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22 发布 |
- 37.5 KB |
- 22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2018届一轮复习岳麓版:第23讲 苏联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与经济改革学案
2012~2016年课标全国卷命题思路与分析 考纲考点 命题思路 命题分析 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危机 (2014·课标全国Ⅱ,34)经济大危机与影视与艺术 1.从考查方式来看,本单元是新课标高考重要考查区,以选择题为主,非选择题也有涉及,其中2016年全国Ⅲ卷分别以40题形式考查。 2.从材料形式上看,主要以文字材料为主,通过中外对比考查社会福利制度。 3.从考查知识角度看,本单元的考查内容侧重于罗斯福新政的措施,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重点关注了社会福利制度。对于苏联经济政策的考查主要侧重于斯大林模式的成就与影响。 罗斯福新政 1.(2015·课标全国Ⅰ,34)罗斯福新政与社会保障 2.(2013·课标全国Ⅰ,31)罗斯福新政对胡佛干预经济的借鉴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等国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1.(2016·课标全国Ⅲ,40)中外福利政策对比 2.(2014·大纲全国,23)资本主义国家的福利政策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 1.(2014·课标全国Ⅰ,34)新经济政策的内容及特点 2.(2013·课标全国Ⅰ,35)苏俄新经济政策与中国80年代改革的比较 “斯大林模式” 1.(2016·课标全国Ⅱ,34)斯大林的工业化成就 2.(2015·课标全国Ⅰ,34)“斯大林模式”与工业化 3.(2013·课标全国Ⅱ,33)斯大林模式的影响 4.(2013·课标全国Ⅱ,35)斯大林经济模式的形成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 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 —— 第23讲 苏联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与经济改革 考纲要求 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2.“斯大林模式”。3.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 课标提示 1.了解俄国国内战争后苏维埃政权面临的形势,认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2.列举“斯大林模式”的主要表现,认识其在实践中的经验教训。3.概述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基本历程,认识社会主义改革的复杂性、艰巨性和曲折性。 考点一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 考点二 斯大林模式 考点三 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 [自主学习答案] 考点一 ①余粮征集制 ②国家分配 ③强制劳动 ④暴动 ⑤政治危机⑥固定的粮食税 ⑦私人小企业 ⑧自由贸易 ⑨社会主义 考点二 ①集体所有制 ②指令性计划经济 ③生产力发展的水平 考点三 ①收购制 ②玉米 ③物质利益 ④经营自主权 ⑤军备竞赛 ⑥公有制 ⑦重工业 [巧学妙用] 1.构图解史——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2.归纳比较——“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新经济政策 内容 农业 余粮征集制 固定的粮食税 工业 工业国有化 允许资本家和私人经营中小企业 商业 取消商品贸易 允许自由贸易 分配 实物配给制、强制劳动 按劳分配 3.图示解史——列宁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4.图示识史——巧记斯大林模式 5.漫画解史——斯大林模式的弊端 ★斯大林模式优先发展重工业,造成国民经济发展失衡。 6.易错辨析——苏联三次改革与斯大林体制 赫鲁晓夫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是对斯大林体制的局部调整,没有突破斯大林体制。戈尔巴乔夫改革并非局部改革,而是对斯大林体制的彻底否定,即放弃社会主义制度。 7.图说历史——苏联三次改革的特点 8.图示解史——苏联(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几个历史阶段及特点 考法1 新经济政策的特点 【考题1】 (2017·甘肃模拟)《全球通史》中称:“对列宁而言,新经济政策并不意味着社会主义在俄国的结束,而只是一次暂时的退却,‘后退一步为的是前进两步’。”