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21 发布 |
- 37.5 KB |
- 16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高三历史高考考前指导
高三历史高考考前指导 中 国 历 史 一、古代史 (一)古代中国政治 1.商周政治制度 分封制切入的角度:以血缘为特点的贵族等级隶属制发展为官僚政治,即从分封制发展到郡县制, 突出官僚政治选拔人才打破世族门阀世卿世禄制的进步作用。 但也削弱了贵族势力,失去了制约皇权的力量。 秦朝的知识常放在先秦阶段来考查。 2.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特点: 专制主义应突出皇权与相权的关系,突出君主专制负面作用。 中央集权应突出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中央与地方应注意以下四点: (1)地方是中央职权的载体,地方管理涉及国家的安稳。 (2)中央对地方拥有绝对的领导权。 (3)地方要做好权力制衡。 (4)权力制衡下的地方,如何提高行政效率。 3.科举制对社会发展的积极影响有: (1)打破门阀; (2)培养人才;(3)营造文化教育氛围。 4.宦官专权出现的原因: (1)汉: 皇权不成熟。尤其东汉最严重。 (2)唐:皇权官僚体系不完善,朋党之争,让宦官有机可乘。 (3)明:专制主义强化——皇权异化(废除丞相制度,皇帝直管六部,依靠宦官,宦官狐假虎威)。 5.古代中国加强法制建设的目的是:镇压民众反抗加强统治。 例如,战国魏国李悝《法经六篇》中,将《盗贼篇》放在最前面,这说明了什么?此题的分析可以迁移到罗马法的作用:调和矛盾,维持秩序。 6.宋代王安石变法中的选官制度,对道德、才能的认识和重视。 7.明朝专制皇权强化,理论、制度、统治经验趋于成熟与僵化。 (二)古代中国经济 1.古代土地政策:主要涉及春秋、战国、西汉、宋 。 春秋时期:公田转化为私田,井田制逐渐瓦解。由集体耕种井田,变为个体农耕。 战国时期:以法律形式确立土地私有,允许土地买卖,新兴地主和农民产生。 西汉:豪强地主出现,土地兼并成风。汉武帝将豪强大族聚居于长安,以抑制兼并,缓和矛盾。 北魏:孝文帝实行的均田制,仍是保护土地私有制。 赵宋:实行不抑兼并,租佃契约制度得到发展。租佃契约制度是生产关系的调整,劳动者拥有更 多的自主权,提高了生产积极性进而促进了粮食的增产和农业的发展。该制度用法律的形式来规范土地的所有者与经营者的关系,反映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2.小农经济的特点:主要涉及春秋、战国、东汉、明清、鸦片战争前后 思路:春秋(确立)→战国(以变法的法令形式基本确立)→东汉(田庄经济)→明清(土地兼并严重,更多的小农破产转而出卖劳动力,推动了小农经济走向转型,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鸦片战争前后(该部分考查较多。英国商品打入中国市场滞销,体现了小农经济的顽强性和抗拒性) 豪强势力:西汉中期武帝时代出现,西汉后期、东汉时期迅速发展。豪强地主建立田庄,形成田庄经济。田庄经济自给自足,是地方形成政治分裂势力的经济根源。 3.南方经济发展 经济重心南移,导致文化重心南移。 安史之乱,是导致南北经济地位此消彼长的转折性事件,是经济重心南移的起点。南方地区文化发 展的原因除经济发展外,还以北方士人的南迁(衣冠南渡)有关。 唐宋八大家中的宋朝文坛领导人物,大都是南方的面孔。这说明什么问题? 宋代科举考试中,南方人的优势尽显。宋代后期南北分卷,引起北方五路分别考试,单独录取,以维持南北地区间取士人数之大体均衡。 4.商品经济的发展 商品经济的发展,促进市民阶层的壮大,推动了价值取向的转变,文学艺术宋词、元曲的产生。 长途贩运体现区域经济的发展。 货币体现出区域经济的变化。 中外经济交流主要是出入超、贸易等方面。 (三)古代中国思想 1.主抓儒学和理学。 2.应重视历史传承的风尚。例如,元朝时期,文化包容,宗教多元,主流思想还是理学。 3.中国古代学术思想的变化: (1)汉唐到宋明:由经学发展到理学。 (2)明清之际:由理学发展到经学。其原因有:政治鼎革,士大夫对明末学风的反思;清朝文化高 压政策。 二、近代史 (一)政 治 1.侧重从不同角度考查西方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 2.