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第三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理)试题(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化学】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第三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理)试题(解析版)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第三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理)试题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Ca-40 Fe-56 Cu-64‎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3分,共48分)‎ ‎1.下列有关化学用语使用正确的是( )‎ A. 乙烯的结构简式:CH2CH2‎ B. 乙烷的比例模型:‎ C. 35Cl和37Cl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D. 过氧化氢的电子式:‎ ‎【答案】C ‎【解析】‎ ‎【详解】A.乙烯含有官能团碳碳双键,结构简式为,故A错误;‎ B.乙烷属于饱和烃,该模型为乙烷的球棍模型,故B错误;‎ C.35Cl和37Cl均为氯原子,核电荷数为17,原子结构示意图为,故C正确;‎ D.过氧化氢为共价化合物,电子式为:,故D错误;‎ 故选:C。‎ ‎2.化学与生产、生活息息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石油通过裂解可获得更多的轻质油,特别是汽油 B. 生石灰、硅胶、P2O5等均可作食品干燥剂 C. 聚乙烯和聚氯乙烯都是食品级塑料制品的主要成分 D. 水果运输中常用浸泡过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的硅藻土保鲜水果 ‎【答案】D ‎【解析】‎ ‎【详解】A. 石油通过裂化可获得更多的轻质油,特别是汽油;石油裂解的目的是获得主要含有乙烯、丙烯等气态石油化工原料的裂解气,故A错误;‎ B. P2O5能和冷水反应生成有毒的偏磷酸HPO3,所以不能用作食品干燥剂,故B错误;‎ C. 聚氯乙烯(PVC)中含有氯元素,对人体有潜危害,不能用作食品级塑料制品,故C错误;‎ D. 乙烯有催熟的效果,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用浸泡过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的硅藻土吸收水果释放的乙烯,可达到水果保鲜的目的,故D错误;‎ 故选D。‎ ‎3.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14 g分子式为CnH2n的烃中含有的C-H键的数目为2 NA B. 密闭容器中,0.1 mol N2和0.3 mol H2 催化反应后分子总数为0.2 NA C. 标准状况下,‎6.72 L三氯甲烷中含分子数为0.3 NA D. 1 mol Fe粉与足量碘蒸气反应,转移电子数为3 NA ‎【答案】A ‎【解析】‎ ‎【详解】A.CnH2n的最简式为CH2,故14gCnH2n中含有的CH2的物质的量为1mol,故含2molC−H键即2NA条,故A正确;‎ B.氮气和氢气合成氨的反应为可逆反应,反应不能进行到底,因此0.1 mol N2和0.3 mol H2催化反应后分子总数大于0.2 NA,故B错误;‎ C.标准状况下,三氯甲烷不是气体,不能根据体积计算其物质的量,故C错误;‎ D.Fe与碘反应只能得到FeI2,则1molFe反应时转移的电子数为2NA,故D错误;‎ 故选:A。‎ ‎4.室温下,下列各组离子一定能在指定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 A. 加入了少量Na2O2的水溶液中:H+、Fe2+、Cl-、SO B. 某无色酸性溶液中:Fe3+、NO、Ba2+、H+‎ C. 加入Al能放出H2的溶液中:Cl-、NO、SO、NH D. 通入足量CO2的溶液中:H+、NH、Al3+、SO ‎【答案】D ‎【解析】‎ ‎【详解】A.加入了少量Na2O2的水溶液显碱性,含有OH-,H+和Fe2+不能与OH-‎ 共存,A不符合题意;‎ B.Fe3+的溶液呈黄色,不能在无色溶液中共存,B不符合题意;‎ C.