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7 呼风唤雨的世纪 教学反思1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部编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7 呼风唤雨的世纪 教学反思1

7、《呼风唤雨的世纪》教学反思 《呼风唤雨的世纪》这篇文章是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先生写的 一篇科技类说明文,文章仅用了短短的几百字就清楚地介绍了20世 纪一百年间的科学技术的发展历程,展示了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给人 类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和灿烂前景。 本文的教学重点是:了解 20 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 化。 难点:理解课文中一些含义深刻的词语和句子。 一、教学效果 围绕本课教学目标,我取得了以下教学效果: 1.语文学习真实有趣,激发了学生积极的学习动机。 网络中的信息浩如烟海,面对如此庞大的信息量,我们的学生该 怎么办呢?我们既不能过高地估量网络的功能,认为网络上的信息足 能解决学生遇到的问题;在教学时,先提出学习的任务,然后让学生 带着问题到网上查找,而自己却很少了解网络上的信息,也不能怕学 生在网上迷失方向,直接提供给学生几个相关的网站,让他们在其中 学习。教师省却了让学生查找资料的过程,而学生的视野被禁锢了。 为了使学生更有效地使用网络资源,方便快捷地学习,课前我先 让同学们预习课文,搜集相关资料,激发学生学习本课的兴趣。同时, 基于网站内容来源于书本,而要高于书本;专题网站要有自己的个性 和特点,专题网站应具有扩展性等特点。我查阅大量资料制作了网络 课件。这样的网页中有学生自己搜集的学习内容,学生的学习兴趣会 倍增。 课前我还给出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能较充分地对网页中的内容进 行阅读了解,这样既能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又拓宽了学生的视野, 还可以帮助认知速度慢的同学,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其目的是想用 这种方式来构建学习内容。让学生在网络化教材的学习中,去决定他 的学习方向。让学生成为真正的学习主体,而教师也由学习内容的传 播者变成学生的学习导师,合作伙伴和学习顾问。教师的主要作用是 知道学生如何选择学习方向,筛选信息,判断信息,这些实际都是一 个学习化社会对教育提出的新的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甚至可能会 不断地丰富自己的学习内容,丰富课程本身的内容。这也给了他们充 分思考问题的时间。 上课时,我就从三个方面入手,与学生交流谈话,让学生发现问 题主动质疑。 (1)齐读课题,当你看到这个课题,在你的脑海里闪现过哪些疑 问 (2)在你初读课文之后,你又有哪些疑问? (3)有没有让你感兴趣的,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部分?学生的思 维如有源之水,提出了一系列的问题:什么是“呼风唤雨”?“一世 纪”是多长时间?“呼风唤雨的世纪”是哪一个世纪?为什么说是“呼 风唤雨的世纪”?“发明”和“发现”有什么区别?“呼风唤雨的英 雄”是谁?它是靠什么来呼风唤雨的?怎样理解人们只能在神话中用 “千里眼”“顺风耳”和腾云驾雾的神仙来寄托自己的美好愿望?20 世纪的成就,真可以用“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来形容? 学生的回答使我明白学生对本课的学习有了兴趣,他们已完整地构建 了自己的学习内容。我认为按照这种方式构建新的语文课程体系,将 使语文教育发生根本的变革。 2.培养创造性思维,学生是主体,教师做引导。 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信息由单一化到多元化,学 生由被动接受到自由选择,自主探索,部分学生极易在信息的海洋里 迷失,使课堂处于失控状态,无法完成教学任务,容易导致学生水平 的两极分化。所以,信息化教学在对学生的学习品质提出了更高的要 求的同时,也对我们教师驾御课堂的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首先,在 课件设计的问题,导向性一定要强。“任务”设计要有明确的目标。 我的纵向栏目主要帮助读懂课文。我的横向栏目重在激趣,升华主题, 开阔视野。 其次,注重思维策略的训练。 (1)用“发散思考思维活”策略训练小学生如何质疑。启发:当 你看到这个课题,在你的脑海里闪现过哪些疑问?在你初读课文之后, 你又有哪些疑问?当你浏览网页时,有没有让你感兴趣的?强调留下 深刻印象的部分要求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想问题,提出自己的 不同见解。 (2)用“理解深刻有见解”策略训练学生如何理解课文的思想感 情。提问:科学永无止境,本文带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学生在老师 的引导下查阅阅读平台,了解科技历史,关注科技发展,形成了深刻 的见解,自然也会对科技的未来充满信心。 注重对学生的帮助引导。教学决不能放任自流,学生如果目标不 明确的,就等于在大海捞针,花时间多,收获却不大,直接影响到教 学效果。为了让学生能够了解“世纪”“呼风唤雨”的意思,知道“20 世纪”到底是多长时间,我让学生直接进入第一部分进行学习,使同 学们一目了然;20 世纪都有哪些科学技术成就?学生通过查阅资料, 相互探讨,然后有理有据地讲明自己的理解——20 世纪的成就,真 可以用“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来形容?学生通过对比 20 世纪前后人们的生活的不同,对这句古诗在文中所起的作用、想 说明什么的理解也就水到渠成了。 (3)注重学生的学习习惯的培养。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课堂上要 让学生积极发言,但敢说的前提是会听,我要求学生要特别注意“听”, 他们会听老师提出的重点和要点,同学回答问题时也认真地听,并做 到了回答问题时不说重复话、不说半句话,敢讲自己的发现和见解。 真正形成了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互动。 3.用美好的心灵畅想未来。 教育的责任在于帮助学生从美好的角度,想象人类的前途,追求 生命的意义。在教学中我让学生看阅读平台,听新闻联播,让学生畅 谈自己的感受,学生明白了没有做不到的,只有想不到的。只有艰辛 的努力,才有丰硕的果实。课堂上还安排了一次畅想活动,“我长大 了……”大家谈。“我长大了要开通星际航班,让地球上的人们都能 到外星球去旅行。”“我长大了……”一个爸爸妈妈是医生的孩子说, “大了要当个医学家,发明一种药,为生病的人解除病痛,健康长寿。” 给学生一次想象与表达的自主空间,能将爱与理想的种子种植在 孩子们阳光灿烂的心田,唤起学生真诚、善良、自信、拼搏的情怀, 谁能说这不是教学的精彩和感动呢? 二、成功之处 在上这节课的时候,我最大的成功之处是:科学常识性说明文, 设计不好就容易成为资料展示厅或者科学常识课,失去了语文的本真, 缺少语文的味道。因此,我在教学这课时始终围绕理解、品味、运用 语言来进行,在掌握科学知识的同时,凸现语文学科特点;在引领学 生理解、品味、运用语言的同时,让学生体验20世纪科学技术的飞 速发展,体会说明文的特点。 三、不足之处 上完本课后,我认识到自己在落实方面到位,重难点突出,但在上 课时的语速过快,没有给足孩子们思考的时间,小组合作交流时间太短。 教学过程中,遗漏了一些知识点。 四、改进措施 如果我再重新上这节课的话,我会这样做:首先通过理解课题引 起学生探讨 20 世纪科技迅猛发展的热情,引入重点段的学习。接着 提出明确的学习要求,引导学生从整体上对课文内容进行深入地学习。 品读词句,学习表达方法。然后引导学生联系所查阅的资料,想到人 类登上月球、潜入深海等事情的意义,想到电视、电话等事物的飞速 发展;再通过课件出示有关文中列举例子的图片,让学生直观地感受 科技的发达;同时,通过朗读的指导,使学生感受科技的巨大成就, 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最后拓展升华办一张科技手抄报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