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三年化学学习材料(超全)
注:该文档适用于高一、高二、高三以及准备参加高考的学生,本文档收
录了人教版必修 1、必修 2、选修 1、选修 2、选修 3、选修 4、选修 5、选
修 6 的全部知识点和习题以及最近几年各地的化学高考卷以及化学高考
指导,希望大家喜欢,谢谢!
知识点总结
一、俗名
无机部分:
纯碱、苏打、天然碱 、口碱:Na2CO3
小苏打:NaHCO3
大苏打:Na2S2O3
石膏(生石膏):CaSO4.2H2O
熟石膏:2CaSO4·.H2O
莹石:CaF2 重晶石:BaSO4(无毒)
碳铵:NH4HCO3
石灰石、大理石:CaCO3
生石灰:CaO 食盐:NaCl
熟石灰、消石灰:Ca(OH)2
芒硝:Na2SO4·7H2O (缓泻剂)
烧碱、火碱、苛性钠:NaOH
绿矾:FaSO4·7H2O
干冰:CO2
明矾:KAl (SO4)2·12H2O
漂白粉:Ca (ClO)2 、CaCl2(混和物)
泻盐:MgSO4·7H2O
胆矾、蓝矾:CuSO4·5H2O
双氧水:H2O2
皓矾:ZnSO4·7H2O
硅石、石英:SiO2
刚玉:Al2O3
水玻璃、泡花碱、矿物胶:Na2SiO3
铁红、铁矿:Fe2O3
磁铁矿:Fe3O4
黄铁矿、硫铁矿:FeS2
铜绿、孔雀石:Cu2 (OH)2CO3
菱铁矿:FeCO3
赤铜矿:Cu2O
波尔多液:Ca (OH)2 和 CuSO4
石硫合剂:Ca (OH)2 和 S
玻璃的主要成分:Na2SiO3、CaSiO3、SiO2
过磷酸钙(主要成分):Ca (H2PO4)2 和 CaSO4
重过磷酸钙(主要成分):Ca (H2PO4)2
天然气、沼气、坑气(主要成分):CH4
水煤气:CO 和 H2
硫酸亚铁铵(淡蓝绿色):Fe (NH4)2 (SO4)2 溶于水后呈淡绿色
光化学烟雾:NO2 在光照下产生的一种有毒气体
王水:浓 HNO3 与浓 HCl 按体积比 1:3 混合而成。
铝热剂:Al + Fe2O3 或其它氧化物。
尿素:CO(NH2) 2
有机部分:
氯仿:CHCl3
电石:CaC2
电石气:C2H2 (乙炔)
TNT:三硝基甲苯
酒精、乙醇:C2H5OH
氟氯烃:是良好的制冷剂,有毒,但破坏 O3 层。
醋酸:冰醋酸、食醋 CH3COOH
裂解气成分(石油裂化):烯烃、烷烃、炔烃、H2S、CO2、CO 等。
甘油、丙三醇 :C3H8O3
焦炉气成分(煤干馏):H2、CH4、乙烯、CO 等。
石炭酸:苯酚
蚁醛:甲醛 HCHO
福尔马林:35%—40%的甲醛水溶液
蚁酸:甲酸 HCOOH
葡萄糖:C6H12O6
果糖:C6H12O6
蔗糖:C12H22O11
麦芽糖:C12H22O11
淀粉:(C6H10O5)n
硬脂酸:C17H35COOH
油酸:C17H33COOH
软脂酸:C15H31COOH
草酸:乙二酸 HOOC—COOH 使蓝墨水褪色,强酸性,受热分解成 CO2 和水,使 KMnO4 酸性溶液褪色。
二、 颜色
铁:铁粉是黑色的;一整块的固体铁是银白色的。 Fe2+——浅绿色 Fe3O4——黑色晶体
Fe(OH)2——白色沉淀 Fe3+——黄色 Fe (OH)3——红褐色沉淀 Fe (SCN)3——血红色溶液
FeO——黑色的粉末 Fe (NH4)2(SO4)2——淡蓝绿色 Fe2O3——红棕色粉末 FeS——黑色固体
铜 : 单 质 是 紫 红 色 Cu2+——蓝 色 CuO——黑 色 Cu2O——红 色 CuSO4 ( 无 水 ) —白 色
CuSO4·5H2O——蓝色 Cu2 (OH)2CO3 —绿色 Cu(OH)2——蓝色 [Cu(NH3)4]SO4——深蓝色溶液
BaSO4 、BaCO3 、Ag2CO3 、CaCO3 、AgCl 、 Mg (OH)2 、三溴苯酚均是白色沉淀
Al(OH)3 白色絮状沉淀 H4SiO4(原硅酸)白色胶状沉淀
Cl2、氯水——黄绿色 F2——淡黄绿色气体 Br2——深红棕色液体 I2——紫黑色固体
HF、HCl、HBr、HI 均为无色气体,在空气中均形成白雾
CCl4——无色的液体,密度大于水,与水不互溶 KMnO4--——紫色 MnO4-——紫色
Na2O2—淡黄色固体 Ag3PO4—黄色沉淀 S—黄色固体 AgBr—浅黄色沉淀
AgI—黄色沉淀 O3—淡蓝色气体 SO2—无色,有剌激性气味、有毒的气体
SO3—无色固体(沸点 44.8 0C) 品红溶液——红色 氢氟酸:HF——腐蚀玻璃
N2O4、NO——无色气体 NO2——红棕色气体 NH3——无色、有剌激性气味气体
三、 现象:
1、铝片与盐酸反应是放热的,Ba(OH)2 与 NH4Cl 反应是吸热的;
2、Na 与 H2O(放有酚酞)反应,熔化、浮于水面、转动、有气体放出;(熔、浮、游、嘶、红)
3、焰色反应:Na 黄色、K 紫色(透过蓝色的钴玻璃)、Cu 绿色、Ca 砖红、Na+(黄色)、K+(紫色)。
4、Cu 丝在 Cl2 中燃烧产生棕色的烟; 5、H2 在 Cl2 中燃烧是苍白色的火焰;
6、Na 在 Cl2 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 7、P 在 Cl2 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色烟雾;
8、SO2 通入品红溶液先褪色,加热后恢复原色;
9、NH3 与 HCl 相遇产生大量的白烟; 10、铝箔在氧气中激烈燃烧产生刺眼的白光;
11、镁条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刺眼白光,在 CO2 中燃烧生成白色粉末(MgO),产生黑烟;
12、铁丝在 Cl2 中燃烧,产生棕色的烟; 13、HF 腐蚀玻璃:4HF + SiO2 = SiF4 + 2H2O
14、Fe(OH)2 在空气中被氧化:由白色变为灰绿最后变为红褐色;
15、在常温下:Fe、Al 在浓 H2SO4 和浓 HNO3 中钝化;
16、向盛有苯酚溶液的试管中滴入 FeCl3 溶液,溶液呈紫色;苯酚遇空气呈粉红色。
17、蛋白质遇浓 HNO3 变黄,被灼烧时有烧焦羽毛气味;
18、在空气中燃烧:S——微弱的淡蓝色火焰 H2——淡蓝色火焰 H2S——淡蓝色火焰
CO——蓝色火焰 CH4——明亮并呈蓝色的火焰 S 在 O2 中燃烧——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19.特征反应现象:
20.浅黄色固体:S 或 Na2O2 或 AgBr
21.使品红溶液褪色的气体:SO2(加热后又恢复红色)、Cl2(加热后不恢复红色)
22.有色溶液:Fe2+(浅绿色)、Fe3+(黄色)、Cu2+(蓝色)、MnO4-(紫色)
有色固体:红色(Cu、Cu2O、Fe2O3)、红褐色[Fe(OH)3] 黑色(CuO、FeO、FeS、CuS、Ag2S、PbS)
蓝色[Cu(OH)2] 黄色(AgI、Ag3PO4) 白色[Fe(0H)2、CaCO3、BaSO4、AgCl、BaSO3]
有色气体:Cl2(黄绿色)、NO2(红棕色)
四、 考试中经常用到的规律:
1、溶解性规律——见溶解性表; 2、常用酸、碱指示剂的变色范围:
指示剂 PH 的变色范围
甲基橙 <3.1 红色 3.1——4.4 橙色 >4.4 黄色
酚酞 <8.0 无色 8.0——10.0 浅红色 >10.0 红色
石蕊 <5.1 红色 5.1——8.0 紫色 >8.0 蓝色
3、在惰性电极上,各种离子的放电顺序:
阴极(夺电子的能力):Au3+ >Ag+>Hg2+ >Cu2+ >Pb2+ >Fa2+ >Zn2+ >H+ >Al3+>Mg2+ >Na+ >Ca2+ >K+
阳极(失电子的能力):S2- >I- >Br– >Cl- >OH- >含氧酸根
注意:若用金属作阳极,电解时阳极本身发生氧化还原反应(Pt、Au 除外)
4、双水解离子方程式的书写:(1)左边写出水解的离子,右边写出水解产物;
(2)配平:在左边先配平电荷,再在右边配平其它原子;(3)H、O 不平则在那边加水。
例:当 Na2CO3 与 AlCl3 溶液混和时: 3 CO32- + 2Al3+ + 3H2O = 2Al(OH)3↓ + 3CO2↑
5、写电解总反应方程式的方法:(1)分析:反应物、生成物是什么;(2)配平。
例:电解 KCl 溶液:2KCl + 2H2O == H2↑+ Cl2↑+ 2KOH 配平:2KCl + 2H2O == H2↑+ Cl2↑+ 2KOH
6、将一个化学反应方程式分写成二个电极反应的方法:(1)按电子得失写出二个半反应式;(2)再考
虑反应时的环境(酸性或碱性);(3)使二边的原子数、电荷数相等。
例:蓄电池内的反应为:Pb + PbO2 + 2H2SO4 = 2PbSO4 + 2H2O 试写出作为原电池(放电)时的电极反应。
写出二个半反应: Pb –2e- → PbSO4 PbO2 +2e- → PbSO4
])([])([ 32 OHFeOHFe 红褐色白色沉淀 空气→
分析:在酸性环境中,补满其它原子: 应为: 负极:Pb + SO42- -2e- = PbSO4
正极: PbO2 + 4H+ + SO42- +2e- = PbSO4 + 2H2O
注意:当是充电时则是电解,电极反应则为以上电极反应的倒转:
为: 阴极:PbSO4 +2e- = Pb + SO42- 阳极:PbSO4 + 2H2O -2e- = PbO2 + 4H+ + SO42-
7、在解计算题中常用到的恒等:原子恒等、离子恒等、电子恒等、电荷恒等、电量恒等,用到的方法有:
质量守恒、差量法、归一法、极限法、关系法、十字交法 和估算法。(非氧化还原反应:原子守恒、电
荷 平衡、物料平衡用得多,氧化还原反应:电子守恒用得多)
8、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离子,核电荷数越多,离子半径越小;
9、晶体的熔点:原子晶体 >离子晶体 >分子晶体 中学学到的原子晶体有: Si、SiC 、SiO2=和金刚石。
原子晶体的熔点的比较是以原子半径为依据的: 金刚石 > SiC > Si (因为原子半径:Si> C> O).
10、分子晶体的熔、沸点:组成和结构相似的物质,分子量越大熔、沸点越高。
11、胶体的带电:一般说来,金属氢氧化物、金属氧化物的胶体粒子带正电,非金属氧化物、金属硫化物
的胶体粒子带负电。
12、氧化性:MnO4- >Cl2 >Br2 >Fe3+ >I2 >S=4(+4 价的 S) 例: I2 +SO2 + H2O = H2SO4 + 2HI
13、含有 Fe3+的溶液一般呈酸性。
14、能形成氢键的物质:H2O 、NH3 、HF、CH3CH2OH 。
15、氨水(乙醇溶液一样)的密度小于 1,浓度越大,密度越小,硫酸的密度大于 1,浓度越大,密度越
大,98%的浓硫酸的密度为:1.84g/cm3。
16、离子是否共存:(1)是否有沉淀生成、气体放出;(2)是否有弱电解质生成;(3)是否发生氧化
还原反应;(4)是否生成络离子[Fe(SCN)2、Fe(SCN)3、Ag(NH3)+、[Cu(NH3)4]2+ 等];(5)是否发生
双水解。
17、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Al 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是—O HClO4(高氯酸)—是最强的酸
18、熔点最低的金属是 Hg (-38.9C。),;熔点最高的是 W(钨 3410c);密度最小(常见)的是 K;密度最
大(常见)是 Pt。
19、雨水的 PH 值小于 5.6 时就成为了酸雨。
20、有机酸酸性的强弱:乙二酸 >甲酸 >苯甲酸 >乙酸 >碳酸 >苯酚 >HCO3-
21、有机鉴别时,注意用到水和溴水这二种物质。
例:鉴别:乙酸乙酯(不溶于水,浮)、溴苯(不溶于水,沉)、乙醛(与水互溶),则可用水。
22、取代反应包括:卤代、硝化、磺化、卤代烃水解、酯的水解、酯化反应等;
23、最简式相同的有机物,不论以何种比例混合,只要混和物总质量一定,完全燃烧生成的 CO2、H2O 及
耗 O2 的量是不变的。恒等于单一成分该质量时产生的 CO2、H2O 和耗 O2 量。
24、可使溴水褪色的物质如下,但褪色的原因各自不同:烯、炔等不饱和烃(加成褪色)、苯酚(取代褪
色)、乙醇、醛、甲酸、草酸、葡萄糖等(发生氧化褪色)、有机溶剂[CCl4、氯仿、溴苯、CS2(密度大
于水),烃、苯、苯的同系物、酯(密度小于水)]发生了萃取而褪色。
25、能发生银镜反应的有:醛、甲酸、甲酸盐、甲酰铵(HCNH2O)、葡萄溏、果糖、麦芽糖,均可发生
银镜反应。(也可同 Cu(OH)2 反应) 计算时的关系式一般为:—CHO —— 2Ag
注意:当银氨溶液足量时,甲醛的氧化特殊: HCHO —— 4Ag ↓ + H2CO3
反应式为:HCHO +4[Ag(NH3)2]OH = (NH4)2CO3 + 4Ag↓ + 6NH3 ↑+ 2H2O
26、胶体的聚沉方法:(1)加入电解质;(2)加入电性相反的胶体;(3)加热。
常见的胶体:液溶胶:Fe(OH)3、AgI、牛奶、豆浆、粥等;气溶胶:雾、云、烟等;固溶胶:有色玻璃、
烟水晶等。
27、污染大气气体:SO2、CO、NO2、NO,其中 SO2、NO2 形成酸雨。
28、环境污染: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食品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噪声污染。工业三废:废渣、
废水、废气。
29、在室温(20C。)时溶解度在 10 克以上——易溶;大于 1 克的——可溶;小于 1 克的——微溶;小于
0.01 克的——难溶。
30、人体含水约占人体质量的 2/3。地面淡水总量不到总水量的 1%。当今世界三大矿物燃料是:煤、石油、
天然气。石油主要含 C、H 地元素。
31、生铁的含 C 量在:2%——4.3% 钢的含 C 量在:0.03%——2% 。粗盐:是 NaCl 中含有 MgCl 2 和
CaCl2,因为 MgCl2 吸水,所以粗盐易潮解。浓 HNO3 在空气中形成白雾。固体 NaOH 在空气中易吸水形
成溶液。
32、气体溶解度:在一定的压强和温度下,1 体积水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气体的体积。
五、无机反应中的特征反应
1.与碱反应产生气体
(1)
(2)铵盐:
2.与酸反应产生气体
(1)
(2)
3.Na2S2O3 与酸反应既产生沉淀又产生气体: S2O32-+2H+=S↓+SO2↑+H2O
4.与水反应产生气体
(1)单质
(2)化合物
5.强烈双水解
OHNHNH 234 +↑→+ 碱
( )
( )
( )
2
3 3 2
2
2
2
3 3 2
H
H
H
CO HCO CO
S HS H S
SO HSO SO
+
+
+
− −
− −
− −
→ ↑ → ↑
→ ↑
化合物
↑+=++
↑+=++
↑ → −
2322
222
2
22
32222
HSiONaOHNaOHSi
HNaAlOOHNaOHAl
HSiAl OH、
单质
↑↑ →
↑ →
↑↑ →
↑↑ →
↑↑ →
↑ →
↑→
22
2
22
22
2
2
2
3
42
3
42
3
42
NOSO
SOS
CONO
COSOC
NONO
SO
H
HNO
SOH
HNO
SOH
HNO
SOH
HCl
、
、
、
非金属
、
金属
单质
浓
浓
浓
浓
浓
↑+=+
↑+=+
222
22
422
222
OHFOHF
HNaOHOHNa
( )
( )
( )
↑+=+
↑+↓=+
↑+↓=+
↑+=+
22222
23232
32223
2222
2
326
233
422
HCOHCaOHCaC
SHOHAlOHSAl
NHOHMgOHNMg
ONaOHOHONa
( ) ( )
( ) ( )
( )
↓ →
↓+↑ →
↓+↑ →
−
−−
−−
+
32
32
2
323
2
3
3
2
2
2
OHAlAlO
OHAlSHHSS
OHAlCOHCOCO
Al
OH
OH
OH
与
6.既能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
(1)单质:Al (2)化合物:Al2O3、Al(OH)3、弱酸弱碱盐、弱酸的酸式盐、氨基酸。
7.与 Na2O2 反应
8.2FeCl3+H2S=2FeCl2+S↓+2HCl
9.电解
10.铝热反应:Al+金属氧化物 金属+Al2O3
11. Al3+ Al(OH)3 AlO2-
12.归中反应:2H2S+SO2=3S+2H2O
4NH3+6NO 4N2+6H2O
13.置换反应:(1)金属→金属
(2)金属→非金属
(3)非金属→非金属
(4)非金属→金属
14、一些特殊的反应类型:
⑴ 化合物+单质 化合物+化合物 如:Cl2+H2O、H2S+O2、、NH3+O2、CH4+O2、Cl2+FeBr2
⑵ 化合物+化合物 化合物+单质 NH3+NO、H2S+SO2 、Na2O2+H2O、NaH+H2O、
Na2O2+CO2、CO+H2O
⑶ 化合物+单质 化合物 PCl3+Cl2 、Na2SO3+O2 、FeCl3+Fe 、FeCl2+Cl2、CO+O2、Na2O+O2
14.三角转化:
15.受热分解产生 2 种或 3 种气体的反应:
(1)铵盐
(2)硝酸盐
16.特征网络:
→高温
→催化剂
+↑ →
+↑ →
NaOHO
CONaO
OH
CO
2
322
2
2
( )
↑+↑+→
↑+→
↑+↑→
22
232
222
HClNaOHNaCl
OAlOAl
OHOH
电解
电解
电解
溶液
熔融
+→+
铝热反应
盐金属盐金属
.2
.1
+→+
↑ → +
CMgOCOMg
HFeMgNa OHH
22 2
2
2
点燃
或)、、活泼金属(
+=+
+→+
+→+
↑+=+
)、(、
高温
高温
HIHBrHClSSHIBrCl
HCOOHC
COSiSiOC
OHFOHF
2)(
22
422
2222
22
2
222
+→+
+→+
2
22
COC
OHH
金属金属氧化物
金属金属氧化物
高温
高温
↑+↑→
+↑+↑→
+↑+↑→
∆
∆
∆
SHNHSNHHSNH
OHSONHSONHHSONH
OHCONHCONHHCONH
23244
22332434
22332434
])[(
])[(
])[(
↑+↑+→
↑+↑+→
∆
∆
223
2223
222
42)(2
ONOAgAgNO
ONOCuONOCu
(1)
①
②
③
④
(2)A—
A 为弱酸的铵盐:(NH4)2CO3 或 NH4HCO3; (NH4)2S 或 NH4HS;(NH4)2SO3 或 NH4HSO3
(3)无机框图中常用到催化剂的反应:
17.关于反应形式的联想:
1.热分解反应:典型的特征是一种物质加热(1 变 2 或 1 变 3)。
含有电解熔融的 Al2O3 来制备金属铝、电解熔融的 NaCl 来制备金属钠。
2.两种物质的加热反应:
六、常见的重要氧化剂、还原剂
氧化剂 还原剂
活泼非金属单质:X2、O2、S 活泼金属单质:Na、Mg、Al、Zn、Fe
某些非金属单质: C、H2、S
)(222 酸或碱DCBA OHOO →→→
323
222 HNONONONH OHOO →→→(气体)
42322
222 SOHSOSOSH OHOO →→→(气体)
322
222 COHCOCOC OHOO →→→(固体)
NaOHONaONaNa OHOO →→→ 222
222(固体)
322
223
322
2222
23
23
6454
22
22
322
2
2
NHHN
OHNOONH
SOOSO
OOHOH
OKClKClO
MnO
MnO
→+
+ →+
→+
↑+ →
↑+ →
∆
∆
∆
∆
催化剂,
催化剂,
催化剂,
,
A
B+C :²» ÈÜÐÔËáºÍ ¼îÊÜÈÈ·Ö½â³ÉΪ Ïà Ó¦µÄËáÐÔÑõ»¯ Îï £¨ ¼îÐÔÑõ»¯ Îï £©ºÍ Ë®¡£
¾ÙÀý£º H4SiO4£»Mg£¨ OH£©2£¬Al£¨ OH£©3£¬Cu£¨ OH£©2£¬Fe£¨ OH£©3
²» ÈÜÐÔ̼ËáÑÎÊÜÈȷֽ⣺ CaCO3£¬MgCO3£¨ µäÐÍǰ;ÊÇºÍ CO2µÄÐÔÖÊÁªÏµ £©£¬
NaNO3£¬KNO3£¬KClO3ÊÜÈÈ·Ö½â(µäÐÍÌØÕ÷ÊÇÉú³Éµ¥ÖÊÆøÌå £©¡£
B£«C£«D£º ÊôÓÚÑεÄÈÈÎȶ¨ ÐÔÎÊÌâ ¡£ NH4HCO3£¬MgCl2¡¤ 6H2O£¬AlCl3¡¤ 6H2O
Ïõ ËáÑεÄÈÈÎȶ¨ ÐÔ£º Mg£¨ NO3£©2£¬Cu£¨ NO3£©2£¬AgNO3
KMnO4¡£ FeSO4
NH4I£¬NH4HS(·Ö½âµÄµäÐÍÌØÕ÷ÊÇÉú³ÉÁ½ÖÖµ¥ÖÊ¡£
H2O2Ò²ÓÐÎȶ¨ ÐÔ£¬µ±Å¨¶ÈµÍʱ£¬Ö÷ÒªºÍ ´ß »¯ ¼ÁÓйØϵ ¡£ ÎÂ¶È¸ß Ê±
ÊÜÈÈÒ²»áʹËü·Ö½â¡£
A£«B
C£«D£º ¹Ì Ìå ºÍ ¹Ì Ìå ·´ Ó¦µÄ£º AlºÍ ²» »î ÆõĽðÊôÑõ»¯ Îï ·´ Ó¦¡£
SiO2ºÍ CµÄ·´ Ó¦£¨ µ«ÊÇÉú³ÉÆøÌå £©SiO2ºÍ ̼Ëá¸ÆÒÔ¼°Ì¼ËáÄƵķ´ Ó¦¡£
C»¹ Ô½ðÊôÑõ»¯ Îï ¡£
¹Ì Ìå ºÍ ÒºÌå ·´ Ó¦£º CºÍ Ë®ÕôÆøµÄ·´ Ó¦£º FeºÍ Ë®ÕôÆøµÄ·´ Ó¦¡£
ÆøÌå ºÍ ÒºÌå £º COºÍ Ë®ÕôÆø¡£
C£º ¹Ì Ìå ºÍ ¹Ì Ìå ·´ Ó¦£º SiO2ºÍ CaO·´ Ó¦£»¹Ì Ìå ºÍ ÆøÌå CºÍ CO2
C£«D£«E£º ŨÑÌËáºÍ MnO2·´ Ó¦ÖƱ¸ÂÈÆø£º ŨÁòËáºÍ C£¬Cu£¬FeµÄ·´ Ó¦£¬
ŨÏõ ËáºÍ CµÄ·´ Ó¦¡£ ʵÑéÊÒÖƱ¸°±Æø¡£
→
→
C
B
气体
气体
强碱
强酸
高价金属离子:Fe3+、Sn4+
不活泼金属离子:Cu2+、Ag+其它:
[Ag(NH3)2]+、新制 Cu(OH)2
低价金属离子:Fe2+、Sn2+
非金属的阴离子及其化合物:
S2-、H2S、I -、HI、NH3、Cl-、HCl、Br-、HBr
含氧化合物:NO2、N2O5、MnO2、
Na2O2、H2O2、HClO、HNO3、浓
H2SO4、NaClO、Ca(ClO)2、KClO3、
KMnO4、王水
低价含氧化合物:CO、SO2、H2SO3、Na2SO3、Na2S2O3、
NaNO2、
H2C2O4、含-CHO 的有机物:醛、甲酸、甲酸盐、甲酸某酯、
葡萄糖、麦芽糖等
既作氧化剂又作还原剂的有:S、SO32-、HSO3-、H2SO3、SO2、NO2-、Fe2+及含-CHO 的有机物
七、反应条件对氧化-还原反应的影响.
1.浓度:可能导致反应能否进行或产物不同
8HNO3(稀)+3Cu==2NO↑+2Cu(NO3)2+4H2O S+6HNO3(浓)===H2SO4+6NO2↑+2H2O
4HNO3(浓)+Cu==2NO2↑+Cu(NO3)2+2H2O 3S+4 HNO3(稀)===3SO2+4NO↑+2H2O
2.温度:可能导致反应能否进行或产物不同
Cl2+2NaOH=====NaCl+NaClO+H2O
3Cl2+6NaOH=====5NaCl+NaClO3+3H2O
3.溶液酸碱性.
2S2- +SO32-+6H+=3S↓+3H2O
5Cl-+ClO3-+6H+=3Cl2↑+3H2O
S2-、SO32-,Cl-、ClO3-在酸性条件下均反应而在碱性条件下共存.
Fe2+与 NO3-共存,但当酸化后即可反应.3Fe2++NO3-+4H+=3Fe3++NO↑+2H2O
一般含氧酸盐作氧化剂,在酸性条件下,氧化性比在中性及碱性环境中强.故酸性 KMnO4 溶液氧化性较强.
4.条件不同,生成物则不同
1、2P+3Cl2
点燃
=== 2PCl3(Cl2 不足) ; 2P+5Cl2
点燃
=== 2 PCl5(Cl2 充足)
2、2H2S+3O2
点燃
=== 2H2O+2SO2(O2 充足) ; 2H2S+O2
点燃
=== 2H2O+2S(O2 不充足)
3、4Na+O2
缓慢氧化
===== 2Na2O 2Na+O2
点燃
=== Na2O2
4、Ca(OH)2+CO2
CO2适量
==== CaCO3↓+H2O ; Ca(OH)2+2CO2(过量)==Ca(HCO3)2
5、C+O2
点燃
=== CO2(O2 充足) ; 2 C+O2
点燃
=== 2CO (O2 不充足)
6、8HNO3(稀)+3Cu==2NO↑+2Cu(NO3)2+4H2O 4HNO3(浓)+Cu==2NO2↑+Cu(NO3)2+2H2O
7、AlCl3+3NaOH==Al(OH)3↓+3NaCl ; AlCl3+4NaOH(过量)==NaAlO2+2H2O
8、NaAlO2+4HCl(过量)==NaCl+2H2O+AlCl3 NaAlO2+HCl+H2O==NaCl+Al(OH)3↓
9、Fe+6HNO3(热、浓)==Fe(NO3)3+3NO2↑+3H2O Fe+HNO3(冷、浓)→(钝化)
10、Fe+6HNO3(热、浓)Fe不足
==== Fe(NO3)3+3NO2↑+3H2O
Fe+4HNO3(热、浓)Fe过量
==== Fe(NO3)2+2NO2↑+2H2O
11、Fe+4HNO3(稀)Fe不足
==== Fe(NO3)3+NO↑+2H2O 3Fe+8HNO3(稀) Fe过量
==== 3Fe(NO3)3+2NO↑+4H2O
12、C2H5OH CH2=CH2↑+H2O C2H5-OH+HO-C2H5 C2H5-O-C2H5+H2O浓 H2SO4
170℃
浓 H2SO4
140℃
冷、稀 4
高温
13、 + Cl2
Fe
→ + HCl
+3Cl2
光
→ (六氯环已烷)
14、C2H5Cl+NaOHH2O
→ C2H5OH+NaCl C2H5Cl+NaOH
醇
→CH2=CH2↑+NaCl+H2O
15、6FeBr2+3Cl2(不足)==4FeBr3+2FeCl3 2FeBr2+3Cl2(过量)==2Br2+2FeCl3
八、离子共存问题
离子在溶液中能否大量共存,涉及到离子的性质及溶液酸碱性等综合知识。凡能使溶液中因反应
发生使有关离子浓度显著改变的均不能大量共存。如生成难溶、难电离、气体物质或能转变成其它种
类的离子(包括氧化一还原反应).
一般可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1.弱碱阳离子只存在于酸性较强的溶液中.如 Fe3+、Al3+、Zn2+、Cu2+、NH4+、Ag+ 等均与 OH-不能
大量共存.
2.弱酸阴离子只存在于碱性溶液中。如 CH3COO-、F-、CO32-、SO32-、S2-、PO43-、 AlO2-均与 H+
不能大量共存.
3.弱酸的酸式阴离子在酸性较强或碱性较强的溶液中均不能大量共存.它们遇强酸(H+)会生成弱
酸分子;遇强碱(OH-)生成正盐和水. 如:HSO3-、HCO3-、HS-、H2PO4-、HPO42-等
4.若阴、阳离子能相互结合生成难溶或微溶性的盐,则不能大量共存.如:Ba2+、Ca2+与 CO32-、
SO32-、 PO43-、SO42-等;Ag+与 Cl-、Br-、I- 等;Ca2+与 F-,C2O42- 等
5.若阴、阳离子发生双水解反应,则不能大量共存.如:Al 3+与 HCO3-、CO32-、HS-、S2-、AlO2-、
ClO-、
SiO32- 等 Fe3+与 HCO3-、CO32-、AlO2-、ClO-、SiO32-、C6H5O-等;NH4+与 AlO2-、SiO32-、ClO-、CO32-等
6.若阴、阳离子能发生氧化一还原反应则不能大量共存.如:Fe3+与 I-、S2-;MnO4-(H+)与 I-、Br-、
Cl-、S2-、SO32-、Fe2+等;NO3-(H+)与上述阴离子;S2-、SO32-、H+
7.因络合反应或其它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
如:Fe3+与 F-、CN-、SCN-等; H2PO4-与 PO43-会生成 HPO42-,故两者不共存.
九、离子方程式判断常见错误及原因分析
1.离子方程式书写的基本规律要求:(写、拆、删、查四个步骤来写)
(1)合事实:离子反应要符合客观事实,不可臆造产物及反应。
(2)式正确:化学式与离子符号使用正确合理。
(3)号实际:“=”“ ”“→”“↑”“↓”等符号符合实际。
(4)两守恒:两边原子数、电荷数必须守恒(氧化还原反应离子方程式中氧化剂得电子总数与还原
剂失电子总数要相等)。
(5)明类型:分清类型,注意少量、过量等。
(6)细检查:结合书写离子方程式过程中易出现的错误,细心检查。
例如:(1)违背反应客观事实
如:Fe2O3 与氢碘酸:Fe2O3+6H+=2 Fe3++3H2O 错因:忽视了 Fe3+与 I-发生氧化一还原反应
(2)违反质量守恒或电荷守恒定律及电子得失平衡
如:FeCl2 溶液中通 Cl2 :Fe2++Cl2=Fe3++2Cl- 错因:电子得失不相等,离子电荷不守恒
(3)混淆化学式(分子式)和离子书写形式
如:NaOH 溶液中通入 HI:OH-+HI=H2O+I-错因:HI 误认为弱酸.
(4)反应条件或环境不分:
如:次氯酸钠中加浓 HCl:ClO-+H++Cl-=OH-+Cl2↑错因:强酸制得强碱
Cl
Cl
l
ClCl
Cl
Cl Cl
(5)忽视一种物质中阴、阳离子配比.
如:H2SO4 溶液加入 Ba(OH)2 溶液:Ba2++OH-+H++SO42-=BaSO4↓+H2O
正确:Ba2++2OH-+2H++SO42-=BaSO4↓+2H2O
(6)“=”“ ”“↑”“↓”符号运用不当
如:Al3++3H2O=Al(OH)3↓+3H+ 注意:盐的水解一般是可逆的,Al(OH)3 量少,故不能打“↓”
2.判断离子共存时,审题一定要注意题中给出的附加条件。
酸性溶液(H+)、碱性溶液(OH-)、能在加入铝粉后放出可燃气体的溶液、由水电离出的 H+或 OH-=
1×10-amol/L(a>7 或 a<7)的溶液等。
有色离子 MnO4-,Fe3+,Fe2+,Cu2+,Fe(SCN)2+。 MnO4-,NO3-等在酸性条件下具有强氧化性。
S2O32-在酸性条件下发生氧化还原反应:S2O32-+2H+=S↓+SO2↑+H2O
注意题目要求“一定大量共存”还是“可能大量共存”;“不能大量共存”还是“一定不能大量共
存”。
看是否符合题设条件和要求,如“过量”、“少量”、“适量”、“等物质的量”、“任意量”以及滴加试剂
的先后顺序对反应的影响等。
十、中学化学实验操作中的七原则
1.“从下往上”原则。2.“从左到右”原则。3.先“塞”后“定”原则。4.“固体先放”原则,“液体
后加”原则。5.先验气密性(装入药口前进行)原则。6.后点酒精灯(所有装置装完后再点酒精灯)原则。
7.连接导管通气是长进短出原则。
十一、特殊试剂的存放和取用 10 例
1.Na、K:隔绝空气;防氧化,保存在煤油中(或液态烷烃中),(Li 用石蜡密封保存)。用镊子取,玻片
上切,滤纸吸煤油,剩余部分随即放人煤油中。
2.白磷:保存在水中,防氧化,放冷暗处。镊子取,立即放入水中用长柄小刀切取,滤纸吸干水分。
3.液 Br2:有毒易挥发,盛于磨口的细口瓶中,并用水封。瓶盖严密。
4.I2:易升华,且具有强烈刺激性气味,应保存在用蜡封好的瓶中,放置低温处。
5.浓 HNO3,AgNO3:见光易分解,应保存在棕色瓶中,放在低温避光处。
6.固体烧碱:易潮解,应用易于密封的干燥大口瓶保存。瓶口用橡胶塞塞严或用塑料盖盖紧。
7.NH3·H2O:易挥发,应密封放低温处。
8.C6H6、、C6H5—CH3、CH3CH2OH、CH3CH2OCH2CH3:易挥发、易燃,密封存放低温处,并远离火
源。
9.Fe2+盐溶液、H2SO3 及其盐溶液、氢硫酸及其盐溶液:因易被空气氧化,不宜长期放置,应现用现配。
10.卤水、石灰水、银氨溶液、Cu(OH)2 悬浊液等,都要随配随用,不能长时间放置。
十二、中学化学中与“0”有关的实验问题 4 例及小数点问题
1.滴定管最上面的刻度是 0。小数点为两位 2.量筒最下面的刻度是 0。小数点为一位
3.温度计中间刻度是 0。小数点为一位 4.托盘天平的标尺中央数值是 0。小数点为一位
十三、能够做喷泉实验的气体
1、NH3、HCl、HBr、HI 等极易溶于水的气体均可做喷泉实验。
2、CO2、Cl2、SO2 与氢氧化钠溶液; 3、C2H2、C2H2 与溴水反应
十四、比较金属性强弱的依据
金属性:金属气态原子失去电子能力的性质;
金属活动性:水溶液中,金属原子失去电子能力的性质。
注:金属性与金属活动性并非同一概念,两者有时表现为不一致,
1、同周期中,从左向右,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金属性减弱;
同主族中,由上到下,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金属性增强;
2、依据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碱性的强弱;碱性愈强,其元素的金属性也愈强;
3、依据金属活动性顺序表(极少数例外);
4、常温下与酸反应剧烈程度;5、常温下与水反应的剧烈程度;
6、与盐溶液之间的置换反应;7、高温下与金属氧化物间的置换反应。
十五、比较非金属性强弱的依据
1、同周期中,从左到右,随核电荷数的增加,非金属性增强;
同主族中,由上到下,随核电荷数的增加,非金属性减弱;
2、依据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的强弱:酸性愈强,其元素的非金属性也愈强;
3、依据其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稳定性愈强,非金属性愈强;
4、与氢气化合的条件;
5、与盐溶液之间的置换反应;
6、其他,例:2Cu+S Δ
=== Cu2S Cu+Cl2
点燃
=== CuCl2 所以,Cl 的非金属性强于 S。
十六、“10 电子”、“18 电子”的微粒小结
1.“10 电子”的微粒:
分子 离子
一核 10 电子的 Ne N3−、O2−、F−、Na+、Mg2+、Al3+
二核 10 电子的 HF OH−、
三核 10 电子的 H2O NH2−
四核 10 电子的 NH3 H3O+
五核 10 电子的 CH4 NH4+
2.“18 电子”的微粒
分子 离子
一核 18 电子的 Ar K+、Ca2+、Cl‾、S2−
二核 18 电子的 F2、HCl HS−
三核 18 电子的 H2S
四核 18 电子的 PH3、H2O2
五核 18 电子的 SiH4、CH3F
六核 18 电子的 N2H4、CH3OH
注:其它诸如 C2H6、N2H5+、N2H62+等亦为 18 电子的微粒。
十七、微粒半径的比较:
1.判断的依据 电子层数: 相同条件下,电子层越多,半径越大。
核电荷数: 相同条件下,核电荷数越多,半径越小。
最外层电子数 相同条件下,最外层电子数越多,半径越大。
2.具体规律:1、同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随核电荷数的增大而减小(稀有气体除外)
如:Na>Mg>Al>Si>P>S>Cl.
2、同主族元素的原子半径随核电荷数的增大而增大。如:Li
Na+>Mg2+>Al3+
5、同一元素不同价态的微粒半径,价态越高离子半径越小。如 Fe>Fe2+>Fe3+
十八、各种“水”汇集
1.纯净物:重水 D2O;超重水 T2O;蒸馏水 H2O;双氧水 H2O2;水银 Hg; 水晶 SiO2。
2.混合物:氨水(分子:NH3、H2O、NH3·H2O;离子:NH4+、OH‾、H+)
氯水(分子:Cl2、H2O、HClO;离子:H+、Cl‾、ClO‾、OH‾) 苏打水(Na2CO3 的溶液)
生理盐水(0.9%的 NaCl 溶液) 水玻璃(Na2SiO3 水溶液)
水泥(2CaO·SiO2、3CaO·SiO2、3CaO·Al2O3) 卤水(MgCl2、NaCl 及少量 MgSO4)
王水(由浓 HNO3 和浓盐酸以 1∶3 的体积比配制成的混合物)
十九、具有漂白作用的物质
氧化作用 化合作用 吸附作用
Cl2、O3、Na2O2、浓
HNO3
SO2 活性炭
化学变化
不可逆 可逆 物理变化
其中能氧化指示剂而使指示剂褪色的主要有 Cl2(HClO)和浓 HNO3 及 Na2O2
二十、各种“气”汇集
1.无机的:爆鸣气(H2 与 O2); 水煤气或煤气(CO 与 H2);碳酸气(CO2)
2.有机的:天然气(又叫沼气、坑气,主要成分为 CH4)
液化石油气(以丙烷、丁烷为主) 裂解气(以 CH2=CH2 为主) 焦炉气(H2、CH4 等)
电石气(CH≡CH,常含有 H2S、PH3 等)
二十一、滴加顺序不同,现象不同
1.AgNO3 与 NH3·H2O:
AgNO3 向 NH3·H2O 中滴加——开始无白色沉淀,后产生白色沉淀
NH3·H2O 向 AgNO3 中滴加——开始有白色沉淀,后白色沉淀消失
2.NaOH 与 AlCl3:
NaOH 向 AlCl3 中滴加——开始有白色沉淀,后白色沉淀消失
AlCl3 向 NaOH 中滴加——开始无白色沉淀,后产生白色沉淀
3.HCl 与 NaAlO2:
HCl 向 NaAlO2 中滴加——开始有白色沉淀,后白色沉淀消失
NaAlO2 向 HCl 中滴加——开始无白色沉淀,后产生白色沉淀
4.Na2CO3 与盐酸:
Na2CO3 向盐酸中滴加——开始有气泡,后不产生气泡
盐酸向 Na2CO3 中滴加——开始无气泡,后产生气泡
二十二、几个很有必要熟记的相等式量
Ne CaCO3 Fe CuO Ar
20 100 KHCO3 56 CaO 80 SO3 40 Ca
HF Mg3N2 KOH Br、NH4NO3 MgO
NaOH
N2 H2SO4 C3H8 SO2 CuSO4 CH3COOH
28 C2H4 98 44 CO2 64 160 Fe2O3 60 CH3CH2CH2OH
CO H3PO4 N2O Cu Br2 HCOOCH3
1.常用相对分子质量
Na2O2:78 Na2CO3:106 NaHCO3:84 Na2SO4:142
BaSO4:233 Al (OH)3:78 C6H12O6:180
2.常用换算
5.6L——0.25 mol 2.8L——0.125 mol 15.68L——0.7 mol
20.16L——0.9 mol 16.8L——0.75 mol
二十三、规律性的知识归纳
1、能与氢气加成的:苯环结构、C=C 、 、C=O 。
( 和 中的 C=O 双键不发生加成)
O
OC
O
OHC
OH
O
OC
C C
2、能与 NaOH 反应的:—COOH、 、 。 3、能与 NaHCO3 反应的:—COOH
4、能与 Na 反应的:—COOH、 、 -OH 5、能发生加聚反应的物质
烯烃、二烯烃、乙炔、苯乙烯、烯烃和二烯烃的衍生物。
6、能发生银镜反应的物质 凡是分子中有醛基(-CHO)的物质均能发生银镜反应。
(1)所有的醛(R-CHO); (2)甲酸、甲酸盐、甲酸某酯;
注:能和新制 Cu(OH)2 反应的——除以上物质外,还有酸性较强的酸(如甲酸、乙酸、丙酸、盐酸、硫
酸、氢氟酸等),发生中和反应。
7、能与溴水反应而使溴水褪色或变色的物质
(一)有机
1.不饱和烃(烯烃、炔烃、二烯烃、苯乙烯等);
2.不饱和烃的衍生物(烯醇、烯醛、油酸、油酸盐、油酸某酯、油等)
3.石油产品(裂化气、裂解气、裂化汽油等);
4.苯酚及其同系物(因为能与溴水取代而生成三溴酚类沉淀)
5.含醛基的化合物
6.天然橡胶(聚异戊二烯) CH2=CH-C=CH2
(二)无机
1.-2 价硫(H2S 及硫化物); CH3
2.+4 价硫(SO2、H2SO3 及亚硫酸盐);
3.+2 价铁:
6FeSO4+3Br2=2Fe2(SO4)3+2FeBr3
6FeCl2+3Br2=4FeCl3+2FeBr3 变色
2FeI2+3Br2=2FeBr3+2I2
4.Zn、Mg 等单质 如 Mg+Br2
H2O
=== MgBr2
(此外,其中亦有 Mg 与 H+、Mg 与 HBrO 的反应)
5.-1 价的碘(氢碘酸及碘化物) 变色
6.NaOH 等强碱:Br2+2OH‾==Br‾+BrO‾+H2O
7.AgNO3
8、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物质
(一)有机
1. 不饱和烃(烯烃、炔烃、二烯烃、苯乙烯等);
2. 苯的同系物;
3. 不饱和烃的衍生物(烯醇、烯醛、烯酸、卤代烃、油酸、油酸盐、油酸酯等);
4. 含醛基的有机物(醛、甲酸、甲酸盐、甲酸某酯等);
5. 石油产品(裂解气、裂化气、裂化汽油等);
6. 煤产品(煤焦油);
7. 天然橡胶(聚异戊二烯)。
(二)无机
1. -2 价硫的化合物(H2S、氢硫酸、硫化物);
2. +4 价硫的化合物(SO2、H2SO3 及亚硫酸盐);
3. 双氧水(H2O2,其中氧为-1 价)
9、最简式相同的有机物
1.CH:C2H2 和 C6H6
2.CH2:烯烃和环烷烃
3.CH2O:甲醛、乙酸、甲酸甲酯、葡萄糖
4.CnH2nO:饱和一元醛(或饱和一元酮)与二倍于其碳原子数和饱和一元羧酸或酯;举一例:乙醛
OH
(C2H4O)与丁酸及其异构体(C4H8O2)
10、同分异构体(几种化合物具有相同的分子式,但具有不同的结构式)
1、醇—醚 CnH2n+2Ox 2、醛—酮—环氧烷(环醚) CnH2nO
3、羧酸—酯—羟基醛 CnH2nO2 4、氨基酸—硝基烷
5、单烯烃—环烷烃 CnH2n 6、二烯烃—炔烃 CnH2n-2
11、能发生取代反应的物质及反应条件
1.烷烃与卤素单质:卤素蒸汽、光照;
2.苯及苯的同系物与①卤素单质:Fe 作催化剂;
②浓硝酸:50~60℃水浴;浓硫酸作催化剂
③浓硫酸:70~80℃水浴;
3.卤代烃水解:NaOH 的水溶液;
4.醇与氢卤酸的反应:新制的氢卤酸(酸性条件);
5.酯类的水解:无机酸或碱催化;
6.酚与浓溴水 (乙醇与浓硫酸在 140℃时的脱水反应,事实上也是取代反应。)
二十四、实验中水的妙用
1.水封:在中学化学实验中,液溴需要水封,少量白磷放入盛有冷水的广口瓶中保存,通过水的覆盖,
既可隔绝空气防止白磷蒸气逸出,又可使其保持在燃点之下;液溴极易 挥发有剧毒,它在水中溶解度较
小,比水重,所以亦可进行水封减少其挥发。
2.水浴:酚醛树脂的制备(沸水浴);硝基苯的制备(50—60℃)、乙酸乙酯的水解(70~80℃)、蔗糖的水解
(70~80℃)、硝酸钾溶解度的测定(室温~100℃)需用温度计来控制温度;银镜反应需用温水浴加热即可。
3.水集:排水集气法可以收集难溶或不溶于水的气体,中学阶段有 02, H2,C2H4,C2H2,CH4,NO。
有些气体在水中有一定溶解度,但可以在水中加入某物质降低其溶解度,如:用排饱和食盐水法收集氯气。
4.水洗:用水洗的方法可除去某些难溶气体中的易溶杂质,如除去 NO 气体中的 N02 杂质。
5.鉴别:可利用一些物质在水中溶解度或密度的不同进行物质鉴别,如:苯、乙醇 溴乙烷三瓶未有
标签的无色液体,用水鉴别时浮在水上的是苯,溶在水中的是乙醇,沉于水下的是溴乙烷。利用溶解性溶
解热鉴别,如:氢氧化钠、硝酸铵、氯化钠、碳酸钙,仅用水可资鉴别。
6.检漏:气体发生装置连好后,应用热胀冷缩原理,可用水检查其是否漏气。
二十五、有机物的官能团:
1.碳碳双键: 2.碳碳叁键:
3.卤(氟、氯、溴、碘)原子:—X 4.(醇、酚)羟基:—OH
5.醛基:—CHO 6.羧基:—COOH 7.酯类的基团:
二十六、各类有机物的通式、及主要化学性质
烷烃 CnH2n+2 仅含 C—C 键 与卤素等发生取代反应、热分解 、不与高锰酸钾、溴水、强酸强碱反应
烯烃 CnH2n 含 C==C 键 与卤素等发生加成反应、与高锰酸钾发生氧化反应、聚合反应、加聚反应
炔 烃 CnH2n-2 含 C ≡ C 键 与 卤 素 等 发 生 加 成 反 应 、 与 高 锰 酸 钾 发 生 氧 化 反 应 、 聚 合 反 应
苯(芳香烃)CnH2n-6 与卤素等发生取代反应、与氢气等发生加成反应 (甲苯、乙苯等苯的同系物可以与
高锰酸钾发生氧化反应)卤代烃:CnH2n+1X 醇:CnH2n+1OH 或 CnH2n+2O 苯酚:遇到 FeCl3 溶液显紫色
醛:CnH2nO 羧酸:CnH2nO2 酯:CnH2nO2
二十七、有机反应类型:
取代反应:有机物分子里的某些原子或原子团被其他原子或原子团所代替的反应。
加成反应:有机物分子里不饱和的碳原子跟其他原子或原子团直接结合的反应。
聚合反应:一种单体通过不饱和键相互加成而形成高分子化合物的反应。
C C C C
O
OC
加聚反应:一种或多种单体通过不饱和键相互加成而形成高分子化合物的反应。
消 去 反 应 : 从 一 个 分 子 脱 去 一 个 小 分 子 ( 如 水 . 卤 化 氢 ), 因 而 生 成 不 饱 和 化 合 物 的 反 应 。
氧化反应:有机物得氧或去氢的反应。
还原反应:有机物加氢或去氧的反应。
酯化反应:醇和酸起作用生成酯和水的反应。
水解反应:化合物和水反应生成两种或多种物质的反应(有卤代烃、酯、糖等)
二十八、有机物燃烧通式
烃: CxHy+(x+ )O2 → xCO2+ H2O
烃的含氧衍生物: CxHyOz+(x+ - )O2 → xCO2+ H2O
二十九、有机合成路线:
补充:
1、
2、
3、
4、
5、
6、
7、
4
y
2
y
4
y
2
z
2
y
3 3CH -CH -CH ŨÁòËá
¡÷
OH
2 3 2CH=CH-CH +HO¡ü
3 2 2CH -CH -CHOH +O Cu
¡÷
3CH
2 3 2CH-CH-CHO + 2HO2
3CH
2n CH=CH -CHO 2--CH --CH ---
n
CHO
2 2CH=CH-CHO +2H Ni
¡÷ 3 2 2CH -CH -CHOH
3 2CH -CH -CH -COOH
3CH
3+CHOH ŨÁòËá
¡÷ 3 2 3 2CH-CH-CH-COOCH +HO
3CH
2HO -CH -CH -COOH
3CH
ŨÁòËá
¡÷
2
2CH -CH
O C O
OCO
CH -- 2CH
3CH
3CH
2+ 2HO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三十、化学计算
(一)有关化学式的计算
1.通过化学式,根据组成物质的各元素的原子量,直接计算分子量。
2.已知标准状况下气体的密度,求气体的式量:M=22.4ρ。
COOH
COOH
3+2CHOH ŨÁòËá
¡÷
3COOCH
3COOCH
2+2HO
OOCH
+2 NaOH
ONa
2+ HCOONa +HO
2 3CHCOOCH
HO OH
2CHCOONa
ONaNaO
3 2+CHOH +2HO+3NaOH
CHO
2+4H Ni
¡÷
2CHOH
ONa
2 2+CO +HO
OH
3+NaHCO
3 2CH -C=CH -CHO +Br
3CH
3CH -C -CH -CHO
3CH
Br Br
3HC 3 2CH +Cl ¹âÕÕ
3HC 2CHCl +HCl
OH ŨÁòËá
¡÷ 2+HO
COOH
OH
+
OH COO
OH
2+HO
CHO
2+Cu(OH) ¡÷2
COOH
2 2 2+ Cu O +2HO¡ý
3.根据相对密度求式量:M=MˊD。
4.混合物的平均分子量:
5.相对原子质量
①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A1、A2 表示同位素相对原子质量,a1%、a2%表示原子的摩尔分数
②元素近似相对原子质量:
(二) 溶液计算
1、 2、稀释过程中溶质不变:C1V1=C2V2。
3、同溶质的稀溶液相互混合:C 混= (忽略混合时溶液体积变化不计)
4、溶质的质量分数。 ①
② (饱和溶液,S 代表溶质该条件下的溶解度)
③混合:m1a1%+m2a2%=(m1+m2)a%混 ④稀释:m1a1%=m2a2%
5、有关 pH 值的计算:酸算 H+,碱算 OH—
Ⅰ. pH= —lg[H+] C(H+)=10-pH
Ⅱ. KW=[H+][OH—]=10-14(25℃时)
×M ×NA
质 量 物质的量 微 粒
m ÷M n ÷NA N
× ÷
22.4 L/ mol 22.4 L/ mol
气体的体积
(标准状况下)
6、图中的公式:1. 2. 3. 4.
三十一、阿伏加德罗定律
1.内容:在同温同压下,同体积的气体含有相等的分子数。即“三同”定“一等”。
2.推论
(1)同温同压下,V1/V2=n1/n2 (2)同温同体积时,p1/p2=n1/n2=N1/N2
(3)同温同压等质量时,V1/V2=M2/M1 (4)同温同压同体积时,M1/M2=ρ1/ρ2
注意:(1)阿伏加德罗定律也适用于混合气体。
(2)考查气体摩尔体积时,常用在标准状况下非气态的物质来迷惑考生,如 H2O、SO3、已烷、辛烷、
CHCl3、乙醇等。
′= ρ
ρ
D
++⋅== %%)(
BbA MaMM 混合物物质的量总数
克物质的总质量
12
112
6 ×原子的质量一个
一个原子的质量
C
++= %% 2211 aAaAA
VN
N
MV
m
V
nc
A
=== 1000C M
ρω=
21
221
VV
VCCV
+
+
%100%100% ×+=×=
剂质
质
液
质
mm
m
m
ma
%100100% ×+=
S
Sa
A
Nn N
= mn M
=
m
Vn V
= nn V
=
(3)物质结构和晶体结构:考查一定物质的量的物质中含有多少微粒(分子、原子、电子、质子、中子
等)时常涉及稀有气体 He、Ne 等单原子分子,Cl2、N2、O2、H2 双原子分子。胶体粒子及晶体结构:P4、
金刚石、石墨、二氧化硅等结构。
(4)要用到 22.4L·mol-1 时,必须注意气体是否处于标准状况下,否则不能用此概念;
(5)某些原子或原子团在水溶液中能发生水解反应,使其数目减少;
(6)注意常见的的可逆反应:如 NO2 中存在着 NO2 与 N2O4 的平衡;
(7)不要把原子序数当成相对原子质量,也不能把相对原子质量当相对分子质量。
(8)较复杂的化学反应中,电子转移数的求算一定要细心。如 Na2O2+H2O;Cl2+NaOH;电解 AgNO3 溶
液等。
三十二、氧化还原反应
升失氧还还、降得还氧氧
(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还原产物,氧化反应/还原反应)
化合价升高(失 ne—)被氧化
氧化剂 +还原剂= 还原产物+氧化产物
化合价降低(得 ne—)被还原
(较强)(较强) (较弱) (较弱)
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
还原性:还原剂>还原产物
三十三、盐类水解
盐类水解,水被弱解;有弱才水解,无弱不水解;越弱越水解,都弱双水解;谁强呈谁性,同强呈中性。
电解质溶液中的守恒关系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电荷守恒:电解质溶液中所有阳离子所带有的正电荷数与所有的阴离子所带的负电
荷数相等。如 NaHCO3 溶液中:n(Na+)+n(H+)=n(HCO3-)+2n(CO32-)+n(OH-)推出:[Na+]+[H+]=[HCO3-]
+2[CO32-]+[OH-]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物料守恒:电解质溶液中由于电离或水解因素,离子会发生变化变成其它离子或分
子等,但离子或分子中某种特定元素的原子的总数是不会改变的。如 NaHCO3 溶液中:n(Na+):n(c)=
1:1,推出:
C (Na+)=c (HCO3-)+c (CO32-)+c (H2CO3)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质子守恒:(不一定掌握)电解质溶液中分子或离子得到或失去质子(H+)的物质的
量应相等。例如:在 NH4HCO3 溶液中 H3O+、H2CO3 为得到质子后的产物;NH3、OH-、CO32-为失去质子
后的产物,故有以下关系:c (H3O+)+c (H2CO3)=c (NH3)+c (OH-)+c (CO32-)。
三十四、热化学方程式正误判断——“三查”
1.检查是否标明聚集状态:固(s)、液(l)、气(g)
2.检查△H 的“+”“-”是否与吸热、放热一致。(注意△H 的“+”与“-”,放热反应为“-”,吸
热反应为“+”)
3.检查△H 的数值是否与反应物或生成物的物质的量相匹配(成比例)
注意:错误!未找到引用源。要注明反应温度和压强,若反应在 298K 和 1.013×105Pa 条件下进行,可不
予注明;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要注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聚集状态,常用 s、l、g 分别表示固体、液体和气
体;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H 与化学计量系数有关,注意不要弄错。方程式与△H 应用分号隔开,一
定要写明“+”、“-”数值和单位。计量系数以“mol”为单位,可以是小数或分数。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一定要区别比较“反应热”、“中和热”、“燃烧热”等概念的异同。
三十五、浓硫酸“五性”
酸性、强氧化性、吸水性、脱水性、难挥发性
化合价不变只显酸性
化合价半变既显酸性又显强氧化性
化合价全变只显强氧化性
三十六、浓硝酸“四性”
酸性、强氧化性、不稳定性、挥发性
化合价不变只显酸性
化合价半变既显酸性又显强氧化性
化合价全变只显强氧化性
三十七、烷烃系统命名法的步骤
①选主链,称某烷
②编号位,定支链
③取代基,写在前,注位置,短线连
④不同基,简到繁,相同基,合并算
烷烃的系统命名法使用时应遵循两个基本原则:①最简化原则,②明确化原则,主要表现在一长一
近一多一小,即“一长”是主链要长,“一近”是编号起点离支链要近,“一多”是支链数目要多,“一小”是支
链位置号码之和要小,这些原则在命名时或判断命名的正误时均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三十八、酯化反应的反应机理(酸提供羟基,醇提供氢原子)
所以羧酸分子里的羟基与醇分子中羟基上的氢原了结合成水,其余部分互相结合成酯。
浓硫酸
CH3COOH+H18OC2H5 CH3CO18OC2H5+H2O
三十九、氧化还原反应配平
标价态、列变化、求总数、定系数、后检查
一标出有变的元素化合价;
二列出化合价升降变化
三找出化合价升降的最小公倍数,使化合价升高和降低的数目相等;
四定出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还原产物的系数;
五平:观察配平其它物质的系数;
六查:检查是否原子守恒、电荷守恒(通常通过检查氧元素的原子数),画上等号。
四十、"五同的区别"
同位素(相同的中子数,不同的质子数,是微观微粒)
同素异形体(同一种元素不同的单质,是宏观物质)
同分异构体(相同的分子式,不同的结构)
同系物(组成的元素相同,同一类的有机物,相差一个或若干个的 CH2)
同一种的物质(氯仿和三氯甲烷,异丁烷和 2-甲基丙烷等)
四十一、化学平衡图象题的解题步骤一般是:
看图像:一看面(即横纵坐标的意义); 二看线(即看线的走向和变化趋势);
三看点(即曲线的起点、折点、交点、终点),先出现拐点的则先达到平衡,说明该曲线表示的温度
较高或压强较大,“先拐先平”。 四看辅助线(如等温线、等压线、平衡线等);五看量的变化(如温
度变化、浓度变化等),“定一议二”。
四十二、中学常见物质电子式分类书写
1.Cl-的电子式为:
2.-OH: OH-电子式:
3.Na2S MgCl2
CaC2、 Na2O2
Cl
O HO H
ClMg2+ClS
2–Na+ Na+
H
H
N
H
H S 2–
H
H
N
H
H
ClH
H
N
H
H
Na+ Na+O O
2– 2–Ca2+ CC
4. NH4Cl (NH4)2S
5.
结构式 电子式
6.MgCl2 形成过程: + Mg + Mg2+
四十三、原电池:
1.原电池形成三条件: “三看”。先看电极:两极为导体且活泼性不同;
再看溶液:两极插入电解质溶液中;三看回路:形成闭合回路或两极接触。
2.原理三要点:(1) 相对活泼金属作负极,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2) 相对不活泼金属(或碳)
作正极,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3) 导线中(接触)有电流通过,使化学能转变为电能
3.原电池:把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装置
4.原电池与电解池的比较
原电池 电解池
(1)定义 化学能转变成电能的装置 电能转变成化学能的装置
(2)形成条件 合适的电极、合适的电解质溶液、形成回路 电极、电解质溶液(或熔融的
电解质)、外接电源、形成回路
(3)电极名称 负极 正极 阳极 阴极
(4)反应类型 氧化 还原 氧化 还原
(5)外电路电子流向 负极流出、正极流入 阳极流出、阴极流入
四十四、等效平衡问题及解题思路
1、等效平衡的含义在一定条件(定温、定容或定温、定压)下,只是起始加入情况不同的同一
可逆反应达到平衡后,任何相同组分的分数(体积、物质的量)均相同,这样的化学平衡互称等
效平衡。
2、等效平衡的分类
(1)定温(T)、定容(V)条件下的等效平衡
Ⅰ类:对于一般可逆反应,在定 T、V 条件下,只改变起始加入情况,只要通过可逆反应的
化学计量数比换算成平衡式左右两边同一边物质的物质的量与原平衡相同,则二平衡等效。
Ⅱ类:在定 T、V 情况下,对于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不变的可逆反应,只要反应物(或生成
物)的物质的量的比例与原平衡相同,则二平衡等效。
(2)定 T、P 下的等效平衡(例 4: 与例 3 的相似。如将反应换成合成氨反应)
Ⅲ类:在 T、P 相同的条件下,改变起始加入情况,只要按化学计量数换算成平衡式左右两
边同一边物质的物质的量之比与原平衡相同,则达到平衡后与原平衡等效。
CO2 O OC
写结构式 补孤电子对共用电子对代共价键
O O
O
C O O
O
C
Cl Cl Cl Cl
四十五、元素的一些特殊性质
1. 周期表中特殊位置的元素
①族序数等于周期数的元素:H、Be、Al、Ge。 ②族序数等于周期数 2 倍的元素:C、S。
③族序数等于周期数 3 倍的元素:O。 ④周期数是族序数 2 倍的元素:Li、Ca。
⑤周期数是族序数 3 倍的元素:Na、Ba。 ⑥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代数和为零的短周期元素:
C。
⑦最高正价是最低负价绝对值 3 倍的短周期元素:S。 ⑧除 H 外,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F。
⑨短周期中离子半径最大的元素:P。
2.常见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特性
①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单质是自然界中硬度最大的物质的元素或气态氢化物中氢的质量分数
最大的元素:C。②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或气态氢化物的水溶液呈碱性的元素:N。③地壳中含量
最多的元素、气态氢化物沸点最高的元素或氢化物在通常情况下呈液态的元素:O。④最轻的单质的
元素:H ;最轻的金属单质的元素:Li 。⑤单质在常温下呈液态的非金属元素:Br ;金属元
素:Hg 。⑥最高价氧化物及其对应水化物既能与强酸反应,又能与强碱反应的元素:
Be、Al、Zn。⑦元素的气态氢化物和它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能起化合反应的元素:
N;能起氧化还原反应的元素:S。⑧元素的气态氢化物能和它的氧化物在常温下反应生
成该元素单质的元素:S。⑨元素的单质在常温下能与水反应放出气体的短周期元素:
Li、Na、F。⑩常见的能形成同素异形体的元素:C、P、O、S。
一.中学化学实验操作中的七原则
掌握下列七个有关操作顺序的原则,就可以正确解答“实验程序判断题”。
1.“从下往上”原则。以 Cl2 实验室制法为例,装配发生装置顺序是:放好铁架台→摆好酒精灯→根据酒
精灯位置固定好铁圈→石棉网→固定好圆底烧瓶。
2.“从左到右”原则。装配复杂装置遵循从左到右顺序。如上装置装配顺序为:发生装置→集气瓶→烧杯。
3.先“塞”后“定”原则。带导管的塞子在烧瓶固定前塞好,以免烧瓶固定后因不宜用力而塞不紧或因用
力过猛而损坏仪器。
4.“固体先放”原则。上例中,烧瓶内试剂 MnO2 应在烧瓶固定前装入,以免固体放入时损坏烧瓶。总之
固体试剂应在固定前加入相应容器中。
5.“液体后加”原则。液体药品在烧瓶固定后加入。如上例浓盐酸应在烧瓶固定后在分液漏斗中缓慢加入。
6.先验气密性(装入药口前进行)原则。 7.后点酒精灯(所有装置装完后再点酒精灯)原则。
二.中学化学实验中温度计的使用分哪三种情况以及哪些实验需要温度计
1.测反应混合物的温度:这种类型的实验需要测出反应混合物的准确温度,因此,应将温度计插入混合
物中间。 ①测物质溶解度。②实验室制乙烯。
2.测蒸气的温度:这种类型的实验,多用于测量物质的沸点,由于液体在沸腾时,液体和蒸气的温度相
同,所以只要测蒸气的温度。①实验室蒸馏石油。②测定乙醇的沸点。
3.测水浴温度:这种类型的实验,往往只要使反应物的温度保持相对稳定,所以利用水浴加热,温度计
则插入水浴中。①温度对反应速率影响的反应。②苯的硝化反应。
三.常见的需要塞入棉花的实验有哪些需要塞入少量棉花的实验:
加热 KMnO4 制氧气 制乙炔和收集 NH3 其作用分别是:防止 KMnO4 粉末进入导管;
防止实验中产生的泡沫涌入导管;防止氨气与空气对流,以缩短收集 NH3 的时间。
四.常见物质分离提纯的 10 种方法
1.结晶和重结晶:利用物质在溶液中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较大,如 NaCl,KNO3。
2.蒸馏冷却法:在沸点上差值大。乙醇中(水):加入新制的 CaO 吸收大部分水再蒸馏。
3.过滤法:溶与不溶。 4.升华法:SiO2(I2)。
5.萃取法:如用 CCl4 来萃取 I2 水中的 I2。
6.溶解法:Fe 粉(A1 粉):溶解在过量的 NaOH 溶液里过滤分离。
7.增加法:把杂质转化成所需要的物质:CO2(CO):通过热的 CuO;CO2(SO2):通过 NaHCO3 溶液。
8.吸收法:除去混合气体中的气体杂质,气体杂质必须被药品吸收:N2(O2):将混合气体通过铜网吸收
O2。
9.转化法:两种物质难以直接分离,加药品变得容易分离,然后再还原回去:Al(OH)3,Fe(OH)3:先加 NaOH
溶液把 Al(OH)3 溶解,过滤,除去 Fe(OH)3,再加酸让 NaAlO2 转化成 A1(OH)3。
五.常用的去除杂质的方法 10 种
1.杂质转化法:欲除去苯中的苯酚,可加入氢氧化钠,使苯酚转化为酚钠,利用酚钠易溶于水,使之与苯
分开。欲除去 Na2CO3 中的 NaHCO3 可用加热的方法。
2.吸收洗涤法:欲除去二氧化碳中混有的少量氯化氢和水,可使混合气体先通过饱和碳酸氢钠的溶液后,
再通过浓硫酸。
3.沉淀过滤法:欲除去硫酸亚铁溶液中混有的少量硫酸铜,加入过量铁粉,待充分反应后,过滤除去不溶
物,达到目的。
4.加热升华法:欲除去碘中的沙子,可用此法。 5.溶剂萃取法:欲除去水中含有的少量溴,可用此法。
6.溶液结晶法(结晶和重结晶):欲除去硝酸钠溶液中少量的氯化钠,可利用二者的溶解度不同,降低溶液
温度,使硝酸钠结晶析出,得到硝酸钠纯晶。
7.分馏蒸馏法:欲除去乙醚中少量的酒精,可采用多次蒸馏的方法。
8.分液法:欲将密度不同且又互不相溶的液体混合物分离,可采用此法,如将苯和水分离。
9.渗析法:欲除去胶体中的离子,可采用此法。如除去氢氧化铁胶体中的氯离子。
10.综合法:欲除去某物质中的杂质,可采用以上各种方法或多种方法综合运用。
六.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中的“不”15 例
1.实验室里的药品,不能用手接触;不要鼻子凑到容器口去闻气体的气味,更不能尝结晶的味道。
2.做完实验,用剩的药品不得抛弃,也不要放回原瓶(活泼金属钠、钾等例外)。
3.取用液体药品时,把瓶塞打开不要正放在桌面上;瓶上的标签应向着手心,不应向下;放回原处时标
签不应向里。
4.如果皮肤上不慎洒上浓 H2SO4,不得先用水洗,应根据情况迅速用布擦去,再用水冲洗;若眼睛里溅进
了酸或碱,切不可用手揉眼,应及时想办法处理。
5.称量药品时,不能把称量物直接放在托盘上;也不能把称量物放在右盘上;加法码时不要用手去拿。
6.用滴管添加液体时,不要把滴管伸入量筒(试管)或接触筒壁(试管壁)。
7.向酒精灯里添加酒精时,不得超过酒精灯容积的 2/3,也不得少于容积的 1/3。
8.不得用燃着的酒精灯去对点另一只酒精灯;熄灭时不得用嘴去吹。
9.给物质加热时不得用酒精灯的内焰和焰心。
10.给试管加热时,不要把拇指按在短柄上;切不可使试管口对着自己或旁人;液体的体积一般不要超过
试管容积的 1/3。
11.给烧瓶加热时不要忘了垫上石棉网。
12.用坩埚或蒸发皿加热完后,不要直接用手拿回,应用坩埚钳夹取。
13.使用玻璃容器加热时,不要使玻璃容器的底部跟灯芯接触,以免容器破裂。烧得很热的玻璃容器,不
要用冷水冲洗或放在桌面上,以免破裂。
14.过滤液体时,漏斗里的液体的液面不要高于滤纸的边缘,以免杂质进入滤液。
15.在烧瓶口塞橡皮塞时,切不可把烧瓶放在桌上再使劲塞进塞子,以免压破烧瓶。
七.化学实验中的先与后 22 例
1.加热试管时,应先均匀加热后局部加热。
2.用排水法收集气体时,先拿出导管后撤酒精灯。
3.制取气体时,先检验气密性后装药品。
4.收集气体时,先排净装置中的空气后再收集。
5.稀释浓硫酸时,烧杯中先装一定量蒸馏水后再沿器壁缓慢注入浓硫酸。
6.点燃 H2、CH4、C2H4、C2H2 等可燃气体时,先检验纯度再点燃。
7.检验卤化烃分子的卤元素时,在水解后的溶液中先加稀 HNO3 再加 AgNO3 溶液。
8.检验 NH3(用红色石蕊试纸)、Cl2(用淀粉 KI 试纸)、H2S[用 Pb(Ac)2 试纸]等气体时,先用蒸馏水润湿
试纸后再与气体接触。
9.做固体药品之间的反应实验时,先单独研碎后再混合。
10.配制 FeCl3,SnCl2 等易水解的盐溶液时,先溶于少量浓盐酸中,再稀释。
11.中和滴定实验时,用蒸馏水洗过的滴定管先用标准液润洗后再装标准掖;先用待测液润洗后再移取液
体;滴定管读数时先等一二分钟后再读数;观察锥形瓶中溶液颜色的改变时,先等半分钟颜色不变后
即为滴定终点。
12.焰色反应实验时,每做一次,铂丝应先沾上稀盐酸放在火焰上灼烧到无色时,再做下一次实验。
13.用 H2 还原 CuO 时,先通 H2 流,后加热 CuO,反应完毕后先撤酒精灯,冷却后再停止通 H2。
14.配制物质的量浓度溶液时,先用烧杯加蒸馏水至容量瓶刻度线 1cm~2cm 后,再改用胶头滴管加水至
刻度线。
15.安装发生装置时,遵循的原则是:自下而上,先左后右或先下后上,先左后右。
16.浓 H2SO4 不慎洒到皮肤上,先迅速用布擦干,再用水冲洗,最后再涂上 3%一 5%的 NaHCO3 溶液。沾上
其他酸时,先水洗,后涂 NaHCO3 溶液。
17.碱液沾到皮肤上,先水洗后涂硼酸溶液。
18.酸(或碱)流到桌子上,先加 NaHCO3 溶液(或醋酸)中和,再水洗,最后用布擦。
19.检验蔗糖、淀粉、纤维素是否水解时,先在水解后的溶液中加 NaOH 溶液中和 H2SO4,再加银氨溶液或
Cu(OH)2 悬浊液。
20.用 pH 试纸时,先用玻璃棒沾取待测溶液涂到试纸上,再把试纸的颜色跟标准比色卡对比,定出 pH。
21.配制和保存 Fe2+,Sn2+等易水解、易被空气氧化的盐溶液时;先把蒸馏水煮沸赶走 O2,再溶解,并加
入少量的相应金属粉末和相应酸。
22.称量药品时,先在盘上各放二张大小,重量相等的纸(腐蚀药品放在烧杯等玻璃器皿),再放药品。加
热后的药品,先冷却,后称量。
八.实验中导管和漏斗的位置的放置方法
在许多化学实验中都要用到导管和漏斗,因此,它们在实验装置中的位置正确与否均直接影响到实验的
效果,而且在不同的实验中具体要求也不尽相同。下面拟结合实验和化学课本中的实验图,作一简要的分
析和归纳。
1.气体发生装置中的导管;在容器内的部分都只能露出橡皮塞少许或与其平行,不然将不利于排气。
2.用排空气法(包括向上和向下)收集气体时,导管都必领伸到集气瓶或试管的底部附近。这样利于排尽
集气瓶或试管内的空气,而收集到较纯净的气体。
3.用排水法收集气体时,导管只需要伸到集气瓶或试管的口部。原因是“导管伸入集气瓶和试管的多少
都不影响气体的收集”,但两者比较,前者操作方便。
4.进行气体与溶液反应的实验时,导管应伸到所盛溶液容器的中下部。这样利于两者接触,充分反应。
5.点燃 H2、CH4 等并证明有水生成时,不仅要用大而冷的烧杯,而且导管以伸入烧杯的 1/3 为宜。若导管
伸入烧杯过多,产生的雾滴则会很快气化,结果观察不到水滴。
6.进行一种气体在另一种气体中燃烧的实验时,被点燃的气体的导管应放在盛有另一种气体的集气瓶的
中央。不然,若与瓶壁相碰或离得太近,燃烧产生的高温会使集气瓶炸裂。
7.用加热方法制得的物质蒸气,在试管中冷凝并收集时,导管口都必须与试管中液体的液面始终保持一
定的距离,以防止液体经导管倒吸到反应器中。
8.若需将 HCl、NH3 等易溶于水的气体直接通入水中溶解,都必须在导管上倒接一漏斗并使漏斗边沿稍许
浸入水面,以避免水被吸入反应器而导致实验失败。
9.洗气瓶中供进气的导管务必插到所盛溶液的中下部,以利杂质气体与溶液充分反应而除尽。供出气的
导管则又务必与塞子齐平或稍长一点,以利排气。
10.制 H2、CO2、H2S 和 C2H2 等气体时,为方便添加酸液或水,可在容器的塞子上装一长颈漏斗,且务必使
漏斗颈插到液面以下,以免漏气。
11.制 Cl2、HCl、C2H4 气体时,为方便添加酸液,也可以在反应器的塞子上装一漏斗。但由于这些反应都
需要加热,所以漏斗颈都必须置于反应液之上,因而都选用分液漏斗。
九.特殊试剂的存放和取用 10 例
1.Na、K:隔绝空气;防氧化,保存在煤油中(或液态烷烃中),(Li 用石蜡密封保存)。用镊子取,玻片上
切,滤纸吸煤油,剩余部分随即放人煤油中。
2.白磷:保存在水中,防氧化,放冷暗处。镊子取,并立即放入水中用长柄小刀切取,滤纸吸干水分。
3.液 Br2:有毒易挥发,盛于磨口的细口瓶中,并用水封。瓶盖严密。
4.I2:易升华,且具有强烈刺激性气味,应保存在用蜡封好的瓶中,放置低温处。
5.浓 HNO3,AgNO3:见光易分解,应保存在棕色瓶中,放在低温避光处。
6.固体烧碱:易潮解,应用易于密封的干燥大口瓶保存。瓶口用橡胶塞塞严或用塑料盖盖紧。
7.NH3•H2O:易挥发,应密封放低温处。
8.C6H6、、C6H5—CH3、CH3CH2OH、CH3CH2OCH2CH3:易挥发、易燃,应密封存放低温处,并远离火源。
9.Fe2+盐溶液、H2SO3 及其盐溶液、氢硫酸及其盐溶液:因易被空气氧化,不宜长期放置,应现用现配。
10.卤水、石灰水、银氨溶液、Cu(OH)2 悬浊液等,都要随配随用,不能长时间放置。
十.中学化学中与“0”有关的实验问题 4 例
1.滴定管最上面的刻度是 0。 2.量筒最下面的刻度是 0。
3.温度计中间刻度是 0。 4.托盘天平的标尺中央数值是 0。
十一.能够做喷泉实验的气体
NH3、HCl、HBr、HI 等极易溶于水的气体均可做喷泉实验。其它气体若能极易溶于某液体中时(如 CO2 易溶
于烧碱溶液中),亦可做喷泉实验。
十二.主要实验操作和实验现象的具体实验 80 例
1.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强光,放出大量的热,生成白烟同时生成一种白色物质。
2.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
3.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放出热量,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4.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热量,生成黑色固体物质。
5.加热试管中碳酸氢铵:有刺激性气味气体生成,试管上有液滴生成。
6.氢气在空气中燃烧:火焰呈现淡蓝色。 7.氢气在氯气中燃烧:发出苍白色火焰,产生大量的热。
8.在试管中用氢气还原氧化铜:黑色氧化铜变为红色物质,试管口有液滴生成。
9.用木炭粉还原氧化铜粉末,使生成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黑色氧化铜变为有光泽的金属颗粒,石灰水
变浑浊。
10.一氧化碳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色的火焰,放出热量。
11. 向盛有少量碳酸钾固体的试管中滴加盐酸:有气体生成。
12.加热试管中的硫酸铜晶体:蓝色晶体逐渐变为白色粉末,且试管口有液滴生成。
13.钠在氯气中燃烧:剧烈燃烧,生成白色固体。
14.点燃纯净的氯气,用干冷烧杯罩在火焰上:发出淡蓝色火焰,烧杯内壁有液滴生成。
15.向含有 C1-的溶液中滴加用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16.向含有 SO42-的溶液中滴加用硝酸酸化的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17.一带锈铁钉投入盛稀硫酸的试管中并加热:铁锈逐渐溶解,溶液呈浅黄色,并有气体生成。
18.在硫酸铜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有蓝色絮状沉淀生成。
19.将 Cl2 通入无色 KI 溶液中,溶液中有褐色的物质产生。
20.在三氯化铁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有红褐色沉淀生成。
21.盛有生石灰的试管里加少量水:反应剧烈,发出大量热。
22.将一洁净铁钉浸入硫酸铜溶液中:铁钉表面有红色物质附着,溶液颜色逐渐变浅。
23.将铜片插入硝酸汞溶液中:铜片表面有银白色物质附着。
24.向盛有石灰水的试管里,注入浓的碳酸钠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25.细铜丝在氯气中燃烧后加入水:有棕色的烟生成,加水后生成绿色的溶液。
26.强光照射氢气、氯气的混合气体:迅速反应发生爆炸。
27. 红磷在氯气中燃烧:有白色烟雾生成。 28.氯气遇到湿的有色布条:有色布条的颜色退去。
29.加热浓盐酸与二氧化锰的混合物:有黄绿色刺激性气味气体生成。
30.给氯化钠(固)与硫酸(浓)的混合物加热:有雾生成且有刺激性的气味生成。
31. 在溴化钠溶液中滴加硝酸银溶液后再加稀硝酸:有浅黄色沉淀生成。
32.在碘化钾溶液中滴加硝酸银溶液后再加稀硝酸:有黄色沉淀生成。
33.I2 遇淀粉,生成蓝色溶液。 34.细铜丝在硫蒸气中燃烧:细铜丝发红后生成黑色物质。
35.铁粉与硫粉混合后加热到红热:反应继续进行,放出大量热,生成黑色物质。
36.硫化氢气体不完全燃烧(在火焰上罩上蒸发皿):火焰呈淡蓝色(蒸发皿底部有黄色的粉末)。
37.硫化氢气体完全燃烧(在火焰上罩上干冷烧杯):火焰呈淡蓝色,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烧杯内壁
有液滴生成)。
38.在集气瓶中混合硫化氢和二氧化硫:瓶内壁有黄色粉末生成。
39.二氧化硫气体通入品红溶液后再加热:红色退去,加热后又恢复原来颜色。
40.过量的铜投入盛有浓硫酸的试管,并加热,反应毕,待溶液冷却后加水: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生成,
加水后溶液呈天蓝色。
41.加热盛有浓硫酸和木炭的试管:有气体生成,且气体有刺激性的气味。
42.钠在空气中燃烧:火焰呈黄色,生成淡黄色物质。
43.钠投入水中:反应激烈,钠浮于水面,放出大量的热使钠溶成小球在水面上游动,有“嗤嗤”声。
44.把水滴入盛有过氧化钠固体的试管里,将带火星木条伸入试管口:木条复燃。
45. 加热碳酸氢钠固体,使生成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46.氨气与氯化氢相遇:有大量的白烟产生。
47. 加热氯化铵与氢氧化钙的混合物: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产生。
48. 加热盛有固体氯化铵的试管:在试管口有白色晶体产生。
49.无色试剂瓶内的浓硝酸受到阳光照射:瓶中空间部分显棕色,硝酸呈黄色。
50.铜片与浓硝酸反应:反应激烈,有红棕色气体产生。
51.铜片与稀硝酸反应:试管下端产生无色气体,气体上升逐渐变成红棕色。
52. 在硅酸钠溶液中加入稀盐酸,有白色胶状沉淀产生。
53.在氢氧化铁胶体中加硫酸镁溶液:胶体变浑浊。 54.加热氢氧化铁胶体:胶体变浑浊。
55.将点燃的镁条伸入盛有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剧烈燃烧,有黑色物质附着于集气瓶内壁。
56.向硫酸铝溶液中滴加氨水:生成蓬松的白色絮状物质。
57.向硫酸亚铁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有白色絮状沉淀生成,立即转变为灰绿色,一会儿又转变为
红褐色沉淀。
58. 向含 Fe3+的溶液中滴入 KSCN 溶液:溶液呈血红色。
59.向硫化钠水溶液中滴加氯水:溶液变浑浊。S2-+Cl2=2Cl2-+S↓
60.向天然水中加入少量肥皂液:泡沫逐渐减少,且有沉淀产生。
61.在空气中点燃甲烷,并在火焰上放干冷烧杯:火焰呈淡蓝色,烧杯内壁有液滴产生。
62.光照甲烷与氯气的混合气体:黄绿色逐渐变浅,时间较长,(容器内壁有液滴生成)。
63. 加热(170℃)乙醇与浓硫酸的混合物,并使产生的气体通入溴水,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有气体产
生,溴水褪色,紫色逐渐变浅。
64.在空气中点燃乙烯:火焰明亮,有黑烟产生,放出热量。
65.在空气中点燃乙炔:火焰明亮,有浓烟产生,放出热量。
66.苯在空气中燃烧:火焰明亮,并带有黑烟。 67.乙醇在空气中燃烧:火焰呈现淡蓝色。
68.将乙炔通入溴水:溴水褪去颜色。 69.将乙炔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紫色逐渐变浅,直至褪去。
70. 苯与溴在有铁粉做催化剂的条件下反应:有白雾产生,生成物油状且带有褐色。
71.将少量甲苯倒入适量的高锰酸钾溶液中,振荡:紫色褪色。
72.将金属钠投入到盛有乙醇的试管中:有气体放出。
73.在盛有少量苯酚的试管中滴入过量的浓溴水:有白色沉淀生成。
74.在盛有苯酚的试管中滴入几滴三氯化铁溶液,振荡:溶液显紫色。
75.乙醛与银氨溶液在试管中反应:洁净的试管内壁附着一层光亮如镜的物质。
76.在加热至沸腾的情况下乙醛与新制的氢氧化铜反应:有红色沉淀生成。
77.在适宜条件下乙醇和乙酸反应:有透明的带香味的油状液体生成。
78.蛋白质遇到浓 HNO3 溶液:变成黄色。 79.紫色的石蕊试液遇碱:变成蓝色。
80.无色酚酞试液遇碱:变成红色。
十三.有机实验的八项注意
有机实验是中学化学教学的重要内容,是高考会考的常考内容。对于有机实验的操作及复习必须注意以下
八点内容。
1.注意加热方式
有机实验往往需要加热,而不同的实验其加热方式可能不一样。
⑴酒精灯加热。 酒精灯的火焰温度一般在 400~500℃,所以需要温度不太高的实验都可用酒精灯加热。
教材中用酒精灯加热的有机实验是:“乙烯的制备实验”、“乙酸乙酯的制取实验”“蒸馏石油实验”
和“石蜡的催化裂化实验”。
⑵酒精喷灯加热。酒精喷灯的火焰温度比酒精灯的火焰温度要高得多,所以需要较高温度的有机实验可
采用酒精喷灯加热。教材中用酒精喷灯加热的有机实验是:“煤的干馏实验”。
⑶水浴加热。水浴加热的温度不超过 100℃。教材中用水浴加热的有机实验有:“银镜实验(包括醛类、
糖类等的所有的银镜实验)”、“ 硝基苯的制取实验(水浴温度为 6 0℃)”、“ 酚醛树酯的制取实验(沸
水浴)”、“乙酸乙酯的水解实验(水浴温度为 70℃~80℃)”和“ 糖类(包括二糖、 淀粉和纤维素等)
水解实验(热水浴)”。
⑷用温度计测温的有机实验有:“硝基苯的制取实验”、“乙酸乙酯的制取实验”(以上两个实验中的温度
计水银球都是插在反应液外的水浴液中,测定水浴的温度)、“乙烯的实验室制取实验”(温度计水银
球插入反应液中,测定反应液的温度)和“ 石油的蒸馏实验”(温度计水银球应插在具支烧瓶支管口
处, 测定馏出物的温度)。
2、注意催化剂的使用
⑴ 硫酸做催化剂的实验有:“乙烯的制取实验”、 “硝基苯的制取实验”、“乙酸乙酯的制取实验”、“纤
维素硝酸酯的制取实验”、“糖类(包括二糖、淀粉和纤维素)水解实验”和“乙酸乙酯的水解实验”。
其中前四个实验的催化剂为浓硫酸,后两个实验的催化剂为稀硫酸,其中最后一个实验也可以用氢氧
化钠溶液做催化剂
⑵铁做催化剂的实验有:溴苯的制取实验(实际上起催化作用的是溴与铁反应后生成的溴化铁)。
⑶氧化铝做催化剂的实验有:石蜡的催化裂化实验。
3、注意反应物的量
有机实验要注意严格控制反应物的量及各反应物的比例,如“乙烯的制备实验”必须注意乙醇和浓硫酸
的比例为1:3,且需要的量不要太多,否则反应物升温太慢,副反应较多,从而影响了乙烯的产率。
4、注意冷却
有机实验中的反应物和产物多为挥发性的有害物质,所以必须注意对挥发出的反应物和产物进行冷却。
⑴需要冷水(用冷凝管盛装)冷却的实验:“蒸馏水的制取实验”和“石油的蒸馏实验”。
⑵用空气冷却(用长玻璃管连接反应装置)的实验:“硝基苯的制取实验”、“酚醛树酯的制取实验”、
“乙酸乙酯的制取实验”、“石蜡的催化裂化实验”和 “溴苯的制取实验”。
这些实验需要冷却的目的是减少反应物或生成物的挥发,既保证了实验的顺利进行,又减少了这些挥发
物对人的危害和对环境的污染。
5、注意除杂
有机物的实验往往副反应较多,导致产物中的杂质也多,为了保证产物的纯净,必须注意对产物进行净
化除杂。如“乙烯的制备实验”中乙烯中常含有 CO2 和 SO2 等杂质气体,可将这种混合气体通入到浓碱液
中除去酸性气体;再如“溴苯的制备实验”和“硝基苯的制备实验”,产物溴苯和硝基苯中分别含有溴和
NO2,因此, 产物可用浓碱液洗涤。
6、注意搅拌
注意不断搅拌也是有机实验的一个注意条件。如“浓硫酸使蔗糖脱水实验”(也称“黑面包”实验)(目
的是使浓硫酸与蔗糖迅速混合,在短时间内急剧反应,以便反应放出的气体和大量的热使蔗糖炭化生成的
炭等固体物质快速膨胀)、“乙烯制备实验”中醇酸混合液的配制。
7、注意使用沸石(防止暴沸)
需要使用沸石的有机实验:⑴ 实验室中制取乙烯的实验; ⑵石油蒸馏实验。
8、注意尾气的处理
有机实验中往往挥发或产生有害气体,因此必须对这种有害气体的尾气进行无害化处理。
⑴如甲烷、乙烯、乙炔的制取实验中可将可燃性的尾气燃烧掉;⑵“溴苯的制取实验”和“硝基苯的制
备实验”中可用冷却的方法将有害挥发物回流。
十四.离子反应 离子共存 离子方程式
电解质在溶液里所起的反应,实质上就是离子之间的相互反应。离子间的反应是趋向于降低离子浓度的方
向进行。离子反应通常用离子方程式来表示。理解掌握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和正确书写离子方程式是学好
离子反应的关键。溶液中离子共存的问题,取决于离子之间是否发生化学反应,如离子间能反应,这些离
子就不能大量共存于同一溶液中。
(一). 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
1. 离子反应生成微溶物或难溶物。
2. 离子反应生成气体。
3. 离子反应生成弱电解质。
4. 离子反应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根据化学反应类型,离子反应可分为两类,一是酸碱盐之间的复分解反应;二是氧化性离子与还原性离
子间的氧化还原反应。离子反应还应注意:
1.微溶物向难溶物转化,如用煮沸法软化暂时硬水
MgHCO3==MgCO3+CO2↑+H2O MgCO3 虽然难溶,但在溶液中溶解的哪部分是完全电离的,当 Mg2+遇到水溶液
里的 OH-时会结合生成比 MgCO3 溶解度更小的 Mg(OH)2 而沉淀析出 MgCO3+H2O==Mg(OH)2 ↓+ CO2↑
2.生成络离子的反应:
FeCl3 溶液与 KSCN 溶液的反应:Fe3+ + SCN- ==Fe(SCN)2+ 生成物既不是沉淀物也不是气体,为什么反应能
发生呢?主要是生成了难电离的 Fe(SCN)2+络离子。
3.优先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具有强氧化性的离子与强还原性的离子相遇时首先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例如:Na2S 溶液与 FeCI3 溶液混合,
生成 S 和 Fe2+离子,而不是发生双水解生成 Fe(OH)3 沉淀和 H2S 气体。2Fe3+ + S2- = 2Fe2+ + S ↓
总之:在水溶液里或在熔融状态下,离子间只要是能发生反应,总是向着降低离子浓度的方向进行。反之,
离子反应不能发生。
(二). 离子反应的本质:反应体系中能够生成气、水(难电离的物质)、沉淀的离子参与反应,其余的成
分实际上未参与反应。
(三).离子反应方程式的类型
1. 复分解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2. 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3. 盐类水解的离子方程式。 4. 络合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掌握离子方程式的类型及特征,写好离子方程式,正确书写离子方程式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
十五.盐类水解的应用规律
盐的离子跟水电离出来的氢离子或氢氧根离子生成弱电解质的反应,称为盐类的水解。
其一般规律是:谁弱谁水解,谁强显谁性;两强不水解,两弱更水解,越弱越水解。
哪么在哪些情况下考虑盐的水解呢?
