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22 发布 |
- 37.5 KB |
- 31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2020届一轮复习人教版:专题5古代希腊民主政治和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学案】
第二单元 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和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 导学案5 古代希腊民主政治和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 一、古代希腊民主政治 (一)古希腊历史分期 1.爱琴文明时代:爱琴海地区青铜器时代,包括克里特文明与迈锡尼文明,约公元前2000至前1200年。约公元前12世纪,从北方来的尚处在原始社会的多利亚人侵入希腊,毁灭了迈锡尼文明,氏族制度重新盛行,希腊历史的发展出现了暂时的倒退。 2.荷马时代:铁器时代开始。约公元前11至前9世纪。希腊原始公社制度逐渐瓦解,奴隶已经出现,正处在阶级社会的前夜。 3.早期希腊:约公元前8至前6世纪,是希腊奴隶制城邦形成时期。 4.希腊古典时代:约公元前5至前4世纪,是奴隶制城邦的兴盛和衰亡时期。 5.马其顿统治下的希腊:公元前4世纪马其顿控制希腊到公元前2世纪中期。此后是罗马征服和统治时期。 (二)地理环境对古希腊文明的影响 政治上 易形成小国寡民的城邦,有利于建立公民直接参与的民主政治 经济上 海岸线曲折,众多优良港湾,为工商业者开展航海贸易提供了便利条件 续表 价值观上 商业贸易的发展要求自由、平等的环境,这有助于古希腊人平等观念的形成和民主政治的建立 民族精神上 小国寡民的城邦提供了古希腊人到海外建立殖民地的动力,造就了古希腊民族勇于开拓进取、善于求索的民族精神 (三)雅典民主政治的确立 1.形成条件 (1)地理条件:古希腊以海洋为依托,山岭纵横,造就了众多的城邦国家。 (2)政治条件:希腊城邦小国寡民、独立自主,使公民能直接地参与城邦政治,积极追求民主权利。 (3)经济条件:在海外贸易和工商业发达的城邦,新兴工商业者阶层强烈要求民主权利。 2.发展历程 3.特点 直接民主 公民直接参与城邦政治活动 主权在民 公民大会对国家事务拥有最高决策权,是“主权在民”的集中表现 轮番而治 公民轮流担任公职,负责国家事务 崇尚法治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民主政治运行的基本原则 权力制约 国家机构权力虽有分工,但互相交错 4.评价 (1)进步性: ①民主的创举。提供集体管理的新形式、创造民主运作的新方式,对近代西方资产阶级民主政治有着深远的影响,成为西方政治文明的源头。 ②多数人参政。集体决策、选举和群众监督,开创了诸多对后世影响深远的制度。 ③推动文化事业的发展。民主制重视全体公民的个体自由和责任感,铸就了雅典人渴求知识、乐于探究的民族性格,从而促进了本国政治、经济、文化的蓬勃发展,促进了希腊的全面繁荣,使古代希腊在文化领域取得众多辉煌成就。 (2)局限性: (四)古代雅典民主与近代西方民主的关系 1.古代雅典民主政治与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区别 (1)古代雅典民主为直接民主;近代西方民主为间接代议制民主。 (2)古代雅典民主为少数成年男性公民的民主;近代西方民主则更加广泛,基本实现了普遍的民主。 (3)近代西方民主在制约机制、治理机制和程序等方面更加完善。 2.雅典民主对西方近代民主的影响 雅典民主政治的表现 对西方民主政治的影响 抽签选举 近代选举制的起源 人民主权 近代以来主权在民思想的开端 五百人议事会按公民人数分配名额 比例代表制的开始 五百人议事会规定的任期 近代资产阶级代议制下任期制的渊源 二、罗马国家的兴衰与罗马法 (一)罗马国家的兴衰 1.王政时代(约前753年至前509年):约公元前753年,慕洛王始建罗马城。公元前6世纪中叶的塞尔维乌斯·图利乌斯改革,标志着罗马国家的产生。 2.共和时代(约前509年至前27年):公元前509年,罗马人赶走暴虐无道的塔克文,建立起由罗马贵族掌权的共和国。国家由执政官、元老院和公民大会三层机构组成。至公元前2世纪,罗马已经扩张成为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国。 3.帝国时代(前27至公元476年):公元前27年,屋大维确立个人独裁统治。因其采用“元首” 称号,这种制度被称为元首制,元首制实质上是披着共和外衣的君主专制。