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21 发布 |
- 37.5 KB |
- 9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二年级语文下册课文二5雷锋叔叔你在哪里教学设计新人教版
1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 文 本 分 析 这首诗歌以问答的形式,带领我们沿着“长长的小溪”和“弯弯的小路”,“乘 着温暖的春风”,去寻找雷锋的足迹,了解雷锋的先进事迹,感知平凡世界中的不 平凡,学习关爱他人、乐于奉献的雷锋精神。全诗共 5 个小节。第 1.2 小节写“沿 着长长的小溪”寻找,小溪讲述雷锋冒着蒙蒙细雨在泥泞路上抱着迷路的孩子的事 迹。第 3.4 小节写“顺着弯弯的小路”寻觅,小路讲述雷锋踏着荆棘、流着汗滴背 年迈的大娘的事迹。第 5 小节概括地写“哪里需要献出爱心,雷锋叔叔就出现在哪 里”。全诗语言简洁,相似的结构,反复的句式,读来朗朗上口。插图是吴为山先 生雕塑的惟妙惟肖、形神兼备的雷锋像,更能让我们感受到雷锋朝气蓬勃、迈步向 前的精神风貌。 本课的教学,要以读为手段,引导学生细读诗句,想象画面,从而加深对课文 内容的理解。 教 学 目 标 1.认识“曾、蒙”等 13 个生字,会写“锋、昨”等 9 个字,会写“叔叔、足迹” 等 6 个词语。 2.能用多种方法猜测“泥泞、年迈”等词语的意思,能说出了解词语意思的方 法。 3.朗读诗歌,能读出问答的语气。 4.读句子,想画面,能根据诗歌内容,用自己的话说出雷锋的事迹。 教 学 重 点 1.正确读写生字,能用多种方法猜测词语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边读边想画面,能用自己的话说出雷锋的事 迹。 课 时 安 排 2 课 时 1.认识“曾、蒙”等 13 个生字,会写“锋、昨”等 9 个生字,会写“叔叔、足迹”等 6 个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诗歌,整体感知诗歌内容。 认读生字新词,正确书写生字词。 2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课件播放《学习雷锋好榜样》歌曲及雷锋图片)学生边听边唱,教师引说。 师:雷锋叔叔是我们学习的好榜样。你了解雷锋叔叔吗?你知道他的事迹吗?(指名说 一说) 2.教师简介雷锋。 雷锋(1940—1962) 湖南长沙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楷模,共产 主义战士。1962 年 8 月 15 日,雷锋因公殉职,年仅 22 岁。1963 年 3 月 5 日,毛泽东主席 亲笔题写了“向雷锋同志学习”的题词。此后,每年的 3 月 5 日成为我国的“学雷锋日”。 “学雷锋日”旨在纪念雷锋,号召全社会学习雷锋精神。雷锋精神是指以雷锋的无私奉献精 神为基本内涵,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着的革命精神。它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 过渡:雷锋叔叔是一个平凡而又伟大的解放军战士,一生中做了许多好事。虽然他 22 岁就牺牲了,但他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让我们一起去课文中寻找他的踪迹吧。 3.板书诗题,指导朗读。(师生齐读课题) 明确:“哪里”带着呼唤的口吻,读出寻找的语气。 二、初读诗歌,检测预习 1.课件出示自读提示,学生自由读诗歌。 (1)学生借助拼音读一读诗歌,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圈出生字新词,多读几遍,把不理解的词句做上记号。 2.检测字词预习情况。 (1)(课件出示生字词)指名认读,教师纠正字音,指导识记生字。 