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21 发布 |
- 37.5 KB |
- 11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届一轮复习人教A版高考人教版政治总复习练习:必修一第四单元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课时作业10
课时作业10 新发展理念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经济建设 时间:45分钟 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72分) 1.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要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要在生态环境容量上过紧日子的前提下,依托长江水道,统筹岸上水上,正确处理防洪、通航、发电的矛盾,自觉推动绿色循环低碳发展,有条件的地区率先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真正使黄金水道产生黄金效益。这表明( B ) ①保护生态环境、绿色发展是长江经济带的根本任务 ②我国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创新经济发展新活力 ③我国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增强我国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④我国围绕科学发展主题,统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解析:材料表明我国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创新经济发展活力,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增强我国可持续发展能力,②③符合题意;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依然是长江经济带的根本任务,①错误;材料没有涉及统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④不合题意。 2.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三期叠加”(经济增速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矛盾,资源环境约束加大,劳动力等要素成本上升,高投入、高消耗、偏重数量扩张的发展方式已经难以为继。这启示我们( B ) ①经济发展更多依靠科技,要用创新谋求发展 ②贯彻新发展理念,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 ③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④加快产业转移,发挥我国劳动力资源的优势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②对我国社会当前的主要矛盾表述错误;④的表述与题意不符。题目中,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三期叠加”矛盾,资源环境约束加大,劳动力等要素成本上升,高投入、高消耗、偏重数量扩张的发展方式已经难以为继。这启示我们经济发展更多依靠科技,要用创新谋求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①③正确入选。 3.2018年7月,国家发改委印发的《关于创新和完善促进绿色发展价格机制的意见》提出,要加快建立健全能够充分反映市场供求和资源稀缺程度、体现生态价值和环境损害成本的资源环境价格机制。建立健全资源环境价格机制意在( D ) ①降低绿色商品价格,增加绿色商品销售量 ②刺激消费需求,促进绿色经济健康发展 ③推动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形成绿色发展生产方式 ④发挥价格杠杆作用,引导社会资本进入生态环保领域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要加快建立健全能够充分反映市场供求和资源稀缺程度、体现生态价值和环境损害成本的资源环境价格机制,把生态环境成本纳入经济运行成本,其意在发挥价格杠杆作用,引导社会资本进入生态环保领域,有利于推动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形成绿色发展生产方式,③④正确且符合题意;①②不符合题意,排除。 4.城镇化是解决城乡差距的根本途径,也是最大的内需所在。要坚持以人为核心,提升地级市、县城、中心镇产业和人口承载能力,方便农民就近城镇化,发挥好城镇化对现代化的支撑作用。这说明 ( C ) ①城镇化是我国扩大内需的巨大潜力所在 ②要大力发展中、小城市,扩张城市规模 ③要迅速并大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④城镇化有利于促进城乡协调发展,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解析:②“扩张城市规模”的表述错误;③的做法不当,排除。题目中,城镇化是解决城乡差距的根本途径,也是最大的内需所在,故要发挥好城镇化对现代化的支撑作用。这说明城镇化是我国扩大内需的巨大潜力所在,有利于促进城乡协调发展,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①④入选。 5.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一种寻求经济新增长新动力的思路,主要强调通过生产要素(劳动、土地、资本、创新)的配置优化、提高使用效率来提升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数量。下列做法符合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思路的是( B ) ①大力实施“中国制造2025”,打造中国产品优质名片 ②积极推动个税改革,增加税前抵扣项目,减轻居民税负 ③转变外贸出口方式,提高出口产品数量 ④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大力实施“中国制造2025”,打造中国产品优质名片,有利于提升经济增长的质量,①符合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思路;②体现了需求侧改革的要求,不符合题意;③不符合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思路,排除;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是通过劳动要素的配置优化,提升经济增长的质量,④符合题意。 6.供给侧改革的全称是“供给侧的经济结构性改革”,就是从供给、生产端入手,通过解放生产力,提升竞争力促进经济发展。“互联网+” 在扩大有效供给,提升供给能力,促进供给侧与需求侧的高效耦合和精准对接等方面可以发挥重要作用。