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24 发布 |
- 37.5 KB |
- 8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2020届一轮复习通史版第24讲新时期的理论创新与科教、文化和社会生活作业
第24讲 新时期的理论创新与科教、文化和社会生活 一、选择题 1.20世纪90年代初期,苏联和东欧共产主义的失败更加坚定了邓小平实施经济改革的决心。随后,邓小平( ) A.视察南方并发表“南方谈话” B.召开中共十四大确立新制度 C.提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D.确立开发开放浦东的新政策 答案 A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其根本原因是传统的斯大林模式日益僵化进而阻碍社会发展。当时中国国内对是否深化改革出现了争议和分歧,为了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化改革,邓小平视察南方并发表一系列讲话,故A项正确。 2.“走向世界丛书”于20世纪80年代开始出版,所收著作记录了近代国人亲历西方的见闻感言,如容闳的《西学东渐记》、康有为的《欧洲十一国游记》等,反响极大。该丛书的出版( ) ①展现了近代国人走出国门、了解世界的历程 ②改变了近代中国闭关锁国、盲目自大的局面 ③为中国改革开放、融入世界提供了历史借鉴 ④开创了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新局面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答案 C 由“所收著作记录了近代国人亲历西方的见闻感言”可知,丛书的出版展现了近代国人走出国门、了解世界的历程,①正确;②与丛书的出版无关;丛书出版于20世纪80年代,为当时中国改革开放、融入世界提供了历史借鉴,③正确;中国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新局面开创于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排除④。故本题选C项。 3.(2019河北石家庄模拟)“南方谈话”是在总结国内风波和国际变局、分析国内外形势发展和我们所面临挑战的基础上产生的,既有政治上的鲜明性和针对性, 也有理论上的深刻性和创造性,它把邓小平理论提升到了新的高度,是邓小平理论走向成熟的集大成之作。邓小平“南方谈话”( ) A.最先提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 B.首次提出了社会主义可以搞市场经济 C.确立了邓小平理论为党的指导思想 D.打破了认识误区,坚定了改革信心 答案 D 在1992年的“南方谈话”中,邓小平深刻地阐明了社会主义的本质,再次强调了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要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这打破了认识误区,坚定了改革信心,故D项正确。 4.(2019辽宁大连调研)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电影史研究伴随着电影理论与批评的转型,从学术史的角度进入一个观念变革、视野洞开的“重写”时期。从电影史“重写”可以看出( ) A.国内电影市场基本被外国电影占领 B.带“左”倾思想的电影不允许观看 C.华语电影的拍摄水平参差不齐 D.建设性与开放性的学术环境已形成 答案 D 改革开放以来,“双百”方针重新确立,文学影视领域又出现了繁荣的景象,中国电影史从学术史的角度进入一个观念变革、视野洞开的“重写”时期,说明建设性与开放性的学术环境已形成,故D项正确。 5.(2017课标Ⅱ)1977年,我国各大专院校录取新生27.3万人,至1988年高校在校生总规模达206万人,2001年增长至719万人。在此期间,高等职业教育和各种形式的成人高等教育的入学人数也有很大增长。由此可知( ) A.社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得到了解决 B.高等教育实现了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C.人才选拔制度的改革适应了经济社会发展 D.恢复统一高考制度促进了高等教育的普及 答案 C 本题以中国高校发展的相关数据作为背景材料,考查现代中国的教育这一主干知识点,同时考查学生理解历史事实、分析历史结论的能力。本题中普通高校招生人数大幅增加,高等职业教育和成人高等教育也迅速发展。这就为 各行各业提供了所需的人才,从而适应了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据此分析C项正确。21世纪,中国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尚有缺口,尚未得到完全解决,故A项错误。题干并未提及“半工半读”的教育模式,因此并未体现高等教育与生产劳动的结合,故B项错误。直到今天,我国尚未实现高等教育的普及,故D项错误。 6.《我国经济建设的历史经验》文章中提到:“中国的经验第一条就是自力更生为主。我们很多东西是靠自己搞出来的……这样,就可以振奋起整个国家奋发图强的精神。”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的科技成就中,能印证这一观点的是( ) A.首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 B.掌握载人航天技术 C.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D.成功培育杂交水稻 答案 B 根据题干时间信息“改革开放以来”,迁移所学可知,2003年10月,“神舟五号”飞船载着宇航员杨利伟升上了太空并成功返回地面,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B项符合题意。1970年,我国首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1964年,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73年,袁隆平培育出杂交水稻新品种,均属于改革开放前取得的科技成果,故排除A、C、D三项。 