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 届湖南省长沙市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三上学期月考(二) 语文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19 届湖南省长沙市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三上学期月考(二) 语文

19 届湖南省长沙市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三上学期月考(二) 语文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 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 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 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 I 卷(选择题) 评卷人 得分 一、选择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近日,湖北省武汉市汉阳区的一批垃圾桶有了专属“身份证”。管理部门为辖区内部分餐馆的 餐厨废弃物专用桶加装了电子芯片,借助芯片,管理部门得以监控和有效避免餐厨垃圾的去向、来 源和这些垃圾半路失踪进入黑作坊的问题。目前,全区已安装“身份证”的商家达到 800 家。餐厨 废弃物经过油水分离、无害化处理等一系列技术环节后,可用于提炼生物柴油、沼气发电等多个领 域。我国每年餐厨废弃物产生量高达 9000 多万吨,是一笔可以再利用的资源,然而废弃物实际处理 率不足 20%,效率低下的局面,在媒体的广泛科普之下,早已________,为人诟病。另一方面,由 于缺乏监管,不法分子________,餐厨废弃物去向“成谜”。通过安装“身份证”,( ), 同时也提升了餐厨废弃物的回收利用效率,变废为宝,产生了理想的经济效益。 采取措施保障食品安全,作为城市管理者,________。面对地沟油猖獗的严峻形势,城市管理 者只有换位思考、主动作为,才能________,为老百姓提供更多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1.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既有效阻止了地沟油、边角料回流餐桌,保障我们安全的舌尖 B. 不仅有效阻止了回流餐桌的地沟油、边角料,保障舌尖上的安全 C. 既有效阻止了回流餐桌的地沟油、边角料,保障我们安全的舌尖 D. 不仅有效阻止了地沟油、边角料回流餐桌,保障舌尖上的安全 2.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众目昭彰 乘虚而入 义不容辞 推己及人 B. 众目睽睽 乘其不备 当仁不让 推己及人 C. 众目昭彰 乘虚而入 义不容辞 以己度人 D. 众目睽睽 乘其不备 当仁不让 以己度人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管理部门得以监控餐厨垃圾的去向、来源,并有效避免这些垃圾半路失踪进入黑作坊的问题。 B. 管理部门得以监控餐厨垃圾的来源、去向,来有效避免这些垃圾半路失踪进入黑作坊的问题。 C. 管理部门得以监控餐厨垃圾的去向、来源及这些垃圾半路失踪进入黑作坊的有效避免的问题。 D. 管理部门得以监控和有效避免餐厨垃圾的来源、去向与这些垃圾半路失踪进入黑作坊的问题。 第 II 卷(非选择题) 评卷人 得分 二、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从新石器时代的半坡遗址等处来看,方形的土木建筑体制那时便已开始,并成为中国后世主要 的建筑形式。与世界许多古文明不同,不是石建筑而是木建筑成为了中国建筑一大特色。在《诗经》 等古文献中有“如翚斯飞”“作庙翼翼”之类的描写,可见当时木建筑颇具规模,并具有审美功能。 从“翼翼”“斯飞”来看,大概已有舒展如翼、四宇飞张的艺术效果。这时的建筑,不只为避风雨, 更追求使人赞叹的华美,秦始皇大修阿房宫,使这种追求达到高点。 中国建筑最大限度地利用了木结构的特点及可能,不以个别建筑物为目标,而以空间规模巨大、 平面铺开、相互接连和配合的群体建筑为特征,因而重视建筑物的整体有机布局。秦汉、唐宋、明 清建筑基本延续着且保持了相当一致的美学风格,而这个风格就是有中国建筑特点的实践理性精神。 中国建筑主要是宫殿建筑,即供君主居住的场所。大概从新石器时代的“大房子”开始,中国的祭 拜神灵即在与现实生活紧相联系的世间居住的中心,而不在脱离世俗生活的特别场所。 独尊儒术以来,在世俗的观念和礼仪中,神人同在的思想倾向得以进一步发展。于是,不是出 世的、象征超越世俗生活的宗教建筑,而是入世的、与世间生活环境联系在一起的宫殿宗庙建筑, 成了中国建筑的代表。从而,不是高耸入云、指向神秘上苍的观念,而是平面铺开、引向现实人间 的联想;不是使人产生某种恐惧感的太过空旷的内部空间,而是平易的、接近日常生活的内部空间 组合;不是阴冷的石头,而是暖和的木质等等,构成了中国建筑的艺术特征。中国建筑的平面纵深 空间,会使人慢慢游历在复杂多样的楼台亭阁中,感受到生活的安适和环境的和谐。入世的、实用 的因素,在这里占着明显的优势,而对反理性的意识予以排斥,这种反理性意识又是构成许多宗教 建筑审美的基本特征。 中国建筑的理性精神还表现在建筑物的严格对称结构上,以展现严肃、方正、井井有条。就单 此 卷 只 装 订 不 密 封 班 级 姓 名 准 考 证 号 考 场 号 座 位 号 个建筑来说,比起基督教、伊斯兰教等的教堂来,它确实相对低矮、平淡,甚至逊色一筹;但就整 体建筑群来说,它却结构方正,逶迤交错,气势雄浑。它不是以单个建筑物的体状形貌,而是以整 体建筑群的结构布局、制约配合取胜,非常简单的基本单位却组成了复杂的群体结构,形成在严格 对称中有变化,在多样变化中又保持统一的风貌。随着晚期封建社会经济生活和意识形态的变化, 显示威严庄重的宫殿建筑的严格对称性被打破,迂回曲折、趣味盎然,以模拟和接近自然山林为目 的的建筑美出现了。这种仍然以整体有机布局为特点的园林建筑,通过“虚实”“借景”等技巧方 式,使建筑群与自然山水的美沟通汇合,表现了封建后期文人士大夫更为自由的审美理念,但仍然 没有离开平面铺展的理性精神,仍然是把空间意识转化为时间过程,表达的仍然是现实世间的生活 意绪,而不是超越现实的宗教神秘。 (选自李泽厚《美的历程》,有删改) 4.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方形土木建筑是中国后世主要的建筑形式。从《诗经》中有关描写来看,这种建筑在西周至春 秋间已具规模,并有一定的审美功能。 B. 中国建筑主要是供君主居住的宫殿建筑,它威严庄重,高耸入云,给人神秘、超越世俗的巨大 空间感受,而有神人同在的倾向。 C. 相对阴冷的石头,木质暖和,因此,中国古典建筑中楼台亭阁多以木建筑为主,人们徜徉其中, 能感受到生活的安适和环境的和谐。 D. 中国建筑结构讲究对称,单个建筑都是气势雄浑、结构方正的,群体结构呈现对称中又有变化, 多样变化中又保持统一的特点。 5.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从新石器时代的半坡遗址写起,证明了中国主要建筑形式的源远流长,并引用《诗经》中 的相关描写,形象生动地阐述了中国古代建筑的审美功能,很有说服力。 