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_2021学年高中语文第三单元8兰亭集序课件新人教版必修2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_2021学年高中语文第三单元8兰亭集序课件新人教版必修2

第三单元 8  兰亭集序 资源助读 知识整合 一 、作者简介 王羲之 (303—361), 字逸少 , 祖籍琅玡临沂 ( 今山东临沂 ), 后迁居会稽山阴 ( 今浙江绍兴 ), 晚年隐居剡县金庭 , 有 “ 书圣 ” 之称。历任秘书郎、宁远将军、江州刺史 , 后为会稽内史 , 曾任右军将军 , 人称 “ 王右军 ”“ 王会稽 ” 。著有《王右军集》。 资源助读 知识整合 二、作品背景 东晋时期 , 受政治和玄学的影响 , 士人们不关心现实 , 他们寄情山水 , 谈玄论道 , 放浪形骸。 东晋穆帝永和九年 (353) 三月三日是传统的 “ 修禊日 ”( 古人于三月上旬巳日 , 在溪水边洗濯 , 以祈福消灾。后来发展为暮春之初在水边宴饮嬉游 , 以祈福消灾的意义反而退居其次 ) 。王羲之和当时许多名士聚于兰亭 , 举行 “ 修禊 ” 活动。这次兰亭聚会名流云集 , 规模宏大 , 与会者达四十余人。聚会的目的主要是欣赏山水 , 饮酒赋诗。为了增加趣味 , 他们沿溪流而坐 , 采取流觞赋诗的方法 , 流觞所至 , 即席赋诗 , 共成诗 37 首 , 编为《兰亭集》。王羲之当场写成了著名的《兰亭集序》 , 也称《兰亭序》。 资源助读 知识整合 三、相关常识 序也作 “ 叙 ” 或称 “ 引 ”, 有如今日的 “ 引言 ”“ 前言 ”, 是说明书籍著作或出版意旨、编次体例和作者情况的文章 , 也可包括对作家作品的评论和对有关问题的研究阐发。 “ 序 ” 一般写在书籍或文章前面 ( 也有列在后面的 , 如《史记 · 太史公自序》 ), 列于书后的称为 “ 跋 ” 或 “ 后序 ” 。 资源助读 知识整合 一 、读准字音 资源助读 知识整合 资源助读 知识整合 资源助读 知识整合 资源助读 知识整合 资源助读 知识整合 五、区别 古今 资源助读 知识整合 六、明察句式 (1) 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 ( 介词结构后置 ) (2) 引以为流觞曲水 ( 省略句 ) (3) 死生亦大矣 ( 判断句 ) (4) 当其欣于所遇 ( 介词结构后置 ) 七、积累名句 (1) 或取诸怀抱 , 悟言一室之内 ; 或因寄所托 , 放浪形骸之外 。 (2) 虽无丝竹管弦之盛 , 一觞一咏 , 亦足以畅叙幽情。 (3)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 齐彭殇为妄作 。 (4) 群贤毕至 , 少长咸集 。 (5) 是日也 , 天朗气清 , 惠风和畅。 仰观宇宙之大 , 俯察品类之盛 。 资源助读 知识整合 八、文化常识 1 . 年号 : 封建帝王纪年的名称。年号是从汉武帝开始有的 , 汉武帝于公元前 140 年即位 , 称为建元元年。新君即位 , 总要改变年号 , 称为 “ 改元 ” 。同一皇帝 , 也可多次改元。明、清两代 , 新君即位改元后 , 不再改元 , 因而皇帝便用年号称之。本文中的 “ 永和 ” 就是东晋穆帝的年号。 2 . 