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22 发布 |
- 37.5 KB |
- 13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辽宁省联合校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
联合校第一次月考试题 高二历史 命题人:凌海三高中历史组 考试时间90分钟 试卷满分:100分 第I卷(选择题,共3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我们中国人自古就有“同祖同宗”“认祖归宗”“寻根问祖”“叶落归根”等民族认同感和归属感。下列与之对应正确的是( ) A.夏、王位世袭制 B.周、分封制 C.周、宗法制 D.唐、科举制 2.唐朝建立的三省六部制,为解决皇权和相权的矛盾提供了一种较为科学的方式。所谓“科学”,实质上是指( ) A.皇权独尊同时调动宰相积极性 B.三省分工限制皇帝的专制独裁 C.建立一个公开公平的选官体系 D.消除了皇权与相权之间的矛盾 3.古代雅典民主政治鼎盛之际,公民大会曾允许任何公民就任何问题发言,只要他在祭坛上放一枚橄榄枝表示请愿即可。这反映出古代雅典( ) A.政治生活缺乏法制基础 B.氏族贵族势力铲除殆尽 C.直接民主保障参政机会 D.公民权利不受城邦限制 4.近代某一法律规定:“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该法律的进步性是( ) A.确立了民主共和政体 B.宣告了封建制度的终结 C.宣示了中华民族独立 D.开启了政治民主化进程 13 / 13 5.“在这样一种深厚的文化积淀之上,中国在选择政党制度时必然要寻求一种与之相适应的、符合中华民族和合’文化传统的政党制度。”新中国“符合文化传统”的政党制度是( )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民主集中制度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6.五千年文化,三千年诗韵。魏晋文学家左思曾在《咏史》中写道:“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地势使之然,由来非一朝。”这意在批判( ) A.察举制 B.征辟制 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 7.中国著名历史学家傅衣凌先生曾说:“中国古代的体制,不在长期停滞,妙在最富有弹性。”那么最能体现这种冲破世袭特权,官僚高度流动的弹性的制度是( ) A.确立三省六部制 B.确立王位世袭制 C.创立中央集权制 D.开创科举制度 8.1854年,英国财政部高级官员对英国文官进行了全面调查,提出了 著名的《关于建立英国常任文官制度的报告》。报告建议设立常任文官制度,包括考试、录用文官、重视文官的专业水平、提拔优秀文官等等。这一报告出台的主要原因是( ) A.内阁地位发生根本变化 B.工人阶级要求提高政治地位 C.社会经济结构持续变动 D.民众科学素养普遍得以提高 9.1983年美国联邦人事总署署长艾伦,坎贝尔教授来华.讲学时曾说:“当我接受联合国的邀请来中国讲授文官制度的时候,我深感惊讶。因为在我们西方所有的政治学教科书中,当谈及文官制度时,都把它的创始者归于中国。”这是因为( ) A.西方文官制度借鉴了中国的科举制度 B.西方文官制度借鉴了中国的中央集权制 13 / 13 C.西方文官制度借鉴了中国的承相制度 D.西方文官制度借鉴了中国的秘密建储制 10.19世纪中叶以前英国的官员任免制度实行的是“政党分肥制”,上台的执政党会大批更换政府的工作人员。后来英国采用了新型的文官常任制度,通过严格的考试录用文官,一旦录用,其任职终身化不受党派更替的影响。文官制度的确立( ) A.容易导致政府官员腐败 B.提高了政府的工作效率 C.体现了英国政治的保守性 D,降低了英国民主化程度 11.1905年开始,清政府每年一-次举行游学(指离开自己熟一悉的环境)。毕业生考试,合格者分别“赏给”进士、举人。新学堂毕业生也得到相应的荣衔。1906年清政府颁布《举贡生员出路章程》六条,广开门路,原有举贡生员尽量安排,稳定了数以万计很难再进学堂的那部分士人。这些举措( ) A.彻底废除了科举取士制度 B.关注了新旧体制的衔接 C.使近代教育制度得以完善 D.利于民族资产阶级参政 12. 20世纪50年代初,毛泽东曾告诫全党:“治国就是治吏。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将不国。如果一个个都寡廉鲜耻,贪污无度,胡作非为,国家还没有办法治他们,那么天下一定大乱。”毛泽东在当时说这句话的目的在于( ) A.惩治干部贪污腐败,恢复国民经济 B.提高干部素质,推行政治体制改革 C.加强干部思想道德建设,提高治国水平 D.加强干部廉政建设,巩固新生政权 13.“面向社会招揽人才,只讲德行与能力,使得许多熟知一民间疾苦体恤劳苦民众的有德之士进入中央政府,为官员集团注入了新鲜液,”此段材料描述的是我国古代( ) A.军功爵制 B.察举制 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 14.