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24 发布 |
- 37.5 KB |
- 25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届二轮复习:第一部分板块二第9讲 近代中国的觉醒与探索——国民政府统治时期(学案)
第9讲 近代中国的觉醒与探索——国民政府统治时期 从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到新中国成立(1927~1949年)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反帝反封建斗争胜利和民族独立的时期,也是中国近代化曲折前进时期。 1.政治上: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取得了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基本上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2.经济上:民族资本主义在国民政府统治初期发展较快;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期间遭到摧残。物质生活、交通通讯和影视业在近代后期得到发展。 3.思想上:毛泽东思想形成和成熟,并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阶段一 国共十年对峙时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1927~1937年) 一、 政治上:民主革命的发展 1.新道路的开辟 (1)道路探索:大革命失败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实践中找到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形成了“工农武装割据”的局面。 (2)红军长征:1935年遵义会议 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中共逐渐走向成熟。 (3)日本侵华: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占领东三省,扶植伪满洲国政权,华北地区日趋殖民化,中华民族面临严重民族危机。 (4)局部抗战:九一八事变后,中国的局部抗日战争开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二、经济上:民族工业曲折发展与社会生活的变化 1.民族工业较快发展 (1)原因:南京国民政府基本实现统一并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2)表现:棉纺织业、面粉业和新兴工业部门,如化学工业、橡胶工业都有较大发展。 2.根据地经济建设 中共先后在根据地实施土地革命和经济建设等举措,形成了新民主主义经济。 3.社会生活 中国的航空业起步;报刊业获得发展;影视业发展。中国近代社会生活和风俗发生重大变化。 三、思想上:毛泽东思想形成 毛泽东撰写了《井冈山的斗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等文章,提出“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工农武装割据”道路,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 考法1 从历史解释角度考查中国共产党对民主革命道路的探索 [典例1] (2016·全国Ⅱ,29)1930年,鄂豫皖革命根据地英山县水稻单位面积产量增加二三成,有的甚至达到五成,出现“赤色区米价一元一斗,白色区一元只能买四五升”的情况。这主要是因为根据地( ) A.农民生产的积极性高涨 B.红军英勇奋战保卫农民生产 C.政府主要精力用于增产 D.人民打破国民党的经济封锁 考题点评 本题以20世纪30年代革命根据地水稻产量的增加为切入点,考查“工农武装割据” 思想的实践及影响。解答本题关键是:把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水稻产量增加与“工农武装割据”的内容联系起来思考。 解析 根据材料时间“1930年”可知当时处于土地革命时期,共产党在根据地开展土地革命赢得了农民的支持,调动了他们的生产积极性,出现了粮食增产现象,故A项正确;其他三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排除。 答案 A [典例2] (2013·全国Ⅰ,30)1928年中共六大通过的《政治议决案》指出:各省自发的农民游击战争,只有和“无产阶级的城市的新的革命高潮相联结起来”,才可能变成“全国胜利的民众暴动的出发点”。这反映了当时中共中央( ) A.主张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 B.坚持以城市为中心的革命模式 C.重视农民战争与城市暴动的结合 D.认为农民阶级是取得革命胜利的主导 考题点评 本题以中共六大的政治决议为载体,考查中共探索民主革命道路的曲折。解题关键是:理解题干史料信息对农民阶级的地位和作用的认识。 解析 据题干“1928年”这一时间信息,并提炼材料有效信息,当时中共六大认为,各省自发的农民游击战争,不足以变成“全国胜利的民众暴动的出发点”,必须要联结“无产阶级的城市的新的革命高潮”。这充分反映了当时中共中央仍然坚持以城市为中心的革命模式,故选B项。其他三项均对材料理解片面。 答案 B 理解近代中国无产阶级对民主独立富强道路的探索 (1)主张: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作指导,建立新民主主义国家。 (2)实践: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 (3)特点:从最高纲领到最低纲领(国共第一次合作,开展国民革命);从以城市为中心到创建农村革命根据地(国共十年对峙);从反蒋抗日到联蒋抗日(国共第二次合作,开展抗日战争);从农村再到城市(人民解放战争)。 