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24 发布 |
- 37.5 KB |
- 10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_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化学第3章物质的性质与转化3
课时2 氨和铵态氮肥 考点1 氨气的性质 1.关于氨的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氨因为有刺激性气味,因此不用来作制冷剂 B.氨具有还原性,可以被氧化为NO C.氨极易溶于水,因此氨水比较稳定,不容易分解 D.氨水中滴入酚酞试液,溶液变红色,是因为NH3能电离出OH- 答案: B 解析: 氨易液化,常用作制冷剂,A项错误;4NH3+5O24NO+6H2O,B项正确;氨水不稳定,受热易分解为NH3和H2O,C项错误;氨水显碱性的原因是NH3与水反应生成的NH3·H2O电离出OH-,D项错误。 2.(2019·河南南阳一中高一月考)在研究合成氨方法的历史上,不同的研究者曾3次获得诺贝尔化学奖。氨是氮肥工业及制取硝酸、炸药等的原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N2和H2在点燃或光照条件下可合成NH3 B.NH3和HNO3溶于水后都能导电,故二者都是电解质 C.NH3遇到浓硝酸会发生反应产生大量白烟 D.由NH3制HNO3的过程中,氮元素被还原 答案: C 解析: N2和H2合成氨的条件是高温、高压、催化剂,在点燃或光照条件下,N2和H2不发生反应,故A项错误;氨水能导电是因为NH3溶于水生成一水合氨,一水合氨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NH3自身不能电离,因此NH3不是电解质,HNO3属于电解质,故B项错误;浓硝酸易挥发,NH3与挥发性的硝酸反应生成NH4NO3固体,现象为产生大量的白烟,故C项正确; - 10 - 用氨制备硝酸的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依次为4NH3+5O24NO+6H2O,2NO+O22NO2,4NO2+O2+2H2O4HNO3,N元素的化合价由-3价升高至+5价,被氧化,故D项错误。 3.(2019·天津和平区高一期末)下列有关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氨气具有刺激性气味,故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B.氯化铵受热易分解,故可用加热氯化铵固体的方法制取氨气 C.氨气是一种重要的化工产品,工业上用氮气和氢气合成氨气 D.检验氨气可用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接近产生气体的导管口,观察试纸颜色变化 答案: C 解析: 氨气密度小于空气,应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A项错误;氯化铵受热易分解生成氨气和氯化氢,冷却后二者又化合生成氯化铵,因此不能用加热氯化铵固体的方法制取氨气,B项错误;检验氨气应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接近产生气体的导管口,观察试纸颜色变化,D项错误。 4.(2019·安徽宿州高一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在下图装置中,烧瓶中充满干燥气体a,将滴管中的液体b挤入烧瓶内,轻轻振荡烧瓶,然后打开弹簧夹f,烧杯中的液体b呈喷泉状喷出,最终几乎充满整个烧瓶。则a和b分别是( )。 选项 a(干燥气体) b(液体) A NO2 水 B CO2 CaCl2溶液 C Cl2 饱和NaCl溶液 D NH3 水 答案: D - 10 - 解析: 由题意可知,气体a在液体b中的溶解度很大,烧瓶中气体溶于少量液体b,导致烧瓶中气体压强急剧下降,打开弹簧夹f,烧杯中的液体b被大气压压入烧瓶,形成喷泉。二氧化氮与水反应生成一氧化氮,气体体积变为原来的三分之一,A项不符合题意;常温下,二氧化碳在CaCl2溶液中的溶解度很小,B项不符合题意;氯气在饱和NaCl溶液中的溶解度很小,C项不符合题意;氨气极易溶于水,D项符合题意。 5.如下图所示,利用培养皿进行实验。实验时向NaOH固体上滴几滴浓氨水,立即用另一表面皿扣在上面。下表中对实验现象所做的解释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现象 解释 A 浓盐酸附近产生白烟 NH3与HCl反应生成NH4Cl固体 B 浓硫酸附近无现象 NH3与浓硫酸不反应 C 氯化物溶液变浑浊 该溶液一定是AlCl3溶液 D 干燥红色石蕊试纸不变色,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NH3是可溶性碱 答案: A 解析: 浓氨水具有挥发性,向NaOH固体上滴加浓氨水,由于NaOH与H2O作用放热从而使NH3挥发。NH3能与HCl发生化合反应生成 NH4Cl白色固体,NH3也能与H2SO4发生化合反应,生成(NH4)2SO4,A项正确,B项错误;NH3与氯化物溶液反应生成沉淀,该氯化物可以是AlCl3或MgCl2等,C项错误;NH3溶于水生成NH3·H2O,NH3·H2O是可溶性碱,D项错误。 