B. 文章第二段按照从古至今的时间顺序论证了有中国古代建筑特点的实践理性精神,即中国建筑 无论是宫殿还是宗庙,都是和现实生活紧密联系的世间居住中心。 C. 文章第三段主要运用对比论证,阐释了宫殿宗庙建筑和宗教建筑在艺术审美上的几个不同特征。 其中最重要的不同是前者是入世的、实用的,后者是反理性的。 D. 文章第四段指出中国建筑的理性精神还表现在建筑物的严格对称结构上,随着封建社会经济生 活和意识形态的变化,这种严格对称性被打破,但建筑仍具理性精神。 6.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中国建筑以空间规模巨大、平面铺开、相互接连和配合的群体建筑为特征,因此,秦始皇大修 的阿房宫,其布局应该是宏伟壮观的。 B. 大概从新石器时代的房子开始,中国祭拜神灵场所就呈现入世的、与世间生活环境联系在一起 的特点,这对后来的中国建筑产生了影响。 C. 园林建筑通过多种方式,使建筑之美与山水之美沟通汇合,这反映园林建筑虽然没有离开平面 铺展的理性精神,但已不再呈现对称性。 D. 儒家思想成为占统治地位的思想后,入世的宫殿宗庙建筑成了中国建筑的代表,社会意识形态 的变化对建筑特点的形成有重要影响。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苏七块 冯骥才 苏大夫本名苏金散,民国初年在小白楼一带,开所行医,正骨拿踝,天津卫挂头牌。连洋人赛 马,折胳膊断腿,也来求他。 他人高袍长,手瘦有劲,五十开外,红唇皓齿,眸子赛①灯,下巴颏儿一绺山羊须,浸了油赛的 乌黑锃亮。张口说话,声音打胸腔出来,带着丹田气,远近一样响,要是当年入班学戏,保准是金 少山的冤家对头。他手下动作更是“干净麻利快”,逢到有人伤筋断骨找他来,他呢?手指一触, 隔皮戳肉,里头怎么回事,立时心明眼亮。忽然双手赛一对白鸟,上下翻飞,疾如闪电,只听“咔 嚓咔嚓”,不等病人觉疼,断骨头就接上了。贴块膏药,上了夹板,病人回去自好。倘若再来,一 准是鞠大躬谢大恩送大匾来了。 人有了能耐,脾气准各色②。苏大夫有个各色的规矩,凡来瞧病,无论贫富亲疏,必得先拿七块 银元码在台子上,他才肯瞧病,否则决不搭理。这叫嘛规矩?他就这规矩!人家骂他认钱不认人, 能耐就值七块,因故得个挨贬的绰号叫作“苏七块”。当面称他苏大夫,背后叫他“苏七块”,谁 也不知他的大名苏金散了。 苏大夫好打牌,一日闲着,两位牌友来玩,三缺一,便把街北不远的牙医华大夫请来,凑上一 桌。玩得正来神儿,忽然三轮车夫张四闯进来,往门上一靠,右手托着左胳膊肘,脑袋瓜淌汗,脖 子周围的小褂湿了一圈,显然摔坏胳膊,疼得够劲。可三轮车夫都是赚一天吃一天,哪拿得出七块 银元?他说先欠着苏大夫,过后准还,说话时哼哟哼哟叫疼。谁料苏大夫听赛没听,照样摸牌看牌 算牌打牌,或喜或忧或惊或装作不惊,脑子全在牌桌上。一位牌友看不过去,使手指指门外,苏大 夫眼睛仍不离牌。“苏七块”这绰号就表现得斩钉截铁了。 牙医华大夫出名的心善,他推说去撒尿,离开牌桌走到后院,钻出后门,绕到前街,远远把靠 在门边的张四悄悄招呼过来,打怀里摸出七块银元给了他。不等张四感激,转身打原道返回,进屋 坐回牌桌,若无其事地接着打牌。 过一会儿,张四歪歪扭扭走进屋,把七块银元“哗”地往台子上一码,这下比按铃还快,苏大 夫已然站在张四面前,挽起袖子,把张四的胳膊放在台子上,捏几下骨头,跟手左拉右推,下顶上 压。张四抽肩缩颈闭眼龇牙,预备重重挨几下,苏大夫却说:“接上了。”当下便涂上药膏,夹上 夹板,还给张四几包活血止疼口服的药面子。张四说他再没钱付药款,苏大夫只说了句:“这药我 送了。”便回到牌桌旁。 今儿的牌各有输赢,更是没完没了,直到点灯时分,肚子空得直叫,大家才散。临出门时,苏 大夫伸出瘦手,拦住华大夫,留他有事。待那二位牌友走后,他打自己座位前那堆银元里取出七块, 往华大夫手心一放,在华大夫惊愕中说道:“有句话,还得跟您说。您别以为我这人心地不善,只 是我立的这规矩不能改!” 华大夫把这话带回去,琢磨了三天三夜,到底也没琢磨透苏大夫这话里的深意。但他打心眼儿 里钦佩苏大夫这事这理这人。 (选自《俗世奇人》) (注)①赛:天津地方土语,有“好像”或“似”之意。②各色:方言,意思是特殊,与众不同。 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小说情节曲折,作者运用伏笔和照应,先写车夫求医无钱,再写华大夫暗中相助,最后写苏七 块赠药退钱,可谓一波三折,引人入胜。 B. 小说主人公苏七块职业是医生,在医术上可谓是“正骨神医”,但“人家骂他认钱不认人,能 耐就值七块”,说明他的医德遭人质疑。 C. 小说采用欧·亨利式的结尾,结局颇有点出人意料,读者在对苏七块的个性、人品感到惊疑、 怪异之际,又会对他油然萌生敬佩之情。 D. 作者借鉴了古典小说的白描等技法,故事性和传奇性很强,小说语言典雅优美。让人粗读故事 会大呼其妙,咀嚼文字又觉得精妙无比。 8.“您别以为我这人心地不善,只是我立的这规矩不能改!”请结合句子含意和时代背景谈谈你的 理解。 9.苏七块是冯骥才文化小说系列中的“奇人”之一,请结合小说内容,分析苏七块身上的“奇”表 现在哪些方面。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画坛大师陈师曾:朽者不朽 陈师曾出生于一个官宦、翰墨世家。祖父陈宝箴,曾任兵部侍郎、湖南巡抚,父亲陈三立是著 名诗人,曾任吏部主事,其弟陈寅恪是坚持独立思考的史学家与诗人,一门三代四杰。在少年时代, 他就受到了传统文化的熏陶和教育,诗文、书法等方面的深厚功底,为他日后成为一个文人画家和 文人画的宣扬者创造了条件。 陈师曾善诗文、书法,尤长于绘画、篆刻。在中国传统绘画的创作上,他前承吴昌硕,下启齐 白石。他的绘画题材广泛,山水、花鸟、人物、风俗等皆有涉及。他作画追求创新,其山水画在承 袭明代沈周、清代石涛技法的基础之上,注重师法造化,从自然景观中汲取创作灵感;写意花鸟画 近学吴昌硕,远宗明人徐渭、陈淳等大写意笔法,画风雄厚爽健,富有情趣,自成一格;风俗人物 画以意笔勾描,注重神韵,带有速写和漫画的纪实性。《松树凌霄图》是陈师曾 47 岁时的作品,虽 然是仿前辈画家笔意,却是大家的手笔:构图奇崛而自然,松干、松枝简练而遒劲,松针率意而肯 定,凌霄则寥寥数笔而画龙点睛,让坚挺的画面多了一缕浪漫的情怀……一个成熟画家的笔墨技巧, 在这里得到了充分显示。 陈师曾 35 岁时拜师于吴昌硕门下,受其影响巨大。他通晓中西绘画的原理,主张中国画革新, 但并不附和“西洋画科学,中国画不科学”的肤浅论调,坚决捍卫文人画传统,在坚守文人画这片 土地上做出了重大贡献。他 47 岁时所作《佛手图》,整个画面简洁而不俗,题跋占据了重要位置, “佛手”却偏置于下方。观者能明显感觉到,这幅画的主题似乎是醉翁之意不在酒。陈师曾在《文 人画之价值》一文中这样解读文人画:“即画中带有文人之性质,含有文人之趣味,不在画中考究 艺术上之工夫,必须于画外看出许多文人之感想,此之所谓文人画。”在《佛手图》的题跋中,他 援引了龚自珍的《露华》,内容涉及佛教。是故,读者在欣赏这幅画时,还获得了许多“题外之音”, 这就是陈师曾想要的效果。陈师曾不仅内蕴丰厚,而且文才非凡。人们常常感叹当代没有文人画, 其实,不是没有文人画,而是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文人罢了。 陈师曾不仅仅是山水、人物、花鸟画的大家,而且是中国漫画的拓荒者。1914—1915 年间,他 融会西法,首次将平民百姓的日常生活引入国画,绘出了惊动画坛的现代风俗画——漫画《北京风 俗图》。这是一部“民俗图志”,市井街头常见的各色人物与风习尽收其中,可谓是民初北京“宣南” 地区社会现实生活的真实写照,是具有鲜明乡土色彩的小品画。