖出几块碎瓷片,拿到水下冲洗,他发现上面用青花画了一人一鹿。 朱友山觉得好玩,把它放进提包里。 有一次碰到个文博专家。文博专家懒懒地说了一句:“粗大明。” 什么意思呀? 明朝的民窑瓷器大多粗陋不堪。 朱友山当时只觉得这个瓷片好玩,并不知道它的朝代。 赶紧孙子一样地过去请教,人家告诉了他明朝的瓷器釉色和底足的特点。 说到上面的青花图案,人家启发他:你看这个人戴的官帽,再看这只鹿在哪里。 帽子很高,鹿在他的身后只露出一个头。 对了,这叫“高官(冠)厚(后)禄(鹿)”。 虽然粗——底足上沾满了瓷渣——可是胎薄釉厚,应该是读书人为求一个好口彩而使用的器物。 哦? 哦! 过去古玩行里有一句行话:瓷有毛,不值分毫。朱友山手里的只是个碗底儿,文博专家虽然说得头头是道,却也并没有觉得有多珍贵。 但是朱友山喜欢——喜欢,就留着玩呗,他用鞋盒盛好,拿一个小本子把文博专家的话工工整整地记下来。 再去工地量土方,烟呀酒的就免了。 工地上的甲方会事先把挖到的碎瓷片捡起来,清洗干净——放到他的自行车上。 等到别人意识到瓷片也算是个玩意儿的时候,朱友山已经收了十多年,他的瓷片已经有了几万片。 等到文庙的地摊上开始有瓷片卖的时候,朱友山已经有了几十万片。 虽然现在“瓷有毛,不值分毫”的话已经不再有人提起,但玩瓷片的人还是像写网络小说的作家一样不被重视——省古陶瓷研究会好歹同意在全省瓷片族中发展一名会员。朱友山成了当然的人选。 ——古陶瓷研究会的专家那都是什么样的专家啊,人家吃过的盐比我们吃过的米还多呢。 那时候朱友山早已从工作岗位上退下来,我们一边送他去省里面试,一边嘱咐他:“人家愿意吸收你,实在是给了咱瓷片族大面儿了——见了专家们,咱得看人家的脸色行事。” 八十多岁的朱友山像个孩子似的一脸得意:“我懂,混社会我有一套——当年在住建局,有个领导说我不务正业,最后还不是被我摆得妥妥帖帖的?” 古陶瓷研究会的专家倒也没有接受我们孝敬的烟呀水呀,人家随手从博古架上捧出一只碗,请朱友山断代。 朱友山看看碗底,有刮削痕,中间有一个淡淡的凸起(行话:鸡心),笑了笑:“明朝的吧?” “能不能再断得具体一点——明朝什么时期的呀?” “明晚的——明朝的碗都有鸡心,早期的很重,到了中期,鸡心就不太强调了,这一件的鸡心已经近于无。” 原来是这样呀。 “孤证不证——我再来看看青花的发色。”朱友山接过碗来看膛里的图案。 “扑哧!”他笑了起来。 “这是明朝人的衣服被现代人穿了——在演戏呢。” “啊?”我们能明显地感觉到一个专家的脸色变了:“这是我刚买的,虽然有些疑惑,但我没看出来是假的呀。” “你当然看不出来。”我们拼命地朝朱友山使眼色,可他根本不管不顾,“这个碗的胎、釉、形制得都没问题——这是明代的素碗,价格不高,但是现代的窑工们得到后,又在碗心里画了青花,入窑再一次烧制而成。” 每个时期,烧制出的青花发色是不一样的。 这样呀。 我们在心里都暗暗地为片儿朱喝彩,我看到,专家们的脸上也流露出了赞许的微笑。 ——看来朱友山进入省古陶瓷研究会是没问题了。 但是谁也没料到的结果出现了:那个买碗的专家出于对正品的洁癖,把碗扔到了外面的水泥地上。 就算是现代人在上面画了青花图案,可碗本身是明代的没错呀。 它能流传到今天,容易吗? 朱友山急白了脸。 那个碗碎成了十八瓣荷花,但幸亏碗底子还是好的。 朱友山捡起碗底,对我们说:“我不想加入这个古陶瓷研究会了,我们回去吧。” (选自《小小说月刊》2017年1期)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朱友山本在住建局上班,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玩上了古瓷片,从此一发不可收,成为行家里手,并且堪称瓷片族中的大家。 