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21 发布 |
- 37.5 KB |
- 117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高一历史必修一全套教案人教版
真正的价值并不在人生的舞台上,而在我们扮演的角色中。 0 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一) 教学设计 张应进 庐江县第三中学 真正的价值并不在人生的舞台上,而在我们扮演的角色中。 1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第 1课 夏商周的政治制度 【教学目标】 目 标 内 容 知识与能力 过程 与方法 情感态度价 值观识记 理解 运用 夏商的 政治制度 王位世袭制、夏商 的中央地方制度概 况 宗法制与分封 制的关系及其 实质、作用 通过学习早期 政治制度的特 点探究宗法制 与分封制对我 国社会发展带 来 的 深 远 影 响,培养学生 全面、客观和 公正评价历史 事件的能力 问题探究 通过对我国 早期政治制 度的特点分 析,说明中 国作为一个 统一的多民 族国家的形 成与发展, 其官僚政治 与 体 制 管 理,无不与 古代有着密 切的联系。 西周的 分封制 对象、权利及义务 发展演变、作用 历史比较 问题探究 西周的 宗法制 含义、特点及基本 原则、实质作用 【教材结构及重点难点】 一、夏商的政治制度 1.王位世袭取代禅让制 ⒉夏商的中央地方制度 二、西周的分封制 主要内容及特点 2.作用及发展演变 三、西周的宗法制 1.含义; 2. 特点及基本原则; 3.实质及作用。 重点:分封制、宗法制 难点: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关系 【教学方法】 本节课主要采用谈话讲述法进行,同时配合提问、史料阅读、课堂讨论等方法,调动学生的 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结合本节课图片较多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可结 合图来讲解,增强教学的直观性。 【导入新课】 关于大禹治水的传说,同学们却是耳熟能详的。而中国国家的形成,与传说中的大禹治水有 密切的联系。大禹治水需要统一指挥和动员各地人民的力量,加强对人民的组织管理。所以,大 禹治水和发展农业的过程就成为打破氏族部落组织,由地域关系代替血缘关系,王权专制代替氏 族民主,国家行政管理逐步成长的过程。伴随着私有制和阶级对立的发展,由于战争的频繁,禹 的权力越来越大,以致发展成个人专断。据说有一次禹召集各部落首领开会,一个首领因迟到而 被禹杀了。可见,禹似乎已不是群众的首领,而是至高无上的国王了。这反映了中国早期的政治 管理制度开始具备雏形,由此导入新课-----夏、商、周三代政治制度的演变 【讲述内容】 一、夏商的政治制度 约公元前 2070 年,禹正式建立了我国第一个王朝----夏。 设问:此时的夏朝已经不是一个部落而是一个国家。为什么?(让学生思考回答) 教师归纳总结:部落是按血缘结合在一起的;国家按地区来管理的,禹治水成功后,就把天 下分为九州,派“九牧”去管理,这表明夏已具有国家的职能,而不是靠氏族的血缘关系来维系。 真正的价值并不在人生的舞台上,而在我们扮演的角色中。 2 还有一点值得同学们注意的就是:禹死之后,由他的儿子启以世袭制而不是“禅让制”的形式继 承了王位。 1.王位世袭取代禅让制 设问:王位世袭取代禅让制,这是一种退步呢,还是一种社会的进步呢?为什么原因何在? 传说中,禹一方面奉行“禅让”同时也积极培植儿子启的势力,禹死后,虽推举伯益为首领, 但启凭借实力夺取了部落联盟首领的位置,从而结束了这种军事民主制的历史,此后王位世袭制 确立,它通过“父死子继,兄终弟及”的形式,保持着王位在家族内部的承继,“家天下”的局面从 此确立。奴隶社会是阶级社会的开始,它用“天下为家”的局面打破了原始社会的平等和无剥削压 迫的“天下为公”的局面,但这是一个历史的进步。因为奴隶社会形态的出现是建立在生产力高于 原始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基础上。 从夏朝开始就已经建立起从中央到地方的行政管理制度。 2.夏商的中央地方制度 对于夏商的政治制度,可以引导学生课下去搜集有关夏商的官位及其职能的文献和考古资料 来进一步了解夏商政治制度的特点。最后教师给学生概括指出:夏商时从中央到地方就已经建立 起行政管理制度;最高的时国王,中央有相、卿士,地方封侯、伯,有臣属的方国。奴隶制的等 级关系已初步确立。对后周的分封制和宗法制有直接影响。 二、西周的分封制 公元前 1046 年,武王发动了灭商的总攻击,纣王逃回王宫,自焚而亡,商朝灭亡。武王建立 周王朝,定都镐京,历史上称为西周。 设问:西周建立后,为什么要建立分封制度呢? 西周政权刚刚建立不久,武王姬发即因病而亡,成王姬诵年幼即位,由其叔父周公姬旦摄政。 当时,管叔、蔡叔、霍叔作为宗亲诸侯,被封于殷都周围监视殷商遗民,谓之“三监” 。他们不满 周公摄政,勾结纣王之子武庚及东夷部族发动叛乱。周公毅然平定内乱、率部出师东征,西周政 权才得以稳定。面对周初出现的内外叛乱,周公敏锐地意识到,没有一套完善的典章礼仪制度和 宗法等级秩序,单靠武力征服或刑罚镇压是不能实现社会安定和国家大治的。为此,他主持进行 大规模的立法活动,建立起一套典章礼仪制度与宗法等级秩序。 设问:分封制度到底是一项什么样的政治制度? ⒈主要内容及特点 讲解分封制时,可以先给出学生以下两段材料: 材料一 据史料记载,周武王病死后,子成王诵继立。成王年幼,武王弟周公旦辅政,而带 兵驻守在殷都周围的管叔、蔡叔等贵族怀疑周公有夺取王位的意图,对周公极为不满,致使纣子 武庚有机可乘,拉拢二叔,又联合东方的徐奄等部起兵反周,经过三年苦战,才被平定。战后, 周公意识到分封势在必行,在“吊二叔之不咸”之余,“封建亲戚,以蕃屏周”。 材料二 据史料记载,周初封建的诸侯,主要是同姓(姬姓)子弟;《荀子·儒效篇》说: 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左传·昭公二十八年》也说:“昔武王 克商,光有天下,其兄弟之国者十有五人,姬姓之国者四十人,皆举亲也。” 设问:从以上材料中可以看出实行分封制的目的是什么?又有什么特点哪? 通过阅读材料,培养学生论从史出的习惯。最后教师指导学生观察课本提供《西周分封形势图》, 得出以下认识:周朝对建国的元老、功臣、亲属和先世的后代等进行大分封。分封的目的是为了 加强和巩固西周的统治,“封建亲戚,以蕃屏周”。封制”在周朝时期是周王室把疆域土地划分 为诸侯的封建制度。分封的办法是把王畿(首都地区)以外的土地和人民分封给亲属、功臣、元老, 建立起诸侯国,以镇守疆土,保卫王室。在“分封制”下,国家土地不完全是周王室的,而是分 别由获得封地的诸侯所有,他们拥有分封土地的所有资源和收益,只需向周王室缴纳一定的进贡 即可尽义务。诸侯与周王室的关系是:周天子是最高的统治者,诸侯是天子的臣属,必须服从周 天子的命令,定期朝见天子,并向天子纳贡,带兵随天子作战。诸侯国像屏障一样拱守在周王室 周围,和睦四方,安天下。周初,从武王到成王共分封大小 71 个诸侯国。其中主要有(教师挂图, 并指出主要诸侯国的位置):在东方分封了鲁、齐等国;在北方分封了燕等国;在南方分封了吴、 楚等国;在中原分封了郑、晋、卫、宋等国。西周成为一个疆域广大的奴隶制国家。 最后通过学习让学生研讨一下分封制的作用。(可让学生课前准备,事先查找资料) 真正的价值并不在人生的舞台上,而在我们扮演的角色中。 3 2.作用及发展演变 教师在上课时做一下指导。然后根据教师自己查找的资料和有关文献做以下概述: 首先,分封制大封同姓子弟、功臣及古帝王之后,让他们在自己的诸侯国内享有一定的特权,能 够按照自己的想法进行政治、经济以及文化方面的建设,这就避免了类似于管叔及蔡叔的事情的 发生,暂时地满足了西周奴隶主贵族的欲望及要求,缓和了奴隶主贵族之间的矛盾,起到了“稳 定政局”的作用。在分封过程中,周公要求那些受封诸侯在治理诸侯国过程中要“启以商政,疆 以周索”或“启以夏政,疆以戎索”,要实行文王“德明慎罚”的方针,广求“殷先哲王”的“保 民”办法。通过这些措施,极大地缓和了征服者与被征服者的矛盾,降低了殷民及其他族人的反 抗情绪,起到了“镇抚各族”的作用。周王室的统治范围扩大。其次,在西周王朝的四周分布着 肃慎、山戎、鬼方、羌、濮越等少数民族。这些少数民族经常性地侵扰西周的边界,掠夺财富, 而西周在这些边界建立诸侯国,派王室贵族等直接管理,一方面直接加强了周王室的统治力量, 对一些少数民族以及一些外族起到一定的威慑作用;另一方面有利于该地区经济的发展,有利于 边疆地区与王畿之间的政治、经济以及文化交流,加速先进文化及先进生产技术的传播,从而为 抵御外侮,巩固边防提供坚强的物质后盾,起到其应该起的作用。像太王长子太伯和次子仲雍渡 江南下,在太湖沿岸建立吴国。他们与当地人民结合,不但对开发吴越作出了贡献,而且还加强 了对巴、濮、越、邓等部的控制。最终使周王确立天下共主的地位。 诸侯受分封的土地理论上在其死后可由周王室收回重新分配,但一般是世袭,一些诸侯国的 势力日益强大。春秋时期,随着井田制的瓦解和争霸战争的发展,周朝王室衰微,“礼乐征伐自 天子出”的”局面被“礼乐征伐自诸侯出”取代,周王“天下共主”的地位丧失,“分封制”开 始破坏。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取消“分封制”,秦王朝在全国推行单一的“郡县制”。 在实行分封制的同时,西周实行了宗法制度,形成了森严的等级制。 三、西周的宗法制 设问:什么是宗法制? 1.含义 宗法制是与分封制互为表里的政治制度。宗法制渊源于原始社会末期产生的父权家族和宗族 制度,是在中国古代宗族国家制度的形成过程中,为调整人们之间的血缘亲属关系,维护其伦理 道德秩序和社会等级制度,逐步建立起来的一种家族和宗族集团的法律规范。 设问:宗法制基本原则及特点是什么呢? 2. 特点及基本原则 可先让学生看以下图表,然后让学生回答。 利用《西周宗法制度示意图》,引导学生分析西周宗法制度的特点和基本原则;明确大宗、 小宗的概念,大宗、小宗之间的关系。 最后教师结合《西周宗法制度示意图》和《西周分封和等级制度示意图》讲解宗法制度是父 系家长制演变而来的宗法关系,建立了一套族权与政权相结合的统治制度。这是一种从嫡长子继 承制为基本特征的权力分配制。宗法制的基本规则,是将每个宗族中的嫡长子一支确立为大宗, 居于同宗中的支配地位或主导地位;而把其他庶子分立为小宗,处于大宗的从属地位或次要地位; 真正的价值并不在人生的舞台上,而在我们扮演的角色中。 4 宗主照例由大宗担任,并且世袭继承。因此,宗法制从一产生时起,就是基于确定继承顺序的需 要而形成的一种等级制度,以巩固奴隶主的统治。 (教师讲解图后,讲一步归纳要点如下) ①嫡长子继承,其余子分封。 ②构成了“王臣公,公臣大夫,大夫臣士”的等级制度。 ③天子、诸侯、卿大夫、士构成统治阶级,士以下的平民和奴隶是被统治阶级。 3.实质及作用 设问:分封制和宗法制的关系如何?宗法制度实质是什么? 西周实行宗法制原则下的分封制。周天子以“受命于天”自居,号称“天之元子”,是天下同姓 宗族的大宗,居于至高无上的绝对支配地位。其王位由嫡长子世袭继承,其他庶子则作为小宗被 分封为各地诸侯。各地诸侯在各自封国内又是同姓宗族的大宗,其王位也由嫡长子世袭继承,其 余庶子则作为小宗分封为卿大夫。卿大夫在自己封地里又是同姓宗族的大宗,其封爵仍由嫡长子 世袭继承,其他庶子作为小宗分封为士。这样,根据宗法制与分封制,便形成了天子、诸侯、卿 大夫、士等各级宗主贵族构成的金字塔式的等级制结构。各个等级之间的相互关系,既是大小宗 关系,也是上下级关系。每一个等级都必须服从上一个等级,并有义务尽其纳贡、服役等责任。 周天子位居金字塔顶端,不仅是所有姬姓宗族的大宗,而且通过“同姓不婚” 、“娶于异姓” 的联 姻原则,又成为有甥舅关系的异姓宗族的共主。于是,宗法等级制度遂成为确立社会等级秩序、 维护宗主贵族统治的政治法律工具。 关于宗法制的作用和对后世的影响,可留课下上网或去图书馆查找有关资料自己获取和了解。 最后给学生留一个讨论题,供课下研讨及对本课知识的巩固。 【课后研讨】 《尚书大传》说:“周公摄政,一年救乱,二年克殷,三年践奄,四年建卫侯,五年营成周, 六年制礼作乐。”大思想家孔子认为“克己复礼曰仁”, 而中国古代文人士大夫的人生设计:“修 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中,“修身”最重要的一项就是习“礼”。由此可见“礼”在中国古代的 重要性。 以维护宗法制的礼乐制度,与封邦建国的分封制以及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的宗法制构成西周 古代宗族国家制度的核心内容。请大家上网或去图书馆查找有关礼乐文化的资料,了解西周法制 对中国封建法制和现代法制产生了什么影响? 提示:如西周法制中“敬德保民”的政治思想、“明德慎罚” 的法律思想、“礼不下庶人,刑 不上大夫”的统治思想,对中国封建法制和现代法制产生了什么影响。 【本课小结】 在中华早期政治文明形成的阶段,夏朝是中国古代第一个国家政权。禹是夏朝的开国之君, 并开创了父传子的“家天下”制度。这是从氏族社会的民主管理向国家行政管理过渡的历史转折。 夏商已有一套从中央到地方的行政管理制度。西周灭商以后,作为人类历史上的第三个奴隶制国 家。在吸收商朝灭亡教训的前提下,西周统治者以宗法制度为基础,创建了“封诸侯、建藩卫” 制度,即分封制度。宗法等级制度产生于夏商,是维护各级宗主贵族统治地位与世袭特权的政治 法律工具。西周是古代宗族国家制度的鼎盛时期,也是这一社会制度的成熟完备阶段。宗法制渊 源于原始社会末期产生的父权家族和宗族制度,是在中国古代宗族国家制度的形成过程中,为调 整人们之间的血缘亲属关系,维护其伦理道德秩序和社会等级制度,逐步建立起来的一种家族和 宗族集团的法律规范。宗法制的基本规则,是将每个宗族中的嫡长子一支确立为大宗,居于同宗 中的支配地位或主导地位;而把其他庶子分立为小宗,处于大宗的从属地位或次要地位;宗主照 例由大宗担任,并且世袭继承。因此,宗法制从一产生时起,就是基于确定继承顺序的需要而形 成的一种等级制度。西周实行宗法制原则下的分封制。周天子以“受命于天”自居,号称“天之元 子”,是天下同姓宗族的大宗,居于至高无上的绝对支配地位。其王位由嫡长子世袭继承,其他庶 子则作为小宗被分封为各地诸侯。这样,根据宗法制与分封制,便形成了天子、诸侯、卿大夫、 士等各级宗主贵族构成的金字塔式的等级制结构。各个等级之间的相互关系,既是大小宗关系, 也是上下级关系。每一个等级都必须服从上一个等级,并有义务尽其纳贡、服役等责任。宗法等 级制度遂成为确立社会等级秩序、维护宗主贵族统治的政治法律工具。 真正的价值并不在人生的舞台上,而在我们扮演的角色中。 5 第 2课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教学目标】 目 标 内 容 知识与能力 过程 与方法 情感态度价 值观识记 理解 运用 至高无上 的皇权 “始皇帝”的来历 及特点(皇帝神圣; 皇权至上) 联系现实,指 出秦朝加强中 央集权的政策 中至今仍有显 著作用的措 施,培养学生 将古今史实类 比的能力。等 认知活动,培 养历史思维和 解决问题的能 力 知道“始皇帝” 的来历和郡县 制建立的史 实,了解中国 古代中央集权 制度的形成及 其影响 问题探究 情景设置 概括阐释 论从史出 秦始皇建立 的中央集权 制度和巩固 统一的措 施,对我国 历史产生了 深远的影 响,学会运 用科学的理 论和方法认 识历史和现 实问题 较为完备的 中央官制度 三公九卿制 的职能特点 郡县制的 全面推行 郡县制的职能;中 央到地方统治机构 的特点及实质 中央集权制的 作用和影响 政治经济及消极作 用 【教材结构及重点难点】 一、至高无上的皇权 1. “始皇帝”的来历 ⒉特点:(1)皇帝神圣 (2)皇权至上 二、较为完备的中央官制度 ⒈三公九卿制的职能 2. 三公九卿制的特点 三、郡县制的全面推行 ⒈郡县制的职能 2.中央到地方统治机构的特点及实质 四、中央集权制的作用和影响 重点: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及影响;皇帝制、三公九卿制和郡县制 难点:中央集权制度的概念和作用 【教学方法】 本课多是基本史实,有关知识学生在初中已经学过,可现在课前布置学生自学,掌握基本史 实;教师还可指导学生收集资料,引导学生收集一些有关的典故、成语,通过这些典故、成语来 回忆春秋战国的诸侯争霸的概况。像老马识途、唇亡齿寒、退避三舍、一鸣惊人、卧薪尝胆、纸 上谈兵、围魏救赵、图穷匕见、朝秦暮楚等等。为上课讨论和评价做准备。在课堂手段上可采取 投影和情景设置等手段,将教学的重点放在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培养学生思考、分析 问题的能力上。 【导入新课】 从西周分封制到秦朝的中央集权制,中间经过了群雄割据的春秋战国。关于这段历史我们大 家并不陌生,尤其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些典故、成语,如老马识途、唇亡齿寒、退避三舍、一鸣惊 人、卧薪尝胆、纸上谈兵、围魏救赵、图穷匕见、朝秦暮楚等等,尤其为我们大家所熟识。战国 后期,商鞅入秦,助秦孝公变法,使秦国后来居上,国力跃居七雄之首。从公元前 230年起秦国 采取各个击破的办法开始了大规模的统一战争。秦王嬴政“续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贾 谊《过秦论》),不到十年的时间,先后灭掉了韩、赵、魏、楚、燕、齐六国,结束了诸侯割据的 局面,于公元前 221年建立起中华民族第一个统一的、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国家。正如诗歌 真正的价值并不在人生的舞台上,而在我们扮演的角色中。 6 记载的:“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李白《秦王扫六合》)由此导入新课。 【讲述内容】 秦朝建立后,创制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这一制度主要由以下三个方面组成: 一是建立至高无上的皇帝制;二是在中央实行三公九卿制;三是地方上实行郡县制。 一、至高无上的皇权 1.“始皇帝”的来历 公元前 221 年秦统一中国以后,嬴政认为“名号不更,无以称成功,传后世”,于是下令大 臣“议帝号”。他自以为“德兼三皇,功过五帝”,秦王政决定从三皇五帝的称号里摘出皇、帝 二字合成一个新词“皇帝”,作为统一大王朝的君主的正式称号,称“始皇帝”。秦始皇帝的名 号有两点含义:一是创立皇帝称号;二是其中含有序号,自己为始皇帝,以下顺序为二世、三世, 直至万世。。从此皇帝就成了封建国家的最高统治者,享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凡行政、军事、经 济等一切大权,均由皇帝总揽,一切军国大事都由皇帝一人裁决,“天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 皇帝制度为此后历代王朝所沿用,自秦开始至清末,延续了二千一百多年。历代封建王朝的最高 统治者都沿用了“皇帝”的称号。 然后教师给学生介绍一下皇帝的称谓,拓展学生视野。对于皇帝的称谓可以分为两类:一类 是皇帝自称为朕。我们知道,皇帝制度的基本特点是唯我独尊,如果不是具有独一无二、至高无 上的特点,也就无法具有特殊的政治和社会的意义了。(“孤”则是王的自称。)本来在先秦时期 朕是男子的第一人称单数,从秦始皇帝开始不再通用,只有皇帝可以用。一类是第二人称单数, 如皇上、圣上、陛下。 皇帝的特殊权力和地位使得皇位继承意义重大,如果处理不当,就会引起政治动荡,导致无 序、失控。皇太子继承制是历史上形成的传统,把父系家族内部的继承秩序稳定下来,并且明确 化、法律化。 提问:中国皇帝制度的基本特点是什么呢? ⒉特点 (1)皇帝神圣 皇帝地位至尊。天子自称为“朕”、命为“制”,令为“诏”,印称“玺”。 在讲此问题时,可以找如下资料进行补充,使学生了解皇帝至尊的地位。 ①名号制度体现皇帝至高无上的尊贵地位,包括皇帝以及附属的皇后妃嫔、太上皇、皇太后、 皇子、皇太子、皇孙、公主等在内的皇帝宗族名号系列,还有谥号、庙号、尊号等称号系列,突 出皇帝制度的神圣、尊严。②有祭祀天地山川的权利,显示其联系上天与人间的特殊身分。③有 历法、年号、礼仪、乘舆、宫廷、陵寝等一系列体现正统与等级的规章制度,表现其特殊的政治 地位和社会形象。④有后妃制度、宗室制度、以及有关皇子、公主、外戚等的一系列制度来保护、 协调家族利益,其核心是宗法制度。⑤有皇太子继承制体现皇权的延续和稳定,并保障皇权的顺 利交接。⑥皇室开支有财政保证。⑦有宦官制度为之服务。 (2)皇权至上 皇帝权力至上。皇帝是国家的代表和象征。皇帝拥有最高权力,比如最高决策权、政务的最 高决定权、财政的最高支配权、立法和司法权、官吏任免权、军事指挥权,等等。皇帝是封建社 会政治权力金字塔形结构的尖,他通过从中央到地方的庞大的官僚机构来处理日常事务,实现政 治统治。 君权神授、三纲五常(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仁、义、礼、智、信)是以皇帝制度 为中心的等级制度、宗法制度、社会秩序的理论基础。 皇帝制将国家的一切大权,即司法、立法、行政、军事等大权总揽于皇帝一人手中,并且实 行皇位继承制。