这表明列宁实行该政策的最终目的是( ) A.向社会主义过渡 B.恢复社会经济 C.缓和工农矛盾 D.发展马克思主义 答案 A 『』 把握材料中的关键语句是解读材料的关键。如“后退一步为的是前进两步”,后退一步:利用商品货币关系,在一定程度上恢复资本主义。前进两步:巩固苏维埃政权,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并最终过渡到社会主义。 『』 新经济政策的特点 (1)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进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2)在以公有制为主导的前提下,允许多种所有制形式存在。 (3)新经济政策是对社会主义经济传统观念的一次重大突破,是列宁对马克思主义的丰富和发展。 考法2 苏联社会主义改革的启示 【考题2】 (2017·内蒙古呼和浩特模拟)下表苏联1965~1982年工业年均增长表。根据表格可以推知,20世纪60年代中期到80年代初苏联( ) 年份 1966~1970年 1971~1975年 1976~1980年 1982年 工业总产值 8.5% 7.4% 4.4% 2.8% 农业总产值 3.9% 2.5% 1.7% 4.0% A.国民经济发展停滞 B.工农业产值差缩小 C.经济改革出现困境 D.综合国力水平下降 答案 C 『』 数据图表题的解题技巧在于找出数据变化,并且不要关注每一个具体数据,而是侧重于数据变化的规律和趋势。如本题说明1965~1982年,苏联工农业总产值后期增长乏力,表明苏联受制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发展模式,经济改革陷入困境。不要纠结于“1982年”农业总产值的小幅增长。 『』 苏联社会主义改革的启示 社会主义制度需要在发展的道路上自我调整和自我完善;社会主义改革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走适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改革是一项复杂、系统的工程,不可能一帆风顺,必然具有复杂性、曲折性和艰巨性;改革要关注人民大众的生活;要有一贯的改革思路、政策和配套措施,不能急躁冒进,也不能保守停滞,更不能改变改革的方向;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要处理好与政治体制改革的关系,特别要保持政治的稳定。 考法3 向社会主义过渡道路的探索 史料一 俄国/苏俄/苏联的工农业生产情况 史料二 苏联重要工业产品在世界的排名 年份 项目 1928年 1932年 1937年 机器制造业 4 2 2 拖拉机 4 2 2 电力 10 7 3 石油 3 2 2 钢 5 5 3 史料三 1961~1983年苏联经济增长情况(年平均增长率百分比) 『』 1.史料一描述了1913~1926年间俄国(苏俄、苏联)的经济发展情况,请简要概括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提示 1913~1920年经济恶化,工农业产量大幅度下降。原因:长期战争(一战、国内战争),局势动荡不安;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施。1920~1926年经济形势好转,工农业产量明显上升。原因:战争结束,局势稳定;新经济政策的实施;人民积极性的提高。 2.史料二表格中列举了苏联在一五和二五计划期间苏联工业发展情况,请据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苏联工业化建设所取得的成就。这些成就的取得有哪些原因? 提示 成就:建立了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基本实现工业化;工业总产值位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原因:实施优先发展重工业的五年计划;苏联人民的艰苦奋斗;推进农业集体化,为工业化创造了有利条件。 3.史料三揭示了20世纪70年代后,苏联经济发展状况,这一阶段的苏联经济有哪些特点?对苏联社会有何影响? 提示 特点:前期一度发展,后期呈现停滞和下降趋势;工业增长速度总体上快于农业增长速度;国民收入增长速度慢于国家经济增长速度。影响:前期使苏联综合国力大为增强,成为与美国匹敌的超级大国,后期使苏联的发展逐渐停滞,各种社会矛盾滋生,陷入困境。 『』 数据图表题是经济史的主要考查方式。解答数据图表题的关键在抓住史料所示的时间,并结合图表数据和所学知识进行综合分析。如史料一属于柱状图,在图示中1920年明显较低,显然此年份当属重要的转折年。史料二属于列表,所列时间是1928~1937年,此时期正处于苏联两个五年计划推行时期,从表格中可得知苏联建立了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史料三属于折线图,在图示中20世纪70年代以后苏联经济增长明显下降,再通过时间1965~1983年推断出是勃列日涅夫执政时期,结合他执政时期的社会状况分析苏联经济的发展态势及带来的影响。 