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22 发布 |
- 37.5 KB |
- 25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2020届一轮复习人教版:专题22开辟新航路、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学案】
第七单元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导学案22 开辟新航路、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 一、开辟新航路 (一)原因和条件 1.原因 (1)经济根源:15世纪前后,西欧商品经济发展,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2)社会根源:《马可·波罗行纪》的诱导,使欧洲出现了“寻金热”。 (3)商业危机:15世纪中叶,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控制了东西方之间的商路。 (4)精神动力:教会鼓励人们去遥远的东方传播天主教。 2.条件 (1)主观条件:葡萄牙和西班牙统治者积极支持海外探险,希望获得海外财富以加强在欧洲的地位。 (2)客观条件:欧洲生产力的发展;航海技术和造船技术的发展;地理知识的提高。 (二)过程 时间 航海家(船队) 支持国 航线 1487— 1488年 迪亚士 葡萄牙 抵达非洲好望角 1492年 哥伦布 西班牙 横渡大西洋,到达美洲 1497— 1498年 达·伽马 葡萄牙 沿着迪亚士航线到达印度 1519— 麦哲伦 西班牙 首度环球航行 1522年 船队 (三)影响 1.对世界 (1)结束了世界各地相对孤立的状态,各地的文明开始会合交融,世界日益连成一个整体。 (2)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 市场空间范围扩大 欧洲的商人们开始直接同世界各地建立商业联系,欧洲与亚洲、美洲、非洲之间的贸易日益发达 市场贸易商品种类增多 美洲的黄金、白银、烟叶、蔗糖和马铃薯,亚洲的香料、丝绸、茶叶,非洲的黄金、珍珠、象牙和奴隶等,都成为国际贸易的重要商品 市场联系便捷 直接沟通世界的新航路,使商品运输的速度和运载量迅速扩大 市场资本总额和贸易总额增长 新航路开辟后黄金、白银大量流入欧洲,商业资本增多 市场组织、维护机制初建 新航路开辟后,商业经营方式发生变化,股份公司、证券交易所纷纷出现 市场主体力量增强 世界贸易中心转移到大西洋沿岸,“价格革命”促使依靠固定地租为生的封建地主地位下降,从事商品生产的资产阶级实力上升 2.对欧洲 (1)“商业革命” :全球性的商业联系开始出现,贸易规模不断扩大,商品种类日益增多,商业经营方式变化;贸易中心转移到大西洋沿岸。 (2)“价格革命”:黄金、白银大量流入欧洲,造成物价上涨,货币贬值。 (3)社会转型: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3.对中国 (1)经济上:使原产于美洲的玉米、甘薯等农作物传到了亚洲。我国在明清时期引进并推广种植了这些作物,使不适宜种植稻麦的贫瘠土地得到利用,粮食产量大幅度提高。欧洲人在中国购买商品,也推动了明清商品经济的发展。 (2)对外关系上:葡萄牙、荷兰等国殖民者开始侵略中国,葡萄牙侵占中国澳门,荷兰侵略中国台湾,中国开始了反抗西方殖民侵略的斗争。清朝建立后,一度实行“闭关锁国”政策,阻断了中西经济、文化交流,造成了近代中国的落后。 (3)文化上:出现了“西学东渐”现象。以利玛窦为代表的西方传教士来到中国,在中国传播基督教,并把西方的天文、数学、绘画、音乐等方面的著作介绍到中国。中国开明士大夫积极引进西学,徐光启的《农政全书》引入了西方的《泰西水法》,宋应星的《天工开物》引入了西洋红夷火炮铸造法等,为中国科技发展注入了新的生机。 4.其他方面 (1)促进了农作物、疾病、天主教的传播。传染病到新地区,由于免疫力差,危害更大。 (2)导致人口大迁移,人种分布大变化、种族大灭绝。 (3)激发了虚构传奇文学的创作:如拉伯雷《巨人传》,笛福《鲁滨逊漂流记》,斯威夫特《格列弗游记》等。 (4)给欧洲人日常生活带来变化。