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21 发布 |
- 37.5 KB |
- 17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6高考新课标3卷丙卷地理试题解析
2016高考新课标3卷(丙卷)地理试题解析 新东方在线 王迪 2016年高考已经结束,新东方在线杨翌老师针对2016北京卷高考地理试题做了详细解析。希望能为今年参加考试的同学提供估分参考,也为明年参加高考的同学提供复习方向。 下边我们一起来逐题解析2016高考丙卷地理试题。 【真题】 目前,我国为保护棉农利益,控制国际棉花进口,国内的棉花价格约比国际市场高1/3;我国纺织行业工人工资一般为美国的1/4,是越南、巴基斯坦等国的3倍。我国一些纺织企业为利用国际市场棉花,在国外建纺纱厂,并将产品(纱线)运回国内加工,在我国同行业企业纷纷到越南、巴基斯坦等国建厂的情况下,总部位于杭州的K企业独自在美国建纺纱厂。2015年4月底,K企业在美国工厂生产的第一批110吨纱线运至杭州。据此完成1—3题。 1.如果K企业将纺纱厂建在越南、巴基斯坦等国,利润比建在美国高,最主要的原因是越南、巴基斯坦等国 A.离原料产地较近 B. 离消费市场较近 C. 劳动生产率较高 D. 劳动力价格较低 【王迪老师解析】 首先来看一下第一个问题,考的是工业的区位因素问题,目前我国保护棉农利益,控制国际棉花进口,国内的棉花价格约比国际市场高1/3,在这你就要知道,原材料的价格比人家高,我国纺织工业的工资是美国的1/4,巴基斯坦的3 倍,一些纺织企业利用国际市场的棉花在国外建厂,将产品运回国内加工,在我国不同的行业纷纷向越南、巴基斯坦建厂的时候,总部位于杭州的K企业独自在美国建厂,2015年4月K企业在美国工厂生产第一批110吨的货物运至杭州。 第一个问题,如果K企业将厂建在越南、巴基斯坦,利润比建设再生美国高,原因是什么?大家可以看到,A离原材料产地更近,它们俩应该都产棉花,这就无所谓谁近谁不近,第二个是离消费市场较近,它毕竟还是运回国内加工,这个我们说消费市场也不太准确,因为这个东西也没说回国之后都干什么加工什么出口给谁。劳动生产率高美国肯定比它高,所以也不对,答案只能是第四个劳动力价格较低,因为材料上已经给了咱们的工资是巴基斯坦的3倍。 【真题】 2.K企业舍弃越南、巴基斯坦等国而选择在美国建纺纱厂,考虑的主要因素可能是 A.原料价格 B.劳动力价格 C.投资环境 D. 市场需求 【王迪老师解析】 第二,K企业舍弃越南、巴基斯坦而选择美国建厂,肯定不可能考虑的是劳动力价格,之后是投资环境和市场需求,但是你要注意这个东西是要运回国的,所以答案只能是A,美国的原材料价格会更低一些。 【真题】 3.该案例表明,随着工业技术水平的提高,我国纺纱业已大幅度降低了 A.原料使用量 B.劳动力使用量 C.运输量 D. 设备费用 【王迪老师解析】 第三问随着工业技术水平提高,我国纺纱也大幅度降低了什么,A 才使用量,材料没体现出来,大幅度降低了运输量的话,材料中也没有体现到,设备根本就没题,答案只能是B:劳动力的使用量。该案例表明什么?现在我们既然都能够跑到美国,不担心它劳动成本更高,就是因为劳动力使用数量降低,过去使用10个人才能生产,美国的话劳资成本太高了,在美国的话如果机械化水平高只用一个人。 【真题】 与2014年相比,2015年上海市的常住人口减少了10.41万人,外来常住人口更是减少了14.77万人,这是近20年首次出现的人口负增长,调查发现减少的外来常住人口主要流向上海周边的中小城市,上海市已制定“十三五”期间人口增长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的策略。据此完成4—6题。 4.导致2015年上海市外来常住人口减少的主要原因是近年来上海市 A.产业转型升级 B.食品价格大增 C.环境质量下降 D.交通拥堵加重 【王迪老师解析】 接着往下来看。看一下第二组题。