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一轮复习鲁教版(山东专用):阶段质量检测(十)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届一轮复习鲁教版(山东专用):阶段质量检测(十)

阶段质量检测(十)‎ ‎(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2小题,共44分)‎ ‎(2019·河南濮阳一模)爱尔兰岛是不列颠群岛中面积较大的岛屿之一,有“绿宝石岛”之称。岛上河网密布,多湖沼;中部平原面积广,边缘为山地,最高点为西南部的卡朗图厄尔山,海拔1 041米;海岸线曲折,岛屿西海岸有许多深入内陆的海湾。下图示意爱尔兰岛地理位置。据此完成1~3题。‎ ‎1.该岛屿上河流的主要水文特征是(  )‎ A.以冰川融水补给为主,凌汛频发 B.流域内植被稀少,河流含沙量大 C.纬度位置高,河流结冰期长 D.降水季节变化小,河流流量稳定 ‎2.该岛屿被称为“绿宝石岛”,其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地形   B.光照  ‎ C.水分   D.土壤 ‎3.岛屿西岸有许多深入内陆的海湾的主要原因是(  )‎ A.地壳运动活跃,地形破碎 B.风大浪高,海水侵蚀强烈 C.河流落差大,下蚀作用显著 D.石灰岩发育,风化作用强 ‎1.D 2.C 3.B [第1题,爱尔兰岛位于西风带内,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受其影响,河流不结冰,由于降水季节变化小,河流流量稳定;岛上植被茂密,河流含沙量小。第2题,爱尔兰岛降水丰富且季节分配均匀,而岛上植被茂密、河网密布、多湖沼,使该岛屿被称为“绿宝石岛”。第3题,该岛受西风影响大,由于海边风大浪高,海水侵蚀强烈,形成诸多海湾。这里地处板块内部,地壳运动不活跃;岛内山地海拔不高而河流落差不大。]‎ ‎(2019·江西一模)顿河因前苏联作家肖洛霍夫的《静静的顿河》而被世人所熟悉。读顿河流域示意图,回答4~5题。‎ ‎4.下图所示河流流量曲线与沃罗涅日水文站测得的河流流量变化相似的是(  )‎ A.①    B.②   ‎ C.③    D.④‎ ‎5.与“静静的顿河”密切相关的水文特征是(  )‎ ‎①流量较小且较稳定 ②流经平原,流速较缓 ③结冰期长,结冰后河面平静 ④含沙量小,水质洁净 A.①② B.①③ ‎ C.③④ D.②④‎ ‎4.D 5.A [第4题,沃罗涅日水文站主要测得的是该水文站上游河流水文特征的变化。该水文站上游的顿河流域纬度高,且该地主要位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区,全年降水较少,主要依靠积雪融水补给河流,因此该河流在春季时由于大量积雪融化导致春汛,④河流曲线符合沃罗涅日水文站测得的河流流量变化,故D项正确。第5题,从图中经纬度可知,顿河主要位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区,全年降水少,河流流量小,流量季节变化小,①正确;顿河主要流经西西伯利亚平原,流速慢,水流平缓,故称“静静的顿河”,②正确;顿河结冰期较长,含沙量较小,但题干“静静的”主要指河水流动声音小,结冰期、含沙量与其无关,③④‎ 错误。]‎ ‎(2019·福建三明检测)冰间湖指的是极地在达到结冰温度的天气条件下,仍长期或较长时间保持无冰或仅被薄冰覆盖的冰间水域。冰间湖主要由于热力因素(气温、暖流等)造成海冰融化或动力因素(风、洋流等)疏散薄冰而形成。楚科奇海阿拉斯加沿岸海域,每年冬季都会出现几个冰间湖。图Ⅰ示意楚科奇海等深线及地理位置,图Ⅱ示意多个冰间湖附近风向统计图。读图,完成6~8题。‎ 图Ⅰ            图Ⅱ ‎6.楚科奇海冰间湖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A.