两汉时期,由中央到地方实行分级负责、层层对官吏进行考核;唐代出现了专门考核机构吏 部考功司;宋代设审官院、考课院和监司负责不同类别官吏的考核;明清主要由更部负责官员考核,由部察院协同工作。这表明( ) 13 / 13 A.专制皇权不断强化 B.官吏考核逐渐规范 C.中央集权不断加强 D.官员选拔日渐科学 15. 明初,设六科给事中,史载,“明代虽罢门下省长官,而独存六科给事中,以掌封驳之任,旨必下科,其有不便,给事中驳正到部,谓之参科,六部之官无敢抗科参而自行者.”六科给事中的设立( ) A.导致中央集权遭到削弱 B.加强了对全国官员的监察 C.引起中枢决策发生异变 D.减少了行政决策中的失误 16.“当君主式微,议会往往会成为贵族内证、打击对手的政治平台"下院议员由各那推举而非通过恩赐制当选,然而直到14世纪末,立法活动被上院贵族所把持,下议院只能偶尔作为次要角色参与。由材料可知14世纪之前的国王( ) A.恩赐官职给身边的人 B.权力受到议会限制 C.议会制约君主进行政治恩赐 D.上下两院联合行动制约国王 17.1870年英国枢密院关于文官制改革的命令规定:多数重要文官职位必须按照文官制度委员会的要求,通过公开竞争考试,择优录用。英国近代的文官制度建立( ) A.标志英国君主立宪制形成 B.适应政府专业化和制度化管理 C.推动英国建立责任制内阁 D.标志英国过渡到近代工业社会 18.18世纪末以来,“东学西进”使得西欧各国借鉴中国的科举制,逐步推行文官考试制度,促进社会发展。但是科举制在中国却严重阻碍社会的进步,并最终被除。造成这种不同后果的根本原因是( ) A.西欧的文官考试制度是新生事物,中国的科举已实行1000多年 B.西欧文官考试制度注重实用性知识,中国科举制八股取士很僵化 C.西欧的文官考试制度公平公开,而中国的科举制作弊现象严重 13 / 13 D.西欧处于资本主义上升时期,而中国处于封建主义走向衰落时期 19.某科研机构深入我国农村调查显示,新中国成立以来,村干部的社会特性经历了一个历史演变过程:即从解放初的家庭 出身成分(贫下中农)——一人民公社时期的工作积极性(劳模、劳动积极分子)-——改革开放初期的自身能力强(更多表现为基于个人魅力的宗教权威)——社会关系网络(社会关系权威)——经济实力(经济权威)。这一历史现象反映了( ) A.宗法实俗操控农村民主选举 B.时代需要影响村干部选任标准 C.经济实力决定干部社会特性 D.复杂历史左右民主政治建设 20.“王”字在甲骨文中是一把斧头的形象,象征军事首领的征伐权力。 战国时期,孟子认为,“以力假仁者霸…...以德行仁者王”。他的观点( ) A.与甲骨文“王”字的本义一致 B.是“无为而治”的理论依据 C.体现出儒家强调教化的政治理念 D.奠定了宗法制度的思想基础 21. 宋代,由理学家撰写的乡约是很多士人用儒家思想教化乡民的重要工具。明清时期,地方官广泛推行乡约制度,宣讲皇帝的“圣谕"成为乡约的重要内容。这反映出明清时期( ) A.皇权借助儒学进一步扩张 B.国家权力全面深人了基层社会 C.理学逐渐成为了官方哲学 D.儒学丧失了社会道德教化功能 22.罗马共和国时期,平民和贵族展开了长达两个世纪的斗争,斗争的成就 主要体现为其间所颁布的一系列法律。恩格斯曾评论说:“氏族贵族和平民不久便完全溶化在国家中了。”这一长期斗争的结果是( ) A.贵族的特权被取消 B.罗马法体系最终形成 C.公民与贵族法律上平等 D.自由民获得相同的权利 13 / 13 23.德国文学家歌德说,罗马法“如同一只潜人水下的鸭子,虽然一次次将自己隐藏于波光水影之下,但却从来没有消失,而且总是一次次抖擞精神地重新出现”。对此的正确理解应是,罗马法( ) A.是近代欧洲大陆国家法律的基础 B.为欧洲近代社会确立了行为规范 C.所维护的民主制度历史影响深远 D.不断地改变了欧洲历史发展方向 24.1545年12月,基督教第19届公会在德意志特伦特召开。与会者首先肯定了《圣经》的信仰权威作用,但同时也将基督教的传统置于与《圣经》同样的地位,“口传圣经”与文本《圣经》同为信仰的源泉。基督教公会这一做法旨在( ) A.维护“口传圣经”的地位 B.规范基督教的教义 C.扩大基督教会的影响 D.应对宗教改革冲击 25.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取得了较大的发展。其中,使民主法制建设达到新的发展高度,堪称中国法制建设里程碑的举措是( ) A.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方针 B.1982年全国人大通过了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1994年第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台湾同胞投资保护法》 D.1999年第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把“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写进宪法 26.习近平主席指出,弘扬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发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它是中华民族坚强团结在一起的精神力量。