餐桌:玉米、土豆、西红柿等;饮料:咖啡(非洲)、可可(美洲)、茶叶(亚洲)等。 (5)促进了全球性的文化交流:西学东渐、中学西传等。 二、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 (一)葡、西两国的衰落 15~16世纪是葡萄牙和西班牙的时代,然而,从16世纪中后期开始,随着荷兰海上势力的逐渐崛起,葡萄牙和西班牙很快衰落了。葡西两国迅速崛起又很快衰落,是有深刻且相似的内在因素的。 其一,两国强大的封建传统是影响其持续发展的重大障碍。封建的生产方式和管理模式束缚了国内经济的发展,保守的传统观念使它们没有用得到的财富去投资本国经济,而是将其用来向欧洲其他国家购买奢侈品。这样的结果是本国经济仍然迟滞不前,而掠夺来的财富却为别国做了“嫁衣裳”。 其二,流入两国的大量财富不仅没有成为它们发展的动力,反而窒息了国内经济的发展。大量流入的财富使得西班牙患上“贵金属积攒过多症”,国内出现通货膨胀,抑制了本国市场的发展。本国市场的萎缩又使其“越来越要从属于这样一个贸易体系,在这个体系里,它从欧洲的其他部分购买它所需要的东西,而以新世界的财富支付购买货价的大部分”。 最终,和流入伊比利亚半岛上的财富一样,光荣也随着财富的流走而远去。 (二)荷兰殖民扩张 1.历史条件 (1)地理:濒临大西洋,处于大西洋航运的中心位置。 (2)经济:本地市场狭小,主要从事海外商业活动,成为欧洲最富庶的地区之一。 (3)政治:1581年摆脱西班牙的统治获得国家独立;17世纪成为欧洲资本主义国家。 2.海外贸易:荷兰商船数量超过欧洲其他国家的总和,因此有“海上马车夫”之称。 3.殖民扩张 (1)方式:在政府支持下,资金雄厚的大商人成立东印度等垄断性的贸易公司。 (2)表现: ①非洲:从葡萄牙手中夺取好望角殖民地。 ②亚洲:在印度沿海建立殖民据点,夺取马六甲和锡兰,侵入印度尼西亚,占领中国领土台湾。 ③美洲:建立以新阿姆斯特丹为中心的殖民地。 (三)英国殖民扩张 1.历史条件 (1)地理:新航路开辟后,大西洋航运日趋繁忙,英国的地理位置得天独厚。 (2)政治:17世纪英国爆发革命,资产阶级开始掌握政权。 (3)经济:以手工业为代表的资本主义工商业日益繁荣。 (4)军事:大力发展海军力量,为殖民争夺提供武力保障。 2.殖民扩张 (1)方式:通过成立东印度公司等垄断性贸易公司,积极进行殖民扩张。 (2)表现:17世纪初在印度和北美大西洋沿岸建立了殖民据点。 3.殖民争霸 原因 结果 英西 战争 英国截击西班牙从美洲运送金银的船只,两国矛盾激化 1588年西班牙“无敌舰队”惨败,西班牙失去海上霸主地位 英荷 战争 17世纪中期,英国颁布《航海条例》遭到荷兰强烈反对 荷兰战败,英国夺取新阿姆斯特丹,改名为纽约 英法 战争 争夺殖民地及欧洲霸权 从法国手中获得加拿大及新法兰西;在印度迅速扩大了殖民势力 4.结果:18世纪中期,英国最终确立了世界殖民霸权,建立起“日不落”殖民帝国。 (四)世界市场的拓展 1.世界市场:殖民者在世界各地建立了殖民地,并与世界各地建立了直接的贸易联系,从而使世界市场得到进一步拓展。 2.殖民地地区的灾难 (1)美洲:西班牙殖民者抢夺大量财富的同时,屠杀奴役印第安人。 (2)非洲:15~19世纪的黑奴贸易使非洲丧失了上亿的人口。 (3)亚洲:英国殖民者洗劫了印度当地的国库。 3.西欧资本主义的发展:大量财富流入西欧,为西欧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资本原始积累。 1.(2019·成都摸底)1600年时,大约2/3的英国旧贵族在财政上不仅入不敷出,甚至濒临破产。法国贵族成员更是发出感慨:贵族每天都在破产、消亡,第三等级却占有财富。导致这类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价格革命的影响 B.圈地运动的推动 C.贵族生活的奢靡 D.重商主义的实行 解析 根据题目中的时间“1600年”得知此时处于新航路开辟时期,根据题目中“旧贵族在财政上不仅入不敷出,甚至濒临破产”“第三等级却占有财富”得知新航路开辟后欧洲出现“价格革命”,黄金、白银的大量涌入引发欧洲旧贵族的破产、新兴资产阶级得势,故A项正确。 答案 A 2.(2019·滨州调研)航海家麦哲伦与西班牙国王签订的远洋探险协定上明确提到:“从你们发现的岛屿和大陆获得的一切利润和收入,以及捐税和替朕征收的其他进款中,除去你们负担的开支后,给你们留下1/20。”