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21 发布 |
- 37.5 KB |
- 24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八年级上语文课件《短文两篇 答谢中书书》 人教版(2016部编版) (7)
语 文 八年级 上册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22. 答谢中书书 陶弘景 板块:教学设计—课件 泰山 华山 四姑娘山 长江 黄河 纳木错 草原 答复 信 陶弘景 谢徵,作者的 朋友。中书, 是谢徵的官职。 写作背景简介 v 南北朝时,因政局动荡, 矛盾尖锐,不少文人往往遁迹 山林,从自然美中寻求精神上 的解脱。因而他们在书信中常 常描山绘水,表明自己所好, 并作为对友人的安慰。 陶弘景 • 陶弘景(456—536),字通明,丹阳秣陵(今 江苏南京)人。 • 南朝齐、梁时期思想家、医学家。隐居茅山。 • 梁武帝遇有国家大事,常去山中征询他的意见, 时人称为“山中宰相”。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 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 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 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 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tuíyù 一、朗读课文,正音。 答谢中书书 陶弘景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 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 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 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一、朗读课文,正音。 答谢中书书 陶弘景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实是欲界之仙都。 自康乐以来, 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交相辉映 全、都四季 坠落 潜游水中的 鱼 (yù)欣赏 消散 二、解释重点词语。 山 川 之 美,古 来 共 谈。 高 峰 入 云,清 流 见 底。 两 岸 石 壁,五 色 交 辉。 青 林 翠 竹,四 时 俱 备。 晓 雾 将 歇,猿 鸟 乱 鸣; 夕 日 欲 颓,沉 鳞 竞 跃。 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三、翻译句子,整体感知。 山和水的美丽,自古以来(人们) 都在谈论。 高高的山峰耸入云霄,清澈的溪流能见到水底。 两岸陡立的山岩,色彩斑斓。 青翠的树木竹林,四季齐全。 清晨的雾即将消散,猿猴和鸟儿此起彼伏地鸣叫; 傍晚太阳快要落山,潜游水中的鱼竞相跳出水面。 实在是尘世中的仙境。自从谢灵运以来,不再有能够欣赏它 的奇异的人了。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一、总写。山川之美 古来共谈。 二、分写 四季之景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三、总写 抒怀 四、理清课文结构 欲界之仙都 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晨昏之景 1.总领全文的一句话是什么?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2.全文围绕哪个字展开? 美 欣赏作者是怎样写景的? 其一:山水相映之美。 其二:色彩配合之美。 其三:晨昏变化之美。 其四:俯仰结合之美。 其五:动静相衬之美。 高峰入云 清澈见底 两岸石壁 青林翠竹 晓雾将歇 夕日欲颓 山水相映 之美 色彩相配 之美 晨昏变化 之美 意 境 美 文章的意境美如何体现? • 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最能体现作 者思想感情的语句是什么? • 思想感情:表达了作者沉醉于山水的愉 悦之情和能够和古今山水知音共赏美 景的得意之感。 • 语句: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 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五、整体感知 主题思想 • 作者从欣赏景物中发现无穷的乐 趣。同时能与谢灵运这样的林泉高士 有志向道同之处,生发出无比的自豪 感,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与喜 爱之情以及沉醉山水的愉悦之情和与 古今知音共赏美景的得意之情,且略 微有惆怅寂寞之感。 背诵并默写《答谢中书书》。 六、作业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