1.分析判断盐溶液酸碱性时要考虑水解。
2.确定盐溶液中的离子种类和浓度时要考虑盐的水解。
如 Na2S 溶液中含有哪些离子,按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
C(Na+ )>C(S2-)>C(OH-)>C(HS-)>C(H+)
或:C(Na+) +C(H+)=2C(S2-)+C(HS-)+C(OH-)
3.配制某些盐溶液时要考虑盐的水解
如配制 FeCl3,SnCl4 ,Na2SiO3 等盐溶液时应分别将其溶解在相应的酸或碱溶液中。
4.制备某些盐时要考虑水解 Al2S3 ,MgS,Mg3N2 等物质极易与水作用,它们在溶液中不能稳定存在,所以制
取这些物质时,不能用复分解反应的方法在溶液中制取,而只能用干法制备。
5.某些活泼金属与强酸弱碱溶液反应,要考虑水解
如 Mg,Al,Zn 等活泼金属与 NH4Cl,CuSO4 ,AlCl3 等溶液反应.3Mg+2AlCl3 +6H2O=3MgCl2+2Al(OH)3↓+3H2↑
6.判断中和滴定终点时溶液酸碱性,选择指示剂以及当 pH=7 时酸或碱过量的判断等问题时,应考虑到盐的
水解.如 CH3COOH 与 NaOH 刚好反应时 pH>7,若二者反应后溶液 pH=7,则 CH3COOH 过量。指示剂选择的总原则
是,所选择指示剂的变色范围应该与滴定后所得盐溶液的 pH 值范围相一致。即强酸与弱碱互滴时应选择甲
基橙;弱酸与强碱互滴时应选择酚酞。
7.制备氢氧化铁胶体时要考虑水解.FeCl3+3H2O=Fe(OH)3(胶体)+3HCl
8.分析盐与盐反应时要考虑水解.两种盐溶液反应时应分三个步骤分析考虑:
(1)能否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2)能否发生双水解互促反应;
(3)以上两反应均不发生,则考虑能否发生复分解反应.
9.加热蒸发和浓缩盐溶液时,对最后残留物的判断应考虑盐类的水解
(1)加热浓缩不水解的盐溶液时一般得原物质.
(2)加热浓缩 Na2CO3 型的盐溶液一般得原物质.
(3)加热浓缩 FeCl3 型的盐溶液.最后得到 FeCl3 和 Fe(OH)3 的混合物,灼烧得 Fe2O3 。
(4)加热蒸干(NH4)2CO3 或 NH4HCO3 型的盐溶液时,得不到固体.
(5)加热蒸干 Ca(HCO3)2 型的盐溶液时,最后得相应的正盐.
(6)加热 Mg(HCO3)2、MgCO3 溶液最后得到 Mg(OH)2 固体.
10.其它方面
(1)净水剂的选择:如 Al3+ ,FeCl3 等均可作净水剂,应从水解的角度解释。
(2)化肥的使用时应考虑水解。如草木灰不能与铵态氮肥混合使用。
(3)小苏打片可治疗胃酸过多。
(4)纯碱液可洗涤油污。
(5)磨口试剂瓶不能盛放 Na2SiO3,Na2CO3 等试剂.
凡此种种,不一而举。学习中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灵活应用之。
十六.焰色反应全集
(一). 钠离子:
钠的焰色反应本应不难做,但实际做起来最麻烦。因为钠的焰色为黄色,而酒精灯的火焰因灯头灯芯不干
净、酒精不纯而使火焰大多呈黄色。即使是近乎无色(浅淡蓝色)的火焰,一根新的铁丝(或镍丝、铂丝)
放在外焰上灼烧,开始时火焰也是黄色的,很难说明焰色是钠离子的还是原来酒精灯的焰色。要明显看到
钠的黄色火焰,可用如下方法。
⑴方法一(镊子-棉花-酒精法):用镊子取一小团棉花(脱脂棉,下同)吸少许酒精(95%乙醇,下
同),把棉花上的酒精挤干,用该棉花沾一些氯化钠或无水碳酸钠粉末(研细),点燃。
⑵方法二(铁丝法):①取一条细铁丝,一端用砂纸擦净,再在酒精灯外焰上灼烧至无黄色火焰,②用
该端铁丝沾一下水,再沾一些氯化钠或无水碳酸钠粉末,③点燃一盏新的酒精灯(灯头灯芯干净、酒精
纯),④把沾有钠盐粉末的铁丝放在外焰尖上灼烧,这时外焰尖上有一个小的黄色火焰,那就是钠焰。以
上做法教师演示实验较易做到,但学生实验因大多数酒精灯都不干净而很难看到焰尖,可改为以下做法:
沾有钠盐的铁丝放在外焰中任一有蓝色火焰的部位灼烧,黄色火焰覆盖蓝色火焰,就可认为黄色火焰就是
钠焰。
(二). 钾离子:
⑴方法一(烧杯-酒精法):
取一小药匙无水碳酸钠粉末(充分研细)放在一倒置的小烧杯上,滴加 5~6滴酒精,点燃,可看到明显
的浅紫色火焰,如果隔一钴玻璃片观察,则更明显看到紫色火焰。
⑵方法二(蒸发皿-酒精法):
取一药匙无水碳酸钠粉末放在一个小发皿内,加入1毫升酒精,点燃,燃烧时用玻棒不断搅动,可看到
紫色火焰,透过钴玻璃片观察效果更好,到酒精快烧完时现象更明显。
⑶方法三(铁丝-棉花-水法):
取少许碳酸钠粉末放在一小蒸发皿内,加一两滴水调成糊状;再取一条小铁丝,一端擦净,弯一个小圈,
圈内夹一小团棉花,棉花沾一点水,又把水挤干,把棉花沾满上述糊状碳酸钠,放在酒精灯外焰上灼烧,
透过钴玻璃片可看到明显的紫色火焰。
⑷方法四(铁丝法):
同钠的方法二中的学生实验方法。该法效果不如方法一、二、三,但接近课本的做法。
观察钾的焰色时,室内光线不要太强,否则浅紫色的钾焰不明显。
(三). 锂离子:
⑴方法一(镊子-棉花-酒精法):
用镊子取一团棉花,吸饱酒精,又把酒精挤干,把棉花沾满 Li2CO3 粉末,点燃。
⑵方法二(铁丝法):跟钠的方法二相同。
(四). 钙离子:
⑴方法一(镊子-棉花-酒精法): 同钠的方法一。
⑵方法二(烧杯-酒精法):
取一药匙研细的无水氯化钙粉末(要吸少量水,如果的确一点水也没有,则让其在空气吸一会儿潮)放
在倒置的小烧杯上,滴加7~8滴酒精,点燃。⑶方法三(药匙法):用不锈钢药匙盛少许无水氯化钙
(同上)放在酒精灯外焰上灼烧。
(五). 锶离子:
方法一、二:同碳酸锂的方法一、二。
(六). 钡离子:
⑴方法一(铁丝-棉花-水法):
取少量研细的氯化钡粉末放在一小蒸发皿内,加入一两滴水调成糊状,取一小铁丝,一端用砂纸擦净,
弯一个小圈,圈内夹一小团棉花,棉花吸饱水后又挤干,把这棉花沾满上述糊状氯化钡,放在酒精灯火焰
下部的外焰上灼烧,可看到明显的黄绿色钡焰。
⑵方法二(棉花-水-烧杯法): 跟方法一类似,把一小团棉花沾水后挤干,沾满糊状氯化钡,放在
一倒置的烧杯上,滴加七八滴酒精,点燃。可与棉花+酒精燃烧比较。
(七). 铜离子:
⑴方法一(铁丝-棉花-水法):同钡离子的方法一相同。
⑵方法二(镊子-棉花-酒精法):同钠离子方法。
⑶方法三(烧杯-酒精法):同钾离子的方法一。
⑷方法四(药匙法):同钙离子的方法三。
焰色反应现象要明显,火焰焰色要象彗星尾巴才看得清楚,有的盐的焰色反应之所以盐要加少量水溶解,
是为了灼烧时离子随着水分的蒸发而挥发成彗星尾巴状,现象明显;而有的离子灼烧时较易挥发成彗星尾
巴状,就不用加水溶解了。
十七.“五”同辨析
1.同位素 具有相同质子数和不同中子数的同一元素的不同原子.如氢有 3 种同位素: H、D、T。
2.同素异形体(又称同素异性体) 由同种元素组成性质不同的单质,互称同素异形体.如金刚石与石墨、C60 ,
白磷与红磷,O2 与 O3 ,正交硫与单斜硫。
3.同分异构体具有相同的分子组成而结构不同的一系列化合物互称同分异构体.同分异构体的种类通常有
碳链异构、位置异构、跨类异构(又称官能团异构)、几何异构(又称顺反异构)。
※ 你能说出中学阶段的几种跨类异构吗?
4.同系物 结构相似分子组成上相差一个或若干个 CH2 原子团的一系列化合物互称同系物。
※ 请总结出两种化合物互称同系物应具备的最基本条件。
5.同量物 通常是指分子量相同的不同物质。
如 CO2 与 HCHO H2SO4 与 H3PO4 ,NO 与 C2H6。十八.化学史知识 1、燃烧规律:凡是除了 F,Cl,Br,I,O,N 这六
种活泼非金属元素的单质及其负价元素的化合物(NH3 除外)不能燃烧外,其他非惰性的非金属元素的单
质及其化合物都能燃烧,且燃烧的火焰颜色与对应单质燃烧的火焰颜色相同或者相似。
2、气味规律:a、凡是可溶于水或者可跟水反应的气体都具有刺激性难闻气味;如卤化氢
b、凡是有很强的还原性而又溶于水或者能跟水起反应的气体都具有特别难闻的刺激性气味。如 H2S
3、等效平衡的两个推论:
a、定温和定容时,在容积不同的容器进行的同一个可逆反应,若满足初始时两容器加入的物质的数量之
比等于容器的体积比,则建立的平衡等效。
b、在定温、定容且容积相同的两个容器内进行的同一个可逆的反应,若满足初始时两容器加入的物质的
数量成一定的倍数,则数量多的容器内的平衡状态相当于对数量少的容器加压!
4、离子化合物在常态下都呈固态。
5、一般正 5 价以上的共价化合物(非水化物)在常态下是固态!如:P2O5,SO3
多合一习题
1、化学实验基本方法
化学实验包括:(一)气体的制备、净化与干燥 、收集和尾气处理。(二)物质的分离与提纯:1、物理
方法:溶解、过滤,蒸发浓缩法,结晶、重结晶法、蒸馏法、分馏法、萃取法、分液法,吸附法,升华法,
水洗法,液化法,渗析法,盐析法;2、化学方法:酸、碱处理法,热分解法,吸收法,转化法,沉淀法,
氧化还原法,离子交换法,电解法。(三)化学实验方案设计。
例题 1 给 50mL 某液体加热的操作中,以下仪器必须用到的是
①试管 ②烧杯 ③酒精灯 ④试管夹 ⑤石棉网 ⑥铁架台 ⑦泥三角 ⑧坩埚 ⑨铁三脚架
A. ②③⑤⑧ B. ③⑥⑦⑧ C. ①③④⑥ D. ②③⑤⑥
练习 1:加热固体试剂时,不能使用的仪器是
A. 试管 B. 烧杯 C. 蒸发皿 D. 坩埚
例题 2 某学生发现滴瓶中的溶液有悬浮物,拟用右图所示操作进行过滤,操作上错误的地方有
A.4 处 B.3 处
C.2 处 D.1 处
例题 3:为了除去氯化钠溶液中少量的溴化钠,常用的方法是往溶液中加 入少量的氯水,
然后加入苯或四氯化碳,经振荡、静置、分液,将氯化钠溶液加热排除溶 解在水中的氯分
子,得到氯化钠溶液。分析判断,正确的是
A.加入苯或四氯化碳操作叫萃取 B.苯层在下层或四氯化碳在上层
C.可以用酒精代替苯或四氯化碳 D.氯水是氯化剂
练习 2:萃取和分液都要使用的仪器是
A.漏斗和烧杯 B.分液漏斗和烧杯
C.容量瓶和烧杯 D.锥形瓶和烧杯
2、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
n、N、NA 之间的关系: n、m、M 之间的关系:
n= n=
标准状况(0℃,101Pa)下,气体: 溶液中 n(B)、c(B)、V 的关系:
n= Vm=22.4L/mol c(B)=
例题 4:下列关于阿佛加德罗常数(NA)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2.3 克 Na 由原子变为 Na+时,共失去的电子数为 0.1NA
B、18 克 H2O 所含有的电子数为 8NA
C、28 克氮气所含的原子数为 NA
D、在 20℃,1.01×105Pa 时,11.2LO2 所含的原子数为 NA
练习 3:4gNaOH 溶于水配成 1L 的溶液,该氢氧化钠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 ;
将 3. 65g HCl 通入此溶液中反应后,求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溶度 。
练习 4:实验室欲配制 80mL 2mol/L 的 KCl 溶液,就配制该溶液的过程,请回答:
(1)不需要的仪器是 。
A.烧杯 B.100mL 容量瓶 C.量筒 D.胶头滴管 E.玻璃棒 F. 50mL 容量瓶
(2)配制时应称取 KCl g。
(3)下列操作的顺序是(用字母表示) 。
A.冷却 B.称量 C.洗涤 D.定容 E.溶解 F.摇匀 G.转移
(4)若容量瓶未干燥即用来配制溶液,实验结果将 ,若定容时俯视刻度线,实验结果将 。
(5)将配制好的溶液稀释至 400mL,则该溶液浓度为
一、选择题:(本小题共 6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18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下面是人们对于化学科学的各种常见认识,其中错误的是( )。
A.化学面对现代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显的无能为力
B.化学将在能源、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安全应用方面大显身手
C.化学是一门具有极强实用性的科学
D.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
2.1998 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科恩(美)和波普尔(英),以表彰他们在理论化学领域作出的重大贡献。
他们的工作使实验和理论能够共同协力探讨分子体系的性质,引起整个化学领域正在经历一场革命性
的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化学不做实验,就什么都不知道 B . 化学不再需要实验
C. 化学不再是纯实验科学 D . 未来化学的方向是经验化
3.下列实验基本操作(或实验注意事项)中,主要是处于实验安全考虑的是( )。
A.实验剩余的药品不能放回原试剂瓶 B.可燃性气体的验纯
C.气体实验装置在实验前进行气密性检查 D.滴管不能交叉使用
4.下列实验仪器不宜直接用来加热的是( )。
A.试管 B.坩埚 C.蒸发皿 D.烧杯
AN
N
M
m
mV
V
V
Bn )(
5.下列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 )。
A. 用规格为 10 mL 的量筒量取 6m L 的液体
B. 用药匙或者纸槽把粉末状药品送入试管的底部
C. 过滤时玻璃棒的末端应轻轻靠在三层的滤纸上
D.如果没有试管夹,可以临时手持试管给固体或液体加热
6.若在试管中加入 2~3 mL 液体再加热,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
①点燃酒精灯进行加热; ②在试管中加入 2~3 mL 液体;
③用试管夹夹持在试管的中上部; ④将试剂瓶的瓶盖盖好,放在原处。
A.②③④① B.③②④① C.②④③① D.③②①④
二、选择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4 分,计 40 分,每小题有 1—2 个正确答案,只有一个正确选项的,
多选不给分;有两个正确选项的,选对一个给 2 分,选错一个该小题不给分。)
7.在盛放浓硫酸的试剂瓶的标签上应印有下列警示标记中的 ( )。
8.下列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方法中,主要是从溶解性的角度考虑的是( )。
A.蒸发 B.蒸馏 C.过滤 D.萃取
9.有关化学实验的下列操作中,一般情况下不能相互接触的是( )。
A.过滤操作中,玻璃棒与三层滤纸
B.过滤操作中,漏斗径与烧杯内壁
C.分液操作中,分液漏斗径与烧杯内壁
D. 用胶头滴管向试管滴液体时,滴管尖端与试管内壁
10.蒸发操作中必须用到蒸发皿,下面对蒸发皿的操作中正确的是( )。
A.将蒸发皿放置在铁架台的铁圈上直接用酒精灯火焰加热
B.将蒸发皿放置在铁架台的铁圈上,并加垫石棉网加热
C.将蒸发皿放置在三脚架上直接用酒精灯火焰加热
D.在三脚架上放置泥三角,将蒸发皿放置在泥三角上加热
11.现有三组溶液:①汽油和氯化钠溶液 ②39%的乙醇溶液 ⑧氯化钠和单质溴的水溶液,分离以上
各混合液的正确方法依次是 ( )。
A . 分液、萃取、蒸馏 B. 萃取、蒸馏、分液
C . 分液、蒸馏、萃取 D. 蒸馏、萃取、分液
12.能够用来鉴别 BaCl2、 NaCl、Na2CO3 三种物质的试剂是( )。
A.AgNO3 溶液 B.稀硫酸 C.稀盐酸 D.稀硝酸
13.下列实验操作中 错误的是 ( )。
A.蒸发操作时, 应使混合物中的水分完全蒸干后,才能停止加热
B.蒸馏操作时, 应使温度计水银球靠近蒸馏烧瓶的支管口处
C.分液操作时, 分液漏斗中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D.萃取操作时,应选择有机萃取剂,且萃取剂的密度必须比水大
14.化学实验中的很多气体是用盐酸来制取的,这就导致了这些制取的气体中往往含有 HCl 杂质,要除去
HCl 杂质而得到纯净的目标气体,可用下 图所示装置。如果广口瓶中盛装的是饱和 NaHCO3 溶液,则可
以用于下列哪种气体的除杂装置是 ( )。
A.H2 B. Cl2 C. H2S D.CO2
15.水资源非常重要,联合国确定 2003 年为国际淡水年。海水淡化是海岛地区提供淡水的重要手段,
所谓海水淡化是指除去海水中的盐分以获得淡水的工艺过程(又称海水脱盐),其方法较多,如反渗
透法、水合物法、电渗透法、离子交换法和压渗法等。下列方法中也可以用来进行海水淡化的是
( )
A.过滤法 B.蒸馏法 C.分液法 D.冰冻法
16.某溶液中含有较大量的 Cl-、CO32-、OH-等 3 种阴离子,如果只取一次该溶液就能够分别将 3 种阴离
子依次检验出来,下列实验操作顺序正确的是 ( )
①滴加 Mg(NO3)2 溶液;②过滤;③滴加 AgNO3 溶液;④滴加 Ba(NO3)2 溶液
A.①②④②③ B.④②①②③ C.①②③②④ D.④②③②①
三、填空题(42 分)
17.(6 分).就有关物质的分离回答下面的问题
(1)分离沸点不同但又互溶的液体混合物,常用什么方法?试举例说明。
答 :
。
(2)在分液漏斗中用一种有机溶剂提取水溶液里的某物质时,静置分层后,如果不知道哪一层液体
是“水层”,试设计一种简便的判断方法。
答 :
。
18.(14 分).粗食盐中除含有钙离子、镁离子、硫酸根离子等可溶性杂质外,还含有泥砂等不溶性杂
质。我们食用的精盐是用粗食盐提纯而得到的。通过教材中“粗盐的提纯”及你做过的该实验回答下
列问题。
(1)实验室进行 NaCl 溶液蒸发时,一般有以下操作过程 ①放置酒精灯 ;②固定铁圈位置 ;③放上
蒸发皿(蒸发皿中盛有 NaCl 溶液);④加热搅拌; ⑤停止加热。其正确的操作顺序为
。
( 2 ) 如 何 运 用 最 简 方 法 检 验 溶 液 中 有 无 SO42 - 离 子 ?
。如果有,应该如何除去 SO42 -离子?
。
(3)在粗盐经过溶解→过滤后的溶液中滴加饱和 Na2CO3 溶液,直至不再产生沉淀为止。请问这步操
作 的 目 的 是
。
(4)将经过操作(3)后的溶液过滤。请问这一操作能除掉哪些杂质?
。
(5)实验室里将粗盐制成精盐的过程中,在溶解、过滤、蒸发三个步骤的操作中都要用到玻璃棒,
分别说明在这三种情况下使用玻璃棒的目的;
溶 解 时 :
。
过 滤 时 :
。
蒸 发 时 :
。
19.(8 分)A、B、C、D 分别是 NaNO3、NaOH、HNO3 和 Ba(NO3)2 四种溶液中的一种,现利用另一种溶液 X,
用如图所示的方法可将它们依次确定。
试确定 A、B、C、D、X 各代表何种溶液。
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D:_______,X:_______。
20.(14 分)有一种工业废水,已知其中含有大量的 FeSO4,少量的 Ag+和 Na+,以及部分污泥。试设计一
个既经济又合理的方法以回收金属银、硫酸亚铁。分步列出实验步骤,并说明每一步骤的目的(不必写
化学方程式)。
。
参 考 答 案
一、选择题
1.A 2. C 3. B 4.D 5.D 6.C
二、选择题
7.A 8.CD 9.D 10.AC 11.C 12.B 13.AD
14.D(提示:A、B、C 三个选项中容易带入新的杂质 CO2) 15.BD 16.B
三、填空题
17.(每空 3 分)(1)蒸馏方法。如用海水制取蒸馏水,就是用蒸馏法除去海水中的离
子。(2)取一支小试管,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慢慢放出少量液体,往其中加入少量水,如果加水
后,试管中的液体不分层,说明分液漏斗中,下层是“水层”,反之,则上层是水层。
18.(每空 2 分)(1)①②③④⑤
(2)静止片刻在上层清液处,滴加一滴 BaCl2 溶液,如果出现白色浑浊或者沉淀,则溶液中有 SO42-,
不出现浑浊就说明 SO42-已经除尽。除去 SO42-的方法是在溶液中加入过量的 BaCl2 溶液。
(3)除去 Ca2+、Mg2+以及加入过量 Ba2+
(4)BaSO4、CaCO3、MgCO3、BaCO3 等杂质
(5)搅拌,加速溶解 ;使待滤液体沿玻璃棒流入漏斗,防止外洒;搅拌,防止因局部过热液滴或晶
体飞溅。
19.NaOH;NaNO3;Ba(NO3)2;HNO3 ;MgSO4
20(每步 2 分).(1)过滤除去污泥,(2)滤液中加入过量铁粉,使 Ag+还原为金属银,(3)过滤,将 Ag 和过
量铁粉从溶液中分离出来,(4)将混有铁粉的 Ag 用稀硫酸处理,使 Fe 溶解,(5)过滤,分离出银,(6)将第(3)
和(5)步的滤液合并,蒸发浓缩,冷却,使硫酸亚铁结晶析出,(7)过滤,得到硫酸亚铁晶体,Na+留一、
(1)遵守实验室规则。
要认真阅读并牢记实验室的安全规则。
(2)了解安全措施。
①了解危险化学药品在存放和使用时的注意事项
A、放容器:材料(玻璃、塑料)、口径大小、颜色
B 存放条件:低温、冷暗、避光
(自然环境、CO2、O2、H2O)
盛放容
器
广口瓶 细口瓶 棕色瓶 塑料瓶 不用 不用
玻璃塞 胶塞
药品
性质
例子
C 实验室取用药品的安全注意事项:
a.不能用手接触药品,不要把鼻孔凑到容器口去闻药品(特别是气体),不得尝任何药
品的味道。
b.注意节约药品,应该严格按照实验规定的用量取药品,若无用量说明,一般应该按照
少量取用:液体 ,固体只要 。
c.实验剩余的药品,既不能 ,也不能 ,更不准 ,
要放在指定的容器内。
②着火和烫伤的处理:
烫伤找医生处理。
常见的易燃物主要有:活泼的无机单质 K、Ca、Na、白磷等。另外要注意酒精灯的使用,
一旦着火要知道如何处理。酒精灯小面积失火用 盖灭;钠、白磷失火用 盖灭;
因电失火要迅速 ,再进行灭火;大面积火灾拨打“ ”;会使用灭火器。
一般灭火器的灭火原理:
液态 CO2 灭火器、CCl4 灭火器:隔绝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
泡沫灭火器:6NaHCO3+Al2(SO4)3==2Al(OH)3↓+6CO2↑+3Na2SO4
干粉灭火器:2NaHCO3=Na2CO3+CO2↑+H2O
③防有毒气体污染空气:在制备或使用有毒气体(Cl2、H2S、SO2、NO2、CO、NO)时应该
在 中进行,尾气要处理好(进行
或 )。
水溶解法如:HCl、NH3 等。
碱液吸收法如:Cl2、H2S、CO2、SO2、NO2 等。
燃烧法如:CH4、C2H4、C2H2、H2、CO 等。
常见尾气处理装置:
④意外事故的紧急处理方法。
①玻璃割伤先取出玻璃片,再用医用双氧水擦洗后用纱布包扎。
②眼睛的化学灼伤,应立即用大量 冲洗。边洗边眨眼睛。若为碱液,再用 20%硼
酸洗涤,酸灼伤用 3%NaHCO3 淋洗。
③浓酸洒落在实验台上,应用 、用碱中和,再用水冲洗;若滴在皮肤上,迅速用
后再用 洗。
④浓碱洒落在实验台上可以先用抹布擦、再用醋酸、水;若滴在皮肤上,迅速用布擦去
后再用水洗,最后涂上硼酸。
⑤若吸入有毒气体,中毒较轻,可把中毒者 的地方,保持温暖和安静,
不能随便进行人工呼吸。中毒较深者立即送 。
⑤防爆炸:
实验室中防爆炸主要是在点燃 以前要验纯,如 、 、CH4。
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混合时,体积分数在一定范围内点燃会发生爆炸。
在做用 H2 或 CO 还原 CuO 实验时先让 通一会儿,将装置内
后再加热,防止 H2 或 CO 与空气混合受热爆炸。
⑥防倒吸:
a.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实验结束时,要先 ,后 ;
b.在吸收一些在水中溶解很大的气体(NH3、HCl)时也要防倒吸,要能分析一些装置能
否防倒吸。防倒吸的装置举例:
⑦防暴沸:
a.浓硫酸的稀释要防暴沸:将 沿烧杯内壁缓缓注入
中,边倒边用玻璃棒不断地搅拌。
b.加热液体时:若在烧杯中或者蒸发皿等敞口容器中加热可采用搅拌;若在烧瓶或蒸馏
烧瓶等小口容器中加热液体要加入沸石或碎瓷片,使底部受热均匀。
(3)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
①使用酒精灯的注意事项:
a.绝对禁止用燃着的酒精灯 另一盏酒精灯。
b.绝对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里 酒精。
c.用完酒精灯,必须用 盖熄,不能用嘴吹灭。
d.万一洒出的酒精着火,不要惊慌,应该立即用 铺盖。e.使用前检查灯内是否
有酒精,酒精占容积 。
②用酒精灯给物质加热的安全注意事项:
a.如果被加热的容器外壁有水,应在加热前擦拭干净,然后加热。对烧瓶、烧杯、锥形
瓶等加热还要垫石棉网,以免容器炸裂。可直接加热的:试管、蒸发皿、坩埚、燃烧匙。
b.给试管里的药品加热,不要垫石棉网,但要先进行预热,以免试管炸裂,若为液体时,
则不超过 1/3,试管倾斜 ,管口不 ;若为固体,应平铺底部,管口略向 ,
以免水蒸气冷凝倒流炸裂试管。
c.烧得很热的玻璃容器不能立即用冷水冲洗,不能直接放在实验台上,更不能直接用手
拿。
③胶头滴管的使用:胶头滴管正常使用时,应该垂直悬空于试管正上方。
④一瓶多用:连接装置中经常出现这样一只瓶,如图所示,有多种用途。
①可用作洗气装置(气体从 进 出,瓶内盛放液体)。②与量筒合起来可测量气体
的体积(气体从 b 进 a 同,瓶中一般充满水或某种饱和溶液)。③气体发生装置(a 改为漏斗,
瓶内放固体药品)。④排空气集气装置(气体从 a 进 b 出,可收集密度比空气 的气体;
气体从 b 进 a 出,可收集密度比空气 的气体)。
2、疑难探究:
(1)气体的吸收:问题:1、在用 KMnO4 制 O2 的实验中如何防止气体倒吸?
。
2、在下列装置中哪些可以防止倒吸见下图:
3、倒立漏斗式防倒吸原理是:
(2)装置的气密性检查:问题:1、化学实验操作中常涉及实验装置的气密性检查。装置气
密性检查的原理是什么?方法有哪些?
2、最常见的检验装置气密性方法是:把导
管 ,
则装置的气密性良好。只有气密性良好的装置才能进行有关实验。
3、装置的气密性的检查,应用的是 物理原理。对下图 A 所示的装置,要
先向左边试管里 再检查;对下图 B 所示的装置,要先向安全漏斗里 再检
查;对下图 C 所示的装置,可先的 下口,关闭 ,再向长颈
漏斗中加水后使之出现液面的压强差,通过观察 ,判断
气密性的良好与否。
3、思维训练:
1.进行化学实验必须注意安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不慎将酸溅到眼中,应立即用水冲洗,边洗边眨眼睛
B.不慎将浓碱溶液沾到皮肤上,要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然后抹上硼酸溶液
C.配制硫酸溶液时,可先在量筒中加入一定量的水,再在搅拌下慢慢加入浓硫酸
D.鉴别食盐和芒硝晶体,可用口尝药品的味道,有咸味者,则为食盐晶体
2.现有如下操作,其中正确的是()
A.甲做完实验,将余下的试剂倒回原试剂瓶中
B.乙在无用量说明时,取用稀盐酸 2 mL 用于实验
C.丙在浓硫酸沾到皮肤上时,立即用大量水来冲洗
D.丁在量取 50 mL 水时,俯视读数
3.使用下列仪器进行加热操作时,必须垫石棉网的是()
A.试管 B.烧瓶 C.锥形瓶 D.蒸发皿
4.下列说法中,有关药品取用和仪器操作中正确的是()
A.取用白磷必须用镊子夹取,且在水中切割
B.加热烧瓶时,如外壁有水珠,可不必擦干
C.实验剩余的药品应放回原瓶来节约使用
D.熄灭酒精灯火焰,不可用嘴吹,应该用灯帽盖灭
5.由右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实验:
(1)如何检验装置的气密性?
(2)若用手捂热现象不明显,该怎样检验该装置的气密性?
4、阅读并填空:阅读教材 P4 常用的危险化学品并回答问题:
化学危险品根据其 一般分为 8 类,主要包括、易爆品、、等。
危险化学药品是指会对人们造成伤害或对物件造成破坏的物质。我们根据化学药品的危
险性质把它们分类。盛有这些化学药品的容器须贴上适当的危险警告标签。
在贴有下列图标的试剂中,你认为应密封、谨慎存放在冷暗处的是 ,如果老师请
你分装酒精,那么你认为贴哪个图标最合适 。
5、思维训练:
1.盛浓 H2SO4 的试剂瓶贴图中最合适的标志是( )
2.对于易燃易爆有毒的化学物质,往往会在其包装上贴上危险警告标签。下面所列物质,贴
错了包装标签的是( )
A B C D
物质的化
学式
浓 HNO3 CCl4 P4 KClO3
危险警告
标签
3.对危险化学药品要在包装标签上印上警示性标志。下列的化学药品名称与警示标志名称对
应正确的是( )
A.酒精——剧毒品 B.浓硫酸——腐蚀品
C.汽油——易燃品 D.烧碱——剧毒品
4.下列几种消防安全标志中,属于易燃物质的标志是( )
5.春运期间,一些易燃、易爆、剧毒品、易腐蚀品等,严禁旅客带上车。下列化学药品,可
允许旅客带上车的有( )
①浓硫酸②氰化钾③水银④TNT 炸药⑤汽油
⑥白磷
A.①②④⑤⑥ B.①②③④
C.①②④ D.没有
6、课后练习:
一、选择题
1.下列盛放试剂的方法正确的是
A.浓硝酸存放在带橡皮塞的棕色玻璃瓶中 B.汽油或煤油存放在带橡皮塞的棕色玻璃瓶中
C.碳酸钠溶液或氢氧化钙溶液存放在配有磨口玻璃塞的棕色玻璃瓶中 D.硝酸银溶液存放在
配有磨口玻璃塞的棕色玻璃瓶中
2.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将氢氧化钠固体放在滤纸上称量 B.用 10 mL 量筒量取 8.58 mL 蒸馏水 C.用加热高锰酸
钾分解制 O2 时,试管口应略向上倾斜 D.配制一定浓度稀硫酸时,应将浓硫酸慢慢加入水中,
边加入边搅拌
3.下列实验操作中,主要不是从安全因素考虑的是
A.酒精灯在不使用时,必须盖上灯帽 B.给试管里的固体加热时,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外
壁干燥后再预热 C.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试管口应略向上倾斜(约 45°角),外壁干燥后
再预热 D.用氢气还原氧化铜时,应先通一会儿氢气,再加热氧化铜
4.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把没用完的药品倒回原试剂瓶中保存 B.配制稀硫酸时,先在量筒内放好水,再缓缓地加
入一定量的浓硫酸 C.用天平称量药品质量时,先加质量大的砝码,再加质量小的砝码 D.
用排水取气法收集气体时,导管应插入试管底部
5.下列做法有错误且危险的是
A.用钢瓶储运干燥的液氧 B.碳酸钠饱和溶液保存在带玻璃塞的试剂瓶中 C.用质量分数为
30%的过氧化氢溶液消除面部色斑 D.当不慎在皮肤上沾上少量浓硫酸时,应立即用大量水
冲洗
6.化学实验中的安全意识是重要的科学素养。下列实验操作或事故处理中,不正确的是
A.稀释浓硫酸时,应将水沿器壁慢慢注入浓硫酸中,并不断搅拌 B.将酒精灯熄灭后,再向
其中补充酒精至适量 C.皮肤上不慎沾苯酚,应立即以酒精洗涤 D.钾钠着火时,应立即以
沙子扑灭
7.2005 年 3 月 29 日,京沪高速淮安段,发生一起违章驾驶相撞,使槽罐车中 32 t 液氯快速
泄漏,造成大批人员伤亡、大片农田被毁和重大经济损失的恶性案件。对于在事故发生时的
下列各种应急处理,你认为正确的是
A.附近居民切忌惊慌,用毛巾护住口鼻,朝顺风方向逃逸或向避风的沟塘低洼处转移
B.要快速地将翻落的氯槽罐安全起吊移至水池,进行碱液稀释中和 C.液氯的流淌速度很慢,
居民不必惊慌,可以放心地撤退到家中,关紧门窗 D.检修或现场抢救时,如果没有防毒面
具,可以佩戴用浓的烧碱溶液浸泡过的湿口罩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铅笔芯的主要成分是金属铅 B.CO 气体有毒,在生有炉火的居室中多放几盆水,可吸收 CO
C.含磷洗衣粉的大量使用会造成水体富营养化 D.绿色食品是指使用过化肥和农药生产出来
的农副产品
二、填空题
9.下列有关化学实验操作中“先”与“后”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编号)。
A.高锰酸钾加热制备氧气,用排水法收集满氧气后,先移出导管,后撤酒精灯 B.给试管加
热时,先给试管来回均匀加热,后固定局部加热 C.大量碱液流到桌子上,先用稀醋酸溶液
中和,后用抹布抹去 D.点燃可燃性气体(如 H2、CO、CH4 等)时,先检验气体纯度,后点
燃 E.在测定溶液的 pH 时,先用蒸馏水湿润,后用玻璃棒蘸取溶液点在试纸中部,再与标准
比色卡比较
10.指出在使用下列仪器(已经洗涤干净)或用品时的第一步操作:
①石蕊试纸(检验气体):___________________。
②容量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集气瓶(收集氯化氢):___________________。
④托盘天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D 2、D 3、A 4、C 5、C 6、A 7、B 8、C 9、ABCD 10、①先用蒸馏
水润湿试纸 ②检查容量瓶是否漏水 ③检查集气瓶是否干燥 ④检查游码是否在零刻度
高三化学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
药品的取用
1.取用原则
取用化学药品,要遵循维护药品洁净,保证安全的基本原则。为此,要注意以下几点:①
严禁入口和用手直接接触。
②不要让瓶口对着面部,也不要把鼻孔凑到容器口去闻药品(特别是毒气)的气味。
③节约用药。一般要求严格按实验规定的用量取用药品。如果没有用量说明,一般应按最少
量取用,即液体取 1mL—2mL,固体量只需盖满试管底部。
④不允许用不洁器具取用试剂。
⑤实验剩余药品不能放回原瓶,不能随意丢弃,更不能拿出实验室,要放入指定容器内。
2.固体药品的取用
①取用固体药品一般用药匙或镊子。药匙的两端为大小两匙,取药品多时用大匙,少时用小
匙。镊子则用于夹取块状固体药品。
②往试管里装入固体粉末时,为避免药品沾在管口和管壁上,先使试管倾斜,把盛有药品的
药匙(或纸槽)小心地送入试管底部,然后使试管直立起来,让药品全部落到底部。
③块状药品或密度较大的金属颗粒放入玻璃容器时,应先把容器横放,把药品或金属颗粒放
入容器口以后,再把容器慢慢地竖立起来,使药品或金属颗粒缓缓地滑到容器的底部,以免
打破容器。
3.液体药品的取用
①取液体药品,可用移液管、胶头滴管等器具取用,亦可用倾注法。使用倾注法取试剂入试
管时,标签朝上对着手心,把试剂瓶口紧靠另一手所持的略微倾斜的试管口,让药品缓缓地
注入试管内(图),倾注液体入烧杯的操作如图。注意不让残留在瓶口的药液流下来腐蚀标签。
倒完液体,立即盖好原瓶塞。
②取用一定量的液体药品,可用量筒。量液时,量筒必须放平,视线要跟量筒内液体的凹液
面的最低点保持水平,再读出体积数
③使用滴管取液时,用手指捏紧胶头,赶出滴管中的空气,再将滴管伸人试剂瓶中,放开手
指,试剂即被吸入。取出滴管,把它悬空放在烧杯(或其他容器)上方(不可接触容器内壁,以
免沾污滴管造成试剂的污染),然后用拇指和食指轻轻捏挤胶头,使试剂滴下(如图)。(特别
指出,实验室制备 Fe(OH)2 沉淀时,滴管应伸人到 FeS04 的液面下挤入。
4.注意事项
取用危险试剂时,要特别小心,严格按操作规范进行操作。如:取用浓酸、浓碱时,要
戴防护手套和眼镜;不用口吸移液管来取危险试剂;取挥发性强和毒性大的药品时,要在通
风好的地方进行;取用易燃、易爆试剂时,要远离火源等等。
[例 1] 关于药品的取用有下列说法:①实验中剩余的药品要放回原试剂瓶,以免浪费;②
实验中剩余的药品应该扔掉;③实验中剩余的药品要倒入废液桶中;④剩余的固体应放回原
试剂瓶,液体应倒入废液桶中。其中不正确的是( )。
(A)只有① (B)只有② (C)只有②、③ (D)全部
[例 2] 现有实验药品:一定质量的锌(分片状和粒状两种)、浓 H2SO4(密度 1.84g/cm3)、水
以及右图所示装置。图中量气管 B 由甲、乙两根玻璃管组成,它们用橡皮管连通,并装适量
水。甲管有刻度(0—100mL)。甲、乙管可固定在铁架上,供量气用。实验时乙管可上下移动,
以调节液面高低。利用此装置可测定锌的相对原子质量。(设锌全部反应,产生的气体不超过
50mL)。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前应如何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2)①按图示装置实验,要保证不漏出 H2,应如何操作?
②若改变气体发生装置,但仍要求保证不漏气,在中学的 常用仪器中,
应用(自选仪器)________________仪器来装配;在检查了装 置的气密性
后,应如何操作: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了较准确地测量 H2 的体积,在读取反应前后甲管中液 面的读数时,
除注意视线与凹液面最低处相平外,还应注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设计一个不用量气管,而用中学常用仪器来测量 H2 体积的装置,应用的仪器(自选)是
_________。
药品的存放
1.存放要求
化学试剂的保存一般要根据物质本身的性质和变质的原因,选用不同的保存方法,同时
还要考虑试剂瓶和瓶塞的选用。
2.密封保存的试剂
(1)试剂由于与空气中成分作用而应密闭保存。
①与 CO2 作用的有:碱类(如 NaOH、Ca(OH)2、Ba(OH)2 等)、弱酸盐类(如水玻璃、漂白粉、NaAlO2
溶液等)、碱石灰、过氧化钠等。
②与水作用的有:有吸水性和潮解性的物质(如浓硫酸、CaCl2、NaOH 固体、P205、碱石灰、
硅胶、浓 H3PO4 等)、与水能反应的物质(如电石、生石灰、无水硫酸铜、钠、钾、过氧化钠
等)。
③与 O2 作用的有(一般有还原性):钠、钾、亚硫酸及其盐、氢硫酸及其盐、白磷、苯酚、亚
铁盐等。
(2)试剂由于挥发或自身的分解应密闭保存,一般应置于冷暗处。如浓 HNO3、AgNO3、H202、液
溴、浓盐酸、浓氨水、汽油、苯等。
3.对试剂瓶的要求
①一般固体(尤其是块状)物质保存在广口瓶中,便于用镊子取用。
②一般液体及挥发性物质保存在细口瓶中
③见光易分解的试剂应保存在棕色瓶中。如:浓 HNO3、硝酸银、卤化银、氯水、溴水、碘水
和某些有机物试剂。
4.对瓶塞的要求
一般盛碱性物质和水玻璃的试剂瓶都用软木和橡皮塞;盛强氧化性和酸性物质、有机物(如
苯、四氯化碳、汽油、乙醚、酒精等)的试剂瓶用磨口玻璃塞。
5.特殊物质的存放
①氢氟酸因强腐蚀性不能用玻璃瓶,而用塑料瓶存放。
②一些易挥发、易氧化的物质还要采用更严密的措施。如:白磷保存在水中;钠、钾保存在
煤油中;液溴上部用水封等。
[例 3] 下列试剂可用无色带胶塞的玻璃瓶保存的是( )。
(A)液溴 (B)氢氟酸 (C)碳酸钠溶液 (D)硝酸银溶液
[例 4] 下列贮存药品的方法正确的是( )。
(A)少量白磷贮存在水中,切割时在水下进行
(B)将苛性钠固体存放在有橡皮塞的细口瓶中
(C)将浓硝酸保存在有橡皮塞的棕色试剂瓶中
(D)将水玻璃保存在带橡皮塞的玻璃试剂瓶中 、
[例 5] 下列盛放物质的方法,错误的是( )。
①把汽油存放在带橡皮塞的玻璃瓶中。②把硝酸银溶液保存在棕色玻璃瓶中。③把氢氟酸存
放在带木塞的玻璃瓶中。④把固体氢氧化钾保存在塑料瓶中。⑤把金属钠存放在无水乙醇中。
(A)①③ (B)①②④ (C)①③⑤ (D)①②③④⑤
[例 6]用滴管将新制的饱和氯水慢慢逐滴滴入含酚酞的 NaOH 稀溶液中,当滴到某一滴时,红
色突然褪去。试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室保存饱和氯水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可能有两种,用简要文字说明:
①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简述怎样用实验证明红色褪去的原因是①或者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纸的使用
1.试纸的制备
把滤纸用某些溶液浸泡后,晾干就制得试纸。试纸的种类很多,中学化学实验常用的有
红色石蕊试纸、蓝色石蕊试纸、pH 试纸、淀粉碘化钾试纸和醋酸铅试纸等。
2.各种试纸的使用方法
①用试纸检验气体的性质时,一般先用蒸馏水把试纸润湿,粘在玻璃棒一端,用玻璃棒把试
纸放到盛待测气体的容器口附近(不得接触容器)。观察试纸是否改变颜色,判断气体性质。
②用试纸检验溶液的性质时,一般先把一小块试纸放在表面皿或玻璃片上,用洁净的玻璃棒
蘸取待测液点在试纸的中部,观察是否改变颜色,判断溶液性质。
③在使用 pH 试纸时,玻璃棒不仅要洁净,而且不得有蒸馏水,同时还要特别注意在用 pH 试
纸验液前,切不可用蒸馏水湿润,否则会使待测液稀释,测得的是稀释后溶液的 pH。
④取出试纸后,应将盛放试纸的容器盖严,以免被实验室中的一些气体沾污。
3.各种试纸的用途
①红色石蕊试纸遇到碱溶液时变蓝。蓝色石蕊试纸遇到酸溶液时变红。它们可以定性地判断
气体或溶液的酸、碱性。
②淀粉碘化钾试纸中的碘离子,当遇到氧化性物质时被氧化为碘,碘遇淀粉显示蓝色。它可
以定性地检验氧化性物质的存在,如氯气、溴蒸气(和它们的溶液)、NO2、O3 等。
③醋酸铅试纸遇到硫化氢和硫离子时,生成黑色的硫化铅。它可以定性地检验硫化氢和含硫
离子的溶液。
④pH 试纸遇到酸碱性强弱不同的溶液时,显示不同的颜色,可与标准比色卡对照确定溶液的
pH。它可以粗略地检验溶液酸碱性的强弱(测得的 pH 值为 1—14 的整数值)。
[例 7] 下列试纸在使用前不能用水湿润的是( )。
(A)蓝色石蕊试纸 (B)碘化钾淀粉试纸 (C)pH 试纸 (D)醋酸铅试纸
[例 8] 用 pH 试纸测定某无色溶液的 pH 时,规范操作是( )。
(A)将 pH 试纸放入溶液中观察其颜色变化,跟标准比色卡比较
(B)将溶液倒在 pH 试纸上,跟标准比色卡比较
(C)用干燥的洁净玻璃捧蘸取溶液,滴在 pH 试纸上,跟标准比色卡比较
(D)在试管内放入少量溶液,煮沸,把 pH 试纸放在管口观察颜色,跟标准比色卡比较
[例 9] 指出使用下列仪器或用品的第一步操作:
①托盘天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酸式滴定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红色石蕊试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 10] 有一学生在实验室测某溶液的 pH,实验时,他先用蒸馏水润湿 PH 试纸,然后用洁
净干燥的玻璃棒蘸取试样进行检测。
(1)该生的操作方法是否正确?
(2)如不正确请说明理由,同时请分析是否一定有误差产生。
(3)若用此法分别测定[H+]相等的 H2SO4 和 H3PO4 溶液的 pH,结果会怎样?
连接仪器装置
1.仪器的连接
橡皮管、塞子、玻璃导管等的连接,关键掌握两个字——润、转,即管口或塞用水稍润
湿,插入过程中应转动插人。如图所示。
2.仪器的组装
中学化学中仪器的组装多用到铁架台,用导管、胶管连接实验所需仪器。其组装顺序一般
是:从下到上,自左至右。
例如,组装一套固体与液体混合加热制备气体,并验证该气体的性质、应用(如制备其他
物质等)、收集、吸收等的装置,其安装程序为:
①将酒精灯放在铁架台底座上;
②根据灯焰的适宜高度(外焰加热)确定铁圈的位置,并在铁圈上放一块石棉网
③将装有固体反应物的圆底烧瓶(或蒸馏烧瓶)放置在石棉网上,并用铁夹固定
④将装有分液漏斗和导管的塞子塞在烧瓶上;
⑤再自左至右依次连接好净化→干燥→性质(检验、制备、收集等)→尾气处理装置等。
3.仪器的拆卸
实验完毕拆卸装置时,其程序与组装程序相反,从右至左,自上而下地进行。应注意的是:
拆卸加热装置、并有导管伸入到液体中的,应先将导管取出液面,再停止加热(撤灯),以防
倒吸回流。拆卸有毒气的实验装置时,应在通风橱内进行。
[例 11] 实验室制取氯气时涉及到以下几个实验步骤:
a.把烧瓶固定在铁架台上,在烧瓶上装好分液漏斗并连接好导气管;
b.用药匙把少量 MnO2 粉末放入烧瓶中,再向分液漏斗中加入浓盐酸,并把导气管插入集气
瓶中,同时连接好吸收多余氯气的吸收装置;
c.把酒精灯放在铁架台上,根据酒精灯高度,固定好铁圈,放好石棉网;
d.用分液漏斗向烧瓶内注入浓盐酸,再点燃酒精灯,缓缓加热;
e.检查装置气密性。
以上步骤先后排列的正确顺序是( )。
(A)a、b、c、d、e (B)b、d、e、a、c (C)c、d、e、a、b (D)c、a、e、b、d
[例 12] 实验室里用下图所示的仪器和药品来制取纯净的无水氯化铜。
图中 A、B、C、D、E、F 的虚线部分表示玻璃管接口,接口的弯曲和伸长等部分末画出。根据
要求填写下列各小题空白。
(1)如果所制气体从左向右流向时,上述各仪器装置的正确连接顺序是(填写各装置的序号)( )
接( )接( )接( )接( )接( );其中,③与④装置相连时,玻璃管接口(用装置中字母表
示)应是____________接______________
(2)装置②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装置④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装置⑥中发生反应的
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开始时,应首先检验装置的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结束时,应先熄灭
_______________处的酒精灯。
(4)在装置⑤的烧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待充分反应后,装置①的玻璃管中剩余物呈____________色。冷却后将制得的产物配成饱
和溶液,溶液呈____________色。
检查装置气密性
1.分析思路:T 变 V 不变或 V 变 P 变
2.常见几种类型
(1)一般型 将装置的导管口的一端浸没于水中,再用双手握住容器(试管可用一只手握住,
如图;有时还可微热),若在导管末端有气泡冒出,松开手后,管端又形成一段稳定的水柱,
则证明连接装置不漏气。
多孔隔板
(2)启普发生器型 用长颈漏斗插入液面内(如启普发生器)的气体发生装置,可用紧闭导气
管出口,从漏斗中加水,观察液面稳定后是否下降的方法检查气密性,若水面下降,则表示
漏气,若水面不下降,表示不漏气。
(3)含分液漏斗型
A 紧闭导气管出口,拔下分液漏斗上口玻璃塞,向分注入蒸馏水,打开分液漏斗活塞,观
察液滴速度,若液滴速度逐渐减慢直至停止,则说明气密性好。
B 转化为一般型
(4)整套(或)局部装置 若要检查整套装置的气密 性,为形
成一定的气压差,产生明显的现象,可用酒精灯对装置 中某个可
加热的容器微热,观察插入液体的导管口是否有气泡冒 出,从而判
断整套装置的气密性是否良好。
[例 13] 用右图中的简易装置可以进行气体的发生和 收集。
(1)实验前应如何检查该装置的气密性?
(2)拔开试管 a 的橡皮塞,加入 10mL6mol/L 稀硝酸和 1g 薄铜片,立即将带有导管的橡皮塞塞
紧试管口。反应开始时速度缓慢,逐渐加快。请写出在试管 a 中所发生的所有反应的化学方
程式。
(3)从反应开始到反应结束,预期在试管 a 中可观察到哪些现象?请依次逐一写出。
(4)在反应开始时,可观察到导管 b 中的水面先沿导管 b 慢慢上升到一定高度,此后又回落,
然后有气泡从管口冒出。试说明反应开始时,导管中水面先上升的原因。
(5)试管 c 收集满气体后,用拇指堵住管口,取出水槽。将管口向上,松开拇指,片刻后,再
次堵住管口,将试管又再倒置水槽中,松开拇指。此时可观察到什么现象?
[例 14] 由右图中的仪器组成一套制取 SO2 并验证 SO2 具有氧化性、还原性与漂白性的装置
(图中铁架台及有关药品等已省去,装置③中箭头表示气体流向)。其中装置②、④、⑤中的
所用试剂只能从以下物质中选用:氯水、浓硫酸、溴水、硝酸、品红试剂、烧碱溶液、澄清
石灰水。
(1)连接仪器时,导管的连接顺序为(从左到右接):
J 接______,____接_____,H 接 D,____接 I,_______接_______。
(2)装置②用以检验 SO2 的还原性,所盛试剂最好是_____________;装置④中所盛试剂最好
是______________;装置⑤中所盛试剂最好是_____________,目的是_____________。
(3)仪器连接好后怎样检查装置①的气密性,简述其操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关闭活塞 K 后,如何检验装置②、③、④、⑥的气密性,简述其操作:_______________。
物质的加热
1.加热的方式
①直接加热:对温度无准确要求,且需快速升温的实验,通常可采取将被加热物体置于热源
之中直接加热的方法进行。如通常的试管实验、高温灼烧等。
②加热若因直接加热易于造成被加热仪器受热不均,甚至出现局部过热现象,且温度难以控
制,故常使用各种热浴进行间接加热,通常的热浴有水浴、油浴和砂浴。其中水浴在中学化
学中常用,加热温度不超过 100℃的,均可用水浴进行加热。常用的水浴加热的仪器是水浴
锅,也可用烧杯代替。
水浴的作用是:易于控制温度,且使被加热仪器均匀受 热。常用水
浴加热的实验有:测 KNO3 溶解度、苯的硝化反应、制酚醛 树脂、银镜
反应等。
2.液体的加热
①盛液体试管的加热:如图所示,试管可直接在火焰(外焰)上 加热;试管夹
夹在离管口的 1/3 处;盛液不超过试管容积的 1/3;试管倾斜,管口朝上与桌面成 45°角(约),
管口不可对准他人或自己。先移动试管(或酒精灯)均匀受热,后集中加热液体中上部,再慢
慢下移加热。试管(其他加热器皿同)受热底部不能与灯芯接触,也不能立即用冷水冲洗(烧得
很热时,其他加热器皿同)或放在桌上,以防骤冷炸裂。
②盛液体烧杯的加热:多量液体加热时用烧杯,盛液量宜在容积的 1/3—2/3;外壁要擦干;
加热应在垫有石棉网的三脚架或铁架台的铁圈上进行。
③盛液体烧瓶的加热:较多量液体(或液体加固体)参加的用于制备气体的反应或进行蒸馏操
作,均可选用烧瓶加热;盛液量一般控制在容积的 1/3—2/3 为宜;外壁要干;置于垫有石棉
网的铁架台铁圈上,并用铁夹固定瓶颈。
④盛液体蒸发皿的加热:将稀溶液浓缩,或使少量液体加热蒸发后得到晶体用蒸发皿加热。
将蒸发皿置于铁架台的铁圈上直接用火加热,盛液量不超过容积的 2/3。边加热边用玻璃棒
搅拌。若需将溶剂全部蒸干获得晶体,待蒸发皿中出现多量固体时,停止加热,利用余热把
剩下极少量的溶剂蒸干,以防晶体崩溅。
3.固体的加热
固体试剂常可直接加热,盛固体试剂直接加热的仪器常有试管、蒸发皿、坩埚等。
①盛装固体试管的加热:管夹夹在离管口的 1/3 处;管口稍向下倾斜(但加热 NH4Cl 不同);
先移动酒精灯(或试管)使试管均匀受热,后将灯焰固定在放固体的部位加热。
②在蒸发皿中对固体加热:应注意充分搅拌,使固体受热均匀,如烘干 CaCl2、碱石灰,或对
不纯的二氧化锰进行灼烧,使冰醋酸脱水等,都可以在蒸发皿中进行。
③在坩埚中对固体加热:适于高温加热固体。坩埚应直立于泥三角上受热(泥三角置于铁圈上
或三脚架上);先小火匀热,后强火灼烧。坩埚用坩埚钳取放。夹持高温坩埚时,应先将坩埚
钳适当预热。坩埚种类有瓷坩埚、氧化铝坩埚、铁坩埚、铂坩埚等,除铁坩埚外,其余都不
能在坩埚内进行强碱熔融。加热物质时。除常用的酒精灯外,还可用电炉、喷灯等。
[例 15] 下列实验不需要水浴加热的是( )。
(A)制溴苯 (B)乙醛的银镜反应 (C)制硝基苯 (D)实验室制取乙烯
[例 16] 下列操作:①用铁坩埚灼烧烧碱;②用瓷坩埚除去纯碱晶体中的结晶水;③用酸式
滴定管装 KMnO4 溶液;④直接加热蒸发皿。其中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 (B)①④ (C)⑤④ (D)②③
洗涤玻璃仪器
1.常用洗涤方法
①毛刷洗涤法:先用自来水冲洗,振荡,若还有附着物用毛刷洗。选择毛刷应大小合适。此
方法可除去附着在仪器内壁的灰尘和可溶性物质及有些不溶物,但不能洗净油污。
②洗涤剂洗涤法:通常使用肥皂、洗衣粉、洗涤灵等做洗涤剂,可除去油污和有机物。洗涤
时,先把仪器润湿,用毛刷蘸取洗涤剂刷洗,最后用水冲洗干净。
③特殊污物的洗涤方法:根据玻璃仪器附着物的物理、化学性质,选用可以溶解或与之发生
化学反应的试剂作洗涤剂将附着物洗去。如:苯酚可以用酒精溶解洗去;酸性物质可用碱液
洗;碱性物质可用酸液洗;还原性物质用氧化剂洗;氧化性物质用还原剂洗。
常见的残留物及所用洗涤剂如下表:
残留物 洗涤试剂
Ag(银镜)、Cu 稀硝酸
MnO2 浓盐酸
盛放铁盐仪器 稀盐酸
CaCO3、氢氧化物沉淀 稀盐酸
苯酚 浓 NaOH(或酒精)
油脂 NaOH 溶液
硫 CS2(或 NaOH(溶液共热)
K2MnO4 浓盐酸或草酸溶液
I2 酒精(或 NaOH 溶液)
水垢 醋酸
2.洗涤干净的标准
器壁没有附着物和油污,用水洗后器壁上附着的水均匀,既不聚成滴也不能成股流下。
3.注意事项
①仪器中的反应物应倾倒出来后再清洗。
②炽热的仪器应冷却后再洗涤。
③无论使用上述哪种方法,洗后都要用水冲洗干净,再用蒸馏水洗涤 2—3 次(注意少量多次)。
④洗净的仪器应倒放于架子上。
[例 17] 实验室中洗涤下列仪器的方法不合适的是( )。
(A)BaSO3 沉淀用稀硝酸 (B)硫磺用工业酒精(C)酚醛树脂用酒精浸泡 (D)铜沉淀用稀硝酸
[例 18] 洗涤下列试管,选用试剂合理的是( )。
①作过 KMnO4 分解反应实验的试管用浓盐酸。②作过银镜反应实验的试管用稀硝酸。③作过
Na2S2O4 与稀硫酸反应的试管用二硫化碳。④作过碘升华实验后的烧杯用酒精。⑤长期存放
FeCl3 溶液的试剂瓶用稀盐酸。
(A)①⑦③ (B)②④⑤ (C)②②④ (D)全部
物质的溶解
1.固体的溶解 研细→搅拌→加热(但必须是加热不水解或不发生化学变化的物质),均可加
速固体的溶解(如 FeCl3、NaHCO3 的溶解等,均不可加热)。
2.液体的溶解 一般液体可直接加水溶解,振荡或搅拌可以加速溶解。特别注意浓 H2SO4 的
溶解(稀释)方法——应将浓硫酸缓缓注入水中并不断搅拌,乙醇和浓硫酸、浓硝酸与浓硫酸
的混合均如此。
3.气体的溶解
①溶解度较小者,如 H2S、C12、CO2 等溶解时,可把导气管直接插入水中。
②溶解度较大的(如极易溶解的 NH3、HCl 等),在导管末端接一倒置的三角漏斗,让漏斗边缘
稍没入水面,这样既可增大气体的吸收率,减小气体的逸出,同时也避免出现液体倒吸。若
缺少漏斗,导管末端只能靠近水面,或选用肚形容器替代,防止倒吸(下图)。
[例 19] 实验室制备氯水,应选用的最佳装置是( )。
[例 20] 根据下图所示的实验,填空和回答问题。
(1)烧瓶中所发生的主要化学反应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装置
(Ⅱ)的烧杯中冷水所起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装置(Ⅲ)的烧杯中液体的作
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进行此实验时,烧瓶内的橡皮塞最好用锡箔包住,用橡皮管连接的两玻璃管口要相互紧靠,
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装置(Ⅲ)的烧杯中使用倒置漏斗可防止液体倒吸,试简述其原因。
[例 21] 如右图所示,在试管甲中先加入 2mL95%的乙醇,并在 摇动
下缓缓加入 2mL 浓硫酸,充分摇匀,冷却后再加入 2g 无水乙酸钠, 用玻
璃棒充分搅拌后将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在试管乙中加入 5mL 饱 和碳
酸钠溶液,按图连接好装置。用酒精灯对试管甲加热,当观察 到试
管乙中有明显现象时停止实验。试回答:
(1)试管乙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加入浓硫酸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该实验中使用球形管除起冷凝作用外,另一重要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试管乙中饱和碳酸钠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焰色反应
1.作用 多种金属或它们的化合物灼烧时火焰呈特殊的颜色,可以用来检验一些金属或金属
化合物,测定出它们的存在。钠的焰色反应为黄色,钾的焰色反应透过蓝色钻玻璃观察为紫
色。
2.操作方法 把装在玻璃棒上的铂丝(也可用光洁无锈的铁丝或镍、铬、钨丝)放在酒精灯外
焰里灼烧,等到跟原来的火焰颜色相同的时候,用铂丝蘸碳酸钠溶液,放在火焰上,观察火
焰颜色。每次试验完后都要用稀盐酸洗净铂丝,在火焰上灼烧到没有什么颜色,再分别蘸碳
酸钾溶液、氯化钾溶液作试验,观察火焰的颜色。在观察钾的火焰颜色的时候,
要透过蓝色的钻玻璃去观察,这样可以滤去黄色的光,避免碳酸钾里钠的杂质所造成的干扰。
3.实验现象 用铂丝蘸碳酸钠溶液在火焰上灼烧时火焰呈黄色;当蘸碳酸钾溶液或氯化钾在
火焰上灼烧时,透过蓝色钻玻璃观察,火焰呈紫色。
4.注意事项
①由于钾与钠性质相似,在钾的化合物里常含有钠离子,给观察钾的焰色反应带来干扰,所
以在观察钾的焰色反应时需透过蓝色钻玻璃滤去黄色。
②焰色反应是金属或金属离子的性质,无论是其溶液还是固体都有这一性质。
③若焰色反应中,用铂丝(或铁丝)去蘸取试样粉末,为便于粘上,一般应将金属丝灼烧。 ④
洗净铂丝用盐酸而不用硫酸,是因为金属的硫酸盐的沸点比盐酸盐高,金属氯化物在灼烧时
易气化而挥发。
[例 22] 欲观察氢气燃烧时火焰的颜色,燃气导管口的材料最好是( )。
(A)钠玻璃 (B)钾玻璃 (C)石英玻璃 (D)铜管
[例 23] 草木灰中含有碳酸钾,海藻灰中含有碘盐。从草木灰中提取碳酸钾,从海藻灰中提
取碘,并做有关检验。
(1)用石蕊试纸检验溶液酸碱性,正确的操作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测定草木灰中碳酸钾含量,需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配制前检查容量瓶是否漏
水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草木灰中提取钾盐。过滤后的溶液在蒸发皿里加热以得到钾盐晶体。加热过程中要
____________________,当蒸发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时停止加热。
(4)用焰色反应检验 K+,某学生用无锈铁丝去粘碳酸钾粉末,却粘不上,这是因为
__________________;某学生粘上了钾盐粉末,但在酒精灯上灼烧时看到火焰是黄色而看不
到紫色,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将氯气通人海藻灰溶液,溶液变为浅棕色,将 CCl4 加入溶液中,充分振荡,静置分层后,
下层液体的颜色是___________________色。
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
【例 1】D
【例 2】(1)固定 A、甲、乙三管,将 A、甲两管橡皮塞塞紧,在乙管中注入适量水,使乙管液面高于甲
管液面,静置片刻,水面保持不变,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2)①取下试管 A,向其中加入适量水,再沿试管壁慢慢加入少量浓 H2SO4 振荡,使液体体积不超过试
管容积的 1/3,将试管斜放,把锌片放在试管内壁上,塞紧塞子,慢慢直立,使锌片滑下与稀 H2SO4 接触。
②100ml 烧瓶,带分液漏斗和导气管的双孔塞,烧杯及玻璃棒;将锌粒(或片)放入烧瓶内后,用双孔塞
塞紧,在烧杯里将浓 H2SO4 稀释为适当浓度的稀 H2SO4 后转入分液漏斗中,打开活塞,使反应发生。
(3)调节甲、乙两管的液面高度至相平;以减少测量误差。
(4)洗气瓶、带导管的双孔塞、50ml 量筒。
【例 3】C
【例 4】AD
【例 5】C
【例 6】(1)在阴凉处置于棕色试剂瓶中密封保存
(2)①氯水与 NaOH 反应生成两种盐,碱性减弱;
②氯气过量后 HClO 的漂白性将溶液变成无色;向无色溶液中再滴加 NaOH 溶液,若不再出现红色,,应
为原因②,若再出现红色,应为原因①
【例 7】C
【例 8】C
【例 9】①调整天平的零点,使天平平衡;②检查滴定管是否漏水;③将试纸用蒸馏水润湿
【例 10】(1)不正确 (2)若溶液不显中性,则 H+或 OH―被稀释,测出的不为溶液中 H+或 OH―对应
的 pH 值,不一定有误差,当溶液为中性时,则不产生误差。(3)测得 H3PO4
的 pH 小,因为在稀释过程中,H3PO4 继续电离出 H+,使得溶液中[H+]大。
【例 11】D
【例 12】(1)3→5→4→2→6;C;B (2)除 Cl2 中混有的水蒸气;除去 Cl2 中混有的 HCl;
Cl2+2NaOH=NaCl+NaClO+H2O (3)气密性;①
(4)4NaCl+4H2SO4+MnO2=MnCl2+4NaHSO4+Cl2+2H2O (5)棕黄;绿
【例 13】(1)把导管 b 的下端浸入水中,用手紧握捂热试管 a,导管口会有气泡冒出,松开手后,水又
回升到试管 b 中。(2)3Cu+8HNO3=3C u ( N O 3 ) 2 +2NO+4H2O;2NO+O2=2NO2
(3)①铜片和稀 HNO3 反应,有无色气泡产生,反应速率开始慢,逐渐加快;②试管上部空间由无色变
为红棕色,又变为无色;③试管 a 中的溶液由无色变为浅蓝色;④反应结束时,铜片全部溶完。(4)由
于反应开始时产生的 NO 和试管 a 上部空气中的 O2 作用生成 NO2 ,NO2 易溶于水并与水起反应,使装置
内气体的压强暂时减小,所以导管中的水面会上至一定高度。(5)试管中的水会上升一定高度。
【例 14】(1)C;B;G;E;F;A (2)溴水;品红溶液;NaOH 溶液,吸收尾气。(2)关闭活塞 K,
向长颈漏斗中注水至漏斗下端液面高于试管中液面,过一段时间,液面高度差保持不变,则气密性良好。
(4)关闭⑥中分液漏斗活塞将⑥中烧瓶微热,若仪器②④⑤液面下导管口处有气泡产生,说明②③④⑥
不漏气。
Cl37
17
X
1
8
8
A
Z
X
【例 15】AD
【例 16】A
【例 17】AB
【例 18】D
【例 19】A
【例 20】(1)2NaBr+3H 2SO4+MnO2 2NaHSO4+MnSO4+2H2O+Br2↑;冷凝;吸收未冷凝的气体。
(2)溴蒸气腐蚀橡胶 (3)当气体被吸收时,液体上升到漏斗中。由于漏斗容积较大,导致烧杯中液面
下降,使漏斗口脱离液面,漏斗中液体又流回到烧杯中,从而防止倒吸。
【例 21】(1)液体分层,上层为油状液体;(2)制乙酸,作催化剂和吸水剂;(3)防止倒吸;(4)降
低酯在水中的溶解度,除去酯中混有的酸和醇,有利于分层。
【例 22】C
【例 23】(1)将试纸放在玻璃片上,用玻璃棒蘸溶液点在试纸上;(2)往烧瓶加水,塞好烧瓶,用食指
顶住瓶塞,另一手托住瓶底,把瓶倒立过来,如果瓶塞周围不漏水,将瓶塞旋转 180°再塞上,重复以上
操作。(3)不断用玻璃棒搅拌溶液;只剩下少量溶液。(4)无锈铁丝未加热;未隔蓝色钴玻璃观察。
(5)紫。
原子结构
化学同步练习题(第二模块)
第一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
§1-1 原子结构
一 填空
1. 一般而言,符号 表示元素 X 的一个原子的原子核中含有质子
____个;中子____ 个。
2. 符号 表示了一种中子数为____的____(填元素名称)原子,它的质
子数为____,原子量约为____。
3. 符号 表明该原子含有____个质子,____个中子,____个电子,质量
数为____,其原子量约为____。
4. 原子是由居于原子中心的带____电荷的________和核外带____电荷的________构成的。原子的质量
主要集中在________上。对原子来说,核电荷数=________=________;而在阴离子中,核电荷数
________(大于、等于、小于)核外电子数;在阳离子中,核电荷数________(大于、等于、小于)
核外电子数。
5. 镁有 3 种天然同位素,24Mg 占 78.7%,25Mg 占 10.13%,26Mg 占 11.17%。则镁的近似原子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要写计算式)
△
M
6. 填表:
符号 质子数 中子数 电子数 质量数 核电荷数
12 10 24
Cl- 18 17
7. 电子在核外排布的规则是:
1) 电子在核外是分层排布的。从里向外,第一层为______,第二层为_______,第三层为_______,
第四层为_______,第五层为_______(以大写拉丁字母表示表示)等等。
2) 层中又分亚层,第一层只有 1 个亚层,称为______亚层;第二层有 2 个亚层,为______亚层和
______亚层;第三层有______个亚层,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第四层有______个亚层,分
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处于同一层的不同亚层中的电子,能量高低是不同的,以含有 4
个亚层的 N 层为例,各亚层能量从低到高的顺序依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一般而言,亚层中的电子均运动于该亚层的确定轨道上。各亚层的轨道数均不相同,s 亚层的轨
道数为______,p 亚层的轨道数为______,d 亚层的轨道数为______,f 亚层的轨道数为______。
处于同一轨道中的电子,只能有 2 种不同的运动状态,即____________运动和____________运动,
所以同一轨道中最多只能容纳______个电子。
4) 所以,第 n 层所能容纳的最多电子数为________。
5) 能量最低原理:电子总是占据能量最低的电子层,只有能量最低的电子层排满了,才依次进入能
量较高的电子层。按照能量递增的顺序排列,各电子层及亚层的顺序依次为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等……。能量最_____的电子层,离核最近。在
同一亚层的不同轨道中,各电子的能量是_________(填“相等”或“不等”)的。
6) 由于能级交错,必然导致最外层电子数不得超过_____个,次外层不得超过_____个,倒数第三层
不得超过_____个;
7) 洪特规则:亚层中的电子处于_____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时,较为稳定。
8. L 电子层最多容纳的电子数为_____,N 电子层最多容纳的电子数为_____。
9. 画出指定微粒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Na: Al3+: Ne: P:
10. 书写以下元素原子的电子排布式:
N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l: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K: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r: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Na23
11
Ar40
18
X
A
Z
C14
6
Zn: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u: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r: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 按照核电荷数递增的顺序,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首先出现能级交错的元素是___。如果没有
能级交错,它的电子排布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 按照核电荷数递增的顺序,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首先体现洪特规则的元素是___。
13. 画出下列元素原子的轨道表示式:
N: Ne:
Mg: Ar:
Cu:
Fe:
二 选择(单选)
14. 关于符号 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质子数为 6 B. 中子数为 6 C. 电子数为 6
D. 原子量约为 14
15. 关于符号 中质量数 A 的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 A 是该原子的近似原子量 B. A 一定是正整数
C. A 一定是正数,但不一定是整数 D. A≥Z
16. 下列各组的两种微粒间互为同位素的是( )
A. 质子数 12,中子数 12 与质子数 12,中子数 13 B. Mg2+与 Mg
C. Cl-与 Cl D. 质量数均为 40 的 K 与 Ca
17. 任何一种原子必定具有的微粒是( )
A. 质子、中子、电子 B. 质子、中子 C.质子、电子 D.中子、电子
18. 在化学反应中,微粒数会发生变化的是( )
A. 电子数 B. 质子数 C. 中子数 D. 质量数
19. 下列电子层中,离核最近,能量最低的是( )
A. K 层 B. L 层 C. M 层 D. N 层
20. 铜有两种天然同位素 63Cu 和 65Cu,若铜的原子量是 63.5,则 63Cu 约占铜原子总数的( )
A. 20% B. 25% C. 66.7% D. 75%
21. 某元素二价阴离子的核外有 18 个电子,质量数为 32,则该元素原子的原子核中的中子数为( )
A. 12 B. 14 C. 16 D. 18
22. 某元素原子的原子核外有 3 个电子层,最外有 4 个电子,该原子核内的质子数为( )
A. 14 B. 15 C. 16 D. 17
三 填表
23.
K 层为最外层时,最多能容纳的电子数
除 K 层外,其他各层为最外层时,最多能容纳的电子数
次外层能容纳的电子数
倒数第三层最多能容纳的电子数
第 n 层最多能容纳的电子数
§5—1 原子结构参考练习
§5—1 原子结构参考练习——1
1.某粒子用 表示,下列关于该粒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BC )
A.所含质子数=A—n B.所含中子数 = A—Z
C.所含电子数=Z+n D.所带电荷数 = n
(D 选项所带电荷数应标明正负)
2 . 某 元 素 Mn+ 核 外 有 a 个 电 子 , 该 元 素 的 某 种 原 子 的 质 量 数 为 A , 则 该 原 子 的 核 内 中 子 数
为……………………………………………………………………………………( B )
A.A — a + n B.A — a — n C.A + a — n D.A +a + n
§5—1 原子结构参考练习——2
1.某元素的原子核外有 3 个电子层,最外层有 5 个电子,该原子核内的质子数为(B )
A.14 B.15 C.16 D.17
2 . 某 元 素 的 原 子 核 外 有 三 个 电 子 层 , M 层 的 电 子 数 是 L 层 电 子 数 的 , 则 该 元 素 的 原 子
是………………………………………………………………………………………( B )
A.Li B.Si C.Al D.K
3.与 OH—具有相同质子数和电子数的微粒是………………………………………( A )
A.F— B.NH3 C.H2O D.Na+
综合能力训练题
1.某金属氧化物的化学式为 M2O3,一个分子的电子总数为 50,每个 M 离子含 10 个电子,若其中每个氧
原 子 核 内 部 有 8 个 中 子 , M2O3 的 相 对 分 子 质 量 为 102 , 则 M 原 子 核 内 的 中 子 数
为………………………………………………………………………( A )
A.14 B.16 C.10 D.21
解析:本题涉及质子、中子、质量数和相对分子质量等有关知识,解题的主要依据是原子组成中的电荷关
系和质量关系。M2O3 中 M 的化合价为+3,其离子为 M3+,由于每个 M 离子具有 10 个电子,故 M 原子中
含 13 个电子。设 M 原子核内中子数为 X,则有质量数 102 = (13 + x )×2 + 16×3,x=14。
2.有两种气态单质 Am 和 Bn,已知 2.4 g Am 和 2.1 g Bn 所含的原子个数相等,而分子数之比为 2∶3。A
和 B 的原子核内质子数都等子中子数,A 原子 L 层电子数是 K 层电子数的 3 倍。
(1)A、B 的元素符号分别是什么?
A n
ZR —
1
2
(2)Am 中的 m 值是几?