这都体现出权力的高度集中,而高度集中的权力是秦朝政治制度的基本特征。 另外,秦朝还建立了从中央到地方的一系列的官制和行政机构。 二、较为完备的中央官制度 ⒈三公九卿制的职能 三公九卿制是在皇帝之下的中央政府。三公是指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丞相辅佐皇帝治理天 下;御史大夫是副丞相,负责监察百官;太尉主持军事。三公下面设置九卿。秦朝的九卿是指奉 常、郎中令、卫尉、太仆、延尉、典客、宗正、治粟内史和少府这九个部门的长官。(教师通过 真正的价值并不在人生的舞台上,而在我们扮演的角色中。 7 投影让学生了解秦朝的官职及分工) 中央 “三公” 太尉: 协助皇帝掌管全国军队 丞相: 辅佐皇帝处理全国政务 御史大夫: 掌图籍章奏,监察百官,辅佐丞相处理事务 “九卿” 卫尉: 皇宫保卫 郎中令: 宫廷警卫 太仆: 宫廷车马 廷尉: 司法 典客: 少数民族事务及外交 奉常: 宗庙礼仪 宗正: 皇室内部事务 少府: 全国山河湖海税收和手工业制造 治粟内史: 全国财政税收 2.三公九卿制的特点 中央设“三公”诸卿,构成中央政府,他们都听命于皇帝。通过让学生了解三公九卿的名称、 职能,而且要让学生理解他们之间的关系。让学生思考后,引导学生概括出三公九卿在地位、职 责上互不相属,互相牵制,最终使军国大权集中在皇帝一人手中。中央设“三公”诸卿,构成中 央政府,他们都听命于皇帝。 三、郡县制的全面推行 ⒈郡县制的职能 郡县制实行可以引导学生阅读分析本课的“学思之窗”中的材料,讨论一下秦始皇推行郡县 制的原因;并结合上节课的知识,分析一下郡县制和分封制在不同时期不同的影响。 然后再介绍郡县制。 郡的长官叫郡守,县的长官叫县令,都由皇帝任免。他们直接管理人民,收取赋税,征发兵 役和徭役,使西周实施的分封制被郡县制所代替,削弱了地方的独立性。三公、诸卿和郡县长官, 直接由皇帝任免,皇帝能够有效地控制封建朝廷和地方权力。(教师通过投影让学生了解秦朝的 郡县制体系结构) 郡 郡尉 郡守 监察史 县 县尉 县令 乡 游徼 三老 啬夫(小乡) 有秩(大乡) 亭 亭长 里 里正 2.中央到地方统治机构的特点及实质 通过以上学习,让学生概括秦朝从中央到地方统治机构的特点及实质。培养学生主动思 考和获取知识的能力。 真正的价值并不在人生的舞台上,而在我们扮演的角色中。 8 然后把特点概述为:官职有明确分工,既相互配合,彼此牵制,最终使最高统治权集中在皇帝一 人手中。实质是:地主阶级对广大人民的专制统治。 四、中央集权制的作用和影响 秦的统一形成了“中国历史上幅员空前辽阔的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那么秦朝的疆域相对 前朝有怎样的变化呢?(投影显示《秦朝疆域》图,让学生注意秦朝疆域的外围颜色) 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也是当时世界上的大国。秦朝疆域广大,秦朝 境内生活着各族人民两千多万。 秦朝统一后,颁布秦律。商鞅入秦,助秦孝公变法,使秦国的国力后来居上,跃居七国之首。 秦朝制定秦律的基础是秦国自商鞅以来的律令。秦律集中体现了新兴的地主阶级的意志,影响了 后世封建律令的制定。但秦朝的秦始皇父子片面地强调了法家学说中严刑重典的一面,忽视了“赏 罚并用”“刑当无多”的重要内容。 关于其他巩固统一的措施,可以设计类似的游戏:“秦有一壮士,身高八尺,是真还是假”, 使学生了解古今度量衡标准的差异。也可以借助“历史假设”,巧妙设问把学生的思绪引到两千多 年前的历史情境中:“假如你是秦始皇,你会采取哪些措施巩固政权?”学生兴趣盎然,进入角色、 “扮演古人”,展示自己的“雄才大略”。学生在讨论、争论和思考活动中进一步了解巩固统一的 措施:统一文字、度量衡及货币,销毁兵器,广修驰道以及“焚书坑儒”,制定法律等 等,并体会秦始皇采取措施巩固统一的必要性。 灵渠在今天广西兴安县境内,全长三十多公里,沟通湘水和漓水,连接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 秦始皇在北伐匈奴取得大胜后,在原来秦、赵、燕三国修建的长城基础上,修葺、增补、新筑, 建成了今天驰名世界的万里长城。秦代的长城西起临洮(今甘肃眠县),东至辽东,蜿蜒万余里。 长城的修建,是我国劳动人民智慧和汗水的结晶,对抵御游牧民族骑兵的进攻,保障中原农业生 产的正常进行,起到一定的作用。 关于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建立的作用,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讨论,然后概括出 积极方面:①为维护封建统一提供了条件;②有利于中华民族的发展;③有利于封建经济文 化的进一步发展。 消极方面:皇帝权威的加强,大大加强了统治人民的力量,使人民处境日趋恶劣。 秦始皇大兴土木,增加徭役、赋税,超过了当时社会经济所能担负的程度,典型的工程是骊 山陵墓和阿房宫。秦朝每年服役者不下三百万人,大量人口脱离生产,造成“丁男被甲,丁女转 输,苦不聊生,自经于道树,死者相望”的悲惨景象(《汉书·严安传》)。赋税十分沉重。秦 朝的赋税是前期的 20 倍,农民要将三分之二的收入交给政府。除此以外刑法严酷。如“族诛”“连 坐”,死刑就有“腰斩、车裂、活埋”等。严酷的刑法使阶级矛盾激化,大规模的农民战争爆发, 秦短暂而亡。 【课后研讨】 1975 年,湖北云梦秦墓发掘一批竹简,其中记载的《秦律·田律》规定:“春二月,毋敢伐 树木山林及雍堤水,不复月,毋敢业草为灰,取生荔,麛(卵)榖,毋……毒鱼鳖,置肼罔,到 七月而纵之。……邑之近皂及它禁苑者,麛时毋敢将犬以田。”你能明白这段话的意思吗?这说 明了在当时的秦朝已经开始注重什么问题? 思路:让学生在了解秦朝短暂而亡,刑罚残酷,暴政的同时,也了解秦朝注重环境保护的一面, 以突破学生光通过教材了解知识,达到突破教材思维定式的目的。 【本课小结】 战国时期,各国通过变法,扫荡了旧奴隶主贵族势力,完成了向封建制国家的过渡,加强了 君主集权,确立起君主集权的政治体制。秦始皇统一中国后,继承了商鞅变法的成果和实践了韩 非子的理论,创立了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即皇帝制、中央官制和郡县制,把专制 主义的决策方式和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有机结合起来。秦始皇首创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治体 制为我国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选择了政治体制的基本模式。不管后来的封建王朝作了多少改 革,其基本原则没有发生根本变化。西汉王朝建立后,刘邦承袭了秦始皇所开创的统一的封建专 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真正的价值并不在人生的舞台上,而在我们扮演的角色中。 9 第 3 课 从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教学目标】 目 标 内 容 知识与能力 过程 与方法 情感态度价 值观识记 理解 运用 中央政治制 度的演变 汉承秦制 汉内朝与外朝 隋唐三省六部 宋削弱相权 元中书省和枢密院 从汉到元中央 到地方政治制 度演变趋势及 影响 通过对从汉到 元政治制度演 变 史 实 的 分 析、综合、比 较、归纳、概 括,说明中国 古代政治制度 的特点,培养 历史思维和解 决问题的能力 论从史出 史论结合 问题探究 概括阐释 通过了解从 汉到元政治 制度的演变 及其特点学 会运用科学 的理论和方 法认识历史 问题 地方政治制 度的演变 西汉的郡国并行及刺 史制度 隋唐的州县 宋朝的路州县 元的行省制度 汉至元中央 到地方政治 制度关系的 特点及影响 特点及影响 【教材结构及重点难点】 一、中央政治制度的演变 1.汉承秦制 2.汉内朝与外朝 3.隋唐三省六部 4.宋削弱相权 5.元中书省和枢密院 二、地方政治制度的演变 1.西汉的郡国并行及刺史制度 2.隋唐的州县 3.宋朝的路州县 4.元的行省制度 三、汉至元中央到地方政治制度关系的特点及影响 重点:内朝与外朝、三省六部、行省制度 难点:如何从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 【教学方法】 本节课的教学知识点比较琐碎,学生学习和理解起来有较大的困难。教师在并结合教材中所 引的文献资料给予必要的点拨,并依据教材,并在此基础上拓展教材引用有关材料,扩展学生的 思维,用思考题的形式,有机地将教材的重点、难点知识串联起来,注意培养学生史论结合、论 从史出的良好的历史学习品质。 【导入新课】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继承了商鞅变法的成果和实践了韩非子的理论,创立了封建专制主义中 央集权的政治制度,即皇帝制、中央官制和郡县制,把专制主义的决策方式和中央集权的政治制 度有机结合起来。秦始皇首创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为我国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选 择了政治体制的基本模式。西汉王朝建立后,刘邦承袭了秦始皇所开创的统一的封建专制主义中 央集权制。通过综合概述上节课内容,导入新课。 【讲述内容】 真正的价值并不在人生的舞台上,而在我们扮演的角色中。 10 一、中央政治制度的演变 1.汉承秦制 司马迁说“通古今之变”。汉承秦制,汉朝在注意总结历史经验上基本上沿袭秦朝制度。汉朝 继续推行皇帝制度。引用教材“学思之窗”的材料,说明皇帝的权威得到加强,上传下达的命令 得到有效畅通,汉初中央集权得到加强。 2.汉内朝与外朝 汉武帝之前的西汉皇帝基本上是以黄老的清静无为思想制订国策,只求遵守刘邦、萧何定下 的政策、法令、制度、皇帝垂拱深宫,由宰相主持日常政务。对宰相的要求不高,只要能照章办 事就行。从汉武帝开始,这种局面无法继续下去了。因为经过七十年休养生息,经济恢复,国力 强大,汉武帝又是一个雄才大略、不甘寂寞的君主。在他的指挥下,内外政策发生剧变,清静无 为转为积极有为,对主要辅佐宰相之要求也随之发生变化。怎么变呢?是感到他们权力太大,加 以削弱吗?是认为他们出谋划策太多,“权移主上”,而故意搁置不用吗?(提出问题,引发学 生学思的兴趣,以达到进一步获取知识的目的) 然后教师做一解释:否!恰恰相反,是更迫切需要统治经验丰富的宰相多行使权力,多出谋 划策,以助自己大展宏图。然而,当时的宰相制度却愈加不适应这一形势的变化。 中朝是汉武帝设置了一个新的机构,是和以丞相、御史大夫为首的宫廷系统相对立。丞相、 御史大夫为首的这个系统被称之为外朝。在中朝出现之前,丞相就是政府的行政首脑,他参 与国家方针大计的决策过程,但是等到中朝一出现,真正得到皇帝信任的和皇帝一起参与决 策的是中朝的官员,而不再是以丞相为首的合法的政府系统的官员。原来的合法政府官员被 排斥出决策圈之外,成为一个政务的执行机构,真正的宰相职权落入了中朝官手中。中朝官 的官员的构成起初是皇帝的文学侍从之臣,被称之为“天子宾客”,即司马相如、东方朔、枚 皋、严安、主父偃等这批人,后来,汉武帝把这个制度更完善化,吸收了一部分朝廷的大臣 来参与。汉武帝动用了不同的手段,使得丞相的实权被剥夺。汉光武帝进一步剥夺了宰相的 权限,扩大了尚书台的权力,在这点上具有重要的意义,他把大权实际有效地掌握在自己的 手中。 3.隋唐三省六部 辅导学生阅读教材“历史纵横”及以下材料,教师指导学生了解实行三省六部制的背景,并启 发思考:隋唐创立的三省六部制有何特点?其实质是什么? 起到什么作用? 背景材料: 材料一:贞观元年,太宗谓黄门侍郎王珪曰:“中书所出诏敕,颇有意见不同,或间错失, 而相正以否?原置中书、门下,本拟相防过误。人之意见,每或不同,有所是非,本为公事。或 有护己之短,忌闻其失,有是有非,衔以为怨;或有苟避私隙,相惜颜面,知非政事,遂即施行, 难违一官之小情,顿为万人之大弊;此实亡国之政,卿辈特须在意防也。随日内外庶官,政以依 违,而致祸乱,人多不能深思此理。” 材料二:汉代宰相是首长制,唐代宰相是委员制。最高议事机关称政事堂,一切政府法令, 须用皇帝诏书名义颁布者,事先由政事堂开会议决,送进皇宫划一敕字,然后由政事堂盖印中书 门下之章发下。……在唐代,凡军国大事,照例先由中书省中书舍人(中书省属官)各拟意见, 再由宰相(中书省长官)审核裁定,送经皇帝画敕后,再须送门下省,由给事中(门下省属官) 一番复审,若门下省不同意,还得退回重拟。……宰相不能独裁。 ──钱穆《国史新论》 学生思考回答后,教师讲述分析:三省六部制是我国封建社会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一次 重大改革。三省分掌议政、决政、行政三权,实际将秦汉以来的丞相之权一分为三,分隶三省, 总与皇帝,从而大大加强了皇权。六部各自分掌行政、财政、军政、司法、工程等权利。各司其 责,中央机构行政效率大大提高。通过讲述三省六部的职能、相互关系,引导学生分析出其特点, 三省六部既有分工,也有合作,更重要的是它们之间是相互牵制和互相监督的;三省的长官均为 宰相,要注意引导学生与秦汉时期的宰相制度进行比较,使学生深刻理解相权被一分为三,皇权 真正的价值并不在人生的舞台上,而在我们扮演的角色中。 11 大大加强。实质是加强皇权,有效地维护了统治。由于上面的讲述已为分析这个问题做好了铺垫, 因此,教师在此只需稍加指点,便可以让学生自己分析归纳出三省六部制的作用。最后,教师概 括为:①提高了工作效率,加强了中央的统治力量;②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③三省六部制: 是我国官制史上的重大变革,它标志封建政治制度的成熟。三省六部制使秦汉以来专制主义中央 集权政治得以完善,中央集权得以加强。这对于国家的统一,社会安定和经济文化的发展都是十 分必要的。 4.宋削弱相权 三省六部制在宋朝演变,教师要引导学生回忆宋朝建立的背景,重点强调在宋朝主要是削弱和 分割了宰相的权力,实行军政、民政和财政的三权分立,打破宰相“事无不统”的局面,皇权继续 得到加强。 5.元中书省和枢密院 而宋之后的元朝是一个地域辽阔的封建国家,为了进行有效的管辖和统治,元政府建立了行 省制度。 提问:元朝实行中书省制的目的是什么?元朝为加强中央集权还实行了哪些制度?(在学生 看书的基础上,进行提问、总结分析) 元朝在中央设中书省作为全国最高行政机构。行中书省的权力很大,引用一段材料“掌国庶务, 统郡县,镇边鄙,与都省表里。”(《元史·百官志》),让学生来概括元朝设立中书省的目的。作 为山东、山西、河北则称为“腹里”,作为中央特区,由中书省直辖。元朝为加强中央集权还设 立了枢密院为最高地军事机关;设立宣政院通领宗教事物和西藏地区,皇权继续加强。 二、地方政治制度的演变 1.西汉的郡国并行及刺史制度 提问:西汉为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采取了哪些与秦不同的措施?教师指出秦朝时,设立 郡县,设御史大夫负责监察百官。汉朝时在推行郡县制的同时又推行封国制。这种郡国并行制又 称郡国制。汉武帝时,为了加强监察地方的诸侯王和郡守县令,在各州均设置刺史,即监察官。 教师首先可以利用晁错《削藩策》中的一段史料:“今削之亦反,不削之亦反。削之,其反亟, 社祸小;不削,反迟,祸大”。引入汉初实行什么制度导致这一状况?为改变这一状况,汉朝采 取了什么措施?教师指出实行分封制和郡县制并行;景帝到武帝实行削番。 古代巡视制度中最主要的形式是中央监察机构分区巡视地方之制,正式创立于汉武帝时。武 帝继位后进一步削弱王国势力,同时严厉打击豪强。他清醒地看到豪强势力之所以难以铲除,根 子就在一些地方官特别是郡的最高长官太守、诸侯国的相(权位与太守相当)和县令等各级主要 官员庸懦无能,或贪盗枉法、勾结豪强、助纣为虐,有的还纵容属下、子弟胡作非为,总之是吏 治不好。古人说圣君“治吏不治民”,汉武帝对此深有体悟,认为要搞好“吏治”就必须狠抓“治 吏”——严管官吏,于是一面大规模选用严于执法者担任地方主要官员,一面创立中央监察机构 分区巡视制度,即刺史巡视制度,用制度监督、管理地方主要官员。元封五年(公元前 106年) 这一制度正式问世了。 刺史巡视制度不仅大大提高了中央监察地方的能力,而且也在选用刺史过程中发现和培养了 许多治国之才。如扬州刺史黄霸,“明察内敏”,执法公平,被提拔为颍川郡太守,郡中大治, 政绩考核为天下第一,后又被擢为丞相,封侯爵。他是中国封建社会“循吏”的主要代表人物, 影响极大。到东汉时,刘秀把西汉监察地方政情的刺史,变为州一级的地方长官,地位高于郡守。 到汉成帝时,为镇压农民起义,又把刺史改称州牧,让其掌握一州的军政大权。这些州牧后来又 逐渐形成割据势力,后患无穷,导致政局长期动荡 2.隋唐的州县 对于隋唐的州县制度稍加解释,并指出唐又设立道,设监察使监察地方。最后指出唐朝中后 期,地方节度史权力的增大,直接导致了藩镇割据和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的出现。唐朝虽然也平 定了“安史之乱”,但没有进一步采取彻底解决割据势力的措施,反而采取了“以方镇御方镇” 的错误政策。这一政策不仅没有挫败割据者的野心,改变分裂割据的形势,反因战胜者分赃不均, 真正的价值并不在人生的舞台上,而在我们扮演的角色中。 12 重又挑起叛乱。唐无法实现政治上的统一,制约了经济的发展,所以日益衰落,最终被藩镇所灭。 3.宋朝的路州县 对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背景先作一交代:①宋朝建立时,全国仍处于分裂割据状态,要铲除 其他割据政权,巩固自己的统治,必须强化中央集权;②赵匡胤本人是通过“兵变”的形式当上 皇帝的,在总结历史经验、吸取历史教训的基础上,为防止唐末以来藩镇割据局面的重演,也必 须强化中央集权。然后设问:“假如你是赵匡胤,建立政权之后你会怎么办?”从而导入“北宋 加强中央集权”的学习。 宋朝建立以后,宋太祖曾召见大臣赵普,向他提出了两个问题:一是唐末以来战争连年不断 的原因;二是如何平息战事、使赵氏天下长久的办法。赵普认为,唐末以来政局动荡的根本原因 是“节镇太重,君弱臣强”,解决的办法是“剥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所以,宋初首 先剥夺节度史的兵权,派文臣做知州,设路、州、县三级,来强化中央集权,重点就是改变唐朝 后期以来“君弱里强”的局面,防止地方割据势力的形成。 4.元的行省制度 设问:元朝实行中书省制的目的和影响各是什么?元朝为加强中央集权还实行了哪些措施? (在学生看书的基础上,进行提问、总结分析) 目的:为了吸取宋地方无权,人浮于事的教训,加强中央集权,有效地管辖和统治辽阔的国家, 元朝实行了行省制度。元朝在中央设中书省作为全国最高行政机构,中书省的省臣被派往地方执 政,称为行中书省事。“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之”(《元史·百官志》) 行省成为常设的地方行政机构,其辖区逐渐稳定下来,进而成为地方行政区划的名称。 影响:行省制的确立,从政治上巩固了国家的统一,使中央集权在行政体制上得到了保证。这是 我国政治制度史上的一项重大变革,对后世有巨大的影响。明清沿用此制,一直保留到今天。 其它措施:对边远少数民族地区设置宣慰司进行管理。 三、汉至元中央到地方政治制度关系的特点及影响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在学生自己概括的基础之上,教师可指导学生概括为:中央严格控制地 方,地方必须服从中央;中央牢牢控制这地方官员的任免、监督和考核;地方官绝对依赖中央和 君主。 然后让学生自由发表看法,指出这种制度对历史和现实产生了哪些影响?(不论有利与不利 影响,只要有理就要肯定学生的意见,不要局限学生的思维。) 【课后研讨】 监察制度是我国政治制度的一项重要内容,有着悠久的历史,从先秦的御史开始,一直延续 到清末,对封建统治的维护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你还知道中国古代有哪些监察制度?试作一 简要评价。 思路:史实:如秦---御史大夫;汉---刺史制度;唐---观察使;宋---通判制度;明---厂卫特务 机构; 评价:在封建社会里实行的监察制度,在其前期(秦、唐、宋)巩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有利 于防止割据势力的出现,保证了政令的统一,有利于社会的发展;但到了封建社会末期, 如明朝所实行的特务政治则损害了司法制度的正常执行,是封建制度走向衰落的表现。 【本课小结】 纵观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加强的过程,可以看出始终伴随着两大基本矛盾:一是 君权与相权的矛盾;汉朝的中朝制度、隋唐三省六部制的形成与完善,元朝的中书省制度就是皇 权对相权的分离、削弱;二是中央政府与地方割据势力的矛盾;自汉到元都不断加强了中央对地 方的控制,从而保证了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真正的价值并不在人生的舞台上,而在我们扮演的角色中。 