1.(视角 中共民主革命道路的探索) 1930年2月,中国发生大规模军阀混战,当时的中共中央领导人乘机提出把组织工人罢工、组织地方起义、组织兵变等作为革命的中心策略来抓。这表明当时的中共中央领导人( ) A.对中国革命的任务认识模糊 B.能从时局出发做出正确决策 C.对革命形势的估计明显错误 D.找到了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 解析 A表述与材料“把组织工人罢工、组织地方起义、组织兵变等作为革命的中心策略”不符,故A错误;当时的中共中央领导人忽视了当时敌强我弱的形势,犯了“左”倾错误,故B错误,C正确;根据所学,正确道路为农村包围城市,故D错误。 答案 C 2.(视角 土地革命)1928年《井冈山土地法》规定:“红军及赤卫队的官兵,在政府及其他一切公共机关服务的人,均得分配土地,如农民所得之数,由苏维埃政府雇人代替耕种。”这一规定( ) A.增强了红军抗敌的信心 B.意在改善农民生活 C.推动了根据地经济发展 D.具有社会保障思想 解析 根据题干材料可知,“红军及赤卫队的官兵,在政府及其他一切公共机关服务的人”均得分配土地,而且“由苏维埃政府雇人代替耕种”,具有对部队及公职人员社会保障的意图,故选D项。 答案 D 考法2 从家国情怀角度考查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典例3] (2016·全国Ⅲ,30)下图是1932年出产的一款火柴上的图案。据此可知,当时中国( ) A.民族火柴工业举步维艰 B.新的营销方式得到采用 C.开始兴起实业救国思潮 D.全国抗日救亡运动高涨 考题点评 本题以图文材料为载体考查民族工业发展与时代背景的内在联系。解题关键是:阅读图文,从图中信息与时代背景相联系进行思考认识。 解析 依据时间“1932年”及图案中“抗敌”“十九路军”“振我中华”等信息可知,这种设计是为纪念抗日的先锋十九路军,1932年“一·二八事变”中,十九路军英勇抗击日本侵略。前方将士英勇杀敌,后方民众全力支持积极声援,体现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涨,故选D项。A、B项与题干材料信息不符;C项与题干时间不符,故排除。 答案 D 国民政府前十年民族工业的快速发展 1.主要原因 (1)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很快完成全国统一,为民族工业的发展提供了稳定的环境。 (2)国民政府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鼓励发展工业、农业和交通运输业,促进了经济发展。 (3)设立了国家银行,实行“币制改革”。[1935年,国民党政府废止银本位制,推行法币(纸币)政策,对防止白银外流,稳定金融市场,促进物价回升,刺激经济复苏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4)抵制洋货,提倡国货运动。 (5)从外国人手中收回了部分关税主权(“改订新约运动”)。 2.表现:棉纺织业和面粉业以及新兴工业部门,如化学工业、橡胶工业,都有较大发展。制碱不但满足了国内需要,还出口日本和朝鲜半岛。国民生产总值逐年增长。1936年民族资本在国民生产总值中逐渐占据主导地位。 3.作用:为持久抗战奠定了物质基础。 1.(视角 政府政策对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影响)1929年,国民政府工商部宣布采用万国公制(另定市制的度量衡作为辅助),并颁布了新的度量衡法,要求各省地1933年全部完成。这一做法( ) A.顺应了列强经济侵略需求 B.旨在为关税自主创造条件 C.有利于国内工商业的发展 D.促成了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解析 题干材料反映了国民政府采用西方的度量衡法,国内度量衡有一致的标准,并与世界接轨,为商品交换和经济发展提供便利条件,故选C项。 答案 C 2.(视角 影响民族工业发展的因素)下表为1933~1936年中国轻工业平均指数增长表,这一状况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年份 1933年 1934年 1935年 1936年 增长指数 100 103.5 105 107.6 A.列强干预经济刺激消费 B.美国扶蒋反共政策影响 C.国民政府经济政策推动 D.国家统一社会环境稳定 解析 近代列强对华实行经济侵略,掠夺中国资源和财富,刺激中国消费不是列强经济侵略的作用,故A错误;美国扶蒋反共政策是在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实行的,故B错误;1927~1936年国民政府鼓励工商业发展,推动经济增长,故C正确;当时是国共两党对峙局面,东三省被日本占领,故国家统一社会环境稳定与史实不符,故D错误。 答案 C 考法3 从碰撞与交融角度考查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典例4] (2017·全国Ⅲ,29)20世纪30年代,上海市政府组织举办集体婚礼。仪式上,喜字纱灯引导,乐队演奏钢琴曲,新郎着蓝袍黑褂,新娘穿粉色旗袍,头披白纱,手持鲜花,婚礼场面整齐宏大。这反映了当时上海( ) A.民众实现了婚姻自主 B.中西习俗融合成为时尚 C.门当户对观念已颠覆 D.政府主导社会习俗演变 考题点评 本题从民国时期上海婚礼习俗的变化为切入点考查近代中西生活习俗的碰撞与交融。 解题关键是理解婚礼仪式所代表的传统与西方时尚的融合。 解析 据题干材料“钢琴曲、白纱、蓝袍黑褂、旗袍” 可知,婚礼仪式体现了中西融合的特点,故B项正确。“婚姻自主”“门当户对”在题干中都没有体现,排除A、C项。社会习俗的变迁受政治、经济、思想等多方面影响,不是由政府主导的,D项说法错误。 答案 B 近代中国社会生活变迁的特征和影响 1.特征 (1)受西方文明影响深刻,经历了由被动接受到主动向西方学习的过程,具有半殖民地化色彩。 (2)随着近代中国社会经济、思想的变化而不断加深。 (3)地域之间存在着严重的不平衡。