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22 发布 |
- 37.5 KB |
- 23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2019届一轮复习人教版第1单元第1讲 商周政治制度和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教案
模块一 政治成长历程 第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__[时空坐标__单元概览]____ 西周 秦汉 隋唐宋元 明清 整体感知 建立了以分封制和宗法制为核心的政治制度体系,将政治隶属关系与血缘等级关系结合起来,带有浓厚的宗族色彩 秦朝最早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了中央集权制度;西汉解决了王国问题,巩固了中央集权 古代政治制度形成了成熟的体系,这一体系包括以三省六部制为核心的中枢权力机构、以科举制为主的选官制度和较为完备的监察制度等 君主专制得到空前强化。明代废除了丞相制度,设立了内阁;清朝设军机处,专制皇权发展到顶峰 主旨归纳 (1)分封制和宗法制构成了古代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主体,基本特点是以血缘关系为基础,家国一体 (2)中央集权制度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政治制度,其演化趋势是君权和中央权力不断加强,相权和地方权力不断削弱,这一制度对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第1讲 商周政治制度和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考点1 古代政治制度的准备——商周时期政治制度 (对应学生用书第1页) [识记—基础知识梳理] 一、商朝的政治制度 1.王权承袭 (1)沿用夏朝的王位世袭制。 (2)王位传承方式有父子相传和兄终弟及。 2.政治特点 通过占卜决定国家大事,王权具有神秘色彩。 3.行政管理 (1)中央:设有相、卿士等,掌管政务。 (2)地方:封侯和伯,定期向商王纳贡,并奉命征伐。 [教材补遗]__中国古代“家天下”观念的由来 中国古代“家天下”的观念由来已久,“天下为家”可以追溯到夏朝,与之相对的是“公天下”的原始社会。西周实行宗法分封制,使“家天下”有了制度上的保障。春秋战国以后,宗法分封制崩溃,儒家高举仁政的大旗,将“家天下”作为君主实行仁政的重要内容,士大夫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作为个人修养的最高境界,家国同构,视国为家,“家天下”的观念对中国古代社会的影响非常深远。 二、周朝的政治制度 1.分封制——权力分配制度 (1)概念 分封制即古汉语“封建”(封邦建国)的原始含义。商朝已有分封。在周朝时期,周王在保证周王室强大的情况下,把一定的土地和人口划分给诸侯的社会制度。 (2)目的 面对商人遗族威胁,藩屏周室所需(即“封建亲戚,以藩屏周”),使权力分配由商向周转移,即天下归周。 (3)分封对象 ①首先是王族是分封的主体,这使得封国宗亲化,以实现“选建明德(王室亲族),以藩屏周”。 ②其次是功臣,这一方面显示王的恩德,另一方面用姻亲拉拢功臣以巩固统治。例如姜太公,“师尚父为首封,封尚父于营丘,曰齐”。 ③第三类分封对象是“友邦冢君”与古帝王后代,其有自己的族属和部众,在其原统治地区的族群中有巨大的影响力和控制力,对其分封并与之联姻,有利于不同地区、不同族众的融合和对其进行统治,也有利于“天下共主”局面的形成。 分封对象及主要诸侯国:王族、功臣、先代贵族。同姓亲族是分封的主体,他们的封地居于富庶之地或战略要地。主要封国有鲁、齐、燕、卫、宋、晋等。 (4)诸侯权利和义务:诸侯享有在封国内世袭统治、对下属再分封、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役等权利。诸侯必须服从周王命令,承担守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朝觐述职等义务。 (5)发展演变 ①溯源:分封制正式起源于何时,近代学者说法不一。分封制的产生和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起源时间已经难以考证。史料记载,黄帝时代,“诸侯咸来宾从”“诸侯咸尊轩辕为天子”,黄帝“置左右大监,监于万国”,这描述的便是早期的分封制。 ②瓦解:西周后期:王权衰弱,分封制遭到破坏;春秋时期:周天子大权旁落,诸侯国争霸;战国时期:强大的诸侯纷纷称“王”,不断发动兼并战争。 ③废除:秦朝建立后废分封,在全国推行郡县制。 ④遗存:汉初郡国并行,“七国之乱”平定之后,封国的官吏全部由中央任免,诸侯只征收租税,封国名存实亡。魏晋以后,历代王朝也还有分封,但仅为皇权体现,服务于专制集权制度。 (6)积极作用 ①稳定了统治秩序,开发了边远地区,扩大了统治区域。 ②促进了经济文化交流和民族融合,为华夏族的形成奠定了基础(逐渐凝聚成华夏的国家意识)。 ③打破了夏商的部落国家和方国联盟状态,国家政权由松散走向紧密,是一种制度创新。 (7)局限(瓦解的原因):封国诸侯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周王无法对诸侯势力进行直接干涉和控制;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诸侯国势力增强,诸侯争霸战争不断,周天子的权威逐渐削弱,“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的局面被“礼乐征伐自诸侯出”取代。 [概念阐释] “封建”的含义 “封建”一词有两层含义。一是指西周的分封制,又称封建制,即“封邦建国”“封建亲戚,以藩屏周”,其时代称为“封建时代”。二是指马克思主义所说的一种社会形态,即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历史阶段——封建社会。 2.宗法制——权力继承制度 (1)概念:宗法制即宗族法规,是中国古代按照父系血统远近,用规定宗族内嫡庶系统的办法,区别亲疏,分配政治权利,规定等级秩序, 维护族长的统治地位和世袭特权的制度。 (2)目的:协调家庭内部关系,加强统治秩序,解决周人贵族内部权力继承问题,即天下归宗。 (3)核心内容:嫡长子(宗子)继承制。嫡长子是土地、财产和权力的主要继承者,有主祭祖先的特权。立嫡原则是“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春秋·公羊传》)。嫡长子与众子的关系具有双重性,即具有血缘上的兄弟关系和政治上的君臣关系。 (4)特点 主要特点是嫡长子继承制度。严格的大宗小宗体系,小宗必须服从大宗,大宗和小宗具有相对性。家族等级关系与政治隶属关系相结合。 (5)影响 ①政治影响:宗法制与政权机构密切结合,制定了贵族之间的组织关系,也确定了政治上的等级隶属关系。 ②文化影响 a.婚姻礼仪:宗法制使一妻多妾制成为宗周社会婚姻的基本形态,并使聘娶婚成为婚姻的合法程序。宗法制婚姻满足了宗法政治的需要,使婚姻政治化。 b.姓氏方面:姓氏是建立在血缘关系基础上以父权和族权为象征的,是带有阶级等级的宗法制的反映。 c.信仰、观念:宗法制调节人际关系,规范伦理道德,导致中国文化成为伦理型文化。 [教材补遗]__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家国同构” (1)含义:所谓“家国同构”,是指家庭、家族和国家在组织结构方面具有共同性,均以血亲—宗法关系来统领,存在着严格的父权家长制。父为“家君”,君为“国父”,君父同伦,家国同构,宗法制度因而渗透于社会整体,甚至掩盖了阶级和等级关系。 (2)评价 ①由于古代中国经济中一直是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所以与这种生产方式相联系的家族制度深深根植于数千年中国社会结构之中,家族结构扩大至国家结构。 ②家庭观念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重要地位。“家庭—家族—国家”,这种家国同构的社会政治模式是儒家文化赖以存在的社会渊源。古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个人理想,反映了“家”与“国”之间这种同质联系。 3.礼乐制度——权力认同制度 (1)概念 礼乐制度是西周典制的重要内容,是以“乐”从“礼”的思想制度,以“礼”来区别宗法远近等级秩序,同时又以“乐”来和同共融“礼”的等级秩序。它是各级贵族的政治和生活准则,与宗法制、分封制一起,构成西周的社会制度。其范围很广,涉及社会习俗和国家关系、军队征伐、典章制度等。 (2)影响 ①积极作用:首先,尊崇人文的精神形成,如《礼记》曰“为礼以教人,使人以有礼,知自别于禽兽”;其次,崇德尚群的社会美德形成,崇德即重视人的节操和修养,尚群即群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再次,社会价值观秉承中和之道,不走极端;最后,整体思维形成,集中体现在“天人合一”等思想上。 ②消极作用:形成了尊卑等级观念及任人唯亲、重男轻女等社会鄙俗。 分封制的特点和影响 [理解—史料研习归纳] 史料一 武王追思先圣王,乃褒封神农之后于焦,黄帝之后于祝,帝尧之后于蓟,帝舜之后于陈,大禹之后于杞。于是封功臣谋士,而师尚父为首封。封尚父于营丘,曰齐。封弟周公旦于曲阜,曰鲁。封召公奭于燕。封弟叔鲜于管,弟叔度于蔡。余各以次受封。 ——《史记·周本纪》 史料二 (西周)以同姓兄弟或姻姓亲信所封的诸侯国已非过去承认的原有邦国,而是以武力为背景,在原有众多邦国的地域内人为“插队”进去……很像是“掺沙子”。……分封出去的邦国……实行贵族世袭统治,地方拥有实权……西周政治体制明显是二元,而不是一元的。 ——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 [史料解读] (1)史料一反映了西周分封制的特点。解读时注意史料中的分封对象和封国地域分布上的特点。由材料中“周公旦”“召公奭”“叔鲜”“叔度”的身份信息分析出同姓封国数量上的特点;从封国的地理分布可看出同姓封国地域分布上的特点。 (2)史料二说明了西周分封制的发展演变情况。史料二第一句话体现了分封制下的诸侯国与原有邦国的不同;第二、三句话说明分封制下地方诸侯拥有较大的权力,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实行贵族世袭统治,地方有实权”说明分封制下诸侯国实行世袭贵族统治,拥有较大的独立性。 [史料运用] (1)根据史料一指出同姓封国与异姓封国相比在数量与地域分布上呈现出什么明显特点,分析这些特点体现出西周统治者怎样的统治策略? [提示] 特点:同姓亲族是分封主体;同姓亲族的封地居于富庶之地,或居于战略要地。统治策略:以亲制疏,将血缘内聚力转化为政治向心力。 (2)根据史料二,分析周王室在原有邦国内“掺沙子”的意图。这一举措对西周政治体制产生了什么影响? [提示] 意图:加强对地方的管理。 影响:形成了二元体制。 [史论归纳] 1.分封制的特点 (1)分封对象:分封对象多元化,但以同姓亲族为主体。 (2)分布地区:主要集中在黄河中下游地区,同姓亲族封地居于富庶之地或战略要地。 (3)纵向联系:明确周天子权力和诸侯义务,形成严格的等级序列,加强了中央与地方的纵向联系。 (4)横向联系: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分配国家政治权力,加强了诸侯国之间的横向联系。 2.分封制的影响 (1)在西周初期的分封制下,周天子具有较高的权威,周天子对诸侯具有较强的号召力和向心力。分封制起到了拱卫周王室、拓展疆域、巩固统治的积极作用;西周后期,分封制逐渐崩溃,导致了诸侯割据混战局面的出现。 (2)历史遗存影响 ①影响中国封建社会中以血缘关系为核心的皇族分封。 ②中国姓氏的起源中,有很多是源于西周的封国,如宋、鲁、郑、陈等。 ③中国的地名简称很多源于西周时期的诸侯国国名, 如山东省简称鲁、山西省简称晋等。 宗法制的特点和影响 史料一 史料二 从整个中国历史的角度看,西周作为短暂的一瞬消失了,但创始于斯的宗法组织或宗法结构并没有随之在政治制度上一起消失。自秦以后的中国封建社会,承袭了宗法观念和宗法传统,使中国封建政治中的等级制源于原始的血缘宗亲关系,它表现为绝对的君臣隶属原则和极端的皇权主义……中国封建政治还有一个宗法特征是亲贵合一和裙带作风,最终导致中国封建政治统治中反智主义倾向,即反对理性,经验守旧,这是封建宗法又一特色。 ——《中国历史纵与横》 [史料解读] (1)史料一中图片及“宗庙”“祖庙”“家族”等信息说明宗法制是以家族为中心,按血缘关系远近区别亲疏的制度。 (2)史料二描述了西周宗法制在政治方面的特点。史料二以省略号为界分为两层,第一层主要阐述了宗法制在政治方面的特点“家国同构”“家国一体”,第二层主要阐述了宗法制的裙带作风和荫庇现象。 [史料运用] (1)“宗”是一个会意字。在甲骨文中,宗字作“”,“”像宫室屋宇之形,“”可能表示什么? [提示] 祖先牌位。 (2)根据上述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宗法制的特点。 [提示] ①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大宗和小宗具有相对性。②血缘关系与政治关系相结合,“国”与“家”相结合。③大宗与小宗既是宗族关系, 又是政治隶属关系。④形成森严的社会等级。 [史论归纳] 1.宗法制影响下的中国传统社会 (1)积极影响 ①影响中国传统社会结构的特征,体现为家天下的延续、封国制度不断、家族制度延续和家国同构。 ②形成了中华民族重视人伦、重视亲情、重视家庭生活的传统,有利于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 ③形成了中华民族重视祖先、重视传统、重视统一的民族精神。中华五千年文明是世界上四大古代文明中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与这一制度密不可分。 (2)负面影响 ①从政治上讲,导致了专制社会和专制思想的形成,人们的民主观念和民主精神普遍缺乏。 ②从经济上讲,导致了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的长期存在,扼杀了资本主义经济在中国的发展,阻碍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 ③从文化角度讲,导致了中华民族重传统轻变革、重伦理轻科学,缺乏开拓创新、求真务实精神,思想上表现为守旧、保守。 2.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1)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将国家权力和家族关系结合起来,形成“家国一体”的局面。 (2)等级森严:以分封制和宗法制为核心形成了“周王—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序列。不同等级权利和义务固定,很难逾越。 (3)地方权力较大:分封制给予诸侯国较大的统治权力,最高统治者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 (4)神权色彩浓厚:王权和神权紧密结合。 (5)稳定延续:夏商周政治制度前后沿袭,具有相对的延续性和稳定性。 [应用—对点强化训练] 1.(2017·三明高中毕业班质检)《甲骨文合集》记载:商王去占卜,问下旬有没有灾祸降临?占卜师说卜象显示了不好的征兆。不久有人向商王报告说,益这个地方逃走了12个奴隶。这反映商朝政治制度的特点是( ) 【导学号:02990000】 A.神权高于王权 B.国王没有实现集权 C.宗法制成为主导 D.神权与王权紧密结合 D [材料无法体现出神权与王权的比较,故A项错误;材料不在于突出国王的集权与否,故B项错误;材料与宗法制无关,故C项错误;商王占卜问政体现了神权与王权的紧密结合,故D项正确。] 2.(2018·湖北重点高三起点考试)考古资料表明,西周时期,一些异姓诸侯国虽然远离王畿地区,但是其青铜器等器物,在形制、纹饰和工艺风格上也都与周王朝表现出较强的一致性。这主要说明当时( ) A.礼乐制度日渐受各诸侯的冲击 B.工官制实现了礼器标准化生产 C.分封制有利于中原文化的传播 D.华夷观念推动民族间文化交流 C [根据“西周时期,一些异姓诸侯国……也都与周王朝表现出较强的一致性”可知,西周时期推行分封制,远离王畿的诸侯国在文化观念上受到周文化的影响,即分封制有利于传播周文化,故C项正确。材料并未涉及礼乐制度受到各诸侯的冲击,排除A项;B项误读材料,排除;华夷观念加深民族隔阂,不利于民族间文化交流,D项错误。] 3.《诗经·大雅·板》记载:“价人维藩,大师维垣,大邦维屏,大宗维翰。怀德维宁,宗子维城。”这充分说明( ) 【导学号:02990001】 A.宗法制维系社会统治的功效 B.中央集权得到充分体现 C.分封制下诸侯权力空前强大 D.