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2020届一轮复习人教版:2-4-2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及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作业)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2020届一轮复习人教版:2-4-2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及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作业)

第二讲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及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一、 单项选择题 ‎1. (2018·江西南昌三模)邓小平指出:“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是基本建设,不解决思想路线问题,不解放思想,正确的政治路线就制定不出来,制定了也贯彻不下去……”这段话揭示了关于真理标准的讨论带来的最重要的社会影响是 (  )‎ ‎                     ‎ A. 坚持了马克思主义思想 B. 发扬了党的实事求是的优良作风 C. 使人们的思想得到解放 D. 促进了中共政治路线的贯彻执行 ‎2. (2018·山东临沂三模)1978 年10月,国务院允许四川的重庆钢铁公司、成都无缝钢管厂、宁江机床厂、四川化工厂等六家企业在增产增收的基础上,提留少量利润作为职工奖金。 试行后,仅三个月就收到了较好效果。 这反映了 (  )‎ A.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序幕的拉开 B. 企业和职工成为改革的引擎 C. 国企改革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 D. 扩大企业自主权改革的尝试 ‎3. (2018·山西太原三模)1981年1月国务院明确指出:“将社、队企业在开办初期免征工商税和工商所得税二至三年的规定,改为根据不同情况区别对待……凡同大的先进企业争原料,盈利较多的社、队企业,不论是新办或原有企业,一律照章征收工商所得税。”这反映出当时 (  )‎ A. 政府受“两个凡是”影响  B. 社队企业实现了私有化 C. 经济体制改革任重道远  D. 国营企业改革困难重重 ‎4. (2019·湖南长郡、雅礼名校联考)据统计,中国农村1984年获得了创纪录大丰收,产量从1983年的3.05亿吨达到4.07亿吨,人均粮食产量超过了1957年,乃至解放前的最高水平;粮食增产率从19571978年间的2.1%提高到了19791984年间的4.9%。这可以佐证 (  )‎ A. 国家工作重心转移到农业建设上 B. 农业实现了现代化生产 C. 市场经济对农业具有推动的作用 D. 经济改革助推农业发展 ‎5. (2018·湖北孝感模拟)如图,19782002年的变化反映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  )‎ A. 基本经济制度的探索成就 B.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建立 C. 非公有制经济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D. 公有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作用降低 ‎6. (2018·福建厦门二模)下图为上海发行的最后一套长期流通粮票,实际使用至1993年。据此可以推知当时上海 (  )‎ A. 经济改革审慎前行  B. 农业改革步伐放缓 C. 市场经济调控失灵  D. 浦东开发效果显著 ‎7. (2018·河北邯郸二模)1990年党中央提出国民经济“八五”计划,最初要求保持在6%左右的中速增长,但是1992年后,国民生产总值平均年增长达到12%。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 A. 中共十四大胜利召开  B. 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变 C. 对外开放政策的提出  D. 国际形势发生重大变化 ‎8. (2018·河南郑州二模)20世纪90年代,“基本上是摆个地摊就能发财的年代,谁敢下海就能来第一桶金。”大量公务员“下海”经商,社会上出现了“下海”。据此可知,这一时期 (  )‎ A. 市场经济体制已经正式确立 ‎ B. 国内供需矛盾较为突出 C. 政治体制剧变引发经济变革 ‎ D. 计划经济体制开始变革 ‎9. (2018·山东聊城三模)改革开放以来,海外华人群体中新移民的数量迅速增长,“海归派”“海鸥族”等成为热词。中国政府鼓励和吸引海外华侨华人人才以多种形式报国,1993年,“回国服务”的口号正式更改为“为国服务”。这一变化主要表明 (  )‎ A. 国内技术人才增长较快 B. 新移民的爱国热情高涨 C. 跨国移民潮流发展迅速 D. 政府人才政策出现转折 ‎10. (2018·湖北荆、荆、襄、宜四地七校联考)以下是1997年世界出口经济数据统计,据此可以推断 (  )‎ A. 欧美发达国家制造业开始衰落 B. 世界制造业中心实现向中国转移 C. 我国的工业产业结构趋向合理 D. 