加入Al能放出H2的溶液既可能是酸性溶液,也可能是碱性溶液,即可能含有H+或含有OH-,当溶液显碱性时,含有OH-,NH与OH-反应生成NH3不能共存,C不符合题意;‎ D.通入足量CO2的溶液,H+、NH、Al3+、SO能够大量共存,D符合题意;‎ 答案选D。‎ ‎5.下列指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 少量Cl2通入澄清石灰水中:Cl2+2OH- =ClO-+Cl-+H2O B. 向FeCl3溶液中加入Cu:2Fe3++3Cu=2Fe + 3Cu2+‎ C. 室温下用稀HNO3溶解铜:Cu+2NO+2H+=Cu2++2NO2↑+H2O D. 向KAl(SO4)2溶液中滴加Ba(OH)2溶液至Al3+完全沉淀:Al3++3OH-+2Ba2++2SO= Al(OH)3↓+BaSO4↓‎ ‎【答案】A ‎【解析】‎ ‎【详解】A.少量Cl2通入澄清石灰水中,Cl2与Ca(OH)2反应生成Ca(ClO)2、CaCl2和H2O,反应离子方程式为Cl2+2OH-=ClO-+Cl-+H2O,A正确;‎ B.向FeCl3溶液中加入Cu,Cu只能将Fe3+还原为Fe2+,则正确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2Fe3++Cu=Cu2++2Fe2+,B错误;‎ C.室温下用稀HNO3溶解铜,两者反应生成Cu(NO3)2、NO和H2O,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3Cu+2NO+8H+=3Cu2++2NO↑+4H2O,C错误;‎ D.向KAl(SO4)2溶液中滴加Ba(OH)2溶液至Al3+完全沉淀,SO只有部分沉淀,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2Al3++6OH-+3Ba2++3SO=2Al(OH)3↓+3BaSO4↓,D错误;‎ 答案选A。‎ ‎6.某原电池的装置如图所示,总反应为H2(g)+HgO(s)=H2O(l)+Hg(l),其中交换膜只允许阴离子和水分子通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正极反应为:HgO−2e−+H2O=Hg+2OH−‎ B. 放电结束后,溶液的碱性不变 C. 标准状况下,每反应 ‎2.24 L氢气,交换膜通过 0.2 mol 离子 D. OH−通过离子交换膜从负极向正极移动,保持溶液中电荷平衡 ‎【答案】C ‎【解析】‎ ‎【分析】根据装置分析可知,该装置为原电池装置,通入氢气的一极为负极,化合价升高失电子,与氢氧根离子反应生成水,氧化汞一极为正极,与水反应生成汞和氢氧根离子,据此分析解答问题。‎ ‎【详解】A.根据电池反应式知,负极上氢气失电子和OH-反应生成H2O,正极上HgO得电子和水反应Hg和OH-,正极反应式为HgO(s)+2e-+H2O═Hg(l)+2OH-,故A错误;‎ B.该电池反应中有水生成导致溶液体积增大,KOH不参加反应,则KOH的物质的量不变,则c(KOH)减小,溶液的碱性减弱,故B错误;‎ C.‎2.24 L(标准状况下)氢气的物质的量为0.1mol,转移电子0.2mol,则交换膜通过 0.2 molOH-离子,故C正确;‎ D.放电时,电解质溶液中阴离子向负极移动,所以OH-通过离子交换膜从正极移向负极,保持溶液中电荷平衡,故D错误;‎ 答案选C。‎ ‎7.下列化工生产原理、用途错误的是( )‎ ‎①可以用电解熔融氯化钠的方法来制取钠 ‎②黄铜矿(CuFeS2)冶炼铜时产生的SO2可用于生产硫酸,FeO可用作冶炼铁的原料 ‎③可用铝热反应在野外焊接钢轨 ‎④炼铁高炉中所发生的反应都是放热的,故无需加热 ‎⑤制取粗硅的反应:SiO2+CSi+CO2↑‎ ‎⑥工业上冶炼Ag:2Al+3Ag2O6Ag+Al2O3‎ A. ①③⑥ B. ④⑤⑥ C. ②③⑤ D. ②④⑥‎ ‎【答案】B ‎【解析】‎ ‎【详解】①工业制钠用电解熔融氯化钠的方法制取,故正确;‎ ‎②黄铜矿冶炼铜产生的二氧化硫经催化氧化可以制取硫酸,氧化亚铁经还原可得到铁单质,故正确;‎ ‎③利用铝粉与三氧化二铁或四氧化三铁反应得到铁单质,焊接铁轨,故正确;‎ ‎④炼铁高炉内会发生C+CO22CO,该反应是吸热反应,故错误;‎ ‎⑤制取粗硅的反应产物为硅单质和一氧化碳,故错误;‎ ‎⑥工业冶炼银采用热分解法,不采用铝热反应,故错误;‎ 综上可知错误的是:④⑤⑥;‎ 故选:B。‎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1mol乙烷发生取代反应最多消耗3 mol Cl2‎ B. CH≡CH与HCl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最多可生成3种产物 C. 