大宗和小宗是完全相对 A [由材料中“大宗维翰”“宗子维城”可知,这段文字是论证西周宗法制度的宝贵材料,故A项正确;中央集权与材料中“大宗维翰”“宗子维城”不符,故B项错误;诸侯权力空前强大,与材料中“大宗维翰”“宗子维城”不符,故C项错误;材料中“大邦维屏,大宗维翰。怀德维宁,宗子维城”是说大国是屏障,大族是栋梁,为政有德国安宁,宗子是城墙;没有涉及大宗和小宗是完全相对,故D项错误。] 4.周代礼乐制度中,“礼”讲究差异,“乐”则讲究和同。这里的“乐”已经超越了音乐范畴,带有浓厚的政治与社会色彩。这反映出周代“乐”的主要目的是( ) A.稳定统治秩序 B.体现贵贱有序 C.调节人们情绪 D.凝聚家族亲情 A [“乐”讲究不同阶层的和同,有利于社会的和谐,从而稳定统治秩序,故A项正确;“礼”讲究差异,体现贵贱有序,故B项错误;“乐”带有浓厚的政治与社会色彩,主要目的不是调节情绪,故C项错误;“乐”带有浓厚的政治与社会色彩,主要目的是维护统治秩序,故D项错误。] 考点2 古代政治制度的确立——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对应学生用书第4页) [识记—基础知识梳理]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1.背景 (1)春秋战国时期,王室衰微,宗法制、分封制遭到破坏,诸侯争霸、人民渴望统一与政治稳定。 (2)商鞅变法以后,秦国率先消除分封体制走向集权统治,政治、经济、军事实力日益强大。 (3)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秦朝。 2.内容 (1)皇帝制度 特点 表现 皇位世袭 嬴政自称“始皇帝”,由子孙传承王权,不可转移 皇权至上 秦始皇总揽全国的政治、经济、军事等大权;中央和地方的主要官员都由皇帝任免 皇权独尊 皇帝有一系列专用称号:自称“朕”,命令称“制”或“诏”,印称“玺”等 (2)三公九卿制度 官职 职责 议政 三公 丞相帮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太尉主管军务;御史大夫负责监察百官 以“朝议”等方式讨论国家军政大事,备皇帝裁决,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决策失误 九卿 中央各重要部门的主管官员 (3)郡县制 ①地方设有郡县两级,“郡”直属于中央,“县”隶属于郡。县下设有“乡”“里”两级基层行政机构。 ②郡守和县令或县长均由皇帝直接任免,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形成了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形式,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 (4)其它制度 法律制度 秦律以“轻罪重刑”为立法原则,用严酷的法律巩固中央集权 思想控制 “焚书坑儒”,强化思想统治 官员考核 一是特派员将监督视察结果报告皇帝,二是官员年终自行汇报当年成绩,管理考核按等级奖罚 [轻巧识记]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 3.影响 (1)军政大事先朝议再由皇帝最后裁决,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决策失误。 (2)实现了对地方政权直接有效的控制,把全国都纳入了国家政治体制之中。 (3)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王朝所沿用。 [易误辨析] “专制主义”和“中央集权” (1)“专制主义”:是一种决策方式,指君主独掌政权,特征是个人专断独裁,集国家最高权力于一身。 (2)“中央集权”:是一种政权组织形式。全国的政治、经济和军事等权力集中于中央,地方受命于中央。 (3)“中央集权”与“专制主义”相辅相成,二者的结合体现了我国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基本特点。确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目的是保证中央政府和君主的绝对权威。 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理解—史料研习归纳] 史料一 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 ——《史记·秦始皇本纪》 (皇帝)总揽威权,柄不借下。 ——《太平御览》 史料二 九卿有奉常,掌宗庙礼仪;郎中令,掌宫廷警卫;卫尉,掌宫门警卫;太仆,掌御用车马;廷尉,掌刑法……少府,掌山海池泽之税及皇帝的生活供应……大事总汇于丞相,或最后请皇帝裁决。 史料三 三公为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丞相是“百官之长”,“掌丞天子,助理万机”。秦朝设左、右丞相,以右为尊;太尉掌军事;御史大夫“掌副丞相”,主管监察。 [史料解读] (1)史料一中“传之无穷”体现了皇位世袭,“柄不借下”彰显了皇权独尊、皇权至上。皇帝制度是秦朝中央集权制的核心,也是维护“家天下”的重要保证。 (2)史料二中诸卿中奉常、少府等官职就是为皇室专设的,是为皇帝私家服务的,体现了“国”与“家”同治。 (3)史料三中丞相“助理万机”、太尉掌军事、御史大夫主管监察,由此可以得知秦朝中央官制的设置是以皇权为中心的中央行政体制。中央主要官职分工严密,各司其职,但都要围绕着皇权这一中心来设置和运转。 [史料运用] (1)根据史料一、二,归纳秦朝政权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三公九卿制在处理国家政务上的特点。 [提示] “家天下”,家国同治。分工严密,既相互配合又彼此牵制,分别向皇帝负责。 (2)根据史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秦朝三公九卿制的特点。 [提示] 官员由皇帝任免,职责明确,组织完备,是一种典型的官僚政治体制。 [史论归纳] 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确立的原因、特点 1.原因 (1)经济:封建经济的分散性,要求有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权,维护国家统一、社会安定,保证生产发展。 (2)政治:封建地主阶级需要一个强有力的政权保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 镇压农民的反抗。 (3)思想:法家“集权”理论的影响。 2.特点 官僚政治 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抛弃了宗法分封制之下的血缘宗亲关系,中央和地方的主要官吏都由皇帝直接任免,而不能世袭。主要官吏没有封土,只食俸禄 皇权独尊 (1)在整个官僚体系中,只有皇位的传承方式是在一家一姓中世袭的,“家国同治”;(2)皇权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皇帝的称号和使用的任何物品都具有专一性 高度集权 地方绝对服从中央;中央实行以“三公九卿”为核心的中央官制,三公九卿各司其职,彼此牵制,最终决定权在皇帝手中,从而保证了权力的高度集中 两对矛盾 一是中央内部的矛盾,主要表现在皇权与相权之间的矛盾;二是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之间的矛盾 从“家国一体”的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的转变 史料一 (中国政制)达臻“文明”一途,实应归功于西周的创制……西周政治里显然有浓厚的贵族色彩,而“共主”名义下的地方分权体制……与秦以后一统的君主“独制”格局泾渭分明。因此古贤多称周秦之间为“天下一大变局”。 ——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 史料二 寓封建(注:即分封)之意于郡县之中,而天下治矣……封建之失,其专在下;郡县之失,其专在上……今之君人者,尽四海之内为我郡县,犹不足也。人人而疑之,事事而制之……有司之官……无肯为其民兴一日之利者,民乌得而不穷,国乌得而不弱? ——顾炎武《顾亭林诗文集》 史料三 华夏国家是依靠封建制而形成的国家形态……但是,随着封建制赖以存在的宗法制日渐败坏的时候,再依靠封建制重建国家的企图,就难以实现了……正是在这一背景下,中国必须再一次重新寻找制度建构的理路,重新踏上制度建构的征程,这就是从华夏国家到官僚制国家的嬗变。 ——刘建军编著《古代中国政治制度十六讲》 [史料解读] (1)史料一为后世史学家评论,“‘共主’名义下的地方分权体制”“秦以后一统的君主‘独制’格局”等信息,主要说明西周实行分权的分封制、秦在全国推行君主专制下的郡县制,这是中国古代政治体制的重大变化。 (2)根据史料二,顾炎武认为分封制下地方权力太大,而郡县制会导致君主权力过于强大,故其主张“寓封建(注:即分封)之意于郡县之中”。 (3)史料三为后人的史学评论,注意理解“封建制”“官僚制国家”,史料充分反映了国家形态从“封建制”到“官僚制”的演变。 [史料运用] (1)根据史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周秦所创制度的显著差别是什么。其反映了怎样的政治发展趋势? [提示] 差别:西周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中央下的地方分权体制,秦形成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制度。趋势: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 (2)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史料二中“其专在下”“其专在上”各指什么。史料二中顾炎武提出了怎样的思想主张? [提示] 地方权力过大;君主专制。提出“寓封建(注:即分封)之意于郡县之中”的分权思想,主张限制君主权力。 (3)根据史料三分析“依靠封建制重建国家的企图,就难以实现”的原因,并说明后来中国又是如何实现制度的“重新建构”的。 [提示] 原因:诸侯争霸,周王室衰微,宗法制遭到破坏。实现途径: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国家;从贵族制(世卿世禄制)向官僚制转变。 [史论归纳] 多角度理解秦代官僚政治取代先秦时期的贵族政治 (1)从产生特点看:先秦贵族政治是与分封制相伴而生的,是适应父权家族制扩大化的结果;秦代官僚政治是以皇权为核心,以郡县制为载体的中央集权的“帝国体制”。 (2)从概念内涵看:先秦时期的贵族政治是以血缘宗法制度为基础的政治体系;秦代官僚政治是秦朝开始建立在官吏的选拔和任命制基础上,按照职能和职位分工、分层管理原则建立的中央集权、地方服从的政治体系。 (3)从政治体制看:先秦贵族政治把宗法血缘关系与政治关系紧密结合起来,是已取得统治权力的宗族在拥有一个共主的基础上, 其他家族成员共同享有对整个国家的统治权力;秦代官僚政治是皇帝将地方的治民权与土地权分离,地方政府的官员一律由中央任命,代表皇帝行使管理权。 (4)从演变趋势看:先秦尚未完全集中的中央集权得以加强,官吏任用原则由世袭到行政任命。 [应用—对点强化训练] 1.(2017·苏锡常镇四市调研)从春秋战国到秦汉时期,中国的国家结构体系具备了逐渐脱离“三代”时期多元化的联邦治理模式而向单一制中央集权模式转型的客观条件。这里的“客观条件”最主要是指( ) 【导学号:02990002】 A.分封制的瓦解,郡县制的形成 B.宗法制的瓦解,皇帝制度确立 C.分封制的瓦解,实施郡国并行 D.秦灭六国后,实行三公九卿制 A [分封制的瓦解使中国的国家结构体系具备了逐渐脱离“三代”时期多元化的联邦治理模式的条件,郡县制的形成有利于中央集权模式的形成,故A项正确;皇帝制度确立有利于加强君主专制,故B项错误;分封制瓦解,中国的国家结构体系具备了逐渐脱离“三代”时期多元化的联邦治理模式的条件,但实施郡国并行不利于中央集权,故C项错误;三公九卿制是中央官制,有利于加强君主专制,故D项错误。] 2.中国皇帝制度出现后,皇帝的居处称“行在所”,所用车马称“乘舆”。经皇帝批阅的文件称“御批”。皇帝有病称“不豫”。皇帝去世称“驾崩”,入葬的坟墓称“陵”。皇帝之印称“玺”。材料反映出( ) A.封建皇帝在当时具有独特权威 B.皇帝制度顺应了当时历史潮流 C.封建皇权随时代发展逐步强化 D.皇帝专称减少了对皇权的限制 A [根据材料“中国皇帝制度出现后,皇帝的居处称‘行在所’,所用车马称‘乘舆’。经皇帝批阅的文件称‘御批’。皇帝有病称‘不豫’。皇帝去世称‘驾崩’,入葬的坟墓称‘陵’。皇帝之印称‘玺’”可知,这些为皇帝所专门设置的种种称谓都是为了彰显皇权的至高无上性,故A项正确。] 3.在秦代,官僚这种政治角色是从分封制下君主的家臣演变而来的,同时设置官府中掌管薄书案牍的吏胥,辅助官员履行政务。这表明秦代( ) 【导学号:02990003】 A.已出现了完整的官僚体系 B.平民政治已取代贵族政治 C.官僚政治的模式已经形成 D.中央文官的地位较为突出 C [秦朝是古代中国官僚制度的奠基时期,其官僚体系刚刚从贵族政治演变而来且尚处于雏形阶段,故A项错误;在古代中国的地主政权之下,取代贵族政治的只可能是官僚政治而非平民政治,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可知,官员之下已设置有辅助其履行政务的吏胥,古代中国官僚政治的基本模式业已形成,故C项正确;材料并没有刻意突出“中央”与“文官”的特别地位,且没有与之相对应的对比,故D项错误。] 4.(2017·枣庄高三模拟)近期电视剧《大秦帝国之崛起》热播,据史书记载:“至于秦以一皇帝高出乎公、卿、守、令百僚之上,固若王室益尊,异乎前轨,然亦事势推迁所必至,非秦君臣处心积虑欲为此以便专制也。”材料认为秦朝政治制度( ) A.强化了君主个人独裁 B.顺应了时代的趋势要求 C.承继先秦的分封制度 D.削弱了三公九卿的权力 B [材料反映了秦制顺应时势,A项与主旨不符,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中“固若王室益尊,异乎前轨,然亦事势推迁所必至,非秦君臣处心积虑欲为此以便专制也”说明秦朝建立官僚体制顺应了时代发展趋势,故B项正确;秦朝确立起官僚体制,否定了分封制,故C项错误;材料中并未说明削弱三公九卿的权力,故D项错误。] (对应学生用书第7页) 2012~2017全国卷考情统计与分析 考纲 卷别 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全国卷Ⅰ 2017·西周分封制的深远影响 2013·西周、战国墓葬等级规定 全国卷Ⅱ 2014·分封制、礼乐制;2016·宗法制的影响 —— 全国卷Ⅲ 2016·西周政治制度 —— 全国卷 —— 2012·中央集权的加强 考情分析 全国卷试题,核心素养立意的态势日趋明显,如分封制与时空观念的养成、墓葬考古与史料实证的方法、对历史概念的解释以及对历史作用的理解、青铜器铭文与历史价值的养成等等,均在本讲考题中体现。试题强调能力立意,呼应现实热点问题,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引导。 高考命题探究——找规律 立足时空观念——主干知识迁移考 1.(2017·全国卷Ⅰ)周灭商之后,推行分封制,随着分封范围的扩大,周朝的制度传扬天下。分封( ) A.推动了文化的交流与文化认同 B.强化了君主专制权力 C.实现了王室对地方的直接控制 D.确立了贵族世袭特权 A [题干材料反映了周灭商之后,推行分封制,分封王族等到各地建立诸侯国,使他们成为各领一方的诸侯,从而使周的文化影响也因此覆盖其所辖之处,推动了文化的交流和文化认同,A项正确。在西周分封制下,诸侯具有较大的自主权,没有形成君主专制局面,B项错误。西周分封制下,周天子直接控制的地区称为王畿。诸侯国有相对的独立性,周天子对地方是间接控制,C项错误。题干没有提到贵族的世袭特权问题,D项错误。] 2.(2014·全国卷Ⅱ)周代分封制下,各封国贵族按“周礼”行事,学说统一的“雅言”,促进了各地文化的整合。周代的“雅言”最早应起源于现在的( ) A.河南 B.河北 C.陕西 D.山东 C [“雅言”是周王室使用的语言,而西周的统治中心镐京在今陕西省境内,故选C项。] 名师点拨 全国卷的命题注重对主干知识的考查,但试题杜绝了机械地考查“死”的知识点和低水平的“点对点”的试题, 对知识的考查更多地体现出综合性、灵活性的特点。试题注重通过知识的整合和迁移考查对知识的掌握与理解,如上述第1题实际上是考查分封制的深远影响,第2题,实际是迁移考查了西周的政治制度。 立足史料实证——创新情境灵活考 3.(2013·全国卷Ⅰ)在周代分封制下,墓葬有严格的等级规定。考古显示,战国时期,秦国地区君王墓葬规模宏大,其余墓葬无明显等级差别;在经济发达的东方六国地区,君王、卿大夫、士的墓葬等级差别明显。这表明( ) A.经济发展是分封制度得以维系的关键 B.分封制中的等级规定凸显了君主集权 C.