改革开放加快中国的工业化进程 ‎11. (2018·湖北襄阳一模)1978年下半年,广东又现“逃港”高潮,仅8月份人数达6 709人,逃出1 814人,1979年春节过后又出现群体性“逃港”局面。这一现象影响了 (  )‎ A.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广 B. 深圳经济特区的创办 C. 中英两国外交关系恶化 D. 城市经济体制的改革 ‎12. (2018·安徽皖南八校联考)1985年1月,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决定把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闽南厦门、漳州、泉州三角地区开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并建立新的贸—工—农型的生产结构。这说明此决策 (  )‎ A. 旨在扩大对外出口贸易范围  ‎ B. 加快了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C. 有利于带动工农业经济发展  ‎ D. 保证了对外开放政策的实施 二、 非选择题 ‎13. (2018·河北保定一模)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道光二十八年以后,海运逐渐取代河运的地位,成为漕粮运输方式的主流。外资轮船进入中国抢占运营份额,中国大量的沙船(适宜在水浅多沙滩航道上航行的海船)主破产,失业人数陡增。中国无法制造轮船,求助于洋人,洋人却企图借机控制中国的航运业,经常表现出“狂妄悖理”的态度,同清政府特别是总理衙门以及李鸿章等人的矛盾不断激化。1872年8月,中国第一个正式章程招商局《轮船招商节略并各项条程》出炉,规定了企业的性质是“官商合办”。‎ 轮船招商局创办之初,资金紧张,李鸿章多次指示拨借官款。盛宣怀在轮船招商局主事期间,挑选亲信任各种职务,而不是以“商场”规则以股份多少或才能高低任用人员。其利润很少用来进行资本积累,扩大再生产,管理者想方设法“分红”。户部不断要求核查招商局账目,1891年盛宣怀每年向官方“报效”十万两。‎ 材料二 中国的改革是从中国核心难题和影响中国大多数人的农村土地着手,中国农民参与了改革的全过程。改革开放承接了自洋务运动以来中国社会如何由传统的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型的百年需求。改革开放第一次把实现中国的现代化作为行动目标和指导方针。改革开放立足于中国国情,在学习或者模仿西方完成现代化国家的一切推进社会现代化的成果的同时,注意结合中国现代化问题的特殊性。改革开放给世界现代化进程打上了深深的中国特色的烙印。‎ ‎——庄振华《洋务运动与改革开放比较》‎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政府设立轮船招商局的目的并指出轮船招商局运营中的不利因素。‎ ‎(2)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比分析说明,在推动中国经济现代化过程中,改革开放政策比洋务运动更为深入的表现。‎ ‎14. (2018·山东泰安期末)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十九大报告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主要矛盾不仅是确定工作重点的根据,而且是划分社会实践发展阶段的根据。‎ 中国共产党就是通过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中揭示社会主要矛盾、分析和把握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制定党在各个阶段的纲领和路线。‎ ‎——十九大报告宣讲团 结合材料与所学中国近现代史上的某一阶段的相关知识,围绕“社会主要矛盾与中共工作重心”自行拟定一个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第二讲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及 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1. C 【解析】坚持了马克思主义思想,说法正确,但不合题意,故A项错误;发扬了党的实事求是的优良作风符合史实,但不合题意,故B项错误;据材料“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是基本建设,不解决思想路线问题,不解放思想,正确的政治路线就制定不出来,制定了也贯彻不下去……”得出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带来的最重要的社会影响是使人们的思想得到解放,故C项正确;促进了中共政治路线的贯彻执行不合题意,故D项错误。‎ ‎2. D 【解析】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序幕的拉开是改革开放后,故A项错误;改革的发起者是国务院,故B项错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在1992年之后,故C项错误;据材料“国务院允许四川的重庆钢铁公司、成都无缝钢管厂、宁江机床厂、四川化工厂等六家企业在增产增收的基础上,提留少量利润作为职工奖金。 