等物质的量的CH≡CH与苯(C6H6)完全燃烧生成CO2的量相等 D. 乙烯分别通入溴水和溴的四氯化碳溶液中,反应现象完全相同 ‎【答案】B ‎【解析】‎ ‎【详解】A.乙烷分子式是C2H6,由于每个H原子被取代,消耗1个Cl2分子,所以1mol乙烷发生取代反应最多消耗6molCl2,A错误;‎ B.乙炔与HCl按1:1加成,产物是CH2=CHCl,若按1:2加成,反应产物可能是CH3-CHCl2、CH2Cl-CH2Cl,因此CH≡CH与HCl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最多可生成3种产物,B正确;‎ C.乙炔与苯最简式相同,但由于等物质的量的乙炔与苯分子中含有C、H原子数不相等,因此完全燃烧生成CO2的量不相等,C错误;‎ D.乙烯通入溴水中与溴发生加成反应,使溴水褪色,但产生的有机物与水互不相容,因此会看到液体分层,两层液体均无色;而乙烯通入到溴的四氯化碳溶液中,发生加成反应产生的1,2-二溴乙烷能够溶解在四氯化碳中,因此看到的现象是褪色,但液体不分层,所以反应现象不完全相同,D错误;‎ 答案选B。‎ ‎9.下列实验操作中,对应的现象及结论都正确且两者具有因果关系的是 ( ) ‎ 选项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A 将乙烯分别通入高锰酸钾酸性溶液和溴的四氯化碳溶液中 二者均褪色 二者褪色原理相同 B 甲烷与氯气在光照下反应后将其生成物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 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生成的甲烷氯代物具有酸性 C 将红热的木炭与少量浓HNO3反应 ‎ 产生红棕色气体 木炭一定与浓硝酸发生了反应 D 向盛有FeCl3溶液的试管中加过量铁粉,充分振荡后加1滴KSCN溶液 黄色逐渐消失,加KSCN溶液后无明显现象 铁粉将Fe3+还原为Fe2+‎ ‎【答案】D ‎【解析】‎ ‎【详解】A.乙烯中含有碳碳双键,可与溴的四氯化碳发生加成反应而使其褪色,乙烯具有还原性,可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而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因此两者褪色原理不同,A不符合题意;‎ B.甲烷与氯气在光照下发生取代反应生成HCl和甲烷氯代物,HCl的水溶液显酸性,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而不是甲烷氯代物显酸性,B不符合题意;‎ C.在加热条件下,浓硝酸可分解生成二氧化氮的红棕色气体,不一定是与碳反应生成的,C不符合题意;‎ D.向盛有FeCl3溶液的试管中加过量铁粉,充分振荡后铁粉将Fe3+还原为Fe2+,加1滴KSCN溶液,黄色逐渐消失,加KSCN溶液后无明显现象,D符合题意;‎ 答案选D。‎ ‎10.W、X、Y、Z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X的单质经常作为保护气,这四种元素可以组成阴阳离子个数比是1:1的离子化合物甲,由Y、Z形成的一种化合物乙和W、Z 形成的化合物丙反应生成淡黄色固体。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化合物甲一定能与NaOH溶液反应 B. 原子半径大小顺序是Z>X>Y>W C. W、X组成的化合物X2W4中含有非极性键 D. W、X、Y组成的化合物水溶液一定呈酸性 ‎【答案】D ‎【解析】‎ ‎【分析】W、X、Y、Z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X的单质经常作为保护气,则该单质为氮气,X为N;由Y、Z形成的一种化合物乙和W、Z 形成的化合物丙反应生成淡黄色固体,该固体为S单质,则乙和丙为二氧化硫和硫化氢,则Z为S,根据原子序数可知,W为H,Y为O;这四种元素可以组成阴阳离子个数比是1:1的离子化合物甲可能是硫酸氢铵或者亚硫酸氢铵,据此分析解答。‎ ‎【详解】A.由以上分析,甲为是硫酸氢铵或者亚硫酸氢铵均能与氢氧化钠反应,故A正确;‎ B.电子层数越多原子半径越大,电子层数相同时核电荷数越多半径越小,则半径:S>N>O>H,故B正确;‎ C.W、X组成的化合物N2H4,结构简式为:H2N-NH2,其中N-H键为极性键,N-N为非极性键,故C正确;‎ D.W、X、Y组成的化合物可能是硝酸、硝酸铵,显酸性,也可能是一水合氨,显碱性,故D错误;‎ 故选:D。‎ ‎11.下列关于有机化合物 和 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一氯代物数目均有6种 B. 