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课时分层作业8咬文嚼字含解析 人教版必修5 2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高中语文课时分层作业8咬文嚼字含解析 人教版必修5 2

课时分层作业(八)‎ ‎[基础运用层]‎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近些年以传奇、玄幻、仙侠等为故事________,以人气偶像、华丽场景、炫目特效、IP改编等为外在________的古装剧受到青少年尤其是“网生代”的大力追捧,据称仍有不少这类作品正在紧锣密鼓地制作中。透过如此趋之若鹜的制播风潮,应该对时下古装剧做一些理性的反思。‎ 文以意为主,意犹帅也,无帅之兵,谓之乌合。电视剧亦然,(    )。近年的古装剧数量庞大、风格各异、制作考究,有的服饰和道具花费天价,有的在摄影和构图上力争每帧画面都唯美养眼等,主创团队于这些硬件层面的用心和发力的确________。然而,让观众获得视听愉悦之时可伴有“心有戚戚焉”的情感共振和精神荡涤的作品少之又少,甚至空空如也。电视剧应成为________的大众文化,而非不求内涵的快餐文化。跌宕起伏的戏剧冲突、有理有度的奇异想象、匠心独具的美术置景,都可作为艺术手段应用于创意和创作过程中,但切不可因此在剧中占用大量篇幅来放大人性之黑暗,更不可屏蔽乃至弱化了作品向上向善的主题内涵,把作品的价值观脱离正轨。‎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题材 标志 可圈可点 潜移默化 B.体裁 标识 乏善可陈 润物无声 C.题材 标识 可圈可点 润物无声 D.体裁 标志 乏善可陈 潜移默化 C [题材:指文章、艺术作品的材料内容。如描写自然风光、记述军旅生活等题材。体裁:指文章、艺术作品的表现形式。比如诗歌、小说等体裁。第一处应选“题材”。标识:是指产品名称的图形化设计,多体现在包装设计、终端设计、海报主体设计上的应用等。标志:是表明事物特征的记号。第二处应选“标识”。可圈可点:文章精彩,值得加以圈点,形容表现好,值得肯定或赞扬。乏善可陈:表示一件事物没有什么优点可以提出来称道。第三处,是肯定主创团队在这些硬件层面的用心和发力,应使用“可圈可点”。潜移默化:指人的思想或性格不知不觉受到感染、影响而发生了变化。润物无声:指有大胸怀者,做了贡献而不张扬,默默奉献。第四处,是说电视剧对人的影响,是从“电视剧”的角度来说的,应使用“润物无声”。故选C。]‎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但切不可因此屏蔽乃至弱化了作品向上向善的主题内涵,更不可在剧中占用大量篇幅来放大人性之黑暗,使作品的价值观脱离正轨。‎ B.但切不可因此弱化乃至屏蔽了作品向上向善的主题内涵,更不可在剧中占用大量篇幅来放大人性之黑暗,让作品的价值观脱离正轨。‎ - 6 -‎ C.但切不可因此在剧中占用大量篇幅来放大人性之黑暗,更不可弱化乃至屏蔽了作品向上向善的主题内涵,使作品的价值观脱离正轨。‎ D.但切不可因此弱化乃至屏蔽了作品向上向善的主题内涵,更不可在剧中占用大量篇幅来放大人性之黑暗,把作品的价值观脱离正轨。‎ B [A项,“屏蔽乃至弱化”语序不当,应为“弱化乃至屏蔽”。C项,“但切不可因此在剧中占用大量篇幅来放大人性之黑暗,更不可弱化乃至屏蔽了作品向上向善的主题内涵”语序不当。D项,“把作品的价值观脱离正轨”“把”字句使用不当。故选B。]‎ ‎3.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立意不明朗、不积极,必定称不上好作品 B.好的作品,必定立意明朗、积极 C.立意明朗、积极,才能称得上好作品 D.不好的作品,必定立意不明朗、不积极 A [括号前面说“电视剧亦然”,“亦然”意思是“也是这样”,故可知所选句子应与前面“文以意为主,意犹帅也,无帅之兵,谓之乌合”这一句结构类似,内容相关,即先解释“意”对文的重要性,再说没有“意”只能称为“乌合”,即“不好的作品”。B项,“好的作品,必定立意明朗、积极”与前面句子的结构不一致,且是从“好”的方面来说,不能体现“亦然”;C项,是从“好”的方面来说,不能体现“亦然”;D项,结构与前面不一致,且“必定”说法太绝对。故选A。]‎ ‎4.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 在朱光潜先生看来,人生的悲剧尤其能给人带来惊心动魄的震撼。现实生活中,许多人因为人生多悲剧而悲观厌世,他却认为人生有价值,__①___。他看到了悲剧的积极意义。他甚至还说:“我们所居的世界是最完美的,就因为__②___。”