下列能体现爱国主义精神的是( ) A.“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B. “变法图强,维新变法” C.“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D.“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13 / 13 27.中国家训传统源远流长。明清时期,苏州家训数量庞大,内容丰富。与其他地区相比,苏州家训中“禁戒”尤多,尤其强调戒禁赌博、诉讼和酒色。这折射出当时苏州( ) A.社会秩序严重混乱 B.商品经济发展繁荣 C.传统文化保存良好 D.宗法观念根深蒂固 28. 世界法律一般划分为五大法系:大陆法系,英美法系,阿拉伯法系,印度法系 和中华法系。根据你对中国传统思想文化背景的了解,指出传统中华法系的特征是( ) A.重私法和法典权威,明确立法与司法分工 B.以礼人法,礼刑结合,国家确认家族法规 C.以判例法为主要表现形式,宗教教规人法 D.效法英美,中西结合,救亡图存色彩强烈 29.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法制建设任务,一方面是彻底废除国民党时期的旧法,另. 方面进行了新法的创建,如制定了临时宽法《共同纲领》,起草了《刑法大纲》《诉讼程序通则》《公司法》等,这些法制工作的开展( ) A.形成了日趋完备的法律体系 B.增强了人民的法律意识 C.确立了依法治国的治国方略 D.有利于实现党的新任务 30.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目标。1999年3月,全国人大九届二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是这次会议的重要成果。该成果的核心内容是( ) A.以根本大法形式确定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治国方略 B.强调国家的根本任务是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C.提出了中国共产党人对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初步构想 D.设立经济特区,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经济管理体制 13 / 13 第II卷 非选择题 共3道大题,其中第31题14分,第32题14分,第33题12分,共40分 3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4分) 材料一 纵观中国古代文官选拔制度的发展趋势,其选拔范围在不断地走向扩大和开放,逐渐由统治阶级内部选拔发展到向全社会开放。隋唐时期,中国再度实现了大一统,创立科举制,把平等竞争机制引入选官制度,向社会各阶层人士敞开了入任的大门,使封建政府可以从社会各阶层吸纳大量优秀人才进入各个管理部门。 ——摘编自张国安《中国古代文官选拔制度及其现代借鉴》 13 / 13 材料二 光荣革命后,旧制度带来贪污腐败、卖官鬻爵,政治丑闻屡见不鲜。这些严重影响到工业资产阶级要求加速发展经济和实现自由竞争的愿望。19世纪50年代,英国工业革命的完成,加大了政府工作量,也使得政府工作变得更加复杂化、更加专业化,需要更多的专业人员管理这些新老产业。 ——摘编自徐愿《英国近代文官制度的建立及其影响》 材料三 (英国)文官职责是执行政府的政策。他们是“非政治分子”,不参加党派斗争,不参加政党 政治活动,不得竞选议员,保持政治中立。在内阁时常更迭的情况下,他们不与内阁共进退,无过错不被免职。还经常受大臣们的咨询,向其提供情报、知识、经验。这些职能的行使,使文官成为统治阶级“从不更迭”的幕后政府。 ——摘编 自鲍红信《英国近代文官制度的建立》 (1)根据材料一 .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古代文官选拔的特点和作用。(7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英国近代文官制度建立的原因。(3分) (3)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近代文官制度建立的影响。(4分) 3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13 / 13 材料一 …...中 国法的界定十分模糊,倒是皇帝圣旨、朝廷法令、祖宗遗训更具威力。因为法自君出,皇帝钦定法律,皇权置于法律之上,法律对皇权的约束作用微乎其微。法律遇到开明皇帝有些用,一遇到昏庸暴君,无法无天,所谓“人亡政息”。....这遗风流传至今即权大于法,有法不依,执法不严,徇情枉法。 ——史仲文《中国人走出死胡同》 材料二 1954年宪法既确认了社会主义原则和人民民主原则,又在原则实现的具体方法和步骤上,不拘泥于某种固定的模式。它记载了我国人民一百多年来英勇奋斗的胜利成果,又总结了建国五年来革命和建设的经验,丰富和发展了《共同纲领》。