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师大附中2011-学高一语文上期期末考试试题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湖南师大附中2011-学高一语文上期期末考试试题

湖南师大附中2011级语文模块Ⅱ结业考试卷 时 量:120分钟 总分 分:150 分 一、语言基础知识及运用(15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袅娜 niǎo 流觞 shānɡ 消弭 mǐ 镣铐 liào B.椽子 chuán 愀然 qiǎo 肄业 shì 悼念 dào C.涸辙 hé 谬误 miào 邮戳 chuō 祈祷 qí D.诟病ɡòu 相勖 mào 蜷缩 quán 卓越 zhuó ‎ ‎2. 下列词语的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斑驳 琴瑟 抵砺德行 唯物辩证 B.驯鸽 枕藉 义愤填膺 坚忍不拔 C.倩影 庐冢 浅尝辄止 蘩芜丛杂 D.伶俜 赎罪 了草塞责 孜孜以求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青年学子要以天下为己任,爱国为民,把匡正流俗当作自己责无旁贷的职责。‎ B.长沙市和常德市在众多的竞争者中独占鳌头,2011年光荣入选“全国文明城市”。‎ C.鲁迅先生对友人尤其是青年朋友的爱护无所不至,哪怕对犯错的青年也是如此。‎ D.这部造势强劲的3D电影上映后,观者如堵,好评如潮,更让部分影迷叹为观止。‎ ‎4.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句是 A.人们普遍担心,迟早要出现的克隆人将深刻影响人类生活,使人类在伦理道德等方面面临巨大挑战。‎ B.调查显示,不少时尚的网络游戏带有暴力情节和血腥场面,这无疑会严重影响青少年的身心健康。‎ C.我国残疾人公共服务,主要是由康复、特殊教育、就业、无障碍设施、文体服务等专项内容构成的。‎ D. 大选前18个月,奥巴马就开始接受特勤局保护,部分原因在于许多带有种族色彩的言论都是针对他引发的。‎ ‎5.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巴黎圣母院又称巴黎圣母大教堂,历时一百五十余年才修建完成, 。‎ ‎①在《巴黎圣母院》这部小说里,它像一个保护爱斯梅拉达的巨人,见证了民族的苦难和历史的风云 ‎②通过这部脍炙人口的小说,以及无数次根椐它改编的影视作品,巴黎圣母院已随着爱斯梅拉达和卡西莫多等人的形象传遍世界 ‎③是欧洲早期哥特式建筑和雕刻艺术的代表 ‎④以结构匀称和美观著称于世 ‎⑤已成为法兰西民族的骄傲和象征 10‎ A. ⑤③④①② B. ④①③②⑤ C. ④③①②⑤ D. ⑤④②③①‎ 二、古诗文默写(8分)‎ ‎6.依据课文默写。‎ ‎(1) ,悠悠我心。(曹操《短歌行》)‎ ‎(2) ,桃李罗堂前。(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 ‎(3)或取诸怀抱, ;或因寄所托, 。(王羲之《兰亭集序》)‎ ‎(4) ,而不知其所止; ,羽化而登仙。(苏轼《赤壁赋》) ‎ ‎(5)而 ,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三、课内文言文阅读(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10题。‎ ‎①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 ②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节选自苏轼《赤壁赋》)‎ ‎7.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苏子愀然 愀然:容色改变状 B.方其破荆州,下江陵 下:顺江而下 C.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樵:砍柴 D.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适:享有 ‎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①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②托遗响于悲风 B.