二者均能发生取代、加成和氧化反应 C. 可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区分 D. 分子中所有碳原子可能在同一平面上 ‎【答案】C ‎【解析】‎ ‎【详解】A.中有6种等效氢,则一氯代物有6种,中有4种等效氢,一氯代物有4种,两种一氯代物数目不同,故A错误;‎ B.中含碳碳双键,能发生加成反应,除此之外还能发生取代、氧化反应,中不含不饱和键,不能发生加成反应,能发生取代、氧化反应,故B错误;‎ C. 中含碳碳双键,能使酸性高锰酸钾褪色,中不含不饱和键,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褪色,则可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区分,故C正确;‎ D.中与碳碳双键上的碳原子直接相连的原子共面,其中含1个叔碳原子(与甲基直接相连的碳原子),则所有碳原子不可能在同一平面上,故D错误。答案选C。‎ ‎12.已知某烃混合物完全燃烧后,生成CO2和H2O的物质的量之比为l:1,该混合物不可能是( )‎ A. 乙烯和丙烯(C3H6) B. 乙烷和苯 ‎ C. 甲烷和乙烷 D. 苯和甲烷 ‎【答案】C ‎【解析】‎ ‎【分析】烃燃烧的方程式为CxHy+(x+y/4)O2→xCO2+y/2H2O,生成CO2和H2O的物质的量之比为l:1,则x=y/2,即x:y=1:2‎ ‎【详解】A、乙烯分子式为C2H4,丙烯分子式为C3H6,C和H的物质的量比为1:2,符合上述条件,故A错误;‎ B、乙烷的分子式为C2H6,苯的分子式为C6H6,当两个体积比或物质的量之比为3:1,达到碳和氢物质的量之比为1:2,故B错误;‎ C、甲烷的分子式为CH4,乙烷的分子式为C2H6,不可能组合成碳和氢物质的量之比为1:2,故C错误;‎ D、苯的分子式为C6H6,甲烷的分子式为CH4,当物质的量之比为1:3时,符合碳和氢物质的量之比为1:2,故D错误。‎ ‎13.下列关于同分异构体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分子式为C3H6BrCl的有机物共4种(不考虑立体异构)‎ B. 戊烷有三种同分异构体,其中新戊烷的沸点最低 C. CH3CH=CH2存在顺反异构 D. 的一氯代物有4种 ‎【答案】B ‎【解析】‎ ‎【详解】A.有机物可看成C3H8中2个H被−Br、−Cl取代,固定1个Cl,移动另一个Br,可得C3H6BrCl的有机物不考虑立体异构共5种,故A错误;‎ B.同分异构体中,支链越多熔沸点越低,戊烷的三种结构中,新戊烷的支链最多,沸点最低,故B正确;‎ C.顺反异构要求含有碳碳双键,且双键碳原子连接两个不同的原子或原子团,由此可知丙烯不存在顺反异构,故C错误;‎ D.该结构对称,只有三种不同的氢原子,一氯代物有三种,故D错误;‎ 故选:B。‎ ‎14.一定量的某有机物完全燃烧后,将燃烧产物通过足量的石灰水,经过滤可得沉淀,但称量滤液时,其质量只比原石灰水减少‎2.9g,则此有机物可能是(     )‎ A. C2H6 B. C2H‎4 ‎C. C3H4 D. C4H10‎ ‎【答案】A ‎【解析】‎ ‎【详解】有机物燃烧产物有二氧化碳和水,将燃烧产物通过足量的石灰水,经过滤可得沉淀‎10g,应为CaCO3,n(CO2)=n(CaCO3)==0.1mol,‎ 根据方程式: ‎ 称量滤液时,其质量只比原石灰水减少‎2.9g,则生成水的质量应为‎5.6g−‎2.9g=‎2.7g,‎ 则n(H)=2n(H2O)=×2=0.3mol,则有机物中N(C):N(H)=1:3,‎ 只有A符合,故选:A。‎ ‎15.烯烃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的氧化产物有如下表的对应关系:‎ 烯烃被氧化的部位 CH2=‎ RCH=‎ 氧化产物 CO2‎ RCOOH 由此推断分子式为C4H8的烯烃被酸性KMnO4 溶液氧化后不可能得到的产物是( )‎ A. HCOOH和CH3CH2COOH B. CO2 和 C. CO2 和CH3CH2COOH D. CH3COOH ‎【答案】A ‎【解析】‎ ‎【详解】分子式为C4H8的烯烃为丁烯,有三种结构,若为CH2=CHCH2CH3,则氧化产物为CO2 和CH3CH2COOH,C选项可能;若为CH3CH=CHCH3,则氧化产物为CH3COOH,D选项可能;若为2-甲基丙烯,则氧化产物为:CO2 和,综上可知A不可能,‎ 故选:A。‎ ‎16.某澄清透明的溶液中可能含有:Na+、Mg2+、Fe2+、Cu2+、I-、CO32-、SO42-、Cl-中的几种,各离子浓度均为0.1 mol·L-1。