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22 发布 |
- 37.5 KB |
- 13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辽宁省六校协作体2021届高三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
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商王所居之处实际是国家政治中心,从商汤灭夏到盘庚迁殷以前约200余年,都城凡六迁,包括殷墟在内的六处都邑(2处在山东,3处在河南,1处在河北),并不全是殷的辖区,如邢、嚣、奄等就处在诸方国的地方。据此可知当时殷商都城迁徙 A. 形成了对地方的直接有效控制 B.受制于频繁的自然灾害 C.保持商在方国联盟的主导地位 D.导致了政局的动荡不安 2.战国时期,魏国西门豹兴建引漳灌邺的水利工程,魏国还利用春秋时期修建的“鸿沟”将黄河和淮河连接起来;秦国李冰更是修筑了著名的都江堰,同时关中平原的郑国渠也修建成功。这些大型水利工程的兴建,主要原因在于 A.青铜铸造的繁盛 B.铁制农具的使用 C.农业商业的发展 D.统一大业的完成 3.秦始皇以郡县制取代分封制,对宗法血缘关系进行强力破坏,但他却自命“始皇帝”,希望家族子孙世代传袭皇位。布衣出身的刘邦一成为帝王,就将天下视为私产,他与臣僚约定,“非刘氏而王,天下共击之”。这反映出 A.官僚政治逐步取代血缘政治 B.家国同构格局开始形成 C.宗法观念对王权政治的影响 D.血缘分封体制全面恢复 4.魏晋时期,地主经济“闭门而为生之具以足,但家无盐井耳”,其实与东汉樊重的“闭门成市”一脉相承。据此可知,魏晋时期的地主经济 A.并未与商品经济完全绝缘 B.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 C.自给自足程度高排斥市场 D.阻碍了制盐等行业的发展 5.某同学根据葛剑雄的《中国人口发展史》绘制了中国古代某一时期的人口密度图,这幅历史地图反映的朝代是 A.秦朝 B. 西汉 C.唐朝 D.明朝 6. 据美国学者贾志扬以地方志中所载北宋进士统计,现在可考的北宋进士全国有9630人,其中南方诸路达9164人,占95. 2%.北方诸路仅466人.占总数的4.8%。这是中国科举史上南北及第比例最为悬殊的时期。此现象反映的时代背景是 A.北方人口大规模向南方地区流动 B.北宋与辽、西夏的对峙处于劣势 C.全国政治中心伴随经济重心南移 D.南方经济的发展、政局相对稳定 7.明洪武八年圣旨:“中书省官我跟前题奏,西安行都卫文书里呈来,说乌思藏哈尔麻剌麻卒尔普寺在那里住坐修行。我想修行是好的勾当,教他稳便在那里住坐,诸色人等休教骚扰,说与那里面官人每知道者。”对材料反映的信息理解正确的是 A.明朝继续沿用元朝的中央行政机制 B.内阁没有取得法定地位 C.统治者重视对外友好关系的维护 D.殿阁大学士负责协理章奏 8.中国首位驻外使节郭嵩焘1877年写成日记体《使西纪程》,向清政府介绍西洋先进的管理和政治制度,并提出效仿建议,结果郭嵩焘被清廷申斥,书稿毁版,这主要是因为 A.清政府重点学习西方技术 B.当时还不具备学习西方制度的条件 C.清政府固守传统治国理念 D.西方列强采取孤立敌视清政府政策 9.有学者根据研究成果绘制了《日本分配使用清政府支付的甲午战争赔款简表》,据此推知,日本这一做法 A.使清政府丧失了财政的主导权 B.颠覆了传统的东亚国际秩序 C.为国际局势持续动荡埋下了伏笔 D.意味着列强瓜分中国的开始 10.1938年8月在纪念八一三抗战的讲话中,蒋介石说:“我们的战略,是以持久抗战,消耗敌人的力量,争取最后决战的胜利。”同年11月,蒋介石又说:“第一个时期的任务在于尽量消耗敌人的力量,掩护我们后方的准备工作,确立长期抗战的基础。”据此可知,当时 A.正面战场抗战进入相持阶段 B.国民政府已注意到民众作用 C.国民政府抗战态度转向消极 D.国民党认识到抗战任务艰巨 11.下表是1912—1918年仅在农商部注册登记了的新开设工矿企业概况统计表。这一现象 时间 新开设的工矿企业数 资本总额 1912年—1914年7月 99家 约2455万元 1914年8月—1918年 377家 约11832万元 A.说明列强暂时放松对华的侵略 B.为民主革命的转变奠定了基础 C.致使中国完整工业体系的建立 D.得益于清朝放宽民间设厂限制 12.1955年国务院规定:“聚居人口不足10万的城镇,必须是重要的工矿基地……确有必要时方可设置市的建制。”1962年国务院规定:凡是人口10万以下的城市,即使是重要林区和矿区,都应撤销市的建制。这反映了 A.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启动 B.