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人教版选修二专题4考点1列宁对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探索教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人教版选修二专题4考点1列宁对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探索教案

‎1 列宁对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探索 ‎[学习目标] 1.了解新经济政策提出的背景。2.识记列宁新经济政策的主要内容。3.理解并能科学评价列宁对市场与社会主义关系的认识。‎ 一、新经济政策的内容与意义 ‎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1)内容 农业方面 实行余粮收集制 工业方面 全部工矿企业收归国有 商业方面 实行国家垄断经营,禁止所有生活必需品的私人交易,实行主要消费品的配给制度 ‎(2)实质:采取非常手段,按军事主义原则调节国家的生产和分配。‎ ‎(3)作用:最大限度地集中全国的财力、物力,保证了国内战争的胜利,保卫和巩固了新生的苏维埃政权。‎ ‎(4)弊端:随着条件的改变,这一政策的实施使工农联盟出现裂痕,带来了1921年春的危机。‎ ‎2.新经济政策的主要内容 ‎(1)以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这是向新经济政策过渡的标志。‎ ‎(2)以自由贸易代替贸易国有化和实物配给制。‎ ‎(3)发展国家资本主义。‎ ‎3.新经济政策的意义 ‎(1)巩固了工农联盟,巩固了苏维埃政权。‎ ‎(2)恢复了国民经济。‎ ‎(3)找到了一条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新道路。‎ 二、列宁对市场与社会主义关系的认识 ‎1.在实施新经济政策以前,列宁把商品货币看作社会主义社会的对立物。‎ ‎2.认识的进步 ‎(1)主张消灭商品经济→共产党人要学会经商。‎ ‎(2)政府直接控制商业→国家调节商业。‎ ‎3.局限性:当时列宁仍然把这些变化当成解决困难的一种权宜之计。‎ 预习完成后,请把你认为难以解决的问题记录在下面的表格中 问题1‎ 问题2‎ 问题3‎ 问题4‎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新经济政策的比较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新经济政策 实施 背景 ‎1917年“十月革命”的胜利,帝国主义列强力图把新生的苏维埃政权扼杀在摇篮之中。1918年夏,国内外反革命势力勾结起来,对苏维埃政权发动大规模的军事进攻 ‎1921年初,除经济上的严重困难外,苏俄发生了政治危机,工农联盟出现了裂痕 实质 其实质是采取非常手段,按军事主义原则调节国家的生产和分配 新经济政策的实质是为了提高生产力,巩固工农联盟,巩固无产阶级专政 内容 在农业方面,实行余粮收集制;在工业方面,全部工矿企业收归国有,由各级政府统一安排生产,统收统支;在商业方面,实行国家垄断经营,禁止所有生活必需品的私人交易,‎ 实行主要消费品的配给制度 以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以自由贸易代替贸易国有化和实物配给制;发展国家资本主义 作用 使苏维埃政府在残酷的战争条件下,最大限度地集中全国的财力、物力,保证了国内战争的胜利,保卫和巩固了新生的苏维埃政权。但随着条件的改变,这一政策的实施使工农联盟出现裂痕,带来1921年春的危机 首先,巩固了工农联盟。其次,恢复了国民经济。最后,找到了一条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新道路 ‎【对点训练】‎ ‎1.在列宁的领导下,苏俄自1921年3月开始实行新经济政策。下列属于新经济政策内容的是(  )‎ ‎①以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 ②全部工矿企业收归国有,由政府统一安排生产 ③允许私人自由贸易 ④实行主要消费品配给制度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解析】 全部工矿企业收归国有,由政府统一安排生产属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中的工业政策;实行主要消费品配给制度属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中的商业政策。故②④不符合题意,①③符合题意。‎ ‎【答案】 C 列宁对市场与社会主义关系的认识 ‎1.马克思和恩格斯所设想的社会主义社会 马克思和恩格斯所设想的社会主义社会是建立在发达生产力基础上的。他们认为,在那样的社会主义国家不存在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不存在商品和货币。‎ ‎2.列宁对商品货币、市场作用的认识 ‎(1)从主张消灭商品经济,到提出共产党人要学会经商。在实施新经济政策以前,列宁把商品货币看作社会主义社会的对立物,强调要消灭商品生产和货币。随着实践的发展,列宁认识到苏俄的生产力没有达到一定的高度,不具备消灭商品经济的条件,号召共产党人要学会经商,学会做经济工作。‎ ‎(2)从主张由政府直接控制商业,到提出由国家调节商业。列宁提出要从国家资本主义转到国家调节买卖和货币流通,共产党人学习由国家来调节商业关系。