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22 发布 |
- 37.5 KB |
- 5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部编六上语文第二单元5《七律 长征》导学案
5《七律·长征》导学案 课题 七律·长征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1.会写“崖、渡、索”3 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试着读出磅礴的气势。背诵课文。 3.理解诗意,感受毛泽东及中国工农红军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和英勇豪迈的气 概。 教学重难点 1.读懂关键字词的含义及其饱含的深情。 2.感受毛泽东及中国工农红军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和英勇豪迈的气概。 课前准备 1.搜集与长征有关的资料和故事;制作与长征相关的图片课件,红军强渡大 渡河的视频。(教师) 2.搜集红军长征途中发生的故事。(学生) 课时安排 2 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环节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教学提示 一、走进长征, 感 受 主 旨 ( 用 时:5 分钟 1.教师创设情境,引导学 生走进长征的岁月,并指 导学生结合资料回忆长 征相关的故事。 2.板书课文题目,并请学 生说一说长征的背景资 料。 3.课件出示长征的相关 图片、视频片段,教师补 充介绍长征的资料。 1.简单汇报搜集到的长征 途中 发生的感人故事及 故事中的主要人物。(《倔 强的小红军》《金色的鱼 钩》《飞夺泸定桥》《丰碑》) 2.在小组内交流搜集到的 关于长征的资料,并选出 代表进行全班交流汇报。 3.通过观看关于长征的图 片和影视资料,谈自己的 感受。 教师在补充介绍背景 资料时,可将关于长 征的经典故事以图片 或短片的形式向学生 展示,唤起学生的阅 读体验和探究愿望, 让学生说出每个故事 中的主要人物,如: 《倔强的小红军》中 的陈赓,《金色的鱼 钩》中的老班长,《丰 碑》中的军需处长等, 进而更深刻地体会长 征路上的千难万险。 二、学习字词, 质 疑 问 难 ( 用 时:10 分钟) 1.引导学生初读课文,画 出生字、新词。 2.教师参与并指导学生 的学习交流活动。 3.教师相机指导“逶迤、 磅礴、岷山”等词语的读 音。 4.教师指导学生把课文 读正确、流利。 1.朗读课文,边读边圈出 读不准的字、易错字,同 桌间相互交流。 2.同桌互读,熟记字词。 组长用 字卡检测组员识 字情况,将不认识的字或 难理解的词语贴在黑板 上,并提醒同学交流识字 方法。 3.在教师指导下读准“逶 迤、磅礴、岷山”等词语 的读音。4.多种形式朗读 课文。 (1)学生小组学习,组长组 织组员朗读课文,并进行 相互评议。 (2)小组选派代表朗读课 文。全班评议,正音。 1.引导学生用多种方 法识记“崖、渡、索”。 2.难理解的词语相机 在黑板上板书,指导 学生汇报运用了什么 学习方法理解词语。 重点把握“逶迤”“磅 礴”“岷山”几个词语 的读音、字形及意思。 三、初读课文, 整 体 感 知 ( 用 时:15 分钟) 1.组织学生小组合作学 习,并提出学习要求: (1)用喜欢的方式朗读课 文。 (2)组织学生交流学习收 获。 (3)梳理未解决的问题。 2.引导学生结合资料,共 同解决各小组的问题,并 相机点拨讲解。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 朗读课文,边读边初步感 受课文所表 达的豪迈气 概。 (1)以小组为单位,采用不 同的方式(如:齐读、轮读、 分句读、表演读、想象读 等)读课文,达到准确、流 利。 (2)质疑:小组选代表汇报 学习结果,并提出组内未 教师在指导学生解决 问题时,重点弄清全 诗写了红军长征途中 的几件大事,即走泥 丸(过草地)、千里雪 (翻雪山)、云崖暖(渡 金沙江)、铁索寒(飞 夺泸定桥) 解决的问题。 2.针对几个集中问题,结 合资料交流自己的看法, 并有感情地朗读诗句。 四、介绍文体, 了 解 律 诗 ( 用 时:3 分钟) 1.引导学生介绍“七律”, 同时用课件展示相关资 料。 2.引导学生拓展交流。 1.以小组为单位,交流、 汇报。其他小组倾听并进 行补充。 2.把自己最喜欢的毛泽东 诗词 有感情地朗读给老 师和同学听。 师生交流要点:“七 律”是七言律诗的简 称。一首八句,每句 七个字。分为首联、 颔联、颈联、尾联。 五、指导写字, 规 范 美 观 ( 用 时:7 分钟) 1.出示要求书写的生字: 崖、渡、索。 2.播放生字动漫,引导学 生观察生字的笔顺、间架 结构等。 