与2014年相比,2015年上海市的常住人口减少了,外来人口更是少了14.77万人,这是近20年来首次出现的人口负增长,调查发现减少的外来人口主要流向上海周边的中小城市,就是人们并不是不来上海了,而是在周边去了,这说明什么?工作地点换了,产业转移了。上海制定了十三五期间的人口增长数量向质量转变,过去是数量,现在变成了追求质量。接下来大家可以看到什么?导致2015年上海市外来常住人口减少的主要原因是近年来上海市怎么了?B是食品价格大增,这几乎不太可能是吃的东西太归了活不起了到别的地方去,你对中国基本国情了解的话也不太可能选B,C是环境质量下降,如果真的是这样,大家想想首都北京,北京有雾霾,每天不吸二两都活不好,那环境那么差北京人还是很多,不可能是环境下降导致了人口少了14.77万,D 是交通拥堵严重,交通拥堵最厉害的还是北京,人们也没走,所以答案只能是A产业结构升级。上海过去都是从事劳动密集型的产业,很多人过来,随着产业结构的升级和调整,劳动密集型产业都转移到周边的小城市去,为了降低我的成本,这时候人就随着工厂迁移,人口减少的原因应该是产业结构的升级转型。 【真题】 5.上海市减少的外来常住人口多流向周边中小城市,主要原因是这些中小城市 ①服务设施齐全 ②承接了上海市转移的产业 ③适宜就业机会多 ④生态环境好 A.①③ B.①④ C. ②③ D.②④ 【王迪老师解析】 再来看一下第五题,上海市减少的外来常住人口多流向周边中小城市,主要原因是这些中小城市怎么?一是服务设施更完全,这不太可能,上海是国际大都市,不可能比中小城市差,2是承接了上海市转移的产业,这个刚才说了是有可能的,3适宜就业机会更多,这个大家可能有疑问,上海不是就业机会更多吗?上海产业结构转移之后需要更多的高薪技术人才,发展的是商业服务业,劳动密集型产业不需要那么多人的时候就不需要那么多岗位了。4生态环境好,这个可以,但不是首选。目前以中国的国情来说,只有中产阶级以上的人,他们在选择居住地的时候才会优先客观到生态环境的问题,目前大多数中国国民的话,基本都是考虑自身生存问题。 【真题】 6.今后,上海市引进产业从业人员将主要分布在 A.资源密集型产业 B.劳动密集型产业 C.资金密集型产业 D. 知识密集型产业 【王迪老师解析】 第六个,今后上海市引进产业从业人员将主要分布在哪,大家注意是上海市,A资源密集型,这不可能,咱们国家早就已经变了,早就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了,变成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发展什么?高耗能高污染的都不怎么发展了。B劳动密集型的已经转移走了,C资金密集型的有可能,但是看D,知识密集型的,上海应该是属于这类,应该是选择知识密集型产业。为什么选知识密集型呢?因为上海劳动力速度会高一些。 【真题】 图1所示山地为甲、乙两条河流的分水岭,由透水和不透水岩层相间构成。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该山地被破坏的森林植被得以恢复,随之河流径流量发生了变化,河流径流的年内波动也减缓了。据此完成7—9题。 7.森林植被被遭破坏后,河流径流量年内波动强烈,是由于 A.降水更多转化为地下水 B. 降水更多转化为坡面径流 C.降水变率增大 D.河道淤积 【王迪老师解析】 来看一下第七题,图1 所示甲乙两条分水岭由透水层和不透水层构成。我们来看第七题,森林植被被造破坏后,河流径流量年内波动强烈是由于什么?主要原因是什么?大家都知道,森林是具有含氧水源功能的,如果植被破坏的话这个功能就下降了,这时候降水基本直接转化成坡面径流,这时候转化成地下水减少,而降水增量鞭打的话,这时候影响不是特别大,所以大家是B。水位下降之后,等到枯水期水位又下降了,所以年内波动会比较强烈一些。学到地理是一个大问题,你要知道自己是自然地理不太好还是人文地理不太好,每个人的问题可能都不太一样,我稍候说一下总体高二复习的思路是什么样的。 【真题】 8. 森林植被恢复后,该山地的 ①降水量增加②坡面径流增加 ③蒸发(腾)量增加④地下径流增加 A.