秦国率先消除分封体制走向集权统治 D.东方六国仍严格遵行西周的分封制度 C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提取有效信息:战国时期,秦国地区君王墓葬规模宏大,其余墓葬无明显等级差别;在经济发达的东方六国地区,君王、卿大夫、士的墓葬等级差别明显。这体现了秦国已经走向集权,C项正确。A项是对题干材料的错误解读;B项表述本身错误,分封制下君主权力有限;D项表述本身错误,春秋时期分封制就已经遭到破坏。] 名师点拨 目前全国卷高考历史试题的学术性趋向明显,本讲内容距今年代久远,历史研究、史料挖掘和考古新发现的成果会不断地充实、印证甚至要修改历史。新的史学研究新成果不断引入高考,通过严格的检验获取可信史料,并据此考查学生对待史实的态度与方法,如上述第3题就以西周、战国时期的墓葬等级为切入点考查当时的政治制度。 立足历史解释——方法能力创新考 4.(2012·全国卷)梁启超在论述中国古代专制政治发展时说:“专制权稍薄弱,则有分裂,有分裂则有力征,有力征则有兼并,兼并多一次,则专制权高一度,愈积愈进。”从中国古代历史整体来看,这一论述中可以确认的是( ) A.君主专制是维系统一的主要条件 B.分裂动荡是专制权力产生的前提 C.专制程度随历史进程而不断加强 D.武力夺取政权是专制制度的基础 C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提取材料有效信息并与所学知识进行联系。材料中的“……专制权……愈积愈进” 体现了专制程度不断加深。联系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古代从秦朝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开始,一直到明清时期,专制程度呈现不断加强的趋势,尤其是清朝军机处的建立,标志着中国古代君主专制达到了顶峰,故选C项。] 名师点拨 在素养立意的全国卷历史命题中,试题坚持能力考查的目标,选用新材料,设置新情境,采用概括、比较、说明、简评、简析等史学方法,考查考生分析历史事件的背景、原因、作用及评价历史现象的能力,试题更注重考查考生获取信息的能力、综合运用已有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探究新问题的能力,如上述第4题考查了考生概括归纳能力。 立足家国情怀——社会热点隐性考 5.(2016·全国卷Ⅲ)周代青铜器上的铭文与商代相比,字数越来越多,语句也愈加格式化。这些铭文大都记述个人业绩,追颂祖先功德,希冀子孙保用。这表明西周时( ) A.创造了一种全新的文字体系 B.形成了重视历史传承的风尚 C.宗法制度受到了严重的挑战 D.青铜器的功用发生重大改变 B [题干反映的是西周青铜器上的铭文字数、格式和内容情况。这些铭文大都记述个人业绩,追颂祖先功德,意味着形成了重视历史传承的风尚,故B项符合题意。周代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与商代一样,都是“金文”,并没有创造出全新的文字体系,故排除A项。题干没有涉及宗法制度,故排除C项。商周青铜器多用于祭祀,题干信息不能说明青铜器的功用发生重大改变,故排除D项。] 名师点拨 历史学科作为一门社会学科,其价值引领的作用毋庸置疑,有价值引领就必然有价值取向。在素养立意的全国卷历史命题中,充分挖掘本讲分封宗法制度、中央集权制度所蕴含的历史价值,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丰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史内涵,是高考的趋势所在,上述试题最具代表性。 6.(2016·全国卷Ⅱ)福建各地族谱中有大量关于入台族裔回乡请祖先牌位赴台的记载,此类现象在清乾隆年间骤然增多。这说明乾隆年间( ) A.族谱编修顺应了移民的需求 B.大陆移民已在台湾安居繁衍 C.内地宗族开始整体迁移台湾 D.两岸居民正常往来受到阻碍 B [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准确理解并提取材料有效信息。材料所给的时间信息是乾隆年间,内容是入台族裔回乡请祖先牌位赴台,反映了这一时期台湾与大陆关系的密切。福建到台湾定居者很多,再联系清前期设置台湾府,隶属福建省的史实,可知B项符合题意。A项是对材料的误解,族谱编修是宗法血缘关系的体现,突出了血脉传承关系,故排除。C项表述错误,故排除。D项与乾隆年间的史实不符,故排除。] 名师点拨 海峡两岸同属一个文化圈,两岸人民同宗同族,血脉相连。聚焦海峡两岸之间的现实关系,透过历史的视角以文化的角度来明确两岸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用宗法的情结来架设两岸之间关系的桥梁,以对现实产生积极影响。 高考仿真演练——明趋向 1.商汤以夏桀“弃捐五帝之恩刑,推蹶三王之法籍”为词进行征伐,周武王以商纣“自弃其先祖肆祀不答”作为讨伐的理由之一。这些做法( ) 【导学号:02990004】 A.反映开战目的是维护传统 B.表明当时已确立礼与法同等的效力 C.利用了尊祖崇礼的观念 D.说明奉天伐罪成为常用的起义手段 C [材料“弃捐五帝之恩刑,推蹶三王之法籍”“自弃其先祖肆祀不答”,反映了商汤和周武王利用夏桀和商纣不尊祖崇礼而对其讨伐进攻,体现了商汤和周武王重视传统观念的应用,故C项正确。] 2.中国古代男子休妻有“七出”之说,同时又有“三不去”对男子随意休妻进行限制,即妻子无娘家可归、曾替家翁姑服丧三年的、丈夫娶妻时贫贱但后来富贵的。这一规定( ) A.切实保护了妻子利益 B.维护了宗法伦理秩序 C.稳定了家庭婚姻关系 D.赋予了女子主动权 B [从题干内容可以看出“三不去”以家庭伦理为核心,注重维护宗法伦理秩序,B项正确。