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22 发布 |
- 37.5 KB |
- 19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中考化学二模试卷含解析21
2016年广西梧州市中考化学二模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有关化学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从海水中获得物质都需要经过化学变化 B.石油分馏后得到汽油、煤油、柴油等属于化学变化 C.用石灰浆粉刷墙壁,干燥后墙面变硬发生了化学变化 D.潮湿的衣服被晒干了是化学变化 2.空气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气体是( ) A.氮气 B.氧气 C.二氧化碳 D.稀有气体 3.下列物质属于溶液的是( ) A.糖水 B.果酱 C.蒸馏水 D.牛奶 4.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 A.硅 B.氧 C.铝 D.铁 5.下列物质属于氧化物的是( ) A.氯化钠 B.液态氧 C.二氧化锰 D.硫酸 6.高钙奶粉中的“钙”一般是指( ) A.原子 B.分子 C.单质 D.元素 7.下列属于复合肥料的是( ) A.KNO3 B.Na2SO4 C.NH4HCO3 D.Ca(H2PO4)2 8.垃圾分类从你我他开始.鸡蛋壳属于( ) A. 可回收物 B. 有害垃圾 C. 厨余垃圾 D. 其他垃圾 9.PM2.5是造成雾霾天气“元凶”之一,下列做法不会增加空气中的PM2.5的是( ) A.工厂排放烟尘 B.外出时佩戴防雾霾口罩 C.燃放鞭炮 D.焚烧秸秆 10.下列物质的化学式书写不正确的是( ) A.CuO B.FeCl C.AlCl3 D.Mg(OH)2 11.从分子的角度分析,下列解释错误的是( ) A.吹胀气球﹣﹣气体分子间的间隔变大 B.缉毒犬能根据气味发现毒品﹣﹣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C.液氧和氧气都能助燃﹣﹣同种分子化学性质相同 D.水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分子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结合成分子 12.除去粗盐中的难溶性杂质的主要步骤有:①过滤②蒸发③溶解.下列操作顺序正确的是( ) A.①②③ B.②③① C.③①② D.②①③ 13.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 A.燃放烟花爆竹时,远离人群和可燃物 B.正在使用的家用电器着火,立即用水浇灭 C.燃着的酒精灯不慎碰倒,立即用湿布盖灭 D.少量浓硫酸沾在皮肤上,立即用大量水冲洗 14.锂电池可用作心脏起搏器的电源.已知一种锂原子核内含有3个质子和4个中子,则该锂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 A.1 B.3 C.4 D.7 15.下列有关生活常识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氮气常用作保护气 B.纯净水不含任何化学物质 C.室内燃气泄漏应立即打开排风扇 D.用过滤的方法将硬水转化成软水 16.下列化学实验不能实现实验目的是( ) A. 检验CO2是否收集满 B. 测试某溶液的酸碱度 C. 量取3mL液体 D. 分离溶液中的固态物质 17.欲在实验室配制100g 16%的氯化钠溶液进行选种,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计算:需要16g氯化钠,100g水 B.称量:用托盘天平称量所需的氯化钠 C.量取:用50mL量筒量取所需的水 D.溶解:将称得的氯化钠倒入量筒溶解 18.通过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能得出相应结论的是选项实验操作现象结论( ) A.向收集满CO2的软塑料瓶中加入约体积的食盐水,旋紧瓶盖,振荡塑料瓶变瘪CO2能与食盐反应 B.点燃从导管放出的某气体,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冷而干燥的烧杯烧杯内壁有无色液滴产生被点燃的气体一定是H2 C.某溶液中加入澄清石灰水有白色沉淀产生溶液中一定含有碳酸钠 D.将白磷浸没在热水中,再向热水中的白磷通氧气通氧气前白磷不燃烧,通氧气后白磷燃烧氧气是可燃物燃烧的条件之一 19.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t1℃时,A、C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相等 B.t2℃时,把50gA放入50g水中能得到A的饱和溶液,其中溶质和溶液的质量比为1:3 C.将t2℃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B>C=A D.将C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升温的方法 20.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常温下,稀释KOH溶液 B.将浓硫酸露置在空气中 C.足量粉末状金属分别与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盐酸反应 D.一定质量的饱和石灰水中加入生石灰 二、〖生活现象解释〗 21.diaoyudao及其附属岛屿海域有丰富的鱼类,海底蕴藏着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 (1)diaoyudao附近水域海底蕴藏大量的天然气,其主要成分是______(填化学式) (2)我国渔民在这一带从事捕鱼作业,鱼类含有丰富的营养价值,主要为人的生命活动提供丰富的营养物质.______ A、糖类 B、油脂 C、蛋白质 D、维生素 (3)海水通常浑浊也含有很多杂质,要使海水成为饮用水,需要采取的操作方法是______. A、沉降 B、过滤 C、吸附 D、蒸馏. 22.合理运用燃烧与灭火的原理很重要. (1)长期堆放的干草易引起火灾.从燃烧条件分析“干草”是______. (2)若燃气灶的火焰呈黄色,需要调节灶具的进风量,其目的是______. (3)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可扑灭图书,档案等物的失火,其中液态二氧化碳的作用是______. 23.生活中处处有化学,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 (1)山药中含有碱性皂角素,皮肤沾上会奇痒难忍.你认为可涂厨房中的______来止痒. (2)某饼干包装袋中用作干燥剂的是生石灰,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其原理______. (3)森林火灾时,常砍伐出一条隔离带的目的是______. 24.水是一种常见的物质,许多化学实验都要用到水. (1)将下列物质分别加人水中,不能形成溶液的是______(填序号). A.冰块 B.干冰 C 食盐 D.酒精 (2)生活中常用______来检验水样是硬水还是软水. (3)电解水时,正极上产生的气体具有的性质是______(填序号). A.有色有味 B.支持燃烧 C.能够燃烧 D.易溶于水. 25.