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王迪老师解析】 接下来看第八题,森林植被恢复好,该山地1处水量增加,2处坡面径流增加,在这里首先把2排除掉,2要错了的话肯定就不选A和B,我们说4就一定是选的,这样就看1和3对不对,我刚才讲了植被对降水量增加的可能性也不大,我们来看一下4一定是对的,地下增加。为什么?这个地方如果有森林的话,雨水就没有直接冲刷到地表去也没有直接流走,它可能落在树叶上面,树叶会把雨水满门滴下去,这时候量会慢慢增加。3是蒸腾,这跟植被有什么关系?大家知道折腾主要靠什么?主要靠植被。 【真题】 9.如果降水最终主要转化为河流径流,那么森林植被被破坏后,甲、乙两条河流径流量发生的变化是 A.甲增加,乙减少,总量增加 B.甲减少,乙增加,总量增加 C.甲增加,乙减少,总量减少 D.甲减少,乙增加,总量减少 【王迪老师解析】 来看一下第九题,如果降水最终转化为河流径流,植被破坏后甲乙两条河流径流量变化,大家看一下这个图,中间是隔水层,这块是透水层,左边是甲右边是乙。大家可以看到,透水层坡度是往乙这边来的,但是甲乙总量都是肯定跟之前比要增加的,因为袼褙破坏之后的话,植被如果破坏了,这个地方径流量一定是加大的,因为下雨的时候马上就会流过去,而地表径流量就减少了。 【真题】 青藏高原东部及其周边山峰分别经历了1次冰期(末次冰期)、2次冰期和3次冰期,如图2所示。据此完成10~11题。 10.按山峰抬升至冰期时终年积雪高度的先后顺序排列,依次是 A.雪宝顶、太白山、果洛山 B.果洛山、雪宝顶、太白山 C.太白山、果洛山、雪宝顶 D.雪宝顶、果洛山、太白山 【王迪老师解析】 接下来看一下第10和11题,可能有同学看到冰川就蒙了,大家可以看看,说青藏高原东部及其周边山峰分别经历了一次冰期,二次冰期和三次冰期,如图2所示,按山峰抬升至冰实始终年积雪高度的先后顺序排序,经历一次两次三次,一定是经历了三次岁数最大的,终年积雪的高度先后顺序应该是什么?第一是果洛山,第二是雪宝顶,第三是太白山。大家可以想一下经历的冰期越多雪才能厚一些。 【真题】 11.点苍山无现代冰川发育,是因为与末次冰期时相比,点苍山现在 A.日照更长 B.气温更高 C.植被更密 D.海拔更低 【王迪老师解析】 11题点苍山无现代冰川发育,是因为与末次冰期时相比点苍山现在怎么样,气温更高才是对的,因为气温更高没有冰川,它里面问的是最直接的原因。整个选择题大家觉得难的话,可能就在第10题和11题上会觉得有一点难度。 【真题】 36.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2分) 一位被热带雨林风光吸引的游客从马瑙斯出发,乘船沿内格罗河(图6)溯源而上,见两岸植被繁茂,河上很少有桥。行至内格罗河与布朗库河交汇处,发现两条河流的河水因颜色迥异,呈一黑黄分明的界限,景色令人震撼。船继续前行,岸边的沼泽渐渐映入眼帘…… 当晚他查阅资料,得知内格罗河河水因富含腐殖质,颜色乌黑,而布朗库河因含大量泥沙而呈黄色。 (1)分析内格罗河河水富含腐殖质但泥沙含量少的原因。(8分) 答案:(1)内格罗河位于南美洲赤道附近,地表生长着繁茂的热带雨林植被,生物循环旺盛,枯枝落叶丰富,上游流经沼泽地区,有利于腐殖质的形成,该地区人口稀疏,对森林植被破坏少,水土流失少,所以河流腐殖质丰富而含沙量少。 (2)试对“河上很少有桥”这一现象作出合理解释。(8分) 答案:该河流位于南美洲赤道附近,流域内热带雨林植被繁茂;地表沼泽面积较大;修建桥梁难度大;该区域人口城市稀少,对桥梁等交通需求少;该区域为经济欠发达地区,缺少修建桥梁的资金及技术;巴西政府对热带雨林环境的保护意识增强,加强对原始生态环境的破坏。 (3)你是否赞同在该地区拓展旅游观光业?请标明态度并说明理由。(6分) 答案:赞同。该区域有丰富的原始热带雨林生态环境,动植物资源丰富,旅游资源丰富独特;会增加当地经济收入,拉动相关产业,带动经济发展;提供更多就业机会。 不赞同。该地区原始生态环境脆弱,发展旅游业会破坏原始生态环境;该区域经济欠发达,旅游基础设施落后;交通不便。 