试行后,仅三个月就收到了较好效果”得出扩大企业自主权改革的尝试,故D项正确。‎ ‎3. C 【解析】1978年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冲破了“两个凡是”的思想禁锢,故A项错误;B项表述“私有化”不符合史实,故B项错误;由材料“根据不同情况区别对待……凡同大的先进企业争原料,盈利较多的社、队企业,不论是新办或原有企业,一律照章征收工商所得税”可知国家对乡镇企业税收政策的调整,反映国家经济体制改革任重道远,故C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乡镇企业而非国营企业,故D项错误。‎ ‎4. D 【解析】1978年我国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形式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促使农民积极性大大提高,导致农业生产大丰收,材料中总产量和人均产量的剧增正是经济体制改革带来的效应,故D项正确;材料说明是经济体制改革的作用,不是工作重心的转移,故A项错误;材料说明的是农业生产大发展,并不是农业现代化,故B项错误;中国实行市场经济是在1992年之后,故C项错误。‎ ‎5. A 【解析】“19782002年的变化反映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表中不同性质的企业变化是经济制度变化的结果,故A项正确;根据材料中“2002年”图表的不同所有制的企业在市场经济确立之前就已存在,不能说明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依然是公有制占主体,多种所有制并存的状态,故C项错误;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必须坚持公有制占主体,坚持社会主义道路才能保证社会主义建设的平稳发展,故D项错误。‎ ‎6. A 【解析】票证是计划经济的产物,上海发行的最后一套长期流通粮票是在1990年,实际使用至1993年,1992年我国就已经确立了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故A项正确;农业改革步伐放缓不合题意,故B项错误;市场经济调控失灵不合题意,故C项错误;浦东开发效果显著不合题意,故D项错误。‎ ‎7. A 【解析】材料强调“1992年后”,中共十四大胜利召开,确立市场经济改革目标,打破计划经济束缚,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增长,故A项正确;社会主要矛盾仍然是先进的社会制度与落后生产力的矛盾,没有发生变化,故B项错误;C项是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故C项错误;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国际形势发生重大变化,但不是主要原因,故D项错误。‎ ‎8. B 【解析】根据所学市场经济体制已经正式确立是21世纪初,与材料所给20世纪90年代不符,故A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90年代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国家逐步放松对市场的微观管理,根据材料“基本上是摆个地摊就能发财的年代,谁敢下海就能来第一桶金”可知经商就能发财,体现了社会需求大,经商符合市场要求,故B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制度,不存在政治体制剧变的情况,故C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计划经济体制改革开始于1978年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与材料所给20世纪90年代不符,故D项错误。‎ ‎9. C 【解析】材料主要反映海外移民的发展和政府的人才政策,没有论述国内的技术人才的发展,故A项错误;据材料“改革开放以来,海外华人群体中新移民的数量迅速增长”可知新移民归国的原因是改革开放,故B项错误;据材料“改革开放以来,海外华人群体中新移民的数量迅速增长”说明跨国移民潮流发展迅速,故C项正确;材料“回国服务”和“为国服务”的目的都是为了“鼓励和吸引海外华侨华人人才以多种形式报国”,故D项错误。‎ ‎10. D 【解析】中国的工业发展快速,工业制成品成为出口的主要部分,但未提及欧美国家制造业发展状况,故A项错误;材料未提及中国工业制造量在世界工业制造量的总比重,故B项错误;材料无从得知中国的轻重工业比重,无从判断产业结构比例,故C项错误;中国工业制成品成为出口主要部分源于改革开放的实施,故D项正确。‎ ‎11. B 【解析】材料主要强调的是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的“广东逃港高潮”,而不涉及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故A项错误;据材料“广东”“逃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主要是影响了以后经济特区的创办,故B项正确;材料主要强调为避免逃港现象而创立经济特区,而不是中英关系,故C项错误;材料主要强调的是为了避免逃港现象而创建经济特区,而不是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故D项错误。