通商口岸和大城市变化明显,在偏远农村和内地则变化不大。 (4)实质上是中西文化的激烈碰撞,结果是中西文化逐渐融合,并且保留了中华民族的文化特色。 2.影响 (1)政治上,有利于反封建斗争特别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发展。 (2)经济上,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和工业化的发展。 (3)思想文化上,有利于冲破封建文化的束缚,解放思想。 1.(视角 近代生活变化的特点)20世纪30年代,上海中产阶级学生群体中流行“欲占人间风气先,起居服御用心研。矜奇立异标新式,不是摩登不少年”的说法,看电影、跳舞、喝咖啡等社交活动是他们日常生活的必修课。这些现象说明上海( ) A.成为全国时尚中心 B.主动破除国人陋俗 C.学生普遍崇洋媚外 D.西式生活方式发展 解析 根据材料“上海中产阶级学生群体……看电影、跳舞、喝咖啡等社交活动是他们日常生活的必修课”可知,西式生活方式逐渐成为年轻人的时尚,故选D项。 答案 D 2.(视角 近代社会习俗的变迁) 在江西兴国县,过去一桩亲事须费200银元左右,相当于中农的全部家产,为了讨亲而欠债的很多。1931年,当地政府规定:婚姻自由,结婚不许定聘金,已定聘金一律禁收。这一举措( ) A.废除了农村落后的婚姻陋习 B.否定了宗法血缘的传统观念 C.摧毁了买卖婚姻的社会基础 D.促使当地社会习俗有所改变 解析 据题干可知,聘金属于当地社会习俗,政府禁收聘金,有利于对当地社会习俗的改变,故选D项。A项表述中“废除了”错误,故排除;宗法血缘的观念始终存在,外在形式的否定并非对传统观念的否定, B项错误;聘金只是买卖婚姻的外在表现形式之一,其社会基础是当时的儒家封建思想, C项错误。 答案 D 阶段二 从全民族抗战到解放战争时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1937~1949年) 一、政治上:民主革命新高潮 1.抗日战争 (1)国共合作:七七事变爆发后,中华民族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国共两党由分裂对抗走向合作抗日。 (2)特点:两个战场同时存在,经过防御、相持,最后胜利。 (3)意义:抗日战争是一百年来中国第一次取得反帝斗争的完全胜利,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中国的国际地位空前提高。 2.解放战争 (1)两种命运的抉择:抗战胜利后,和平与内战、民主与独裁两种倾向并存。中国共产党为和平民主而斗争,先后参加重庆谈判和政协会议。 (2)国共内战:1946年夏,国民党进攻中原解放区,内战爆发;1947年6月,人民解放军挺进大别山,开始战略反攻;1948~1949年初,解放军取得了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的决战胜利。 (3)民主革命的胜利:1949年4月,渡江战役爆发,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被推翻,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胜利。 二、经济上:近代民族工业的危机 1.抗战时期:由于日军的毁坏和吞并、国民政府实行战时体制和官僚资本的压榨,中国民族工业日趋萎缩。 2.解放战争时期:在美国经济侵略和官僚资本的双重压榨下,民族工业陷入绝境。 三、思想上:近代后期文化的发展 1.毛泽东思想的成熟 (1)抗战时期,毛泽东先后发表了《论持久战》《新民主主义论》《论联合政府》等文章,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毛泽东思想基本形成。 (2)1945年,中共“七大”正式将毛泽东思想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2.电影事业迅速发展 (1)1931年,中国诞生了第一部有声电影《歌女红牡丹》。 (2)1935年,《渔光曲》是第一部获得国际荣誉的影片。 (3)《风云儿女》的插曲《义勇军进行曲》后来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考法1 从家国情怀角度考查中国共产党的抗争与探索 [典例1] (2018·全国Ⅱ,30)美国记者曾生动地记述抗日根据地:“如果你遇见这样的农民——他的整个一生都被人欺凌、被人鞭笞、被人辱骂……你真正把他作为一个人来对待,征求他的意见,让他投票选举地方政府……让他自己决定是否减租减息。如果你做到了这一切,那么,这个农民就会变成一个具有奋斗目标的人。”这一记述表明,抗日根据地( ) A.农民的抗日热情得到激发 B.废除了封建土地制度 C.国民革命的任务得以实现 D.排除了国民党的影响 考题点评 本题运用史料切入考查中共在抗日根据地的政策,意在考查考生在获取和解读信息的基础上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解答关键:理解题干中美国记者的描述,抓住“抗日根据地”这一特定空间。 解析 由材料信息“你真正把他作为一个人来对待……让他投票选举地方政府……就会变成一个具有奋斗目标的人” 可知,抗日根据地中中共的政策符合农民愿望,激发了抗日根据地农民的抗日热情,故选A项。废除封建土地制度是在1952年土地改革完成之后,故B项排除。国民革命的任务得以实现与农民个体的解放无关,故C项错误。材料未涉及国民党的影响等内容,可排除D项。 答案 A [典例2] (2017·全国Ⅰ,30)陕甘宁边区政府在一份文件中讲道:“政府的各种政策,应当根据各阶级的共同利害出发,凡是只对一阶级有利,对另一阶级有害的便不能作为政策决定的根据……现在则工人、农民、地主、资本家,都是平等的有权利。”这一精神的贯彻( ) A.推动了土地革命的顺利开展 B.适应了民族战争新形势的需要 C.巩固了国民革命的社会基础 D.壮大了反抗国民党政府的力量 考题点评 本题以原始史料为载体,考查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相关政策。