3.示范书写。 4.组织学生评议,再次练 写。 1.认读生字。 2.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 的位置。 3.随着教师示范,练习书 写。 4.交流生字间架结构要 点,修改自己书写的生字。 要重视书写评价,引 导学生充分交流书写 要点,互相评议,然 后再书写。 第二课时 教学环节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教学提示 一、回顾导入, 激 发 兴 趣 ( 用 时:5 分钟) 1.组织学生结合自己的 理解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2.组织学生集体评议同 学的朗读。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其 他同学闭上眼睛想象诗中 的事件场景。 2.同学间互相提一提建 议。 教师指导学生结合诗 中提到的长征路上的 几件大事 的想象画 面,描述场景。 二、自主学习, 合 作 交 流 ( 用 时:6 分钟) 课件出示自学要求:(请 学生默读并思考) 1.你认为诗中的哪个词 或字最能说明红军长征 的“难”?哪个词或字最 能说明红军战士的“不畏 难”?请找出来。 2.结合相关词句写写自 己的感受。 3.想好后先和你的学习 伙伴交流感受。 小组合作学习全诗: 1.默读全诗,画出相关词 句,思考问题。 2.学生抓住重点词句,读 出自己的感受,再写写自 己此时的想法。 3.组内交流学习收获。 1.学生汇报体现红军 长征“难”时应联系 “万水千山”“逶迤” “磅礴”“云崖”“铁 索寒”等词语,教师 可结合图片帮助学生 进行理解。 2.教师指导学生在体 会长征的“难”与红 军“不畏难”时,运 用抓关键词的方法有 感情地朗读诗句,读 出自己的理解,深化 对诗句的感悟。 三、品读全诗, 体 会 情 感 ( 用 时:24 分钟) 1.引领学生学习第一、二 句(第一部分)。 (1)导学:读“只等闲” 一句,谈谈自己的体会。 (2)重点理解:“只”表达 的是红军战士对“远征 难”的轻蔑。 2.引领学生学习第三至 六句诗(第二部分)。 课 件出示自学提示: (1)“万水千山”是虚指, 诗中实写了哪些“山”和 “水”? (2)五岭长,乌蒙高,可 在红军眼里只不过像“跳 1.朗读第一句,想一想“远 征难”都包括哪些困难。 (结合第三至六句诗中相 关词语进行交流汇报。) (1)抓住“只等闲”谈自己 的体会。 (2)反复研读体会“只”这 个字的表达效果。 2.围绕自学提示,展开小 组合作学习。 (1)交流体会“万水千山”。 这个词语说明红军在长征 路上历经千难万险,诗中 所讲的事件只是长征的缩 影。 1.学生在理解第二句 的“只等闲”时,结 合学习卡的内容说一 说哪些事在红军看来 “只等闲”,生活中哪 些事是真正的“只等 闲”。用自身感受与红 军大无畏的革命乐观 主义精神进行对比, 在此基础上进行有感 情地朗读,以求达到 深入理解主题的目 的。 2.此环节,师生应具 体分析,作者先用夸 动的细浪” 和“滚动的 泥丸”。这里运用了什么 写法? (3)指导学生巧妙处理关 键词进行有感情的朗读。 3.播放视频:红军强渡大 渡河。帮助理解“云崖暖” 和“铁索寒”。 4.引领学生学习第七、八 句诗(第三部分)。 (1)哪两句诗写红军取得 了远征的胜利? (2)全诗采用了怎样的写 法? (2)体会第三、四句诗运用 的夸张的修辞方法。 (3)练习朗读,读出五岭逶 迤、乌蒙磅礴的气势,以 及红军战士越五岭就如 “腾细浪”,跨乌蒙就如 “走泥丸”的英雄气概。 3.学习伙伴之间谈谈“云 崖暖”和“铁索寒”中所 包含的作者的思想感情, 并有感情地朗读第三至六 句诗。 4.小组交流学习第七、八 句诗。 (1)“更喜”“尽开颜”表 达了红军战士战胜万水千 山后的喜悦之情。 (2)全班交流:全诗采用了 “总—分”和虚实结合的 写法。 张的手法体现山势险 峻;而后用“细浪” 和“泥丸”的比喻的 修辞方法反映其渺 小。结合七律的写法 特点,找一找每句诗 中意思相对的词语, 从中体会不同的表达 效果。如“腾细浪” 对“走泥丸”、“云崖 暖”对“铁索寒”。从 这些相对的词语中让 学生谈一谈红军战士 具有怎样的精神。同 时,教师应抓住关键 词语,引导学生想象、 联想,借助画面帮助 学生理解。 四、回归全文, 激情朗读(用 时:5 分钟) 1.引读:同学们,在中国 革命的历程中,有一座不 朽的丰碑,那就是举世闻 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让 我们带着满腔的崇敬之 情,齐读这首诗吧! 2.引问:你最想对长征途 中的战士说些什么? 1.配乐齐读全诗。 2.集体交流,汇报自己要 对战士说的话。 教师在引导学生说出 对红军战士想说的话 时,可以在音乐和视 频画面的渲染下进 行。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