如绘一人力车之一角,仅见坐车者 的脑袋,一老妇蓬首垢面,破衣破裤,右手执布帚,左手持香炷,逐车乞钱……漫画借助民间风俗 题材,直面社会现实生活,寄寓人文关怀。其向下的眼光,对时局的关怀以及“伤今怀古”的复杂 情感皆寓于其中。漫画打破了晚清人物画囿于佛道、仕女、高士一类题材的局面,将民主的人文主 义思想和现实主义精神引入艺术,使艺术回归现实生活,这在中国近代人物画发展史上无疑具有里 程碑意义。清末艺术家潘语舲在题跋中曾言:“此册于游戏之中,寓警世之意”。后来,丰子恺等 人的漫画,在很大程度上都受到了陈师曾的启发和影响。 陈师曾在理论方面也有重大贡献。除了《中国绘画史》等专著外,他还写有重要的文论,如《中 国画是进步的》《文人画之价值》。今天重读这些文章,对我们认识中国画、文人画都有极其重要的 意义。 作为民国初年北京画坛的领袖,陈师曾除了在艺术实践和艺术理论的创建上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以外,他还是齐白石的伯乐和大贵人。可以说,如果没有陈师曾的推荐和引领,也许中国近代美术 史得重新书写。陈师曾对齐白石的艺术创作影响很大,甚至直接影响到他艺术风格的形成。1917 年, 53 岁的齐白石初到北京时,带着作品去请教陈师曾,陈师曾发现他的才华并对画作进行中肯而真诚 的褒贬,还作《题齐濒生画册》诗一首。1922 年,陈师曾应日本画家之邀赴日参加中日绘画联合展 览会,由他携去参展的齐白石的画作深受好评,轰动中外,乡下木匠齐白石从此一举成名。 1923 年 9 月,陈师曾为奔母丧回南京,不幸染病逝世,终年仅 47 岁。天妒英才,这样一位既 有艺术天赋又满腹经纶的旷世奇才没有到达艺术的最高峰就离世了。梁启超在悼词中称:“师曾之 死,其影响于中国艺术界者,殆甚于日本之大地震。地震之所损失,不过物质,而吾人之损失,乃 为精神。”以梁启超的地位和眼界,这个评价不可谓不高。吴昌硕的题字是“朽者不朽”,这是对 陈师曾艺术人生的最高评价。 (相关链接) ①陈师曾(1876—1923 年),号朽道人。1902 年,陈师曾同鲁迅、弟弟陈寅恪一道东渡日本留学。他 既受到过传统文化教育,又受到了新学教育,并出国留学,曾任大学教授,这是只有近代文人才有 的机遇,也是近代文人不同于古代文人的特点。陈师曾也正是这样一位带有一点资产阶级知识分子 特点的封建末代文人,又接受了一些民主革命思想的影响,可以说是在近现代之交比较典型的文人 画家,是吴昌硕之后革新文人画的重要代表。他被梁启超誉为“现代美术界具有艺术天才、高人格、 不朽价值的第一人”。 ②陈师曾看了齐白石的《借山图》等画作后,题赠《题齐濒生画册》一诗:“曩于刻印知齐君,今 复见画如篆文。束纸丛蚕写行脚,脚底山川生乱云。齐君印工而画拙,皆有妙处难区分。但恐世人 不识画,能似不能非所闻。正如论书喜姿媚,无怪退之讥右军。画吾自画自合古,何必低首求同群。” 10.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陈师曾出身名门,是拥有艺术天赋、满腹经纶的旷世奇才,他博采众家之长,不仅师法明代沈 周、清代石涛等前辈画家,还拜师于一代艺术大师吴昌硕门下。 B. 陈师曾是吴昌硕之后革新文人画的重要代表,他主张改革,但并不妄自菲薄,一味盲从西法, 而是坚守中国文人画传统,进行文人画的艺术实践和理论探索。 C. 陈师曾的《松树凌霄图》,构图奇崛而自然,松干、松枝简练而遒劲,凌霄则寥寥数笔而画龙点 睛,笔墨技巧成熟。虽然是对前辈画家作品的摹绘,却是大家手笔。 D. 刚到北京的齐白石去请教陈师曾,陈师曾对他的画进行了评价,并作诗相赠,希望他自创风格, 不必求俗媚世,这对齐白石以后的艺术创作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 1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 A. 陈师曾认为文人画要带有文人的气质、含有文人的趣味、表达文人的思想,《佛手图》就是例证。 此画因为题跋占据重要位置,内容涉及佛教,才让人感受到画外之意。 B. 现在的文人画艺术水平不高,是因为现在的文人错误地认为文人画不需要讲究绘画技巧,只需 要有足够深厚的诗文、书法等方面的功底,并将思想、情味表达出来就可以了。 C. 陈师曾的漫画将国画和西洋画技法融合,并借助民间风俗题材,直面社会现实生活,寄寓人文 关怀。这种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创新与他所受的教育和人生经历有很大关系。 D. 陈师曾是民国初年画坛领袖,现代美术界具有艺术天才、高人格、不朽价值的第一人,因此梁 启超认为他的死对中国艺术界的影响比日本大地震于日本的影响更严重。 12.吴昌硕为陈师曾题字“朽者不朽”,请说说这一题字的含义,并简要概括陈师曾的“不朽”体 现在哪些方面。 评卷人 得分 三、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程师孟,字公辟,吴人。进士甲科。累知南康军楚州提点夔路刑狱泸戎数犯渝州边使者治所在 万州相去远有警率浃日乃至师孟奏徙于渝夔部无常平粟,建请置仓,适凶岁,振民不足,即矫发他 储,不俟报。吏惧,白不可,师孟曰:“必俟报,饿者尽死矣。”竟发之。徙河东路.。晋地多土山, 旁接川谷,春夏大雨,水浊如黄河,俗谓之“天河”,可溉灌。师孟出钱开渠筑堰,淤良田万八千 顷,裒其事为《水利图经》,颁之州县。为度支判官,知洪州,积石为江堤,浚章沟,揭北闸以节水 升降,后无水患。判三司都磨勘司。接伴契丹使,萧惟辅曰:“白沟之地当两属,今南朝植柳数里, 而以北人渔界河为罪,岂理也哉?”师孟曰:“两朝当守誓约,涿郡有案牍可覆视,君舍文书,滕 口说,遽欲生事耶?”惟辅愧谢。出为江西转运使。盗发袁州,州吏为耳目,久不获。师孟械吏数 辈送狱,盗即成擒。加直昭文馆、知福州,筑子城,建学舍,治行最东南。徙广州,州城为侬寇所 毁,他日有警,民骇窜,方伯相踵至,皆言土疏恶不可筑。师孟在广六年,作西城。及交阯陷邕管, 闻广守备固,不敢东。时师孟已召还,朝廷念前功,以为给事中、集贤殿修撰、判都水监。贺契丹 主生辰,至涿州,契丹命席,迎者正南向..,涿州官西向,宋使介东向。师孟曰:“是卑我也。”不 就列。自日昃..争至暮,从者失色,师孟辞气益厉,叱傧者易之,于是更与迎者东西向。明日,涿人 饯于郊,疾驰过不顾;涿人移雄州,以为言,坐罢归班。复起知越州、青州,遂致仕,以光禄大夫 卒,年七十八。师孟累领剧镇,为政简而严,罪非死者不以属吏。发隐擿伏如神,得豪恶不逞跌宕 者,必痛惩艾之,至剿绝乃已,所部肃然。洪、福、广、越为生立祠...。 (节选自中华书局《宋史·程师孟传》) 13.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累知南康军/楚州/提点夔路刑狱/泸戎数犯渝州/边使者治/所在万州相去远/有警率浃日乃至/ 师孟奏徙于渝/ B. 累知南康军/楚州/提点夔路刑狱/泸戎数犯渝州/边使者治所在万州/相去远/有警率浃日乃至/ 师孟奏徙于渝/ C. 累知南康军/楚州/提点夔路刑狱/泸戎数犯渝州/边使者治所在万州/相去远有警/率浃日乃至/ 师孟奏徙于渝/ D. 累知南康军/楚州/提点夔路刑狱/泸戎数犯渝州/边使者治/所在万州相去远有警/率浃日乃至/ 师孟奏徙于渝/ 14.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路,宋代行政区划名,初为征收赋税、转运漕粮而设,后逐渐带有行政区划和军区的性质,全 国分为若干路,如河东路。 B. 南向,面向南,古代堂上的坐位以室的户牖之间朝南的方向为尊。而宋使者坐东向位,为卑位, 有失礼仪,有伤国体,故力争。 C. 