氢氧化钙俗称熟石灰,在生产和生活中有广泛的用途. (1)工业上用煅烧石灰石的方法制得生石灰,生石灰再与水反应制得熟石灰,制生石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2)用石灰浆粉刷墙壁,干燥后墙面变硬,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3)用熟石灰来改良酸性土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以土壤中含有硫酸为例). (4)用熟石灰粉与草木灰(主要成分是K2CO3)按一定比例混合可制得高效环保农药“黑白粉”.使用时,选择在有露水的早晨,把“黑白粉”撒在植物茎叶上,可消除忌碱虫体.“黑白粉”比熟石灰更高效,是由于生成了碱性更强的KOH,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26.金属是人类生活中常用的材料. (1)如图金属制品中,主要利用其导电性的是______(填序号). (2)生铁是常用的合金,生铁属于__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3)工业上,用一氧化碳和赤铁矿炼铁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4)用稀盐酸除铁锈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三、〖科普阅读理解〗 27.阅读下面科普短文. 19世纪初,铝是比黄金还贵的金属,主要是由于铝的化学性质很活泼,在自然界以化合物形式存在.当时采用钠与氯化铝在一定条件下发生置换反应得到铝,因生产成本高,所以铝十分珍贵. 19世纪末,霍尔应用电解熔融金属化合物的方法制备金属.他在用氧化铝制备金属铝的过程中,发现氧化铝的熔点很高,很难达到熔融状态,必须物色一种能够溶解氧化铝而又能降低其熔点的材料,实验过程中发现冰晶石(Na3AlF6)能起到这种作用. 霍尔在坩埚中,把氧化铝溶解在10%~15%的熔融的冰晶石里进行电解,发现有小球状银白色的铝生成,冰晶石在电解过程中不被分解,并有足够的流动性,有利于电解的进行.这种廉价炼铝方法的发现,使铝成为广泛应用的金属材料,至今仍在使用. 根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金属铝的物理性质______. (2)冰晶石中氟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 (3)用金属钠制取铝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4)霍尔用电解法制取铝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5)电解法制铝的过程中,冰晶石的作用是______. 四、〖生产实际分析〗 28.过氧化钙晶体(CaO2•8H2O)较稳定,呈白色,微溶于水,广泛应用于环境杀菌、消毒.以贝壳为原料制备CaO2流程如图: (1)将过氧化钙晶体与溶液分离的方法是______. (2)反应Y需控制温度在0~5℃,可将反应容器放在______中,该反应是化合反应,反应产物是CaO2•8H2O,请写出化学方程式______.获得的过氧化钙晶体中常含有Ca(OH)2杂质,原因是______. 29.从金属铜、银、锰(Mn)的混合粉末中分离出某种金属,并获得一种晶体,设计的实验流程如图. (1)硫酸盐中A元素的化合价为+2,请写出加入足量稀硫酸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2)生成金属C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五、〖物质组成和变化分析〗 30.构建模型和构建知识网络是化学学习中重要的学习方法,李华同学利用左手构建酸的性质知识网络,如图所示,请结合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如用湿润的pH试纸测定盐酸的pH,则结果会______(填“偏大”、“偏小”、“无影响”). (2)图中①的现象是:______. (3)写出一个符合图中④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4)图中性质③属于______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 (5)图中⑤的性质在工业上可用于______(填用途). 六、〖基本实验〗 31.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用装置. (1)写出一个用A装置或B装置制取气体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2)加热氯化铵和熟石灰的固体混合物可制取氨气(NH3). ①制取氨气应选用的一套装置是______(填字母代号). ②氨气极易溶于水,氨水显碱性.则如图实验可观察到什么现象?______. 32.化学课外活动中,老师为大家演示了如图1所示的趣味实验﹣﹣“魔棒生烟”,该实验原理的微观示意图如图2所示. (1)图示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______反应. (2)小丽同学根据实验原理,又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用该装置与用玻璃棒做实验相比,明显的优点是______. (3)白烟成分NH4Cl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是______. 33.化学课上我们曾经观察过如图所示的实验. (1)该实验主要利用了铜片良好的______性.燃着的白磷熄灭后,去掉铜片上的白色固体,可看到铜片表面变黑.该黑色物质是______(填化学式). (2)烧杯中的水在实验中没有起到的作用是______(填序号). A.作反应物 B.隔绝空气 C.升高温度. 2016年广西梧州市中考化学二模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有关化学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从海水中获得物质都需要经过化学变化 B.石油分馏后得到汽油、煤油、柴油等属于化学变化 C.用石灰浆粉刷墙壁,干燥后墙面变硬发生了化学变化 D.潮湿的衣服被晒干了是化学变化 【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解:A、从海水中获得物质不都需要经过化学变化,例如海水晒盐就属于物理变化. B、石油分馏后得到汽油、煤油、柴油等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C、用石灰浆粉刷墙壁,干燥后墙面变硬过程中有新物质碳酸钙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D、潮湿的衣服被晒干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故选C. 2.空气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气体是( ) A.氮气 B.氧气 C.二氧化碳 D.稀有气体 【考点】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 【分析】根据空气的组成成分及体积分数解答;空气中体积分数最多的是氮气,占78% 【解答】解:空气的组成成分及体积分数如下: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0.03%,其它气体和杂质是0.03% 故选A 3.