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22 发布 |
- 37.5 KB |
- 17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天津市部分区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天津市部分区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高二历史试卷 温馨提示:使用答题卡的区,学生作答时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不使用答题卡的区,学生作答时请将答案写在试卷上。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46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3小题,每小题2分,共46分。在每小题所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请将正确的选项标号填入第五页相关表格内。) 1. “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这体现了( ) A. 儒家的“仁爱”思想 B. 墨家的“兼爱”思想 C. 道家的“无为”思想 D. 法家的“法治”思想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试题分析:是墨子的话,意思是:对待别人的国家,要象对待自己国家一样;对待别人的家庭,要象对待自己家庭一样;对待别人的身体,要象对待自己身体一样。 CD 不对,与题干材料没有直接关系;A不对,孔子主张的仁爱有等级性,没有墨子的兼爱有广泛性、包容性。故选择B项。 2. 《董学特性新论》中指出:“正如周桂钿先生所说,为统治者服务未必就是罪过,这主要取决于统治者的性质。武帝时西汉王朝正处于上升时期,有一定进步性。”在这里,作者引用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周桂钿的说法,最有可能想得出的结论是 A. 应该肯定董仲舒的“大一统”思想 B. 应彻底否定董仲舒“君权神授”思想 C. 汉武帝是一个很有作为的皇帝 D. 要辩证地分析董仲舒和汉武帝在历史上的作用 【答案】A 【解析】 【详解】材料中周桂钿先生认为,如果统治者的举措是正确的,具有进步性的,那么为其服务的统治思想也是应该值得肯定的,应该承认这种思想的进步性,根据此种观点应该肯定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故A正确;B表述错误,排除;CD与材料观点不符,排除。故选A。 3. 古代有一个佛偈故事:庙前佛幡随风而动,方丈以此考问众徒。甲徒曰:“风催幡动!”乙徒曰:“幡何动?分明是你心动!心动才有幡动!”下面的思想与乙徒相近的是( ) A. 万物皆只有一个理 B. 宇宙便是吾心 C. 有理而后有气 D. 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 【答案】B 【解析】 【详解】由题干可知,乙徒的思想注重“心”。B项认为穷理不必向外探求,只需反省内心就可得到天理,与材料意思相近。故B项正确。A、C、D项,均为宋明理学的代表思想主张,与“心”无关。故A、C、D项错误。 4. 黄宗羲认为:“然则其(封建国家)所谓法者,一家之法,而非天下之法也……即论者谓有治人无治法,吾以谓有治法而后有治人。”黄宗羲思想的核心是( ) A. 建立“一家之法” B. 法律是由人来决定的 C. 反对君主专制,主张实行法治 D. 建立君主立宪制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一家之法,而非天下之法也”可知,黄宗羲主张反对君主专制,主张实行“天下之法”,强调法治,故C正确;A项与黄宗羲的主张相反,排除;B项与题意无关,排除;黄宗羲没有君主立宪的主张,排除D项。 5. 北宋科学家沈括的《梦溪笔谈》记载了我国古代众多科技发明,其中属于当时发明的科技成就是 A. 司南 B. 造纸术 C. 雕版印刷术 D. 活字印刷术 【答案】D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活体字印刷术是北宋毕昇发明的,D符合题意;ABC均在宋以前就已经出现,排除。故选D。 6. 汉赋词藻华丽、手法夸张、内容丰富,其突出特征是 A. 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生活状况 B. 抒发了作者的思想情感 C. 粉饰了封建社会太平 D. 表现出大一统时代恢弘的文化气度 【答案】D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赋词藻华丽、手法夸张、内容丰富表现的是大一统时代恢弘的文化气度,D正确;ABC与材料无关,排除。故选D。 7. 明清时期,以“风流文采磨不尽,水墨自与诗争妍”为特征的文人画兴盛。下图是其中的代表作之一,这类作品所表现的是 A. 个人的情感 B. 真实的景象 C. 多彩的生活 D. 繁盛的社会 【答案】A 【解析】 【详解】明清时期,士大夫的文人画成就最为突出。文人画集文学、书法、绘画及篆刻艺术为一体,强调表现个性,讲究借物抒情,追求神韵意趣,故A正确;文人画注重写意,而不是对现实的真实描绘,故B不正确;反映社会生活的,应该说的是民间风情画,故C不正确;图片信息与社会的繁盛无关,故D不正确。 8. 《中华文明史》中写道:“作为一场政治运动,百日维新短命而败,但作为一场更广阔意义上的社会文化运动,自有其成功之处。”这里的“成功之处”主要是指戊戌变法运动 A. 阻止了民族危机继续加深 B. 