395年,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罗马,东罗马帝国以君士坦丁堡为都;西罗马帝国仍然以罗马城为都。 4.中世纪(476—1453年):476年,西罗马帝国被日耳曼人消灭,欧洲进入中世纪;1453年,东罗马帝国(即拜占庭帝国)为奥斯曼帝国所灭,欧洲中世纪结束。 (二)罗马法 1.演变过程 (1)从习惯法到成文法: (2)从公民法到万民法: ①背景:罗马的对外扩张使不同民族之间的矛盾凸显;随着商品经济和贸易的发展,在政治经济活动中产生了新矛盾。 ②影响:公元3世纪,罗马法律的适用范围从局限于罗马公民到适用于罗马统治范围内一切自由民。万民法成为适用于罗马统治范围内一切自由民的法律。 (3)由零散到形成体系: ①零散:罗马帝国皇帝颁布法令;法学家积极编纂法典,进行法律解释。 ②形成体系:6 世纪,东罗马帝国皇帝查士丁尼组织法学家,将罗马法加以系统化和法典化,汇编成《民法大全》。 2.内容分类 (1)主要内容: 人法 人法是对在法律上作为权利和义务的主体的人的规定,包括自然人、法人的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以及婚姻家庭关系等内容。自然人必须具有人格,即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资格。奴隶因其不具有法律人格,不能成为权利义务主体,而被视为权利客体 物法 物法在私法体系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是罗马法的主体和核心,对后世资产阶级民法的影响最大。物法由物权、继承和债三部分构成 诉讼法 诉讼分为公诉和私诉两种。公诉是对直接损害国家利益案件的审理;私诉是根据个人的申诉,对有关私人利益案件的审理。私诉是保护私权的法律手段,相当于后世的民事诉讼 (2)主要分类: 法律对象 根据法律所调整的不同对象可划分为公法与私法。公法包括宗教祭祀活动和国家机关组织与活动的规范;私法包括所有权、债权、婚姻家庭与继承等方面的规范 表现形式 依照法律的表现形式可划分为成文法与不成文法。成文法是指所有以书面形式发布并具有法律效力的规范,包括公民大会通过的法律、元老院的决议、皇帝的敕令、裁判官的告示等;不成文法是指统治阶级所认可的习惯法 适用范围 根据罗马法的适用范围可划分为公民法和万民法。公民法是指仅适用于罗马公民的法律;万民法是调整外来人之间以及外来人与罗马人之间关系的法律 立法方式 根据立法方式不同可划分为市民法与长官法。长官法专指由罗马高级官吏发布的告示、命令等所构成的法律,内容多为私法。其主要是靠裁判官的司法实践活动形成的 3.基本原则 (1)平等原则:罗马法时代,是奴隶制社会,不会存在人人平等。但是对于民事活动中当事人的地位,主张平等原则。该原则发展成后来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 (2)法人制度:罗马法没有法人名词,但是设立了法人制度,对法人分为社团和财团,并对法人的权利义务做了比较系统的规定。 (3)一夫一妻制度:与现在内涵不一样,但是至少给我们创造了一个名词,成为后人战斗的武器。 (4)物权法定制度:罗马法强调物权的范围和种类都由法律规定。所有权为自然权,为核心权利。后来该原则发展成“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5)继承制度:实行遗嘱至上原则;遗嘱继承优先于法定继承,尊重当事人的意愿。 4.立法精神——自然法 (1)概念: 自然法不是具体的法律条文,而是一种法律观念,一般指人类所共有的权利或正义体系,是社会得以维系的人类正当行为的原则(如人人生而平等,都有资格享有某些基本权利等)。它先于国家而存在,高于一切人定法 和人为权力。国家立法机关制定的成文法及国家权力应是自然法的体现和实现自然法的保障。自然法无论与习惯法和成文法,还是与公民法和万民法,都不是并列概念,它不是罗马法发展的一个具体阶段。 (2)意义: 这种自然平等思想是对罗马法律实践的理论概括和升华,标志着罗马法学的高度成熟。自然法是罗马法学的最光辉之处,奠定了罗马法的永恒价值。 5.基本特征 从地位 上看 罗马法是古罗马政治制度的核心,是欧洲最早的一部比较系统完备的法律体系;是西方政治文明的源头之一 从形式 上看 体现出与时俱进、适应时代和形势需要的特点 从内容 上看 维护了罗马公民和自由民的社会地位,调整了财产关系,规定奴隶制度和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具有时代性的特征;内容丰富、体系完善,涉及政治、经济、思想等领域 从作用 上看 是维系帝国和巩固统治的强有力的工具,对后世的影响深远 从局限 性上看 体现出帝国统治者的意志和要求,不可能真正实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其实质是维护少数奴隶主利益的工具,属于奴隶制社会法律体系 6.