下列物质属于溶液的是( ) A.糖水 B.果酱 C.蒸馏水 D.牛奶 【考点】溶液的概念、组成及其特点. 【分析】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溶液的本质特征是均一性、稳定性,属于混合物;据此结合物质的组成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糖水是蔗糖溶于水形成的,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选项正确. B、果酱不均一、不稳定,不属于溶液,故选项错误. C、蒸馏水是纯净物,不是混合物,不属于溶液,故选项错误. D、牛奶是不溶性的小液滴等分散到液体中形成的,不均一、不稳定,不属于溶液,故选项错误. 故选:A. 4.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 A.硅 B.氧 C.铝 D.铁 【考点】地壳中元素的分布与含量;元素的简单分类. 【分析】根据地壳中各元素含量的排序及元素的分类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地壳含量较多的元素(前四种)按含量从高到低的排序为:氧、硅、铝、铁,其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元素. A、硅是非金属元素,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不是硅,故选项错误. B、氧是非金属元素,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不是氧,故选项错误. C、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故选项正确. D、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不是铁,故选项错误. 故选C. 5.下列物质属于氧化物的是( ) A.氯化钠 B.液态氧 C.二氧化锰 D.硫酸 【考点】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 【分析】物质分为混合物和纯净物,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纯净物又分为单质和化合物.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化合物.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 【解答】解:A、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氯化钠中没有氧元素,不属于氧化物,故选项错误; B、液态氧属于单质,不属于氧化物,故选项错误; C、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二氧化锰属于氧化物,故选项正确; D、硫酸中有氢、硫、氧三种元素,属于化合物,但不是氧化物,故选项错误; 故选C 6.高钙奶粉中的“钙”一般是指( ) A.原子 B.分子 C.单质 D.元素 【考点】元素的概念. 【分析】食品、药品、营养品、矿泉水等物质中的“钙”等不是以单质、分子、原子等形式存在,而是指元素,通常用元素及其所占质量(质量分数)来描述. 【解答】解:“高钙奶”中的钙不是以单质、分子、原子等形式存在,这里所指的“钙”是强调存在的元素,与具体形态无关. 故选D. 7.下列属于复合肥料的是( ) A.KNO3 B.Na2SO4 C.NH4HCO3 D.Ca(H2PO4)2 【考点】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 【分析】含有氮元素的肥料称为氮肥.含有磷元素的肥料称为磷肥.含有钾元素的肥料称为钾肥.同时含有氮、磷、钾三种元素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肥料称为复合肥. 【解答】解:A、KNO3中含有钾元素和氮元素,属于复合肥; B、Na2SO4中不含有氮、磷、钾,不属于复合肥; C、NH4HCO3中含有氮元素,属于氮肥; D、Ca(H2PO4)2中含有磷元素,属于磷肥. 故选A. 8.垃圾分类从你我他开始.鸡蛋壳属于( ) A. 可回收物 B. 有害垃圾 C. 厨余垃圾 D. 其他垃圾 【考点】几种常见的与化学有关的图标. 【分析】根据垃圾的类别进行分析判断,鸡蛋壳属于厨余垃圾,据此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鸡蛋壳属于厨余垃圾,图中所示标志是可回收物标志,故选项错误. B、鸡蛋壳属于厨余垃圾,图中所示标志是有害垃圾标志,故选项错误. C、鸡蛋壳属于厨余垃圾,图中所示标志是厨房垃圾标志,故选项正确. D、鸡蛋壳属于厨余垃圾,图中所示标志是其他垃圾标志,故选项错误. 故选:C. 9.PM2.5是造成雾霾天气“元凶”之一,下列做法不会增加空气中的PM2.5的是( ) A.工厂排放烟尘 B.外出时佩戴防雾霾口罩 C.燃放鞭炮 D.焚烧秸秆 【考点】空气的污染及其危害. 【分析】A、从工厂排放烟尘中含有大量的可吸入颗粒物去分析解答; B、从佩戴防雾霾口罩不会加重雾霾分析解答; C、从燃放烟花爆竹会产生会产生大量的CO、SO2、NO2及粉尘等空气污染物去分析解答; D、从焚烧秸秆时,大气中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3项污染指数达到高峰值去分析解答; 【解答】解:A、工厂排放烟尘中含有大量的可吸入颗粒物,会增加空气中的PM2.5,故错误; B、外出时佩戴防雾霾口罩,不会加重雾霾,故正确; C、燃放烟花爆竹会产生会产生大量的CO、SO2、NO2及粉尘等空气污染物,会增加空气中的PM2.5,故错误; D、焚烧秸秆时,大气中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3项污染指数达到高峰值,其中二氧化硫的浓度比平时高出1倍,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的浓度比平时高出3倍,故错误; 故选:B. 10.下列物质的化学式书写不正确的是( ) A.CuO B.FeCl C.AlCl3 D.Mg(OH)2 【考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 【分析】化合物化学式的书写一般规律:先读后写,后读先写;金属在前,非金属在后;氧化物中氧在后,原子个数不能漏,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 【解答】解:A.氧化铜中铜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氧元素显﹣2价,其化学式为:CuO,故选项化学式书写正确. B.氯化铁中,铁元素显+3价,氯元素显﹣1价,所以其化学式为FeCl3,故选项化学式书写错误. C.氯化铝中铝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氯显﹣1价,其化学式为:AlCl3,故选项化学式书写正确. D.氢氧化镁中镁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氢氧根显﹣1价,其化学式为:Mg(OH)2,故选项化学式书写正确. 故选B. 11.从分子的角度分析,下列解释错误的是( ) A.吹胀气球﹣﹣气体分子间的间隔变大 B.