13 第四课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教学目标】 目 标 内 容 知识与能力 过程 与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 观识记 理解 运用 宰相制度的 废除 明设三司 废丞相 了解明清在政 治制度上君主 专制强化的措 施及影响,君 主专制发展到 顶峰 归纳清朝专制 主义中央集权 强化的表现及 其影响,提高 综合分析问题 的能力。认识 君主专制制度 的加强对中国 社会发展的影 响,汲取必要 的历史经验教 训 史论结合 问题探究 历史比较 合作讨论 通过引导学生 对明朝和清朝 强化君主专制 制度措施的学 习,培养学生 运用辩证唯物 主义和历史唯 物主义的立 场、观点和方 法。通过分析 清朝专制政策 的危害,使学 生认识到从专 制到民主是人 类历史发展的 必然趋势。 内阁的创立 内阁制度的由来及演 变 君主专制的 顶峰 清内阁、议政王大臣 会议、南书房、军机 处及清朝君主专制强 化的影响 【教材结构及重点难点】 一、宰相制度的废除 1.背景;2.过程。 二、内阁的创立 三、君主专制的顶峰 1.清初议政王大臣会议与内阁 2.南书房 3.军机处及清朝君主专制强化的影响 重点:宰相制度的废除、内阁的创立、军机处 难点: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强化的影响 【教学方法】 本节课主要采用谈话讲述法进行,同时配合提问、史料阅读、课堂讨论等方法,调动学生的 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结合本节课图片较多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可结 合图来讲解,增强教学的直观性。 进一步认识历史学习的一般过程。学习历史是一个从感知历史到不断积累历史知识,进而不 断加深对历史和现实的理解过程;同时也是主动参与、学会学习的过程。 掌握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学习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努力做到论从史出、史 论结合;注重探究学习,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发现问题,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养成独立思考 的学习习惯,能对所学内容进行较为全面的比较、概括和阐释;学会同他人,尤其是具有不同见 解的人合作学习和交流。 【导入新课】 从 1368 年朱元璋建立明朝到 1840 年鸦片战争前夕为我国明清时期,共跨历史 470 多年,这 是我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封建统治时期,也是我国封建制度由盛转衰的一个历史时期。那我国封 建制度由盛转衰的最重要的因素是什么呢?请学生回答,教师归纳,并重点指出导致中国我国封 建制度由盛转衰的最重要的因素是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强化。由此导入新课。 【讲述内容】 一、宰相制度的废除 教师先介绍背景:明朝建立初期,社会矛盾复杂,政局动荡不安。面对严峻形势,明太祖不 断总结经验,寻找巩固封建统治的办法。明太祖认为,元灭亡的原因之一,是“君不能躬览庶政”, 君主不够专制,导致“主荒臣专,威福下移,由是法度不行,人心涣散,遂至天下大乱”。为此, 真正的价值并不在人生的舞台上,而在我们扮演的角色中。 14 明太祖对国家机构进行了改革,加强君主专制。 设问:纵观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加强的过程,始终伴随着哪两大基本矛盾? (学生回答:中央政府与地方割据势力的矛盾、君权与相权的矛盾。) 丞相的设立起源于何时?有何职权? (学生回答:秦朝)对,从秦朝开始的这种君主丞相制度是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其特征是 在一个至高无上的皇帝之下,同时存在一个“常丞天子,助理万机”(《汉书·百官表》)的丞 相或者相国。皇帝通过丞相治理国家,丞相既对皇帝负责,协助皇帝处理国家大事,又是百官之 长,所谓居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但是,另一方面,丞相的存在,客观上起着制约君主的作用, 故使皇帝时时忌惮。隋唐三省六部制的形成与完善,就是皇权对相权的分离、削弱的初步成功, 如今明太祖又是如何做的呢? 明太祖分散和削弱臣僚权力,使“权不专于一司”。改革过程如容: 在地方:废行中书省,实行三司分权,相互牵制。元朝的行中书省是从大都的中书省分设出 来的,它总管一省的行政、军事和司法,职权很大,后来四方兵起,中央根本指挥不动,俨然成 为一个独立王国。明朝地方行政组织,撤销元朝路一级的建制,形成省地县三级管理体制。明洪 武九年,明太祖宣布废除行中书省,但仍保留省区,每个省区改设三司管辖,即:承宣布政使司 (俗称“藩司”),统管地方民政和财政;提刑按察使司(俗称“桌司”),分管地方监察、司 法;都指挥使司(俗称“都司”),分管军政。三司分立,互不统属,相互牵制,各向中央政府 负责。 在中央,废丞相制,职权分给六部,隶属皇帝。明初承袭元制,在朝廷设中书省,置左右丞 相。丞相权力很大。明太祖把中央大权分给六部,六部尚书直接对皇帝负责。明洪武十三年(138), 明太祖借有人告发中书省丞相胡惟庸有不法行为,一方面他将胡惟庸以擅权枉法的罪名抄家灭族, 另一方面,宣布撤销中书省,废除宰相,将六部升格,由其亲自掌管,国家政事由皇帝一人决断, 并且下令今后不许任何人再提设宰相一事。“臣下敢有奏请设立者,文武群臣即时劾奏,处以重 刑。”(《明太祖实录》)把中国的专制君主制政体推向了顶峰。 这样,自秦汉以来一千多年的宰相制度废除了,也改变了有史以来君主通过相职管理国家的 历史,君主成为国家的行政首脑,极大地加强了皇权。 二、内阁的创立 宰相制度废除后,由于行政量巨大,事务繁忙,各种奏章批阅,施政方略的出台,大事小事 的处理皆需皇帝裁决。皇帝不但精力不够,才能和经验也难以胜任。为此,明洪武十五年,又设 殿阁大学士,备皇帝顾问,“传旨当笔”,充当秘书。明成祖以后,职权越来越大,不但“参与 机务”,而且成为国家中枢机构,形成内阁制度。 设问:明朝的内阁制有什么特点?学生回答后概括指出:明朝虽设置内阁,但内阁的职责只 备顾问。 设问:明朝的内阁制与西方的内阁制度有什么重要不同?可以先对西方的内阁制度作一下介 绍,然后比较得出结论。 内阁作为政府机构始于英国,是由英国国王的最高咨询机关——枢密院外交委员会演变而来的。 以后为许多国家采用。由于内阁制政府具有对议会全权负责的特征,故又称责任内阁制、议会内 阁制。 内阁总揽国家行政权力并对议会负责的政体形式。内阁制的内阁是以议会为基础产生的。 内阁首相通常由在议会中占多数席位的政党或政党联盟的领袖担任。首相从政见基本相同的议员 中挑选阁员人选,提请国家元首任命,组织内阁。国家元首对内对外名义上代表国家,但并无实 际行政权力,由内阁代表国家元首对议会全权负责。内阁接受议会的监督,定期向议会报告工作。 如内阁得不到议会信任,其阁员必须集体辞职,或由内阁提请国家元首解散议会,重新举行议会 大选。新议会如果仍对内阁表示不信任,内阁则必须总辞职,由国家元首任命新首相组织新政府。 首相(或总理)是内阁政府首脑,主持内阁会议,总揽政务,拥有任免内阁成员和所有政府高级 官员的权力,负责制定和执行国家对内对外的重大方针政策。 由此可见明朝内阁: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不可能对皇权起到制约作用。而西方内阁是权 力民主的象征,总揽国家的行政权力,并代表国家元首对议会负责的政体形式。 三、君主专制的顶峰 1.清初议政王大臣会议与内阁 由于历史的局限性及民族自身的狭隘性,清政权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首崇满洲”的原则。 清初,中央机构大体采用明朝制度,设内阁,置六部。但最高的决策和中枢机构是议政王大臣会 议和内阁,前者的权力凌驾于内阁、六部之上,它全部由满洲贵族和八旗首脑组成,汉人不得参 与。这种早期的氏族贵族会议制度,早在入关前就已确立,入关后依然保存。凡军国大事均由议 真正的价值并不在人生的舞台上,而在我们扮演的角色中。 15 政王大臣共同裁定,这就是人们通称的“国议”。而 1658 年顺治帝将内三院(内国史院、内秘书 院、内弘文院)改为内阁,负责起草、传达诏令,代批拟旨等。内阁的最高长官是大学士,地位很 高但没有实权,实际上只相当于皇帝的私人秘书。清朝内阁的权力和地位远不如明代内阁那样高, 只辅助皇帝处理日常政务,负责票拟谕旨,批答奏章等,并不具有实际的决策权力,仅仅是名义 上的决策机关,屈尊于“国议”之下。 教师可以提供相关文献资料:“(顺治年间)奏章票拟,主之内阁;军国机要,主之议政处” 来引导学生分析内阁、议政王大臣会议与皇权之间的关系。 最后指出:这种政治体制,使权力分散于诸王公贵族,随着入关后形势的变化与发展,专制 集权趋势的日益加强,它越来越成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障碍。 2.南书房 为了适应统一事业的完成和君主集权政治的需要,康熙帝亲政后,在宫内设南书房,挑选翰 林院学士入值。当值的翰林院学士陈陪同皇帝读书写字外,也参与机密,替皇帝草拟谕旨,实际 上成为皇帝的机要秘书班子。从此,内阁、议政王大臣会议权力削弱。康熙帝把中枢权力一分为 三:内阁、议政王大臣会议和南书房。三者互相制约,最后集权于皇帝手中。 由于“军国机要,主之议政处”,一些满洲贵族往往借此压制皇权,造成“诸王大臣签议既定, 虽至尊无如之何”。因此清初屡屡出现大臣专横擅权的局面。所以,清统治者到雍正时,又设立军 机处。 3.军机处及清朝君主专制强化的影响 军机处原名军需房,最初是为了筹划西北军事而设(始于 1726 年,1729 年正式改为军机处)。 军机大臣由皇帝选派“亲臣、重臣”担任。这里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分析军机处与议政王大臣会议 的重大区别。军机处虽然逐渐发展成为处理全国军政大事的常设核心机构,“承旨、出政皆在于此”, 但它并没有议政王大臣会议那样的决定权。军国大事全凭皇帝裁决,军机大臣“只供传述缮撰,而 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连讨论的权力也没有。对皇帝的决定,军机大臣只能唯命是从,“跪受笔 录”, 然后负责传达给中央各部和地方官员去执行。这样,地方军政首脑实际上也直接听从皇帝 指挥。军机处的设立,取代了南书房,使内阁职权进一步缩小,更使议政王大臣会议名存实亡。 到乾隆时,议政王大臣会议撤销。国家一切政务,均由皇帝一人独断朝纲。军机处的设置,标志 着我国封建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发展到顶峰。 设问:从清初统治者设立议政大臣会议到设置军机处,说明了什么?给中国社会带来了什么 影响? 通过分析概括出:清初议政大臣会议到军机处的设置,说明了君主专制进一步的强化,封建 专制制度走上腐朽。关于影响可概括为:它基本上理顺了中央和地方的政治关系,有利于社会的 稳定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但也使民主制度难以形成,思想控制强化,不利于社会改革,表明封建 制度正在走向衰落(应发挥学生思考问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鼓励学生在积极思维下的一切成果) 对于教材最后一段内容,设计如下一个课堂研讨题。让学生课前查找有关资料,在主动获取 知识的过程中,对比 17、18 世纪中国和欧洲的历史,了解为什么会出现不同的发展趋势? 【课堂研讨】 17、18 世纪中国和欧洲的封建国家都进行了加强君主专制的改革措施。如东方有康熙大帝, 西方有路易“太阳王”,他们都使中、法两国进入到封建的鼎盛时代。但改革却在中国和欧洲产 生了不同影响。这是为什么?通过网络或有关论著,查找有关资料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启示:17、18 世纪的中国在政治上空前强化君主专制,在经济上重农抑商,在外交上闭关锁 国,影响了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正常发展;文化上文字狱,禁锢了文化。 17、18 世纪的欧洲在政治上加强君主专制来反对罗马教廷的控制,却实行君主开明专制;在 经济上实行重商主义;在外交上鼓励对外扩张,促进了资本主义在欧洲的发展;文化上,启蒙思 想蓬勃发展。 【本课小结】 自秦始皇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以后,历代王朝都设置丞相制度,参与军国大事的处理。到 了明代,延续了一千多年的宰相制度杯明太祖废除了,军国大权进一步集中到皇帝手中。后来, 明朝虽设置内阁,但内阁的职责只备顾问。清朝虽设置军机处,但军国大臣也只是传达皇帝的旨 意。军机处的设置,标志着我国封建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发展到顶峰。民主制度难以形成,思 想得到控制强化,封建制度正在走向它的衰落。 真正的价值并不在人生的舞台上,而在我们扮演的角色中。 16 第二单元 列强武装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 第 1 课 从鸦片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第 1 课时) 【教学目标】 目 标 内 容 知识与能力 过程 与方法 情感态度价 值观识记 理解 运用 鸦片走私和虎 门销烟 鸦片战争前夕 清朝封建统治的腐 朽没落和欧美资本 主义国家的迅速崛 起;英国向中国走 私鸦片的原因及危 害;林则徐领导的 禁烟运动;鸦片战 争的时空过程;战 争中 通过对两次鸦 片战争的讨 论、分析,培 养学生初步运 用“历史地” 看问题的观 点、“透过现 象看本质”“历 史发展的必然 性与偶然性关 系”等观点、 辩证地观察和 分析历史问题 的能力。 通过对鸦片战 争后第一批不 平等条约主要 内容的教学, 培养学生依据 史实推理得出 结论的历史思 维能力。。 情境再现 论从史出 问题探究 历史比较 概括阐释 通过鸦片战 争中中国军 民奋起抵抗 外来侵略精 神,培育热 爱祖国、报 效祖国的高 尚情操和斗 争精神。通 过英法联军 火 烧 圆 明 园,使学生 从这场民族 的灾难和屈 辱中,增强 维护国家主 权和民族利 益的历史责 任感和使命 感。 鸦片战争和《南 京条约》的签订 中国军民的反侵略 斗争;《南京条约》、 中英《五口通商章 程》和《虎门条约》、 中美《望厦条约》 和中法《黄埔条 约》、鸦片战争的 影响。 鸦片战火再燃 《天津条约》《北 京条约》的签订; 第二次鸦片战争的 影响 【教材结构及重点难点】 一、鸦片走私和虎门销烟 1.鸦片战争前夕的中国和世界;2.鸦片走私和虎门销烟。 二、鸦片战争和《南京条约》的签订 1.中国军民的抗英斗争;2.屈辱条约的签订及影响。 三、鸦片战火再燃 1.《天津条约》的签订 2.《北京条约》的签订 3.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影响 重点:鸦片战争签订的不平等的条约及其影响;《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的签订及其影响 难点:如何在新课改的形势下探索课堂实施以学生自主学习、探究性学习和动手实践能力培 养的新的教学模式 【教学方法 本节课的教学可采用“问题式”和“导学式”教学模式和思路,在教师积极引导下,突出学 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同时配合史料阅读、质疑答疑、课堂讨论等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 积极性,培养学生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努力实现师生教与学的有机互动。在教材的处理上, 应突出重点、难点内容,点拨思路,启导分析,给学生留下较多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借以逐步培 养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探究性学习的习惯。 【导入新课】 找到电影鸦片战争的一段片段或剪接一段有关影片战争的资料片,让学生在历史史实的情景 再现中,步入本课鸦片战争的学习。 真正的价值并不在人生的舞台上,而在我们扮演的角色中。 17 【讲述内容】 一、鸦片走私和虎门销烟 1.鸦片战争前夕的中国和世界 引导学生自学教材的基础上,结合教材内容,分析、归纳中国、世界(英国)的发展基本状 况,思考鸦片战争前的国际、国内背景。 学生回答后,概括指出:战前中国已经处于封建社会晚期,呈现严重的社会问题。鸦片战争 前夕的中国,政治腐败,军备废弛、财政困难、阶级矛盾尖锐。封建社会整体上呈现出衰败景象, 走到了穷途末路;而对外长期奉行妄自尊大、闭关自守政策又使中国隔绝于世界潮流之外,远远 落后于世界发展的时代潮流。而同一时期的西方世界,特别是英国处在怎样的历史发展时期? 学生回答后,概括指出:战前世界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特别是英国迅速崛起;鸦片战争前夕,西 方资本主义迅速发展,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成为头号资本主义强国。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需 要不断开辟和扩大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因而不断加紧对外扩张,古老而又落后的东方大国── 中国,必然成为他们侵略的重要目标之一。 中国腐朽没落的封建主义无法抵抗新兴发展的资本主义;在资本主义迅速崛起的时代,“落 后就要挨打”! 2.鸦片走私和虎门销烟 英国最初试图用商品打开中国的大门。但一是中国的自然经济对外国工业品的排斥抵抗,二 是清政府闭关政策的限制,鸦片战争前,在正当的中英贸易中,中国长期处于出超地位。通过正 当贸易不能打开中国的大门,英国开始向中国走私鸦片。鸦片走私给中国带来严重的社会问题, 如何解决鸦片走私问题,成为朝野关注的焦点。设问:面对日益猖獗的鸦片走私,应该如何来应 对?(可让同学们以历史换位的角度来设想采用什么办法来解决鸦片走私问题更好,让同学发挥 主观想象,应该采取哪些必要的手段?把同学们拉回到历史的过去,共同感受历史发展的脉搏, 同时培养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可引用材料鸦片“流毒于天下,则为害甚巨,……若犹泄泄视之,是使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 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的内容,理解鸦片走私带来的危害。进而提问:鸦片走私给中 国社会带来最严重的危害是什么?(然后指出)鸦片大量走私,一方面导致中国白银大量外流, 银价上涨,造成清政府的财政危机;中国士兵吸食鸦片,削弱了军队的战斗力。这种“银荒”、 “兵弱”的局面,另一方面清政府官僚、贵族吸食鸦片,导致清朝政治更加腐败;中国人民的生 活更加贫困。这严重危及到清朝的封建统治,也给整个中华民族带来严重危机。因而在这个背景 之下,道光帝深受震动,同意委派林则徐查禁鸦片。 教师要引导学生归纳林则徐禁烟运动的主要举措、高潮“虎门销烟”等。然后提问:如果没有林则徐 的虎门销烟,鸦片战争是否还会爆发?有学生思考回答后,最后得出结论;禁烟运动只是借口,战争 得发动已经成为历史的必然。(英国发动鸦片战争是由工业革命、资本主义发展推动的,根本目的在 于打开中国大门,变中国为它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中国的禁烟运动仅是英国发动战争的借口和导 火线,如果没有林则徐领导的禁烟运动,英国资产阶级必然会寻找其他借口挑起战争。) 二、鸦片战争和《南京条约》的签订 1.中国军民的抗英斗争 在简单介绍鸦片战争的主要过程之后,把问题的重点放在中国爱国官兵和人民群众在鸦片战争中 的英勇抗争上。引导学生把中国军民的反侵略斗争概括为: 人民群众的自发反抗──三元里人民的抗英斗争 清军爱国将士—————英勇作战,为国捐躯 面对英国侵略者的侵略暴行,中国人民奋起反抗,展开了不屈不挠的斗争。广州三元里人民 的斗争是近代中国人民反抗外国资本主义侵略斗争的开端;广大爱国将士的浴血抗战、为国捐躯, 表现出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和高尚情操,值得后人敬仰。 最后指出:中英鸦片战争的最终结局是:握有正义、抵抗侵略者失败,野蛮侵略、残暴劫掠 者获胜。启发学生思考:为什么会是这样的一种结局呢?