下列能够体现这一作用的新趋势有( B ) ①建设能源物联网,方便居民监控管理能源的使用 ②线上互联网企业和线下传统企业加强战略合作 ③企业利用大数据技术,为未来产品研发精准定位 ④使用机器人,升级企业技术设备提高劳动生产率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解析:本题要求回答互联网+供给侧改革的积极作用,而供给侧属于生产端,有利于线上互联网企业和线下传统企业加强战略合作,②符合题意;材料强调互联网+在扩大有效供给,提升供给能力,促进供给侧与需求侧的高效耦合和精准对接等方面可以发挥重要作用体现了企业利用大数据技术,为未来产品研发精准定位,因此③正确;①④不是其带来的积极作用,不选。 7.在全世界前十大手机品牌中,中国品牌已占7席,但绝大多数国产手机芯片完全依赖进口,导致国产中高端手机制造商对自身手机生产并没有绝对的主导权,影响产品竞争力。中国手机要全面迈上中高端,需要国内手机制造商( C ) ①通过资产重组,扩大企业生产规模 ②整合企业科研力量,实现资源共享 ③采用先进技术设备,提高劳动生产率 ④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掌握核心技术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受科技创新所限,我国绝大多数手机企业关键技术和部件依赖进口,影响产品竞争力,这需要国内手机制造商整合企业科研力量,实现资源共享,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掌握核心技术,提高自身竞争力,②④正确且符合题意;扩大企业生产规模、提高劳动生产率与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没有直接关系,①③不选。 8.一根根漂亮的路灯杆集成了通信基站、视频监控、广播音箱、警用呼叫对讲、充电桩、LED广告等多种功能,堪称“一杆多用”。这是中国铁塔公司推出的“双塔”奇缘,即让“通信塔”承担起路灯、电力等“社会塔”职能。中国铁塔公司的这一做法( C ) ①立足于合作共赢,实现资源的相互开放共享 ②落实新发展理念,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 ③促进和谐发展,放大资源的使用价值造福于社会 ④以服务社会为经营目的,为社会创造更多的价值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解析:路灯杆集成了通信基站、视频监控、警用呼叫对讲、充电桩等多种功能,实现“一杆多用”,可以有效节约资源、避免重复建设与投资,放大了通信资源的使用价值造福于社会,②③正确且符合题意;材料强调的是通信资源满足其他行业的需求,而不是相互开放,①不选;公司经营的目的是营利,④不选。 9.在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催化融合下,新产业、新业态、新产品不断涌现,云计算、物联网、互联网金融等蓬勃发展快速壮大,对经济增长的支撑作用日益增强。这告诉我们( A ) A.创新已经成为驱动经济发展的新动力 B.要把创新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 C.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企业经营成功的重要因素 D.信息技术发展决定信息消费的质量和水平 解析:“新产业、新业态、新产品不断涌现,云计算、物联网、互联网金融等蓬勃发展快速壮大”体现了创新,“对经济增长的支撑作用日益增强”强调了创新对经济发展的驱动作用,故A项符合题意,C、D两项与题意不符。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B项说法错误。 10.国外的蔬菜种子因品种多、产量高在我国占非常大的市场份额,但都采用了“断代技术”——只能种一茬,想继续种植,必须重新买种,而定价权、供货权都掌握在国外。这警示我们要( C ) A.推进经济结构调整,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B.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 C.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走自主创新之路 D.适度减少“引进来”,建立“绿色壁垒”预警机制 解析:国外控制蔬菜种子的定价权、供货权,这启示我们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要有自己的蔬菜种子技术,故选C项。A、B两项与题意不符。D项不符合我国的对外开放政策。 11.某市提出下列发展经济思路:实现外向型经济和内源型经济,外资内资一齐引;实现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二、三产业一块抓;加强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促进城乡一体化。下列说法中能够概括这一思路的是( A ) A.统筹兼顾,增强发展的协调性 B.以人为本,注重发展的目的性 C.创新发展,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D.转型升级,注重发展的科学性 解析:此题考查科学发展观。材料体现了在经济发展中统筹国内与国外,统筹产业结构,统筹城乡发展,故排除B、C、D三项。 12.依托黄金水道建设长江经济带,能够为中国经济持续发展提供重要支撑。然而长江经济带的产业分工薄弱,化工、电子信息、汽车与装备制造等领域都存在同质化竞争,各地产业梯级转移,错位发展势在必行。这样做有利于 ( D ) ①破除区域利益壁垒,加强产业对接 ②建立完全竞争市场,激发市场活力 ③发展新兴优势产业,淘汰传统产业 ④优化地区产业结构,统筹区域发展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解析: 本题考查科学发展观。破除区域利益壁垒才能依托黄金水道建设长江经济带,①符合题意;②与题意不符;淘汰传统产业的做法错误,排除③;建设长江经济带需要优化地区产业结构,统筹区域发展,④符合题意。 13.下表是2018年上半年我国部分省市居民收支情况比较,从中可以发现( B ) A.不同区域居民消费观念存在差异 B.我国各区域之间的发展仍不平衡 C.社会总体消费水平与收入差距密切相关 D.我国居民收入和消费水平逐年提高 解析:从2018年上半年我国部分省市居民收支情况比较中可以发现,我国各区域之间的收入差距较大,发展仍不平衡,B符合题意;材料反映的收入状况与消费状况,不体现消费观念问题,A与题意不符;材料强调区域经济差距,不体现社会总体消费水平,C与题意不符;材料体现不出我国居民收入和消费水平逐年提高,D与题意不符。 14.2018年我国在农业政策上从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需要引导和推动更多资本、技术、人才等要素向农业农村流动,加快发展专业化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这表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 D ) ①确立按劳动要素分配的主体地位 ②推动生产力同生产关系相适应 ③遵循市场决定资源配置的规律 ④进一步加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我国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①错误;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②错误;我国在农业政策上从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需要引导和推动更多资本、技术、人才等要素向农业农村流动,加快发展专业化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这表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作用,加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③④符合题意。 