解析:本题涉及质量、物质的量,摩尔质量及粒子个数之间的关系,另有原子结构及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
知识。由于涉及知识较多,解题时须做到思路清晰,心中有数。
由题意可知,A 为氧元素,Am 为氧的单质。设 B 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b,则有:
(原子个数相等) b = 14
B 的质子数为 14÷2=7,即 B 为氮元素。
由分子数比为 2∶3 得:
∶ = 2∶3 n∶m = 2∶3
即 Bn 为 N2 ,Am 为 O3 。
3.有相对原子质量均大于 10 的 A、B 两元素形成的两种化合物 X 和 Y,已知等物质的量的 X 和 Y 的混
合物的密度是相同条件下氢气的 18.5 倍,其中 X 和 Y 的质量比为 3∶4.4。经测定 X 的组成为 AB,Y
的组成为 AnB,试通过计算确定 A、B 两元素的名称。
解析:本题涉及混合物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以及物质相对分子质量与质量、物质的量的关系。
由题可知,X 和 Y 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 18.5×2=37
,且
解得;M(X) = 30 M(Y)=44
又因为 A、B 两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均大于 10,X 的组成为 AB,且由计算所知其相对分子质量为 30,可
推得 X 为一氧化氮。同理,由 Y 的组成为 AnB,相对分子质量为 44,可推知 Y 为一氧化二氮。
高考真题
1. (核磁共振)可以用于含碳化合物的结构分析, 表示的碳原子……( D )
A.核外有 13 个电子 B.核内有 6 个质子,核外有 7 个电子
C.质量数为 13,原子序数为 6,核内有 7 个质子
D.质量数为 13,原子序数为 6,核内有 7 个中子
2.美国科学家将两种元素铅和氪的原子核对撞,获得了一种质子数为 118、中子数为 175 的超重元素,该
元素原子核内的中子数与核外电子数之差是…………………( A )
A.57 B.47 C.61 D.293
解析:由于原子核内的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故该元素原子核内的中子数与核外电子数之差是 175—118
=57。
3.下列四组物质中,不具有相同核外电子总数的两种分子是………………………( B )
A.H2O2 和 CH3OH B.HNO2 和 HClO C.H2O 和 CH4 D.H2S 和 F2
解析:只有 HNO2 和 HClO 两种分子不具有相同核外电子总数(分别为 24 和 26)。A 项中电子总数均为 18;
C 项中电子总数均为 10;D 项中电子总数均为 18,故 B 项正确。
4.人类探测月球发现,在月球的土壤中含有较丰富的质量数为 3 的氦,它可以作为未来核聚变的重要原
料之一。氦的该种同位素应表示为………………………………( A )
A. B. C. D.
5.两种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层数之比与它们的最外层电子数之比相等,在周期表的前 10 号元素中,满足
上述关系的元素共有……………………………………………( B )
A.1 对 B.2 对 C.3 对 D.4 对
解析:前 10 号元素处在前两周期中,核外电子层数只有 1、2 两种可能,因此核外电子层数与最外层电子
数之比只能有 1∶1 和 1∶2 两种可能。对于第一周期比值为 1∶1 的是 H,比值为 1∶2 的为 He。第二周
期比值为 1∶1 的为 Be,比值为 1∶2 的为 C,所以符合题设条件的为 H—Be;He—C 两对。
6.短周期的三种元素分别为 X、Y 和 Z,已知 X 元素的原子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Y 元素原子的 M 电子
层上的电子数是它的 K 层和 L 层电子总数的一半,Z 元素原子的 L 电子层上的电子数比 Y 元素原子的 L
电 子 层 上 的 电 子 数 少 2 个 , 则 这 三 种 元 素 所 组 成 的 化 合 物 的 分 子 式 不 可 能
是………………………………………………………………( A )
A.X2YZ4 B.XYZ3 C.X3YZ4 D.X4Y2Z7
解析:由题意知:X 为 H 或碱金属,价态为+1 价,Y 为 P 元素,价态为+3 价、+5 价;Z 为 O 元素,价态
为—2 价。A 中 Y 为+6 价,B、C、D 中 Y 为+5 价,所以 A 符合题意。
2.4 2.1m16 m b n
× =
2.4
16 m
2.1
14 n
M(X) M(Y) 372
+ = M(X) 3
M(Y) 4.4
=
13
6C— NMR 13
6C
3
2He 4
3He 4
2He 3
3He
1.1 原子结构同步练习
氢原子的电子云图中的小黑点表示的意义是( )
A.一个小黑点表示一个电子
B.黑点的多少表示电子个数的多少
C.电子在核外空间出现机会的多少
D.表示电子运动的轨迹
以下有关电子云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电子云示意图中的小黑点疏密表示电子在核外空间出现机会的多少
B.电子云示意图中的每个小黑点表示一个电子
C.小黑点表示电子,黑点越密电子越多
D.电子只在小黑点密的区域运动
核电荷数为 1~18 的元素中,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最外层只有 1 个电子的元素一定是金属元素
B.最外层只有 2 个电子的元素一定是金属元素
C.原子核外各层电子数相等的元素一定是金属元素
D.K 层与 M 层电子数之和等于 L 层电子数的元素一定是非金属元素
下列说法中肯定错误的是( )
A.某原子在 K 层上只有一个电子
B.某原子 M 层上电子数为 L 层上电子数的 4 倍
C.某离子 M 层上和 L 层上的电子数均为 K 层的 4 倍
D.某离子的核电荷数与最外层电子数相等
有 A 和 B 两种元素的原子,A 元素原子的 M 层比 B 元素原子的 M 层少 3 个电子,B 元素原子的 L 层电子数
恰好是 A 元素原子 L 层电子数的 2 倍.A,B 两元素分别是( )
A.C 和 Cl B.C 和 Al C.Si 和 Na D.Na 和 He
下列微粒中,与铵根离子的质子数和电子数都相等的是( )
A.OH- B.H3O+ C.Ne D.Na+
某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的 a 倍(a>1 的整数),则该原子核内的质子数是( )
A.2a B.a+2 C.2a+10 D.2a+2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①质子数相同的粒子一定属于同一种元素;②同位素的性质完全相同;
③质子数相同,电子数也相同的两种粒子,不可能是一种分子和一种离子;
④电子数相同的粒子不一定是同一种元素;⑤一种元素只能有一种质量数;
⑥某种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取整数,就是其质量数.
A.②③⑤⑥ B.①②④⑤ C.①②⑤⑥ D.③④⑤⑥
法国里昂的科学家最近发现一种由四个中子构成的粒子,这种粒子称为"四中子",也有人称之为"零号元素".
下列有关"四中子"粒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粒子不显电性 B.该粒子质量数为 4
C.与氢元素的质子数相同 D.该粒子质量比氢原子大
下列有关同位素叙述正确的是( )
A.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的原子互为同位素
B.同位素的原子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相同
C.同位素原子的区别在于质量数不同
D.,,及金刚石,石墨都是碳的同位素
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互称同位素的两种原子不可能具有相同的中子数
B.质量数相同的两原子一定属于同种元素
C.氟只有一种同位素,其质量数为 19,即 F 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D.原子中所有质子的质量和所有中子的质量之和,近似地等于原子的质量
与两种微粒,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质子数一定相同,质量数和中子数一定不同
B.化学性质几乎相同
C.一定都由质子,中子,电子组成
D.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一定相同
下列离子中,电子数大于质子数且质子数大于中子数的是( )
A.D3O+ B.Li+ C.OD- D.OH-
水和重水分别跟金属钠反应,若两反应中电子转移总数相等时,下列物质的化学量相等的是( )
①消耗水和重水的质量;②同温同压下生成气体的体积;
③生成气体的质量;④参加反应的钠的质量.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氢有,,三种同位素,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由 H2O,D2O 和 HDO 三种分子构成的是纯水
B.相同物质的量的 H2O 与 D2O 与钠反应,H2O 消耗的钠的质量大于 D2O
C.氢原子与 12C 原子 1/12 的质量比是氢的相对原子质量
D.H2,D2,T2 互为同位素
氢元素有三种同位素,则它们形成的双原子分子有( )
A.3 种 B.4 种 C.5 种 D.6 种
1 mol D2O 和 1 mol H2O 不相同的是( )
A.含氧原子的数目 B.相对分子质量
C.含有质子的数目 D.含有中子的数目
n mol H2 与 n mol T2 气体不同之处是( )
A.物质的量 B.原子数 C.质量 D.体积(相同状况)
已知溴在自然界中有两种同位素,这两种同位素原子大约各占一半,已知溴的核电荷数为 35,溴元素的相对
原子质量为 80,则溴的这两种同位素的中子数分别为( )
A.79,81 B.44,46 C.45,46 D.44,45
元素 X 有质量数为 79 和 81 的两种同位素,现测得 X 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79.9,则同位素在 X 元素中的
质量分数是( )
A.54.4% B.45.6% C.55% D.45%
某元素在自然界里由两种同位素组成,其原子个数比为 2.44:1.05,第一种同位素的原子核内有 29 个质子和
34 个中子,第二种同位素原子核中的中子数比第一种多 2 个,则该元素的平均相对原子质量约为( )
A.63.40 B.63.60 C.65.00 D.63.00
氯有两种天然同位素和,已知氯气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 70,72,74 的三种分子个数比为 6:3:1,求和的原子个
数比为( )
A.3:2 B.3:1 C.10:3 D.10:1
用于石油工业催化剂的金属元素铼(Re),有两种同位素为和.这两种同位素的原子个数比为 1:2.又知它们的
平均中子数为 111.3,则铼的相对原子质量最接近的是( )
A.186.1 B.186.3 C.186.5 D.187.5
同温,同压下,等容积的两个密闭容器中分别充满 12C18O 和 14N2 两种气体,以下关于这两个容器中气体的
说法正确的是( )
A.质子数相等,质量不等 B.分子数和质量分别不相等
C.分子数,质量分别相等 D.原子数,中子数和质子数分别相等
某元素的一种同位素原子的质子数为 m,中子数为 n,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不能由此确定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B.这种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m+n)
C.若碳原子质量为 ωg,此原子的质量为(m+n)ωg
D.核内中子的总质量小于质子的总质量
根据下列叙述填写相应微粒的符号.
(1)某微粒一般不与其它元素的原子反应,这种微粒是 ;
(2)某微粒是阴离子,它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是 K 层电子数的 3 倍,这种微粒是 ;
(3)某微粒氧化性极弱,但得到一个电子后的还原性很强,这种微粒是 ;
(4)某微粒还原性很弱,但失去一个电子后的氧化性很强,这种微粒是 .
已知 A 元素的原子核电荷数大于 B 元素的原子核电荷数,但两种元素的原子具有相同数目的电子层,A 元素
最外层电子数为 B 元素的 2 倍.A 元素原子 M 层的电子数为 K 层电子数的三倍.C 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是
电子层的 4 倍,其质子数为最外层电子数的 6 倍;请完成下列空白.
(1)A 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A 元素的名称 ;
(2)B 的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 ,B 元素的名称 ;
(3)C 的离子结构示意图 ,C 元素的名称 .
下表中上,下两横行分别是含 C,含 N 的微粒,各纵行分别为等电子体(即原子数相同,电子数也相同的粒子).
请在下表空各中填入 4 种相关微粒的化学式:
CH4
CO32-
C2O42-
NH4+
NO2+
N2
有相对原子质量均大于 10 的 A,B 两元素形成的两种化合物 X 和 Y,已知等物质的量的 X 和 Y 的混合物的
密度是相同条件下氢气的 18.5 倍,其中 X 和 Y 的质量比为 3:4.4.经测定 X 的组成为 AB,Y 的组成为 AnB,
试通过计算确定 A,B 两元素的名称.
有两种气态单质 Am 和 Bn,已知 2.4 g Am 和 2.1 g Bn 所含的原子个数相等,而分子数之比为 2:3.A 和 B 的
原子核内质子数都等于中子数,A 原子 L 层电子数是 K 层电子数的 3 倍.
(1)A,B 的元素符号分别是什么
(2)Am 中的 m 值是多少
**************************************************************
原子结构周末练习
6、基态铬原子的电子排布式是( )
1S22S22p63S23p64S14p5 1S22S22p63S23p63d6 1S22S22p63S23p64S23d4
1S22S22p63S23d54S1
7、下列元素中基态原子的第一电离能最大的是( )
B C N O
8、下列原子中第一电离能最大的是( )
Na Li Be Mg
11、下列各组元素按电离能增加顺序排列的是( )
Li、Na、K B、Be、Li O、F、Ne C、P、Se
13、4p 轨道填充一半的元素,其原子序数是( )
15 33 35 51
15、某元素价电子构型 3dS4S2,是该元素是( )
Fe Co Mn Ni
16、某元素质量数 51,中子数 28,其基态原子未成对电子数为( )
0 1 2 3
17、钠和钾原子中 1S 能级相对高低为( )
一样 钠高 钾高 无法比较
20、某元素原子价电子构型 3d54S2,其应在( )
第四周期ⅡA 族 第四周期ⅡB 族 第四周期ⅦA 族 第四周期Ⅶ族
24、待发现的 114 号元素应处于( )
ⅡA 族 ⅣB 族 ⅣA 族 难确定
1、某元素最高氧化数为+5,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 2,半径是同族中最小的,其核外电子排布式为
1S22S22p63S23p63d34S2,价电子构型为 3d34S2,属 d 区元素。
4、3d 轨道半充满和全充满的元素分别为 Cr、Mn 和 Cu、Zn。
5、24 号元素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 1S22S22p63S23p63d54S1,属于第四周期,ⅥB 族。
6、铜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 1S22S22p63S23p63d104S1,属于第四周期,是ⅠB 族。
9、某元素原子的所电子构型为 4S24p1,它属于第四周期,ⅢA 族,最高氧化数为+3,元素符号是 Ga。
10、某元素原子的价电子构型为 3d54S2,它属于第四周期,ⅦB 族,最高氧化数为+7,元素符号是 Mn。
11、某元素原子的价电子构型为 3S23p3,它属于第三周期,是ⅤA 族,最高氧化数为+5,元素名称是磷。
12、某元素原子的价电子构型为 3S2,它是 S 区元素,元素符号为 Na。
13、某元素原子的价电子构型为 3d104S2,它属于第四周期,是ⅡB 族,ds 区元素,元素符号是 Zn。
14、某元素原子的价电子构型为 3d54S1,它属于第四周期,d 区元素,最高氧化数为+6,元素符号是 Cr。
18、下列物质间分子间力最大的是( )
O2 N2 Br2 H2
20、HF 熔、沸点反常是归因于( )
氢键 共价键 离子键 配位键
一、选择题
1、下列晶体中以离子键为主的是( )
CO2 晶体 碘晶体 SiO2 晶体 CaO 晶体
2、下列物质呈固态时,属于分子晶体的是( )
S CCL4 NaF Fe
3、下列物质中无一定熔点的是( )
食盐 铜 冰 石腊
4、下列离子中半径最大的是( )
Cl- K+ S2- Ca2+
5、下列晶体中熔点最高的( )
NaBr SiO2 CCl4 MgO
6、下列晶体中以分子间力结合的是( )
铁 MgO SiO2 SO2
7、晶格能大小顺序正确的是( )
MgO>CaO>NaF CaO>MgO>NaF NaF>MgO>CaO NaF>CaO>MgO
8、晶格能是通常用来表示下列何种键的强弱( )
氢键 共价键 离子键 金属键
9、下列各种晶体中含有简单的独立分子的是( )
原子晶体 分子晶体 离子晶体 金属晶体
11、熔化下列晶体,需破坏共价键的是( )
KF Ag SiF4 SiC
12、在面心立方最密堆积中,金属原子的配位数为( )
4 6 8 12
15、在立方面心的铜金属晶体中每个晶胞含原子数为( )
2 4 6 8
16、石墨晶体中层与层之间的结合力是( )
金属键 共价键 范德华力 离子键
17、下列物质中熔点最高的是( )
SiC MgF2 AlCl3 SiCl4
18、下列物质熔点由高到低排列正确的是( )
MgO、CaO、SiBr4、SiCl4 CaO、MgO、SiBr4、SiCl4
SiCl4、MgO、CaO、SiBr4 SiBr4、MgO、CaO、SiCl4
19、下列化合物均为 NaCl 晶型、晶格能最小的是( )
LiF BeO NaCl CaO
5、六方最密堆积的金属晶体每个质点的配位数为 12,空间利用率为 74.05%。
6、体心立方金属晶体中配位数为 8,空间利用率为 68.02%。
7、面心立方,晶胞原子数为 4,空间利用率为 74.05%。
8、SiO2 熔点大大高于 CO2 是因为 SiO2 是原子晶体,而 CO2 是分子晶体。
三、简答题
1、为什么 SiO2 和 CO2 性质会有很大差异?有哪些差异?
答:因为 SiO2 是原子晶体,熔、沸点高,硬度大。而 CO2 是分子晶体,熔点低,硬度小。
2、为什么 HF 的熔点高于 HCL,NaF 的熔点高 NaCl?
答:HF 之间在氢键,而 HCL 没有,所以 HF 熔点高 NaF 和 NaCl 的正、负离子电荷相同,而正、负离子核
间距离 NaF 小于 NaCl,NaF 的晶格能大于 NaCl,所以熔点高。
5、比较下列各对物质熔、沸点高低,并说明原因,NH3 和 PH3,SiO2 和 SO2。
NH3 比 PH3 高,NH3 存在氢键。
SiO2 比 SO2 高,因 SiO2 是原子晶体,而 SO2 是分子晶体。
4、为什么在存在 H3O+和 NH4+而不存在 CH5+?
因 H2O 和 NH3 中分别有二对和一对弧电子对,可以和 H+形成配位键,而 CH4 中 C 原子没有弧电子对。
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
第一章 第一节 元素周期表练习
一、选择题(每小题有一至二个选项符合题意)
1.19 世纪中叶,门捷列夫的突出贡献是( )
A.提出原子学说 B.提出分子学说 C.发现元素周期律 D.提出电离学说
2.假设 x 是ⅡB 族中元素的原子序数, 那么原子序数为 x+1 的元素是( )
A. ⅠB 族 B. ⅢB 族 C. ⅢA 族 D. ⅡA 族
3.在短周期元素中, 属于非金属(不含稀有气体)元素的有( )
A. 9 种 B. 10 种 C. 12 种 D. 13 种
4.下列元素中,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等于元素在周期表中的周期数的整数倍的是( )
A.O B.F C.S D.Cl
5. 在短周期元素中,原子最外电子层只有 1 个或 2 个电子的元素是( )
A.金属元素 B.稀有气体元素
C.非金属元素 D.无法确定为哪一类元素
6.有短周期元素 A、B、C, 其中 A、B 同周期, B、C 同主族, 且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 17, 核
电荷数之和为 31 , 则 A、B、C 为( )
A. C、N、Si B. N、P、O C. N、O、S D. C、Si、S
7.下列各表中的数字代表的是原子序数, 表中数字所表示的元素与它们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相符的是
( )
A B C D
8.无机化学命名委员会(国际组织)在 1989 年作出决定, 把长式元素周期表原先的主、副族及族号取消, 由
左至右改为 18 列, 如碱金属族为第 1 列, 稀有气体元素为第 18 列, 按此规定,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该周期表第 1 列元素中没有非金属元素
B.第 14 列元素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
C.在 18 列元素中, 第 3 列的元素种类最多
D.第 10 列元素都是金属元素
9.某元素 X,它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 2 倍,则 X 在周期表中位于( )
A.第二周期 B.第三周期 C.ⅣA 族 D.ⅥA 族
10.两种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层数之比与它们的最外层电子数之比相等,在周期表的前 10 号元素中满足上
述关系的元素有( )
A.1 对 B.2 对 C. 3 对 D.4 对
11.原子序数为 x 的元素位于周期表中的第ⅡA 族,则原子序数为 x+1 的元素不可能处在( )
A. ⅢA 族 B. ⅠA 族 C.镧系元素 D. ⅢB 族
12.短周期元素 A、B、C 的位置如图所示。已知 B、C 两元素所在族数之和是 A 元素族数的 2 倍,B、C
两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和是 A 元素的 4 倍,则 A、B、C 是( )
A.Be、Na、Al B.B、Mg、Si
C.O、P、Cl D.C、Al、P
13.同一主族的两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差不可能是( )
A.16 B.26. C.36 D.46
3 5
12
20
1
4 5
15
1
11
19
2 8 10
17
36
B
C
D
B C
A
14.硼有两种天然同位素 , ,硼元素的原子量为 10.80,则对硼元素中 质量百分含量的判断
正确的是( )
A20% B 略大于 20% C 略小于 20% D80%
二、填空题
15.在周期表中找到第 3 横行,第 17 纵行的元素,回答下列问题:
(1)该元素的符号是 ,属于 (填金属或)元素。
(2)该元素位于第 周期, 族,该族的名称是 。
(3)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该元素的单质与水
②该元素的单质与氢氧化钠
16.第三周期第 IVA 族的元素原子序数是: ;Na 元素的原子序数为 11,相邻的同族元素的原子序
数是: ;短周期元素中,族序数=周期序数的元素有: ;族序数等于周期
序数 2 倍的元素有: ;
周期序数=族序数 2 倍的有: 。
17.短周期元素 X、Y、Z 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关系如右图所示,据 此回答下
列问题:
(1)X 元素形成单质的分子式是__________;
(2)写出 Y 元素的名称 ,其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为第 周期,
第 族;
(3)写出单质 Z 与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 _____ ___。
18.A、B 两元素,A 的原子序数为 x,A 和 B 所在周期包含元素种类数目分别为 m 和 n。如果 A 和 B 同
在ⅠA 族,当 B 在 A 的上一周期时,B 的原子序数为______;当 B 在 A 的下一周期时,B 的原子序数为
________;如果 A 和 B 同在ⅦA 族,当 B 在 A 的上一周期时,B 的原子序数为____________;当 B 在 A
的下一周期时,B 的原子序数为____________。
19.元素周期表前 20 号元素中, 某两种元素的原子序数相差 3 , 周期数相差 1 , 它们形成化合物时原子个
数之比 1 : 2 . 写出这些化合物的化学式_______ _
20. 氢 的 同 位 素 1H 、 2H 、 3H 与 氧 16O 、 17O 、 18O 的 同 位 素 相 互 结 合 为 水 , 可 得 水 分 子 的 种 数
为 ;可得相对分子质量不同的水分子有 种。
高三化学练习(一) 原子结构 元素周期表
一、选择题
1. 元素 R 核电荷数为 16,原子的质量数 32,则 R 离子应包含 。
(A)16e、16Z、16N (B)18e、16Z、16N
(C)18e、18Z、16N (D)16e、16Z、18N
2. 下列各组物质中,互为同位素的是 。
(A)石墨和金刚石 (B)氢原子和氢离子
(C)H2O 和 D2O (D)4200 Ca 和 4220 Ca
3. 某二价阳离子含 24 个电子,它的质量数为 56,则该离子核内中子数是 。
(A)24 (B)30 (C) 32 (D)34
4. 元素的质子数为m,A2-和 B3+的电子层结构相同,则 B 的核电荷数为 。
(A)m + 1 (B)m + 3 (C)m + 5 (D)m - 5
5. 两个电子数和质量数都相等的微粒,它们 。
(A)是同位素 (B)一定是同种元素
(C)有相同的中子数 (D)核内质子数和中子数之和相等
6. 50 克由 2H 和 1 6O 这两种元素组成的重水中,含有的中子数为 。
(A)NA (B)5NA (C)25NA (D)50NA
7. 1H、2H、1 6O 分别为 H、D、O,那么与 10 克 H2O 里所含中子数相等的 D2O 的
质量约是 克。
(A)4.4 (B)6.7 (C)8.9 (D)10.2
8. A 元素的某同位素离子 An-,其核外共有 x 个电子,该同位素原子的质量数为 y,
则原子核内含有的中子数为 。
(A)y - x + n(B)y - x - n (C)y + x + n (D)y + x - n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同种元素的质子数必定相同
(B)不同元素原子的质量数必定不同
(C)凡是核电荷数相同的微粒必定属于同一元素
(D)凡是核外电子数相同的微粒必定属于同一元素
10. 最外层电子排布为 3s23p4 的原子,其核外电子占有的轨道总数是 个。
(A) 9 (B) 8 (C) 7 (D) 4
11. 只有两个电子亚层的电子层是 层。
(A) K (B) L (C) M (D) N
12. 下列电子亚层中轨道数最多的是 。
(A) 6s (B) 5p (C) 4f (D) 3d
13.在 n = 3 的电子层中,可能有的最多轨道数是 。
(A) 4 (B) 8 (C) 9 (D) 16
14.在下列四组轨道中的电子,其能量相等的是 。
(A)1s 和 2s (B)2s 和 2p (C)2px 和 3px (D)2px 和 2py
15.下列原子中,最外层未成对电子数最多的是 。
(A)核电荷数是 5 的原子核 (B)核电荷数是 6 的原子
(C)核电荷数是 12 的原子 (D)核电荷数是 16 的原子
16.处于下列轨道中的电子自旋方向全部相同的是 。
(A)3s2 (B)3p3 (C)3p4 (D)3p5
17.下列元素的原子或离子中,s 亚层全充满,p 亚层有半充满轨道的是 。
(A)Li (B) F (C) P (D) S
18.下列元素的原子中,p 亚层中的电子数为次外层电子数两倍的是 。
(A) N (B) O (C) P (D) S
19. 道尔顿的原子学说曾经起到很大作用。他的学说中,包含有下述三个论点:①原子是不能再分的粒
子;②同种元素的原子的各种性质和质量都相同;③原子是微小的实心球体。从现代的观点看,你
认为这三个论点中,不确切的是 。
(A)只有③ (B)只有①、③ (C)只有②、③ (D)有①、②、③
20. 氢元素有三种同位素 H、D、T,氯元素有两种同位素 35Cl、37Cl。当用一种仪器分别测定 10000 个氯
化氢的相对分子质量,所得数值有 。
(A) 2 种 (B) 5 种 (C) 6 种 (D) 9 种
二、填空题
21. 锶的最高价氧化物水化物的分子式 ,原子的最外电子层排布为 4s24p5,其最高价氧化物分
子式是 ,原子最外电子层排布为 5s25p4,其最高价氧化物水化物的分子式 。
22. A-有 54 个电子,A 原子核中有 74 个中子,A 原子的质量数是 ,A 是 元素,其最高价氧化物
水化物的分子式是 。
23. B 原子 3p 亚层上有一个未成对电子,常温下 B 单质呈气态,B 是 元素。
24. C 原子 L 层上的电子数等于次外层上的电子数、电子层数,C 是 元素。
25. D 原子 L 层上有二个轨道充满电子,D 是 元素。
26. E 原子的电子分布在四个轨道上,E 是 元素。
27.在 F 原子中,未成对电子数=最外层成对电子的对数=电子层数,则 F 是 元素。
27. A 原子 M 层上有 5 个电子,B 原子 M 层上有 5 个 p 电子,C 原子 M 层上有 6 个 d 电子,则 A 是
元素、B 是 元素、C 是 元素。
28. E 原子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内层是 3 个饱和的电子层,E 是 元素。
29. L 原子核外电子占有 9 个轨道,而且有一个未成对电子,L 是 元素。
三、简答题
31. 氖元素在自然界有两种同位素 20Ne、22Ne。已知氖的原子量为 20.2,求两种氖原子的个数比?
32. 某元素原子核内质子数为 5,它在自然界中有中子数为 5 和 6 两种同位素,又已知它们的平均原子量
为 10.8,求两种同位素在天然样品中的丰度?
33. 有 A、B 两种原子,A 原子的 M 层比 B 原子的 M 层多 4 个电子,而 B 原子的 N 层比 A 原子 N 层少个电
子,推测 A、B 两种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和元素名称?
34. 有 A、B、C、D、E 五种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已知:
①B 原子容易形成阴离子,B 原子最外层上成对电子占据的轨道数与未成对电
子占据的轨道数相等
②A 原子最外层的 p 亚层上有一空轨道
③C 元素的阳离子与氖原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C 的单质能与冷水反应,
并放出气体
④常温下 E 单质是黄绿色气体
⑤D 元素的气态氢化物能与 D 元素的气态氧化物反应,生成之一是 D 单质。
试推测:A 是 元素、B 是 元素、C 是 元素、D 是
元素、 E 是 元素。
35. A、B、C、D、E 为 1~20 号元素中的五种,它们的原子中质子数和中子数不等。又已知:
①A 与 D、B 与 E 同族
②B 与 C 同周期,C 与 E 不同周期
③A 与 E 的原子序数之和为 28
④0.1 摩尔 C 单质与足量的 E 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溶液反应生成 3.36 升(标准状况)的氢
气。
试推测:A 是 元素、B 是 元素、C 是 元素、D 是 元
素、 E 是 元素。
36. X、Y、Z 都是短周期元素,X 原子与 Z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X 原子和 Y 原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
数,Y 原子和 Z 原子中的未成对电子数相同,它们可形成的 XY、XY2、ZY2 的共价化合物。
试回答下列问题:
⑴ XY 的分子式 , 固态时是 晶体。
⑵ XY2 的分子式 , 固态时是 晶体。
⑶ ZY2 的分子式 , 固态时是 晶体。
37. 有 A、B、C、D、E 五种元素,已知:
①A 原子最外层的 p 亚层上有一空轨道,B 的阴离子与 C 的阳离子和氖原子的
电子层结构相同。E 原子的 3px 亚层上的电子数 x 为 K 层和 L 层电子总数的
1/2
②常温下 B2 是气体,它对 H2 的相对密度是 16
③C 的单质在 B2 中燃烧,生成淡黄色固态 F,F 与 AB2 反应可生成 B2
④D 的单质在 B2 中燃烧,火焰呈蓝紫色,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 DB2,D 在 DB2
中含量为 50%,而且 D 原子中的质子数和中子数相等。
试回答:
⑴ A 、 B 、 C 、 D 、 E
(写元素符号)
⑵ A 的轨道表示式 B 的电子排布式
⑶ C 离子的电子排布式 D 离子的最外层电子排布式
⑷ E 原子的结构简图 E 离子的电子式
38. 在 1~18 号元素中,有 A、B、C、D、E 五种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B 元素原子的电子
层数均与其未成对电子数相等,且 A 和 B 能形成 AB2 型化合物。D3+离子的最外层电子排布式为 ns2npn+4,
C、D、E 三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 10,它们的最高价氧化物水化物之间,任意两种都能发生
反应,生成盐和水,它们的元素符号:
⑴ A 、B 、C 、D 、E
⑵ 写出 C 和 D 的最高价氧化物水化物之间的离子方程式:
⑶ 写出 AB2 型化合物与⑵的主要产物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A
B C
39.图右为周期表中短周期元素的一部分。已知 A 和 B 原子核
内质子数均与中子数相等,且 A2 的分子量等于 B 的原子量。
回答下列问题:
⑴ 写出三种元素的元素符号:A 、B 、C
⑵A2 分子电子式 ,结构式 。
⑶ B 单质晶体属于 晶体。
1.1 《元素周期表》练习
知识点:
1、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1)元素周期表有 纵行, 个主族,分别是:
。
2)元素周期表有 个横行,叫做 。分为 ( )和
周期。
2、同主族元素性质相似性和递变性
碱金属元素有: ;
从上到下,金属性 ,还原性 ,半径 ,熔
沸点 ,密度呈 趋势。
卤族元素有 。
从上到下,非金属性 ,氧化性 ,半径
,熔沸点 ,密度呈 ,颜色 。
同主族元素随着核外电子层数的增加,失电子能力 ,金属性 ,非金属性 ,
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 。
3、原子结构
( )
原子 ( )
( )
( )
原子序数= = =
主族序数= = 元素最高正化合价 周期序数=
最低负价= 8 – 主族序数
4、核素与同位素
核素是指 ,即原子的另一种说法。
同位素是指 。即同一元素的不同
核素(原子)。如:常见的同位素有 ;
习题
一、 选择题
1. 决定元素种类的是( )
A.质子数 B.电子数 C.中子数 D.质子数和中子数
2.37Cl 中的 37 表示( )
A.该氯原子质子数 B.该氯元素的质量数
C.该氯原子的质量数 D.该氯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3.下列原子核内中子数最多的是( )
A.1940K B.2965Cu C.1848Ar D.1632S
4.据报道,1994 年 12 月科学家发现了一种元素,它的原子核内有 161 个中子,质量数是
272。该元素的核电荷数为( )
A.111 B.161 C.272 D.433
5.若元素 X 的原子序数为 13,中子数为 12,则其质子数为( )
A.1 B.12 C.13 D.25
6.下列元素的单质中,最易和氢气反应生成氢化物的是( )
A.N B.Cl C.F D.I
7.下列各组元素中,属于同一主族的是( )
A.F、Cl、Br B.Na、Mg、Al
C.Si、P、S D.O、S、Cl
8.同周期的元素,其原子结构相同之处是( )
A.最外层电子数 B.核电荷数
C.电子层数 D.核外电子数
9.和 Na+具有相同质子数和电子数的粒子是( )
A.NH4+ B.F- C.H2O D.NH3
10.元素 A、B、C 原子核内质子数之和为 31,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 17,这三种元素是( )
A.N、P、Cl B.P、O、S
C.N、O、S D.O、F、Cl
11.实际存在的 1H、2H、3H、H+和 H,他们是( )
A.氢元素的五种同位素 B. 五种氢元素
C. 氢元素的五种不同原子 D. 同一种元素
12.美国在科索沃战场上投下至少 10t 贫铀弹,贫铀弹的主要成分是低放射性的铀-238,它与
制造原子弹的铀-235 属于( )
A.同量数 B.同位数
C.同分异构体 D.同素异形体
13.下列说法中,不符合ⅦA 族元素性质特征的是( )
A.从上到下原子半径逐渐减小
B.易形成-1 价离子
C.单质的氧化性从上到下逐渐减弱
D.从上到下氢化物的稳定性依次减弱
二、 填空题
1. 在周期表元素中找到第 3 周期ⅢA 族的元素,回答下列问题
1.1 该元素符号是 ,其原子结构式意图是 ,属于 元素(填金属或
非金属)。
1.2 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该元素单质 + HCl:
该元素单质+ NaOH:
该元素的氧化物+HCl:
该元素的氧化物+NaOH:
该元素的氢氧化物+HCl:
该元素的氢氧化物+NaOH:
1.2 元素周期律
1、原子是由 和 构成的。核外电子根据电子 高低,由内到外分多个
电子层,共 层,分别是(用符合表示) 。
2、电子排布规律,
1)由低到高排,
2)各电子层最多排 个,最外层最多 个,次外层最多 个。
3、原子结构示意图:
请写出 1~20 号原素
; ; ; ; ;
; ; ; ; ;
; ; ; ; ;
; ; ; ; ;
周期表中,电子层数= ,主族序数= 。
4、元素周期律:主要研究 主要化合价,原子半径、核外电子排布、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
性的变化。
1)化合价:
同周期: ;
同主族: ;
2)原子半径
同周期: ;
同主族: ;
3) 金属性和非金属性
同周期: ;
同主族: ;
5、元素周期律的应用
1)判断元素的最高正价和负价
最高正价= ,最低负价= 。
2)推断元素的性质,即金属性和非金属性。
3)寻找特定性质的材料
金属与非金属分界线寻找 ;
在过渡元素区域寻找 ;
在 F、Cl、S、P 寻找 。
4)预测还没有发现的新元素的性质。
1.3 化学键练习
知识点
( )
化学键的种类 非极性键:相同的 之间产生。
( ) 极性键:不相同的 之间产生。
离子键是指 之间的作用力;通常在金属原子与非金属原子之间产生。共价键是两
原子之间的 作用;通常在非金属与非金属之间产生。
习题
一、 选择题
1.根据原子结构的相关理论,下列各元素最易形成+1 价阳离子的是
A.H B.Cl C.K D.O
2.下列物质中,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是
A.KOH B.H2O C.HCl D.H2
3.下列物质中,只有离子键的是
A. Na2SO4 B.BaCl2 C.HCl D.NaOH
4.下列给出的有关元素的原子序数,其中彼此不能形成化学键的一组是
5. 下 列 有
关 叙 述
中,不正确的是
6. 下 列 物
质中不含
有非极性键的是
A.HCl B.NaCl C.N2 D.He
7.下列各组物质中,化学键类型相同的化合物是
8. 下 列 各
组 物 质
A.6 和 8 B.16 和 19
C.9 和 11 D.10 和 13
A.共价化合物中可能含有离子键 B.离子化合物中可能含有共价键
C.离子化合物中一定含有离子键 D.共价化合物中不含有离子键
A.NaCl、HCl B.CO2、H2O
C.NO、NaCl D.Cl2、SO2
中,化学键类型不相同的是
9.某元素
X 的原子
需得到 3 个电子才能达到稳定结构,则他和钠形成的离子化合物的化学式
10.某元素
Y 的原子
失去 2 个电子才能达到稳定结构,则它和溴形成的离子化合物的化学式
11.C、H、
O、Cl、Na 五种元素相互结合,写出下列条件的化学式
(1)由两种元素组成的离子化合物(写两种) ,共价化合物(写四种)
。
(2)由三种元素组成的离子化合物(写两种) ,共价化合物(写俩种)
。
12.短周期元素 X、Y 形成化合物 XY2 中共有 30 个电子,若 XY2 是离子化合物,其电子式
为 ;若 XY2 是共价化合物,其化学式为 。
元素周期律与元素周期表练习
班级 姓名
1、元素的性质呈周期性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 )
A.元素原子量的递增,量变引起质变 B.元素的原子半径呈周期性变化
C.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呈周期性变化 D.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呈周期性变化
2、下列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的是 ( )
A.锂 B.钠 C.氟 D.氯
3、下列各化合物中,阳离子与阴离子半径之比最小的是 ( )
A.LiI B.LiF C.NaCl D.KBr
4、下列各组微粒,按半径由大到小顺序排列的是 ( )
A.Mg、Ca、K、Na B.S2-、Cl-、K+、Na+
C.Br-、Br、Cl、S D.Na+、Al3+、Cl-、F-
5、下列事实不能用于判断金属性强弱的是 ( )
A.金属间发生的置换反应
B.1 mol 金属单质在反应中失去电子的多少
C.金属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强弱
D.金属元素的单质与水或酸置换出氢气的难易
6、不能用来比较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的依据是 ( )
A.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强弱 B.元素单质熔沸点的高低
C.元素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 D.非金属单质间的相互置换
A.H2S、HCl B.H2O、NH3
C.CaCl2、NaCl D.NaCl、HNO3
A.NaX B.Na3X
C.Na2X D.NaX3
A.Y2Br B.Y2Br3
C.Y2Br2 D.YBr2
7、有三种金属元素 a、b、c 在相同条件下,b 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比 a 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
物的碱性强;a 可以从 c 的盐溶液中置换出 c 。则这三种金属元素的金属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 )
A.a、b、c B.b、a、c C.b、c、a D.c、b、a
8、X、Y、Z 是周期表中相邻的三种短周期元素,X 和 Y 同周期,Y 和 Z 痛主族,三种元素原子的最外层
电子数之和为 17,核内质子数之和为 31,则 X、Y、Z 是 ( )
A.Mg、Al、Si B.Li、Be、Mg C.N、O、S D.P、S、O
9、如果 n 为第ⅡA 族中某元素原子序数,则原子序数为(n+1)的元素位于 ( )
A.ⅢA B.ⅣA C.ⅢB D.ⅠA
10、某元素的一种同位素原子的质子数为 m,中子数为 n,则下述论断正确的是 ( )
A.不能由此确定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B.这种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m+n
C.若碳原子质量为 W 克,此原子的质量为(m+n)W 克
D.核内中子的总质量小于质子的总质量
11、Y 元素最高正价与负价的绝对值之差是 4,Y 元素与 M 元素形成离子化合物,并在水中电离出 电子
层结构相同的离子,该化合物是 ( )
A.KCl B.Na2S C.Na2O D.K2S
12、某元素 X 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化学式为 HnXO2n-2,则在某气态氢化物中,X 元素的化合价
为 ( )
A.5n-12 B.3n-12 C.3n-6 D.n-10
13、元素 X、Y 可组成化学式为 XY3 的化合物,则 X、Y 的原子序数可能是 ( )
A.3 和 9 B.6 和 8 C.13 和 17 D.15 和 17
14、X 和 Y 两元素的阳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X 元素的阳离子半径大于 Y 元素的阳离子半径 ;Z
和 Y 两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层数相同,Z 元素的原子半径小于 Y 元素的原子半径,X、Y、Z 三种元素原
子序数的关系是 ( )
A.X>Y>Z B.Y>X>Z C.Z>X>Y D.Z>Y>X
15、半径由小到大、氧化性由强到弱的一组微粒是 ( )
A.H+、Al3+、Mg2+、K+ B.O、P、S、Cl
C.S2-、Cl-、K+、Ca2+ D.Na、Mg、Al、K
16、已知元素 X 的原子序数小于元素 Y 的原子序数;X、Y 间形成的常见化合物的化学式可表示为 Y2X、
Y2X2,则这两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和等于 ( )
A.16 B.17 C.18 D.19
17、X 和 Y 两元素组成化合物 A 和 B,A 的化学式为 XY2,其中 X 占 44.1%,B 中 X 占 34.5%,则 B 的
化学式为 ( )
A.X2Y B.XY C.XY3 D.X3Y
18、已知 A(n+1、B(n+1)+、Cn-、D(n+1)-都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 ,则 A、B、C、D 的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
是 ( )
A.C>D>B>A B.A>B>C>D C.D>C>A>B D.A>B>D>C
19、有 A、B、C、D 四种元素,最高正价依次为 1、4、5、7,其核电荷数按 B、C、D、A 顺序增 大。已
知 B 的次外层电子数为 2,C、D、A 原子次外层电子数均为 8,C、D 原子的电子层数相同 ,A 原子的核
外电子数不超过 20,则 A 为 ,B 为 ,C 为 ,D 为 .
20、在水溶液中,YO3n-和 S2-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如下:
YO3n-+3S2-+6H+ Y-+3S↓+3H2O
(1)YO3n-中 Y 的化合价是 ;
(2)Y 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 .
21、元素 R 的气态氢化物化学式为 HxR,在标准状况下,8.5 g HxR 气体的体积是 5.6 L。将 5. 11 g HxR 气
体通入 200 ml 0.75mol/L 的 CuCl2 溶液中正好完全反应,并生成黑色沉淀。
(1)求 HxR 的式量;
(2)推断 x 值,并确定 R 元素的名称.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单元测试题(A卷)
高一( )班 姓名 学号 成绩
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F 19 S 32 Cl 35.5 Ca 40
一、选择题(每小题 4 分,共 36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NMR(核磁共振)可用于含碳化合物的结构分析, 表示的是
A.核外有 13 个电子,其中 6 个能参与成键
B.核内有 6 个质子,核外有 7 个电子
C.质量数是 13,原子序数是 6,核内有 7 个质子
D.质量数是 13,原子序数是 6,核内有 7 个中子
2. 下列各组粒子中属于同位素的是
A.16O 和 18O B.H2O 和 D2O C.H2 和 D2 D.24Mg 和 24Na
3. 某元素原子的原子核外有三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是 4,该原子核内的质子数是
A.14 B.15 C.16 D.17
4. 下列物质中,只含有离子键,不含有共价键的是
A.HCl B.KOH C.CaCl2 D.CO2
5. 元素性质呈现周期性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A.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递增,量变引起质变
B.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呈周期性变化
C.元素的原子半径呈周期性变化
D.元素的化合价呈周期性变化
6. 已知同周期 X、Y、Z 三种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酸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HXO4>H2YO4>H3ZO4,
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A.单质的氧化性按 X、Y、Z 的顺序增强
B.阴离子的还原性按 X、Y、Z 的顺序减弱
C.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按 X、Y、Z 的顺序增强
D.元素非金属性按 X、Y、Z 的顺序减弱
7. 下列递变情况中,正确的是
A.Na、Mg、Al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依次减少
B.Si、P、S 元素的最高正价依次降低
C13
6 C13
6
C.C、N、O 的原子半径依次减小
D.Li、Na、K 的金属性依次减弱
8.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离子化合物中只能含有离子键
B.共价化合物中可能含有离子键
C.化学键存在于分子之间
D.化学反应的过程,本质上是旧化学键断裂和新化学键形成的过程
9. 在周期表中金属和非金属的分界线附近能找到
A.制农药的元素 B.制催化剂的元素
C.做半导体的元素 D.制耐高温合金材料的元素
二、选择题(每小题 4 分,共 20 分。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
10. 下列 A、B 两种元素的原子序数,其中可以组成 AB2 型离子化合物的是
A.6 和 8 B.19 和 16 C.12 和 17 D.10 和 8
11. 下列各组性质的比较中正确的是
A.酸性 HClO4<HBrO4<HIO4 B.碱性 Ba(OH)2>Ca(OH)2>Mg(OH)2
C.稳定性 HCl>PH3>H2S D.还原性 Cl->Br->I-
12. X、Y 都是短周期元素,X 原子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Y 元素的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的代数和为 6,X
和 Y 两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为 R,则下列关于 R 的叙述正确的是
A.R 一定是共价化合物
B.R 一定是离子化合物
C.R 可能是共价化合物,也可能是离子化合物
D.R 可能是气态物质,也可能是固态物质
13. A、B、C 三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依次为 a、b、c,它们的离子 An+、Bn-、Cm-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且
n > m ,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A.a > b > c B. a > c > b C.a = b + m + n D.a = c – n - m
14. 下列电子式书写错误的是
A. O C O B.Ca [ Cl ]2
C.[ O H ]- D.Na+ [ O O ]2- Na+
三、填空题
15. (8 分)与氖原子核外电子数相同的四原子分子的化学式是 ,与氖原子核外电
子数相同的五原子分子的结构式是 ,与氩原子核外电子数相同的四原子分子,既含极
性键又含非极性键,它的电子式是 ,与氩原子核外电子数相同的单核离子,其原子
核里含 17 个质子,20 个中子,其化学符号
是 。
16. (4 分)用电子式表示下列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1)H2O
(2)MgCl2
17.(8 分)在探索生命奥秘的过程中,科学家们日益认识到生命细胞的组成和元素周期律
有着密切的关系,约占人体总质量 99.97%的 11 种宏量元素,全部位于元素周期表中前 20 号
元素之内,其余 0.03%是由十多种人体不可缺少的微量元素组成。在微量元素中,只有 F 和
Si 位于短周期,其余均属第一长周期。在宏量元素中,除 H、N、P 外,在现用的周期表里
还有的元素是:(写元素符号)
(1) 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 2 倍的是 ;
(2)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酸性最强的元素是 ,跟它处在同一周
期的还有一种非金属元素是 ;
(3) 原子半径最大的元素是 ,跟它相邻的两种元素是 ;
(4) 剩余的两种元素,它们的离子电子层结构均与 Ne 的相同,且带电量也相同,但符号相
反的两种元素是 和 。
18.(5 分)X、Y、Z 是三种短周期的主族元素,原子序数:Z>X>Y,其中 Y 原子的次外层电子数为 2,X
与 Y 的族序数之和等于 Z 的族序数。已知 X 的氢氧化物 A 难溶于水,Y 的最高价氧化物的对应水化物 B 是
一种强酸。由此推知:X 是 ,Y 是 ,Z 是 ,A 和 B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
19.(6 分)A,B,C,D,E 五种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 原子最外层有 4 个电子。B 的阴离子
与 C 的阳离子跟氟离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E 原子的 M 层上的电子数比次外层少 1 个电子。常温、常压下 B
单质是气体,0.1mol 单质 B 与氢气完全反应时,有 2.408×1023 个电子发生转移。C 的单质在高温下与 B 的
单质充分反应之后,生成淡黄色固体 F,F 与 AB2 反应后可生成单质 B。D 的氢化物化学式是 H2D,D 的最
高氧化物中含有 40%的 D,而且 D 原子是由相同数目的质子、中子、电子组成,根据以上的已知条件进行
推测:
(1)下列元素的名称:D ,E 。
(2)写出下列的化学方程式:
B+C→F: ;
F 与 AB2 反应: 。
20.(4 分)右图是周期表的一部分,已知 A、B、C、D 都是短周期元素,四种元素原子核外
共有 56 个电子,推断 A、B、C、D 各是什么元素,写出他们的元素符号:A ,B ,
A
B C D
C ,D 。
四、计算题
21.(9 分)某元素 X 的碳酸氢盐 [X(HCO3)2] 在高温下完全分解的产物都是氧化物,现取 3.24g 这种碳酸
氢盐高温完全分解后得到 1.12g 固体,又知 X 的原子核里有 20 个中子。
(1)通过计算确定 X 是什么元素,并写出它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
(2)写出 X 的单质与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已知该元素的金属性比钠强,但其单质与水反应没有钠那样剧
烈,试分析其原因。
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每小题 4 分,共 36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D 2.A 3.A 4.C 5.B 6.D 7.C 8.D 9.C
二、选择题(每小题 4 分,共 20 分。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
10.C 11.B 12.C、D 13.B、C 14.A、B
三、填空题
15.NH3、H—C—H、H H 、 Cl—
16.(1)H + O + H → H O H
(2)Mg + 2 Cl → [ Cl ]- Mg2+ [ Cl ]-
17.(1)C (2)Cl ;S (3)K ;Na、Ca (4)Mg;O
18.Mg;N;Cl;M g ( O H ) 2 + 2H+ = Mg2+ + H2O
19.(1)硫;氯;
(2)2Na +O2 ==== Na2O2
(3)2Na2O2 + 2CO2 == 2Na2CO3 + O2
20.O;P;S;Cl
四、计算题
21.(1)钙,第 4 周期第ⅡA 族(5 分)
(2)Ca + 2H2O = C a ( O H ) 2 + H2↑,因为反应生的 C a ( O H ) 2 微溶于水,阻碍了钙与水的反应,故较
缓慢(4 分)
专题六 元素周期率与元素周期表
【考点分析】
1.掌握元素周期率的实质,了解元素周期表(长式)的结构(周期、族)。
点燃
OO 37
17
H
H
2.以第 3 周期为例,掌握同一周期内元素性质(如:原子半径、化合价、单质及化合物性质)的递
变规律与原子结构的关系;以ⅠA 和ⅦA 族为例,掌握同一主族内元素性质递变规律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3.以上知识是高考必考内容,常以选择题、简答题和推断填空题的形式出现。
【典型例题】
【例 1】例 1(2003 上海理综)在人体所需的 16 种微量元素中有一种被称为生命元素的 R 元素,对延长
人类寿命起着重要的作用。已知 R 元素的原子有四个电子层,其最高价氧化物分子式为 RO3,则 R 元素的
名称
A. 硫 B. 砷 C. 硒 D. 硅
【备选 1】:周期表前 20 号元素中,某两种元素的原子序数相差 1,它们形成化合物时,原子数之比为 1﹕
2,写出这些化合物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
【备选 2】:X、Y、Z 为短周期元素,这些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分别为 1、4、6,则由这三种元素组
成的化学式不可能是
A. XYZ B.X2YZ C.X2YZ2 D.X3YZ3
【例 2】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比较正确的是
(1) 同主族元素的单质从上到下,非金属性减弱,熔点增高
(2) 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在数值上等于它所在的族序数
(3) 同周期主族元素的原子半径越小,越难失去电子
(4) 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它的气态氢化物水溶液的酸性越强
(5) 还原性:S2->Se2->Br->Cl-
(6) 酸性:HClO4>H2SO4>H3PO4>H2SiO3
A.(1)(3) B.(2)(4) C.(3)(6) D.(5)(6)
【备选 1】下表是 X、Y、Z 三种元素的氢化物的某些性质:
元素 熔点/℃ 沸点/℃ 与水的反应 导电性(纯液体)
X -283 -162 不反应 不导电
Y -102 19 放热反应,形成酸性溶液 不导电
Z 680 / 剧烈反应,生成 H2,并形成碱性溶液 导电
若 X、Y、Z 这三种元素属于周期表中的同一周期,则它们的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是
A. X、Y、Z B. Z、X、Y C. Y、X、Z D. Z、Y、X
【例 3】 (2003 上海)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表中所列的字母分别表示一种化学元素。
b
h j
a c f i l m
e g
d k
(1)下列 (填写编号)组元素可能都是电的良导体。
①a、c、h ②b、g、k ③c、h、l ④d、e、f
(2)如果给核外电子足够的能量,这些电子便会摆脱原子核的束缚而离去。核外电子离开该原子或离
子所需要的能量主要受两大因素的影响:
1.原子核对核外电子的吸引力 2.形成稳定结构的倾向
下表是一些气态原子失去核外不同电子所需的能量(kJ/mol)
锂 X Y
失去第一个电子 519 502 580
失去第二个电子 7296 4570 1820
失去第三个电子 11799 6920 2750
失去第四个电子 9550 11600
①通过上述信息和表中的数据分析为什么锂原子失去核外第二个电子时所需的能量要远远大于失去
第一个电子所需的能量。 。
②表中 X 可能为以上 13 种元素中的 (填写字母)元素。用元素符号表示 X 和 j 形成化合物
的化学式 。
③Y 是周期表中 族元素。
④以上 13 种元素中, (填写字母)元素原子失去核外第一个电子需要的能量最多。
答案:(1)①④
(2)①Li 原子失去 1 个电子后形成稳定结构,再失去 1 个电子很困难
②a Na2O 或 Na2O2
③ⅢA 族或第三主
④m
解析:(1)从所给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不难知道 a、c、d、f 分别为 Na、Mg、Sr 和 Al,e
处于过渡元素区也一定为金属,它们都是电的良导体;h 为碳元素,其单质中的一种石墨也
是电的良导体,故应选①、④两组。
(2)①锂原子核外共有 3 个电子,其中两个在 K 层,1 个在 L 层,当失去最外层的一
个电子后,锂离子处于稳定结构,根据题给信息 2 可知,要使锂离子再失去电子便会形成不
稳定结构,因此锂原子失去第二个电子时所需能量远大于失去第一个电子所需的能量。
②由表中数据可知:X 失去第 2 个电子所需能量远大于失去第一个电子所需的能量(9
倍多),而失去第三个、第四个电子所需能量皆不足前者的 2 倍,故第一个电子为最外层的 1
个电子,而其他几个电子应处于内层。结合所给的周期表知,X 应为 a 即钠元素和 j 即氧元
素所形成的化合物化学式分别为 Na2O 和 Na2O2。
③由表中所给 Y 的数据可知,Y 失去第 1、2、3 个电子所需能量差别不大,而失去第 4
个电子所需能量远大于失去第 3 个电子所需的能量,因此 Y 元素的最外层有 3 个电子即为第
ⅢA 族的元素 Al。
④从题目所给信息知道,原子失电子所需能量不仅与原子核对核外电子的吸引力有关,还与形成稳定结构
的倾向有关。结构越稳定失电子所需能量越高,在所给 13 种元素中,处于零族的 m 元素已达 8e-的稳定
结构,因此失去核外第一个电子需要的能量最多。
【方法归纳】
1.方法与技巧
构建下列知识体系,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1)位置、结构、性质之间的关系
原子结构
元 素 周 期 表 中
的位置
元素的性质
质子数=原子序数
电子层数=周期数
最外层电子数=主族序数
最外层电子数、原子半径
决定元素性质
同周期:递变
同主族:相似、递变
(2)元素周期表中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
元素性质 同周期元素(左→右) 同主族元素(上→下)
最外层电子数 逐渐增多(1e—→8e—) 相同
原子半径 逐渐减小 逐渐增大
主要化合价
最高正价逐渐增大(+1→+7)
最低负价=-(8-主族序数)
最高正价、最低负价相同
最高正价=主族序数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
水化物的酸碱性
碱性逐渐减弱,酸性逐渐增强 酸性逐渐减弱,碱性逐渐增强
非金属元素气态氢
化物的稳定性
逐渐增强 逐渐减弱
元素的金属性和非
金属性
金属性逐渐减弱
非金属性逐渐增强
非金属性逐渐减弱
金属性逐渐增强
2.解题注意点
(1)类比法与归纳法是本专题常用科学方法,但其结论未必正确。
(2)穷尽法、特殊物质列举法可以帮助我们解决一些推理问题。
3.命题趋向
今后的题型将可能向多角度、多层次、多方位的方向发展。将元素周期率与元素周期表知识与元素化
合物知识相结合,进行定性推断、归纳总结、定量计算等。
【专题训练 A】
1.(2003 年全国理综,15)根据中学化学教材所附元素周期表判断,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K 层电子为奇数的所有元素所在族的序数与该元素原子的 K 层电子数相等
B.L 层电子为奇数的所有元素所在族的序数与该元素原子的 L 层电子数相等
C.L 层电子为偶数的所有主族元素所在族的序数与该元素原子的 L 层电子数相等
D.M 层电子为奇数的所有主族元素所在族的序数与该元素原子的 M 层电子数相等
2. (2004 江苏)X、Y 是元素周期表ⅦA 族中的两种元素,下列叙述中能说明 X 的非金属性比 Y 强的是
A、X 原子的电子层数比 Y 原子的电子层数多
B、X 的氢化物的沸点比 Y 的氢化物的沸点低
C、X 的气态氢化物比 Y 的气态氢化物稳定
D、Y 的单质能将 X 从 NaX 的溶液中置换出来
3. (2004 广东高考)下列有关碱金属铷(Rb)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灼烧氯化铷时,火焰有特殊颜色
B、硝酸铷是离子化合物,易溶于水
C、在钠、钾、铷三种单质中,铷的熔点最高
D、氢氧化铷是弱碱
4.(05 广东)短周期元素 X、Y 的原子序数相差 2。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X 与 Y 不可能位于同一主族
B、X 与 Y 一定位于同一周期
C、X 与 Y 可能形成共价化合物 XY
D、X 与 Y 可能形成离子化合物 XY
5.(05全国卷Ⅲ)同一主族的两种元豢的原子序数之差不可能是
A.16 B.26 C.36 D.46
6.(05 全国卷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常温常压下,只有一种元素的单质呈液态
B.周期表中所有元素都有从自然界中发现的
C.过渡元素不全是金属元素
D.常温常压下,气态单质的分子都是由非金属元素的原子形成的
7.(05 全国卷 I)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非金属元素呈现的最高化合价不超过该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B.非金属元素呈现的最低化合价,其绝对值等于该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C.最外层有 2 个电子的原子都是金属原子
D.最外层有 5 个电子的原子都是非金属原子
8.(05 江苏)A、B、C、D 四种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依次减小,A 与 C 的核电荷数之比为 3∶4,D 能
分别与 A、B、C 形成电子总数相等的分子 X、Y、Z。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X、Y、Z 的稳定性逐渐减弱
B.A、B、C、D 只能形成 5 种单质
C.X、Y、Z 三种化合物的熔沸点逐渐升高
D.自然界中存在多种由 A、B、C、D 四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9.(05 北京)右表为元素周期表前四周期的一部分,下列有关 R、W、X、Y、Z 五种元素的叙述中,正
确的是
A.常压下五种元素的单质中,Z 单质的沸点最高
B.Y、Z 的阴离子电子层结构都与 R 原子的相同
C.W 的氢化物的沸点比 X 的氢化物的沸点高
D.Y 元素的非金属性比 W 元素的非金属性强
10.(05 广东)短周期元素 X、Y 的原子序数相差 2。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X 与 Y 不可能位于同一主族
B、X 与 Y 一定位于同一周期
C、X 与 Y 可能形成共价化合物 XY
D、X 与 Y 可能形成离子化合物 XY
11. (2004 上海高考 25)右表是元素周期表一部分
ⅠA ⅡA ⅢA ⅣA ⅤA ⅥA ⅦA
1 ①
2 ② ③ ④ ⑤ ⑥
3 ⑦ ⑧ ⑨ ⑩
(1)表中元素⑩的氢化物的化学式为 ,此氢化物的还原性比元素⑨的氢化物的还原性 (填
强或弱)。
(2)某元素原子的核外次外层电子数比最外层电子数少 3,则该元素的元素符号是 ,其单质的电
子式为 。
(3)俗称为“矾”的一类化合物通常含有共同的元素是 。
(4)已知某些不同族元素的性质也有一定的相似性,如元素③与元素⑧的氢氧化物有相似的性质。写出元素
③的氢氧化物与 NaOH 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又如表中与元素⑦的性质相似的不同族元素是 (填元素符号)。
族
周
期
答案:(1)HCl 弱 (2)N; (3)H、O、S
(4)Be(OH)2+2NaOH → Na2BeO2+2H2O;Li
【专题训练 B】
1.在元素周期表中,同族元素的单质在常温下有气态、液态、固态的是( )
A.ⅠA 族 B.ⅤA 族 C.ⅥA 族 D.ⅦA 族
2.有人认为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ⅠA 族的氢元素,也可以放在ⅦA 族,下列物质能支持这
种观点的是( )
A.HF B.H3O+ C.NaH D.H2O2
3.周期表中 16 号元素和 4 号元素的原子相比较,前者的下列数据是后者的 4 倍的是( )
A.电子数 B.最外层电子数 C.电子层数 D.次外层电子数
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同主族金属的原子半径越大,熔点越高
B.稀有气体原子序数越大,沸点越高
C.分子间作用力越弱,分子晶体的熔点越低
D.同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越小,越易失去电子
5.1999 年 1 月,俄美科学家联合小组宣布合成出 114 号元素的一种同位素,该同位素原子的质量数为
298。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该元素属于第七周期
B.该同位素原子含有 114 个电子,184 个中子
C.该元素为金属元素,性质与 82Pb 相似
D.该元素位于ⅢA 族
6.某元素 X 最高价含氧酸的分子量为 98,且 X 的氢化物的分子式不是 H2X,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X 的最高价含氧酸的分子式可表示为 H3XO4 B.X 是第二周期 VA 族元素
C.X 是第二周期 VIA 族元素 D.X 的最高化合价为+4
7.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原子及其离子的核外电子层数等于该元素所在的周期数
B.元素周期表中从 IIIB 族到 IIB 族 10 个纵行的元素都是金属元素
C.除氦外的稀有气体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都是 8
D.同一元素的各种同位素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均相同
8.请你用实验室提供的下列试剂,设计两个原理不同的简单实验(只要写出实验方案即可),证明镁元素
的金属性比铝强。
试剂:Mg 条、Al 丝、AlCl3 溶液、MgCl2 溶液、稀 HCl、NaOH 溶液
9.周期表前 20 号元素中,某两种元素的原子序数相差 3,周期数相差 1,它们形成化合物时原子数之比
为 1:2。写出这些化合物的化学式 。
10.GaAs 是仅次于硅的一种新型化合物半导体材料,其性能比硅更优越。Ga 位于周期表的第 IIIA 族,As
位于周期表的第 VA 族。
(1)Ga 和 As 的最外层电子数分别是 。
(2)GaAs 中 Ga 和 As 的化合价分别是 。
(3)第 IVA 族的 C 和 Si 也可以形成类似的化合物半导体材料,该化合物半导
体材料的化学式可表示为 。
11.致冷剂是一种易被压缩、液化的气体,液化后在管内循环,蒸发时吸收热量,使环境温
度降低,达到致冷目的。人们曾采用过乙醚、NH3、CH3Cl 等作致冷剂,但它们不是有
毒,就是易燃、于是科学家根据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来开发新的致冷剂。据现有知识,
某些元素化合物的易燃性、毒性变化趋势如下:
⑴氢化物的易燃性:第二周期 > >H2O、HF;
第三周期 SiH4>PH3> > 。
⑵化合物的毒性:PH3>NH3 H2S H2O;CS2 CO2 CCl4>CF4(选填>或<)。
于是科学家们开始把注意力集中在含 F、Cl 的化合物上。
⑶已知 CCl4 的沸点为 76.8℃,CF4 的沸点为-128℃,新致冷剂的沸点范围应介于其间。经过
较长时间反复试验,一种新的致冷剂氟里昂 CF2Cl2 终于诞生了,其它类似的还可以
是 。
⑷然而,这种致冷剂造成了当今的某一环境问题是 。但求助于周期表中
元素及其化合物的 变化趋势来开发致冷剂的科学思维方法是值得借鉴的。(填写字
母,多选扣分)①毒性 ②沸点 ③易燃性 ④水溶性 ⑤颜色
(a)①②③ (b)②④⑤ (c)②③④
12.A、B、C 是短周期ⅠA 和ⅡA 族元素的碳酸盐,它们的质量分别为 mA、mB、mC,与足量盐酸完全反
应,消耗盐酸的物质的量分别为 nA(HCl)、nB(HCl)、nC(HCl)。
已知:mA=mB+mC,nA(HCl)=nB(HCl)+ nC(HCl)。请填空:
(1)写出短周期ⅠA 和ⅡA 族元素形成的所有碳酸盐的名称:
(2)若以 MA、MB 和 MC 分别表示 A、B、C 的相对分子质量,试写出 MA、MB 和 MC 三者的相互关
系式 。
(3)A 的正确选择有 种,其化学式为: 。
(4)若 A 和 B 为ⅡA 族元素的碳酸盐,C 为ⅠA 族元素的碳酸盐,则 A、B、C 的化学式依次是 ,
mB︰mC=1︰ 。(保留 2 位小数)
13. X、Y、Z 是短周期元素的三种常见氧化物。X 跟水反应后可生成一种具有还原性的不稳定的二元酸,
该酸的化学式是 ;Y 和 X 的组成元素相同,Y 的化学式是 ;1mol Z 在加热时跟水反应的
产物需要用 6mol 的氢氧化钠才能完全中和,Z 的化学式是 ,其中和产物的化学式是 。
在一定条件下,Y 可以跟非金属单质 A 反应生成 X 和 Z,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14.设想你去某外星球做了一次科学考察,采集了该星球上十种元素单质的样品(假设其性
质与地球上元素的性质未必完全相同),为了确定这些元素的相对位置以便系统地进行研究,
你设计了一些实验并得到下列结果:
单质 A B C D E F G H I J
熔点(℃ -150 55
0
160 210 -50 370 450 300 26
0
250
与水反应 ∨ ∨ ∨ ∨
与酸反应 ∨ ∨ ∨ ∨ ∨ ∨
与氧气反应 ∨ ∨ ∨ ∨ ∨ ∨ ∨ ∨
不发生化学反
应
∨ ∨
相对于 A 元
素的原子质量
1.0 8.0 15.6 17.1 23.8 31.8 20.0 29.6 3.9 18.0
按照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排列以上十种元素的相对位置,并填入下表:
A
B
H
【专题训练 B】参考答案
1.D 2.C 3.AD 4.BC 5.D 6.A 7.AD
8.方案一:用 Mg 条和 Al 丝分别与盐酸反应,观察其反应速率的快慢。
方案二:分别向 AlCl3 溶液、MgCl2 溶液中加入 NaOH 溶液,观察其沉淀及其溶解情况。
(或其他合理答案)
9.Na2O, K2S, MgF2, CaCl2
10.(1)3 5 (2)+3,-3 (3)SiC
11. ⑴CH4>NH3,H2S>HCl ⑵>,> ⑶CFCl3(或 CF3Cl)⑷使大气臭氧层出现空洞 (a)
12.(1)碳酸锂,碳酸钠,碳酸铍,碳酸镁
(2)mA/MA=mB/MB+mC/MC(或 MB<MA<MC;MC<MA<MB 以及其它合理答案)
(3)2 种 Li2CO3 MgCO3
(4)MgCO3,BeCO3,Na2CO3 1.05
13.H2SO3 SO3 P2O5 Na3PO4、H2O 2P+5SO3=5SO2+P2O5
14.
A
I B
C D J G E
H F
化学键
第五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 §5~4 化学键(1)
班级 姓名 学号 得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有 1~2 个正确答案)
(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化学键存在于分子之间
B、直接相邻的两个或多个原子间强烈的相互作用叫化学键
C、阴阳离子通过静电引力形成的化学键叫离子键
D、离子化合物中不存在共价键
( )2、下列物质含有离子键的是:
A、NH3 B、CH4 C、NaCl D、HCl
( )3、两种元素可以组成 AB2 型离子化合物,它们的原子序数是:
A、6 和 8 B、20 和 17 C、1 和 8 D、12 和 9
( )4、与氖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的离子跟与氩核外电子排布相同的离子所形成的化
合物是:
A、MgBr2 B、Na2S C、KI D、KCl
( )5、下列性质中,可以证明某化合物内一定存在离子键的是:
A、可溶于水 B、具有较高的熔点
C、水溶液能导电 D、熔融状态能导电
( )6、MgCl2 的电子式正确的是:
A、 Cl Mg Cl B、Mg2+[ Cl ]
C、[ Cl ]-Mg2+[ Cl ]- D、 Cl -Mg2+ Cl -
( )7、A 元素原子得电子变成阴离子时放出的能量比 B 元素原子得电子变成阴离子时放
出的能量大,那么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氧化性 A->B- B、还原性 A->B- C、氧化性 A>B D、还原性 A-
-
( )8、X 和 Y 属短周期元素,X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一半,Y 位于 X 的
前一周期,且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则 X 和 Y 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可能是:
A、XY B、XY2 C、XY3 D、X2Y3
二、填空题
9、某离子化合物 AB2,其中 A 为正二价离子,AB2 的总质子数为 54 个,A、B 离子的核外电子
排布相同。试写出 AB2 的真实化学式及其电子式: 。
三、推断题
A 元素的最高正价离子 0.5mol 被还原成中性原子时,要得到 6.02×1023 个电子,0.4g A
单质同盐酸充分反应时,在标准状况下放出 224mL H2;B 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层数与 A 相同,
又知 B 元素所形成单质为深红棕色液体。试回答:
(1)元素 A、B 的名称是 A ,B 。
(2)A、B 两元素常见离子的离子结构示意图为 和 。
(3)用电子式表示 A、B 形成化合物的过程是 。
第五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 §5~4 化学键(2)
班级 姓名 学号 得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有 1~2 个正确答案)
( )1、下列分子式中,就划横线的元素而言,其全部价电子和共价键有关的元素是:
A、NH3 B、H2O C、HCl D、CH4
( )2、下列化合物中属于共价化合物的是:
A、HCl B、BaCl2 C、I2 D、H3PO4 E、NaOH
( )3、共价键越稳定,则下列哪种数据越大:
A、键长 B、键能 C、键角 D、成键原子半径
( )4、参考下表中化学键的键能数据,判断下列分子受热时最稳定的是:
A、氢气 B、氟化氢 C、氯化氢 D、溴化氢 E、碘
化氢
化学键 H-H H-F H-Cl H-Br H-I
键能
(KJ·mol-1) 436 565 431 368 297
(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H-Cl 键的键角是 180°
B、H3O+离子得到一个电子可形成 H3O 分子
C、具有相同质子数的微粒一定属于同一种元素
D、共价化合物含有共价键,不可能含有离子键
( )6、化学反应的实质是:
A、原子的重新组合 B、旧化学键断裂和新化学键形成
C、原子间形成共价键 D、原子间形成离子键
( )7、下列分子中所有原子都满足最外层 8 个电子结构的是:
A、光气(COCl2) B、六氟化硫 C、二氟化氙 D、三氟化硼
( )8、下列电子式书写错误的是:
A、 B、 C、 D、
二、填空题
9、用电子式表示下列物质的形成过程:
(1)N2: ;(2)H2S: 。
(3)K2S: ;(4)CaCl2: 。
10、写出下列物质的电子式,在括号内指出所含化学键的类型。
(1)CO2: ( );(2)NaOH:
( );
(3)四核 10 电子的共价分子: ;(4)四核 10 电子的阳离子:
( )。
11、X、Y 两元素能形成 XY2 型化合物,XY2 中共有 38 个电子。
(1)若 XY2 为离子化合物,其化学式为: ,电子式是: ,
(2)若 XY2 是共价化合物,其分子式是: ,电子式是: 。
c
1.当两个原子形成共价键时,原子的能量将______。
A.升高
B.降低
C.保持不变
D.一个升高一个降低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
A.共价化合物中不存在离子键
B.离子化合物中一定无共价键
C.非金属元素的原子和金属元素的原子间一定形成离子键
D.两原子间形成的键越长,键能越大
3.由分别与 Ne 和 Ar 具有相同的核外电子排布的离子形成的化合物是______。
A.Na2S
B.KCl
C.MgBr2
D.KF
4.下列物质的晶体中,化学键类型相同,熔化时所克服的作用力也完全相同的是______。
A.CO2 和 SiO2
B.NaCl 和 HCl
C.(NH4)2CO3 和 CO(NH2)2
D.NaH 和 KCl
5.下列事实能够用“键能大小”来解释的是______。
A.N2 的化学性质比 O2 稳定
B.晶体硅的熔点低于金刚石
C.惰性气体一般很难发生化学反应
D.常温下,溴是液态,碘是固态
6.下列化合物中,同时含有共价键、离子键和配位键的是______。
A.NH4Cl
B.Na2O2
C.(NH4)2SO4
D.NaOH
*******************************************************************************
基础卷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分子是由一定数目的原子组成的,原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叫化学键
B.阴、阳离子通过静电引力所形成的化学键叫做离子键
C.非金属元素之间构成的化合物都不是离子化合物
D.离子化合物中一定含有离子键
2.下列物质中属于共价化合物的是( )
A. B. C. D.
3.下列各组元素的原子均易失去电子形成阳离子的是( )
A.Be、B B.K、Rb C.Br、I D.Cl、Ar
4.下列微粒中,同时具有离子键和共价键的是( )
A. B. C. D.KCl
5.下列微粒中,没有孤对电子的是( )
A. B. C. D.
6.X、Y、Z 和 R 分别代表四种元素,如果 、 、 、 四种离子的电子层结构相
同(a、b、c、d 为元素的原子序数),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A.a-c=m-n B.a-b=n-m C.c-d=m+n D.b-d=n+m
7.下列各组是有关元素的原子序数,其中能以离子键相互结合成稳定化合物的是( )
A.10 与 19 B.6 与 16 C.11 与 17 D.14 与 8
8.下列化合物中,阳离子与阴离子半径之比最大的是( )
A.LiCl B.NaBr C.Kl D.
9.下列微粒都具备有 10 个电子,请写出它们的化学式。
(1)含一个原子核的二价阳离子______________;
(2)含两个原子核的分子______________;
(3)含两个原子核的一价阴离子______________;
(4)含五个原子核的分子______________;
(5)含五个原子核的一价阳离子______________;
(6)含四个原子核的分子______________;
10.A、B、C、D、E 是中学化学常见的分子或离子,它们具有相同的电子数,且 A 是由 5 个原子核
组成的粒子。它们之间可发生如下变化:A+B=C+D;B+E=2D,且 D 与大多数酸性氧化物及碱性氧化物均
能反应。
(1)写出 A 的电子式:_____________;写出 E 的电子式:_____________。
(2)B 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C 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D 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E
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
(3)用电子式表示 D 的形成过程:_________________。
提高卷
1.下列分子结构中,原子的最外层电子不能都满足 8 电子稳定结构的是( )
