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一轮复习人教版:必修1第3章地球上的大气第7讲气压带和风带学案Word版含答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一轮复习人教版:必修1第3章地球上的大气第7讲气压带和风带学案Word版含答案

第7讲 气压带和风带 ‎[最新考纲]‎ 全球气压带、风带分布、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 ‎[考纲解读]‎ ‎1.掌握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及季节移动规律,能够运用其分析全球气候类型的成因、分布和特点。(重点)‎ ‎2.识记北半球冬、夏季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而形成的气压中心;理解东亚、南亚季风的成因及影响。(难点)‎ ‎[思维导图]‎ 考点一 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 读气压带、风带分布,回忆以下知识。‎ ‎(1)写出下列气压带、风带的名称:‎ A赤道低气压带,B东北信风带,C副热带高气压带,D盛行西风带,E副极地低气压带,F极地东风带,G极地高气压带。‎ ‎(2)写出下列三圈环流的名称:‎ ‎①低纬环流,②中纬环流,③高纬环流。‎ ‎(3)气压带、风带的位置随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而移动。就北半球而言,与二分日相比,夏季气压带和风带位置偏北,冬季位置偏南。‎ ‎(4)全年在A控制下形成热带雨林气候,全年在D控制下大陆西岸地区形成温带海洋性气候。‎ ‎(5)夏季副热带高压控制,冬季西风带控制形成地中海气候;A、B交替控制形成热带草原气候。‎ 补充点拨 气压带、风带形成的根本原因是高低纬受热不均和地转偏向力。‎ ‎1.气压带、风带对降水的影响 气压带、风带对降水的影响,大多与气压带、风带的性质有关,如下所示:‎ ‎(1)赤道低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为气流上升区,降水多。‎ ‎(2)副热带高气压带、极地高气压带为气流下沉区,降水少。‎ ‎(3)极地东风由高纬吹向低纬,性质干燥;中纬西风由低纬吹向高纬,性质湿润。‎ ‎(4)受信风带影响的大陆西部和中部地区一般为晴朗干燥天气,受信风带影响的大陆东岸,降水则较多。‎ ‎2.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1)单一气压带、风带影响下形成的气候类型及其特征 气压带、风带 形成的气候类型 气候特征 常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 热带雨林气候 终年高温多雨 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或信风带控制 热带沙漠气候 全年炎热,干旱少雨 常年受极地高气压带控制 冰原气候 全年严寒,降水稀少 常年受西风带控制 温带海洋性气候 全年温和多雨 ‎(2)气压带和风带交替控制形成的气候类型及其特征 气压带、风带 形成的气候类型 气候特征 赤道低气压带 热带草原气候 高温多雨为湿季 信风带 高温少雨为干季 西风带 地中海气候 冬季温和多雨 副热带高气压带 夏季炎热干燥 ‎(2018·天津实验中学月考)下图中箭头表示空气运动的方向,据此回答1~2题。‎ ‎1.若该图为北半球三圈环流的一部分,且甲地纬度较乙地低,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该环流圈为高纬环流 B.该环流圈为低纬环流 C.甲地为副热带高气压带 D.乙地为赤道低气压带 ‎2.若该图为南半球三圈环流的一部分,且甲地纬度较乙地低,能正确表示丙处风带风向的是 ‎(  )‎ 答案 1.C 2.B ‎3.(2018·丹东质检)当我国各地白昼时间最短时,下列四幅图示气压带、风带分布正确的是 ‎(  )‎ 答案 C ‎(2018·九江调研)下图为“部分大气环流示意图”。读图完成4~5题。‎ ‎4.下列现象的形成与P气压带无关的是(  )‎ A.长江中下游地区七月份出现伏旱 B.地中海沿岸夏季炎热干燥 C.新疆地区早穿皮袄午穿纱 D.撒哈拉沙漠终年高温 ‎5.Q地降水的水汽主要来自(  )‎ A.暖湿的中纬西风 B.干冷的中纬西风 C.干冷的极地东风 D.