B.由于玩瓷片的人像写网络小说的作家一样不被重视,因此,当省古陶瓷研究会同意在瓷片族中发展一名会员时,大家都很激动。 C.小说在描写主人公朱友山时,综合运用了语言、动作、神情、肖像以及细节描写等多种方法,从而将其形象塑造得栩栩如生。 D.小说在描写主人公朱友山面试经过时,巧妙地运用侧面衬托法,通过刻画“我们”的心理感受和专家的表现来展现朱友山的性格特点。 解析:C项,描写主人公朱友山时无肖像描写。 答案:C 2.小说中的朱友山有何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 解析:从小说的故事情节看,朱友山多年坚持收集瓷片,可谓专注;特别是在一开始,对于瓷片什么也不懂,别人交给他的知识,他都记下来,可谓认真、勤学好问;在被推荐到省文博馆后,又敢于直言,可谓率直;最后不愿加入这个古陶瓷研究会,可谓不追求名声。 答案:①专注执着。几十年如一日,爱好、搜集、研究古代碎瓷片。②勤学好问。像孙子一样向文博专家请教并工工整整记下来,终成大家。③坦荡率真。给瓷碗断代时直言不讳,为专家摔碎瓷碗而急白了脸,并愤然拒绝入会。 3.对于朱友山“不想加入这个古陶瓷研究会”之事,你怎么看?结合全文,谈谈你的观点和理由。 解析:这是一个探究阅读的个性化题目。赞成和不赞成都可以,但要结合小说的故事情节,观点鲜明、理由充分地进行分析。 答案:(示例一):赞成。理由:古陶瓷研究会中的某些专家并没有真才实学,不能看出明代素碗被现代窑工再次烧制,更重要的是,他们并不是真正爱惜古陶瓷,为了自身所谓对“正品的洁癖”不惜毁坏明代瓷碗。朱友山入会既不能提高鉴别能力,更难以与之为伍。 (示例二):不赞成。理由:尽管研究会中不乏无真才实学、却以对正品有“洁癖”的名义毁坏古陶瓷的伪专家,但也有一些赏识朱友山且水平颇高的真专家,加入研究会有助于开阔视野,促进交流,从而进一步提升自己,为研究、保护古陶瓷做出更大的贡献。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秋风里的泥瓦匠 王往 大厦快竣工时,秋风到了。 泥瓦匠喜欢秋风。他常常站在脚手架上探着头,迎着从西北吹来的秋风,向着西北的天空出神。他的家在这个城市的西北方向。他想象着稻谷、黄豆、山芋和向日葵的模样,想着春天和老婆的约定,恨不得手里的瓦刀变成镰刀。 十来天过去了,大楼终于竣工了,可是工友们没领到工钱:建筑公司的老板躲了起来,副手出来解释说,大厦所属单位的资金还没到位。 工友们一下子感到了秋风的寒凉。他们找谁都没用,都说老板不出面没办法。 一晃几天过去了,秋风好像一天比一天凉。 泥瓦匠说:“不行,我等不下去了,我要回去收庄稼。” 工友们说:“你头脑有毛病呀,庄稼值几个钱,你这一年工钱怕抵你三季庄稼呢。” 泥瓦匠说:“这我知道,可是,我还是想回去收庄稼。” 一个年轻的工友怕他真的要回家,说道:“都像你一样走了,谁在这里要钱呢?谁回去,我们要回的工钱就没他的份!” “对,谁先回去,要回的工钱就没他的份!”其他工友纷纷斜眼看他。 可是,这个叫天丰的泥瓦匠还是悄悄走了,趁着大伙睡着时,去了汽车站。临行前留下字条:两天后一定回来。 泥瓦匠到了家乡,秋收已经开始了。秋风吹动着他结着砂浆的衣角,他急切地奔向自家的田头。 老婆一开始并没问他带回了多少钱,只是心疼他,说他黑了瘦了,给他煮了一只肥大的母鸡。他匆匆吃了几口就说:“饱了饱了,我去磨镰刀,磨好了镰刀,明天一早就去收豆子。我去田头看了,我们家的稻子、豆子都熟了,先收豆子吧。”他蘸着清水,在光滑的石头上磨着月牙形的镰刀。女人一边搓着草绳,一边看着他,更加心疼他了。 第二天一早,泥瓦匠和他的女人,拿了雪亮的镰刀,走向了田野。 泥瓦匠割得快,女人割得慢。