国家工业化战略被迫中断 C.国民经济处于调整阶段 D.我国城市化进程陷入停滞 13.图2是1978~1995年我国收入结构变化图。对图中现象解读合理的是 A.经济体制改革和产业结构变化促进居民收入增加 B.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推动企业收人稳中有升 C.计划经济体制的僵化使政府对经济的控制力减弱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分配制度日益完善 14. 2013年以来,中国积极参与多边外交,并先后成功举办两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二十国集团杭州峰会、亚洲文明对话大会等重要国际会议,针对不同全球议题提供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这反映出新时期的中国外交 A.形成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机制 B.不断调整以适应世界格局变动 C.为构建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奠定基础 D.在实践中积极主动和奋发有为 15.公元前453年,由三名贵族组成的罗马考察团前往希腊,进行了为期近一年的考察,后来最有可能被罗马统治者所采纳的是 A.抽签选举和轮流坐庄 B.公民可以直接参与政治决策 C.对公民发放公职津贴 D.陪审法庭依照法律条文判案 16. 自1651年至1751年的100年里,英格兰人口仅从522万人增长到577万人,1801年英国(包括英格兰、苏格兰和威尔士)首次人口普查显示,人口已经达到1050万人,到1841年人口普查时仅英格兰和威尔士人口就达到1590万人。这种史无前例的人口增长被称为 “人口革命”。英国发生“人口革命”的主要原因是 A.城市化进程的加快 B.移民政策日益完善 C.国民消费能力提高 D.经济结构发生质变 17.18-19世纪的许多政治家如潘恩、杰弗逊等均认为“民主和宪政互不相容”:民主是暴民的统治,将使文明政府化为乌有;而宪政旨在建立一个有序、公正的政府。这里的“民主”和“宪政”分别是指 A.直接民主、国家宪法 B.直接民主、有限政府 C.间接民主、社会契约 D.间接民主、分权制衡 18.下表反映了苏联不同年份城市人口占全国总人口比重的变化,其中1926~1939年变化的主要原因应是 年份 1917 1922 1926 1939 城市人口占全国总人口 18% 16% 18% 32%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全面实施 B.新经济政策实行国家资本主义 C.计划经济加快了工业化进程 D.“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 19.有学者说经济全球化使得国家之间形成了命运共同体和发展共同体,国家不论实力强弱都不能不在相关领域进行合作,从而使中小国家有越来越多的机会参与到国际议事日程中来。该学者意在强调经济全球化 A.有利于世界经济均衡发展 B.促进了国际新秩序建立 C.实现了生产资源合理配置 D.推动了国际关系民主化 20.英国历史学家基斯·洛说:“欧盟为欧洲国家提供了一个可以进行探讨的场所……人们更愿意用语言指出问题,而不是用子弹和炮弹。”此观点意在说明欧盟的建立 A.是战争教训的结果 B.有利于欧洲的和平 C.促进了欧洲的团结 D.实现了欧洲一体化 21.吴起在楚国变法,最后被乱箭射死;商鞅在秦国变法,在秦孝公死后被杀,尸体车裂示众。这些史实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变法的时机尚不成熟 B.新法严刑少恩不得民心 C.改革要顺应历史潮流 D.改革具有艰巨性复杂性 22.《洛阳伽蓝记》成书于6世纪初,书中对北魏洛阳城的佛寺及与之有关的名人轶事、奇谈异闻都有详细记载。其中说道:“自晋宋以来,号称洛阳为荒土,此中谓长江以北,尽是夷狄。昨至洛阳,衣冠士族并在中原,礼义富盛,人物殷阜。”这主要反映了 A.魏晋时期战乱没有波及到洛阳城 B.北朝经济繁荣吸引南方士族北迁 C.北魏学习汉文化促进了社会繁荣 D.国家统一促进了北魏经济的发展 23.读下图,判断发生在下列各地的历史事件,搭配正确的是 A.①西安:秦始皇统一货币度量衡 B.②开封:宋神宗任用王安石变法 C.③北京: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 D.④上海:康有为创办“万木草堂” 24.