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21 发布 |
- 37.5 KB |
- 12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济南市章丘区2020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初中历史学考模拟试题(三)
2020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模拟试题 (三)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限定用时60分钟。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答题卡一并交回。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学校、班级、姓名、座位号、准考证号填涂在答题卡和试卷规定的位置。 第Ⅰ卷(选择题 共50分) 注意事项: 1.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2.第Ⅰ卷共20小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山东省简称“鲁”,山西省简称“晋”。这些简称源于西周时期的 A.分封制 B.郡县制 C.科举制 D.内阁制 2.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的思想体系中,以爱人之心调节与和谐人际关系的主张是 ①“仁者爱人” ②“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③“已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④“贵贱有序”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① 3.学习历史需要辨别史料的价值。从研究司马迁史学思想的角度来看,《史记》属于 A. 第一手资料 B. 第二手资料 C. 实物资料 D. 影像资料 4. 汉初的封国有王、侯两级。王国名义上受朝廷节制,但皇权不能施行于王国所属的郡县。侯国建制与县相当,直属朝廷。可见,汉武帝颁布“推恩令”、加强中央集权主要针对 历史模拟试题(三) 第 12页 共12页 A.王国 B.侯国 C.郡 D.县 5.有学者认为,“它(科举制)是唯一没有被动摇过基础的制度,是在权威一再崩溃和颠覆中唯一能维持全面而广泛影响的制度”,“中国竞争性文士考试制度是该国特有的制度,并持续了一千多年”。材料表明科举制 A.有利于选拔社会人才 B.可以推动教育发展 C.具有稳定性和延续性 D.能够防止政权覆灭 6.自清中叶开始。清朝实行限制贸易政策,在海岸只有广州一口对外通商。使中国失去对外贸易的主动权和机遇。由此可见,清朝实行的政策是 A. 闭关锁国 B. 休养生息 C. 轻徭薄赋 D. 重文轻武 7.外国船(包括兵船)可以往来于沿海各通商口岸, 也可以在长江一带自由通航。上述现象最早出现于 A.《南京条约》签订后 B.《天津条约》签订后 C.《辛丑条约》签订后 D.《九国公约》签订后 8.组织历史人物图片展需要突出主题,下列历史人物图片展的归类主题应该是 A. 思想先驱 B. 民族英雄 C. 科学巨匠 D. 艺术大师 9.“武汉义旗天下应,推翻专制共和兴。”该事件 ①标志着中国近代化的起步 ② 历史模拟试题(三) 第 12页 共12页 结束了我国延续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 ③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④推翻了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在中国的统治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10.“中共八大”、“国民经济的调整”、“文化大革命”共同反映出的时代主题是 A.走向社会主义之路 B.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C.跑步进入共产主义 D.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11.“卢沟桥,卢沟桥,男儿坟墓在此桥!……卢沟桥,卢沟桥,国家存亡在此桥!”1937年, 卢沟桥成为全中国的焦点,主要是因为在这里发生了 A. 四一二政变 B. 七七事变 C. 西安事变 D. 八一三事变 12.刘邓大军以锐不可当之势,先后跨越重重障碍,经过20多天的艰苦跋涉和激烈战斗,完成了一次无后方依托,以长驱直人插进敌人战略纵深为特点的特殊形式的进攻行动。这一“行动” A. 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B. 是抗战中发动的最大规模战役 C. 揭开解放军全国性战略进攻序幕 D. 标志着解放战争取得彻底胜利 13.时间轴能将零散的知识点链接并整合,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和线索,下面是某学生作的“新中国外交”的时间轴,括号内所代表的外交成就是 历史模拟试题(三) 第 12页 共12页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中美关系正常化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中美建交 C.亚非会议 中美关系正常化 D.亚非会议 中美建交 14.庄园可生产本身所需要的一切产品,它是一个农业和手工业相结合的单位,很少需要对外交换。由此可知西欧庄园 A.是独立的政治单位 B.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发达 C.其产品主要是用来对外贸易的 D.是独立的自给自足的经济单位 15.16世纪时,意大利的父母给孩子们命名,不是取《圣经》中的人物和基督教的圣哲,而是取不信基督教的名人——恺撒、荷马、梭伦、伯里克利等。这是因为 A.殖民扩张不断加剧 B.文艺复兴运动兴起 C.启蒙思想广泛传播 D.资产阶级革命爆发 提示一:1776年7月4日 提示二:杰斐逊 提示三:被称为“第一个人权宣言” 16.根据下图内容判断,可以确定的文献是 A.《权利法案》 B.《独立宣言》 C.《人权宣言》 D.《拿破仑法典》 17.史论结合是历史学科的重要特点之一。在历史学习的过程中,要注意区分史实与史论。下列表述中,属于“史论”的是 A.一战爆发之后,意大利参加了协约国集团作战 B.1916年,德、法两国军队在凡尔登展开了血战 历史模拟试题(三) 第 12页 共12页 C.一战是帝国主义争夺霸权和殖民地的不义之战 D.一战中,交战国使用了坦克和潜艇等新式武器 18.