历史地位 (1)作用(对罗马的影响):维系古罗马国家的政治经济统治。 (2)影响(对后世的影响): 罗马法对后世的影响既表现在具体的法律制度上,也表现在抽象的法律精神上。 ①罗马法在司法实践中形成的具体的法律制度和原则对后世产生很大影响。 法律 制订 在私法领域,如契约、债务、继承和物权制度等。拿破仑时期颁布的《民法典》就是以罗马法为蓝本的,19世纪末20世纪初日本的民法、中国清末和民国时期的民法,也不同程度地受其影响 陪审 制度 罗马法的陪审制度对西方国家有重要影响,罗马律师制度是现在世界各国律师制度的初级形式 司法 原则 西方国家司法实践中的某些原则也源于罗马法,如案件的裁决要有文字记录,以作为日后审案的参考;没有证据不能定罪等 ②罗马法的法律精神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 “罗马法流传至今仍不减其影响,主要在于其蕴含的罗马法精神。罗马法精神主要包括自然法精神、私法精神和理性精神。这三者激发了当代人的社会主体意识。”由于受自然法思想的影响,罗马法的法律精神博大精深,具有永恒价值。罗马法中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理念、对公平正义的追求,到了近代社会,在资产阶级追求民主自由的斗争中焕发出更加旺盛的生命力。由于罗马法对公平正义的追求,从而使得罗马法并不仅仅只是阶级统治的工具,而且还寄托着人类一直以来的美好理想和价值追求。 7.复兴运动 (1)原因:12世纪初,西欧各国先后出现了一个研究和采用罗马法的热潮,史称罗马法复兴。罗马法的复兴不是偶然的,其根本原因是当时西欧的法律状况同商品经济发展及社会生活极不适应。而罗马法是资本主义社会以前调整商品生产者关系的最完备的法律,这一法律遗产可以满足当时西欧各国一般财产和契约关系的发展变化的需要。 (2)过程: ①1135年在意大利北部发现《查士丁尼民法大全》原稿,从此揭开了复兴罗马法的序幕。部分学者采用中世纪西欧流行的注释方法研究罗马法,因而得名为“注释法学派”。他们帮助人们了解和熟悉了罗马法,为运用罗马法奠定了基础。 ②“注释法学派”之后又形成了研究罗马法的“评论法学派”。该学派的宗旨是致力于罗马法与中世纪西欧社会司法实践的结合,以改造落后的封建地方习惯法,使罗马法的研究与适用有了新的发展。 (3)意义: ①罗马法的运用,使商品经济得到比较顺利的发展,市民阶层的力量不断加强;同时也推动了王权的加强和扩张。这些都有利于民族统一国家的形成。 ②经过罗马法复兴,以研究《民法大全》为突破口和中心,法学蓬勃发展起来,形成了一个世俗的法学家阶层,改变了教会僧侣掌握法律知识的情况,从而为正在成长中的资本主义提供了现成的法律形式。 1.(2019·哈师大附中模拟)《剑桥古代史》中描述:希腊人“不仅可以享受阿提卡的橄榄油和葡萄酒,而且可以食用黑海的谷物和干鱼,品尝腓尼基的椰枣和西西里的干酪”。这种饮食特点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A.人文主义思潮兴盛 B.工商业和海外贸易发达 C.政治环境民主宽松 D.古希腊近海多山少平原 解析 人文主义思潮兴盛在材料中无体现,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不仅可以享受阿提卡的橄榄油和葡萄酒,而且可以食用黑海的谷物和干鱼,品尝腓尼基的椰枣和西西里的干酪”可得出工商业和海外贸易发达,故B项正确;政治环境民主宽松在材料中无体现,故C项错误;古希腊近海多山少平原是商品经济发展及对外贸易发展的原因,但在材料中无体现,故D项错误。 答案 B 2.(2019·衡阳调研)古代雅典设有很多警奴,每当公民大会的日子,警奴就用浸过湿漆的鞭子将公民赶往公民大会会场。据此可知( ) A.公民大会参与者众多 B.公民的权利受到限制 C.公民消极对抗执政者 D.雅典民主带有强制性 解析 材料没有反映公民大会参与者多少的问题,故A项错误;材料无关公民权利受限制的问题,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反映公民对待警奴的态度,无法得出公民消极对抗执政者的结论,故C项错误;材料中警奴用浸过湿漆的鞭子将公民赶往公民大会会场,说明强制要求公民参与公民大会,故雅典民主具有强制性,故D项正确。 答案 D 3.(2019·重庆模拟)《新全球史》写道:“罗马人大约在公元前450年开始了成文法的传统,他们颁布《十二铜表法》作为共和国早期公民的基本法律。”