这主要说明( ) A.产权契约推动了新航路开辟 B.新航路开辟得到了王室支持 C.航海家远航受命于国王指令 D.航海家与王室地位的不平等 解析 题干材料提供了一份航海家麦哲伦与西班牙国王签订的远洋探险协定,从内容来看这是一份产权契约,在这份产权契约中,航海家麦哲伦除负担的开支后,得到了报酬,激发了他们远航的热情,故A项正确。 答案 A 3.(2018·长郡月考)恩格斯指出,当哥伦布发现美洲的时候,他也不知道,他因此复活了在欧洲久已绝迹的奴隶制度,并奠定了贩卖黑奴的基础。对此的正确理解应是,哥伦布( ) A.是奴隶贸易的开创者 B.促进了美欧经济交流 C.引发了欧洲对外拓殖 D.推动了世界文明交融 解析 哥伦布发现美洲,“复活了在欧洲久已绝迹的奴隶制度,并奠定了贩卖黑奴的基础”反映出哥伦布也扮演殖民者的角色,引发了欧洲对外拓殖,故C项正确。 答案 C 4.(2019·辽宁联考)英国学者托马斯·孟强调“在价值上,每年卖给外国人的货物,必须比我们消费他们的要多”,要“把自己的金钱当作诱鸟放出去,以便把别人的金币引回来”。该观点反映的是英国( ) A.新经济时代贸易特点 B.资本原始积累的途径 C.自由贸易观点的终结 D.殖民掠夺的野蛮 解析 新经济时代是在全球化趋势加强的前提下,以知识经济为标志的新的经济增长模式,故其特点与材料中的引诱别人财富回来不符,故A项错误;资本原始积累途径就是资本主义通过殖民掠夺、不平等贸易,以获得巨额财富积累,与材料相符,故B项正确;自由贸易主要是指自由生产、自由经营、自由竞争,是工业革命时期出现的经济思想,故C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殖民掠夺的野蛮,故D项错误。 答案 B 5.在1600年,从英属殖民地进口,然后再转口的贸易数额占英国贸易总额的5%~6%,17世纪末则超过25%,英国商人从垄断中大获其利。这些现象出现的主要因素是( ) A.英国殖民地拓展 B.英国工场规模扩大 C.打败西班牙舰队 D.英国垄断三角贸易 解析 材料提到,“在1600年,从英属殖民地进口,然后再转口的贸易数额占英国贸易总额的5%~6%,17世纪末则超过25%”,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时英国积极进行殖民扩张和掠夺,殖民地拓展导致材料中的现象出现,故A正确。 答案 A 命题点一 新航路的开辟 ■ 史料实证 史料一 新航路开辟后,欧洲商人的贸易活动从早先的地中海地区,进而拓展到大西洋沿岸以至世界各地。一些从未在欧洲出现过的海外产品,如烟草、可可、咖啡和茶叶等,开始进入欧洲市场,并且很快就成为对外贸易的主要商品。畅销于欧洲国家的东方香料,如胡椒的年平均进口量,由210吨增加到7 000吨之多。 ——《世界历史地理》 ⇨解读:史料一中“贸易活动从早先的地中海地区,进而拓展到大西洋沿岸”说明世界贸易区域的拓展;“海外产品……开始进入欧洲市场”体现了新航路开辟对欧洲社会生活的影响。 史料二 哥伦布发现美洲以及接踵而来的葡萄牙人、英国人、法国人等,通过对新土地的殖民和占有,与土著居民的接触、交往和融合给欧洲人送去了新世界的文明,还使新旧大陆的物产得以交换和传播……没有美洲贡献的大量金银与物质财富,没有北美的自由移民垦殖区,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将会缓慢得多……东西两半球的不同文化圈的汇合,开启了人类从传统农耕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变的过程。 ——黄邦和《通向现代世界的500年》 ⇨解读:史料二中“交往和融合给欧洲人送去了新世界的文明……”说明作者从文明史观出发看待新航路开辟的影响。“使新旧大陆的物产得以交换和传播”说明作者从社会史观角度看待新航路开辟对民众社会生活的影响。 史料三 1500年以前,人类基本上生活在彼此隔绝的地区中。各种族集团实际上以完全与世隔绝的方式散居各地。直到1500年前后,各种族集团之间才第一次有了直接的交往。从那时起,它们才终于联系在一起,无论是南非的布须曼人、有教养的中国官吏,还是原始的巴塔哥尼亚人。因此,1500年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摘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解读:史料三中“彼此隔绝”“第一次有了直接的交往”说明了人类交往与联系的加强。 