冷湿的极地东风 答案 4.C 5.A 解析 第4题,读图可知,图中P位于30°N附近,盛行下沉气流,为副热带高气压带,长江中下游平原梅雨过后,在7月份受单一的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形成伏旱天气,A有关。地中海气候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交替控制,夏季炎热干燥,B有关。新疆地区早穿皮袄午穿纱,是由于昼夜温差大所致,C无关。撒哈拉沙漠地区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形成热带沙漠气候,D有关。故选C。第5题,读图可知,Q位于北纬60°附近,受盛行西风控制,西风从低纬吹来,暖而湿,随着气流的上升,凝结降水,故选A。‎ 下图中①②③④分别为二分二至日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6~7题。‎ ‎6.如果图中风带皆影响大陆西岸,那么最不可能形成温带海洋性气候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7.如果图示地区都位于大陆西岸,那么①②③④图中都有可能形成的气候类型是(  )‎ A.温带海洋性气候 B.地中海气候 C.热带沙漠气候 D.热带草原气候 答案 6.C 7.B 考情速查 命题揭秘 ‎2015·重庆文综,10‎ ‎2015·海南地理,1‎ ‎2014·福建文综,9~10‎ ‎2014·四川文综,14(2)‎ 该考点在高考试题中出现频率较高,常以经纬网区域图或气压带、风带示意图为背景,以选择题或非选择题形式考查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及其影响。‎ 考向 结合区域图考查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和对天气的影响 ‎(2013·新课标全国文综Ⅱ)雾是近地面大气层中出现大量微小水滴而形成的一种天气现象。当暖湿空气经过寒冷的下垫面时,就易形成雾。下图中,S市附近海域夏季多雾,并影响S市。据此完成1~2题。‎ ‎1.S市夏季常被雾笼罩,是因为(  )‎ A.降水较少 B.气温较高 C.风力较弱 D.光照较强 ‎2.夏季,S市主要受(  )‎ A.季风影响 B.西风带影响 C.低压控制 D.高压控制 答案 1.C 2.D 解析 S市位于30°N~40°N太平洋东岸,夏季由于气压带、风带北移,该地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多下沉气流,风力较弱,导致常被雾笼罩。‎ ‎3.(2014·四川文综)下图中M、N海域均是世界优良渔场。读图,回答下题。‎ 从大气环流对天气的影响分析,比较M、N两渔场捕捞作业的天气条件。‎ 答案 冬半年M渔场和N渔场都盛行西风,阴雨天气多,海面风浪大;夏半年N渔场仍盛行西风,而M渔场受副热带高压影响,多晴朗高温天气,海面风浪小。‎ 解析 图示为北大西洋(局部)及附近地区图,M是加那利寒流,N是北大西洋暖流。从M、N所处的位置看,M处在副热带高气压带与西风带交替控制区域,冬、夏季气候特点不同,N常年受西风带控制,在此基础上分析不同的天气状况下降水、风浪等对渔场捕捞作业的影响。‎ 见题知本 溯源归法 常见材料形式 常见设问形式 常用解题方法 区域图、文字材料 某地某季节受哪个气压带、风带控制;某季节天气现象的成因 据纬度确定气压带、风带;据天气现象推断大气运动状况 考点二 北半球气压中心与季风环流 读图1和图2,回答相关问题。‎ ‎(1)图1代表北半球的冬季,判断理由是陆地上形成高压,风从陆地吹向海洋。气压中心M是亚洲(蒙古—西伯利亚)高压,其切断了副极地低气压带。‎ ‎(2)图中季风D的成因与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有关。A、B、C的成因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3)结合图示和所学知识,填写下表。‎ ‎1月 ‎7月 东亚季风 A西北风 C东南风 南亚季风 B东北风 D西南风 成因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和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 ‎(4)图中A季风的性质是寒冷干燥,所经地区的气候特点是寒冷干燥。