盛行北风吹散薄冰 B.太阳辐射强烈增温 C.楚科奇海夏季高温 D.白令海峡暖流增温 ‎7.在盛行东北风作用下形成的冰间湖最可能位于(  )‎ A.甲地沿岸 B.乙地沿岸 C.丙地沿岸 D.丁地沿岸 ‎8.冰间湖的形成(  )‎ A.利于植物生长 B.方便海鸟捕食 C.升高海水盐度 D.增大冬夏温差 ‎6.D 7.C 8.B [第6题,根据图示信息可知,该地盛行东北风,A项错误;楚科奇海纬度高,冰间湖形成于冬季,不可能太阳辐射强烈,夏季也不可能高温,B、C两项错误;白令海峡附近有阿拉斯加暖流增温,促进了冰间湖的发育,故D项正确。第7题,据图可知,丙地沿岸位于盛行东北风的背风海岸,有曲折的海湾,可能会有回旋回水,在动力作用下可能形成冰间湖,故C项正确。第8题,该地纬度高且冰间湖形成于冬季,此时植物基本不再生长,但此时流动的湖水方便海鸟捕食;对海水盐度起稀释作用,减小了冬夏温差,故B项正确。]‎ ‎(2019·福建质检)图Ⅰ为南非某省重大水库的蓄水量占总库容比重的变化曲线图,图Ⅱ为南非区域图。据此完成9~10题。‎ 图Ⅰ 图Ⅱ ‎9.图Ⅰ所示的水库,可能位于图Ⅱ中的(  )‎ A.甲省 B.乙省 ‎ C.丙省 D.丁省 ‎10.2014年以来,该省多处水库出现与图Ⅰ所示蓄水量相似的变化趋势,最有可能的原因是(  )‎ A.气候异常,降水大幅减少 B.蒸发加强,水分大量丧失 C.经济发展,淡水需求增多 D.管理混乱,淡水浪费严重 ‎9.D 10.A [第9题,图示蓄水量占总库容比重7月(南半球冬季)多、1月(南半球夏季)少,说明该地7月降水多、1月降水少,结合图示位置,可判断只有丁省有地中海气候分布,冬季降水多而水库蓄水量占总库容比重大,则可能是丁省。第10题,图示2014年以来水库蓄水量基本小于总库容,特别是2017年只占20%左右,如此大规模、较长时间的蓄水量减少,只能是气候异常导致的降水大幅减少所致,故A正确。]‎ ‎(2019·福建质检)将各类食物产量折算成人类生存所需三大营养成分(热量、蛋白质和脂肪)的数量,用于研究我国食物供给和可供养人口数量的相关性,对保障食物营养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下表示意我国三大生态系统、净进口食物供给数量和根据小康水平标准换算成的可供养人口数量。据此完成11~13题。‎ 热量(1012千卡)‎ 蛋白质(万吨)‎ 脂肪(万吨)‎ 甲 ‎1 401.8‎ ‎4 355‎ ‎1 792‎ 乙 ‎30.9‎ ‎281‎ ‎208‎ 丙 ‎47.1‎ ‎764‎ ‎123‎ 净进口食物 ‎121‎ ‎662‎ ‎564‎ 合计可供养人口数量 ‎20.57亿人 ‎22.84亿人 ‎12.14亿人 ‎11.表中甲、乙、丙三大生态系统分别是(  )‎ A.草地、农田、水域 B.农田、水域、草地 C.农田、草地、水域 D.水域、草地、农田 ‎12.我国各类食物提供的热量和蛋白质总量大,但仍大量进口,是因为(  )‎ A.饮食习惯的影响大 B.食物需求的多样化 C.绿色食物需求量增大 D.人口数量大幅增长 ‎13.在合理利用我国有限的土地资源的前提下,为保障食物营养供给可采取的措施是(  )‎ A.挖掘湿地潜力,提高水域的生产力 B.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农产品加工业 C.保护我国耕地资源,提高粮食单位面积产量 D.提高牲畜养殖技术,适度增加油料作物种植 ‎11.C 12.B 13.D [第11题,表中数据显示甲的各项数量都最大,表明各类食物产量大,应为农田;乙的脂肪较高,符合畜产品食物特点,为草地;丙的蛋白质较高,符合鱼虾食物特点,为水域。第12题,“总量大,但仍大量进口”,说明总产量基本能满足需求,但某些品种不能满足需求而进口,则B正确。第13题,表中数据显示,各类食物提供的脂肪可供养人口数量最少,热量和蛋白质可供养人口数量多,则应提高脂肪类食物的生产比重;故D正确。]