干支纪年 : 干支纪年就是以十天干 ( 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 和十二地支 ( 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 依次搭配组合成六十个单位 , 称为六十甲子。一个周期也就是六十年 , 循环不已 , 经久不乱 , 周而复始 , 永无穷尽。其缺点是易重复 , 不易辨识久远的具体年代。文中的 “ 癸丑 ” 用的就是干支纪年法 。 资源助读 知识整合 3 . 暮春 : 阴历三月 , 春季的末一个月 , 也称 “ 季春 ” 。古人按阴历 ( 即农历 ), 把一年十二个月分春、夏、秋、冬四季 , 每季三个月 , 分别以孟、仲、季表示三个月的顺序。如 “ 孟春 ”, 指阴历一月。 4 . 禊事 : 古代的一种风俗 , 三月三日人们到水边洗濯 , 嬉游 , 以祈福消灾。 5 . 彭殇 : 彭 , 即彭祖 , 传说他曾活到八百岁 ; 殇 , 未成年而死去的人。 初读整体感知 再读细节揣摩 三读重难探究 一、理理文章 思路 四译文白对译 初读整体感知 再读细节揣摩 三读重难探究 二、说说文章主旨 本文是一篇书序。文章先写了兰亭修禊的盛事 , 叙述了集会的时间、地点 , 然后点染出兰亭优美的自然环境 , 并由此生发出 “ 俯仰之间 , 已为陈迹 ”“ 死生亦大矣 ” 的人生感慨 , 最后交代了编集的原因。作者阐释了自己的生死观 , 并以此批判了当时士大夫阶层中崇尚虚无的思想倾向 , 显示了积极的人生态度。 四译文白对译 初读整体感知 再读细节揣摩 三读重难探究 【任务一】 把握文章的情感脉络 1 . 从文章内容上看 , 开头两段概述了兰亭集会的情况 , 作者为什么会有 “ 信可乐也 ” 的感受 ? 参考答案 ①前来聚会的人多 ,“ 群贤毕至 , 少长咸集 ” ②聚会的地点环境优美 ,“ 有崇山峻岭 , 茂林修竹 , 又有清流激湍 , 映带左右 ”   ③ 聚会时的活动高雅有趣 ,“ 流觞曲水 ”“ 畅叙幽情 ”   ④ 聚会时天气晴朗 , 正值春日 ,“ 天朗气清 , 惠风和畅 ” 四译文白对译 初读整体感知 再读细节揣摩 三读重难探究 2 . 第 3 段转入议论 , 议论的中心问题是什么 ? 作者的感情是怎样由 “ 乐 ” 转 “ 痛 ” 的 ? 参考答案 议论的中心问题是生死观。作者由 “ 信可乐也 ” 的感觉 , 联想到人的两种不同的生存状态 , 忽然感到 “ 不知老之将至 ”, 因此感慨横生 , 引出人生苦短的悲叹。 “ 死生亦大矣 ”, 自然转而为 “ 痛 ” 。 3 . 统观文章的第 3 段 , 作者从哪四个方面感受到了人生之 “ 痛 ”? 参考答案 ①俯仰一世 ( 生命短暂 )  ②不知老之将至 ( 人生无常 )  ③情随事迁 ( 美好消逝 )  ④俯仰之间 , 已为陈迹 ( 光阴易逝 ) 四译文白对译 初读整体感知 再读细节揣摩 三读重难探究 4 .“ 一死生为虚诞 , 齐彭殇为妄作 ” 表达了作者怎样的生死观 ? 参考答案 作者认为不管人以怎样的方式活着 , 生命都在不知不觉中逝去 , 而寿命的短长只能听凭造化 , 最终归于结束。所以生就是生 , 活着能享受乐趣 ; 死就是死 , 死后一切皆无。活着和死去是人生大事 , 二者不可等量齐观。暗含有生之年应当做些实事 , 不宜空谈玄理之意。 四译文白对译 初读整体感知 再读细节揣摩 三读重难探究 【任务二】 体会文章记叙、议论、抒情相结合的特点 1 . 《兰亭集序》是一篇序文 , 它与通常的序文有什么不同之处 ? 