‎ 补充点拨 南亚夏季风形成的主要原因是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但仍然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的影响。‎ 东亚季风与南亚季风的比较 项目 东亚季风 南亚季风 季节 冬季 夏季 冬季 夏季 风向 西北风 东南风 东北风 西南风 源地 蒙古、西伯利亚 太平洋 蒙古、西伯利亚 ‎(亚欧大陆内部)‎ 印度洋 成因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及气压带、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 性质 寒冷干燥 温暖湿润 温暖干燥 高温高湿 比较 冬季风强于夏季风 夏季风强于冬季风 分布 我国东部、朝鲜半岛、日本等 印度半岛、中南半岛、我国西南等 气候类型 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 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有利影响 雨热同期 不利影响 低温、旱涝等灾害 旱涝灾害 拓展延伸 澳大利亚北部的风向及成因 ‎ ‎ ‎(1)1月份,澳大利亚北部盛行西北风,由北半球的东北风转向而成。‎ ‎(2)7月份,澳大利亚北部盛行东南风,属于东南信风。‎ ‎1.有关季风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是形成季风的重要因素 B.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是形成东亚季风的另一个原因 C.季风环流不属于大气环流 D.我国主要受西南季风的影响 答案 A 读“世界某区域1月和7月海平面气压(单位:hPa)和风向图”,①~⑥处的箭头表示风向,回答下题。‎ ‎2.从季风的形成原因看,与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有关的是(  )‎ A.①② B.②⑤ C.③⑤ D.③⑥‎ 答案 C 读“亚洲某月季风示意图”,完成3~4题。‎ ‎3.图示季节最有可能是北半球的(  )‎ A.春季 B.秋季 C.冬季 D.夏季 ‎4.甲风形成的原因是(  )‎ A.气压带、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 B.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 C.受信风带的控制 D.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 答案 3.D 4.A 考情速查 命题揭秘 ‎2015·重庆文综,1‎ ‎2015·安徽文综,27‎ ‎2014·安徽文综,31‎ 该考点是高考命题的主要内容之一,常结合区域自然现象或区域图表,以选择题或非选择题形式考查气压中心和季风的形成、性质及其影响等。‎ 考向一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引起的天气现象 ‎1.(2015·重庆文综)二十四节气是我国独有的农业物候历,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之一。寒露节气在每年公历10月8日左右。“露气寒冷,将凝结”是寒露时节的天气现象。可引起我国这种天气现象的气压系统是(  )‎ A.蒙古高压 B.印度低压 C.阿留申低压 D.夏威夷高压 答案 A 解析 寒露时节,我国大部分地区已进入秋季,北方冷空气势力渐强,处在冷高压控制之下。因此引起我国此时天气现象的气压系统是蒙古高压。‎ ‎2.(2015·安徽文综)下图为“世界某区域略图”。图示区域西部沿海地区降水丰富,主要是由于(  )‎ A.反气旋频繁过境 B.受沿岸寒流影响 C.东北季风受到地形抬升 D.西南季风带来丰沛水汽 答案 D 解析 从图中经纬度、海陆轮廓及特殊地理事物(如安达曼海、泰国湾等)信息判断出该区域主要位于东南亚地区,为热带季风气候。夏季,来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风水汽丰沛,受地形的抬升作用,西部沿海地区降水丰富。‎ 见题知本 溯源归法 常见材料形式 常见设问形式 常用解题方法 文字材料介绍某气候或天气现象 气候或天气现象形成的原因 根据位置确定气候类型、季风及风向 考向二 气压带、风带移动引起的季风现象 ‎3.(2015·海南地理)下图所示半岛夏季沿海地区气温可达46℃,内陆则高达49℃。