日昃,太阳偏西,约未时,即下午一点至三点。古人根据天色把一昼夜分为若干时段,如太阳 正中叫日中,将近日中的时间叫隅中。 D. 生立祠,即立生祠,为活着的人修建祠庙加以奉祀,是古代的一种民俗,其对象都是爱护百姓、 深得民心、政绩卓著的官员。 1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程师孟为政灵活变通,敢作敢为。在渝州任职时,他上奏建议设置常平仓,恰逢灾年歉收,他 不顾劝阻,违规发放其他储粮救济百姓。 B. 程师孟兴修水利工程,注重民生。在洪州开渠筑堰,淤积良田,并将治水经验编辑成书向州县 颁发;筑江堤,疏章沟,修北闸,消除水患。 C. 程师孟处理外交事务,以理服人。任三司都磨勘司时,面对契丹使节萧惟辅的质疑诘问,他以 誓约为据,有力反击,使萧惟辅惭愧道歉。 D. 程师孟治理繁忙政务,简易严明。对犯法不够死罪的人,不交给执法官吏处理;对不法骄纵的 人,严厉惩办,直到禁绝,所辖之地安定。 16.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两朝当守誓约,涿郡有案牍可覆视,君舍文书,滕口说,遽欲生事耶? (2)明日,涿人饯于郊,疾驰过不顾;涿人移雄州,以为言,坐罢归班。 评卷人 得分 四、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完成下列小题。 夜将半,南望书所见 黎简 乍冷初冬密云黑,忽惊万丈曙霞红。 远知何处中宵火,低拜前头北海风[注]。 五岭三年千里内,多时十室九家空。 已怜泪眼啼饥尽,更使无归作转蓬。 (注)《后汉书·儒林传》:“时县连年火灾,(刘昆)向火叩头,多能降雨止风。” 17.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首联描写初冬之夜的一场火灾,先写黑云密布,渲染氛围;再写火灾之大,烈焰冲天,犹如万 丈朝霞,令人惊骇。 B. 颔联紧承首联,气韵贯通。一写判断,远处有火灾发生,地点不明;二写祈愿,希望立即降雨 止风,不使大火蔓延。 C. 颈联诗人视通千里,由眼前之景想象五岭一带百姓的悲惨生活情状,火灾频发,使人们或破产 或逃难,十室九空。 D. 尾联一个“怜”字,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对食不果腹、如随风飘转的蓬草般四处漂泊、颠沛 流离的百姓的深切同情。 18.赏析本诗运用的艺术手法。 评卷人 得分 五、情景默写 1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杜甫在《登高》一诗中借景抒情,在形象地描绘了萧萧落木与滚滚江水之后,无限悲戚地感叹道: “_________,________。”一个年迈憔悴而孤独的诗人形象呼之欲出。 (2)《离骚》中,表明作者宁可死去,也不会和世俗小人一样媚俗取巧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 (3)《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浓墨渲染出阴沉黑暗的雨前景象,也烘托出诗人凄恻愁惨的心境的句 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评卷人 得分 六、语言表达 20.请给下面的消息和短评各拟一个标题。 标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 字以内) 中新网兰州 8 月 28 日电 甘肃张掖市政府新闻办 28 日披露,当日 18 时,破坏张掖丹霞地貌的 2 名涉事人员到甘肃省张掖市临泽县公安局自首。根据公安部门最新调查结果,破坏景区山体的游客 共有 4 名。自首的 2 人分别为某省许姓(17 岁)、李姓(20 岁,抖音视频发布者)男子,其余 2 人身份 正在核实中,有关调查工作正在全力开展。张掖丹霞地貌是中国丹霞地貌发育最大最好、地貌造型 最丰富的地区之一,是中国彩色丹霞和窗棂状宫殿式丹霞的典型代表,具有很高的科考和旅游观赏 价值。当天,两段游客踩踏七彩丹霞岩体的视频在网络热传。视频显示,两名男子和一名女子行走 在七彩丹霞岩体的表面,其中一名黑衣男子把鞋脱掉拎在手里,光脚踩在岩面上。视频之外还有一 名录视频的男子,光着脚踢起岩体表面的沙土,并不时说着:“我破坏了六千年的(原始地貌)。” 甘肃张掖七彩丹霞旅游景区工作人员介绍说,这个保护区整体地貌资源非常珍贵,它的表层非常酥 软,有地质专家表示,游客留下一个脚印需要 60 年才能恢复。 标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5 字以内) 青海茶卡盐湖变身“垃圾场”,甘肃张掖丹霞地质公园的丹霞地貌被肆意踩踏,茶马悠游的生态天 堂川藏线布满垃圾……种种不文明现象提示人们:维护旅游美景不仅关乎生态,也关乎公德。随着 生活水平的提高与交通的愈发便利,越来越多的人在节假日选择出游。密集的旅游人群,给景区带 来了不堪承受的压力,也考验着游客的文明素养。在风景名胜区拍照可以理解,但也应该维护景区 环境和大家的公共利益,避免出现不文明现象。身正而后令,富民而后教。要解决部分游客公德缺 失的问题,需要从制度到理念的多管齐下。对此,国家相关部门已经出台了关于旅游不文明行为记 录管理暂行办法,将一些造成严重社会不良影响的行为,纳入“旅游不文明行为记录”。同时,应 着力构建更加完备的信用体系,督促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文明守信。除此之外,教育部门也应加强学 生的道德教育,从小培养公德意识,让文明的种子深植在每个人的心底。 21.下面是波特与劳勒激励模式简图,请把这个图转写成一段文字介绍,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 语言连贯,不超过 70 个字。 评卷人 得分 七、材料作文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近日,南京理工大学将每月在食堂吃饭超过 60 顿,一个月总消费不足 420 元的学生列为资助对象, 直接把补贴款打进饭卡。这件事在学生中引起很大反响。 学生甲:“这是一种‘隐形慈善’,既帮助了贫困学生又维护了他的个人尊严,好!” 学生乙:“这种做法初衷是好的,但不够公开透明,难保公平公正,也可能会出现‘暗箱操作’。” 学生丙:“这样悄悄地进行补助,对个人固然有好处,但对倡导帮贫扶困的风气作用有限,不如陈 光标式的高调慈善影响力大。” …… 请根据你对材料的理解,任选一个角度,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 要求:明确立意,自定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 袭。 7 / 18 2019 届湖南省长沙市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三 上学期月考(二) 语 文 答 案 1.D 2.A 3.B 【解析】 1.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的能力,重点 考查语言的连贯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最重要的方法就是根据上下文意进行推断。命题者 在题干所给文段中挖掉一句话,然后设计四个内容差不多、但句式各异的句子,选出最恰当 的一项。选项都有一定的干扰性,难度适中。D,从语境看,“阻止”的是事情,而不是具 体事物,排除 B 项、C 项;从搭配看,“保障”应与“安全”搭配。