考点2 铵盐的性质与检验 6.(2019·天津高一期末)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实验室用氯化铵和熟石灰制氨: NH4++OH-NH3↑+H2O - 10 - B.NaOH溶液与NH4Cl溶液混合加热: NH4+ +OH-NH3·H2O C.氨水中加入盐酸:NH3·H2O+H+NH4++H2O D.氨水中加入氯化铁溶液:Fe3++3OH-Fe(OH)3↓ 答案: C 解析: 该反应属于固体间的加热反应,不能写成离子形式,A项错误;加热条件下NH3·H2O应分解为NH3和H2O,离子方程式应为NH4++OH-NH3↑+H2O,B项错误;符合反应原理及离子方程式书写要求,C项正确;一水合氨是弱碱,不能完全电离,向氨水中滴加FeCl3溶液应生成Fe(OH)3沉淀,离子方程式应为Fe3++3NH3·H2OFe(OH)3↓+3NH4+,D项错误。 7.(2019·福建福州月考)关于铵盐的叙述:①铵盐易溶于水;②铵盐中氮元素均为-3价;③铵盐受热易分解;④铵盐都只能与碱反应,不能与酸反应;⑤铵态氮肥不宜与碱性物质如草木灰混合使用。其中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⑤ B.①③⑤ C.③④⑤ D.①②④ 答案: B 解析: ②和④中只注意了铵盐中的NH4+,忽略了铵盐中的酸根离子。铵盐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不一定均为-3,如NH4NO3中N的化合价既有-3价又有+5价;NH4HCO3等弱酸形成的铵盐也能与强酸反应。 8.检验铵盐的方法是将待检物取出少量放入试管中,然后( )。 A.加热,将红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检验 B.加水溶解,用红色石蕊试纸检验溶液的酸碱性 C.加入碱溶液,加热,再滴入酚酞试液 D.加入苛性钠溶液,加热,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检验 答案: D - 10 - 解析: 铵盐与碱溶液共热反应生成氨气,检验铵盐的方法是向待检物中加入NaOH溶液,加热后产生的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则该物质是铵盐,D项正确。 考点3 氨气的制备 9.(2019·河北石家庄一中期中考试)如下图所示是实验室制取氨气的发生装置,其中错误的是( )。 答案: A 解析: NH4Cl受热分解生成NH3和HCl,但在试管口及导管中二者又会重新化合为NH4Cl,得不到NH3,A项错误;CaO与浓氨水混合后,CaO与水反应放出大量的热,使氨水中的NH3·H2O受热分解产生NH3,B项正确;固体NH4Cl和Ca(OH)2共热发生反应2NH4Cl+Ca(OH)2CaCl2+2H2O+2NH3↑,C项正确;加热浓氨水,NH3·H2O分解产生NH3,D项正确。 10.(2019·河北定州中学高三月考)下列装置用于实验室制取氨气或验证氨气的化学性质,其中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用装置甲制取氨气 - 10 - B.用装置乙除去氨气中的水蒸气 C.用装置丙验证氨气具有还原性 D.用装置丁吸收尾气 答案: C 解析: 实验室采用装置甲制取氨气时,分液漏斗中盛装浓氨水,圆底烧瓶中盛放氢氧化钠固体或生石灰,图示药品使用不正确,不能用来制取氨气,A项错误;氨气与浓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铵,不能用浓硫酸干燥氨气,B项错误;丙装置中发生反应:2NH3+3CuON2+3Cu+3H2O,可以验证氨气具有还原性,C项正确;氨气与水直接接触,不能起防倒吸的作用,D项错误。 11.根据实验室制NH3的反应原理和实验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加热NH4Cl和Ca(OH)2制取NH3的化学方程式: 。 答案: 2NH4Cl+Ca(OH)2CaCl2+2NH3↑+2H2O (2)若要得到干燥的NH3,合适的干燥剂为 (填选项编号,下同)。 A.浓硫酸 B.碱石灰 C.CaCl2 D.P2O5 答案: B 解析: NH3极易溶于水,与浓硫酸、P2O5反应。虽然CaCl2是中性干燥剂,但会吸收NH3生成CaCl2·8NH3。 (3)下列气体能用排水法收集的是 ,能用排空气法收集的是 。 A.NH3 B.NO C.NO2 D.CO2 答案: A ACD 解析: NH3极易溶于水,NO2易溶于水,NO难溶于水,CO2可溶于水,故NO可用排水法收集;NO易与空气中O2反应,故NO不可用排空气法收集,NH3、NO2、CO2可用排空气法收集。 (4)已知NH3易溶于水难溶于有机溶剂CCl4,下列图装置中,不宜作NH3的尾气吸收装置的是 。 - 10 - 答案: CE 解析: NH3极易溶于水,C、E装置易发生倒吸。 (5)如何检验试管中氨气已收集满? 。 答案: 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靠近试管口,若试纸变蓝,则说明已收集满(或用蘸有浓盐酸的玻璃棒靠近试管口,若冒白烟,则说明已收集满) 解析: 氨气验满可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或蘸有浓盐酸的玻璃棒靠近试管口。 