读图,该半岛夏季干热的主要原因是(  )‎ A.沿岸暖流的增温作用 B.受干热的西北风影响 C.背风坡增温效应较强 D.受干热的西南风影响 答案 D 解析 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地位于北印度洋西岸,夏季盛行西南季风,风从非洲大陆吹向此地,其性质干热,受其影响,该半岛夏季气候干热。‎ 见题知本 溯源归法 常见材料形式 常见设问形式 常用解题方法 文字材料介绍某气候或天气现象 气候或天气现象形成的原因 根据位置确定气候类型、季风及风向 课时作业 ‎(2018·北京朝阳区月考)下图为“某月沿0°经线海平面平均气压分布图”。读图回答1~2题。‎ ‎1.上述“某月”是(  )‎ A.1月 B.4月 C.7月 D.10月 ‎2.该月份(  )‎ A.甲地盛行东北风 B.甲地盛行西南风 C.乙地的气候特征是炎热干燥 D.乙地的气候特征是高温多雨 答案 1.C 2.C 解析 第1题,结合图示信息知,南北半球副热带高气压带北移,为北半球夏季。第2题,甲地为南半球信风带,盛行东南风;乙地此时受北半球副热带高气压带影响,气候特征是炎热干燥。‎ ‎(2018·大庆月考)读“印度洋季风示意图”,回答3~4题。‎ ‎3.图中盛行风①的性质是(  )‎ A.暖湿 B.冷湿 C.热干 D.冷干 ‎4.与盛行风①形成原因无关的是(  )‎ A.气压带、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 B.海陆轮廓 C.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D.地转偏向力 答案 3.A 4.B 解析 第3题,①为盛行西北风,是从低纬度吹向高纬度,且从海洋吹向陆地,故性质为暖湿。故A项正确。第4题,盛行风①是北半球东北信风随气压带、风带南移越过赤道,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向左偏转形成的,同时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影响,与海陆轮廓无关。故B项正确。‎ 图1为“沿某经线的大气运动示意图”,图2为图1中“甲气压带及其南北两侧风带的风向图”。读图回答5~6题。‎ ‎5.图示气压带位置反映的时段里(  )‎ A.巴西高原草木枯黄 B.我国东北地区昼短夜长 C.密西西比河进入枯水季节 D.北印度洋驶向亚丁湾的船只顺风顺水 ‎6.关于图示气压带、风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热带草原气候受甲气压带和丁风带交替控制 B.受乙风带的影响,西欧全年温和湿润 C.丙气压带影响下的地区总是高温少雨 D.受丁风带移动影响,南亚地区夏季多雨 答案 5.A 6.B 解析 第5题,结合图2,由风带中风向向右偏转知图1中气压带、风带位于北半球。结合甲、丙气压带位置知其分别为副热带高气压带和副极地低气压带,且其位置北移,为北半球夏季。此时巴西高原草木枯黄。第6题,结合上题分析知乙为北半球西风带。西欧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常年受西风带控制,温和湿润。‎ ‎(2018·东北师大附中高三模拟)读“世界局部区域不同时间沙尘空间分布图”,回答7~8题。‎ ‎7.造成该区域沙尘扩散的主要因素是(  )‎ A.副热带高压 B.信风 C.西风 D.季风 ‎8.当沙尘扩散如甲所示时,最可能的时间是(  )‎ A.1月 B.4月 C.7月 D.10月 答案 7.B 8.C 解析 第7题,据图可知,该区域主要位于北半球的东北信风带内,沙尘的扩散主要是由东北信风从沙源地撒哈拉沙漠带来大量沙尘所致。第8题,沙尘扩散如甲所示时,东北信风带的最北位置可以达到北纬30°,可以看出气压带、风带随太阳直射点北移,所以最可能是7月。‎ ‎(2018·枣庄验收)东亚海陆热力差指数是指东亚季风区的陆表温度与副热带西北太平洋的海表温度之差,指数大的年份夏季风偏强,反之夏季风偏弱。下图示意东亚1960~1999年夏季海陆热力差指数逐年变化情况。读图完成9~10题。‎ ‎9.图示时段东亚地区(  )‎ A.陆表温度总是比海表温度高 B.陆表与海表温度均持续上升 C.夏季海陆热力差异有明显的年际变化 D.夏季风逐年增强 ‎10.根据图示信息推断,1966年和1993年我国东部季风区的旱涝情况是(  )‎ A.两个年份南部皆旱 B.