7.1977年10月21日,《人民日报》头版头条刊登了“高等学校招生进行重大改革”的报道。这一“重大改革”是( ) A.教育领域拨乱反正的重要措施 B.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步骤 C.贯彻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的重要举措 D.贯彻“三个面向”教育方针的具体体现 答案 A 抓住时间信息“1977年”和历史事件信息“高等学校招生进行重大改革”,可分析得出A项正确。“科教兴国”战略的提出是在1995年,B项错误。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是在1978年,C项错误。“三个面向”的教育方针是邓小平在1983年提出的,D项错误。 8.(2018福建厦门质检)20世纪80年代,中国电影由宏大叙事逐渐向个体表达回归,往往讲述“大时代的小故事”,展现生活的低吟浅唱和个人的沉浮起落,使人感同身受并寄寓对真善美的渴望。这一变化( ) A.反映了消费市场快速成长 B.体现了传统道德的回归 C.得益于新技术手段的运用 D.顺应了社会发展的趋势 答案 D 材料中“逐渐向个体表达回归,往往讲述‘大时代的小故事’”,反映了改革开放的时代变迁,D项正确。20世纪80年代经济体制改革才刚刚起步,消费市场也刚刚起步,故A项错误;此时传统道德还占据统治地位,故B项错误;材料只是讲述了电影的表现技巧以及要表达的思想,并没有涉及新技术问题,C项错误。 9.(2018福建漳州调研二)1978年2月,教育部颁发了新的“中学历史教学大纲”,将“农民战争史”和“儒法斗争史”改回中国古代史,“党内两条路线斗争史”改回中国现代史,“国际共运史”改回世界史。上述课程调整体现了( ) A.关于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的成果 B.教育领域的拨乱反正 C.十一届三中全会的重要影响 D.“双百”方针的贯彻落实 答案 B 根据材料“将‘农民战争史’和‘儒法斗争史’改回中国古代史,‘党内两条路线斗争史’改回中国现代史,‘国际共运史’改回世界史”可以看出历史教育淡化了“阶级斗争”,更加符合客观实际,B项正确。关于“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是在1978年5月开始的,A项错误;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在1978年底召开的,C项错误;“双百”方针的真正贯彻落实是在思想领域的拨乱反正后,“1978年2月”时思想还没有太大的解放,D项错误。 10.(2019安徽淮北模拟)据统计,中国政府表彰的23位“两弹一星”元勋中,有22位元勋的本科教育是在国内的一流大学完成的;21位元勋有留学经历,获得博士学位的有16位。材料说明( ) A.爱国主义精神是科技发展的主要因素 B.中华民国时期,高等教育水平已达世界一流 C.近代教育为新中国科技发展奠定基础 D.“两弹一星”是留学教育的结果 答案 C 材料反映了中国政府表彰的23位“两弹一星”元勋都接受了良好的教育,可见近代中国的教育在高等教育、留学教育方面均有较大的发展,说明近代教育为新中国科技发展奠定了基础,故选C项。 11.1988年汉城奥运会上,浑身伤病的“体操王子”李宁只得到最后一名,被媒体谩骂为“体操亡子”;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郎平执教的美国女排战胜中国女排,新华时评认为“郎平依然为国争光”。中国人体育情结变化原因正确的是( ) ①思想观念越来越开放 ②民众心态越来越理性 ③中美关系进一步改善 ④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答案 C 思想观念开放导致评判体系变化,故①正确;评价体系变化,体现民众心态趋于理性,故②正确;中美关系改善不适合谩骂李宁为“体操亡子”的例子,故③错误;改革开放不断深入,中国人思想观念改变,故④正确。所以,C项正确。 12.(2018山西大同模拟)曾经作为中国人主要交通工具的自行车,在汽车、摩托车普及的年代,几乎失去立足之地。可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和生活观念的转变,它又在呼唤环保健康的人群中再度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位置。这说明( ) A.中国社会生活节奏变慢 B.自行车具有便捷的特点 C.中国自行车制造水平高于汽车的制造水平 D.人们环保、健身意识的增强 答案 D 目前,人们骑自行车的目的以健身为主,也有低碳的意思,因此说明了目前人们环保、健身意识的增强,答案为D。 二、非选择题 1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马克思说:“理论一经掌握群众,就会变成物质的力量。”“理论只要能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在历史运动中,事物的本质,照我的理解,一是时势发展的大趋势,一是大众心理。把握到这两条,就是抓住了事物的根本。 ——摘编自《思想如何变成物质的力量?》 材料二 民族主义是用暴力手段推翻以满清贵族为首的清政府的统治,建立起独立的民族国家。民权主义是经由平民革命推翻君主专制政体,建立民主立宪政体。民生主义是解决社会问题,提出解决民生的办法是核定地价。三民主义是辛亥革命的重要理论指导。 ——《历史材料与解析》 材料三 中国现时社会的性质,既然是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性质,它就决定了中国革命必须分为两个步骤(阶段)。第一步(阶段),改变这个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形态使之变成一个独立的民主主义的社会。第二步(阶段),使革命向前发展,建立一个社会主义的社会。中国现时的革命,是在走第一步。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 材料四 改革开放迈不开步子,不敢闯,说来说去就是怕资本主义的东西多了,走了资本主义道路。要害是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邓小平《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二,分析三民主义是如何把握材料一中的“时势发展的大趋势”与“大众心理”的?