『』 苏俄(联)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确立及调整 (1)1917~1927年 ①主题:摆脱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向社会主义过渡。 ②措施:1918~1921年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921~1927年实行新经济政策。 ③特点:前者是使用行政和军事手段直接过渡,后者 是使用市场价值规律间接过渡。 ④结果:前者适应了战争需要,但引发政治危机,后者恢复了经济,巩固了政权,找到了落后国家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途径,但随着形势发展被逐步放弃。 (2)1928~1953年 ①主题:建立社会主义,实现工业化。 ②措施:通过工业化、五年计划、农业集体化等措施确立了斯大林体制。 ③特点:单一公有制,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排斥市场的计划经济,以行政手段管理经济。 ④结果:国家按计划调配人力、物力、财力资源,形成了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基本上实现了工业化,但是后来出现越来越多的弊端。 ⑤苏联工业化的特点:第一,运用斯大林模式;单一的公有制,高度集中的计划体制,排斥市场运用行政手段管理经济;第二,优先发展重工业;第三,工业化资金主要来源于农业,农民负担过重。 (3)斯大林逝世后 ①主题:改革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提高综合国力。 ②措施:1956年赫鲁晓夫改革,1964年勃列日涅夫改革,1985年戈尔巴乔夫改革。 ③特点:前两者虽然取得一些成效,但没有突破斯大林体制,仅是一些修补;后者对斯大林体制进行了根本性改革,但偏离了社会主义方向,最终失败。 考法4 苏联的工业化 史料 在十九世纪的俄罗斯工业化与西欧有很明显的不同,其发展的动机是政治和军事,驱动力的来源不是源于企业而是政府。 进入二十世纪,列宁和他的支持者,不得不为保卫政权抵御敌人进行了快速的国有化进程。1921年,列宁表明了他的实用主义的倾向,他决定实行与激进的经济手段相反的政策。随后,斯大林及联共党实现了史无前例的苏联资源与劳动力的最大限度的集中。当世界其他地区在经济崩溃边缘蹒跚行进的时候,外部世界的人们怀着恐惧和羡慕的复杂心情,注视着苏联的变化。 ——摘自杰里·本特利《新全球史》 『』 关于俄罗斯的工业化,有观点认为“自上而下”是其实现农业大国向工业国转型的重要手段。“自上”即国家在经济发展中起着主导作用。史料叙述了从十九世纪俄国废除农奴制改革、发展工业和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过程中,国家所起的重大作用。请以“国家与工业化”为主题解读上述史料。 提示 解读:亚历山大二世改革农奴制,为工业化发展提供劳动力、资金和市场的支持;十月革命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为把俄国改造成社会主义工业强国创造了重要的政治前提;“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以激进手段实行工业国有化;新经济政策规定大企业国有,其他企业多种方式经营,工业生产好转;斯大林时期确立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优先发展重工业,苏联短期内实现了工业化,增强了国防力量和经济实力。 俄罗斯的工业化起步较晚,政府发挥重要推动作用;短期成效显著也存在着国民经济比例不平衡。 『』 解读历史史料,就是要对历史史料进行阅读解释,并通过对历史史料的理解和分析,得出结论和认识。也就是说,解读历史史料起码要从两个层面进行思考:第一个层面——解释史料,即史料说明的历史信息,即我们通常所说的“史”;第二个层面——这些信息反映的历史问题,得出的认识,即我们通常所说的“论”。如本题史料中涉及的亚历山大二世改革农奴制、“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和“斯大林模式”这是“史”。最后得出:俄罗斯的工业化起步较晚,政府发挥重要推动作用;短期成效显著也存在着国民经济比例失衡的状况,这是“论”。解读历史要做到史论结合,论从史出。 『』 “斯大林模式”的经验与教训 (1)经验:①促进了苏联经济的迅速增长,为后来的反法斯西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使苏联成为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②“斯大林模式”的创立是取决于当时苏联极为落后的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是落后国家实现工业化的可行方式,在苏联迅速赶上和超过西方发达国家的过程中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社会主义国家产生过积极的影响。 (2)教训:①一定要坚持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原则,遵循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 ②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从本国国情出发。 ③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农、轻、重按适当比例平衡发展。 ④制定政策必须考虑人民的利益,注意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1.(2016·课标全国Ⅱ,34)1928年,苏联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并未受到美国人的关注。4年以后这种情况发生变化,美国出版了大量关于苏联的著作,如《俄罗斯的黎明》《俄国今日:我们从中能学到什么?》。当时,苏联吸引美国人的主要是( ) A.经济危机造成的破坏较小 B.工业化取得显著成就 C.农业集体化保证城市供应 D.公有制显示出优越性 解析 1929年,美国爆发经济危机,经济发展遭到极大破坏,而苏联由于被资本主义国家封锁,所以受危机的破坏较小,这是客观事实,但这不是苏联吸引美国的主要原因,故A项错误;1928年,斯大林推行第一个五年计划,片面发展重工业,到1932年苏联的工业化建设取得了显著成就,引起了美国对苏联工业建设的关注,故B项正确;苏联的农业集体化是为工业化建设服务的,推动了工业发展,故C项错误;美国是资本主义国家,其经济基础是生产资料的私有制,不可能羡慕苏联的公有制,故D项错误。 答案 B 2.(2014·大纲全国,21)1928年初,斯大林视察西伯利亚农村后说,苏维埃制度不能长久建立在两种不同的基础上,即“联合的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工业和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个体小农经济”。这种认识在实践中体现为( ) A.提出了第一个五年计划 B.建立城乡市场交换体系 C.实行农业生产关系改造 D.加快重工业的发展速度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一五”计划是发展社会主义工业,不是改造经济基础,排除A项。材料没有体现B项,排除。苏俄一直是优先发展重工业,“加快”不准确,排除D项。根据题干材料可知:为适应社会主义工业化的需要, 苏联随后对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个体小农经济进行集体化改造。故选C项。 答案 C 3.(2013·课标全国Ⅰ,33)1952年,苏共领导人马林科夫在十九大的政治报告中指出:“今年谷物的总收获量达到80亿普特,而最主要的粮食作物小麦总收获量比1940年增加了48%。以前认为是最尖锐、最严重的问题——谷物问题,就这样顺利地解决了,彻底而永远地解决了。”这一论断( ) A.与实际情况完全相符 B.成为加快工业化的依据 C.是对农业改革的肯定 D.是对斯大林模式的维护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解读史料、准确理解、分析、判断问题的逻辑思维能力。注意题干中的时间“1952年”,结合相关史实可以判断,当时苏联没有彻底永远的解决谷物问题,据此排除A项;苏联的工业化在二三十年代就已经实行,排除B项;农业改革源自赫鲁晓夫改革,此时尚未进行,排除C项。这一论断是为了维护斯大林模式。选择D项。 答案 D 4.(2013·课标全国Ⅱ,35)1931年,斯大林说:“我们比先进国家落后了50~100年。我们应当在10年内跑完这段距离。”这一思想( ) A.完全符合当时的苏联国情 B.推动了苏联经济模式的形成 C.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一致 D.延续了新经济政策的精神 解析 提炼材料关键信息,斯大林认为苏联应该在10年内完成工业化,并结合1931年苏联经济建设的相关史实予以判断:这一思想急于求成,超越了苏联的国情,但推动了1936年斯大林经济模式的形成,故B项符合题意。其他三项均表述错误。 答案 B 5.(2016·浙江文综,22)下图所示为苏联某一时期社会结构的前后变化。它集中反映了( )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影响 B.新经济政策的结果 C.斯大林模式的确立 D.赫鲁晓夫改革的后果 解析 根据材料图示,在这一时期的前期,个体农户大量存在,资产阶级和地主占一定比例,而集体农庄户占得比例较小;在这一时期的后期,个体农户占得比重极小,主要是工人和集体农庄户为主。结合所学可知,斯大林时期,重点发展工业,推行大规模集体化,实行生产资料公有制,禁止资本主义发展,由此可以判断它集中反映了斯大林时期的社会发展,故C项正确;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推行时期,并未实行集体农庄,故A项错误;新经济政策允许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与题意不符,故B项错误;赫鲁晓夫改革时,允许私人经营,故D项错误。 答案 C 一、选择题 1.