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22 发布 |
- 37.5 KB |
- 7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2020学年人教版历史必修一练习:第七单元 单元综合检测(七)
单元综合检测(七) (时间:45 分钟,分值:100 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 12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48 分) 1.(2019·邯郸高一期末)周恩来指出:“(对之前的)外交政策以不承认为好,对(与)帝国主 义国家(建交)要观察,根据需要将来再说。总的观念是百年来受压迫,现在站起来了。应该有 这样的气概。”新中国初期体现周恩来这一思想的外交方针是( ) A.“一边倒” B.“另起炉灶” C.“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D.不结盟 解析:选 B。“一边倒”是倒向苏联和社会主义阵营,与材料不符,故 A 项错误;根据 “(对之前的)外交政策以不承认为好”可知是“另起炉灶”,故 B 项正确;“打扫干净屋子再 请客”是指先清除帝国主义在华的残余势力,取缔帝国主义在华的一切特权,然后再考虑与 西方国家建交,与材料不符,故 C 项错误;不结盟是新时期的外交方针,故 D 项错误。 2.(2019·福建师大附中高一期末)1950 年 2 月 14 日,《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签订,规 定了在发生与第三国冲突时互助的义务。在理论上,条约规定中国有义务在全球范围内驰援 苏联;而实际上,也意味着如果中国周边地区的潜在危机加剧,中国将得到苏联的安全保障。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保障了中苏双方的国家安全 B.实践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宣告美国孤立中国政策破产 D.标志新中国外交政策成熟 解析:选 A。据材料中“条约规定中国有义务在全球范围内驰援苏联……意味着如果中国 周边地区的潜在危机加剧,中国将得到苏联的安全保障”可以得出该条约保障了中苏两国的 国家安全,故 A 项正确。 3.(2019·湛江高一检测)20 世纪 50 年代美国政府以“反对共产主义威胁”为借口,在全 世界,特别在亚太地区煽动反华,指责中国“输出革命”。中国政府最能戳穿这一言论的是 ( ) A.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B.组织志愿军进行“抗美援朝” C.提出并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以大国身份出席日内瓦会议 解析:选 C。提出并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尤其是“互不干涉内政”,足以表明中国并 未“输出革命”,故选 C 项。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体现了中国“一边倒”的外交 政策,倒向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A 项错误;组织志愿军进行“抗美援朝”,抗击美国 入侵社会主义阵营国家朝鲜,B 项错误;以大国身份参加日内瓦会议,不涉及意识形态问题, D 项错误。 4.(2019·西宁高一检测)国家主席习近平 2018 年 3 月 1 日在纪念周恩来同志诞辰 120 周 年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周恩来同志博大精深的外交思想、丰富多彩的外交实践、独具 一格的外交艺术和外交风格,赢得了世界各国人民和国际友好人士普遍尊敬,为党和国家赢 得了很高的国际声誉。”以下集中体现了周恩来同志“博大精深外交思想”的是( ) A.“另起炉灶”“一边倒” B.“乒乓外交”“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求同存异” D.“亲、诚、惠、容”“与邻为善、以邻为伴” 解析:选 C。1953 年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其成为解 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而在 1955 年万隆会议陷入僵局时,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 的方针,促进会议取得圆满成功,这些都体现了周恩来同志“博大精深外交思想”,故 C 项 正确。 5.(2019·盐城高一期末)20 世纪 50 年代苏联外交部部长向苏共中央汇报:“我们努力利 用法国政府显而易见的急于从印支脱身的愿望,这样中华人民共和国就取得了一个以大国身 份参加国际会议的机遇。”中国政府抓住这一“机遇”( ) A.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获国际社会认可 B.参加日内瓦会议并发挥积极作用 C.出席万隆会议并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D.成功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解析:选 B。