A. B. C. D.
2.下列电子式书写错误的是( )
3.M 元素的 1 个原子失去 2 个电子转移到 Y 元素的 2 个原子中去,形成离子化合物 Z。下列说法中
不正确的是( )
A.M 形成+2 价阳离子 B.Z 的熔点较高
C.Z 可表示为 D.Z 一定溶于水
4.氢化铵 与氯化铵的结构相似,又知 与水反应有 生成。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 是离子化合物,含有离子键和共价键
22ONa 4NaHSO 3HNO 2I
3NH ClNH 4 SH 2
SH 2 2Cl 4CH +
4NH
+m
a X +n
b Y −n
c Z −m
d R
2CaF
2CO 3PCl 4CCl OH 2
YM 2
)( 4 HNH HNH 4 2H
HNH 4
B. 溶于水,所形成的溶液显酸性
C. 与水反应时, 是氧化剂
D. 固体投入少量的水中,有两种气体产生
5. 、 、 、 均为离子化合物,前三种物质极易与水反应。下列有关叙述中正
确的是( )
A. 与水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B. 在水中以 和 离子形式
C.四种化合物化学键类型均相同 D. 中 电子式为
6.已知 A、B 是第一周期以外的短周期元素,它们可以化合成离子化合物 。在此化合物中,所
有离子均能形成稀有气体原子的稳定结构。若 A 的核电荷数为 a,则 B 的核电荷数不可能为( )
A.a+8-m-n B.a+16-m-n C.a-m-n D.a-8+m+n
7.下列过程中,共价键被破坏的是( )
A.碘晶体升华 B.溴蒸气被木炭吸附
C.酒精溶于水 D.HCl 气体溶于水
8.已知短周期元素的离子 、 、 、 都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则下列叙述正确的
是:( )
A.原子半径 A>B>D>C B.原子序数 d>c>d>a
C.离子半径 C>D>B>A D.单质的还原性 A>B>D>C
9.1999 年曾报道合成和分离了含高能量的正离子 的化合物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正离子共有 34 个核外电子 B. 中氮-氮原子间以共用电子对结合
C.化合物 中 As 化合价为+1 D.化合物 中 F 化合价为-1
10.下列性质中,可以证明某化合物内一定存在离子键的是( )
A.可溶于水 B.具有较高的熔点
C.水溶液能导电 D.熔融状态能导电
1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难失电子的原子,获得电子的能力一定强
B.易得电子的原子所形成的简单阴离子,其还原性一定强
C.分子中共价键键长越长,则分子越稳定
D.电子层结构相同的不同离子,核电荷数越多,半径越小
12.(1)已知下列元素的原子半径:
元素 N S O Si
原子半径/ 0.75 1.02 0.74 1.17
根据以上数据,磷原子的半径 可能的范围是____________。
(2)X、Y 是第 1 周期以外的短周期元素,它们可以形成化合物 ,且离子均具有稀有气体原子
的电子层结构,则 X、Y 原子序数 a、b 的关系可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铵盐受热分解的过程就是铵根离子 把质子转移给酸根的过程,对于相同类型的铵盐,可
根据上述反应判断其热稳定性。试比较 、 、 、 的热稳定性,它们的热稳定
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
15.氮化钠 是科学家制备的一种重要的化合物,它与水作用可产生 。请回答下列问题:
(1) 的电子式是________,该化合物是由________键形成。
(2) 与盐酸反应生在________种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
(3)比较 中两种微粒的半径: (填“>”、“=”、“<”)。
练习部分
1.电子式中,正确的是( )
HNH 4
HNH 4 HNH 4
HNH 4
22ONa 2CaC 2CaH 2FeS
2CaC 2CaH +2Ca −H
2FeS −2
2S
nm BA
+2Aa
+Bb
−3Cc
−Dd
+
5N 65 AsFN
+
5N +
5N
65 AsFN 65 AsFN
m1010−
)10( 10 m−
nmYX
)( 4
+NH
FNH 4 ClNH 4 BrNH 4 INH 4
)( 3 NNa 3NH
NNa3
NNa3
NNa3 )(_____)( 3−+ NrNar
2.X、Y、Z、W 四种主族元素,若 X 的阳离子与 Y 的阴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W 的阳离子的氧化性强
于等电荷数的 X 阳离子的氧化性;Z 阴离子半径大于等电荷数的 Y 的阴离子半径,则四种元素的原子序数
由大到小排列顺序是( )
A.Z>X>Y>W B.W>X>Y>Z
C.X>Z>Y>W D.Z>Y>X>W
3.下列关于稀有气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原子的最外电子层都有 8 个电子
B.其原子与同周期ⅠA、ⅡA 族阳离子具有相同的核外电子排布
C.其原子的化学性质非常不活泼 D.原子半径比同周期ⅦA 族元素原子的大
4.已知 H·+H·→H∶H+437.6kJ。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H2 分子内共价键是非极性键 B.氢分子能量比氢原子能量低
C.1mol 氢分子离解成 2mol 氢原子要放出 437.6kJ 能量 D.氢原子还原性比氢分子弱
5.X 元素的原子有 7 个价电子,Y 元素的原子与 X 元素的原子的次外层上都有 8 个电子,X 与 Y 形成的化合
物中两离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则 X 与 Y 形成的化合物是( )
A.NaF B.MgF2 C.KCl D.CaCl2
7.氰(CN)2、硫氰(SCN)2、氧氰(OCN)2 的性质相似,在化学上称为拟卤素。CN-、SCN、OCN 的性质与卤素离
子相似。已知:不同卤素原子能组成卤素互化物,如 IBr,HSCN 为强酸,HClO、HCN 为弱酸。试回答下列问
题:
(1)下列物质的电子式错误的是( )
(2)已知(OCN)2 的电子式为 ,则 SCN-的电子式正确的是( )
8.在短周期中的 X 和 Y 两种元素可组成化合物 XY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 Y 的原子序数是 m,则 X 的原子序数必定为 m+4 B.XY3 一定属于离子化合物
C.X 与 Y 可属于两个不同周期,也可属于同一周期 D.X 的原子半径不一定大于 Y 的原子半径
9.X 元素原子的 L 层比 Y 元素原子的 L 层少 3 个电子,X 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总数比 Y 元素原子的核外电
子总数少 5 个,则 X 与 Y 可形成的化合物是( )
A.离子化合物 Y(XO3)2 B.离子化合物 Y3X2 C.共价化合物 XY2 D.共价化合物 Y2X3
参考答案
基础卷
1.D 2.C 3.B 4.B 5.CD 6.D 7.C 8.D
9. ;HF; ; ; ; 。
10.(1)钠、氧、硫、氮、氢
(2)
(3)
11. (1)
(2)
(3)
提高卷
1.D(依据 A、B、C 各分子的电子式可知它们均达到了 8 电子稳定结构,D 的电子式虽不能画出,
但是它一定没有达到 8 电子稳定结构)
2.B(电子式中小黑点和小叉的意义完全一样,只有 B 中漏掉了未参加形成共用电子对的一对孤对电
子)
3.C、D
4.BC( 溶于水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产物中必须氨水产生,溶液应显碱性)
5.D( 与水发生水解,不属氧化还原反应, 在水溶液中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无 离子
存在,另一产物为 沉淀;这四种化合物均属于离子化合物,但 中不含非极性共价键)
6.D(离子化合物 中存在阳离子 和阴离子 ,它们的电子数之差可以为 10-2(Ne 与 He
+2Mg −OH 4CH +
4NH 3NH
;,,, 323
+− OHOHNHOH
HNH 4
2CaC 2CaH −H
2)(OHCa 2CaH
nm BA +nA −mB
之差)或 18-10 或 18-2(Ar 与 He 之差)或 0,故有:a-n=b+m±8 或 a-n=b+m±16 或 a-n=b+m,则不可能
为 D)
7.D
9.C( 核外电子数为:5×5-1=34,A 对。 中 N-N 原子间以共用电子以结合,B 对。根据
为+1 价,F 为-1 价,可推知 中 As 为+5 价)
10.D
11.D
12 .( 1 ) D 原 子 的 半 径 比 N 的 大 , 应 介 于 Si 与 S 之 间 , 故 P 的 原 子 半 径 应 介 于 的 范 围 是
(2)a+n=b-m a+n=b-m+8 a+n=b-m+16
13.根据 、 、 、 结合 的能力顺序为 ,可依信息得到铵盐的
稳定性顺序是 。
14.由于 D、E、F 是氧化物而 D+B→A+F,这一置换反应可以让我们联想到
这一反应,故答案为:
(1)D、E;(2)还原剂;(3)CO, 。
15.(1) 的电子式为 (同种离子不可合并),该化合物显然是由
离子键形成的离子化合物。
(2) 和盐酸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 NaCl 和 两种盐,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由于 与 电子层结构相同而核电荷数是 大于 ,故离子半径是 。
[解题点拨]
4.注意 中各元素的化合价。
5. 与其他物质的结构是不相同的。
11.键长即形成共价键的两原子间距离,距离越大,两原子间的强烈的作用力应越弱。
13.应比较酸根离子结合 的能力或比较形成的氢化物的稳定性。
14.氧化物间发生置换反应通常只有 Mg 和 的反应及 Al 和金属氧化物反应这两种比较常见。
*******************************************************************************
化学键习题
1、下列化合物中,含有非极性键的离子化合物是
A. Ba(OH)2 B. H2SO4 C. Na2O2 D. CaCl2
2.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两个原子或多个原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叫做化学键
B 阴阳离子间通过静电引力而形成的化学键叫做离子键
C 只有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化合时才能形成离子键
D 大多数的盐、碱和低价金属氧化物中含有离子键
3.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含有共价键的分子一定是共价分子 B 只含有共价键的物质一定是共价化合物
C 离子化合物中可能含有极性共价键或非极性共价键 D 氦分子中含有共价键
4. .NaF、NaI、MgO 均为离子化合物 ,从下列数据判断三种化合物熔点的高低顺序为
物 质 ① ② ③
+
5N +
5N +
5N
65 AsFN
17.102.1 << pr
−F −Cl −Br −I +H −−−− >>> IBrClF
FNHClNHBrNHINH 4444 >>>
CMgOCOMg +→+ 2
NNa3
NNa3 ClNH 4
ClNHNaClHClNNa 43 34 +=+
+Na −3N +Na −3N )()( 3−+ < NrNar
HNH 4
2CaH
+H
2CO
离子电荷数 1 1 2
键长(10-10m) 2.31 3.18 2.10
A.①>②>③ B.③>①>② C.③>②>① D.②>①>③
5. 当碘升华时,下列各项不发生变化的是( )
A、分子间距离 B、分子间作用力 C、聚集状态 D、分子内共价键
6. 下列各组纯净物中,其分子内部都存在着极性键,其分子均为共价化合物的是
A、H2、NH3、SO3 B、CO2、CH4、C2H5OH
C、NO、CaO、Ne D、P4 CS2、Na2O2
7. W、X、Y、Z 为短周期内除稀有气体外的 4 种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只有 Y 为金属元
素。Y 和 W 的最外层电子数相等。Y、Z 两元素原子的质子数之和为 W、X 两元素质子数之和的 3 倍。
由此可知:
(1)写出元素符号:W 为_________,X 为________,Y 为_________,Z 为__________。
(2) 是由___________键组成的分子,其电子式为______________。
(3)由 Y、X、W 组成的物质中有_______键和_______键组成的_______化合物。
8. 由 A、B 元素组成的含 4 个原子核和 42 个电子的负二价阳离子中,每 1 个 A 的核内质子数比 B 的核内
质子数多 8 个,试通过计算确定:
(1)A、B 元素名称分别为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2)写出该阴离子的离子符号________________。
(3)该阴离子与钠离子形成的化合物中含有__________键。
1..下列原子序数表示的两种元素能形成离子化合物的是①11 和 10②6 和 16③19 与 7④12 与 8 D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2..两元素可以形成 AB2 型离子化合物,它们的原子序数可能是 ..................... A
A.12 和 9 B.6 和 8 C.20 和 16 D.7 和 12
3..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D
A.使阴、阳离子结合成化合物的静电作用叫做离子键
B.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化合时,不一定形成离子键
C.某元素的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它跟卤素结合时所形成的化学键不一定是离子键
D.非金属原子间不可能形成离子键
4..下列能形成离子键的有 ................................................................................... BC
A.H2 在 Cl2 中燃烧 B.Na 在空气中燃烧
C.NH3 和 HCl 形成白烟 D.H+和 OH-中和生成 H2O
5..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B
A.使阴、阳离子结合成化合物的静电作用叫做离子键
B.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相化合时一定形成离子键
C.化合物中只要含有离子键就一定属于离子化合物
D.两非金属元素原子之间不可能形成离子键
6..下列物质或微粒用电子式表示的形成过程有误的是...................................... B
A.NaCl:
B.MgBr2:
C.Na2S:
W Z2
Na·+ Cl → Na+ [ ]Cl -
Mg + 2 Br [ Br ]Mg - 2+ 2
Na·+ S + Na → Na+ [ ]S 2-Na+
Ca + O [ O
Br
] 2-Ca2+
D.CaO:
7..下列各式正确的是.............................................................................................. C
A.NH4Cl: B.NH4Br:[NH4+]
C.Na2O2 D.CaCl2
8..X 与 Y 两元素的单质能化合生成 XY 型的离子化合物,则 X、Y 可能属于 C
A.IA 族和ⅥA 族 B.ⅡA 族和ⅥA 族 C.IA 族和 ⅦA 族 D.ⅥA 族和 ⅦA 族
9..AB 属于离子化合物,其中 A 离子和 B 离子的电子层结构不同,从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看 A 比 B 少
4,而次外层电子数 A 比 B 多 6,则该离子化合物是..................................... B
A.MgO B.CaO C.KCl D.MgS
10..以下叙述可错误的是 ..................................................................................... AB
A.任何离子键在形成过程中必定有电子的得与失
B.钠与氧反应生成氧化钠后,钠与氧的能量均升高
C.在氧化钠中,除氧离子和钠离子的静电吸引作用外,还存在电子与电子,原子核与原子核之间的排
斥作用
D.钠原子与氯气反应后,其结构的稳定性增强
11..氢化铵(NH4H)与氯化铵的结构相似,又知 NH4H 与水反应有 H2 生成,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BC
A.NH4H 是离子化合物,含有离子键和共价键
B.NH4H 溶于水,所形成的溶液显酸性
C.NH4H 与水反应时,NH4H 是氧化剂
D.NH4H 固体投入少量的水中,有两种气体产生
12..已知氢化锂(LiH)属于离子化合物。LiH 跟水反应可以放出氢气。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D
A.LiH 的水溶液显中性 B.LiH 中的氢离子可以被还原为氢气
C.LiH 是一种强氧化剂 D.LiH 中氢离子比锂离子的离子半径大
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A.原子和其他原子形成共价键时,其共价键数一定等于原子的价电子数
B.离子化合物中只有离子键,共价化合物中只有共价键
C.铵根离子呈正四面体结构
D.氨分子中氢原子、氮原子的化合价已饱和,不能与其他原子或离子成键
14..下列过程中,共价键被破坏的是.................................................................... D
A.碘升华 B.溴蒸气被木炭吸附
C.酒精溶于水 D.HCl 气体溶于水
15..关于化学键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D
A.离子化合物中可能含有共价键 B.共价化合物中,可能含有离子键
C.离子化合物中,只能含有离子键 D.共价化合物中不含有离子键
16..下列关于化学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B
A.构成单质分子的粒子一定含有共价键
B.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不一定是共价化合物
C.非极性键只存在于双原子分子单质分子中
D.不同元素组成的多原子分子里的化学键一定是极性键
17..下列物质,全部以共价键结合的是................................................................ B
[ N H]+
H
H
H [Cl-] [ ]Br -
Na+ [ O O ] 2-Na+ [Ca2+] Cl -Cl -
A.NH4Cl、CaO、HCl B.H2S、SiO2、HNO3
C.CO2、CH4、Na2O2 D.CH3COOH、PH3、BaSO4
18..下列物质属于共价化合物的是........................................................................ C
A.N2 B.K2S C.HI D.Ne
1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B
A.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一定是共价化合物
B.分子中只有共价键的化合物一定是共价化合物
C.由共价键形成的分子一定是共价化合物
D.只有非金属原子间才能形成共价化合物
20..下列物质中不存在共价键的是........................................................................ C
A.CO2 B.NaOH C.BaCl2 D.NaNO3
21..下列物质中,既含有离子键又含有共价键的是 ......................................... DC
A.NaBr B.H2O2 C.NH4NO3 D.NaOH
22..下列各组物质中,化学键类型不同的是..................................................... AD
A.NaCl 和 HNO3 B.H2O 和 NH3 C.CaF2 和 CaCl2 D.cCl4 和 Na2O
23..下列分子中所有原子都满足最外层 8 电子结构的是.................................... A
A.光气(COCl2) B.六氟化硫 C.二氧化氙 D.三氟化硼
*******************************************************************************
高一化学《化学键》练习题
姓名_____________
一 选择题
1、下列化合物中,含有非极性键的离子化合物是
A. Ba(OH)2 B. H2SO4 C. Na2O2 D. CaCl2
2.下列性质中,可以证明某化合物内一定存在离子键的是
A.可溶于水 B.有较高的熔点 C.水溶液能导电 D.熔融状态能导电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两个原子或多个原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叫做化学键
B 阴阳离子间通过静电引力而形成的化学键叫做离子键
C 只有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化合时才能形成离子键
D 大多数的盐、碱和低价金属氧化物中含有离子键
4.NaF、NaI、MgO 均为离子化合物 ,从下列数据判断三种化合物熔点的高低顺序为
物 质 ① ② ③
离子电荷数 1 1 2
键长(10-10m) 2.31 3.18 2.10
A.①>②>③ B.③>①>② C.③>②>① D.②>①>③
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含有共价键的分子一定是共价分子 B 只含有共价键的物质一定是共价化合物
C 离子化合物中可能含有极性共价键或非极性共价键 D 氦分子中含有共价键
6.80 年代,科学研制得一种新分子,它具有空心的类似足球状的结构,分子式为 C6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60 是一种新型的化合物 B.C60 含有离子键
C.C60 和金刚石都是碳元素组成的单质 D.C60 中的化学键只有共价键
7、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离子化合物中不可能存在非极性键
B 离子键只存在于离子化合物中, 不存在共价化合物中
C 由极性键结合的分子不一定是极性分子
D 极性分子中一定不含非极性键
8、根据下表中所列键能数据,判断下列分子中,最不稳定的分子是
化学键 H—H H—Cl H—I Cl—Cl Br—Br
键能/ 436 431 299 247 193
A. HCl B. HBr C. H2 D. Br2
9、当碘升华时,下列各项不发生变化的是( )
A、分子间距离 B、分子间作用力 C、聚集状态 D、分子内共价键
10、某共价化合物分子只含有 C、N、H 三种原子,若以 n(C)、n(N)分别表示 C、N 的原子数目,则
H 原子数 n(H)最多是:
A. 2n(C)+n(N)+2 B. 2n(C)+2n(N)+2
C. 2n(C)+2 D. 2n(C)+n(N)
11、下列分子中所有原子都满足最外层 8 电子结构的是
A、光气(COCl2) B、六氟化硫 C、二氟化氙 D、三氟化硼
12、根据化学反应的实质是旧键断裂和新键形成这一观点,下列变化于化学反应的是:
A.氯化钠受热熔化 B.石墨在高温高压下转化为金刚石
C.木炭转化为活性炭 D.固态 S8 加热到 444.6℃时变成硫蒸气 S2
13.X、Y 是第二或第三周期的同周期元素,它们可以形成离子化合物 XmYn,且离子均具有稀有气体的电
子层结构,若 X 的原子序数为 a,则 Y 的原子序数可能是
A.a+8-m-n B.a+16-m-n C.a-m-n D.a-8+m+n
14.由ⅢA 族元素与ⅣA 族元素组成的阴离子,如下图所示:
由此可知三种离子的电荷数 X、Y、Z 分别为
A.2,3,4 B.4,3,2 C.4,2,3 D.3,2,49
15、x 元素原子的 L 层比 y 元素原子的 L 层少 3 个电子,x 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总数比 y 原子核外电子总
数少 5 个,则 x、y 可形成的化合物是
A.离子化合物 y(XO4)2 B.离子化合物 y2x3 C.共价化合物 xy2 D.离子化合物 y3x2
16 、A、B 两种元素的原子当它们分别获得两个电子形成惰性元素的电子层结构时,A 放出的能量大于
B;C、D 两元素的原子,当它们分别失去一个电子也形成惰性元素的电子层结构时,吸收的能量 D 大
于 C,则 A、B 和 C、D 间分别形成离子化合物的可能性最大是
A.C2A B.C2B C.D2A D.D2B
17.意大利科学家最近合成一种新型氧分子,它由 4 个氧原子构成,专家认为它液化后的能量密度比普通
氧分子高得多,下列关于该分子叙述正确的是
A.它是氧元素的另一种同位素 B.它是氧元素的另一种同素异形体
C.它的摩尔质量是 64 D.它将成为一种新型强力火箭推进燃料
1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中键能越大,键越长,则分子越稳定
kJ mol⋅ −1
B.失电子难的原子获得电子的能力一定强
C.在化学反应中某元素由化合态变为游离态,该元素被还原
D.电子层结构相同的不同离子,其半径随核电荷数增多而减小
19.元素 X 和 Y 元素周期素中处于相邻周期,两种元素原子的质子数之和为 21,Y 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
数比 X 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数多 5。则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X 和 Y 两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在熔融状态下电解可以得到两元素的单质
B.Y 元素的单质不能和金属氧化物反应
C.X 和 Y 能构成一种阴离子,这种阴离子与过量 H+反应可以转变为 Y 元素的阳离子
D.X 元素的一种单质能效地吸收太阳光线中的紫外线
20、能用键能大小来解释的是
A.N2 的化学性质比 O2 密度小 B.稀有气体一般难发生化学反应
C.卤素的气态氢化物中 HI 最不稳定 D.常温的水是液态而 H2S 是气态
22.已知碳有三种常见的同位素:12C、13C、14C 氧也有三种同位素:16O、17O、18O,由这六种核素构成
的二氧化碳分子中,其式量最多有
A.18 种 B.12 种 C.7 种 D.6 种
23、下列各组纯净物中,其分子内部都存在着极性键,其分子均为共价化合物的是
A、H2、NH3、SO3 B、CO2、CH4、C2H5OH
C、NO、CaO、Ne D、P4 CS2、Na2O2
二 填空题
23、 W、X、Y、Z 为短周期内除稀有气体外的 4 种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只有 Y 为金属
元素。Y 和 W 的最外层电子数相等。Y、Z 两元素原子的质子数之和为 W、X 两元素质子数之和的 3 倍。
由此可知:
(1)写出元素符号:W 为_________,X 为________,Y 为_________,Z 为__________。
(2) 是由___________键组成的分子,其电子式为______________。
(3)由 Y、X、W 组成的物质中有_______键和_______键组成的_______化合物。
24.氮化钠(Na3N)是科学家制备的一种重要的化合物,它与水作用可产生 NH3,请回答下列问题:
(1) Na3N 的电子式______________,该化合物是由________键形成的。
(2) Na3N 与盐酸反应生成_______种盐。
(3) Na3N 与水的反应属于________反应。
25.据报道,美国科学家卡尔·克里斯特于 1998 年 11 月合成了一种名为“N5”的物质,由于其极强的爆
炸性,又称为“盐粒炸弹”。迄今为止,人们对它的结构尚不清楚,只知道“N5”实际上是带正电荷
的分子碎片,其结构是对称的,5 个 N 排列成 V 形,如果 5 个 N 结合后都达到 8 电子结构,且含有 2
个 NN 叁 键 , 则 “ N5 ” 分 子 碎 片 所 带 电 荷 是 _________________ , 写 出 它 的 电 子 式 :
_________________。
26 、由 A、B 元素组成的含 4 个原子核和 42 个电子的负二价阳离子中,每 1 个 A 的核内质子数比 B 的核
内质子数多 8 个,试通过计算确定:
(1)A、B 元素名称分别为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2)写出该阴离子的离子符号________________。
(3)该阴离子与钠离子形成的化合物中含有__________键。
27、 A、B、C 是三种短周期元素,其中 A 元素原子 M 层上电子数比 L 层少 2 个电子;B 元素原子比 A
元素原子的电子层少,又知 B 元素最高正价与负化合价的绝对值相等;C 元素的阳离子核外电子排
布与 Ne 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相同;且又知这三种元素可组成 BA2 型共价化合物和 C2A 型离子化合物。
由上述条件回答下列问题:
(1) A、B、C 三元素的名称分别是:A_______,B_______,C_______。
(2) 化 合 物 C2A 的 电 子 式 是 ______________ , C2A 与 稀 硫 酸 反 应 的 化 学 方 程 式 是 :
W Z2
__________________C2A 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的离子反应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
(3) A 元素的气态氢化物通入硫酸铜溶液中反应的离子反应方程式是___ ____________。
(4) 化合物 BA2 的电子式是:______________,结构式是:_______________。
28. 现有 A、B、C、D 四种短周期元素,它们的核电荷数依次增大。已知 A 与 C,
B 与 D 分别是同族元素,且 B、D 两元素的质子数之和是 A、C 两元素的质子数之和的两倍。其中
有一种元素的单质易溶于 CS2 溶剂中。请写出:
(1)A 元素的名称 ,B 元素的符号 ;
(2)C 元素的单质与 A2B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3)C 元素跟 D 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电子式:
;
(4)写出两种均含有这四种元素的化合物相互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三 计算题
29、 第ⅣA 元素 R,在它的化合物 R(OH)n 中,其质量分数为 0.778,在它的另一种化合物 R(OH)m 中,其质
量分数为 0.636。
⑴ 试求 n 和 m 的值:
⑵ 试求 R 的相对原子质量
30、下表列出了前 20 号元素中的某些元素性质的有关数据: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⑨ ⑩
原子半径
(10—10m) 1.52 2.27 0.74 1.43 0.77 1.10 0.99 1.86 0.75 0.71
最高价态 +1 +1 —— +3 +4 +5 +7 +1 +5 ——
最低价态 —— —— -2 —— -4 -3 -1 —— -3 -1
试回答下列问题:
(1)以上 10 种元素的原子中,失去核外第一个电子所需能量最少的是 (填写编号)。
(2)上述⑤、⑥、⑦三种元素中的某两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中,每个原子都满足最外层为 8 电子稳定
结构的物质可能是 (写分子式)。某元素 R 的原子半径为 1.02×10—10m,该元素在周
期表中的位置是 ;若物质 Na2R3 是一种含有非极性共价键的离子化合物,请你写出该化合
物的电子式 。
《化学键》答案
一 选择题
1、C
2.D
3、D
4、B
5、C
6.C、 D
7、A
8、D
9.D
10、A
11、A
12、B
13.A
14.B
15、D
16、A
17.B
18、D
19.B
20、C
22.C
23、B、
23、(1)H,O,Na,S;(2)共价, ;(3)共价,离子,离子
24.(1)略 离子键(2)两(3)复分解
25.N5+;略
26, (1)硫,氧;(2)SO32--;(3)离子键、共价键
27, (1)硫; 碳; 钠
(2) ; Na2S+H2SO4=Na2SO4+H2S↑; Cu2+ +S2- = CuS↓
H S H× ×
. .
. .
. .
(3)Cu2++H2S = CuS↓+2H+ (4) ; S=C=S
28, (1)氢元素、 O
(2)2Na+2H2O=2Na++2OH-+H2↑
(3)Na+[ : s : ]2-Na+
(4)HSO3-+H+=H2O+SO2↑
29. a/(a+17n)=0.778、a/(a+17m)=0.636;
解得:n:m=1:2 R 为ⅣA 元素,化合价呈+2,+4 价,
故:n=2,m=4、a/(a+17×2)= 0.778
a=119
30、 (1) ② (2)PCl3 、CCl4 第三周期、VIA 族 电子式略
*******************************************************************************
化学键练习
基础卷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分子是由一定数目的原子组成的,原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叫化学键
B.阴、阳离子通过静电引力所形成的化学键叫做离子键
C.非金属元素之间构成的化合物都不是离子化合物
D.离子化合物中一定含有离子键
2.下列物质中属于共价化合物的是( )
A. B. C. D.
3.下列各组元素的原子均易失去电子形成阳离子的是( )
A.Be、B B.K、Rb C.Br、I D.Cl、Ar
4.下列微粒中,同时具有离子键和共价键的是( )
A. B. C. D.KCl
5.下列微粒中,没有孤对电子的是( )
A. B. C. D.
6.X、Y、Z 和 R 分别代表四种元素,如果 、 、 、 四种离子的电子层结构相
同(a、b、c、d 为元素的原子序数),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A.a-c=m-n B.a-b=n-m C.c-d=m+n D.b-d=n+m
7.下列各组是有关元素的原子序数,其中能以离子键相互结合成稳定化合物的是( )
A.10 与 19 B.6 与 16 C.11 与 17 D.14 与 8
8.下列化合物中,阳离子与阴离子半径之比最大的是( )
A.LiCl B.NaBr C.Kl D.
9.下列微粒都具备有 10 个电子,请写出它们的化学式。
(1)含一个原子核的二价阳离子______________;
(2)含两个原子核的分子______________;
(3)含两个原子核的一价阴离子______________;
(4)含五个原子核的分子______________;
(5)含五个原子核的一价阳离子______________;
(6)含四个原子核的分子______________;
10.A、B、C、D、E 是中学化学常见的分子或离子,它们具有相同的电子数,且 A 是由 5 个原子核
组成的粒子。它们之间可发生如下变化:A+B=C+D;B+E=2D,且 D 与大多数酸性氧化物及碱性氧化物均
能反应。
(1)写出 A 的电子式:_____________;写出 E 的电子式:_____________。
22ONa 4NaHSO 3HNO 2I
3NH ClNH 4 SH 2
SH 2 2Cl 4CH +
4NH
+m
a X +n
b Y −n
c Z −m
d R
2CaF
¨¨
(2)B 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C 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D 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E
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
(3)用电子式表示 D 的形成过程:_________________。
提高卷
1.下列分子结构中,原子的最外层电子不能都满足 8 电子稳定结构的是( )
A. B. C. D.
2.下列电子式书写错误的是( )
3.M 元素的 1 个原子失去 2 个电子转移到 Y 元素的 2 个原子中去,形成离子化合物 Z。下列说法中
不正确的是( )
A.M 形成+2 价阳离子 B.Z 的熔点较高
C.Z 可表示为 D.Z 一定溶于水
4.氢化铵 与氯化铵的结构相似,又知 与水反应有 生成。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 是离子化合物,含有离子键和共价键
B. 溶于水,所形成的溶液显酸性
C. 与水反应时, 是氧化剂
D. 固体投入少量的水中,有两种气体产生
5. 、 、 、 均为离子化合物,前三种物质极易与水反应。下列有关叙述中正
确的是( )
A. 与水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B. 在水中以 和 离子形式
C.四种化合物化学键类型均相同 D. 中 电子式为
6.已知 A、B 是第一周期以外的短周期元素,它们可以化合成离子化合物 。在此化合物中,所
有离子均能形成稀有气体原子的稳定结构。若 A 的核电荷数为 a,则 B 的核电荷数不可能为( )
A.a+8-m-n B.a+16-m-n C.a-m-n D.a-8+m+n
7.下列过程中,共价键被破坏的是( )
A.碘晶体升华 B.溴蒸气被木炭吸附
C.酒精溶于水 D.HCl 气体溶于水
8.已知短周期元素的离子 、 、 、 都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则下列叙述正确的
是:( )
A.原子半径 A>B>D>C B.原子序数 d>c>d>a
C.离子半径 C>D>B>A D.单质的还原性 A>B>D>C
9.1999 年曾报道合成和分离了含高能量的正离子 的化合物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正离子共有 34 个核外电子 B. 中氮-氮原子间以共用电子对结合
C.化合物 中 As 化合价为+1 D.化合物 中 F 化合价为-1
10.下列性质中,可以证明某化合物内一定存在离子键的是( )
A.可溶于水 B.具有较高的熔点
C.水溶液能导电 D.熔融状态能导电
1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难失电子的原子,获得电子的能力一定强
B.易得电子的原子所形成的简单阴离子,其还原性一定强
2CO 3PCl 4CCl OH 2
YM 2
)( 4 HNH HNH 4 2H
HNH 4
HNH 4
HNH 4 HNH 4
HNH 4
22ONa 2CaC 2CaH 2FeS
2CaC 2CaH +2Ca −H
2FeS −2
2S
nm BA
+2Aa
+Bb
−3Cc
−Dd
+
5N 65 AsFN
+
5N +
5N
65 AsFN 65 AsFN
C.分子中共价键键长越长,则分子越稳定
D.电子层结构相同的不同离子,核电荷数越多,半径越小
12.(1)已知下列元素的原子半径:
元素 N S O Si
原子半径/ 0.75 1.02 0.74 1.17
根据以上数据,磷原子的半径 可能的范围是____________。
(2)X、Y 是第 1 周期以外的短周期元素,它们可以形成化合物 ,且离子均具有稀有气体原子
的电子层结构,则 X、Y 原子序数 a、b 的关系可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铵盐受热分解的过程就是铵根离子 把质子转移给酸根的过程,对于相同类型的铵盐,可
根据上述反应判断其热稳定性。试比较 、 、 、 的热稳定性,它们的热稳定
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
15.氮化钠 是科学家制备的一种重要的化合物,它与水作用可产生 。请回答下列问题:
(1) 的电子式是________,该化合物是由________键形成。
(2) 与盐酸反应生在________种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
(3)比较 中两种微粒的半径: (填“>”、“=”、“<”)。
练习部分
1.电子式中,正确的是( )
2.X、Y、Z、W 四种主族元素,若 X 的阳离子与 Y 的阴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W 的阳离子的氧化性强
于等电荷数的 X 阳离子的氧化性;Z 阴离子半径大于等电荷数的 Y 的阴离子半径,则四种元素的原子序数
由大到小排列顺序是( )
A.Z>X>Y>W B.W>X>Y>Z
C.X>Z>Y>W D.Z>Y>X>W
3.下列关于稀有气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原子的最外电子层都有 8 个电子
B.其原子与同周期ⅠA、ⅡA 族阳离子具有相同的核外电子排布
C.其原子的化学性质非常不活泼 D.原子半径比同周期ⅦA 族元素原子的大
4.已知 H·+H·→H∶H+437.6kJ。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H2 分子内共价键是非极性键 B.氢分子能量比氢原子能量低
C.1mol 氢分子离解成 2mol 氢原子要放出 437.6kJ 能量 D.氢原子还原性比氢分子弱
m1010−
)10( 10 m−
nmYX
)( 4
+NH
FNH 4 ClNH 4 BrNH 4 INH 4
)( 3 NNa 3NH
NNa3
NNa3
NNa3 )(_____)( 3−+ NrNar
5.X 元素的原子有 7 个价电子,Y 元素的原子与 X 元素的原子的次外层上都有 8 个电子,X 与 Y 形成的化合
物中两离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则 X 与 Y 形成的化合物是( )
A.NaF B.MgF2 C.KCl D.CaCl2
7.氰(CN)2、硫氰(SCN)2、氧氰(OCN)2 的性质相似,在化学上称为拟卤素。CN-、SCN、OCN 的性质与卤素离
子相似。已知:不同卤素原子能组成卤素互化物,如 IBr,HSCN 为强酸,HClO、HCN 为弱酸。试回答下列问
题:
(1)下列物质的电子式错误的是( )
(2)已知(OCN)2 的电子式为 ,则 SCN-的电子式正确的是( )
8.在短周期中的 X 和 Y 两种元素可组成化合物 XY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 Y 的原子序数是 m,则 X 的原子序数必定为 m+4 B.XY3 一定属于离子化合物
C.X 与 Y 可属于两个不同周期,也可属于同一周期 D.X 的原子半径不一定大于 Y 的原子半径
9.X 元素原子的 L 层比 Y 元素原子的 L 层少 3 个电子,X 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总数比 Y 元素原子的核外电
子总数少 5 个,则 X 与 Y 可形成的化合物是( )
A.离子化合物 Y(XO3)2 B.离子化合物 Y3X2 C.共价化合物 XY2 D.共价化合物 Y2X3
参考答案
基础卷
1.D 2.C 3.B 4.B 5.CD 6.D 7.C 8.D
9. ;HF; ; ; ; 。
10.(1)钠、氧、硫、氮、氢
(2)
(3)
+2Mg −OH 4CH +
4NH 3NH
11. (1)
(2)
(3)
提高卷
1.D(依据 A、B、C 各分子的电子式可知它们均达到了 8 电子稳定结构,D 的电子式虽不能画出,
但是它一定没有达到 8 电子稳定结构)
2.B(电子式中小黑点和小叉的意义完全一样,只有 B 中漏掉了未参加形成共用电子对的一对孤对电
子)
3.C、D
4.BC( 溶于水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产物中必须氨水产生,溶液应显碱性)
5.D( 与水发生水解,不属氧化还原反应, 在水溶液中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无 离子
存在,另一产物为 沉淀;这四种化合物均属于离子化合物,但 中不含非极性共价键)
6.D(离子化合物 中存在阳离子 和阴离子 ,它们的电子数之差可以为 10-2(Ne 与 He
之差)或 18-10 或 18-2(Ar 与 He 之差)或 0,故有:a-n=b+m±8 或 a-n=b+m±16 或 a-n=b+m,则不可能
为 D)
7.D
9.C( 核外电子数为:5×5-1=34,A 对。 中 N-N 原子间以共用电子以结合,B 对。根据
为+1 价,F 为-1 价,可推知 中 As 为+5 价)
10.D
11.D
12 .( 1 ) D 原 子 的 半 径 比 N 的 大 , 应 介 于 Si 与 S 之 间 , 故 P 的 原 子 半 径 应 介 于 的 范 围 是
(2)a+n=b-m a+n=b-m+8 a+n=b-m+16
13.根据 、 、 、 结合 的能力顺序为 ,可依信息得到铵盐的
稳定性顺序是 。
14.由于 D、E、F 是氧化物而 D+B→A+F,这一置换反应可以让我们联想到
这一反应,故答案为:
(1)D、E;(2)还原剂;(3)CO, 。
15.(1) 的电子式为 (同种离子不可合并),该化合物显然是由
离子键形成的离子化合物。
(2) 和盐酸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 NaCl 和 两种盐,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23
+− OHOHNHOH
HNH 4
2CaC 2CaH −H
2)(OHCa 2CaH
nm BA +nA −mB
+
5N +
5N +
5N
65 AsFN
17.102.1 << pr
−F −Cl −Br −I +H −−−− >>> IBrClF
FNHClNHBrNHINH 4444 >>>
CMgOCOMg +→+ 2
NNa3
NNa3 ClNH 4
ClNHNaClHClNNa 43 34 +=+
(3)由于 与 电子层结构相同而核电荷数是 大于 ,故离子半径是 。
[解题点拨]
4.注意 中各元素的化合价。
5. 与其他物质的结构是不相同的。
11.键长即形成共价键的两原子间距离,距离越大,两原子间的强烈的作用力应越弱。
13.应比较酸根离子结合 的能力或比较形成的氢化物的稳定性。
14.氧化物间发生置换反应通常只有 Mg 和 的反应及 Al 和金属氧化物反应这两种比较常见。
*******************************************************************************
第一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
第三讲 化学键
复习重点:离子键、共价键的概念;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的概念;化学键的概念;
化学反应的实质。
复习难点:化学键的概念;化学反应的实质。
知识梳理
一、离子键
1._______________所形成的化学键叫做离子键。
成键微粒:____;相互作用:________;成键过程:________。
举例哪些物质能提供阴、阳离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2.电子式:_______________的式子。
原子电子式:H___ Cl___ S___ Ar___ Mg___
离子电子式:Na+__ Mg2+__OH—___NH4+__。
3.用电子式表示出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用电子式表示 MgO、K2S 形成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注意:
(1)首先考虑箭号左方原子的摆放,并写出它们的电子式。
(2)箭号右方写离子化合物的电子式。写时要注意二标:标正负电荷、阴离子标[]。
(3)箭号左方相同的微粒可以合并写,箭号右方相同的微粒不可以合并写。
(4)在标正负电荷时,特别要注意正负电荷总数相等。
二、共价键
1、概念:____________叫共价键。
写出 的电子式和结构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电子式表示共价分子的形成过程。
用电子式表示 I2、 、H2O、H2S、NH3 的形成过程:
I2: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H2O:___________
_;H2S:____________;NH3:____________。
3.非极性键与极性键
(1)非极性键:_____________________,存在于______。
+Na −3N +Na −3N )()( 3−+ < NrNar
HNH 4
2CaH
+H
2CO
−−+ 2
242222 OOHNHHClOSHCOClH 、、、、、、、
2CO
2CO
(2)极性键:______________________,存在于______。
4.化学键:使离子相结合或原子相结合的作用。
注意:①化学键存在分子内②化学键是一种较强的相互作用
He、Ar、Ne、等稀有气体分子中是否存在化学键?______
三、共价键性的参数
(1)键长:__________________核间距离。
键长决定分子的稳定性,一般说来,键长越___,键越___,也越稳定。键长的大小与成键微粒
的半径大小有关。如键和 H—Cl_H—Br_H—I,则稳定性:H—Cl_H—Br_H—I。
(2)键能:拆开 1 mol 某键所需的能量叫键能。单位:_____。键能决定分子的稳定性,键能越
_,键越_,分子越_。
(3)键角:________的夹角。
键角决定分子的空间构型,凡键角为 180°的为_____,如: ;凡键角为 109°28′的为__
___体,如: 。
四、非极性分子和极性分子
1、非极性分子:分子中电子云分布均匀,分子结构对称的分子属于非极性分子。只由________
分子。如: 。由________也属于非极性分子。如:
2、极性分子:分子中由于电子云分布不均匀而呈极性的分子。由极性键结合形成的分子,正、负电
荷重心不重叠,产生正、负极,分子结构不对称,属于分子极性分子。如:HCl、 。
3.分子间作用力:分子间作用力存在于:________之间。化学键存在于:_
_______原子之间。氢键是一种分子间作用力,影响物质的____,如 H2O 由于分
子间氢键的形成,分子间作用力骤然增强,从而改变了 Te—S 氢化物熔沸点降低的趋势而猛
然升高,卤族中的 HF 和氮族中的 NH3 也有类似情况。
疑难点拨
一、怎样认识化学键的极性和分子的极性
元素形成单质或化合物时,在邻近两个或多个原子之间的,主要的、强烈的相互作用叫化学键。
一般来说,活泼金属和活泼非金属以离子键相结合。离子键没有方向性和饱和性。由离子键形成的化
合物称离子化合物。在离子化合物中还可能存在共价键。
当非金属形成化合物或单质时,通常以共价键结合(除惰性气体单原子分子外)。共价键是靠共用电子
对形成的化学键,具有方向性和饱和性。分子中只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称共价化合物。
在共价化合物中,不同种原子对共用电子对吸引力不同,所以共用电子对将偏向吸引电子能力强的原
子一边,形成了键的极性,称极性共价键。当两种原子吸引电子能力差异越大,则形成的共价键的极性也越
强。在单质或某些化合物(如 H202)中,同种原子吸引电子能力相同,所以共用电子对不发生偏移,这样的共
价键为非极性共价键。形成极性键时,有如下两种情况:
化学键的极性是分子极性产生的原因之一。当分子中所有化学键都是非极性键时,分子为非极性分子。
当分子内的化学键为由分子中电荷的空间分布不对称,即各个键的极性无法抵消时为极性分子,由分子中
电荷的空间分布对称,使各个键的极性互相抵消时,形成非极性分子。
现列举说明如下:
键的极性 代表物 分子空间构型对称性 分子的极性
非极性键 N2、CI2、O2 直线型;对称 非极性分子
HCI、 HBr 直线型、不对称 极性分子
2CO
4CH
22 ClH 、 442 CClCHCO 、、
33 NHClCH 、
CO2、CS2 直线型;对称 非极性分子
H2O、H2S 折线型、不对称 极性分子
BF3 平面三角型、对称 非极性分子
NH3 三角锥型、不对称 极性分子
极性键
CH4、CCI4 正四面体;对称 非极性分子
二、离子键和共价键有何区别:
1、形成条件不同:离子键只有在易失电子的活泼金属元素(ⅠA、ⅡA)的原子与易获得电子的活泼
非金属(卤素、氧、硫等)的原子间形成;共价键主要存在于同种非金属元素、不同种非金属元素或金属
性较弱的金属元素与非金属性较弱的非金属元素的原子间。
2、作用方式不同:离子键是通过阴阳离子间的静电作用形成;共价键是通过共用电子对的作用形成。
3、特征不同:离子键无饱和性和方向性;共价键有方向性和饱和性。
三、氢键的形成对化合物性质的影响
分子缔合作用,是由于分子间氢键的形成,钳环化则是由于分子内氢键的形成。两者对于化合物的性
质的影响是显著的,并且往往是相反的,现简述如下。
(1)对沸点和熔点的影响:分子间氢键的形成使物质的沸点和熔点升高,因为要使液体气化,必须破
坏大部分分子间的氢键,这需要较多的能量;要使晶体熔化,也要破坏一部分分子间的氢键。所以,形成
分子间氢键的化合物的沸点和熔点都比没有氢键的同类化合物为高。
分子内氢键的生成使物质的沸点和熔点降低,如邻位硝基苯酚的熔点为 45 ℃,而间位和对位硝基苯
酚的熔点分别是 96 ℃和 114 ℃。这是由于间位和对位硝基苯酚中存在着分子间氢键,熔化时必须破坏其
中的一部分氢键,所以它们熔点较高;但邻位硝基苯酚中已经构
成内氢键,不能再构成分子间氢键了,所以熔点较低。
(2)对溶解度的影响:在极性溶剂里,如果溶质分子与溶剂分子间可以生成氢键,则溶质的溶解度增
大。如果溶质分子钳环化,则在极性溶剂里的溶解度减小。例如,对硝基苯酚中 O—H 基,能同水的氧原
子缔合成氢键,促使它在水中溶解,因此溶解度大,在水蒸气里不挥发。但邻硝基苯酚的 O—H 基,通过
氢原子能与其邻位上硝基的氧原子钳环化,即不能再同水的氢原子形成氢键,因此溶解度减小,而且易被
水蒸气蒸馏出去。邻位与对位硝基苯酚在 20 ℃的水里的溶解度之比为 0.39。钳环化的化合物在非极性溶
剂里,其溶解度与上述情况相反。
(3)对酸性的影响:如苯甲酸的电离常数为 K,则在邻位、间位、对位上带有羟基时,电离常数依次
为 15.9 K、1.26K 和 0.44 K。如左右两边邻位上各取代一羟基,则电离常数为 800 K。这是由于邻位上的
羟基与苯甲酸根生成带氢键的稳定的阴离子,从而增加了羧基中氢原子的电离
典例剖析
【例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离子键是阴阳离子间存在的静电引力
B、失电子难的原子获得电子的能力一定强
C、在化学反应中,某元素由化合态态变为游离态,该元素被还原。
D、电子层结构相同的不同离子,其半径随核电荷数增多而减少。
解析:A 错。静电作用包括引力和斥力两方面的作用。B:失电子难的原子,获得电子的能力不一定强,
例如稀有气体,失电子难,得电子也难。C:化学反应中,元素的化合态变为游离态,可能被氧化,也可能
被还原。如: CuCl2+Fe→FeCl2+Cu, 则 Cu2+被还原;CuBr2+Cl2→CuCl2+Br2 则 Br-被氧化 D 是对的,答案
为 D。
【例 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两种非金属原子间不可能形成离子键。B、非金属原子间不可能形成离子化合物。
C、离子化合物中可能有共价键。 D、共价化合物中可能有离子键。
解析:两种非金属原子间不能得失电子,不能形成离子键,A 对,非金属原子,当组成原子团时,可
以形成离子的化合物,如 NH4Cl, B 错;离子化合物中可以有共价键,如:NaOH 中的 O—H 键,C 对;有
离子键就是离子化合物,D 错。答案为 A、C。
【例 3】 以下叙述中错误的是
A. 钠原子与氯气反应生成食盐后,其结构的稳定性增强
B.在氧化钠中,除氧离子和钠离子的静电吸引作用外,还存在电子与电子,原子核与原子核之间的排
斥作用
C. 任何离子键在形成过程中必定有电子的得与失
D. 钠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钠后,体系的能量降低
解析:钠原子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当它失去 1 个电子后可以形成 8 个电子的稳定结构使体系的能量
降低,所以 A、D 项均正确;在离子化合物中除阴阳离子电荷之间的静电引力外,还存在电子与电子,原
子核与原子核之间的排斥作用,所以 B 项正确;一般说来形成离子键有电子的得失,但也有例外如铵盐的
形成。答案:C。
【例 4】有 A、B、C、D 四种元素。已知:A 的最高正价与其最低负价的代数和为 6,A、D 次外层电子
都是 8 个,A 和 D 的化合物 DA 在水溶液中能电离出具有相同电子层结构的阴,阳离子,B 有两个电子层,
其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的代数和为零;C2-离子与氪原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试写出:
(1)上述各元素的符号:A_____B_____C_____D_____。
(2)DA 的电子式为________。
解析:最高正价与负价代数和为 6 的元素位于第ⅦA 族(+7,-1)。最高正价与负价代数和为 4 的元素
位于第ⅥA 族(+6,-2)。第ⅤA 族的最高正价与负价的代数和为 2(+5,-3)。第ⅣA 族元素的最高正价
与负价的代数和为零(+4,-4)。所以 A 位于ⅦA,B 位于ⅣA,B 有两个电子层,B 为碳元素。C2-离子与
氪原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所以 C 为ⅥA 族并位于第四周期,即为 Se 元素。A 和 D 的化合物 DA 在水
溶液中能电离出具有相同电子层结构的阴、阳离子,且 A、D 次外层都有 8 个电子,所以 A 为氯元素,D 为
钾元素。答案:(1)Cl、C、Se、K。
知能训练
一、选择题
1、下列物质中属于含有极性共价键的离子化合物的是
A、过氧化钠 B、碘化氢 C、苛性钠 D、氯化钾
2、下列分子中所有原子最外层都满足 8 电子结构的是
A、次氯酸(HClO) B、CF2Cl2 C、三氟化硼(BF3) D、白磷(P4)
3、下列各项表达正确的是
A.H2O 的分子模型示意图: B.F—的结构示意图:
C.乙烯分子的结构简式:CH2CH2 D.CaCl2 的电子式:
4、关于氢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氢键比范德华力强,所以它属于化学键
B、分子间形成的氢键使物质的熔点和沸点升高
C、由于 NH3 和 H2O 之间可形成分子间氢键,使氨在水中溶解度增大
D、H2O 是一种稳定的化合物,这是由于 H2O 之间形成氢键所致
OH H
5、在下列有关晶体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离子晶体中,一定存在离子键 B.原子晶体中,只存在共价键
C.金属晶体的熔、沸点的均很高 D.稀有气体的原子能形成分子晶体
6.下列表示电子式的形成过程正确的是:
7.下列事实中,能够证明 HCl 是共价化合物的是:
A.HCl 易溶于水; B.液态的 HCl 不导电;
C.HCl 不易分解; D.HCl 溶于水能电离,呈酸性。
8.下列性质中,可以证明某化合物中一定存在离子键的是
A.可溶于水 B.具有较高的熔点
C.水溶液能导电 D.熔融状态能导电
9. 下列变化过程中,共价键被破坏的是
A. 烧碱固体溶于水 B. 氯化氢气体溶于水
C. 二氧化碳变成干冰 D. 碘溶于酒精
10、下列化合物中所有化学键都是共价键的是:
A.Na2O2; B.NaOH; C.BaCl2; D.H2SO4。
11.下列分子中,属于含有极性键的非极性分子是
A.H2O; B.Cl2; C.CCl4; D.CO2
11、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在极性分子中不可能存在非极性键; B.在离子晶体中不可能存在极性键
C.在原子晶体中不可能存在离子键;
D.含有共价键的晶体有的属于分子晶体,有的属于原子晶体,还有的属于离子晶体
12、下列各组顺序的排列不正确的是
A.离子半径:Na+>Mg2+>Al3+>F —; B.热稳定性:HCl>H2S>PH3>AsH3
C.酸性强弱:H3AlO3<H2SiO4<H2CO3<H3PO4; D.溶点:NaCl>SiO2>H2O>CO2
13、根据水是极性分子组成的溶剂,试判断下列物质不易溶于水的是: ( )
A、HF B、CH4 C、NaCl D、KBr
14.离子化合的熔点与离子的半径、离子所带的电荷有关,离子的半径越小,离子所带的电荷越高,
则离子化合物的熔点就高。NaF、NaI、MgO 均为离子化合物,现有下列数据,试判断这三种化合物的熔点高低
顺序:
物 质 ① ② ③
离子电荷数 1 1 2
键长(10-10m) 2.31 3.18 2.10
A.①>②>③; B.③>①>②; C.③>②>①; D.②>①>③。
15. X、Y 都是短周期元素,X 原子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Y 元素的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的代数和为 6,
X 和 Y 两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为 R,则下列关于 R 的叙述正确的是
A、R 一定是共价化合物 B、R 一定是离子化合物
C、R 可能是共价化合物,也可能是离子化合物
D、R 可能是气态物质,也可能是固态物质
二、填空题
16、影响分子间作用力的因素很多,例如,组成和结构相似的物质,分子量越大,分子
间的作用力也越大,试根据这一规律判断卤素沸点由高到低的排列顺序是 ;CF4、
CCl4、CBr4、CI4 中熔点最高的是 ,熔点最低的是 。
17.W、X、Y、Z 为短周期内除稀有气体外的 4 种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只有 Y 为金属
元素。Y 和 W 的最外层电子数相等。Y、Z 两元素原子的质子数之和为 W、X 两元素质子数之和的 3 倍。由
此可知:⑴写出元素符号:W 为_____,X 为____,Y 为_____,Z 为____。
⑵W2Z 是由________键组成的分子,其电子式为___________。
⑶由 Y、X、W 组成的化合物中有____________键和__________键组成的__________化合物。
⑷Z 的最高价与 X 形成的化合物属于_____性分子(填极性或非极性,下同),W2Z 属于_____分子。
(5)由 W、X、Y、Z 四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 , ;写出这两种物
质之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18.1919 年,Langmuir 提出等电子原理:原子数相同、电子总数相同的分子,互称为等电子体。等电
子体的结构相似、物理性质相近。
(1)根据上述原理,仅由第 2 周期元素组成的共价分子中,互为等电子体的是:
和 。
(2)此后,等电子原理又有所发展。例如,由短周期元素组成的微粒,只要其原子数相同,各原子最
外层电子数之和相同,也可互称为等电子体,它们也具有相似的结构特征。在短周期元素组成的物质中,
与 NO2-互为等电子体的分子有: 、 。
19、通常人们把拆开 1mol 某化学键所吸收的能量看成该化学键的键能。键能的大小可
以衡量化学键的强弱,也可用于估算化学反应的反应热(△H),化学反应的△H 等于反应中断裂旧化学键
的键能之和与反应中形成新化学键的键能之和的差。
化学键 Si—O Si—Cl H—H H—Cl Si—Si Si—C
键能/ KJ·mol—1 460 360 436 431 176 347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⑴ 比较下列两组物质的熔点高低 (填>或<)
SiC______ Si; SiCl4 ______ SiO2
⑵ 右图立方体中心的“●”表示硅晶体中的一个原子,
请在立方体的顶点用“●”表示出与之紧邻的硅原子。
⑶ 工业上高纯硅可通过下列反应制取:
SiCl4 (g) + 2H2(g) Si(s) + 4HCl(g)
该反应的反应热△H = ___________ KJ/mol
参考答案:
1、C 2、BD 3、A 4、B 5、C 6、D 7、B 8、D 9、B 10、B 11、CD 12、AD 13、B 14、B 15、
CD
16、 I2>Br2>Cl2>F2 CI4 CF4
17.(1)H O Na S(2)共价 (3)离子 共价 离子(4)非极
极性(5)NaHSO4 NaHSO3 H++HSO3_ =SO2↑+H2O
18.(1)N2 CO (2) SO2 O3
19.
(1)> <
(2)如图所示
(3)+236
物质的量
物质的量练习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 1~2 个正确答案)
1、下列关于摩尔质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氯气的摩尔质量是 71 克 B、氯化氢的摩尔质量为 36.5 g/moL
C、1 摩氢气的质量为 2 克 D、O2 的摩尔质量为 16g/moL。
2、对于相同质量的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来说,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A、含氧原子的个数比为 2∶3 B、含硫元素的质量比是 5∶4
C、含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5∶6 D、含硫原子的个数比为 1∶1
3、1 克氯气含有 n 个 Cl2 分子,则阿佛加德罗常数可表示为
A、71n B、 (1/71)n C、35.5n D、(1/35.5).n
4、将 a g 氯化钾溶于 1.8L 水中,恰使 K+离子数与水分子数之比为 1∶100,则 a 值为
A.0.745 B.0.39 C.39 D.74.5
5、在一定体积的容器中加入 1.5mol 氙气(Xe)和 7.5mol 氟气,于 400℃和 2633kPa 压强下加热数小时,
然后迅速冷却至 25℃,容器内除得到一种无色晶体外,还余下 4.5mol 氟气,则所得无色晶体产物中,
氙与氟的原子个数之比是
A.1∶2 B.1∶3 C.1∶4 D.1∶6
6、下列各指定粒子数目不等于阿伏加德罗常数值的是
A.1g H2 所含的原子个数 B.4g 氦气所含的原子个数
C.23g 金属 Na 全部转变为金属离子时失去的电子个数
D.16g O2 所含的分子个数
7、过氧化钠与水反应时,氧化剂与还原剂物质的量之比是( )
A.1:1 B.1:2 C.2:1 D.2:3
8、设 NA 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NA 个 N2 分子和 NA 个 CO 分子质量比为 1∶1
B.1 mol H2O 的质量等于 NA 个 H2O 质量的总和
C.在任何条件下 1mol H2 所含的原子数为 NA
D.1mol H2SO4 中所含的粒子数目一定是 NA
9、若某氖原子质量是 a g,12C 的原子质量是 b g,NA 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氖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一定是 12a/b
B.该氖原子的摩尔质量是 aNAg
C.Wg 该氖原子的物质的量一定是 W/(aNA)mol
D.Wg 该氖原子所含质子数是 10W/a
10、a mol H2 和 2a mol 氦气具有相同的
A.分子数 B.原子数 C.质子数 D.质量
1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1mol 任何物质都含有约 6.02×1023 个原子
B.0.012kg12C 约含有 6.02×1023 个碳原子
C.使用物质的量时,应用化学式指明粒子的种类
D.1mol H2 的质量是 1g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答案
二、填空题
12、0.2 mol Al2(SO4)3 中含有 Al3+ mol、SO42- g。
13、8g 氧气为 mol; 0.1mol 氧气共有 mol 电子。
14、已知铁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56,则 1 个铁原子的质量是 g。
15、在 60g 碳中,所有碳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共为 个,质子的总数为
个。
16、某硫酸钠溶液中含有 3.01×1022 个 Na+,则该溶液中 SO42-的物质的量是 ,
该溶液中Na2SO4 的质量为 克。
17、与 16g 氧气所含有分子数相同的氨气是 g,与 16g 氧气所含原子总数相同的氨气是
g。
三、计算题
18、2.3g 钠溶于多少克水中,才能使每 10 个 H2O 分子中溶有一个 Na+?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答案 BC BC A D C D A AB CD B AD
二、填空题:
12、0.4; 57.6; 13、0.25; 1.6 14、9.3×10-23
15、20NA;30NA 16、0.025mol; 3.55 17、8.5 4.25
三、计算题:
18、19.8g
1、设 NA 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2.3g 金属钠全部变成钠离子时失去的电子数目为 0.2NA
B 2g 氢气所含原子数目为 NA
C 17gNH3 所含的电子数为 10NA
D NA 个氧分子和 NA 个氢分子的质量比等于 16 :1
2、设一个 12C 原子的质量为 ag,一个 R 原子的质量为 bg,阿伏加德罗常数为 NA,则 R 的相对原子质量
可以表示为 ( )
A B C bNA D aNA
3、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标准状况下,1mol 任何物质的体积都约为 22.4L
B.1mol 任何气体所含分子数都相同,体积也都约为 22.4L
C.在常温常压下金属从盐酸中置换出 1molH2 转移电子数为 1.204×1024
D.在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单质所含原子数目相同
4、 两个体积相同的密闭容器一个盛有氯化氢,另一个盛有 H2 和 Cl2 的混合气体,在同温同压下,两个
容器内的气体一定具有相同的 ( )
A.质量 B.密度 C.分子总数 D.原子总数
5、如果 ag 某气体中含有的分子数为 b,则 cg 该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是 ( )
A. B. C D.
二、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说明理由。(20)
6、1molO2 的质量是 32g/mol
7、H2 的摩尔质量是 2g
8、1molH+的质量是 1g
9、对原子而言,摩尔质量就是原子量
10、每摩任何物质都含有 6.02×1023 个微粒
三、填空(28)
11、1 个水分子的质量 。
12、100mL ρ=1.84g/cm3,质量分数为 98%的浓硫酸中含 H2SO4 的物质的量是 mol ,含 H2O 的物质的
量是 mol 。
13、4.9g 磷酸中含有 个 H 原子, 个 O 原子和 个 P 原子,与 克
P2O5 中所含 P 原子相等。
四、计算 (22)
14、加热分解 49g KClO3,反应完全后,可以得到多少摩尔的氧气,其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将是多少升?
15、在标准状况时,含有 2.408×1024 个 CO2 分子的气体,所占有的体积是多少升?其质量为多少克?
16、实验室用锌跟足量的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若要制得 2.5L(标准状况)氢气,需要多少摩尔锌?同
时要消耗 20%的硫酸(ρ=1.14g/cm3)多少 mL?
17、20ml AB2 气体与 10mL B2 气体,充分反应后生成了 20mL X 气体,以上气体均在相同条件下测定,
则 x 的分子式可表示为什么?
参考答难
一、1、 C D 2、 B C 3、C. 4、 C.D 5、 D
二、6、错误 7、错误 8、正确 9、错误 10、错误
三、11、由于 1mol 水分子的质量为 18g,1mol 水分子数为 6.02×1023,
所以 1 个水分子的质量约= =2.99×10-23g
12、 1.84mol 0.204mol
13、3mol H 原子,1mol P 原子,4mol O 原子, 3.55(g)。
14、 0.6mol 13.44(L)
15、 89.6 L 176 g
16、 0.112mol 48.2 cm3 即 48.2ml
17、 解:在相同条件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含有的分子数相同,因而 AB2 和 B2 反应的方程式可表示为:
2AB2+B2=2x
依质量守恒定律,可得出 x 的分子式可表示为 AB3.
4.(2007 年高考上海化学卷,物质的量)下列有关物理量相应的单位表达错误的是( )
(A)摩尔质量 g/mol (B)气体摩尔体积 L/mol
(C)溶解度 g/100g (D)密度 g/cm3
[答案]C。
22.(2007 年高考广东理基,NA)已知阿伏加德罗常数为 NA,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2 mol 重水含有 NA 个 D2O 分子
(B)1 g 氢气含有 NA 个 H2 分子
(C)2 mol 钠与过量稀盐酸反应生成 NA 个 H2 分子
(D)22.4 L 水含有 NA 个 H2O 分子
[答案]C。
3.(2007 年高考广东化学卷,NA)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48 g O3 气体含有 6.02×1023 个 O3 分子
(B)常温常压下,4.6 g NO2 气体含有 1.81×1023 个 NO2 分子
(C)0.5 mol·L-1 CuCl2 溶液中含有 3.01×1023 个 Cu2+
(D)标准状况下,33.6 L H2O 含有 9.03×1023 个 H2O 分子
[答案]A。
8.(2007 年高考江苏卷,NA)阿伏加德罗常数约为 6.02×1023 mol-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231002.6
18
×
g
(A)2.24 L CO2 中含有的原子数为 0.3×6.02×1023
(B)0.1 L 3 mol·L-1 的 NH4NO3 溶液中含有的 NH4+数目为 0.3×6.02×1023
(C)5.6 g 铁粉与硝酸反应失去的电子数一定为 0.3×6.02×1023
(D)4.5 g SiO2 晶体中含有的硅氧键数目为 0.3×6.02×1023
[答案]D。
20.(2007 年高考上海化学卷,NA)设 N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常温下 11.2 L 的甲烷气体含有甲烷分子数为 0.5NA 个
(B)14 g 乙烯和丙烯的混合物中总原子数为 3NA 个
(C)0.1 mol/L 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含钠离子数为 0.1NA 个
(D)5.6 g 铁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失去电子数为 0.3NA 个
[答案]B。
10.(2007 年高考理综宁夏卷,NA)若 NA 表示阿佛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 mol Cl2 作为氧化剂得到的电子数为 NA
(B)在 0 ℃,101 kPa 时,22.4 L 氢气中含有 NA 个氢原子
(C)14 g 氮气中含有 7NA 个电子
(D)NA 个一氧化碳分子和 0.5 mol 甲烷的质量比为 7:4
[答案]C。
7.(2007 年高考理综四川卷,NA)用 NA 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标准状况下,22.4 L CHCl3 中含有的氯原子数目为 3NA
(B)7 g CnH2n 中含有的氢原子数目为 NA
(C)18 g D2O 中含有的质子数目为 10NA
(D)1 L 0.5 mol/L Na2CO3 溶液中含有的 CO -数目为 0.5NA
[答案]B。
7.(2007 年高考理综重庆卷,NA)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相同条件下,N2 和 O3 混合气与等体积的 N2 所含原子数相等
(B)等物质的量的甲基(—CH3)和羟基(—OH)所含电子数相等
(C)常温常压下 28 g CO 与 22.4 L O2 所含分子数相等
(D)16g CH4 与 18 g NH 所含质子数相等
[答案]B。
4.(2007 年高考海南化学卷,阿伏加德罗定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一定温度、压强下,气体体积由其分子的大小决定
(B)一定温度、压强下,气体体积由其物质的量的多少决定
(C)气体摩尔体积是指 1 mol 任何气体所占的体积为 22.4 L
(D)不同的气体,若体积不等,则它们所含的分子数一定不等
[答案]B。
9.(NA 定律) (2007 年高考全国理综卷 I)在三个密闭容器中分别充入 Ne、H2、O2 三种气体,当它们的温度
和密度都相同时,这三种气体的压强(p)从大到小的顺序是( )
(A)p(Ne)>p(H2)>p(O2) (B)p(O2)>p(Ne)>p(H2)
(C)p(H2)>p(O2)>p(Ne) (D)p(H2)>p(Ne)>p(O2)
[答案]D。
12.(2007 年高考理综宁夏卷,物质的量)a g 铁粉与含有 H2SO4 的 CuSO4 溶液完全反应后,得到 a g 铜,则
参与反应的 CuSO4 与 H2SO4 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A)1:7 (B)7:1 (C)7:8 (D)8:7
[答案]B。
12.(2007 年高考海南化学卷,物质的量浓度)有 BaCl2 和 NaCl 的混合溶液 a L,将它均分成两份。一份滴
加稀硫酸,使 Ba2+离子完全沉淀;另一份滴加 AgNO3 溶液,使 Cl-离子完全沉淀。反应中消耗 x mol
H2SO4、y mol AgNO3。据此得知原混合溶液中的 c(Na+)/mol·L-1 为( )
(A)(y-2x)/a (B)(y-x)/a (C)(2y-2x)/a (D)(2y-4x)/a
[答案]D。
12.(2007 年高考上海化学卷,物质的量浓度)往含 I-和 Cl-的稀溶液中滴入 AgNO3 溶液,沉淀的质量 m(沉
淀)与加入 AgNO3 溶液体积 V(AgNO3)的关系如图所示。则原溶液中 c(I-)/c(Cl-)的比值为( )
(A)(V2-V1)/V1 (B)V1/V2
(C)V1/(V2-V1) (D)V2/V1
物质的量(一)练习
一、[判断正误]
1、摩尔是七个物理量之一 ( )
2、摩尔是物质的质量单位 ( )
3、摩尔是物质的数量单位 ( )
4、1 摩尔小麦含有 6.02 ×1023 个麦粒 ( )
5、3mol 氢 ( )
6、4.5molNH3 ( )
7.摩尔是国际科学界建议采用的一种物理量 ( )
8.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简称摩,符号为 mol ( )
9.我们把含有约 6.02×1023 个粒子的任何粒子的集体计量为 1 摩尔( )
10.1mol 氧含 6.02×1023 个 O2 ( )
二、计算
1、 某物质中含有 6.02×1022 个 Na+,则 Na+物质的量为多少?
2、 2.5molO2 多少个 O 原子?
3、已知 1mol Al 所含 Al 原子的个数为阿佛伽德罗常数,那么 0.5mol Al 所含 Al 原子的
个数为 ,
2mol Al 所含 Al 原子的个数为 。
4、 9.03×1023 个 H2O 的物质的量为 .所含 H 的物质的量为 .
所含氧原子的物质的量为 .
0 V2V1 V(AgNO3)
m(沉淀)
黄色沉淀
三、填空
1、1.5molH2SO4 的物质的量为_____,所含 H+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____.
硫酸根离子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__,所含硫酸分子的数目为_________.
2、1mol CO 和______mol CO2 所含氧原子数相等?
3、0.5molH2O 中有________mol 原子.
《物质的量》练习(1)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物质的量就是物质的质量 B. 物质的量就是物质的数量
C. 物质的量是国际单位制中的一个物理量 D. 物质的量是描述物质多少的单位
2、5molNa2CO3 中含有的 Na+数目是 ,含有的 CO32-的离子数是 ,
含有的 O 原子数是 。
3、0.30molNH3 中含有 NH3 的分子数目是 个,这些 NH3 中所含原子数目与 molH2S
所含原子数目相等。.
参考答案:
1。C
2. 6.02x1024 , 3.01x1024 , 9.03x1024 ,
3.1.806x1023 , 0.4
《物质的量》练习(2)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1mol H2SO4 的质量是 98 g·mol-1
B. CO2 的摩尔质量等于 CO2 的相对分子质量
C. 0.012kgC-12 里所含 C 个数约 6.02×1023 个
D. 1mol 任何物质的质量等于该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
2、1gN2 中含有 n 个 N2 分子,则阿伏加德罗常数 NA 可以表示为………………( )
A.14n/mol B. 28n/mol C. n/14mol D. n/28mol
3、等质量的下列物质中,所含分子数最少的是( )
A、Cl2 B、 HCl C、Br2 D、 HBr
4、2.16g X2O5 中含有 0.1mol 氧原子,则 X 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
A、21.6 B、28 C、14 D、31
5、180 克水相当于 mol 水;3.5mol Cu 原子的质量是 ;
0.2 molCO2 含 个分子, 个原子;
3.01×1023 个碳原子的物质的量为 ;
1molNH3 约含有 个 H。
6、质量相等的两种物质 SO2 和 SO3,他们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所含原子总数之比为 ,
所含氧原子个数之比为 ,所含硫原子个数之比为 。
7、用氢气还原某二价金属氧化物,使金属元素成为单质,每 4.0 g 金属氧化物被还原时,需
耗用 0.10 g 氢气,则该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是多少?
参考答案:
1。C 2.B 3.C 4.C
5. 10 ; 224 ; 1.204x1023 , 3.612x1023 ; 0.5 ; 1.806x1024
6. 5:4 , 15:16 , 5:6 , 5:4
7.64
物质的量练习
注:必修课程模块 A1 物质的量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下列数量的物质中含原子个数最多的是 ( C )
A. 0.4 mol 氧气 B. 标准状况下 5.6 L 二氧化碳
C. 4℃时 5.4 mL 水 D. 10 g 氖(MCE88.一.3)
2. 使 16 g 硫和 32 g 氧气充分反应后,总体积在标准状况下为 ( C )
A. 5.6 L B. 11.2 L C. 22.4 L D. 6.72 L
3. A L 硫酸铝溶液中,含有 B mol 铝离子,则此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 C )
A. mol / L B. mol / L
C. mol / L D. mol / L
4.配制 500 mL 0.1 mol / L 硫酸铜溶液,需用胆矾 ( D )
A. 8.00 g B. 16.0 g C. 25.0 g D. 12.5 g
5.2 g 甲烷含有 m 个分子,则下列数值中跟阿伏加德罗常数相等的是 ( D )
A. m B. 16m C. 32m D. 8m
6.将 15.6 g Na2O2 投入到 84.4 g 水中,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 ( C )
A. 15.6% B. 16% C. 16.5% D. 16.1%
7.质量相等的两份气体样品,一份是 SO2,另一份是 SO3,这两份气体样品中,SO2 与 SO3 所含氧原
子的原子个数之比是 ( D )
A. 1∶1 B. 2∶3 C. 6∶5 D. 5∶6 E. 5∶4(MCE87)
8.在相同条件下,2 mL X(气)跟 5 mL C2(气)反应,生成 4 mL AC2(气)与 2 mL B2C(气),则 X 的分子
式是 ( B )
A. AB B. A2B2 C. B2C D. BC2 E. AC
9 .在标准状况下,8 g 某气体的分子数与 22 g 二氧化碳的分子数相等, 则该气体的密度是
( B )
A. 0.714 g / mL B. 0.714 g / L C. 0.179 g / L D. 0.357 g / L
10.下列物质在标准状况下体积最大的是 ( C )
A. 71 g 氯气 B. 30 g 氧气
C. 66 g 二氧化碳气 D. 1000 g 水 (北师 88.Ⅰ.1)
11.下列几种气体中,在同温同压下,等质量时所占体积最大的是(MCE87.二.18)( D )
A. 一氧化碳 B. 氯化氢 C. 二氧化碳
D. 氖气 E. 氯气
12.n mol N2 和 n mol 14CO 相比较,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D )
A. 在同温同压下体积相等 B. 在同温同压下密度相等(MCE88.一.5)
C. 在标准状况下质量相等 D. 分子数相等
13.同温同压下,等质量的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相比较,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D )
A. 密度比为 16∶11 B. 密度比为 11∶16(MCE88.一.6)
C. 体积比为 1∶1 D. 体积比为 11∶16
14.与 12.8 g 二氧化硫(0℃)所含原子数相等的一氧化氮(273℃)的质量为 ( C )
A. 3.0 g B. 6.0 g C. 9.0 g D. 18.0 g(上海 88.一.20)
15.46 g 金属钠在空气中充分燃烧得到淡黄色粉末,该粉末跟水反应放出气体的体积(标准状况)是
(MCE86.一.7) ( B )
A. 44.8 L B. 11.2 L C. 22.4 L D. 5.6 L E. 89.6 L
16.在 H2SO4 和 Al2(SO4)3 的混合溶液中,铝离子浓度是 0.4 mol / L,硫酸根离子浓度是 0.7 mol / L,
则氢离子浓度最接近于 ( B )
A. 0.1 mol / L B. 0.2 mol / L C. 0.3 mol / L D. 0.4 mol / L
17.0.3 mol O2 和 0.2 mol O3(臭氧)的 ( BC )
A. 氧气和臭氧的分子数相等 B. 氧气和臭氧的原子数相等
C. 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比是 3∶2 D. 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比是 2∶3
18.下列数量的各物质所含原子个数按由大到小顺序排列的是 ( A )
① 0.5 mol 氨气 ② 标准状况下 22.4 L 氦 ③ 4℃时 9 mL 水 ④ 0.2 mol 磷酸钠
A. ①④③② B. ④③②① C. ②③④① D. ①④②③
二、填空题
1.与 2.2 g 二氧化碳所含原子数相同的一氧化碳的质量是 。
1. 2.25g
2.含有相同分子数的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其质量比是 ,摩尔质量比是 ,物
质的量比是 ,所含氧原子个数比是 ,碳原子数比是 。
2. 7∶11;7∶11;1∶1;1∶2;1∶1
3.在 10%氢氧化钠溶液中,OH−的离子数和水分子数之比是 。
3. 1∶20
4. g KOH 溶解在 100 g 水中,才能使每 100 个分子中溶解 2 个 K+ 。
4. 6.2 g
5.0.3 mol 的氧气和 0.2 mol 的臭氧(O3),它们的质量 等,它们所含的分子数
等,原子数 等,它们的体积比(同温、同压)是 。
5. 相;不;相;3∶2 (MCE80.一.1)
化学反应与能量
高一化学第二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练习(课时 1)
一、选择题(1-13 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4-16 不定项)
1.氢氧化钠与盐酸的反应属于( )。
A.吸热反应 B.放热反应 C.既是吸热反应也是放热反应 D.都不是
2.“摇摇冰”是一种即用即冷的饮料。吸食时将饮料罐隔离层中的化学物质和水混合后摇动即会制冷。
该化学物质可能是( )。A.氯化钠 B.固体硝酸铵 C.生石灰 D.蔗糖
3.下列物质加入水中显著放热的是 A.生石灰 B.固体 NaCl C.无水乙醇 D.固体 NH4N03
4.对于放热反应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产物 H20 所具有的总能量高于反应物 H2 和 O2 所具有的总能量
B.反应物 H2 和 O2 所具有的总能量高于产物 H2O 所具有的总能量
C.反应物 H2 和 O2 所具有的总能量等于产物 H2O 所具有的总能量
D.反应物 H2 和 02 具有的能量相等
5.关于吸热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凡需加热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 B.只有分解反应才是吸热反应
C.用催化剂的反应是吸热反应 D.C02 与 CaO 化合是放热反应,则 CaC03 分解是吸热反应
6.已知金刚石在一定条件下转化成石墨是放热的。据此,以下判断或说法正确的是( )。
A.需要加热方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 B.放热反应在常温下一定很容易发生
C.反应是放热还是吸热,必须看反应物和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
D.吸热反应在一定条件下也能发生
7.有关下列能量转化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A.植物光合作用使太阳能转化为了化学能 B.人类使用照明设备是将电能转化为了光能
C.生物体内的化学变化过程在能量转化上比在体外发生的一些能量转化更为合理、有效
D.燃料燃烧时只是将化学能转化为了热能
8.近年来,广州市的大部分公交车及部分出租车已采用 LPG(液化石油气)作为汽车的燃料,其主要目
的在于( )。
A.防止石油短缺 B.降低成本 C.减少对大气的污染 D.加大发动机的动力
9.下列情况不造成环境污染的是( )A.燃烧液化石油气 B.燃烧管道煤气 C.燃烧氢气 D.燃烧木
材
10.“可燃冰”又称“天然气水合物”,它是在海底的高压低温条件下形成的,外观像冰。1 体积“可
燃冰”可贮载 100~200 体积的天然气。下面关于“可燃冰”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可燃冰”有可能成为人类未来的重要能源 B.“可燃冰”是一种比较洁净的能源
C.“可燃冰”提供了水可能变成油的例证 D.“可燃冰”的主要可燃成分是甲烷
11.下列反应既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又是吸热反应的是( )。
A.锌粒与稀硫酸的反应 B.灼热的木炭与 COz 反应
C.甲烷在氧气中的燃烧反应 D.Ba(OH)2·8H2O 晶体与 NH4Cl 晶体的反应
12.能源可划分为一级能源和二级能源,自然界以现成方式提供的能源称为一级能源;需依靠其他能
源的能量间接制取的能源称为二级能源。氢气是一种高效而没有污染的二级能源,它可以由在自然界中大
量存在的水来制取: ,该反应需要吸收大量的热。根据以上内容回答下列问
题: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风力是二级能源 B.水力是二级能源 C.天然气是一级能源 D. 电能是一级能源
(2)关于用水制取二级能源氢气,以下研究方向不可行的是( )。
A.构成水的氢和氧都是可燃的物质,故可研究水不分解情况下,使氢气成为二级能源
B.设法将太阳能聚焦,产生高温,使水分解产生氢气
C.寻找高效催化剂,利用太阳能使水分解产生氢气
D.寻找特殊催化剂,用于开发廉价能源,以分解水制取氢气
13.航天飞机用铝粉与高氯酸铵(NH4C104)的混合物为固体燃料,点燃时铝粉氧化放热引发高氯酸铵反
应。其方程式可表示为:
下列对此反应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上述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B.上述反应瞬间产生大量高温气体推动航天飞机飞行
C.反应从能量变化上说,主要是化学能转变为热能和动能
D.在反应中高氯酸铵起氧化剂作用
14.已知:①能量越低的物质就越稳定,②白磷转化成红磷是放热反应。据此,下列判断或说法中正确
的是 A.相同的条件红磷比白磷稳定 B.相同的条件白磷比红磷稳定
C.红磷和白磷的结构不同 D.红磷容易发生自燃而白磷则不会自燃
15.已知反应 X+Y= M+N 为吸热反应,对这个反应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X 的能量一定低于 M 的,Y 的能量一定低于 N 的
B.因为该反应为吸热反应,故一定要加热反应才能进行
C.破坏反应物中的化学键所吸收的能量小于形成生成物中化学键所放出的能量
D.X 和 Y 的总能量一定低于 M 和 N 的总能量
16,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物质燃烧总放热。B.需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
C.放热反应在反应发生时都不需要加热。D. 有些放热反应,在引发反应时必须加热。
17.从能量的角度看,断开化学键要 ,形成化学键要 。化学反应是释放能量还是吸收能
量取决于 。
18.当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时,该反应为 反应;当反应物的总能量低于生成物时,该反
应为 反应。
19.下列反应中,属于放热反应的是 ,属于吸热反应的是 。①煅烧石灰石(主要成分是 CaC03)
制生石灰(CaO) ②燃烧木炭取暖 ③炸药爆炸 ④酸与碱的中和反应 ⑤生石灰与水作用制熟石灰 ⑥
食物因氧化而腐败
20.2 g H2 燃烧时约放热 286 kJ,而每千克汽油燃烧时约放热 46 000 kJ。氢气被公认为
21 世纪替代矿物燃料的理想能源,试简述氢气作为能源的三个主要优点: (1) ;
(2) ;(3) 。
21.某化学反应,设反应物总能量为 E1,生成物总能量为 E2。若 E1>E2,则该反应为_______热反应,该反
应的能量转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某反应是吸热反应,且所吸收的热能由外部热源(如酒精灯)提供,提供的热能主要起到
的作用。
参考答案
1.B 2.B 3A 4B 5D 6B 7D 8C 9C 10C
11.B 12.(1)C (2)A 13.D 14.AC 15.D 16,BC
17.吸收能量放出能量反应物和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
18.热量放出
19.放热吸热 ②③④⑤⑥①
20.(1)来源丰富 (2)单位质量放热多 (3)生成物无污染
21.22.略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练习题
1.近年来,北京市公共汽车大部分采用天然气作为汽车的燃料,其主要目的是 ( )
A.防止石油短缺 B.降低成本
C.减少对大气的污染 D.加大发动机的动力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物质燃烧总是放热的
B.大多数化合反应是放热的,大多数分解反应是吸热的
C.有些放热反应,在引发反应时必须加热
D.放热反应在反应发生时都不需要加热
3.有关水煤气和干馏煤气的成分说法正确的是 ( )
A.含有完全相同的成分
B.成分虽然不同,但都含 CH4
C.成分不同,水煤气含有 CH4
D.成分不同,水煤气为 CO 和 H2,干馏煤气主要成分为 H2、CO、CH4
4.下列关于能量转换的认识中不正确的是 ( )
A.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时,电能转变成化学能
B.白炽灯工作时电能全部转化成光能
C.绿色植物光合作用过程中太阳能转变成化学能
D. 煤燃烧时化学能主要转变成热能
5.下列过程需要吸热的是 ( )
A.O2→O+O B.H+Cl→HCl C.CaO+H2O=Ca(OH)2 D.浓硫酸稀释
6.下列措施可以提高燃料燃烧效果的是 ( )
①固体燃料粉碎 ②液体燃料雾化 ③煤经气化处理 ④通入足量的空气
A.①③ B.①②③ C.①③④ D.全部
7.下列反应既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又是吸热反应的是 ( )
A.灼热的碳与 CO2 的反应 B.Ba(OH)2·8H2O 与 NH4Cl 的反应
C.铝片与稀盐酸的反应 D.甲烷在氧气中的燃烧反应
8.关于吸热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CO2 与 CaO 化合是放热反应,则 CaCO3 分解是吸热反应
B.只有分解反应才是吸热反应
C.使用催化剂的反应是吸热反应
D.凡需加热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
9.下列反应中生成物总能量高于反应物总能量的是 ( )
A.碳酸钙受热分解 B.乙醇燃烧
C.铝粉与氧化铁粉末反应 D.氧化钙溶于水
10.下列观点你不赞成的是 ( )
A.氢气让人喜欢让人忧
B.煤为人类提供能源和化工原料的同时,也埋下了祸根
C.煤气化能提高市民的生活质量,同时也是潜伏着的无形杀手
D.水虽然是取之不尽的,但个别地区存在用水危机
11.下列反应过程一定吸收能量的是 ( )
A.化合反应 B.加成反应 C. 分子解离为原子 D.原子组成分子
12.下列关于燃料充分燃烧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空气量越多越好 B.应通入适量的空气
C.固体燃料燃烧前要粉碎 D.液体燃料燃烧时可以以雾状喷出
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 干冰蒸发吸收大量的热,这就是化学反应中的吸热现象② 酒精常
被用作酒精灯和内燃机中的燃料,说明酒精燃烧是放热反应③ 木炭常温下不燃烧,加热才能
燃烧,说明木炭燃烧是吸热反应④ 人们用氢氧焰焊接金属,主要是利用了 H2 和 O2 化合时所
放出的热量( )
A.① ② B.② ④ C.① ③ D. ③ ④
14.天然气和液化石油气燃烧的主要化学方程式分别为 CH4+2O2→CO2+2H2O C3H8+
5O2→3CO2↑+4H2O 现有一套以天然气为燃料的灶具,今改为烧液化石油气,应采用正确措施
是 ( )
A、减少空气进入量,增大石油气进气量 B、增大空气进入量,减少石油气进气量
C、减少空气进入量,减少石油气进气量 D、增大空气进入量,增大石油气进气量
15、下列变化属于吸热反应的是:①液态水汽化 ②将胆矾加热变为白色粉末 ③浓硫酸稀释 ④氯酸钾
分解制氧气 ⑤生石灰与水反应生成熟石灰 ( )
A.①④ B.②③ C.①④⑤ D.②④
16. 根据化学反应的实质是旧键的断裂和新键的形成过程,下列变化中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
A.白磷在 260℃转化为红磷 B.石墨在高温高压下转化为金刚石
C.干冰转化为 CO2 气体 D.固态 S8 加热到 444.6℃转化为硫蒸气 S2
17.新的替代能源主要包括 ( )
①核能 ②柴草 ③焦炭 ④太阳能 ⑤氢能 ⑥液化石油气 ⑦水煤气 ⑧天然气
A.②③⑥⑦ B.①④⑤ C.③④⑦⑧ D.①②④
18.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是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
B.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决定于反应物的总能量与生成物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
C.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通常主要表现为热量的变化------放热或者吸热
D.凡经加热而发生的化学反应都是吸热反应
19、对于放热反应 2H2+O2 2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产物 H2O 所具有的总能量高于反应物 H2 和 O2 所具有的总能量
B.反应物 H2 和 O2 所具有的总能量高于产物 H2O 所具有的总能量
C.反应物 H2 和 O2 所具有的总能量等于产物 H2O 所具有的总能量
D.反应物 H2 和 O2 所有的能量相等
20、下列反应属于放热反应的是 ( )
A.氢气还原氧化铜 B.NH4Cl 晶体和 Ba(OH)2 ·8H2O 混合搅拌
C.氢氧化钾和硫酸中和 D.碳酸钙高温分解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
答案
点燃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
1
12 13 14
答案 C D D B A D A A A D C A B B
题号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D C B D B C
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练习
1.(09 上海 19)已知氯气、溴蒸气分别跟氢气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如下( 、 均为正值):
有关上述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
A.
B.生成物总能量均高于反应物总能量
C.生成 1molHCl 气体时放出 热量
D.1mol HBr(g)具有的能量大于 1mol HBr(1)具有的能量
2.(09 天津卷 6)已知:2CO(g)+O2(g)=2CO2(g) ΔH=-566 kJ/mol
Na2O2(s)+CO2(g)=Na2CO3(s)+ ΔH=-226 kJ/mol
根据以上热化学方程式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O 的燃烧热为 283 kJ
B.右图可表示由 CO 生成 CO2 的反应过程和能量关系
C.2Na2O2(s)+2CO2(s)=2Na2CO3(s)+O2(g) ΔH>-452 kJ/mol
D.CO(g)与 Na2O2(s)反应放出 509 kJ 热量时,电子转移数为 6.02×1023
3. (09 四川卷 9)25 ℃,101 k Pa 时,强酸与强碱的稀溶液发生中和反应
的中和热为 57.3 kJ/mol,辛烷的燃烧热为 5518 kJ/mol。下列热化学方程
式书写正确的是
A.2H+(aq)+ (aq)+ (aq)+2 (aq)=BaSO4(s)+2H O(1); H= 57.3 kJ/mol
B.KOH(aq)+ H SO4(aq)= K SO4(aq)+H O(I); H= 57.3kJ/mol
C.C8H18(I)+ O (g)=8CO (g)+ 9H O; H= 5518 kJ/mol
D.2C8H18(g)+25O (g)=16CO (g)+18H O(1); H= 5518 kJ/mol
4.(09 全国卷Ⅱ。11) 已知:2H2(g)+ O2(g)=2H2O(l) ΔH= -571.6KJ· mol-1
CH4(g)+ 2O2(g)=CO2(g)+2H2O(l) ΔH= -890KJ· mol-1
现有 H2 与 CH4 的混合气体 112L(标准状况),使其完全燃烧生成 CO2 和 H2O(l),若实验测得反应放热
3695KJ,则原混合气体中 H2 与 CH4 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A.1∶1 B.1∶3 C.1∶4 D.2∶3
lQ 2Q
2 2 1 2 2 2H (g)+Cl (g) 2HCl(g)+Q H (g)+Br (g) 2HBr(g)+Q→ →
1 2Q >Q
lQ
2
1 O (g)2
2
4SO − 2Ba + −OH 2
∆ −
1
2 2
1
2 2 2
∆ −
25
2 2 2 2
∆ −
2 2 2
∆ −
6(08 上海卷)已知:H2(g)+F2(g) 2HF(g)+270kJ,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2L 氟化氢气体分解成 1L 的氢气和 1L 的氟气吸收 270kJ 热量
B.1mol 氢气与 1mol 氟气反应生成 2mol 液态氟化氢放出的热量小于 270kJ
C.在相同条件下,1mol 氢气与 1mol 氟气的能量总和大于 2mol 氟化氢气体的能量
D.1 个氢气分子与 1 个氟气分子反应生成 2 个氟化氢分子放出 270kJ
7(09 宁夏卷 28)(14 分)2SO2(g)+O2(g) =2SO3(g)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已知 1mol SO2(g)氧
化为 1mol SO3 的 ΔH=-99kJ·mol-1.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 A、C 分别表示 、 ,E 的大小对该反应的反应热有无影响? 。该
反应通常用 V2O5 作催化剂,加 V2O5 会使图中 B 点升高还是降低? ,理由是 ;
(2)图中△H= KJ·mol-1;
(3)V2O5 的催化循环机理可能为:V2O5 氧化 SO2 时,自身被还原为四价钒化合物;四价钒化合物
再被氧气氧化。写出该催化循环机理的化学方程式 ;
(4 )如果反应速率 υ (SO 2 )为 0.05 mol·L-1·min-1, 则 υ (O2 )= mol·L -1·min-1 、
υ(SO3)= mol·L-1·min-1;
(5)已知单质硫的燃烧热为 296 KJ·mol-1,计算由 S(s)生成 3 molSO3(g)的△H (要求计算过程)
8、甲醇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中将甲醇蒸气转化为氢气的两种反应原理是
①CH3OH(g)+H2O(g)=CO2(g)+3H2(g); △H= + 49.0 kJ·mol-1
②CH3OH(g)+1/2O2(g)=CO2(g)+2H2O(g);△H=-192.9 kJ·mol-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H3OH 的燃烧热为 192.9 kJ·mol-1
B.反应①中的能量变化如右图所示
C.CH3OH 转变成 H2 的过程一定要吸收能量
D.根据②推知反应: CH3OH(l)+1/2O2(g)=CO2(g)+2H2(g)的△H>-
192.9kJ·mol-1
9(08 四川卷)下列关于热化学反应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HCl 和 NaOH 反映的中和热△H=-57.3kJ/mol,则
H2SO4 和 Ca(OH)2 反映的中和热△H=2×(-
57.3)kJ/mol
B.CO(g)的燃烧热是 283.0kJ/mol,则 2CO2(g)===2CO(g)
+O2(g)反应的△H=2×283.0kJ/mol
C.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
D.1mol 甲烷燃烧生成气态水和二氧化碳所放出的热量
是甲烷的燃烧热
10(08 全国Ⅱ卷)红磷 P(s)和 Cl2(g)发生反应生成
PCl3(g)和 PCl5(g)。反应过程和能量关系如图所示(图中的△
H 表示生成 1mol 产物的数据)。
根据上图回答下列问题:
(1)P 和 Cl2 反应生成 PCl3 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
(2)PCl5 分解成 PCl3 和 Cl2 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上述分解反应是一个可逆反应,温度 T1 时,
在密闭容器中加入 0.80molPCl5,反应达到平衡时 PCl5 还剩 0.60mol,其分解率 α1 等于_________;若反应
温度由 T1 升高到 T2,平衡时 PCl5 的分解率为 α2,α2_______α1(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3)工业上制备 PCl5 通常分两步进行,先将 P 和 Cl2 反应生成中间产物 PCl3,然后降温,再和 Cl2 反应生成
PCl5。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4)P 和 Cl2 分两步反应生成 1molPCl5 的△H3=_________,P 和 Cl2 一步反应生成 1molPCl5 的△H4______
△H3(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5)PCl5 与足量水充分反应,最终生成两种酸,其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
11、(09 重庆卷 12)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数学正确的是( 的绝对值均正确)
A.C2H5OH(l)+3O2(g)==2CO2(g)+3H2O(g);△H=—1367.0 kJ/mol(燃烧热)
B. NaOH(aq)+HCl(aq)==NaCl(aq)+H2O(l);△H=+57.3kJ/mol(中和热)
C.S(s)+O2(g)===SO2(g);△H=—269.8kJ/mol(反应热)
D. 2NO2==O2+2NO;△H=+116.2kJ/mol(反应热)
12(09 江苏卷 17)(8 分)废旧印刷电路板的回收利用可实现资源再生,并减少污染。废旧印刷电路
板经粉碎分离,能得到非金属粉末和金属粉末。
(1)下列处理印刷电路板非金属粉末的方法中,不符合环境保护理念的是 (填字母)。
A.热裂解形成燃油 B.露天焚烧
C.作为有机复合建筑材料的原料 D.直接填埋
(2)用 的混合溶液可溶出印刷电路板金属粉末中的铜。已知:
====
====
====
在 溶液中 与 反应生成 和 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
13(09 广东化学 23)(11 分)m 磷单质及其化合物的有广泛应用。
(1)由磷灰石[主要成分 Ca5(PO4)3F]在高温下制备黄磷(P4)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4Ca5(PO4)3F(s)+2lSiO2(s)+30C(s)=3P4(g)+20CaSiO3(s)+30CO(g)+SiF4(g) H
①上述反应中,副产物矿渣可用来 。
②已知相同条件下:
4Ca5(PO4)3F(s)+3SiO2(s)=6Ca3(PO4)2(s)+2CaSiO3(s)+SiF4(g)
2Ca3(PO4)2(s)+10C(s)=P4(g)+6CaO(s)+10CO(g)
SiO2(s)+CaO(s)=CaSiO3(s)
用 、 和 表示 H , H =
14.(08 重庆卷)化学反应 N2+3H2=2NH3 的能量变化如题 13 图所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 )
H∆
2 2 2 4H O H SO和
2Cu s H aq++( ) ( ) 2
2Cu aq H g+ +( ) ( ) 139.64 −⋅= molKJH
)(2 22 lOH )()(2 22 gOlOH + 146.196 −⋅−= molKJH
2 2
1
2H g O+( ) (g) )(2 lOH 184.285 −⋅−= molKJH
2 4H SO Cu 22OH 2Cu +
2H O
∆
1H∆
2H∆
3H∆
1H∆ 2H∆ 3H∆ ∆ ∆
A.N2(g)+3H2(g)=2NH3(1); △H=2(a-b-c)kJ·mol-1
B. N2(g)+3H2(g)=2NH3(g); △H=2(b-a)kJ·mol-1
C. N2(g)+ H2(g)=NH3(1); △H=(b+c-a)kJ·mol-1
D. N2(g)+ H2(g)=NH3(g); △H=(a+b)kJ·mol-1
15. (08 山东卷)北京奥运会“祥云”火炬燃料是丙烷(C3H8),亚特兰
大奥运会火炬燃料是丙烯(C3H6)。
(1)丙烷脱氢可得丙烯。
已知:C3H8(g)===CH4(g)+HC≡CH(g)+H2(g);△H1=156.6 kJ·mol-1
CH3CH=CH2(g)===CH4(g)+HC=CH(g);△H2=32.4 kJ·mol-1
则相同条件下,反应 C3H8(g) === CH3CH=CH2(g)+H2(g)的△H=_____kJ·mol-1
16. (09 年海南化学·12)已知:Fe2O2(s)+3
2C(s)= 3
2CO2(g)+2Fe(s) △H=234.1kJ·mol-1
C(s)+O2(g)=CO2(g) △H=-393.5kJ·mol-1
则 2Fe(s)+3
2O2(g)=Fe2O3(s)的△H 是
A.-824.4kJ·mol-1 B.-627.6kJ·mol-1
C.-744.7kJ·mol-1 D.-169.4kJ·mol-1
1、答案:B 2、答案:C 3、答案:B 4、答案:AD 5、A。6、答案:C
7、答 案:(1)反应物能量 生成物能量 无 降低 因为催化剂改变了反应的历程使活化能 E 降低
(2)-198 (3) SO2 +V2O5=SO3+2VO2 4VO2+ O2=2V2O5 (4)0.025 0.05
(5) S(s)+O2(g) =2SO2(g)△H1=-296 KJ·mol-1 , SO2(g)+1/2O2(g) =SO3(g) △H2=-99 KJ·mol-1
3 S(s)+9/2O2(g)=3SO3(g) △H=3(△H1+△H2)=-1185 KJ·mol-1
8、D.9、答案:B。
10、答案:(1)P(s)+3
2Cl2(g)===PCl3(g);△H=-306kJ·mol-1。
(2)PCl5(g)===PCl3(g)+Cl2(g);△H=93kJ·mol-1。25%;大于。
(3)两步反应均为放热反应,降低温度有利于提高产率,防止产物分解。
(4)-399kJ·mol-1;等于。
(5)PCl5+4H2O===H3PO4+5HCl
11、C
12、答 案:(1)BD(2) Cu(s)+H2O2 (l)+2H+(aq)=Cu2+(aq)+2H2O(l) △H=-319.68KJ.mol-1
13、答案:(1)①制水泥② +3 +18
14、答案:A。15、答案: (1)124.2。16、答案:A
第九章 化学反应速率 化学平衡
第一课时 化学反应速率
1
2
3
2
1
2
3
2
1H∆ 2H∆ 3H∆
【考纲要求】
1. 会利用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进行计算及速率大小的比较;
2.会利用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方程式的计量数关系进行计算;
3.会分析影响化学反应的因素.