(2017·四川内江一诊)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有着“市场失灵”的缺陷,国家干预经济有着“政策失灵”的不足。能直接体现上述观点的分别是( ) A.罗斯福新政与斯大林体制 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新经济政策 C.经济大危机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D.经济“滞胀”与新经济政策 解析 罗斯福新政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都不是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故A、B两项错误;新经济政策属于国家干预经济且运行良好,故D项错误。经济大危机证明了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有很大缺陷,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虽然由国家主导,但是最终被迫放弃,故C项正确。 答案 C 2.(2017·四川乐山一诊)1921年列宁指出:“我们上层制定的经济政策同下层脱节,它没有促成生产力的提高,而提高生产力是我们党纲规定的紧迫的基本任务”。该政策之所以会“同下层脱节”,客观上是因为俄国当时( ) A.地主富农反抗强烈 B.计划体制脱离了国情 C.小农经济尚占优势 D.撇开市场搞集体农庄 解析 “我们上层制定的经济政策同下层脱节,它没有促成生产力的提高”反映的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其中的余粮收集制损害了农民的利益,与地主和富农无关,故A项错误;计划体制开始于1925年,故B项错误;由于苏联小农经济占优势,实行余粮收集损害了农民利益,故C项正确;集体农庄开始于1927年,故D项错误。 答案 C 3.(2017·河北邯郸模拟)市场、集市、店铺、磨坊、各种副业等保障农户日常生活需求的体系相当完备,出现了村苏维埃、图书阅览室、俱乐部、合作社等一批新型政治、经济、文化机构。该现象出现在( ) A.战时共产主义时期 B.新经济政策时期 C.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 D.赫鲁晓夫时期 解析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忽视市场规律,取消自由贸易,而材料中有市场、各种副业,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市场、集市、店铺、磨坊、各种副业等保障农户日常生活需求的体系相当完备”可得是新经济政策,新经济政策允许自由买卖,利用市场和货币关系来扩大生产,故B项正确;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是在斯大林时期,斯大林模式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排斥市场规律,故C项错误;赫鲁晓夫改革重点在农业,材料中没有提到,故D项错误。 答案 B 4.(2017·湖南益阳模拟)苏俄/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简表 时间 大事 1921年 开始实行新经济政策 1925年 联共(布)确定了社会主义工业化方针 1927年 苏联开始实行农业集体化方针 1928年 开始实行第一个五年计划 1929年 苏联宣布停止新经济政策 据上表,导致新经济政策停止的主要原因是( ) A.资本主义国家的侵略与制裁 B.经济所有制性质发生冲突 C.个人崇拜盛行 D.新经济政策收效甚微 解析 表格中“联共(布)确定了社会主义工业化方针”“苏联开始实行农业集体化方针”说明这一时期的苏联开始向社会主义公有制转变,而新经济政策是允许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存在,所以出现了经济所有制性质的冲突,故B项正确。 答案 B 5.(2017·江西南昌模拟)苏联史学家闻一在《凯歌悲壮》中将苏联历史分为“凯歌年代”、“退却年代”、“剥夺年代”、“战争年代”、“战后年代”五个专辑,下列最能体现“剥夺年代”的是( ) A.余粮收集制 B.固定的粮食税 C.农业集体化 D.大规模开垦荒地 解析 余粮收集制是1918~1921年实施的经济政策,应当属于“凯歌年代”,故A项错误;固定的粮食税是1921~1928年实施的经济政策,因为其恢复了资本主义国家所采用的市场经济体制,所以被称为“退却年代”,故B项错误;农业集体化是1927年开始实行的经济政策,由于该政策强制农民加入集体农庄,将农民财产收归集体所有,所以被称为“剥夺年代”,故C项正确;大规模开垦荒地与题干中所提年代无关,故D项错误。 答案 C 6.(2017·甘肃兰州模拟)“在前两个五年计划期间,也就是1937年之前苏维埃的机器产量和金属制造业增加了14倍。苏联也在德国和美国之后成为第三大工业国。”苏联取得工业成就的重要措施是( ) A.优先发展重工业 B.实施新经济政策 C.重视经济结构的平衡发展 D.