据材料“印支”“以大国身份参加国际会议”可知,这次会议是 1954 年的 日内瓦会议,故 B 项正确。 6.(2019·北京高一期末)下图是一张纪念某次会议召开十周年的邮票,其中缺失部分应填 写的会议是( ) A.日内瓦会议 B.万隆会议 C.第 26 届联大 D.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 解析:选 B。万隆会议发生于 1955 年,与材料相符,故选 B 项。日内瓦会议发生于 1954 年,与材料中的“1955—1965”十周年纪念不符,A 项错误;第 26 届联大发生于 1971 年,中 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会议,C 项错误;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与图片中的“亚非团结”不 符,D 项错误。 7.(2019·天门高一期末)1971 年 7 月,美国的盟国得知基辛格秘密访华的消息之后,有种 被美国欺骗的感觉,因此干脆转为投中国重返联合国的赞成票。投票结果是 76 票赞成,36 票 反对,17 票弃权。由此可见( ) A.美国遭到多数盟国成员反对 B.中国打破了美国的外交孤立政策 C.西方“冷战”政策彻底破产 D.国际社会需要中国发挥应有作用 解析:选 D。材料“有种被美国欺骗的感觉”说明不是美国遭到西方盟国的反对,故 A 项错误;中国打破了美国的外交孤立政策是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年里同苏联等 17 个国家建交, 故 B 项错误;20 世纪 70 年代西方“冷战”政策仍在持续,故 C 项错误;美国的盟国投中国 重返联合国的赞成票说明国际社会需要中国发挥重要作用,故 D 项正确。 8.(2019·重庆高一联考)“这是历史上的转折点,反西方国家(包括共产党国家)在美国威 信动摇时第一次击败了美国。”材料中的“转折点”是指( ) A.中日邦交正常化 B.上海合作组织的建立 C.中美关系正常化 D.中国重返联合国 解析:选 D。首先从材料信息“反西方国家”“击败了美国”可以判断这个事件是指中国 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9.(2019·北京高一期末)下图是 1949—2008 年中国与外国建交状况曲线图,①②对应的 历史事件分别是( ) A.①日内瓦会议;②中美建交 B.①尼克松访华;②中日关系正常化 C.①中美《联合公报》签署;②中美建交 D.①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②联合国合法席位恢复 解析:选 C。中美《联合公报》签署是 1972 年尼克松访华时期,1979 年中美正式建交, 故选 C 项。日内瓦会议召开于 1954 年,与材料①时间不符,A 项错误;中日关系正常化是在 1972 年,与②的时间不符,B 项错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是在 1953 年,与材料中①时 间不符,D 项错误。 10.(2019·荆门高一期末)“两国任何一方都不应在亚洲和太平洋地区谋求霸权,每一方 都反对任何其他国家或国家集团建立这种霸权的努力;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土不可分割 的一部分,日本国政府充分理解和尊重中国政府的这一立场。为了中日两国人民的友好,放 弃对日本国的战争赔偿要求。”该内容( ) A.客观上有利于日本战后经济的恢复 B.使日本摆脱了美国的政治控制 C.有利于提升中国的国际地位和亚太地区的缓和 D.解决了中日间历史遗留问题 解析:选 C。中日邦交的正常化促使更多国家与中国建交,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同时 也使长期对立的中日关系得以缓和,故选 C 项。 11.(2019·全国名校联盟高一联考)在四十一届(1986 年)至第四十三届联大上,中国代表团 多次提出关于核裁军和常规裁军的提案并获顺利通过。在第四十四届联大期间,中国首次作 为共同提案国,与其他国家共同提出“亚非拉和平与裁军中心”的提案等,并获得通过。材 料体现出我国新时期的外交( ) A.以反对霸权主义为内容之一 B.以实现裁军为首要目标 C.积极发展与周边国家的关系 D.借助联合国开展多边外交 解析:选 D。材料中的两个史实都是以联合国为中心而开展的,故选 D 项。新时期我国 外交的目标是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但材料没有体现出反对霸权主义,A 项错误;新 时期我国外交是为我国经济建设创造一个稳定的国际国内环境,B 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出与 周边国家的关系,C 项错误。 12.(2019·黄石高一调研)下边两幅图反映了两个不同历史时期中苏(俄)外交关系,图二反 映的外交关系与图一的不同在于( ) A.缔结军事同盟 B.坚持独立自主 C.结伴而不结盟 D.加强友好磋商 解析:选 C。图一相关的中苏关系存在结盟,图二与之相比,只结伴不结盟,故选 C 项。 图一涉及中苏同盟,图二是当代中俄战略伙伴关系的写照,不存在结盟,A 项错误;图一、图 二中中国均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原则,B 项错误;加强友好磋商是图一、图二都存在的,D 项 错误。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 2 小题,每小题 26 分,共 52 分) 13.