‎ ‎(2019·江西联考)义乌市是著名的国际商贸之都,目前外来人口约占常住人口的37%。宁波—舟山港是义乌市对外贸易的便捷出海口。读图,完成14~15题。‎ ‎14.下列关于义乌市吸引人口迁入的主要的社会经济原因不正确的是(  )‎ A.服务设施完善,生活水平高 B.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宜人 C.就业岗位多,经济收入高 D.商品集散地,商贸发达 ‎15.从宁波—舟山港出口到亚丁湾的商品,如不考虑商品的时效性,‎ 应该选择的最佳运输季节是(  )‎ A.春季 B.夏季 ‎ C.秋季 D.冬季 ‎14.B 15.D [第14题,义乌市吸引人口迁入,主要社会经济原因是服务设施完善,生活水平高,A项正确;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宜人是自然因素,B项不正确;就业岗位多,经济收入高,C项正确;商品集散地,商贸发达,D项正确。故B项符合题意。第15题,从宁波—舟山港出口到亚丁湾的商品,如不考虑商品的时效性,应该选择的运输方式是海运。最佳运输季节是冬季,顺风顺水航行,节省时间和燃料,D项正确。夏季逆风逆水,春季、秋季风向不明显,A、B、C三项错误。]‎ ‎(2019·福建质检)“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中的“栈道”是指褒斜古道。此道始建于殷周,是古代关中通往汉中、蜀地最著名的交通要道,也是中国最早在悬崖峭壁上开凿的道路之一。东汉永平年间,工匠采用“火焚水激”法在此道上开凿穿山隧洞。下图示意褒斜古道线路。据此完成16~18题。‎ ‎16.与“火焚水激”法相似的外力作用是(  )‎ A.风化作用 B.侵蚀作用 C.搬运作用 D.堆积作用 ‎17.在甲地修路时,古人采取的对策是(  )‎ A.沿河成路 B.陡峻盘旋 C.岭横越垭 D.险绝而栈 ‎18.古代褒斜道修通的地理意义是(  )‎ A.乙地发展为区域经济文化中心 B.方便成都与长安间的钱粮运输 C.连接了八百里秦川与四川盆地 D.增加通往汉中的交通运输方式 ‎16.A 17.C 18.B [第16题,“火焚水激”法就是先用火烧石,待石温很高时用凉水激冲,岩石因热胀冷缩而裂开。这种在温度变化下岩石产生裂隙,并形成松散物的作用属于风化作用。第17题,图示甲地两侧的河流流向不同,则甲地附近应该是分水岭,且分水岭走向基本与古道垂直;则甲地交通线直接穿越山岭,为了减低工程难度,必然要穿过地势低处,即鞍部或垭口,则对策是岭横越垭。注意图中甲处并无栈道、隧道遗迹,则不可能是险绝而栈;在甲地穿越山岭,也不会是沿河成路。第18题,由“古代关中通往汉中、蜀地最著名的交通要道”,以及关中主要位于秦岭以北的渭河流域,可知修建栈道可以连接八百里秦川与四川盆地,但更重要的意义在于方便成都与长安间钱粮运输,故B正确。]‎ ‎(2019·四川成都模拟)2016年11月30日,中国“二十四节气”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下图为我国华北平原某地(甲地)和长江中下游平原某地(乙地)二十四节气的平均日照时间图。读图完成19~20题。‎ ‎19.立秋日(8月8日前后)乙地日照时数大于甲地的主要原因是(  )‎ A.降水量少 B.白昼时间长 C.太阳高度大 D.海拔低 ‎20.下列节气中,甲地气温最高的是(  )‎ A.立夏 B.夏至 ‎ C.大暑 D.处暑 ‎19.A 20.C [第19题,由材料可知,乙地位于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在立秋日(8月8日前后)正值伏旱季节,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降水少,天气晴朗,所以日照时数较长;立秋时季风雨带在华北地区尚未南退,位于华北平原的甲地阴雨天气多,所以日照时数较短。