考查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和抗日战争的历史。 3.清末新政:1901-1905年,现代化的推进。 4.北洋军阀统治时期:1913-1928年,直系、皖系、奉第军阀割据混战,日本在中国侵略的势力最大。 5.康有为:《新学伪经考》 康有为认为:古文经不是真经,而是伪经(是为王莽纂汉,制造理论依据); 东汉以来的古文经学,不是孔子,而是新学(王莽新朝之学)。 东汉以来今文经大多失传,历代王朝的典章制度均以古文经为依据,因此,宣布古文经为伪经,等于 宣布王朝的典章制度不具有合法性,顽固派“恪守祖训”失去了立足点。 梁启超说,这部书的刊行,如“思想界之一大飓风”,新变法提供理论依据。 (二)经 济 1.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放在世界市场的情景下) (1)鸦片战争前后:侧重外国资本主义对小农经济的冲击,中国被迫卷入到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以及小农经济的顽强抵抗。 (2)甲午战争前后:侧重中国经济近代化,尤其是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3)辛亥革命前后:侧重实业救国 (4)抗日战争时期:侧重日本对中国经济掠夺、中国经济上为抗战做准备。 2.洋务运动的洋务经济: (1)从经济近代化角度考查洋务运动 (2)侧重考查洋务运动的管理是官督商办会制约企业效率,反映当时的洋务企业的机器是工业文明的, 管理是农业文明的,体现先进生产力与落后生产管理(生产关系)的不协调。 (三)思想文化 1.近代思想解放的潮流的历程和影响。 2.对于维新思想,重点:康梁维新思想;应把握近代化和救亡图存两个核心主题 3.新学伪经考的:王莽新朝之学 三、现代史 (一)政 治 一、建国以来的我国外交战略演变 1、联苏反美:一边倒 20世纪50年代 1953年斯大林逝世,赫鲁晓夫上台。 1956年苏共二十大全盘否定斯大林,中共表示不同意见。此后,赫鲁晓夫要控制中国,遭到拒绝。 1959年苏联撕毁协定,1960年撤走在华专家,中苏关系迅速恶化。 2、反苏反美:20世纪60年代 支持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 中国同西欧国家(1964年法国成为同我国建交的第一个西方大国)和日本的关系有一定程度的发展(民间外交)。 1969年,苏联武装侵略中国东东北; (勃列日涅夫1964年-1982年) 3、联美反苏:一条线、一大片 1969年,苏联武装侵略中国东东北; 毛泽东提出: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向西方国家表明中国外交采取防御战略。有助于西方国家采用与中国关系正常化的政策转变。 美苏争霸中,苏联处于攻势; 中国同西方国家的关系得到普遍发展;如:1972年尼克松访华; 1971年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20世纪70年代,毛泽东提出“三个世界”的划分;中国加强与第三世界国家的团结与合作。 4、全方位外交:20世纪80年代 开始外交新局面外交政策的重大调整: ①确立“战争与和平”的新观念 ②制定全面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不受社会制度、意识形态等限制。 ③赋予独立自主以全新的内容——不结盟 ④提出“一国两制”。 (二)经 济 1、重点:一五计划 一五计划重点:重工业、国防工业 改变工业过分偏于沿海和东北的格局,内陆有一批新的工业基地,学习借鉴苏联的经验,得到苏联的支援;完成三大改造。 2、1957年农业总产值达604亿元,完成计划101%,比1952增产25%。 主要原因: ①一五计划,国家对农村水力的投资 ②对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 一五计划时期,我国开始基本形成计划经济体制。 一五计划时期,国营经济领导下多种经济成分并存,行政手段与经济手段并用。 一五计划时期,从多渠道就业到统一集中安排的劳动管理体制。 1956年,统包分配代替算谋职业,逐步形成铁饭碗的劳动制度。 一五计划的实施对我国工业建设的影响 一五计划与苏联关系密切,受苏联中央集权经济体制的影响。 中苏都是从战争环境走出来。 3、1958年大跃进 1960年我国国民经济严重陷入危机。 