(2019·无锡高一检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面为二战时期的美国宣传海报 材料二 尼克松的两段讲话: 1960 年 11 月 4 日:“我明确地表示我反对给共产党中国外交承认。我同样反对共产党中 国加入联合国。美国不应该尊敬一个不热爱和平的‘海盗’式国家。” 1972 年:“多年来我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态度是主席和总理全然不能同意的。把我们带 到一起来的,是认识到世界上出现了新形势。” 材料三 习近平在美国访问西雅图、华盛顿、纽约联合国总部时与美国各方面的人士进 行了广泛的接触与交流。(西雅图,美国西海岸的太平洋门户。这座城市是微软、波音、星巴 克和亚马逊等美国跨国企业总部所在地) (1)材料一中的美国宣传海报反映了怎样的历史背景?(4 分) (2)据材料二,指出从 20 世纪 60 年代到 70 年代美国对华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结合所 学知识分析变化的原因。(10 分) (3)据材料三,你认为习近平为什么选择这三地进行访问?(6 分) (4)综合上述材料,归纳影响中美关系变化的主要因素。(6 分) 解析:(1)从海报的时间和内容可知反映的是二战期间中美关系,结合二战中世界反法西 斯联盟建立的史实,总结海报反映的历史背景。(2)第一小问,从材料二中“1960 年 11 月 4 日:‘我明确地表示我反对给共产党中国外交承认。我同样反对共产党中国加入联合国’” 和“1972 年:‘多年来我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态度是主席和总理全然不能同意的。把我们带 到一起来的,是认识到世界上出现了新形势’”可知,变化是由敌对到关系缓和;第二小问, 结合 20 世纪 70 年代中国国内和国际形势论述中美关系改善的原因。(3)分析三座城市的政治 和经济意义,结合 21 世纪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及中国发展经济的需要,归纳习主席访问三 地的原因。(4)从材料一、二可知,影响中美关系的因素是国家利益;从材料二美国敌视中国 可知影响因素是意识形态;从材料二、三中美关系友好可知影响因素是国际形势。 答案:(1)背景:二战时中美两国结为盟国,相互合作,共同反对法西斯侵略。 (2)变化:由敌对到关系正常化。 原因:中国国际地位提高(或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西欧的联合、日本的崛起及亚 非拉独立运动的发展(或多极化趋势出现);美苏争霸中,美国战略收缩(或美国经济出现“滞 胀”)。 (3)原因:加强中美经贸交流访问,构建中美两国新型国际关系,密切国际合作,推动世 界和平;这样的行程设置意味着将会全方位推动中美两国关系的进一步发展(中美经贸、中美 合作、维护和平)。(言之成理即可) (4)因素:国家利益;意识形态;国际形势。(任答两点即可) 14.护照是现代公民出入国境时的一份普通身份证明证件,各国护照上面都印有一句话, “请各国军政机关准许通过并给予协助和必要的保护”。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新中国实行的各版护照简介 1949 年单页版、50 版、53 版、58 版护照为中俄文对照,防伪手段几乎为零 71 版、75 版改为中法英文对照,这一时段因私护照几乎为零 80 版将 75 版的“本护照前往下列国家和地区有效”改为“本护照前往世界各国有效” 81 版改变了 53 版以来 6 位数的护照累计号码,升至 7 位数号码 97 版采用数码技术、激光打印等防伪手段。到 2005 年达到年均签发 400 万本,80%是因私 护照 依据材料请结合历史背景,解读新中国护照的发展历程。(26 分)(要求:提取信息充分; 总结和归纳准确、完整;解释和分析逻辑清晰) 解析:本题关键词信息是“结合历史背景”,解答该问题应从护照在不同时期数量、内 容和技术含量等方面总结归纳发展过程,然后结合相应的时期所体现的不同外交政策和中国 国内政策等历史背景加以解释评述即可。例如对“1949 年单页版、50 版、53 版、58 版护照 为中俄文对照,防伪手段几乎为零”解读就可以阐述为 20 世纪 50 年代中国由于外交上采取 “一边倒”政策,主要是同社会主义国家有外交关系,护照采取了中俄文对照;20 世纪 70 年 代前期护照改为中法英文对照,体现了中苏关系的恶化以及与西方国家的建交热潮。 答案:示例 一、从护照上的文字看,20 世纪 50 年代由于外交上采取“一边倒”政策,主要是同社会 主义国家有外交关系,护照采取了中俄文对照;20 世纪 70 年代前期护照改为中法英文对照, 体现了中苏关系的恶化以及与西方国家的建交热潮;20 世纪 80 年代护照上不再注明使用的限 定范围,反映了中国已走上对外开放的道路。 二、从护照的签发数量来看,20 世纪 80 年代之前,由于计划经济和当时的政治氛围,加 之长期处于同世界隔绝的状态,签发护照数量很少;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加入世贸组织, 对外联系增多,特别是在生活水平提高、生活观念改变的民众中,涌现了出国热潮,使护照 签发数量剧增。 三、从技术上看,20 世纪 90 年代由于高科技的使用,改变了过去没有防伪手段的状况。 护照的变迁折射了国家在政治、经济、外交等多方面的发展。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