缉毒犬能根据气味发现毒品﹣﹣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C.液氧和氧气都能助燃﹣﹣同种分子化学性质相同 D.水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分子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结合成分子 【考点】利用分子与原子的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 【分析】首先分析题中给出的问题,回顾分子的性质,从分子的性质中找出符合问题的解释,本题中涉及到的分子的性质有:分子是运动的,分子之间有间隔,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分成了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 【解答】解:A、吹胀气球,是因为气体增多,体积变大,不是因为分子间的间隔变大,故选项解释错误. B、缉毒犬能根据气味发现毒品,是因为毒品中含有的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向四周扩散,使缉毒犬闻到毒品气味,故选项解释正确. C、液氧和氧气都能助燃,是因为它们是由氧分子构成的,同种的分子性质相同,故选项解释正确. D、水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是因为水分子分裂成了氢原子和氧原子,然后每2个氢原子结合成一个氢分子,每2个氧原子结合成一个氧分子,大量氢分子聚集成氢气,大量氧分子聚集成氧气,该事实说明分子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结合成分子,故选项解释正确. 故选:A. 12.除去粗盐中的难溶性杂质的主要步骤有:①过滤②蒸发③溶解.下列操作顺序正确的是( ) A.①②③ B.②③① C.③①② D.②①③ 【考点】氯化钠与粗盐提纯. 【分析】根据粗盐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根据氯化钠易溶于水、泥沙等杂质难溶于水,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粗盐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粗盐提纯是通过溶解(把不溶物与食盐初步分离)、过滤(把不溶物彻底除去)、蒸发(食盐从溶液中分离出来而得到食盐的过程),正确的操作顺序是③①②. 故选:C. 13.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 A.燃放烟花爆竹时,远离人群和可燃物 B.正在使用的家用电器着火,立即用水浇灭 C.燃着的酒精灯不慎碰倒,立即用湿布盖灭 D.少量浓硫酸沾在皮肤上,立即用大量水冲洗 【考点】易燃物和易爆物安全知识;加热器皿-酒精灯;浓硫酸的性质及浓硫酸的稀释;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分析】A、根据烟花爆竹燃放的注意事项解答; B、根据灭火的方法解答; C、根据酒精灯着火灭火方法解答; D、根据浓硫酸的处理方法解答. 【解答】解:A、燃放烟花爆竹时,远离人群和可燃物,正确; B、正在使用的家用电器着火,不能使用水浇灭,错误; C、燃着的酒精灯不慎碰倒,立即用湿布盖灭,正确; D、少量浓硫酸沾在皮肤上,立即用大量水冲洗,正确; 故选B. 14.锂电池可用作心脏起搏器的电源.已知一种锂原子核内含有3个质子和4个中子,则该锂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 A.1 B.3 C.4 D.7 【考点】原子的定义与构成. 【分析】根据在原子中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判断. 【解答】解:这种锂原子核内含有3个质子,根据在原子中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所以该锂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3. 故选B. 15.下列有关生活常识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氮气常用作保护气 B.纯净水不含任何化学物质 C.室内燃气泄漏应立即打开排风扇 D.用过滤的方法将硬水转化成软水 【考点】常见气体的用途;硬水与软水;防范爆炸的措施. 【分析】A、氮气化学性质稳定,可以据此解答; B、水本身就是一种化学物质,可以据此判断; C、可燃性气体泄漏,不能见明火,打开排气扇,可能有电火花出现,可以据此判断; D、硬水和软水的区别在于含有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多少,而过滤是分离不溶性固体和液体的方法,可以据此解答. 【解答】解:A、氮气化学性质稳定,所以可以充当保护气,故A正确; B、纯净水含有水,水既是一种化学物质,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物质都属化学研究的物质都是化学物质,故B错误; C、可燃性气体泄漏,不能见明火,打开排气扇,可能有电火花出现,故C错误; D、硬水和软水的区别在于含有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多少,而过滤是分离不溶性固体和液体的方法,所以不能达到目的,故D错误. 故选A. 16.下列化学实验不能实现实验目的是( ) A. 检验CO2是否收集满 B. 测试某溶液的酸碱度 C. 量取3mL液体 D. 分离溶液中的固态物质 【考点】二氧化碳的检验和验满;测量容器-量筒;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溶液的酸碱度测定. 【分析】A、根据二氧化碳的验满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溶液酸碱度的测定方法,进行分析解答. C、根据量筒的使用方法方法判断. D、分离溶液中的固态物质可用过滤. 【解答】解:A、检验CO2是否收集满,应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不能伸入瓶中,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B、用pH试纸测定未知溶液的pH时,正确的操作方法为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滴在干燥的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比来确定pH,如用润湿的pH试纸测酸性pH偏大,测碱性pH偏小,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C、用量筒量取液体时,视线与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平衡,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D、过滤可以分离出液体中的固体,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故选B. 17.欲在实验室配制100g 16%的氯化钠溶液进行选种,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计算:需要16g氯化钠,100g水 B.