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22 发布 |
- 37.5 KB |
- 4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高考语文作文热点素材推广普通话不是禁止方言
推广普通话不是禁止方言 【素材回放】 6 月 23 日,上海市教委公布了关于上海小学语文教科书“外婆”改“姥姥”一事的处 理意见。意见指出,上海市教委责成市教委教研室会同上海教育迅速整改,向作者和社会各 界 致 歉 , 并 与 作 者 沟 通 , 将 该 文 中 “ 姥 姥 ” 一 词 恢 复 为 原 文 的 “ 外 婆 ” 一 词 。 【素材解读】 “外婆”和“姥姥”,如今在交流与沟通中已无任何障碍,即便小学生当时弄不清楚, 也会在日后的成长中逐渐明白其称谓的统一。我国地域辽阔,汉语与少数民族语言的方言众 多。因此,2000 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规定,汉语普通话为国 家通用语言。关于“外婆”和“姥姥”之争,根据有关专家考据,两者最初可能都来自方言, 但它们早就进入汉语普通话词汇系统,变成了通用语言,并且不以地域为界,在全国范围内 广泛使用。在语言发展演变中,普通话不断吸收方言的有用成分,反过来,方言对普通话也 有影响。而方言一旦进入普通话系统,就变成了普通话的一员,不宜再视其为方言。知晓语 言的规矩,明了语言的丰富多彩,情感上不产生隔阂,不但为课文本身的内涵加了分,也让 大众从语言规范上得到更广泛的认可。我们推广普通话,是为了消除方言之间的隔阂,而不 是禁止和消灭方言。希望让“姥姥”与“外婆”握手拥抱,使普通话的推广运用更科学、更 符合时代的要求。 【适用话题】 语文这样的灵活性学科为什么要找唯一的标准呢 破坏原著的语言风格不尊重作者,不利于教学 课本里的这个称呼,换不换其实无所谓,时代变迁,很多词语的含义都在不断变化 既然“外婆”和“姥姥”都有存在价值,何不让他们和平共处呢?我们不应厚此薄彼,刻意 抬高“姥姥”而贬抑“外婆” 外婆”改“姥姥”事件值得深思,给人们的启示可能还会更多,但总的一点,教育、新闻、 出版等等,在使用任何作品时,都不能凭自我感觉和好恶用事,任意修改他人作品。只有原 创的才是最美的 在知识产权保护越来越受到政府和社会重视的今天,教育部门不该存在这样的“盲点”。文 章入选教科书或许对作者来说喜闻乐见,但这绝不是某些部门和忽视他们合法权益的理由 【素材锐评】 外婆还是原来那个外婆 既然网友来自不同的地方,意见当然大不相同。有人说,“摇啊摇,摇到姥姥桥、姥姥 的澎湖湾”听起来就别扭。也有人说,“外婆、外公”中的这个“外”字其实带有一种“歧 视”,是不尊重女方血统。总之,有人觉得“姥姥”正统,有人觉得“外婆”正统。 一到“正统”之争, 差不多就要用上南拳北腿了,网友们相互攻击自然不在话下。 抛弃所谓的“正统”,就感情色彩而言,南方人称“外婆”显得自然而亲切。而北方人 叫“姥姥”时,后音再上翘三度,则更像小羊羔在老羊跟前撒娇,你说亲切不亲切?如果一 定要讲“正统”,南方的传统风俗与北方自然不同。所以"姥姥"与"外婆"都是百分百正统, 为这个吵架不很合适。 其实,上海教委发出的整改意见根本就不涉及到“正统”之争,甚至也不涉及到情感之 争,市教委仅提到“尊重作者原文”,这一理由似乎非常有说服力,余下的争端尽可认为是 网友们延伸解读的结果。但网友并非弱智,如果教科书里必须百分百照搬原作,那现在教科 书里的问题就大了。当然,上海教委还提到了“与原作者勾通”,意思就是说,要改也征求 一下作者的意见嘛! 平心而论,南方人管姥姥叫“外婆”天经地义,而北方人管外婆叫“姥姥”也是地义天 经。问题也不在于上海的教材里就不能出现“姥姥”一词,如同《外婆的澎湖湾》即便让北 方人唱也不会唱成“姥姥的澎湖湾”。试想,等上海换成全国通用教材后,如果里面再来一 个“姥姥”,你还改得成否? 除了“尊重原著”这条理由还站得住脚,想其它的可能都是想歪了。或许网友们可以不 必为"姥姥"与"外婆"大伤和气。喜欢怎么叫就怎么叫吧!也别管南方北方了,反正都是中国 人。你说呢? 【相关链接】 “外婆”还是“姥姥”?语言文字学家:两者都不是方言 “外婆”属于南方,“姥姥”属于北方?“外婆”“姥姥”是否代表南北方言之争?《咬 文嚼字》总编黄安靖表示,经讨论,语言文字学者普遍认为“外婆”和“姥姥”都已属于通用 语范畴,两者都不再是方言。 汉语冷知识:“外婆”的历史比“姥姥”长 据介绍,从汉语衍变的历史来看,“外婆”一词的出现早于“姥姥”。 查阅文献,“外婆”在唐代就出现了。唐代总章元年(668)道世( ?—683)所著《法苑珠 林》卷七一:“我是汝外婆,本为汝家贫。”其中的“外婆”即外祖母。后来,“外婆”一直 在文献中出现。如《儒林外史》第二十一回:“舍下就在这前街上住,因当初在浦口外婆家长 的,所以小名就叫做浦郎。” “姥姥”的出现很可能是在明代。明代沈榜《宛署杂记·民风二》记录:“外甥称母之 父曰老爷,母之母曰姥姥。”后世,“姥姥”也一直在文献中出现。《儿女英雄传》第二十三 回就写道:“一直管装管卸,到姑娘抱了娃娃,他作了姥姥。” “外婆”“姥姥”都非方言 中国地域广阔,汉语与少数民族语的方言都为数众多。因此,2000 年颁布的《中华人民 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规定汉语普通话为国家通用语。 “外婆和姥姥,最初可能都来自方言甚至是外族语言,但它们早就进入汉语普通话词汇 系统,变成通用语言,在全国范围内广泛使用。”黄安靖说。 在人们印象中,南方人普遍爱叫“外婆”,而北方人喜欢称呼“姥姥”。但学者指出,“外 婆”“姥姥”的使用并不以地域为界。例如,身为北京满族正红旗人的著名作家老舍先生, 就曾在《我的母亲》一文里两者并用:“母亲的娘家是在北平德胜门外……对于姥姥家,我只 知道上述的一点。外公外婆是什么样子,我就不知道了。” 普通话不断吸收方言 汉语才能“与时俱进” 语言文字专家还指出,在汉语的发展历史上,“与时俱进”是一种常态。普通话不断吸收 方言的有用成分,普通话的许多成分都来自方言。而方言一旦进入普通话系统,就变成了普通 话的一员,不宜再视其为方言。 “据学者研究,在先秦时期‘猪’可能是方言,后世‘猪’已成为通用语。再如,爸、妈 在先秦叫‘父’‘母’。而‘爸’大概在三国时才出现,‘妈’大概在宋代才出现。‘爸’ ‘妈’或是来自方言,或是来自外民族语言。不过,现在肯定没有任何人会把‘爸’‘妈’当 作方言。”黄安靖分析说。 语言学家同时指出,方言是一种历史记忆,也是地域文化符号,在作品尤其是文艺作品中 有特殊的表达作用。所以,对于方言,人们也应该给予尊重和保护。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