①顺流而东也 ②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 C.①知不可乎骤得 ②而又何羡乎 D.①苟非吾之所有 ②目遇之而成色 ‎9.对本选文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10‎ A.作者借曹操的典故以感慨自我生命的短暂,隐含着应当积极进取的刚健情怀。‎ B.作者认为清风明月可以随意拾取,表现了诗人与大自然合而为一的心灵净化的境界。‎ C.选文以主客问答的形式展开,实际上反映了作者内心的矛盾和复杂的思想感情。‎ D.选文或追述历史事件,或即眼前之景而生发感悟,联想丰富,转换自然。‎ ‎10.请简要回答第②段中作者借“水与月”所阐发的哲理。(3分)‎ 答: ‎ ‎ ‎ 四、课外文言文阅读(21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1~15题。‎ 赠黎安二生序 ‎(宋)曾巩 赵郡苏轼,予之同年友也。自蜀以书至京师遗予,称蜀之士曰黎生、安生者。既而黎生携其文数十万言,安生携其文亦数千言,辱以顾予。读其文,诚闳壮隽伟,善反复驰骋,穷尽事理,而其材力之放纵,若不可极者也。二生固可谓魁奇特起之士,而苏君固可谓善知人者也。‎ 顷之,黎生补江陵府司法参军。将行,请予言以为赠。予曰:“予之知生,既得之于心矣,乃将以言相求于外邪?”黎生曰:“生与安生之学于斯文,里之人皆笑以为迂阔。今求子之言,盖将解惑于里人。”‎ 予闻之,自顾而笑。夫世之迂阔,孰有甚于予乎!知信乎古,而不知合乎世;知志乎道,而不知同乎俗;此予所以困于今而不自知也。世之迂阔,孰有甚于予乎!今生之迂,特以文不近俗,迂之小者耳,患为笑于里之人。若予之迂大矣,使生持吾言而归,且重得罪,庸讵止于笑乎?然则若予之于生,将何言哉?谓予之迂为善则其患若此谓为不善则有以合乎世必违乎古有以同乎俗必离乎道矣。生其无急于解里人之惑,则于是焉,必能择而取之。‎ 遂书以赠二生,并示苏君,以为何如也?‎ ‎11.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 予之同年友也 同年:年龄相同 B. 而苏君固可谓善知人者也 善知:善良而智慧 C. 生与安生之学于斯文 斯文:文雅有礼 D. 里之人皆笑以为迂阔 迂阔:迂腐而不切实际 ‎12.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其”字,与“生其无急于解里人之惑”的“其”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吾其还也 B. 芳菲菲其弥章 C. 当其欣于所遇 10‎ D. 其孰能讥之乎 ‎13.下列用“/”给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谓 予 之 迂 为 善 则 其 患 若 此 谓 为 不 善 则 有 以 合 乎 世 必 违 乎 古 有 以 同 乎 俗 必 离 乎 道 矣。‎ A. 谓 予 之 迂/ 为 善 则 其 患/ 若 此 谓/ 为 不 善 则 有 以/ 合 乎 世/ 必 违 乎 古 有 以/ 同 乎 俗 必 离 乎 道 矣。‎ B. 谓 予 之 迂/ 为 善 则 其 患 若 此 谓/ 为 不 善 则 有 以 /合 乎 世 必 违 乎 古 有 以/ 同 乎 俗 必 离 乎 道 矣。‎ C. 谓 予 之 迂 为 善/ 则 其 患 若 此 /谓 为 不 善/ 则 有 以 合 乎 世/ 必 违 乎 古/ 有 以 同 乎 俗/ 必 离 乎 道 矣。‎ D. 谓 予 之 迂 为 善 /则 其 患 若 此 谓/ 为 不 善 则 有 以 合 乎 世/ 必 违 乎 古 /有 以 同 乎 俗 必 离 乎 道 矣。‎ ‎14.下列从文章“以自己‘迂阔’为善”的态度中所体现的作者的精神,表述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不趋附世俗 ‎ B. 有志于道 C. 躬行直道 D. 奖掖后进 ‎1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1)辱以顾予(2分)‎ 译文: ‎ ‎(2)此予所以困于今而不自知也(4分)‎ 译文: ‎ ‎(3)世之迂阔,孰有甚于予乎!