从逻辑关系看,递进 更恰当。排除 A 项。故选 D。 2.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成语的正确运用。此类试题解答的关键在于两点:仔细审查该 词语的语言环境;注意对近义成语的分析辨别。众目睽睽:形容在众人注视之下。众目昭彰: 大家都看得很清楚。结合“在媒体的广泛科普之下”“为人诟病”分析,选用“众目昭彰”。 乘虚而入:趁着对方空虚或疏于防范时进入。乘其不备:趁着别人没有防备时去袭击或侵害。 结合“由于缺乏监管,不法分子”分析,选用“乘虚而入”。义不容辞:从道义上说不允许 推辞。当仁不让:遇到应该做的事,勇于承当,不推诿、不辞让。结合“采取措施保障食品 安全,作为城市管理者”分析,选用“义不容辞”。推己及人:用自己的心思来推想别人的 心思,设身处地替别人着想。以己度人:根据自己的心思来衡量或揣度别人。结合“城市管 理者只有换位思考、主动作为”分析,选用“推己及人”。故选 A。 3.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需要注意病句的常 见类型。命题这一段文字中选择一个句子,将其修改有病句,然后在题中列出四种修改情形, 要求选出修改最恰当的一种。此题题型新颖,但是,只是在词语搭配这个考点上设置陷阱, 难度不大。画线句有多处语病:“去向、来源”语序不当,排除 A 项、C 项;“监控和有 效避免餐厨垃圾的去向、来源和这些垃圾半路失踪进入黑作坊的问题”搭配不当,逻辑关系 紊乱,排除 D 项。故选 A。 8 / 18 【点睛】 做题思路通常是:疏理出句子的主干和枝叶,看成分是否残缺或者赘余,看句子的主要成分 (主、谓、宾)之间,句子的枝叶(定、状、补)与中心语之间是否搭配;心里默读,看是 否有不同的句式混用,语序是否恰当;综合思考,是否符合逻辑思维,表意是否明确,特别 注意常见的错误。 4.A 5.B 6.C 【解析】 4.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此类试题解答时,一般先浏览选 项,然后到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句,进行比较、辨析。解答理解和分析题要辨明检索区 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B 项,张冠李戴,“高耸入云,给人神 秘、超越世俗的巨大空间感受”的特点,不是宫殿建筑的,而是宗教建筑的。C 项,强加因 果,木质暖和不是“中国古典建筑中楼台亭阁多以木建筑为主,人们徜徉其中,能感受到生 活的安适和环境的和谐”的原因。D 项,不合文意,“单个建筑都是气势雄浑、结构方正的” 错。故选 A。 点睛:解答理解和分析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 对词语的解说要抓住本质,将解释的含意放在被解释的词语处,看上下文是否连贯、恰当; 寻求称代词与称代内容的联系,将称代的内容代入原文理解,联系全文的倾向性,检查该解 释是否与全文保持一致。 5.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此类试题解答时,第一步,逐项审查 每一个选项有几个分句,分句与分句之间是什么关系,一般的有因果、条件、假设、目的等 关系。第二步,比对每一分句的意义在原文是否有依据,分句与分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在原文 中是否有依据。B 项,结合文本第二节内容分析可知,文章第二段没有按照从古至今的时间 顺序论证。故选 B。 6.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作者观点的理解。此类试题解答时,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 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此题主要从概念的内涵的方面考核,概括文章的内容较难,答题时首 先阅读题干,在文中找到题干对应的区位,然后仔细分析。C 项,推论武断,“但已不再呈 现对称性”有误,过于绝对。从原文得知,宫殿建筑的严格对称性被打破,但并不意味着就 9 / 18 不再呈现对称性。故选 C。 7.D 8.①苏大夫并非不愿意帮助张四,但他不能坏了自己立的规矩。(表面义)②苏七块表面上 对弱势者很冷酷,但内心仍不失善良,这是他个人的无奈,也是迫于当时的社会现实。(深 层义)③民国初年,社会动乱,苏七块要在规矩缺失的时代中养家糊口,立足生存,就必须 立下并遵守他“各色的规矩”。 9.①外貌奇。远观“人高袍长,手瘦有劲”,近看“红唇皓齿,眸子赛灯”,细瞧“下巴 颏儿一绺山羊须”,奇人异貌,个性十足。②医术奇。正面描写接骨速度之快、手法之精, 表现医术的娴熟高超神奇;写洋人折胳膊断腿也来求他,从侧面表现他的医术高超。③看病 规矩奇。他有个各色的规矩:不论远近亲疏,必先拿七块银元码在台子上,否则绝不搭理。 ④为人处世奇。他性格倔强,坚持原则,外冷内热,心地善良。从给张四接骨的表现可知。 【解析】 7.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分析和概括文章的内容要点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要先通 读全文,了解和把握全文的内容和主旨,在此基础上,联系上下文,结合文本内容对文章某 一内容要点进行分析和概括。解答此题,可将各选项文字同文本相关内容进行比较,以确定 正误。D 项,“语言典雅优美”表述有误,小说大量使用了天津方言,如“脾气准各色”“干 净麻利快”“赛”等。故选 D。 点睛:这道题综合性比较强,既涉及到了对文中字词句段的理解,也涉及到了对文章主旨的 探究,还涉及到了对文章结构、手法的把握。解答这类题的方法是:(1)快速通读全篇,抓 住中心句关键句理清全文结构。(2)认真品读重要段落,抓住关键段把握全文情感主旨。(3) 吟咏精读主体段落,抓住表现形式鉴赏评价语言与情旨。(4)细致咀嚼重要语句,抓住关键 词句揣摩挖掘作者情感内蕴。(5)对照选项一一排除得出答案。考生可以按照上述方法逐一 分析即可得出答案。 8.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的能力。题干要求“结合句子含意和 时代背景谈”,需要考生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结合上下文,分析句子的含义以及蕴含的感 情。“我立的这规矩不能改”,强调苏大夫认为做人做事应该讲原则,立了规矩就应该按规 矩办事,但这也并不影响自己治病救人,帮助他人。结合文本内容“民国初年在小白楼一带” 分析,民国初年,社会动乱,苏七块要养家糊口,就必须立下并遵守他“各色的规矩”。苏 大夫的言行原则性极强,又不乏善良的一面。他施药救人,却又不求感恩,纵使卑微,甚至 10 / 18 遭遇批判,却依然充满尊严。 9.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鉴赏作品的文学形象,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的能力。解答此题, 阅读全文,逐段逐句地筛选文章信息,并加以概括。分析注意从小说的情节入手,通过对人 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或其它的侧面描写进行分析总结。