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24 发布 |
- 37.5 KB |
- 72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八年级上语文课件岳阳楼记 (14)_鲁教版
岳 阳 楼 记 四大名楼总图 中 国 四 大 名 楼 岳阳楼 黄鹤楼 鹳雀鹊 滕王阁 •鹳鹊楼 •黄鹤楼 •滕王阁 •岳阳楼 *你知道这些楼分布在我国哪四个省? 鹳雀楼山 西 黄鹤楼湖北 滕王阁 江 西 岳阳楼 湖南 登鹳雀楼 (唐)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惟见长江天际流。 黄鹤楼 (唐)崔灏 昔人已乘黄鹤去, 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 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 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 烟波江上使人愁。 落霞秋水 落 霞 与 孤 鹜 齐 飞 , 秋 水 共 长 天 一 色 。 王 勃 《 滕 王 阁 序 》 7 范仲淹 • 范仲淹,字希文,苏州人。北宋初期著名的政 治家、文学家,幼年家贫,十岁辞母,到外地求学, 昼夜苦读,五年中没有脱过衣服睡觉,有时夜间困 倦,就以冷水洗脸。几年苦读,于1015年中举进士。 为官以后,关心人民疾苦,以所得俸禄在家乡置 “义田”千亩,救济族中贫寒的人,死后无余财。 范仲淹具有强烈的爱国精神,主张坚决抗击西夏的 侵略。1040年,任陕西经略安抚招讨副使,号令严 明,爱护士卒,采取合理的方针,戍边多年,敌人 望而生畏,不敢侵犯。庆历三年范仲淹任副宰相, 上书改革,提出“减徭役、修武备”等十项改革措 施,受到阻挠而未能实行。庆历五年,贬放邓州, 以后还做过杭州、青州的太守。后在赴颖州的路途 中病死。谥号“文正”。著有《范文正公集》。 • 滕子京,范仲淹的朋友,政绩 斐然,后因事被贬岳州,上任后兴 复学校,在岳阳楼附近修筑虹堤, 以利舟楫商旅的往来。庆历五年重 修岳阳楼,写信给范仲淹求记。范 仲淹写《岳阳楼记》,称赞好友不 以个人沉浮为意,一心系情于民的 高尚情怀,并以“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远大抱负与好 友共勉。 庆历新政失败后,范仲淹贬居邓州, 此时他身体很不好。昔日好友滕子京从湖 南来信,要他为重新修竣的岳阳楼作记, 并附上《洞庭晚秋图》。范仲淹一口答应。 庆历六年六月,他就在邓州的花洲书院里 挥毫撰写了著名的《岳阳楼记》。表现作 者虽身居江湖,心忧国事,虽遭迫害,仍 不放弃理想的顽强意志,同时,也是对被 贬战友的鼓励和安慰。 背景介绍 读准字音 读懂文意 读出感情 学法指导 谪守 怒号 予观夫 属予作文 偕忘 樯倾楫摧 浩浩汤汤 zhé háo fú zhǔ xié qīng shāng 儒家学说: 修身 齐家 治国 平天下 陆 游: 位卑未敢忘忧国 明朝东林党人: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清朝顾炎武: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孙中山: 天下为公 毛泽东: 粪土当年万户侯 周恩来: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中国共产党人:解放全人类 拓展延伸读一读 品一品 •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 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 谪:封建王朝官吏降职或远调; • 守:做郡的长官。 • 越:及,到; • 具:同“俱”,全,皆。 • 译文: 庆历四年春天,滕子京降职到岳州 做太守。到了第二年,政务顺利,百姓和 乐,各种荒废了的事业都兴办起来了。 • 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 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 乃:于是; • 增:扩大;其:指岳阳楼。 • 制,规模; • 予:我; • 作文:写文章; • 之:指重修岳阳楼这件事。 • 于是重新修建岳阳楼,扩展它旧有的规模, 把唐代和当今贤士名人的诗赋刻在上面。 嘱咐我写一篇文章来记述这件事。 第一节告诉我们哪些信息? 