建构示意图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下图横线处最恰当的内容应该是 历史模拟试题(三) 第 12页 共12页 工业化国家的 。 人口增长和大众教育 城市化 环境污染和贫富分化加剧 历史模拟试题(三) 第 12页 共12页 A.社会进步 B.社会矛盾 C.社会变化 D.政治制度 19.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华盛顿会议建立了战后亚太地区国际关系新体系,会上签署的哪一条约为美国在中国的扩张提供了方便 A.《凡尔赛条约》 B.《九国公约》 C.《四国条约》 D.《五国条约》 20.戴高乐曾说,为使复兴的欧洲大陆,能有一个符合我们时代条件的平衡,我们觉得应该在欧洲实现某些集团,下列组织中最能体现这一说法的是 A.联合国 B.北约 C.世界贸易组织 D.欧盟 第Ⅱ卷 (非选择题 共50分) 注意事项: 第Ⅱ卷共3道题,第21题16分,第22题16分,第23题18分,共50分。考生必须用0.5毫米黑色笔答在答题卡的规定位置,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21.(16分)读图,完成下列要求。图一 图二 (1)写出图一中北宋与辽两个政权议和签订和约的名称及其影响。(4分) 历史模拟试题(三) 第 12页 共12页 (2)根据图二,说明元朝在政治制度上的首创。由图一到图二表明这一时期政治局面发生了什么变化?(6分) (3)综合上述材料,从国家观和民族观两个角度,谈谈你的认识(6分) 22.(16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的失败使国人痛心疾首、深受震撼,一些有识之士如康有为、梁启超等痛定思痛,开始探索新的救国之道。他们认为,中国要生存、要强大,应该而且也只能向日本那样维新变法,学习西方。1895年春,1300多名举人在北京发动“公车上书”。 ——据雷颐《走向革命:细说晚清七十年》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新的救国之道”的含义及“公车上书”的原因。(6分) 材料二 中国在巴黎和会上蒙受的屈辱阻碍了中国寻求西方模式的国家认同。五四知识界对西方的幻灭,伴随着亲苏社会主义思潮的兴起。许多中国人认为俄国革命是中国进行国家建构的唯一成功楷模。 ——据徐国琦《中国与大战》等 历史模拟试题(三) 第 12页 共12页 (2)根据材料二,指出中国人的国家模式认同有何变化,并分析其影响。(6分) (3)综合上述材料,概述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知识分子的时代使命。(4分) 23.(18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大国之谜依然是一个难解的题目,各国的学者提供的答案也是众说纷纭。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是,上百位接受采访的国内外专家在谈论这个话题时,都十分看重思想文化的影响力,在大国崛起中作用。” ——摘自《大国崛起》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说明在16—17世纪,推动英国崛起的文化成就有哪些?(4分) 材料二 “大国之谜,当然还有另外的答案,那就是体制创新。17世纪时面积相当于两个半北京的荷兰,凭借一系列现代金融和商业制度的创新,缔造了一个称霸全球的商业帝国。继荷兰之后,英国通过推行自由贸易,建立起全球市场,并逐步确立起自由市场经济模式……美国在20世纪30年代,又加入了政府干预的手段,改变了人们对传统的市场经济模式的认识。有历史学家认为,近五百年来,真正意义上拥有过世界霸权的只有三个国家:荷兰、英国和美国。这三个国家对市场经济进行了接力棒式的创新和发展。” ——摘自《大国崛起》 历史模拟试题(三) 第 12页 共12页 (2)根据材料二,指出荷兰、英国和美国在经济体制创新方面各自的贡献。这些创新的共同作用是什么?(8分) 材料三 “所有的大国都试图建立符合自己利益的世界秩序,所以它们总是为世界秩序出谋划策。实际上,那些正在崛起的国家想要打破这种秩序,因为他们试图取代以前的大国。”“历史教训是:一意逞雄的国家,等于是放弃了从容崛起的主动,最后的结果并不美好。” ——摘自《大国崛起》 (3)20世纪后期,哪个国家历史的发展证明了材料三的论点?该国的“最后结果”如何?(6分)2020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 历史模拟试题(三)答案 第Ⅰ卷(选择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选项 A A A A C A B B B B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选项 B C A D B B C C B D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50分) 21.(16分) 历史模拟试题(三) 第 12页 共12页 (1)名称:澶渊之盟。(2分) 影响:使宋辽边境保持了很长的和平局面;促进了北宋与辽的经济文化交流和民族融合。(2分,任答一点) (2)制度:行省制度。(3分) 措施:中国从政权并立到逐渐统一。(3分) (3)启示:国家观: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趋势,要坚决反对分裂,维护国家统一;(3分)(任答一点) 民族观:中华民族发展呈现多元一体趋势,要坚持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的民族政策。(3分)(任答一点) 22.(16分) (1)含义:维新变法,学习西方。(3分) 原因:甲午战败,《马关条约》的签订。(3分) (2)变化:西方模式到苏俄模式。(3分) 影响: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中国共产党成立,民主主义革命发展等。(3分,任答一点) (3)使命:救亡图存(思想启蒙或民族复兴等)。(4分) 23.(18分) (1)成就:莎士比亚宣扬人文主义、牛顿进行科学探索(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和提出力学三定律)。(6分) (2)贡献:荷兰—一系列现代金融和商业制度。英国-- 历史模拟试题(三) 第 12页 共12页 推行自由贸易,并逐步确立起自由市场经济模式。美国—推行新政,政府大力干预经济。(6分) 作用:促使创新国家的崛起,促进人类文明演进(建立世界霸权,促进人类文明的演进)。(3分) (3)国家:苏联。(3分) 结果:苏联解体。(3分) 说明:凡是涉及到中国人名、地名、专有名词(比如:民族名称,机构名称等)出现错别字的不得分。 历史模拟试题(三) 第 12页 共12页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