称量:用托盘天平称量所需的氯化钠 C.量取:用50mL量筒量取所需的水 D.溶解:将称得的氯化钠倒入量筒溶解 【考点】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配制. 【分析】A、根据溶质、溶剂的计算方法来考虑; B、称量一定量固体物质用托盘天平; C、根据量筒选取原则分析解答; D、溶液配制应在烧杯中进行. 【解答】解:A、在实验室配制16%的氯化钠溶液100g需氯化钠:100g×16%=16g,则需要水100g﹣16g=84g,故错误; B、称量氯化钠的质量用托盘天平,正确; C、选择量筒依据‘一次接近’的原则,所以量取84g,即84mL的水应用100mL的量筒,故错误; D、溶液配制应在烧杯中进行,不能在量筒中进行,故错误; 故选:B. 18.通过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能得出相应结论的是选项实验操作现象结论( ) A.向收集满CO2的软塑料瓶中加入约体积的食盐水,旋紧瓶盖,振荡塑料瓶变瘪CO2能与食盐反应 B.点燃从导管放出的某气体,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冷而干燥的烧杯烧杯内壁有无色液滴产生被点燃的气体一定是H2 C.某溶液中加入澄清石灰水有白色沉淀产生溶液中一定含有碳酸钠 D.将白磷浸没在热水中,再向热水中的白磷通氧气通氧气前白磷不燃烧,通氧气后白磷燃烧氧气是可燃物燃烧的条件之一 【考点】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碱的化学性质;燃烧与燃烧的条件. 【分析】二氧化碳能够溶于水,能和水反应生成碳酸; 氢气、甲烷、乙炔等气体燃烧都能够生成水蒸气; 碳酸根离子能和钙离子结合成碳酸钙沉淀,镁离子能和氢氧根离子结合成氢氧化镁沉淀; 可燃物燃烧的条件是: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二者必须同时具备,缺一不可. 【解答】解:A、向收集满CO2的软塑料瓶中加入约体积的食盐水,旋紧瓶盖,振荡塑料瓶变瘪,不能说明CO2能与食盐反应,这是因为二氧化碳溶于水、和水反应都能够导致塑料瓶变瘪,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B、点燃从导管放出的某气体,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冷而干燥的烧杯,烧杯内壁有无色液滴产生,不能说明被点燃的气体一定是氢气,这是因为甲烷、乙炔燃烧都能够产生水蒸气,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C、某溶液中加入澄清石灰水有白色沉淀产生,不能说明溶液中一定含有碳酸钠,这是因为氯化镁能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白色沉淀氢氧化镁和氯化钙,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D、将白磷浸没在热水中,再向热水中的白磷通氧气通氧气前白磷不燃烧,通氧气后白磷燃烧氧气是可燃物燃烧的条件之一,该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19.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t1℃时,A、C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相等 B.t2℃时,把50gA放入50g水中能得到A的饱和溶液,其中溶质和溶液的质量比为1:3 C.将t2℃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B>C=A D.将C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升温的方法 【考点】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变的方法;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性和溶解度的关系. 【分析】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①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确定物质的溶解性,②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从而判断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③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判断通过降温结晶还是蒸发结晶的方法达到提纯物质的目的. 【解答】解:A、t1℃时,A、C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的质量不能确定,所以溶质质量也不能确定,故A错误; B、t2℃时,A物质的溶解度是50g,所以把50gA放入50g水中能得到A的饱和溶液,其中溶质和溶液的质量比为:25g:75g=1:3,故B正确; C、将t2℃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t1℃时,B物质的溶解度大于A物质的溶解度,C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所以C物质降温后,没有晶体析出,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B>A>C,故C错误; D、C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所以将C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降温的方法,故D错误. 故选:B. 20.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常温下,稀释KOH溶液 B.将浓硫酸露置在空气中 C.足量粉末状金属分别与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盐酸反应 D.一定质量的饱和石灰水中加入生石灰 【考点】酸碱溶液的稀释;浓硫酸的性质及浓硫酸的稀释;固体溶解度的影响因素;金属的化学性质;生石灰的性质与用途;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 【分析】A.加水稀释KOH溶液,溶液不会成为酸性来分析; B.将浓硫酸露置在空气中会吸收空气中得水使溶质的质量分数变小,但不会为零; C.足量镁、锌分别与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盐酸反应生成氢气一样多; D.根据生石灰具有吸水性来分析. 【解答】解:A.加水稀释KOH溶液,溶液不会成为酸性,即pH不会小于7;故图象错误; B.将浓硫酸露置在空气中会吸收空气中得水使溶质的质量分数变小,但不会为零;故图象错误; C.足量镁、锌分别与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盐酸反应最终生成氢气一样多;故图象正确; D.生石灰具有吸水性,加入到饱和石灰水中会吸收溶液中的水,使溶液质量变小;故图象错误; 答案:C. 