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第1课窦娥冤教案5 人教版必修4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高中语文第1课窦娥冤教案5 人教版必修4

窦娥冤 教学目标及切入点    1.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元杂剧的特点;    (2)整体感知,把握本剧的剧情和结构;    (3)通过窦娥冤这一历史冤案,认识当时社会的黑暗和统治者的残暴;    (4)通过窦娥这一形象的毁灭,体味悲剧的含义。    2.切入点    从“冤”字切入,在品味戏剧语言的基础上,紧扣“冤”字展开教学。     教学过程    1.预习    (1)认真阅读单元后《古代戏曲鉴赏》一文。    (2)诵读剧本至少两遍。    2.导入    由“起誓”这一特殊生活现象导入课文,随后介绍作者及其生活的时代,让学生了解戏曲所特有的时代内涵和这种独特文学形式的文体特点,从而为欣赏本文奠定基础。    3.进入新课    (1)检查预习任务“认真阅读单元后《古代戏曲鉴赏》一文”,初步了解元杂剧的特点。    (2)检查预习任务“诵读剧本至少两遍”,整体感知,把握本剧的剧情和结构。    学生通过反复诵读进一步把握剧情,然后结合课下注释用简洁的语言概述本剧的情节梗概。注意区别概述与复述的不同。    4.剧本诵读,赏析戏剧矛盾    (1)赏析[端正好]和[滚绣球]两支曲子,理解窦娥冤从何来。    (2)赏析[倘秀才]和[叨叨令]两支曲子,理解为何“后街里去死无冤”。    (3)赏析“卜儿哭上科,云”部分和[快活三][鲍老儿]两支曲子,理解窦娥为何负屈衔冤。    (4)赏析剩下的部分,理解窦娥是如何为自己申冤的。    5.研读剧本,赏析戏剧人物 ‎ 3‎ ‎   通过对窦娥负屈含冤、开场鸣冤和发誓申冤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这是一个柔弱、善良而又顽强的女子,为了婆婆自愿负屈衔冤,面对黑暗的社会无可奈何,在迷信上天、抱怨上天的同时,只能把自己的一腔冤屈向天倾诉,希望上天能够给自己申冤。    6.讨论分析窦娥的悲剧    (1)社会的悲剧    在元代那个动荡不安的社会,管理者昏庸无能,是非不分,流氓横行霸道,谋财害命。黑暗的社会滋生了他们,纵容了他们,他们互相勾结,构成了虐民的罗网。在这张网下,人的生命没有什么保障。窦娥的冤狱不是个人的悲剧,而是时代的悲剧,是悲剧的时代产生的时代的悲剧。    (2)生命的悲剧    读《窦娥冤》见到了腐败与昏庸,丑恶与无耻,但悲剧是那个时代的。如今的社会,仍有正义与邪恶的斗争、光明与黑暗的交锋。可以说,窦娥的悲剧更多地是一个生命的悲剧。一个无辜的生命被戕害,一个美好的形象被毁灭,我们在感叹她的冤屈的同时,也给予了她同情的眼泪,感到真善美被毁灭时的悲愤和心灵的震撼。正如鲁迅所说:悲剧是把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    7.课堂实践活动    展示“山西黑砖窑事件”相关资料,让学生谈谈对这个当代悲剧的认识。    这项实践活动也可改为课堂写作练习,每个同学写一段话,不少于200字,用时10~20分钟。教师可根据学生具体情况决定这种迁移能力训练的方式。    8.课后练习    (1)积累与整合    总结归纳本文出现的元杂剧的相关知识。    (2)思考与领悟    课外阅读《梧桐雨》《汉宫秋》《赵氏孤儿》等篇目,并选择其中一篇写读书笔记,从戏剧矛盾或戏剧人物方面入手,写一篇不少于300字的短评。    (3)应用与创新    ①‎ 3‎ 在各地大打文化招牌引资发展的今天,窦娥家乡东海县也想打出窦娥的招牌来扩大当地的影响,从而引资发展旅游业。但是,这个念头一出来,就引起了东海县百姓的争论。那么,作为一个旁观者,你认为这件事情可行吗?如果认为可行,那就请你替东海县的宣传部门写一篇100字的文化宣传语。如果认为不可行,那就请你给东海县的领导写一篇100字的反对语。    ②学完本剧后,有位同学对窦娥深表同情,为窦娥拟了一副对联来鸣冤,请你对出下联。另外,你还可以根据本剧内容,自选角度,尝试再拟一副对联。    A.上联:天不天,地不地,天地混沌把人欺。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自拟对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教学反思 ‎ ‎《窦娥冤》是一篇传统课文,也是一篇精讲课文,以前总是对它进行详细的分析,结果适得其反,非常好的一篇文章,却总是讲不出它的精彩之处。我对此进行了反思,最后,决定舍弃面面俱到地讲授,把元杂剧的知识留给学生自己整理,把对课文细节部分的研读并入对“冤”的体会当中,对课文进行整体教学,充分信任和挖掘学生的学习能力。    《窦娥冤》的语言很接近口语,学生读起来没有多大障碍,因此应放手让学生读;剧本中许多细节的东西也都不在课堂上提及和处理,而是留给学生一个赏析的空间。本节课紧紧围绕“冤”字展开,把戏剧矛盾和人物形象的把握放到了对“冤”的分析之中,既紧扣了剧本中心,又照顾了对戏剧的诵读,同时也引起了学生对本剧矛盾冲突的思考,使他们顺利地把“冤”和“悲”结合起来,深刻地理解本剧的悲剧色彩。    因为本文教学的出发点是整体理解,所以在教学中重视对戏剧语言的诵读和品味,在诵读和品味中完成教学目标,做到紧扣文本,深刻严谨。 ‎ 3‎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