15.下表是2017年我国经济指标,据此可以得出结论有( B ) ①我国经济正转入高质量发展 ②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③我国经济结构趋于优化 ④我国经济发展更多依赖投资 A.①④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根据2017年我国经济指标看出,GDP增速放缓,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增加,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率增长,全国万元GDP能耗下降,这说明我国经济正转入高质量发展,我国经济结构趋于优化,①③符合题意;②材料没有体现,排除;我国经济发展向消费、投资、出口协调带动转变,④错误。 16.国务院印发的《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提出,大力发展人工智能新兴产业,加快推进产业智能化升级,打造人工智能创新高地。我国之所以重视新一代人工智能是因为( A ) ①它能加快新旧动能接续转换 ②它是国家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产业 ③它能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④它是取代传统产业的有效工具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人工智能不是国家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产业,②错误;④不是我国发展人工智能的原因。我国之所以重视新一代人工智能;是因为它能加快新旧动能接续转换,它能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①③入选。 17.2018年4月17日,一季度国民经济运行情况公布,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6.8%,稳中有进,转型升级深入推进,质量效益持续提升,创新驱动效应抢眼,新动能持续壮大。其中,战略性新兴产业增长9.6%,一大批新技术、新产品、新产业、新业态蓬勃发展。其意义在于( D ) ①使新动能取代传统产业成为经济发展的亮点 ②使新技术、新业态成为国民经济的基础 ③极大地激发了全社会的活力和创造力 ④有效消解传统动能减弱对经济的冲击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新动能并没有取代传统产业,①错误;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②错误;“转型升级深入推进,质量效益持续提升,创新驱动效应抢眼,新动能持续壮大”,说明新动能极大地激发了全社会的活力和创造力,有效消解传统动能减弱对经济的冲击,③④符合题意。 18.发展乡村旅游是脱贫攻坚的一个重要渠道。伴随着乡村旅游逐步兴起,村居民宿迎来了自身发展的黄金期,这将对我国乡村振兴带来重大影响。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条件下,这一影响的传导路径是( A ) A.开发乡村资源→村民就业增加→村民收入提高→助力乡村振兴 B.村民就业增加→村民收入提高→开发乡村资源→助力乡村振兴 C.开发乡村资源→乡村脱贫致富→村民收入提高→乡村旅游兴起 D.村民就业增加→村民收入提高→乡村脱贫致富→ 乡村旅游兴起 解析:伴随着乡村旅游逐步兴起,村居民宿迎来了自身发展的黄金期,将开发乡村资源,增加村民就业,提高村民收入,助力乡村振兴,A项推导正确;没有乡村资源的开发,就不会有村民就业的增加和收入的提高,B项推导错误;没有乡村旅游业的兴起,就不会有村民收入的增加和乡村脱贫致富,C、D两项推导错误。 二、综合题(28分) 19.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把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作为主攻方向,显著增强我国经济质量优势”。 目前,我国实体经济发展还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一方面,供给结构严重滞后于需求新变化,在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的同时,许多产品又供给不足,服务也相对滞后;另一方面,则是金融、房地产和实体经济失衡,“脱实向虚”问题突出,实体经济受到挤压,且金融风险隐患在增加。还要看到,当前实体经济运行成本也偏高,企业面临着原材料、人力资源等多重价格上涨的影响。 结合上述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我国应如何大力发展实体经济? 答案: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优化有效供给结构,实现供需动态平衡,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营造脚踏实地、勤劳创业、实业致富的发展环境和社会氛围。实体经济发展既需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也需要政府科学宏观调控。处理好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关系。发挥财政作用,减税降费,减轻企业负担。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实体经济转型升级;完善支持实体企业的信贷政策,降低实体经济的融资成本。 解析: 本题的知识范围是经济生活知识,问题指向是说明我国应如何大力发展实体经济,属于措施类主观题,具体解答本题考生可结合材料中我国实体经济发展还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来采取针对性的措施:“一方面,供给结构严重滞后于需求新变化”,可从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优化有效供给结构,实现供需动态平衡来回答;“‘脱实向虚’问题突出,实体经济受到挤压,且金融风险隐患在增加”,可从实体经济发展既需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也需要政府科学宏观调控,处理好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关系来回答;“当前实体经济运行成本也偏高,企业面临着原材料、人力资源等多重价格上涨的影响”,可从发挥财政作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来回答。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