‎ ‎3.对列宁关于市场与社会主义关系的认识的评价 ‎(1)从主张消灭商品经济,到提出共产党人要学会经商,‎ 从主张由政府直接控制商业,到提出由国家调节商业,表明随着苏俄社会条件的改变和经济政策的调整,列宁对商品货币、对市场作用的认识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2)列宁把包括实施新经济政策在内的一系列改革措施仅仅当成了解决困难的一种权宜之计。‎ ‎【对点训练】‎ ‎2.‎1985年8月28日,邓小平在会见津巴布韦总理穆加贝时,曾对列宁的新经济政策作过评价。他说:“社会主义究竟是个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搞了个新经济政策,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 新经济政策实施前后,列宁对市场与社会主义关系的认识有何变化?‎ ‎【答案】 实施新经济政策前,列宁把商品货币看作社会主义社会的对立物,主张消灭商品经济,由政府直接控制商业。实施新经济政策后,列宁提出共产党人要学会经商,由国家调节商业。不过,列宁仍把这些变化当成解决困难的一种权宜之计。‎ 师生归纳必记核心要点 三点内容:新经济政策的主要内容。‎ 三方面意义:新经济政策的意义;正确评价列宁对市场与社会主义关系的认识。‎ 一、选择题 ‎1.1917年“十月革命”的胜利,震惊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帝国主义列强力图把新生的苏维埃政权扼杀在摇篮之中。1918年夏,国内外反革命势力勾结起来,对苏维埃政权发动大规模的军事进攻。为了夺取战争的胜利,苏维埃政府实行了(  )‎ A.新经济政策  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C.自由贸易主义政策 D.国家资本主义政策 ‎【答案】 B ‎2.‎ 苏俄在1921年开始实行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新经济政策。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过渡的标志是(  )‎ A.以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 B.以自由贸易代替贸易国有化和实物配给制 C.商业方面实行国家垄断经营 D.实行主要消费品的配给制度 ‎【答案】 A ‎3.实施新经济政策有巨大意义,表现为(  )‎ ‎①巩固了工农联盟,巩固了苏维埃政权 ②恢复了国民经济 ③实现了向共产主义过渡 ④找到了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新道路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答案】 C ‎4.在实施新经济政策前,列宁把商品货币看作社会主义的对立物。这一观点的错误在于(  )‎ A.没有正确地认识到苏俄的生产力水平 B.没有建立社会主义政权 C.政府没能直接控制商业 D.没有看到共产党人还没学会经商 ‎【答案】 A 二、非选择题 ‎5.“在经济战线上,由于我们企图过渡到共产主义,到1921年春天,我们遭到了严重的失败,这次失败表现在:我们上层制定的经济政策同下层脱节,它没有促成生产力的提高。”‎ ‎——(《列宁全集》)‎ ‎(1)上述材料中的“失败”指的是什么?‎ ‎(2)在材料反映的背景中,苏俄出台了什么政策?‎ ‎【答案】 (1)苏俄在国内战争胜利后仍然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带来了1921年春的危机,列宁把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带来的危机看作是“失败”。‎ ‎(2)面对现状,列宁根据形势发展的需要提出,必须制定新的经济政策,从而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6.材料一 1906年,列宁曾提出:只要存在着市场经济,只要还保持着货币权力和资本力量,世界上任何法律都无法消灭不平等和剥削。只有建立起大规模的社会化的计划经济,一切土地、工厂、工具都归工人阶级所有,才可能消灭一切剥削。‎ 材料二 1918年春,在列宁制定的经济建设纲领中规定,对最重要的商品实行国家垄断,以便逐步用有计划有组织的分配来彻底代替“贸易”。在《苏维埃政权的当前任务》一文的初稿和《俄共(布)纲领草案》中,列宁提出社会主义应该消灭商品生产,并强调要为消灭货币做好准备。‎ ‎(1)列宁对市场与社会主义关系的认识是怎样的?‎ ‎(2)列宁的上述观点正确吗?为什么?‎ ‎【答案】 (1)列宁认为,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社会是不相容的,商品和货币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对立物,要发展社会主义必须消灭商品经济。‎ ‎(2)列宁的上述观点是错误的。马克思和恩格斯曾设想的社会主义是建立在发达生产力基础上的,那样的社会主义国家不存在商品经济。事实上,社会主义首先在经济比较落后的国家取得胜利,这些国家并不具备消灭商品经济的生产力条件。商品经济存在的条件是社会分工和生产资料属于不同的所有者,它的消失要建立在高度发达的生产力基础上。苏俄的生产力水平没有达到这一高度,因而不具备消灭商品经济的条件。‎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