1982 年宪法体现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所确立的路线、方针、政策,成为中国在历史新时期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曹建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问题研究》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法律制度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举例说明近代中国资产阶级以法制取代专制的实践。(6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1954年宪法”的特征,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1982年宪法颁布以来,中国民主法制建设所取得的主要成就。(8分) 3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13 / 13 人类肯定想象不出比这更好的政府:一切都由一级从属一级的衙门来裁决,官员必须经过好几次严格的考试才录用。在中国,这些衙门就是治理一切的 机构....…如果说曾经有过一个国家,在那里,人民的生命、名誉和财产受到法律保护,那就是中华帝国。…...尽管有时君主可以滥用职权加害于他所熟悉的少数人,但他无法滥用职权加害于他所不认识的、在法律保护下的大多数百姓。…...类智慧不能想出比中国政府还要优良的政治组织。 ——摘编自伏尔泰《风俗论》 结合中国古代史的有关知识,评述材料中作者的观点。 (可以赞成或者反对作者观点。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条理清晰) 13 / 13 高二历史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5 C A C A D 6—10 C D C A B 11—15 B D B B D 16--20 A B D B C 21—25 A C A D D 26—30 D B B D A 二、非选择题 31【答案】(14分) (1)特点:具有面向社会的开放性; 具有公开竞争的平等性; 具有择优录取的选择性。 作用:促进了官员素质的提高; 推动了社会不同阶层的流动: 扩大了封建统治基础; 选拔了大量人才; 有利于社会的公正公平。 (2)原因: 旧的选官制度导致了政治腐败; 工业发展要求文官队伍更加专业化; 资产阶级平等自由思想的推动。。 (3)影响:有利于提高政府政策的持续性和稳定性; 促进了西方文官制度的建立与完善。 32.【答案】(14分) (1) 特点: 法律是由君主制定; 皇权大于法律; 体现了中国古代君主专制的法律原则。 实践: 1912年,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革命派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它是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是中国政治民主化的里程碑。 (2)特征:原则性与灵活性的结合; 历史与现实的结合。 成就:提出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历史任务并将其写人宪法; 积极发展村民自治、城市居民自治等各种形式的基层民主,不断提高人民有序政治参与的能力和水平。 33.【答案】(12分) 示例一: 观点: 否定作者认为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具有优越性。 评述: 角度一:皇权至高无上,皇帝从决策到行使立法、行政、司法等权力具有独断性和随意性。 角度二:中央集权加强,限制了地方自主性和创造性。 13 / 13 角度三:专制制度是为了维护封建经济,在封建社会末期,阻碍了新兴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的发展,束缚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角度四:君主专制下,统治者推行的文化专制政策,钳制了思想,压抑了创造力。 示例二: 观点: 赞成作者认为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具有优越性。 评述: 角度一:有利于多民族封建专制国家的建立、巩固和发展,有利于维护祖国统一与领土完整。 角度二:能有效地组织人力、物力和财力从事大规模的生产活动和经济建设,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角度三:在统的环境下,有利于各民族的融合,有利于各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 角度四:为人类创造了高度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 13 / 13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