现进行如下实验(所加试剂均过量):‎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样品溶液中肯定存在Na+、Fe2+、I−、SO42−‎ B. 沉淀B中肯定有氢氧化铁,可能含有氢氧化镁 C. 取‎1 L黄色溶液D能恰好溶解铁‎1.4 g D. 该样品溶液中是否存在Cl-可取滤液C,滴加硝酸银和稀硝酸进行确定 ‎【答案】B ‎【解析】‎ ‎【分析】根据“下层(紫红色)”、“黄色溶液”,可以推出原溶液中含有I-、Fe2+,一定没有Cu2+;向样品溶液中加入Cl2、BaCl2溶液,得到白色沉淀,则溶液中含有SO42-(CO32-不能和 Fe2+共存,被舍去);由于各离子浓度均为0.1mol·L-1,根据电中性原理,可以推出溶液中一定还含有一种阳离子,由于Mg2+无法排除,所以可以推出溶液中含有Na+、Fe2+、I-、SO42-‎ ‎,或者Mg2+、Fe2+、I-、SO42-、Cl-。‎ ‎【详解】A、经分析,样品中肯定存在Fe2+、I-、SO42-,可能存在Na+,或者Mg2+、Cl-,A错误;‎ B、题中未提及沉淀B的信息,故根据“黄色溶液”可推出沉淀B中肯定有氢氧化铁,可能含有氢氧化镁,因为Mg2+呈无色,不影响Fe3+颜色的显示,故B正确;‎ C、样品溶液中,n(Fe2+)=0.1mol·L-1,则溶液D中,n(Fe3+)=0.1mol·L-1,根据反应Fe+2Fe3+=3Fe2+,可推出‎1L溶液D中,含有Fe3+ 0.1mol,能溶解Fe 0.05mol,即‎2.8g,C错误;‎ D、样品溶液和Cl2、BaCl2溶液反应后再过滤得到滤液C,则滤液C一定含有Cl-,故检验到滤液C中Cl-,无法说明样品溶液含有Cl-,D错误;‎ 故选B。‎ 二、非选择题(共52分)‎ ‎17.(1)下列有机物中,属于脂肪烃的是____;互为同系物的是_____;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____。(填序号)‎ ‎① CH2=CH2  ②CH2=CHCH=CH2 ③CH3CH2CH2CH3  ④ ⑤CH3CH=CH2 ⑥ ‎ ‎(2) 按系统命名法命名:‎ ‎① 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 ‎③ ___________。‎ ‎(3)写出下列各有机物的结构简式:‎ ‎①2-甲基-4-乙基-2-已烯: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2-甲基-1,3-丁二烯: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用氯乙烯制备聚氯乙烯(PVC)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 ‎(5)1 mol某烷烃完全燃烧消耗的O2为11‎ ‎ mol,请写出其分子式___________;其主链上含有5个碳原子的同分异构体有___________种。(不考虑立体异构)‎ ‎【答案】(1). ①②③④⑤ (2). ①⑤ (3). ③④ (4). 2﹣甲基﹣3﹣己炔 (5). 3,3,5,5-四甲基庚烷 (6). 3-甲基-1-丁烯 (7). (CH3)‎2C=CHCH(CH2CH3)2 (8). CH2=CH(CH3)CH=CH2 (9). (10). C7H16 (11). 5种 ‎【解析】‎ ‎【分析】烃分子中只有碳和氢两种元素,脂肪烃就是链烃。根据系统命名法的基本原则进行命名或写出有机物的结构。‎ ‎【详解】(1)①CH2=CH2属于脂肪烃;②CH2=CHCH=CH2属于脂肪烃; ③CH3CH2CH2CH3属于脂肪烃; ④ 属于脂肪烃; ⑤CH3CH=CH2属于脂肪烃; ⑥ 属于卤代烃。综上所述,属于脂肪烃的是①②③④⑤;其中①和⑤是分子中碳原子数不同、只有一个碳碳双键的链状烯烃,故两者互为同系物;③和④分子式相同但其结构不同,故两者互为同分异构体。‎ ‎(2)①的包含碳碳叁键的最长碳链中有6个碳原子,碳碳叁键在3号碳与4号碳之间,从离官能团较近的一端开始编号,兼顾支链的位置,故按系统命名法命名为2﹣甲基﹣3﹣己炔;‎ ‎②的最长碳链上有7个碳原子,3号和5号碳上分别有两个甲基,按系统命名法命名为3,3,5,5-四甲基庚烷;‎ ‎③包含碳碳双键在内的最长碳链上有4个碳原子,从离双键较近的一端开始编号,按系统命名法命名为3-甲基-1-丁烯。‎ ‎(3)①2-甲基-4-乙基-2-已烯的主链上有6个碳原子,双键在2号和3号碳之间,2号碳上有甲基,4号碳上有乙基,故其结构简式为(CH3)‎2C=CHCH(CH2CH3)2;‎ ‎②2-甲基-1,3-丁二烯的主链上有4个碳原子,在1、2碳和3、4碳之间有双键,在2号碳上有甲,故其结构简式为CH2=CH(CH3)CH=CH2。