【探究1】 根据史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欧洲“商业革命”的内涵。 试答:内涵:商品贸易中心的转移和贸易规模的扩大;商品种类的增多;商业经营方式的变化。 【探究2】 有人说:“1500年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根据史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原因。 试答:原因:新航路开辟加强了欧洲同亚洲、非洲及“新发现”的美洲等地的联系,结束了世界各地相对孤立的状态,各地的文明开始会合交融,日益连成一个整体。 ■ 历史理解 1.郑和下西洋和新航路开辟的比较 (1)背景:新航路开辟时,欧洲处在文艺复兴及资本主义萌芽发展阶段;郑和下西洋时中国处于封建君主专制鼎盛时期。 (2)目的:新航路是欧洲为了打破奥斯曼帝国切断东西方陆路贸易通道而进行的开辟新商路的航海活动;郑和下西洋是为了显示天朝国威,为大明皇帝寻求稀奇珍宝的航海活动。 (3)特点:新航路开辟后,西方殖民者通过掠夺亚非拉国家,促进了欧洲的原始资本积累,为国家带来丰厚利润,促进欧洲向近代社会转型;郑和下西洋宣扬国威、提高明朝知名度,但其实质为朝贡贸易体系下的政治行为,虽加强了中外联系,但无助于中国社会转型。 2.全面分析新航路开辟的历史影响 (1)世界市场联系之路:新航路开辟引起“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为世界市场的形成提供了联结通道,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 (2)文明交流之路:新航路开辟打破了各个文明区域间孤立、分散、隔绝的状态,推动了人类文明的交融。 (3)思想震撼之路:新航路开辟证明了地圆学说的正确性,冲击了神学理论,开阔了人们的眼界。 (4)殖民掠夺之路:作为资本原始积累重要手段的殖民扩张和殖民掠夺登上历史舞台,给亚非拉国家带来空前的灾难。 (5)社会转型之路:新航路开辟加速了欧洲封建制度的瓦解,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6)生活变迁之路:新航路开辟后,各地原有物品在世界范围内流通,增加了各地人们的食品种类,改变了人们的饮食结构和生活习惯。 ■ 素养提升立足时空观念,谨防“颠倒错乱” 练习1 (2019·淮北统考)据历史记载,中国历史上的金银比值一直很稳定,在明朝初年及以后很长一段时期,一直维持在1∶6上下,到崇祯(1628—1644)年间,这一比值已达1∶15之多。对此,著名思想家顾炎武认为,“天启中权阉用事,百官献媚者皆进金卮,金价渐贵”。事实上,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因素是( ) A.明朝政治腐败,官员行贿受贿 B.海禁造成对外贸易大幅萎缩 C.明朝政府推行赋役征银政策的影响 D.新航路推动全球贸易时代来临 解析 明末政治腐败,官员行贿,但数量上有限,对金银比值的影响不可能太大,A项错误;“海禁”造成对外贸易大幅萎缩,金银在国内的数量是相对稳定的,不可能造成金银比值大变,B项错误;赋役征银的前提是社会上广泛使用白银作为货币,而白银广泛使用正是新航路开辟后海外白银涌入中国市场所致,中国此时在对外贸易中处于出超地位,因此在中国出现了金银比值大变的现象,C项错误,D项正确。 答案 D 【思维升华】 时间条件是历史学科的一大特色。准确判断时间的上下限制,是答题的金钥匙。就时间限制而言,通常有四种情况:一是有明确的时间限定;二是有上限,无下限,如秦代以来中央集权制的发展;三是有下限,无上限,如明朝中期以前我国对外关系的突出特征;四是上下限皆不明确,如辛亥革命时期等。 在历史学习中,我们要注意:①揭示历史时间的顺序性特征,如中国近代史上大规模侵华战争的顺序;②分析历史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如新民主主义革命分为国民大革命、十年对峙、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四个时期;③培养同期性时间观念,如第二次鸦片战争处于太平天国运动期间;④时间运算,计算时间长短,进行时间转换、定位,如民国元年是1912年,甲午战争中的“甲午”是1894年。 