从习惯法到成文法是法制的进步,它的颁布意味着( ) A.主要司法程序有法可依 B.罗马法已发展到完备阶段 C.公民可以解释法律条文 D.罗马法已适用于帝国全境 解析 《十二铜表法》是古罗马第一部成文法,使得司法程序有法可依,故A项正确。 答案 A 4.(2019·武汉联考)“在共和国晚期,特别是在罗马帝国时期,司法者……建立起一项原则,即被告在被确认犯罪之前是无罪的,被告有权利在法庭的法官面前同原告对质。”这项“原则”( ) A.确保了罗马境内的居民权利平等 B.推动了罗马法由公民法向万民法转变 C.体现出古罗马司法追求公平公正 D.反映出民主是罗马法精神的本质内涵 解析 罗马法提倡法律面前公民人人平等,而奴隶是不享有平等权利的,故A项错误;罗马法由公民法向万民法转变是由于统治区域的扩大,各种矛盾凸显,公民法无法应对新变化,故B项错误;这项“原则”保证了被告的权利,体现出古罗马司法追求公平公正,故C项正确;民主并非罗马法精神的本质内涵,故D项错误。 答案 C 5.(2019·安阳模拟)古罗马法学家西塞罗说:“没有法律的国家犹如缺失头脑的人体。执政官司掌法律之执行。法官照看法律之解释。总而言之,我们遵守法律,是因为法律赋予我们自由。”据此可知,当时罗马( ) A.坚持法律至上原则 B.公民缺乏充分民主 C.自由失去法律保障 D.法律可随意被解释 解析 西塞罗的言论意在强调罗马法的重要地位,这说明在当时的古罗马共和国,还是注重法律的地位与作用的,故A项正确。 答案 A 命题点一 古代希腊民主政治的特点、影响 ■ 史料实证 史料一 在雅典,凡公民都享有充分的民主政治权利,其权力通过公民直接参与和管理城邦事务的方式来实现。公民参政的最高民主机构是公民大会。……雅典国家机构权限相互交叉,公职人员的权限也部分交叉,因此,恩格斯说:“在雅典没有总揽执行权力的最高官员。” ——蒋云芳、胡长林《雅典民主政治的特征 及对西方民主的影响》 ⇨解读:史料一信息“直接参与和管理城邦事务的方式”体现了雅典直接民主的特点,“最高民主机构是公民大会”体现主权在民的特点。“在雅典没有总揽执行权力的最高官员”体现了雅典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特点。 史料二 在雅典,除了将军和司库官之外,所有官吏均从年满18岁的公民中抽签选出。根据亚里士多德估计,每年6个雅典公民中就有1人可能担任某种公职。 ——陈德正《古雅典民主政治特点浅析》 ⇨解读:史料二信息主要说明雅典为普通公民参政提供了机会,体现了雅典民主的进步性。“所有官吏均从年满18岁的公民中抽签选出”,一方面体现了轮番而治的特点,另一方面也体现了雅典民主的弊端。 史料三 下图是古希腊人口结构与公民所占比例图示 ⇨解读:史料三中“自由民”不等于公民。公民有公民权,可参加公民大会。自由民强调有人身自由,但不一定有公民权。反映出雅典民主是少数人的民主,妇女、奴隶、外邦人和未成年男子被排除在外。 【探究1】 依据史料一、二和所学知识,如何理解“雅典民主政治为近代民主提供了渊源”这一观点。 试答:理解:雅典民主政治中体现的“人民主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政治原则、国家机构“分权”的组织形式、国家公职人员的选举制和任期制,都为后世提供了宝贵经验。 【探究2】 根据史料三和所学知识,概括雅典民主政治的局限性。 试答:局限性:雅典民主是一种原始的直接民主,是建立在奴隶制基础之上的极少数人的民主;抽签选举和轮流坐庄的参政方式,容易导致权力的滥用和误用。 ■ 历史理解 辩证看待地理环境与人类文明的关系 (1)文明的产生、发展和衰亡与地理环境有着密切的关联,地理环境是文明赖以产生和发展的客观条件。人类对客观环境的适应性、应变性和创造性也是文明得以产生的关键。 (2)地理环境决定论有其自身的缺陷。相同的地理环境并不一定就会产生相同的文明。就像汤因比所说:“ 我们看见米诺斯文明(出现于古希腊)产生在内陆海中的一群岛屿上,这里有良好的地中海气候,但在另一个相同的地方,在日本内海四周的群岛地区却没有创造一个文明。日本从来没有独立地创造过文明,这个地方一直是被一支从中国内地来的文明的支流占据着。” ■ 素养提升立足时空观念,谨防“颠倒错乱” 练习1 (2019·威海统考)有学者认为,作为一种政治体制,民主已经有2 500年的历史;而在头2 300多年,它一直被看作是个“坏东西”,这也可以称为是一种“民主的失败”,从源头上看这种“失败”是全方位的,它是主体失败、程序失败和结果失败的综合体。下面对材料的解读正确的是( ) A.直接民主不如间接民主 B.雅典民主政治的“主体失败”,主要指民主范围有限 C.“陶片放逐法”有力地驳斥了雅典民主政治的“程序失败” D.