1961年我国“调整、巩固、充实、提高” 1963年国民经济出现全面好转。 世 界 历 史 一、古代史 每年基本一道选择题。 1、 古代雅典的民主制度。从背景、制度和影响三方面加强备考。注意地理环境对雅典民主的影响。同时 要注意雅典民主制影响的积极和消极方面,也可从民主的角度考法制。 雅典民主最有现代价值的是公民意识,即公民的权利与义务的意识。它的民主形式不值得提倡。 2、古罗马的法律:重视对罗马法的认识,尤其是从公平正义的角度认识到法律的积极影响。注意罗马法 的根本目的是为了维护奴隶主的统治。 3、古代雅典的文化:重视对人文精神内涵的考察,注意其与雅典民主制之间的关系。 二、近代史 (一)政 治 考查的形式以选择题为主,主要包含了英美德代议制的建立与完善,英国占的比重较大。 1、通过英国责任内阁制形成的过程,认识英国民主的渐进性的特征,同时应该将工业革命和英国的民主进程相结合,认识工业革命对英国民主政治的完善所起到的作用。 2、德国的政体虽然是具有现代意义的代议制民主,但是仍保留了浓厚的专制色彩,不仅应认识德国民主与专制的纠葛,而且要通过德国统一的进程来分析其产生的原因。 3、美国是最早成功地践行三权分立的制度,是西方代议制民主的典型代表,但同时也应该关注到美国早 期关于人权问题的局限性。 (二)经 济 1、新航路的开辟与世界市场,新航路的开辟加强了世界各地的经济联系,扩大了各地的贸易往来,对世界市场的形成起到了重要作用。 同时商业革命引发了价格革命,价格革命削弱了封建势力,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是资本原始积累方式之一。 2、工业革命不仅是一场技术领域的变革,也带来巨大的社会变革。 三、现代史 (一)政 治 1、二战后初期的国际关系突出特点是两极格局对世界的影响与表现 2、20世纪60、70年代突出特点是多极化趋势的出现,特别是欧共体的发展 1967年欧共体成立,1979年欧共体各国成立欧洲议会加强各国的政治联系协调对外关系。 3、20世纪60、70、80年代的民族解放运动,第三世界争取政治经济新秩序的斗争。 万隆会议:1955年二战后亚非国家新兴政治力量开始登上国际政治面目舞台。第三世界力量开始形成。 1961年,不结盟运动,要求改革国际政治面目经济秩序。 1963年,第18届联合国大会上,亚非拉成立七十五国集团,后增七十七国集团,1983年达125国。 推进建立国家经济新秩序,推动南北对话。 4、日本参加了1955年万隆会议 5、欧洲一体化背景有二战影响、欧洲自身要求,美国的因素。重要时间节点 1947、1952、1958、1967、1968、1979、1993、2002 合作从工业、经济到关税、农业再到统一大市场。从经济到政治、军事深层次,多领域合作。 (二)经 济 1、经济危机与罗斯福新政的措施和影响 2、斯大林模式的背景与影响 3、经济全球化和欧洲一体化(侧重考查欧洲一体化的背景、宗旨、特点和影响) (1)背景:①战争(二战)的影响; ②欧洲国家争取美国援助; ③美国意识到欧洲复兴必要性(美苏两极格局,美国借此遏制苏联)。 (2)过程:1947马歇尔计划提出欧洲联合计划→1952年欧洲煤钢共同体成立→1958年欧洲经济共同体、欧 洲原子能共同体成立→1967年上面三个共同体合并成欧洲共同体。 欧洲共同体:1968年关税同盟成立,共同农业政策基本实施。 20世纪50-60年代欧共体:工业→关税、农业 1979年,欧洲议会(经济合作→经济、政治),1993年欧盟成立。 2002年欧元正式启用推动欧洲统一市场的发展。 经济→经济、政治、军事一体化 选 修 部 分 (一)《改革册》命题特点和复习重点 一、设问:多采用概括类、比较类、作用类等设问方式,注重对历史现象和历史结论的理解和分析。 二、考查内容:以古代史为主,着重经济领域的改革;也涉及到了政治和法律领域的改革。 三、与教材的联系:古代史试题与选修教材无直接联系;近代史试题与必修教材有一定联系,如清末新 政题。 四、评价历史事件的三原则: 1.是否顺应历史潮流; 2.是否推动生产力发展; 3.是否符合人民的利益。 五、分析改革(历史事件)的影响: 1.领域上:政治、经济、文化等影响; 2.时间上:当时的影响、后世的影响; 3.作用上:积极、消极。 六、分析改革成败的原因: 1.力量对比; 2.是否按循序渐进道路推进; 3.思想舆论准备是否很充分; 4.改革的群众基础有没有,群众的支持度。 (二)《人物册》命题特点和复习重点 以唐、宋、晚清民国为主。从内容看,考查人物及其所处时代重大事件的联系、评价人物。 从设问:多采用概括类、评价(评析)。 