女人割了一会儿说:“他们心咋那么黑呢?盖那么大的房子有钱,咋就不发你们那一点工钱呢?” “可能是真的没钱,盖房的单位欠了工程队的,过一段时间说不定就有钱了。”泥瓦匠安慰着他的女人。 女人说:“那一收完庄稼,你就去。” “去。收了豆子,再收稻谷,一收完我就去。”说完,弯下腰,拼命地挥动镰刀,豆秆咔咔响成一片。 女人说:“你不要这么辛苦,这些活,我能干了,春天时,你没在家,插秧、种豆子,不也是我一个人么?我就怕去迟了,人家拿了钱跑了。” “他们跑不了!”泥瓦匠用镰刀狠狠地砍向一个土坷垃。 “你怎么断定人家跑不了?”女人终于忍不住责怪他了。 他没办法回答女人这句话。 女人割了几把豆子又说:“唉,我就是担心人家拿了钱跑了,你吃了那么多苦不是白吃了?” 泥瓦匠停下来,慢慢转过身来,说:“我也担心啊,可是我实在想和你一起收庄稼。”说了这话,泥瓦匠的眼里布满泪水。 当晚,泥瓦匠收割到了深夜,月光下的豆子心甘情愿地倒在他的脚下。 然后,他又去了稻田。低垂的稻穗在清凉的秋风里轻轻摇摆,他站了好久。“我等不及收割你们了,我要去讨工钱。”他对着稻子说话。 泥瓦匠又到了工地。工友们惊诧了一阵后,纷纷来问他秋收的情况。 他说:“家里很好,收成也好,可是要钱是大事。” 泥瓦匠在他原来的床铺上坐下,整理行李。他打开编织袋,拿出一把刀来,顿时,他愣住了,工友们看到的并不是他做手艺的瓦刀,而是一把月牙形的镰刀。 (选自《广西文学》,有删改) 4.下列对作品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准确的一项是( ) A.小说中其他泥瓦匠与天丰形成鲜明对比,他们被金钱腐蚀了心灵,不想念家里的庄稼,是一群被城市文明异化的农民形象,而天丰并不看重金钱。 B.天丰的妻子在小说中是天丰的有效烘托,她心疼丈夫的身体,又痛恨城里的开发商利欲熏心,担心丈夫是否能把钱要回来。 C.小说中写月光下清凉的秋风摇动着低垂的稻穗,表达了主人公天丰对乡村和家乡的眷恋,使小说散发着浓郁的乡土气息。 D.小说的语言于平实中带着诗意,散发着乡土的气息,其中的黄豆、山芋、稻谷、豆子似乎都有生命,向读者讲述生活的价值取向。 解析:A项,“他们被金钱腐蚀了心灵”的评价不当,“天丰并不看重金钱”错误,他对庄稼说“我等不及收割你们了,我要去讨工钱”说明他也在乎金钱。 答案:A 5.请概括主人公天丰的性格特点。 解析:概括小说人物形象要抓住人物的言行。天丰在城里务工,对秋风特别敏感,在老板不给工钱的情况下,一个人偷偷回去收秋,可见他对家乡的思念,对妻子的关爱,对农村生活的眷恋。他相信老板会给钱,并诚实地回到工地,可见其善良、守信、厚道、淳朴。符合这些特点即可。 答案:①思念家乡,热爱田园生活;②关爱妻子,不忍心妻子一人在家操劳;③淳朴厚道,不相信老板不给工钱;④诚实守信,春天和老婆约定回去收割庄稼,秋天和工友约定两天后回来要工钱,他都做到了。 6.天丰又回到城里讨要工钱,结果带去的不是“瓦刀”而是“镰刀”。这样收束全文有何深刻的意味?请结合文本,联系现实,谈谈你的理解。 解析:解答此题,要注意“镰刀”和“瓦刀”在文中的象征意义,前者象征对农村生活的眷恋,后者是城市务工生活的表现。天丰带回来的是镰刀,表现了对乡村生活和妻子的挂念,也是其矛盾心理的体现。 答案:①镰刀象征着乡村(生活),瓦刀象征着城市(生活)。②无论天丰带去“瓦刀”是无意的还是有意的,都表现了他对秋收的极度重视,对乡村田园生活的留恋,对城市建筑工生活的厌倦。③“镰刀”和“瓦刀”体现了两者间的冲突,体现了作者对在城市中讨生活的农民工的生存困境的关注,引人深思。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