教与学方案
【自学反馈】
一. 化学反应速率
1、概念: ;
公式:υ=△C/△t (△C—浓度变化量;△t—反应时间)
单位: ;
2、特点: (1).是平均速率,均取正值;
(2).方程式中的系数之比等于各物质反应速率之比;
(3).同一反应中用不同的物质表示的速率,其数值可能不同.
3、一个重要规律:不同物质的速率的比值等于化学方程式中
相应的系数比。
如对:mA + nB pC + qD
有:υ(A)∶υ(B)∶υ(C)∶υ(D)=m∶n∶p∶q
4、影响反应速率因素:
①浓度 :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快 ( 不能改变其浓度)
②温度 :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注意:正逆反应速率同时增大)
③压强 :增大压强(减小体积),反应速率增大(只适用于 )
④催化剂:加快反应速率;(正逆反应速率同时同倍数增大)
⑤其它条件:例如 等等。
二.有效碰撞理论
1. 有效碰撞概念
2.活化分子的概念 ;
3.外界条件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是由 决定的;
(1)浓度的影响就是
(2)压强的影响就是 ;
(3)温度的影响就是
(4)催化剂的影响就是
【小结】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影响的规律(勒沙特列原理)
。
【例题解析】
[例 1]在 2A + B 3C + 4D 反应中,表示该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
A VA = 0.5 mol·L-1·S-1 B VB = 0.3 mol ·L-1·S-1
C VC = 0.8 mol·L-1·S-1
D VD= 1 mol L-1·S-1
解题思路: 。
易错点: 。
[例 2] 右图表示 800℃ 时 A、B、C 三种气体物质的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情况,t
是到达平衡状态的时间。试回答:
(1) 该反应的反应物是_____________。
(2) 该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
(3) 若达到平衡状态的时间是 2 分钟,A 物质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______。
解题思路: 。
易错点: 。
[例 3] 等质量的铁与过量的盐酸在不同的实验条件下进行反应,测定在不同时间 t 产生气体体积 V 的数据,
根据数据绘制得到图 1,则曲线 a、b、c、d 所对应的实验组别可能是( )
A.4-3-2-1 B.1-2-3-4 C.3-4-2-1 D.1-2-4-3
解题思路: 。
易错点: 。
【考题再现】
1、在密闭容器中充入 A、B 或 G、H 进行可逆反应:aA(气)+bA(气) gG(气)+hH(气);△
H=QkJ/mol ,图甲、图乙分别表示在虚线所示部位改变温度(T)或压强对化学平衡与反应速率的影响
(t 表示时间),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A、开始时充入 G 和 H a+b<g+h Q<0
B、开始时充入 G 和 H a+b<g+h Q>0
C、开始时充入 G 和 H a+b>g+h Q>0
D、开始时充入 A 和 B a+b>g+h Q>0
思维方法: 。
展望高考:
2、可逆反应 A(气)+2B(气) nC(气),在不同压强(P1、P2)下,测得 C 的体积分数跟反应时间
的关系如图所示,以下结论正确的是…………………( )
A、P1>P2 ,n >3 B、P1>P2 ,n <3
C、P1<P2 ,n >3 D、P1<P2 ,n <3
思维方法: 。
展望高考:
3、对于反应 2SO2(g)+O2(g) 2SO3(g),能增大正反应速率的措施是( )
A.通入大量 O2 B.增大容器容积
C.移去部分 SO3 D.降低体系温度
思维方法: 。
展望高考:
【针对训练】
A . 基础训练
1、 用铁片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时,下列措施不能使氢气生成速率加大的是 ( )
A、对该反应体系加热 B、不能稀硫酸,改用浓度更大的稀硝酸
C、滴加少量 CuSO4 溶液 D、不用铁片,改用铁粉
2、设反应 C + CO2 2CO ΔΗ1> 0 反应速率为 V1 ;N2 + 3H2 == 2NH3ΔΗ2< 0 ,反应速率为 V2 。对上
述反应,当温度升高时,V1 和 V2 的变化为……………( )
A、同时增大 B、同时减小
C、V1 增大,V2 减少 D、V1 减小,V2 增大
3、下列四种 x 的溶液,分别加入盛有 盐酸的烧杯中,并加入水稀释至 500mL,此时 x
和盐酸缓和地进行反应,其中反应速率最大的是( )
A.20 mL,3mol·L-1 B.20 mL,2mol·L-1
1Lmol2mL100 −⋅
C.10 mL,4mol·L-1 D.10 mL,2mol·L-1
4、在 2SO2(气)+O2(气) 2SO3(气)反应中,反应物消耗速率、生成物的生成速率之间的关系不
正确的是 ( )
A、V(SO2)=V(O2)=V(SO3) B、V(O2)=1/2 V(SO2)
C、V(SO2)= V(SO3) D、V(SO3)= 2V(O2)
5、在恒温、恒容的密闭容器进行反应 A(g) B(g)+C(g);ΔΗ> 0。若反应物的浓度由 2mol/L 降
到 0.8mol/L 需要 20s,那么反应物浓度由 0.8mol/L 降到 0.2mol/L 所需要反应时间为
A、10 s B、大于 10s C、小于 10s D、无法判断
B.提高训练
6、NO 和 CO 都是汽车尾气里有害的物质,它们能缓慢地起反应生成 N2 和 CO2,对此反应,下列叙述中
正确的是 ( )
A、使用催化剂不能改变反应速率 B、降低压强能使反应速率加快
C、改变压强对反应速率没有影响 D、升高温度能加快反应速率
7、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与草酸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KMnO4 + 3H2SO4 + 5H2C2O4 == K2SO4 + 2MnSO4 + 10CO2↑ + 8H2O
不能使反应速率加大的措施是( )。
A.增大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的浓度
B.增大草酸溶液的浓度
C.增大压强
D.升高温度
8 、若温度每升高 10℃,反应速率增大到原来的 2 倍.10℃时某反应的速率为 0.1 mol / (L·s),为了把该反应速
率提高到 1.6 mol / (L·s),其它条件不变时反应温度应是 ( )
A. 30℃ B. 40℃ C. 50℃ D. 60℃
9、反应 2A(气) 2B(气)+C(气);ΔΗ> 0,在未用催化剂的条件下已达到平衡,现要使正反应速
率降低,[B]减小,应采用的措施 ( )
A、升温 B、增大反应器体积 C、增大[A] D、降温
C.能力训练
10、在一定条件下,可逆反应 N2 +3H2 2NH3;ΔΗ<0;达到平衡,当单独改变下列条件后,有关叙述错误
的是 ( )
A.加催化剂 V 正 V 逆都发生变化且变化的倍数相等;
B..加压 V 正 V 逆都增大,且 V 正增大的倍数大于 V 逆增大的倍数;
C.降温 V 正 V 逆都减小, 且 V 正的减小倍数大于 V 逆减小的倍数;
D..加入氩气, V 正 V 逆都增大, 且 V 正增大的倍数大于 V 逆增大的倍数.
11、可逆反应:A+3B 2C+2D(各物质均为气体)在不同情况下测得有下列 4 种反应速率,其中反应最快
的是 ( )
A. ν(D)=0.4 mol / (L·s) B. ν(C)=0.5 mol / (L·s)
C. ν(B)=0.6 mol / (L·s) D. ν(A)=0.15 mol / (L·s)
12、TOC 时,有甲、乙两个密闭容器,甲容器的体积为 1L,乙容器的体积为 2L,分别向甲、乙两容器中
加入 6molA 和 3molB,发生反应:3A(g)+bB(g) 3C(g)+2D(g);△H<0,4min 时甲容器内的反应恰
好达到平衡,A 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2.4mol/L,B 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1.8mol/L,t min 时乙容器内的反应达到
平衡,B 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0.8mol/L。回答下列问题:
⑴甲容器中反应的平均速率 V(B)= ,化学方程式中的计量系数 b= 。
⑵乙容器中达平衡所需的时间 t 4(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⑶TOC 时,在另一体积和乙相同的丙容器中,为达到平衡时 B 的物质的量浓度仍为 0.8mol/L,起始时,向
丙容器内加入 C、D 的物质的量分别为 3mol、2mol,则还需加入 A、B 的物质的量分别为 、 。
⑷若要使甲、乙容器内 B 的平衡浓度相等,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
A、保持温度不变,增大甲容器的体积至 2L
B、保持容器体积不变,使甲容器升高温度
C、保持容器压强和温度都不变,向甲容器中加入一定量的 A 气体
D、保持容器压强和温度都不变,向甲容器中加入一定量的 B 气体
D.奥赛一瞥
13、某课外学习小组设计如下的简易实验装置,证明在相同条件下,体积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两种
强弱不同的一元酸与足量镁带反应时,生成氢气的体积相同而反应速率不同,同时测定实验条件下的
气体摩尔体积。请回答下列问题:
⑴请将该实验的主要操作步骤补充完全:
①配制浓度均为 1mol·L-1 的盐酸和醋酸溶液;
②用 量取 10.00mL 1mol·L-1 盐酸和醋酸分别加入两个锥形瓶中;
③分别称取除去表面氧化膜的镁带 ag,并系于铜丝末端,a 的数值要大于 。
④在广口瓶中装足量的水,按图连接好装置并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⑤将铜丝向下移动,使足量镁带浸入酸中(铜丝不与酸接触),至反应完全,记录
和反应后量筒中水的体积。
⑥反应结束后待温度恢复到室温,读出量筒中水的体积为 V mL。(包括导管里的水)
⑵本实验中应选用 (填序号)的量筒。
A.100mL B.200mL C.500mL
⑶若不计水蒸气的影响,在实验室条件下,气体摩尔体积的计算式为:Vm= L·mol-1
⑷简述速率不等的原因
⑸写出醋酸和镁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第二课时 化学平衡 影响化学平衡的条件
【考纲要求】
1. 会对化学平衡状态进行判断;
2. 会分析外界条件(浓度、压强、温度)对平衡移动的影响;
3 .能利用化学平衡原理判断平衡移动的方向以及由此引起的反应转化率、各组分的体积分数、压强、平均
相对分子质量的变化;
4. 会判断等效平衡及分析等效平衡形成的条件及相关的计算.
教与学方案
【自学反馈】
一. 化学平衡
1.研究的对象:
2.化学平衡状态:在一定条件下可逆反应中 相等,反应混合
物中各组分的质量分数 的状态。
3.化学平衡的特征:
动——动态平衡; 等——正逆反应速率相等;
定——各物质含量保持不变; 变——条件改变,平衡移动。
4.平衡状态的标志:
以 mA + nB pC + qD 为例:
(1)速率关系 :(a)V(B 耗)= V(B 生) (b) V(C 耗):V(D 生) = p: q
(c). V(A 耗):V(C 耗) = m : p
(2)各成分含量保持不变
① 合气体的总压、总体积、总物质的量不随时间而变(不适用于前后无体积变化的反应)
②各物质的物质的量、物质的量浓度不随时间而变化。
5.化学平衡的移动:
勒沙特列原理:如果改变影响化学平衡的某一条件,平衡就向着能够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
⑴浓度: 增反应物浓度或减生成物浓度, 平衡 移动减反应物浓度或增生成物浓度, 平衡
移动.
⑵温度: 升温,平衡向 方向移动;降温,平衡向 方向移动.
⑶压强: 加压,平衡向气体体积 方向移动;减压,平衡向气体体积 方向移动.
⑷催化剂: 对化学平衡无影响,但能缩短到达平衡所需的时间.
6.化学平衡计算的基本模式——平衡“三步曲”
设平衡时,A 的物质的量的变化为 mx mol
例: mA + nB pC + qD
起始: a b 0 0
转化:
平衡:
注意:①转化量与方程式中各物质的系数成比例;
②这里 a、b 可指 物质的量、浓度、体积等。
③对反应物:平 = 始—转 对生成物:平 = 始 + 转
7.解答图象题常用的几条重要规律:
①定点分析; (固定某一条件,观察另某一条件的改变对反应的影响)
②温度越高 到达平衡所需时间就越短;(同压强时)
③压强越大 到达平衡所需时间就越短;(同温度时)
④使用催化剂 到达平衡所需时间就越短;
8.两类重要的等效平衡:
⑴同温同压下,若起始加入量与原加入量比例相等的,则为等效平衡(组成百分比相同)
⑵同温同体积下,若起始加入量与原加入量的物质的量等效相同,则为等效平衡(实为同一状态)
9.一个重要的等效操作:
体积不变,各物质加入量增加一倍等效于增大压强体积减小一倍 (因为其效果相同:都是浓度增大一倍)
10.惰气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⑴压强不变,充入惰气 , (实质:体积增大)平衡向气体体积增大方向 移动;
⑵体积不变,充入惰气,平衡不移动。
实质:(看体积是否变化)
①体积增大,平衡向气体体积增大方向移动;
②体积减小,平衡向气体体积减小方向移动。
【例题解析】
[例 1]在一定温度下,向容积固定不变的密闭容器里充入 amolNO2 发生如下反应:2NO2(g) N2O4
(g),达到平衡后,再向该容器充入 a mol NO2,达平衡后与原平衡比较错误的是
A、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增大 B、NO2 的转化率提高
C、压强为原来的 2 倍 D、颜色变浅
解题思路: 。
易错点: 。
[例 2]将装有 1molNH3 的密闭容器加热,部分 NH3 分解后达到平衡,此混合气体中 NH3 的体积分数为 x%;
若在同一容器中最初充入的是 2 mol NH3,密封、加热到相同温度,反应达到平衡时,设此时混合气体
中 NH3 的体积分数为 y%。则 x 和 y 的正确关系是…( )
A、x>y B、x<y C、x=y D、x≥y
解题思路: 。
易错点: 。
解题思路: 。
易错点: 。
【考题再现】
1.一定温度下,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2A(g) + B(g) 3C(g),若反应开始时充入 2 mol A
和 2 mol B,达平衡后 A 的体积分数为 a%。其他条件不变时,若按下列四种配比作为起始物质,平衡
后 A 的体积分数大于 a%的是
A、2 mol C B、2 mol A、1 mol B 和 1 mol He(不参加反应)
C、1 mol B 和 1 mol C D、2 mol A、3 mol B 和 3 mol C
思维方法: 。
展望高考:
2.体积相同的甲、乙两个容器中,分别都充有等物质的 SO2 和 O2,在相同温度下发生反应:2SO2+O2
2SO3,并达到平衡。在这过程中,甲容器保持体积不变,乙容器保持压强不变,若甲容器中 SO2 的转
化率为 p%,则乙容器中 SO2 的转化率
A、等于 p% B、大于 p% C、小于 p% D、无法判断
思维方法: 。
展望高考:
3.在容积固定的密闭容器中存在如下反应:A(g)+3B(g) 2C(g);△H<0
某研究小组研究了其他条件不变时,改变某一条件对上述反应的影响,并根据实验数据作
出下列关系图:
下列判断一定错误的是
甲
乙
时间O
C 的
浓度
Ⅰ
乙
甲
时间O
B 的
转化率
Ⅱ
乙
甲
时间O
混合气
体总压
Ⅲ
A.图 I 研究的是不同催化剂对反应的影响,且乙使用的催化剂效率较高
B.图Ⅱ研究的是压强对反应的影响,且甲的压强较高
C.图Ⅱ研究的是温度对反应的影响,且甲的温度较高
D.图Ⅲ研究的是不同催化剂对反应的影响,且甲使用的催化剂效率较高
【针对训练】
A . 基础训练
1.在恒温下的密闭容器中,有可逆反应 2NO(g)+O2(g) 2NO2(g);ΔΗ<0,不能说明已达到平衡状
态的是
A.正反应生成 NO2 的速率和逆反应生成 O2 的速率相等
B.反应器中压强不随时间变化而变化
C.混合气体颜色深浅保持不变
D.混合气体平均分子量保持不变
2.在一定温度下,反应 A2(g)+ B2(g) 2AB(g)达到平衡的标志是
A.单位时间生成的 n mol 的 A2 同时生成 n mol 的 AB
B.容器内的总压强不随时间变化
C.单位时间生成 2n mol 的 AB 同时生成 n mol 的 B2
D.单位时间生成 n mol 的 A2 同时生成 n mol 的 B2
3.下列叙述表示可逆反应 N2 + 3H2 2NH3 一定处于平衡状态的是
A.N2、H2、NH3 的百分含量相等
B.单位时间,消耗 a mol N2 的同时消耗 3a mol H2
C.单位时间,消耗 a molN2 的同时生成 3a mol H2
D.反应若在定容的密器中进行,温度一定时,压强不随时间改变
4.对于固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进行的气体反应可以说明
A(g) + B(g) C(g)+D(g)在恒温下已达到平衡的是
A.反应容器的压强不随时间而变化
B.A 气体和 B 气体的生成速率相等
C.A、B、C 三种气体的生成速率相等
D.反应混合气体的密度不随时间而变化
5.下列说法中,可以表明反应 N2+3H2 2NH3 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A.1molN≡N 键断裂的同时,有 3molH—H 键形成
B.1molN≡N 键断裂的同时,有 3molH—H 键断裂
C.1molN≡N 键断裂的同时,有 6molH—H 键形成
D.1molN≡N 键断裂的同时,有 6molH—H 键断裂
6.可逆反应 N2+3H2 2NH3 的正、逆反应速率可用各反应物或生成物浓度的变化来表示。下列各关系
中能说明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A.3v 正(N2)=v 正(H2) B.v 正(N2)=v 逆(NH3)
C.2v 正(H2)=3v 逆(NH3) D.v 正(N2)=3v 逆(H2)
7.在一密闭容器中,反应 aA(g) bB(g)达平衡后,保持温度不变,将容器体积增加一倍,当达
到新的平衡时,B 的浓度是原来的 60%,则
A.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了 B.物质 A 的转化率减少了
C.物质 B 的质量分数增加了 D.a>b
B.提高训练
8.在 2NO2 N2O4 的可逆反应中,下列状态说明达到平衡标志的是
A.c(N2O4)=c(NO2)的状态
B.N2O4 处于不再分解的状态
C.NO2 的分子数与 N2O4 分子数比为 2∶1 的状态
D.体系的颜色不再发生改变的状态
9.在高温下,反应 2HBr(g) H2(g)+Br2(g)ΔΗ> 0 达到平衡,要使混合气体颜色加深,可采取的
方法是
A.减小压强 B.缩小体积 C.升高温度 D.增大氢气浓度
10.把氢氧化钙放入蒸馏水中,一定时间后达到如下平衡状态:
Ca(OH)2(s) Ca2+ + 2OH - 加入以下溶液,可使 Ca(OH)2 减小的是
A.NaClO B.AlCl3 溶液 C.NaOH 溶液 D.CaCl2 溶液
11.在 t1℃时 2A(气) B(气) ΔΗ=Q;达到平衡时混合气体的平均分子量为 M1, t2℃时该反应的平衡混
合气体的平均分子量为 M2 , 当平衡从 t1℃升温至 t2℃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若 M1>M2 ,平衡右移,Q<0 B.若 M1<M2 ,平衡左移,Q<0
C.若 M1>M2 ,平衡左移,Q>0 D.若 M1<M2 ,平衡右移,Q>0
12.在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mA(气)+nB(气) pC(气)达到平衡后,温度一定时,将气体体
积压缩到原来的 1/2 ,当达到平衡时,C 的浓度的为原来的 1.9 倍,若压缩时温度不变,则下列说法中
不正确的是
A.m + n > p B.A 的转化率降低
C.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D.C 的体积百分含量增加
13.恒温下,将 a mol N2 与 b mol H2 的混合气体通入一个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 N2(g)+
3H2(g) 2NH3(g)
(1) 若反应进行到某时刻 t 时,n1(N2)=13 mol,n1(NH3)=6 mol,计算 a 的值。
(2) 反应达平衡时,混合气体的体积为 716.8 L(标准状况下),其中 NH3 的含量(体积分数)为 25%。计
算平衡时 NH3 的物质的量。
(3) 原混合气体与平衡混合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之比(写出最简整数比,下同)。
n1(始)∶n1(平)= 。
(4) 原始混合气体中,a∶b= 。
(5) 达到平衡时,N2 和 H2 的转化率之比,n1(N2)∶n1(H2)= 。
(6) 平衡混合气体中,n1(N2)∶n1(H2)∶n1(NH3)= 。
C.能力训练
14.一定温度下,在一个容积恒定的容器中,充入 2 mol A 和 1 mol B,发生如下反应:2A(g) + B(g)
xC(g)。达到平衡后,C 的物质的量为 W mol。若维持容器的体积和温度不变,按起始的物质的量 0.6 mol
A、0.3 mol B 和 1.4 mol C 充入容器后达到平衡,C 的物质的量仍为 W mol,则 x
A.只能为 2 B.只能为 3 C.可能为 2,也可能为 3 D.不能确定
15.在一恒定的容器中充入 2 mol A 和 1 mol B 发生反应:2A(g)+B(g) x C(g),达到平衡
后,C 的体积分数为 W%;若维持容器的容积和温度不变,按起始物质的量 A:0.6 mol、
B:0.3 mol、C:1.4 mol 充入容器,达到平衡后,C 的体积分数仍为 W%,则 x 值为
A.只能为 2 B.只能为 3 C.可能是 2,也可能是 3 D.无法确定
16.在一定温度下将 1molCO 和 1molH2O(g)通入一个密闭容器中反应:
CO(g) + H2O(g) CO2(g) + H2(g),达到平衡后 CO2 的物质的量为 0.6mol,再通入 4molH2O(g)达到
平衡后 CO2 的物质的量可能是
A.等于 0.6mol B.等于 1mol C.大于 1mol D.大于 0.6mol,小于 1mol
17.在密闭容器中,对于反应:2SO2(g)+O2(g) 2SO3(g),SO2 和 O2 起始时分别为 20 mol 和 10 mol;
达平衡时,SO2 的转化率为 80%。若从 SO3 开始进行反应,在相同的温度下,欲使平衡时各成分的百分含
量与前者相同,则起始时 SO3 的物质的量及其转化率为
A.10 mol 和 10% B.20 mol 和 20% C.20 mol 和 40% D.20 mol 和 80%
18.Ⅰ恒温恒压下,在一个可变容积的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A(g)+B(g) C(g)
(1)若开始时放入 1 mol A 和 1 mol B,到达平衡后,生成 a mol C,这时 A 的物质的量为
_________mol。
(2)若开始时放入 3 mol A 和 3 mol B,到达平衡后,生成 C 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mol。
(3)若开始时放入 x mol A.2 mol B 和 1 mol C,达到平衡后,A 和 C 的物质的量分别是 y mol 和 3a
mol,则 x=_______mol,y=_______mol。
平衡时,B 的物质的量_________(选填一个编号)。
(甲)大于 2 mol (乙)等于 2 mol
(丙)小于 2 mol (丁)可能大于、等于或小于 2 mol
作出此判断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在(3)的平衡混合物中再加入 3 mol C,待再次到达平衡后,C 的物质的量分数是
_________。
Ⅱ若维持温度不变,在一个与(1)反应前起始体积相同、且容积固定的容器中发生上述反应
(5)开始时放入 1 mol A 和 1 mol B 到达平衡后生成 b mol C。将 b 与(1)小题中的 a 进行比较
_________(选填一个编号)。
(甲) a<b (乙) a>b (丙) a=b (丁) 不能比较 a 和 b 的大小
作出此判断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奥赛一瞥
19.在一个容积固定的反应器中,有一可左右滑动的密封隔板,两侧分别进行如图所示的可逆反应。各物质
的起始加入量如下:A、B和C均为4.0 mol、D为6.5 mol、F为2.0 mol,设E为x mol。当x在一定范围内变
化时,均可以通过调节反应器的温度,使两侧反应都达到平衡,并且隔板恰好处于反应器的正中位置。
请填写以下空白:
⑴若x=4.5,则右侧反应在起始时向 (填“正反应”或“逆反应”)方向进行。欲使起始反应维持向该
方向进行,则x的最大取值应小于 。
⑵若x分别为4.5和5.0,则在这两种情况下,当反应达平衡时,A的物质的量是否相等? (填“相等”、
“不相等”或“不能确定”)。其理由是:
。
第三课时 合成氨工业 有关化学平衡的计算
【考纲要求】
1.了解合成氨工业的反应原理和生产阶段、主要设备;
2.理解合成氨适宜的条件;
3.掌握有关化学平衡的计算
教与学方案
【自学反馈】
一.合成氨的原理
二.合成氨工业
1. 合成氨适宜的条件
(1)温度 ;理由
(2)压强 ;理由
(3)浓度 ;理由
(4)催化剂
2.合成氨工业简述
⑴.原料气的制备 净化和压缩
①N2 来源于空气:方法一
方法二
②H2 来源于 ;相关的化学方程式是
除去杂质的混合气体用压缩机压缩至高压,送入合成塔.
(2)氨的合成:
(3)氨的分离:
3.工业流程
原料气的制取 → 净化 → 压缩 → 合成 → 分离 → 液氨
【例题解析】
[例 1]在 673k,1.01×105 帕的条件下,有 1 摩某气体 A 发生如下反应:2A(气) xB(气)+ C(气),在一定
条件下已达平衡,在平衡混合气中,A 在混合气中的体积百分比为 58.84%,混合气的总质量为 46 克,密
度为 0.72g·L‐1,求:
⑴达平衡后,混合气的平均分子量
⑵A 的平衡转化率
⑶x = ?
⑷相同条件下,反应前 A 气体的密度是平衡混合气密度的几倍?
解题思路: 。
易错点: 。
[例 2.] 将 2mol SO2 和 2mol SO3 气体混和于某固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反应。 2SO2(气) +
O2(气) 2SO3(气) 平衡时 SO3 为 n mol,相同温度下,分别按下列配比在相同体积的容器中反应,反应
达平衡时,SO3 的物质的量大于 n mol 的是( )
A . 2 mol SO2 + 1 mol O2 B. 4 mol SO2 + 1 mol O2
C . 2 mol SO2 + 1 mol O2 + 2 mol SO3
D 3 mol SO2 + 1 mol O2 + 1 mol SO3
解题思路: 。
易错点: 。
【考题再现】
在一个容积固定的反应器中,有一可左右滑动的密封隔板,两侧分别进行如图所示的可逆反应,各物质
的起始加入量如下:A、B 和 C 均分别为 4.0mol,D 为 6.5mol,F 为 2.0mol,设 E 为 Xmol,当 X 在一定
范围内变化时,均可通过调节反应器的温度,使两侧反应都达平衡,并使隔板恰好处于反应器的正中位置
请填写以下空白:
⑴若 X = 4.5,则右侧反应在起始时向__________(填:“正反应”或“逆反应”)方向移动,欲使起始反应维
持向该方向进行,则 X 的最大取值应小于___________。
⑵若 X 分别为 4.5 和 5.0,则在这两种情况下,当反应达平衡时,A 的物质的量是否相等?_____________
(填:“相等”、“不相等”或“不能确定”)。理由是__________。
思维方法: 。
【针对训练】
A . 基础训练
1. 在一定温度下,反应 A2(气) +B2(气) 2AB(气)达到平衡的标志是( )
A. 单位时间内生成 n mol 的 A2 同时生成 n mol 的 AB
B. 容器内总压不随时间变化
C. 单位时间内生成 2n mol AB 同时生成 n mol B2
D. 单位时间内生成 n molA2 的同时生成 n mol 的 B2
2. 在一固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加入 2 mol A 和 1 mol B,发生反应:
2A(气) +B(气) 3C(气)+D(气) 达平衡时,C 的浓度为 Wmol·L-1,若维持容器体积和温度不变,按
下列四种配比做起始物质,达平衡后,C 的浓度仍为 Wmol·L-1 的是( )
A. 4molA + 2 molB
B. 2molA + 1molB + 3molC + 1molD
C. 3molC + 1molD + 1molB
D. 3molC + 1molD
3. 将固体 NH4I 置于密闭容器中,在某温度下发生下列反应:
NH4I(固) NH3(气) + HI(气)
2HI(气) H2(气) + I2(气)
当反应达平衡时,[H2]= 0.5 mol·L-1[HI]= 4 mol·L-1 则 NH3 的浓度为( )
A. 3.5 mol·L-1 B. 4 mol·L-1 C. 4.5 mol·L-1 D. 5 mol·L-1
4. 下列事实中不能利用勒沙特列原理来解释的( )
A. 往硫化氢水溶液中加碱有利于 S2-的增多
B. 加入催化剂有利于氨氧化的反应
C. 高压有利于合成氨的反应
D. 500℃左右比室温更有利于氨的合成
5. 在一个 6L 的密闭容器内,放入 3LX(气)和 2LY(气),在一定条件下发生下列反应:4X (气) + 3Y(气)
2Q(气) + nR(气)达平衡后,容器内温度不变,混和气体的压强比原来增加 5%,X 的浓度减小 1/3,
则该反应方程式中的 n 值是( )
A. 3 B. 4 C. 5 D. 6
B.提高训练
6. 已知某可逆反应 mA(g) + n B(g) pC(g) ;ΔH。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图中表示在不同反应时间 t 时,
温度 T 和压强 P 与反应物 B 在混合气体中的百分含量 B%的关系曲线,
由曲线分析下列判断正确的( )
A. T1 < T2 P1 > P2 m + n >P ΔH > 0
B. T1 > T2 P1 < P2 m + n >P ΔH > 0
C. T1 < T2 P1 > P2 m + n T2 P1 < P2 m + n
0
7. 往体积一定的密闭容器中通入 2 体积 SO2 和 1 体积 O2,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2SO2+O2 2SO3
并达到平衡,此时容器内 S 原子数和 O 原子数之比为 1∶3,则 SO2 的平衡转化率为
A.10% B.50% C.90% D.无法计算
8.在某合成氨厂合成氨的反应中,测得合成塔入口处气体 N2、H2、NH3 的体积比为 6∶18∶1,出口处气
体 N2、H2、NH3 的体积比为 9∶27∶8,则氮气的转化率为………………( )
A、75% B、50% C、25% D、20%
9、在一定条件下,其密闭容器中发生了如下反应:2SO2(气)+O2(气) 2SO3(气)ΔΗ<0;反应
达平衡后,SO2、O2、SO3 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3∶2∶5。保持其它条件不变,升温后达到新平衡时,
SO2、O2 的物质的量分别为 1.4mol 和 0.9mol,此时容器内 SO3 的物质的量应为…………………… ( )
A、1.8mol B、2mol C、2.2mol D、2.4mol
10.在体积为 a L 的密闭容器中,放入 2 LA 气体和 1 LB 气体,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3A(气)+B(气)
nC(气)+2D(气),反应达平衡后,A 的浓度减少到原来的 1/2,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
增大了 1/8 倍,则反应式中的 n 值为……………………( )
A、1 B、2 C、3 D、4
C.能力训练
11. 一定条件下 A2、B2、C 的起始浓度分别为 a、b、c mol·l-1 可逆反应 A2(g) + B2(g) 2C(g)达平衡
状态,测得[A2]=0.5 mol·L-1[B2]= 0.1 mol·L-1,[C]= 1.6 mol·L-1
问:⑴a、b 应满足的条件是_________
⑵a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
12. 在一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反应:
A(气) + B(气) 2C(气) 已知加入 1molA 和 2molB 时,达平衡时生成 a molC,保持温度
等其它条件不变,要求达平衡时各物质的百分含量不变,请填写下表中⑴⑵⑶中的空格。
起始状态时各物质的物质的量/mol 平衡状态时 C 的物质的量 mol-1
A B C
已知: 1 2 0 a
⑴ 2 4 0 2a
⑵ 1 0.5a
⑶ m n(n≥2m)
D.奥赛一瞥
13.某温度下,向某密闭容器中加入相对平均分子质量为 8.5 的 N2 和 H2 的混合气体 4mol 使之反应合成氨,
达平衡后测得 NH3 的体积分数为 m。保持温度不变,只改变起始物质的加入量使反应重新达到平衡后,NH3
的体积分数仍为 m。
若 N2、H2、NH3 的加入量分别用 x、y、z 表示,则 x、y、z 应满足:
①温度、体积恒定时,若 x=0,y=0,则 z= ;
温度、压强恒定时,若 x=0,y=0,则 z ;
②温度、体积恒定时,若 x=0.75mol,则 y= ,z= ;
温度、压强恒定时,若 x=0.75mol,则 y= ,z ;
③温度、压强恒定时,x、y、z 应满足的关系是: 。
氧化还原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练习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化学反应中某元素由化合态变为游离态,该元素一定被还原了。
B、失电子能力难的原子获得电子的能力一定强。
C、金属单质在反应中只作为还原剂。
D、非金属单质在反应中办作为氧化剂。
2、盐酸具有的化学性质是( )
A、只有还原性 B、只有酸性
C、只有氧化性 D、有酸性、氧化性、还原性
3、下列粒子不具有氧化性的是( )
A、Cl-- B、Cl2 C、H+ D、O2
4、下列变化需要加入还原剂才能实现的是( )
A、MnO4 → MnO2 B、Cl-- → Cl2
C、H2S → SO2 D、Fe2+ → Fe
5、在反应 2KClO3===2KCl + 3O2↑中,电子转移的总数是( )
A、2 个 B、6 个 C、12 个 D、5 个
6、在黑火药发生爆炸时,可发生如下反应:2KNO3 + 3C + S = K2S + N2↑+ 3CO2↑,则被氧化的元素为
( )
A、氧 B、碳 C、氮和硫 D、氮和碳
7、在反应 8NH3 + 3Cl2 = 6NH4Cl + N2 中,若有 56 克 N2 生成,则发生氧化反应的物质的质量是( )
A、68g B、71g C、102g D、272g
8、下列反应一定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A、化合反应 B、置换反应 C、分解反应 D、复分解反应
9、下列 Cl2 既表现氧化性又表现还原性的反应是( )
A、Cl2 + 2NaOH = NaCl +NaClO +H2O
B、2HClO === 2HCl + O2↑
C、Cl2 + 2Na === 2NaCl
D、MnO2 + 4HCl = MnCl2 + Cl2↑+ 2H2O
10、在反应 2KMnO4 = K2MnO4 + MnO2 + O2↑中,还原产物是( )
A、K2MnO4 B、MnO2 C、O2 D、KMnO4
11、根据反应式:① 2Fe3+ + 2I- = 2Fe2+ + I2 ② Br2 + 2Fe2+ = 2Fe3+ + 2Br-可判断离子的还原性从强到
弱的顺序是( )
A、Br- 、Fe2+ 、Cl- B、I- 、Fe2+ 、Br-
C、Br- 、I- 、Fe2+ D、Fe2+ 、I- 、Br-
12、在 3Cl2 + 6KOH = KClO3 + 5KCl + 3H2O 的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的质量比为( )
A、1:5 B、5:1 C、1:1 D、2:1
13、在反应 Fe2O3 + 3CO === 2Fe + 3CO2 中, 是氧化剂, 是还原剂; 元素被氧化,
元素被还原; 是氧化产物, 是还原产物。
14、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2FeCl3 + 2KI = 2FeCl2 + 2KCl + I2
5NH4NO3 = 4N2↑+ 9H2O + 2HNO3
H2S + H2SO4(浓) = S↓ + SO2↑+ 2H2O
15、G、Q、X、Y、Z 均为氯的含氧化合物,我们不了解它们的化学式,但知道它们在一定条件下具有如
下的转换关系(未配平):
①G→Q+NaCl ②Q+H2O→X+H2 ③Y+NaOH→G+Q+H2O ④Z+NaOH→Q+X+H2O
这五种化合物中氯的化合价由低到高的顺序是( )
(A)QGZYX (B)GYQZX (C)GYZQX (D)ZXGYQ
16、根据下面三个化学方程式:I2+SO2+2H2O=H2SO4+2HI 2FeCl2+Cl2 = 2FeCl3
2FeCl3+2HI= 2FeCl2+2HCl+I2 有关物质的还原性强弱的顺序是( )
(A)I->Fe2+>Cl->SO2 (B)Cl->Fe2+>SO2>I- (C)Fe2+>I->Cl->SO2 (D)SO2> I->Fe2+>Cl-
17、已知:AgF+Cl2+H2O→AgCl+AgClO3+HF+O2 (未配平),配平后,若 Cl2 的系数为 a,则 AgF 的系
数为____________,若 AgClO3 的系数为 b,O2 的系数为 c,则 AgCl 的系数为_______.
18、按反应式 N2H5++4Fe3+→4Fe2++Y+…,在水溶液中,N2H5+离子将 Fe3+还原为 Fe2+,做为 N2H5+离子的氧化
产物,Y 可能是 。
19、(1)实验室用二氧化锰跟浓盐酸反应制取氯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
(2)KMnO4 是常用的氧化剂,在酸性条件下,MnO4-被还原为 Mn2+,用高锰酸钾跟浓盐酸在室温下制氯气的反
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历史上曾用"地康法"制氯气,这一反应是用 CuCl 2 做催化剂,在 450℃利用空气中的氧气跟氯化氢反应制
氯气,这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氯元素的化合价的变化看,以上三种方法的共同点是 。
(5)比较以上三个反应,可认为氧化剂的氧化能力从强到弱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录像用的高性能磁粉,主要材料之一是由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学式为 CoxFe3-xO3+x 的化合物,已知氧为-2 价,
钴和铁可能是呈现+2 价或+3 价,且上述化合物中,每种元素只能有一种化合价,则 x 的值为 ,铁的化
合价为 ,钴的化合价为 。
21、把熔化的 AlCl3、MgCl2、NaCl 串联在电路中,通电一段时间后,在电极上析出的三种金属的物质的
量之比是 。
22、将 0.04molKMnO4 固体加热,一段时间后,收集到 amol 气体,此时 KMnO4 的分解率为 x,在反应后
的残留固体中加入足量的浓盐酸,又收集到 bmol 气体,此时 Mn 元素全部以 Mn2+存在于溶液中,试回答
下列问题:
①a+b= (用 x 表示)
②当 x= 时,a+b 取最小值,且最小值是 。
③当 a+b=0.09 时,加热后所得残留固体的质量为 克。
23、 在一定条件下,氯酸钾与碘按下式发生反应:2KClO3+I2=2KIO3+Cl2,由此可推断下列相应结论不正
确的是
A.该反应庸置换反应 B.还原性 I2>Cl2
C.非金属性 I2>Cl2 D.氧化性:KClO3>I2
24、Se 是半导体,也是补硒保健品中的元素,工业上提取硒的方法之一是用 H2SO4 和 NaNO3 处理含 Se 的工
业废料,而得到亚硒酸(H2SeO3)和少量硒酸(H2SeO4),并使之富集,再将它们与盐酸共热,H2SeO4 转化为
H2SeO3,主要反应为:
2HCl+H2SeO4=H2SeO3+H2O+C12,
然后向溶液中通入 SO2,使硒元素还原为单质硒沉淀,据此正确的判断为
A.H2SeO4 的氧化性比 C12 弱
B.SO2 的还原性比 SeO2 弱
C.H2SeO4 的氧化性比 H2SeO3 强
D.浓 H2SeO4 的氧化性比浓 H2SO4 弱
氧化还原反应练习题 2009.12.9
1. (08 上海卷)下列物质中,只有氧化性、只有还原性,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的顺序排列的一组是
( A )
A.F2、K、HCl B.Cl2、Al、H2 C.NO2、Na、Br2 D.O2、SO2、H2O
2.(08 上海卷)已知在热的碱性溶液中,NaClO 发生如下反应:3NaClO=2NaCl+NaClO3。在相同条件下
NaClO2 也能发生类似的反应,其最终产物是( B )
A.NaCl、NaClO B.NaCl、NaClO3 C.NaClO、NaClO3 D.NaClO3、NaClO4
3.(07 全国卷 I)已知氧化还原反应:2Cu(IO3)2+24KI+12H2SO4 = 2CuI↓+13I2+12K2SO4+12H2O
其中 1 mol 氧化剂在反应中得到的电子为( B )
A.10 mol B.11 mol C.12 mol D.13 mol
4.(06 广东卷)下列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物质的量的之比为 1∶2 的是( A、D )
A.O3+2KI+H2O=2KOH+I2+O2 B.2CH3COOH+Ca(ClO)2=2HClO+Ca(CH3COO)2
C.I2+2NaClO3=2NaIO3+Cl2 D.4HCl+MnO2=MnCl2+Cl2↑+2H2O
5.(04 江苏卷)ClO2 是一种消毒杀菌效率高、二次污染小的水处理剂。实验室可通过以下反应制得 ClO2:
2KClO3+H2C2O4+H2SO4 = 2ClO2↑+2CO2↑+K2SO4+2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 )
A.KClO3 在反应中得到电子 B.ClO2 是氧化产物
C.H2C2O4 在反应中被氧化 D.1 molKClO3 参加反应有 2mol 电子转移
6.(04 北京卷)从矿物学资料查得,一定条件下自然界存在如下反应:
14CuSO4+5FeS2+12H2O=7Cu2S+5FeSO4+12H2SO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Cu2S 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 B.5molFeS2 发生反应,有 10mol 电子转移
C.产物中的 SO42-离子有一部分是氧化产物 D.FeS2 只作还原剂
7.(06 北京卷)已知:①向 KMnO4 晶体滴加浓盐酸,产生黄绿色气体;②向 FeCl2 溶液中通入少量实验①
产生的气体,溶液变黄色;③取实验②生成的溶液滴在淀粉 KI 试纸上,试纸变蓝色。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
A. 上述实验证明氧化性:MnO4->Cl2>Fe3+>I2 B.上述实验中,共有两个氧化还原反应
C. 实验①生成的气体不能使湿润的淀粉 KI 试纸变蓝 D.实验②证明 Fe2+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8.(08 全国理综Ⅱ卷)(NH4)2SO4 在高温下分解,产物是 SO2、H2O、N2 和 NH3。在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中,化学计量数由小到大的产物分子依次是( D )
A.SO2、H2O、N2、NH3 B.N2、SO2、H2O、NH3
C.N2、SO2、NH3、H2O D.H2O、NH3、SO2、N2
9.(08 海南卷)锌与很稀的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锌、硝酸铵和水。当生成 1 mol 硝酸锌时,被还原的硝酸的
物质的量为( D )
A.2mol B.1 mol C.0.5mol D.0.25mol
10.(05 江苏卷)Cu2S 与一定浓度的 HNO3 反应,生成 Cu(NO3)2、CuSO4、NO2、NO 和 H2O,当 NO2 和
NO 的物质的量为 1∶1 时,实际参加反应的 Cu2S 与 HNO3 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A )
A.1∶7 B.1∶9 C.1∶5 D.2∶9
11.(09 全国卷Ⅱ6)物质的量之比为 2:5 的锌与稀硝酸反应,若硝酸被还原的产物为 N2O,反应结束后
锌没有剩余,则该反应中被还原的硝酸与未被还原的硝酸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A )
A. 1:4 B.1:5 C. 2:3 D.2:5
12.(09 全国卷理综Ⅱ)含有 a mol FeBr2 的溶液中,通入 x mol Cl2。下列各项为通 Cl2 过程中,溶液内发
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其中不正确的是( B )
A.x=0.4a,2Fe2++Cl2=2Fe3++2Cl- B.x=0.6a,2Br-+ Cl2=Br2+2Cl-
C.x=a,2Fe2++2Br-+2Cl2=Br2+2Fe3++4Cl- D.x=1.5a,2Fe2++4Br-+3Cl2=2Br2+2Fe3++6Cl-
13.(09 上海卷 24)某反应中反应物与生成物有:AsH3、H2SO4、KBrO3、K2SO4、H3AsO4、H2O 和一种
未知物质 X。
(1)已知在反应中 KBrO3 得到电子,则该反应的还原剂是 AsH3 。
(2)已知 0.2mol KBrO3 在反应中得到 1mol 电子生成 X,则 X 的化学式为 Br2 。
(3)根据上述反应可推知 a、c 。
a.氧化性:KBrO3 > H3AsO4 b.氧化性:H3AsO4 > KBrO3
c.还原性: AsH3 > X d.还原性: X > AsH3
(4)将氧化剂和还原剂的化学式及其配平后的系数填入下列方框中:
8KBrO3+5AsH3 +4H2SO4= 4Br2 + 5H3AsO4+4K2SO4+4H2O
14.(08 上海卷)某反应体系的物质有:NaOH、Au2O3、Na2S4O6、Na2S2O3、Au2O、H2O。
(1)请将 Au2O3 之外的反应物与生成物及其配平后的系数分别填入以下空格内。
Au2O3+4Na2S2O3+2H2O = Au2O+2Na2S4O6+4NaOH
(2)反应中,被还原的元素是___Au____,还原剂是__ Na2S2O3___。
(3)纺织工业中常用氯气作漂白剂,Na2S2O3 可作为漂白后布匹“脱氯剂”,Na2S2O3 和 Cl2 反应的产物是
H2SO4、NaCl 和 HCl,则还原剂与氧化剂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1:4______。
15.(2006 上海卷)(1)请将 5 种物质:N2O、FeSO4、Fe(NO3)3、HNO3 和 Fe2(SO4)3 分别填入下面对应的
横线上,组成一个未配平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H2O
24FeSO4+30HNO3=8Fe2(SO4)3+8 Fe(NO3)3 +3N2O↑+15H2O
(2)反应物中发生氧化反应的物质 FeSO4 ,被还原的元素是 N 。
(3)反应中 1 mol 氧化剂 得到 (填“得到”或“失去”) 4 mol 电子。
(4)请将反应物的化学式及配平后的系数填入下列相应的位置中:
__________ + __________→
16.(2004 上海卷)某化学反应的反应物和产物如下:
KMnO4 + KI+ H2SO4→MnSO4 + I2 + KIO3 + K2SO4 +H2O
(1)该反应的氧化剂是 KMnO4 。
(2)如果该反应方程式中 I2 和 KIO3 的系数都是 5: KMnO4 的系数是 8 。
(3)如果没有对该方程式中的某些计量数作限定,可能的配平计量数有许多组。原因是该反应式含两
种氧化产物,两者的比例和氧化剂的用量都可发生变化
17.(2003 全国理综І)用下面两种方法可以制得白色的 Fe(OH)2 沉淀。
方法一:用不含 Fe3+的 FeSO4 溶液与用不含 O2 的蒸馏水配制的 NaOH 溶液反应制备。
(1)用硫酸亚铁晶体配制上述 FeSO4 溶液时还需加入稀 H2SO4 、 铁屑 。
(2)除去蒸馏水中溶解的 O2 常采用煮沸 的方法。
(3)生成白色 Fe(OH)2 沉淀的操作是用长滴管吸取不含 O2 的 NaOH 溶液,插入 FeSO4 溶液液面下,
再挤出 NaOH 溶液。这样操作的理由是避免生成的 Fe(OH)2 沉淀接触 O2 。
方法二:在如图装置中,用 NaOH 溶液、铁屑、稀 H2SO4 等试剂制备。
(1)在试管Ⅰ里加入的试剂是稀 H2SO4 、铁屑。
(2)在试管Ⅱ里加入的试剂是 NaOH 溶液 。
(3)为了制得白色 Fe(OH)2 沉淀,在试管Ⅰ和Ⅱ中加入试剂,打开止水夹,塞紧
塞子后的实验步骤是检验试管Ⅱ出口处排出的氢气的纯度。当排出的 H2 纯
净时,再夹紧止水夹。
(4)这样生成的 Fe(OH)2 沉淀能较长时间保持白色,其理由是试管Ⅰ中反应生
成的 H2 充满了试管Ⅰ和试管Ⅱ,且外界空气不容易进入。
CS2 是一种有恶臭气味的液体,将其滴入用硫酸酸化的 KMnO4 溶液中时生成单质硫并放出
CO2,当生成 0.5 mol CO2 时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是…( )
A.1 mol B.4 mol C.3 mol D.2 mol
解析:本题是根据信息判断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数目。由题意可知 CS2 被氧化生成
CO2 和 S,当生成 0.5 mol CO2 时,有 0.5 mol CS2 被氧化,依 ,可知
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 2 mol。
答案:D
第一节 氧化还原反应练习题
班级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下列反应一定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
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化合价发生变化
B.有单质产生的分解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
C.氧化剂在同一反应中既可以是反应物,也可以是生成物
D.还原剂在反应中发生还原反应
3.某元素在化学反应中由化合态变为游离态,则该元素( )
A.一定被氧化 B.一定被还原 C.既可能被氧化,也可能被还原 D.以上都不是
0
2
4
2
24
2SOCSC +→
+−+
4.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含金属元素的离子一定是阳离子
B、在氧化还原反应中,非金属单质一定是还原剂
C、某元素从化合态变为游离态时,该元素一定被还原
D、金属阳离子被还原不一定得到金属单质
5.下列关于氧化还原反应说法正确的是( )
A.肯定一种元素被氧化,另一种元素被还原
B.某元素从化合态变成游离态,该元素一定被还原
C.在反应中不一定所有元素的化合价都发生变化
D.在氧化还原反应中非金属单质一定是氧化剂
6.下列变化过程属于还原反应的是( )
A.HCl→MgCl2 B.Na→Na+ C.CO→CO2 D. Fe3+→Fe
7.下列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8.下列变化需要加入氧化剂的是( )
A S2-→HS- B.HCO3-→CO2 C.2 Cl-→Cl2 D. Cu2+→Cu
9.下列物质不能做还原剂的是( )
A. H2S B. Fe2+ C .Fe3+ D. SO2
10.下列各反应中,水只做氧化剂的是( )
A. C+ H2O = CO+ H2 B.2 H2O = 2 H2↑+ O2↑
C. Na2O + H2O =2NaOH D.CuO+ H2 = Cu+ H2O
11.下列反应中,水作为还原剂的是( )
A、Cl2 + H2O = HCl + HClO B、2Na2O2 + 2H2O = 4NaOH + O2
C、2F2 + 2H2O = 4HF + O2 D、2Na + 4H2O = 2NaOH + H2
12.P 单质在下列反应中 4P+3KOH+3H2O=3KH2PO2+PH3 的变化是( )
A.被氧化 B.被还原 C.既被氧化又被还原 D.既未被氧化又未被还原
13.在 H2SO3+2 H2S=3 H2O+3S 反应中,被氧化与被还原元素的质量比为( )
A.1:1 B.2:1 C.1:2 D.3:2
14.实现下列变化需要加入氧化剂的是( )
15.下列粒子中,既具有氧化性,又具有还原性的是( )
A.Mg B. Zn2+ C. Fe2+ D.HCl
16.在反应 中,还原产物是( )
17.下列变化中,需要加入氧化剂的是( )
18.为了治理废水中 Cr2O72-的污染,常先加入试剂使之变为 Cr3+,该试剂为( )
A、NaOH 溶液 B、FeCl3 溶液 C、明矾 D、Na2SO3 和 H2SO4
19.离子 M2O7X-与 S2-能在酸性溶液中发生如下反应:aM2O7X- +3S2- +cH+==2M3+ +eS +fH2O,则 M2O7X-中 M
的化合价为( )
A、+4 B、+5 C、+6 D、+7
20.对反应 H-+NH3==H2+NH2-的不正确说法( )
A、是置换反应 B、H-是还原剂
C、NH3 是氧化剂 D、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都是 H2
21、黑火药爆炸反应为:S+2KNO3+3C=K2S+3CO2 +N2。在该反应中,氧化剂是( )
①C ②S ③K2S ④KNO3 ⑤N2
A、①③⑤ B、②④ C、②④⑤ D、③④⑤
22.已知:Ni+CuSO4=NiSO4+Cu
Cu+2AgNO3=Cu(NO3)2+2Ag
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还原性:Ni>Cu>Ag B.氧化性:Ni2+ >Cu2+ >Ag+
C.还原性:NiZ2>X2>Y2,下列氧化还原反应能发生的是( )
A、2W- + Z2 = 2Z- +W2 B、2X- + Z2 = 2Z- + X2
C、2Y- + W2 = 2W- + Y2 D、2Z- + X2 = 2X- + Z2
24.硫化亚铁能与浓硫酸发生化学反应,下列方程式配平正确的是( )
A、2FeS+6H2SO4=Fe2(SO4)3+3SO2 +2S+6H2O
B、4FeS+18H2SO4=2Fe2(SO4)3+9SO2 +7S+18H2O
C、6FeS+16H2SO4=3Fe2(SO4)3+6SO2 +7S+16H2O
D、8FeS+18H2SO4=4Fe2(SO4)3+3SO2 +11S+18H2O
25.请把符合要求的化学反应方程式的编号填入括号内:
(1)既属于分解反应又是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2)属于化合反应,但不是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3)既属于化合反应,又是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4)属于分解反应,但不是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5)不属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A. 2NaHCO3 = Na2CO3+ CO2 + CO2↑
B.2Na+ Cl2 = 2NaCl
C.Zn+CuSO4=ZnSO4+Cu
D.
E.CaO+ CO2= CaCO3
F. 4FeS2+11O2 = 2Fe 2O3+8SO2
二、填空题
26.配平下列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回答有关问题.
(1) Cl2 + KOH → KCl + KClO3 + H2O
氧化剂 ,还原剂是 ;
(2) KClO3 + HCl → Cl2 + H2O + KCl
HCl 的作用是 ,被还原的元素是 .
27.油画的白色颜料含有 PbSO4,久置后会变成 PbS 使油画变黑,如果用双氧水擦拭则可恢复原貌.试写出
反应的方程式: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臭氧(O3)是一种有鱼腥气味的淡蓝色气体.它具有比 O2 更强的氧化性.已知臭氧能使湿的碘化钾淀粉试
纸变蓝,反应中有氧气产生.则反应的方程式是 ,反应中氧化产物是 ,
还原产物是 .
29.在反应 中,______元素的化合价升高,该元素的原子______电子,被
________;______元素的化合价降低,该元素的原子______电子,被_________;该反应中,___________
是氧化剂,___________是氧化产物。
30.分析下列变化过程,是氧化还是还原,再按要求填空:
(1)Fe→FeCl2,需加入______剂,如_______
(2)CuO→Cu,需加入_______剂,如_______
(3)HCl→H2,是______反应,HCl 是_____剂
31.现有微粒:①S,②S2-,③Na+ ④Fe2+ ⑤H+ ⑥Cu ⑦O2 ⑧HCl ⑨H2O,其中在反应中只能作还原剂
的是__________,既可作还原剂又可作氧化剂的是_______________,只能作氧化剂的是_____________
32 一些酸在反应中可以表现出多种性质,如:MnO2+4HCl(浓) == MnCl2+Cl2↑+2H2O 中的 HCl 既表现出酸
性又表现出还原性,分析下列反应中酸的作用.
(1) NaOH+HCl==NaCl+H2O
____________________
(2)C+2 H2SO4 == CO2↑+2 SO2↑+2H2O
_____________________
(3)Cu+4HNO3 (浓)==Cu(NO3)2+2 NO2↑+2H2O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3 有反应:RO3n-+6I -+6H+=R -+3 I2+3 H2O .则 RO3 n-中 R 化合价是______
三 写出符合下列条件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氧化还原反应的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指出还原剂.
1.有 H2O 生成的化合反应 2.有 H2O 生成的分解反应
3.把 Cu 片插入硝酸银溶液中 4.有 O2 生成的分解反应
5.有水 H2O 生成的置换反应 6.不是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氧原反应
7.是化合反应,也是氧化还原反应. 8.是分解反应,也是氧化还原反应.
参考答案
1、C 2、B 3、C 4、D 5、C6、D7、BD8、C9、C0、C1、C 12、C
13、B 14、D15、C 16、B17、A 18、D19、A20、C 21、B22、AD23、BC24、C25、DEBAF
26(1)Cl2 Cl2 (2)还原性和酸性,Cl
27. PbS+4 H2O2 =PbSO4+4H2O
28. O3+2KI+ H2O= O2+2KOH+I2
29.Al,失 6e- 被氧化,Fe 得 6e-被还原,Al,Al 2O3
30.(1) 氧化,HCl(2) 还原, H2(3) 还原, 氧化
31. ②S2-⑥Cu; ①S④Fe2+⑧HCl⑨H2O, ③Na+⑤H+⑦O2
32.(1) 酸性;(2) 氧化性(3)氧化性和酸性
33.+5
三.略
原电池
原电池知识总结和习题(多合一)
知识总结
原电池,是利用两个 电极之间金属性的不同,产生 电势差,从而使 电子的流动,产生电流.又称非蓄
电池,是电化电池的一种,其电化反应不能逆转,即是只能将 化学能转换为电能,简单说就即是不
能重新储存电力,与蓄电池相对。
将化学能转变成电能的装置。所以,根据定义,普通的干电池、燃料电池都可以称为原电池。
组成原电池的基本条件是:将两种活泼性不同的金属(或石墨)(Pt 和石墨为惰性电极,即本身不会
得失电子)用导线连接后插入电解质溶液中。电流的产生是由于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分别在两个电
极上进行的结果。一般情况下,原电池中,较活泼的金属做负极,较不活泼的金属做正极。负极本
身易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电子沿导线流向正极,正极上一般为电解质溶液中的阳离子得电子发生
还原反应。在原电池中,外电路为电子导电,电解质溶液中为离子导电。
原电池应用
(1)制造各类电池
原电池,一种将活性物质中化学能通过氧化还原反应直接转换成电能输出的装置。又称化学电
池。由于各种型号的原电池氧化还原反应的可逆性很差,放完电后,不能重复使用,故又称一次电
池。它通常由正电极、负电极、电解质、隔离物和壳体构成,可制成各种形状和不同尺寸,使用方
便。广泛用于工农业、国防工业和通信、照明、医疗等部门,并成为日常生活中收音机、录音机、
照相机、计算器、电子表、玩具、助听器等常用电器的电源。原电池一般按负极活性物质(如锌、
镉、镁、锂等)和正极活性物质(如锰、汞、二氧化硫、氟化碳等)分为锌锰电池、锌空气电池、
锌银电池、锌汞电池、镁锰电池、锂氟化碳电池、锂二氧化硫电池等。锌锰电池产量最大,常按电
解质分为氯化铵型和氯化锌型,并按其隔离层分为糊式电池和低极电池。以氢氧化钾为电解质的锌
锰电池,由于其负极(锌)的构造与其他锌锰电池不同而习惯上另作一类,称为 碱性锌锰电池,简称
碱锰电池[1],俗称碱性电池。
(2)金属的腐蚀与防护
①改变金属内部结构(如把钢中加 Cr、Ni 制成不锈钢)
②在金属表面覆盖保护层
a、在钢铁表面涂矿物性油脂、油漆或覆盖搪瓷、塑料等物质;
b、用电镀、热镀、喷镀的方法,在钢铁表面镀上一层不易被腐蚀的金属;
c、用化学方法使钢铁表面生成一层致密而稳定的氧化膜。(表面钝化)
③电化学保护法
a 外加电流的阴极保护法(把被保护的设备与外接电源的负极相连)
b 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被保护的设备与活泼的金属相连接)
(3)判断金属的活泼性
(4)加快反应速率
原电池表示方法
原电池的组成用图示表达,未免过于麻烦。为书写简便,原电池的装置常用方便而科学的符号
来表示。其写法习惯上遵循如下几点规定:
1. 一般把负极(如 Zn 棒与 Zn2+离子溶液)写在电池符号表示式的左边,正极(如 Cu 棒与 Cu2
+离子溶液)写在电池符号表示式的右边。
2. 以化学式表示电池中各物质的组成,溶液要标上活度或浓度(mol/L),若为气体物质应注明
其分压(Pa),还应标明当时的温度。如不写出,则温度为 298.15K,气体分压为 101.325kPa,溶液浓
度为 1mol/L。
3. 以符号“∣”表示不同物相之间的接界,用“‖”表示盐桥。同一相中的不同物质之间用“,”隔开。
4. 非金属或气体不导电,因此非金属元素在不同氧化值时构成的氧化还原电对作半电池时,
需外加惰性导体(如铂或石墨等)做电极导体。其中,惰性导体不参与电极反应,只起导电(输送
或接送电子)的作用,故称为“惰性”电极。
按上述规定,Cu-Zn 原电池可用如下电池符号表示:
(-)Zn(s)∣Zn2+ (C)‖Cu2+ (C)∣ Cu(s) (+)
理论上,任何氧化还原反应都可以设计成原电池,例如反应:
Cl2+ 2I- ═ 2Cl- +I2
此反应可分解为两个半电池反应:
负极:2I- ═ I2+ 2e- (氧化反应)
正极:C2+2e-═ 2Cl- (还原反应)
该原电池的符号为:
(-)Pt∣ I2(s)∣I- (C)‖Cl- (C)∣C2(PCL2) ∣Pt(+)
常见的原电池
常用原电池有锌-锰干电池、锌-汞电池、锌-银扣式电池及锂电池等。
1 锌-锰干电池:锌-锰电池具有原材料来源丰富、工艺简单,价格便宜、使用方便等优点,
成为人们使用最多、最广泛的电池品种。锌-锰电池以锌为负极,以二氧化锰为正极。按照基本结
构,锌-锰电池可制成圆筒形、扣式和扁形,扁形电池不能单个使用,可组合叠层电池(组)。按
照所用电解液的差别将锌-锰电池分为三个类型:
(1)铵型锌-锰电池:电解质以氯化铵为主,含少量氯化锌。
电池符号:(-) Zn│NH4Cl·ZnCl2│MnO2 (+)
总电池反应: Zn+2NH4Cl+2MnO2=Zn(NH3)2Cl2+2MnO(OH)
(2) 锌型锌-锰电池:又称高功率锌-锰电池,电解质为氯化锌,具有防漏性能好,能大功率
放电及能量密度较高等优点,是锌-锰电池的第二代产品,20 世纪 70 年代初首先由德国推出。与
铵型电池相比锌型电池长时间放电不产生水,因此电池不易漏液。
电池符号:(-) Zn│ZnCl2│MnO2 (+)
总电池反应(长时间放电):
Zn+2Zn(OH)Cl+6MnO(OH)=ZnCl2·2ZnO·4H2O+2Mn3O4
(3) 碱性锌-锰电池:这是锌-锰电池的第三代产品,具有大功率放电性能好、能量密度高和
低温性能好等优点。
电池符号:(-) Zn│KOH│MnO2 (+)
总电池反应: Zn+2H2O+2MnO2=2MnO(OH)+Zn(OH)2
锌-锰电池额定开路电压为 1.5V,实际开路电压 1.5-1.8V ,其工作电压与放电负荷有关,
负荷越重或放电电阻越小,闭路电压越低。用于手电筒照明时,典型终止电压为 0.9V,某些收音
机允许电压降至 0.75V。
2.锂原电池:又称锂电池,是以金属锂为负极的电池总称。锂的 电极电势最负相对分子质量
最小,导电性良好,可制成一系列贮存寿命长,工作温度范围宽的高能电池。根据电解液和正极物
质的物理状态,锂电池有三种不同的类型,即:固体正极—有机电解质电池、液体正极—液体电解
质电池、固体正极—固体电解质电池。Li—(CF)n 的开路电压为 3.3V,比能量为 480W·h·L-1,工
作温度在-55~70℃间,在 20℃下可贮存 10 年之久!它们都是近年来研制的新产品,目前主要用于
军事、空间技术等特殊领域,在心脏起搏器等微、小功率场合也有应用。
吸氧腐蚀
吸氧腐蚀 金属在酸性很弱或中性溶液里,空气里的氧气溶解于金属表面水膜中而发生的电化
腐蚀,叫吸氧腐蚀.
例如钢铁在接近中性的潮湿的空气中腐蚀属于吸氧腐蚀,其电极反应如下:
负极(Fe):2Fe - 4e = 2Fe2+
正极(C):2H2O + O2 + 4e = 4OH-
钢铁等金属的电化腐蚀主要是吸氧腐蚀.
吸氧腐蚀的必要条件
以氧的还原反应为阴极过程的腐蚀,称为氧还原腐蚀或吸氧腐蚀。发生吸氧腐蚀的必要条件是
金属的电位比氧还原反应的电位低:
氧的阴极还原过程及其过电位
吸氧腐蚀的阴极去极化剂是溶液中溶解的氧。随着腐蚀的进行,氧不断消耗,只有来自空气中
的氧进行补充。因此,氧从空气中进入溶液并迁移到阴极表面发生还原反应,这一过程包括一系列
步骤。
(1) 氧穿过空气/溶液界面进入溶液;
(2) 在溶液对流作用下,氧迁移到阴极表面附近;
(3) 在扩散层范围内,氧在浓度梯度作用下扩散到阴极表面;
(4) 在阴极表面氧分子发生还原反应,也叫氧的离子化反应。
吸氧腐蚀的控制过程及特点
金属发生氧去极化腐蚀时,多数情况下阳极过程发生金属活性溶解,腐蚀过程处于阴极控制之
下。氧去极化腐蚀速度主要取决于溶解氧向电极表面的传递速度和氧在电极表面上的放电速度。因
此,可粗略地将氧去极化腐蚀分为三种情况。
(1)如果腐蚀金属在溶液中的电位较高,腐蚀过程中氧的传递速度又很大,则金属腐蚀速度
主要由氧在电极上的放电速度决定。
(2)如果腐蚀金属在溶液中的电位非常低,不论氧的传输速度大小,阴极过程将由氧去极化
和氢离子去极化两个反应共同组成。
(3)如果腐蚀金属在溶液中的电位较低,处于活性溶解状态,而氧的传输速度又有限,则金
属腐蚀速度由氧的极限扩散电流密度决定。
扩散控制的腐蚀过程中,由于腐蚀速度只决定于氧的扩散速度,因而在一定范围内,腐蚀电流
将不受阳极极化曲线的斜率和起始电位的影响。
扩散控制的腐蚀过程中,金属中不同的阴极性杂质或微阴极数量的增加,对腐蚀速度的增加只
起很小的作用。
[解题过程]
影响吸氧腐蚀的因素
1. 溶解氧浓度的影响
2.温度的影响
3.盐浓度的影响 4.溶液搅拌和流速的影响
阴极控制原因 主要是活化极化:
=2.3RT lgiC/i°/αnF
主要是浓差极化:
=2.3RT/nFlg(1-iC/iL)
阴极反应产物 以氢气泡逸出,电极表面溶液得到
附加搅拌 产物 OH 只能靠扩散或迁移离开,无气泡逸出,得不到附加搅拌
析氢腐蚀
在酸性较强的溶液中发生电化腐蚀时放出氢气,这种腐蚀叫做析氢腐蚀。在钢铁制品中一般都
含有碳。在潮湿空气中,钢铁表面会吸附水汽而形成一层薄薄的水膜。水膜中溶有二氧化碳后就变
成一种电解质溶液,使水里的 H+增多。是就构成无数个以铁为负极、碳为正极、酸性水膜为电解
质溶液的微小原电池。这些原电池里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是:负极(铁):铁被氧化
Fe-2e=Fe2+;正极(碳):溶液中的 H+被还原 2H++2e=H2↑
这样就形成无数的微小原电池。最后氢气在碳的表面放出,铁被腐蚀,所以叫析氢腐蚀。
析氢腐蚀定义金属在酸性较强的溶液中发生电化腐蚀时放出氢气,这种腐蚀叫做析氢腐蚀。
析氢腐蚀与吸氧腐蚀的比较
比 较 项 目 析 氢 腐 蚀 吸 氧 腐 蚀
去极化剂性
质
带电氢离子,迁移速度和扩散能
力都很大
中性氧分子,只能靠扩散和对流传输
去极化剂浓
度
浓度大,酸性溶液中 H+放电 中性或碱性溶液中 H2O 作去极化剂 浓度不大,其溶解度通常随温度升
高和盐浓度增大而减小
原电池的形成条件
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原电池反应属于放热的氧化还原反应,但区别于一般的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电子转移不是通过氧化剂和还原剂之间的有效碰撞完成的,而是还原剂在负极上失电子发生氧化反
应,电子通过外电路输送到正极上,氧化剂在正极上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从而完成还原剂和氧化
剂之间电子的转移。两极之间溶液中离子的定向移动和外部导线中电子的定向移动构成了闭合回路,
使两个电极反应不断进行,发生有序的电子转移过程,产生电流,实现化学能向电能的转化。
从能量转化角度看,原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从化学反应角度看,原电池的原理
是氧化还原反应中的还原剂失去的电子经导线传递给氧化剂,使氧化还原反应分别在两个电极上进
行。
原电池的构成条件有三个:
(1)电极材料由两种金属活动性不同的金属或由金属与其他导电的材料(非金属或某些氧化
物等)组成。
(2)两电极必须浸泡在电解质溶液中。
(3)两电极之间有导线连接,形成闭合回路。
只要具备以上三个条件就可构成原电池。而化学电源因为要求可以提供持续而稳定的电流,所
以除了必须具备原电池的三个构成条件之外,还要求有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也就是说,化学
电源必须是原电池,但原电池不一定都能做化学电池。
形成前提:总反应为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
电极的构成:
a.活泼性不同的金属—锌铜原电池,锌作负极,铜作正极;b.金属和非金属(非金属必须能导
电)—锌锰干电池,锌作负极,石墨作正极;c.金属与化合物—铅蓄电池,铅板作负极,二氧化铅
作正极;d.惰性电极—氢氧燃料电池,电极均为铂。
电解液的选择:电解液一般要能与负极材料发生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
原电池正负极判断:
负极发生氧化反应,失去电子;正极发生还原反应,得到电子。
电子由负极流向正极,电流由正极流向负极。 溶液中,阳离子移向正极,阴离子移向负极
电极反应方程式的书写
负极:活泼金属失电子,看阳离子能否在电解液中大量存在。如果金属阳离子不能与电解液中
的离子共存,则进行进一步的反应。例:甲烷燃料电池中,电解液为 KOH,负极甲烷失 8 个电子
生成 CO2 和 H2O,但 CO2 不能与 OH-共存,要进一步反应生成碳酸根。
正极:①当负极材料能与电解液直接反应时,溶液中的阳离子得电子。例:锌铜原电池中,电
解液为 HCl,正极 H+得电子生成 H2。②当负极材料不能与电解液反应时,溶解在电解液中的 O2
得电子。如果电解液呈酸性,O2+4e-+4H+==2H2O;如果电解液呈中性或碱性,O2+4e-+2H2O==4
OH-。
特殊情况:Mg-Al-NaOH,Al 作负极。负极:Al-3e-+4OH-==AlO2-+2H2O;正极:2H2O+2e-==H2
↑+2OH-
Cu-Al-HNO3,Cu 作负极。
注意:Fe 作负极时,氧化产物是 Fe2+而不可能是 Fe3+;肼(N2H4)和 NH3 的电池反应产
物是 H2O 和 N2
无论是总反应,还是电极反应,都必须满足电子守恒、电荷守恒、质量守恒。
pH 变化规律
电极周围:消耗 OH-(H+),则电极周围溶液的 pH 减小(增大);反应生成 OH-(H+),则电极
周围溶液的 pH 增大(减小)。
溶液:若总反应的结果是消耗 OH-(H+),则溶液的 pH 减小(增大);若总反应的结果是生成
OH-(H+),则溶液的 pH 增大(减小);若总反应消耗和生成 OH-(H+)的物质的量相等,则溶液的 pH
由溶液的酸碱性决定,溶液呈碱性则 pH 增大,溶液呈酸性则 pH 减小,溶液呈中性则 pH 不变。
常用原电池方程式
1.Cu─H2SO4─Zn 原电池
正极: 2H+ + 2e- → H2↑
负极: Zn - 2e- → Zn2+
总反应式: Zn + 2H+ == Zn2+ + H2↑
2.Cu─FeCl3─C 原电池
正极: 2Fe3+ + 2e- → 2Fe2+
负极: Cu - 2e- → Cu2+
总反应式: 2Fe3+ + Cu == 2Fe2+ + Cu2+
3.钢铁在潮湿的空气中发生吸氧腐蚀
正极:O2 + 2H2O + 4e- → 4OH-
负极:2Fe - 4e- → 2Fe2+
总反应式:2Fe + O2 + 2H2O == 2Fe(OH)2
4.氢氧燃料电池(中性介质)
正极:O2 + 2H2O + 4e- → 4OH-
负极:2H2 - 4e- → 4H+
总反应式:2H2 + O2 == 2H2O
5.氢氧燃料电池(酸性介质)
正极:O2 + 4H+ + 4e- → 2H2O
负极:2H2 - 4e-→ 4H+
总反应式:2H2 + O2 == 2H2O
6.氢氧燃料电池(碱性介质)
正极:O2 + 2H2O + 4e- → 4OH-
负极:2H2 - 4e- + 4OH- → 4H2O
总反应式:2H2 + O2 == 2H2O
7.铅蓄电池(放电)
正极 (PbO2) :
PbO2 + 2e- + SO42- + 4H+ → PbSO4 + 2H2O
负极 (Pb) :Pb- 2e-+ (SO4)2-→ PbSO4
总反应式:
Pb+PbO2+4H++ 2(SO4)2- == 2PbSO4 + 2H2O
8.Al─NaOH─Mg 原电池
正极:6H2O + 6e- → 3H2↑ + 6OH-
负极:2Al - 6e- + 8OH- → 2AlO2- + 4H2O
总反应式:2Al+2OH-+2H2O==2AlO2- + 3H2↑
9.CH4 燃料电池(碱性介质)
正极:2O2 + 4H2O + 8e- → 8OH-
负极:CH4 -8e- + 10OH- → (CO3)2- + 7H2O
总反应式:CH4 + 2O2 + 2OH- == (CO3)2- + 3H2O
10.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
(Li2CO3 和 Na2CO3 熔融盐作电解液,CO 作燃料):
正极:O2 + 2CO2 + 4e- → 2(CO3)2- (持续补充 CO2 气体)
负极:2CO + 2(CO3)2- - 4e- → 4CO2
总反应式:2CO + O2 == 2CO2
11.银锌纽扣电池(碱性介质)
正极 (Ag2O) :Ag2O + H2O + 2e- → 2Ag + 2OH-
负极 (Zn) :Zn + 2OH- -2e- → ZnO + H2O
总反应式:Zn + Ag2O == ZnO + 2Ag
********************************************************************************************
习题 1
一选择题
1.下列各组成金属和溶液,能组成原电池的是 BD
A Cu、Cu、稀硫酸 B Zn、Cu、稀硫酸
C Cu、Zn、酒精 D Zn、Cu、CuSO4 溶液
2.有 a、b、c、d 四种金属。将 a 与 b 用导线联接起来,浸入电解质溶液中,b 不易腐蚀。将 a、b 分
别投入等浓度盐酸中,d 比 a 反应剧烈。将铜浸入 b 的盐溶液里,无明显变化。如果把铜浸入 c 的盐溶液
里,有金属 c 析出。据此判断它们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 B )
A dcab B. dabc C. dbac D. badc
3.在稀硫酸中放入一块镀层严重损坏的白铁片,放出气体的速率是 C
A 时快时慢 B 先慢后快 C 先快后慢 D 保持不变
4.将铁片和银片用导线连接置于同一稀盐酸溶液中,并经过一段时间后,下列各叙述正确的是
( D )
A. 负极有 Cl−逸出,正极有 H+逸出 B. 负极附近 Cl−的浓度减小
C. 正极附近 Cl−的浓度逐渐增大 D. 溶液中 Cl−的浓度基本不变
5.把铁钉和碳棒用铜线联接后,浸入 0.01 mol / L 的食盐溶液中,可能发生的现象是
( BE )
A 碳棒上放出氯气 B. 碳棒近旁产生 OH- C. 碳棒上放出氧气
D. 铁钉上放出氢气 E. 铁钉被氧化
6.钢铁发生吸氧腐蚀时,正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是 ( C )
A 2H++2e-=H2 B. Fe2++2e-=Fe(MCE975)
C. 2H2O+O2+4e-=4OH- D. Fe3++e-=Fe2+
7.某原电池的总反应是 Zn +Cu2+ =Zn2+ + Cu,该原电池的正确组成是 ( B )
A. B. C. D.
正 极 Zn Cu Zn Cu
负 极 Cu Zn Cu Zn
电解质溶液 CuCl2 CuCl2 ZnCl2 ZnCl2
8.钢铁发生电化学腐蚀时,负极发生的反应是 C
A 2H++2e H2 B 2H2O+O2+4e 4OH
C Fe―2e Fe2+ D 4OH―4e 2H2O+O2
9.等质量的两份锌粉 a 和 b,分别加入过量的稀硫酸中,a 中同时加入少量 CuSO4 溶液,下列各图中
表示其产生氢气总体积(V)与时间(t)的关系正确的是 ( A )
10.氢氧燃料电池是一种污染小,效率高的新型化学电源,可应用于航天器上。其总反应的化学方程
式为: 2H2 +O2 = 2H2O 该电池的负极反应式为可表示为 ( A )
A. 2H+-4e- = 4H+ B. 4H++4e- = 2H2
C. 2H2O+O2+4e- = 4OH- D. 4OH――4e- = 2H2O+O2
二填空题
1.用锌和稀硫酸反应制备硫酸锌晶体(ZnSO4·7H2O),问:
(1) 现有纯锌和含杂质的锌,你认为应该使用_____________;
(2) 如 果 锌 中 混 有 少 量 Fe 和 Cu 的 杂 质 , 对 产 品 质 量 ________( 填 有 或 无 ) 影 响 , 原 因 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如果稀硫酸中混有少量 CuSO4 ,对产品纯度_________(填有或无)影响,原因是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制备 ZnSO4·7H2O 时,① 使锌过量,② 使硫酸过量,③ 锌和硫酸按相同物质的量反应,你认
为应该采用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写出制备 ZnSO4·7H2O 的六个操作步骤,并指出每一步操作的目的:
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1)使用含杂质的锌; 纯锌与稀硫酸反应极慢,而含杂质的锌与稀硫酸反应较快,因为锌、杂质和
稀硫酸可以构成原电池。 (2)不会; 铜不与稀硫酸反应,可以滤去,铁虽然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
但锌比铁活动,可以把铁从硫酸锌中置换出来,最后亦可滤去。 (3)也不会;Cu2+可被 Zn 置换生成 Cu,
可以滤去。 (4)①; 锌除与稀 H2SO4 反应生成 ZnSO4 外,还要使其他杂质还原,锌过量还易于滤去。 (5)
①使过量的锌与稀硫酸反应; 生成 ZnSO4 ②过滤;除去未反应的锌和其它不溶性杂质 ③蒸发; 除去
大部分水,使溶液浓缩 ④冷却结晶; 温度降低,溶解度减小,使 ZnSO4·7H2O 结晶析出 ⑤过滤;
将晶体与溶液分离 ⑥干燥晶体; 除去晶体表面的附着水。
2.有人将铂丝插入氢氧化钾溶液中作电极,又在两个极片上分别通入甲烷和氧气则形成电池,从而
设 计 出 一 种 燃 料 电 池 。 该 电 池 中 通 甲 烷 的 铂 丝 为 ______ 极 , 发 生 的 电 极 反 应 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该 电 池 工 作 时 ( 放 电 ) 的 总 化 学 方 程 式 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电池工作时溶液的 pH 值将(填“不变”、“变大”、“变
小”)_____________。
2. 负极;CH4+10OH――8e-= +7H2O;CH4+2O2+2KOH=K2CO3+3H2O;变小CO3
2-
3.有人设计以 Pt 和 Zn 为电极材料,埋入人体内作为某种心脏病人的心脏起博器的能源。它依靠人体
内体液中含有一定浓度的溶解氧、H+和 Zn2+进行工作。请写出两极反应的方程式。
正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负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O2 +4H+ + 4e- = 2H2O;Zn-2e- = Zn2+
4.A、B、C、D 四种金属分别浸入稀硫酸中,A、B 产生气泡缓慢,C、D 产生气泡较剧烈。把 A、B
两金属用导线连接后浸入稀硫酸中,气泡从 A 金属片析出。把 C、D 两金属片用导线连接浸入稀硫酸组成
原电池时,电流由 C D。根据实验可知:A、B、C、D 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排列是 。
4 DCBA
5.我国首创以铝─空气─海水电池为能源的新型海水标志灯。 该灯以海水为电解质溶液,靠空气中
的氧气使铝不断氧化而产生电流。只要把灯放入海水中数分钟,就会发出耀眼的白光,其能量比干电池高
20─50 倍,请回 答:该电 源负极材 料是____________, 正极材料可 以用_________; 正极反应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负极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铝; 石墨; 2H2O+O2+4e−=4OH−;Al-3e−=Al3+。
6.市场上出售的“热敷袋”其主要成分是铁屑、炭粉、木屑和少量氯化钠、水等。“热敷袋”启用之
前用塑料袋使其与空气隔绝;启用时,打开塑料袋轻轻揉搓就会放出热量。使用完后,会发现有大量铁锈
存在。请回答下列问题:
1 “热敷袋”放出的热量是利用了铁 放出的热量;
2 炭粉的主要作用是 ;
3 加入氯化钠的主要作用是 ;
4 试写出有关的电极反应式和化学方程式
。
6 1 被氧化 2 与铁屑、NaCl 溶液构成原电池,加快铁屑的氧化作用 3 NaCl
溶于水,形成电解质溶液 4 负极:2Fe-4e-=2Fe2+;正极:2H2O+O2+4e-=4OH;4FeOH
3+O2+2H2O=4FeOH3
7.称取三份锌粉,分盛三支试管中,按下列要求另加物质后,塞上导管塞子,定时间测定生成氢气
体积。试管甲中加入 pH=3 的盐酸 50 mL,乙加入 pH=3 的醋酸 50 mL,丙加入 pH=3 的醋酸 50 mL 及
少量胆矾粉末。若反应终了,生成氢气一样多,且没有剩余的锌,请用>、=、<,回答:
(1) 开始时反应速率的大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2) 三支试管中参加反应的锌的质量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反应终了,所需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简要说明在反应过程中乙、丙速度不同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1) 甲=乙=丙 (2) 丙>甲=乙 (3)甲>乙>丙 (4) 两者虽浓度相同,但丙中有无数微电池的作
用,加快了锌跟酸反应的速率
8. 称取三份锌粉,分盛三支试管里,试管甲里加入 pH=3 的盐酸 50 mL,在试管乙里加入 pH=3 的
醋酸 50 mL,在试管丙里加入 pH=3 的醋酸 50 mL 及少量的铜粉。塞上导管塞子,定时测定生成氢气的体
积。若反应终了时,生成氢气一样多,且锌没有剩余。
(1) 请用 >、=、< 回答以下各问:
① 三支试管中参加反应的锌的质量为_____________;
② 反应终了时,所需反应时间的比较为____________________。
(2) 用文字简要说明:
① 反应所需时间最长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乙、丙反应速度同否?___________(填相同或不同),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1) ①甲=乙=丙 ②甲>乙>丙 (2) ①盐酸浓度低于 Hac,反应过程中,[H+]减少较 Hac 迅
速;浓度越低反应速度越慢,故盐酸(甲试管)反应时间最长。 ②不同;丙中有无数微电池加快了反应
速度。故丙>乙。
9.根据可逆反应: +2I−+2H+ +I2+H2O,设计如下图所示实验装置。B 烧杯中装
有 Na3AsO4 和 Na3AsO3 溶液,A 烧杯中装有 I2 和 KI 溶液。两烧杯中用一倒置的装有饱和 KI 溶液的 U 型
管相连,该装置称为盐桥,其作用是避免两烧杯中的溶液相混合,又能使两烧杯中的溶液因相连通而导电。
C1、C2 棒为惰性电极。进行如下操作:
(1) 向 A 溶液中逐滴加入浓 HCl,发现电流计指针发生偏转。
(2) 若改向 B 溶液中滴加 40%的 NaOH 溶液,发现电流计指针向相反方向偏转。
试回答以下问题:
(1) ① 两次操作中,电流计指针偏转方向相反,为什么?试用化学平衡原理解释之 。
② (1)操作过程中,C1 棒上发生的反应是 。
(2) 操作过程中 C2 上发生的反应是 。
3.(1) ① 由于 cH+的变化使平衡向不同方向移动,发生不同方向的反应,电子移动方向不同 ②
2I+2e=I2
(2) +H2O-2e= +2H+
***************************************************
习题 2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原电池是把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装置
B.原电池中电子流出的一极是正极发生氧化反应
C.原电池的两极发生的反应均为氧化还原反应
D.形成原电池后,原电池中的阳离子向正极移动
2.下列关于实验现象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把铜片和铁片紧靠在一起浸入稀硫酸中,铜片表面出现气泡
B.用铜板和锌板紧靠在一起浸入硫酸铜溶液,负极铜板质量增加
−3
4AsO −3
3AsO
−3
3AsO −3
4AsO
C.把铜片插入三氯化铁溶液中,在铜片表面出现一层铁
D.把锌粒放入盛有盐酸的试管中,加入几滴氯化铜溶液,气泡放出速率加快。
3.银锌电池广泛用作各种电子仪器的电源,它的充电和放电过程可以表示为:2Ag+Zn(OH)2 Ag2O+Zn
+H2O,在此电池放电时,负极上发生反应的物质是 ( )
A.Ag B.Zn(OH)2 C.Ag2O D.Zn
4.白铁皮发生析氢腐蚀,若有 0.2 摩电子发生转移,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有 6.5 克锌被腐蚀 B.2.8 克铁被腐蚀
C.正极上 H+被还原 D.在标准状况下有 2.24 升气体放出
5.铜片和锌片用导线连接后插入稀硫酸中,锌片是 ( )
A 阴极 B 正极 C 阳极 D 负极
6.有 a、b、c、d 四个金属电极,有关的反应装置及部分反应现象如下:
实验装置 部分实验现象
a 极质量减小,b 极质量增加
b 极有气体产生,c 极无变化
d 极溶解, c 极有气体产生
电流计指示在导线中电流从 a 极流向 d 极
由此可判断这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 ( )
A.a>b>c>d B.b>c>d>a C.d>a>b>c D.a>b>d>c
7.下列变化中属于原电池反应的是 ( )
A.白铁(镀 Zn 铁)表面有划损时,也能阻止铁被氧化
B.在空气中金属铝表面迅速被氧化形成保护膜
C.红热的铁丝与水接触表面形成蓝色保护层
D.在铁与稀 H2SO4 反应时,加几滴 CuSO4 溶液,可加快 H2 的产生
8.将两个铂电极插入 KOH 溶液中,向两极分别通入 CH4 和 O2,即构成甲烷燃料电池。已知通入 CH4
的一极,其电极反应式是:CH4+10OH――8e-=CO32-+7H2O;通入 O2 的另一极,其电极反应式是:O2+2H2
O+4e-=4OH-,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通入 CH4 的电极为负极 B.正极发生氧化反应
C.此电池工作时溶液中阴离子向负极移动 D.该电池使用一段时间后应补充 KOH
9.X、Y 两根金属棒插入 Z 溶液中构成如下图的装置,实验中电流表指针发
生偏转,同时 X 棒变粗,Y 棒变细,则 X、Y、Z 可能是下列中的 ( )
10.碱性电池具有容量大、放电电流大的特点,因而得到广泛应用。锌—锰碱性电池以氢氧化钾溶液为电
解液,电池总反应式为:Zn(s)+2MnO2(s)+H2O(l)=Zn(OH)2(s)+Mn2O3(s)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电池工作时,锌失去电子
B.电池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2MnO2(s)+H2O(1)+2e-=Mn2O3(s)+2OH-(aq)
C.电池工作时,电子由正极通过外电路流向负极
D.外电路中每通过 0.2mol 电子,锌的质量理论上减小 6.5g
11.某原电池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3++Fe=3Fe2+,不能实现该反应的原电池是
A. 正极为 Cu,负极为 Fe,电解质为 FeCl3 溶液
B. 正极为 C,负极为 Fe,电解质为 Fe(NO3)3 溶液
C. 正极为 Fe,负极为 Zn,电解质为 Fe2(SO4)3 溶液
D. 正极为 Ag,负极为 Fe,电解质为 CuSO4 溶液
编号 X Y Z
A Zn Cu 稀硫酸
B Cu Zn 稀硫酸
C Cu Ag 硫酸铜溶液
D Ag Zn 硝酸银溶液
12.燃料电池是利用燃料在燃烧过程中把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氢氧燃料电池的基本反应是:X 极:1/2O2(g)
+H2O(l)+2e-==2OH- Y 极:H2(g)+2OH-==2H2O(l)+2e-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X 是正极 B.Y 是正极
C.Y 极被还原 D.Y 极发生氧化反应
13.对于锌-铜-稀 H2SO4 组成的原电池装置中,当导线中有 1mol 电子通过时理论上的电极变化
①锌片溶解了 32.5g ②锌片增重 32.5g
③铜片上析出了 1g H2 ④铜片上析出 1molH2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14.炒过菜的铁锅未及时洗净(残液中含 NaCl),第二天便会因腐蚀出现红褐色锈斑。试回答:
(1)铁锅的锈蚀应属于______________,腐蚀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2)铁锅锈蚀的电极反应式为:负极 ,正极 。正负电极反应产物会继续发
生反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或化学方程式为
15.下图各容器中盛海水,铁会在其中发生变化。按铁极腐蚀的速度由快至慢的顺序为
16.在装有水的烧杯中,用线(绝缘)悬挂一个呈水平方向的由铁和银焊接而成的柱形金属棒,处于平衡状
态.如果向水中加入 CuSO4 溶液,(溶液的密度变化不考虑)
(1)片刻后可观察到的现象是(指悬吊的金属圈) ( )
A.铁圈和银圈左右摇摆不定 B.保持平衡状态不变
C.铁圈向下倾斜 D.银圈向下倾斜
(2)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是
。
17.在 A、B、C 三个烧杯中分别盛有同体积,同物质的量浓度的 NaNO3、HCl 和 KCl 溶液,如果 A、
B、C 杯中电极都为铁和石墨,并用导线连接,(不与电源相连。)则各杯中铁片受腐蚀情况(写明腐蚀类
型、快慢。)及原因是
。
18.市场出售的“热敷袋”其中的成分主要是铁粉、碳粉、木屑和少量氯化钠、水等。热敷袋用塑料袋密封,
使用时从袋中取出轻轻揉搓就会放出热量,用完后袋内有大量铁锈生成,回答下列各问:
(1)热敷袋放出的热是来自 。
(2)碳粉和氯化钠的作用分别是 。
(3)写出有关的电极反应式化学方程式 、
。
19.阿波罗宇宙飞船使用的是氢氧燃料电池,其电极反应为:2H2+4OH-→4H2O+4e-,2H2O+O2+4e-
→4OH-。在负极反应的物质是 ,负极发生的是 (填氧化或还原)反应,电池反应是
20.将洁净的金属片 Fe、Zn 、A、B 分别与 Cu 用导线连结浸在合适的电解质溶液里。实验并记录电压
指针的移动方向和电压表的读数如右表所示:
根据以上实验记录,完成以下填空:
(1)构成两电极的金属活动性相差越大,电压表的读数越
(填“大”、“小”)。
Zn、A、B 三种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
(2)Cu 与 A 组成的原电池, 为负极,此电极反应式为 。
(3)A、B 形成合金,露置在潮湿空气中, 先被腐蚀。
1---5 D BC D B D 6---10 C AD B D C 11---13 CD AD A
14.(1)电化学腐蚀;铁锅材料为铁合金,其中铁和少量碳及 NaCl 残液构成原电池。
(2)2Fe-4e-=2Fe2+;2H2O+O2+4e-=4OH-;
Fe2++2OH-=Fe(OH)2↓,4Fe(OH)2+O2+2H2O=4Fe(OH)3 2Fe(OH)3+(n-3)H2O=Fe2O3·nH2O
金属 电子流动方向 电压/V
Fe Fe → Cu +0.78
Zn Zn → Cu +1.10
A Cu → A -0.15
B B → Cu +0.3
15. B>A>C
16.(1)D
(2) 因原电池反应,铜将在银棒(正极)上析出而不是在铁棒上,所以应该是银棒下沉铁棒上升.