改革了君主专制体制 C. 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 D. 动摇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 【答案】C 【解析】 【详解】 据所学可知,戊戌变法运动是为挽救民族危机而进行的一场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它以失败而告终,没能阻止中国民族危机继续加深,A项错误;戊戌变法运动以失败告终,也没改变中国的君主专制体制,辛亥革命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B项错误:戊戌变法运动虽然失败但对激发人民的爱国感情和民族意识起了重要的启蒙作用,C项正确;是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D项不是戊戌变法的作用,D项错误;应选C。 9. 有人说:“三年以来,吾人于共和国体之下,备受专制政治之痛苦”。为此,他把启蒙视为“救国之要道”,此处“启蒙”的主要内容是 A 民主科学 B. 马克思主义 C 实业救国 D. 君主立宪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备受专制政治之痛苦”、“把启蒙视为“救国之要道””要以看出这是指在辛亥革命之后国人思想上仍然处于愚昧的状态,因此通过开展新文化运动促进人们思想解放,而新文化运动的核心是民主与科学,故A项正确;BCD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 10. 1924年,孙中山说:“从前奋斗不充分的原因,是由于没有办法,从此以后有了办法,就要诸君担负责任,拿这个办法,去替国人发生一个新希望。”“这个办法”是( ) A. 武装夺取政权 B. 走十月革命道路 C. 建立议会共和 D. 实行新三民主义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时间1924年可知,这一时期孙中山提出了新三民主义,明确反帝反封建,因此这里的办法指的是实行新三民主义,选项D正确;武装夺取政权、建立议会共和在1924年之前已经实施,但是根据材料“从前奋斗不充分的原因,是由于没有办法”可知,选项A、C在孙中山看来均不属于办法,排除;孙中山是资产阶级,十月革命是无产阶级道路,选项B排除。 11. 2016年是毛泽东逝世40周年。下列毛泽东的思想成长历程,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①“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②“农民问题乃国民革命的中心问题” ③“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整个中国革命运动,是包括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两个阶段在内的全部革命运动” ④“在我们的面前有两类社会矛盾,这就是敌我之间的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 A. ①②③④ B. ③②①④ C. ②①③④ D. ②④①③ 【答案】C 【解析】 【详解】①是在国共十年对峙时期提出的;②是在国民大革命时期提出的;③是在抗日战争时期提出的;④是在新中国成立后提出的,因此正确排序是②①③④,C正确,ABD排除。故选C。 12. “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邓小平这段论述的主要意义在于 A. 第一次系统概括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 B. 全面论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问题 C. 奠定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理论基础 D. 确定了判断姓“社”还是姓“资”的标准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题干反映的是邓小平南方谈话的内容,强调了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这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奠定了理论基础。故选C项。 考点: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邓小平理论的发展 13. 为实现“毕生的梦想,让所有人远离饥饿”而培育出“东方魔稻”的科学家是 A. 钱学森 B. 华罗庚 C. 王大珩 D. 袁隆平 【答案】D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袁隆平是“杂交水稻之父”,是“东方魔稻”的培育者,D正确;钱学森是物理学家,A排除;华罗庚是数学家,B排除;王大珩是光学科学家,C排除。故选D。 14. 图是1957年周恩来总理观看绍剧《闹天宫》后,怀抱演员小六龄童的留影。这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科学和文学艺术领域出现繁荣景象的一个缩影。出现这一繁荣局面的主要原因是 A. 三大改造完成 B. 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C.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的推动 D. 