引进西方先进技术 解析 1925年,苏联通过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总方针,其特点是优先发展重工业,故A项正确;1921年苏俄开始实施新经济政策,故B项错误;苏联工业的发展是重、轻工业结构不平衡,故C项错误;苏联取得工业成就的重要措施是优先发展重工业,故D项错误。 答案 A 7.(2016·江西宜春模拟)1929年,斯大林认为苏联“小农经济的大部分不仅不能实现逐年扩大再生产,连简单再生产也是很少有可能实现的”。该观点( ) A.客观反映了当时农业生产状况 B.为开展农业集体化运动提供依据 C.是对新经济政策的继承和发展 D.准确揭示了农业长期落后的根源 解析 根据材料“简单再生产也是很少有可能实现”与所学新经济政策固定粮食税代替余粮征集制,受到广大农民支持,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发展不符,故A、D项错误;材料否定了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结合所学,斯大林进行了大规模的农业集体化运动,实行单一的公有制,故B项正确;根据所学,新经济政策并未否定、改变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故C项错误。 答案 B 8.(2016·河南豫南六市模拟)苏联在实施斯大林模式时,实行了居民证制度。只给城镇居民发放居民证,农民没有居民证。没有居民证和其他有关证明文件,苏联公民是不能异地流动的。这一制度实施的主要目的是( ) A.服务于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 B.强化城市政权便于镇压反革命 C.实行劳动力的计划管理 D.杜绝城乡人口的流动 解析 “斯大林模式”在工业方面实行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根据材料“农民没有居民证……不能异地流动”说明苏联希望把农民固定在土地上发展农业生产以支援工业特别是重工业生产,故A项正确。 答案 A 9.(2017·山东德州调研)赫鲁晓夫时期,苏联取消农产品义务交售制,改为农产品采购制。将原来280多项生产计划指标缩减为只下达国家收购各类农畜产品的数量指标,农庄有权自行安排生产。这些做法( ) A.是回归到苏俄新经济政策 B.提高了农庄的生产积极性 C.严重脱离了苏联社会现实 D.形成了合理的工农业比例 解析 材料中的改革是在农业集体化的基础上做出的小修小补,与新经济政策利用国家资本主义完全不同,故A项错误;农产品采购,农庄有权自行安排生产,有利于调动农民和农庄的生产积极性,故B项正确;改革是在农业集体化出现严重弊端的情况下进行的,符合苏联社会现实,故C项错误;材料无法体现形成了合理的工农业比例,故D项错误。 答案 B 10.(2017·福建漳州调研)1958年,苏共中央通过决议,取消粮食及农产品义务交售制,改变农业生产组织形式,扩大集体农庄的经营自主权,推行小组包工奖励办法。这些举措( ) A.改变了苏联工农业发展不平衡状态 B.成为苏联经济体制变革的开端 C.一定程度上提升苏联农业生产能力 D.借助市场关系推动农业的发展 解析 材料中措施主要涉及农业领域,无法体现改变了工农业发展不平衡的状态, 故A项错误;苏联经济体制变革是从1953年赫鲁晓夫改革开始,故B项错误;材料措施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斯大林模式给农业带来的消极影响,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促进农业发展,故C项正确;材料中措施没有发挥市场经济的作用,故D项错误。 答案 C 11.(2016·宁夏银川质检)据《国际经济和社会统计提要1990》统计:以1980年的工业生产为100计算,1989年苏联工业为136,日本为142,西德为117,英国为119,法国和意大利同为113,美国为130。这说明( ) A.经济政策的适度调整促进了工业增长 B.经济区域化的加快推动世界经济增长 C.日本经济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D.斯大林模式的僵化阻碍苏联经济增长 解析 材料显示与其他国家相比,苏联的工业增长较快,其原因应是苏联对经济政策的调整,故A项正确。 答案 A 12.(2017·广东梅州调研)苏共在不同时期提出过不同的奋斗目标,斯大林提出在苏联建成没有阶级没有剥削的社会;赫鲁晓夫提出全面开展共产主义建设并在20年内建成共产主义;勃列日涅夫提出“发达社会主义社会”概念并写入宪法;戈尔巴乔夫则提出“我们的目标是多一些民主,多一些社会主义,劳动者过上美好生活,国运昌盛”。结合苏联历史可知( ) A.苏共社会主义建设从始至终都存在左倾错误 B.苏共的社会基础在自己描绘的蓝图中日益削弱 C.苏共的奋斗目标基本符合苏联的国情 D.斯大林时期基本上实现了奋斗目标 解析 戈尔巴乔夫的目标与事实基本吻合,不存在左倾错误,故A项错误;由斯大林到戈尔巴乔夫苏联的社会意识形态观念在逐步削弱,故B项正确;苏共的目标是在变化的,不能体现出其符合苏联的国情,故C项错误;斯大林时期国家在剥削农民,故D项错误。 答案 B 二、非选择题 13.(2016·宁夏大学附中调研)阅读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苏联经济得到了恢复。列宁对此感到很欣慰,他说:“在战争结束的时候,俄国就像是一个被打得半死的人……而现在,谢天谢地,他居然能够拄着拐杖走动了!”