分析苏七块身上的“奇”的 表现,结合文本内容分析。结合“他人高袍长,手瘦有劲,五十开外,红唇皓齿,眸子赛灯, 下巴颏儿一绺山羊须,浸了油赛的乌黑锃亮。张口说话,声音打胸腔出来,带着丹田气,远 近一样响,要是当年入班学戏,保准是金少山的冤家对头”分析,从外貌看,他是个奇人, 有个性;结合“连洋人赛马,折胳膊断腿,也来求他”“逢到有人伤筋断骨找他来,他呢?手 指一触,隔皮戳肉,里头怎么回事,立时心明眼亮。忽然双手赛一对白鸟,上下翻飞,疾如 闪电,只听‘咔嚓咔嚓’,不等病人觉疼,断骨头就接上了。贴块膏药,上了夹板,病人回去 自好”分析,从正骨动作看,他的技艺娴熟高超;结合“凡来瞧病,无论贫富亲疏,必得先拿 七块银元码在台子上,他才肯瞧病,否则决不搭理”分析,看病规矩奇;从拒绝接骨看,他 性格倔强、坚持己见,从还钱看,他做事细心,不失善良,有自己的人生信条,为人处世奇。 10.C 11.C 12.陈师曾号朽道人,英年早逝,但他在中国绘画艺术方面贡献巨大、影响深远,价值不朽, 故题字“朽者不朽”。 “不朽”的表现:①画技高超,是山水、人物、花鸟画大家。②革新文人画,坚守中国文人 画这片土地并有所成就。③拓荒中国漫画,他的《北京风俗图》在中国近代人物画发展史上 具有里程碑意义,丰子恺等人的漫画都受其影响。④在艺术理论方面有重大贡献,他的《中 国绘画史》《中国画是进步的》《文人画之价值》等学术作品,对今人认识中国画、文人画都 有极其重要的意义。⑤指点提携齐白石,对齐白石的艺术创作影响很大,甚至直接影响到他 艺术风格的形成。 【解析】 10.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此题时,首先阅读题干,在 文中找到题干对应的区位,然后仔细分析。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 此题主要从概念的内涵的方面考核,概括文章的内容较难。C 项,结合文本内容“《松树凌 霄图》是陈师曾 47 岁时的作品,虽然是仿前辈画家笔意,却是大家的手笔”分析可知,“对 前辈画家作品的摹绘”的说法有误,原文为“仿前辈画家笔意”。故选 C。 11 / 18 点睛:解答此类题的步骤是:第一步,把握全文主要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涉 及的内容一般范围比较大,所以把握全文主要内容是筛选和整合的基础。具体来说,要探究 文章的观点,把握作者在文中体现的态度,筛选出文中使用的论据等。对文章的主要内容有 个整体把握,筛选和整合信息时才会心中有数。第二步,把握题干,确定答题区间。第三步, 将选项信息与原文语句内容进行对应比较。选项信息的语言与原文语句内容在表述上有一定 区别,命题者常通过改变叙述的方式来设置一些干扰项,解答时要认真核对,找出符合题干 的选项。 11.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及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 此题时,将选项信息与原文语句内容进行对应比较。选项信息的语言与原文语句内容在表述 上有一定区别,命题者常通过改变叙述的方式来设置一些干扰项,解答时要认真核对,找出 符合题干的选项。A 项,“此画因为题跋占据重要位置,内容涉及佛教,才让人感受到画外 之意”的说法不准确。B 项,“认为文人画不需要讲究绘画技巧”于文无据;原因分析不准 确,从文章第二段来看,当今文人画艺术水平不高,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如今几乎没有像陈 师曾这样内蕴丰厚、文才非凡的真正意义上的文人了。D 项,“陈师曾是民国初年画坛领袖” 的说法有误,原文为“民国初年北京画坛领袖”;“现代美术界具有艺术天才、高人格、不 朽价值的第一人”是梁启超的看法。故选 C。 12.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及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答题 时注意审清题干,然后锁定区位,概括文意作答。“朽者不朽”,结合文本内容“1923 年 9 月,陈师曾为奔母丧回南京,不幸染病逝世,终年仅 47 岁。天妒英才,这样一位既有艺术 天赋又满腹经纶的旷世奇才没有到达艺术的最高峰就离世了”及注释内容“陈师曾 (1876—1923 年),号朽道人”分析可知,陈师曾号朽道人,英年早逝,但他在中国绘画艺术 方面贡献巨大、影响深远,价值不朽。概括陈师曾的“不朽”的体现,结合文本内容分析。 结合“在中国传统绘画的创作上,他前承吴昌硕,下启齐白石。他的绘画题材广泛,山水、 花鸟、人物、风俗等皆有涉及”分析,画技高超,是山水、人物、花鸟画大家;结合“他通 晓中西绘画的原理,主张中国画革新,但并不附和‘西洋画科学,中国画不科学’的肤浅论调, 坚决捍卫文人画传统,在坚守文人画这片土地上做出了重大贡献”分析可知,革新文人画, 坚守中国文人画这片土地并有所成就;结合“陈师曾不仅仅是山水、人物、花鸟画的大家, 而且是中国漫画的拓荒者”分析可知,拓荒中国漫画;结合“陈师曾在理论方面也有重大贡 献。除了《中国绘画史》等专著外,他还写有重要的文论,如《中国画是进步的》《文人画 之价值》”分析可知,在艺术理论方面有重大贡献;结合“他还是齐白石的伯乐和大贵人。 12 / 18 可以说,如果没有陈师曾的推荐和引领,也许中国近代美术史得重新书写。陈师曾对齐白石 的艺术创作影响很大,甚至直接影响到他艺术风格的形成”分析可知,指点提携齐白石,对 齐白石的艺术创作影响很大,甚至直接影响到他艺术风格的形成。 13.B 14.D 15.B 16.(1)两国都应当信守盟誓所约定的分界,涿郡有档案可以拿来查阅,您不管文书,光凭 口说,难道要挑起事端吗? (2)第二天,涿州人在郊外为他饯行,程师孟骑马疾驰而过不予理睬,涿州人移文到雄州(或: 向雄州递送了文书),以此上告,程师孟因此被处分罢官。 【解析】 13.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言断句。此类试题解答时,是先疏通大意,然后利用句中的人名、 地名、官职名、文言虚词、句子结构以及语段中动词的宾语或补语等断句。本题需要注意地 名变化。“所”是……的地方,表示边境官府本设在万州,不应该断开,排除 A 项、D 项。 “有警”是有警报的意思,结合句意内容分析,排除 C 项。句意:历任南康军知军、楚州 知州,提点夔州路刑狱。泸戎多次侵犯渝州,边境官府本设在万州,距离远,有警报常要十 天才能传到。程师孟奏请把治所迁到渝州。故选 B。 14.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文化知识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文化常识 包括古代文化中天文、历法、乐律、地理、官职、科举、姓名、宗法等。这类试题一般不考 过于冷僻的内容,涉及的大多是科举、姓名、礼俗等,考生要注重平时知识的积累。D 项, “其对象都是爱护百姓、深得民心、政绩卓著的官员”错。古代信仰民俗。为活着的人建立 祠庙,而加以奉祀。其对象都是官员。但其下级官员也能出于阿谀奉承的目的为上级官员立 祠。所以其对象不一定都是深得民心的官员。故选 D。 15.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概括和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抓住题干,读全读 准。