17.A、C 杯中发生吸氧腐蚀,较慢。
B 杯中发生析氢腐蚀,较快。
因为在正极夺电子的微粒和浓度都不相同,B 杯中[H+]大,所以反应快。而 A、C 杯中[O2]远小于[H
+],所以反应慢。
18.(1)原电池中的氧化反应
(2)碳粉:构成原电池的正极;NaCl:起电解质溶液的作用
(3)负极:2Fe-4e-=2Fe2+
正极:2H2O+O2+4e-=4OH-
Fe2++2OH-=Fe(OH)2↓ , 4Fe(OH)2+O2+2H2O=4Fe(OH)3 , 2Fe(OH)3+(n-3)H2O=Fe2O3·nH2O
19. H2 、、KOH ,氧化 ,2H2 +O2 ==2H2O
20.(1) 大 Zn>B>A
(2)Cu Cu →Cu2+ + 2e-
(3)B
1---5 D BC D B D 6---10 C AD B D C 11---13 CD AD A
14.(1)电化学腐蚀;铁锅材料为铁合金,其中铁和少量碳及 NaCl 残液构成原电池。
(2)2Fe-4e-=2Fe2+;2H2O+O2+4e-=4OH-;
Fe2++2OH-=Fe(OH)2↓,4Fe(OH)2+O2+2H2O=4Fe(OH)3 2Fe(OH)3+(n-3)H2O=Fe2O3·nH2O
15. B>A>C
16.(1)D
(2) 因原电池反应,铜将在银棒(正极)上析出而不是在铁棒上,所以应该是银棒下沉铁棒上升.
17.A、C 杯中发生吸氧腐蚀,较慢。
B 杯中发生析氢腐蚀,较快。
因为在正极夺电子的微粒和浓度都不相同,B 杯中[H+]大,所以反应快。而 A、C 杯中[O2]远小于[H
+],所以反应慢。
18.(1)原电池中的氧化反应
(2)碳粉:构成原电池的正极;NaCl:起电解质溶液的作用
(3)负极:2Fe-4e-=2Fe2+
正极:2H2O+O2+4e-=4OH-
Fe2++2OH-=Fe(OH)2↓ , 4Fe(OH)2+O2+2H2O=4Fe(OH)3 , 2Fe(OH)3+(n-3)H2O=Fe2O3·nH2O
19. H2 、、KOH ,氧化 ,2H2 +O2 ==2H2O
20.(1) 大 Zn>B>A
(2)Cu Cu →Cu2+ + 2e-
(3)B
习题 3
《原电池》练习题
1. 下列烧杯中盛放的都是稀硫酸,在铜电极上能产生 ( )
2. 如下图,下列装置属于原电池的是 ( )
3. 关于原电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构成原电池的电极是两种不同的金属
B.原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C.原电池负极发生的电极反应是还原反应
D.原电池的正极是还原剂,总是溶液中的阳离子在此被还原
4. 金属及其制品在腐蚀介质中很容易被腐蚀,其使用寿命大为降低。因此只有对腐蚀介质中的金属及其制
品采取防护措施,才能保证金属工艺设备的安全性和工农业生产的顺利进行。下面对金属及其制品的
防护措施中错误的是 ( )
A.铁锅用完后,用水刷去其表面的油污,置潮湿处保存
B.通过特殊工艺,增加铝制品表面的氧化膜
C.对于易生锈的铁制品(如防护网)要定期涂刷防护漆
D.把 Cr、Ni 等金属加入到普通钢里制成不锈钢
5. 某原电池总反应离子方程式为 2Fe3+ + Fe = 3Fe2+能实现该反应的原电池是( )
A.正极为铜,负极为铁,电解质溶液为 FeCl3 溶液
B.正极为铜,负极为铁,电解质溶液为 Fe(NO3)2 溶液
C.正极为铁,负极为锌,电解质溶液为 Fe2(SO4)3
D.正极为银,负极为铁,电解质溶液为 CuSO4
6. 下列关于实验现象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
A.铜锌组成的原电池中电子是从锌经过导线流向铜
B.把铜片和铁片紧靠在一起浸入稀硫酸中,铜片表面出现气泡
C.把铜片插入 FeCl3 溶液中,在铜片表面出现一层铁
D.把锌片放入盛有盐酸的试管中,加入几滴 CuCl2 溶液,气泡放出速率加快
7. 实验室中欲制氢气,最好的方法是 ( )
A.纯锌与稀硫酸反应
B.纯锌与浓硫酸反应
C.纯锌与稀盐酸反应
D.粗锌(含铅.铜杂质)与稀硫酸反应
8. 铁制品上的铆钉应该选用下列哪些材料制成 ( )
A.铅铆钉 B.铜铆钉 C.锌铆钉 D.锡铆钉
9. 由铜、锌和稀硫酸组成的原电池工作时,电解质溶液的 pH 怎样变化 ( )
A.不变 B.先变小后变大 C.逐渐变大 D.逐渐变小
10. 在以稀硫酸为电解质溶液的铜——锌原电池中,已知其电极反应分别为
锌片:Zn-2e- Zn2+;铜片:2H+ +2e- H2↑。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溶液的酸性逐渐增强
B.铜片逐渐溶解
C.溶液中 H+向锌片作定向移动
D.锌片是负极并被氧化
11. X、Y、Z 都是金属,把 X 浸入 Z 的硝酸盐溶液中,X 的表面有 Z 析出,X 与 Y 组成的原电池时,Y 为电
池的负极,则 X、Y、Z 三种金属的活动顺序为 ( )
A.X > Y > Z B. X > Z > Y C. Y > X > Z D. Y > Z > X
12. 把 a、b、c、d 四块金属浸入稀硫酸中,用导线两两相连组成原电池,若 a、b 相连时,a 为负极;c、
d 相连时,电流由 d 到 c;a、c 相连时, c 极上产生大量气泡;b、d 相连时,b 上有大量气泡产生,
则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 ( )
A.a>b>c>d B.a>c>d>b C.c>a>b>d D.b>d>c>a
13. 有A、B、C三种金属,两两分别接触并同处于稀H2SO4中,反应冒气泡,判断三种金属活动性顺
序 ( )
A.A>C>B B.B>A>C C.C>A>B D.C>B>A
14. 微型锂电池可作植入某些心脏病人体内的心脏起博器所用的电源,这种电池中的电解质是固体电解质
LiI,其中的导电离子是 I-.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
A.正极反应:2Li - 2e- = 2Li+
B.负极反应:I2 + 2e- = 2I-
C.总反应是:2Li + I2 = 2LiI
D.金属锂作正极
15. 下 图 为 氢 氧 燃 料 电 池 原 理 示 意 图 , 按 照 此 图 的 提 示 , 下 列 叙 述 不 正 确 的 是
( )
A. a 电极是负极
B. b 电极的电极反应为:4OH -4e = 2H2O
+O2
C. 氢氧燃料电池是一种具有应用前景的绿 色 电
源
D. 氢氧燃料电池是一种不需要将还原剂和氧化剂全部储藏在电池内的新型发电装置
16. 锌锰干电池在放电时,电池总反应方程式可以表示为:
Zn + 2MnO2 + 2NH4+ = Zn2+ + Mn2O3 + 2NH3 + H2O
在此电池放电时,正极(碳棒)上发生反应的物质是 ( )
A. Zn B. 碳棒 C. MnO2 和 NH4+ D. Zn2+ 和 NH4+
17. 氢氧燃料电池用于航天飞船,电极反应产生的水,经过冷凝后可用作航天员的饮用水,其电极反应如
下:负极:2H2 + 4OH- - 4e- = 4H2O 正极:O2 + 2H2O + 4e- = 4OH-
当得到 1.8L 饮用水时,电池内转移的电子数约为 ( )
A.1.8mol B.3.6mol C.100mol D.200mol
18. Li-Cd 池在现代生活中有广泛应用,它的充放电反应按下式进行:
Cd(OH)2 + 2Ni(OH)2 Cd + 2NiO(OH) + 2H2O
由此可知,该电池放电时的负极材料是 ( )
A.Cd(OH)2 B.Ni(OH)2 C.Cd D.NiO(OH)
19.一种新型燃料电池,它是用两根金属做电极插入 KOH 溶液中,然后向两极上分别通甲烷和氧气,其电
池反应为:X 极:CH4+10OH—8e-=CO32-+7H2O Y 极:4H2O+2O2+8e-==8OH-
下列关于此燃料电池的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通过甲烷的电极(X)为电池的负极,通过氧气的电极(Y)为电池正极
B.放电一段时间后,电解质溶液中 KOH 的物质的量改变
C.在标准状况下,通过 5.6L 氧气,完全反应后有 1.0mol 的电子发生转移
D.放电时,通过甲烷的一极附近的 pH 升高
20.下列有关纯铁的描述正确的是 ( )
A.熔点比生铁的低
B.与相同浓度的盐酸反应生成氢气的速率比生铁的快
C.在潮湿空气中比生铁容易被腐蚀
D.在冷的浓硫酸中可钝化
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
1
12 13 14
答案 A C B A A C D C C D C B D C
题号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B C D C D D
卤族元素
4-1 卤族元素习题
充电
放电
班级: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
一、选择题(每小题 5 分,共 25 分。每小题有 1~2 个正确答案)
1.下列关于氯水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新制氯水长期放置后颜色会逐渐褪色为无色
B.长期放置的氯水也能使有色布条褪色
C.长期放置的氯水中含有的 H+ 多于新制氯水
D.新制氯水中含有的阳离子只有 H+
2.如图所示,在 A 处通入氯气,关闭 B 阀时,C 处的红布条看不到明显现象;当打开 B 阀后,C 处
的红布条逐渐褪色。则 D 瓶中盛放的溶液可能是( )
A.浓硫酸 B.NaOH 溶液 C. H2O D.饱和氯化钠溶液
3.下列氯化物中,不能用金属与氯气直接化合而生成的是( )
A. B. C. D.
4.能与硝酸银反应,生成沉淀的是( )
A. B. C. D.
5.下列方程式正确的是( )
A. B.
C. D.
二、填空题(51 分)
6.氯气是一种有__________气味的_____色气体。实验室收集制备的氯气时,应采用______________方法
而不宜采用_________________方法,检验集气瓶中的氯气是否收集满的简单方法是 _______________。
7. 怎样用实验方法证明新制的氯水中存在的各种主要微粒?
Cl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H+: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l-: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HClO: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请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⑴铜在氯气中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红磷在氯气中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红磷在氯气中燃烧的演示实验中,应采用玻璃制的燃烧匙而不用铜制的燃烧匙来加热红磷。这是因
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氯气在工业上可用于制漂白粉,该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使用漂白粉时,为了
加 速 漂 白 作 用 , 可 以 在 漂 白 粉 中 加 入 少 量 ____________ 。 其 原 理 可 用 化 学 方 程 式 表 示 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漂白粉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________,它久置在空气中会变质,是
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三、实验题(12 分)
10.用 和浓盐酸制取纯净干燥的氯气,并让氯气与铜粉反应制取纯净的无水 ,装置如下图
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实验前检查整套装置的气密性的方法是 。
②B 中选用的试剂是饱和食盐水,其作用是 ;C 中选用的试剂是
,其作用是 。
③D 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将此生成物溶于少量水,得到 色溶液。
四、计算题(12 分)
11.用 87 克 Mn O2 与ρ=1.19 g/cm3,质量分数为 37%的浓盐酸 331.6mL 相混合后,加热.
写出反应方程式
试分析反应中可能产生氯气的量是多少?
12. 氯气通入石灰乳中得漂白粉,其主要成份是 Ca(OH)2. 3CaCl(ClO). nH2O ,现有一种漂白粉的有效氯
(过量 HCl 和漂白粉作用生成氯气的质量和漂白粉质量之比)为 35%,若漂白粉的组成和上述化学式相
符,则式中 n 值是多少?
参考答案
1.B 2. A、B 3. D 4. A 5. D
6. 有刺激性 黄绿色 向上排空气法 排水集气法 观察集气瓶中的颜色
7. Cl2: 观察氯水的颜色, 分子状态的 Cl2.
H+ : 石蕊试纸先变红(H+), 后褪色(HClO)
Cl-: AgNO3 溶液, 产生不溶于HNO3 的白色沉淀
HClO: 石蕊试纸褪色
8. ⑴Cu + Cl2 ==== CuCl2 ;
⑵ 2P + 3Cl2 == 2PCl3 2P + 5Cl2 == 2PCl5
⑶ 在红磷与氯气反应的过程中,将同时发生铜与氯气的反应,这将干扰对红磷与氯气反应时的实验
现象的观察。
9.2Ca(OH)2 + 2Cl2 === CaCl2 + Ca(ClO)2 + 2H2O
点燃
盐酸 Ca(ClO)2 + 2HCl == CaCl2 + 2HClO CaCl2 和 Ca(ClO)2
Ca(ClO)2 + H2O + CO2 == CaCO3↓ + 2HClO
10. 分析:①装置气密性的检查是在装置连接好后,而尚未放入药品之前进行的。装置气密性的检查中,
为使现象明显,可采用酒精灯加热烧瓶的方法,当烧杯中的导管口有气泡冒出时,停止加热,若导管口部
形成一段水柱,表明整套装置不漏气。
②B 中选用饱和食盐水除去 A 中产生的 中的杂质气体 ;C 中盛放浓硫酸,除去 中混
有的水蒸气。
③D 中发生如下反应:
将生成物 溶解于少量的水中,得到绿色的 溶液。
11.(1)MnO2 + 4HCl == MnCl2 + Cl2↑+ 2H2O
(2) 由于 MnO2 只能与浓盐酸反应产生 Cl2,随着反应进行,盐酸浓度逐渐降低,反应也随之停止.所
以产生 Cl2 的量将小于 71 克.
12. 解析:这是一道信息给予题,需要把原有知识和新信息结合起来加以运用,新信息有 3 个:
(1)漂白粉的成份是:Ca(OH)2. 3CaCl(ClO). nH2O
(2)有效氯=
(3)漂白粉与过量盐酸反应的方程式应为:
Ca(OH)2. 3CaCl(ClO). nH2O + 8HCl=4CaCl2 + (n+5)H2O + 3Cl2 ↑
455+18n 3×71
所以解出 n=8.5
答:n 值为 8.5。
《卤族元素》同步练习
一、 选择题:
1.将碘和砂子分离开的最好方法是 [ ]
A.升华 B.筛选 C.萃取 D.过滤
2.盛液溴的试剂瓶中要加入一定量的水,目的是 [ ]
A.制得溴水 B.比较水和液溴的密度 C.将液溴隔绝空气 D.防止液溴挥发
3.不能用玻璃瓶盛放的试剂是 [ ]
A.浓硫酸 B.烧碱溶液 C.盐酸 D.氢氟酸
4.实验室中不能用同种装置制备的气体是 [ ]
A.H2 和 CO2 B.HCl 和 HF C.Cl2 和 HCl D.HCl 和 HBr
5.下列气体中,不能用浓硫酸的是 [ ]
A.HF B.HCl C.HBr D.HI
6.不能用于从溴水中提取溴的试剂 [ ]
A.酒精 B.汽油 C.四氯化碳 D.烧碱溶液
7.下列气体中,无色但有毒的是 [ ]
A.CO B.Cl2 C.F2 D.HF
8.以下各组物质中同学用任何试剂,仅靠物质间两两反应的方法就可以相互鉴别的是[ ]
A.Cl2 HCl HBr B.HCl NaBr AgNO3 Na2CO3 四种溶液
C.NaCl NaBr NaI 三种溶液 D.HCl NaBr NaNO3 三种溶液
9.下列关于 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能发生升华现象 B.能使淀粉变蓝 C.有较强的还原性 D.呈紫黑色
10.下列物质中,长期露置在空气中,不会变质的是 [ ]
A.AgI B.漂白粉 C.食盐 D.次氯酸溶液
11.与其它物质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时,只能作氧化剂,不能作还原剂的物质是 [ ]
A.盐酸 B.氟气 C.碘晶体 D.水
12.下列物质中,不能使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的是 [ ]
A.氯水 B.碘化钾溶液 C.碘酒 D.溴水
13.向溴化钠、碘化钠的混合溶液中通入足量氯气,之后加热泪盈眶,将溶液蒸干,并灼烧片刻,最后残留的物质是
[ ]
A.NaCl B.NaCl、NaBr、NaI C.NaBr、NaI D.NaCl、I2
14.A、B、C 三支试管中分别盛有 、 、 的溶液,向 A 试管中加入淀粉溶液和新制氯水,溶液变成棕黄色,再将
此溶液倒入 C 试管中,无变化,则 A、B、C、试管中所盛离子的顺序是
[ ]
A. 、 、 B. 、 、 C. 、 、 D. 、 、
15.下列物质的水溶液,属于弱酸的是 [ ]
A.HF B.HCl C.HBr D.HI
16.向 CaCl2、MgBr2、KI 的混和溶液中通入 Cl2 后,若溶液中含有 Br2,则一定不会含有的是
[ ]
A.Iˉ B.Br2 C.Brˉ D. Clˉ
17.以下各组表示卤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变化规律中,错误的是 [ ]
A.得电子能力 F2>Cl2>Br2>I2 B.还原能力 Fˉ>Clˉ>Brˉ>Iˉ
C.稳定性 HF>HCl>HBr>HI D.酸性 HF>HCl>HBr>HI
18.1.8 克某金属在氯气中燃烧后,质量增加了 7.1 克,该金属是 [ ]
A.Ag B.Fe C.Al D.Na
19.有下列反应(其中 A、B、C、D 各代表一种元素)A:2Aˉ+B2=2Bˉ+A2 B:2Aˉ+C2=2Cˉ+A2 C:2Bˉ+C2=2Cˉ+B2 D:
2Cˉ+D2=2Dˉ+C2 其中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 ]
A.D>C>B>A B.A>B>C>D C.C>A>B>D D.B>D>C>A
20.现有 20%的盐酸 30g,把它配成 10%的盐酸,应选用的一组仪器是 [ ]
A.量筒、烧杯、玻璃棒 B.托盘天平、量筒、玻璃棒
C.托盘天平、烧杯、玻璃棒 D.量筒、托盘天平、烧杯
二、 填空题:
1.HF 的电子式为 ,它和玻璃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所以氢氟酸不能存放在玻璃器皿中。
2.将硝酸银溶液滴入溴化钠溶液中,产生 色沉淀,化学方程式为
,加入稀硝酸后,沉淀 溶解;此沉淀在室内放置一段时间后变
色,化学方程式为 。
三、 计算题:
1. 有硫化钠和氯化钠的混合物 10g,跟足量氯气反应后,经加热烘干得固体 6.46g。求原混合物中氯化钠的质量分
数。
2. 有 33.2gKClO3 和 MnO2 的混合物,加热一段时间后,质量变为 28.4g。冷却后,加入 200mL 水,搅拌后过滤,
向滤液中加入过量 AgNO3 溶液,可产生沉淀多少 g?滤纸上的沉淀与过量浓盐酸反应,可得 7.1g 氯气。求 KClO3 的分解率。
*****************************************************
第二节卤族元素同步练习
Ⅰ.学习重点:
1.掌握卤族元素性质变化的规律
2.了解可逆反应的涵义
3.掌握卤离子的检验方法
4.了解卤化银的性质、用途及碘与人体健康的有关知识
Ⅱ.学习难点:
卤族元素的性质比较及变化规律
Ⅲ.训练习题
一、选择题
1.卤族元素随核电荷数的增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单质的颜色逐渐加深 B.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逐渐增强
C.单质的熔点逐渐升高 D.单质的氧化性逐渐增强
2.砹(At)是卤素中核电荷数最多的元素,推测砹或砹的化合物下列性质错误的是( )
A.砹为有色固体 B.HAt 很稳定
C.AgAt 不溶于水 D.砹单质熔沸点比碘单质熔沸点高
3.按元素核电荷数递增的顺序,下列各项递变逐渐减弱或减小的是( )
A.卤素单质的氧化性 B.卤素阴离子的半径
C.卤素阴离子的还原性 D.卤化氢的稳定性
4.不能将溴水、碘水中的溴、碘萃取出来的溶剂是( )
A.四氯化碳 B.直馏汽油 C.酒精 D.苯
5.溴化碘(IBr)的化学性质与卤素单质相似,能与大多数金属反应生成金属卤化物,能与许多非金
属单质反应生成相应卤化物,能与水反应等。其与水反应的方程式为
IBr+H2O HBr+HIO 下列关于 IBr 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IBr 是一种有色物质
B.在许多反应中 IBr 是强氧化剂
C.在 IBr 与水的反应中,它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D.与 NaOH 溶液反应生成 NaIO
6.能用加热方法除去下列物质中括号内的杂质的是( )
A.KClO3(MnO2) B.Na2CO3(NaHCO3)
C.NaCl(KCl) D.KI(I2)
7.在甲、乙、丙三种溶液中各含一种卤素离子,往甲中加淀粉和氯水,则溶液变蓝色,再往丙中加
淀粉和氯水,无明显现象。则甲、乙、丙依次含有( )
A.Br-、I-、Cl- B.Cl-、I-、Br-
C.I-、Br-、Cl- D.Br-、Cl-、I-
8.向含有 NaBr、KI 的溶液中通入过量的 Cl2,然后将溶液蒸干,并灼烧固体,最后得到的物质是( )
A.KCl B.NaCl 和 KCl C.NaCl 和 KBr D.NaCl、KCl 和 I2
9.鉴别 NaCl、NaBr、NaI 三种溶液可以选用的试剂是( )
A.碘水、淀粉溶液 B.溴水、汽油
C.氯水、四氯化碳 D.硝酸银溶液、稀硝酸
10.下列方法可用于制备卤化氢气体的是( )
A.NaCl 与浓 HNO3 加热热制备 HCl
B.CaF2 与浓 H2SO4 加热制备 HF
C.NaBr 与浓 H3PO4 加热制备 HBr
D.NaI 与浓 H2SO4 加热制备 HI
11.取相同体积的 KI、Na2S、FeBr2 溶液,分别通入足量的 Cl2,当反应恰好完成时,消耗 Cl2 的体积
相同(同温、同压条件下),则 KI、Na2S、FeBr2 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是( )
A.1:1:2 B.2:1:3 C.6:3:2 D.3:2:1
12.氟化氢水溶液叫氢氟酸,它应贮存在( )
A.玻璃瓶中 B.铅容器中 C.瓷瓶中 D.塑料瓶中
13.某溶液中 Cl-、Br-、I-三者物质的量之比是 1:2:3,通入一定量的 Cl2,当反应完成后,该比值
变为 3:2:1,则反应的 Cl2 与原溶液中 I-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
A.1:2 B.1:3 C.1:4 D.1:6
14.下列各组溶液不用其他试剂,就可以将它们区别开的是( )
A.盐酸、NaOH、Na2CO3、Na2SO4
B.盐酸、AgNO3、NaOH、NaNO3
C.NaOH、MgSO4、Na2CO3、NaHSO4
D.BaCl2、Na2SO4、CaCl2、Ca(NO3)2
15.为实现中国 2000 年消除碘缺乏病的目标,卫生部规定食盐必须加碘,其中的碘以碘酸钾(KIO3)
形式存在。已知在溶液中 IO3-可和 I-发生反应:IO3-+5I-+6H+ 3I2+3H2O。根据此反应,可用试纸
和一些生活中常见的物质进行实验,证明在食盐中存在 IO3-。可供选用的物质有:①自来水;②蓝色石蕊
试纸;③碘化钾淀汾试纸;④淀粉;⑤食糖;⑥食醋;⑦白酒。进行上述实验时必须使用的物质是( )
A.①③ B.③⑥ C.②④⑥ D.①②④⑤⑦
16.方志敏烈士生前在狱中曾用米汤(内含淀粉)给鲁迅先生写信,鲁迅先生收到信后,为了看清信
中的内容,使用的化学试剂是( )
A.碘化钾 B.碘酒 C.溴水 D.碘化钾淀粉溶液
17.向碘化钾溶液中加入硝酸银溶液,直到完全反应时为止,结果反应后溶液的质量恰好等于反应前
原碘化钾溶液的质量。则加入硝酸银溶液的质量分数为( )
A .72.3% B.50% C.38.3% D.38%
18.在 3Cl2+6KOH KClO3+5KCl+3H2O 的反应中,当有 mg 的 Cl2 被氧化时,被还原的 Cl2 有( )
A.6m/35.5mol B.5m/71mol C.3mg D.5mg
19.向含有 20.6g NaBr 溶液中通入 Cl2 后,将溶液蒸干得固体 16.15g,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NaBr 全部转化为 NaCl B.50%的 Br-离子被氧化
C.Br-未被氧化 D.16.15g 固体由 NaCl 和 NaBr 组成
20.已知 Fe2+与 Cl2 在溶液中因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能共存,现将过量的 Cl2 通入 FeBr2 溶液中,下列
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2Fe2++4Br-+3Cl2 2Fe3++6Cl-+2Br2
B.2Fe2++2Br-+2Cl2 2Fe3++4Cl-+Br2
C.2Fe2++Cl2 2Fe3++2Cl-
D.2Br-+Cl2 Br2+2Cl-
二、填空题
21.现有以下几种溶液①NaCl②FeCl2③MgBr2④KI⑤NH4F 等
(1)能跟氯水混合而共存的是
(2)有跟溴水混合而共存的是
(3)能跟碘水混合而共存的是
(4)能跟硝酸混合而共存的是
22.久置的盛 KMnO4 溶液的滴瓶,瓶壁上沾有的褐色物质是 ,除去的方法是(用化学方程式
表示) 。
23.在金属卤化物中,能用于人工降雨的物质是 ,用于制作照相感光底片的物质是 。
24.盛有溴水的试管里加入过量镁粉,充分振荡、过滤,将滤液分装于 A、B、C 三支试管:
(1)A 试管中加入 AgNO3 溶液,现象是
(2)B 试管中加入氯水和 CCl4,振荡,现象是
(3)C 试管中加 NaOH 溶液,现象是
25.A、B、C、D、E、F 六种物质间的关系如下:
(1)A+KOH B+C+H2O
(2)D C+E
(3)D+C+H2SO4 A+F+H2O
已知 A 和 E 是单质,常温下是气体,F 是硫酸盐。写出六种物质化学式:A
B C D E F 。
26.根据右图的实验,填空和回答问题:
(1)烧瓶中所发生的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装置(B)的烧杯中冷水所起的作用是
装置(C)的烧杯中冷水所起的作用是
(2)进行此实验时,烧瓶内的橡皮塞最好用锡箔包住,用橡 皮管连接的两玻
璃管口要相互靠紧,这是因为
(3)装置(C)的烧杯中使用倒置漏斗可防止液体倒吸,试简述其原因 。
三、计算题
27.将一定量氯气通入 250ml KBr 溶液中,反应后将固体蒸干,测知所得固体中含溴元素 10g,且 K+
与 Cl-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2:1。求:
(1)通入氯气的体积(标准状况).
(2)原溴化钾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
28.293K 时,在 0.5L 饱和 Cu(IO3)2 溶液中,加入足量的 KI 和稀硫酸的混合液,充分反应后生成
CuI,K2SO4 和 H2O,反应方程式为:
2Cu(IO3)2+24KI+12H2SO4 2CuI↓+13I2+12K2SO4+12H2O
过滤除去 CuI 沉淀后,在溶液中滴入几滴淀粉溶液,溶液变蓝,再用 0.11mol/LNa0S2O3 溶液滴定,已
知滴定过程的反应是:
2Na2S2O3+I2 2NaI+Na2S4O6
当用去 117mL Na2S2O3 溶液时,溶液的蓝色恰好褪去。求在 293K 时,Cu(IO3)2 的溶解度为多少 g?
(设 293K 时,饱和 Cu(IO3)2 溶液的密度为 1g/cm3)
参考答案
△
催化剂
一、1.AC 2.B 3.AD 4.C 5.C 6.BD 7.C 8.B 9.CD 10.BC 11.C 12.BD 13.B 14.BC
15.B 16.B 17.A 18.BD 19.BD 20.A
二、21.(1)①⑤ (2)①③⑤ (3)①③④⑤ (4)① 22.MnO2 MnO2+4HCl(浓) MnCl2+Cl2
↑+2H2O 24.AgI AgBr 24.(1)生成淡黄色沉淀 (2)分层,下层橙红色 (3)生成白色沉淀 25.Cl2 KClO
KCl KClO3 O2 K2SO4 26.(1)NaBr+H2SO4(浓) NaHSO4+HBr↑ MnO 2+4HBr MnBr2+Br2 ↑
+2H2O,冷凝,吸收未冷凝的气体 (2)溴蒸气会腐蚀橡皮管 (3)当气体被吸收时,液体上升到漏斗中,
由于漏斗的容积大,导致烧杯中液面下降,使漏斗口脱离液面,漏斗中液体又流回烧杯内,从而防止了倒
吸。
三、27.(1)1.4L (2)1.0mol/L 28. 0.124g
金属及其化合物
专题 6 金属及其化合物
【课前练习】
1. (09 年北京理综·12)由短周期元素组成的中学常见无机物
A、B、C、D、E、X 存在如右图转化关系(部分生成物和
反应条件略去)。下列推断不正确的是
A.若 X 是 Na2CO3,C 为含极性键的非极性分子,则 A 一
定是氯气,且 D 和 E 不反应
B.若 A 是单质,B 和 D 的反应是 + =H2O+ ,则 E 一定能还原 Fe2O3
C.若 D 为 CO,C 能和 E 反应,则 A 一定为 Na2O2,其电子式是
D.若 D 为白色沉淀,与 A 摩尔质量相等,则 X 一定是铝盐
答案:A
2.(09 年广东文基·65)下列有关金属及其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1 L 生理盐水(0.9%NaCl 溶液)中含有 9 molNa+
B.出土的古代铜制品表面覆盖着铜绿,其主要成分是 CuO
C.装修门窗使用的铝合金材料的硬度比铝小,熔点比铝低
D.节日燃放的烟花是某些金属元素发生焰色反应所呈现出来的色彩
答案:D
3. (09 年上海化学·25)铁和铝是两种重要的金属,它们的单质及化合物有着各自的性质。
(1)在一定温度下,氧化铁可以与一氧化碳发生下列反应:
Fe2O3(s)+3CO(g) 2Fe(s)+3CO2(g)
△
△ △
−OH −
3HCO −2
3CO
①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 。
②该温度下,在 2L 盛有 Fe2O3 粉末的密闭容器中通入 CO 气体,10min 后,生成了单
质铁 11.2g。则 10min 内 CO 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
(2)请用上述反应中某种气体的有关物理量来说明该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
① ② 。
(3)某些金属氧化物粉末和 Al 粉在镁条的引燃下可以发生铝热反应。下列反应速率(v)和温度
(T)的关系示意图中与铝热反应最接近的是 。
(4)写出氢氧化铝在水中发生酸式电离的电离方程式: ,
欲使上述体系中 Al3+浓度增加,可加入的物质是 。
答案:(本题共 8 分)
(1)
(2)①CO 或(CO2)的生成速率与消耗速率相等;②CO(或 CO2)的质量不再改变(合理即给分)
(3)b
(4)Al(OH)3 H++AlO2-+H2O 盐酸(合理即给分)
4. 把铜粉和过量的铁粉加入到热的浓硝酸中,充分反应后,溶液中大量存在的金属阳离子是
( )
A.只有 Fe2+ B.只有 Fe3+
C.有 Fe2+和 Cu2+ D.有 Fe3+和 Cu2+
答案:A
【知识动脉】
知识框架
(1)金属钠及其化合物:
3
2
3
[CO ]
[CO] 0.015mol/(L min)⋅
(2)金属镁及其化合物:
(3)金属铝及其化合物:
(4)金属铁及其化合物
(5)金属铜及化合物
一、金属钠及化合物
(一)、金属钠
1. 钠:原子结构示意图:
核外电子排布式:
在周期表中位置:
2. 性质:(1).物理性质:
(2).化学性质:(完成下列方程式)
与非金属的反应(常温下 O2,点燃条件下与 O2)
与 H2O 的反应
与有机物的反应(与乙醇,与苯酚,与乙酸)
与盐溶液的反应(与硫酸铜溶液)
3.保存、制取、应用
例 1. (09 年上海化学·10)9.2g 金属钠投入到足量的重水中,则产生的气体中含有
A.0.2mol 中子 B.0.4mol 电子
+1
Cu
C CO H2 Fe NH3 C2H5OH
0
Cu
+2
Cu
O2 Cl2 H2SO4 HNO3 Fe3+ H2O2 KMnO4 K2Cr2O7
S
O2
Cl2
Rhttp://w
ww.ks5u.c
om/--CHOSO2
Cu
H+ H+
浓 HCl
C
CO
H2 I-
C.0.2mol 质子 D.0.4mol 分子
解析与评价:本题典型考察了单质钠与水反应的相关计算。9.2 克钠物质的量为 0.4mol,生成氢气
0.2mol,0.2mol 氢气分子中含有 0.4mol 电子,0.4mol 质子,0mol 中子,故只有 B 正确。
答案:B
【变式训练 1】下列关于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金属钠和氧气反应,条件不同,产物不同
B、钠钾合金通常状况下呈液态,可作原子反应堆的导热剂
C、钠的化学活泼性很强,少量的钠可保存在有机溶剂 中
D、由于钠比较活泼,所以它能从溶液中置换出金属活动顺序表中钠后面的金属
【变式训练 2】将少量金属钠分别投入下列物质的水溶液中,有气体放出,且溶液质量减轻的是( )
A. B. C. D.
(二)、钠的化合物
1.钠的氧化物(Na2O、Na2O2)
化学名称 Na2O Na2O2
俗名
颜色/状态/稳定性
电子式
与水重要
反应 与 CO2
例 2. (08 年全国理综 I·6)在溶液中加入足量 Na2O2 后仍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A. 、Ba2+、 、 B.K+、 、 、
C.Ca2+、Mg2+、 、 D.Na+、 、 、
解析与评价:本题典型考察 Na2O2 与水反应的性质。Na2O2 与水反应方程式:
2Na2O2+2H2O=4NaOH+O2,显然 A 中 NH4+与 OH-不能共存,C 中 Ca2+、Mg2+、
与 OH-不能共存, D 中 O2 可以将 氧化,故只能选 B。
答案:D
【变式训练 3】(08 北京卷)1mol 过氧化钠与 2mol 碳酸氢钠固体混合后,在密闭的容器中加热充分反应,
排出气体物质后冷却,残留的固体物质是( )
A.Na2CO3 B.Na2O2 Na2CO3
C.NaOH 、Na2CO3 D.Na2O2 、NaOH Na2CO3
例 3. 2.1g 和 组成混合气体与足量的 充分反应后,立即通入足量的 固体中,固体质量增
加 ( )
A.2.1g B.3.6 g C.7.2 g D.不可确定
解析与评价:本题是有关氧化钠的计算,解决它主要是建立思维模型, 和 与 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4CCl
HCl NaOH 2 4K SO 4CuSO
+
4NH −Cl −
3NO −
2AlO −Cl −2
4SO
−
3NO −
3HCO −Cl −2
3CO −2
3SO
−
3HCO
−2
3SO
CO 2H 2O 2 2Na O
CO 2H 2O
, 、 跟 的 反 应 分 别 为 :
, 。从 4 个化学方程式可以看
出:增加的质量恰好为 和 混合气体的质量,即
答案 : A
【变式训练 4】 200℃时,11.6g 由 CO2 和 H2O 组成的混合气体与足量的 Na2O2 充分反应后,固体质量增
加 3.6g,则原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 ( )
A.5.8 B.11.6 C.23.2 D.46.4
【变式训练 5】将含有 O2 和 CH4 的混合气体置于盛有 23.4 g Na2O2 的密闭容器中,电火花点燃,反应结束后,
容器内的压强为零(150℃),将残留物溶于水中,无气体产生。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原混合气体中 O2 和 CH4 的体积比为 2∶1 B.残留物只有 Na2CO3
C.原混合气体中 O2 与 CH4 的体积比为 1∶1 D.残留物只有 Na2CO3 和 NaOH
2.常见的钠盐(Na2CO3 和 NaHCO3)
碳酸钠 碳酸氢钠
俗名 苏打、纯碱 小苏打
色、态 通常以 Na2CO3·10H2O 存在,为无
色晶体,易风化失水为白色粉未
Na2CO3
白色粉未
水溶性 易溶于水 溶解度较碳酸钠小
热稳定性 稳定,受热为分解 2NaHCO3
Na2CO3+CO2↑+H2O
与盐酸反应 慢 Na2CO3+HCl=NaCl+NaHCO3
Na2CO3+2HCl=2NaCl+CO2↑+
H2O
快 NaHCO3+HCl=
NaCl+CO2↑+H2O
与碱反应 Na2CO3+Ca(OH)2=CaCO3+2N
aOH
NaHCO3+NaOH=
Na2CO3+H2O
相互
转化
用途 重要的化工原料,用于玻璃、
造纸、纺织、洗涤剂等的生产
食品工业,泡沫灭火剂等
例 4.(09 年全国理综卷 I·11)微粒检验某含有 NaHCO3 杂质的 Na2CO3 样品的纯度,现将 w1g 样品加热,
其质量变为 w2g,则该样品的纯度(质量分数)是
A. B. C. D.
解析与评价:本题考察了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相互转化,属于容易题。碳酸氢钠加热分解方程式如下:
2NaHCO3=Na2CO3+H2O+CO2,
2*84 62
84*2*(w1-w2) /62 (w1-w2)
2 22 2CO O CO+ =点燃
2 2 22 2H O H O+ =点燃
2CO 2H 2 2Na O
2 2 2 2 3 22 2 2CO Na O Na CO O+ = + 2 2 2 22 2 4H O Na O NaOH O+ = + ↑
CO 2H 2
2 2 2 3 2 2, 2HCONa O Na CO Na O NaOH→ →
1
12
31
5384
w
ww −
1
21
31
)(84
w
ww −
1
12
31
4273
w
ww −
1
12
31
84115
w
ww −
Δ
Na2CO3 NaHCO3
酸
加热或碱
纯度=1- 84*2*(w1-w2) /62w1=
答案:A
【变式训练 6】有关纯碱和小苏打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等质量的 Na2CO3、NaHCO3 分别与足量稀 H2SO4 反应,NaHCO3 产生的 CO2 多
B.等质量的 Na2CO3、NaHCO3 分别与足量的同种盐酸反应,NaHCO3 消耗的盐酸多
C.向 NaHCO3 溶液中滴入 Ba(OH)2 溶液无沉淀,而 Na2CO3 溶液中加入 Ba(OH)2 溶液出现白色沉淀
D. Na2CO3 和 NaHCO3 都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氢氧化钠反应
例 5.(常州一中 2009 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三化学期初试卷) 我国化工专家侯德榜的“侯氏制碱法”曾为世界
制碱工业做出了突出贡献。他以 NaCl、NH3、CO2 等为原料先制得 NaHCO3,进而生产出纯碱。有关反应
的化学方程式为:
NH3+CO2+H2O======NH4HCO3
NH4HCO3+NaCl ====== NaHCO3↓+NH4Cl ;
2NaHCO3 ====== Na2CO3+CO2↑+H2O
(1)碳酸氢铵与饱和食盐水反应,能析出碳酸氢钠晶体的原因是 (填字母标号)。
a.碳酸氢钠难溶于水 b.碳酸氢钠受热易分解
c.碳酸氢钠的溶解度相对较小,所以在溶液中首先结晶析出
(2)某探究活动小组根据上述制碱原理,进行碳酸氢钠的制备实验,同学们按各自设计的方案实验。
① 一位同学将二氧化碳气体通入含氨的饱和食盐水中制备碳酸氢钠,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图中夹持、
固定用的仪器未画出)。
试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Ⅰ)乙装置中的试剂是 ;
(Ⅱ)丁装置中稀硫酸的作用是 ;
(Ⅲ)实验结束后,分离出 NaHCO3 晶体的操作是 (填分离操作的名称)。
② 另一位同学用图中戊装置(其它装置未画出)进行实验。
(Ⅰ)实验时,须先从 管通入 气体,再从 管中通入 气体;
(Ⅱ)有同学建议在戊装置的 b 管下端连接己装置,理由是 ;
(3)请你再写出一种实验室制取少量碳酸氢钠的方法:
解析与评价:本题将侯氏制碱法作为试题的载体,主要考察了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性质、转化等内容,同
1
12
31
5384
w
ww −
时融合了实验的基本原理,操作、探究内容,属于中等难度试题。(1)问中考察碳酸氢钠与碳酸
钠的溶解度,(2)问考察了基本实验原理、操作、评价等问题,乙中试剂的选择主要考虑从甲装
置中出来的气体,含有氯化氢气体的二氧化碳,故要除去氯化氢,因此选择饱和碳酸氢钠溶液。
丁的作用是用来除去尾气,尾气应该包含氨气和二氧化碳,而稀硫酸只能吸收氨气。分离碳酸氢
钠晶体的操作从题目中可知道分离的是固液混合物,最优的当然是过滤。(3)通入气体需注意先
通入氨气,在通入二氧化碳,可以提高二氧化碳的吸收率,进而提高碳酸氢钠的产率
答案 :
(1)c
(2)①(Ⅰ)饱和碳酸氢钠溶液;
(Ⅱ)吸收未反应的 NH3(答“防止倒吸”或“吸收 CO2”不给分));
(Ⅲ)过滤
②(Ⅰ)a、NH3, b、CO2;
(Ⅱ)增大气体与溶液接触面积,提高 CO2 吸收率;
(3)用碳酸氢铵与适量饱和食盐水反应。(或往烧碱溶液中通入过量 CO2 ;往饱和 Na2CO3 溶液中通入
过量 CO2 等。其他合理方法均可)
【变式训练 7】我国化学侯德榜(右图)改革国外的纯碱生产工艺,生产流程可简要表示如下:
(1) 上述生产纯碱的方法称 ,副产品的一种用途为 。
(2) 沉淀池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 。
(3) 写出上述流程中 X 物质的分子式 。
(4) 使原料氯化钠的利用率从 70%提高到 90%以上,主要是设计了 (填上述流程中的编号)的循环。
从沉淀池中取出沉淀的操作是 。
(5)为检验产品碳酸钠中是否含有氯化钠,可取少量试样溶于水后,再滴加
。
(6) 向母液中通氨气,加入细小食盐颗粒,冷却析出副产品,通氨气的作用有 。
(a) 增大 NH4+的浓度,使 NH4Cl 更多地析出
(b) 使 NaHCO3 更多地析出
(c) 使 NaHCO3 转化为 Na2CO3,提高析出的 NH4Cl 纯度
答案:
(1)联合制碱法或侯德榜制碱法、化肥或电解液或制药等(其他合理答案均给分)
(2)NH3 + CO2 + H2O + NaCl → NH4Cl + NaHCO3↓
CO2
Na2CO3
X
食盐水
循环 II
循环 I
母液
(提取副产品)
煅烧炉合成氨厂 沉淀池
NH3
NH3
或 NH3 + CO2 + H2O → NH4HCO3 NH4HCO3 + NaCl → NaHCO3↓ + NH4Cl
(3)
(4) I 过量稀硝酸和硝酸银溶液
(5)a、c
3. 氢氧化钠(NaOH)
氢氧化钠是中学阶段最为常见的强碱,是一种白色片状晶体,易吸水潮解。
例 6. 含 8.0gNaOH 的溶液中通入一定量 H2S 后,将得到的溶液小心蒸干,称得无水物 7.9g,则该无水物
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 ( )
A.Na2S B.NaHS C.Na2S 和 NaHS D.NaOH 和 NaHS
解析与评价:本题是一个常规极限法解答题,但仅凭文字计算很容易漏掉一种情况而导致错选,若用图象
法和极限法结合解答,则直观明了。数形结合应该是考生处理问题的有效方式。由于不能确定 H2S 是
否过量,因此假设有下列几种情况
若 NaOH 全生成 Na2S 时 Na2S 的质量为 8/40*78*1/2g=7.8g
全生成 NaHS 时 Na2S 的质量为 8/40*56g=11.2g 而 NaOH 的质量为 8g 而得到无水物的质量为 7.9g。
7.8<7.9<8,7.8<7.9<11.2 所以无水物中可能为 Na 2S 和 NaOH 或 Na2S 和 NaHS,所以无水物中一定
有 Na2S。
答案:A
【变式训练 8】有 50mLNaOH 溶液,向其中逐渐通入一定量的 CO2,随后取此溶液 10mL 将其稀释到
100mL,并向此稀释后的溶液中逐滴加入 0.1mol/L 的 HCl 溶液,产生的 CO2 气体体积(标准状况下)与
所加入的 HCl 的体积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试分析:
⑴NaOH 在吸收 CO2 气体后,在甲、乙两种情况下,所得溶液中存在的溶质是
甲: 其物质的量之比是:
乙: 其物质的量之比是:
⑵且在两种情况下产生的 CO2 气体(标准状况)各是甲: mL;乙: mL。
⑶原 NaOH 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若以 Na2O2 固体溶于水配得 100mL 溶液
需 Na2O2 g
答案:⑴NaOH,Na2CO3;1:1;NaHCO3 和 Na2CO3;1:1;⑵56mL;112mL;⑶0.75mol/L;2.93g
【小结】
有关钠的化合物的混合物的计算:
(1).NaHCO3 和 Na2CO3 固体混合物加热。仅发生反应 2NaHCO3 Na2CO3+CO2↑+H2O,反应的差量
即为分解产生的 H2O 和 CO2,由差量法求解.
(2)amolNa2O2 和 bmolNaHCO3 固体混合物在密闭容器中加热
发生的反应按下列方式处理:2NaHCO3 Na2CO3+CO2↑+H2O↑分解产生的 CO2 与 Na2O2 反应完
后,若 Na2O2 过量,H2O 再与 Na2O2 反应.
①当 a/b<1/2 时,剩余固体为 Na2CO3,排出气体为 O2、H2O、CO2
②当 a/b=1/2,剩余固体为 Na2CO3,排出气体为 O2、H2O
③当 1/21:1,按反应①和②由差量法求
算,质量减少由两部分组成:NaHCO3+NaOH===Na2CO3+H2O 产生的水和由 2NaHCO3 Na2CO3+
CO2↑+H2O↑生成的 H2O 和 CO2.
补充:碱金属元素性质的相似性和递变性
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碱金属性质相似均为银白色金属
B.按原子序数增加则碱金属的密度依次增大
C.钠可保存在煤油中而锂不能
D.碳酸氢盐的溶解度大于其正盐的溶解度
答案:C
解析:
由于未深入研究个别碱金属的性质,仅按碱金属的相似性和递变性推导而产生错误。碱金属中铯为微
具浅黄色的金属,故 A 不正确;钾的密度为 0.86g/cm3,比 Na 的密度 0.97g/cm3 小而有特殊性,B 也不正
确;锂的密度为 0.53g/cm3,比煤油密度小,可浮于煤油上,所以锂要用密度更小的石蜡同保存,C 对;碳
酸氢盐一般比其对应的正盐易溶,但 NaHCO3 例外,D 不正确
点评:碱金属元素单质的化学性质:
1)相似性:碱金属元素在结构上的相似性,决定了锂、钠、钾、铷、铯在性质上的相似性,碱金属
都是强还原剂,性质活泼。具体表现在都能与 、 、水、稀酸溶液反应,生成含 ( 为碱金属)
的离子化合物;他们的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均是强碱;
2O 2Cl R+ R
2)递变性: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加,电子层数递增,原子半径渐大,失电子渐易,还原性渐强,又决
定了他们在性质上的递变性。具体表现为:①与 反应越来越剧烈,产物越来越复杂,②与 反应越
来 越 剧 烈 , ③ 随 着 核 电 荷 数 的 增 强 , 其 最 高 价 氧 化 物 对 应 的 水 化 物 的 碱 性 增 强 :
。
(注:以上可作为两课时完成)
二、金属镁、铝及化合物
(一)、金属镁及化合物
镁:原子结构示意图:
核外电子排布式:
在周期表中位置:
性质:(1).物理性质:
(2).化学性质:(完成下列方程式)
与非金属的反应(O2、N2、Cl2)
与 H2O(热水)的反应
与 CO2 的反应
与酸的反应
与盐溶液的反应(与硫酸铜溶液)
镁的工业制备:
例 7. (2007 年高考海南)下列溶液能与镁反应生成氢气的是( )
A. 氯化铵溶液 B. 氢氧化钠溶液
C. 碳酸钾溶液 D. 饱和石灰水
解析与评价:本题考查学生对元素及其化合物性质的理解,主要考查 Mg 与酸反应。氯化铵溶液水解
呈酸性,所以答案为 A
答案:A
【变式训练 9】 (2006 广东)等量镁铝合金粉末分别与下列 4 种过量的溶液充分反应,放出氢气最多的是
( )
A.2mol.L-1H2SO4 溶液 B.18 mol·L-1H2SO4 溶液
C.6 mol.L-1KOH 溶液 D.3 mol·L-1HNO3 溶液
(二)、金属铝及化合物
1. 铝:原子结构示意图:
核外电子排布式:
在周期表中位置:
性质:(1)物理性质:
(2)化学性质:(完成下列方程式)
2O 2H O
CsOH RbOH KOH NaOH LiOH> > > >
与非金属的反应(O2、Cl2)
与酸的反应
与碱的反应
与盐溶液的反应(与 FeCl2 溶液)
与三氧化二铝的反应
铝的工业制备:
练习:(09 年山东理综·31)
金属铝的生产是以 Al2O,为原料,在熔融状态下进行电解:2Al2O3 4Al+3O2↑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冰晶石(Na3AIF6)的作用是 。
(2)电解生成的金属铝是在熔融液的 (填“上层”或“下层”)。
(3)阴极和阳极均由 材料做成;电解时不断消耗的电极是 (填“阳极”或“阴极”)。
(4)铝是高耗能产品,废旧铝材的回收利用十分重要。在工业上,最能体现节能减排思想的是将回
收铝做成 (填代号)。
a.冰晶石 b.氧化铝 c.铝锭 d.硫酸铝
答案:(1)降低 Al2O3 的熔化温度 (2)下层(3)碳素(或石墨) 阳极(4)c
2. 铝的化合物
铝三角
写出上述相关方程式:
铝的化合物相关图像
例 8. (08 年广东化学·6)相同质量的下列物质分别与等浓度的 NaOH 溶液反应,至体系中均无固体物质,
消耗碱量最多的是
A.Al B.Al(OH)3 C.Al Cl3 D.Al2O3
【变式训练 10】(09 年四川理综·11)向 m g 镁和铝的混合物中加入适量的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生成标准
状况下的气体 b L。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 c mol/L 氢氧化钾溶液 V mL,使金属离子刚好沉淀完全,得
到的沉淀质量为 n g。再将得到的沉淀灼烧至质量不再改变为止,得到固体 p g。则下列关系不正确的是
A. B.
C.n=m+17Vc D. <p<
通电,Na3AlF6
750℃~970℃
1000
11.2
bc V
=
125
Vcp m= +
5
3
17
9 m
例 9. 将 a 克 Fe2O3、Al2O3 样品溶解在过量的 200mL Ph=1 的硫酸溶液中,然后向其中加入 NaOH 溶液使
Fe3+、Al3+刚好完全沉淀,用去 NaOH 溶液 100 mL,则 NaOH 溶液的浓度为( )
A.0.1 mol.L-1 B.0.2 mol.L-1
C.0.4 mol.L-1 D.0.8 mol.L-1
解析与评价: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铝的重要两性化合物(氧化铝、氢氧化铝)性质的理解和迁移、推理、
分析问题的能力。由题意及氧化物、氢氧化铝的两性可知,要使 Fe3+、Al3+刚好完全沉淀,则须使溶液中
的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量相等。
由题目中反应式可知,溶解 1 mol Fe2O3 所消耗的氢离子数与沉淀 2 mol Fe3+所消耗的氢氧根离子数相等。
同理,Al2O3 也如此。故只要控制酸中的氢离子数与碱中所含氢氧根离子数相等即可使 Fe3+、Al3+刚好完
全沉淀
答案:B
【变式训练 11】(湖南长沙一中 09 高三化学第五次月考)下列实验中产生的现象与对应图形(纵坐标 n 均
表示产生的 Al(OH)3 的物质的量)不相符的是
A.在 AlCl3 溶液中滴加氨水至过量 B.向 NaOH 溶液中滴加 AlCl3 至过量
C.向 NaAlO2 溶液中滴加盐酸至过量 D.向 H2SO4 溶液中加入 NaAlO2 溶液至过量
【小结】
铝及其化合物常见题型的计算公式如下:
I. 与 NaOH 反应生成沉淀的质量
①当 时, 。
②当 时, 。
③当 时, 。
+3Al
3:1)OH(n:)Al(n 3 ≥−+ )g)(OH(n26783
)OH(n])OH(Al[m 3
−
−
=×=
3:1)OH(n:)Al(n4:1 3 << −+ )g)](OH(n)Al(n4[78])OH(Al[m 3
3
−+ −=
4:1)OH(n:)Al(n 3 ≤−+ 0])OH(Al[m 3 =
n(AlCl3)
n
n(NH3·H2O)
n
n(HCl)
n
n(NaAlO2)
n
II. 与强酸( )反应生成沉淀的质量
①当 时, 。
②当 时, 。
③当 时, 。
III. 的混合溶液与 反应时,求 的物质的量。
若 与 的反应关系如下图,则
①
②
IV. 明矾 溶液与 溶液反应生成沉淀的质量。
①当 时, ;
②当 时, ;
③当 时, 。
(注:以上可作为 2 课时)
三、铁铜及化合物
(一)铁、铜单质
铁:原子结构示意图:
核外电子排布式:
在周期表中位置:
铜:原子结构示意图:
核外电子排布式:
在周期表中位置:
铁的性质:(1).物理性质:
(2).化学性质:(完成下列方程式)
与非金属的反应(O2、Cl2、S)
与酸的反应(盐酸、硫酸、硝酸)
与水蒸汽的反应
与盐溶液的反应(与 FeCl3 溶液,CuSO4 溶液)
发生吸氧腐蚀的反应
铜的性质:(1)物理性质:
(2)化学性质:(完成下列方程式)
−
2AlO +H
1)H(n:)AlO(n 2 ≥+− )g)(H(n78])OH(Al[m 3
+=
1)H(n:)AlO(n4:1 2 << +− 26])OH(Al[m 3 = )g)](H(n)AlO(n4[ 2
+− −
4:1)H(n:)AlO(n 2 <+− 0])OH(Al[m 3 =
++ 32 AlMg 、 −OH ++ 32 AlMg 、
++ 32 AlMg 、 −OH
mol)ab()Al(n 3 −=+
mol2
b3a4)Mg(n 2 −=+
]OH12)SO(KAl[ 224 ⋅ 2)OH(Ba
3
2
])OH(Ba[n
n
2
≥明矾 ])OH(Ba[n285m 2=沉淀
3
2
])OH(Ba[n
n
2
1
2
<< 明矾
明矾沉淀 n312])OH(Ba[n77m 2 +=
3
2
])OH(Ba[n
n
2
≤明矾
明矾沉淀 n466m =
与非金属的反应(O2、Cl2、S)
与酸的反应(硫酸、硝酸)
与盐溶液的反应(与 FeCl3 溶液,硝酸银溶液)
(二)、铁铜的化合物
铁的三角转化
写出上述相关反应方程式
铁形成离子的检验(Fe3+、Fe2+)
Fe2+和 Fe3+的检验
(1)Fe2+的检验:
方法一:滴加 KSCN 溶液,无明显现象,再滴加新制氯水,溶液立即变红色。
方法二:滴加 NaOH 溶液,生成白色絮状沉淀,该沉淀迅速变为灰绿色,最后变为红褐色。
(2)Fe3+的检验:
方法一:滴加 KSCN 溶液或 NH4SCN 溶液,溶液立即变为血红色
方法二:滴加 NaOH 溶液,出现红褐色沉淀。
例 10.(08 北京卷)由 Fe2O3、Fe、CuO、C、Al 中的几种物质组成的混合粉末,取样进行下列实验(部分
产物略去):
(1)取少量溶液 X,加入过量的 NaOH 溶液,有沉淀生成。取上层清液,通入 CO2,无明显变化,说明
样品中不含有的物质是(填化学式)________________。
(2)Z 为一种或两种气体:
①若 Z 只为一种气体,试剂 a 为饱和 NaHCO3 溶液,则反应Ⅰ中能同时生成两种气体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若 Z 为两种气体的混合物,试剂 a 为适量的水,则 Z 中两种气体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
(3)向 Y 中通入过量的 Cl2,并不断搅拌,充分反应后,溶液中的阳离子是(填写离子符号)______。
(4)取 Y 中的溶液,调节 pH 约为 7,加入淀粉 KI 和 H2O2,溶液呈蓝色并有红褐色沉淀生成。当消耗 2molI-
时,共转移 3mol 电子,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另取原样品,加入足量稀硫酸充分反应,若溶液中一定不会产生 Y 中的红色固体,则原样品中所有
可能存在的物质组合是(各组合中物质用化学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根据题给物质,包括 Fe2O3,Fe,CuO,C,Al,根据(1)中现象,可知不含 Al,Y 为亚铁盐溶液,
固体为 Cu 和 Fe;Z 为一种气体时,浓酸为硫酸,其:C+2H2SO4(浓) CO2↑+2SO2↑+2H2O,通过碳
酸氢钠后,气体只有 CO2, 若是两种气体时,浓酸为硝酸,
C+4HNO3=CO2↑+4NO2↑+2H2O,通过水后,气体为 CO2 和 NO;向 Y 中通入过量氯气,生成的 FeCl3
逐渐与铁粉和铜粉反应生成 CuCl2 和 FeCl3,溶液阳离子为 Cu2+,Fe3+和 H+;氯化亚铁溶液中加淀粉碘
化钾和 H2O2 时,其反应为:2Fe2++3H2O2+4 =2Fe(OH)3↓+2I2;原样品中加足量稀硫酸,Y 溶液中不出
现红色固体,则原样品中不存在铁和铝,故其可能组合为:CuO 和 C 或 CuO、C 和 Fe2O3
答案:
【变式训练 12】(08 宁夏卷)某厂的酸性工业废水中含有一定量的 Fe3+、Cu2+、Au3+等离子。有人设计了
图中的工艺流程,利用常用的酸、碱和工业生产中的废铁屑,从废水中回收金,并生产一定量的铁红和氧
化铜。
填写下面空白:
(1)图中标号处需加入的相应物质分别是① 、② 、③ 、④ 、
⑤ 。
(2)写出①处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写出③处发生反
应的化学方程式 。
(3)铁红的化学式为 ;分别写出铁红和氧化铜在工业上的一种主要用途:铁
红 ;氧化铜 。
答案:(1)①铁屑;②稀硫酸;③稀硝酸;④氢氧化钠;⑤氢氧化钠。
(2)Fe+2H+=Fe2++H2↑;2Fe3++Fe=3Fe2+。
△
−I
①
工业废水
E F 铁红
A B
C
金
D 氧化铜
② ③
④
⑤
Cu2++Fe=Cu+Fe2+ ;2Au3++3Fe=2Au+3Fe2+。
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
(3)Fe2O3;用作红色涂料;用作制造铜盐的原料。
【变式训练 13】(08 江苏卷)根据下列框图回答问题(答题时,方程式中的 M、E 用所对应的元素符号表
示):
⑴写出 M 溶于稀 H2SO4 和 H2O2 混合液的化学方程式: 。
⑵某同学取 X 的溶液,酸化后加入 KI、淀粉溶液,变为蓝色。写出与上述变化过程相关的离子方程
式: 、 。
⑶写出 Cl2 将 Z 氧化为 K2EO4 的化学方程式: 。
⑷由 E 制备的 E(C2H5)2 的结构如右图,其中氢原子的化学环境完全相同。但早期人们却
错误地认为它的结构为: 。核磁共振法能够区分这两种结构。在核磁共
振氢谱中,正确的结构有 种峰,错误的结构有 种峰。
答案:⑴Cu + H2O2 + H2SO4 == CuSO4 + 2H2O
⑵4Fe2+ + O2 + 4H+ == 4Fe3+ + 2H2O 2Fe3+ + 2I— == 2Fe2+ + I2
⑶10KOH + 3Cl2 + 2Fe(OH)3 == 2K2FeO4 + 6KCl + 8H2O
⑷1;3
【小结】
学习铁及其化合物的性质要注意:
(1)抓价态:从铁元素三种价态的相互转化(铁三角关系)去认识铁及其化合物间的氧化—还
原反应规律.
(2)想属类:如铁是一种比较活泼的过渡金属,氧化亚铁、氧化铁为碱性氧化物,氢氧化
亚铁、氢氧化铁为不溶性弱碱,氯化铁为强酸弱碱盐,由此去分析理解它们各自所具有的性
质.
(注:以上可作为 2 课时)
【高考真题】
1. (09 年上海化学·15)镁和铝分别与等浓度、等体积的过量稀硫酸反应,产生气体的体积(V)与时间
(t)关系如右图。反应中镁和铝的
M
ºì É«½ðÊô
H2SO4
H2O2
MSO4
À¶É«ÈÜÒº
E
½ðÊô
M
X H2SO4
H2O2
Y KSCN ºì É«ÈÜÒº
Z
KOH
KOH
Cl2
K2EO4
E E
A.物质的量之比为 3︰2 B.质量之比为 3︰2
C.摩尔质量之比为 2︰3 D.反应速率之比为 2︰3
答案:A
2. (09 年上海化学·22)实验室将 9g 铝粉跟一定量的金属氧化物粉末混合形成铝热剂。发生铝热反应之
后,所得固体中含金属单质为 18g,则该氧化物粉末可能是
A.Fe2O3 和 MnO2 B.MnO2 和 V2O5
C.Cr2O3 和 V2O5 D.Fe3O4 和 FeO
答案:AD
3. (09 年北京理综·26))以富含硫酸亚铁的工业废液为原料生产氧化铁的工艺如下(部分操作和条件
略):
Ⅰ.从废液中提纯并结晶出 FeSO4·7H2O。
Ⅱ.将 FeSO4·7H2O 配制成溶液。
Ⅲ.FeSO4 溶液与稍过量的 NH4HCO3 溶液混合,得到含 FeC03 的浊液。
Ⅳ.将浊液过滤,用 90℃热水洗涤沉淀,干燥后得到 FeC03 固体。
ⅴ.煅烧 FeCO3,得到 Fe2O3 固体。
已知:NH4HCO3 在热水中分解。
(1)Ⅰ中,加足量的铁屑除去废液中的 Fe3+,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
(2)Ⅱ中,需加一定量硫酸。运用化学平衡原理简述硫酸的作用 。
(3)Ⅲ中,生成 FeCO3 的离子方程式是 。若 FeCO3 浊
液 长 时 间 暴 露 在 空 气 中 , 会 有 部 分 固 体 表 面 变 为 红 褐 色 , 该 变 化 的 化 学 方 程 式 是
。
(4)IV 中,通过检验 SO42-来判断沉淀是否洗涤干净。检验 SO42 的操作是
。
(5)已知煅烧 FeC0 3 的化学方程式是 4FeCO3+O2 2Fe2O3+4CO2。现煅烧 464.0 kg 的
FeCO3,得到 316.8 kg 产品。若产品中杂质只有 FeO,则该产品中 Fe2O3 的质量
是 Kg。(摩尔质量/g·mol-1:FeCO3 116 Fe2O3 160 FeO 72)
答案:(15 分)(1)Fe+2Fe3+=3Fe2+(2)加入硫酸,H+浓度增大,使 Fe2++2H2O Fe(OH)2+2H
+得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从而抑制 FeSO4 的水解(3)Fe2++2HCO3-=FeCO3↓+CO2↑+H2O 4FeCO3
+6H2O+O2=4Fe(OH)3↓+4CO2↑(4)取少量洗涤后的滤液放入试管中,滴加酸化的 BaCl2 溶液,若无白色
沉淀产生,则沉淀洗涤干净(5)288.0
4. (09 年福建理综·24)(13 分)
从铝土矿(主要成分是 Al2O3,含 SiO2、Fe2O3、MgO 等杂质)中提取两种工艺品的流程如下:
高温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流程甲加入盐酸后生成 Al3+的方程式为 。
(2)流程乙加入烧碱后生成 的离子方程式为 。
(3)验证滤液 B 含 Fe3+,可取少量滤液并加入 (填试剂名称)。
(4)滤液 E、K 中溶质的主要成份是 (填化学式),写出该溶液的一种用途 。
(5)已知 298K 时,Mg(OH)2 的容度积常数 Ksp=5.6×10-12,取适量的滤液 B,加入一定量的烧碱达到沉
淀溶液平衡,测得 pH=13.00,则此温度下残留在溶液中的 c(Mg2+) = 。
答案:(1)Al2O3+6H+ 2Al3++3H2O
(2)SiO2+2 +H2O
(3)硫氰化钾(或硫氰酸钾、苯酚溶液等合理答案:)
(4)NaHCO3;制纯碱或做发酵粉等合理答案:
(5)5.6×10-10mol/L
【课后练习】
1.试管中装有煤油和水的混合物,静置后放入一小块碱金属,可观察到金属块在煤油和水的界面附近上
下往复运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此碱金属可能为钾或钠
B.上下运动是由于该金属与水反应产生气体
C.反应一段时间煤油会燃烧
D.若是金属铷,则上下运动的幅度比钠大
2.①氧化钠、②氢氧化钠、③过氧化钠、④亚硫酸钠。各 1 摩尔上述固体物质,长期放置于空气中,最后
质量增加情况是(不考虑潮解因素)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②
C.②>①=③>④ D.④>②>③>①
3.实现 Al3++3 +6H2O=4Al(OH)3↓,正确的做法是
A.向铝盐溶液中不断加入纯碱溶液
B.向铝盐溶液中不断加入小苏打溶液
C.向烧碱溶液中不断滴入铝盐溶液
D.向铝盐溶液中不断滴入烧碱溶液
4.下列各组物质中的两种物质相互反应时,无论哪种物质过量,均可用一个离子方程式表示的是
A.硫酸与偏铝酸钠溶液 B.氯化铜溶液与氨水
−2
3SiO
−OH −2
3SiO
−
2AlO
C.苯酚钠溶液与二氧化碳 D.硝酸银溶液与烧碱
5.向含有 amol AlCl3 溶液中加入含有 bmol KOH 溶液,生成沉淀的物质的量可能是
①amol ②bmol ③a/3mol ④b/3mol ⑤0mol ⑥(4a-b)mol
A.①③④⑤⑥ B.①②③④⑤
C.①④⑤⑥ D.①④⑤
6.由 H2SO4、Al2O3、NaOH、Mg、Cl2 两两之间进行反应,可制得的正盐有
A.5 种 B.6 种 C.7 种 D.8 种
7.0.001mol 金属放入 10mL0.1mol/L 某酸溶液中,产生 22.4mL 氢气(标准状况),下列情况中一定不可能
的是
A.一价金属和一元酸 B.二价金属和二元酸
C.三价金属和二元酸 D.二价金属和一元酸
8.冶炼金属一般有下列四种方法:①焦炭法;②水煤气(或氢气,或一氧化碳)法;③活泼金属置换法;④
电解法。四种方法在工业上均有应用。古代有(Ⅰ)火烧孔雀石炼铜;(Ⅱ)湿法炼铜;现代有(Ⅲ)铝热法
炼铬;(Ⅳ)从光卤石中炼镁,对它们的冶炼方法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A.(Ⅰ)用① B.(Ⅱ)用②
C.(Ⅲ)用③ D. (Ⅳ)用④
9.将含 O2 和 CH4 的混合气体充入装有 23.4gNa2O2 的密闭容器中点燃,反应结束后,容器温度为 150℃,
压强为 0pa,将残留物溶于水无气体逸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原混合气体中 O2 和 CH4 的体积比为 2:1
B.原混合气体中 O2 和 CH4 的体积比为 1:2
C.残留固体中有 Na2CO3 和 NaOH
D.残留固体中只有 Na2CO3
10.将 5.6 g Fe 投入浓硝酸溶液,产生红棕色气体 A,把所得溶液减压蒸干,得到 20g Fe(NO3)2 和 Fe(NO3)3
的混合物,将该固体在高温下加热,得到红褐色的 Fe2O3 和气体 B,A、B 气体混合通入足量水中,在
标准状况下剩余气体的物质的量为
A.2240mL B.4480mL C.3360mL D.1120mL
11.将一定量的 NaOH 和 NaHCO3 的混合物 A,放在密闭容器中加热,充分反应后生成气体 V1L(V1≠0)。
将反应后的固体残渣 B 与过量盐酸反应,又生成 CO2V2L。(气体体积在标准状况下测定)
(1)B 的成分是______________。
A.Na2CO3 与 NaOH B.Na2CO3 与 NaHCO3
C.Na2CO3 D.NaOH
(2)A 中 NaOH 与 NaHCO3 共_____________mol;NaOH 与 NaHCO3 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_____。
12.把一支表面被氧化成 10.2g 氧化铝的铝条 A,放入 1L1.5mol/L 热氢氧化钠溶液中,过一段时间后取出
铝条,溶液质量增加了 12.6g,此时的溶液称为甲溶液,体积仍为 1L。再把另一支表面也被氧化的一定
量的铝条 B,放入 1L0.9mol/L 硫酸溶液中,过一会儿取出,其质量减小了 25.8g,溶液的质量增加了
25.2g,此时的溶液称为乙溶液,体积仍为 1L。回答下列问题:
(1)甲溶液的溶质是________________(写化学式),其物质的量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乙溶液的溶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化学式),其物质的量是__________。
(3)将甲、乙两溶液反应,若使滴加的量最少,而产生的沉淀最多,应将________溶液______L 滴加到
_________溶液(用“甲”或“乙”填写),产生的沉淀最多是_______g。
13.按下图要求写出下列两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属于离子反应的写出离子方程式。
(1)B→C+D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E→F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将等质量混合的铜、锌、铁三种金属组成的混合物 W g 加入到 FeCl3 和盐酸组成的混合液中,充分反
应后:
(1)若无固体剩余,则溶液中一定有的金属离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可能有的金属离子是
______。
(2)若剩余固体 W/3g,则溶液中金属离子一定有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定没有________________。
15.有 Ba(OH)2、NaHSO4、NaHCO3 三种溶液,已知其中两种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相同,且分别为另一种
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的 2 倍;若先将 NaHSO4 和 NaHCO3 溶液各 100 mL 混合反应后,再加入 Ba(OH)2
溶液 100mL,充分反应后,将生成的白色沉淀滤出,测得滤液中只含一种 NaOH 溶质,其物质的量的
浓度为 0.9mol/L(不考虑溶液混和时引起溶液体积的变化),试回答:
(1)通过分析,判断原 Ba(OH)2、NaHSO4、NaHCO3 三种溶液中哪两种溶液的物质的量的浓度不可能相
同? ,原因是 。
(2)Ba(OH)2、NaHSO4、NaHCO3 三种溶液可能的物质的量的浓度分别为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16.已知甲、乙、丙分别代表中学化学中的常见物质,请根据题目要求完成下列问题:
(1)甲的化学式为 RCl3,其溶液在加热蒸干并灼烧时可发生反应:
a.甲+H2O 乙+丙 b.乙 氧化物+H2O
①若甲为某用途广泛的金属元素的氯化物,其溶液在上述变化中生成的氧化物为红棕色
粉末,则该金属在周期表里的位置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若甲为某短周期金属元素的氯化物,则甲发生 a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
③将以上两种金属单质用导线连接,插入 NaOH 溶液构成原电池,则负极发生的电极反
应为:_______________。
(2)若甲、乙、丙均是短周期中同一周期元素形成的单质或化合物,常温下乙为固体单质,
甲和丙均为气态化合物,且可发生反应:甲+乙 丙。则:
①甲的结构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写出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
③写出向 200 mL 2 mol·L-1 的 NaOH 溶液中通入 6.72 L(标准状况)的气体甲发生完全反
应的总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A、B、C 都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无机物,它们和单质甲、乙、丙存在如下图所示的转化
关系(转化过程都不需要使用催化剂)。
完成下列问题:
(1)若甲是常见金属,乙是常见非金属固体单质,A、C 在常温下均为无色气体,且 A、
B、C、甲、乙、丙都由短周期元素组成,则 B 的电子式是__________。A 与甲反应的化
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上图所示的反应在水溶液中进行,甲在常温下为有色气体,乙在常温下为液体,丙
是生活中常见的金属,则:
①丙在周期表中所处的位置是____________。
②丙与 C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往 A 溶液中逐滴加入 NaOH 溶液时可能出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在化工实验中,要除去某些杂质离子,往往采用在一定条件下使杂质离子以 MxAy(DE4)z(OH)12 的形式
析出浅黄色晶体。M、A、D、E 代表四种元素。已知:
①x+y+z=12(x、y、z 均为正整数);
②取 9.7 克该化合物溶于水中,滴加用稀硝酸酸化的硝酸钡溶液,D、E 两元素完全转化成白色沉淀。
将沉淀过滤、洗涤、干燥称量其质量为 9.32 克;
③滤液中 A、M 以阳离子形式存在(未被硝酸氧化),用胶头滴管取滤液 2~3 滴于白色点滴板上,再
加 1~2 滴硫氰化钾溶液,滤液变成红色;
④往滤液中通入足量的 H2S 气体,使 A 离子完全被还原后,得到 0.96 克浅黄色沉淀。
试分析:(1)D 是__________,E 是__________,理由_______________。
(2)A 是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通过计算和推理确定 x=______、y=______、z=_______。该盐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
19.某工厂以精辉铜矿(主要成分为 Cu2S)为原料冶炼金属铜,在炼铜炉内发生如下反应(在高温条件下进行):
2Cu2S+3O2 = 2Cu2O+2SO2,2Cu2O+Cu2S = 6Cu+SO2
⑴若生产 38.4t 金属铜,需要含杂质 20%的精辉铜矿多少吨(设杂质不参加反应)?
⑵若⑴中产生的二氧化硫用于制硫酸,可生产 98%的硫酸多少吨(二氧化硫转化成三氧化硫的转化率
为 92%,三氧化硫的吸收率为 98%)?