解答关键是:注意题干时代及史料的关键信息“陕甘宁边区”“现在则工人、农民、地主、资本家,都是平等的有权利”等。 解析 根据材料“根据各阶级的共同利害出发”“工人、农民、地主、资本家,都是平等的有权利”等,再结合“陕甘宁边区政府”可知,在抗日战争爆发的形势下,为了实现全民族抗战,中共希望发动更多的阶级参加抗战,故选B项。陕甘宁边区政府出现在抗日战争时期,土地革命在1927~1937年,A项错误;国民革命是第一次国共合作的产物,发生在1924~1927年,C项错误;抗日战争时期,国共实现合作,中共坚持全面抗战路线,D项错误。 答案 B [典例3] (2018·全国Ⅰ,30)1948~1949年夏,英、法、美等国通过各自渠道同中国共产党接触,试探与将要成立的新政府建立某种形式的外交关系的可能性。中共中央考虑:不接受足以束缚手脚的条件;可以采取积极办法争取这些国家承认;也可以等一等,不急于争取这些国家的承认。这反映出( ) A.中国共产党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B.西方国家放弃了对国民党政权的支持 C.中国冲破了美国的外交孤立 D.新政府不急于获取国际支持 考题点评 本题从历史阐释角度考查中国共产党的外交政策。解答此题关键是:紧扣题干中国共产党的对待西方列强的态度。 解析 材料中的“不接受足以束缚手脚的条件”说明中共为了不被外交条件束缚而采取静观的态度,这是坚持独立自主外交政策的体现,A项正确。材料信息没有反映西方国家不支持国民党,排除B项;材料信息说明当时美国对中国还没有实行外交孤立,排除C项;中共急需得到苏联的支持,排除D项。 答案 A 多角度认识中共在民主革命时期的探索 (1)从社会矛盾变化角度:中共抓住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及时调整路线、方针政策。 (2)从道路选择角度:从走“俄国人的路”( 效仿俄国“城市中心论”,革命屡遭挫折)到“走自己的路”(毛泽东开创“工农武装割据”的中国特色革命道路),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3)从精神传承角度: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形成的精神成为今天筑造中国梦的重要财富。如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抗战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等。 1.(视角 中共的政策调整)1937年2月,中国共产党致电国民党五届三中全会,提出四项保证:工农民主政府改名为中华民国特区政府;红军改名为国民革命军;特区实行彻底民主制度;停止没收地主土地的政策。这反映了( ) A.共产党面对国民党围剿被迫妥协 B.共产党的工农武装割据道路遇挫 C.共产党适时修正自己的政策 D.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已经建立 解析 据题干材料中的一系列变动可知,面对中日民族矛盾的不断加深,中共的政策随着时代的要求正在发生变化,故选C项。1937年2月,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中共的做法是顺应这个潮流,故A项错误;工农武装割据是国共十年对峙时期反对国民党政府的斗争形式,“道路遇挫”说法错误,故B项错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在全民族抗战发生后才正式形成,故D项错误。 答案 C 2.(视角 中共的民主政治主张)1944年9月,国民参政会三届三次会议上,中共正式提出结束国民党一党专政、建立联合政府的主张,引起强烈反响,获得中外舆论的广泛支持。中共这一主张在当时( ) A.旨在夺取国民党的政权 B.提升了中共的声望 C.改变了国民党专政局面 D.意在建立统一战线 解析 据题干材料“引起强烈反响,获得中外舆论的广泛支持”可知,这一主张提升了中共的声望,故选B项。1944年正值国共第二次合作、共同抗日时期, A项错误;中共的主张只是获得中外舆论的支持,并没有获得国民政府的认同与采纳, C项错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在1937年9月后建立, D项错误。 答案 B 考法2 从时空观念角度考查国民政府的抗战 [典例4] (2015·全国Ⅰ,30)1933年到1937年上半年,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先后统筹完成了江宁、镇江、虎门、马尾、连云港等要塞区的建设,又大规模构筑了京沪、沪杭、豫北、晋北、绥东等侧重于城市和交通线防御的工事。它反映了国民政府( ) A.力图防范各地兴起的反蒋运动 B.对日持久防御作战的战略意图 C.全力“围剿”红军的企图 D.试图削弱各地军阀的实力 考题点评 本题以20世纪30年代国民政府的军事准备为载体,考查国民政府对日本侵华的态度,主要考查客观评价历史现象的能力。解题关键是:理解“1933年到1937年上半年”的军事防御建设的本质目的。 解析 据题干及所学可知,1933~1937年间,随着中日民族矛盾的不断上升,国民政府的战略部署实质上反映出其对日持久作战的战略意图,故选B项。国民政府布置的防御工事主要侧重于战略要地和重要城市以及交通线,与防范各地兴起的反蒋运动不符合, A项错误;国民政府“围剿”红军的区域集中在南方,与豫北、晋北、绥东等城市无关, C项错误;沪杭是国民政府统治的中心区域,加强此地的防御工事,与削弱各地军阀的实力无关, D项错误。 答案 B [典例5] (2014·全国Ⅱ,30)1937年11月,中国代表顾维钧在一次国际会议上说:“目前远东和平的恢复与维护,要求其他与会各国采取道义上的、物资上的、财政和经济上的具体行动。”否则,远东的暴力和动乱“就会达到不经受另一次世界大战的考验和磨难,就不可能制止和控制的程度”。他的主要目的在于( ) A.争取各国对华同情和帮助 B.警示世界大战爆发的可能性 C.批评列强对日的绥靖政策 D.敦促列强维护原有世界格局 考题点评 本题以抗战时期的中国外交为载体,考查抗战时期国民政府对抗日的策略。解题关键是:理解顾维钧在国际会议上说的话的本质目的。 