重修岳阳楼的背景和作“记”的缘由 (1)重修岳阳楼的背景和主持其事的人; 谪:写好友政治上的失意,而“通”和 “兴”又突出了滕子京政绩的斐然; 表明作者对好友在政治上遭到贬谪后仍 积极治理政事并取得成绩是十分赞赏的。 (2)概述重修时的盛况 (内容上:文化氛围;诗情雅趣; 结构上:为写“迁客骚人,多会于此”伏 笔;) (3)写作的缘由。 思考: 这一节文字为什么写滕子京的政治业绩? (1)交代重修岳阳楼的背景; (2)突出好友滕子京的政绩斐然; (3)表明对好友遭贬谪后仍积极治理政事并取 得成绩的赞赏; (4)表达对重修岳阳楼盛举的支持; (5)反映作者积极的政治态度:即使受到不公 正待遇,也应奋发有所作为,不能消沉下去; (6)引起下文,为下文的写景、抒情、议论做 铺垫。 • 2.请说说你所了解的“唐贤今 • 人”吟咏岳阳楼的“诗赋”。 • 孟浩然: •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杜甫: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 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 夫:指示代词,那; • 胜:优美。 • 一,一个; 观,看 • 衔:用嘴含,引申为包含。 • 晖:日光; • 气象:景象。 • 我看那巴陵郡的美景,全在洞庭湖上。(洞庭湖)包含着远方的 山脉,吞吐着长江的流水,浩浩荡荡,宽阔无边;清晨湖面上撒 满阳光,傍晚又是一片阴暗,景物的变化无穷无尽。 •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 这就是岳阳楼的雄伟壮丽的景象。 • 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 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 观:景象,风光。 • 备:完全,详尽。 • 南:向南; • 极:最远到达。 • 迁客:指降职远调的人; • 骚人:诗人; • 会:聚会。 • 得无……乎:怎能不……呢;可能会……吧; • 前人对这些景象的记述已经很 详尽了。既然这样,那么这里北面 通向巫峡,南面直到潇水、湘水。 被降职远调的官员和吟诗作赋的诗 人,大多在这里聚会。观赏这里的 自然景物而触发的感情,怎能不有 所不同呢? 第1、2节听写 • 一、解释加点的词语。 • 1.谪守 2.越明年 • 3.越明年 4.百废具兴 • 5.增其旧制 6.属予作文以记之 • 7.属予作文以记之 8.胜状 • 9.衔远山 10.浩浩汤汤 • 11.朝晖夕阴 12.气象万千 • 13.大观 14.然则 • 15.北通巫峡 16.迁客骚人 • 17.多会于此 18.得无……乎: • 19.谪守 20.增其旧制 • 二、翻译下列句子。 • 1.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 2.属予作文以记之。 • 3.衔远山,吞长江。 • 4.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 5.前人之述备矣。 • 三、简答题。 • 第一节为什么写滕子京的政治业绩? • “此则……得无异乎?” • 1.从岳阳楼的地理位置,引出 “迁客骚人,多会于此” • 2.提出了“览物之情,得无异 乎”问题, • 3.引出下文景物之异和感受之 异 • 4.为结尾的议论安下了根。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 气象万千。 具体从岳阳楼上眺望洞庭湖的远景; 从空间上写湖面的广阔浩渺; 从时间上写景物的千变万化; “衔”、“吞”:拟人手法,极写洞庭湖磅礴 的气势; 阅读第二节思考:岳阳楼胜景怎样? 2.请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一节的意思。 概括描写洞庭湖的美景 • 岳阳楼的客观胜景怎样? • 答: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 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 (具体写从岳阳楼眺望洞庭湖的远 景。 •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 无际涯”从空间上形容洞庭湖的广 阔浩渺, • “朝晖夕阴,气象万千”则从时间 上写洞庭湖的千变万化。) • “前人之述备矣”这句话有什 么作用? • 答:既呼应上文“刻唐贤今 人诗赋于其上”,又是结束 全景描绘的理由。 • 本文标题为“岳阳楼记”,内容上却大量描写 洞庭湖的景色,试分析作者的用意。 • 答:因为前人对岳阳楼的描写已很详尽。作者 另辟蹊径,以洞庭湖的景色来烘托岳阳楼,用 洞庭湖的浩浩汤汤、气象万千引出下文的登楼 之情,为抒发政治抱负作铺垫。 • 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 空; 日星隐耀,山岳潜形; 商旅不行,樯倾 楫摧; • 若夫:像那;霪雨:连绵的雨; • 霏霏:雨繁密的样子; 开:放晴。 • 排:推,冲。 • 耀:光辉; • 潜:没于水,引申为潜藏,隐没。 • 行:通行; • 倾:倒下; • 摧:折断。 • 像那连绵细雨纷纷而下, 整月不放晴的时候,阴冷的 风怒吼着,浑浊的波浪冲向 天空;日月星辰隐藏了光辉, 山岳也隐没了形迹;商人和 旅客无法通行,桅杆倒下, 船桨折断; • 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 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 者矣。 • 薄:迫近;冥冥:昏暗的样子。 • 去:离开;国,国都,京城; • 萧然:萧条冷落的样子。 • 傍晚时分天色昏暗,只听到老虎的吼叫和 猿猴的悲啼。(这时)登上这座楼,就会 产生被贬官离开京城,怀念家乡,担心人 家说坏话,惧怕人家讥讽的心情,再抬眼 望去尽是萧条冷落的景象,一定会感慨万 千而十分悲伤了。 • “若夫……虎啸猿啼” • 用“若夫”引出一幅阴冷的画面, 写霪雨、浊浪、看不到日月的光辉、 看不见湖边的群山、连船只的影子 也消失的无影无踪,到傍晚更是气 氛阴沉、恐怖、情景凄凉,为下文 的“感极而悲”渲染气氛。 • “登斯楼也……感极而悲也” • 此句写迁客骚人风雨登楼观 景的普遍心理状态。 • 小结第三节: • 物暗己悲、为下文议论“不 以己悲”伏笔; 阅读第三节思考: 1.这一节描写景物的句子有哪些? 写的什 么时候的景物?有何特点? 2.面对此景,“迁客骚人”生出怎样的情 感? 3.为何会产生这种情感? 4.请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一节的意思。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 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 感极而悲者矣。 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 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 耀,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 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览物之情 霪雨霏霏 薄暮冥冥 缘由:患得患失,悲景生悲情。 3、为何会产生这种情感? 1、这一节描写景物的句子有哪些? 写的是什么时候的景物? 2.面对此景,“迁客骚人”生出怎样的情感? •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 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 景:日光。 • 惊,起; • 芷:小草; • 郁郁:形容香气很浓。 • 集:群鸟停息在树上;锦鳞,美丽的鱼 • 游泳:游动。 • 又如春风和煦、阳光明媚时,湖面波平浪静。天色 与湖光相接,一片碧绿,广阔无际;沙洲上的白鸥 时而飞翔时而停歇,美丽的鱼儿游来游去;岸上的 小草,小洲上的兰花,香气浓郁,颜色青翠。 •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 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 • 而或:有时;一:全。 • 何极:哪里有穷尽,即无穷无尽; • 极,尽; • 有时湖面上的大片烟雾完全消散,皎洁 的月光一泻千里。有时湖面上微波荡漾, 浮动的月光闪着金色;有时湖面波澜不 起,静静的月影像沉在水中的白璧。渔 夫的歌声响起了,一唱一和,这样的乐 趣真是无穷无尽。 • “至若……此乐何极?” • 这两句话以“至若”引出一幅晴明的画卷。 第一句写白天所见,第二句写夜晚所见, 与上文所写的景物形成鲜明的对比, (“波澜不惊”与“阴风”、“浊浪”的 对比;“沙鸥”“锦鳞”句与“虎啸猿啼” 对比,“长烟”“皓月”与“薄暮冥冥” 对照;“渔歌互答”与“商旅不行”对 照),一派春光,色调明丽,为下文写 “喜洋洋”营造氛围。 • 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 风,其喜洋洋者矣。 • 旷,开阔; • 怡:愉快; • 偕:一起; • 把:持,执; • 临:对着。 • (这时)登上这座楼,就会感到胸怀开阔,精 神愉快,光荣和屈辱一并忘了,在清风吹拂中 端起酒杯痛饮,那心情真是快乐高兴极了。 •此句写天气晴好时 迁客骚人欢乐所激 发的思想感情。 . 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 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 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 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 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 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 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 互答,此乐何极! 览物之情览物之情 春和景明 皓月千里 缘由:春风得意,喜景生喜情。 3、为何会产生这种情感? 1、这一节描写景物的句子有哪些?写的是什么时候的景物? 2.面对此景,“迁客骚人”生出怎样的情感? •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 • 尝:曾经;求:探求;或:或许;为:这里指心理 活动。 • 唉!我曾经探求古时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感情,他 们或许不同于以上两种心情,这是什么缘故呢? •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 以:因为。 • (是因为古时品德高尚的人)不因外物(好坏)和 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 •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 居:处于;庙堂:朝廷;则:就。 • 在朝廷做官就为百姓忧虑;(不在朝廷做官而) 处在僻远的江湖间就为国君忧虑。 • 是进亦忧,退亦忧。 • 是:这样。 • 这样,他们进入朝廷做官也忧虑,退处江 湖也忧虑。 • 然则何时而乐耶? • 然则:(既然)这样,那么 • 既然这样,那么他们什么时候才快乐呢? • 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 乐而乐”乎。 • 其:那。 • 那一定要说“在天下人忧愁之前先忧 愁,在天下人快乐以后才快乐”吧? • 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 微:如果没有;归:归依。 • 啊!如果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 • 一声长叹之后,用一个设问句转入议论。 “异”是关键字眼,说明作者不赞成上述 两种人的表现。 • 理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的含义? (1)揭示古仁人和迁客骚人思想感情的 “异”; • (2)概括古仁人的宏伟抱负, • (3)表达作者高远的志向, • (4)表达以“古仁人”为学习榜样的决心。 •第三部分: •抒发作者的阔达 情怀和政治抱负。 第四部分 • 交代写作这篇记的时间。 • “微斯人,吾谁与归?”是一个反问句,他表 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1)对“古仁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的阔达胸怀和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 乐而乐”的远大抱负的赞美; • (2)具有自勉之意,表达了作者以“古仁人” 为榜样的决心; • (3)与朋友滕子京的志同道合;对好友的勉 励之情; • (4)慨叹当今世人具有这种胸怀和精神的人 太少了。 • 归纳作品主题: 本文通过迁客骚人登楼时 或悲或喜的“览物之情”的分 析议论,表达了作者“不以物 喜,不以己悲”的阔达胸怀和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 乐而乐”的政治抱负。 • 文中“庙堂”、“江湖”分别指什 么?对于“古仁人”这种“进亦忧, 退亦忧”的态度,你有何评价? (4分) • 答:①“庙堂”指朝廷(或:在朝、 为官),“江湖”指民间(或:在 野、为民)。 • ②值得肯定:不管是为官为民,都 应关心国事,心系天下。 • 古仁人为什么会“异二者之 为”? • 答:迁客骚人的情绪受不同天 气的影响,而古仁人胸怀宽广,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忧国忧 民,所以面对不同的天气景色, 既不会“感极而悲”,也不会 “喜洋洋”。 • 下面一则链接材料与“先天下之 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有什 么联系?表现出作者怎样的思想 境界? • 【链接】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 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 者,未之有也。(《孟子·梁惠 王下》) • 答: • 范仲淹:表达出作者“不以物喜,不以己 悲”的旷达胸襟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 下之乐而乐”的伟大抱负,强调为人要有 宽阔的胸襟和崇高的人格,以天下为己任, 吃苦在前,享乐在后,激励古往今来无数 仁人志士忧国忧民,无私奉献。 • 孟子:强调君王应该重视百姓,关心百姓 的生活疾苦,以百姓为先为本,和百姓同 甘共苦,即民本思想。 • 下则链接材料与《岳阳楼记》所表现的胸 怀抱负有什么内在联系? • 【相关链接】:范仲淹二岁而孤,家贫无 依。少有大志,每以天下为己任,发愤苦 读,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食不给,啖 粥而读。既仕,每慷慨论天下事,奋不顾 身。乃至被谗受贬,由参知政事谪守邓州。 仲淹刻苦自励,食不重肉,妻子衣食仅自 足而已。 • 答:范仲淹能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的胸襟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 而乐”的抱负,是与他“少有大志,每以 天下为己任”“刻苦自励”分不开的。 • 本文怎样将叙事、写景、抒情、议论紧密结合起来 的? • 答:先简略记述重修岳阳楼的事情; • 然后写在岳阳楼上所见的自然风光,接着写迁客骚 人的览物之情。景不同,情亦不同,一喜一悲,形 成鲜明的对比。这里的景写得很出色,但不是为写 景而写景,而是为了写迁客骚人的情。把人物的感 受融入景物描写,这是本文的显著特点。 • 最后进入议论,表达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 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扼要的叙事,生动的写景, 简明的议论,衔接得极其自然,而且富有浓郁的抒 情色彩。 • .谈谈你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 乐而乐”的理解。 • 明确:这一千古名句,概括了古仁人的宏 伟抱负,也表达了作者高远的志向和远大 的抱负,表达了作者向古仁人学习的决心 • 这一名句在现实中有何积极意义? • 明确: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要学习古仁人 的吃苦在前、享乐在后的无私奉献精神, 以天下为己任,树立远大的理想与抱负, 为祖国与人民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56 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 57 1.若夫霪雨霏霏, 连月不开,阴风怒 号,浊浪排空;日 星隐耀,山岳潜形; 商旅不行,樯倾楫 摧;薄暮冥冥,虎 啸猿啼。 阴 2.至若春和景明, 波澜不惊,上下天光, 一碧万顷;沙鸥翔集, 锦鳞游泳;岸芷汀兰, 郁郁青青.而或长烟 一空,皓月千里,浮光 跃金,静影沉璧,渔歌 互答,此乐何极! 晴 2.登斯楼也, 则有心旷神 怡,宠辱偕忘, 把酒临风,其 喜洋洋者矣。 喜 迁 客 骚 人 览 物 之 情 因 景 阴 晴 和 职 升 降 而 或 喜 或 悲 1.登斯楼也,则 有去国怀乡,忧谗 畏讥,满目萧然, 感极而悲者矣。 