第20题,根据夏至日为6月22日前后,可推知立夏在5月5‎ 日前后,立夏时太阳直射点还在向北移动,尚未到达北回归线,我国华北平原随着太阳高度的变大和白昼时间的变长,气温还在继续上升;夏至日华北地区的正午太阳高度和昼长虽然达到了最大值,但是从吸收太阳辐射到大气增温中间要经过吸收太阳辐射使地表增温和地面辐射使大气增温两个环节,这两个环节都需要经过一定的时间,所以华北平原从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值到气温最高值还要经过一段时间,华北地区气温最高值出现的时间不是夏至日,而是大暑(7月22日前后);处暑在8月23日前后,此时华北平原正午太阳高度和昼长都有较大程度减小,地表获得的热量也在减少,气温已经开始下降。]‎ ‎(2019·湖南长沙考前训练)读台湾海峡及附近海域不同时间海水温度等值线分布图,回答21~22题。‎ ‎21.造成台湾海峡2007年和2008年同期海水温度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纬度、陆地轮廓 B.大气环流、洋流 C.纬度、大气环流 D.洋流、陆地轮廓 ‎22.台湾有“东方盐库”的美誉,与台湾西南部盐场形成有关的要素是(  )‎ ‎①东南信风的背风坡 ②沿海地势低平,沙滩广布 ‎ ‎③气温高,蒸发旺盛 ④晴天多,降水少 A.①②③ B.①②④ ‎ C.①③④ D.②③④‎ ‎21.B 22.D [第21题,2008年同期台湾海峡海水温度低于2007年,主要原因是冬季风势力较强,并造成南下的沿岸洋流势力较强。冬季风属于大气环流中的季风环流,B项正确。第22题,台湾西南部盐场位于东南季风的背风坡,①错误;沿海地势低平、沙滩广布,为海盐晒制提供了场所,②正确;纬度较低,气温高,蒸发旺盛;③正确;因处于背风坡,降水少,晴天多,利于海盐晒制,④正确。]‎ 二、综合题(56分)‎ ‎23.(2019·广东汕头一模)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16分)‎ 油橄榄是亚热带常绿乔木,喜温畏寒、喜光怕渍涝,通常在5、6月份开花,花期后6到8个月进入橄榄成熟收获期。果实可榨油,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橄榄采摘沿用古老的手工方式,因为成熟的橄榄在受到撞击等伤害后易发酵,将影响橄榄油的质量。‎ 突尼斯种植橄榄的历史悠久,主要分布在中部和南部,近年来,由于连续数年出现旱情,该国的橄榄生产遭受严重打击。该国的斯法克斯市,虽然年降雨量小于200毫米,却拥有1 500多万株橄榄树,他们采用公元前8世纪流传下来的种植方式,树与树之间的距离间隔达到24米,生长着数万株据称是世界上最大的橄榄树,产量和品质都领先于全国、全国九座 瓶装橄榄油厂中,斯法克斯就占了五家,是一座真正的“橄榄城”。‎ ‎(1)说明突尼斯橄榄种植条件比意大利优越的气候原因。(6分)‎ ‎(2)简析斯法克斯运用传统种植方法,橄榄产量和品质都很高的原因。(2分)‎ ‎(3)分析斯法克斯被称为“橄榄城”的社会经济原因。(4分)‎ ‎(4)请为突尼斯的橄榄产业进一步发展提出可行性建议。(4分)‎ 解析 第(1)题,根据材料,橄榄生活习性是喜温畏寒、喜光怕渍涝。与意大利相比,突尼斯纬度较低,热量条件较好。冬季受冷空气的影响小,冻害少。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的时间较长,晴天多,光照条件较好。昼夜温差较大,营养物质的积累多。降水较少,不易渍涝。收获期晴天较多,利于采摘。第(2)题,传统方法是橄榄树的间距大,树与树之间的距离间隔达到24米。便于根系伸展吸收水分和养分。利于光照,昼夜温差大,橄榄产量和品质都很高。第(3)题,被称为“橄榄城”的社会经济原因,主要从历史、产量、采摘方法、品质、劳动力等方面分析。斯法克斯油橄榄种植历史悠久,种植面积大,橄榄产量高。橄榄油产量占全国的比重大。手工采摘及橄榄油加工,产品质量好。