最后得出:不仅清政府的腐败是其重要 原因,也说明“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 2.屈辱条约的签订及影响 1842 年 8 月初,英国军舰闯到南京下关长江江面。8 月 29 日,中国被迫签订了中国近代史 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中英《南京条约》。 在讲述《南京条约》内容时,可引用以下部分材料让学生归纳其内容及带来的危害。 材料一:“因英国商船远路涉洋,往往有损坏须修补者,自应给予一处,以便修船及存守所 用物料。……准将香港一岛给予。” 真正的价值并不在人生的舞台上,而在我们扮演的角色中。 18 材料二:“准英国人民带同所属家眷,寄居大清沿海之广州、福州、宁波、厦门、上海等五 处港口,贸易通商无碍。” 材料三:“(通商口岸)应纳进口、出口货税、饷费,均宜秉公议定则例。” 在学生逐条归纳内容,分析其危害后,教师结合材料进行概括: 割地:损害中国的主权。 赔款:不但加剧了清政府的财政困难,也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更为严重的是它开创了侵略者 勒索赔款的恶例。 开口通商:使东南沿海门户大开。第一次鸦片战争后东南沿海一些城市是清政府在列强的威逼下 开放的,因此它损害了中国的贸易主权。 协定关税:这表明关税税则中国自己不能做主决定,使中国开始丧失关税自主权。同时,其他资 本主义国家也以“利益均沾”为借口,纷纷效尤。这样,中国的关税自主权就落入到所有与中国 通商的资本主义国家手中。《南京条约》是近代历史上外国侵略者强加给中国人民的第一个不平 等的条约,中国的领土、关税、贸易主权遭到破坏。 然接着讲述中英《五口通商章程》和《虎门条约》,也同样引用以下材料概括内容、分析危害。 材料一:《五口通商章程》规定:在通商口岸的英国侨民犯罪,“由英国议定章程、法律, 发给管事官照办”。 材料二:《虎门条约》规定:中国“设将来大皇帝有新恩施及各国,亦应准英人一体均沾。” 材料三:“但中华地方官必须与英国管事官各就地方民情,议定于何地方,用何房屋及基地, 系准英人租住……” 在学生逐条归纳内容,分析其危害后,教师结合材料进行概括: 领事裁判权:也称“治外法权”,说明中国的司法主权遭到破坏。 片面的最惠国待遇:近代中国与外国所签订的条约,往往只片面规定该缔约外国享有最惠国待遇, 而中国并无对等的权利,故称“片面最惠国待遇”。这充分体现了条约的不平等性。此后别的国 家也援例得到“合法”的“一体均沾”。 租界:租界是资本主义、帝国主义国家强迫半殖民地国家在其条约规定的口岸或城市划出的作为 外侨“居留或经商”的一定区域。租界成为资本主义国家对我国进行各种侵略和罪恶活动的据点。 通过《南京条约》及其附件的签订,英国获取了很多特权。看到英国获得如此之多的好处,美 国和法国也趁火打劫,先后与中国订立类似的条约,以攫取在华特权。 听到中英《南京条约》签字的消息,美国和法国以炮舰的威胁先后迫使中国签订了《望厦条约》 和《黄埔条约》。取得更多的侵略权益。 鸦片战争后,英、美、法三国强迫中国套上了这不平等条约的枷锁,给中国带来了灾难和屈辱, 对中国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设问:鸦片战争给中国政治、经济带来什么变化? 学生回答后,概括为: 中国社会性质的变化:中国不再是封建社会,中国的社会性质由原来的封建社会开始转化为半 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社会主要矛盾: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出现了两对矛盾:即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 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而前者是各种社会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封建主义”不但包括地 主阶级,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还有经济的、政治的、当权的各种封建半封建的反动势力以 及后来的官僚资产阶级。“人民大众”不但包括农民阶级,还有近代新生的无产阶级、民族资产 阶级和城市小资产阶级。 中国革命任务的变化:正是由于社会性质的改变,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也发生了变化,由此革 命任务也会有所改变。中国人民肩负起了反对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和反对本国封建统治的双重革命 任务。从此,中国进入了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旧民主主义革命是由资产阶级领导的,以建立资 本主义社会和资产阶级专政的国家为目的,反对外国侵略和本国封建统治,不发动广大人民群众 的革命。从 1840 年鸦片战争到 1919 年五四运动前的 79 年,即为中国的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最后教师指出:鸦片战争后中国在政治、经济领域发生变化的同时,思想领域也发生了变化, 一些先进的知识分子开始抛弃“夜郎自大”的腐朽观念,注目世界,探索新知,中国萌发了一股 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 三、鸦片战火再燃 1.《天津条约》的签订 1856 年,英法借口修约,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1857 年底,英法联军侵略军向广州发起进 攻。广州很快陷落。广东巡抚柏贵降敌,仍以原职替侵略军维持殖民统治秩序,成为中国近代史 上第一个傀儡政权。 真正的价值并不在人生的舞台上,而在我们扮演的角色中。 19 英法联军攻占广州未能达到侵略目的,他们不得到更大的侵略权益是不会甘心的。1858 年, 为迫使清政府屈服,英法联军北上攻至大沽口外。随即进逼天津,并扬言进攻北京。咸丰帝慌忙 派人与侵略者议和。1858 年,清政府被迫与俄美英法签订了《天津条约》。教师引导学生看《天 津条约》内容,引导学生思考:与第一批不平等条约新增加了哪些内容?使列强得到或扩大了哪 些侵略权益?进一步引导学生认识:外国军舰和商船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的危害是什么? 外国人可以到中国内地游历、经商、传教为什么对中国不利? 学生思考回答后,教师以分析概括指出以下几点:与第一次鸦片战争相比:通商口岸多达 10 个; 口岸从东南沿海扩展到整个沿海;尤其是南京、汉口的开放,使侵略势力深入到长江中游、中国 腹地。这标志着资本主义列强侵略势力的深入,为列强扩大侵略提供了有利条件,加深了中国的 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 但由于英法不满足既得侵略权益,1859 年夏天,英法利用去北京换约之机重又挑起战争。对 洗劫圆明园,可引用法国作家维克多·雨果关于圆明园的一段描述:“在地球的另一个角落,有 一个人间奇迹,它叫夏宫……人民的想象力所能创造的一切几乎是神化性的东西都体现在这座宫 殿之中。”指出被法国作家维克多·雨果称为人间奇迹的宫殿就是北京的圆明园。正是在第二次 鸦片战争中,被英法联军洗劫的。圆明园这一人间奇迹也最后变成了一片瓦砾。圆明园惨遭焚掠, 不仅是中国,而且是人类文化史上无法估计的损失。侵略者不仅毁灭了驰名世界的皇家园林,而 且毁灭了不可数计的艺术珍品和历史文物。他们的暴行曾受到法国著名作家雨果的严厉抨击。侵 略者的罪行,将永远为中国人民、世界人民所唾弃。 2.《北京条约》的签订 在讲述《北京条约》时,应根据条约的主要内容,分析其对中国的危害性。主要指出以下几 点: 不仅承认《天津条约》有效,还增开天津为商埠,资本主义列强的侵略势力从原来的东南沿 海一带扩张到了北方沿海、长江流域以及中国腹地,这就使中国进一步丧失了大量主权,为列强 控制京畿重地扩大侵略提供了有利条件,加深了中国的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 关于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的规定,不但使我国领土主权进一步遭到破坏,而且扩大了英 国在香港地区的侵略势力,为以后强租新界又作了准备。并简单介绍俄国趁火打劫,割占中国大 片领土的史实。 3.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影响 关于讲述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影响,可以通过比较两次鸦片战争对中国造成的不同程度的影响 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来加深学生的认识。 最后指出第二次的不平等条约所造成的破坏性影响远远超过了《南京条约》等条约,外国资 本主义势力由东南沿海到整个沿海并深入内地,领土主权进一步遭到破坏;中国丧失了大片领土 和主权;清朝统治者投靠外国侵略者,开始成为它们的附庸与工具,中外反动势力公开勾结,共 同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从而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 【课后研讨】 有人认为:鸦片战争“纯粹是林则徐偏激的禁烟运动激化了中外民族矛盾所致”。你是否赞成 这一观点?你如何理解鸦片战争的原因和性质? 实施意见:可通过组织学生进行课外小组讨论的形式,意在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增强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学生的讨论过程中,教师应及时发 现和解决讨论中遇到的问题,点拨思路,宏观调控讨论方向。在讨论中,应允许学生各抒己见、 畅所欲言,对学生可能出现的不同认识和观点,教师应给予激励性评价,以保护学生的积极性。 思路点拨:战争是谁挑起的?其主要目的何在?让学生在这个基点上理性思考和认识禁烟运动 与鸦片战争的辩证关系。 【本课小结】 鸦片战争的发生,是英国资本主义国家对外侵略扩张的必然结果。中国的封建落后,导致了 自卫战争的失败,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两次鸦片战争清政府先后签订一系列不 平等条约,严重损害了中国的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使发生了,不仅引起了中国社会政治、经济 领域根本性变化,而且也引起了爱国人士的思想观念的转化。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化的程度 在不断加深。中国的爱国军民在不断进行着英勇的抗争,中国历史也已经掀开谋求社会进步的不 懈探索。 真正的价值并不在人生的舞台上,而在我们扮演的角色中。 20 第 1 课 从鸦片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第 2 课时) 【教学目标】 目 标 内 容 知识与能力 过程 与方法 情感态度价 值观识记 理解 运用 甲午中日战争 与《马关条约》 甲午战争爆发 的背景;甲午战争 的重大战役、《马 关条约》的内容及 危害;中国军民的 抗争 通过本节对甲 午中日战争和 八国联军侵华 的学习,进一 步提高学生阅 读和通过多种 途径获取历史 信息的能力; 通过对历史事 实的分析、综 合、比较、归 纳、概括等认 知活动,培养 历史思维和解 决问题的能 力。 通过本节对甲 午中日战争和 八国联军侵华 的学习,培养 正确分析和归 纳历史知识, 总结相关历史 史实之间内在 联系和综合评 价历史的能 力。 论从史出 问题探究 历史比较 概括阐释 情境再现 通过战争给 中华民族带 来的民族的 灾难和屈 辱,加强学 生勿忘国耻 振兴中华的 教育;增强 维护国家主 权和民族利 益的历史责 任感和使命 感。 八国联军侵华 与《辛丑条约》 义和团和八国联军 侵华;《辛丑条约》 的签订;义和团运动 的意义 【教材结构及重点难点】 四、甲午中日战争与《马关条约》 1.甲午中日战争的背景 2.重要战役 3.《马关条约》的签订及影响 4.中国军民的抗争精神 五、八国联军侵华与《辛丑条约》 1.义和团和八国联军侵华 2.《辛丑条约》的签订 3.义和团运动的意义 4.重点:《马关条约》及《辛丑条约》的签订影响;中国军民的抗争 难点:如何在新课改的形势下探索课堂实施以学生自主学习、探究性学习和动手实践能力培 养的新的教学模式 【教学方法】 本节课的教学可采用“问题式”和“导学式”教学方式,在教师积极引导下,突出学生在教 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同时配合质疑答疑、原始史料阅读、论从史出等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 极性,培养学生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努力实现师生教与学的有机互动。在教材的处理上,应 提供新的材料,注意点拨思路,启导分析,给学生留下较多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借以逐步培养学 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探究性学习的习惯和基本能力。 【导入新课】 从 19 世纪 70 年代起,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先后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经过明治维新走 上资本主义道路的日本,企图以侵略中国为跳板,进一步侵略中国。甲午中日战争由此爆发。由 真正的价值并不在人生的舞台上,而在我们扮演的角色中。 21 此导入新课。 【讲述内容】 四、甲午中日战争与《马关条约》 1.甲午中日战争的背景 讲述甲午战争的爆发的背景,可先给学生提供一段材料,让分析一下这段材料反映了什么问 题? 材料一 1890 年日本内阁总理大臣山县有朋在国会发展的施政演讲中说:国家独立自卫之道,其 途有二。第一,守卫主权线;第二,保卫利益线。主权线,指国之疆域;利益线,指与主权线的 安危密切相关的地区。朝鲜和中国东北都是日本的利益线,因此必须加以保护。 ──《中国近代史资料选辑》 材料二 中日战争前,英国《泰晤士报》驻东京记者布林克莱报道:“就弹药而论,它(指日本) 所储存的数量,比在一次对华战争中可能消耗去的还要多。”在一篇题为《朝鲜和他的邻居》的 报道中,布林克莱又说:“(日本)比中国人自己更清楚地知道(中国)每一省可以抽调多少人 出来作战”。 ──《帝国主义侵华史》 分析:综上材料可以看到:日本征韩侵华早有预谋,是日本既定国策。早在明治维新时期, 日本就确立了以“武国”和扩张为最高国策,积极扩军备战。到甲午战前,日本已经建成了一支 近代化的海陆军。当日本做好了发动侵略战争的一切准备之后,便极力制造挑起战争的借口。为 此,日本外相陆奥宗光密令驻朝大使:“促成中日冲突,实为当前之急务,为实行此事,可采取任 何手段。” 1894 年春,朝鲜爆发东学党起义,朝鲜国王十分恐慌,请求清政府派兵协助镇压。日 本侵略者借朝鲜农民起义之机,为发动侵略战争制造衅端,战争已一触即发。1894 年 7 月,日军 不宣而战,在朝鲜丰岛附近海面袭击中国的运兵船,揭开了战争的序幕。8 月,清政府被迫对日宣 战。是年为旧历甲午年,故史称“甲午中日战争”。 2.重要战役 清朝政府对日宣战是被迫的,因此李鸿章极力奉行避战求和的政策,采取消极抵抗的战略方 针。他指示陆军可守则守,不可守则退;命令海军“保船制敌”,“不得出大洋海战”。当时, 慈禧太后正在筹备 60 岁庆典,更是希望战争尽快了结。清政府的妥协投降,招致了中国军队的节 节败退。 教师简单向学生概括战争过程及四次主要的战役:平壤战役、黄海战役、辽东战役和威海战 役。指出战争后果,北洋水师全军覆没,中国战败。 3.《马关条约》的签订及影响 在讲述《马关条约》主要内容及造成的影响时可让学生运用论从史出等方法,从《马关条约》 主要内容指出其危害,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师最后综合学生作答的内容指出《马关条约》带来的危害。 赔偿白银二亿两,为了支付赔款,清政府对内加紧搜刮人民,对外加紧大借奴役外债。割让台湾、 澎湖列岛及其附属岛屿,破坏了中国的领土完整;使台湾脱离祖国 50 年怀抱;三国干涉还辽使日 本被迫同意将辽东半岛归还中国,但又向清政府勒索 3000 万两作为交换条件;开放新通商口岸四 处及开放两条内河新航线,进一步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允许日本在华开设工厂,从条约上 肯定了帝国主义开办工厂这种资本输出的合法性,这是前所未有的。外商在中国设厂制造货物, 一方面无需交纳进口税、内地运送税、内地税等也享受优待;中国制造的工业品却要受苛捐杂税 的层层剥削,这使民族工业受到摧残,严重阻碍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 最后教师指出:《马关条约》反映了帝国主义资本输出,分割世界的侵略要求。列强掀起瓜 分中国的狂潮。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大大加深了。 真正的价值并不在人生的舞台上,而在我们扮演的角色中。 22 4.中国军民的抗争精神 对战争中中国军民表现出的临危不惧,舍生忘死,英勇杀敌,英勇抗争精神,应结合录像资 料和图片等加以渲染。在平壤战役中清军回族将领左宝贵则坚决抵抗,誓与平壤城共存亡,在炮 手阵亡后,他亲自点燃大炮轰击日军,最后中炮牺牲。致远号、经远号管带邓世昌、林永升和两 舰官兵英勇战斗与舰同沉。可借助黄海激战的有关录像剪辑,生动地再现了当时的战斗情景;台 湾军民也为保卫祖国神圣领土,写下了可歌可泣的光辉一页。国难当头台湾义土徐骧挺身而出, 大声疾呼: “朝廷无力以卫吾台,能卫吾台者,吾民耳?众志成城,山可移,海可干,愿吾血随 吾台俱尽,吾头与吾台俱碎,安知终不可以有为耶?”显示了维护祖国领土完整的顽强意志和高度 爱国主义精神。 五、八国联军侵华与《辛丑条约》 1.义和团和八国联军侵华 随着义和团运动在直隶和京津地区的迅猛发展,外国列强多次胁迫清政府予以镇压。1900 年 4 月,义和团刚在北京近郊发展起来,俄国公使就提出镇压。美、英、法、德各国公使也奉本国政 府密令,联合照会清政府“剿除义和团”,并将舰队聚集大沽口进行威胁。5 月间,义和团在京津 一带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清军士兵参加义和团,以端王载漪为首的排外势力在清政府内占据上 风。各国公使眼看清政府已无法控制形势,总理衙门也“无力说服朝廷采取严厉的镇压措施”,便 策划直接出兵干涉。5月 28 日,英、法、德、奥、意、日、俄、美八国在各国驻华公使会议上正 式决定联合出兵镇压义和团,以“保护使馆”的名义,调兵入北京。5 月 30 日至 6月 2 日,八国的 海军陆战队 400 多人,陆续由天津乘火车开到北京,进驻东交民巷。随后,各国继续向中国增兵, 各国军舰 24 艘集结大沽口外,聚集在天津租界的侵略军达 2000 余人。6月 6 日前后,八国联合侵 华政策相继得到各自政府的批准,侵略中国的战争爆发。1900 年 6 月初英等八国组织侵略联军, 由英海军中将西摩尔率领,从天津向北京进犯. 8 月,八国联军进入北京,联军统帅德国人瓦德西在 紫禁城设立司令部. 2.《辛丑条约》的签订 在讲述《辛丑条约》主要内容及造成的影响时可让学生运用论从史出等方法,从《辛丑条约》 主要内容指出其危害,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思考、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 (1)巨额的赔款,是列强对中国空前的大规模勒索;为支付这笔巨额赔款,清政府加紧搜刮人民, 使人民生活更加贫困,社会经济更加凋敝。 (2)在北京设立的“使馆界”,实际上是“国中之国”,是帝国主义策划侵略中国的大本营。外 国侵略者控制京津地区,使清政府完全处于外国军队的控制之下,便于侵略者直接派兵镇压中国 人民的反帝斗争。 (3)按照条约规定,清朝官吏严厉镇压中国人民的反帝斗争,进一步成为帝国主义的帮凶。 (4)改设外务部的规定,便于清政府能够按照外国侵略者的意旨实行卖国的外交政策。 《辛丑条约》是帝国主义强加给中国的一个严重的不平等条约,列强除了穷凶极恶地对中国敲 诈勒索外,还重新确立了以慈禧太后为首的清政府继续充当它们在华的代理人。从此,清政府彻 底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统治秩 序的完全确立,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成了。 3.义和团运动的意义 在讲述义和团运动的意义的时候,可先让学生阅读以下资料,思考以下问题。