二、〖生活现象解释〗 21.diaoyudao及其附属岛屿海域有丰富的鱼类,海底蕴藏着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 (1)diaoyudao附近水域海底蕴藏大量的天然气,其主要成分是 CH4 (填化学式) (2)我国渔民在这一带从事捕鱼作业,鱼类含有丰富的营养价值,主要为人的生命活动提供丰富的营养物质. C A、糖类 B、油脂 C、蛋白质 D、维生素 (3)海水通常浑浊也含有很多杂质,要使海水成为饮用水,需要采取的操作方法是 ABCD . A、沉降 B、过滤 C、吸附 D、蒸馏. 【考点】常用燃料的使用与其对环境的影响;水的净化;食品、药品与健康食品中的有机营养素. 【分析】(1)根据甲烷的分析回答; (2)鱼肉含有丰富的蛋白质; (3)根据净化水的措施分析回答. 【解答】解:(1)天然气主要成分是甲烷,化学式是:CH4;故填:CH4. (2)鱼肉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是人体很好的蛋白质来源;故填:C. (3)通过沉降将悬浮杂质沉降,然后过滤除去海水中的不溶性杂质,能使浑浊的海水变得澄清,通过吸附除去水中的污染物,若要使其变成较纯净的饮用水,需要的操作方法为蒸馏. 故填:ABCD. 答案:(1)CH4;(2)C; (3)A B C D 22.合理运用燃烧与灭火的原理很重要. (1)长期堆放的干草易引起火灾.从燃烧条件分析“干草”是 可燃物 . (2)若燃气灶的火焰呈黄色,需要调节灶具的进风量,其目的是 使氧气充足,燃料充分燃烧 . (3)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可扑灭图书,档案等物的失火,其中液态二氧化碳的作用是 降温、隔绝空气 . 【考点】燃烧与燃烧的条件;几种常用的灭火器. 【分析】根据燃烧的条件、促进燃烧的方法、灭火器原理解答. 【解答】解:(1)长期堆放的干草是可燃物; (2)若燃气灶的火焰呈黄色,说明不充分燃烧,需要调节灶具的进风量大些; (3)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可扑灭图书、档案等物的失火,其中液态二氧化碳的作用蒸发吸热起到降温作用;二氧化碳密度大起到隔绝氧气的作用. 故答案为:(1)可燃物;(2)使氧气充足,燃料充分燃烧;(3)降温、隔绝空气. 23.生活中处处有化学,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 (1)山药中含有碱性皂角素,皮肤沾上会奇痒难忍.你认为可涂厨房中的 食醋 来止痒. (2)某饼干包装袋中用作干燥剂的是生石灰,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其原理 CaO+H2O=Ca(OH)2 . (3)森林火灾时,常砍伐出一条隔离带的目的是 移走可燃物 . 【考点】中和反应及其应用;生石灰的性质与用途;书写化学方程式、 ;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分析】(1)根据酸和碱能发生中和反应解答; (2)生石灰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即可. (3)据灭火的原理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解答】解:(1)食醋呈酸性,可以与碱性物质反应;故填:食醋; (2)生石灰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O═Ca(OH)2.故填:CaO+H2O=Ca(OH)2; (3)森林火灾时.常砍伐出一条隔离带能移走可燃物,从而灭火,故填:移走可燃物. 24.水是一种常见的物质,许多化学实验都要用到水. (1)将下列物质分别加人水中,不能形成溶液的是 A (填序号). A.冰块 B.干冰 C 食盐 D.酒精 (2)生活中常用 肥皂水 来检验水样是硬水还是软水. (3)电解水时,正极上产生的气体具有的性质是 B (填序号). A.有色有味 B.支持燃烧 C.能够燃烧 D.易溶于水. 【考点】溶液的概念、组成及其特点;电解水实验;硬水与软水. 【分析】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叫做溶液,它的基本特征是均一性和稳定性;只有被分散的物质在水中是可溶的,二者混合后才会形成溶液;根据硬水、软水的检验方法解答;电解水时,正极生成的气体是氧气,负极生成的气体是氢气. 【解答】解:(1)冰块就是水属于纯净物,无法形成溶液;故选A. (2)检验水样是硬水还是软水用肥皂水,泡沫丰富的为软水,泡沫较少或无泡沫的为硬水;故填:肥皂水; (3)电解水时正极产生的气体较少,是无色无味的能支持燃烧的O2;不易溶于水. 故填:(1)A;(2)肥皂水;(3)B. 25.氢氧化钙俗称熟石灰,在生产和生活中有广泛的用途. (1)工业上用煅烧石灰石的方法制得生石灰,生石灰再与水反应制得熟石灰,制生石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CaCO3CaO+CO2↑ . (2)用石灰浆粉刷墙壁,干燥后墙面变硬,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Ca(OH)2+CO2=CaCO3↓+H2O . (3)用熟石灰来改良酸性土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Ca(OH)2+H2SO4=CaSO4+2H2O (以土壤中含有硫酸为例). (4)用熟石灰粉与草木灰(主要成分是K2CO3)按一定比例混合可制得高效环保农药“黑白粉”.使用时,选择在有露水的早晨,把“黑白粉”撒在植物茎叶上,可消除忌碱虫体.“黑白粉”比熟石灰更高效,是由于生成了碱性更强的KOH,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Ca(OH)2+KCO3=CaCO3↓+KOH . 【考点】碱的化学性质;生石灰的性质与用途;书写化学方程式、 . 【分析】(1)依据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碳酸钙高温煅烧会生成二氧化碳和氧化钙分析解答; (2)用石灰浆粉刷墙壁,干燥后墙面变硬,是因为氢氧化钙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即可; (3)氢氧化钙能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 (4)根据氢氧化钙与碳酸钾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氢氧化钾分析回答. 【解答】解:(1)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碳酸钙高温煅烧会生成二氧化碳和氧化钙,则其方程式为:CaCO3CaO+CO2↑. (2)用石灰浆粉刷墙壁,干燥后墙面变硬,是因为氢氧化钙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Ca(OH)2═CaCO3↓+H2O. (3)氢氧化钙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钙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H2SO4═CaSO4+2H2O. (4)由题意可知,氢氧化钙与碳酸钾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氢氧化钾,化学方程式为:Ca(OH)2+K2CO3=CaCO3↓+2KOH. 