下图漫画体现了作者希望将日本联结成为一体,喻指日本明治维新中的哪一改革举措 A.“四民平等” B.“文明开化” C.“废藩置县” D.“殖产兴业” 25.对下列柱状图反映出的信息理解正确的是 A.俄国发展远远落后于英法等国 B.俄国还没有出现资本主义经济 C.俄国落后的原因主要是政治制度方面 D.俄国的落后推动了农奴制改革 26.有学者指出:“戊戌政变后,百日维新作为一场政治运动失败了……新学家们带来的解放作用远不是西太后发动的政变所能剿洗干净的。”新学家们带来的最深远的“解放作用”是 A.唤醒民众救亡图存的爱国精神 B.传播西方政治学说的启蒙意义 C.指导维新变法的实践经验 D.启示知识分子继承改良道路 27.下表内容与20世纪初的国际格局有关,请指出其中对史实推论错误的一项是 史实 推论 选项 1914年7月28日第一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是帝国主义国家争霸所造成的 A 《凡尔赛合约》把战争罪责推给德国及其盟国 是强权政治的产物 B 英国的世界霸权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遭到美国挑战 英国在世界舞台中已无发言权 C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形成“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为20世纪20年代世界的相对平稳发展创造了条件 D 28. 巴黎和会上,美国总统威尔逊博学多才,工于辞令,被称为“百灵鸟”。法国总理克里孟梭态度强硬,力图重创德国,被冠以“老虎”称号。英国首相劳合·乔治老谋深算被称为狡猾的“狐狸”。而日本内阁大臣牧野被称为“沉默的小伙伴”。 日本得到这个雅号是由于 A.实力不足,无法抗衡英美 B.日本人保持谦谦君子形象 C.奉行沉默是金的处事原则 D.无心欧洲,专注远东利益 29.苏德战争与太平洋战争使得第二次世界大战规模不断扩大。苏德战争与太平洋战争爆发的相同点是 A.都是绥靖政策的必然结果 B.都有利于反法西斯战争的转折 C.直接决定轴心国失败命运 D.都是法西斯军队实施的突然袭击 30.有人形容20世纪四五十年代的国际格局时说:“华盛顿利用它的多数席位可使控制票数不足的莫斯科屡次行使否决权却归于无效。”下列对此理解最恰当的是 A.联合国成立之初曾经被美国控制和操纵 B.一段时间内联合国没有实行大国一致原则 C.导致联合国在最初的十多年中无法采取维和行动 D.中苏两国一度被排斥于五大常任理事国之外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共40分 31.(12分)中国历史上发展出很高明的国家治理技术。阅读材料: 材料一 东汉末年,强宗大族遍布各地。随着宗族势力的强大,他们逐渐控制了东汉政府选官任官制度,形成了“选士而论族姓阀阅”的局面,如汝南袁氏一族累世公卿,外戚窦氏更是公侯满门。强宗大族深刻地影响着基层治理。很多地方的郡县豪吏和乡官里胥就是由当地强宗大族把持。他们既要维护族人的生命财产安全,又要解决民间纠纷,甚至于担任乡里职务,处理乡里事务。 ---摘编自李小红《中国农村治理方式的演变与创新》 材料二 宋代之前的科举,有所谓“行卷”之说,即应试举子将自认为自创的最优秀诗文,加以编辑写成卷轴,在考试之前投呈给当时的名公世卿及文坛有名望地位的人,求得他们的赏识,冀图通过这种考前的人际交往和运作,影响知举官的阅卷取舍,一旦被录取,双方就有了座主、门生的师生关系……宋太祖在建隆三年(962年)九月即下诏:“及第举人不得呼知举官为恩门、师门及自称门生”。开宝六年(973年)更开创科举的殿试制度,把科举名次的最后决定权完全掌握在皇帝本人手中,及第进士皆“天子门生”。后来宋廷又对科举实行“封弥、誊录”诸法,加上朝廷重典的震慑,知举官徇私舞弊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遏止。 ---摘编自同礼《宋代对科举制度的改革》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东汉末年国家治理中出现的突出问题。(6分) (2)根据以上材料,说明古代国家治理技术对当代的借鉴价值。(6分) 32. (14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古今以来,农村经济既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也是影响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 材料一 明清时期是我国兼业农户形成并得以相当程度发展的时期。