注意点拨思路, 启导分析,给学生留下较多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借以逐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探究性 学习的习惯和基本能力。 材料一 “今次中国之问题,当以何者为基础而成和议乎?大率不外三策:一曰分割其领土, 二日变更其皇统,三日扶植满洲政府是也……。策之最易行者,莫如扶植满洲朝廷。而漫然扶植 真正的价值并不在人生的舞台上,而在我们扮演的角色中。 23 之,则亦不能绝后来之祸根,故论中国最终之处分,则瓜分之事实无所逃避,而无奈瓜分政策, 又不可剧行于今日。” 材料二 “盖中国数千年在沉睡之中,今大梦将党,渐有‘中国是中国人之中国也’之思想。 故义和团之运动,实由其爱国心所发,以强中国,拒外国人为目的者也。虽此次初起,无人材, 无器械,一败涂地;然其始羽檄一飞,四方响应,非无故也。自今以往,此种精神必更深入人心, 弥漫全国。他日又必有义和团子孙,辇格林之炮,肩毛瑟之枪,以行今日义和团未竞之志者。” 材料三 故今之计,列强当以瓜分为最后之一定目的,而现实当一面设法,顺中国人之感情, 使其渐忘其军事思想,而倾服于我欧人,如是则将来所谓“黄祸”者,可以烟消灰尽矣。 ──以上材料都摘自于赫德《中国实测论》 了解材料的基本内容后,让学生思考以下问题: (1)以上材料出台的背景是什么?反映了什么实质? (2)从材料看,赫德认为“瓜分政策又不可剧行”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从材料二可以看出列强认识到什么? (4)从以上材料可以看出帝国主义对中国的最终目标是什么? 让学生思考回答后,教师概括指出:背景:八国联军侵占北京,义和团运动被镇压后。实质: 要把清政府变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代理人。主要原因:义和团运动显示了中国人民的伟大力量, 粉碎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企图。认识:认识到中国人民的伟大力量,认识到中国觉醒时代已经 到来。最终目标:在政治上瓜分中国,变中国为其殖民地。 在义和团运动的打击下,帝国主义把中国变为殖民地的企图最终没有实现,这充分显示了中 国人民的巨大力量。 【课后研讨】 甲午中日战争及《马关条约》的签订大大地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这是史学界公认 的观点。恩格斯说:“没有哪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据此,有人认为 甲午中日战争大大地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你对上述观点有何看法?试论证之。 观点一:大大地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 观点二:大大地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观点三:上述观点都有片面性。 思路点拨:观点一可以从甲午战争和《马关条约》的签订危害来谈;观点二可以从甲午中日 战争和《马关条约》的签订刺激了列强向中国的侵略,使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 在客观上有利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为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和其发起的救 国斗争创造了条件来谈。观点三可以从甲午中日战争和《马关条约》的签订,大大加深了中国社 会的半殖民地化,但同时客观上也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但是两者比较起来前者是主要的, 因为帝国主义侵略的加剧还存在着阻碍、延缓我国近代化的主观意图和客观效果,所以认为大大 地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是不确切的。 【本课小结】 从甲午中日战争起,列强开始瓜分中国,到 1900 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 梦想被中国人民粉碎。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辛丑条约》,中国社会完全 沦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但它们却驯服了清政府,使之成为其侵略中国的工具。这样形 成了帝国主义列强共同宰割中国的格局。 真正的价值并不在人生的舞台上,而在我们扮演的角色中。 24 第 2 课 抗日战争 【教学目标】 目 标 内 容 知识与能力 过程 与方法 情感态度价 值观识记 理解 运用 全民族抗战 卢沟桥事变 全面抗战路线 正面战场大会战 分析全民族抗 战重要作用及 其重要意义, 认识中国军民 的无畏精神、 英勇斗争的精 神,进一步树 立人民创造历 史的唯物史 观,提高全面 分析历史问题 和评价历史事 件的能力。 通过八年抗战 的史实,说明 共产党坚持全 面抗战的坚定 性和全面抗战 路线的正确 性,提高归纳、 比较、分析、 表述问题的能 力。 论从史出 史论结合 问题探究 合作学习 交流 通过学习抗 战初期中国 军民英勇抗 战的史实, 让学生明辨 是非,具有 鲜明爱憎观 和正义感, 激发学生爱 国 主 义 情 感,对学生 进行国家、 民族利益高 于党派、阶 级利益的爱 国 主 义 教 育。 日军的 滔天罪行 南京大屠杀 血洗潘家峪 七三一部队 抗战的胜利 百团大战 中国远征军 抗日战争胜利的意 义 【教材结构及重点难点】 一、全民族抗战 1.卢沟桥事变 2.全面抗战路线 3.正面战场的四大会战 二、日军的滔天罪行 1.南京大屠杀 2.血洗潘家峪 3.七三一部队 三、抗战的胜利 1.百团大战 2.中国远征军 3.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 重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全面抗战路线;正面战场抗战;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 难点:抗日战争中两个不同的抗日战场及相互关系;如何评价国民政府抗战初期的功过 【教学方法】 本节课主要通过设问、史料阅读、课堂讨论等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思考、 分析问题的能力。进一步认识历史学习的一般过程是一个从感知历史到不断积累历史知识,也是 一个不断加深对历史和现实理解的过程;同时也是主动参与、学会学习的过程。在教学中努力教 会学生掌握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使学生能基本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注重探究学习,善于 从不同的角度发现问题,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注意培养学生养成独立思考学习的习惯,以 及能对所学内容进行较为全面的比较、概括和阐释的能力;学会同他人,尤其是具有不同见解的 真正的价值并不在人生的舞台上,而在我们扮演的角色中。 25 人合作学习和交流。 【导入新课】 1931 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又发动一系列侵略中国的事变,中国人民头上始终笼罩着战争的 阴云。1936 年日本又制定“国策基准”的侵略方案,1937 年,日本为了摆脱新危机,终于发动了 全面侵华战争。从而导入新课。 【讲述内容】 一、全民族抗战 1.卢沟桥事变 从 1931 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大举侵华,中华民族开始了反对日本侵略的斗争。日本不 断扩大对中国的侵略,使中国的民族危机日益深重。教师在讲授时可结合“历史纵横”栏目中列 举了四件日本侵略中国的史实,提问学生:这四件史实说明了什么问题?学生回答后,教师概括: 主要是说明民族危机不断加深,中日民族矛盾上升。进一步提问:这对国共两党带来什么影响? 学生回答后,教师概括:这促使国共两党由内战对抗开始走上合作抗战。教师在授课时可以充分 利用这个栏目,让学生认识到在中华民族处在亡国灭种危机之中形势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 立便成为历史的必然。 从七七卢沟桥事变起,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全面的侵华战争,企图迅速灭亡中国。强大的外 部压力,促使内部的团结。面时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的严重威胁,国共两党停止内战,开始第二次 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领导全国人民共同抗战。抗日战争不是哪一党哪一派或哪一个战 场的抗战。而是整个中华民族的抗战。 教师在讲述时可利用教材中“学思之窗”栏目,列举了从 1935 年“八一宣言”发表,到 1937 年 9 月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过程的史实,然后提出问题: 从以上史实中可以看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经历了一个怎样的过程? 让学生思考一下,它与日本不断扩大侵略中国的过程有什么必然联系? 学生回答后,教师概括指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经历了一个复杂曲折的过程;必然的 联系是:日本侵略步步深入的过程,也是国共两党走向合作和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过程。 2.全面抗战路线 面对日本的侵略,1937 年 8 月,中国共产党在陕北召开洛川会议,制定了动员全民族一切力 量,争取抗战胜利的人民战争路线,即全面抗战路线。引导学生思考洛川会议召开的背景、内容 及其历史作用。然后指出洛川会议后,八路军、新四军深入敌人后方,广泛开展独立自主的游击 战,建立抗日根据地,把敌人的后方变成抗日的前线。八路军、新四军深入敌后,建立了晋察冀、 晋冀鲁豫等十几个敌后抗日根据地,开展广泛的游击战争,抗击了半数以上的侵华日军。中国共 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在相持阶段到来以后,逐渐成为抗日战争的主要战场。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 军民成为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 对于抗日战争中两个不同的抗日战场及相互关系,教师应向学生明确指出:由于特殊的历史原 因,中国自始至终存在着两个战场和两条路线,即由国民党领导的正面战场和片面抗战路线;敌 后战场是中国共产党全面抗战路线的结果。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的开辟和抗日根据地的创立, 有力地配合了正面战场,牵制了大量的日军。两个战场互相配合、相互支援。为抗日战争的最终 胜利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3.正面战场的四大会战 抗日战争开始后存在着两个战场。一个是正面战场,以国民党军队为主;一个是敌后战场,以共 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为主。这两个战场都是抗战的重要组成部分。正面战场可分为两个阶 段。一是战略防御阶段的正面战场,这时期正面战场的特点是努力抗战与节节败退交织并存,国 民政府组织淞沪会战、太原会战等著名的五大会战。作战是比较积极的,在抗战中起了很大作用; 第一,消耗了日军大量兵力,打破了日本速战速决灭亡中国的战略计划,对相持阶段的到来起了 真正的价值并不在人生的舞台上,而在我们扮演的角色中。 26 重要作用。第二,鼓舞了民心士气,特别是平型关大捷和台儿庄大捷,促进了全国的团结御敌。 第三,支援了敌后战场的抗日游击战争。第四,扩大了中国抗战的影响,争取了国际上的同情和 支持。但这时期也正是在正面战场上出现了丧师失地、一溃千里的严重局面。 在讲述正面战场的情况时,重点让学生了解淞沪会战以及中国将士的浴血奋战。1937 年 8 月 13 日,日本企图在 10 天内“为制中国于死地,以控制上海、南京最重要”的目标,在上海发动了 军事进攻,史称“八一三”事变。因战争是在上海及其周围地区进行的,所以又称“淞沪会战” 或“淞沪抗战”。中国军队奋起抵抗,守卫宝山的十八军五八三团三营在营长姚子青率领下,与 入城之敌巷战肉搏,激战两昼夜,五百余官兵全部壮烈殉国。10 月 26 日晚,八十八师五二五团团 长谢晋元奉令率八百官兵坚守四行仓库,掩护主力部队撤退,在坚持战斗了四昼夜,毙敌二百余 人后,奉命撤退到公共租界。11 月 12 日,日军占领上海。淞沪会战历时三个月,日军动用了海陆 空军二十余万,伤亡六万多人,才占领了上海,粉碎了日本帝国主义速战速决的迷梦。 如何评价国民政府抗战初期的功过,是本课难点。教师可组织学生讨论,在此基础上,教师 可归纳为四点:第一,在抗战防御阶段,“国民党政府对日作战是比较努力的。”(毛泽东语)第 二,从总体上说除个别战役外,中国的会战总体上打的是败仗。第三,失败的客观原因是敌强我 弱,敌我力量悬殊。毛泽东指出:日本“是一个强的帝国主义国家,它的军力、经济力和政治组 织力在东方是第一等的”,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依然是一个弱国”,无论 “在军力、经济力和政治组织力各方面都显得不如敌人。”第四,失败的主观原因是国民党实行 片面抗战路线的结果。最后指出:1938 年 10 月,广州、武汉也被日军占领。中国失去了华北、华 中和华南大片领土。 二、日军的滔天罪行 日本侵略军在侵华战争期间杀人、放火、抢劫、强奸,罪行数不胜数。由于教材篇幅所限,不 能一一列举,只选了日军暴行中的三件事。一是南京大屠杀。南京大屠杀是日本侵略军在中国犯 下的最残暴的罪行之一,也是历史教科书的传统内容。二是潘家峪惨案。这是日军侵华期间在敌 占区制造的大屠杀惨案。三是日本“七三一部队”。“七三一部队”是日本侵略军的细菌部队, 它惨无人道地用中国活人作解剖、细菌等各种试验,制造细菌武器,残害大批中国人。这三件事 只是侵华日军暴行的缩影。这不仅仅是战争的罪行,从令人发指的犯罪手段来看,是灭绝人性的 反人类罪行,不仅为中国人民不齿,也为全人类所痛恨,包括日本人民。这些史实促使学生思考 导入框中提出的问题:“日本帝国主义发动的那场罪恶的侵略战争,究竟给中日两国带来了什么?” 对于本目内容讲到的三个事件,可进行以下材料的补充,以了解日本侵略军在战争期间犯下 的滔天罪行。 1.南京大屠杀 1937 年 12 月 13 日,日军攻陷南京。国民政府迁往重庆,重庆成为战时的陪都。日军占领南 京后,制造了长达六个星期的惨绝人寰的血腥大屠杀,总计屠杀无辜居民和已解除武装的中国士 兵达三十万人以上。在有条件的学校,可放映《南京大屠杀》影片、录像片或幻灯片。 1938 年 12 月 13 日,日军攻占南京。在日军华中派遣军司令官松井石根和第六师团长谷寿夫 指挥下,侵略军进行了长达六周之久的烧杀抢掠,对中国军民犯下了滔天罪行。根据远东国际军 事法庭调查报告:无辜的南京居民和放下武器的中国士兵,被集体杀害,并焚尸灭迹的有十九万 多人;被零散屠杀,尸体经慈善团体掩埋的有十五万多人,总共有三十多万人丧生。在南京城郊, 侵略军大肆洗劫机关、仓库、商店、民宅、村舍,古玩文物,鸡鸭猪牛、粮食蔬菜,无所不抢。 全市约有三分之一的建筑物被日军烧毁。这就是骇人听闻的“南京大屠杀”。 2.血洗潘家峪 血洗潘家峪,只是日本侵略军在为消灭八路军、新四军,摧毁敌后抗日根据地,日本在对解 放区的血腥扫荡中,彻底推行野蛮的"三光"政策,欠下了累累血债的一部分。在抗日战争的八年 间共被杀害 318 万人,被抓走 276 万人,1952 万间房屋被烧毁,损失粮食 1149 亿斤、耕畜 631 万 真正的价值并不在人生的舞台上,而在我们扮演的角色中。 27 头、猪羊 4800 万只、农具家具 2 亿 2270 万件、被服 2亿 2963 万件。从这一笔一笔的血债中可以 看出,日本侵略军的烧光、杀光、抢光的"三光"政策,是多么野蛮、多么凶残! 3.七三一部队 1927 年在有日本首相田中义一出席的"东方会议"上,公然提出了"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中 国,欲征服中国, 必先征服满蒙的侵略主张,日本陆军参谋本部于 1932 年也采纳了石井四郎进 行生物武器这一灭绝人性的主张,在日本成立了所谓"防疫研究室",开始了细菌武器的研究和试 验。一九三一年,日本军国主义侵占中国东北以后,在中国东北组织了石井细菌研究所。他们纠 集了一批日本细菌学者秘密地进行细菌武器研究。曾任日本关东军医务局局长的梶冢龙二,就是 运用细菌武器的鼓吹者,他竭力支持和推荐石井四郎以侵略战争为目的而加紧研究细菌武器。731 部队为了迅速有效地研制出细菌武器,竟惨无人道地在活人身上进行各种细菌试验,残酷杀害无 辜生灵,据不完全统计,其实验方法竟多达几十种之多。 据被俘的 731 部队成员供认,以 1939 年到 1945 年,短短的几年中,就以细菌试验的方法残杀了三千多人。 自从 1931 年九一八事变到抗日战争的 14 年间,日本侵略军对中国人民犯下了滔天罪行,给中 国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和痛苦。千千万万的生灵惨遭涂炭。中华民族遭受了日本军国主义者最残 酷的蹂躏和摧残。这段历史我们不应忘记,也不能忘记!通过本目的讲述给学生进行一场深刻的 爱国主义教育。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历史总是给我们借鉴和警示作用。无论中国人还是日本人, 都应记住侵华日军这段罪恶的历史,这具有现实意义。 讲叙这段历史,应紧密联系现实。近年来日本右翼势力不断为日军侵华罪行辩护,从东史即事 件,到日本历史教科书事件,再到小泉参拜靖国神社事件,引起了中国乃至亚洲人民强烈的反感 和谴责。这些都是现实,反映了日本右翼势力掩盖日军战争罪行的企图,不能不让亚洲曾遭受日 本侵略的国家和人民警惕。这也正是学习抗日战争历史的现实意义。 三、抗战的胜利 1.百团大战 关于百团大战,教师可结合世界史的有关内容和当时中国所面临的现实,介绍百团大战的背 景和目的。1940 年,第二次世界大战进入第二年,法西斯德国正在欧洲猖狂一时,日本被盟友的“成 就”所鼓舞,也积极准备太平洋战争,为巩固中国战场,一方面采用政策诱使国民政府投降;另一 方面对抗日根据地实行“囚笼政策”,妄图困死根据地的军民。中国抗战,出现了正面战场空前的 投降危险、敌后战场形势困难的局面。八路军发动百团大战的目的,就是为了振奋全国人民的抗 日精神,克服投降危险,争取抗战形势好转。另外,教师还应使学生明白,百团大战是抗战爆发 以来,中国军队第一次主动出击,作战方式是以破袭战为主,仍是八路军一贯的作战原则。此役 严重打击了日军,增强了全国军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提高了共产党、八路军的威望,对于克 服国民党顽固派投降危险,争取时局好转具有重要意义。也使得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根据地日益成 为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 2.中国缅甸远征军 1942 年,中国远征军应英方的请求,紧急入缅支援英军对日作战,转战 1500 余公里,浴血奋 战,使日军遭到太平洋战争开始以来少有的没重打击,给英缅军以有力的支援,并取得了东吁保 卫战、斯瓦阻击战、仁安羌解围战、东枝收复战等胜利,受到国内外人士的赞誉和钦佩。中国远 征军的苦战,虽未能挽救缅甸防御战中的败局,但中国远征军出国与盟军协同作战,显示了中国 人民抗击日本侵略的决心,打击了日军的气焰。中国远征军出国作战,是国民党正面战场的一个 组成部分,对敌后战场和盟军战场,都起了战略配合作用。此次远征在中国的抗日战争和世界反 法西斯战争中具有突出的贡献。 在讲述这一部分史实时可向学生补充滇缅公路上的 3000 多名“南侨机工”的故事。滇缅公路 在抗战时期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滇缅公路道路险峻,气候变化正常。要保证这条路的畅通,需 要大批技术熟练的司机、修理人员和护路技术员。陈嘉庚得知后,亲自出面,通过“南侨总会” 真正的价值并不在人生的舞台上,而在我们扮演的角色中。 28 在华侨中招募机工。报告者十分踊跃。在滇缅公路上工作不仅环境险恶、条件极艰苦,而且随时 都有被敌机炸死炸伤的危险。