‎ ‎(4)用氯乙烯制备聚氯乙烯(PVC)的化学方程式为;‎ ‎(5)1 mol某烷烃完全燃烧消耗的O2为11 mol,设该烷烃的分子式为CnH2n+2,则根据其燃烧的化学方程式可知,0.5(3n+1)=11,则n=7,故其分子式为C7H16;其主链上含有5个碳原子的同分异构体有CH(CH3CH2)3、CH‎3C(CH3)2CH2CH2CH3、CH3CH‎2C(CH3)2CH2CH3、CH3CH(CH3)CH(CH3)CH2CH3、CH3CH(CH3) CH2CH(CH3) CH3,共5种。‎ ‎18.氮的化合物广泛应用于工业、航天、医药等领域。‎ ‎(1)氨气可作为脱硝剂,在恒温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NO和NH3,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6NO(g)+ 4NH3(g)5N2(g)+6H2O(g)。该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__________ 。‎ a 反应速率v(NO)= v(H2O)‎ b 容器内压强不再变化 ‎ c 容器内 N2 的物质的量分数不再变化 ‎ d 容器内 n(NO)∶n(NH3)∶n(N2)∶n(H2O)= 6∶4∶5∶6 ‎ e 12 mol N-H 键断裂的同时生成 5 mol N≡N 键 ‎ f 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改变 ‎(2)肼(N2H4)是火箭的高能燃料,该物质燃烧时生成水蒸气和氮气,已知某些化学键的键能如下: ‎ 化学键 O—H N—N N—H O=O N≡N 键能kJ•mol-1‎ ‎467‎ ‎160‎ ‎391‎ ‎498‎ ‎945‎ 则1 mol N2H4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的过程中_____(填“吸收”或“放出”)的能量为_______kJ。‎ ‎(3)一定条件下,在 ‎5 L密闭容器内,反应 2NO2(g)N2O4(g),NO2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如下表:‎ 时间/s ‎0‎ ‎1‎ ‎2‎ ‎3‎ ‎4‎ ‎5‎ n(NO2)/mol ‎0.040‎ ‎0.020‎ ‎0.010‎ ‎0.005‎ ‎0.005‎ ‎0.005‎ ‎①用 N2O4 表示 0~2 s 内该反应的平均速率为_____ mol•L-1•s-1。在第 5s 时,NO2‎ ‎ 的转化率为_____。‎ ‎②为加快反应速率,可以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 a 升高温度 b 恒容时充入He(g) ‎ c 恒压时充入He(g) d 恒容时充入NO2‎ ‎(4)已知:2N2O = 2N2+O2。不同温度(T)下,N2O分解半衰期随起始压强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图中半衰期指任一浓度N2O消耗一半时所需的相应时间),则T1_____T2(填“>”、 “=”或“<”)。当温度为T1、起始压强为p0,反应至t1min时,此时体系压强p=________(用p0表示)。‎ ‎【答案】(1). b、c、f (2). 放出 (3). 591 (4). 0.0015 (5). 87.5% (6). ad (7). > (8). 1.25p0‎ ‎【解析】‎ ‎【分析】(1)可逆反应达到平衡时,同物质的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各组分的浓度,含量保持不变,由此衍生出其他的一些量不变,判断平衡的物理量应随反应进行发生变化,该物理量由变化到不再变化说明达到平衡;‎ ‎(2)根据反应热=反应物键能和-生成物键能和计算,根据焓变的正负确定吸放热;‎ ‎(3)根据速率的定义式计算,结合速率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分析,转化率等于变化量比起始量;考虑速率的影响因素要判断条件的增减,一般升温,增大浓度都会提高反应速率;‎ ‎(4)其他条件相同时,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达到平衡时间短;根据压强之比=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计算。