文艺工作者的创作热情高涨 【答案】C 【解析】 【分析】 略 【详解】根据“1957年”、“科学和文学艺术领域出现繁荣景象”等信息可知这一繁荣景象出现的主要原因和双百方针的推动有关,故选C项;三大改造完成于1956年,排除A项;BD项与材料主旨无关,排除。 15. 科教兴国是中国国家发展战略。下列关于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说法错误的是 A. 建国初期,党和政府提出的发展教育策略 B. 是党和政府把教育事业摆在优先发展地位的结果 C. 适应了国家现代化建设发展的需要 D. 进入21世纪,这一战略仍在贯彻实施 【答案】A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科教兴国战略的提出是在1995年,非是建国初期,A错误,符合题意;BCD均是关于科教兴国的正确描述,不符合题意。故选A。 16. 苏格拉底认为“正义和其他一切德行都是智慧。……智慧的人总是做美而好的事情,愚昧的人则不可能做美而好的事情。”下列对这一观点分析正确的是 A. 人的尊严和权威来源于智慧 B. 从个人角度和利益出发,追求功利 C. 强调理性,否认绝对权威 D. 认同人的理智本性和道德本性是同一的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正义和其他一切德行都是智慧。……智慧的人总是做美而好的事情”可得出其主张美德即知识,因此“认同人的理智本性和道德本性是同一的”与其主旨是相符的,故D项正确;材料与人的尊严权威无关,排除A;B项是智者学派的主张,排除B;材料没有体现理性,排除C。 17. 章太炎在《革命之道德》中说,“彼意大利之中兴,且以文学复古为之前导,汉学亦然,其于种族,固有益无损已。”这里的文学复古指的是 A. 宗教改革 B. 启蒙运动 C. 文艺复兴 D. 法西斯主义思潮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材料“彼意大利之中兴,且以文学复古为之前导”和所学知识可知,文学复古是指文艺复兴,C正确;宗教改革产生于16世纪的欧洲,是资产阶级用新宗教进行反天主教会的思想解放运动,没有涉及文学复古,排除A;启蒙运动是17—18世纪带有资产阶级性质的一场思想解放运动,主张用理性主义批判封建制度和教权主义,宣扬自由平等,天赋人权等,反对君主专制、等级制度,为即将到来的资产阶级革命做了舆论准备,没有涉及文学复古,排除B;法西斯主义思潮产生于20世纪初,排除D。所以选C 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文艺复兴 18. “他倡导君主立宪制,提倡天赋人权,相信法律应以人性为出发点,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材料中的“他”应是 A. 康德 B. 伏尔泰 C. 孟德斯鸠 D. 卢梭 【答案】B 【解析】 【详解】伏尔泰是十八世纪法国资产阶级启蒙运动的泰斗,被誉为“法兰西思想之王”、“法兰西最优秀的诗人”、“欧洲的良心”。主张开明的君主政治,强调自由和平等。代表作《哲学通信》《路易十四时代》《老实人》等。故B项正确;ACD项与材料所涉及的内容无关,排除。 19. “这一发现成为二十世纪物理学研究的基础,要是没有这一发现,那就不可能建立起分子、原子以及支配它们变化的能量过程的有用理论。”“这一发现”是指 A. 经典力学理论 B. 万有引力定律 C. 狭义相对论 D. 量子论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这一发现成为二十世纪物理学研究的基础”、“建立起分子、原子以及支配它们变化的能量过程”可得出这是量子论,它是现代物理学的基础之一,故D项正确;ABC项都不符合题意。 20. 英国哲学家斯宾塞创造了“适者生存”这一说法,以此来捍卫进化论;近代中国知识分子严复接受并传播进化论。两者给东西方带来的共同影响是 A. 直接导致中英两国政治改革 B. 改变了部分知识分子的世界观 C. 否定了上帝的权威 D. 开始了对民众的启蒙 【答案】B 【解析】 【详解】1859年达尔文出版的《物种起源》提出生物进化理论,强调自然界中生物的进化规则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斯宾塞将这一理论扩展到社会、阶级斗争上,严复在翻译的《天演论》中积极宣传进化论思想,阐述变法的必要性,激发了无数仁人志士救亡图存的信心,因此B正确;A项英国政治革命发生于17世纪中后期,时间上不符合;C项不是给东西方带来的共同影响;D错在开始,排除。故选B。 21. “他的发明使人类从此开始拥有自己创造的动力,而不再受制于大自然。”材料中的“发明”是指 A. 发电机 B. 蒸汽机 C. 内燃机 D. 计算机 【答案】B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瓦特改良蒸汽机,是人类进入“蒸汽时代”,摆脱了对自然力的依赖,B正确;ACD均与材料无关,排除。故选B。 22. 雪莱和托尔斯泰是西方两种不同文学流派的代表人物,这两种文学流派的相同点是 A. 揭露社会问题 B. 表现人们的迷惘 C. 鼓吹暴力革命 D. 崇尚理性主义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拜伦是浪漫主义文学家,托尔斯泰是现实主义文学家。因为革命和战争频仍、政治黑暗和社会不平等,使人们对法国大革命后确立的资本主义制度和启蒙思想家设想的“理性王国”深感失望,才产生了浪漫主义文学;又因为欧美资本主义国家在工业革命的过程中社会矛盾日趋尖锐,使得现实主义文学兴起。所以,这两种文学的相同点是揭露社会问题,故A正确;B是现代主义文学,C是革命文学,D是启蒙文学,均不符合,故排除。