但广大侨工不顾个人安危,用鲜血和生命保证了滇缅公路的畅通。 有 1000 多人在滇缅公路上献出了宝贵的生命。现在昆明还有一座“南洋华侨机工抗日纪念碑”。 以此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3.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 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对此教师应启发学生结合中国八年抗战的事实, 从国际、国内等方面结合有关史实思考分析抗战胜利的历史意义;培养学生论从史出的良好习惯。 最好进行一下小组讨论,在分组讨论的基础上选代表发言。最后由老师对学生的认识作以下简单 总结: (1)抗战胜利,是中国人民近百年来第一次取得反对帝国主义的完全胜利,是中华民族由危 亡走向振兴的历史转折点。 (2)抗战胜利,大大增强了全国人民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提供了一个弱国战胜帝国主义强国 侵略的经验和范例,也促进了民族觉醒和唤起了民族团结的巨大力量。中国共产党坚持抗日民族 统一战线,采用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在打败日本侵略者的同时,使党和人民得到巨大发展。这一 切都为民主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民坚持抗战,牵制和削弱 了日本大部分军队,使其不能北攻苏联,又大大减轻了日军在太平洋战场对美英的压力,在战略 上有力地配合和支援了世界各国人民的反法西斯战争。 抗日战争胜利的伟大历史意义还在于,它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这不 仅表现在中国的抗日战争大大牵制了日本的军事力量,从而减轻太平洋各战场的压力,为盟军最 后胜利创造了条件;还表现在中国军队打出国门,进入缅甸,直接抗击侵入缅甸的日军,并取得 辉煌的战绩。中国的抗日战争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贡献,受到世界人民的尊重中国的国际地位 得到提高。 通过抗日战争胜利意义的教学,使学生认识中国的抗日战争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的巨大牺 牲和重大的贡献;也使学生进一步认识日本法西斯反动侵华战争,不仅给中国人民带来巨大灾难, 也使日本人民蒙受了无穷痛苦。因此加强中日两国和平友好,是两国人民的共同愿望。 【课后研讨】 近年来日本右翼势力不断为日军侵华罪行辩护,从东史郎事件,到日本历史教科书事件,再 到小泉参拜靖国神社事件,引起了中国乃至亚洲人民强烈的反感和谴责。这一现实不仅反映了日 本右翼势力极力掩盖日本侵略战争罪行的企图,也不能不引起曾遭受过日本侵略的亚洲国家和人 民的反对和警惕。 根据以上史实,自拟题目,在课外利用网络等手段查阅有关资料,谈谈你对这一现象的认识或 评述;拟一个 300 字左右的发言提纲或 1000 字左右的文章。 思路:应学会结合历史背景来认识和评述历史事件。 2005 年将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 60 周年。让学生收集有关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资 料,看当今世界各国是如何认识、评价这一 20 世纪重大历史事件的。 【本课小结】 近代以来,中国屡遭外国列强的侵略。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甲午中日战 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国屡战屡败,每次战争的结果都是割地赔款、丧权辱国。在抗日民 族统一战线旗帜下的全民族抗战,中国军民经过八年的抗战,打败了日本帝国主义,取得了抗日 战争的胜利,并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抗日战争的胜利使中国人民彻底扭 转了一百多年来在反抗外来侵略战争中屡败的局面,第一次取得了完全的胜利。抗日战争无论是 在中国近代史上,还是在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史上都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真正的价值并不在人生的舞台上,而在我们扮演的角色中。 29 第三单元 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第 1 课 太平天国运动 【教学目标】 目 标 内 容 知识与能力 过程 与方法 情感态度价 值观识记 理解 运用 太 平 天 国 的兴起和发展 拜上帝教;金田起 义及建立政权;北 伐、西征和东征 通过引导学生 对《天朝田亩 制度》和《资 政新篇》革命 性和局限性的 分析,培养学 生运用辩证唯 物主义和历史 唯物主义观 点,全面认识 问题和分析问 题的能力. 通过了解太平 天国的背景、 制度、作用等 探讨其在人类 历史进程中的 作用及其影 响,汲取必要 的历史经验教 训。养成独立 思考的学习习 惯,能对所学 内容进行较为 全面的分析和 比较的习惯 论从史出 史论结合 问题探究 历史比较 概括阐释 通过太平天 国史实的讲 述,使学生 认识太平天 国运动反封 建、反对外 国侵略者的 革命性,从 而对学生进 行革命传统 和爱国主义 的教育,培 养学生符合 社会价值和 道德行为标 准而产生的 情感体验 《田朝田亩制 度》和《资政新 篇》 《田朝田亩制度》 的内容及评价 《资政新篇》的内 容及评价 太平天国的失 败 后期的防御战 【教材结构及重点难点】 一、太平天国的兴起和发展 1.拜上帝教 2.金田起义及建立政权 3. 北伐、西征和东征 二、《田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 1.《田朝田亩制度》的内容及评价 2.《资政新篇》的内容及评价 三、太平天国的失败 重点:太平天国兴起的原因;《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的积极作用与局限性; 太平天国的性质、作用. 难点:《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的评价 【教学方法】 本节课可采取提问、史料阅读、课堂讨论等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思考、 分析问题的能力。结合在教学过程中可结合图来讲解,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在教学中努力教会学 生掌握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使学生能基本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注重探究学习,善于从不 同的角度发现问题,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注意培养学生养成独立思考学习的习惯,以及能 对所学内容进行较为全面的比较、概括和阐释的能力。 【导入新课】 1840 年至 1842 年的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鸦片战争的影响表现在哪些方 真正的价值并不在人生的舞台上,而在我们扮演的角色中。 30 面?(学生回答后,教师概括)鸦片战争不仅使中国的社会性质、社会主要矛盾和革命任务发生 了巨大变化,而且促使规模宏大的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由此导入新课。 【讲述内容】 一、太平天国的兴起和发展 1.拜上帝教 思考:关于太平天国兴起的原因。课本讲了两个方面,一是客观原因,鸦片战争和阶级矛盾尖 锐,对照课本小字"鸦片走私和银贵钱贱"现象进行讲解,说明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和官吏的横征暴 敛导致阶级矛盾的激化是客观原因。鸦片战争的主观原因是洪秀全及其拜上帝教的推动。 洪秀全诞生在广东花县一个农民家庭,少小聪颖,但 1828——1843 年四次参加科举不第,精神 受到很大刺激,在仔细研读《劝世良言》后,开始信奉上帝宣传上帝,创立"拜上帝教".让学生思考: 洪秀全创立拜上帝教的目的和特点是什么呢?他的拜上帝教同西方的基督教教义是否一样呢?学生 回答后教师概括指出:目的是推翻清朝统治;特点:西方基督教义、中国儒家大同思想、农民平 均主义的结合起来;文章:《原道救世歌》;《原道醒世训》;《原道觉世训》。这对劳苦大众很有 吸引力。 2.金田起义及建立政权 对于这段历史,可结合《太平天国形势示意图》和《金田起义》的有关电影材料进行讲述;1851 年 1 月 11 日,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洪秀全宣布起义,建号“太平天国”,起义军称太平军。从 此,气势磅礴、波澜壮阔的太平天国革命运动开始了。金田起义后,太平军由于受到清军围堵, 转战至武宣东乡。在此,洪秀全称“天王”。之后,太平军北上,9 月攻克永安,封王建制(展示 《永安封王表》),初步建立政权。第二年春,太平军从永安突围北上,出广西入湖南。南王冯 云山和西王萧朝贵先后在全州战役和长沙战役中牺牲。两位将领的早逝,对太平天国是一重大损 失。1853 年初,太平军攻克武汉三镇,声威大震。1853 年春,太平军攻克南京,改名为天京,定 为都城,正式建立政权,同清政府的北京政权遥相对峙,坚持斗争长达十余年之久,沉重打击了 清王朝的统治,也极大地鼓舞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反抗斗争。 3.北伐、西征和东征 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清军在天京附近建立了江南、江北大营以围困天京。为了巩固政权, 推翻清朝统治,太平军又进行了北伐、东征和西征。(结合地图讲解北伐、东征和西征过程及目 的) 要推翻清朝统治,太平军必须北伐。1853 年,太平天国派林凤祥、李开芳率兵北上。从扬州出发, 经安徽、河南等地进入直隶,逼近天津,行程几千里,攻克几十个城镇。当北伐军进军北京时, 朝野震动。咸丰帝慌忙宣布京师戒严,从各地调兵阻挡北伐军;京中官吏则卷起金银细软,逃迁 出城达 3 万户之多。北伐军犹如惊蛰之春雷,震撼了华北大地。北伐军进行了两年浴血奋战,终 未取得成功,最后失败。同时分析一下北伐失败的原因。北伐军失败固然因为严冬和恶劣的自然 条件,但从战术上讲,孤军深入、后援不济,这犯了兵家之大忌,其失败也就成为必然。要巩固 天京大本营,控制长江中游,必须西征。1853 年,太平天国派赖汉英率兵西征。西征军夺取了安 徽、湖北的重镇,然后入湖南。在湖南,太平军与汉族地主武装、曾国藩的湘军交手。太平天国 又派文武兼备的石达开加强西征军的领导。1855 年,鄱阳湖口战役里,太平军大败湘军,急得曾 国藩要跳水自杀。经过两年战斗,西征军取得了很大胜利,迅速攻占了鄂、皖、赣大片地区,巩 固了天京革命大本营。为断绝清政府的财源,充实自己的经济力量,1856 年,太平天国又派大将 秦日纲东征。不久,东征军夺取扬州,破江北大营。又与石达开会师,一举摧毁江南大营,解除 了天京之围。至此,太平天国在军事上达到了全盛时期,革命声威震撼全国。 二、《田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 1.《田朝田亩制度》的内容及评价 首先让学生明确《天朝田亩制度》从字面上理解是太平天国的土地制度。但实际上它不仅涉 真正的价值并不在人生的舞台上,而在我们扮演的角色中。 31 及土地问题,同时还包括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司法等各个方面的社会改革措施。它是太平 天国的革命纲领。因为以土地问题为核心,所以称为《天朝田亩制度》。 提问《天朝田亩制度》既以土地问题为核心,那是怎样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的哪?。(学生 思考回答后(“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教师指出:这是太平天国处理土地问题的原则,也就 是天下的土地归天下的人耕种。这里,天下田是谁的?这里的天下田,包括地主阶级的土地拿来 收归公有,分给天下所有的人,包括占大多数人口的农民来耕种。这就意味着要废除封建土地所 有制。摆脱封建剥削,获得土地是千百年来广大农民最迫切的要求。像《天朝田亩制度》这样, 把农民的斗争目标提出的如此明确,这还是有史以来的第一次。他把农民反封建土地所有制的要 求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从这里我们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天朝田亩制度》具有鲜明的反封 建革命性。 提问:对于土地的分配还有一个要遵循的原则是什么?如何才能做到平均分配土地呢?(学 生思考回答(“无处不均匀”)后教师指出:平均分配土地,一是依据人口,不论男女,以户为 单位,人多就多分,人少就少分;二是依据地力,把好坏田搭配着分;三是依据丰荒情况,由荒 处迁丰处以赈济荒处;四是依据年龄,凡十六岁以上的人都可得到土地,十五岁以下就减半。如 此细致的规定,真可谓是“平均了”。太平天国除了平均分配土地以外,还平均分配产品。按照 “天下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的原则规定:农民每年收获所得,除生活必须外,其余一律上 交国库。如有婚丧等事,则由国库发给一定数量的钱币和实物。通过这些详尽而细致的规定,太 平天国是想使每一个农民都能永保一份平均财产,建立这样一个“有田同耕,……无人不饱暖“的 理想的社会。 提问:这是太平天国设计的理想蓝图,这一美好社会能否实现呢? 可让同学从《天朝田亩制度》分配土地的原则和方法入手,并结合当时的历史环境来思考这 一问题。(组织学生从原则、方法和环境条件分组讨论,然后加以引导后总结)《天朝田亩制度》 从分配土地和产品的原则来看,废除封建所有制固然是革命的,但当时中国社会的经济状况是小 农经济,把消灭剥削、消灭贫困的理想建立在落后的小农经济基础上,这是不切合农民觉悟和脱 离农民思想实际的;同时,小生产者所能提供的财富是有限的,无法满足“人人饱暖”的要求。 从分配的方法来看,也有很多问题无法解决。例如:按人口分,却未考虑死后还田的办法,长此 下去哪里还有田来分?又如:按地力分,究竟根据哪一年、哪一种农作物的产量来确定土地的等 级才算合理呢?再如:按丰荒之地调剂,中国人的乡土意识能否允许?还有,平均分配土地使农 民平均得到一份土地,但同时又规定每年收获只能留下维持生活的份额,其余生产生活资料同归 圣库。这样的规定自相矛盾,多生产对农民不但没有实际好处,而且还会挫伤农民生产的积极性, 其结果不会带来人人饱暖,只会造成普遍贫困。因此从主观方面分析这一制度的不可行。再从客 观环境来看,连年征战无法保证一个安定的环境来实施这一方案。所以,《天朝田亩制度》只是 一种空想,根本无法实施。尽管如此,就触及封建土地所有制这一点来看,也足以显示其反封建 制度的决心。这一制度是几千年来农民反封建统治的思想结晶 2.《资政新篇》的内容及评价 1859 年冬,洪仁玕玕为振兴太平天国,提出了一个改革内政和建设国家的新方案──《资政新 篇》. 《资政新篇》的主要内容包括政治、经济、文教等几个方面。(指导学生学习、掌握这些主 要内容。最后指出《资政新篇》不仅主张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而且在政治方面也主张学习西方, 效法西方民主政治,改革内政,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 洪仁玕为了使广大天国将士接受这一改革方案,在《资政新篇》中还论述了世界各国的发展状 况,说明英、法、美等国正是由于发展了资本主义变成了富强国家.资政新篇》得到洪秀全的赞同. 《资政新篇》在“向西方学习”方面,超过了同时代的地主阶级开明知识分子的主张,具有鲜明 的资本主义色彩,是先进的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集中反映了当时先进 真正的价值并不在人生的舞台上,而在我们扮演的角色中。 32 的中国人向西方寻找真理和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迫切愿望。太平天国的最高决策人准备以这样的 革新使太平天国成为"新天新地新世界","一统江山万万年".但是当时的中国还缺乏实现这一政纲 的社会条件,而且战争环境也不具备实行这一革新的客观条件,《资政新篇》没有能够实行. 三、太平天国的失败 教师首先指出后期天京变乱和重组领导核心,然后指出后期军事防御上的五件大事(A.再破 江北大营 , B.三河镇大捷 C.再破江南大营 D.李秀成;东征苏南与进攻上海 E.安庆陷落与陈 玉成就义)即可,最后指出:1864 年天京失守,标志着天平天国的失败. 本节最后让学生思考: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作用和局限性。 历史作用:加速了清王朝和整个封建制度的衰落与崩溃.;在反封建的同时,又担负起反对外 来侵略的任务(性质).打破了西方侵略者把中国迅速殖民地化的企图.;提出了第一个在中国发展 资本主义的方案.是几千年来中国农民反封斗争的最高峰.。 局限性农民阶级不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农民阶级的局限性;战略上的失误.太平天国 是一场农民战争.农民阶级是分散的小生产者.太平天国的领导人也不可能超越农民阶级的狭隘性, 提出科学的适应时代要求的反侵略反封建的革命纲领.他们制定的革命纲领——《天朝田亩制度》, 虽然符合广大农民要求获得土地的革命愿望,但它却是一个不切实际,不可能实现的平均主义的空 想.太平天国领导人的骄傲自满、腐化堕落、宗派斗争,使天国力量大大削弱,丧失了革命发展的大 好形势.) 【课后研讨】 学术界对太平天国及其领导人洪秀全的评价,有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一种意见认为,太平 天国是一场反封建反侵略、推动历史前进的爱国运动,洪秀全作为正面人物和农民革命家应予以 肯定;另一种意见全面否定太平天国运动,认为洪秀全是一个“灾星”、“邪教主”、“暴君”。那么, 实际情况是怎样呢?洪秀全在历史上究竟起过什么作用? 【思路】对于前一种观点教材中多有介绍;对于后一种观点,需要查找一些资料来加以解释。对 洪秀全的错误,我们应当正视,但要从当时历史条件加以说明,使人理解,不可苛求于前人。神 化洪秀全固然是不对的,但鬼化洪秀全更加荒唐。因为那种把他贬斥为“邪教主”、“魔鬼”来全面 否定太平天国运动的观点,既违背了历史的真实,也背弃了马克思主义理论,还洪秀全伟大的农 民革命领袖的本来面目,这就是结论。 【本课小结】 鸦片战争以后,清朝国内阶级矛盾空前激化,农民起义,风起云涌.然而,这一时期的农民战争, 已不同于以往的农民战争.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就体现了新时代农民战争的特点.太平天 国的一些领导人,开始向西方寻求真理,探索中国独立、富强的途径,勇敢地担负起反封建、反侵略 的任务.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农民战争的高峰,进一步反映了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矛盾和革命任务 的巨大变化. 真正的价值并不在人生的舞台上,而在我们扮演的角色中。 33 第 2 课 辛亥革命 【教学目标】 目 标 内 容 知识与能力 过程 与方法 情感态度价 值观识记 理解 运用 酝酿与爆发 革命思想的传 播;革命团体的建 立;同盟会与三民 主义;武昌起义 通过引导学生 认识主要由于 资产阶级的软 弱性和妥协性 辛亥革命没有 完成反帝反封 建的任务,没 有改变中国的 半殖民地半封 建 社 会 的 性 质,由此培养 学生对所学的 历史事件进行 分析、归纳,透 过历史演变认 识事物本质的 能力. 通过对辛亥革 命推翻清朝的 封 建 反 动 统 治,建立了资 产 阶 级 共 和 国,以及由于 资产阶级的软 弱 性 和 妥 协 性,辛亥革命 并没有完成反 帝反封建的历 史任务等内容 的讲述,帮助 学生树立辩证 发展地看待历 史、认识社会 的观点 论从史出 史论结合 历史比较 概括阐释 独立思考 通过对辛亥 革命推翻清 朝的封建反 动统治史实 的讲述,使 学生认清国 情,增强对 中国革命只 有由无产阶 级领导才能 取得胜利的 深刻认识. 逐步形成科 学的世界观 和历史观 中华民国成立 中华民国成立;《临 时约法》 辛亥革命的结 局 袁世凯篡权;辛亥 革命的历史意义与 局限性 【教材结构及重点难点】 一、酝酿与爆发 1.革命思想的传播 2.革命团体的建立 3.同盟会与三民主义 4.武昌起义 二、中华民国成立 1.