有大量人口从事与橄榄产业相关的工作。第(4)题,突尼斯的橄榄产业进一步发展,主要从技术、品种、基础设施、宣传、营销方面考虑。需要加强技术投入,培育耐旱品种。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提高加工技术,提升橄榄油的品质。加强宣传,注重品牌建设。加强营销,扩大国际市场。‎ 答案 (1)与意大利相比,突尼斯纬度较低,热量条件较好;冬季受冷空气的影响小,冻害少;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的时间较长,晴天多,光照条件较好;昼夜温差较大。营养物质的积累多;降水较少,不易渍涝;收获期晴天较多,利于采摘。‎ ‎(2)传统方法是橄榄树的间距大,便于根系伸展,吸收水分和养分;利于光照。‎ ‎(3)油橄榄种植历史悠久;种植面积大,橄榄产量高;橄榄油产量占全国的比重大;手工采摘及橄榄油加工,有大量人口从事与橄榄产业相关的工作。‎ ‎(4)加强技术投入,培育耐旱品种;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提高加工技术,提升橄榄油的品质;加强宣传,注重品牌建设;加强营销,扩大国际市场。‎ ‎24.(2019·福建厦门一模)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12分)‎ 美国佛罗里达半岛南部地势低洼,由于生境条件不同,分布着不同类型的沼泽(下图)。每年6~10月,奥基乔比湖水溢出,并通过克拉莎草沼泽缓慢注入海洋。18世纪前,克拉莎草沼泽的先民仅在出露水面的小块高地上耕作。甘蔗生长需年积温5 500~8 500,需水量大却怕涝。20世纪初,奥基乔比湖以南地区种植了4 000公顷的甘蔗,收获期为11月到次年4月。为了种植甘蔗,当地抽取沼泽水,并切断湖水与沼泽地的联系。此后,克拉莎草沼泽生境发生明显变化,导致红树林适生范围向陆地方向扩张。1996年,美国国会通过法案限制克拉莎草沼泽地区甘蔗种植。‎ ‎(1)说明18世纪前克拉莎草沼泽地区种植业只出现在小块高地的原因。(2分)‎ ‎(2)分析与湖泊以北地区相比,奥基乔比湖以南地区种植甘蔗的有利自然条件。(4分)‎ ‎(3)分析甘蔗种植后,克拉莎草沼泽水量和水质的变化特点及原因。(3分)‎ ‎(4)分析克拉莎草沼泽水量变化导致红树林适生范围扩张的原因。(3分)‎ 解析 第(1)题,18世纪前,克拉莎草沼泽地区人口稀少,农产品需求量小;高地处因地势较高,雨季不易被淹没,故种植业仅出现在小块高地。第(2)题,甘蔗喜欢高温多雨环境。与湖泊以北地区相比,奥基乔比湖以南地区种植甘蔗的优势主要体现在光热、土壤等方面。奥基乔比湖以南地区纬度较低,光热较充足;受湖泊调节,冬季不易遭受冷害;土壤较肥沃。第(3)题,种植甘蔗需要大量的水资源,会导致沼泽补给水资源减少,水量减少导致水体自净能力下降;农药与化肥的施用,造成水体污染,最终克拉莎草沼泽水量减少,水质变差。第(4)题,克拉莎草沼泽水量变化是指其水量减少,会导致沼泽南部地下水位下降,海水入侵,水体和土壤含盐量升高,该环境变得适合红树林繁殖,从而促使红树林适生范围向陆地延伸。‎ 答案 (1)地势较高,雨季不易被淹没;人口稀少,农产品需求量小。‎ ‎(2)纬度较低,光热较充足;受奥基乔比湖调节,冬季不易遭受冷害;以草本沼泽为主,‎ 土壤较肥沃。‎ ‎(3)水量减少,水质变差。沼泽补给水源减少,甘蔗生长过程耗水量大,导致水量减少,水体自净能力下降;农药与化肥的施用,造成水体污染。‎ ‎(4)水量减少,导致沼泽南部地下水位下降,海水入侵,水体和土壤含盐量升高,红树林适生范围向陆地延伸。‎ ‎25.阅读图文材料,完成问题。(18分)‎ 云南元阳(图甲)哈尼梯田主要种植水稻,总面积约100万亩,全部镶嵌在海拔600~2 000米之间的山坡上,具有“森林村寨—梯田—河流”的垂直景观结构(图乙),2013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吸引许多国内外游客。