农户兼业的主要形式是兼营家庭手工业,其所从事的生产项目颇为多,产品多以为城乡市场提供日用品为主。其中,最多和最重要的是棉布和棉纱、其次还有丝、麻布、第席、蒲席等。乾隆年间(1736-1795年)的(广州府志)记載:广东东莞县西南乡间农家“田事之余”“则据莞为席,麦为笠,穿线为伞”。 ——摘编自刘小京《略析明清时期的兼业农户》 材料二 从1985年开始,粮食生产的比较效益下降,农民开始选择种植效益更高的经济作物和发展养殖业,或者跑运输、当小商小贩、外出打工。越来越多的农户已不再把改善生计寄希望于种粮、卖粮,而是寄希望于非粮食生产或非农产业,因而粮食生产收入减少,物化劳动和活劳动更多收入非粮食生产或非农产业。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清时期农民兼业的原因。(6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清时期与新时期农户兼业的不同,并说明新时期农户兼业的影响。(8分) 33.(14分)古代中国政区演变的历史,即是一部政治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中国历代政区设置的演变 时期 一级政区设置 一级政区所辖政区 秦 郡 县、道 两汉前期 郡、封国 县、道、邑、侯国 两汉后期 州 郡、封国 魏晋南北朝 州 郡、封国 隋唐前期 州 县 唐后期、五代 道、方镇(藩镇) 州、府 宋 路(分为四监司,各有分工,互不统辖) 府、州、军、监 元 行省 路、府、州 明 “三司”(省) 府、州 清 省 府 结合古代中国“政区设置”的变化,说明政区演变的历史是一部“政治史”。 历史试题参考答案 1. C解析:都城并不全是殷的辖区,有些位于其他方国内,这便于加强对其他方国的控制,使殷商在方国联盟中处于主导地位,故选C项。殷商对其他方国的控制并不是直接有效的控制,故A项错,B、D项材料均未体现,排除。 2.B解析:战国时期,铁制农具的使用提高了生产力,为兴修水利提供了条件,故A正确;青铜铸造的繁盛是在商周时期,故A排除;水利工程的兴建推动了农业商业的发展,C项因果倒置,排除;统一大业的完成是在秦,时间不符,故D排除 3. C解析:秦始皇自命“始皇帝”,希望家族子孙世代传袭皇位。刘邦将天下视为私产, “非刘氏而王,天下共击之”反映出宗法观念对王权政治的影响,故选C项;材料强调的是宗法观念对家天下政权模式的影响,A项与这一主题无关,故排除;B项的开始表述不符合史实,排除;分封制在汉初得到部分恢复,故排除D项。 4.A解析:“闭门而为生之具以足,但家无盐井耳”强调的是魏晋南北朝时期地主经济自给自足的程度高,但盐等生活用品必须通过商品交换才能获得,“闭门成市”也是强调东汉庄园经济在自给自足条件下出现小范围的市场交易行为,这表明魏晋时期的地主经济并未完全与商品经济绝缘,故选A项;B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故排除B项;材料强调的是魏晋时期地主经济的自给自足程度高,但并未完全脱离市场,故排除C项;材料反映的是地主庄园也要向外购买食盐,这并不阻碍制盐业的发展,故排除D项。 5.C解析:黄河中下游、长江下游地区人口密度都相对较高。这与唐朝政治中心在北方,江南经济不断开发的状况相吻合。据此判定为唐代.2020年山东高考题改编。 6. D解析北宋时期北方诸路与辽、西夏相接,战争频繁,教育环境不够稳定,而南方政局相对稳定,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推动其文化的发展,故选D项。北方人口大规模向南方流动与史实不符,故A项错;北宋与辽、西夏的对峙中处于劣势表述不科学,且与南北进士及第比例悬殊无关,故B项错;北宋时期政治中心在开封,依然在北方,故C项错误。 7.A解析:根据材料“中书省官我跟前题奏”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元朝设立中书省总理全国政务,为最高行政机构,到明朝继续沿用,故A正确;明朝洪武十三年即1380年废除丞相,设立殿阁大学士,故D项错误;根据材料”乌思藏”可知是西藏地区,圣旨不是对外交往,故C错误;明洪武年间还没有设立内阁,故D错误. 8.C 解析:材料中郭嵩焘主张效仿西方管理和政教制度的建议没有被采纳,还被清政府申斥、书稿被毁版,这说明清政府的治国理念仍旧是封闭落后,排斥资本主义政治制度,故选 C 项,A、B 两项错误。西方列强采取孤立敌视清政府政策材料中没有体现,故 D 项错误。 9.C解析本题考查甲午中日战争。从表格信息可看出,甲午中日战争后,日本将清朝支付的战争赔款大部分(84.6%)用于扩充军备,导致日本军国主义日趋膨胀,这有利于日本的进一步扩张,可推知为后来国际纷争与局势持续动荡埋下了伏笔,C 项正确。