着重考查人物所处时代的背景、人物所做事件的意义和不同时代对人物不同评价的原因(因素)。 材料出处看,以原始性文字材料为主,引文出处大都注明时间,隐含着命题者的命题意图,对时代背景有一定的暗示作用。 (三)《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命题特点分析 一、从考查内容来看,主要涉及战争的背景、结果及影响。 二、从题目的设问来看,以比较类、原因类和影响类的设问为主。比如,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 析战争的原因、影响等。 三、从考查时段的频率来看,主要以现代史为主,特别是对两次世界大战及战后秩序的考查较多。 四、与教材的关联度: 1、与选修Ⅲ教材各章节内容多有一定关联,尤其是与其中的第三单元(“二战”)密切相关。 2、与必修Ⅰ教材中的国际关系格局有一定联系。 总之,在全国卷选修部分的考查中,与44题改革史、46题人物史的比较而言,45题战争史的命题与教材内容的关联度最大,在复习中值得关注。 主观题 解题方法与技巧 1.概括:简要归纳、提炼具有本质性的内容。 概括特点:特点指历史事件所具有的特别或特殊之处。有针对某一历史知识设问;针对某一历史知识的某方面设问;针对2个以上的历史知识设问。 答题技巧: (1)应确定问题的主体,根据分数的多少定答题的层面; (2)根据要素概括特点:背景、时间、目的、过程、范围、性质、影响。 特点的概括:根据设问中按材料、课本,应多角度、多领域(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科技、地理方位、正面、负面等)回答。 2.比较: 比较指辨别事物的相同属性的异同或高低。 答题技巧:若设问不限定,可从背景、过程、影响等多角度、全方位地比较;若设问限定比较角度, 则依题意要求比较。 3.分析: 分析是把一件事情、一种现象、一个概念分成简单的组成部分,找出这些部分的本质的属性和彼此之间的关系。 答题技巧: (1)分析背景/原因,若设问不限定,可从根本原因、主要原因、直接原因,经济原因、政治原因,内因、外因等方面答题。 (2)分析影响,若设问不限定,可从对经济、政治、文化的影响,对内、对外的影响,对当时、后世的影响,正面、负面的影响回答;若设问有限定,则依题意要求回答。 4.说明: 说明指解释清楚,讲明。答题时,紧扣主题作解析。 5评析: 评析是指分析、评论。分析:是把一件事情、一种现象、一个概念分成简单的组成部分,找出这些部分的本质的属性和彼此之间的关系。评论:针对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直接发表意见。 评论的价值:阐发对受众有启发、重要或新鲜的思想观点。 6.评价历史事件的三原则: (1)是否顺应历史潮流;(2)是否推动生产力发展;(3)是否符合人民的利益。 7.分析影响: (1)领域上:经济、政治、文化等影响; (2)时间上:对当时的影响、对后世的影响; (3)作用上:积极、消极。 典型高考真题 1. 概括特点:(2014•全国甲卷•40)(25分)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清朝建都北京后,原居住于白山黑水间的各民族人口大量内迁,东北地区出现“沃野千里,有土无人”的状况。清廷把东北地区视为“龙兴之地”,在此设盛京。吉林、黑龙江将军,实施军事化管辖,设置关口,长期禁止关内人口迁居。往来须持有官方颁发的路票。“移民之居住有禁,田地之垦辟有禁,森林矿产之采伐有禁,人参东珠之掘捕有禁”。从乾隆年间开始,山东、河北等地“闯关东”者日盛,“每查办一次,辄增出新来流民”。他们“不但不肯回籍,抑且呼朋引类,日积日多”。清廷对东北地区时开时禁。 ——摘编自葛剑雄主编《中国移民史》等 材料二 1689年的中俄《尼布楚条约》,划定了清朝与俄国的东段边界,但直至19世纪初,黑龙江以北数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居民不足1万人。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清政府被迫与俄国签订《瑷珲条约》和《北京条约》,清政府随即开放了哈尔滨以北的呼兰河平原和吉林西北平原。新来移民与当地满、蒙古等族通婚、建庙、演戏、立会、设学堂、建市镇。仅十余年,呼兰地区已是“三城相望,粮产富饶,商贾因之糜(群)集,流民居户不下十有余万”。 1904年,清政府全面开放东北各边荒地;1907年,设奉天、吉林、黑龙江三省。1908年,仅奉天一省人口已达1100万人。