⑶今将 a mol Cu2S 与 b mol 空气(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 20%)在密闭容器中高温加热,设反应前容器内
的压强为 P1,反应结束后冷却到原来温度,容器内的压强为 P2,请完成下列表格。
【参考答案】
1.CD 2.B 3.C 4.CD 5.A 6.C 7.A 8.B 9.BC 10.A 11.(1)C (2)
12. (1)NaAlO2、NaOH 0.3mol、1.2mol (2)Al2(SO4)3 0.3mol(3)乙 5/6 甲 62.4
13.(1)Fe3O4+8H+===Fe2++2Fe3++4H2O (2)4Fe(OH)2+O2+2H2O===4Fe(OH)3
14.(1)Cu2+、Fe2+、Zn2+ Fe3+ (2)Fe2+、Zn2+ Cu2+、Fe3+
15.(1)NaHSO4 与 NaHCO3 这两种溶液的物质的量的浓度不可能相同;原因是当这两种物质的物质的量的
浓度相同时,最后的溶液中必有硫酸根离子,不可能只剩下氢氧化钠 (2)有两种可能。第一种可能是
c[Ba(OH)2]=c(NaHSO4)=1.8mol/L,c(NaHCO3)=0.9mol/L。第二种可能是 c[Ba(OH)2]=c(NaHCO3)=
1.8mol/L,c(NaHSO4)=0.9mol/L。
16.(1)①第 4 周期,第Ⅷ族 ②AlCl3+3H2O==Al(OH)3↓+3HCl ③Al—3e-+4OH-==AlO2-+2H2O
(2)①O==C==O ②CO2+C====2CO ③3CO2+4OH-==2HCO3-+CO32-+H2O
反应后固体的成分 Cu Cu2S、Cu Cu2O、Cu
b的取值范围(用a表示)
P1与P2的关系(填>、<或
=)
P1
P2
P1
P2
P1
P2
1Vx y mol11.2
+ = 2 1
2 1
V V
V V
−
+
17.(1) 2Mg+CO2 2MgO+C
(2)①第 4 周期第Ⅷ族 ②Fe+2Fe3+==3Fe2+ ③生成白色沉淀,迅速变成灰绿色,最后变成红
褐色
18.⑴硫元素 氧元素 因为在稀硝酸中生成了白色沉淀,此白色沉淀必为硫酸钡
⑵铁元素 滤液滴入 KSCN 溶液呈红色,说明 A、M 中必有一种是 Fe3+;A 离子能被 H2S 还原而 M 不能,
所以 A 是铁元素 ⑶y=6 z=4 x=2 Na2Fe6(SO4)4(OH)1219.⑴60t ⑵27.05t (3)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一、选择题
1.氢叠氨酸(HN3)与醋酸酸性相近,其盐稳定,但受撞击时发生爆炸生成 N2,有关氢叠氮酸及其
盐的叙述有:①NaN3 的水溶液显碱性,②HN3 的固体属于分子晶体,③NaN3 的固体是离子晶体,④NaN3 可
用于小汽车防撞保护气囊。其中正确的是 (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全对
2.某温度下,将 Cl2 通入 NaOH 溶液中,反应得到 NaCl、NaClO、NaClO3 的混合溶液,经测定 ClO-
与 ClO3-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 1∶3,则此反应中被还原的氯元素与被氧化的氯元素原子的物质的量之比
是 ( )
A.21∶5 B.11∶3 C.4∶1 D.3∶1
3.某无色溶液中可能含有 I-、NH4+ 、Cu2+、SO32 -,向该溶液中加入少量溴水,溶液仍呈无色,
则下列关于溶液组成的判断正确的是 ( )
①肯定不含 I-;②肯定不含 Cu2+;③肯定含有 SO32 -;④可能含有 I-。
A.①③ B.①②③ C.①② D.②③④
4.下列溶液中通入足量 SO2 后,最终一定会出现沉淀的是 ( )
A.Na2S B.BaCl2
C.Ba(NO3 )2 D.Ca(OH)2
5.工业废气中氮的氧化物是重要的污染源,有一种治理污染的方法是通入适量氨气将其还原成无毒
物质 N2 和 H2O,现有含氮氧化物 NO 和 NO2 的混合气体 3L,与同条件下的 NH3 3.5L 恰好完全反应,则混合
气中 NO 与 NO2 的体积比是 ( )
A.1∶4 B.1∶3 C.1∶2 D.1∶1
6.测定空气中污染物含量的一种方法是:将一定体积的空气通入吸收剂,并测定其导电能力的变化
(电阻越小,电导越大)。例如测定空气中 H2S 的含量,若用 CuSO4 溶液吸收,可测得很大浓度范围内的
点燃
H2S,但电导变化不大;若用浓溴水吸收,则仅限于低浓度范围内的 H2S,但有高灵敏度。现要兼顾吸收容
量和灵敏度,用上述方法测定空气中氯气的含量时,最佳吸收剂是 ( )
A.Na2SO3 溶液 B.KI 溶液
C.NaOH 溶液 D.H2O
7. 共价键、离子键和范德华力是粒子之间的三种作用力。下列晶体①Na2O2 ②SiO2 ③石墨 ④金刚
石 ⑤NaCl ⑥白磷中,含有两种作用力的是 ( )
A.①②③ B.①③⑥ C.②④⑥ D.①②③⑥
8.某种混合气体可能含有 N2、HCl、CO,把混合气体依次通过足量的 NaHCO3 溶液和灼热的 CuO,气
体体积都没有变化。再通过足量的 Na2O2 固体,气体体积减小。最后通过灼热的铜网,经充分反应后气体
体积又减小,但还有剩余气体。以下对混合气体组分的判断,正确的是 ( )
A.一定没有 N2;CO 和 HCl 至少有一种
B.一定含有 N2、HCl 和 CO
C.一定有 N2;CO 和 HCl 至少有一种
D.一定有 N2 和 HCl;没有 CO
9.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光导纤维和石英的主要成分都是二氧化硅
B.遗弃的废旧电池、塑料袋、废纸、破布都会造成水污染
C.苏丹红、谷氨酸钠(味精)、碳酸氢钠(小苏打)、亚硝酸钠、明矾等都是在食品加工或
餐饮业中禁止使用或使用量要严加控制的物质
D. 纳米装饰材料是一种不会产生甲醛、芳香烃及氡等会造成居室污染的绿色产品
10.下列物质间发生化学反应:①H2S+O2,②Na+O2,③Cu+HNO3,④P2O5+H2O,⑤Fe+HCl。在不同条件
下得到不同产物的是 ( )
A .①②③④ B.①③⑤
C.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
11.两份质量均为 1g 的硫粉,分别使之与足量的 H2 和 O2 完全反应,将产生的含硫化合物混合,最
终可得硫的质量是
A.0.5g B.1g C.1.5g D.2g
二、非选择题
12 、由短周期元素形成的四种常见的非金属单质 A、B、C、D。在室温下,它们之中有三种气体,一
种固体。在这些单质中,B 的式量最小,C 次之。这些单质和甲、乙、丙、X、Y 五种化合物之间存在如下
关系:
(1)写出化合物乙的化学式______。
(2)上述图示的化学反应共有。种基本反应类型,其中化合反应有______个。
(3)上述四种单质中存在同素异形体的元素是(写元素符号)______。
13 、120℃、101.3kPa 条件下,有 2LH2O、2LCO、2LCO2、0.5LO2 和 1LH2 组成的混合气体。将混合气
体通过分别放有足量 Cu 粉、C 粉和 CuO 粉末的三个灼热的反应管。假设气体通过每个反应管都能充分反
应,且不论三个反应管以何种顺序排列,问:
(1)尾气是否有可能是单一气体______?若可能,该气体是______。
(2)原气体中是否有几种(或一种)不可能再存在于尾气之中______?若有,它们(或它)是
______。
(3)原气体是否有几种(或一种)肯定存在于尾气之中______?若有,它们(或它)是______。
14、 如图:
已知:化合物 E 与水反应生成白色浆状物;化合物 F 是不能成盐的氧化物;单质 D 能与某些稀有气
体反应。
据此,请填空:
(1)化合物 F 是______;化合物 I 是______。
(2)反应②、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
15、 某无色溶液可能含有下列钠盐中的几种:(A)氯化钠,(B)硫化钠,(C)亚硫酸钠,(D)
硫代硫酸钠,(E)硫酸钠,(F)碳酸钠。向此溶液中加入适量稀硫酸,有浅黄色的沉淀析出,同时有气
体产生。此气体有臭鸡蛋气味,可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不能使品红试液褪色。根据上述实验现象回答
下列问题。
(1)不能使品红试液褪色,说明该气体中不含______(填分子式)。
(2)此无色溶液中至少存在哪几种钠盐?请写出全部可能的情况______(填写相应的字母)。
16、有 A、B、C、D 四种单质。在一定条件下,B 可以和 A、C、D 化合生成化合物甲、乙、丙,C 和 D
化合生成化合物丁。已知甲、乙、丙每个分子中都含有 10 个电子,并且甲、乙、丙、丁有如下关系:
回答:
(1)单质 B 的化学式。
(2)单质 A 与化合物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根据化合物丙、丁中 D 元素化合价判断丙、丁是否在一定条件下生成单质 D,简述判断理由。
17、BGO 是我国研制的一种闪烁晶体材料,曾用于诺贝尔奖获得者丁肇中的著名实验,它是锗酸铋的
简称,若知:①在 BGO 中,锗处于其最高价态。②在 BGO 中,铋的价态与铋跟氯形成某种共价氯化物时所
呈的价态相同,在此氯化物中铋具有最外层 8 个电子稳定结构。③BGO 可看成是由锗和铋两种元素的氧化
物所形成的复杂氧化物,且在 BGO 晶体的化学式中,这两种氧化物所含氧的总质量相同。请填空:
(1)锗和铋的元素符号分别是____、____。
(2)BGO 晶体的化学式是____。
(3)BGO 晶体所含铋氧化物的化学式是____。
18、有 A、B、C 三种常见的短周期元素,它们之间两两结合成化合物 X、Y、Z。X、Y、Z 之间也能相
互反应。已知 X 是 A 和 B 按原子个数比 1∶1 组成的化合物,其它元素形成的单质(仍用 A、B、C 表示)
和组成的化合物间反应关系式如下:
①B+C→Y ②A+C→Z ③X+Y→M
④X+Z→C+N ⑤Y+Z→C+N
请填空:
(1)上述反应中,一定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____,理由是____。
(2)若 M 是一种无色、粘稠的油状液体化合物,则 X、Y、Z 分别是____。
(3)写出反应③、④的化学方程式:
③______,
④______。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D
2.D 解析: 解析:假设反应中生成 1 mol NaClO 和 3 mol NaClO3,则有 1 mol+3 mol×5=16 mol
电子发生转移,由电子守恒知,必有 16 mol 氯原子被还原.
3.D 解析: 据前后均无色,确定没有 Cu2+;能被溴水氧化的有 I-、SO32 -,其还原性是 I-<
SO32 -,SO32 -先被 Br2 氧化,若 SO32 -没全部被氧化,I-不会参与反应,所以无法确定 I-是否存
在。 此题的关注点较多:“少量溴水”、“仍无色”(溴水、I2 水、Cu2+都有颜色)、“还原性 I-<SO32
-”,且把选项“肯定不含 I-”放在第①位,设计了先入为主的思维定势:I-被氧化后会呈现颜色,
现在无色,所以不含 I-——很容易忽略 SO32 -的还原性比 I-强这一点,而误选 B。
4.AC 5、 B、C 6 .D
7.B 解析:Na2O2 是离子晶体,其中存在的作用力有:Na+与 O22-之间的离子键,O22-中的两
个氧原子之间的共价键;SiO2 是原子晶体,存在的作用力只有 Si 原子与 O 原子之间的共价键;石
墨是混合晶体,其中存在的作用力有:C 原子与 C 原子之间的共价键,片层之间的范德华力;金刚
石是原子晶体,其中存在的作用力只有 C 原子与 C 原子之间的共价键;NaCl 是离子晶体,其中存
在的作用力只有 Na+与 Cl-之间的离子键;白磷是分子晶体,其中存在的作用力有:P4 分子之间的
范德华力,P4 分子内 P 原子与 P 原子之间的共价键。
8.C
9. D 解析 光导纤维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石英则是纯度很高的二氧化硅;遗弃的废旧电池
会产生重金属污染,塑料袋由于难于分解,成为白色垃圾,废纸和破布则分解后成为污染物;苏丹
红是食品中禁止使用的物质,而谷氨酸钠(味精)、碳酸氢钠(小苏打)、亚硝酸钠、明矾等则不能
使用过量;纳米材料主要特征是其微粒大小在“纳米级”,并不一定是不会产生甲醛、芳香烃及氡等
的材料。
10.A 11.C
二、非选择题
12、分析:除稀有气体外,非金属单质只有 5 种在常温下是气态。故三种气体应是 H2、N2、O2、Cl2
中的三种(F2 不常见);
A 与 D 反应存在量的问题,A(或 D)有一个可能是固体(气体间的两两反应不存在量的问题);
由相互反应关系可推断:B——H;C——O;D——Cl。
再考虑:X 是氧化物,Y 是氯化物,甲是 H2O,丙是 HCl。可推知:乙是含氧酸;Y 是一种能水解生成
含氧酸和 HCl 的氯化物;A 与 CI2 反应是有一个量的限制,A——P。
答案:(1)H3PO4
(2)2 种(化合与复分解),5
(3)O(O2 与 O3)、P(红磷与白磷)
13、分析: C、Cu 均可与 O2 反应,而过程中却不会产生 O2,所以,不管用何种排列顺序,最后一定
没有 O2;又依据质量守恒定律,C、H 元素一定存在最后产物中,以 H2O 或 H2、CO 或 CO2 形式存在,但无法
确定是以什么形式存在。
答案:(1)不可能;
(2)有,O2;
(3)没有。
14、分析:D 为最活泼的非金属单质→F2;F 为不成盐氧化物,且由单质 B 与化合物 C 发生置换反应
得到→F 为 CO,B 为碳,化合物 C 为氧化物,再结合 G 与 H 燃烧生成 C,判断 H 为 O2,C 为 H2O,G 为 H2,
I 为 HF;化合物 E 由碳与化合物 A 反应得到(可能是碳化物),再考虑 E 与水反应生成白色浆状物,E 是
CaC2,A 是 CaO。
答案:(1)CO;HF (2)略
15、分析:加酸后产生浅黄色沉淀和有臭鸡蛋气味的气体,此气体不能使品红试液褪色但能使澄清
的石灰水变浑浊,则一定有硫化钠和碳酸钠,至少一定有亚硫酸钠或硫代硫酸钠中的一种(但都必须是硫
化钠过量),无法判断硫酸钠是否存在。
答案:(1)SO2 (2)B、C、F;B、D、F;B、C、D、F
16、分析:含 10 个电子的化合物有:CH4、NH3、H2O、HF,甲、乙、丙各为其中之一。B 和 A、C、D
单质化合生成甲、乙、丙,B 应为 H2;上述四种氢化物中,能与某单质反应生成两种化合物的只有 CH4 和
NH3,而这种单质为 O2。故 C 为 O2,A 为 F2(F 比 O 非金属性强),乙为 H2O,甲为 HF;D 可能为 C 或 N2,
则丁可能是 CO2 或 NO;
答案:(1)H2
(2)2F2+2H2O→4HF+O2↑
(3)若 D 为 N2,丙、丁分别是 NH3 和 NO,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反应(NH3、NO 中 N 元素的化合价分别
是-3、+2,0 价居其中);若 D 为 C,丙、丁分别是 CH4 与 CO2,化合价分别是-4、+4,0 价居其中,故理
论上也可发生反应生成碳单质。
17、分析:Ge:第Ⅳ主族元素,最高正价+4;最高价氧化物 GeO2。
Bi:第Ⅴ主族元素,最外层 5 个电子→满足 8 电子稳定结构应形成共价键数目:8-5=3→BiCl3→在 BGO
中铋为+3 价→氧化物 Bi2O3。
设 BGO 化学式为 mGeO2·nBi2O3
有:2m=3n m∶n=3∶2
m=3 n=2
→BGO 化学式为 3GeO2·2Bi2O3
(或 Bi4(GeO4)3)
答案:( 见分析 )
18、分析:有单质参加的化合反应和置换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故①、②、④、⑤一定是氧化
还原反应。由题意知:Y、Z 中均含 C 元素,且一为正价,一为负价,故 C 为非金属元素。可能是硫或氮,
则 Y、Z 极可能一为氧化物,一为气态氢化物→N 可能是 H2O。
又:M 由 A、B、C 三种元素组成;M 是一种无色、粘稠的油状液体化合物。依据物质的分类→M 应是
酸→M 是 H2SO4
A—H;B—O;C—S
X—H2O2;Y—SO2;Z—H2S 答案:略。
1.(09 年山东理综·10)下列关于氯的说法正确的是
A.Cl2 具有很强的氧化性,在化学反应中只能作氧化剂
B.若 35 17Cl、37 17 若 Cl 为不同的核素,有不同的化学性质学科
C.实验室制备 Cl2,可用排放和食盐水集气法收集
D.1.12LCl2 含有 1.7NA 个质子(NA 表示阿伏伽德罗常数)
答案:C
2.(09 年宁夏理综·7)将 22.4L 某气态氮氧化合物与足量的灼热铜粉完全反应后,气体体积 11.2L(体积均
在相同条件下测定),则该氮氧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A.NO2 B.N2O2 C.N2O D.N2O4
答案:A
3.(09 年广东理基·22)下列关于硅单质及其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硅是构成一些岩石和矿物的基本元素
②水泥、玻璃、水晶饰物都是硅酸盐制品
③高纯度的硅单质广泛用于制作光导纤维
④陶瓷是人类应用很早的硅酸盐材料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答案:C
4. (08 年海南化学·13)下图表示某固态单质 A 及其化合物之间的转化关系(某些产物和反应条件已略
去)。化合物 B 在常温常压下为气体,B 和 C 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 4︰5,化合物 D 是重要的工业原
料
(1)写出 A 在加热条件下与 H2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 E 与 A 的氢化物反应生成 A 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一个由 D 生成 B 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将 5 mL0.10 mol·L—1 的 E 溶液与 10 mL0.10 mol·L—1 的 NaOH 溶液混合。
①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反应后溶液的 pH ____7(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理由是 ;
③加热反应后的溶液,其 pH_____(填“增大”、“不变”或“减小”),理由是_______________。
答案.(8 分)(1)H2+S H2S(写成可逆反应也正确)
(2)H2SO3 + 2H2S=3S + 3H2O
(3)C+2H 2SO4(浓) CO2 ↑+2SO2 ↑+2H2O(其他合理答案也给分如 Cu+ 2H2SO4(浓)
CuSO4 +SO2↑+ 2H2O 等)
△
△ △
(4)①H2SO3 +2OH- = SO32- + 2H2O
②大于 Na2SO3 溶液中 SO32-发生水解使溶液显碱性
③增大 升高温度促进 Na2SO3 溶液的水解
知识点 1:碳及其化合物
例 1、在未知液中加入 AgNO3 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加入稀硝酸后,沉淀部分溶解,有无色无味的气体生
成,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由此判断水溶液中含有( )
A.Cl-,SO B.Cl-,NO
C.Cl-,CO D.Cl-,OH-
知识点 2:硅及其化合物
例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SiO2 溶于水显酸性
B.CO2 通入水玻璃可得硅酸
C.SiO2 是酸性氧化物,它不溶于任何酸
D.SiO2 晶体中不存在单个 SiO2 分子
例 3、证明生石灰中既混有石英,又混有石灰石的正确方法是( )
A.加入过量的盐酸,观察是否有气泡冒出
B.加入过量的烧碱溶液,观察是否有固体溶解
C.加热至高温,观察是否有气泡冒出,是否有硅酸钙生成
D.先加过量的盐酸搅拌,观察是否有不溶物剩余及气泡出现;若有不溶物则滤出,投入到氢氧
化钠溶液中看其是否溶解
知识点 3:氯及其化合物
例 4、下列叙述中能证明次氯酸是一种弱酸的是( )
A.次氯酸不稳定,易分解
B.次氯酸是一种强氧化剂
C.次氯酸钙能与碳酸作用生成碳酸钙和次氯酸
D.次氯酸能使染料和有机色质褪色
例 5、具有漂白作用的物质有①次氯酸②二氧化硫③活性炭④过氧化钠,其漂白原理相同的是( )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知识点 4:硫及其化合物
例 6、为了除去混入 CO2 中的 SO2,最好将混合气体通入下列哪种溶液中( )
A.饱和烧碱溶液 B.饱和小苏打溶液
C.饱和纯碱溶液 D.浓硫酸
例 7、下列物质放于水中,没有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SO2 溶解于水 B.NO2 溶解于水 C.Cl2 溶解于水 D.NH3 溶解于水
例 8、下列各组气体中,在通常情况下既能用浓硫酸又能用碱石灰干燥的有( )
A.SO2、O2、N2 B.HCl、Cl2、CO2
C.CH4、H2、CO D.SO2、Cl2、O2
知识点 5:氮及其化合物
−2
4
−
3
−2
3
例 9、在下列反应中,HNO3 既表现出氧化性,又表现出酸性的是( )
A.H2S+2HNO3 S↓+2NO2↑十 2H2O
B.CuO+2HNO3 Cu(NO3)2 十 H2O
C.4HNO3 4NO2↑十 O2↑十 2H2O
D.3Cu+8HNO3 3Cu(NO3)2+2NO↑十 4H2O
例 10、从降低成本和减少环境污染的角度考虑,制取硝酸铜最好的方法是( )
A.铜和浓硝酸反应
B.铜和稀硝酸反应
C.氧化铜和硝酸反应
D.氯化铜和硝酸银反应
【课后作业】
1.某混合气体中可能含有 Cl2 、O2 、SO2 、NO 、NO2 中的两种或多种气体。现将此无色透明的混合
气体通过品红溶液后,品红溶液褪色,把剩余气体排入空气中,很快变为红棕色。对于原混合气体成分的
判断中正确的是
A.肯定没有 NO2
B.肯定有 SO2 和 NO
C. 可能有 Cl2 和 O2
D. 不能确定 O2 是否存在
2、下列反应中气体既做氧化剂又做还原剂的是
A.Cl2 通入水中 B.Cl2 通入水 Na2SO3 溶液中
C.二氧化硫通入氯水中 D.NO2 通入水中
3、下列物质的变化,不能通过一步化学反应完成的是
A.S→SO3
B.SiO2→Na2SiO3
C.Na2O2→Na2CO3
D.SiO2→H2SiO3
4、下列关于对燃烧现象的认识中,正确的是
A.燃烧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
B.燃烧一定发光放热
C.燃烧一定是化学反应
D.燃烧一定有氧气参与
5、下列物质能使干燥的蓝色石蕊试纸先变红后褪色的是( )
A.新制氯水 B.液氯; C.氯气; D.盐酸酸化的漂白粉溶液
6、新制氯水与久置的氯水相比较,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颜色相同
B.都能使有色布条褪色
C.都含有 H+
D.加 AgNO3 溶液都能生成白色沉淀
7、对于硫酸和硝酸的比较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中 ( )
A.冷的浓硫酸和浓硝酸都可以用铝、铁的容器盛装
B.浓硫酸和浓硝酸都具有很强的腐蚀性、脱水性
C.稀硫酸和稀硝酸都具有氧化性
D.硫酸和硝酸都是重要的化工原料
8、自来水可用氯气消毒,某学生用这种自来水去配制下列物质溶液,会产生明显的药品变质问题的是
A.NaNO3 B.FeCl2
C.Na2SO3 D.AlCl3
9、在常温常压下,下列各组气体不能共存的是
A.SO2 与 O2 B.CO 与 O2
C.NH3 与 HCl D.NO 与 O2
10、右图是化学实验常用装置之一,若气体从右管进入,可用来收集的气体是
A.NO B. NO2 C.Cl2 D.NH3
【课堂复习】参考答案
例 1、C 例 2、BD 例 3、D 例 4、C 例 5、C 例 6、B 例 7、AD 例 8、C 例 9、D
例 10、C
【课后作业】参考答案
1、AB 2、AD 3、AD 4、ABC 5、AD 6、CD 7、ACD 8、BC 9、CD 10、BC
巩固练习
1、宣传科学知识,介绍高新科技,揭露伪科学,是科学工作者的义务,下列说法属于伪科
学的是( )。
A.以二氧化硅为主要原料制造光导纤维 B.碳炉边放盆水,可防止煤气中毒
C.在墙壁刚粉刷过石灰浆的室内生一炭火盆,墙壁会冒汗 D.用干冰进行人工降雨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SiO2 能和水发生化合反应生成硅酸 B.SiO2 是酸性氧化物,它不溶于任何酸
C.SiO2 的俗名叫水玻璃,不溶于水 D.SiO2 又叫水晶,能溶于 NaOH 溶液中
3、①盐酸、②浓硫酸、③氧气、④氢氟酸、⑤氢氧化钾溶液中,能与地壳中含量第一和第
二的两元素形成的化合物起化学反应的是( )
A.①② B.④⑤ C.②④ D.③④
4、将过量的二氧化碳通入下列溶液中,最终会出现浑浊的是( )
A.氯化钙溶液 B.澄清的石灰水 C.水玻璃 D.硝酸钡溶液
5、熔融烧碱应选用的器皿是( )
A.铁制坩埚 B.普通玻璃坩埚 C.石英坩埚 D.陶瓷坩埚
6、下列关于碳和硅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4 价氧化物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B.单质在加热时都能与氧气反应
C.氧化物都能溶于水生成相应的酸 D.碳和硅两种元素都有能导电的单质
7、下列试剂可用带玻璃塞的玻璃瓶保存的是( )
A.硅酸钠溶液 B.盐酸 C.氢氟酸 D.氢氧化钠溶液
8、和空气接触可发生非氧化还原反应的物质组合是( )
① Na ②Na2SiO3 溶液 ③Na2O2 ④烧碱溶液 ⑤石灰水 ⑥Fe(OH)2
A.①③④ B.②④⑤ C.②③⑥ D.①④⑤
9、已知由石墨转化为金刚石需要吸收热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石墨比金刚石稳定 B.金刚石比石墨稳定
C.石墨和金刚石一样稳定 D.以上结论都不正确
10、某无色混合气体可能含有 CO2、H2、CO 和 H2O(气)中的一种或几种,依次进行以下处理(假设
每次处理均反应完全):①通过盛有硅胶的干燥管时,气体体积不变;②通过炽热的氧化铜时,固体变为
红色;③通过白色 CuSO4 粉末时,粉末变蓝色;④通过澄清石灰水时,溶液变浑浊。则原混合气体的成分
不可能是
A H2 和 CO B CO2、H2 和 CO C H2O 和 CO2 D H2 和 CO2
11、按由多到少的顺序,在地壳中的含量列前四位的元素依次是 、 、 、 。
碳、硅均位于元素周期表的 族,其原子结构示意图分别是 、 。
碳是构成 的主要元素,硅主要以熔点很高的 和 的形式存在,是构成岩
石与许多矿物的基本元素。
12、由同一种元素组成的不同单质,称为该元素的同素异形体。在各种碳的同素异形体
中,铅笔芯的主要成分是 ,它是一种深灰色、有金属光泽且不透明的片状固体,质软,
具有润滑性,它能够 ,常用作电极。钻石的成分是 ,是无色透明的晶体,硬度 。
由 60 个碳原子组成、形似足球的
(写分子式)也是碳的同素异形体。
13、下表中括号内的物质是杂质,试将除杂试剂和分离方法填入表中:
混合物 SiO2
(CaCO3)
SiO2
(Fe2O3)
SiO2
(NaCl)
SiO2
(Si)
Si
(Al)
NaHCO3
(Na2SiO3)
除杂试剂
分离方法
14、检验石灰中含有碳酸钙和二氧化硅的方法是:取少许试样,加入过量的 ,有
产生,说明石灰中含有 。充分振荡后过滤,有滤渣存在说明含有 。
备课参考
1.参考答案
巩固练习答案:1 B 2 D 3 B 4 C 5 A 6 C 7B 8B 9A 10C
11 O、Si、Al、Fe、IVA、原子结构示意图略、有机化合物、氧化物、硅酸盐
12 石墨、导电、碳元素、很大、C60
13(1)盐酸、过滤(2)盐酸、过滤(3)水、过滤(4)O2、加热(5)盐酸、过滤
(6)足量 CO2/H2O、过滤
14 稀盐酸、无色气体、碳酸钙、二氧化硅
巩固练习
1、下列物质的成分不含硅酸盐的是( )
A.石英玻璃 B.陶瓷 C.普通水泥 D.砖瓦
2、Na2O∙CaO∙6SiO2 是一种( )
A.含氧酸 B.硅酸盐 C.氧化物 D.混合物
3、已知普通玻璃可用 Na2O.CaO.6SiO2 来表示,则其中 Na2SiO3、CaSiO3、SiO2 的物质的量之
比为:( )
A.1:1:6 B.1:1: 4 C .2:1:6 D.2:1:4
4、有关硅元素的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硅与任何酸都不反应
B.硅是构成矿物岩石的主要原料,其化合态硅几乎全部是硅石和硅酸盐
C.硅的性质很稳定,能以游离态存在于自然界
D.常温时硅不与任何物质反应
5、下列物品或设备:①水泥路桥、②门窗玻璃、③水晶镜片、④石英钟表、⑤玛瑙手镯、⑥
硅太阳能电池、⑦光导纤维、⑧计算机芯片。所用材料为 SiO2 或要用到 SiO2 的是( )
A.⑥⑧B.①②⑦⑧ C.①②③④⑤⑦ D.全部
6、水处理中常使用的一种无机高分子絮凝剂的化学式可表示为[Al2(OH)nClm∙yH2O]x,式中 m
等于( )
A.3-n B.6-n C.6+n D.3+n
7、下列关于水玻璃的性质和用途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这是一种矿物胶,既不燃烧也不受腐蚀
B.在建筑工业上可以作黏合剂、耐酸水泥掺料
C.木材、织物浸过水玻璃后具有防腐性能且不易燃烧
D.水玻璃的化学性质稳定,在空气中不易变质
8、工业上制造金钢砂的化学方程式如下:SiO2 + 3C =SiC + 2CO↑,在这个氧化还原反
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物质的量之比为( )
A.1:2 B.2: 1 C .5:3 D.3:5
9、向下列溶液滴加稀盐酸,生成白色沉淀,继续滴加稀盐酸,沉淀又溶解的是( )。
A.Na2SiO3 B.BaCl 2 C.AgNO3 D.NaAlO2
10、假设 SiO2 晶体中部分 Si 原子被 Al 原子取代,不足的价数由 K 原子补充,当有 25%的硅
原子被铝原子取代时,可形成正长石,则正长石的化学组成为( )。
A. KAlSi3O8 B.KAlSi2O 6 C . KAlSiO4 D.KAlSi4O10
11、三硅酸镁晶体被用来治疗胃溃疡患者的胃酸过多症,是因为该物质不溶于水,服用后能
中和胃酸,作用持久。三硅酸镁晶体的化学式为 Mg2Si3O8∙nH2O。
(1)用氧化物形式表示三硅酸镁的化学式。
(2)写出该药物中和胃酸的化学方程式。
高温
反应①
高温
反应②
燃烧
反应③
已知:单质 E 可作为半导体材料,化合物 F 是有毒的氧化物,C 为液态。据此,请填空:
(1)氧化物 A 是
(2)化合物 F 是
(3)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是
(4)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是
备课参考
1.参考答案
巩固练习答案: 1A 2B 3B 4B 5C 6B 7D 8A 9D 10A
11(1)2MgO∙3SiO2∙nH2O
(2)2MgO∙3SiO2∙nH2O + 4HCl ==2MgCl2 + 3SiO2 +(n+2)H2O
拓展提高答案:
(1)SiO2 (2)CO
高温
(3)C + H2O==CO + H2
点燃
(4)2H2 + O2 ==2H2O
2.资料运用
(1)教材《化学》必修 I,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2)《教师教学用书》化学必修 I
(3)《中学第二教材》高中化学必修 I,北京教育出版社,主编 薛金星
(4)高中课程《新学案》,主编 刘成坤
巩固练习
1、下列关于氯气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氯气是一种黄绿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B.氯气、液氯和氯水是同一种物质
C.氯气能溶于水
D.氯气是一种有毒的气体
2、下列化合物中,不能通过单质间化合直接制取的是( )
A.FeCl3 B.CuCl 2 C .HCl D.FeCl2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钠、铁和铜一样都能在氯气中燃烧生成金属氯化物
B.液氯是氯气的水溶液,它能使干燥的有色布条褪色
C.氯气跟变价金属反应生成高价金属氯化物
D.氯水具有杀菌、漂白作用是因氯水中含有强氧化性的次氯酸
4、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接触氯气后,其颜色变化为( )
A.变红 B.变白 C.先变红再变白 D.不变色
5、下列氯化物中,既能由金属和氯气直接参与化合制得,又能由金属和盐酸反应制得的是
( )
A.CuCl2 B.FeCl 2 C .MgCl2 D.FeCl3
6、除去 Cl2 中少量的 HCl 气体,最好选用的试剂是( )
A.蒸馏水 B.二氧化锰 C.饱和食盐水 D.氢氧化钠溶液
7、现有盐酸、氯化钠、氢氧化钠和氯水四种溶液,可用来区别它们的一种试剂是( )
A.AgNO3 B.酚酞试液 C.紫色石蕊试液 D.饱和食盐水
8、下列物质中同时含有氯分子(Cl2)和氯离子(Cl―)的是( )
A.液氯 B.新制氯水 C.CaCl2 溶液 D.次氯酸
9、下列各组离子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
A.Ba2+、Cu2+、NO3―、SO42― B.CO32―、H+、Na+、K+
C.K+、Na+、SO42―、Cl― D.H+、Cl―、NO3―、Ag+
10、为了证明氯酸钾晶体中含有氯元素,选用给出的试剂和操作,其操作顺序正确的是( )
①滴加 AgNO3 溶液 ②加水溶解 ③过滤、取滤液 ④与二氧化锰混合加热 ⑤加稀 HNO3 ⑥
与浓盐酸反应 ⑦加 NaOH 溶液加热 ⑧用淀粉碘化钾
A.④②③①⑤ B.⑥⑧ C.⑥⑦①⑤ D.②①⑤
11、在标准状况下, 35.5g 氯气的体积是 ,将其与氢气完全化合需氢气的物质
的量是 ,将生成的气体制成 1L 溶液,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将此溶
液取出 20mL 加蒸馏水制成 200mL 溶液,此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
12、通过调查访问、查阅书籍、上网搜索等途径,了解二战期间日本法西斯在中国战场上使
用毒气弹残害中国人民所犯下的反人类
1、可以证明次氯酸是弱酸的事实是( )
A.可与碱反应 B.有漂白性
C.见光能分解 D.次氯酸钙溶液可与碳酸反应生成次氯酸
2、检验 Cl―时所用试剂稀 HNO3 的作用是( )
A.防止 CO32―的干扰 B.防止 Cl―的干扰
C.生成 Ag2CO3 沉淀 D.防止 NO3―的干扰
3、为了防止吸入氯气中毒,可以用浸有某种物质水溶液的毛巾捂住鼻子,这种物质可以是
( )
A.NaOH B.Na2CO 3 C .NH3 D.NaCl
4、溴化碘(IBr)的化学性质跟卤素单质相似,它跟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IBr + H2O =HBr + HIO。下列有关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IBr 是双原子分子 B.在很多反应中,IBr 是氧化剂
C.和 NaOH 反应能生成 NaBr D.和 H2O 反应时,IBr 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5、向 NaI 和 NaBr 的混合溶液中通入足量的氯气,充分反应后将溶液蒸干,灼烧上述残留物,
最后得到的物质是( )
A.NaCl、I2 B.NaCl、NaBr C.NaBr、I2 D.NaCl
6、将下列物质分别滴加到干燥的有色布条上,不能使其褪色的是( )
A.新制的氯水 B.液氯 C.次氯酸钙溶液 D.盐酸和次氯酸钠的混合溶液
7、下列反应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A. 2F 2 + 2H2O = 4HF + O2 B.Cl2 + H2O = HCl + HClO
C.BrCl + H2O = HCl + HBrO D.2Cl2 + 2Ca(OH)2 = CaCl2 + Ca(ClO)2 + 2H2O
8、1820 年德贝莱纳用 MnO2 催化 KClO3 分解制氧,发现制得氧气有异常的气味,使该气体通
过 KI 淀粉溶液,溶液变蓝。则该氧气中可能混有( )
A.Cl2 B.Br 2 C .HCl D.CO2
9、氯气通入消石灰得漂白粉,其主要成分是 Ca(OH)2∙3CaCl(ClO) ∙nH2O。现有一种漂白粉的
“有效氯”(过量 HCl 和漂白粉作用生成 Cl2 的质量和漂白粉质量之比)为 35.5%,若该漂白
粉的组成和上述化学式相符,则式中 n 值应是( )
A.6.5 B. 8 C .8.5 D.10
10、甲、乙、丙三种溶液中各有一种 X―(X―为 Cl―、Br―、I―)离子,向甲中加入淀粉溶液
和氯水,溶液变为橙色,再加丙溶液,颜色无明显变化,则甲、乙、丙依次含有( )
A.Br―、I―、Cl― B.Br―、Cl―、I― C.I― 、Br―、Cl― D.Cl―、I― 、Br―
11、已知 Br2 跟 NaOH 溶液的反应类似于 Cl2 跟 NaOH 溶液的反应,写出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并改写成离子方程式。
12、把滤纸用淀粉和碘化钾的溶液浸泡,晾干后就是实验室常用的淀粉碘化钾试纸,这种试
纸润湿后遇到氯气会发生什么变化?为什么
备课参考
1.参考答案
巩固练习答案:1D 2A 3B 4D 5D 6B 7C 8A 9B 10A
11 Br2 +2 NaOH ==NaBr + NaBrO +H2O, Br2 + 2OH- ==Br- + BrO- +H2O
12 试纸会变蓝色,因为 Cl2 能将 KI 中的 I-氧化为 I2,I2 使淀粉变蓝色
巩固练习
1.下列各组气体中均能造成大气污染的是( )
A.CO2、O2 B.N2、CO C.Cl2、N2 D.H2S、SO2
2.硫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写出硫分别与钠、铝、铁(生成 FeS)、氧气反应的化
学方程式
3.下列物质不属于“城市空气质量日报”报道的是
A 二氧化硫 B 氮氧化物 C 二氧化碳 D 悬浮颗粒
4、(1)把 SO2 气体通入品红溶液中,现象为 ,加热溶液煮沸后,现象为
(2)将 Cl2 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现象为
将 SO2 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现象为
(3)将 SO2 通入溴水中,溴水褪色,是否是 SO2 的漂白性? (填“是”或“否”)
将 SO2 通入使酚酞呈红色的溶液中,溶液褪色,是否是 SO2 的漂白性?
5、SO2 中含有+4 价的 S,既可以被氧化又可以被还原,指出下列反应中的氧化剂、还原剂。
SO2+2H2S=3S+2H2O 氧化剂 还原剂
SO2+Br2+2H2O=H2SO4+2HBr 氧化剂 还原剂
6、 生课外活动小组利用右图所示装置做如下实验:
在试管中注入某无色溶液,加热试管,溶液变为红色,
冷却后恢复无色,则此溶液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溶液;
加热时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的原因是:__________
7、下列变化需要加入氧化剂才能实现的是
A、S2— → HS— B、Na2SO3 →SO 2 C 、H2S →S D、 SO2→S
8、下列物质均有漂白作用,其漂白原理相同的是
①过氧化钠 ②次氯酸 ③二氧化硫 ④活性炭 ⑤臭氧
A、①②⑤ B、①③⑤ C、②③④ D、①②③
9、检验 SO2 气体中是否存在 CO2 气体,应采用的方法是
A. 通过澄清石灰水
B. 先通过小苏打(NaHCO3)溶液,再通过石灰水
C. 先通过足量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再通过石灰水
D.通过品红溶液
10、导致下列现象的主要原因与排放 SO2 有关的是
A.酸雨 B.光化学烟雾 C.臭氧空洞 D.温室效应
11、将 通入 溶液至饱和,未见沉淀生成,继续通入另一种气体,仍无沉淀,
则通入的气体可能是
A、 B、 C、SO3 D、HCl
12、将等物质的量的 SO2、Cl2 通入水中,所得的溶液( )
A 中性 漂白性 B 酸性 漂白性
C 只有漂白性 D 只有酸性
备课参考:
(一)参考答案:巩固练习:1、D 2、2Na + S Na2S 2Al +3S Al2S3
Fe + S FeS S+O2 SO2 3、C 4、(1)溶液褪色
溶液颜色恢复
(2)溶液先变红后褪色 溶液变红 (3)否 否 5、SO2 H2S Br2 SO2
6、品红和二氧化硫混合溶液 加热时二氧化硫挥发 7、C 8、B 9、C 10、
A
11、A 12、D
(二)资料选用:
(1)教材《化学》必修 I,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2)《教师教学用书》化学必修 I
(3)《中学第二教材》高中化学必修 I,北京教育出版社,主编 薛金星
(4)高中课程《新学案》,主编 刘成坤
空气质量日报
空气质量日报的主要内容包括“空气污染指数”、“空气质量级别”、“首要污染物”等。空气污染指数(Air
Pollution Index,简称 API)就是将常规监测的几种空气污染物浓度简化成为单一的数值形式,并分级表
示空气污染程度和空气质量状况。这种方式适于表示城市的短期空气质量状况和变化趋势。根据我国空气
污染的特点和污染防治重点,目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暂定为: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和可吸入颗粒物
等。不同地区的首要污染物有所不同。空气质量分级标准是:空气污染指数 50 点对应的污染物浓度为空
气质量日均值的一级标准,空气质量优;100 点对应二级标准,空气质量良好;200 点对应三级标准,空
气轻度污染;300 点对应四级标准,空气中度污染;超过 300 点则为五级标准,空气属重度污染。
空气质量日报、周报是环境监测为环境管理服务,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环境信息服务的新形式,它可
以增强人们对环境的关注,促进群众对环境保护工作的理解和支持,促进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受到了群
众的广泛关注和支持。
二氧化硫的污染
SO2 是主要的大气污染物之一,它对人体的直接危害是引起呼吸道疾病。它还是形成酸雨的罪魁祸首
之一,酸雨可谓“空中死神”,已成为全球性的环境问题。
猖獗的酸雨严重地威胁着地球。据资料记载,仅在 1980 年一年内,美国和加拿大就有 5 万余人成了
酸雨的猎物。比利时是西欧酸雨污染最为严重的国家,它的环境酸化程度已超过正常标准的 16 倍。在意
大利北部,5%的森林死于酸雨。瑞典有 15000 个湖泊酸化。挪威有许多马哈鱼生活的河流已被酸雨污染。
世界古迹、桥梁受酸雨腐蚀越来越快。号称世界最大露天博物馆智利复活岛上的石雕人像,正面临着解体
和倒塌的威胁,美国每年花在修理受损古迹方面的费用超过了 50 亿美元。闻名世界,代表我国古建筑精
华的北京汉白玉石雕,近年来也遭到意想不到的损害,故宫太和殿台阶的栏杆上雕刻着各式各样的浮雕花
纹,50 多年前图案清晰可辨,如今却大多模糊不清,甚至成光板。我国江苏、安徽、湖北、福建、江西、
浙江七省的农田曾经受酸雨影响造成经济损失一年达 1380 多万元。
那么酸雨是如何形成的呢?
一般认为,酸雨是由于人为排放的 SO2 和氮氧化物等酸性气体进入大气,当这些气体达到一定浓度后,
在水凝结过程中溶于水形成硫酸和硝酸,使雨水酸性变大,pH 变小。pH 小于 5.6 的雨水,称之为酸雨。
反应原理: 2SO2+2H2O+O2======2H2SO4
酸雨是无情的,酸雨的危害触目惊心。为了我们惟一的家园,人类必须采取行动防止与根绝酸雨,保
护地球环境。
巩固练习:
1、写出 N2 与 O2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该反应是“雷雨发庄
稼”原理的第一步,其它过程及反应是
2、水源污染的主要原因有( )。
(1)城市生活污水排放(2)农业生产中,农药、化肥使用不当 (3)天然水跟空气、岩
石和土壤等长期的接触 (4)工业生产中废液、废渣、废气的排放
A.只有(1)(3)(4) B.只有(2)(4) C.只有(1)(2)(4) D.只有(1)(4)
3、下列大气污染物中,能与人体中血红蛋白结合而引起中毒的气体是( )。
A.SO2 B. CO C.NO2 D. NO
4、下列各组物质间反应,其中水既不作氧化剂又不作还原剂的氧化还原反应是( )。
①Na+H2O ②Na2O2+H2O ③CO2+H2O ④Na2O+H2O ⑤Cl2+H2O ⑥NO2+H2O
A. ①③⑤ B. ③④⑥ C. ③⑥ D. ②⑤⑥
5、下列气体不会造成大气污染的是( )。
A.二氧化硫 B.氮气 C.一氧化碳 D.一氧化氮
6 、水资源非常重要,联合国确定 2003 年为国际淡水年。下列关于水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酸雨是指 pH<7 的酸性降水 B.淡水的密度小于海水的密度
C.蒸馏法是海水淡化的方法之一 D.融化的雪水中矿物质含量比深井水中的少
7、一氧化氮是大气污染物之一。目前,有一种治理方法是在 400℃ 左右、有催化剂存在的情况下,用
氨把一氧化氮还原为氮气和水。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8、下列含氧酸的酸酐,不能由单质跟氧气直接化合得到的是( )。
①H2CO3 ②H2SO3 ③H2SO4 ④H3PO4 ⑤H2SiO3 ⑥HNO3
A. ①③⑤ B.②④⑥ C. ③⑥ D. ③⑤⑥
9、在 NO2 被水吸收的反应中,发生还原反应和发生氧化反应的物质,其质量比为( )。
A.3:1 B.1: 3 C.1:2 D.2:1
10、同温同压下,在 3 支相同体积的试管中分别充有等体积混合的 2 种气体,它们是①NO
和 NO2,②NO2 和 O2,③NH3 和 N2。现将 3 支试管均倒置于水槽中,充分反应后,试管中
剩余气体的体积分别为 V1、V2、V3,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A V1>V2>V3 B V1>V3>V 2 C V2>V3>V1 D V3>V1>V2
11、把 3 体积 NO2 气体依次通过足量的饱和 NaHCO3 溶液、浓 H2SO4、Na2O2 之后,用排水法把
残留气体收集到集气瓶中,集气瓶内的气体是 ,其体积为
12、近年来,北京等大城市的公共汽车开始采用天然气作为汽车的燃料,其主要目的是
A.防止石油短缺 B.减低成本 C.减少对大气的污染 D.加大发动机的动力
13、下图对三种不同类型汽车(以序号 1、2、3 表示)的废气排放情况进行了比较。这三
种汽车分别是以汽油为燃料的汽车、以天然气(主要成份是甲烷)为燃料的汽车和电
动汽车。请判断其中序号为 1 的是 汽车,序号为 3 的是 汽车。
碳氢化合物 一氧化碳(CO) 氮氧化物(NOx) 二氧化碳(CO2)
(2)你认为减少酸雨产生的途径可采取的措施是
① 少用煤作燃料②把工厂烟囱造高③燃料脱硫④在已酸化的土壤中加石灰⑤开发新能源⑥硫酸厂废气通过碱溶液吸收
14、环境污染已成为人类社会面临的重大威胁,各种污染数不胜数。下列名词与环境污染
无关的是( )。
① 白色垃圾;②潮汐;③酸雨;④光化学烟雾;⑤臭氧空洞;⑥可吸入颗粒物
⑦赤潮;⑧绿色化学
A.①⑦ B.②⑤ C.②⑧ D.⑦⑧
备课参考:
(一)参考答案:
巩固练习答案:
1、N2 +O2 2 NO 2NO + O2 = 2NO2 3 NO2 + H2O = 2HNO3 + NO
2、C 3、B、D 4、D 5、B 6、A 7、6NO +4 NH3 5N2 +6 H2O
8、C 9、C 10、B 11、1/4;O2 12、C 13、(1)电动 汽油
(2)①③⑤⑥ 14、C
(二)资料选用
(1)教材《化学》必修 I,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2)《教师教学用书》化学必修 I
(3)《中学第二教材》高中化学必修 I,北京教育出版社,主编 薛金星
(4)高中课程《新学案》,主编 刘成坤
一、大气污染的来源、危害、治理
主要污染物:二氧化硫、碳氧化物、氮氧化物、碳氢化物、飘尘、煤尘、放射性物质等。
1.来源:煤、石油的燃烧,矿石冶炼,汽车尾气,工业废气等。
2.危害:危害人体健康;影响植物生长;破坏建筑材料;改变地球气候等“温室效应”与全球变暖。
3.治理:综合治理:调整能源结构,开发新能源(太阳能、氢能、风能、地热等),减少使用煤、石油、天
燃气等化石燃料,减少工业废气排放,对废气进行回收净化再利用等。大力植树造林严禁乱砍滥伐。政府
部门合理规划、制订标准、加强监测。
二、水污染的来源、危害、治理
主要污染物:无机物,碱、盐等,重金属耗氧物质,植物营养物质,石油,难降解有机物等。另外还有氰
化物、酚类、病原体、放射性物质、悬浮固体物等等。
1.来源:石油炼制、工业废水、生活污水、使用过农药、化肥的农田排水、降雨淋洗大气污染物和地面淋
洗固体垃圾等。
2.危害:污染水源,改变水质,加剧水源危机;造成水体富营养化,破坏海滨风景区;危及人体健康等;
“赤潮”与水体富营养化。
3.治理:控制污水任意排放,对污水进行净化处理,改善用水制度,研究无污染新工艺,合理、科学地施
用化肥、农药等。
三、居室污染的来源、危害及防治措施
主要污染物:CO、CO2、SO2、NOx、NH3、醛类(如甲醛)、酚类、烟雾、烟尘、放射性稀有气体氡、电磁波、
螨虫、细菌、病毒等。
1.来源:煤、石油、液化气、天然气等的燃烧,煎、炒、烘、烤等高温烹调加工中产生的烟雾,烟草的燃
烧,电器发出的电磁波,地毯中的螨虫,建筑装璜材料产生的甲醛、放射性稀有气体氡,化妆品,日用化
学品,家宠等。
2.危害:引起人体呼吸道、消化道等疾病,导致各种癌症、皮肤病、传染病,影响婴幼儿智力和发育等。
3.防治措施:保持室内清洁、通风;对电器辐射采取防护措施,并保持距离;厨房要有通风换气设施;宠
物要经常洗浴,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并注意及时清除;女性朋友要慎用化妆品和日常化学用品;建议男
士少抽烟或不抽烟。
四、人类的行动
1972 年 6 月 5 日 至 16 日,探讨保护人类环境战略的第一次国际交流大会——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在瑞
典斯德哥尔摩举行。会议通过了《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宣言》,简称《人类环境宣言》。同时联合国大会
将“联合国环境会议”的开幕日—— 6 月 5 日 定为“世界环境日”,此后,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每年都要在这
一天发表环境现状、年度报告书,以期协调人类和环境的关系。
1974 年 5 月成立了国务院环境保护领导小组。近几年,我国相继制定了《环境保护法》《海洋环境保护
法》《森林法》《野生动物保护法》《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等一系列有关保护环境的
法律法规。
背景资料
[资料 1]“伦敦烟雾事件”
素有“雾都”之称的英国伦敦, 1952 年 12 月 5 日 至 8 日,又被浓雾笼罩。在这一段时间里,许多人突
然患呼吸系统疾病,伦敦的各家医院一下子住满了病人。
4 天中,死亡人数较常年同期增加 4000 多人。死者中,45 岁以上者居多,约为平时死亡人数的 3 倍;1 岁
以下的死亡者,较平时增加约 1 倍,事件发生的一周中,因支气管炎、冠心病、肺结核和心脏衰弱而死亡
人数,分别为事件前一周中同类病症死亡人数的 9.3 倍、2.4 倍、5.5 倍和 2.8 倍。因肺炎、肺癌、流感
及其他呼吸道疾病的死亡者,较平时成倍增加。
该事件与伦敦当时大量烧煤有关。煤烟尘经久不散,在恶劣的气象条件下,遇到逆温,靠近地面处大气污
染物如烟尘、二氧化硫大量聚集,大雾变成了刺激性很强的酸雾。
伦敦公害事件发生以后,1956 年、1957 年又连续发生烟雾事件。 1962 年 12 月 3 日 至 7 日,烟雾再度
发生,又有约 11000 人患病,其中 136 人魂归西天。
[资料 2]“核试验的阴影”
20 世纪 50 年代中期,美国好莱坞出产的巨片《征服者》刚投放市场,便立即引起轰动,由著名影星约翰·韦
思领衔的剧组班子一时间陶醉在成功的喜悦之中。
然而,谁也没有料到,伴随着成功的喜悦竟是巨大的打击。3 年后,在影片中担任角色的女影星苏珊·海华
因身患恶性肿瘤遽然而亡。6 年之后,剧组的另一位女影星阿格妮丝·摩海德同样被癌症夺去了生命。22
年之后,当年的主角约翰·韦思也同样因癌症而魂归西天。奇怪的是,悲剧没有从此中止。到了 80 年代初,
《征服者》原剧组 220 人中竟有 91 人患上了癌症,其中有 46 人离开了人世。悲伤的气氛笼罩着好莱坞影
城,这一幕幕悲剧引起了全世界的惊诧和关注。
一大批科学家迅速赶来了。经过反复调查,集中会诊,人们最后终于查出了原因。原来,影星们患上的癌
症与圣乔治沙漠的沙粒有关。影片《征服者》所表现的是成吉思汗征服中亚的历史事件。当时摄制组在外
景地圣乔治沙漠紧张地活动了 2 个月,拍摄了大量精彩的镜头。
随后,他们又用卡车将许多沙子运进摄影棚,继续该片的内景拍摄。不料,这些小小的沙子竟然酿成如此
惨剧,实在令人痛心和震惊。原来,在圣乔治沙漠 200 千米 以外的内华达州,有个美国原子弹试验基
地,腾空而起的蘑菇云,将放射性物质四处扩散,严重污染了圣乔治沙漠,才导致了众影星罹难的惨剧。
[资料 3]“温室效应”与全球变暖
“温室效应”是怎么回事呢?在温室里,玻璃能让阳光进入室内,但它却吸收了一定比率的热辐射,并阻挡
了这些入室的热辐射返回空间。这样,不需要任何形式的加热补偿,温室内白天的温度就会比室外气温高
出许多。农业生产上的塑料薄膜育秧、玻璃窗苗床以及北方的塑料大棚菜畦,都是利用了这个道理。
大气中,有一些气体,具有与玻璃相似的作用——让阳光到达地球,阻碍热量从地球表面散发出去,从而维
持了地球表面的气温。这种效应,就如同温室的作用一样,称为“温室效应”。能产生温室效应的气体有:
二氧化碳、甲烷、氮氧化物、氯氟烃、臭氧等气体,这些气体被称为“温室气体”。
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为主要温室气体。二氧化碳浓度越高,保温作用就越强,会使地球温度升高。金星的大
气层中 CO2 含量高达 97%以上,因此,温室效应相当显著,其表面温度高达 465~485℃,在那里,锡、铅、
锌等金属都会熔化为液体。随着工业的发展,人类使用燃料越来越多,向大气中排出的二氧化碳与日俱增。
加之,乱砍滥伐使森林面积减少,导致对 CO2 的吸收能力降低,由此引起大气中 CO2 浓度的升高。某些专
家已经提出警告:到 2057 年,世界的热带雨林可能全部消失。那么,在不到 100 年至 150 年的时间里,
大气中的 CO2 将显著增加。“温室效应”的作用将愈演愈烈,全球将会变暖。据科学家估计,到 21 世纪中
叶,地球表面平均温度可能上升 1.5~4 .5℃ 。
南北极的高山冰川融化,而使海平面上升。海水的上涨将会带来灾难性后果:沿海城市被海水吞没,使很
多人无家可归,成为“生态难民”。
[资料 4]“疯猫跳海”
从 1953 年到 1956 年,在日本熊本县水俣湾附近的小渔村,出现了许多怪异的现象。一向温顺的猫变得步
态不稳,抽筋麻痹,最后疯狂地跳入水中溺水而死,当时人们谓之“自杀猫”。更令人惊讶的是,人群中出
现了大批口齿不清、步态不稳、面部痴呆的患者,进而发展为耳聋眼瞎,全身麻木,最后精神失常,他们
时而酣睡不醒,时而兴奋异常,身体弯曲成弓,高叫而死。各种猜测与流言不胫而走,恐怖笼罩着周围地
区,这就是闻名世界的日本公害事件之一——“水俣病事件”。
后经调查研究于 1962 年才确定水俣病的发生是由于汞的环境污染,特别是长期食用被污染的鱼贝类引起
的甲基汞慢性中毒。这是由水俣氮肥厂排出的含氯化甲基汞(CH3HgCl)的废水污染海域后所造成的结果。
[资料 5]“痛痛病”
继水俣病之后,日本又发现了一种怪病。患病初期,患者只是感到腰部和手足等处关节疼痛,后来又发展
为神经痛、及至骨骼软化、萎缩、自然骨折、在剧痛难忍中丧生。对死者进行尸体解剖发现,他们全身多
处骨折,有的竟达到 73 处,身高也缩短了几十厘米。这种病因不明的疾患,就被称为“痛痛病”。
经过调查,痛痛病发生在日本富山县神通川下游镉污染地区,病因就是当地居民长期饮用被镉金属污染的
河水和食用此水灌溉的含镉稻米。这些镉是从哪里来的?原来,日本三井金属矿业公司在神通川上游开设
了炼锌厂,炼锌厂经年累月向神通川排放废水,其中含有大量镉离子,于是镉便由食物链进入人体,积累
到一定的数量后便引发了痛痛病。
痛痛病事件从 1955 年一直延续到 70 年代。据统计,1963 年至 1979 年共有患者 130 人,其中 81 人真的痛
死了。
[资料 6]拿破仑之死和自贡恐龙绝灭之谜
不可一世的法兰西第一帝 国 君主拿破仑于 1821 年在圣赫勒拿岛死去。拿破仑究竟死于何人之手?100
多年来一直是个谜。
随着科技的发展,20 世纪 70 年代,科学家用重要的环境污染“监测器”——头发,分段分析其微量元素的浓
度,以了解各时期内微量元素的摄入情况。结果发现拿破仑的头发里砷的含量比正常人高出 40 倍,而圣
赫勒拿岛上的食用水中含有较多的砷。历史之谜终于揭开,叱咤风云的拿破仑,死于慢性砷中毒。
无独有偶,近年来我国科学家在研究国内外罕见的十分壮观的我国四川省自贡市恐龙遗址时,发现这里大
量石化了的恐龙骨骼与残骸重重堆积的奇异景象竟同样是由微量元素砷所造成的。
地质学家通过多年研究,发现自贡恐龙骨骼中砷的含量达 100~300 mg/kg,比一般动物骨骼高出数百倍至
数千倍,对此地岩中残存的碳化植物的碎片进行化学分析后,发现当时植物中砷的含量高达 100~1000
mg/kg。正是自贡当年格外丰盛的水草和参天大树,使云集在这里的众多恐龙发生积累性的慢性食物中毒
而大批死亡以致绝灭。盛极一时的大恐龙,断送在元素砷之手。
[资料 7]女儿国之谜
《西游记》中描写了唐僧一行西去取经路过女儿国的故事。众人不相信真有其事,如果真如此,那么怎能
繁衍后代?岂不是种族灭绝,国之不存了吗?
曾在广东某一山区的村寨里,数年前连续出生的尽是女孩,人们急了,照此下去,这个地区岂不也变成女
儿国了吗?有的人求神拜佛,也无济于事。有位风 水 先生开言道:“地质队在后龙山寻矿,把龙脉破坏
了,这是坏了风水的报应啊!”于是,迷信的村民,千方百计找到了原来在此地探矿的地质队,闹着要他们
赔“风水”。地质队又回到了这个山寨,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终于找到了原因,原来是在探矿的时候,钻机
把地下含铍的泉水引了出来,扩散了铍的污染,使饮用水的铍含量大为升高,长时间饮用这种水,而导致
了生女不生男。后经治理,情况得到好转,在“女儿国”里又生出男孩了。
[资料 8]“赤潮”与水体富营养化
“赤潮”是一种危害巨大的自然灾害,它会造成水质恶化和鱼类的大量死亡。20 世纪以来,赤潮在世界各
地频频发生,日本的濑户内海是赤潮的高发区,仅 1976 年就发生了 326 次之多。我国近来也时有发生,
其中以 1989 年黄骅海域赤潮事件最大,损失最重(达 3 亿元人民币)。1998 年春天,又一股来势汹涌的赤
潮横扫了香港海和广东珠江口一带海域。赤潮过处,海水泛红,腥臭难闻,水中鱼类等动物大量死亡。当
地的各类养殖场损失惨重。据《经济日报》 1998 年 5 月 3 日 报道,此次赤潮事件,香港渔民损失近 1
亿港元;大陆珍贵养殖鱼类死亡逾 300 吨,损失超过 4000 万元。一时间,各新闻媒体炒作纷纷,人们不
禁要问,何为“赤潮”?它是如何发生的?
赤潮的发生机理至今尚无定论。一般认为,适度的水温、盐分、营养盐、促生质(促进藻类生长的物质)等
各种因素都是赤潮生物的增殖因子。而水体富营养化亦即含氮磷营养盐的富集是赤潮发生的一个不可缺少
的先决条件。
水体富营养化并非新生事件,自然界一直都存在这一现象。所谓沧海变桑田,部分原因就在于水体富营养
化。它使湖泊等先变为沼泽,最后变为草原和森林,但这是一个成千上万年的过程。如今人类的活动使之
变得异常剧烈。大量含氮、磷肥料的生产和使用、食品加工、畜产品加工等工业废水和大量城市生活污水
特别是含磷洗涤剂产生的污水未经处理或处理不达标准即行排放,成为当今水体富营养化过程的重要物质
来源。水体中过量的磷、氮营养盐,成为水中微生物和藻类的营养,使得蓝、绿藻和红藻迅速生长,急剧
繁殖。它们的繁殖、生长、腐败,引起水中氧气大量减少,导致鱼虾等水生生物大量窒息死亡。某些藻类
甚至还会释放出一些有毒物质使鱼类中毒死亡。此外,由于死亡藻类分解时会放出一些 CH4、H2S 等气体,
使海水变得腥臭难闻,水质恶化。这种由于水体中植物营养物质过多蓄积而引起的污染,叫做水体的“富
营养化”。这种现象在海湾出现叫做“赤潮”,如果是发生在淡水中,又叫做“水华”。因此,水体富营养化
是赤潮(或水华)的先兆,赤潮是水体富营养化的结果。
这时需要着重说明的是合成洗涤剂,它由表面活性剂、增净剂等组成。表面活性剂在环境中存留时间较长,
消耗水体中的溶解氧,对水生生物有毒性,能造成鱼类畸形。增净剂如磷酸盐,可使水体富营养化。那么,
如何治理水体富营养化呢?
最有效最简单的办法莫过于把含大量氮磷元素的废水堵截在进入天然水体之前。例如,禁止含磷洗涤剂的
生产和使用,对城市工业和生活污水进行净化处理,往污水中加入 Ca(OH)2 和 Al2(SO4)3 等沉淀剂除去磷等
等。
[资料 9]居室污染与防护
人的一生绝大部分时间是在室内(家庭居室、办公场所、商店宾馆、车辆飞机)度过的。人们已从室内空气
中鉴定出 300 多种挥发性化学物质。尽管其含量一般仅在 mg/kg 或 ug/kg 级水平,甚至更低,而且由于人
们长时间滞留于室内,其影响是十分严重的。医学研究表明,由上述原因造成的室内化学污染是呼吸道、
心血管疾病和癌症的重要诱因。
1.建筑装璜装饰材料污染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各种新型建筑装璜装饰材料进入了家庭,成为新的化学污染源。家具、墙纸、天花
板、化纤地毯、塑料地板、隔热材料等中所含的甲醛在长期持续缓慢地释放出来。各种树脂、油漆、乳胶、
涂料、粘合剂等也大量释放出甲醛。塑料制品受热潮解时容易发生变性释放出甲醛。调查发现,装饰程度
较高的居室中,甲醛浓度竟为室外的 46 倍。甲醛为细胞原浆毒,可经呼吸道、消化道及皮肤吸收,对皮
肤有强烈的刺激作用,可引起组织蛋白的凝固坏死,对中枢神经系统有抑制作用。动物试验证明甲醛是致
肺癌物。室内含量达 30 mg/m3 时可当即致死。因此,研制新一代环保型装璜装饰材料,实现装璜的环保化、
绿色化,已经提到议事日程上来。控制甲醛污染的有效方法是关闭门窗,在室温 27℃ 以氨水熏蒸几个
小时。装修中使用的各种溶剂、粘合剂可造成苯、甲苯、二甲苯、三氯乙烯等挥发性有机物的污染。油漆
中用做稀释剂的香蕉水,含苯或甲苯达 50%~55%,其毒性作用主要表现在对神经系统的先兴奋后抑制作用,
对皮肤粘膜有刺激性。中毒后出现头痛头晕、心动过速,重者出现意识障碍、抽搐,可发生脑水肿、呼吸
衰竭甚至死亡。
2.厨卫污染
炊事燃烧、分散取暧是居室空气的主要污染源之一。各种燃料(煤、石油、液化气、天然气)、木材、纸张
等,在供氧不足下不完全燃烧,生成大量多环芳烃(PAH)。在 400℃~ 800℃ 下芳香烃逐渐聚合或环化
生成的苯并[a]芘是强致癌物。SO2、酚等促进致癌物与苯并[a]芘等联合作用,使肺癌死亡率逐渐上升。
家用炉具排放的烟气中苯并[a]芘可达 1000 μg/m3。流行病学研究表明,煎、炒、烤、烘等高温烹调加
工中,烹调油在 270℃ 高温下分解,其烟雾中含有多环芳烃苯并[a]芘、苯并蒽,而食用油与鱼、肉
等食品一起在高温下能生成烃类、醛类、羧酸、杂环胺等 200 多种物质,其遗传毒性远大于苯并[a]芘。
香肠、熏鱼、烤牛肉、烤焦的鱼皮以及直接在火上烤的牛排中,苯并[a]芘的含量分别高达 1.0~10.5
μg/kg。而爱吃烟熏食物的冰岛人的胃癌发生率很高。故应改革炉灶,使用脱排油烟机,注意通风、消烟、
除尘,减少高温烹调,提倡烹饪电气化。
卫生间、下水道散发的气体中含有 H2S、甲硫醇、甲硫二醇、乙胺、吲哚等,有毒性,会引起呕吐、降低
食欲。空气中 H2S 含量为 30~40 mg/m3 时即会引起眼睛及呼吸道症状。而若在低浓度下长时间接触,也会
发生慢性中毒反应,头痛、眩晕、记忆力和免疫功能下降。吸烟与肺癌的增长呈正相关。香烟烟雾中含有
相当数量的多种 PAH、氮氧化物、正尼古丁、假木贼碱以及 As、Ni、Cr 等多种致癌物和 CO、HCN 等多种有
害物。用 GC/MS 分析烟草焦油中的 PAH 有 150 多种,其中致癌的有 10 多种。每 100 支烟中含苯并[a]
芘 3.0μg~ 4.0 μg,二苯并[a,j]蒽 0.4 μg,苯并[b]荧蒽 0.3 μg,苯并[j]荧蒽 0.6 μg。吸烟有
害健康,被动吸烟者同样受到严重威胁。
3.化妆品污染
美容热使形形色色的化妆品涌入家庭。专家告诫,应慎用各种化妆品。临床发现,使用化妆品引起皮炎患
者增多。化妆品中的色素、香料、表面活性剂、防腐剂、漂白剂、避光剂等都可导致接触性皮炎。香水、
防晒剂、染发剂中含的对苯二胺,口红中含的二溴和四溴荧光素都具有变应原性质,可引起皮肤红肿、搔
痒,发生变应性接触性皮炎。胭脂、眉笔的笔芯亦含有变应原,可引起眼睑变应性接触性皮炎。使用含雌
激素的化妆品能引起儿童性早熟发育症状。洗发香波中含的苯酚有毒性。其口服致死量为 2 g ~ 15
g 。若苯酚通过皮肤大面积吸收进入体内,对内脏、肾功能和神经系统有广泛的破坏作用,严重者 1 小
时内可死亡。洗发水含苯胺类化合物,溅入眼内,2 天内眼球表面就出现广泛损伤,并能渗入晶体引起白
内障。苯胺毒性很高,它通过肺呼吸、口服和皮肤接触进入体内。含氢醌的皮肤漂白剂、含巯基醋酸的冷
烫剂、含硫化物的脱毛剂以及指甲化妆品常可引起刺激性接触性皮炎。国家规定祛斑霜的含汞量应低于百
万分之一,但有些祛斑霜含汞量竟高达 2%。长期使用后导致发汞、尿汞含量增高,引起慢性汞中毒。有些
化妆品含有四氧化三铅(俗称丹红)或碱式碳酸铅(俗称铅白),进入人体或呼吸道易引起铅中毒。因此从医
学的角度来看,不化妆、不染发、慎用化妆品、崇尚自然美,是现代女性最佳的养生之道。
4.日用化学品污染
家庭中广泛使用着各种日用化学品。美国环保局宣称,从油漆到洗涤剂,家家都有有毒化合物。各种家用
除虫剂、消毒剂、洗涤剂、衣服干洗剂、空气清新剂、家具擦光剂、擦玻璃剂,它们是有用的,但同时也
在散发出有毒气体。一些日用化学品含有挥发性溶剂,如汽油,长期使用有诱发心脏病的危险。毒性很高
的苯胺有少量用于生产家用化学品、涂料、光漆、染料、抗氧化剂、除草剂、杀虫剂、杀菌剂。家用杀虫
剂如萘(卫生球的主要成分)若误服、皮肤沾染或吸入高浓度蒸气均可损害肝、肾。广泛用做溶剂、灭火剂、
干洗剂的 CCl4,用做去油剂、干洗剂的 CH3CCl3,用做致冷剂、发泡剂的 CHF2Cl 等是主要的氯代烃污染源。
在农药、油漆、油墨、复写纸、粘胶剂等中用做添加剂、在塑料中用做增塑剂的多氯联苯(PCBs),是毒性
极大的有机氯化物,可诱导肝癌、腺瘤的发展,并能通过母体转移给胎儿致癌。多氯代二苯并二恶英
(PCDD)、多氯代二苯并呋喃(PCDF)是目前毒性最大的有机氯化物。杀虫剂、除草剂的大量使用,使环境中
的 PCDD、PCDF 含量升高,每年进入环境的量可达 106 g。
5.放射性污染
烟叶中含 U、Ra—226、Po—210、Pb—210 等放射性物质。我国 6 个品牌香烟中,Po—210 含量为 8.5×10-13
Curie/g。这些放射性物质被吸入支气管并在其分叉位积累,导致支气管上皮肿瘤。打火机使用的电石(氯
化稀土产品)含微量 U、Th,总放射性比活度为 2.5×10-6 Curie/kg。放射性稀有气体氡是严重的公害之
一。氡是 3 种天然放射系在放射性衰变中的产物,由于其有很大的流动性,能随时被人吸入体内,并继续
发生放射性衰变,形成“内放射”,严重损伤人体的组织和器官,因此应注意严格选用符合国家标准、放射
性物质含量低的建筑材料。身居花岗岩地带的居民应警惕当地井水、泉水、矿泉水有无异常高的放射性。
其饮用水宜存贮几天后再饮用。生活燃料煤中 U、Th 的含量分别可达 0.8 μg/g。 北方农村用无烟囱地炉
做饭、取暖,室内环境常被天然放射性物质尤其是 Po—210 污染,某些居民头发中 Po—210 的含量竟高出一
船居民 50 多倍。
6.化学过敏症和大楼综合症
近年来一种易被人忽视的现代文明病——“化学物质过敏症”频频见诸报端,这是指因长期大量接触化学物
质而导致的人体过敏,它严重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患者大多存在自律神经障碍、瞳孔对光线的反应及眼
球运动出现异常。其主要症状为手脚发冷、失眠、咽喉疼痛、头痛、腹泻、皮肤炎症等。由于导致上述症
状的原因十分复杂,医生往往无法及时明确诊断。报道对 144 名患者的发病原因进行统计分析,35%因居
住在新房内;58%因使用了空气清新剂、杀虫剂、香水甚至修正液等化学用品;6%原因不明。其中有 80%为
女性。除了撤去患者身边引发过敏症的化学物质,服用维生素以增加营养,促进排毒,通过运动加快排汗
等方法外,目前尚无更有效的治疗方法。
随着高层建筑的现代化,使用空调系统的封闭型办公场所常使不少工作人员出现眼睛发干发炎、鼻塞、头
痛、胸闷、怠倦、嗜睡等症状,被称为“大楼综合症”。其诱因是多种多样的;湿法复印机散发的碳氢化合
物使人疲劳、皮肤疼痛、发炎;干法复印机逸出的臭氧能刺激眼睛与呼吸道,引起炎症;电脑、信息处理
装置的荧光屏释放出的正离子影响人体的新陈代谢,降低对疾病的抵抗力,导致荧光屏皮疹;荧光照明设
备的紫外线和空气中各种化学成分一起,产生光化学烟雾,影响视力。人体也是一种污染源,从呼吸道排
出的化学物质有 149 种,通过尿和皮肤排出的有 151 种和 171 种。这些化学物质滞留在密闭的室内,对健
康造成危害。
7.电子雾污染
电子雾污染虽不属于化学污染,但在室内环境污染中也处于举足轻重的位置,在此值得一提。空调、彩电、
计算机、冰箱、电热毯等各种电子产品在使用中都不同程度地发出电磁波——电子雾。电子雾会使人头痛、
疲乏、神经质、睡眠不安,影响儿童发育。生物学家调查发现,1969 年~1982 年美国马里兰州有 951 名
男子死于脑瘤,其中大部分是电工或电气工程师。而在高压线附近工作的人体内癌细胞的生长速度比一般
人快 24 倍。因此从安全起见,人与彩电之间的距离应保持 4 m ~ 5 m ,离开荧光灯管 2 m ~ 3
m ;卧室内勿放置冰箱,电热毯变热后应及时切断电源。移动电话、对讲机发出的高频电磁波对健康有
影响,经常长时间使用会产生头痛、注意力分散、眼睑抽搐、记忆力衰退等症状。故能使用普通电话时尽
可能不使用移动电话。
巩固练习:
1.下列现象反映了硫酸的哪些主要性质(填空):
(1)浓硫酸滴在木条上,过一会儿,木条变黑。_____________
(2)敞口放置浓硫酸时,质量增加。_____________
(3)锌粒投入稀硫酸中,有气泡产生。_____________
(4)把铜片放入浓硫酸里加热,有气体产生。_____________
(5)利用浓硫酸和食盐固体反应可制 HCl 气体。_____________
2.、(1)在 O2 H2 CO CO2 Cl2 HCl、 SO2 N2 中,可以用浓硫酸作干燥剂的有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蔗糖上滴两滴浓硫酸,会发现浓硫酸周围的蔗糖逐渐变黑。这说明浓硫酸
________________,过一会还会发现产生大量泡沫,好象“泡沫面包”,同时有刺激
性气味的物质产生,发生这一反应的方程式
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浓硫酸蘸在皮肤上,应先用___________,再___________,最后涂上少量的
___________
3、下列溶液露置在空气中浓度变稀的是( )
A、浓硫酸 B、浓盐酸 C、氯化钠溶液 D、氢氧化钠溶液
4、下列反应中,既能说明浓硫酸具有脱水性,又能说明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的是
A、C 和浓硫酸 B、Cu 和浓 H2SO 4 C 、蔗糖和浓硫酸 D、H2S 和浓 H2SO
5、硫酸厂有一辆已存放过浓硫酸的铁槽车。某新工人违反规程,边吸烟边用水冲洗,
结果发生了爆炸事故。下列引起爆炸的原因中正确的是( )。
A、浓硫酸遇明火爆炸
B、浓硫酸遇水发热爆炸
C、铁与水反应产生的氢气接触空气遇明火爆炸
D、稀释后的硫酸与铁反应产生的氢气接触空气遇明火爆炸
6、鉴别稀硫酸和浓硫酸既简单,又可靠的方法是
A、加酚酞试液 B、与铜片作用
C、加 BaCl2 溶液和硝酸 D、用玻璃棒各蘸一点滴在纸上
7、浓硫酸在与下列哪些物质反应时,既表现强酸性又表现强氧化性
A、赤热的碳 B、氢硫酸 C、氢氧化钠 D、铜(加热)
8、在 100mL、18mol/L 的浓硫酸中,加入过量的铜片,被还原的硫酸的物质的量为
A、1.8mol B、大于 1.8mol C、0.9mol D、小于 0.9mol
9、在试管里放入一块铜片,注入一定体积的浓硫酸 ,给试管加热,使之反应。
(1)若铜片还有剩余,硫酸_______消耗完毕(填“已”或“没有”),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
(2)用金属铜制硫酸铜最好的方法是:先把铜在空气中跟氧气加热反应,生成铜的氧化物,
再与硫酸反应得硫酸铜 ,这样作法的好处有①__________________②
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回答下列问题。
(1)浓硫酸与木炭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试用下图所列各种装置设计一个实验来验证上述反应所产生的各种产物。
这些装置的连接顺序,按产物气流从左到右的方向是(填装置的编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时可观察到装置①中 A 瓶的溶液褪色 c 瓶的溶液不褪色。
A 瓶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 瓶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 瓶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装置②中所装的固体药品是______________,可验证的产物是____________
(5)装置③中所盛溶液是_______________,可以验证的产物是___________。
备课参考:
(一) 巩固练习答案:
1、(1)脱水性(2)吸水性(3)酸性(4)氧化性、酸性(5)难挥发性
2、(1)O2 H2 CO CO2 Cl2 HCl、 SO2 N2
(2)具有脱水性;C+2H2SO4(浓) CO2↑+2SO2↑+2H2O
(3)干布擦拭干净 大量水冲洗 碳酸氢钠溶液
3、A、B 4、C 5、D 6、D 7、D 8、D
9、(1)没有 硫酸浓度变稀,稀硫酸和铜不反应
(2)①防止生成大气污染物 SO2 保护环境②提高硫酸的利用率
10、(1)2H2SO4+C 2SO2↑+CO2↑+2H2O
(2)⑷⑵13 (3)检验二氧化硫的存在;除去二氧化硫气体;检验二氧化硫是否
除完全 (4)无水硫酸铜 水蒸气 (5)澄清石灰水;二氧化碳
有机化合物
06—07 学年度高三第一学期有机化合物练习题
1、第 35 个“世界地球日”,我国确定的主题是“善待地球——科学发展”。下列行为中不符合这一主题的
是:( )
A、采用“绿色化学”工艺,使原料尽可能转化为所需要的物质
B、大量开采地下水,以满足社会对水的需求 C、节约能源,提高能源利用率
D、减少直至不使用对大气臭氧层起破坏作用的氟氯烃
2、广告称某品牌的八宝粥(含桂圆、红豆、糯米)不加糖,比加糖还甜,适合糖尿病人食用。你认为下
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A、这个广告有误导喜爱甜食消费者的嫌疑
B、糖尿病人应少吃含糖的食品,该八宝粥未加糖,可以放心食用
C、不加糖不等于没有糖,糖尿病人食用需慎重
D、不能听从厂商或广告商的宣传,应询问医生
3、下列气体的主要成分不是甲烷的是:( )
A、沼气 B、天然气 C、煤气 D、坑道气
4、通常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的石油化学工业发展水平的标志是:( )
A、乙烯的产量 B、石油产量 C、合成纤维的产量 D、硫酸的产量
5、某烃的结构简式为 ,它可能具有的性质是( )
A.它能使溴水褪色,但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B.它既能使溴水褪色,也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C.易溶于水,也易溶于有机溶剂
D.能发生加成反应,一定条件下可与四倍物质的量的氢气加成
6、下列关于酶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酶是一种蛋白质 B.酶受到高温或与重金属盐作用时会变性
C.酶是一种氨基酸 D.酶是生物体反应中的催化剂
7、丙烯醇(CH2==CH—CH2OH)不可能具有的性质是( )
A.与溴水作用使溴水褪色 B.与金属钠反应放出 H2
C.完全燃烧生成 CO2 和水 D.与 NaOH 溶液反应
8、将等物质的量甲烷和氯气混合后,在漫射光的照射下充分反应,生成物物质的量最大的是( )
A、 CH3Cl B、 CH2Cl2 C、 HCl D、 CCl4
9、能通过化学反应使溴水褪色,又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是( )
A、乙烯 B、乙烷 C、苯 D、氯化铁
10、炒菜时,加入少量的酒和醋,可使菜变得香醇可口,原因是( )
A、有盐类物质生成 B、有酸类物质生成 C、醇类物质生成 D、有酯类物质生成
11、可燃冰又称天然气水合物,它是海底的高压、低温条件下形成的,外观像冰。1 体积可燃冰可贮载
100~200 体积的天然气。下面关于可燃冰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可燃冰有可能成为人类未来的重要能源 B、可燃冰是一种比较洁净的能源
C、可燃冰提供了水可能变成油的例证 D、可燃冰的主要可燃成分是甲烷
12、通过初中和高中有机化合物的学习,你认为下列有关有机化合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凡是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有机化合物 B.所有的有机化合物均难溶解于水
C.易溶解于汽油、苯、四氯化碳的物质就是有机化合物
D.有机物组成元素较少,而有机物的种类繁多,其原因之一就是具有同分异构体现象
13、从南方往北方长途运输水果时,常常将浸泡有高锰酸钾溶液的硅藻土放置在盛放水果的容器中,其目
的( )
A.利用高锰酸钾溶液杀死水果周围的细菌,防止水果霉变
B.利用高锰酸钾溶液吸收水果周围的氧气,防止水果腐烂
C.利用高锰酸钾溶液吸收水果产生的乙烯,防止水果早熟
D.利用高锰酸钾溶液的氧化性,催熟水果
14、加成反应是有机化学中的一类重要的反应,下列属于加成反应的是 ( )
A.甲烷与氯气混和后光照反应 B.乙烯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反应
C.乙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的褪色 D.在苯中滴入溴水,溴水褪色
15、学生使用的涂改液是一种使用频率极高的工具,涂改液中含有苯及其同系物,下列有关涂改液的说法
中不正确的是( )
A.苯的同系物可以发生取代反应 B.苯及其同系物是涂改液的溶剂
C.涂改液危害人体健康,应该慎用 D.苯及其同系物对人体无害,可以使用
16、关于乙醇结构方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乙醇结构中有-OH,所以乙醇溶解于水,可以电离出OH-而显碱性
B.乙醇与乙酸反应生成乙酸乙酯,所以乙醇显碱性
C.乙醇与钠反应可以产生氢气,所以乙醇显酸性
D.乙醇与钠反应非常平缓,所以乙醇羟基上的氢原子不如水中的氢原子活泼
17、下列是有关生活中对醋酸的应用,其中主要利用了醋酸酸性的是 ( )
A.醋酸溶液可一定程度上治疗手足癣 B.熏醋可一定程度上防止流行性感冒
C.醋可以除去水壶上的水垢 D.用醋烹饪鱼,除去鱼的腥味
18、能够用来检验酒精中是否含有水的试剂是( )
A.金属钠 B.无水硫酸铜 C.无水氯化钙 D.浓硫酸
19、糖类是由 C、H、O 三种元素组成的一类有机化合物。下列物质不属于糖类的是( )
A.葡萄糖 B.果糖 C.纤维素 D.糖精
20、下列物质属于同分异构的是( )
A.葡萄糖和果糖 B.蔗糖和麦芽糖 C.油和脂 D.淀粉和纤维素
21、在试管中加入 10%的氢氧化钠溶液 1mL,然后滴入 2%的硫酸铜溶液 2-3 滴,稍加振
荡,加入某病人的尿液,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至沸腾,溶液呈砖红色。该实验现象证明了该
人尿液中含有的物质是( )
A.尿酸 B.蛋白质 C.葡萄糖 D.氯化钠
22、下列物质中,不能和氯气发生取代反应的是( )
A CH3Cl B CCl4 C CH2Cl2 D CH4
23、用硫酸酸化的 CrO3 遇酒精后,其颜色会从红色变为蓝绿色,用这个现象可以测得汽车司机是否酒后
驾车。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下:2CrO3+3C2H5OH+3H2SO4 == Cr2(SO4)3+3CH3CHO+6H2O
此反应的氧化剂是( )
A、H2SO4 B、CrO3 C、Cr2(SO4)3 D、C2H5OH
24、甲烷分子中的 4 个氢原子全部被苯基取代,可得如图所示的分子,对该分子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分子式为 C25H20
B、所有碳原子都在同一平面上
C、此分子为非极性分子
D、此物质属于芳香烃,是苯的同系物
25、禁止用工业酒精配制饮料酒,这是 因为工业酒精中常含有会使人中毒的( )
A、乙醚 B、乙二醇 C、丙三醇 D、甲醇
26、青苹果汁遇碘溶液显蓝色,熟苹果能还原新制 Cu(OH)2 悬浊液,这说明( )。
A.青苹果中只含淀粉不含糖类 B.熟苹果中只含糖类不含淀粉
C.苹果转熟时淀粉水解为单糖 D.苹果转熟时单糖聚合成淀粉
《有机化合物》练习题
2006-5-7
一、选择题:
24..是谁第一个想到苯是环状结构的 ( )
A.拉瓦锡 B.维勒 C.阿佛加德罗 D.凯库勒
25..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 )
A.苯 B.聚乙烯 C.汽油 D.煤
26..某烷烃含 200 个氢原子,则该烃的分子式是 ( )
A.C97H200 B.C98H200 C.C99H200 D.C100H200
27..可燃冰是天然气与水相互作用形成的晶体物质,主要存在于冻土层和海底大陆架中。据测定每 0.1m3
固体“可燃冰”要释放 20m3 的甲烷气体,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可燃冰”释放的甲烷属于烃 B.“可燃冰”是水变油,属于化学变化
C.“可燃冰”将成为人类的后续能源 D.青藏高原可能存在巨大体积的“可燃冰”
28..炒菜时,又加料酒又加醋,可使菜变得香美可口,原因是 ( )
A.有盐类物质生成 B.有酸类物质生成
C.有油脂类物质生成 D.有酯类物质生成
29..青苹果汁遇碘溶液显蓝色,熟苹果能还原银氨溶液。这说明 ( )
A. 青苹果中只含淀粉不含糖类 B. 熟苹果中只含糖类不含淀粉
C. 苹果成熟时淀粉水解为单糖 D. 苹果成熟时单糖聚合成淀粉
30..等质量的下列烃完全燃烧,消耗氧气最多的是 ( )
A.CH4 B.C2H6 C.C3H6 D.C6H6
31..蔬菜、水果中富含纤维素,纤维素被食入人体后在作用是 ( )
A.为人体内的化学反应提供原料
B.为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C.加强胃肠蠕动,具有通便功能
D.人体中没有水解纤维素的酶,所以纤维素在人体中没有任何作用
32..使 1mol 乙烯与氯气发生完全加成反应,然后使该加成反应的产物与氯气在光照条件下发生取代反应,
则两个过程中消耗氯气的总的物质的量是 ( )
A.3mol B.4mol C.5mol D.6mol
33..可以鉴别乙酸溶液、葡萄糖溶液、蔗糖溶液的试剂是 ( )
A.银氨溶液 B.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
C.石蕊试液 D.碳酸钠溶液
34..把质量为 mg 的铜丝灼烧变成黑色,立即放入下列物质中,使铜丝变成红色,而且质量仍为 mg 的是
( )
A.稀 H2SO4 B.C2H5OH C.CH3COOH 溶液 D.CO
35..向装有乙醇的烧杯中投入一小粒金属钠,下列对该实验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 ( )
A.钠块沉在乙醇液面底下 B.钠块熔化成小球
C.钠块在乙醇的液面上游动 D.钠块表面有气体放出
36..下列各组物质中,均能发生水解反应的是 ( )
A.氨基酸与蛋白质 B.淀粉与纤维素
C.蛋白质与麦芽糖 D.蔗糖与葡萄糖
37..现有一瓶乙二醇和丙三醇的混合物,已知它们的性质如下表,据此,将乙二醇和丙三醇互相分离的最
佳方法是 ( )
A. 萃取法 B.结晶法 C.分液法 D.分馏法
38..1866 年 凯 库
勒 提 出 了 苯 的
单 、 双 键 交 替
的正六边形平面结构,解释了苯的部分性质,但还有一些问题尚未解决,它不能解释下列事实
( )
A.苯不能使溴水褪色 B 苯能与 H2 发生加成反应
C.溴苯没有同分异构体 D.邻二溴苯只有一种
39..大气污染物氟里昂—12 的化学式是 CF2Cl2。下面关于氟里昂—12 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没有固定的熔沸点 B.分子中的碳原子是饱和的
C.属于正四面体的空间结构 D.是甲烷的一种同系物
40..可以用于区别乙烯和乙烷的试剂是 ( )
A.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B.溴水
C.溴化钠 D.浓硫酸
41..下列有机物中能与水以任意比互溶的是 ( )
A.苯 B.乙酸 C.乙烷 D.汽油
二、填空题:
42..某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两倍,该元素是 ,它和氢元素组成的最简单的化
合物的化学式为 ,在这种化合物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
43..分别完全燃烧①1molCH4、②1molC2H4、③1molC6H6,生成的水相等的是_______;需要的氧气最多
的是_________。
44..巴豆酸的结构简式为:CH3—CH=CH—COOH(丁烯酸),现有①氯化氢;②溴水;③纯碱溶液;④
乙醇;⑤酸化的 KMnO4 溶液。试根据其结构特点判断在一定条件下能与巴豆酸反应的以上物质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45..同学们已经学习了几种典型的有机化学反应类型——取代反应、加成反应、酯化反应。写出下列反应
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并判断其反应类型。
①乙醇与金属钠反应: ,属于 反应;
②乙醇的催化氧化: ,属于 反应;
③由乙烯制乙醇: ,属于 反应;
物质 分子式 熔点℃ 沸点℃ 密度(g/cm3) 溶解性
乙二醇 C2H6O2 -11.5 198 1.11 易溶于水和乙醇
丙三醇 C3H8O3 17.9 290 1.26 能跟水、酒精以任意比互溶
④由苯制取硝基苯: ,属于 反应;
⑤乙酸除水垢: ,属于 反应。
46..如右图,在左试管中先加入 2mL 95%的乙醇,并在摇动下缓 缓加入
3mL 浓硫酸,再加入 2 mL 乙酸,充分摇匀。在右试管中加入 5mL 饱和
Na2CO3 溶液。按图连接好装置,用酒精灯对左试管小火加热 3~ 5min 后,改
用大火加热,当观察到右试管中有明显现象时停止实验。 (1)写出
左试管中主要反应的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加入浓硫酸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饱和 Na2CO3 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反应开始时用酒精灯对左试管小火加热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后改用大火加热的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已知乙酸乙酯的沸点为 77℃;乙醇的沸点
为 78.5℃;乙酸的沸点为 117.9℃)
(5)分离右试管中所得乙酸乙酯和 Na2CO3 溶液的操作为(只填名称)___________,所需主要仪
器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实验生成的乙酸乙酯,其密度比水__________,有_____________气味。
三、计算题:
47..某烃中碳和氢的质量比是 24:5 该烃在标准状况下的密度是 2.59g/L,求该烃的分子式。
48..在标准状况下,2.8L 某气体的质量是 3.5g。已知该气体是由碳和氢两种元素形成的化
合物,且化合物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85.7%,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14.3%。求该气体的
分子式。
49. .某植物中(C6H10O5 )n 的含量为 10% ,在一定条件下,微生物将(C6H10O5 )n 转化为甲烷:
(C6H10O5)n + n H2O 3n CH4 ↑ + 3n CO2↑
某沼气池,当加入该植物 162 千克,可得甲烷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多少?