雅典民主政治“结果失败”的根本原因是“多数人的暴政” 解析 A项与材料无关,故排除;雅典民主的主体是公民,而公民仅仅指的是雅典城邦居民的一小部分,故B项正确;C项材料没有涉及,故排除;D项表述错误,故排除。 答案 B 【思维升华】 从雅典民主发展历程上把握其实质 在古代雅典,民主的最初表现形式就是直接民主制,其最大的特点是“主权在民” 。从梭伦改革到克利斯提尼改革再到伯利克里改革,都制定了一系列措施从制度和物质等方面以保障其民主制的实施,这也铸就了雅典民主的辉煌。但随着奴隶制经济的发展,雅典民主的矛盾日益显现,主要表现为民主内容的过于广泛性以及民主主体的狭隘性,主要问题是“反复无常”“效率低下”和“智力不高”。雅典民主最终由于无法适应社会发展而覆灭。把握了雅典民主的实质及其发展历程,上述两题便迎刃而解。 命题点二 古代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 ■ 史料实证 史料一 《十二铜表法》第3表:债权人可将无力偿还债务的债务人交付法庭判决,直到将其戴上足枷、手铐,甚至杀死或卖之为奴。 ⇨解读:史料一中信息“债权人”与“债务人”的关系体现罗马法的基本目的,揭示出罗马法的实质是维护罗马统治者利益及自由民权利的奴隶制法律体系。 史料二 宁可漏网一千,不可枉屈一人。 任何人不能仅因为思想而受惩罚。 提供证据的责任在陈述事实的一方,而非否认事实的一方。 ——节选自《万民法》 ⇨解读:史料二体现罗马法强调证据、公正、平等、理性,体现了自然法思想。 史料三 行政官……可以根据每一个个别案例的情况做出裁量,而不必僵硬地按照有关法律条文的字面含义进行判决。他的这种决定成为事实上的判例法。 ——《世界文明史》 ⇨解读:史料三中“判例法”是指可作先例并据此决案的法院判决,通常与制定法相对而言,体现了罗马法具有高度的灵活性和实用性。 【探究1】 依据史料一,分析《十二铜表法》对债权人权利的规定体现了罗马法怎样的法律思想,有何意义。 试答: 法律思想:私有财产不可侵犯。意义:有法可依,贵族随意解释法律受到限制,一定程度保护了平民的利益。 【探究2】 结合史料二和所学知识,我们如何认识罗马法在运用过程中的特点。 试答:特点:重视证据,体现了罗马法的理性、公正、平等意义,具有深远的影响,值得肯定;注重形式,显得过于呆板,缺乏灵活性,这是罗马法的重大缺陷之一,给后世以借鉴。 【探究3】 《全球文明史》称:“罗马法律主要集中于保护私人财产和家庭稳定……在罗马人的观念里,法律应该是不断发展的,以适应变化的情况,但不要变动太大。”结合史料三,分析罗马法的关注点是什么,罗马法保存的重要法律观念是什么。 试答:关注点:保护私有财产和家庭稳定。法律观念:法律应适应变化的情况,不断发展。 ■ 历史理解 《十二铜表法》、公民法、万民法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1)《十二铜表法》的颁布,标志着罗马法由习惯法发展到成文法。它也是公民法的一个代表;公民法主要是调整罗马公民之间关系的法律,适用于所有罗马公民。 (2)万民法是指罗马帝国范围内的国际法,适用于罗马帝国统治范围内的一切自由民的法律,主要内容是调整财产关系,规定奴隶制和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等。 (3)《十二铜表法》是公民法的一个代表;公民法与万民法二者是相互补充的,万民法包含着公民法,而不是相互对立的;公元3世纪,公民法与万民法的界限逐渐消失。 ■ 素养提升把握唯物史观,力求“辩证看待” 练习2 (2019·惠州调研)在中国古代,韩非子曾对法的一般特点有精辟概括:法固(法不朝令夕改)、法显(让百姓知法)、法一(法不阿贵) ,中华法系与罗马法在这些方面有共通之处。但纵观世界古代史,与前者相比后者最重要的一个特征是( ) A.在私有制经济中最完备 B.贯彻公正平等的基本原则 C.反对维护君主专制制度 D.维护绝对正义与公平精神 解析 根据史实可知,中华法系主要是公法,主要为强化统治服务;罗马法主要是民法,主要是调整财产关系,因此两者相比较,罗马法维护财产私有的内容是中华法系所不注重的,故A项正确;根据材料“法一(法不阿贵)”可知,中华法系同样强调公正平等的基本原则,故B项错误;中华法系与罗马法均有维护君主专制的内容,故C项错误;在阶级社会里法律均不可能维护绝对正义与公平,故D项错误。 答案 A 【思维升华】 中国古代法制与罗马法侧重点不同的原因分析 中国古代法制缺少对私人权益的重视,而罗马法律将对私人权益的保护推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正如恩格斯所言:“罗马法是私有制商品经济中最完备的法。” 导致古代中国与古代罗马在公法与私法方面侧重点不同的原因,具体可从唯物史观的角度分析如下: 题源史料——大领悟 史料一 (摘自安徽高考)在希腊,找不到肥沃的大河流域和开阔的平原,连绵不绝的山岭沟壑将陆地分割成小块。