12.(2019·山东枣庄三中期末考试)某化学实验小组同学利用如下图所示装置制备氨气,并探究氨气的性质(部分仪器已略去)。请回答: (1)实验室用NH4Cl和Ca(OH)2制备氨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 答案: 2NH4Cl+Ca(OH)2CaCl2+2NH3↑+2H2O 解析: 实验室用NH4Cl和Ca(OH)2制备氨气的化学方程式为2NH4Cl+Ca(OH)2CaCl2+2NH3↑+2H2O。 (2)用装置B收集氨气时,氨气的进气口是 (填“a”或“b”),理由是 。 答案: a 氨气的密度比空气小,应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 解析: 氨气的密度比空气小,可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进气管要伸入烧瓶底部。 - 10 - (3)打开装置B中的止水夹c,继续通入氨气,若观察到烧瓶内产生了红色喷泉,则说明氨气具有的性质是 、 。 答案: 极易溶于水 与水反应生成碱 解析: 烧瓶内形成喷泉,证明氨气极易溶于水;酚酞溶液变红,证明氨气溶于水后溶液显碱性。 13.已知A、B、C、D为气体,其中A呈黄绿色,D极易溶于水,形成的溶液可使酚酞变红。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 (1)将B点燃,把导管伸入盛满A气体的集气瓶,可以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有 (填序号)。 ①黄绿色褪去 ②瓶口有白烟 ③瓶口有白雾 ④安静燃烧,发出黄色火焰 ⑤安静燃烧,发出苍白色火焰 答案: ①③⑤ (2)实验室制取D的化学方程式为 。 答案: Ca(OH)2+2NH4ClCaCl2+2NH3↑+2H2O (3)实验室可用如图装置收集D,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填序号)。 ①D气体不能用排水法收集 ②干燥管里盛有碱石灰 ③a为浸有稀硫酸的棉花 答案: ①②③ (4)检验E中阳离子的方法是取少量E于试管中, 。 - 10 - 答案: 加入浓NaOH溶液,加热,生成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试纸变为蓝色,证明E中NH4+ 解析: A气体呈黄绿色,则A是Cl2;D极易溶于水,形成的溶液可使酚酞变红,则D是NH3;B气体能在A(Cl2)中燃烧,则B为H2,继而推出C为HCl,E为NH4Cl。 14.(2019·山东昌邑一中高一期末)某学习小组利用下列装置探究氯气与氨气的反应。其中A、B分别为氯气和氨气的发生装置,C为纯净干燥的氯气与氨气反应的装置。 (1)若Cl2从左向右流动,NH3从右向左流动,则上述实验装置中,依次连接的合理顺序为A→ →B;为使NH3与Cl2更充分混合,Cl2应从装置C的 口进入(填“x”或“y”)。 答案: E→F→C→D x 解析: Cl2从左向右流动,NH3从右向左流动,装置A是氯气的发生装置,产生氯气后,用饱和食盐水吸收氯气中混有的HCl气体,再用浓硫酸干燥,制得纯净干燥的氯气;B装置是氨气的发生装置,产生氨气后,用碱石灰干燥;氯气和氨气在装置C中发生反应,所以上述实验装置中,依次连接的合理顺序为A→E→F→C→D→B;由于Cl2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为使NH3与Cl2更充分混合,Cl2应从装置C的x口进入。 (2)简述装置A中使用分液漏斗向圆底烧瓶中滴加浓盐酸的操作是 。 答案: 打开分液漏斗上口的活塞,旋开分液漏斗的旋塞,缓慢滴加 解析: 装置A中使用分液漏斗向圆底烧瓶中滴加浓盐酸的操作是打开分液漏斗上口的活塞,旋开分液漏斗的旋塞,缓慢滴加。 - 10 - (3)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答案: MnO2+4H++2Cl-Mn2++Cl2↑+2H2O 解析: 装置A是氯气的发生装置,原料为二氧化锰和浓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MnO2+4H++2Cl-Mn2++Cl2↑+2H2O。 (4)装置B中圆底烧瓶内的试剂为 (填名称)。 答案: 氢氧化钠固体(或碱石灰、生石灰等) 解析: 装置B是在常温下进行的反应,常温下和浓氨水反应产生氨气的试剂可以是氢氧化钠固体、碱石灰或生石灰等。 (5)装置D的作用是 。 答案: 吸收水蒸气,干燥氨气 解析: 装置D主要用于吸收水蒸气,干燥氨气。 (6)反应开始后,装置C内出现浓厚的白烟并在容器内壁凝结,另一生成物是空气中的主要成分之一,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答案: 3Cl2+8NH3N2+6NH4Cl 解析: 反应开始后,装置C内出现白烟并在容器内壁凝结,推测此物质为氯化铵固体,另一生成物是空气中的主要成分之一,即另一生成物为氮气,因此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Cl2+8NH3N2+6NH4Cl。 - 10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