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历史课件《三大改造》 (13)_人教版(2016部编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八年级下历史课件《三大改造》 (13)_人教版(2016部编版)

1952年土地改革后 ---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当时3亿农民,要分7亿亩土地和 297万头 耕畜,人均可分得耕地多少亩?多少人可分 得一头耕畜? 7÷3≈2.3(亩) 297万 ÷3 亿 ≈ 0.001(头/人) 答:人均可分得耕地2.3亩,约1000 人可分得一头耕畜。 土改后的问题:土地买卖,农民因各种原因 被迫出卖分得的土地;少数农民卷入租佃关系; 高利贷重新出现,月息5%—10%,债主全部是 中农。 资本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财产被没收,但 民族资产阶级在革命的过程中作出了很大的贡 献,财产没收显然有失公允,可不没收,他们 又存在剥削,显然与社会主义的生产资料的公 有制不相吻合。怎么办? 【学习目标】 v 1、识记农业、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形式以及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形式和政策。 2.知道三大改造的结果和缺点。 3.能分析三大改 造的原因、实质和意义 4.认识三大改造的完成 使我国确立了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中国实现了 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 v 【学习重点】 三大改造的形式 v 【学习难点】 三大改造的实质 第一关 v自学检测 展示自我 v1、三大改造的起止时间 _________________; 三大改造指的是对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的改造。 1953年——1956年 农业 手工业 资本主义工商业 v2.三大改造中对农业改造的原 因 。 v3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形 式___________________ v成果: ______年底占全国农 民总数96.3%约1.18亿户加入 了农业生产合作社。 一家一户分散经营的小农经济,影响生 产发展,满足不了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 建立农业生产合作社 1956 v 4.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形式: __________________ 成果:____年百分之 九十以上的个体手工业者参加了手工业生产 合作社。 v 5.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 形式: _________政策:__________成果: ____________________。 建立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1956 公私合营 和平赎买 实现了和平过渡,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 v 6、三大改造的意义:到1956年底基本上完 成了对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社会 主义改造,实现了把生产资料____制转变为 __________制的任务,我国初步建立了社会 主义制度,进入社会主义______阶段。 v 7、三大改造的实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农业 手工业 资本主义工商业 私有社会主义公有 初级 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第二关 v合作探究,智慧共享 三大改造在当时对推动我 国社会发展起了什么作用?在 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的过程中, 为什么要采取赎买方式? 三大改造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实现 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 制的任务,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 本制度.从此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课文交待了改造过程 当中的弊端,请你设 想一下会出现什么样 的情况?怎么解决呢? 第三关 拓展延伸 一位老人在去世前将三个儿子叫到身 边,让他们每人把一根筷子折断。三 个儿子都很轻松地做到了。然后,老 人把三根筷子捆在一起,让三个儿子 再试试。这次,三个儿子都未能折断 。从上面这个故事中,你受到什么启 发?故事中的寓意和土改后农民经营 方式的改变有没有相同之处? 第四关 总结提升 请尝试用知识网络图总结 三 大 改 造 社 会 主 义 制 度 基 本 确 立 1956年底 生 产 资 料 私 有 制 转 变 为 社 会 主 义 公 有 制 农 业 手 工 业 资本主义 工商 业 合 作 社 公私合营 赎买政策 反思历史,对照现在。学了 这篇课文之后,谈谈你获得 了什么启示?(例如:学习、 生活等) v 李老汉在旧社会没有自己的土地,靠租种地 主的土地和借高利贷生活;新中国建立后, 李老汉在1952年春天的土改中分到了土地, 本以为这下能过上好日子了,但是他很快发 现单靠自己干、手里的农具根本不够用,自 己还没有耕牛,也没钱买种子;后来好容易 东拼西凑种了点庄稼,却没有水渠灌溉,长 势一直不好;更没想到的是,秋天一场蝗灾 竟然让他颗粒无收!艰难度日的老汉欲哭无 泪…… 穷棒子精神 1952年秋,河北遵化王国范领导的合作社,23户贫 农,全社仅有一只驴,入社三条腿,还有一条腿是别社 的,农民家里是一穷二白,生产资料极为缺乏,人们称 这个社是“穷棒子社”。但就是这么一个穷棒子社,不 依靠政府的财政,依靠自己的劳动,去离该村35里的深 山打柴,1952年冬季到1953年春季共打了400多元的柴, 帮助一些困难户解决了生活问题,还为社里添置了1头牛、 一只驴、30只羊、一辆铁轮车,还有一些生产资料。到 了1953年冬季,社里又添置了1头骡子、5头牛、2只驴、 65只羊、12只猪、1辆铁轮车,还有喷雾器等生产工具。 毛泽东听说后,豪情满怀地说:“我看这就是我们整个 国家的形象,难道6 万万穷棒子,不能在几十年内通过 自己的努力变成了一个社会主义的又富又强的国家吗? 1956年三大改造时,北京郊区农民报名参加农业合作社。 参加合作社 农户 占全国农 民总数 (%) 参加高级生 产合作社 占全国农 户总数 (%) 1.18亿户 96.3 1.0742亿 户 87.8 1956年,毛泽东在看农民 写给他的丰收报喜信. 公私合营 所谓公私合营是我国对民族资本主 义工商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的高级形式, 即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全行业的公司合 营是指整个行业实行公司合营,企业的 生产资料转归国家支配,资本家对企业 的资产按固定的利率领取定息。年息为 5%,即有代价地把剥削阶级的生产资料 收归国有,这种赎买政策,实现了和平 过渡,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 赎买的形式有两种 v 在全行业公私合营以前,实行利润分配, 就是“四马分肥”,大致是资本家的红利占 20.5%,国家占34.4%,工人福利占15%,公积 金占30%。 v 在全行业公私合营以后,采取定息制度: 十年内每年由国家按照企业合营时核定的私股 额,发给股息,年息为5%,这一方式减少了资 产阶级对社会主义改造的阻力,便于使资本家 成为一个自食其力的劳动者,有利于资产阶级 的生产资料收归国有。 1956年北京人民庆祝公私合营. 天津盛锡福帽厂实行公私合营 上海部分工商业行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天津市 青年资 本家宣 誓积极 接受社 会主义 改造 1956年1月工商界代表乐松生 向毛泽东送喜报。 同仁堂的公私合营 同仁堂的商标 同仁堂的新貌 同仁堂的公私合营 同仁堂是我国著名的名牌老店,创办于1669年, 以配方奇特、制作精湛、药品货真价实而闻名好 内外。新中国成立后,同仁堂一直受到党和人民 政府的关怀,业务有了很大的发展。1954年,为 了贯彻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政策,北京市地 方工业局选择同仁堂 作为接受公私合营的示范企 业。同仁堂的经理乐松生以大局为重,顺应历史 潮流,带头实行公私合营,受到毛泽东的高度赞 扬。公私合营后,同仁堂在生产、销售规模和开 发新药等方面都有进一步的发展,成为我国最著 名的医药企业之一。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