‎ 当地的生产生活顺应自然规律:重视对森林的保护,仅允许在人工林放牧及间伐取材(对过密的林木进行疏化采伐,并留下一定高度的带芽树桩);同时梯田长年泡水且利用雨季雨水冲洗地表污物入田实现自然施肥。‎ 图甲 图乙 ‎(1)阐述水田参与的水循环过程。(4分)‎ ‎(2)分析当地雨季实施自然施肥的原因。(6分)‎ ‎(3)分析间伐对涵养水源的有利影响。(4分)‎ ‎(4)随着人口的增加,当地水资源利用变得紧张。为节约用水,有人建议改水田为旱地,但遭到反对。请说明理由。(4分)‎ 解析 第(1)题,可从水循环的关键环节(蒸发、水汽输送、降水、径流与下渗)角度分析。第(2)题,“利用雨季雨水冲洗地表污物入田实现自然施肥”,说明肥料来自地表污物;再结合图中梯田上游有森林、村寨等信息,即可回答。第(3)题,间伐是对“过密的林木”砍伐,可增大通风采光,利于林木生长;“留下一定高度的带芽树桩”可减少对根系的破坏,则仍具有涵养水源能力。第(4)题,注意观点是“反对”‎ ‎,可从原有水田的作用,以及解决水资源不足两方面分析。‎ 答案 (1)(当地地处热带)水田长年泡水,(低海拔水田)蒸发、蒸腾旺盛;大量水蒸气沿山坡(峡谷)上升,在高海拔地区形成降水;降水落到地面形成地表和地下径流,并逐级灌溉(补给)水田;水田滞留水流增加下渗,补给地下径流;(水田多余的水)最终汇入江河。‎ ‎(2)当地雨季(夏季)高温多雨,为水稻的生长旺季,对肥料需求量大;高山森林区枯枝落叶、牲畜粪便积累丰富,村寨生活污水、有机废物排放量大;经雨水冲洗,形成肥沃水流,汇入梯田满足水稻生长需要。‎ ‎(3)间伐可以疏化过密林木,增加林木通风采光,有利林木生长,提高涵养水源功能;间伐后的根系保存完好,带芽树桩还能萌发新枝,仍具有涵养水源能力。‎ ‎(4)改水田为旱地,将减少当地水域面积,减少蒸发、蒸腾水量,气候变得更加干旱,加剧用水矛盾;破坏梯田景观,减少旅游收入;可以通过节约用水、建设水塘等储水设施等方法,满足用水。(答对2点即可)‎ ‎26.(2019·重庆调研)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0分)‎ 材料一 儋州市地处海南岛西北部,该市夏无酷暑,冬无严寒,日照充足,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23.5℃,年均降雨量1 815 mm。‎ 材料二 海花岛(建造中)位于儋州市排浦港与洋浦港之间的海湾区域(见左下图),距离海岸600米左右,总跨度约6.8千米,由三个独立的离岸式岛屿组成,规划填海面积约8平方千米,规划平面形态为盛开在海中的三朵花(见右下图),故取名为海花岛。‎ ‎(1)说明儋州市夏无酷暑的原因。(3分)‎ ‎(2)分析在海花岛项目处填海造陆的有利自然条件。(3分)‎ ‎(3)推测海花岛工程对自然环境可能造成的不利影响。(4分)‎ 解析 第(1)题,主要分析海陆位置、大气环流等对当地夏季气温的影响。第(2)题,主要分析填海造陆海域的自然地理特征。海水越浅、风浪越小,越有利于填海造陆。第(3)题,主要分析海花岛工程中的填海造陆对水域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如使滩涂湿地面积减少,改变了原有的海水流动,海水净化能力减弱,生物生存空间减少等。‎ 答案  (1)受海洋影响大,夏季升温较慢;夏季降水多,大气对太阳辐射具有削弱作用,使气温不会太高;(海岛)多风,利于降温。‎ ‎(2)位于北部湾大陆架,离海岸近,海水浅;位于海南岛西部,受台风影响小;位于海湾区域,风浪小。‎ ‎(3)改变近岸海水的流向和流速,导致近岸泥沙淤积;近岸海水的自净能力减弱,‎ 使近岸水质下降;破坏海洋生物的栖息环境,使海洋生物减少;天然湿地减少,海滩减少;水域环境污染加剧。(任答4点即可)‎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