解析 据题干时间及所学可知,是在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解读题意可知顾维钧的目的是要求其他各国对中国提供援助,故选A项。从题干的“否则”可知,顾维钧提到的“另一次世界大战”是在各国不援助中国的情况下出现的,不能体现“警示”的目的,故B项错误;绥靖政策侧重于对法西斯国家的纵容和默许,题干没有体现,故C项错误;维护原有世界格局与题意不符,故D项错误。 答案 A 辩证地看待近代后期国民政府的统治 (1)近代后期,对国民政府的统治不能全盘否定,但也不能掩饰美化,针对国民政府统治时期的争取外交自主、促进中国经济发展及抗击日寇侵略,值得肯定。 (2)对于国民政府的独裁、一党专政及压迫中国人民的民主运动等应予以否定。 1.(视角 国民政府的抗战策略)全面抗战爆发后,国民党制定了与日本拼消耗,打阵地战的持久消耗战略。到1938年11月,国民党调整了其抗战战略,强调“政治重于军事,游击战重于正规战,变敌后方为前方,用三分之一力量于后方”。这一变化表明国民党( ) A.抗战重心转移到敌后战场 B.赞同中共的政治军事主张 C.强化了片面抗战路线 D.认可敌后游击战作用 解析 根据题干材料,在国民党对抗战战略的调整中,强调“政治重于军事,游击战重于正规战,变敌后方为前方,用三分之一力量于后方”,这说明国民党认为“游击战重于正规战”,故选D项。 答案 D 2.(视角 国民政府抗战目标)1939年1月,蒋介石解释“抗战到底”之“底”为“恢复卢沟桥事变前原状”;1942年8月,他则表示“不能返我东北失地……我人仍将继续抗战”。这一解释的变化( ) A.说明蒋介石对日政策摇摆不定 B.是抗战进入到反攻阶段的表现 C.是中国共产党统战工作的结果 D.反映了中外反法西斯力量增强 解析 根据材料中“‘抗战到底’之‘底’为‘恢复卢沟桥事变前原状’”“不能返我东北失地……我人仍将继续抗战”得出蒋介石坚持抗战。这是由中外反法西斯力量增强引起蒋介石思想观念的改变,故选D项。 答案 D 考法3 从主要矛盾角度考查国共关系的变化 [典例6] (2017·全国Ⅱ,30)抗日战争胜利后,山东根据地已有农会、工会、妇女会、青年团、儿童团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群众组织,成员达404万人,占根据地总人口的27%;中共党员占总人口的1%左右,几乎村村有党员,这反映出( ) A.革命工作的重心开始转移 B.工农武装割据局面已经形成 C.统一战线范围进一步扩大 D.国共力量对比变化趋势加强 考题点评 本题以抗战胜利后中共力量及群众组织发展为载体,考查国共力量对比的变化。解题关键是:理解抗战胜利后中共党员数量及群众组织发展隐含的本质。 解析 解读题干材料体现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共产党力量及群众组织的巨大发展,相较于抗战初期,反映出国共力量对比变化,故选D项。“革命工作的重心开始转移”是由城市转向农村,是井冈山道路的开辟,A项错误;“工农武装割据局面已经形成”是在井冈山时期,B项错误;题干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影响力的增强,与“统一战线范围”无关,C项错误。 答案 D [典例7] (2016·全国Ⅰ,30)1943年8月,国民党颁布《抗战期间宣传名词正误表》,把“亲日派”“长征时代”“争取民主”“国共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等归为“谬误名词”,禁止刊载。这反映了国民党( ) A.努力缓和与其他党派的矛盾 B.竭力塑造战时政府的形象 C.与中共争夺抗战的领导权 D.力图维护一党专制的局面 考题点评 本题以抗战时期国民党禁用一系列名词为背景,考查认识国民党统治的本质。解题关键是解读题干材料,认识国民党禁用的名词的本质目的。 解析 据题干中把“亲日派”“争取民主”“国共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等归为“谬误名词”可看出国民党压制其他党派,反对与其他党派民主协商,以维护国民党一党专制独裁,故选D项。A、B、C三项与题干材料不符,排除。 答案 D 国共关系变化的特征及影响因素 (1)特征:合作-对抗-再合作-再对抗。 (2)影响因素 ①两党的阶级性质不同。国民党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是统治阶级的代表;中国共产党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是被统治阶级的代表。阶级性质不同是国共关系矛盾、斗争直至分裂的根本原因。 ②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当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时,两党就有结束对抗走向合作的可能。 ③国际政治势力的态度与国际环境的影响。进步的国际政治势力和有利的国际环境能促成两党之间的合作,反之,反动的国际政治势力插手,就会加速两党关系的破裂。 1.(视角 国共关系的变化)卢沟桥事变发生后,蒋介石提出,红军改编后不设统一的军事指挥机构,红军可以设置政治机构,专管联络,以周恩来为主任,毛泽东为副主任。这一主张( ) A.使国共两党的矛盾得以缓解 B.意在削弱共产党对其军队的领导 C.适应了两个战场的战略需要 D.促进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解析 解读题干可知,蒋介石提出“不设统一的军事指挥机构,红军可以设置政治机构,专管联络”,其本质意图就是削弱共产党对其军队的领导,故选B项。 答案 B 2.(视角 影响国共关系的因素)1945年9月,蒋介石密令各战区“围剿长江南岸、鄂浙皖东及桐柏山区奸匪。……警备阜阳、沈丘、商城、霍邱间地区,清剿各地区奸匪。……除警备交通及剿匪外,并注意防范邻近战区之奸匪流窜”。该密令发出的背景是( ) A.抗日战争进入决胜阶段 B.蒋介石正积极筹备内战 C.国共已经达成和平协定 D.