对题干中的所有要求要一个不漏、原原本本地分析,准确地把握题干所提的要求,看清 是选对的还是选错的,是概括内容还是分析观点。B 项,结合文本内容“晋地多土山,旁接 川谷,春夏大雨,水浊如黄河,俗谓之‘天河’,可溉灌。师孟出钱开渠筑堰,淤良田万八 千顷,裒其事为《水利图经》,颁之州县”分析可知,“在洪州”错,应为“在晋地”。故 选 B。 13 / 18 16.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文言语句翻译。此类试题解答时,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 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 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1)“当”,应当;“守”,信 守;“案牍”,档案;“覆视”,查阅;“舍”,舍弃;“滕口”,张口放言;“生事”,挑 起事端。(2)“明日”,第二天(古今异义词);“涿人饯于郊”(状语后置句);“顾”,视、 看;“移”,古文体之一,用于公文,行于不相统属的官署之间;“坐”,牵连治罪。 【点睛】 准确翻译文言句子的方法:①要在语境中理解句子。无论何种句子,都不能脱离语境去理解, 要注意作者的基本观点和感情倾向。要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②要注意 词类活用、通假字这些文言现象,对这些文言现象的正确理解和把握,是翻译好文言文语句 的前提。③对句子中难懂的地方,不能采取忽略或笼统翻译的办法去逃避,而应该前后推导, 认真理解。④要善于调动已学知识进行比较,辨析异同。特别是对一词多义、古代文化知识 的积累,有助于我们把握文言词语在句子中的具体用法和含义。 参考译文: 程师孟,字公辟,吴人。进士甲科及第。历任南康军知军、楚州知州,提点夔州路刑狱。泸 戎多次侵犯渝州,边境官府本设在万州,距离远,有警报常要十天才能传到。程师孟奏请把 治所迁到渝州。夔州部境没有常平仓粮,他建议设置常平仓,恰逢灾年,为了赈济灾民的不 足,就诈称命令发放其他储粮,不等候批复。主管的官吏很害怕,上言说不可如此,程师孟 说:“假如一定要等回报后才能开放,挨饿的人都死了。”终究发放了这些储粮。调任河东 路。晋地土山多,山旁靠着河流,春夏大雨,水和黄河一样混浊,俗称“天河”,可以用来 灌溉。程师孟出钱开渠筑堰,淤积成良田一万八千顷,编集这些事写成《水利图经》,分发 给州县。任度支判官、洪州知州,堆砌石头修成江堤,疏通章沟,筑北闸来调节水位升降, 此后没再发生水灾。兼任三司都磨勘司。接待契丹使者,萧惟辅说:“白沟地区应由两国共 管,现在宋朝在那里种植了几里长的柳树,却认为契丹人在界河里捕鱼有罪,难道是合理的 吗?”程师孟说:“两国都应当信守盟誓所约定的分界,涿郡有档案可以拿来查阅,您不管 文书,光凭口说,难道要挑起事端吗?”萧惟辅惭愧谢罪。出京任江西转运使。袁州发生盗 案,州中官吏是盗匪的耳目,所以长久抓捕不到。程师孟把几名官吏上了镣铐送进监狱,盗 匪就被抓获。加官为直昭文馆、福州知州,修筑子城,兴建学校,治理成绩在东南最好。移 任广州,广州州城被侬智高所毁,后来有警报,百姓惊骇逃窜,地方官相继来到,都说这里 土质疏松恶劣不可筑城。程师孟在广州六年,筑了西城。等到交阯攻陷邕管,听说广州守备 14 / 18 坚固,不敢东进。当时程师孟已被召还,朝廷念他以前的功劳,任命他为给事中、集贤殿修 撰、兼任都水监。被派去祝贺契丹国主生日,到了涿州,契丹方面安排席位,迎接的人向着 正南方而坐,涿州官员向西坐,宋朝使者和副使向东坐。程师孟说:“这是轻视我们。”不 就位。从下午一直争到傍晚,随从的人惊恐失色,程师孟言语声气更加严厉,喝令导引者更 换位置,于是改为参加迎接的人东西相向。第二天,涿州人在郊外为他饯行,程师孟骑马疾 驰而过不予理睬;涿州人移文到雄州,以此上告,程师孟因此被处分罢官。后又起用为越州、 青州知州,于是退休,以光禄大夫的头衔去世,享年七十八岁。程师孟多次主管政务繁剧的 州府,办理政事简易而严明,犯法不够死罪就不把他交给执法官吏处理。揭发潜藏的罪恶敏 捷如神,查到恶劣的土豪行为不法而骄纵的人,一定严厉惩办,直到禁绝方罢休,所辖之地 安定。洪、福、广、越四州都为他立了生祠。 17.C 18.①对比,将黑云和红霞进行对比,突出火势之猛。②用典,表现作者祈愿降雨止风,不 使火势蔓延的焦急心态。③叠用数量词,生动形象地突显人们因天灾人祸大量逃亡的悲惨景 象。④比喻,以红霞为喻,突出火势之大;将漂泊流离的百姓比作蓬草,生动形象地写出了 百姓流离失所的悲苦。⑤虚实结合,作者由眼前的火灾想到广阔的五岭、更多的百姓,揭示 更深广的社会内涵,表现作者的悲悯情怀。 【解析】 17.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此类试题解答时,首 先要认真研读诗歌内容,然后仔细辨识选项中是否有对诗歌的解读的错误。诗歌鉴赏的选择 题对整个诗歌的综合理解和分析,即考核诗句的含义、诗句的手法还考核诗歌的情感,注意 结合诗歌的内容进行分析。C 项,结合颈联内容分析,“十室九家空”,十家有九家一无所有, 形容人民大量死亡或逃亡后的荒凉景象。“火灾频发”错。故选 C。 18.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第一步,指出 运用了哪种手法。第二步,分析怎样运用了这种手法。第三步,简析这种手法在塑造形象和 表情达意中作用。“乍冷初冬密云黑,忽惊万丈曙霞红”,对比,将“黑云”和“红霞”进行对比。 结合【注】内容分析,用典,表现作者祈愿降雨止风,不使火势蔓延的焦急心态。结合“三 年千里内”“十室九家空”分析,突显人们因天灾人祸大量逃亡的悲惨景象。“更使无归作转 蓬”,将漂泊流离的百姓比作蓬草,写出了百姓的悲苦。“万丈曙霞红”,把“火”比作“曙 霞”,写出火势之大。虚实结合,作者由眼前的火灾想到广阔的五岭、更多的百姓,表现作 15 / 18 者的悲悯情怀。 【点睛】 诗歌的表达技巧:1、修辞方法:比喻、拟人、设问、反问、借代、对偶、夸张、衬托、用 典、化用、互文、反复等。 2、表达方式:记叙、议论、描写、抒情。 抒情:可分为直接 抒情,间接抒情(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情景交融)。 描写:可分为动静结合、虚实结合、 点面结合、明暗结合、正侧结合、粗笔勾勒、白描工笔;乐景写哀、哀景写乐等。 3、表现 手法:赋、比、兴;抑扬变化、铺陈描写、象征、联想、衬托、对比、想象、联想、照应、 托物言志等。 19.万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 漠漠向昏黑 【解析】 【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语境 的理解性默写,二是给出上句写下句的直接默写。此类试题解答时,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 形与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常”“溘”“顷”“昏” 要理解字义去记忆。学生记忆的时候应该结合诗句的意思。 20.破坏张掖七彩丹霞地貌 2 名涉事人员已自首景区之美在文明 或:维护景区环境贵在讲 公德 【解析】 【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语言表达的能力。新闻主要是报告新近发生的有意义的事实,简洁 明快,一般对事物发展过程不作详述。这就决定新闻标题重在叙事,即使是就实论虚的标题, 对必要的事实也应有所说明。