céng 曾 经 méng 蒙 méng 蒙 泥 nìng 泞 shùn 顺 着 年 mài 迈 tà 踏着 jīng 荆 jí 棘 花 bàn 瓣 晶 yíng 莹 寻 mì 觅 xū 需要 xiàn 献 出 ◆易读错的字 “曾、蒙、泞、荆、莹”是后鼻音,其中“蒙”的韵母是“eng”,不是 “ong”;“顺”是翘舌音,避免读作“sùn”,“献”与熟字“现”同音,通过组词比较识 记,如“献出”“出现”。 ◆识记方法 3 ①字理识记。 泞 形声字,“氵”表义,“宁”表声。地面因有水而生成泥浆,可结合学生熟悉的“泥”, 在朗读理解“那泥泞路上的脚窝”一句来理解字义。 ②加一加识记。 彡+页=顺 +水+日=踏 辛+瓜+辛=瓣 雨+而=需 南+犬=献 ③偏旁归类识记。 “蒙、莹”的偏旁均为草字头。“莹”还可以联系熟字“萤”,通过区别底部的不同识 记。 ④与熟字组成常用词,在新语境中识记。 迈:年迈 迈步 迈开 需:需要 需求 急需 献:献出 献花 献宝 瓣:花瓣 瓜瓣 豆瓣 ⑤比一比识记。 曾——增 蒙——家 顺——须 瓣——辨——辩——辫 觅——见 ⑥图片识记。 出示蒙蒙细雨、脚踏大地、荆棘丛等图,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分别识记“蒙、踏、荆、 棘”4个生字。 (2)小组合作,互相认读,然后全班展示读。 (3)出示生字卡片,开火车认读、齐读、指名读。 3.指导书写生字。 (1)(课件出示生字的动漫笔顺)引导学生认读生字并口头组词,再观察笔顺、笔画 位置。 (2)引导学生按照汉字的结构对生字进行分类。 左窄右宽:锋昨洒温暖上宽下窄:冒留弯背 (3)教师范写左窄右宽的字并讲解书写要点,学生书空。 “钅”的竖提要提得干脆;右上部分“ ”盖住“丰”,“丰”的第 二横稍短,第三横略长,过竖中线。 “日”要写得瘦小一些;“乍”的第三笔是竖,应 写在第二笔横的起 笔往右一点的位置,第四笔横在横中线上。 “氵”略呈弧 形分布,提势陡,抵横中线;右边“西”里面不要多写一 横。注意与“酒”区别开。 4 右边部分的“日”要写得稍窄,下面的“皿”要写得稍宽。 “日”窄长,第三笔横在横中线上;“爰”要写得稍大,长撇要撇出 去支撑“日”的右下角,最后一笔捺要写得自然稳重。 上面部分要写得扁而宽,两横不能与左右两边相连;下面部分横画间 隔均匀。 前三笔的笔顺是:撇、竖提、点。第三笔点要写对位置和方向;下面 的“田”整体要写得匀称,略小于上面部分。 注意三个点画的朝向,第二个点画和第三个点画应呈八字形相对;“弓” 字最后一笔竖折折钩要写得稍大一点儿,让整个字显得稳重。 “北”应写得正而大气,中间的空隙要留出来。“月” 要注意撇的形态变 化,在这里变成竖,最后两横不与右侧相接,整体窄。 (4)教师范写上宽下窄的字并讲解书写要点,学生书空。 (5)学生描写、临写,然后在田字格里练习书写。 (6)选取有代表性的作品投影,师生共同点评。 三、自读感悟,自主表达 过渡:同学们,扫清了字词障碍,现在让我们再次走进诗歌,去寻找雷锋叔叔的足迹吧。 1.指 5 名学生接力读诗歌,一人读一小节,思考:雷锋叔叔到底在哪里?你找到他了吗? (同桌自由交流后指名说) 2.自读诗歌,画出令自己感动的诗句,并在小组内说一说为什么感动。 3.汇报交流。 汇报时,让学生畅所欲言,只要说出真实想法都应给予肯定。在汇报时还可以鼓励学生 朗读令自己感动的或自己喜欢的小节。 四、回顾交流,作业设计 1.教师总结本课时所学知识。 2.引导学生交流收获。 (1)自主交流学习生字的好方法。 5 (2)同桌合作朗读诗歌,朗读后同桌可以互相评价。 3.完成本课时对应训练。 1.能用多种方法猜测“泥泞、年迈”等词语的意思,能说出了解词语意思的方法。 2.朗读诗歌,能读出问答的语气。 3.读句子,想画面,能根据诗歌内容,用自己的话说出雷锋的事迹。 1.运用多种方法理解词义。 2.细读诗句,想象画面,能根据诗歌内容,用自己的话说出雷锋的事迹。 一、温故知新,导入新课 1.玩“转转盘”的游戏。 教师将本课要求会认的 13 个生字写在转盘的 13 个等分区间内。指名上台转动转盘,转 盘停止,指针指向一个汉字,该生读出这个汉字并口头组两个词。