A 项表述与史实不符,且材料也无法体现,排除;由于缺乏东亚各国综合实力对比数据,无法判断“东亚国际秩序”的变化状况,B 项错误;D 项所述与史实不符,故可排除。 10. D解析:材料信息反映了当时国民政府的长期抗战思想,表明这一时期国民政府已认识到抗战任务艰巨,故选D项;1938年10月中国抗战进入相持阶段,与材料时间不符,故排除A项;国民政府并未认识到民众的作用,故排除B项;材料信息不能反映这一时期国民政府抗战态度转为消极,故排除C项。 11. B解析:据材料可知一战期间民族工业进一步发展,致使无产阶级力量壮大,为民主革命的转变奠定了阶级基础故B正确;A项是原因,因果关系倒置;C项结论错误,D项是发生在甲午战争后,与材料时间不符 12.C解析:由于大跃进,大量乡村人口进入城市,工农业比例失调,许多城市负担太重,市政建设欠债增多,国民经济出现巨大波动,导致城市的就业、供应出现严重问题,国家不得不压缩城市人口,减少市镇建制。1962年的规定提高了设市镇的人口规模标准,实际上是八字方针中“调整“的表现,调整已经失衡的国民经济比例,故C项正确;A时间不符;B项错在“中断”;D项中“停滞”错误。 13. A解析:分析图中数据可知,1978年~1995年我国居民收入增幅较大,这主要与经济体制改革有关。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带来了农民收入的增长,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增加了城镇居民的收入,此外,劳动密集型产业迅速成长,也带动了居民收入的增长,故选A项;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对国有企业进行改革,增强了企业活力,使企业效益和收益增加,但现代企业制度并未建立,故排除B项;计划经济体制的僵化易导致对经济活动管得过死,政府收入所占比重下降,并不意味着中央对经济的控制力减弱,故排除C项;这一时期,分配制度日趋合理,但市场经济尚未形成,因而不属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分配制度,故排除D项。 14.D 解析:据材料可知,21世纪以来中国积极参与多边外交,并多次举办大型国际会议,提供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这说明新时期的中国外交积极进取和奋发有为,故D项正确。材料中“成功举办两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二十国集团杭州峰会、亚洲文明对话大会等重要国际会议”表明并不是以联合国为中心,排除A项;材料反映了中国政府在世界格局变动中积极主动和努力向世界提供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体现不出中国外交的“不断调整”,排除B项;材料体现了中国的大国责任和担当意识,没有涉及“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构建,排除C项。 15.D 解析: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罗马借鉴了雅典陪审法庭依据法律审案的政治经验,故选 D 项。A、B、C 三项所述内容与罗马统治不符。 16. D解析:据材料可知英国从1801年到1841年人口激增,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是因为英国实行工业革命,推动国家由农业文明发展到工业文明 ,经济结构发生了质变,故D项正确;材料并未特指城市人口的增长,故A项错误;材料中并未涉及移民问题,故B项错误;国民消费能力与人口增长无直接关系,故C项错误。 17.B解析:根据材料“民主是暴民的统治” 并结合当时代议制民主的发展和对直接民主的反思可知,这里的民主是指直接民主;宪政则是要建立有序、公正的政府,这就必须限制政府权力,防止对公民权利的侵夺,所以是指有限政府,故选B项;其它选项均与材料信息不符,故排除A、C、D三项。 18.C【解析】1926 年到 1939 年城市人口比重迅速上升,主要原因是计划经济体制下,苏联工业化整体进程迅速,故选 C 项。A、B 两项的时间与材料不符,排除;D 项的时间和内涵范围太窄,不能解释整个时间段,故而排除。 19.D解析:材料认为中小国家有越来越多的机会参与到国际议事日程中来,这表明经济全球化推动了国际关系民主化,故选D项;经济全球化拉大了世界经济发展的差距,故排除A项;国际新秩序迄今为止并未建立,故排除B项;C项表述与材料主旨不符,故排除C项。 