‎ ‎【详解】(1)a、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v(NO)正=v(H2O)逆,故a错误;‎ b、该反应是一个反应前后气体体积增大的可逆反应,当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容器内压强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所以能判断反应是否达到平衡状态,故b正确;‎ c、容器内N2的物质的量分数不再随时间而发生变化说明浓度不在改变,故c正确;‎ d、物质的量之比与起始量和转化量都有关,不能说明正逆反应速率相等或者浓度不变,故d错误;‎ e、12molN−H 键断裂的同时生成5molN≡N键均表示正反应速率,故e错误;‎ f、该反应混合气体的总质量不变,总物质的量在变化,则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变量,当不变时达到平衡状态,故f正确;故答案为:b、c、f;‎ ‎(2) N2H4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的反应方程式为:N2H4(g)+ O2(g)=N2(g)+2H2O(g),根据反应热=反应物的键能和-生成物的键能和,得:=E(N-N)+4E(N-H)+ E(O=O)-E(N≡N) -4E(H-O)= ()kJ/mol =-591kJ/mol,<0,该反应为放热反应,1 mol N2H4在氧气中完全燃烧放出591kJ的热量,故答案为:放热;591kJ;‎ ‎(3)①由表格数据可知2s内,,则,在第 5s 时,NO2的转化率为,故答案为:0.0015;87.5%;‎ ‎②a.升高温度可以提高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加有效碰撞次数,加快反应速率;‎ b.恒容时充入He(g),对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无影响,对速率不影响; ‎ c.恒压时充入He(g),容器体积增大,各物质的浓度减小,反应速率减小;‎ d.恒容时充入NO2,增大了反应物的浓度,加快反应速率;‎ 故答案为:ad;‎ ‎(4)由图像可知,当压强一定时,T1对应的半衰期比T2对应的半衰期要短,说明T1条件下反应速率快,而其他条件相同时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因此T1>T2;设N2O起始物质的量2mol,则t1时,消耗1mol N2O,产生1mol N2和0.5molO2,此时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为:2.5mol,根据压强比=气体物质的量之比,可得,此时压强p==1.25p0,故答案为:>;1.25p0;‎ ‎19.钛(Ti)被称为继铁、铝之后的第三金属,钛白(TiO2)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白色颜料。纳米TiO2是一种应用广泛的催化剂。制备TiO2和Ti的原料是钛铁矿,用含Fe2O3的钛铁矿(主要成分为FeTiO3)制备TiO2的流程如下:‎ ‎ ‎ ‎(1)S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_____‎ ‎(2)步骤②加Fe的目的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________;步骤③冷却的目的是_____。‎ ‎(3)步骤②③④中,均需用到的操作是________。煅烧操作中用到的主要仪器是__________。‎ ‎(4)由TiO2制取单质钛(所加试剂均过量),涉及的步骤如下:‎ 写出制备TiCl4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5)TiO2可用作甲烷燃料电池的催化剂载体,该电池以甲烷、空气、氢氧化钾溶液为原料,石墨为电极。写出负极上的电极反应式___________。‎ ‎【答案】(1). 第三周期ⅥA族 (2). 2Fe3++Fe=3Fe2+ (3). 析出绿矾(FeSO4·7H2O) (4). 过滤 (5). 坩埚 (6). TiO2+‎2C+2Cl2TiCl4+2CO (7). CH4-8e-+10OH-=CO+7H2O ‎【解析】‎ ‎【分析】根据工艺流程,将钛铁矿溶于浓硫酸,所有金属转变为自由离子,加入铁粉可以将Fe3+还原为Fe2+,此时热过滤除去过量的铁粉,再冷却使绿矾大量析出,过滤后可得绿矾,此时溶液中剩下的钛元素,经水浸后转变为偏钛酸H2TiO3,灼烧失水后即可得到钛白粉TiO2,据此分析解答。