但是,浩瀚的海洋却赋予希腊先民广阔的发展空间。这里海岸曲折,绿岛相连,港湾众多,地中海式气候温和宜人,海洋资源得天独厚。 (1)古希腊特殊的地理特征,对古希腊政治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新创题) 试答:影响:易于形成小国寡民的城邦,有利于建立公民直接参与的民主政治。 史料二 (摘自上海高考)两张判决书。在古巴比伦和古罗马,法官对同一案件的判决会大相径庭。 (2)指出判决一体现的原则,简要评价该原则在当时的作用。(新创题) 试答:原则:同态复仇。作用:是一种原始的、落后的报复性的复仇手段;提供了一种解决问题的方式,稳定了那个时代的社会秩序。 微课说法——大提能 定位:区分不清雅典公民大会、五百人议事会、陪审法庭、十将军委员会的职权 典例 在古代雅典,当选高级公职人员如执政官、司库官、公买官,其任职资格在议事会初审后交陪审法庭终审。这说明当时的陪审法庭( ) A.拥有执行监督的权力 B.管理城邦各项的事务 C.代表了公民大会意志 D.奉行司法公正的原则 解题悟法 定时空:古代雅典 抓关键:高级公职人员任职资格需交陪审法庭终审 析选项: 历史追问 上题中提到了古代雅典的公民大会,在雅典城邦,任何公民都要在一年内为自己的提案负责,即使提案经过了公民大会的批准。如果实施成功,荣誉归于公民大会;反之,公民大会将追究提案人或执行人的责任。这反映出古代雅典城邦政治的什么缺点? 试答: 缺点:缺乏对公民大会的约束。公民大会对公民的提案有审批权、享受荣誉权、追究责任权,显然其中有着明显的不合理。大会的审批和对个人的追究维护了公民大会的利益,而忽略了公民大会应该承担的责任。 查错补短 1.知识总结: ①公民大会:本城邦成年男子(妇女、奴隶、外邦人、未成年人没有公民权)均可参加,最高权力机构,负责审议并决定内政外交等一切国家大事;②五百人议事会:抽签产生,由各部轮流执政,五百人议事会是公民大会的附属机构,处理公民大会闭会期间的日常事务;③陪审法庭:抽签产生,最高法院兼最高监察机关,参与立法;④十将军委员会:部落民主选举产生,雅典的最高军事机构,十将军轮流执掌军事指挥权。后参与行政,首席将军逐渐执掌军政大权。 2.认识:公民大会是全体成年男性公民都可以参加,是最高权力机关,不是常设的,每年召开多次会议,决定重大国事。而五百人议事会则是公民大会的常设机构,负责日常事务。 名家评史——大收获 观点1 梭伦寻求善世的真理。他相信,违背公正必然要扰乱公众的生活。个人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于是,权威的根基就被摧毁了。 ——摘自[加]哈罗德·伊尼斯《传播的偏向》 【问题设置】 理解材料中“权威的根基就被摧毁了”并分析其进步作用。 试答:实行财产等级制度,开始以财产取代血缘关系作为权利分配的标准。作用:扩大了民主权利的范围;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了基础;有利于工商业发展。 观点2 公元前449 年,罗马颁布了《十二铜表法》,公开诉讼的程序、债务、家庭关系、财产继承、宗教以及犯罪和刑罚等方面规定。到公元前3世纪中叶,罗马产生的法律统称为公民法,内容侧重于国家事务和法律程序等方面。由共和国到帝国的过程中,罗马法广泛借鉴外邦法规,注重调解贸易及财产等经济和民事纠纷,以自然法观念为指导,认为人人生而平等,都有资格享有某些基本权利,形成了适应帝国时期境内各族人民社会要求的万民法体系,逐步取代了公民法。在帝国时期,法律逐渐影响到国家和个人生活的各个领域,规范了行政行为,调节了大量商业纠纷和债务、继承等个人财产关系,较好地理顺了各种错综复杂的利益关系。罗马帝国灭亡后,对罗马法的研究在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两度掀起热潮。后来,罗马法又成为近代资产阶级法学的渊源和近现代法律的先驱。 ——摘自朱汉国主编《历史》(人民出版社) 【问题设置】 结合近代西方民主政治历程,分析说明材料中罗马法的思想内容能够影响久远的原因。 试答:原因:①公开稳定(成文),突出了法律程序建设,为法治实践提供了良好的前提条件,也为近现代法制发展提供了经验;②内容丰富,体系完备,法律规范从国家到个人生活的各个领域,以法治国,有法可依,为新社会制度建设提供了可借鉴的法律规范;③保护物权(私有制),注重调解贸易及财产等经济和民事纠纷,可为发展资本主义经济提供法制保障;④倡行法人平等,自然法思想超出奴隶制时代限制,有利于人类进步,闪耀着永恒的思想光芒,为新兴资产阶级反对君主专权和宗教特权提供了思想武器;⑤崇尚法治,公正至上,既适合近代反对封建主义的革命斗争,也是政治文明的追求。 