参考答案 作为诗集序 , 本文除了具备一般书序都介绍的写作缘由、成书过程和本书意义外 , 最大的不同是文章由事及理 , 从一次宴会上升到对生死的思考。 2 . 全文共四段 , 从表达方式上看 , 前两段和后两段有什么不同 ? 参考答案 前两段以描写为主 , 借景抒情 ; 后两段以议论为主 , 抒发自己的人生感悟。 3 . 作者写兰亭的景色突出什么特征 ? 与作者的情感有何关系 ? 参考答案 突出了宴集之地优美的自然风光 , 景物清新明朗 , 生机盎然。是 “ 乐 ” 的重要方面 , 也是引发 “ 痛 ” 的主要原因。 四译文白对译 初读整体感知 再读细节揣摩 三读重难探究 4 . 王国维说 “ 一切景语皆情语 ” 。作者记游山水是要抒发内心的情感 , 那么 , 优美的景色是怎样引发作者 “ 乐 ”“ 痛 ”“ 悲 ” 三种不同的情感的呢 ? 参考答案 美景与 “ 修禊事 ” 本是人生之乐 , 但人生短暂 , 欢乐、生命瞬间就会逝去 , 因此 “ 痛 ”; 随着时间的流逝 , 人生要归于消亡 , 不可能 “ 一死生 ”“ 齐彭殇 ”, 因此 “ 悲 ” 。 四译文白对译 初读整体感知 再读细节揣摩 三读重难探究 1 . 如何对待生与死 , 这是人类的一个永恒的话题。有人认为 , 王羲之的生死观也值得商榷 , 因为他只看到了生与死 , 长寿与短命 , 而没有看到生命的质量和活着的意义。你是否赞同这种说法 ? 谈谈你对生与死的认识。 四译文白对译 初读整体感知 再读细节揣摩 三读重难探究 2 . 联系学过的曹操的诗歌 , 说说作者在本文中抒发的人生感慨是不是悲观的。 四译文白对译 初读整体感知 再读细节揣摩 三读重难探究 四译文白对译 初读整体感知 再读细节揣摩 三读重难探究 四译文白对译 初读整体感知 再读细节揣摩 三读重难探究 四译文白对译 初读整体感知 再读细节揣摩 三读重难探究 四译文白对译 初读整体感知 再读细节揣摩 三读重难探究 四译文白对译 初读整体感知 再读细节揣摩 三读重难探究 四译文白对译 初读整体感知 再读细节揣摩 三读重难探究 四译文白对译 初读整体感知 再读细节揣摩 三读重难探究 四译文白对译 初读整体感知 再读细节揣摩 三读重难探究 四译文白对译 技法借鉴 主题阅读 技法指导 如何用好夹叙夹议手法 夹叙夹议是一种重要的写作方法 , 它的特点是一边叙述某一件事 , 一边又对这件事进行分析、评论。这种写法的好处是 : 笔法灵活多变 , 生动活泼 , 还可以起到总起、提示、过渡和总结等作用。 夹叙夹议主要有以下三种形式 : 一是先议后叙 ( 概括式 ), 这时的议论往往出现在文章的篇首 , 主要作用是提示和点题。二是先叙后议 ( 总结式 ), 《兰亭集序》属于这种手法 , 先记叙兰亭集会的时间、地点、环境与人物 , 然后再就生死观展开议论。这样的议论往往出现在文章或一段文字的结尾 , 其作用是总结全文、深化主题、画龙点睛、启迪思维等。三是边叙边议 ( 包容式 ), 即边叙述事实 , 边进行议论 , 以发表对所叙事实的看法。 技法借鉴 主题阅读 对点小练 学习本文将写景、叙事、抒情融为一体的写法 , 写一段夹叙夹议的文字 , 表达一种观点或抒发某种情感。力求叙述生动 , 议论深刻 , 有独到的见解或深刻的感触。 200 字左右。 写作示例 四季中 , 我最喜欢的应该是秋 , 喜欢它的沧桑感。喜欢一个人带着一点点淡淡的清愁 , 在夕阳欲落之时 , 徜徉在小树林里 , 斑驳的阳光落在枯了草尖的衰草上 , 一片片黄了的叶子像蝴蝶一样轻轻地飘落 , 秋的况味就那么明朗起来。