【王迪老师解析】 这道大题说,一位被热带雨林风光吸引的游客从玛瑙斯出发,乘传沿内格罗河溯源而上,这里面要注意,是热带雨林风光,建两演植被茂密,河上很少有桥,行至内格罗河与布朗库河交汇处,发信两条河的水因颜色迥异,呈一黄一黑。我忘记哪个地方的模拟题考的就是吃水河,它也有不同的颜色,大家可以看一下那道题,景色令人震撼,岸边的沼泽渐渐映入眼帘,得知内格罗河河水因富含腐殖质。分析内格罗喝水含腐殖质但泥沙含量少的原因,地个是对少桥做一个合理解释,第三是是否在该地拓展旅游观光业,请表明态度说明理由。咱们大家可以看一下,这个腐殖质大家在哪听说过?你应该在讲东北平原的时候听到过,为什么东北这个地方土壤肥沃呢?东北地方腐殖质深厚,东北那个地方人们开发的少,而且主要是落叶林。既然它是热带雨林地区,而且是迟到地区,首先这个地方植被茂密,植被茂密枯枝落叶比较多。上游流经沼泽地区有利于腐殖质的形成,枯枝落叶在这里发酵,该地人口稀少对森林植被破坏少水土流失少,所以河流腐殖质含量高含沙少。这块提到该地区人口稀疏,我们说一下人口稀疏是怎么回事,这个地方人口稀疏是不是人类活动较少?这时候陷入一个矛盾,这地方本来腐殖质就丰富,为什么河流含沙比较少?我们给大家解释一下,主要原因就是植被覆盖率好,人类影响活动少,植被覆盖率好,所以河流含沙量少,上面说腐殖质比较多,下面说表现比较多,原因就是河流的含沙量比较好,水土流失比较少,这结合一下东北地区的腐殖质原因就可以。东北也是人类影响比较少落叶比较多,东北也有很多沼泽,东北的河流腐殖质也不一定特别多。 接着再往下看第二问,河上很少有桥做一个解释。你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解释,第一个是需求。我不知道大家记不记得,如果你们老师在讲人口分布的时候,应该会讲过这样一个问题,巴西这个地方人口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和巴西高原上,亚马逊平原上比较少,原因就是人比较少,因为气候不适合人居住。在讲港口的时候我们也提到这样的问题,亚马逊河航运条件太好了,河流宽水位深季节变化小,但是为什么没有港口?主要原因也是这个地方由于热带雨林气候,这湿热不适合人类居住,所以没有这个需求。人口少交通需求量就少,该地区的经过欠发达,缺少修建桥梁的资金和技术,做一个是热带雨林保护问题。热带雨林保护一定会重点给但是讲,现在巴西热带雨林萎缩特别严重。我主要从这几个方面来理解,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这个地方不适合人类居住,没有这样的需求,再一个是沼泽众多气候恶劣,修建桥成本比较大,也可能处于环保的角度考虑。 再来看你是否赞同该地区开展旅游业,大家可以看一下,如果你赞同就是可以,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相关产业发展提高居民收入。如果不同意的话,主要就从环保角度来说,这个地方热带雨林气候,大规模发展的话肯定会造成这地方生态环境的破坏,再一个这个地方发展起来成本比较高,毕竟基础设施比较落后。这一问咱们总结一下,只要是开放式的题,支持就促进经济发展等等,答不支持,就从生态环境保护的角度来答,把不利条件说出来就行。 【真题】 37.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4分) 为建设生态文明,我国大力开发风能等清洁能源。风电建设成本高于煤电、水电。2009年5月,甘肃酒泉有“陆上三峡”之称的1000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建设项目获国家批准,其中的80%集中在被称为“世界风库”的瓜州县。图7示意瓜州等地年大风(≥ 8级)日数。 (1)分别与煤炭、水能相比,指出开发风能的优势。(6分) 答案:风能与煤炭相比:煤炭开采需要开挖土层,会产生粉尘以及固体废弃物污染,且安全事故多发。风能属于清洁能源,对生态环境影响较小,污染较少,理论上可以实现持续发展,生产安全性较高(3分)。 