命题点二 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 ■ 史料实证 史料一 15世纪末各种大发现所造成的新的世界市场的贸易需求……美洲金银产地的发现,土著居民的被剿灭、被奴役和被埋葬于矿井,对东印度开始进行的征服和掠夺,非洲变成商业性的猎获黑人的场所——这一切标志着资本主义生产时代的曙光。这些田园诗式的过程是原始积累的主要因素。接踵而来的是欧洲各国以地球为战场而进行的商业战争。 英国在印度要完成双重的使命:一个是破坏的使命,即消灭旧的亚洲式的社会;另一个是建设性的使命,即在亚洲为西方的社会奠定物质基础。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 ⇨解读:史料一第一段话说明了殖民扩张对世界的影响,第二段话说明了殖民扩张对殖民地的客观影响。 史料二 随着美洲和通往东印度的航线的发现,交往扩大了,工场手工业和整个生产运动有了巨大的发展。进入流通的大量金银完全改变了阶级之间的相互关系,并且沉重地打击了封建土地所有制和劳动者;冒险的远征,殖民地的开拓,首先是当时市场已经可能扩大为而且日益扩大为世界市场——所有这一切产生了一个历史发展的新阶段……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 ⇨解读:史料二中“美洲和通往东印度的航线的发现”体现了人类交往范围的扩大;“打击了封建土地所有制和劳动者”体现了对阶级关系的影响。 【探究1】 史料一反映出早期殖民扩张的主要手段有哪些?影响有哪些? 试答:早期殖民扩张的主要手段有:掠夺金银、种族屠杀、贩卖黑奴、殖民战争、殖民地的商业活动等。其影响是两方面的:一是欧洲的殖民扩张造成被侵略地区的落后;二是欧洲先进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传到殖民地,客观上有利于殖民地的近代化。 【探究2】 根据史料二,你如何理解“大量金银完全改变了阶级之间的相互关系”? 试答:理解:大量金银的流入直接导致西欧货币贬值,物价上涨。依靠固定地租为生的封建地主的地位下降,从事商品生产的新兴资产阶级的实力上升,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 ■ 历史理解 1.荷兰、法国与英国的殖民争夺先后失败的原因,说明了什么实质问题 (1)荷兰战败原因:①自然资源缺乏;②商业资本发达,工业基础薄弱;③重视发展航运,忽视发展海军。说明:商业资本不敌日益发展的工业资本。 (2)法国战败原因:①典型封建专制统治;②工业倾向于奢侈品的生产;③法国发展重心在欧洲大陆的争夺。说明:先进的资本主义制度必然战胜落后的封建制度。 2.西欧国家早期殖民扩张的多重影响 (1)对世界市场:殖民扩张和掠夺是资本主义列强建立世界市场的主要途径,使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得到拓展,越来越多的国家被纳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促进了世界的一体化。 (2)对殖民国家:从殖民地掠夺了大量的财富,转化为资本,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3)对殖民地:殖民主义是灾难和祸害,造成了亚、非、拉地区的落后;殖民扩张客观上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有利于殖民地的发展进步。 (4)对国际关系:由于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必然引起殖民争霸战争。 ■ 素养提升把握唯物史观,力求“辩证看待” 练习2 (2019·汕头模拟)在北美洲,英、法两国的殖民地有许多共同特点……它们都位于大西洋沿海地区和西印度群岛。那里土著居民较为稀少,使英国人和法国人不像西班牙人,无法靠土著劳动者生活,尽管他们(英国人、法国人)在一些产糖的岛上确实依靠黑奴劳动者。由于英国人和法国人找不到贵金属,他们只好靠农业、捕鱼、伐木、商业和皮毛贸易养活自己。