国共两党全面内战爆发 解析 1945年9月,抗日战争已经取得胜利,故A项错误;1945年9月,抗日战争胜利,蒋介石发出“剿匪”密令是针对共产党,表明蒋介石积极筹备内战,故B项正确;国共达成和平协定是在1945年10月,故C项错误;国共两党全面内战爆发是在1946年,故D项错误。 答案 B 考法4 从时代背景角度考查民族经济发展的状况 [典例8] (2016·全国Ⅱ,30)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将日伪纺织企业合并,成立了国有的中纺公司。政府高层解释称,商民在抗战之后,对于所接收之敌伪纱厂,“即便有人承购,事实上仍需由政府予以维持,等于仍由政府自行拨款接办,国库并不因出售纱厂而有大量之收入”。这反映了此时期( ) A.政府试图缓解民族工业困境 B.国家实行对轻纺工业的统制 C.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开始衰落 D.政府在经济中主导地位加强 考题点评 本题从历史阐释角度考查抗战胜利后中国经济发展的特征,主要考查理解认识历史现象的能力。解题关键是:紧扣国民政府对日伪企业的处理方式及目的。 解析 依据材料信息“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将日伪纺织企业合并,成立了国有的中纺公司”可知,国民政府在抗战胜利后加强了对经济的控制,其主导地位加强,故选D项。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将日伪纺织企业合并,并不是为了促进民族工业发展, A项错误;材料主要针对的是所接收之敌伪纱厂,而不是对整个轻纺工业的统制, B项错误;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在抗日战争时期就已出现困境,并不是抗战胜利后才开始出现衰落, C项错误。 答案 D [典例9] (2015·全国Ⅱ,30)1938年,日本侵略者在北平设立“中国联合准备银行”,发行“联银券”,流通于平、津、鲁、豫等地;同时还发行了大量不具备货币性质的“军用票”,流通于市场。日本侵略者上述行径的目的是( ) A.扰乱国统区金融秩序 B.转嫁战争负担 C.封锁抗日根据地经济 D.强化物资管制 考题点评 本题以20世纪30年代日本对敌占区的金融政策为载体,考查日本经济侵略的目的。解题关键是:理解题干中日本侵略者的金融政策和举措的本质。 解析 据题干及所学可知,日本发动侵华战争的目的是为转嫁国内经济危机,实行的侵华政策是以战养战,故可知其发行“联银券”“军用票”是为获得中国的物资维持战争,故选B项。抗日战争爆发后平、津、鲁、豫等地相继被日军占领,“国统区”与史实不符, A项错误;流通“联银券”“军用票”的地区是敌占区, C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流通的货币,没有体现对物资的管制, D项错误。 答案 B 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内迁及影响 (1)内迁: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后,由于日本侵华,中国战局恶化,东部沿海工业开始大规模向西南大后方迁移。 (2)影响 ①大量工业企业迁入西南内地,一定程度上保存了我国的民族工业,稳定了中华民族抗战决心,为抗战的胜利打下了物质基础。 ②东部工业大规模内迁,构成我国工业布局的一个重大的变革,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近代中国的工业结构和布局,对新中国成立后的工业化有一定的影响。 1.(视角 抗战时期民族工业的内迁及影响)据国民政府统计,1937年以前,全国大型厂矿3 935家,沿海各省集中了80%以上。及至1 943年,后方工厂已达5 266家,与战前相比增加了18倍,涵盖了冶金、机器、造船、化工、 面粉、造纸、火柴等上百种行业,成为中国新的工业基地与生力军。这表明,战时工业的内迁( ) A.促进了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B.为全面抗战准备了条件 C.加速了官僚资本恶性膨胀 D.扭转了失衡的工业布局 解析 中国近代的工业布局存在着严重的不合理性,主要是沿海多于内地。抗战时期工业的内迁,促使这一工业布局得以改观,D正确;A是1935年开始,时间不符合;材料比较的是1937年和1943年信息,B错误;C项不是材料强调的主旨。 答案 D 2.(视角 民族工业发展的影响因素)下表为1911~1948年中国工业资本年均增长率(%)情况(其中外国资本1914年开始统计,官僚资本和民族资本1911年开始统计),该表反映了( ) 1911/1914~1920年 1920~1936年 1936~1948年 工业资本总计 6.63 10.15 -2.57 外国资本 4.82 10.69 -11.48 官僚资本 3.44 10.64 14.40 民族资本 11.90 9.37 -2.97 A.民族资本发展受到多种影响 B.一战以后民族工业迅速萧条 C.政局动荡导致经济持续下滑 D.官僚资本占据国民经济主导 解析 根据表格数据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民族资本在1911~1920年资本增长率较大,得益于政府政策的支持和一战期间西方列强无暇东顾,1920~1936年增长相对较快得益于国家经济整体势头及南京国民政府的经济建设运动,1936~1948年资本减少源于官僚资本压榨、战争、通货膨胀等因素的影响,这体现了民族资本发展受到多种影响,故A项正确。 答案 A 一、从学科素养角度考查国民政府统治的特点及影响 【视角综述】 1927年蒋介石建立南京国民政府,1928年张学良“东北易帜”,北洋军阀统治结束,国民政府形式上完成了全国的统一。对外发起“改订新约”运动,对内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改革币制等一系列经济举措,促进了经济发展,为抗战的胜利奠定了基础;同时,官僚资本形成并迅速膨胀,严重阻碍了民族工业发展。高考重视运用历史解释、史料实证、唯物史观等学科素养,考查对国民政府统治的特点及影响的理解和评价。 