风能与水能相比:水能开发过程中会涉及到移民搬迁,库区水体淹没耕地等问题,对自然环境和居民生活会产生较大影响,风能开发对环境产生的影响较小(3分)。 (2)说明瓜州建设大型风电场有利的自然条件。(6分) 答案:瓜州发展大型风电场的有利自然条件包括:与周边地区相比年大风日数多,风力资源更为充足(3分);不处在沙漠戈壁之中,利于设备的建设与维护(3分)。 (3)分析瓜州建设大型风电场的不利区位条件。(8分) 答案:瓜州发展大型风电场的不利区位条件包括:与水电和火电相比,风力发电成本较高,市场竞争力较低(2分);距离经济发达地区较远,远离市场,长距离输变电成本高,损耗大(2分); (4)为保障电网的稳定性,还规划在瓜州建设规模较大的热电站作为调节电站。试解释为大型风电场配建调节电站的原因。(4分) 答案:风能的季节变化和日变化较大,发电量与电压不稳定,需要热电站来进行调节(2分);热电站发电量季节变化小,供电稳定(2分)。 【王迪老师解析】 再来看37题,这个题考的比较简单,考的是常规能源的问题。主要对比一下新能源和传统能源优势条件有哪些。为建设生态文明,我国大力开发风能等清洁能源,风电建设成本高于煤电、水电,2009年,甘肃九泉有陆上三峡之称的1000万千万级风电基地建设项目获国家批准,其中80%的集中在被称号委员世界风库的瓜州县。我们看第一位,分别与煤炭、水能相比,指出开发风能的优势。第一个跟煤炭相比,煤是少一点少一点,它是不可再生资源,风是可再生的,煤炭资源还污染大气非常严重,风是属于绿色清洁能源,煤炭在开采过程中还发生矿难事故等等,开采难度也比较大,而且开采完毕的废渣也会有污染,风电建一个风帆就可以了。我相信理科生答的话也可以答出来。风能和水能相比的话,你建水库可能就要淹没耕地,还会造成三峡移民的问题。风力发电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是比较小的,水库对生态环境影响比较大,我讲课提出一个东西是水库病,这个地方建成一个水电站的话,这地方的河流就由原来的活水变成了死水,河水流动性变成差距,河水的质量也会下降,水电对河流的影响是比较大的,对下游三角洲的影响也会比较大,而风能对开发的影响比较小,大家可以看这,三峡防洪、灌溉、养殖、航运、旅游,接下来你就要考虑水电站建成之后有哪些弊端,长江三角洲泥沙冲击量就会减小,三角洲萎缩加快,水质就会变差,还会造成海水导管,地下水变成咸水,上游地区河流的自定能力变差,水质也会变差,这个我建议你去思考一下。 再来看瓜州建设大型风电占的有利条件,第一个是风多,你说怎么看出来的?这个材料中直接看可能并不是特别多,这边给了你68.5% 的大风天气,这地方有利于建就是大风天气较多。接下来看风力资源更为充足,这个地方人口比较少地广人稀,土地价格也应该更低,一些,再一个是不处于沙漠戈壁之中,有利于设备维护,在沙漠中情况恶劣一些,所以也会出现一些问题。所以我们说利于设备的建设和维护,这主要是可行性的问题。之前还考过在这个地方建太阳能发电站,也是庆典更多光照资源更丰富,地广人稀更有利于开发。 瓜州建立这个风电占的不利条件,其实自然条件的话咱们刚才已经说过了,这自然条件还比较好,第一个与水电火电相比,风力发电成本较高,因为风不稳定,今天有明天没有。新疆这个地方毕竟距离经济发达地区较远,自身电量需求并不是大。电信虽然它导电也是有电阻的,长距离运输的话,耗电量就会更大一些,可能原来是300度电,到那可能就变成150度电了,第一个是成本较高,市场稳定性较差,再一个是市场竞争力差,市场距离远耗电量大。 我们看一下第四问,为保障电网的稳定性,还规划在瓜州建设规模较大的热电站作为调节电站,解释一下大型风电配件调节电站的原因。风能和季节变化和日变化较大,发电量和电压就不稳定,需要热电站来调节,热电站发亮两季节变化小供电稳定。风力发电不稳定为什么要建热电站?说明它更稳定一些。在这希望大家一定要去做对比。 【真题】 42.[地理——选修3:旅游地理] 香榧是一种名贵干果,因其原产区和主产区在浙江诸暨东北部的枫桥地区(位置见图10),又称枫桥香榧。