1911年,清政府制定了东三省移民安边章程。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朝东北地区移民过程的特点。(12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移民东北的历史作用。(13分) 2. 比较: (2016•全国丙卷•40)(25分) 阅读材料,完成下要求。 材料一 社会救济是中国古代历朝实施“仁政”的重要内容,主要依赖于政府财政。明初设养济院收孤苦无靠者,按月发口粮。明律规定:“凡鳏寡孤独及笃废之人,贫穷无亲属依倚,不能自存,所在官司应收养而不收养者,杖六十。”这是正律中首次纳入社会救济保障条款。清代的法律也有关于社会救济的规定,主要有灾荒救济,高龄老人养赡,设栖流所以收养流浪贫民,孝子节妇贫苦者救济,贫穷读书人救济等。 ——摘编自邓云特《中国救荒史》等 材料二 英国圈地运动开始后,偷盗者、乞讨者等日益增多,社会不安定因素急剧增加。 1601 年,英国颁布济贫法。救济办法因类而异,凡年老及丧失劳动力者,在家接受救济;贫穷儿童则在指定的人家寄养,长到一定年龄时送去做学徒;流浪者被关进监狱或送入教养院。1834年,新济贫法规定,有劳动能力的失业者必须进“贫民习艺所”,才能得到救济,而那里的条件比最低工资收入的自由劳动者还要恶劣得多。 ——摘编自陈晓律《英国福利制度的由来与发展》 ⑴根据材料一、二,概括中国明清时期救济制度和英国近代济贫制度实施的共同目的,并指出其救济 方式的异同。(18分) ⑵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英国近代济贫制度相比,西方现代福利制度有哪些发展? (7分) 3. 分析:(2014•全国乙卷•40)(25分)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宋应星(1587~约1666年)青年时曾考取举人,后来连续六次赴京参加进士考试,均名落孙山。45岁以后,面对明末流民遍地的现实,宋应星不再追求科举功名,转而探求“致富”之术。他全面搜集整理传统农业、手工业技术,撰成《天工开物》一书,书名取“天工人其代之”“开物成务”之义。正如宋应星在该书的序言中所说,“是书与科举功名毫无关系”,当时士大夫对这部书不屑一顾。后来乾隆时编《四库全书》,不予收录,民间因此更不敢印行。这部书在19世纪传入欧洲后,被誉为“17世纪中国科技的百科全书”,是我们今天探讨古代科技成就的重要文献。 ——摘编自潘吉星《宋应星评传》等 材料二 牛顿(1643~1722年)自幼喜欢钻研科学。1687年,他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出版,阐述了其后被视作真理的物体运动三大定律。该书受到学术界的赞颂,很快销售一空。同年,牛顿被选为国会议员,后被封为爵士,成为英国皇家学会会长和法国皇家学会会员。当时他被公认为活着的最伟大的科学家,英国有学识的人都把牛顿“奉为他们的首领,承认他是他们的主帅和大师”。伏尔泰全面接受了牛顿的自然哲学,并与人合作发表一本关于牛顿力学体系的通俗著作。18世纪中期,牛顿的理论体系在欧洲各国得到广泛的认可,对整个欧洲和世界的科学与哲学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摘编自詹姆斯•格雷克《牛顿传》等 ⑴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宋应星、牛顿二人科技成果的特点及它们出现的背景。(15分) ⑵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二人科技成果命运不同的原因。(10分) 4.说明:4.(2012•全国卷•40)(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 1868年,英国伦敦议会大厦前的十字路口安装了世界上第一盏煤气信号灯。它由一位警察牵动皮带操作:红灯停,绿灯行。这盏信号灯出现后,伦敦这个最繁忙的路口交通秩序有所好转。 1903年,美国颁布实施了首部交通法规,第一次提出了建立红绿灯信号、行人安全岛、人行横道标志等设施,后为世界各国所仿效。 1914年,美国的克利夫兰、纽约和芝加哥相继出现了由电力驱动的交通信号灯,缓解了这些城市出现的交通问题。随着美国汽车制造业迅猛发展,城市人口不断增加,对城市道路通行提出更高要求。此后,美国开始把多个交叉路口信号灯联接为一个联动式信号系统,由人工集中控制,使路口通行能力有所提高。 