【考题预测1】 (2018·湖南雅礼中学模拟)20世纪30年代初,国民政府与列强谈判后颁布了一系列进出口新税则,将进出口税分为了7.5%到50%共14级累进税率,打破了“值百抽五”的不分等级的旧税率。这种变化使中国( ) A.政府财政大幅度增加 B.民族工业得到充分保护 C.关税自主得到了恢复 D.基本掌握海关行政管理权 解析 本题从历史解释角度考查国民政府经济政策调整的影响。据题干“进出口税分为了7.5%到50%共14级累进税率,打破了‘值百抽五’ 的不分等级的旧税率”信息,可知该措施有利于增加政府财政收入,故选A项。进口税的提高对民族工业有一定的保护,但不能确定“充分”, B项错误;材料无法确定“国民政府已经完全掌握了关税的自主权”, C项错误;“海关行政管理权”题干材料没有涉及, D项错误。 答案 A 二、从学科素养角度考查近代中国国际形象的演变 【视角综述】 近代中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环境下,具有“沉沦”与“上升”的特点,近代中国政治、经济、思想的变化,决定了中国形象和国际地位的变化。 高考命题重视从历史解释、史料实证和家国情怀角度综合考查近代西方列强侵华及中国人民的抗争与探索对中国国际形象和地位的影响。 【考题预测2】 (2018·云南大理模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表 西方中国观的变迁 16~18世纪 西方传教士赞美儒家思想,中国社会政治制度(科举)开明,极少宗教战争,物质生活丰富。 启蒙思想家赞美孔子“只诉诸道德,不宣传神怪”,推崇儒家道德和规范,中国是一个由开明君主统治的理想国家。 19世纪 西方传教士、外交官把落后腐败麻木的中国称为“睡狮”,封闭、邪恶、停滞、堕落。 20世纪初 传教士、军人和政府眼中的中国基本是贫困、肮脏、混乱、残暴、危险的地狱。 20世纪30~40年代 美国军政界某些人士描述了一个大有希望的新中国形象:纯朴、智慧的传统社会,“崛起的英雄”。 ——摘编自邱世兵《中国国际舆论环境的历史变迁——略论西方的 中国观的演变》 上表为16~20世纪30~40年代西方中国观的变迁有关言论。从表中提取相互关联的历史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中外关联,史论结合。提示:可以提取4个时期的完整信息,也可以提取2个及以上时期的信息进行答题) 解析 本题从多种学科素养角度考查近代中国国际地位和形象演变的特点及因素。解答抓住材料中“16~18世纪”“19世纪”“20世纪初”“ 20世纪30~40年代”四个时期西方人对中国的印象,从中国和西方两个角度来分析当时的时代背景,如从中国当时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所发生的历史事件来分析为何西方评价的原因,以及从西方当时发生的历史事件导致西方人这样评价的原因;注意抓住材料的关键词来明确论题,做到观点明确,中外关联,史论结合。 答案 示例一 论题:明末清初到19世纪在西方人眼中中国由开明变为堕落 论据和论证:16~18世纪的明清之际,一方面由于中国是统一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国家,政治相对稳定,科举制度盛行,社会流动相对畅通;工农业生产高度发达,商业繁荣;思想统一,文化繁荣;另一方面,此时的西方社会:政治上,多数处于天主教和封建专制的统治之下,社会矛盾尖锐,国家间战争不断;经济上,与中国的贸易处于不利地位;思想上,启蒙运动兴起,由于批判封建专制和天主教统治的需要,中国儒家思想部分被采纳。加上此时西方对中国政治制度、科举、思想文化等了解的不全面,此时中国在西方的眼中是值得借鉴和学习的。 19世纪初,中国专制统治腐朽,对外闭关锁国。19世纪中期开始,在对外战争中屡屡战败,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的附庸,且国人吸食鸦片,身体素质低下,社会落后和保守。而同时期的西方民主政治逐步确立和完善,工业革命使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人文主义、自由平等等思想广泛传播,在西方人眼中中国的形象由开明变成了封闭、邪恶、堕落。 示例二 论题:20世纪初到20世纪30~40年代在西方人眼中中国由混乱变为崛起 论据和论证:20世纪初,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辛亥革命后军阀混战,社会统治黑暗,各种斗争风起云涌,经济凋敝,民生艰难。而同时期西方国家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完成,进入到“电气时代”,加紧对殖民地半殖民地的资本输出和瓜分,民主政治逐步成熟,此时在西方人眼中中国被贴上了贫困、肮脏、混乱等不良标签。 20世纪30~40年代,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中全民族团结一致,坚持抵抗,争取民族独立和民族解放,有力地配合了英美等西方国家的反法西斯战争,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也付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中国的国际地位大大提高,所以此时在西方人眼中的中国的形象是纯朴、智慧的,是“崛起的英雄”。 1.(题点:国共关系的特点及表现)从1931年开始,南京国民政府在红军较为活跃的湖北、江西、福建等省份推行农村合作运动,在不触动地主阶级根本利益的前提下,推广“温和的土地革命”,即“合作制”,使当地的农村合作社得到空前发展。这反映了当时国民政府( ) A.积极贯彻执行新三民主义 B.抵制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土地革命 C.旨在实现“耕者有其田” D.工作重心转向了农村 解析 根据材料“南京国民政府在红军较为活跃的湖北、江西、福建等省份推行农村合作运动”“温和的土地革命”可知,主要目的是抵制根据地的土地革命,故B正确。 答案 B 2.(题点:抗日战争的特点)1938年1月31日,是全国抗战爆发后的第一个春节,卫立煌以第二战区副司令长官的身份,从临汾的战区总部专程到山西省洪洞县八路军总部给朱德总司令拜年。