中华民国成立 2.《临时约法》 三、辛亥革命的结局 1.袁世凯篡权 2.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与局限性 重点:中国同盟会的成立和三民主义;南京临时政府和《中华民国约法》;辛亥革命的失败及 其历史功绩 难点:对三民主义的分析和评价;如何正确评价辛亥革命 【教学方法】 本节课主要采用启发式谈话和讲述法进行,同时配合提问、史料阅读、课堂讨论等方法,调 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让学生从感知历史中不断积累历史知识, 进而不断加深对历史和现实的理解过程;同时在学习中主动参与、学会学习。应用启发式谈话法 和讲述法既符合学生的心理发展特征,也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导入新课】 从《南京条约》签定后中国社会开始一步步地沦为半殖民地,到《辛丑条约》签订以后, 中 真正的价值并不在人生的舞台上,而在我们扮演的角色中。 34 国最终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在帝国主义列强对华投资的刺激下,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虽有发展, 但受到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限制与阻碍.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为开辟民族资本主义独立发展的道 路,提出了推翻清朝封建统治的革命要求.从此以后,资产阶级领导的民主革命运动在全国迅速广 泛地发展起来,由此导入新课。 【讲述内容】 一、酝酿与爆发 1.革命思想的传播 1901 年《辛丑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完全陷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严重威 胁,像一个可伯的阴影,笼罩着人们的心头."在中国的民主革命运动中,知识分子是首先觉悟的成 份."同旧式的举人秀才不同,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已经懂得一些自然科学知识,对帝 国主义的压迫有敏锐的感受,有比较强烈的爱国心.1901 年至 1905 年间,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得 到广泛传播.那时候,到国外的不少留学生接受了资产阶级革命思想,中国革命知识分子的队伍迅 速壮大起来.他们把西方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天赋人权、自由平等学说,作为革命斗争的思想武器. 翻译出版了卢梭的《民约论》、孟德斯鸠的《万法精理》书籍,还创办了《国民报》、《游学译编》 等进步报刊,大力宣传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上海和日本的东京成为宣传革命的中心.章炳麟、邹 容、陈天华等是著名的民主革命思想家和宣传家. 引用无产阶级革命家吴玉章的一段话:"在此以前,我还只知道康有为、梁启超他们那一套改良 主义的思想;到上海以后,我即开始接触到孙中山、章太炎他们关于资产阶级革命的宣传;虽然知而 不详,但稍一比较,就觉得革命的道理更为充分.于是,我对康梁的信仰便一落千丈." 让学生思考: 这说明了什么?然后概括指出:随着民主革命思想的广泛传播和革命形势的发展,资产阶级革命团 体在国内相继建立起来. 2.革命团体的建立 1894 年,孙中山在檀香山约建立了中国资产阶级第一个革命团体兴中会;1904 年初,黄兴、宋 教仁等建立了华兴会,重要成员有一些留日学生和学界.同年冬,一些留日学生和学界建立了光复 会,蔡元培任会长.1906 年,湖北进步人士刘静庵在武昌建立日知会,成员是学界和新军.资产阶级 革命团体的广泛建立,标志着中国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已经形成. 3.同盟会与三民主义 革命思想的传播、革命团体的不断出现和各地革命活动的蓬勃发展,为建立统一的资产阶级革 命政党做了准备.各地起义的失败也使资产阶级革命派认识到建立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迫切 性.吴玉章回忆说:"无论光复会也好,华兴会也好,都缺乏明确而完备的纲领,更没有严密的组织, 而且都受地方性的局限,不足以领导全国日益高涨的革命运动." 提问:这说明了什么?(制定纲领和建立政党的不要性) 1905 年,孙中山在日本东京,同黄兴、宋教仁等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的成员 70 多人集会, 决定成立统一的革命政党中国同盟会.8 月,中国同盟会在东京召开成立大会,通过了同盟会章程, 推举孙中山为总理,黄兴为执行部庶务.中国同盟会以孙中山提出的"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 国,平均地权"作为政治纲领,并决定创办《民报》为同盟会的机关刊物. 孙中山在《民报》创刊号 《发刊词》中,把同盟会的政治纲领阐发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简称三民主义."驱 除鞑虏,恢复中华"即民族主义,就是推翻清王朝的统治;"创立民国"即民权主义,就是推翻封建帝 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这是三民主义思想的核心,是"政治革命的根本. "平均地权"即"民生主义 ";主张平均地权.是资本主义的土地纲领。 提问:为什么把民族主义作为革命政纲的首要部分而提出,把斗争矛头直接指向清政府?(因 为这时的清政府已经完全变成了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工具.推翻投降媚外的清政府,也就等于打击 了直接威胁中华民族生存的帝国主义,实际上是包含着建立独立富强的国家之意。) 中国同盟会是第一个全国性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它的成立,标志着中国的资产阶级民 真正的价值并不在人生的舞台上,而在我们扮演的角色中。 35 主革命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4.武昌起义 简单介绍武昌起义的背景,然后指出湖北革命党人果断地决定立即发动起义.在 1911 年 10 月 10 日晚发动了举世闻名的武昌起义.经过奋战,终于赢得了起义的光辉胜利.历史上称这次革命 为辛亥革命.武昌起义一声惊雷,震响祖国中部长空,触发了全国辛亥革命的巨澜,到 11 月下旬,全 国有 14 个省区宣布脱离清政府而独立,清朝的统治土崩瓦解. 二、中华民国成立 1.中华民国成立 1911 年底,各省代表推举孙中山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这说明了什么?(辛亥革命时期,孙中 山的领导地位是任何人所不能代替的.)12 月 25 日,孙中山乘船到达了上海.在欢迎人群中走出的 记者向他提问:"您这次带多少钱来?"(在孙未到上海时,中外各报皆纷传孙携有巨款回国,以助革 命军)孙中山斩钉截铁地回答说:"予不名一钱也,所带回者革命之精神耳!革命之目的不达,无和议 之可言也." 这说明了什么?(一个革命家的气概和精神), 1912 年 1 月 1 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 就职,宣告中华民国成立.中华民国定都南京,采用五色旗为国旗,改用公历,以中华民国纪元,1912 年为民国元年. 从太平天国到孙中山的南京临时政府,相距半个世纪.从单纯的农民战争,到资产阶级的民主革命, 这标志着中国历史向前大大地跨进了一步. 2.《临时约法》 1912 年春,孙中山在南京颁布了参议院制定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约法规定:中华民国的主权属 于国民全体;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国民有人身、居住、财产、言论、出版、集会、结社、宗教信 仰等自由;国民有选举和被选举的权利;参议院行使立法权,有弹劾总统的权力. 这说明了什么? (民主性和反对封建专制性)《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制订的目的是什么?(限制袁世凯的权利,维 护共和制度)通过哪些方面限制袁世凯的权利,维护共和制度?(一是参议院有弹劾总统的权力; 二是约法规定政体采取内阁制,而不是总统制.)但是由于当时帝国主义支持袁世凯正在加紧篡夺 辛亥革命的果实,革命派企图用这些法律条文约束袁世凯手中的权力只不过是软弱资产阶级的一 种幻想而已. 三、辛亥革命的结局 1.袁世凯篡权 南京临时政府成立以后,帝国主义各国采取什么手段对革命施压?(军事威胁、外交孤立和 经济封锁等手段,对革命政权施加压力,帮助袁世凯篡夺革命果实.)革命政权中的立宪派和旧官僚, 也乘机向革命派进攻.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妥协退让.参加过辛亥革命的吴玉章回忆说:"同盟会自广 州起义失败以后,即已趋于涣散,而至武昌起义以后,几乎陷于瓦解状态.章太炎说:‘革命军起,革 命党消’,这两句话虽是极端错误的,但用来形容当时的情况,倒很合乎事实."已被袁世凯收买的同 盟会领导人之一的汪精卫竟然对孙中山施加压力说:"你不赞成和议,难道是舍不得总统吗?"在此 形势下,孙中山被迫对袁妥协退让,表示如果清帝退位,袁世凯宣布赞成共和,可以保举他为临时大 总统. 1912年2月12日清帝下诏退位.孙中山辞职,经过南京参议院选举的形式,袁世凯由清朝内阁 总理大臣摇身一变而成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这样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就落到了袁世凯手中。 2.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与局限性 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历史上的一次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第一、它推翻了清朝的封建反动统治,结束了 2000 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 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对这一点,亲身经历过这次革命的林祖涵(即林伯渠)曾深有体会地说:"对 于许多未经过帝王之治的青年,辛亥革命的政治意义是常被低估的,这并不足怪,因为他们没有看 到推翻几千年因袭下来的专制政体是多么不容易的一件事."第二、它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自由 真正的价值并不在人生的舞台上,而在我们扮演的角色中。 36 的权利,从此,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以后谁要是想在中国这块土地上再做皇帝,谁就会变成过 街的老鼠人人喊打.袁世凯的皇帝寿命只不过八十三天,张勋的复辟则更加短命,从这以后再也没 有人敢于试登这个宝座即可为证.皇帝是封建社会的总头.砍掉了这个头,就使中国的封建统治阶 级从此再也建立不起一个统一稳定的秩序来.这就大大有利于中国人民继续开展反对封建主义的 斗争.第三、这次革命也打击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殖民统治,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有 利的条件.据有关资料统计,1912—1916 年间公布的发展实业条例、章程、细则、法规等共有 86 项 之多,内容包括矿业、农林、工商、渔业等.这些都在不同程度上解除了原来清政府的若干束缚,促 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辛亥革命也打击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殖民统治,对亚洲各国被压迫民族 的解放斗争,产生了比较广泛的影响;亚洲出现了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潮. 辛亥革命的失败原因."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这个问题是革命的首要问题.中国 过去一切革命斗争成效甚少,其基本原因就是因为不能团结真正的朋友,以攻击真正的敌人."由于 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领导辛亥革命的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多数成员把这次革命的主要任务 看成仅仅是"排满",他们既不愿意同帝国主义完全决裂,也不敢发动和依靠广大农民群众彻底摧毁 封建势力,实行土地制度的改革.因此,辛亥革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中国半殖民地半 封建社会的性质没有得到改变. 局限性:由于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他们不愿意同帝国主义完全决裂,也不敢发动和依 靠广大农民群众彻底摧毁封建势力,实行土地制度的改革.因此,辛亥革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 历史任务,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也没有得到彻底改变,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窃取了.辛亥 革命时期,帝国主义列强不支持孙中山,而选择了袁世凯作为他们继续统治中国的工具,这件事本 身就充分说明了在帝国主义时代,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不可能走西方的老路,资产阶级共和国的 方案在中国是行不通的.这正如毛泽东所分析的那样:"资产阶级的共和国,外国有过的,中国不能 有,因为中国是受帝国主义压迫的国家." 【课后研讨】 美国总统曾经这样说过:“影响中国现代史最深远的三个人,第一是孙中山,第二是毛泽东,第 三是邓小平……。”毛泽东也曾经写道:“现代中国人,除了一小撮反动分子以外,都是孙先生革命 事业的继承者。” 中共十五大报告认为:“一个世纪以来,中国人民在前进道路上经历了三次历史性 的巨大变化,产生了三位站在时代前列的伟大人物:孙中山、毛泽东、 邓小平。”你认为如何认识和评价孙中山更为恰当? 【思路】 可以先找好一个角度来论述孙中山的某个方面;也可以通过查找有关孙中山的史实资料,来评 价孙中山在中国近代史上的地位。最后形成一个小论文性质的内容,与大家交流讨论自己的观点 和看法。 【本课小结】 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在民族危机空前严重和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的推动下,以孙中山为首 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一方面建立了兴中会等革命团体,另一方面大力传播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 1905 年中国同盟会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孙中山提出的三民 主义是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 1911年10月10日的武昌起义,标志着辛亥革命的爆发。 这次革命最终推翻了清朝的反动封建统治,结束了延续2000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产生了以孙中山 为首的资产阶级共和国政权——南京临时政府以及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中华民国临 时约法》,民主共和国的观念从此开始深入人心.辛亥革命的这些成就,永载史册.辛亥革命爆发后, 由于中外反动势力的勾结和破坏,由于中国资产阶级的软弱和妥协,最终导致了这次革命的失败. 辛亥革命既有伟大的历史功绩,也留下了深刻的教训. 真正的价值并不在人生的舞台上,而在我们扮演的角色中。 37 第 3 课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第 1 课时) 【教学目标】 目 标 内 容 知识与能力 过程 与方法 情感态度价 值观识记 理解 运用 五四运动 爆发的条件及导火 线;经过及初步胜 利;历史意义 通过对五四运 动等史实的分 析,以及与旧 民主主义革命 的比较,认识 五四运动是中 国新民主主义 开端的历史结 论,提高透过 现象认识本质 和比较历史问 题的能力;通 过分析国共合 作的必要性和 可能性,培养 学生综合分析 问题的能力. 通过对五四运 动、中国共产 党的诞生、国 共合作、国民 大革命等内在 关系的分析, 提高学生对历 史事件间相互 影响的认识能 力. 论从史出 问题探究 概括阐释 情境再现 通过对五四 运动以及北 伐战争的讲 述,激发学 生肩负民族 重托,为中 华崛起而读 书的爱国热 忱. 使学生 认识:为了 中国革命的 胜利,中国 共产党和许 多仁人志士 曾 百 折 不 挠,付出巨 大的努力, 探索救国救 民的道路, 从而激发学 生为国效力 的责任感. 中国共产党的 诞生 历史条件;中共“一 大”成立及意义; 中共“二大” 国共合作和北 伐战争 中共“三大”;国 民党“一大”;国 民政府成立;北伐 战争;国民革命的 失败 【教材结构及重点难点】 一、五四运动 1.爆发的条件及导火线 2.经过及初步胜利 3.历史意义 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1.历史条件 2.中共“一大”成立及意义 3.中共“二大” 三、国共合作和北伐战争 1.中共“三大” 2.国民党“一大” 3.国民政府成立 4.北伐战争 5.国民革命的失败 重点:五四运动的历史背景及意义、中共的诞生、国共合作和战争 难点: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国民大革命的失败 真正的价值并不在人生的舞台上,而在我们扮演的角色中。 38 【教学方法】 本节课主要采用启发式谈话和多媒体手段进行,同时配合提问、史料阅读、录象资料等方法, 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注意培养学生养成独立思考学习的习惯, 以及能对所学内容进行较为全面的比较、概括和阐释的能力。应用启发式谈话法和多媒体手段既 符合学生的心理发展特征,也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历史思维能力。 【导入新课】 距今 85 年前的中国近代史上发生了一件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大事件.中国历史由此翻开了新 的一页.这一发生在 85 年前的重大的历史事件是指什么事?(学生答:五四运动)由此导入新课. 【讲述内容】 一、五四运动 1.爆发的条件及导火线 五四运动是怎样爆发的呢?下面让我们先看一段录像来了解一下五四运动爆发的背景.(放准 备好的录像,录像放映过程中指导学生从国际、国内具体从政治、经济、阶级关系、思想文化4个 思考) ⒈国际条件: 五四运动爆发的国际背景是什么呢?(学生答:国际:受十月革命和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十月革命给中国人民指明了解放斗争的方向;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中国带来了重大影响.一战期间, 日本的侵略,使中国人民的反帝情绪日益高涨. ⒉国内条件: 录像完毕请学生从政治、经济、阶级关系、思想文化4个方面回答后,教师加以总结(国内:政 治上,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使国内接阶级矛盾日益加深;经济上,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无产 阶级队伍的发展壮大;思想文化上,新文化运动的发生起了推动作用.)正是五四运动后的这些方面 的发展,才最终导致了五四运动的发生.