1926年,英国第一次安装和使用自动化的控制器来控制交通信号灯,成为城市交通自动控制的起点。 20世纪30年代初,美国开始使用车辆感应式信号控制器,雷达、超声波、电磁等检测器相继问世。 1952年,美国丹佛市首次把模拟计算机技术应用于交通信号灯控制。 1964年,加拿大多伦多建立了一套由计算机控制的交通信号协调控制系统,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拥有电子计算机交通控制系统的城市。这是道路交通控制技术发展的里程碑。 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城市交通状况日趋恶化,拥挤、阻塞、交通事故和噪声、环境污染成为日益严重的社会问题。人们认识到,只有综合考虑路口交通流与信号控制方案,并完善配套的城市交通法规,才有望改善城市交通,消除相关社会问题。智能交通控制系统应运而生,它采用实时侦测数据并自动调控信号灯,以保证道路的畅通。 ——据郑祖武《城市道路交通》等 ⑴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城市道路交通信号灯诞生的历史背景。(6分) ⑵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影响20世纪交通信号灯重大改进的主要科技成果。(10分) ⑶根据城市交通信号灯的发展历程,说明技术进步在哪些方面改善了城市生活。(9分) 5.评析:(2013•全国甲卷•40)(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有不少学者对爱因斯坦的学说持怀疑态度。1919年,英国科学家爱丁顿对日全食的观测结果证实了爱因斯坦的理论,引起巨大轰动,世界范围的爱因斯坦热接踵而至。荷兰、捷克斯洛伐克、奥地利、美国、英国、法国、日本等国先后邀请他前往讲学。在中国,梁启超发起成立的讲学社曾拟邀请爱因斯坦来华讲学。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亦发出邀请,并得到其本人应允。虽然爱因斯坦因故未能成行,但相对论却在中国广泛传播。从1917年到1923年,各种报刊登载相对论的论著、译文、通讯、报告和文献不下百篇,出版译著15种左右。 ——摘编自阿尔布雷希特·弗尔辛《爱因斯坦传》等 材料二 爱因斯坦热在中国方兴未艾之际,正是国内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问题论战正酣之时。以梁启超为代表的部分知识分子认为,东方文明与西方文明是两种不同类型的文明,前者以道德文明为核心,后者以科学精神为核心。梁启超前往欧洲考察一年多,1920年回国后写道:“一百年物质的进步,比从前三千年所得还加几倍。我们人类不惟没有得着幸福,倒反带来许多灾难。好像沙漠中失路的旅人,远远望见个大黑影,拼命往前赶,以为可以靠他向导。那知赶上几程,影子却不见了,因此无限凄惶失望。影子是谁?就是这位‘科学先生’。欧洲人做了一场科学万能的大梦,到如今却叫起科学破产来……我们可爱的青年啊,立正!开步走!大海对岸那边有好几万万人,愁着物质文明破产,哀哀欲绝的喊救命,等着你来超拔他哩!我们在天的祖宗、三大圣(孔子、老子、墨子)和许多前辈,眼巴巴盼望你完成他的事业,正在拿他的精神来加佑你哩。” ——摘编自李喜所、元青《梁启超传》等 ⑴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爱因斯坦热兴起的原因。(8分) ⑵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当时中国知识界对西方科学的态度,并予以评析。(17分) 6.评价:(2016•全国丙卷•48)(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蔡元培在德国留学期间,发现德国大学校长和各科学长都是每年更迭一次,由教授会公选。1916年底他被任命为北京大学校长。此前的北大,校长独揽大权,一切校务都由校长与学监主任、庶务主任等少数几个人办理,连各科学长也无权与闻其事。蔡元培接任校长后,设立评议会作为全校的最高“立法”机构,凡大学“立法”均须评议会通过;同时,它又是全校最高权力机构,凡重要事项经评议会审核通过才能付诸执行。评议会由评议员组成,校长是当然的议长,评议员包括各科学长、主任教员和各科 教授。此后,蔡元培又组织选举产生各学科教授会,规划各科的教学工作。