悲 复习回顾 58 请从第五段中捕捉有关信息, 用六个字概括“迁客骚人”的 览物之情的特点? 59 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 以 物 喜 以 己 悲为 自 己 古仁人的思想情感 不 以 物 喜 不 以 己 悲 忧其民 忧其君 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 作者的政治抱负 引 出 为 天 下 衬 托 先 天 下 之 忧 而 忧 后 天 下 之 乐 而 乐 一 心 为 公 这一名言,尽管包含“忠君”思想, 不可避免地带有时代和阶级的局 限性,但他强调心怀天下,忧在 天下人之先,乐在天下人之后, 吃苦在前,享乐在后,在今天仍 有借鉴和教育意义。 62 试用简要的语言概括中心思想。 本文通过对迁客骚人登楼时或悲或 喜的“览物之情”的分析议论,表达 了作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阔 大情怀和“先天下之忧,后天下之乐 而乐”政治抱负。 • .距离范仲淹近千年的现代人,是否还有必 要具备“古仁人之心”?请阐述你的看法。 • 答:有必要具备“古仁人之心”。 • (1)因为现代社会竞争激烈,成败得失是 人生常事,需要我们摆正心态、豁达面对, 练就一颗坚强的心才能立于竞争前列; • (2)虽然我们身处和平发展年代,但是还 会面临许多困难,需要我们以天下为己任, 居安思危,吃苦在先,享乐在后,只有这样, 才能让我们的民族立于国际强林之中。 • “其喜洋洋者矣”是一种 “乐”,“ 后天下之乐而乐” 也是一种“乐”,说说这两种 “乐”有什么不同。(2分) • 答:前者因个人的“得”而乐, 是一己之乐。后者是因天下百 姓的“乐”而乐。 • 作者用两段文字来写“迁客骚人” 的“览物之情”,其用意是什 么?(3分) • 答:与“古仁人之心”作对比, • 突出“古仁人”“不以物喜,不以 己悲”的豁达胸怀, • 表现了作者“先天下之忧而忧,后 天下之乐而乐”的高尚情操。 • 岳阳楼风景管理处拟在门票上印制“岳阳 楼简介”,请你根据文章内容代写一段说 明性的文字。(4分) • 示例: • (1)岳阳楼位于湖南岳阳,是我国著名的 风景名胜之一。 • (2)登上此楼,可以观赏洞庭湖的壮美景 象。 • (3)历代文人墨客登临抒怀,留下了许多 名篇佳作。 • (4)宋代文学家范仲淹曾写下千古绝唱 《岳阳楼记》,岳阳楼因此闻名天下。 • 从全文看,欧阳修的“览物之情”,体现了他什 么样的思想?他的这种“览物之情”与范仲淹笔 下“迁客骚人”们的种种“览物之情”有什么根 本的区别? • (1) 欧阳修的“览物之情”体现了他与民同乐的 思想。 • (2)范仲淹笔下的“迁客骚人”们立足于个人的 得失和荣辱,因而他们的种种“览物之情”均以 景物的不同而异。 • (3)欧阳修的立足点是“民”,他与民同乐,把 百姓的乐当作自己的乐,把百姓的安居乐业作为 自己的理想。这就是他们的根本区别。 • “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有什么不同? • 明确: • 他们面对的景物是一暗一明,抒发的感情 是一悲一喜,形成鲜明的对照; • 其实,悲和喜表现虽异,但本质相同,都 是从个人的角度出发,以个人荣辱为转移 的悲喜观,是不可取的; • 这与“古仁人”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的崇高境界形成鲜明的对比。 69 本文在表达方式上有何特色? 叙事、写景、抒情和议论紧密结合。 景中有情,情中潜理,理中蕴情。 • 通假字: • 百废具兴:“具”通“俱”,全,皆,都 • 属予作文以记之:“属”通“嘱”,嘱托 • 古今词义: • 去国怀乡 古:离开; 今:往 • 春和景明 古:日光; 今:景物,景色 • 是进亦忧 古:这 今:判断词 • 微斯人 古:如果没有 今:微小 • 越明年 古:第二年 今:今年的下一年 一词多义现象: • 观: • 予观夫巴陵胜状:看 •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景色,景象 • 然: • 然则北通巫峡:这样; • 满目萧然:……的样子 • 或: • 而或长烟一空:有时; • 或异二者之为:或者 • 极: • 南极潇湘:最远到达; • 感极而悲者矣:到极点; • 此乐何极:穷尽 • 词类活用现象: • 百废具兴:动词作名词,荒废的事业; • 日星隐耀:动词作名词,光辉; • 或异二者之为:动词作名词,心情,想法;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