1.(2018·全国卷Ⅲ)公元前5 世纪,雅典公民获得更多表达自己想法的机会,公民的成功“依赖于在大型公共集会上谈话、论辩与说服的能力”。据此可知,在当时雅典( ) A.公民必须能言善辩 B.参政议政十分活跃 C.民主政治出现危机 D.内乱引发思想纷争 解析 雅典公民获得更多表达自己想法的机会,公民的成功依赖于在大型公共集会上的表达能力,这反映出当时雅典参政议政十分活跃,故B项正确;A项中“必须”表述错误;材料体现的是民主政治的繁荣,未涉及危机,C项错误;材料未涉及内乱、思想纷争,D项错误。 答案 B 2.(2018·北京高考)民主选举是古代雅典政治的特色。为确保参政机会均等,有些职位甚至通过抽签产生。但对于三列桨战舰舰长和许多公共文化活动主管等职位,则指定由最富有阶层的人轮流担任,且自己负担全部费用。雅典的这些举措( ) A.引发了贫富之间的对立 B.说明其文化事业不发达 C.有助于社会及政治稳定 D.实现了绝对平等的理念 解析 题干材料信息表明,古雅典实行民主选举,有些职位甚至通过抽签产生,确保参政机会均等,这有助于政治稳定;雅典一些耗资大的部门职位指定由最富有阶层轮流担任,这些富有的任职者要自己负担全部费用,此举可以缓解贫富差距和对立,有助于社会稳定,因此C项正确,A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公共文化的管理方式,而不是公共文化的发展程度,B项错误;在当时的雅典,不可能实现绝对平等的理念,D项错误。 答案 C 3.(2018·全国卷Ⅱ) 罗马共和国时期,平民和贵族展开了长达两个世纪的斗争,斗争的成就主要体现为其间所颁布的一系列法律。恩格斯曾评论说:“氏族贵族和平民不久便完全溶化在国家中了。”这一长期斗争的结果是( ) A.贵族的特权被取消 B.罗马法体系最终形成 C.公民与贵族法律上平等 D.自由民获得相同的权利 解析 “平民和贵族展开了长达两个世纪的斗争”说明平民和贵族之间有矛盾,结合所学可知,在罗马共和国时期,一开始贵族是享有很多特权的,而平民没有,所以平民就为了追求平等的权利而斗争,斗争的结果是通过颁布一系列法律达到“氏族贵族和平民不久便完全溶化在国家中了”,也就是说在法律上最终确定了双方平等的地位,故选C;“贵族的特权被取消”本身说法错误,故A项排除;罗马法体系最终形成标志是6世纪东罗马帝国皇帝查士丁尼组织编写的《民法大全》,而题干讲的是在罗马共和国时期,故B项与题干时间不符,所以排除;自由民不仅仅包括罗马公民,而共和国时期的罗马法只适用于罗马公民,故D项不符合题意,排除。 答案 C 4.(2018·江苏高考)罗马法虽然是与交换还不太发达的社会状态相适应的,但是它仍能阐明在进行交换过程中法人的各种规定,因而能成为工业社会的法的先声。这表明,罗马法( ) A.代表工业资产阶级的利益 B.脱离当时社会发展的状况 C.合乎世界各国的司法现状 D.体现商品经济的基本要求 解析 据题干材料可知,罗马法中阐明了在商品交换过程中法人的各种规定,成为工业社会的法的先声,说明罗马法体现了商品经济的基本要求,故选D;罗马法代表奴隶主阶级的利益,A项错误;罗马法是适应当时社会发展状况的,B项错误;C项说法过于绝对,排除。 答案 D 5.(2017·全国卷Ⅱ)在梭伦改革之后的雅典,有的执政官是未经正当选举上台的,被称为僭主。他们一般出身贵族,政绩斐然,重视平民利益,但最终受到流放等惩罚。这种现象表明,在当时的雅典( ) A.贵族垄断国家政权 B.政治生活缺乏法制基础 C.平民没有政治权利 D.民主政治已是人心所向 解析 本题考查雅典民主政治。材料表明,僭主们虽然政绩斐然,重视平民利益,但由于未经正当选举上台,最终受到流放等惩罚,这反映出民主政治已是人心所向,故D项正确;贵族出身的僭主被流放,说明贵族已经不能垄断国家政权,A项错误;未经正当选举上台的僭主被流放,说明政治生活具有法制基础,B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平民是否拥有政治权利,C项错误。 答案 D 6.(2017·全国卷Ⅲ)在古代雅典,官员就职前须宣誓保证依法履行职责,陪审员须宣誓保证公正审判,年满18岁的青年男子须参加成人宣誓仪式才拥有公民的权利和义务。这些宣誓旨在( ) A.限制权力滥用 B.防止官员腐败 C.培育权利观念 D.增强责任意识 解析 本题考查古代雅典民主政治。从材料信息看,官员就职宣誓、陪审员宣誓和青年男子参加成人宣誓仪式,是为了增强官员、陪审员和青年男子的责任意识,故选D;“年满18岁的青年男子须参加成人宣誓仪式”与限制权力滥用和防止官员腐败无关,排除A、B两项;对官员和陪审员来说,宣誓是为了明确他们的身份所负有的责任,提醒其认真履职,并不是“培育权利观念”,故C项错误。 答案 D 7.