他聘请教员不拘一格,不问思想流派,只问学问能力。1919年3月,《东方杂志》载文称蔡元培“使数年来无声无臭生机殆尽之北京大学挺然特出,褒然独立……学风丕振,声誉日隆”。 ——据周天度《蔡元培传》 ⑴根据材料,指出蔡元培在北京大学推行校务改革的原因。(4分) ⑵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北京大学校务改革的特点,并评价蔡元培的贡献。(11分) 典型高考真题 参考答案 1. 概括特点:(2014年甲卷)40.(25分) (1)特点:①清政府由禁止到时开时禁再到鼓励; ②由自发移民为主到政府主导为主; ③移民政策受外来侵略影响; ④移民主要来自邻近省份; ⑤移民禁而不止,规模逐渐扩大; ⑥从非法移居到合法定居、生产。(12分) (2)作用:①缓解关内人口压力; ②增加政府收入; ③加强对东北地区的管理; ④促进民族融合、文化交流和先进技术的传播; ⑤有助于抵御列强侵略; ⑥促进东北开发。(13分) 2. 比较:(2016年丙卷)40.(25分) (1)共同目的:①救济弱势群体; ②维护社会稳定; ③促进政权认同。 (6分) 相同:①政府主导; ②设置救济机构; ③立法保障; ④因类而异。(8分) 不同:英国的救济对有劳动能力的贫民带有惩戒性质; 中国救济制度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4分) (2)发展:①从单纯的救济发展成为公民的社会权利,得到立法和制度上的保证; ②福利种类众多; ③覆盖面广,低收入阶层受惠多。(7分) 3. 分析: (2014年乙卷)40.(25分) (1)特点:宋应星:①传统科技的集大成; ②多总结,少创造。 牛 顿:①长期实验基础上的理性探讨; ②突破性的科学成果。(8分) 背景:宋应星:①传统农业、手工业技术发达; ②科举失利后的发愤之作。 牛 顿:①科学冲破了中世纪神学的束缚; ②近代科学研究方法形成; ③长期从事科学研究。(7分) (2)原因:中国:①士大夫热衷于科举功名、轻视农业手工业活动; ②生产方式没有质的变化; ③文化专制。(5分) 英国:①重视科学的社会氛围; ②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 ③提供了认识世界的新方法。(5分) 4.说明:(2012年)40.(25分) (1)背景:①工业革命; ②城市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工业城市出现); ③城市交通状况日益复杂(交通运输工具数量和种类增多)。(6分) (2)简述:①内燃机的发明和应用,新式交通工具不断出现; ②电灯的发明和电力的广泛应用; ③计算机技术的产生普及; ④网络技术的出现与应用。(10分) (3)说明:①解决了城市化进程中日益突出的交通问题,改善了城市生活环境; ②推进城市化进程,提高城市管理水平; ③提高了城市文明程度(规则意识,法制观念,行为方式)。(9分) 5评析:(2013年甲卷)40.(25分) (1)原因:①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科学带动技术和生产的发展,引起人们对科学的重视; ②相对论的提出是科学领域的重大革命; ③观测结果证实了爱因斯坦的理论; ④大战结束有利于相对论传播。(8分) (2)态度:普遍欢迎,引进宣传。 评析:①西学东渐及新文化运动的结果; ②提升中国的科学水平及民众的科学素养; ③有助于弘扬科学精神。(6分) 态度:质疑“以科学为中心的西方文明”。 评析:①西方近代文明暴露出弊端,一战教训; ②有一定合理性,有助于反思科学与人类文明的关系; ③高估了传统文化的价值,将西方文明、物质文明与科学等同起来,不利于新文化运动,助长保守思想。(11分) 6.评价 (2016年丙卷)48.(15分) (1)原因:①北大原有管理体制存在严重弊端; ②蔡元培具有民主进步思想,善于借鉴国外教育管理经验。(4分) (2)特点:①成立相应管理机构,权力下移; ②教授治校;兼容并包。(4分) 评价:①力倡并推行改革; ②提高办学水平,培养了众多优秀人才; ③使北大成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阵地; ④推动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7分)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