‎ ‎【详解】(1)S为元素周期表的16号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第三周期第ⅥA族,故答案为:第三周期第ⅥA族;‎ ‎(2)步骤②加入铁粉可以将Fe3+还原为Fe2+,离子方程式为2Fe3++Fe=3Fe2+,步骤③冷却可使绿矾大量析出,故答案为:2Fe3++Fe=3Fe2+;析出绿矾(FeSO4·7H2O);‎ ‎(3)步骤②③④均为分离不溶性固体和液体,需用到的操作是过滤,煅烧操作中主要用到的仪器是坩埚,故答案为:过滤;坩埚;‎ ‎(4)由流程可知,用TiO2和C、Cl2在高温条件下制备TiCl4,化学方程式为TiO2+‎2C+2Cl2 ‎ TiCl4+2CO,故答案为:TiO2+‎2C+2Cl2 TiCl4+2CO;‎ ‎(5)以甲烷、空气、氢氧化钾溶液为原料,石墨为电极的原电池中,甲烷作负极失去电子,电极反应式为CH4-8e-+10OH-=CO+7H2O,故答案为:CH4-8e-+10OH-=CO+7H2O。‎ ‎20.某校化学研究学习小组在实验室做了以下实验。‎ Ⅰ.【定性实验】设计实验验证NH3能还原CuO。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试剂X为______。‎ ‎(2)请将提供的装置按合理顺序连接:g→_____(填接口的字母代号)。‎ ‎(3)装置B的作用是______。‎ ‎(4)若装置B末端逸出的为无毒无污染气体,则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5)证明NH3能与CuO反应的实验现象是______。‎ Ⅱ.【定量实验】为了确定碱式碳酸铜[化学式可表示为xCuCO3·yCu(OH)2]化学式中x与y的关系,该学习小组称取净化后的碱式碳酸铜固体m‎1 g,使用下列装置(夹持仪器未画出)进行实验。‎ ‎(6)装置B、C、D中的试剂依次为足量的_______(填字母代号)。‎ a NaOH溶液  b 碱石灰  c 氯化钙溶液  d 浓硫酸 ‎(7)加热到固体完全分解,硬质玻璃管中得到黑色固体,其余产物被相应装置完全吸收,实验结束后,测得装置B的质量增加m‎2 g,则xCuCO3·yCu(OH)2中 ‎ =________(列出表达式)‎ ‎【答案】(1). 碱石灰(或生石灰,或氢氧化钠固体等其他合理答案) (2). f→h→a→b→d→e→c(a、b位置可互换) (3). 吸收尾气,防止倒吸,隔绝空气,防止空气中的水蒸气进入装置D中 (4). 2NH3 + 3CuO3Cu + N2 + 3H2O (5). 装置A中的黑色固体变为红色,装置D中的白色固体变为蓝色 (6). a、d、b (7). ‎ ‎【解析】‎ ‎【分析】Ⅰ.C用于制备氨气,经E干燥后与A中氧化铜在加热条件下反应,D用于检验水的生成,B为尾气处理装置,且起到防倒吸的作用;‎ Ⅱ.为了确定碱式碳酸铜[化学式可表示为xCuCO3·yCu(OH)2]化学式中x与y的关系,首先通氮气排尽装置内空气后,加热固体分解,通过浓硫酸吸收水确定水的量,通过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二氧化碳确定碳的量,装置末端连接碱石灰的干燥管防止空气中物质对实验的影响;‎ ‎【详解】Ⅰ.(1)氯化铵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氯化钙、氨气和水,试剂X需要干燥氨气且不与氨气反应,所以为碱石灰,故答案为:碱石灰;‎ ‎(2)装置C生成氨气后,首先经过E干燥,再通入A中反应,生成的气体通过D进行检测,最后以B装置收集尾气。所以安装顺序为f→h→a→b→d→e→c(a、b位置可互换),‎ 故答案为:f→h→a→b→d→e→c(a、b位置可互换)‎ ‎(3)由于氨气在水中溶解度较大,所以气体收集先将气体先通入CCL4中再溶于上层的水中,所以B装置的作用为收集尾气,防止倒吸,隔绝空气,‎ 故答案为:吸收尾气,防止倒吸,隔绝空气,防止空气中水蒸气进入D 中;‎ ‎(4)装置B末端逸出的为无毒无污染气体可知产物为氮气,反应方程式为:2NH3+3CuO 3Cu+N2+3H2O,故答案为:2NH3+3CuO3Cu+N2+3H2O;‎ ‎(5)由红色的铜生成,现象为:A 中黑色粉末变为红色,同时有水生成,D 中白色固体变为蓝色,故答案为:A 中黑色粉末变为红色,D中白色固体变为蓝色;‎ Ⅱ. (6)加热后的产物要通过C中的浓硫酸吸收水以确定水的量,之后通过B中的氢氧化钠溶液以确定二氧化碳的量,装置末端连接盛有碱石灰的干燥管,以防止空气中二氧化碳对测量的影响,因此B、C、D中的药品顺序为a、d、b,故答案为:a、d、b;‎ ‎(7)测得装置B的质量增加m‎2 g,则n(CO2)= ,结合化学式可知n(CuCO3)= n(CO2)=,m(CuCO3)= ,m[Cu(OH)2]= ,n[Cu(OH)2]= ,=,故答案为:;‎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