并观看了八路军西北战地服务团演出的丰富多彩的文艺节目。该材料可以论证( ) A.标志全民族抗战局面已经形成 B.国共两党的抗战相互呼应 C.敌后战场成为抗日的主要战场 D.抗日救亡运动在民间蓬勃开展 解析 据题干时间“1938年1月31日”可知国共第二次合作已经开始。作为国民党第二战区副司令长官的卫立煌从临汾的战区总部专程到山西省洪洞县八路军总部给朱德总司令拜年,说明了国共两党的抗战相互呼应,故选B项。1937年9月,蒋介石发表了关于国共合作的谈话,承认了中共的合法地位,标志着全民族抗战局面已经形成, A项错误;敌后战场成为抗日的主要战场是在抗战中后期, C项错误;“抗日救亡运动在民间蓬勃开展”与材料无关, D项错误。 答案 B 3.(题点:解放战争的进程)蒋介石认为中共某一军事举动“东可威胁京畿(指南 京),西可威胁武汉,南可阻碍长江运输,在战略上对于国民政府来说,是一个很大的顾虑”。此军事举动( ) A.扭转了解放战争的态势 B.揭开了战略决战的序幕 C.解放了长江以北地区 D.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 解析 根据题干“东可威胁京畿(指南京),西可威胁武汉,南可阻碍长江运输”信息可判断该军事行动为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千里跃进大别山揭开了战略反攻的序幕,故选A项。辽沈战役揭开了战略决战的序幕,故B项错误;淮海战役解放了长江以北地区,故C项错误;渡江战役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故D项错误。 答案 A 4.(题点:抗战时期民族工业的发展)从1937年到1942年桂林市人口增长2.16倍,西安人口增长46%,兰州、昆明增长35%,重庆1945年的人口从战前的47万增至124万~150万之间。这一现象( ) A.是长期内战的连锁反应 B.彻底改变了中国的工业布局 C.是国内政局影响的结果 D.主要归功于滇缅公路的开通 解析 1937年到1942年正处于抗战时期,当时日军基本占领了东部地区,国民政府在重庆建立了陪都,大量人口西迁,故选C项。 答案 C 5.(题点:民族工业内迁的影响)据资料统计,1937年川陕等西部地区共有工厂237家,还包含一些作坊式工厂。到1940年,西部地区工厂合计达1 354家,仅重庆就有429家。这说明了( ) A.西部优越的资源条件有利于企业发展 B.重庆是抗战时期的经济中心 C.西部的开发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 D.国民政府为持久抗战作准备 解析 据题干材料可知,在1937~1940年间,西部地区及重庆的工厂大量增加,这与抗日战争工厂企业内迁有关,国民政府意图通过企业内迁保留经济实力与物质基础,为持久抗战作准备,故选D项。 答案 D 6.(题点:毛泽东思想的成熟)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中提出:“靠自己的力量还是不够的,还须依靠国际力量和敌国内部变化的援助,否则是不能胜利的,因此加重了中国的国际宣传和外交工作的任务。”据此可知,毛泽东( ) A.重视舆论宣传作用 B.向世界宣传社会主义制度 C.把冷战思维用于外交 D.希望世界接受“万隆精神” 解析 毛泽东在1938年的《论持久战》中提出:抗战还须依靠国际力量和敌国内部变化的援助,因此加重了中国的国际宣传和外交工作的任务。这说明毛泽东重视舆论宣传作用,故选A项。《论持久战》主要论述持久抗战的策略,故B项错误;冷战开始于二战结束后, C项错误;万隆会议召开于1955年, D项错误。 答案 A 7.(题点:抗战时期中苏关系的演变)阅读材料,完成要求。 材料 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不仅损害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而且也将威胁苏联远东地区的安全,1936年,德日签订《反共产国际协定》,将矛头指向苏联。1937年8月,在中国全面抗战爆发一个多月后,中苏签订了《中苏互不侵犯条约》,中国承诺不与第三国缔结共同反苏的协定,苏联也允诺不与日本签订任何条约。1937~1939年,苏联提供援华贷款总额达2.5亿美元,用以购买苏联的飞机、坦克等军事装备。1937~1941年间,苏联对华派遣了大批的空军飞行员和军事顾问。1941年4月,《苏日中立条约》签订,宣称:“苏联保证尊重满洲国的领土完整和不可侵犯。”同年6月苏德战争爆发后,苏联减少直至停止了对华援助。1942年3月,苏联召回了全部在华军事顾问。1943年,苏联声称,“对于中国政府事件不再打算有任何的关心”。 1945年2月,苏、美、英三国在雅尔塔召开会议,会议在达成保证苏联在大连港的优越权益以及苏联租用旅顺港为海军基地等秘密协议后,苏联决定出兵中国东北。4月,苏联废除《苏日中立条约》。8月上旬,苏联对日宣战,苏联红军向盘踞在东北的日本关东军发动突袭并一举歼灭之。 ——赵士国《抗日战争时期苏联对华政策解读》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37~1941年间苏联对华援助的措施,并分析苏联援华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全面抗战时期苏联对华政策的演变,并加以简要评价。 答案 (1)措施:签订条约,允诺不与日本结盟;提供援华贷款以购买军事装备;派遣空军飞行员和军事顾问。 原因:德日法西斯的扩张威胁苏联的安全;出于对中国人民抗战的同情和支持;英法等国实行绥靖政策,祸水东引。(答出其中两点即可) (2)演变:前期援华抗日;中期改变立场,停止援助;后期出兵东北,谋取利益。 评价:苏联对华政策的演变,反映出当时国际形势的复杂和多变,体现其维护国家利益的需要。前期的对华援助,鼓舞了中国人民抗战的勇气和信心,体现了国际主义精神,客观上减小了日本对苏联的威胁;中期停止援助,不利于中国抗战;后期的对日作战,加速了日本法西斯灭亡和中国抗战胜利进程。苏联的某些对华政策损害了中国的主权,表现出苏联大国沙文主义的一面。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