故答案是:(1)CaCO3CaO+CO2↑; (2)Ca(OH)2+CO2=CaCO3↓+H2O; (3)Ca(OH)2+H2SO4=CaSO4+2H2O; (4)Ca(OH)2+KCO3=CaCO3↓+KOH. 26.金属是人类生活中常用的材料. (1)如图金属制品中,主要利用其导电性的是 C (填序号). (2)生铁是常用的合金,生铁属于 混合物 (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3)工业上,用一氧化碳和赤铁矿炼铁的化学方程式是 3CO+Fe2O32Fe+3CO2 ; (4)用稀盐酸除铁锈的化学方程式是 Fe2O3+6HCl=2FeCl3+3H2O . 【考点】生铁和钢;金属的物理性质及用途;铁的冶炼;酸的化学性质;书写化学方程式、 . 【分析】(1)根据金属的物理性质来分析; (2)根据生铁的组成分析; (3)氧化铁和一氧化碳在高温条件下反应能生成铁和二氧化碳. (4)据铁生锈的条件和方程式的写法考虑. 【解答】解:(1)铜制成导线是利用了铜的导电性;故填:C; (2)生铁是常用的合金,生铁的主要成份是铁,还含有少量的碳等,属于混合物.故填:混合物; (3)氧化铁和一氧化碳在高温条件下反应能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3CO+Fe2O32Fe+3CO2;故填:3CO+Fe2O32Fe+3CO2; (4)铁锈是主要成分是氧化铁,所以铁锈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Fe2O3+6HCl═2FeCl3+3H2O.故填:Fe2O3+6HCl=2FeCl3+3H2O. 三、〖科普阅读理解〗 27.阅读下面科普短文. 19世纪初,铝是比黄金还贵的金属,主要是由于铝的化学性质很活泼,在自然界以化合物形式存在.当时采用钠与氯化铝在一定条件下发生置换反应得到铝,因生产成本高,所以铝十分珍贵. 19世纪末,霍尔应用电解熔融金属化合物的方法制备金属.他在用氧化铝制备金属铝的过程中,发现氧化铝的熔点很高,很难达到熔融状态,必须物色一种能够溶解氧化铝而又能降低其熔点的材料,实验过程中发现冰晶石(Na3AlF6)能起到这种作用. 霍尔在坩埚中,把氧化铝溶解在10%~15%的熔融的冰晶石里进行电解,发现有小球状银白色的铝生成,冰晶石在电解过程中不被分解,并有足够的流动性,有利于电解的进行.这种廉价炼铝方法的发现,使铝成为广泛应用的金属材料,至今仍在使用. 根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金属铝的物理性质 熔点高 . (2)冰晶石中氟元素的化合价为 ﹣1 . (3)用金属钠制取铝的化学方程式为 3Na+AlCl33NaCl+Al . (4)霍尔用电解法制取铝的化学方程式为 2Al2O34Al+3O2↑; . (5)电解法制铝的过程中,冰晶石的作用是 溶解氧化铝并降低其熔点 . 【考点】常见金属的冶炼方法;金属的物理性质及用途;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书写化学方程式、 . 【分析】(1)物质的物理性质是指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物质的物理性质有:颜色、状态、气味、密度、熔点、沸点、溶解性等方面. (2)根据化合价的规律,计算氟元素的化合价. (3)根据钠与氯化铝在一定条件下发生置换反应得到铝写出化学方程式; (4)根据信息:把氧化铝溶解在10%~15%的熔融的冰晶石里进行电解,发现有小球状银白色的铝生成,写出化学方程式; (5)根据信息:冰晶石在电解过程中不被分解,并有足够的流动性,有利于电解的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1)由题意可知,铝的熔点高,是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属于物理性质; (2)在Na3AlF6中,钠、铝元素的化合价分别是+1价和+3价,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的原则,可设氟元素的化合价为x,则+1×3+(+3)+x×6=0,则氟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 (3)钠与氯化铝在一定条件下发生置换反应,反应的方程式是:3Na+AlCl33NaCl+Al; (4)电解氧化铝的方法制取单质铝的化学方程式为:2Al2O34Al+3O2↑; (5)根据信息:冰晶石在电解过程中不被分解,并有足够的流动性,有利于电解的进行.可知冰晶在电解法制铝的过程中起到催化作用. 故答案为(1)熔点高; (2)﹣1; (3)3Na+AlCl33NaCl+Al; (4)2Al2O34Al+3O2↑; (5)溶解氧化铝并降低其熔点. 四、〖生产实际分析〗 28.过氧化钙晶体(CaO2•8H2O)较稳定,呈白色,微溶于水,广泛应用于环境杀菌、消毒.以贝壳为原料制备CaO2流程如图: (1)将过氧化钙晶体与溶液分离的方法是 过滤 . (2)反应Y需控制温度在0~5℃,可将反应容器放在 冰水混合物 中,该反应是化合反应,反应产物是CaO2•8H2O,请写出化学方程式 CaO2+H2O2+7H2O=CaO2•8H2O .获得的过氧化钙晶体中常含有Ca(OH)2杂质,原因是 CaO或Ca(OH)2过量,且Ca(OH)2微溶 . 【考点】物质的相互转化和制备;盐的化学性质;书写化学方程式、 . 【分析】(1)根据化合物的名称以及分离固体与液体的方法来分析; (2)根据反应需要的温度以及反应的过程来分析. 【解答】解:(1)分离固体与液体采用过滤的方法; (2)控制温度在0~5℃,可以在冰水混合物中进行;该反应的反应物是氧化钙、水和过氧化氢,生成物是CaO2•8H2O,反应属于化合反应;因为氧化钙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而氢氧化钙微溶于水;故填:CaO+H2O2+7H2O=CaO2•8H2O;化合反应;CaO或Ca(OH)2过量,且Ca(OH)2微溶. 故答为:(1)过滤;(2)冰水混合物; CaO2+H2O2+7H2O=CaO2•8H2O; CaO或Ca(OH)2过量,且Ca(OH)2微溶. 29.从金属铜、银、锰(Mn)的混合粉末中分离出某种金属,并获得一种晶体,设计的实验流程如图. (1)硫酸盐中A元素的化合价为+2,请写出加入足量稀硫酸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Mn+H2SO4=MnSO4+H2↑ . (2)生成金属C的化学方程式是 Cu+2AgNO3=Cu(NO3)2+2Ag . 【考点】金属的化学性质;书写化学方程式、 . 【分析】铜、银、锰(Mn)的混合粉末中只有A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无色气体和A的盐溶液,所以我们判断A是Mn;金属B、C为铜和银;B、C的混合物加入足量的含硝酸银溶液中,过滤后得到金属C,说明金属C不能与硝酸银溶液反应,金属B能与硝酸银溶液反应,B是Cu,C是银,据此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铜、银、锰(Mn)的混合粉末中只有A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无色气体和A的盐溶液,所以我们判断A是Mn;金属B、C为铜和银;B、C的混合物加入足量的含硝酸银溶液中,过滤后得到金属C,说明金属C不能与硝酸银溶液反应,金属B能与硝酸银溶液反应,B是Cu,C是银. (1)A是Mn,硫酸盐中A元素的化合价为+2,硫酸根显﹣2价,则硫酸锰的化学式为MnSO4,锰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锰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n+H2SO4═MnSO4+H2↑. (2)铜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硝酸铜和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2AgNO3═Cu(NO3)2+2Ag. 