(2018·天津高考)(节选)2015年,习近平主席指出:“世界上本无‘修昔底德陷阱’,但大国之间一再发生战略误判,就可能自己给自己造成‘修昔底德陷阱’。”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公元前5世纪,希腊联军在希波战争中取得胜利。其间,以雅典为首组建了提洛同盟,雅典国力进一步增强,这引起原有霸主斯巴达及其领导的伯罗奔尼撒同盟的敌视。在伯利克里时期,双方矛盾不断加剧,最终导致战争爆发。古希腊历史学家修昔底德在《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中认为,“使战争不可避免的真正原因是雅典势力的增长和因而引起斯巴达的恐惧”。后人把这一现象称为“修昔底德陷阱”。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等 (1)概括材料中“修昔底德陷阱”的基本含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当时雅典强大的原因。 解析 要结合伯罗奔尼撒战争爆发的原因进行概括。 答案 (1)含义:新兴大国的崛起,引起原有霸主的恐惧,双方矛盾加剧,引发战争。 原因: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奴隶制工商业经济的发达;希波战争使国力进一步强盛。 资料1 希腊城邦政体 1.在以工商业为本、农业为辅的共生型经济基础上,古希腊的政治文明呈现多样化的异彩。自公元前8世纪至公元前7世纪,希腊大部分地区废除君主制后,普遍形成了一种具有地方特点的早期国家城邦(Citystate,直译为城市国家),一般以一个城市为中心,结合周围农区组成:城邦国土不大、人口不多,最大的城邦斯巴达只有八千多平方千米,人口几十万,最小的城邦只有几千公民。各均有一个小范围的男性公民集体,反映欧洲农业文明的男权性质;各邦公民均有明确的公民意识,无论贵族还是平民,都享有参与国家政治、经济和文化生活的权利,如出席公民大会、选举国家公职人员、占有土地、享受各种福利待遇(包括不交税)。城邦中没有公民身份的居民,如移民、客居的外商以及奴隶都被排除于公民集体的生活与待遇之外;所以希腊城邦本质上是特权公民联合起来压迫非公民、保护并调节公民利益的机器。 2.城邦的政体包括贵族寡头制、贵族共和制、民主制、僭主制等多种形式:各种政体都包括全体男性公民参加的公民大会、少数代表参加的议事会或元老院、各类行政、军事机关;只是在民主政体下,公民大会是最高权力机构;在贵族共和制政体下,贵族议事会是最高权力机构,在寡头制下,少数贵族寡头掌握最高权力。因此,城邦又被现代史学称为“男性公民的俱乐部”。 3.希腊城邦实行的民主共和制度是古希腊高度发达的思想文化的温床,造就出许多彪炳世界文化史册的思想家、文学艺术家、科学家,从而为西方各门知识学科奠定了牢固的认识论与方法论基础,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借鉴和创作的源泉。 ——据杨宁一《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整理 资料2 罗马帝国崛起的原因 1.罗马内部比较团结,在对外征服的大部分时间里,主导经济形式——小农经济一直比较稳定,平民与贵族的矛盾因双方的政治智慧而逐渐缓和,保证罗马有充足的兵源和稳定的后方。用罗马敌人的话说罗马像希腊神话中的妖怪希特拉,砍掉一个脑袋又长出一个脑袋。 2.早期罗马民风粗犷,尚武骁勇,国家努力培植公民的爱国主义和英雄主义精神,树立起许多英雄典型供后人学习,无论元老贵族还是平民百姓身上都很少有瓦解士气、苟且偷安的消极品质。 3.罗马公民兵组织纪律严明,战术灵活,赏罚分明。军队行军打仗、布阵宿营均有定式,执政官必须执行;对于违纪者绝不姑息,连站岗放哨打瞌睡都要处死刑。对临阵逃脱的部队可以实行十抽一法进行惩罚,对获胜的部队和将军举行盛大的凯旋式,从而调动军人的高度荣誉感和战场立功的积极性。 4.罗马逐渐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治理占领地的方法,以及灵活的外交政策,概言之就是远交近攻,分而治之。在对外方面,今天的朋友可以成为明天的敌人;今天的敌人也可以成为明天的朋友,一切以本国利益为转移。在治理被占土地时采取不同政策,把被征服者分成三六九等,以维持他们之间的竞争和摩擦。 此外,意大利缺乏区域性大国的有利形势也对罗马的崛起具有一定作用。 ——杨宁一《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整理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