关于春 , 也喜欢。春和希冀和生命和盼望是连在一起的。只是盼春的味道是惆怅的。土地是无边的荒凉 , 像一块千疮百孔的褐色的破布把一切有生机的东西全裹了进去。不知道啥时候有那么一株淡淡的绿从那破了的布洞里钻出来 , 一点一点地蔓延 , 蔓延 , 蔓延成漫天漫地的绿。其过程是很挣扎的。秋和春比较起来 , 秋 , 是心头的一缕忧伤 ; 春 , 则是眉间的一抹明媚的惆怅。 技法借鉴 主题阅读 热爱生命 名句诵读 1 . 哀莫大于心死。 —— 庄周 2 . 生 , 亦我所欲也 ; 义 , 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 , 舍生而取义者也。 —— 孟轲 3 . 人生至重 , 贵于千金。 —— 孙思邈 4 . 生当作人杰 , 死亦为鬼雄。 —— 李清照 5 . 使一个人的有限的生命更加有效 , 也即等于延长了人的生命。 —— 鲁迅 6 . 人的一生可能燃烧也可能腐朽 , 我不能腐朽 , 我愿意燃烧起来 !—— 奥斯特洛夫斯基 技法借鉴 主题阅读 素材趣读 1 . 王羲之 : 死生亦大矣 “ 故知一死生为虚诞 , 齐彭殇为妄作。 ” 人总是要面对死亡的 , 任何生命都无法抗拒时间的无情吞噬 , 所以我们要加倍珍惜生命 , 要力求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又因为 “ 死生亦大矣 ”, 所以我们不仅要尊重自己的生命 , 发挥自己的人生价值 , 也要爱护他人的生命 , 尊重他人的生命价值。因为每个人的生命都具有唯一性和不可重复性 , 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存在 , 每个人的生命都是有价值的 , 所以我们在肯定、尊重、悦纳、珍爱自己生命的同时 , 也更应该尊重别人的生命。 技法借鉴 主题阅读 2 . 孔子 : 敬畏生命 敬畏生命是儒家学说的基本思想。孔子认为 , 生命是宝贵的 , 必须给予重视。据《论语 · 乡党》记载 : 有一次孔子退朝回来 , 得知马棚失火 , 急忙问道 :“ 伤着人了吗 ?” 没有问马。马棚失火 , 自然应该问及马 , 但孔子首先关心的是人 , 不是马。孔子对战争特别反感 , 因为战争会造成双方人员的伤亡。当卫灵公向他请教如何安排军阵时 , 孔子说 :“ 俎豆之事 , 则尝闻之矣 ; 军旅之事 , 未之学也。 ” 并在第二天就离开了卫国。 技法借鉴 主题阅读 3 . 一腔热血勤珍重 世间最可宝贵的是生命。记得秋瑾有一首诗 :“ 不惜千金买宝刀 , 貂裘换酒也堪豪。一腔热血勤珍重 , 洒去犹能化碧涛。 ” 古今中外一切取得伟大成就的人 , 都是懂得生命价值和会运用生命价值的。 “ 人固有一死 , 或轻如鸿毛 , 或重于泰山。 ” 当然 , 在生活中不可能每一个人的死都重于泰山 , 然而却不可以轻如鸿毛。人是不可以轻生的。大仲马有一句话 , 人类的全部幸福就在于希望和等待之中。活着是幸福 , 希望是幸福 , 等待是幸福。 技法借鉴 主题阅读 美文品 读 谈生命 ( 节选 ) 冰   心 我不敢说生命是什么 , 我只能说生命像什么。 生命像向东流的一江春水 , 他聚集起许多细流 , 合成一股有力的洪涛 , 向下奔注 , 一路上他享受着他所遭遇的一切。有时候他遇到巉岩前阻 , 他愤激地奔腾了起来 , 直到冲倒了危崖 , 他才心平气和地一泻千里。