(3分)‎ 译文: ‎ ‎【参考译文】‎ 赵郡苏轼,是和我同年科考的学友。他从蜀地写信寄到京城给我,称赞蜀地叫黎生、安生的读书人。不久黎生带着他的文章几十万字,安生带着他的文章也有几千字,屈驾前来看我。我读他们的文章,确实文笔雄健,俊逸奇伟,善于反复辨析,纵横奔放,穷尽事物的道理(把事理说得很深透),他们的才情、笔力恣肆奔放,似乎不能穷尽。他们两人确实可以说得上是特别杰出的人才,而苏君也的确可以说是善于识别人才的人了!‎ 不久以后,黎生补授江陵府司法参军。临走的时候,请我写几句话作为赠别。我说:“我对你的了解,已经放在心里了,还需要用言辞表达出来么?” 黎生说:“‎ 10‎ 我和安生学习这种古文,同乡邻里都讥笑我们,认为是迂阔。现在请您写几句话,是想解除同乡邻里的糊涂看法。”‎ 我听了这话,想想自己,不禁笑了。世上迂阔的人,谁比我更厉害呢!只知道信奉古训,却不懂得迎合当世;只知道立志于圣贤之道,却不懂得随同世俗。这就是我困顿到现在而自己尚不知道的原因啊。世上迂阔的人,有谁比我更厉害呢!现在你们的迂阔,只因文章不合世俗,这不过是小的迂阔罢了,担心被同乡邻里讥笑。像我的迂阔可就大了,如果你们拿了我的文章回去,将要得到更多的责怪,岂能只停留在讥笑上呢?既然这样,那么我将对你们说些什么呢?说我的迂阔是好的,可是它的祸害却是这样;说它不好,那么虽然可以迎合世俗,但一定违背古训,有附和流俗的地方,就一定背离圣贤之道了。你们还是不要急于解除同乡邻里的糊涂认识吧,那么,在古文、时文,大道、世俗这方面,就一定能作出择取了。   ‎ 我于是写了这些话赠给二位,并且拿给苏君看,你们认为怎么样呢?‎ 五、课内现代文阅读(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9题。‎ ‎①一百年前,一位伟大的美国人签署了解放黑奴宣言,今天我们就是站在他的灵魂安息处集会。这一庄严宣言犹如灯塔的光芒,给千百万在那摧残生命的不义之火中受煎熬的黑奴带来了希望。它之到来犹如欢乐的黎明,结束了束缚黑人的漫漫长夜。‎ ‎ ②然而一百年后的今天,我们必须正视黑人还没有得到自由这一悲惨的事实:一百年后的今天,在种族隔离的镣铐和种族歧视的枷锁下,黑人备受压榨;一百年后的今天,黑人仍生活在物质充裕的海洋中一个穷困的孤岛上;一百年后的今天,黑人仍旧蜷缩在美国社会的角落里,并且,意识到自己是故土家园中的流亡者。今天我们在这里集会,就是要把这种骇人听闻的情况公之于众。‎ ‎ ③就某种意义而言,今天我们是为了要求兑现诺言而汇集到我们国家的首都来的。我们共和国的缔造者草拟宪法和独立宣言时,曾以气壮山河的词句向每一个美国人许下了诺言,他们承诺给予所有的人以不可剥夺的生存、自由和追求幸福的权利。‎ ‎ ④就有色公民而论,美国显然没有实践她的诺言。美国没有履行这项神圣的义务,只是给黑人开了一张空头支票,支票上盖上“资金不足”的戳子后便退了回来。但是我们不相信正义的银行已经破产;我们不相信,在这个国家巨大的机会之库里已没有足够的储备。因此今天我们要求将支票兑现——这张支票将给予我们宝贵的自由和正义的保障。(节选自马丁·路德·金《我有一个梦想》)‎ ‎16. “一百年后的今天,黑人仍生活在物质充裕的海洋中一个穷困的孤岛上”一句中, “物质充裕的海洋”和“穷困的孤岛”分别比喻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17. 选文的第②段从哪些方面揭示了美国黑人的生活处境?(3分)‎ ‎ 答: 。‎ 10‎ ‎18.如何理解选文第④段中的“空头支票”?这样表达有何作用?(5分)‎ ‎ 答: ‎ ‎ 。‎ 六、课外现代文阅读(2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3题 ‎ 拜谒人生(节选)‎ 林 希 ‎ 我们生于民族危亡的艰难时刻,“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过早地刺痛了我们幼小的心灵。那时我只有四五岁,在我陪哥哥到他们学校去的时候,哥哥就曾指着那时在校园上空随风抖动的旗帜,告诉我说,这不是我们中国的旗帜。中国,中国,我们是在沦陷的日子里,知道自己是中国人的。那时我们就已经知道,天赋我们是一个中国人,但要做一个中国人,却要我们为此付出一切。‎ ‎ 堂堂正正地做一个中国人,使我们过早地建树起了最高的人生追求。每到黄昏时刻,我们早早地关上院门,这时我们一起立在老祖父长长的书案前,一笔一划地在他的指点下学习书法。