这里打造香榧森林公园,每年夏季以举办“香榧节”为契机,吸引杭州、绍兴、宁波等城市的游客。 分析枫桥地区借香榧发展旅游业,把客源地定位在周边城市的主要原因。 答案:枫桥地区具有香榧等生物及山地景观,与周边地区具有不同的旅游景观资源,旅游吸引力大;周边地区经济发达,旅游市场丰富;周边地区与枫桥地区的旅游市场距离较近;枫桥地区地形较为崎岖适合公路交通;周边经济发达,生活水平较高,私家车较多,利于近距离出行。 【王迪老师解析】 选修42题,很多地方都不选旅游地理,分析枫桥地区发展绿叶也,把客流定位在周边城市的原因,这东西是名贵的干果,主产区主要在这,每年是浙江绍兴宁波的游客,首先第一个问题,为什么是周围?如果太远的话,这个东西成本是比较高,本来名贵干果价格本身就不低,再往远运就更贵了。它和周围旅游地区有不同的资源,旅游一定是捕捉游客的猎奇心理,再一个是周边地区经济发达,这叫市场消费能力,这个是名贵干果,看杭州、绍兴、宁波都是比较发达的地方,消费能力比较强。这个地区地形比较崎岖,这个应该是在2011年的时候,新课标二卷曾经考过,上海周边自驾游特别火问你原因是什么,跟这题答案差不多,基本就是那道题的翻版。一个是市场距离近,同时人们收入较高,所以私家车较多,这样就提供了一个可能性,旅游地理这块不多说,因为很多城市很多学校不选。 再来看一下自然灾害,说河南省按水文气象特点分成五区,(题目),在这里面大家注意,如果让你概括分布特征,一定要先说总体的再说个体,哪严重哪轻再单说。河南省基本到处都有水旱灾害,河南省旱灾普通存在分布广泛,接下来在这里面你会发现一个问题,是由南向北递增的,北边旱灾多余南边,北方旱灾多余水灾,而南方水灾是多余旱灾的,其实道理很简单,就是因为南方降水更多一些。接下来解释原因的话就是我们国家夏季风。总结一下文字的话,河南省位于我国东部季风去,降水的季节年际变化大,所以水旱灾害普遍存在,北方地区降水量比南方少,南方水灾多于旱灾。 【真题】 43.[地理——选修5:自然灾害与防治](10分) 河南省按水文气象特点可分为5区。图11示意河南省各水文气象区1450~1979年水旱灾害年数。 概括河南省1450~1979年水旱灾害空间分布特征,并解释原因。 答案:水旱灾害在河南省普遍存在,分布广泛;从南向北递增;北方旱灾多于水灾,南方水灾多于旱灾。 河南省位于我国东部季风区,降水的季节、年际变化大,所以水旱灾害普遍存在;北方地区降水量比南方少,变率更大,所以水旱灾害从南向北递增,北方旱灾多于水灾,南方水灾多于旱灾。 【王迪老师解析】 最后一道题,长江刀鱼,每年春天从长久进入长久干馏,直流以及通江湖泊湿地产卵、孵化。长江流域的水利工程等开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再一个是围湖造田生存空间变小,还有是过渡捕捞,我们有几个保护措施,第一个是退耕还湖,休渔期这个大家都能答上来,建立自然保护区。你只要顺着题意分析就可以了。 最后跟大家说一下,如果有高二的同学,接下来地理应该怎么复习?首先要对自己进行一个剖析,基本上大家问题最大的是自然地理,如果大家觉得难的话很正常,一定要先把自然地理学好,你花多长时间去学自然地理都不为过。我建议大家,大家可以把区域地理东西放一放,地球运动可以看看,吸入新课标二卷,基本上接近6年没有考地心运动了,今年无论是三卷还是二卷都没有考到,自转少研究一点,主要研究公转,因为公转会影响季节宾馆。接下来大气建议大家重点去留意一下,大气这块一定要认真去看,地质岩层这块,这个岩石那个岩石不建议大家去看,人文地理就不跟大家多说了,自然地理这块大家再看一下差异性,差异性也是最愿意考的问题,如果真的想学好地理,我给大家的建议是通过地图册来学习,你看图的时候有感觉,才能把复杂的知识点理解好背好,如果你真的想更多了解的话,大家可以在新东方在线搜索我或其他老师的课程。 以上就是新东方在线王迪老师关于2016高考新课标3卷(丙卷)地理试题解析,新东方在线将持续为大家带来2016高考其他试题的解析,敬请关注!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