‎ ‎12. C 【解析】材料反映的是建立沿海经济开放区和建立贸—工—农型的生产结构,没有体现在该地区实行扩大对外出口贸易活动,故A项错误;市场经济体制的提出是在1992年,与材料时间不符,故B项错误;从材料中“建立新的贸—工—农型的生产结构”可知,此决策有利于促进当地工农业经济发展,故C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建立沿海经济开放区,建立贸—工—农型的生产结构,没有体现保证对外开放政策的实施,故D项错误。‎ ‎13. (1) 目的:解决漕粮运输;洋务派解决军事工业经费的需要;解决失业问题,维护社会稳定;维护国家主权,抵制外国经济侵略。‎ 不利因素:外国企业的激烈竞争;政局动荡不安;“官督商办”的运营体制(缺乏自主经营权,经常被官方索财)。‎ ‎(2) 洋务运动对中国农村经济变革影响有限,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度,农民参与了改革的全过程(或加快了农村的现代化进程)。‎ 洋务运动中企业封建色彩强,注重政府牟利,企业管理不够科学;改革开放中企业改革使政府的角色和职能转变(企业获得了更多自主权,积极参与市场竞争)。‎ 洋务运动引进了西方的先进生产技术及管理经验,但常常受制于列强的资本主义侵略;改革开放坚决维护社会主义国家的独立主权及国家性质下,进行了全方位多层次的开放,使中国主动融入当今世界经济体系。‎ ‎14. 示例一:‎ 论题:民族矛盾、阶级矛盾与国共合作的国民大革命。‎ 阐述:大革命时期,社会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以及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中共的工作重心是反帝反封建;中共成立后,积极领导工人运动,先后发动了香港海员大罢工,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帮助孙中山改组国民党,建立革命统一战线;与国民党合作北伐,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领导上海三次工人武装起义;收回汉口、九江英租界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在华势力。‎ 示例二:‎ 论题:国内阶级矛盾与“工农武装制据”。‎ 阐述:国共十年对峙时期,社会主要矛盾是以蒋介石为首的大地主大资产阶级与人民大众的矛盾,中共的工作重心是武装反对国民党的统治;中共召开八七会议,发动南昌起义、秋收起义等建立人民军队,武装反对国民党反动统治;建立井冈山等革命根据地;探索出“工农武装制据”,武装夺取政权的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粉碎国民党的反革命“围剿”;进行长征,实现战略转移。‎ 示例三:‎ 论题:中日民族矛盾与国共合作抗日。‎ 阐述:抗日战争时期,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中共及时调整工作重心,与国民党合作抗日。和平解决西安事变;改编军队,向国民党提交国共合作宣言;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创建敌后抗日根据地,积极配合正面战场作战。‎ 示例四:‎ 论题:阶级矛盾与中共进行解放战争。‎ 阐述:抗战胜利后,国共两党为代表的阶级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中共的工作重心是团结全国人民推翻国民党的反动统治;为争取和平民主,中共参加重庆谈判,签订《双十协定》;促使国民党召开政协会议;粉碎国民党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进行战略反攻,组织三大战役和渡江战役,解放全中国;召开七届二中全会和新政治协商会议,建立新中国。‎ 示例五:‎ 论题: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阐述:中共八大确立了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现状之间的矛盾,中共的工作重心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并取得巨大成就;十一届三中全会将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做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改革开放取得一系列重大成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形成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重大理论成果;中共提出“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中共十九大召开,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义矛盾已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领导全国人民致力于经济建设,并取得了辉煌成就。‎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