新闻属叙事类文体,采用要素提取法,就是将新闻中叙述的各 要素(当然有的新闻不一定每个要素都具备)提取出来,然后按“什么人(或物)于什么时 间什么地点做了什么事”的顺序(或适当调整语序)来写。结合材料内容“破坏张掖丹霞地 貌的 2 名涉事人员到甘肃省张掖市临泽县公安局自首”分析,标题可以为“破坏张掖七彩丹 霞地貌 2 名涉事人员已自首”;结合材料内容“维护旅游美景不仅关乎生态,也关乎公德” 分析,标题可以为“维护景区环境贵在讲公德”。 21.设立激励机制激发人们去努力,如果加之正确的方向和必备的技能,则会产生绩效,而 公平地评价绩效会使人满足,从而形成自觉的努力。 16 / 18 【解析】 【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语言表达的能力。这是一道图表说明的题目,属于图文转换类的题 目。此类试题解答时,图表说明的题目,重点关注图标的表头和所问问题,此题根据题干可 知是“波特与劳勒激励模式简图”,根据框架图箭头指向分析要素之间的关系。需要注意概 括产生的顺序,从“努力”到“绩效”中间注意“方向”和“技能”,还要注意“满足”和 “努力”的关系。 【点睛】 解题时应先认真阅读图片及说明,对考题有一个整体的了解,把握一个大主题或方向。要通 过整体阅读,搜索有效信息。再根据图片的相关信息,分析概括其内涵。用概括性的语言, 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首先要认真细致的观察画面的内容。要注意学会由“实” 及“虚”,由表及里。然后挖掘隐含信息,进一步提炼概括画面所揭示的主题。 22.不忘初衷就好 近日南京理工大学对贫困学生的慈善资助事件在社会上引发了热烈的反响。或云,慈善,还 是隐形的好,可维护受资助者的尊严;或云,公开透明难免“暗箱操作”,有失公平;或云, 慈善就得正大光明、高调于社会...... 诸如此之类,各有各说,还都挺有道理的。依吾之见,古往今来,所有事情本来就是没有统 一的标准的,所以,我们应当对不同的看法、不同的做法以包容的态度待之。然而话又说回 来,任何事情都得追根溯源,无论怎么看、怎么做,慈善这件事,都不得离开一个“善”字。 对个人也好、对社会也罢;公开也好,保密也行。不忘“善”字就行,不忘初心就好。 值得争议的并非慈善本身的公开与否,而是从事慈善者本着的“善”字之真假。 就跟一碗白米饭中的几粒硌牙的石子一样,在慈善活动中总是会涌现一桩又一桩的丑闻。有 当红明星诈捐的、有公益组织蚕食善款的,假慈善之名牟取私利,还真是花样百出、防不胜 防,这对于整个社会只能是无奈啊!无奈。就是因为有这种无奈,所以人们对慈善之“善” 开始充斥了一种怀疑、一种不相信,更有甚者已经对其贴上了“暗箱操作”、“作秀”、“利 益”等,饱含铜臭和恶臭味儿的标签。正因如此,所以才会有人在明知会伤害资助对象的情 况下还要求其信息公开,而这对有真“善”的部分慈善者又何尝不是一种无奈呢? 而造成这种无奈的原因,很明显,就是一个真假的问题,善的真假。如果所谓的慈善者的初 衷就本身不是一个“善”字,而是一个隔绝了人性的“利”字,那么我们为何还要以“慈 善”冠以其名呢?为何还要将其列入慈善的范畴来造成社会对慈善事业的怀疑呢?为何还 17 / 18 要以此来裹挟真正的慈善者呢?惑矣,惑矣! 所以,无论何种慈善,何种以“善”为出发点的做法,只要不忘其之初衷,本着“善”字, 就没错。 感动了整个中国的“炎黄”——张纪清,隐形慈善,二十年如一日,不求功不为名,不忘初 衷,拂手了事去,是个大写的“善”字;震惊了整个中国的“首善”——陈光标,高调慈善, 一身正气,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虽显暴力,但也是不忘初衷。 一个润物无声、一个立竿见影,都是其不忘初衷之果。 慈善如此,整个社会不也如此一般吗?哪一个领域没有硌牙的石子呢?那件事不会或多或少 的引发争议呢?唯有不忘其初衷,方可妥善的对待、处理真与假、对与错的问题。 什么是真什么是假,什么是对什么是错,着以初衷辨之。所以南京理工大学的慈善行为,既 然是真“善”,那就不忘初衷,继续前进吧! 【解析】 【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写作的能力。为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考生在审题时要注意全面把 握所给材料,概括出材料的主旨,根据所给材料主旨确定自己作文的立意。本作文题目由两 个部分组成,提示语和要求。由材料描述得知,南京理工大学启动的“暖心饭卡”项目,表 达了对弱势群体的平等关爱,为贫困学生更好地接受教育提拱了物质帮助,是对贫困学生隐 私权的保护,所以表达了对弱势群体的平等关爱;为贫困学生更好地接受教育提拱了物质帮 助。但是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观点。古往今来,所有事情本来就是没有统一的标准的,我们应 当对不同的看法、不同的做法以包容的态度待之。从学校的角度分析立意:许多人苦读寒窗, 饱读诗书,就是为了改写自己将来的命运。毕竟有很多人家境贫寒,父母能力有限等各种因 素,从而导致许多学生在学校只能省吃俭用。学校细心观察,通过学生饭卡刷卡消费记录进 行数据分析比对,把每个月在食堂吃饭超过 60 顿且消费金额却不足 420 元的学生列为资助 对象,补贴款直接打入饭卡之中,学生省事省去了申请、填表、审核批准的复杂流程。该项 目确实有很大的方便,如今的学生,自尊心都比较强,学校观察饭卡消费进行私下资助确实 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学生们的自尊心,又可以精准扶贫。“暖心饭卡”也要加强监管,贫困 学生不公示了,如果有人冒充贫困生而申请“暖心饭卡”呢?可能会出现的一些问题,校方 也要有相应防范措施。“悄悄资助”不能搞成暗箱操作,同样需要“光明正大”的监管。既 能够“偷偷”补贴给贫困生,又不会出现任何问题,让“暖心饭卡”真正“暖心”,需要制 度最周密的设计。从学生的角度入手立意:得到帮助的学生,应该更加努力学习,让自己成 18 / 18 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好好回报社会。应该常怀一颗感恩的心。只要有自己的观点和思考, 能够自圆其说即可。立意角度要跳出材料,给人眼前一亮、耳目一新之感。注意题干的要求, 具体写作时,还应避免抽象的描写,大而无边的空泛议论。选择议论文,应小切口,深分析。 写散文或记叙文,应情感饱满,写得形象、具体、生动,有灵性。 【点睛】 材料作文应先辨清材料的表达方式,是叙事类、说明类,还是描写类;然后针对不同类型的 材料采取不同的应对策略进行立意。特别要抓住关键句进行分析。本材料阅读理解起来比较 简答,有明确具体的写作指向。材料作文的审题很重要:第一步,读懂材料,抓住主旨。首 先要注意材料的特点:单则材料要从整体上把握其主旨;多则材料应弄清它们的异同,从而 把握中心;比喻性材料要理解其比喻意义;含哲理性寓言材料,要把握其寓意。所谓抓住主 旨(即材料的意向倾向和感情倾向)。第二步,选择角度,准确立意主旨单一的材料据材料 立意即可。蕴涵丰富的材料,可从多角度立意,即发散思维多向立意。一般说来,一则材料 至少可从肯定与否定两个角度审视:“一事多人”的材料,有几个“人”往往就有几个审视 角度;“一事多因”的材料,有几个“因”往往就有几个审视角度。一个事件,针对其背景、 写作目的的不同,就产生了几个不同的审视角度。 育星教育网 www.ht88.com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