(8分) (2)依据材料三,指出毛泽东根据当时中国革命形势发展的趋势,将中国革命分为两个阶段的依据。并说明第一阶段的革命任务和革命性质。(6分) (3)依据材料四,指出邓小平理论是如何把握我国新时期的“时势发展的大趋势”的。(8分) (4)依据材料二、三、四和所学知识,分别指出上述理论所产生的“物质的力量”。(6分) 答案 (1)时势发展的大趋势:实现民族独立;实现近代化(或实行资本主义)。 大众心理:对民族危机加剧不满;对清政府的腐败统治不满;要求解决民生问题。 (2)依据: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任务:反帝反封建。性质:民主革命。 (3)大趋势:改革开放;发展生产力;增强综合国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4)物质的力量:三民主义指导辛亥革命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新民主主义理论指导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邓小平理论指导改革开放(现代化建设)取得重大成就。 14.(2018河南洛阳二模)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热词,作为一种词汇现象,反映了一个国家、一个地区在一个时期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和事物,具有时代特征。下面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不同时期的主要热词汇编。 年代 主要热词 1949年10月至20世纪50年代中期 新中国、当家作主、五年计划、苏联老大哥、中山装 20世纪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中期 右派、“大跃进”、公共食堂、票证、雷锋 20世纪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中期 夺权、红卫兵、知青、乒乓外交、两弹一星、绿军装 20世纪70年代末期至80年代末期 法制、大包干、万元户、“五讲”“四美”、高考、银河-Ⅰ号、喇叭裤 20世纪90年代 海选、下海、菜篮子工程、超市、大哥大、上网、休闲装 21世纪初期 小康社会、新农村建设、科学发展观、“八荣八耻”、短信、杨利伟、入世、博客、上合组织 2012年党的十八大以来 中国梦、新时代、“四个全面”、供给侧改革、精准扶贫、人类命运共同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网购 根据上述材料,从不同时期若干有关联的热词所反映的历史信息中提炼一个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任选一个角度确立论题,论述要史实准确,史论结合。)(12分) 答案 示例一: 论题: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民主政治在探索中曲折发展。(2分) 论述:新中国的成立,开启了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历程。六十多年来, 我国建立并不断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2分)然而,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历经坎坷和曲折,“文化大革命”使民主和法制遭到践踏,民主政治制度遭到严重破坏。(2分)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共产党拨乱反正,依法治国,民主法制建设进入一个新的时期。(2分)尤其是进入新时代后,“四个全面”进一步推动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向着更高水平发展。(2分) 总之,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民主政治建设在探索中不断发展,既有曲折和失误,更有长足发展并取得了丰硕成果。(2分) 示例二: 论题: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社会经济的曲折与发展。(2分) 论述:新中国成立后,在党的领导下,我国用三年时间恢复了国民经济,经过三大改造和“一五”计划,社会主义制度建立起来,社会主义建设全面展开,由此我国也进入了计划经济时期。(2分)中共八大对国内矛盾和当前主要任务作出了正确分析,但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过程中,由于急于求成,后来出现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失误,不久又发生了给国民经济发展带来浩劫的“文化大革命”。(2分)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实行改革开放,走上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二十年间,我国从计划经济模式逐步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国民经济高速、稳定、健康发展,到21世纪初,已总体达到小康水平。(2分)尤其是进入新时代后,我们不断深化改革,提出要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民族复兴的中国梦正逐步实现。(2分) 总之,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尽管历经曲折,但不断取得新发展,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了健康、全面、可持续发展。(2分) 说明:若学生以“新中国成立以来物质生活的变迁与发展”“新中国成立以来科技文化教育的发展与成果”“新中国成立以来社会风尚的变迁与发展”“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治国理念的发展”等为论题进行论述,条理清晰,史实准确也可给分。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