这话表面看来,矛盾至极,但是其实含有至理。因为如果件件事都尽美尽善了,自然没有希望发生,更没有努力奋斗的必要。所以,__③__,才是我们应有的人生态度。‎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第一处,根据前面“却认为”,是强调“人生有价值”的原因;第二处,前面“他却认为人生有价值……他看到了悲剧的积极意义”,指出了从人生的价值看,悲剧(不完美)的意义,②所在的句子表达的意思应与之对应,应填“它是最不完美的”;第三处,从后面“才是我们应有的人生态度”,推测前面应是表达一种态度,即“乐观地(正确地)看待人生中的不完美(悲剧)”。‎ ‎[答案] ①正因其有悲剧  ②它是最不完美的 ‎ - 6 -‎ ‎ ③乐观地(正确地)看待人生中的不完美(悲剧)‎ ‎5.下面一则通知在表达上有五处不妥当,请指出并改正。‎ 关于举办中国传统节日知识讲座的通知 为了进一步了解中国传统节日,弘扬中华文化,学校将于‎5月18日在新校区图书馆403室举办关于中国传统节日的知识讲座,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讲座内容 本次讲座主要牵涉以下节日: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等。‎ 二、讲座嘉宾 本次讲座我们应邀了德高望重的黄老师,他将抛砖引玉,以深入浅出的语言,丰富翔实的历史材料,为大家带来一顿精神上的文化大餐。‎ 三、其他说明 请各班主任认真组织,拜托同学们踊跃参加,准时莅临图书馆,细心聆听黄老师的精彩讲座。‎ 学校科教处 ‎2018年5月11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①牵涉:一件事情关联到其他的事情或人。不合语境。②应邀:接受邀请。使用对象错误。③抛砖引玉:谦辞,比喻用粗浅的、不成熟的意见引出别人高明的、成熟的意见。使用对象错误。④拜托:敬辞,委托(多用于托人办事)。使用不当。⑤莅临:来到;来临(多用于贵宾)。使用对象不当。‎ ‎[答案] ①“牵涉”改为“包括”;②“应邀”改为“邀请”;③删掉“抛砖引玉”;④“拜托”改为“希望”;⑤“莅临”改为“到达”。‎ ‎6.请仿照画线语句,另写两个句子,与原句构成排比。‎ 凡是艺术家都不宜只在本行小范围内用功夫,须处处留心玩索,在别种艺术之中玩索得一种意象,让它沉在潜意识里去酝酿一番,然后再用他的本行艺术的媒介把它翻译出来。书法家可以从剑的飞舞之中得到一种特殊的筋骨来宣泄情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从画线的语句和要填写的文字在文段中的位置看,所写文字是举例并诠释“再用他的本行艺术的媒介把它翻译出来”,所给示例为“书法家”,就此可以联想画家、雕刻家、舞蹈家、音乐家等。‎ - 6 -‎ ‎[答案] (示例)画家可以从黄钟大吕之中得到一种特殊的胸襟来增强气势 雕塑家可以从霓裳羽衣中得到一种特殊的神韵来传达思想 ‎7.阅读下面的文段,按要求完成相应问题。‎ 朱光潜先生《谈美》一书中介绍过近代一些有趣的美学实验。如瑞士心理学家布洛关于颜色的重量实验:把两个面积、角度均相等的三角形甲和乙(如下图)从中腰平分,然后着两种深浅不同的颜色。他让接受实验的人比较甲、乙两个形状,然后询问他们喜欢哪一个,并说出理由。参加实验的50人,绝大多数喜欢甲而不喜欢乙;他们的理由是:甲比较稳定;乙上半太沉重,下半太轻浮,令人产生轻重倒置的感觉。‎ 请根据上述实验事实,得出两条结论,每条限20个字以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先认真阅读语段,再确定结论。注意关键语句,如“甲比较稳定;乙上半太沉重,下半太轻浮,令人产生轻重倒置的感觉”。‎ ‎[答案] (示例)颜色能让人产生重量感;人们对上浅下深习以为常,反之则感觉不快;美的形体含有一个原则:平衡或匀称。‎ ‎[阅读提升层]‎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0题。‎ 情与辞 朱光潜 一切艺术都是抒情的,都必表现一种心灵上的感触,显著的如喜、怒、爱、恶、哀、愁等情绪,微妙的如兴奋、颓唐、忧郁、宁静以及种种不易名状的飘来忽去的心境。文学当作一种艺术看,也是如此。不表现任何情致的文字就不算是文学作品。文字有言情、说理、叙事、状物四大功用,在文学的文字中,无论是说理、叙事、状物,都必须流露一种情致,若不然,那就成为枯燥的没有生趣的日常应用文字,如账簿、图表、数理化教科书之类。不过这种界限也很不容易划清,因为人是有情感的动物,而情感是容易为理、事、物所触动的。许多哲学的、史学的甚至于科学的著作都带有几分文学性,就是因为这个道理。