两个年份南部皆涝 C.1966年北涝南旱、1993年北旱南涝 D.1966年北旱南涝、1993年北涝南旱 答案 9.C 10.C 解析 第9题,结合题干信息判断,海陆热力差指数不同年份差异明显,说明海陆热力差异具有明显的年际变化。第10题,1966年热力差指数为正值,说明该年份副高势力较强,致使我国锋面雨带向北推移较快,导致南旱北涝;1993年相反。‎ 地球上中纬度地区大陆西岸盛行西风环流。下图为“南、北半球中纬度西风风速分布图”。读图完成11~12题。‎ ‎11.图中中纬度地区西风(  )‎ A.风速纬度差异北半球比南半球小 B.风速北半球比南半球大 C.最大风速冬夏变率北半球比南半球小 D.纬度范围北半球比南半球广 ‎12.造成南北半球中纬度西风强弱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A.北半球海面狭窄,地转偏向力强 B.南半球海面宽广,海面温度偏高 C.南半球海面宽广,气压带基本上呈带状分布 D.北半球海面狭窄,季节性高低气压系统缺少 答案 11.A 12.C 解析 第11题,读图知风速纬度差异北半球比南半球小。第12题,南半球西风强度大于北半球,主要是因为南半球海面宽广,摩擦力小,风力大;并且气压带呈带状分布,风力更强。‎ ‎13.(2018·重庆巴蜀中学月考)读以下“某理想大陆图”和“气候类型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 注:其中(a)图为某地气温、降水月份分配图,(b)图为风向(气流)与河流流量示意图,(c)图为风向与雨量示意图。‎ ‎(1)据图分析回答三地的气候类型:(a)图是________气候;(b)图是________气候,它处在模式图中________(甲、乙、丙、丁、N)位置;(c)图是__________气候,它处在模式图中________(甲、乙、丙、丁、N)位置。‎ ‎(2)(b)图河流为汛期时,它与(c)图都受________(气压带、风带)控制,此时N地吹________(方向)风。‎ ‎(3)分析丙处气候的分布规律及成因。‎ ‎(4)M为一岛屿,1月份岛屿的西部地区月平均气温________(填“大于”或“小于”)0 ℃,降水量________(填“较多”或“较少”)。‎ ‎(5)黄赤交角变为0°时,模式图中气候类型可能不再存在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答案 (1)亚热带季风 地中海 乙 温带海洋性 甲 ‎ (2)盛行西风 西北 (3)南北回归线到南北纬30°之间的大陆内部和西岸。 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信风带控制。 (4)大于 较多 (5)B 解析 第(1)题,结合图示信息,在判断三地气候类型的基础上,通过其分布规律得出结论。第(2)题,结合上题分析知,(b)图为北半球地中海气候,其河流为汛期时,为北半球冬季,它与(c)图都受北半球西风带影响。N地为北半球温带季风气候,冬季盛行西北风。第(3)题,丙处为热带沙漠气候,据此说明其分布规律及成因。第(4)题,M岛屿地处北半球,1月份受冬季风影响,但也受温暖洋面增温及地形影响,气温较高,降水较多。第(5)题,若黄赤交角变为0°,受气压带和风带移动形成的气候将不再存在,即地中海气候不再存在。‎ ‎14.读“全球某月等压线(单位:hPa)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表示的季节是_____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此时控制冰岛的大气活动中心是________________,冰岛的风向是________________。‎ ‎(3)某月份干燥的东北风与潮湿的西南风相会于甲地,试从气压带、风带季节性移动的角度分析其形成过程。‎ ‎(4)简述亚欧大陆气压中心的季节变化特征及对东亚农业生产的影响。‎ 答案 (1)北半球冬季(南半球夏季) 北半球陆地出现高压中心,南半球陆地出现低压中心(或者赤道低气压带南移)‎ ‎(2)(冰岛)低压 偏南风 ‎(3)夏季,随着太阳直射点北移,赤道低气压带北移至甲地附近,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向北越过赤道后右偏为西南季风,从而与东北信风在此会合。‎ ‎(4)夏季,亚欧大陆被低压控制,冬季则被高压控制。由于气压中心的季节变化明显,东亚形成了全球最典型的季风气候,该气候区雨热同期,使东亚地区成为典型的水稻种植区,但多旱涝灾害,不利于农业发展。‎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