故选A。 23. 下图这一世界名画的艺术表现手法属于 A. 现实主义 B. 浪漫主义 C. 现代主义 D. 新古典主义 【答案】A 【解析】 【详解】依据图示,结合所学可知,该美术作品是俄国的《伏尔加河上的纤夫》,描述的是伏尔加河上纤夫辛苦劳作的情形,属于现实主义,因此A正确,BCD排除。故选A。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4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24小题18分,25小题16分,26小题20分,共54分) 24. 家训是我国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中国历史上对个人修身、齐家发挥着重要作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古代家训节选 三国﹒诸葛亮《诫子书》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唐﹒刘禹锡《名子说》 夫忠孝之于人,如食与衣,不可斯须离也,岂候余易哉。 宋﹒刘清之《戒子通录》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饮食衣服,若思得之艰难,不敢轻易费用。 宋﹒包拯《包拯集》 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赃者,不得归本家,死不得葬大茔中 清﹒张英《恒产琐言》 人家富贵两字,暂时之荣宠耳。所恃以长子孙者,毕竟是耕与读两字。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家训的主旨思想。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影响中国古代家训思想形成的主要因素。 材料二在家训形式上,此期(晚清)家训已经不是以传统的专著作为支撑门户的柱子了,而是以家书为主要形式。另外,并没有诸如家诫、家范、家训等名称的专门形式的家训单篇出现…… ——摘编朱明勋《中国传统家训研究》 材料三左宗棠在给儿子孝威的信中说:“近来时事日坏,都由人才不佳。人才日少,由于专心做时下科名之学(科举)者多,留心本原之学者少……试看近时人才,有一从八股出身者否?八股愈做得入格,人才愈见庸下。” 李鸿章在《示文儿》一信中说:“年来国事日非……受人凌辱之原因,莫外乎不谙世事,默守陈法,藏身于文字之间,而卑视工商。岂知世界文明,商业较重于文字,窥各国之强盛,无独不然。” ——摘编朱明勋《中国传统家训研究》 (3)有学者认为晚清是家训的革新时期,根据材料二、三对此观点加以论证说明。 (4)综合以上材料,你认为怎样对待中国传统文化? 【答案】(1)重视道德修养;灌输忠孝观念;提倡节俭治家;为官切勿贪腐;重视耕读传家。 (2)因素:专制统治;科举制度;小农经济;以儒家为主的传统文化;以血缘为纽带的宗族观念。 (3)形式上革新:晚清主要以家书为形式,不以传统的专著或专门形式的家训单篇形式出现。内容上革新:强调经世致用,反对八股取士;重视工商业发展;具有爱国救亡意识或关注世界。 (4)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发展创新,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 【解析】 【详解】(1)思想:材料“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体现的是重视道德修养;材料“夫忠孝之于人,如食与衣,不可斯须离也”体现的是灌输忠孝观念;材料“饮食衣服,若思得之艰难,不敢轻易费用”体现的是提倡节俭治家;材料“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赃者,不得归本家”体现的是为官切勿贪腐;材料“所恃以长子孙者,毕竟是耕与读两字”体现的是重视耕读传家。 (2)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关于中国古代家训思想形成的主要因素需要专制统治、科举制度、小农经济、以儒家为主的传统文化和以血缘为纽带的宗族观念等方面进行分析即可。 (3)根据材料“此期(晚清)家训已经不是以传统专著作为支撑门户的柱子了,而是以家书为主要形式”可归纳出晚清主要以家书为形式,不以传统的专著或专门形式的家训单篇形式出现;根据材料“八股愈做得入格,人才愈见庸下”、“岂知世界文明,商业较重于文字,窥各国之强盛,无独不然”可归纳出强调经世致用,反对八股取士;重视工商业发展;具有爱国救亡意识或关注世界。 (4)态度:结合上述分析可知,可从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发展创新等方面进行分析即可。 25. 中华民族曾在历史上创造了灿烂的文化,而近代科技却远远落后于西方先进国家。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在党的领导下,我国的科技事业得到较全面的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与世界其他国家的科技发明统计资料 时间 401—1000年 1001—1500年 1501—1840年 中国在世界科技发明中的比例 70% 58% 29% ——据《自然科学大事年表》的统计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趋势并分析其原因。 材料二中国航天事业发展历程:1956年,中国组建0038部队,由钱学森担任院长,开始谋划发展独立的航天事业。1960年,中国自制的第一枚导弹1059发射成功。1965年,中国开始正式立项研制航天运载火箭。