英、法在北美洲的殖民( ) A.改善了北美土著居民生活 B.缓和了英、法与西班牙之间的矛盾 C.加速了北美的开发和发展 D.传播了工业时代机器生产的方式 解析 本题意在考查英、法在北美进行殖民扩张的客观进步性。材料中“无法靠土著劳动者生活”说明英、法不能发展种植园经济,“找不到贵金属”说明英、法无法直接开采金矿、银矿,“只好靠农业、捕鱼、伐木、商业和皮毛贸易养活自己” 说明英、法在北美大力发展农业、手工业和商业,这些活动促进了北美地区的开发和发展,C项正确;A项与史实不符,英、法殖民活动导致北美土著印第安人大量死亡,排除A项;B项在题干材料中没有涉及,排除;D项发生在工业革命以后,排除。 答案 C 【思维升华】 对于早期殖民扩张对亚非拉地区的影响,我们要从破坏性和建设性两个方面来分析。破坏性——殖民扩张中的财富掠夺、种族灭绝和贩卖黑奴等是殖民地的灾难,造成了亚、非、拉美地区的落后;建设性——殖民主义带来西方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促进了殖民地的发展和进步。 题源史料——大领悟 史料 (摘自山东高考) 1501年,第一批非洲奴隶运抵西印度群岛。 1562—1563年,英国人约翰·霍金斯第一次贩奴至美洲。 1631年,英国在西非建立了第一个贩奴堡垒,英国政府贩奴活动正式开始。 1670—1776年,英国贩卖到美洲大陆的奴隶总数超过其他国家贩奴数量的总和。 1807年,英国议会通过了《废除奴隶贸易法案》。 1833年,英帝国废除了奴隶制。 ——据杨瑛《英国奴隶贸易的兴衰》等 (1)指出英国在世界奴隶贸易中逐渐占据主导地位的国际、国内因素。(高考原题) 试答: 国际因素:西班牙、葡萄牙等老牌殖民国家衰落,英国在海外殖民争夺中逐渐取得优势地位。国内因素:英国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和经济迅速发展。 (2)说明奴隶贸易对世界经济发展产生的影响。(高考原题) 试答:影响:为欧洲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资本原始积累,加剧了世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客观上推动了世界各地区间的经济联系和交流,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进一步扩大。 (3)奴隶贸易对英国经济发展产生了什么积极影响?(新创题) 试答:影响:为后来发生的工业革命提供了资金和市场条件。 微课说法——大提能 定位:对“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认识不清 典例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提出:“商品流通是资本的起点。商品生产和发达的商品流通,即贸易,是资本产生的历史前提。”下列能直接体现这一论述的是( ) A.新航路开辟带来的“商业革命” B.新航路开辟带来的“价格革命” C.英国打败西班牙的“无敌舰队” D.英国、荷兰之间发生的三次战争 解题悟法 定时空:材料未指明 抓关键:商品流通是资本的起点,是资本产生的历史前提 析选项: 选项 排查分析 正误 设障方法 A. 材料强调商品流通为资本主义发展创造了条件,新航路的开辟引起了“商业革命” √ ,贸易中心转移,各大洲的商品都可以在欧洲市场上买到,商品数量、种类、贸易中心的变化,促进了商业领域的大发展,也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B. “价格革命”强调的是大量贵重金属进入欧洲,导致货币贬值,物价上涨,与题干材料无关 × 利用历史概念设障 C. 殖民战争和题意无关 × 提出与材料主旨无关的选项 D. 殖民战争和题意无关 × 提出与材料主旨无关的选项 历史追问 上题中提到了“价格革命”,它对欧洲社会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 试答:影响:物价上涨,资产阶级大发横财,传统的封建主阶层日益衰落,促进了欧洲封建主义的衰落和资本主义的发展,促进了欧洲的社会转型。 查错补短 “价格革命”与“商业革命”的表现及影响: 1.“价格革命”: (1)表现:物价迅速上涨,货币贬值。 (2)影响:促进了欧洲国家阶级关系的变化。 2.“商业革命”: (1)表现:世界市场拓展、商品种类增多、商业贸易中心转移。 (2)影响:商业强国崛起,开始出现全球性的经济关系,世界市场逐渐形成,西欧逐渐成为世界经济中心。 名家评史——大收获 观点1 在公元1500年以前,阿拉伯和意大利商人在亚欧大陆上从一个地区运货到另一个地区,而货物主要是奢侈品、香料、丝绸、宝石及香水。但是到18世纪后期,新世界的种植场生产的大量砂糖、咖啡及棉花等大部分运往欧洲出售;西班牙人也向新世界引进欧洲各种水果,如橄榄以及葡萄。美洲的特产也被流向世界各地,如玉米、马铃薯、西红柿、番薯、花生、各种豆类及南瓜、可可等。 ——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近代史》 【问题设置】 根据材料指出18世纪后期世界发生了哪些变化。简析其原因。 试答:变化:世界市场不断扩大;商业交换的品种增多。原因: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的加剧。 观点2 沃德·巴特雷在《1450—1800年世界白银流动》中说:“整个殖民地时期(1492—1820年),西班牙从美洲殖民地榨取的白银超过40亿比索,即14万多吨。”而据厄尔·汉米尔顿的研究,就有约2亿比索通过明朝在马尼拉一带的贸易站流向了中国,36亿比索则流向了西欧诸国,差不多又有一半流向了中国,而西班牙自己仅存2亿比索。 ——摘编自贡德·弗兰克《白银资本》 【问题设置】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流入西欧诸国的36亿比索的白银“差不多又有一半流向了中国”的原因。 试答:原因:新航路开辟后,东西方交通和商路发展;白银流入西欧,促使金银贬值,消费能力提高;中国手工业生产水平高;西欧对中国丝绸、瓷器、茶叶等产品的需求大;中国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对外国产品需求量不大。 1.(2018·全国卷Ⅱ)下图可以用来说明,奴隶贸易( ) A.是早期资本主义扩张的手段 B.促成世界殖民体系最终确立 C.导致“日不落帝国”的产生 D.因白银开采的需要达到极盛 解析 柱状图中的数据代表的是16~18世纪欧洲向美洲贩运的奴隶数量,很明显是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大幅增加的,这个时间段主要是在工业革命之前,所以反映的是黑奴贸易这一早期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的对外殖民扩张的手段,故选A;世界殖民体系的最终确立是在20世纪初,题干时间与之不符,故排除B;题干反映的是整个欧洲,而“日不落帝国”只体现了英国,另外英国成为“日不落帝国”不仅仅是依靠贩卖黑奴,故属于以偏概全,所以排除C;黑奴贸易的主要意图是满足美洲奴隶制种植园的需要,故D排除。 答案 A 2.(2015·全国卷Ⅱ)17世纪60年代,茶叶在英国只是上流社会的消费品;到18世纪末,茶叶已成为普通民众的日常消费品。这反映了当时的英国( ) A.等级观念明显淡化 B.崇尚东方的生活方式 C.贫富差距日益缩小 D.扩大了与东方的贸易 解析 茶叶从上流社会的消费品变成普遍民众的日常消费品,表明茶叶供应量大大增加,这是英国扩大与东方贸易的结果,故D项符合题意;商品消费对象的变化与商品的供应量有关,与等级观念没有必然联系,A项错误;仅一种消费现象不足以说明当时的英国对东方生活方式的崇尚,B项错误;对同一种消费品的共同需求,也不能说明贫富差距的缩小,C项错误。 答案 D 3.(2015·天津高考)茶叶于1650年前后引进英国时,是一种贵族享用的奢侈品,每磅售价6至10英镑,相当于一个男仆年工资2倍左右。然而一个世纪后,饮茶逐渐在英国城乡各阶层中普及,茶叶成为英国人不可缺少的普通消费品。引起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中国茶叶产量大增 B.英国颁布《航海条例》 C.世界贸易较大发展 D.英国工业革命开始 解析 在1650年后的一个世纪里,英国在殖民扩张中崛起,先后打败竞争对手荷兰、法国,对外贸易取得较大发展,英国和亚洲的商业贸易联系加强,亚洲的茶叶大量进入英国,茶叶由奢侈品逐渐成为普通消费品,故C项正确。 