横要平,竖要直,这就是我们对于中国字和对于中国人的全部知识。那时我很小,我是站在小凳儿上,才能把手臂抬到书案上握笔写字的,字写得不像个样子,但我心里非常骄傲,因为我知道,我在写中国字,我是一个中国人。‎ ‎ 老祖父的书案很高,站在小板凳上,身子要立很得很直很直,初站到板凳上,还有一点骄傲,觉得自己能和哥哥一起读书写字,也是老祖父对自己的一种宠爱。但没过多久时间,小板凳就变得不那么可爱了,立直着的双腿开始发酸,挺直着的胸背也感到微微作疼。但老祖父还是在一旁看着,极是严格地指指点点,墨没有蘸满,笔没有握牢,身子没有立直,头没有抬正,而且只许服从,不允许争辩,就这样陪着哥哥一起作完功课。当我们离开书案时,虽然感到有点劳累,但心里感到极是充实。‎ ‎ 当然,这不仅仅是一种家长的挑剔,这是一种对于人的尊严的启蒙,做人,就要时时挺直着胸背,做人就要高高地抬起头颅。中国孩子的启蒙教育,就是这样对于人生的敬仰。‎ ‎ 就是从这时开始,我们怀着敬畏之心,走进了自己的人生。‎ ‎ 做人,绝不仅仅是一种天赋的权利,而做一个中国人,绝不仅仅是黄皮肤的黑眼睛,最最重要的,还是中国人庄严的人生选择。‎ ‎ 至今我记得那幕景象,一位近亲,于沦陷期间因一时的得意而不可一世。一天,在他到我家来的时候,我看到老祖父对他的鄙视和冷漠,老祖父甚至不让我们去和他打招呼,只一个人冷冷地和他对坐着,一言不发,一直坐到他无趣地走出我家的院门,老祖父也仍然没有和他说一句话。直到把这位不速之客送走,关上院门,老祖父才把我们招到他的书房里来,对我们讲,什么是中国人心中的荣华富贵。‎ ‎ ‎ 10‎ 我很小,我不懂得太深的道理,但那时家庭一时的贫穷,却使我心中有一种安全感,特殊的价值观念,中国人总是把财富和财富主人的品德连在一起评价。“肥马轻裘”四个字中,含有社会批判的内容在。中国人根深蒂固的财富观,从小就深深地印记在了我的心里。‎ ‎ 历史因其公正,而对许多人就变得无情。当异族入侵者被中国人民赶出我们神圣的土地之后,那些背叛过父老乡亲的人,受到了社会的惩处,这种惩处不仅仅是法律的追究,更严厉的惩处,却是全社会的歧视和谴责。‎ ‎ 仍然是那位曾经显赫一时的近亲,在他又到我们家来恳求宽恕的时候,老祖父把他拒在了门外,我看到了那凄切的景象,一个落魄的人,立在瑟瑟的秋风里,每一个人都向他投来岐视的目光。因为他把人生当作赌博,而这场赌博中,他输掉的是自己。荣华富贵是短暂的,尊严是永恒的。‎ ‎(原载《新华文摘》总第224期)‎ ‎19.开篇说“过早地刺痛了我们幼小的心灵”,联系文意,指的是什么?(4分)‎ ‎ 答: ‎ ‎20.作者对“长书案”、“小板凳”怀有怎样的感情?细写它们的目的是什么?(4分)‎ ‎ 答:① ‎ ‎ ② ‎ ‎21.文章勾勒了“一位近亲”人生的两幕,这两幕人生各是什么?(4分)‎ ‎ 答:①‎ ‎ ‎ ‎ ② ‎ ‎ (每答不超过20个字)‎ ‎22.赏析文中划线的句子。(4分)‎ 一个落魄的人,立在瑟瑟的秋风里,每一个人都向他投来歧视的目光。‎ ‎ 答: ‎ ‎23. 结合文章内容,分析文中“老祖父”的形象。(6分)‎ ‎ 答: ‎ 七、写作(60分)‎ ‎24.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一个人,随着年龄和阅历的增加,在成长。何谓成长?怎样才能更好地成长?在成长过程中,我们丢失了哪些不该丢失的,又在有意无意间学会了哪些不该学会的?这些,都值得我们咀嚼或深思。‎ ‎ 请以“成长”为话题,联系社会生活或自身体验,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或记叙文。自拟标题,自选角度。不得套作或抄袭。‎ 10‎ ‎ 参考答案 一、语言基础知识及运用(15分)‎ ‎4.D(“部分原因……引发的”句式杂糅。可将“引发”去掉。)‎ ‎10.作者以江水明月作比,说明世间万物和人生,既有变的一面,又有不变的一面,阐发了变化与永恒的辩证哲理;不用羡慕长江无穷,也不必哀叹人生短促,应豁达情怀。(3分) ‎ 四、课外文言文阅读(21分)‎ 10‎ 我听了这话,想想自己,不禁笑了。世上迂阔的人,谁比我更厉害呢!只知道信奉古训,‎ 10‎ 六、课外现代文阅读(22分)‎ ‎19.民族危亡,需要鲜血和生命拯救,做一个中国人,需要为此付出一切;这样的伤 心。(2分)‎ ‎23. 文中的“老祖父”是一个文道传统、节操美好、憎爱分明的人。作为“我”的蒙 ‎ 10‎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