故答案为:(1)Mn+H2SO4=MnSO4+H2↑ (2)Cu+2AgNO3=Cu(NO3)2+2Ag 五、〖物质组成和变化分析〗 30.构建模型和构建知识网络是化学学习中重要的学习方法,李华同学利用左手构建酸的性质知识网络,如图所示,请结合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如用湿润的pH试纸测定盐酸的pH,则结果会 偏大 (填“偏大”、“偏小”、“无影响”). (2)图中①的现象是: 石蕊变红 . (3)写出一个符合图中④的化学方程式 Na2CO3+Ca(OH)2=CaCO3↓+NaOH . (4)图中性质③属于 复分解 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 (5)图中⑤的性质在工业上可用于 盐酸除铁锈 (填用途). 【考点】酸的化学性质;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反应类型的判定;书写化学方程式、 . 【分析】如用湿润的pH试纸测定盐酸的pH,相当于稀释了待测液,溶液的酸性变弱,当溶液的pH小于7时,呈酸性,且pH越小,酸性越强,据此进行分析解答.①是酸与石蕊试液的反应;图中③是盐与盐酸反应生成新盐和新酸,据此结合盐酸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解答.图中性质④是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据此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1)如用湿润的pH试纸测定盐酸的pH,相当于稀释了待测液,溶液的酸性变弱,当溶液的pH小于7时,呈酸性,且pH越小,酸性越强,则测得的pH结果比实际值偏大. (2)图①是盐酸与石蕊试液的反应,盐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3)图中④是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是盐酸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是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两种新的化合物的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4)图中③是盐与盐酸反应生成新盐和新酸,盐酸能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银白色沉淀和硝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Cl+AgNO3=AgCl↓+HNO3. (5)图中⑤是酸和金属氧化物的反应,可以使用盐酸清除铁锈. 故答案为:(1)偏大(2)石蕊变红(3)Na2CO3+Ca(OH)2=CaCO3↓+NaOH (4)复分解;(5)盐酸除铁锈 六、〖基本实验〗 31.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用装置. (1)写出一个用A装置或B装置制取气体的化学方程式 2H2O22H2O+O2↑ . (2)加热氯化铵和熟石灰的固体混合物可制取氨气(NH3). ①制取氨气应选用的一套装置是 AD (填字母代号). ②氨气极易溶于水,氨水显碱性.则如图实验可观察到什么现象? 试管内液面上升,溶液变成红色 . 【考点】常用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与选取方法;书写化学方程式、 . 【分析】(1)根据装置的特点和反应条件来确定制取的气体种类; (2)①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来确定制取装置; ②根据氨气的性质来分析. 【解答】解:(1)A装置适用于固体加热来制取气体,如加热高锰酸钾或氯酸钾与二氧化锰的混合物来制取氧气;B装置适用于固液常温下来制取气体,如锌粒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石灰石或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来制取二氧化碳、以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分解过氧化氢来制取氧气等;故填:2H2O22H2O+O2↑;(答案合理均可) (2)①加热氯化铵和熟石灰的固体混合物可制取氨气,氨气极易溶于水且密度比空气小,因此采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故选择装置AD;故填:AD; ②因为氨气极易溶解于水,所以能看到试管内的液面上升,氨气与水反应生成氨水,氨水显碱性,导致溶液显示为红色;故填:试管内液面上升,溶液变成红色. 32.化学课外活动中,老师为大家演示了如图1所示的趣味实验﹣﹣“魔棒生烟”,该实验原理的微观示意图如图2所示. (1)图示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 化合 反应. (2)小丽同学根据实验原理,又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用该装置与用玻璃棒做实验相比,明显的优点是 环保或污染小 . (3)白烟成分NH4Cl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是 ﹣3 . 【考点】反应现象和本质的联系;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反应类型的判定. 【分析】(1)根据化合反应的定义解答; (2)根据氨水和浓盐酸的挥发性以及密封仪器的作用解答; (3)根据化合价规则行解答. 【解答】解:(1)图2中一个氨气分子与一个浓盐酸分子反应生成一个氯化铵分子,属于化合反应; (2)氨水和浓盐酸都具有挥发性,能会发出刺激性气味,污染环境,图3是密封装置,可以减少污染; (3)设氮元素的化合价为x,则有:x+(+1)×4+(+1)=0,x=﹣3; 故答案为:(1)化合 (2)环保或污染小 (3)﹣3. 33.化学课上我们曾经观察过如图所示的实验. (1)该实验主要利用了铜片良好的 导热 性.燃着的白磷熄灭后,去掉铜片上的白色固体,可看到铜片表面变黑.该黑色物质是 CuO (填化学式). (2)烧杯中的水在实验中没有起到的作用是 A (填序号). A.作反应物 B.隔绝空气 C.升高温度. 【考点】燃烧与燃烧的条件;金属的物理性质及用途. 【分析】(1)铜具有导热性,铜能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铜,据此解答. (2)根据该实验中水的作用来分析. 【解答】解:(1)铜具有良好的导热性,能传递热量,铜片表面变黑是因为铜与氧气反应生成了氧化铜,故填:导热,CuO; (2)此组实验烧杯中的热水可以为白磷的燃烧提供热量,还可以为水中的白磷隔绝氧气. 故填:A.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