有时候他经过了细细的平沙 , 看见了夹岸的桃花 , 他快乐而又羞怯地度过这一段浪漫的行程。这时他只想休憩 , 只想睡眠 , 而那股前进的力量 , 仍催逼着他向前走 …… 终于有一天 , 他远远地望见了大海 , 啊 ! 他已到了行程的终结 , 大海庄严地伸出臂儿来接引他 , 他一声不响地流入她的怀里。他消融了 , 归化了 , 说不上快乐 , 也没有悲哀 ! 也许有一天 , 他再从海上蓬蓬的雨点中升起 , 飞向西来 , 再形成一道江流 , 再冲倒两旁的石壁 , 再来寻夹岸的桃花。 技法借鉴 主题阅读 然而我不敢说来生 , 也不敢信来生 ! 生命又像一棵小树 , 他从地底聚集起许多生力 , 在冰雪下伸展 , 在早春润湿的泥土中 , 勇敢快乐地破壳出来。他遇着骄奢的春天 , 他也许开出满树的繁花 , 蜂蝶围绕着他飘翔喧闹 , 小鸟在他枝头欣赏唱歌。他长到最茂盛的中年 , 他伸展出他如盖的浓荫 , 来荫庇树下的幽花芳草 ; 他结出累累的果实 , 来呈现大地无尽的甜美与芳馨 , 不是开花的骄傲 , 也不是结果的快乐 , 而是成功后的宁静和怡悦 ! 终于有一天 , 他无力地在空中旋舞 , 在根下呻吟 , 大地庄严地伸出臂儿来接引他 , 他一声不响地落在她的怀里。他消融了 , 归化了 , 他说不上快乐 , 也没有悲哀 ! 也许有一天 , 他再从地下的果仁中 , 破裂了出来。又长成一棵小树 , 再穿过丛莽的严遮 , 再来听黄莺的歌唱。 技法借鉴 主题阅读 然而我不敢说来生 , 也不敢信来生。 宇宙是一个大生命 , 我们是宇宙大气中之一息。江流入海 , 叶落归根 , 我们是大生命中之一滴 , 大生命中之一叶。不是每一道江流都能入海 , 不流动的便成了死湖 ; 不是每一粒种子都能成树 , 不生长的便成了空壳 ! 生命中不是永远快乐 , 也不是永远痛苦 , 快乐和痛苦是相生相成的。在快乐中我们要感谢生命 , 在痛苦中我们也要感谢生命。快乐固然兴奋 , 苦痛又何尝不美丽 ? ( 有删改 ) 技法借鉴 主题阅读 [ 品开头 ] 文章开头 , 以 “ 我不敢说生命是什么 , 我只能说生命像什么 ” 引出对生命如向东流的春水的形象比喻 , 营造了如诗如画的意境。 [ 品手法 ] 作者在第 2 段中 , 将人生比喻为汩汩滔滔的江河 , 用河流的历程比喻人生的风景 , 形象鲜明。 在第 4 段中 , 作者将人生比喻为一棵小树 , 用树的四季比喻人生的不同阶段 , 小树的壮大与人生的发展相吻合 , 非常贴切。 [ 品主旨 ] 作者一再说 “ 我不敢说来生 ”, 但在作者看来 , 生命诞生于自然 , 最终又回归自然 , 是战胜困难 , 享受快乐 , 不停地前进和生长 , 去争取成功的过程。这恰恰是生命最美的行程。 技法借鉴 主题阅读 【问题】 1 .“ 然而我不敢说来生 , 也不敢信来生。 ” 这句话有何意蕴 ? 在文中反复出现 , 有什么作用 ? 2 . 文中写了 “ 小树 ” 哪些快乐的事 ? 为什么在快乐和痛苦中我们都要感谢生命 ? 参考 答案 1 . 因为缺少了奋斗与成长 , 现实中确实有的生命变成了 “ 死湖 ”, 变成了 “ 空壳 ”, 所以作者不敢说来生 , 也不敢相信来生。反复有强调的作用 , 强调今生今世要奋斗 , 要前进 , 要成长。 2 . 小树的快乐 : 小树种子破壳出来 ; 小树开出满树繁花 , 蜂蝶围绕 , 小鸟欢唱 ; 小树荫庇花草 ; 小树结出累累果实。因为生命让我们享受人生特有的愉悦和美丽。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