20. B解析:根据材料“欧盟为欧洲国家提供了一个可以进行探讨的场所……人们更愿意用语言指出问题,而不是用子弹和炮弹。”可知此观点意在说明欧盟的建立缓和了矛盾,有利于欧洲的和平,故选B项;材料意在说明欧盟建立的积极作用,并非分析其原因“是战争教训的结果 ” 排除A项;材料意在说明欧盟的建立缓和了矛盾,并非“促进了欧洲的团结”,排除C项;欧共体建立实现了欧洲一体化,与欧盟不符,排除D项。 21.D解析:吴起、商鞅二人因变法最终丧命,这说明改革必然会损害某些人或集团的利益而遭到反对,即新兴地主阶级与奴隶主贵族争夺统治权的斗争异常激烈,反映改革具有艰巨性和复杂性,故选D. 22.C解析:北魏时期洛阳能够变得繁华,主要是因为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积极学习汉族文化,推行汉化政策。 23.B解析:A秦朝的都城是咸阳,故A项错误.B宋朝的都城是开封,故B项正确. C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是在南京,故C项错误.D康有为创办“万木草堂”是在广州,故D项错误. 24.C 解析:依据题干“将日本联结成为一体”和图示中的“缝补”以及画面内容,结合所学可知,废藩置县消除了割据势力,加强了中央集权,为形成统一的市场奠定基础,符合题意,故C项正确。 A、B、D三项均不符合“将日本联结成为一体”和图示中的“缝补”以及画面内容,应排除。 25.A解析:紧扣图表数据信息分析,排除与材料信息无关选项。 26.B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戊戌变法虽然失败了,但是维新派宣传的资产阶级思想引起了思想文化界的极大反响,更多的人了解和接受了资产阶级维新思想,更多有识之士开始思索救国救民之路,维新派宣传天赋人权、自由平等等观念,具有启蒙意义;主张君主立宪,提高了民众的参政热情。故答案为B项。 27.C解析:一战虽然使欧洲遭到巨大破坏,但其仍为世界的中心,故c项中“英国在世界舞台中已无发言权”的推论错误,故选C。 28.D解析:日本在巴黎和会上被称为“沉默的小伙伴”主要是因为日本在欧洲没有利益关系,日本当时的重点是在远东,D正确;ABC不属于当时日本的状况,属于对材料的曲解,排除。 29.D 苏德战争和太平洋战争,都是德、日两国针对苏联和美国的突然袭击,故D正确;绥靖政策于1939年破产,故苏德战争和太平洋战争并不是绥靖政策的必然结果,排除A; 苏德战争与太平洋战争与反法西斯战争的转折没有直接关系,排除B;C项夸大了苏德战争与太平洋战争爆发的作用,与史实不符,排除。 30 .A解析:安理会采取五大常任理事国一致原则,B项不正确;C项与史实不相符;苏联一直是五大国之一且正常行使权力,中国的席位也只是长期被台湾国民党非法占据,D项错误。 31. (12分) (1)问题:察举制异化,沦为地方豪强的工具;基层治理日益沦入地方豪强之手;中央集权、国家统一严重动摇。(6分) (2)国家治理要通过改革形成相对成熟的制度系统(选官等);协调好中央和地方的关系;要重视基层社会治理;要调动最广泛的国民参与治理;治理效果要追求高效益、低成本等。(6分,任答3点即可) 32. (14分) (1)原因:商品经济的发展;人地矛盾突出;农民追求财富意识增强的推动;赋税的货币化。(6分) (2)不同:明清时期以从事与农业相关的家庭手工业为主,而新时期则以从事非粮食生产或非农产业为主。(4分) 影响:增加了农民的收人;促进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加速了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推动了市场经济的发展。(4分) 33.(14分) 秦汉时期地方实施郡县制,反映了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和发展;(2分) 汉代后期州的出现,说明古代对地方官员监察制度的成熟;(2分) 汉唐时期侯国、封国、方镇的出现,说明中央政权受到地方势力的威胁;(2分) 宋代“路”、“三司”的建立,目的在于分割地方政权以加强中央集权;(2分) 元明清时期的行省制度,说明古代中国疆域的空前扩大和对地方管辖的加强。(2分) 历代行政区划的变更,还说明古代中国政治制度既有沿革继承,又有创新。(2分) 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幅员辽阔的版图,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2分)(14分)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