我们不运用言辞则已,一运用言辞,就难免要表现几分主观的心理倾向,至少也要有一种“‎ - 6 -‎ 理智的信念”,这仍是一种心情。‎ 情感无法直接表现于文字,都必须借事、理、物烘托出来,这就是说,都必须化成思想。行文的第一步要心中先有一种情致,其次要找出具体的事物可以烘托出这种情致,最后要找出适当的文辞把这内在的情思化合体表达出来。创造也并非无中生有,它必有所本,自然就是艺术所本。艺术根据自然,加以熔铸雕琢,选择安排,结果乃是一种超自然的世界。艺术之所以为艺术,全在“自然”之上加这一番“人为”。情是自然,融情于思,达之于辞,才是文学的艺术。在文学的艺术中,情感须经过意象化和文辞化,才算得到表现。浑身都是情感不能保障一个人成为文学家,犹如满山都是大理石不能保障那座山有雕刻,是同样的道理。‎ 一个作家如果信赖他的生糙的情感,让它“自然流露”,结果会像一个掘石匠而不能像一个雕刻家。雕刻家的任务是给那块顽石一个完整的形式,一条有灵有肉的生命。英国诗人华兹华斯有一句名言:“诗起于在沉静中回味过来的情绪。”在沉静中加过一番回味,情感才由主观的感触变成客观的观照对象,才能受思想的洗练与润色,思想才能为依稀隐约不易捉摸的情感造出一个完整的可捉摸的形式和生命。这个诗的原理可以应用于一切文学作品。‎ 就大概说,文学作品可分为三种:“情尽乎辞”“情溢乎辞”,或是“辞溢乎情”。心里感觉到十分,口里也就说出十分,那是“情尽乎辞”;心里感觉到十分,口里只说出七八分,那是“情溢乎辞”;心里只感觉到七八分,口里却说出十分,那是“辞溢乎情”。就常识说,“情尽乎辞”也应该是文学的理想。不过,“情溢乎辞”也未尝没有它的好处。语文有它的限度,尽情吐露有时不可能,纵使可能,意味也不能很深永。艺术的作用不在陈述而在暗示,古人所谓“言有尽而意无穷”。含蓄不尽,意味才显得闳深婉约,读者才可自由驰骋想象,举一反三。把所有的话都说尽了,读者的想象就没有发挥的机会,虽然“观止于此”,究竟“不过尔尔”。拿绘画来打比方,描写人物,用工笔画法仔细描绘点染,把一切形色,无论巨细,都尽量地和盘托出,结果反不如用大笔头画法,寥寥数笔,略现轮廓,更来得生动有趣。画家和画匠的分别就在此。画匠多着笔墨不如画家少着笔墨,这中间妙诀在选择与安排之中能以有限寓无限,抓住精要而排去秕糠。‎ ‎(选自《朱光潜全集》,有改动)‎ ‎8.下列关于“情与辞”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情”无法直接用“辞”来表现,不借助事、理、物是没有办法表现出来的,这意味着“情”最终必须转化为思想。‎ B.“情”是一种自然状态,只要将其融合到思想之中,就是文学的艺术;“辞”是用来表达思想情感的,它是思想情感的载体。‎ C.文学作品可以依据作者写出来的话是否完全把心里的感觉说尽,大体分为“情尽乎辞”“情溢乎辞”“辞溢乎情”三种。‎ D.从常识上讲,情尽乎辞,也就是作者写出来的文字能把心里所有的感觉完全表现出来,应该是文学的理想。‎ - 6 -‎ B [B项,“只要将其融合到思想之中,就是文学的艺术”不合文意,还缺少“达之于辞”这个必备条件。原文是说“融情于思,达之于辞,才是文学的艺术”。]‎ ‎9.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作为一种艺术形式,文学必须具有抒情性并表现某种心灵上的感触,这种感触可以是明显的或微妙的,甚至可以是难以表达的。‎ B.艺术来源于自然,艺术根据自然,经过文学家的熔铸雕琢,选择安排,而不是无中生有地胡乱创造,结果就是一种超自然的世界。‎ C.在文学的艺术中,情感须经过意象化和文辞化,才算得到表现,因此一个作家不能仅信赖自己的生糙的情感,让情感“自然流露”。‎ D.英国诗人华兹华斯有一句名言:“诗起于在沉静中回味过来的情绪。”这句名言表达出来的关于诗的原理可以应用于一切文学作品。‎ B [B项,文学只是艺术的一种,艺术“经过文学家的熔铸雕琢”错。]‎ ‎10.从全文看,下列表述不符合作者观点的一项是(  )‎ A.文学作品中的文字无论是说理、叙事、状物,都必须流露一种情致,缺少情致的文字,那就成了枯燥的没有生趣的日常应用文字。‎ B.许多哲学的、史学的甚至于科学的著作都带有几分文学性,这是因为人是有情感的动物,而情感又容易为理、事、物所触动。‎ C.心里感觉到十分,口里只说出七八分,这种“情溢乎辞”的文学作品的意味更加深永,还可让读者自由驰骋想象,举一反三。‎ D.用绘画来比喻文学创作的高明之处在于形象生动地说明了在表达某种感情时,文字越多就越啰唆,而语言越简省就越生动有趣。‎ D [D项,原文中并未根据文字的多少来判定文学作品是否生动,关键是做到以有限寓无限。]‎ - 6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