答案 C 资料1 新航路开辟对欧洲的影响 新航路的开辟,对欧洲经济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首先引起了商业革命。 首先,商业活动空前繁荣,经商观念成为社会主流观念,从事商业的人员激增。商业经营方式发生变化,信贷机构、殖民股份公司、交易所等商业金融机构纷纷出现,一批批由王室和富豪垄断的特权公司出现,商业投机现象日益盛行。 其次,欧洲同非洲、美洲和亚洲之间的贸易日益发展,世界市场扩大,流通商品种类增多,贸易额急剧增加,货源空前广阔,商路贸易中心转移和人类眼界开阔。新航路开辟后,在欧洲市场上几乎可以见到来自世界各地的千奇百怪、闻所未闻的货物。香料等传统商品的交易量更是成倍上升。有钱人“地板上铺上波斯的地毯,穿着中国的丝绸,印度的棉花和美洲的皮衣,装饰用非洲来的金子和南美洲来的宝石,所有这些都变成习惯了”。 随着新航路的开辟,世界贸易的中心从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洋沿岸。意大利的威尼斯、热那亚等商业城市衰落,代之而起的是一系列新的贸易中心:葡萄牙的里斯本、西班牙的塞维利亚、尼德兰的安特卫普、阿姆斯特丹和英国的伦敦等城市。 新航路开辟以后,人类的视野大大开阔。新航路开辟以后,人们对世界的认识完全改变了。由于船队的远航和探测,世界大部分地区的主要海岸线在不同程度上被摸清了。在某些地区,欧洲人也开始了解那里的内陆部分,如随着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对墨西哥、中美洲和南美洲的侵略,欧洲人对这些地区的了解也进一步加深。 其三,商业精神增强,在16世纪后半期以后,重商主义逐渐成为最流行的学说。早期重商主义思想认为,国家要富强,就应积累金银;积累金银的方法就是发展国外贸易。为此,国家政权要鼓励商业,保护商人,支持他们在海外的商业活动。16~18世纪,重商主义是许多欧洲王朝的基本国策。 新航路开辟的另一个经济后果是“价格革命” 。其表现是:从16世纪30年代起,美洲的贵金属大量流入欧洲,市场上货币的流通量大大增加,远远超过了商品所需,导致货币贬值,物价上涨,出现伪币,投机活跃。西班牙在殖民掠夺中获得金银最多,在一个世纪里,西班牙的物价上升了大约四倍,其他欧洲国家虽然没有达到这个程度,但它们传统的经济关系也受到了严重的冲击。物价猛涨对欧洲国家的社会发展产生深远影响,以致被称为价格革命。 资料2 16世纪世界市场的雏形 地理大发现为世界市场的形成奠定了基础。世界连成一体,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开始形成。 1500年以前,阿拉伯和意大利商人已在欧亚大陆一地区和另一地区之间贩运大部分奢侈品——香料、丝绸、宝石和香精。新航路开辟后,这种有限的奢侈品贸易由于新的、体积庞大的必需品的交换而转变为大规模洲际贸易。大西洋贸易的情况尤其如此,因为美洲种植园为供应欧洲,先生产了大量烟草和蔗糖,以后又生产了大量咖啡、棉花及其他商品。这种种植园实行单一经营,所以它们进口自己所需要的一切物品,包括谷物、鱼、布匹和金属产品。它们还必须输入劳动力,从而导致繁荣一时的三角贸易:欧洲的朗姆酒、布匹、枪支及其他金属产品被运到非洲,非洲的奴隶被运到美洲,美洲的蔗糖、烟草和金银被运到欧洲。 这种新的世界性经济关系的意义何在呢?首先,第一次国际分工已大规模地完成。世界正在成为一个经济单位。南北美洲和东欧(与西伯利亚一起)生产原料,非洲提供人力,亚洲提供各种奢侈商品,而西欧则指挥这些全球性活动,并愈益倾全力于工业生产。 各大陆中,亚洲受到的影响最小,因为它在军事、政治和经济上已强大到足以避免直接或间接的征服。亚洲大帮分地区完全没注意到正出现在沿海地区的、固执的、令人讨厌的欧洲商人。只有印度的少数沿海地区和东印度群岛的某些岛屿大大地感觉到欧洲经济扩张的影响。就整个亚洲而论,亚洲的反应当时并不明显。譬如,清朝乾隆在1793年答复英国国王乔治三世要求建立外交和贸易关系的一封信时说:“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特因天朝所产茶叶,瓷器、丝巾为西洋各国及尔国必需之物,是以加恩体恤,在澳门开设洋行,俾得日有用资”。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