A项说法过于片面,排除;C项反映的是表面现象,D项在材料中无从体现。] 3.唐德刚在《晚清七十年》中说:“我国春秋战国时代,列强之间订立国际条约都要把‘毋易树子’‘毋以妾为妻’等家庭小事写入国际公法,以维持世界和平。”“列强”的做法( ) A.加强了中央集权 B.维护了宗法制度 C.导致分封制崩溃 D.促使礼崩乐坏 B [中央集权强调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材料中没有体现,故A项错误;“毋易树子”意思是要立嫡长子为接班人,“毋以妾为妻”意思是妻子是正统,两者皆强调不要违背宗法制,故B项正确;材料中没有体现分封制的内容,故C项错误;“列强”的做法维护了宗法制度,不能体现促使礼崩乐坏,故D项错误。] 4.1978年,湖北随县一座战国时期大型贵族墓葬,出土了大量文物,特别是有象征天子权威的全套青铜编钟和九鼎八簋,经考证,墓主是曾国国君乙,故称“曾侯乙墓”。战国时期的其他诸侯墓葬中,也发现过编钟或九鼎。这些考古发现突出说明当时( ) 【导学号:02990005】 A.经济大发展使贵族陪葬品更加丰富 B.物质的富足刺激了精神生活的需求 C.青铜是当时财富和权势的主要象征 D.森严的等级秩序遭到破坏 D [贵族墓葬出土了象征天子权威的全套青铜编钟和九鼎八簋,说明天子权威受到挑战,森严的等级秩序遭到破坏,故D项正确。] 5.秦始皇曾采用战国时期阴阳家的终始五德说。该学说认为,各个相袭的朝代以土、木、金、火、水等五德的顺序进行统治,周而复始。秦得水德,水德尚黑,所以秦的礼服旌旗等都用黑色。这实际上反映出,秦代采用终始五德说旨在( ) A.宣扬以德治国 B.辩护政治法统 C.推动经济交流 D.加强民族融合 B [根据材料“该学说认为,各个相袭的朝代以土、木、金、火、水等五德的顺序进行统治,周而复始”可知其采用终始五德说是为了辩护政治法统,故B项正确。] (对应学生用书第8页) 以秦朝政治制度为例活用史料分类[史料实证] [理论阐释] 常说的史料,就是指那些人类社会历史在发展过程中所遗留下来的,并帮助我们认识、解释和重构历史过程的痕迹,详细地说就是研究历史和编纂史书所用的资料。史料是研究历史、获取历史结论的直接或者间接依据。鉴别运用史料, 解读获取信息,加强处理史料的能力,也是高考考查目标中“解读和获取信息”能力的要求。 1.按表现形式分为文献史料(指以文字形式记载的史料)、实物史料(历史上人类活动各种物件)和口述史料(口头叙述并记录下来的资料)。 2.按资料价值分为第一手史料和第二手史料。第一手史料:原始史料,即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历史人物发生时代流传下来的材料,直接反映了研究对象的情况;第二手史料是经过后人转述、记录或运用第一手史料所作的研究及诠释的材料,间接反映了研究对象的情况。实物史料一般都是第一手史料;文献史料中第二手居多;口述史料辗转相传,需要仔细甄别。 3.其他分类:有意史料(官方组织编写)与无意史料(官方无意遗留下来的档案、文件及私人日记等);“正史”(官方记载)与“野史”(私家编撰史书或民间记载)。从史料价值看,无意史料多为第一手史料。 [运用点拨] 1.有关秦朝的文献史料 秦有天下,裂都会而为之郡邑,废侯卫而为之守宰(宰:地方官),据天下之雄图,都六合之上游,摄制四海,运于掌握之内,此其所以为得也。不数载而天下大坏,其有由矣。亟役万人,暴其威刑,竭其货贿……时则有叛人而无叛吏,人怨于下而吏畏于上。天下相合,杀守劫令而并起。咎在人怨,非郡邑之制失也。 ——柳宗元《封建论》 [点拨] 柳宗元在《封建论》中指出: (1)秦朝统一后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巩固了国家的统一。 (2)秦朝灭亡不是郡县制的错误,是秦朝暴政引发的,柳宗元肯定了秦推行郡县制加强中央集权的积极作用。 2.有关秦朝的实物史料 [点拨] 实物史料秦铜权、秦半两钱反映出秦为巩固国家统一,采取了统一度量衡和货币的措施;秦简上的法律条文反映了秦制定《秦律》,明法度,定律令。 3.(对接高考)不同历史时期都有大量史料,按照史料分类, 学会甄别史料的真伪,任何一个历史结论都必须有史料的支撑,而运用史料论证历史问题的前提是史料必须真实可靠。高考命题往往侧重于论从史出,史论结合。 [针对训练] 1.据秦琅邪石刻,皇帝之土,西涉流沙,东有东海。但西汉学者编写的《淮南子》等书说颛顼帝即已“西济于流沙”,大禹“东渐于海,西被于流沙”,更有“纣之地,左东海,右流沙”。上述差异最能说明( ) A.《淮南子》等书以传说贬抑秦始皇 B.年代久远导致历史记述莫衷一是 C.历史材料的运用首先要辨别真伪 D.石刻与文献形成证据链印证历史 C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把握史料运用的基本原则。秦琅邪石刻和《淮南子》关于国土何时达到流沙的记载不同,说明在史料运用的时候要持慎重的态度,首先要辨别真伪,才能形成正确的历史认知,故C项正确。《淮南子》仅叙述了颛顼帝、大禹、纣时国土达到的地区,无法体现以传说贬抑秦始皇,故A项错误。B项陈述了“差异”,没有说明题目主旨,故排除。石刻与文献记载的差异明显,无法形成证据链来印证历史,故D项错误。] 2.(2017·成都模拟)四川省博物馆藏有一块文字残缺的《九域守令图》石碑,其中一段碑文是:“至于□国,天下分而为七。□并四海,变易古制,始为□县。更□、□分裂,至□灭陈,天下方合为一。”“□”处缺失的文字应该是( ) A.周 B.秦 C.汉 D.唐 B [本题考查秦统一六国。“天下分而为七”中的“七”是指战国七雄,由“并四海”“天下方合为一”可知,这应指秦国统一六国,故“□”处应为“秦”,B项正确。]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