1970年,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发射卫星的国家。1973年,中国第一次卫星(长空1号卫星)发射失败。1990年,中国自行研制的“长征三号”运载火箭把美国制造的“亚洲l号”通信卫星送入预定的轨道,中国进入国际商业卫星发射服务市场。1996年,中国第一次发射外国卫星(“国际星7A”)失败。2003年,“神舟五号”飞船升空,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 (2)依据材料二,概括指出1956年~2003年中国航天科技发展的特点。 (3)20世纪60—90代以来,中国航天科技发展所面临的国际格局和国内经济体制发生了怎样变化? (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影响科技发展的社会因素有哪些? 【答案】(1)趋势:中国逐渐失去在世界科技发明中优势(由领先世界转为日渐落伍)。 原因:农耕经济(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难以对科技发展提出新的要求,使科教发展缺少新的推动力;明清时代的君主专制及其文化专制政策,禁锢了人们的头脑;推行闭关锁国政策,阻隔中外科技交流;政府不重视发展科技;西方近代科学的兴起。 (2)独立自主研制;跻身世界先进行列;走向国际市场;发展过程不是一帆风顺的。 (3)由美苏冷战(两极对峙)到两极格局瓦解多极化趋势出现; 由计划经济体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4)国家政策、国际竞争、时代需要、社会经济发展程度。 【解析】 【详解】(1)趋势:从材料数据来看,中国逐渐失去在世界科技发明中的优势。原因:可从明清时期的政治、经济、思想及对外政策等方面进行分析即可。 (2)特点:材料“由钱学森担任院长,开始谋划发展独立的航天事业”体现的是独立自主;材料“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体现的是跻身世界先进行列;材料“中国进入国际商业卫星发射服务市场”体现的是走向国际市场;从研究过程来看,发展过程不是一帆风顺的。 (3)格局及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60—90代以来国际格局变化是由美苏冷战(两极对峙)到两极格局瓦解多极化趋势出现;经济体制变化是由计划经济体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4)因素: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国家政策、国际竞争、时代需要、社会经济发展程度等均是影响科技发展的社会因素。 26. 西方人文主义精神的发展历经了由低级到高级、由感性到理性的变化,不同时期的人文精神具有不同的内涵。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至于神,我既不知道他们是否存在,也不知道他们像什么东西。有许多东西是我们认识不了的,问题是晦涩的,人生是短促的。” ——普罗泰格拉 (1)材料一表明普罗泰格拉对神灵持何态度?分析其产生的社会根源。 材料二 “世俗权力是受上帝的委托惩治奸邪,保护善良的。因此,我们应当让世俗政权在整个的基督教世界中执行它的职务,不要加以任何阻碍。无论什么人,不管他是教皇、主教、传教士,或是修士、修女,世俗权力都有权管他。” ——马丁·路德在《致德意志贵族书》 (2)材料二反映了马丁·路德的什么观点?分析其产生的思想因素。 材料三(启蒙运动)在宗教方面,主要口号是“砸烂可耻的东西”,即消灭宗教的狂热和不容异说。……在政治方面,哲人们也有一个关键性的用语——“社会契约”。……“行政权的受托人不是人民的主人,而是人民的办事员;它(人民)能如心所愿地使他们掌权和把他们拉下台;对受托人说,不存在契约的问题,只有服从。”……这些口号破坏了传统的制度和习俗。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3)依据材料三,概括启蒙运动的主要思想主张并说明它的社会意义。 (4)纵观西方人文主义发展历程,谈谈你对人类思想文化发展的认识。 【答案】(1)态度:怀疑神灵。 社会根源:希腊奴隶制工商业的繁荣;雅典奴隶制民主政治的发展。 (2)观点:世俗权力高于教会权力。 思想因素:文艺复兴运动促进人文主义复苏。 (3)主张:反对神权统治,主张宗教自由;社会契约论、人民主权说。 说明:冲击了封建专制主义和教权主义;天赋人权、自由平等观念日益深入人心,为资产阶级革命做了思想舆论准备。 (4)思想文化具有自身的历史继承性,随着时代的进步,思想文化不断向前发展。 【解析】 【详解】(1)态度:根据材料“至于神,我既不知道他们是否存在,也不知道他们像什么东西”可知态度是怀疑神灵。根源:可从雅典的政治、经济发展的角度进行分析即可。 (2)观点:根据材料“无论什么人,不管他是教皇、主教、传教士,或是修士、修女,世俗权力都有权管他”可归纳出世俗权力高于教会权力。思想: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时的思想因素是文艺复兴运动促进人文主义复苏。 (3)主张:根据材料“即消灭宗教的狂热和不容异说”可归纳出反对神权统治,主张宗教自由;根据材料“行政权的受托人不是人民的主人,而是人民的办事员;它(人民)能如心所愿地使他们掌权和把他们拉下台”可归纳出人民主权说和社会契约论。意义:可从冲击封建制度及思想解放的角度进行分析即可。 (4)认识:结合上述分析可知,关于认识可从历史继承性及发展创新等角度进行分析即可。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