……结果就是,把市场,实际上就等于把商品、货币、市场机制引进到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里面去,在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上,这是一个重大的突破。 材料二 1927年英国宣布断绝英苏关系,并废止1921年签订的英苏贸易协定。英国外交大臣张伯伦发起六国外长会议,提出要“和共产国际作斗争”。孤零零的苏联看起来似乎不堪一击。虽然新经济政策取得一定的成效,但直到1928年,苏联的工业产值还不到德国的一半、美国的八分之一,全国只有不到三万辆拖拉机,99%的耕种要靠畜力和人力来完成。……斯大林说:“没有重工业,那我们就不会有一切现代化国防武器,那时我们的地位就会和目前中国所处的地位多少相似……” 材料三 1933年8月14日,苏联杂志《为了工业化》上写道:“美国的商业和科学与布尔什维克的智慧相结合,在三四年内已经产生了巨大的效果……”1950年后,苏联国防工业获得重大突破,但工业消费品供应不足,而且质量较差,农业发展缓慢……这种状况在此后很长时间内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善。 ——摘编自段炳林《世界当代史》 (1)根据材料一,回答苏联经济得到恢复的原因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回答斯大林为什么强调重工业建设? (3)20世纪30年代,在发展经济的问题上,“布尔什维克的智慧”的主要表现形式是什么?其取得的重要成果是什么? 解析 第(1)问,从“把市场,实际上就等于把商品、货币、市场机制引进到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里面去”可知,它与新经济政策相关。第(2)问,“英国外交大臣张伯伦发起六国外长会议,提出要‘和共产国际作斗争’”说明了苏联面临帝国主义的封锁敌视。“苏联的工业产值还不到德国的一半、美国的八分之一,全国只有不到三万辆拖拉机”说明了苏联工业基础尤其是重工业薄弱。“ 那时我们的地位就会和目前中国所处的地位多少相似”说明了苏联借鉴了中国的教训。第(3)问,苏联在30年代的经济建设主要内容为斯大林模式的建立。它的主要成果指的是斯大林模式给苏联带来的作用。 答案 (1)新经济政策的推行。 (2)面临帝国主义的封锁敌视,巩固国防的需要;工业基础尤其是重工业薄弱;吸取当时中国的教训。 (3)表现形式:确立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成果:基本实现了工业化;1937年工业产值跃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为日后战胜德国法西斯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 14.(2016·云南昆明调研)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约翰·梅纳德·凯恩斯(1883~1946),是现代西方经济学最有影响的经济学家之一。他认为一个部门的新增投资,不仅会使该部门的收入增加,而且会通过连锁反应,引起其他有关部门的收入增加,而且会通过连锁反应,引起其他有关部门追加新投资获得新收入,致使国民收入总量的增长若干倍于最初那笔投资。他进一步论证了国家直接干预经济与宏观调控经济的必要性,认为增加政府支出,以公共投资的增量来弥补私人投资的不足,并把经济运行中的“漏出”或“呆滞”的财富重新用于生产和消费,以宏观指导促进经济快速增长。 ——摘编自翟年祥《二十世纪30年代中苏 “凯恩斯主义”的运用》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以20世纪30年代中、苏经济发展为例,评凯恩斯的观点。(要求:任选一个国家,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解析 分析材料从中总结凯恩斯的观点,结合20世纪30年代,中国民国政府“国民建设运动”和苏联斯大林模式的内容,从赞同和反对任一角度论证凯恩斯的观点即可。 答案 示例一 观点:凯恩斯认为政府应扩大投资,加强经济干预与宏观指导,推动经济迅速增长。 态度:赞同。 论证:20世纪30年代,中国国民政府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推行中央及地方政府经济建设计划,白银收归国有,发行法币, 投资发展工商业、农业、交通运输业等,体现政府对经济的干预与宏观指导。结果使国民经济有较大发展,并带动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快速发展,为抗战胜利奠定物质基础。 示例二 观点:凯恩斯认为政府应扩大投资,加强经济干预与宏观指导,推动经济迅速增长。 态度:不赞同。 论证:苏联推行优先发展重工业、农业全盘集体化的政策,投资新建大量工矿企业,排斥市场调节,强调政府干预。结果形成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导致经济缺乏活力;农轻重比例严重失调,不利于国民经济协调发展。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