50..有机物 A 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现取 2.3 g A 与 2.8 L 氧气(标准状况)在密闭容
器中燃烧,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碳、一氧化碳和水蒸气(假设反应物没有剩余)。将反应生
成的气体依次通过浓硫酸和碱石灰,浓硫酸增重 2.7 g,碱石灰增重 2.2 g。回答下列问题:
(1)2.3 g A 中所含氢原子、碳原子的物质的量各是多少?
(2)通过计算确定该有机物的分子式。
第一节 有机化合物的分类(练习)
1.下列物质属于有机物的是 ( )
A.氰化钾(KCN) B.氰酸铵(NH4CNO)
C.尿素(NH2CONH2) D.碳化硅(SiC)
2.下列关于官能团的判断中说法错误的是 ( )
A.醇的官能团是羟基(-OH) B.羧酸的官能团是羟基(-OH)
C.酚的官能团是羟基(-OH) D.烯烃的官能团是双键
3.下列表示的是有机化合物结构式中的一部分,其中不是官能团的是 ( )
A.-OH B.C C C.C=C D.C-C
4.与乙烯是同系物的是 ( )
A.甲烷 B.乙烷 C.丙烯 D.戊烯
5.下列原子或原子团,不属于官能团的是 ( )
A.OH— B.—NO2 C.—SO3H D.—Cl
6.四氯化碳按官能团分类应该属于 ( )
A.烷烃 B.烯烃 C.卤代烃 D.羧酸
7.化合物的-COOH 中的-OH 被卤原子取代所得的化合物称为酰卤,下列化合物中可以看做酰卤的是
→微生物
≡
( )
A.HCOF B.CCl4 C.COCl2 D.CH2ClCOOH
8.甲基带有的电荷数是( )
A.-3 B.0 C.+1 D.+3
9.下列物质中,属于酚类的是 ( )
10.请同学们根据官能团的不同对下列有机物进行分类。
(1)芳香
烃: ;(2)卤代烃: ;
(3)醇: ;(4)酚: ;
(5)醛: ;(6)酮: ;
(7)羧酸: ;(8)酯:
11.按官能团分类(填写下表)w.w.w.k.s.5.u.c.o.m
类别 官能团 典型代表物的名称和结构简式
醇
酚
醚
醛
酮
羧酸
酯
12.下列有机物中(1)属于芳香化合物的是_______________,(2)属于芳香烃的是________,
(3)属于苯的同系物的是______________。
13.(1997 年全国)两种气态烃以任意比例混合,在 150℃时 1L 该混合烃与 9L 氧气混合,充分燃烧后恢
复到原状态,所得气体体积仍是 10L,下列各组混合 烃中不符合此条件是( )
A、 B、
C、 D、
高考指导
高考化学指导:北大清华学生谈经验
http://www.nen.com.cn 2004-05-07 10:25:46 东北新闻网
陈洪金(北京大学 城市与环境学系)
化学是一门含有很大文科性质的学科,要求理解记忆的东西很多。要学好化学,必须把这一关过
好。
在中学化学中,主要的内容还是以某一种元素或某一族元素为主,学习它们的物理 性质特别是化
学性质。每一种元素都是与众不同的,所以学习单种元素的时候,对于元素表现出来的所有性质都要
一一掌握。例如学习铁元素的过程中,就应该掌握铁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等重要内容。而学习某一
族元素的时候,首先应对这一族元素的代表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用途和制法等进
行学习,然后从个别到一般逐步地展现这一族元素的性质及变化规律。这样掌握的知识全面牢固,在
以后用到的时候就可信手拈来,而不用找课本。
化学是研究物质化学性质的学问,所以贯穿于化学始终的是化学反应,所以说学好了化学反应也
就学好了化学。例如在有机化学中的种种重要反应,考到的很多,也很重要,是难点重点。但是也有
解决这类问题的捷径:那就是对反应本质的理解,以及熟练掌握反应原理、装置、条件、注意事项等
内容,这样大部分的题目就可以顺利通过了,剩下的题目也就是再加上数学运算,就可以很容易得通
过。对于基础比较差的同学先掌握化学反应方程式的书写就可以提高很大一截。
在做题目时有很多的方法可以大大减小运算篇幅,并能起到出奇制胜的效果。下面就介绍几种常
用的方法,以供大家参考。
元素守恒法:在一个化学反应里,改变的是元素的原子的排列结构顺序,而元素的种类个数在反
应前后是不变的,这样我们就可以略去很繁琐的中间过程,直接对要求的元素进行求解。例如有这样
4 2 4CH C H 4 3 6CH C H
2 4 3 4C H C H 2 2 3 6C H C H
⑩⑨⑧⑦⑥
⑤④③②① —OH —CH = CH2 —CH3
—CH3
—COOH
—CH
3
—CH3—OH
—COOH
—C —CH3
CH3
CH3
—OH
一个题目:在 100g 硫酸亚铁样品中含有杂质硫酸铜,把样品溶于水,放进足量铁粉,之后过滤放进足
量盐酸,过滤,灼烧残留物得到物质的质量是样品的 1/20,求样品的纯度。这个题目就是典型的应用
这个方法的例子,虽然中间经过了很多变化,但铜最终都转移到了氧化铜中,则可以据此进行计算,
显然要简单得多了。
相关元素法:这是个很简单的方法,举个例子就可以说明问题:现有硫酸亚铁、亚硫酸铁、硫化
亚铁三种混合物,其中铁的质量分数为 a%,求氧在混合物中的质量分数。这三种物质仔细看就可以看
出每一个铁原子对应一个硫原子,根据铁与硫的原子质量比就可以求出硫的质量分数,氧的质量分数
只用 100%减去铁和硫的质量分数就得到了。
重点突破法:在做一些推断题目的时候,常常使人感到无从下手,就可以用这个办法。在给出的
条件里,找特别的反应现象或条件,例如生成黄色溶液,产生红色沉淀,产生气体,需要高温,需要
催化剂等,从这些现象或条件,我们可以联想到我们学过的元素的性质,来与之对应,很快就会找到
正确的答案。
还有很多在做选择题时的方法:最简单的是代入验证法,即把答案代进题目进行验证;排除法,
这个都知道,不必多说。在这种情况下是灵活多变的。
在考试的时候,不应当被题量所吓倒,要知道你觉得题目太多,别人也这样认为。要静下心来做
题目,但头脑不能慢。要机动灵活的有选择的做题,即遵循先易后难的原则,先把会做的,熟悉的做
完,在做简单题目时一定要细心,很多成绩好的同学都是在做简单题目上失分。
尤其是对于后面的大题,不会做还不如保证前面会做的得分。这样才会把自己的所学知识显示出
来,得到优异的成绩。
楚军(清华大学 自动化系学生)
化学是一门注重实践的学科,知识大多来自实验,知识点多又较复杂繁琐,不易记忆。作为一门
实验学科,应该重视实验,实验现象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记忆和理解知识。同时,考生要以教材为依
据,注意知识的内在联系,找到有效的记忆方法。化学的知识点分布虽广却也有脉络可寻,这就是元
素周期表,想来老师们也都说过。若要学好化学,做习题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我们虽然不造成题
海战术,但适当的运用习题练习的方法确实可以帮助自己掌握知识。当然不能盲目做题,应当有所选
择。历届的高考题是必须要看的题目。因为那些题目最能体现高考的命题精神。题目贵精而不贵多,
可以请老师帮助参考选择一本好的习题集,把这本习题集上的题目尽数理清搞明,各种知识的考法题
型也就大致都在掌握中了。同时通过做题,我们也可以在脑海中形成一套自己的知识体系,以后再遇
到别的题目也能做到有章可循。再综合课本和老师的讲解,相信化学考试不会有很大的问题了。
张雅丽(清华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学生)
化学虽然属于理科,但它却具有文科的特点:需要记很多知识点,比如说,某些常见元素的性质、
应用以及与之有关的化学反应过程和方程式,需要你熟记在心。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就应该采用类似
于文科的复习方法,多记,多背,打好解题的基础。但它毕竟还是理科,偏重于理解和应用,光是死
记硬背是没有用的,我们应该在记忆的基础上进行充分的理解和灵活的应用,反过来,理解和应用又
能帮助我们的记忆,二者相辅相成。
化学中有一类很有特色的题,即是物质推断题。很多同学一碰到这种题,往往是无所适从,不知
该从何处下手。因为这种题须要一份特殊的直觉,当你读完题之后,你应该根据自己的第一感觉判断
出一到两种物质。而这种感觉来自于平日的多做多练,正所谓“熟能生巧”,题目做多了,对它的感
觉自然就出来了。比如说,你可以根据一些特殊现象判断出某些特殊物质,还有 C、O、N、Fe 等等都
是出题率较高的元素,大家要特别注意,实在推断不出来的时候,可以将这些元素往已知条件中代入,
看是否符合条件。最后来看看近几年出现的新动向。可能很多同学都已经注意到了,一种信息题的比
重在逐年增大。这种题的特点是,给出一定的信息,让你利用所学的知识对这些信息进行判断、分析、
组织,并得出正确的结论。它检验的是同学们对知识的灵活运用,很好地将书本和实际联系起来了,
今后可能将是高考题的主要倾向,因此大家应该有意识地培养自己这方面的能力,可以找一些关于这
类题的参考书,多做练习。
刘满江(清华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学生)
化学素称理科中的文科。因为化学解题方法简单,所要求的数学工具不过加减乘除罢了。化学的
基本内容很多。背诵记忆的知识点特别多。某位高考状元说过,学化学就是背书,只有把书本上的诸
多知识点背熟,才有能力进行分门别类的归纳、综合。化学实验题中提供了一些颜色、气味的信息以
此作为推断前提,如果你不曾花时间记忆各种物质的特性,那么你就没有可能做好推理。因为化学中
的原理并不像数学、物理那样严谨;相反,推理过程跳跃性很大,需要根据不充分的信息去“猜”去“碰”。
我为了方便化学知识记忆,曾经对各章知识做过流程图,譬如,硫(S)的特性,S 可以生成 SO2、
H2S,……把 S 的衍生物列在一张表上,这样整个章节就掌握了。解化学试题一定要细心,颜色、气味、
状态、温度等都会成为致命的陷阱,你稍有不慎,就不能正确地解题,中了出题人的圈套。
( 新浪-天骄之路)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
式信息为准
2010 高考化学最后指导
纵观 2008 年和 2009 年理科综合考试全国卷(Ⅱ)化学部分命题,我们不难看出高考理科综合考试重
在考查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知识的能力。从 08 年,09 年的命题来看,出题模式稳定,任然以“8+4”模式;
其考查主干知识点较多,出题平稳中略带新意,试卷中任然以大型实验综合题为重点,涉及计算的部分 09
年较 08 年又有增加,其出题方式多以结合元素性质,氧化还原反应,电化学,有机物分子式结构式的确
定,化学反应速率及化学平衡等知识点综合考查;出题侧重方法与技巧的运用。
下面我们就命题的热点及重点预测如下,帮助大家在最后的 5 天中集中注意力,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1、下列各组物质中,仅用水及物质间相互反应不能一一区别的一组是 ( )
A.Na2O2 Al2(SO4)3 MgCl2 K2CO3
B.BaCl2 Na2SO4 (NH4)2SO4 KOH
C.AgNO3 NaCl KCl CuCl2
D.Fe2(SO4)3 K2CO3 KHSO4 NH4Cl
2、下图所示为实验室中完成不同的化学实验所选用的装置或进行的操作,其中没有明显错误的是
测定中和热 用石灰石和稀盐酸
制取 CO2
蒸馏石油 配制溶液中转移
溶液
A B C D
二、大型推断题稳中出新。
通过对 08 年和 09 年大型推断题的分析研究,我们发现该类试题较能出新,无机推断题与有机推断题各有
特点:
1、无机推断题命题模式。
无机推断题多与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相结合,旨在考查大家对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知识的掌握,
按说大家对元素部分的知识已经相当熟悉了,但是,真正能出现新题的就是结合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来考
查,这部分内容在教材中做过介绍,但是,希望大家要关注科技更新,关注碳,氮,硅等元素,09 年所考
查的陶瓷材料就是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其方程式的书写也是常考知识点。
2、有机推断题命题模式。
从 08 年和 09 年的全国卷(Ⅱ)不难看出,考查的官能团主要集中在碳碳双键,醇,酚,卤代烃,醛,
酸,酯等,大家复习的方式任然要把烃的衍生物主干知识把握牢固,另外,考查糖类蛋白质,油脂类物质
以及高分子化合物的可能性依旧存在,希望大家在复习的时候,全面关注。
三、计算题的出题方式稳中有变。
由于受到理科综合试卷题量的限制,化学计算在试卷中所占比例不大,又根据化学学科的特点,旨在
让大家掌握化学知识本身,而不是掌握繁难的数据计算,所有,近几年的理科综合试题往往是采用选择题
和大型实验题中出现一空的方式出现计算,数据也较明晰,旨在考察大家对计算方法与技巧的掌握。
1、结合电化学
考查大家对原电池及电解池的反应原理的掌握和电极反应的书写,并给出数据,计算电子转移数。多以选
择题和实验题形式考查。
例 1、将质量分数为 0.052(5.2%)的 NaOH 溶液 1 升(密度为 1.06 克/毫升)用铂电极电解,当溶液中的
NaOH 的质量分数改变了 0.010(1.0%)时停止电解,则此时溶液中应符合的关系是
NaOH 的质量分
数
阳极析出物的质量(克) 阴极析出物的质量(克)
A 0.062(6.2%) 19 152
B 0.062(6.2%) 152 19
C 0.042(4.2%) 1.2 9.4
D 0.042(4.2%) 9.4 1.2
例 2.右图中 A 为电源,B 为浸透饱和食盐水和酚酞试液的滤纸,C 为盛有稀硫酸的电解槽,e、f 为铂电
极。接通电路后,发现 B 上的 c 点显红色。试回答:
(1)电源 A 上的 b 为什么极?
(2)写出 B 上的电极反应式和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e、f 电极上所产生的气体各是什么?其体积比是多少?
例 3.把两个电解槽串联起来,如下图所示。电解一段时间后,铜阴极的质量
增加了 0.192 g,金属 X 阴极的质量增加了 0.195 g,已知 X 的摩尔质量为 65 g/mol,
求 X 离子带有的电荷。
2、结合氧化还原反应及离子方程式
考查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的正确书写并计算电子转移数,常
常采用守恒法,平均值法,十字法等,多出现在选择题和大型实验题中。
例 1 、 一 定 条 件 下 硝 酸 铵 受 热 分 解 的 未 配 平 化 学 方 程 式 为 :
NH4NO3——HNO3+N2+H2O,在反应中被氧化与被还原的氮原子数之比为 ( )
A.5:3 B.5:4 C.1:1 D.3:5
例 2、化工厂经常用浓氨水检验管道是否漏氯气(氯气有毒),其化学反应方程式为:3Cl 2+8NH3=
6NH4Cl+N2,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A.3∶8 B.8∶3 C.3∶2 D.2∶3
例 3、Cl2 在 70℃的 NaOH 水溶液中,能同时发生两个自身氧化还原反应,反应完全后测得溶
液中 NaClO 和 NaClO3 的物质的量比为 4∶1,则溶液中 NaCl 和 NaClO 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A.9∶4 B.5∶1 C.11∶2 D.1∶1
例4、将NaBiO3固体(黄色微溶)加入MnSO4和H2SO4的混合溶液里加热,发生如下反应:
[]NaBiO3+[]MnSO4+[]H2SO4→[ ]Na2SO4+[ ]Bi2(SO4)3+[ ]NaMnO4+[ ]H2O
(1)配平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上述反应中被氧化的元素是____________,若有2mol氧化剂在该反应中被还原,则生成的MnO4
-
被还原为Mn2+时,能将_______molHCl氧化成Cl2.
(3)写出NaBiO3固体溶于HCl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
3、结合化学反应速率及化学平衡
考查大家对化学反应速率定义的应用,以及不同单位下的换算,这类试题往往给出表格,大家要找准
数据;另外对于化学平衡的考查大家还是要熟练掌握建立等效平衡的基本模式。多出现在选择题中。
例 1、见核心化学 P94
例 2、某容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放入一定量的 A 和 B 的混合气体,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A(气)+2B
(气)≒2C(气)。若维持温度和压强不变,当达到平衡时,容器的体积为 V,此时 C 气体的体积占
40%,则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 原混合气体的体积为 1.1V B 原混合气体体积为 1.2V
C 反应达到平衡时,气体 A 消耗了 0.2V D 反应达到平衡时,气体 B 消耗了 0.2V
4、结合水的电离及溶液 pH 的有关计算
例 1、pH=13 的强碱溶液与 pH=2 的强酸溶液混和,所得混和液的 pH 值=11,则强酸与强碱的体积比是
A、11:1 B、9:1 C、1:11 D、1:9
例 2、用 0.01mol/LH2SO4 滴定 0.01mol/LNaOH 溶液,中和后加水至 100mL。若滴定时终点判断有误差;①
多加了 1 滴 H2SO4;②少加了 1 滴 H2SO4(设 1 滴为 0.05mL)。则①和②[H+]之比的值是
A 10 B 50 C 5×10 D 104
5、结合有机物分子式结构式的确定
有机推断中往往以计算开头
6、结合混合物纯度的计算
考查大家对混合物中成分的百分含量计算,多出现在选择题中。
例 1、在同温同压下,把等体积的空气和二氧化碳混合,并使之在高温下跟足量的焦炭反应。若氧气和二
氧化碳最后全部转化为一氧化碳,则反应后气体中一氧化碳的体积分数约是
A 0.60 B 0.64 C 0.70 D 0.75
例 2、CuCO3 和 Cu2(OH)2CO3 的混合物 34.6 g ,可恰好完全溶解于 300ml、2 mol.L-1 的盐酸溶液中,加热
分解等量的这种混合物可得 CuO
A 16.0 g B 19.2 g C 24.0 g D 30.6 g
例 3、一定量的乙醇在氧气不足的情况下燃烧,得到 CO、CO2 和水的总质量为 27.6 克,若其中水的质量为
10.8 克,则 CO 的质量是--------------------
A.1.4 克 B.2.2 克 C.4.4 克 D.在 2.2 克和 4.4 克之间
四、选择题热点稳定
1、考查离子共存
离子共存的试题年年出现,预测 10 年选择题中会依旧出现离子共存试题,大家在解答此类题目是,一定
要看清题设中的“pH,溶液颜色,反应现象”等多种隐含条件,全面综合的分析问题。
“有沉淀生成,继续滴加沉淀消失”
“有沉淀生成,继续滴加沉淀溶解但不消失”
“有沉淀生成,继续滴加沉淀溶解但不消失,同时又有气体生成”
2、化学反应方程式及离子反应方程式 真不真 拆不拆 平不平 过不过量
3、氧化还原
此知识点多以判断方程式书写正误,元素化合价的求算,电子转移数的计算等方式考查,常常与电化学,
离子共存及离子方程式的书写综合考查大家。
4、化学反应速率及化学平衡
从 08 年和 09 年的考题中发现与图表结合的化学反应速率题出现频繁,旨在考查大家读图的能力,以及
运用定义计算的能力。
5、有机选择题
此部分考查较常规,重点考查有机物分子式中不同元素的含量,
6、电解质溶液离子浓度大小的比较
7、弱电解质溶液电离平衡
此部分知识常常考查大家对电离平衡方程式的书写,离子共存,电离平衡的移动等知识点,命题较传统,
在全国卷中出现平率高,属命题的热点问题。
例 1、若 200mL[H+]=1×10-3mol·L-1 的某一元酸和 100mL[OH-]=1×10-3mol·L-1 的某一元碱相混合后,溶
液呈碱性。所用的酸和碱应是
A 等浓度的弱酸和强碱 B 稀的强酸和稀的强碱 C 稀的弱酸和浓的强碱 D 稀的强酸和浓的弱
碱
例 2、下列溶液,一定呈中性的是
A 由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一元酸跟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后所形成的溶液
B [H+]=1×10-7mol·L-1 的溶液 C pH=14-pOH 的溶液 D pH=pOH 的溶液
例 3、用水稀释 0.1 摩/升氨水时,溶液中随着水量的增加而减小的是
A、 B、 C、[H+]和[OH-]的乘积 D、OH-的物质的量
8、电化学
此部分内容考查方式较稳定,但容易出新,结合现代社会科技进步,以新型燃料电池为命题方向,重
在考查燃料电池的电极反应方程式书写,电子转移数的计算,以及电池充电和放电过程中内部环境的变化
规律,大家在解题时要充分的,全面的考虑所给信息,将电极反应分为两个半反应书写,避免出错。
9、阿伏加德罗常数及阿伏加德罗定律
此部分内容涉及物质的量,氧化还原方程式中电子转移数目,原子结构,气体摩尔体积,电离和水解等多
方面知识,常以计算题的形成出现,是高考考查的热点,预测在 2010 年的全国卷中位必考知识点。
例 1、依照阿佛加德罗定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同温同压下两种气体的体积之比等于摩尔质量之比 B、同温同压下两种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密
度之比
C、同温同压下两种气体的摩尔质量之比等于密度之比 D、同温同体积下两种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压
强之比
例 2、在两个密闭容器中,分别充有质量相同的甲、乙两种气体,若两容器的温度和压强均相同,且甲的
密度大于乙的密度,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的分子数比乙的分子数多 B.甲的物质的量比乙的物质的量少
C.甲的摩尔体积比乙的摩尔体积小 D.甲的相对分子质量比乙的相对分子质量小
例 3、设 N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如果 ag 某气态双原子分子的分子数为 P,则 bg 该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
积是
A. B. C. D.
10、晶体类型及熔沸点
此部分内容较单一,大家掌握好晶体类型,以及不同晶体的熔沸点的相对高低的规律,解答较容易,但值
得大家注意的是,分子晶体中出现的氢键是大家最易失分的地方,希望大家在复习的过程中搞清楚氢键可
能出现的位置及产生氢键的原因,以便灵活解题。
11、化学反应与能量
此类试题主要考查大家对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及热量的计算,从 08 年和 09 年的全国卷看,此知识点有升
温趋势。
如何搞好化学实验复习,是同学们面临的实际问题之一。而做化学实验离不开使用化学仪器,在初中化
][
][
23 OHNH
OH
⋅
−
][
][ 23
−
⋅
OH
OHNH
AbN
22.4ap
ApN
22.4ab
A
A
bN
b22.4N
AaN
22.4pb
学中常使用的仪器约二十种,石家庄市第 41 中学赵铁岭老师建议,同学们应该从名称、使用方法等方面
有一个清醒的认识。
准确报名
首先应该正确地叫出化学仪器的名称,不能用生活用具的名称代替它。例如,有的学生把烧杯叫玻璃
杯、把试管夹叫夹子,是十分错误的。有些仪器外观很相似,容易混淆,应该通过对比加以分辨。如坩埚
和蒸发皿,中学实验室常见为瓷制的,外观相似。坩埚附有坩埚盖,蒸发皿没有盖;坩埚上端没有流液体
用的豁口,而蒸发皿有;坩埚较高,而蒸发皿较低。有的学生常把广口瓶当成集气瓶使用,就因为没有搞
清它们的区别。广口瓶附有盖,是盛固体药品的容器;而集气瓶没有盖,常跟玻璃片配套使用。集气瓶瓶
口上部,经过磨砂比较祖糙,目的是涂上凡士林后再盖上玻璃片,使得气体不外逸。而广口瓶瓶口上部,
没有经过磨砂。
明确使用范围
各种化学仪器都有一定的使用范围。有的玻璃仪器可以加热用,如试管、烧杯、烧瓶、蒸发皿等;有
的不能加热,如量筒、集气瓶、水槽等。有的仪器可以做量具用,如托盘天平和法码用来称取物质的质量;
量筒和滴定管用来量取液体的体积。有的仪器在实验装置中起支撑作用,如铁架台及其附件用来支撑烧瓶、
烧杯;三脚架及其附件用来支撑烧杯、蒸发皿、坩埚等。
掌握使用方法
每种仪器,根据它的用途不同,有着不同的使用要求。因此,在使用各种化学仪器前都应该明确它的
要求及这种要求的原因。例如,使用烧杯时,为了防止搅拌时液体溅出或液体溢出,烧杯所盛液体不得超
过它的容积的 2/3;为了防止搅拌时液体溅出或液体溢出,烧杯所盛液体不得超过它的容积的 2/3;为了防
止由于加热时受热不均匀而使烧杯破裂,加热前要把它的外壁擦干,加热时烧杯底要垫石棉网。特别是一
些容易出现错误用法的仪器,更需要特别注意。例如,用试管夹夹持试管时,有的学生把拇指按在夹的活
动部分,在实验过程中,由于不小心拇指按动了夹的活动部分,致使试管脱落而打破。因此,使用试管夹
时,一定十分注意拇指千万不要按在夹的活动部分。
不忘及时清洗
化学实验后,要及时洗刷玻璃仪器,擦拭、整理其它仪器。每次做完实验,应该立即把用过的玻璃仪
器洗净。通常反复用水冲洗几次,如果内壁附有不易洗净的物质,再用试管刷刷洗,如果附有不溶性物质
或油脂,还需加盐酸或热碱刷洗。洗净的试管应该放在试管架上晾干。
2009 年湖南、湖北、云南、江西等省(区市)进行了新课改高考,2010 年将会有更多的地区进入新课改
高考。纵观 2009 年各地高考化学试题,都有明显的过渡性特征,新课改试验区试卷命题日趋成熟,非试
验区的命题也明显与新课改接轨。本文将对 2009 年各地高考化学试题进行简要分析,并对 2010 年的复习
备考提出一些建议。
一、2009 年高考化学试卷分析
2009 年各地高考化学试题内容和范围都立足课本,遵循考纲,考查中学化学的主干知识和核心内容,
没有出现难题、偏题、怪题,试题呈现以下一些主要特点。
1.重视基础,稳中求变,不避热点
09 年高考化学题同前几年一样,十分重视对中学化学基础知识、主干知识和核心内容的考查,对热点、
重点问题没有回避。
附:近十年高考化学主干知识重现次数统计
从表中可以看出每年热考的主要知识点有离子共存、分子结构、晶体结构与性质、原子推断、化学平
衡的图象、电解质溶液中的电荷守恒、微粒浓度大小排序、电解及其计算、有机框图、化学式、电子式、
化学方程式、同分异构体等。
2.加强对科学思维方法的考查,重视能力,体现新课改精神
09 年高考化学有一些试题新颖、灵活,将定性和定量相结合,推断和计算相结合,体现了向新课改的
过渡。试题以能力测试为主导,全面考查考生的化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以及重要的学科思想和方法,要
求考生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对化学现象、事实进行加工、处理才能解决问题,同时考查考生的实验探究
能力以及观察能力、自学能力、实验能力、思维能力、计算能力、知识迁移和类比推理能力。这就要求考
生一方面在复习过程中能将知识综合整理,使之网络化;另一方面在解题过程中通过知识积累和独立思考,
将表面看似无直接联系的知识进行整理,找出其中的规律,使知识有机结合,从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如上海化学试卷的第 28 题,考生须将两条生产流程的共同点与差异点进行分析对比,与所学的有机化学
知识结合起来,才能准确无误地解题。又如北京化学试卷 II 卷上有一半以上的题目都源自于工业生产方
面的实际问题,如 26 题“工业废液的回收”、28 题“硫酸的工业制法”。出题的角度或许让考生们不大
适应、无所适从,很多考生可能会觉得答案就在手边,可是就是不知该如何下笔。这就是新课改高考的方
向--注重能力,也是 2010 年高考的一个方向。
3.实验考查回归课本,注重基础,突出基本技能,加强探究能力的考查
分析 2009 年的高考化学实验题,可以发现几乎所有试题均来自课本上的教师演示实验及课后学生实
验,实验回归教材。试题主要从观察与识记、操作与运用、分析与表述的角度,考查考生掌握实验仪器的
构造原理,正确选择、使用仪器装置和药品,对实验进行误差分析等。如广东卷的第 19 题(1)检查装置
气密性的方法;全国卷(一)第 27 题:选择仪器和试剂检验 C 和浓 H2SO4 反应的产物;重庆卷第 7 题:
有关实验的正误判断;上海卷第 26 题:通过硫化氢的实验室制法完成相应题目;福建卷的第 25 题(7):
从实验误差角度分析方案丙和方案乙的哪个更好。要正确解决这些题目,就要求考生对教材上的每一个学
生实验和演示实验的原理、操作、仪器非常熟悉,具有扎实的基本功。
2009 年高考实验试题还加强了实验探究能力的考查。如四川卷第 26 题 II 探究过氧化氢的性质。课
改实验区除山东卷外,广东、海南和宁夏等其余八套卷中每一套卷均不同程度地设置了探究性试题,且这
些探究性试题所赋的分数比例普遍高于非课改区卷。如 2009 年广东省在总 27 个题目(第 26、27 两题中
考生只选做一题)中就有 3 个题目带有探究色彩,这 3 个题目共提供了 11 个问题,总分为 36 分,其中直
接探究的试题就安排了 4 个,这 4 个问题共约 17 分,占总分比例 47.2﹪。还有,福建卷在第 25、26 两大
题满分 30 分的情况下,也大胆地拿出 19 分考查了探究性试题。这些探究性实验题大都是本大题较完整的
实验探究问题中的某一个小题或某几个小题。考生要解答好这类题除思路清晰外,还应具备较强的语言表
达能力和严谨的逻辑思维能力,如广东卷第 19(2)题“趁热过滤的原因是什么;海南卷第 16 题(3)通气
后,如果同时点燃 A、F 装置的酒精灯,对实验结果有何影响?原因是什么?江苏卷第 18 题(1)用方法二
制备的 CLO2 更适合用于饮用水消毒的原因是什么等。
4.加强对学生信息素养的考查
与往年试题相比,2009 年高考化学试题出现了较多的不同类型信息材料如数据、图表、反应关系等,
要求考生运用相关材料进行综合分析处理,并得出正确结论。
从试题的呈现形式看主要有填空、简答两种形式。这可能与填空、简答题覆盖知识面广、综合能力强,
便于筛选、提取和采用,能体现教育功能的高质量情景素材等因素有关。试卷中大量的数据、图表、流程
图与文字表述等交相辉映,婀娜多姿。多变的问题情景强调了绿色化学概念,为考生运用所学的化学知识
解决生产、生活和科学实验中的实际问题尽可能多地赢得了机会,同时也能客观地检测出考生的各种水平
层次。这与新课程理念中要求考生能够“接受、吸收、整合化学信息的能力”“能够通过对实际事物、实验现
象、实物、模型、图形、图表的观察”,提高获取相关有效信息的素养是分不开的。
从试题所考查的内容看,大部分内容注重基础,强调技能,力图反映出考生能够初步运用化学知识,
去观察、分析生活和生产,还有社会中的各类有关化学问题,激发考生兴趣,缓解考生心理压力,培养考
生的社会责任感与参与意识。如江苏卷第 18 题“方法二制备的 ClO2 更适合用于饮用水消毒的原因”等内容,
以最新科技成果为背景,考查考生运用已有化学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着力于考查考生的创新思维和创
新能力。宁夏卷第 37 题的选考题关于“电解池与燃料电池组合的新工艺的主要节能”问题,从反应中能量
变化、环境保护等角度,考查考生从化学视角正确看待人类社会及周围环境所发生的变化,引导考生关注
人类面临的重大问题。天津卷第 9 题涉及到“列举海水淡化的两种方法”,基于绿色化学理念,内容与生活
密切相关,试题努力体现从生活走进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的观念,考查考生运用化学知识解决与生活有
关的实际问题。
二、针对 2010 年的高考复习提出一些备考建议
1.要重视教材,夯实双基
复习要有顺序。在化学复习中应该采用先分散后集中,先基础后能力,先个别后一般的方式进行。学
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逐步学习、逐步加深、控制难度、适度练习、侧重习题的演变和扩展,锻炼灵
活处理问题的能力,拓展思维的时间和空间。
立足大纲,重视教材。正确把握教材在复习中的重要地位,但不要把重视教材理解为对教材的简单重
复式的阅读、记忆和练习,或理解为知识备考和题海训练。重视教材应该是一方面把基础知识学活,另一
方面要阶段性地进行知识的整合。备考中不要变相地去猜题、押题,如重点、热点、冷点,不要大量搜集
各类模拟试题进行练习,希望押到高考试题。有许多信息往往以偏概全、小题大做、舍本逐末,对考生都
不同程度地产生误导。对高考信息及对高考试题的研究,对考纲、考试说明及高考试题的研究并不是只停
留在高考试题是如何命制上面,而是要领会其教学要求与教学的层次水平。如近几年高考常规试题的出现,
体现的是对化学学科主干知识的考查,这些都是学科的知识重点,是必然要引起重视的。
2.重视基本实验,提高分析能力
实验题是理综考试的重头戏,而实验题也经常被我们认为是“最熟悉的陌生人”。分析近几年的高考化
学实验题,可以发现几乎所有试题均来自课本上的教师演示实验及课后学生实验。认真复习课本实验,弄
清实验原理、目的、要求、步骤和注意事项等实验基础知识,并能做到举一反三,熟悉基本实验操作,如
阴、阳离子的鉴定、鉴别--实验评估,物质的除杂、净化、分离、确认;.实验仪器的洗涤;实验装置(仪
器组装)、气密性检查、气体制取、.药品存放。这是我们做好实验复习的保证。同时在老师指导下,将十
几个典型实验弄清原理,反复拆开重组,相信考生定会大有所获。
3.重视对化学用语的复习
化学用语是化学学科必须具备的基础知识,是高考试卷中重点考查的内容。主要考点有:分子式、化
学式的书写;电子式、原子结构示意图、结构(简)式的书写;化学方程式、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离子
反应方程式的书写及正误判断;电离方程式、电极反应式的书写与判断等。在复习过程中要注重化学用语
表述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4.复习中要培养科学严谨的学习态度,养成规范的答题习惯
高考答题要求规范、准确,所以复习时我们要刻意地加强这方面的训练。
(1)审题是最大的障碍:应学会抠题眼,看清关键字词和符号,防止思维定势曲解题意,然后仔细
琢磨,体会命题意图,降低过失性失分。
(2)答题时要规范用语,提高答题的准确性。做到简答完整,要点准确,语言简练不能有歧义。有
些考生喜欢用很另类的方法解题,仔细推敲答案也对,但在高考中是很吃亏的,因为阅卷时工作强度很大,
阅卷的多数是研究生,对高中教材不熟悉时可能不会仔细推敲,所以我们作答时就写最基本、最标准的答
案。
(3)要规范解题步骤,做到思维清晰、步骤齐全、减少失分的环节。
各地化学高考试卷
2010 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
上海化学试卷
本试卷分为第ⅰ卷(第 1-4 页)和第 ii 卷 (第 5-12 页)两部分。全卷共 12 页。满分 150
分,考试时问 120 分钟。
第ⅰ卷 (共 66 分)
考生注意:
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在答题卡上用钢笔或圆珠笔清楚填写姓名、准考证号、校验码,并
用 2b 铅笔正确涂写准考证号和校验码。
2.第ⅰ卷(1—22 小题),由机器阅卷,答案必须:全部涂写在答题卡上。考生应将代表正确
答案的小方格用 2b 铅笔涂黑。注意答题纸编号与试题题号一一对应,不能错位。答案需要更
改时,必须将原选项用橡皮擦去,重新选择。答案不能涂写在试卷上,涂写在试卷上一律不
得分。
相对原子质量:h—l c 一 12 n-14 0-16 na-23 p-31 s-32 cl-35.5 k-39
br-80 i-127
一、选择题(本题共 10 分,每小题 2 分,只有一个正确选项,答案涂写在答题卡上。)
1.下列做法不能体现低碳生活的是
a.减少食物加工过程 b.注意节约用电
c.尽量购买本地的、当季的食物 d.大量使用薪柴为燃料
2.下列有关物质结构的表述正确的是
2010 年江苏省高考化学试题
第Ⅰ卷(选择题 共 42 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 8 小题,每题 3 分,共 24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原创)1.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于 2009 年 12 月 7~18 日在哥本哈根召开。中国政府承诺,到 2020 年,
单位 GDP 二氧化碳排放比 2005 年下降 40%~45%。有效“减碳”的手段之一是节能。下列制氢方法最节
能的是 ( )
A.电解水制氢:2H2O 2H2↑+O2↑ B.天然气制氢:CH4+H2O CO+3H2
电解 ¸ß ÎÂ
C.高温使水分解制氢:2H2O 2H2↑+O2↑ D.太阳光催化分解水制氢:2H2O 2H2↑+O2↑
解析:有效“减碳”的手段之一是节能,利用太阳光催化分解水制氢是最节能的,答案:D
命题说明:让学生密切关注化学与生活,运用化学来改造自然,达到学以致用。
(原创)2.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 )
A.N2 的结构式:N≡N B.乙醇、乙酸和葡萄糖的最简式都为:CH2O
C.甲烷分子的球棍模型: D.S 原子的电子排布式:1s22s22p63s23p6
解析:乙酸和葡萄糖的最简式都为:CH2O;在 C 图是甲烷分子的球棍模型,但碳原子与氢原子体积大
小符合事实;S 原子的电子排布式:1s22s22p63s23p4。答案:A
命题说明:要求学生掌握有关物质的结构式,有关分子的球棍模型以及有关原子的电子排布式等化学用
语。
(原创)
3.用 NA
表示阿
伏加德
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22.4L O2 的物质的量约为 1mol B.3.4g NH3 中含 N—H 键数目为 0.6NA
C.分子数为 NA 的 CO、C2H4 混合气体体积约为 22.4L,质量为 28g
D.0.1mol 铁与足量的盐酸完全反应,铁失去的电子数为 0.1NA
解析:在 A 中若是在标准状况下,22.4L O2 的物质的量约为 1mol;在 C 中若是在标准状况下,分子数
为 NA 的 CO、C2H4 混合气体体积约为 22.4L,质量为 28g;在 D 中 0.1mol 铁与足量的盐酸完全反应,铁失
去的电子数为 0.2NA。答案:B
命题说明:要求学生多视角掌握常见的有关 NA 的计算。
(原创)4.实验是化学研究的基础,下列是在实验室中完成的不同的化学实验,其中能达到实验目的的
是 ( )
A.检验装置的气密性 B.测定中和热
C.除去溴苯中的苯 D.制取并收集乙炔气体
高温 TiO2
Ì« Ñô¹â
解析:在 B 中缺少环形玻璃棒;在 C 中温度计下端插入液面下了;在 D 中乙炔比空气轻,向上排空
气法收集了。答案:A
命题说明:要求学生掌握常见基本实验操作。
(原创)5.下列实验不能达到的预期目的的是 ( )
①用硝酸钡溶液鉴别硫酸根离子与亚硫根离子 ②用溴水检验汽油中是否含有不饱和脂肪烃
③用乙醇从碘水中萃取碘 ④用盐析方法分离提纯蛋白质
⑤用加热方法提纯含有少量碳酸氢钠的碳酸钠固体 ⑥用氨水清洗试管壁附着的银镜
A.②④⑤ B.①③⑥ C.①②④⑤ D.②③④⑤⑥
解析: ①用硝酸钡溶液不能鉴别硫酸根离子与亚硫根离子,可以用稀盐酸或稀硫酸来鉴别;③用乙
醇不能从碘水中萃取碘,可以用苯或四氯化碳来从碘水中萃取碘;⑥不能用氨水清洗试管壁附着的银镜,
可以用稀硝酸来清洗试管壁附着的银镜。答案:B
命题说明:要求学生会进行简单离子或相关物质的检验或分离等。
(原创)6.在下列各溶液中,离子可能大量共存的是 ( )
A.无色透明的溶液中:Na+、、Fe3+、NO、、Cl-
B.含有大量 ClO—的溶液中:K+、H+、I-、SO32—
C.使 pH 试纸变红的溶液中:NH4+、Cu2+、SO42-、Cl-
D.水电离产生的 c(OH—) =10—12mol·L—1 的溶液中:Na+、Fe2+、SO42—、NO
解析:在 A 中是黄色溶液;在 B 中 ClO—与溶液中的 H+、I-、SO32—皆反应;在 D 中可能是碱溶液,
Fe2+会与氢氧根离子产生沉淀,也可能是酸溶液,Fe2+会与 H+、NO 反应。答案:C
命题说明:要求学生对不同的介质判断准确,对常见离子的性质要准确理解会应用。
(原创)7.X、Y、Z 都是第 3 周期元素,核电荷数依次增大。X 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是强碱,Z
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是强酸。据此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X 是第ⅠA 元素 B.Z 可能是第ⅥA 元素或第ⅦA 元素
C.X、Y、Z 三种元素的最高化合价依次增大
D.X、Z 形成的化合物既可以是离子化合物,又可以是共价化合物
解析:X 是 Na、Z 可能是 S 或 Cl,Y 介于 X 与 Z 之间,X、Z 形成的化合物 Na2S 或 NaCl 离子化合
物。答案:D
命题说明:要求学生对常见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常见元素的性质以及化合物的种类有准确理解和
判断。
(原创)8.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
A.氢氧化镁与盐酸反应:2OH—+2H+=2H2O
B.碳酸钙溶于醋酸中:CaCO3+2H+=Ca2++H2O+CO2↑
C.过量二氧化硫通入次氯酸钠溶液 SO2+ClO—+H2O=SO42—+Cl—+2H+
D.偏铝酸钠溶液中通入足量二氧化碳 2AlO2—+CO2+2H2O=2Al(OH)3↓+CO32—
解析:氢氧化镁与盐酸反应:Mg(OH) 2+2H+=2H2O+Mg2+;碳酸钙溶于醋酸中:CaCO3+2CH3COOH→
Ca2++2CH3COO—+H2O+CO2↑ ; 偏 铝 酸 钠 溶 液 中 通 入 足 量 二 氧 化 碳 : AlO2—+CO2+2H2O =
Al(OH)3↓+HCO3—。答案:C
命题说明:要求学生常见物质的溶解性准确掌握,对强弱电解质准确判断,对常见离子和化合物的化
学性质灵活应用。
二、不定项选择题(本题包括 6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18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或两个选
项符合题意。若正确答案只包括一个选项,多选时,该题为 0 分;若正确答案包括两个选项,
只选一个且正确的得 1 分,选两个且都正确的得满分,但只要选错一个,该小题就为 0 分)
(原创)9.为提纯下列物质(括号内的物质是杂质),所选用的除杂试剂和分离方法都正确
的是 ( )
物质 杂质 试剂 主要操作
A 乙烷 乙烯 H2 加热
B Na2CO3 溶液 NaHCO3 加热
C Fe Al 氢氧化钠溶液 过滤
D 乙酸乙酯 乙酸 氢氧化钠溶液 分液
解析:在 A 中无法控制氢气的用量,则 A 错误;在 B 中加热小苏打溶液,它不会分解,则 B 错误;
在 D 中除乙酸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外,乙酸乙酯也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答案:C
命题说明:要求学生掌握常驻见物质的化学性质,会进行简单的分离所需要的试剂和分离的方法。
(原创)10.2009 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万卡特拉曼—莱马克里斯南等三人,以表彰他们在核糖体的结构和
功能方面研究所作出的贡献。核糖体是进行蛋白质合成的重要细胞器,能制造蛋白质。下列关于蛋白质的
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蛋白质分子中只含有 C、H、O、N 元素
B.只有高温、重金属盐和紫外线才能使蛋白质变性
C.误食重金属盐,可立即喝牛奶或生鸡蛋清进行解毒
D.向蛋白质溶液中加入饱和的(NH4)2SO4 溶液,蛋白质会析出,再加水又会溶解
解析:在 A 中蛋白质分子中只含有 C、H、O、N 元素,还含有 S 元素等;B 中也可以在酸或碱性条
件下蛋白质变性。答案:CD
命题说明:要求学生掌握蛋白质的组成、性质会应用。
(原创)11.下列溶液中有关物质的量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 )
A.NaHCO3 溶液中:c(OH-)-c(H+)=c(H2CO3)—c(CO32-)
B.pH=2的醋酸溶液与pH=12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c (Na+) >c (CH3COO-)>c(H+)>c(OH-)
C.向NH4HSO4溶液中滴加等物质的量的NaOH形成的溶液中:c(Na+)=c(SO42-)>c(NH4+)>c(H+)>
c(OH-)
D.在浓度均为 0.1 mol·L-1Na2CO3、NaHCO3、C6H5ONa、NH4Cl 溶液中 c(H+)分别为 c1、c2、c3、
c4,则 c4>c3>c2>c1
解析:以 HCO3
-、H2O 为基准,由质子守恒得:c(OH-)+ c(CO32-)=c(H+)+c(H2CO3),则 c(OH-)-c(H+)
==c(H2CO3)—c(CO32-);将 B 项改为:c(CH3COO-)>c (Na+)>c(H+)>c(OH-);C 中是硫酸钠与硫酸铵的
混合溶液,铵离子水解溶液呈酸性,则有 c(Na+)=c(SO42-)>c(NH4+)>c(H+)>c(OH-);D 中酸性顺序为:
HCl>H2CO3>C6H5OH>HCO3
-,则浓度均为 0.1 mol·L-1Na2CO3、NaHCO3、C6H5ONa、NH4Cl 溶液中 c(H+)
分别为 c1、c2、c3、c4,则 c4>c2>c3>c1。答案:AC
命题说明:要求学生掌握在不同的介质中,各离子浓度大小比较,以及有关电荷守恒和物料守恒的应
用。
(原创)12.霉酚酸酯(MMF)是器官移植中抑制细胞增殖最常用的药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MMF 能溶于水
B.MMF 能发生取代反应和消去反应
C.1molMMF 能与 4mol 氢气发生加成反应
D.1molMMF 能与含 3molNaOH 的水溶液完全反应
解析:MMF 难溶于水;MMF 能发生取代反应。则 A、B 错误。答案:CD
命题说明:要求学生掌握不同的官能团所具有的化学性质会灵活应用。
(原创)13.已知 25℃时,MgF2 的溶度积常数 KSP(MgF2)= 7.42×10-11,CaF2 的溶度积常数
KSP(CaF2) =1.46×10-10。下列推断合理的是
( )
A.25℃ 时,CaF2 固体在 HF 溶液中的 KSP 比在纯水中的 KSP 小
B.25℃时,饱和 MgF2 溶液与饱和 CaF2 溶液相比,前者 c(F—)小
C.25℃时,向CaF2悬浊液加入MgCl2溶液后,KSP(CaF2)发生了变化
D.25℃时,向CaF2悬浊液加入MgCl2溶液后,CaF2可能转化为MgF2
解析:只要温度不变,CaF2的溶度积常数KSP不变,则 A、C错;同类型的氟化物,其溶度积常数越大,
则氟离子浓度越大,则B正确;25℃时,向CaF 2悬浊液中加入MgCl2溶液后,可以转化为溶度积更小的
MgF2。答案:CD
命题说明:要求学生掌握溶度积常数的特性、会进行有关溶度积方面的相关判断及计算。
(原创)14.T℃时在 1L 密闭容器中使 X(g)与 Y(g)发生反应生成 Z(g)。反应过程中 X、Y、Z 的浓度变化
如图 1 所示;若保持其他条件不变,温度分别为 T1 和 T2 时,Y 的体积百分含量与时间的关系如图 2 所示。
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
A.容器中发生的反应可表示为:3X(g)+Y(g) 2Z(g)
B.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 K 减小
C.反应进行的前 3 min 内,用 X 表示的反应速率 v(X)=0.1mol/(L·min)
D.若改变反应条件,使反应进程如图 3 所示,则改变的条件是增大压强
解析: 在 3min 内 X、Y 和 Z 的物质的量浓度变化量之比 0.6∶0.2∶0.4=3∶1∶2,则 A 正确;由图 2
可知:T2 >T1,显然温度升高,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则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 K
增大,B 错误;反应进行的前 3 min 内,用 X 表示的反应速率 v(X)=0.2mol/(L·min),C 错误;D 中使用
了催化剂缩短反应达到平衡时间。答案:A
命题说明:要求学生掌握根据图象会进行有关物质的反应速率的计算,确定化学反应方程式,进行平
衡常数大小的判断,判断外界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 78 分)
三、(本大题共 6 小题,共 66 分)
(原创)15.(10 分)化合物 KxFe(C2O4)y·3H2O(Fe 为+3 价)是一种光敏材料,实验室可以用如下的方
法来制备这种材料并测定这种材料的组成。
Ⅰ.制备
K2C2O4
FeCl3
(1)结晶时应将溶液用冰水冷却并在黑暗处等待晶体的析出,这样操作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2)操作Ⅲ的名称是___________ 。
Ⅱ.组成测定
称取一定质量的晶体置于锥形瓶中,加入足量的蒸馏水和稀 H2SO4,将 C2O42-转化为 H2C2O4 后用
0.1000 mol·L-1KMnO4 溶液滴定,当消耗 KMnO4 溶液 24.00mL 时恰好完全反应;再向溶液中加入适量的
还原剂,恰好将 Fe3+完全转化为 Fe2+,用 KMnO4 溶液继续滴定,当 Fe2+完全氧化时,用去 KMnO4 溶液
4.00mL。第二次滴定的离子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配制 100mL 0.1000 mol·L-1KMnO4 溶液及滴定实验中所需的玻璃仪器除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
量筒、锥形瓶外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仪器名称)。
(4)该化合物 KxFe(C2O4)y·3H2O 中,x=_______。
解析:在特定的条件下,进行相应的操作,进行多次滴定实验操作。
答案:(1)用冰水冷却有利于析出更多的晶体,黑暗可以防止晶体分解(2 分) (2)过滤、洗涤
溶解
蒸发 KxFe(C2O4)y · 3H2
O
冷却
结晶
操作
Ⅲ 干燥重结晶
(2 分)
MnO4-+5Fe2++8H+=Mn2++5Fe3++4H2O(2 分) (3)100mL 容量瓶、酸式滴定管(2 分)(4)3(2 分)
提示:2MnO4- + 5H2C2O4 + 6H+=2Mn2++10CO2↑+8H2O
2mol 5mol
0.1000 mol·L-1×24.00×10-3L n 列式解得:n=6×10-3 mol
则有 KxFe(C2O4)y·3H2O
MnO4- + 5Fe2+ + 8H+=Mn2++5Fe3++4H2O
1mol 5mol
列式解得:y=3,则 x=3
命题说明:要求学生掌握按照指定路线合成相关物质,结合有关物质的性质以及相关操作进行综合实
验和数据处理。
(原创)16.(12 分)二氧化氯(ClO2)作为一种高效强氧化剂已被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WHO)列为 AI 级
安全消毒剂,常温下二氧化氯为黄绿色或橘黄色气体,易溶于水,易与碱液反应,其性质非常不稳定,温
度过高、二氧化氯的水溶液质量分数高于 30%等均有可能引起爆炸。某研究小组设计下图所示实验装置制
备 ClO2。
现称取 12.25gKClO3 和 9g 草酸(H2C2O4)放入烧瓶中,然后再加入足量的稀硫酸,水浴加热。
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反应后的产物中有 ClO2、CO2 和一种酸式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在反应开始之前将烧杯中的水加热到 80℃,然后停止加热,并使其保持在 60℃~80℃之间。这
样操作的目的是 ,图示装置中缺少的一种必须的玻璃仪器是 。
(3)A 装置用于吸收产生的二氧化氯,其中最好盛放 (填序号)。
a.50mL60℃的温水 b.50 mL 冰水 c.50 mL 饱和食盐水 d.50 mL NaOH 溶液
(4)本实验所制得的二氧化氯水溶液质量分数约为 。(小数点后保留两位)
(5)二氧化氯可迅速氧化硫化物,以除去有机硫产生的臭味,改善水产养殖水体的水质。取适量二氧
化氯溶液加入到硫化氢溶液中,再向其中加入少量氯化钡溶液,发现有白色沉淀生成。硫化氢溶液与二氧
化氯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36 10 mol
y
−×
1 30.1000 4.00 10mol L L− −⋅ × × 36 10 mol
y
−×
解析:在特定的条件下,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特定条件下实验的灵活处理。
答案:(1)2KClO3+H2C2O4+2H2SO4=2ClO2↑+2CO2↑+2KHSO4+2H2O (2)使反应正常进行,控
制温度防止温度过高引起爆炸;温度计 (3)b (4)11.89% (5)5H2S+8ClO2+4H2O=5SO42-+8Cl-+18H+
提示:(4)2KClO3 + H2C2O4 + 2H2SO4=2ClO2↑+2CO2↑+2KHSO4+2H2O
245g 90g 135g
12.25g 4.5g m
,m=6.75g
命题说明:要求学生掌握能对探究方案、探究过程、探究结论等进行分析、比较和评价,能准确地表述
探究结果,并应用探究结果解决相关问题。
(原创)17.(10 分)汽车尾气已经成为大气污染的主要污染源之一,某探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在一次社
会实践中,到环保部门做了烟雾箱实验,他们起始时投入丙烯、NO 及空气,用紫外线长时间照射气体,
发生了一系列变化,用物质感应器数据采集器,通过计算机得出如图所示的变化曲线。结合曲线,试回答
下列问题。
(1)该烟雾箱实验可模拟下列哪种二次污染产生的机理 。
a.臭氧层破损坏 b.光化学烟雾
c.酸雨的形成 d.白色污染
(2)0~100min 内,平均反应速率最大的是: (选填:
C3H6、NO、NO2、醛、O3、PAN)
(3)已知: ,写出丙烯与臭
氧作用生成醛的化学方程式(并配平) 。
(4)消除汽车尾气污染,喷 NH3 选择性催化还原是常用的一种方法。
在 950℃时喷 NH3 与 NO 反应而脱氮生成氮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5)2000K 时,可以发生如下反应:
N2+ O2 NO, K1 N2+O2 NO2, K2
4NO 2NO2+N2,该反应的平衡常数 K3= (用 K1、K2 表示)。
解析: 了解光化学污染原理,根据图形会进行化学反应速率大小的判断,会进行化学平衡常数的换
算。
答案:(1)b(2 分) (2)NO(2 分)(3)CH3CH=CH2+2O3→CH3CHO+HCHO+2O2 (2 分)
(4)4NH3+6NO 5N2+6H2O(2 分)(5)K22/K14(2 分)
提示:(5) ,
245 135
12.25
g g
g m
= 2
6.75( ) 100% 11.89%6.75 50
gClO g g
ω = × =+
1
2
1
2
1
2
950¡æ
( )
( ) ( )1 1/2 1/2
2 2
c NOK
c N c O
=
×
( )
( ) ( )
2
2 1/2
2 2
c NOK
c N c O
=
×
4NO 2NO2+N2,该反应的平衡常数 = K22/K14
命题说明:要求学生认识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调控在生活、生产和科学研究领域中的重要作用。
(原创)18.(10 分)KClO3 和 KIO3 在日常生活、工农业生产和科研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
( 1 ) 实 验 室 可 用 KClO3 分 解 制 取 O2 , KClO3 受 热 分 解 的 反 应 分 两 步 进 行 : ①
4KClO3(s)=3KClO4(s)+KCl(s);②KClO4(s)=KCl(s)+2O2(g)。已知:
K(s) + Cl2(g) = KCl(s) ΔH= —437kJ·mol-1
K(s) + Cl2(g) + O2(g) = KClO3(s) ΔH= —398kJ·mol-1
K(s) + Cl2(g) + 2O2(g) = KClO4(s) ΔH = —433kJ·mol-1
则反应 4KClO3(s)=3KClO4(s)+KCl(s)的 ΔH=____________kJ/mol。
(2)Ca(IO3)2 是食品及饲料添加剂补充碘源的优良品种。工业上生产 Ca(IO3)2 的方法通常有两类:
方法一:氧化剂氧化法。如:用KClO3在盐酸存在条件下,将碘单质氧化为HIO3(KClO3被还原为
Cl2),然后加Ca(OH)2中和制得Ca(IO3)2。
方法二:电化学氧化法。用适宜浓度的KOH溶液溶解工业精碘作为阳极液(3I2+6KOH = 5KI+KIO3
+3H2O),用稀KOH溶液为阴极液,电解氧化制备KIO3,与CaCl2反应得到Ca(IO3)2。
①用KClO3氧化碘单质是一剧烈的放热反应,所以要控制加料速度,与电解氧化法相比缺点主要有 。
②电化学氧化法电解时的阳极反应式是 。
③某工厂用电化学氧化法制取 Ca(IO3)2,每 1kg 碘单质理论上可生产纯度为 97.8%Ca(IO3)2 的质量为
kg(计算结果保留叁位有效数字)。
解析:运用盖斯定律进行相关的计算。运用氧化还原反应原理作准确判断,会进行相应计算处理。
答案:(1)−144kJ/mol(2)①反应剧烈,需要控制速率;反应过程中产生氯气,对生产操作环境有较
大污染
②I-+6OH -—6e-=IO3-+3H2O (若写成I-+3H2O—6e-=IO3-+6H+不得分) ③1.57kg
提 示 : ( 1 ) 则 反 应 4KClO3(s)=3KClO4(s)+KCl(s) 的 ΔH=4 × (+398kJ·mol-1)+3 × (—433kJ·mol-1)+
(—437kJ·mol-1)=
−144kJ·mol-1
(2)I2 ~ Ca(IO3)2
254kg 390kg
1kg x·97.8% x=1.57kg
命题说明:要求学生了解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及其应用。了解吸热反应、放热反应、反应热(焓
变)等概念。能正确书写热化学方程式,能用盖斯定律进行有关反应热的简单计算等。
( ) ( )
( )
2
2 2
3 4
c NO c NK
c NO
×=
1
2
1
2
3
2
1
2
254 390
1 97 8%
kg kg
kg x •
= ×
(原创)19.(12分)某有机物X的相对分子质量小于100,1mol有机物X完全燃烧生成等物质的量的CO2和
H2O,同时消耗标准状况下的O2112L。
(1)该有机物 X 的分子式为 。
a.C4H8 b.C2H4O c.C4H8O2 d.C10H20O20
(2)甲物质是 X 的同分异构体,分子中含羰基和羟基,物质甲能发生如下图所示的转化:
已知: RCHO + R’CHO
①B 的名称是 。
②A→D 的反应类型为 ,E→F 的反应条件是 。
③写出 F→G 的化学方程式: 。
(3)物质乙也是 X 的同分异构体,1mol 乙与足量的 Na 反应可生成 1molH2,且乙不能使溴的 CCl4 溶
液褪色,乙分子中的官能团连在相邻的碳原子上。乙的核磁共振氢谱图中有 3 个峰,面积比为 2∶1∶1。PBS
是一种新型生物降解塑料,其结构简式为 。请设计合理方案以乙为原料(无
机试剂自选)合成 PBS(用合成路线流程图表示,并注明反应条件)。
提示:①可利用本题(2)中的信息。 ②合成路线流程图示例如下:
解析:C 是 CH3COOH、B 是 CH3CHO、A 是 CH3CHOHCHOHCH3、甲是 CH3COCHOHCH3、E 是
CH3COCHBrCH3、F 是 CH3COCH=CH2。
答案:(1)c (2)①乙醛 ②酯化反应(或取代反应) NaOH 醇溶液、加热
③n
(3)
H O(CH2)4OCCH2CH2C OH
OO
[ ]n
H2
O2
/ ´ß »¯ ¼Á
/ ´ß »¯ ¼Á
¡÷
¡÷
ŨÁòËá
¡÷CH3CHO
CH3CH2OH
CH3COOH
CH3COOC2H5
CH2 CH
CO CH3
一定条件 CH2 CH
CO CH3
n
HIO4
¡÷
CH2
CH2
CHO
CHO
H2
O2
/ ´ß »¯ ¼Á
/ ´ß »¯ ¼Á
¡÷
¡÷
CH2
CH2
CH2OH
CH2OH
CH2
CH2
COOH
COOH
OH
OH
ŨÁòËá
¡÷ H O(CH2)4OCCH2CH2C OH
OO
[ ]n
甲 E F
A D(含六元环)B
乙二酸
浓 H2SO4,△
氢溴酸,△
一定条件
H2 / Pt,△
HIO4
△
HBr,催化剂
一定条件
高聚物 G厨房常用酸味剂 C
一定条件
①银氨溶液
△
②酸化
命题说明:要求学生了解烃(烷烃、烯烃、炔烃和芳香烃)及其衍生物(卤代烃、醇、酚、醛、羧酸、
酯)的组成、结构特点和性质,认识不同类型化合物之间的转化关系,能设计合理路线合成简单有机化合
物。
(原创)20.(12 分)利用焦炭或天然气制取廉价的 CO 和 H2,再用于氨合成和有机合成是目前工业生产
的重要途径。回答下列问题:
(1)甲烷在高温下与水蒸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4+H2O CO+3H2。部分物质的燃烧热数据如
下表:
物 质 燃烧热(kJ·mol-1)
H2(g) -285.8
CO(g) -283.0
CH4(g) -890.3
已知 1 mol H2O(g)转变为 1 mol H2O(l)时放出 44.0 kJ 热量。写出 CH4 和水蒸气在高温下反应的热化学
方程式 。
(2)1,3―丙二醇是重要的化工原料,用乙烯合成 1,3―丙二醇的路线如下:
某化工厂已购得乙烯 11.2 t,考虑到原料的充分利用,反应②、③所需的 CO 和 H2 可由以下两个反应
获得:C+H2O CO+H2,CH4+H2O CO+3H2,假设在生产过程中,反应①、②、③中各有机物的
转化率均为 100%。且反应②中 CO 和 H2、反应③中 H2 的转化率都为 80%,计算至少需要焦炭、甲烷各多
少吨,才能满足生产需要?
解析: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进行有关热化学方程式的计算,以及相关的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答案:(1)CH4(g)+H2O(g)=CO(g)+3H2 (g); △H =+206.1 kJ·mol-1
提示:(1)CH4(g)+2O2(g)= CO2 (g)+2H2O(l) △H1=-890.3kJ·mol-1
CO(g)+ O2(g) =CO2(g) △H2=-283.0kJ·mol-1
H2(g)+ O2(g) =H2O(l) △H3=-285.8 kJ·mol-1
H2O(g)=H2O(l) △H4=-44.0kJ·mol-1
由盖斯定律得: CH4(g)+H2O(g)=CO(g)+3H2 (g);△H =△H1-△H2-3△H3 +△H4
=(-890.3kJ·mol -1 )-(-283.0kJ·mol -1 )-3(-285.8 kJ·mol -1 )+(-44.0kJ·mol -1 )=+206.1
kJ·mol-1
(2)反应②中 C2H4 ~ CO ~ H2 ~ HOCH2CH2CHO
28 28 2 74
11.2t m(CO)×80% m(H2)×80% m(HOCH2CH2CHO)
则 m(CO)=14 t m(H2)=1.0 t m(HOCH2CH2CHO) =29.6 t
反应③中 HOCH2CH2CHO ~ H2
1
2
1
2
高温
74 2
29.6t m(H2)×80%
则 m(H2)=1.0 t
反应②、③中共需 CO14 t、H22.0 t。
C + H2O CO + H2 CH4 + H2O CO + 3H2
12 28 2 16 28 6
m(C) m(CH4)
得方程组 =14 t 和 =2.0 t
解得 m(C)=3.0 t m(CH4)=4.0 t
所以需要焦炭 3.0 t、甲烷 4.0 t
答略 (其它合理答案参照给分)
命题说明:要求学生理解有关的能量的概念,培养让学生根据生产实际会进行计算的能力。
21.选做题 本题有 A、B 两题,分别对应于“物质结构与性质”和“实验化学”两个选修课程模块的内
容,每题 12 分。请选择其中一题作答,若两题都作答,则以 A 题得分计入总分。
(原创)21A.(12 分)已知 A、B、C、D、E 都是元素周期表中前四周期的元素,它们的核电荷数 A<B<
C<D<E。B 原子的 p 轨道半充满,形成的氢化物的沸点是同主族元素的氢化物中最低的。D 原子得到一个
电子后 3p 轨道全充满。A+比 D 原子形成的离子少一个电子层。C 与 A 形成 A2C 型离子化合物。E 的原子序
数为 26,E 原子或离子外围有较多能量相近的空轨道而能与一些分子或离子形成配合物。请根据以上情况,
回答下列问题:(答题时,A、B、C、D、E 用所对应的元素符号表示)
(1)A、B、C、D 的第一电离能由小到大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C 的氢化物分子是____________(填“极性”或“非极性”)分子。
(3)化合物 BD3 的分子空间构型是________________。
(4)E 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E 的一种常见配合物 E(CO)5 常
温下呈液态,熔点为-20.5 ℃,沸点为 103 ℃,易溶于非极性溶剂。据此可判
断 E(CO)5 的晶体类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E(CO)5 中的配体 CO 与 N2、
CN-等互为等电子体,写出 CO 分子的结构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金属 E 单质的晶体在不同温度下有两种堆积方式,晶胞分别如右图
所示。体心立方晶胞和面心立方晶胞中实际含有的 E 原子个数之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A、B、C、D、E 分别是 Na、P、S、Cl、Fe。
答案:(1)Na<S<P<Cl(1 分)(2)极性(1 分)(3)三角锥形(2 分)
(4)1s22s22p63s23p63d64s2 或[Ar]3d64s2(2 分) 分子晶体(2 分) C≡O(2 分) (5)1∶2(2 分)
命题说明:要求学生元素在周期表的位置,了解元素第一电离能,了解极性分子和非极性分子,了解
常见分子的空间结构,认识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了解简单分子的结构式,了解常见晶胞中原子个数
之比。
(原创)21B.(12 分)滴定法是科研和生产中测定溶液中物质浓度的常用方法。
16
)(28
12
)(28 4CHmCm +
16
)(6
12
)(2 4CHmCm +
体心立方 面心立方
(1)莫尔法是一种沉淀滴定法,以 K2CrO4 为指示剂,用标准硝酸银滴定待测液,进而测定溶液中
Cl—的浓度, [Ksp(AgCl) =1.56×10—10,Ksp(Ag2CrO4)=1.10×10—12,Ag2CrO4 为砖红色]
①滴定终点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
②已知该滴定适宜的酸度范围是 pH 6.5~10.5,且当溶液中有铵盐存在,c(NH4+)<0.05mol/L 时,应
将溶液的 pH 控制在 6.5~7.2。下列有关说法你认为合理的有__________。
a.若溶液 pH<6.5,则 Cr2O72—+H2O 2CrO42—+2H+平衡左移,导致 Ag2CrO4 沉淀过迟,影响实验
结果
b.若溶液中有铵盐存在时,当 pH>7.2,则有可能因为生成[Ag(NH3)2]+,影响实验结果
c.滴定时应剧烈摇动,以使被 AgCl 沉淀吸附的 Cl—及时释放出来,防止滴定终点提前
(2)氧化还原滴定是水环境监测常用的方法,可用于测定废水中的化学耗氧量(单位:mg/L——每
升水样中还原性物质被氧化需 O2 的质量)。某废水样 100.00mL,用硫酸酸化后,加入 0.01667mol/L 的
K2Cr2O7 溶液 25.00mL,使水样中的还原性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完全被氧化。然后用 0.1000mol/L 的 FeSO4 标
准溶液滴定剩余的 Cr2O72—,实验数据记录如下:
FeSO4 溶液体积读数/mL 实验数据
实验序号 滴定前 滴定后
第一次 0.10 16.20
第二次 0.30 15.31
第三次 0.20 15.19
①完成离子方程式的配平:
___Cr2O72—+___Fe2++____ _______ ____Cr3++____Fe3++____H2O
②计算废水样的化学耗氧量。 (写出计算过程,结果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
解析:因为 AgCl 是白色固体、而 Ag2CrO4 为砖红色固体,所以用标准硝酸银滴定待测液,当滴入最
后一滴标准溶液,生成砖红色沉淀时说明滴定达到终点。
答案:(1)①滴入最后一滴标准溶液,生成砖红色沉淀 (2 分)
②abc (3 分)
(2)①_1__Cr2O72—+_6Fe2++_14 H+ __2Cr3++_6_Fe3++_7H2O (2 分)
② 分析实验数据记录表,第一次实验数据有误,故剔除这一数据。
消耗的 FeSO4 标准溶液平均体积为:[ (15.31-0.30)+(15.19-0.20)]/2=15.00mL (1 分)
则 废 水 中 消 耗 的 K2Cr2O7 总 物 质 的 量 为 : 0.01667mol/L×0.025L - 1/6×15.00×10-3L×0.1000mol/L
=1.667×10-4mol=0.1667mmol (2 分)
据 2K2Cr2O7~3 O2 可知,废水中化学耗氧量
m(O2)= (0.1667mmol×1.5×32g/mol)÷0.1000L=80.0mg/L (2 分)
命题说明:要求考生了解对物质进行定性研究和定量分析的基本方法,并初步掌握其操作技能。
2009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四川卷)
理科综合化学部分测试试题
第Ⅰ卷
本卷共 21 小题,每小题 6 分,共 126 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Mg 24 Al 27 S 32 K 39 Mn
55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 13 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6.开发新材料是现代科技发展的方向之一。下列有关材料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氮化硅陶瓷是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
B. C60 属于原子晶体,用于制造纳米材料
C. 纤维素乙酸酯属于天然高分子材料
D. 单晶硅常用于制造光导纤维
7.下列有关物质检验的实验结论正确的是
选项 实 验 操 作 及 现 象 实 验 结 论
A 向某溶液中加入盐酸酸化的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该溶液中一定含
有
B 向某溶液中加入 2 滴 KSCN 溶液,溶液不显红色。再向溶液中
加入几滴新制的氯水,溶液变为红色
该溶液中一定含
有
C 将某气体通入品红溶液中,品红溶液褪色 该 气 体 一 定 是
D 将少量某物质的溶液滴加到新制的银溶液中,水浴加热后有银
镜生成
该物质一定属于
醛类
8.在下列给定条件的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A.无色溶液: 、、H+、 、
B.能使 pH 试纸呈红色的溶液:Na+、NH+4、 、
C.FeCl2 溶液:K+、、Na+、、 、、
D. =0.1 mol/L 的溶液:Na+、K+、 、
9.25 ℃,101 k Pa 时,强酸与强碱的稀溶液发生中和反应的中和热为 57.3 kJ/mol,辛烷的燃烧热为 5518
kJ/mol。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2H+(aq) + (aq)+ (aq)+2OH (aq)=BaSO4(s)+2H O(1); H= 57.3 kJ/mol
2
4SO −
2Fe +
2SO
2Ca + Cl −
3HSO−
I −
3NO−
2
4SO −
2AlO−
( )
Kw
c H +
2
3SiO −
3NO−
2
4SO − 2Ba + −
2
∆ −
B.KOH(aq)+ H SO4(aq)= K SO4(aq)+H O(I); H= 57.3kJ/mol
C.C8H18(I)+ O (g)=8CO (g)+ 9H O; H= 5518 kJ/mol
D.2C8H18(g)+25O (g)=16CO (g)+18H O(1); H= 5518 kJ/mol
10.X、Y、Z、M 是元素周期表中前 20 号元素,其原子序数依次增大,且 X、Y、Z 相邻。X 的核电荷数
是 Y 是核外电子数的一半,Y 与 M 可形成化合物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还原性:X 的氧化物>Y 的氧化物>Z 的氢化物
B. 简单离子的半径:M 的离子>Z 的离子>Y 的离子>X 的离子
C. YX 、M Y 都是含有极性键的极性分子
D. Z 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化学式为 HZO4
11.向 m g 镁和铝的混合物中加入适量的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生成标准状况下的气体 b L。
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 c mol/L 氢氧化钾溶液 V mL,使金属离子刚好沉淀完全,得到的
沉淀质量为 n g。再将得到的沉淀灼烧至质量不再改变为止,得到固体 p g。则下列关系不
正确的是
A. B. C.n=m+17Vc D. < <
12.关于浓度均为 0.1 mol/L 的三种溶液:①氨水、②盐酸、③氯化铵溶液,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是
A.c(NH+4):③>①
B.水电离出的 c(H+):②>①
C.①和②等体积混合后的溶液:c(H+)=c(OH )+c(NH3·H2O)
D.①和③等体积混合后的溶液:c(NH+4)>c(Cl )>c(OH )>c(H+)
13.在一体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加入一定量的 X、Y,发生反应
kJ/mol。反应达到平衡时,Y 的物质的量浓度与温度、气
体体积的关系如下表所示:
气体体积
C(Y)/mol·L-1
温度℃
1 2 3
100 1.00 0.75 0.53
200 1.20 0.09 0.63
300 1.30 1.00 0.7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m>n
B.Q<0
C.温度不变,压强增大,Y 的质量分数减少
D.体积不变,温度升高,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26.(16 分)
过氧化氢是重要的氧化剂、还原剂,它的水溶液又称为双氧水,常用作消毒、杀菌、漂白等。某化学
1
2 2
1
2 2 2
∆ −
25
2 2 2 2
∆ −
2 2 2
∆ −
2M Y
2 2
1000
11.2
bc V
=
125
Vcp m= + 5
3 p 17
9 m
−
− −
( ) ( );mX g nY g H Q=
兴趣小组取一定量的过氧化氢溶液,准确测定了过氧化氢的含量,并探究了过氧化氢的性质。
Ⅰ.测定过氧化的含量
请填写下列空白:
(1) 移取 10.00 m 密度为ρ g/mL 的过氧化氢溶液至 250mL ___________(填仪器名称)中,加水衡释至
刻度,摇匀。移取稀释后的过氧化氢溶液 25.00mL 至锥形瓶中,加入稀硫酸酸化,用蒸馏水稀释,
作被测试样。
(2) 用高锰酸钾标准溶液滴定被测试样,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如下,请将相关物质的化学计量数及化
学式填写在方框里。
(3) 滴定时,将高锰酸钾标准溶液注入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酸式”或“碱式”)滴定管中。
滴定到达终点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复滴定三次,平均耗用 c mol/L KMnO4 标准溶液 V mL,则原过氧化氢溶液中过氧化氢的质量分数
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若滴定前滴定管尖嘴中有气泡,滴定后气泡消失,则测定结果_________(填“偏高”或“偏低”
或“不变”)。
Ⅱ.探究过氧化氢的性质
该化学举小组根据所提供的实验条件设计了两个实验,分别证明了过氧化氢的氧化性和不稳定性。(实
验条件:试剂只有过氧化氢溶液、氯水、碘化钾演粉溶液、饱和硫化氢溶液,实验仪器及用品可自选。)
请将他们的实验方法和实验现象填入下表:
实 验 内 容 实 验 方 法 实 验 现 象
验证氧化性
验证不稳定性
27.(15 分)
已知 A-O 分别代表一种物质,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反应条件略去)。A、B、H 分别是由短
周期元素组成的单质。B 与冷水缓慢反应,与沸水迅速反应,放出氢气。D 是一种离子化合物,其阴阳离
子的个数比为 2:3,且能与水反就应得到两种碱。C 为淡黄色固体化合物,O 能与 G 的水溶液反应生成蓝
色沉淀。
请回答下列问题:
(1) 组成 B 单质的元素位于周期表第______________周期,第_______________族。化合物 C 的电子式
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J 的沸点比硒化氢(H2Se)的沸点高,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3) 写出 I 与 H 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 A 和 J 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4) 写出 D 与足量的 N 反应生成 E 和 F 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5) 上图中,在同一反应里一种物质作氧化剂,又作还原剂,这样的反应共有_______个。
28.(14 分)
四川汶川盛产品质优良的甜樱桃。甜樱桃中含有一种羟基酸(用 A 表示),A 的碳链结构无支链,化学
式为 ;1.34 g A 与足量的碳酸氢钠溶液反应,生成标准状况下的气体 0.448 L。A 在一定条件下可
发生如下转化:
其中,B、C、D、E 分别代表一种直链有机物,它们的碳原子数相等。E 的化学式为 (转化过
程中生成的其它产物略去)。
已知:
A 的合成方法如下:
其中,F、G、M 分别代表一种有机物。
请回答下列问题:
(1)A 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C 生成 D 的化学方程式是 。
(3)A 与乙醇之间发生分子间脱水瓜,可能生成的有机物共有 种。
(4)F 的结构简式是 。
(5)写出 G 与水反应生成 A 和 M 的化学方程式: 。
29.(15 分)
新型锂离子电池在新能源的开发中占有重要地位。可用作节能环保电动汽车的动力电池。磷酸亚铁锂
(LiFePO4)是新型锂离子电池的首选电极材料,它的制备方法如下:
方法一:将碳酸锂、乙酸亚铁[(CH3COO) Fe]、磷酸二氢铵按一定比例混合、充分研磨后,在 800℃左
右、惰性气体氛围中煅烧制得晶态磷酸亚铁锂,同时生成的乙酸及其它产物均以气体逸出。
方法二:将一定浓度的磷酸二氢铵、氯化锂混合溶液作为电解液,以铁棒为阳极,石墨为阴极,电解析出
磷酸亚铁锂沉淀。沉淀经过滤、洗涤、干燥,在 800℃左右、惰性气体氛围中煅烧制得晶态磷酸亚铁锂。
在锂郭了电池中,需要一种有机聚合物作为正负极之间锂郭子选移的介质,该有机聚合物的单体之一(用
M 表示)的结构简式如下:
4 6 5C H O
4 6 6C H O
2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两种方法制备磷酸亚铁锂的过程都必须在惰性气体氛围中进行。其原因是
。
(2)在方法一所发生的反应中,除生成磷酸亚铁锂、乙酸外,还有 、
、 (填化学式)生成。
(3)在方法二中,阳极生成磷酸亚铁锂的电极反应式为
。
(4)写出 M 与足量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5)已知该锂离子电池在充电过程中,阳极的磷酸亚铁锂生成磷酸铁,则该电池放电时正极的电极反应
式为
。
2009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四川卷)答案
6.A 7.B
8.D 9.B 10.D 11.C 12.B 13.C
26.I.(1)容量瓶
(2)2 5 6 2 8 502
(3)酸式
滴入一滴高锰酸钾溶液,溶液呈浅红色,且 30 秒内不褪色
(4)
(5)偏高
II.(各 1 分,共 4 分)
实验内容 实验方法 实验现象
验证氧化性 取适量饱和硫化氢溶液于试管中,滴入
过氧化氢溶液。
(取适量碘化钾淀粉溶液于试管中,加
入过氧化氢溶液。)
产生淡黄色沉淀或溶液变浑
浊。
(溶液变蓝色。)
17
200
cV
ρ
验证不稳定性 取适量过氧化氢溶液于试管中,加热,
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
(取适量过氧化氢溶液于试管中,加热,
用导气管将得到的气体通入到装有饱
和硫化氢溶液的试管中。)
产生气泡,木条复燃。
(溶液变浑浊或有浅黄色沉
淀产生)
27.(15 分)
(1)三(1 分)II A (1 分) (2 分)
(2)水分子之间存在氢键且比硒化氢的分子间作用力强 (2 分)
(3) (3 分)
(4) (3 分)
(5)2 (3 分)
28.(14 分)
(3 分)
(3 分)
(3)7 (3 分)
(2 分)
(3 分)
29.(15 分)
(1)为了防止亚铁化合物被氧化 (3 分)
(2)CO H O NH3 (每空 1 分,共 3 分)
(3)Fe+H P +Li+ 2e =LiFePO4+2H+ (3 分)
2 2
2 4O− − −
(4)
(3 分)
(5)FePO4+Li++e ====LiFePO4 (3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