依此进行游戏。 2.小组内指名用会写字和熟字组成常用词,组内其他学生听写词语,然后组内互评互纠。 雷锋 叔叔 足迹 昨天 昨晚 洒水 温和 温暖 暖气 2.出示生字卡片,学生开火车认读并组词。 曾 蒙 泞 顺 迈 踏 荆 棘 瓣 莹 觅 需 献 3.师生对读本首诗歌。 二、指导朗读,感悟诗情 1.引导学生发现诗歌有问有答的特点。 (1)教师范读第 1.3 小节,学生听后说说自己的发现。(第 1.3 小节都有相同的问句。) (2)教师再读第 2.4 小节,引导学生观察第 2.4 小节第一行诗句有什么特点。(都是 答语。) 2.指导朗读第 1.2 小节,读好问答的语气。 6 (1)指导朗读问句。 课件出示句子:雷锋叔叔,你在哪里,你在哪里? ①指导观察这一句和课题有何不同?(比课题多了一个短句“你在哪里”。) ②教师范读,学生注意教师的语速、语调的变化。 ③指几名学生朗读,师生共同评议。 ④教师小结:第一个“你在哪里”后面是逗号,朗读时稍显沉稳。第二个“你在哪里” 后面是问号,朗读时,语气上扬,由急到缓,语调适当延长,读出“急切”之意,表现出心 中呼唤雷锋的迫切心情。 (2)指导朗读回答的诗句。 ①学生自由读第 2 小节,体会朗读的语气。 ②指名读,师生共同评议后教师示范读。 ③小结:小溪的话要读得肯定有力,要借助语速的快慢、语气的轻重来提升朗读的效果, 如,读“瞧”,语气要上扬,停顿稍长,可加上适当的动作或借助惊奇的神态来朗读,读“瞧” 后面的语句,要提高音调,表现对雷锋精神的赞美之意。 (3)多形式朗读第 1.2 节:师生对读、男女生对读、同桌对读等,读出区别,读中感 知诗歌有问有答的特点。 3.同桌互读第 3.4 小节,再全班交流、朗读。 4.指导朗读第 5 小节。 (1)教师范读,学生跟读、自主读。 (2)思考:这一小节应该怎么读? 提示:朗读“啊”时,可稍微延长声音,停顿久一点儿,凸显顿悟之意。“终于找到了” 读出惊喜,最后一句中的两个“哪里”重读,语速稍微慢一点儿。 5.(课件播放朗读音频)全班齐读后再多形式朗读。 三、细读诗句,想象画面 过渡:“雷锋叔叔,你在哪里?”让我们再到诗歌中去找找吧! 1.品读诗歌第 1.2 小节,边读边想象画面。 (1)自由读,想一想:雷锋叔叔曾在哪里做了什么事? (2)理解“泥泞”一词的意思。 ①学生读诗后自由交流,说说词语的意思,再说说自己了解词语意思的方法。 ②全班交流,教师小结:“泥、泞”两个字都是含有偏旁“氵”,再联系“泥”的意思 7 来推测;也可以从文中“蒙蒙的细雨,路上的脚窝”等细节联系上下文来推测;还可以联系 生活情景,想象下雨天在泥巴路上行走的情景来推测。 (3)朗读诗歌,想象画面,感受雷锋形象。 ①指名读第 1.2 小节,学生边听边想象诗句描述的情景。 ②想象周围环境。(课件出示长长的小溪、蒙蒙细雨、泥泞小路图)引导学生抓住重点 词语“蒙蒙细雨”“泥泞路上的脚窝”想象流淌的长长的小溪,下个不停的绵绵细雨,坑坑 洼洼、湿滑不平的小路,还有一路深浅不一、歪歪扭扭的脚窝。 ③想象人物表现。引导想象:在蒙蒙的细雨之中,雷锋叔叔是怎样“抱”着迷路的孩子 的?从“抱”字中你体会到了什么?在泥泞的道路上,雷锋叔叔抱着孩子是如何行走的? ④感悟形象:下着蒙蒙的细雨,踏着泥泞的小路,即使一个人走也会很艰难,更何况要 抱着一个孩子。这体现了他怎样的精神?(雷锋叔叔处处为他人着想,全心全意地帮助他人 的精神。) ⑤升华情感,合作朗读第 1.2 小节。 雷锋叔叔抱着一个迷路的孩子,冒着蒙蒙的细雨,深一脚浅一脚地走在泥泞的小路上。 即使雨水淋湿了他的衣服,即使泥巴裹住了他的双脚,但他依然坚持把孩子送回了家。让我 们合作朗读第 1.2 小节,边读边在脑海中想象画面,感受雷锋叔叔的高大形象。 (4)学生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生自由讲,再指名讲) 2.品读第 3.4 小节,边读边想象画面。 (1)指两名学生合作读第 3.4 小节,指导学生想象:通过文字,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 景象? (2)指导理解“年迈”“晶莹”的意思。 “年迈”,可以结合语境猜测,“年迈的大娘”,指大娘年纪大;还可以通过近义词来 猜测它的意思:年迈—年老。 “晶莹”,其中的“晶”有三个日,可以猜测“晶莹”有“亮亮的”意思;还可以出示 水晶类等图来感受“晶莹”之义。 (3)小组交流,指导学生进行画面描述。 ①想象周围的环境。(课件出示弯弯的小路、荆棘、花瓣上的露珠图)引导学生抓住重 点词语“弯弯的小路”“路上的荆棘”“晶莹的露珠”,联系生活经历或生活体验,想象小 路荆棘丛生、蜿蜒曲折、十分难走的样子。 ②想象人物表现。引导学生想象:雷锋是怎样踏着荆棘,背着年迈的大娘前行的?“背” 8 的样子如何?从一个“背”字,你仿佛看到了什么?从“洒下的汗滴”,你又仿佛看到了什 么? ③想象对话:年迈的大娘和雷锋叔叔之间会有怎样的对话? (4)教师补充“雷锋背大娘回家”的故事。 (5)此时此刻,如果雷锋叔叔就站在你面前,你想对他说些什么? (6)小结升华,感情朗读。 送迷路的小孩,背年迈的大娘,雷锋叔叔真是一个处处为别人着想、助人为乐的人。这 样的雷锋叔叔,我们怎么能不爱他,怎么会不着急地寻找他呢!让我们合作朗读诗歌前四个 小节。 3.品读第 5 小节,拓展想象,体会雷锋精神。 (1)齐读,思考:孩子们找到雷锋叔叔了吗?(找到了,哪里需要献出爱心,雷锋叔 叔就出现在哪里。) (2)指导朗读:朗读“啊”时,可稍微延长声调,停顿长一点,凸现顿悟之意。“终 于找到了”读出惊喜,最后一句中的两个“哪里”重读,语速稍慢。 (2)联系上下文,用找近义词的方法理解“寻觅”。(寻觅—寻找。) (3)指导学生拓展想象: ①我们又在什么地方遇见了雷锋?他在帮助谁?怎么帮? 提示:我们班上就有很多小雷锋,比如,××同学今天忘记带笔了,他的同桌马上拿出 自己的铅笔借给他用…… ②学生自由交流,说说身边的“雷锋”,让雷锋助人为乐的形象更加深入学生内心。 ③指导学生说说雷锋是一个怎样的人? ③思考:雷锋叔叔已经离开我们很多年了,课文里所说的“雷锋叔叔就出现在哪里”中 的“雷锋叔叔”是当年的那个“雷锋叔叔”吗?(这里的“雷锋叔叔”指的是所有像雷锋叔 叔那样乐于帮助他人的人。) 4.自由地、有感情地用多种形式朗读全诗。 四、明确要点,指导书写 1.出示生字:冒、弯、留、背,引导学生观察后发现;这几个字都是上下结构,且都是 上宽下窄。 2.指导观察每个字的笔画及在各个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五、拓展积累,作业设计 9 1.开展“雷锋故事知多少”的故事会,鼓励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争做“小雷锋”。 2.收集并积累雷锋名言。 小结:雷锋叔叔虽然离开了我们,但他的精神却永驻人们心间。我们要学习雷锋叔叔乐 于助人的精神,尽自己的能力去帮助他人,温暖他人。这样,我们的生活将会更加美好,我 们的社会才会更加和谐。 3.完成本课对应练习。 “雷锋叔叔”这个称呼在学生心中是亲切的,然而雷锋叔叔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大多 数学生并不真正了解。为了让雷锋的形象鲜活起来,我采用读诗句、想画面、编对话等方式, 使学生把雷锋冒雨抱小孩、踏荆棘背大娘的形象典型化、具体化、鲜明化,更好地认识雷锋, 体会雷锋精神。这首诗歌是对学生进行品德熏陶的最好教材。因此,在教学中,除了引导学 生从课本中体会雷锋精神外,我还让学生讲讲雷锋故事、积累雷锋名言等活动,升华对雷锋 的认识,把学习雷锋精神落实到行动上,争做小雷锋。 诗歌结构相似,音韵流畅,特别适合朗读。教学本课,我以“读”贯穿全文,引导学生 通过各种形式的对读感知诗歌特点,通过一次次的感情朗读感悟雷锋形象,在朗读中形成画 面,让雷锋形象在大脑中鲜活起来。同时,我将词语教学融入其中,引导学生在读文中学习 猜测词语意思的方法,让学生由“学会”向“会学”过渡,提高了学生语言表达及运用的能 力。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