这是五四运动产生的国内背景. ⒊导火线: 一战后的 1919 年帝国主义战胜国在法国召开了一次什么会议?(学生答:巴黎和会) 而恰恰是这次和会成了中国五四运动的导火线.为什么巴黎和会直接导致了五四运动的发生呢?学 生回答后,教师指出巴黎和会拒绝了中国人民的正义的要求,中国外交遭到失败. 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的消息传到国内,北京爱国学生奔走相告. 5月3日,他们聚集在北大 法科礼堂;进步记者邵飘萍做了有关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的演讲,讲演者"垂泪而道",听众则"掩 面而泣".学生听了后悲愤交加、失声痛哭.一个学生当场撕下衣襟,咬破中指,血书"还我青岛"四个 大字.学生的爱国热情被激发起来了,一场反帝反封建的革命风暴由此爆发了. 2.经过及初步胜利 ⒈爆发: 1919年5月4日 让我们永远记住这一天-1919年5月4日,北京高校的学生汇集天安门前,举行了声势浩 大的示威游行;他们高呼"外争国权,内惩国贼""废除二十一条"二十一条 : 1915 年 1 月,日本向中国政府提出的,企图把中国的领土、政治、军事及财政等都置于日本的控 制之下的二十一条无理要求。1915 年 1 月 18 日,日本驻华公使日置益晋见袁世凯,递交了二十 一条要求的文件,并要求袁政府“绝对保密,尽速答复”。二十一条共分五大项:①承认日本继承德 国在山东的一切权益,山东省不得让与或租借他国。②承认日本人有在南满和内蒙古东部居住、 往来、经营工商业及开矿等项特权。旅顺、大连的租借期限并南满、安奉两铁路管理期限,均延 展至 99 年为限。③汉冶萍公司改为中日合办,附近矿山不准公司以外的人开采。④所有中国沿海 港湾、岛屿概不租借或让给他国。⑤中国政府聘用日本人为政治、军事、财政等顾问。中日合办 警政和兵工厂。武昌至南昌、南昌至杭州、南昌至潮州之间各铁路建筑权让与日本。日本在福建 省有开矿、建筑海港和船厂及筑路的优先权等等。二十一条要求严重损害了中国的主权,袁世凯 不敢立即表示接受。消息一经传开,反日舆论沸腾。欧美列强对日本损害他们在华的侵略权益一 真正的价值并不在人生的舞台上,而在我们扮演的角色中。 39 致不满,纷纷给予抨击。正式谈判于 1915 年 2 月 2 日开始。日本以支持袁世凯称帝引诱于前,以 武力威胁于后,企图使袁世凯政府全盘接受。中国人民反日爱国斗争日趋高涨,日本见事态严重, 便一面宣布第五项为希望条件,属于劝告性质;一面提出新案,内容与原要求一至四项基本相同, 仅将若干条文改用换文方式。5 月 7 日日本发出最后通牒,限 48 小时内应允。袁世凯指望欧美列 强干涉落空,又怕得罪日本,皇帝做不成,便以中国无力抵御外侮为理由,于 5 月 9 日递交复文 表示除第五项各条容日后协商外,全部接受日本的要求。5 月 25 日在北京签订了所谓“中日条约” 和“换文”。 二十一条是日本帝国主义以吞并中国为目的而强加于中国的单方面“条约”,袁政府事后也不得不声 明此项条约是由于日本最后通牒而被迫同意的。此后历届中国政府均未承认其为有效条约。 "拒绝在巴黎和约上签字"(由学生集体回答)的口号,冲向赵家楼,火烧了卖国贼曹汝霖的住宅.消 息传出,各地学生纷纷响应,而北洋军阀政府则出动军警进行镇,并逮捕了大批学生.这一倒行逆施 的行经,使全人民愤怒了.火山爆发了,一场更大规模的革命风暴掀起了.五四运动由此进入到一个 新阶段. ⒉新阶段: 从 6 月初开始,斗争进入到一个新阶段.使五四运动进入一个新阶段是什么?(上海工人为 声援学生举行罢工)这个"新"指的是什么?首先是指中心新,运动的中心也由北京转移到了上海.二 是指的主力新,中国工人阶级以独立的姿态,登上政治舞台,成为运动的主力.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 产阶级也参加进来.在这种形势下,五四运动取得了初步成果. ⒊初步成果: 五四运动初步胜利的表现是什么?(学生答:北洋军阀政府被迫释放捕去的学生,罢免曹汝霖、 章宗祥、陆宗舆的职务.出席巴黎和会的中国政府代表,也没有在"和约"上签字.) 五四运动初期的 哪些斗争目标实现了?(内惩了3个卖国贼;拒绝了在和约上签字). 五四运动直接斗争目标的实现,充分显示了人民群众的巨大威力,其意义、影响深远. 3.历史意义 提问:五四运动的性质是什么? 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 提问:五四运动具有广泛的群众性,具体表现在哪里? 站在运动前列的是青年学生,他们在运动中起了先锋作用.中国工人阶级在运动中发挥了主力 军的作用.五四运动使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从工人阶级的强大力量中,认识到与工人阶级加强联系 的重要性,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提问:为什么说五四运动的伟大功绩在于"启导广大人民的觉悟,准备革命力量的团结"?这主 要由于五四运动使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更加认清了帝国主义和北洋军阀的反动本质,促进了中国 人民新的觉醒.它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了思想基础. 五四运动以前的中国革命称旧民主主义革命,是以何时?作为、何事作为开端的?(1840 年的鸦 片战争);旧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者是资产阶级; 指导思想是旧民主主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 者是无产阶级;指导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正是在五四运动中,中国工人阶级才开始以独立的姿态登 上政治舞台的;也正是在这一时期马克思主义才开始在中国传播的.五四运动属于世界无产阶级革 命的一部分. 它是中国近代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件.五四运动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 伟大开端. 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1.历史条件 (1)思想基础-----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成为新思潮的主流.五四运动爆发以后,李大钊发表了《我的马 克思主义观》一文.文章比较全面、系统地介绍了马克思主义.从而标志着李大钊转变为马克思主 真正的价值并不在人生的舞台上,而在我们扮演的角色中。 40 义者. 李大钊是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先驱.鲁迅后来称赞这些文章是"先驱者的遗产,革命史上 的丰碑."毛泽东在讲到李大钊时曾说:我们是他们那一代人的学生".他的转变不仅使《新青年》逐 渐成为马克思主义的宣传阵地,而且对于推动一批先进的知识分子接受马克思主义起到重要作用. 1919 年底,毛泽东再次来到北京,不仅同李大钊等人有了更密切的联系,同时,更广泛地研究马 克思主义.后来在埃德加·斯的《西行漫记》又名《红星照耀中国》中,毛泽东回忆这段历史是曾 说:"到 1920 年夏天,在理论上,也在行动上,我成了一个马克思主义者了.从此以后,从没有动摇." 像毛泽东一样,邓中夏、蔡和森、周恩来、邓小平等一大批先进青年,先后成为马克思主义者. ⒉组织基础-----共产主义小组建立 提问:第一个共产主义小组何时何地由谁建立?(1920 年秋、上海、陈独秀).上海小组的成立促 进了各地共产主义小组的建立.同年,李大钊等在北京成立共产主义小组,李大钊为书记.北京小组 对北方党团组织的建立起了促进作用.不久,汉口、长沙等地相继建立共产主义小组. 提问:各地共产主义小组建立的目的是什么?(有计划、有组织地宣传马克思主义) ⒊阶级基础-----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结合 各地共产主义小组建立以后,有计划、有组织地传播马克思主义,到工人中去开展宣传和组织 工作.共产主义小组的活动,进一步促使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结合起来,使中国共产党的建 立有了阶级基础. 各地共产主义小组的建立,使建立统一的政党组织任务成为历史的必然. 2.中共“一大”成立及意义 1921 年 7 月 23 日,会期 8 天;会址:在上海法租界望志路上海代表李汉俊弟弟李书诚家举行, 由于会场受到暗探注意和外国巡捕搜查,最后一天的会议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的游船上进行.参加 大会的有各地共产主义小组的正式代表毛泽东、董必武等 12 人,代表着当时全国 50 多个党员.包 惠僧受陈独秀派遣与会;由于当时没有大会审查机构,据说只是列席了会议<有争论>.列席会议的 还有共产国际代表马林等.(有关"一大"原始材料都在前苏联;1957 年的苏联和 1989 年戈尔巴乔夫 访华时给了中国一部分.因此,俄本的文件记载就成为有关这次大会的珍贵史料.此前由于有关一 大的当事人都没有意识到这次会议对中共未来历史的影响,后来的只是根据毛泽东和董必武的回 忆) 中国共产党刚刚诞生的时候,党员的状况比较复杂.如参加中共"一大"的 12 名代表,后来也发 生了分化.其中多数人一直坚持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信念,坚持中国革命事业,有的为它献出了宝贵 的生命;但像陈公博、周佛海在党成立后不久就被清除出党,后来,又追随汪精卫,成为大汉奸.张国 焘后来也背叛革命.中国革命像一座大熔炉,炼出真金,淘汰渣滓. 提问学生,归纳为 4 个方面:①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②制定了党的纲领.把社会主义和共 产主义定为自己的奋斗目标,并且坚持用革命的手段推翻资产阶级政权来实现这个目标.这个纲领 在当时是否合适?为什么?(否;因为对当时中国革命的性质和任务缺乏正确的认识)③确定党成立 以后的中心任务是组织工人阶级,领导工人运动.④选举出党的中央领导机构中央局,陈独秀为书 记,李达、张国焘分管宣传和组织工作. 关于陈独秀没参加"一大",为什么选举他当书记?一说是:他创办了《新青年》发起了新文化运 动,声誉高;并指导、推动了五四运动;是共产主义小组和马克思主义的最早发起者.另一说:列宁的 意见,他认为中共书记应找一位有名望有号召力的人.(激发学生探疑的兴趣,有兴趣的同学可以 课下研究) 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目就焕然一新了.这里的新指的是什么? 中共"一大"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中国共产党与以往任何政党不同,它以马克思主义理论 为指导,是新型的、工人阶级的革命政党.它不仅代表工人阶级的利益,还代表中国广大人民和整个 中华民族的利益.它的诞生给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带来了光明和希望.(全面概括为 5 新:思想、阶 级、目标、工作方法、纲领新) 严酷的现实使中国共产党开始认识到,中国人民所受的最大痛苦,还不是一般的资本主义剥削, 而是帝国主义的压迫和封建军阀的统治.中共"一大"以后,中国共产党人面临的一项迫切任务,就 真正的价值并不在人生的舞台上,而在我们扮演的角色中。 41 是进一步认清中国的社会性质和革命性质,制定民主革命纲领.为此,中国共产党进行了努力探索. 3.中共“二大” 提问:中共"二大"召开于何时何地?中心任务是什么? 1922年7月,中国共产党在上海召开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大会的中心任务,就是制定党的民主 革命纲领. 提问:党的民主革命纲领制定依据是什么? 大会指出,中国社会的社会性质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革命的敌人是帝国主义和封建军 阀,革命的性质是民主主义的革命.民主革命的动力是工人阶级、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 级. 大会规定,党的最高纲领是实现共产主义;党的最低纲领,即民主革命的纲领是:打倒军阀,推 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统一中国为真正民主共和国.党的民主革命纲领的提出,体现了马克思主 义原理和中国革命实际的初步结合.党的"二大"根据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结合中国半殖民地半 封建社会的实际,提出了民主革命纲领.这个结合虽然是初步的,却是一个良好的开端,它为后来党 继续深入地探索中国革命的独特发展道路奠定了基础.大会还决定中国共产党加入共产国际. .为什么说"二大"中国共产党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因为它在近代史上第一次提出了明确的 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初步明确了中国革命分两步走----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方向. 三、国共合作和北伐战争 1.中共“三大” 1923 年中国共产党在广州召开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其主要内容是什么?(正式决定同孙中山 领导的中国国民党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中国共产党第三次代表大会的决定有巨大历史功绩. 具体表现是什么?(制定了正确政策和策略,促进了国共合作的迅速实现). 2.国民党“一大” 在共产党和共产国际的帮助下,1924 年初,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可用提问 的形式讲述以下问题)①中心议题:主要讨论国民党改组问题.大会通过了《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 国代表大会宣言》.②成果:宣言接受了中国共产党反帝反封建的主张,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把旧 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以适应时代潮流的精神.这就在实际上确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 "三大政策.为什么新三民主义成为国共两党合作的政治基础?(新三民主义与中国共产党的民主革 命纲领的若干基本原则是一致的).③大会同意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 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标志着国共两党合作的实现,革命统一战线的正式建立.国民党 一大以后,全国反帝反封建的国民大革命运动迅速开展起来. 3.国民政府成立 国民党"一大"后,全国反帝反封建的国民大革命运动迅速开展起来.1925 年掀起五卅反帝爱国 运动高潮.同年国民政府在广州成立,汪精卫任主席.国民政府将所属军队统一编为国民革命军,统 一了广东革命根据地。 4.北伐战争 可用谈话法和录象手段讲述以下内容 ⑴目的: 为打倒帝国主义,推翻军阀统治,统一中国,1926 年,国民政府决定北伐. ⑵对象: 北伐的主要对象是吴佩孚、孙传芳和张作霖三个军阀. (3)结果 1927 年春,北伐军沿长江东下,占领南京,进驻上海.从广州誓师到攻占南京,近 10 个月,革命势力从珠江流域推进到了长江流域,威震全国.1927 年初,国民政府从广州迁到武汉.武 汉成为全国革命的重心. 北伐战争得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农运动的大力支援.北伐战争的胜利,又推动了工农运动 的高涨.北伐军经过的农村,发生了轰轰烈烈的大革命.湖南省的农民运动发展最为迅速.那里的农 民纷纷起来打倒土豪劣绅和不法地主,推翻地主政权和武装,建立农民的政权和武装,做到"一切权 力归农会".农会组织农民替北伐军当向导,运输物资,支援北伐战争.武汉、九江人民收回汉口和九 江的英租界。 真正的价值并不在人生的舞台上,而在我们扮演的角色中。 42 讲述农民运动可结合毛泽东一九二五年写的《沁园春 长沙》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 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 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 舟?(此诗的写作背景是 1925 年,工农运动蓬勃兴起.一方面,震惊中外的"五卅"工人运动和省港大 罢工,显示了中国工人的伟大力量.在"五卅"惨案发生后,他又以韶山支部为核心,开展了"打倒列 强,洗雪国耻"的反帝爱国宣传活动,毛泽东把韶山地区的许多穷苦农民发动了起来,使当地的农民 运动日益蓬勃发展.) 大革命初期和中期的形势是好的.1926 年 7 月初从广东开始的北伐战争,在短时期里取得了巨 大胜利;至 1927 年春,革命势力已由珠江流域扩展到长江下游和黄河流域.但是在革命将要达到高 潮的关键时刻,在统一战线内部一直隐伏着的危机却日益严重,由此导致了国民大革命的失败. 5.国民革命的失败 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严重动摇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殖民统治,帝国主义者在武力干涉中国革命的 同时,窥探革命营垒的内情,寻找着新的代理人.大权在握的蒋介石,成了日英美等侵华列强的注目 中心.随着北伐军的胜利进军,蒋介石的反革命面目进一步暴露出来.他迅速与日本和英美帝国主 义以及各种反动势力勾结起来,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武汉国民政府主席汪精卫是暗藏在革命营垒内的又一个阴谋家..7月15日,汪精卫在武汉召开 国民党中央"分共"会议,正式同中国共产党决裂.汪精卫等在"宁可枉杀千人,不可使一人漏网"的 口号下,对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进行大屠杀.第一次国共两党合作终于全面破裂,轰轰烈烈的大革 命失败了.蒋介石、汪精卫完全抛弃了孙中山的三大政策,成了反对民主革命的中心人物.中国国民 党也由各革命阶级的联盟变为代表买办资产阶级和地主阶级利益的反动政党. 【课后研讨】 五卅运动是一场具有广泛群众性、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做为运动主力先锋的青年学生以高 度的民族危机感和社会责任感,掀起这场运动其爱国主义精神80多年来一直激励、鞭策着我们; 五 四运动已成为过去,那么五四精神是否也已经过时?以及作为和平时期的青年,应该怎样做才能 真正体现五四精神。 【思路】 古人云“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在我们今天这样一个日新月异的时代,我们更要用眼 睛去观察,动脑筋去思考,用双手去实践。因为时代需要我们有创新的活力、创新的思维、创新 的实践。要有朝气蓬勃、勇于创新的精神;要有高度的民族危机感和社会责任感;更要具有与时 俱进的精神等等 【本课小结】 五四运动是一场具有广泛群众性、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做为运动主力先锋的青年学生以高 度的民族危机感和社会责任感掀起这场运动其爱国主义精神 80 多年来一直激励、鞭策着我们;做 为运动主力的工人阶级显示了巨大威力,并迅速上升为中国革命的领导阶级.中国共产党成立后, 使中国革命的面目焕然一新.中共"二大"制定了党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初步明确了中国革命分 两步走的问题,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五卅反帝爱国运动高潮、两次东征使广东革命根据地的巩 固,这就为国民大革命的顺利发展奠定了基础,也为国民革命高潮----北伐战争的到来,创造了有 利的条件. 隐藏在革命内部的野心家蒋介石,随着北伐军的胜利进军,其反革命面目进一步暴露出 来.发动了反革命政变. 从而使国民大革命很快失败了.年轻的中国共产党人从这次革命的经验教 训中,逐渐成长起来,这就为中国革命继续前进奠定了基础. 真正的价值并不在人生的舞台上,而在我们扮演的角色中。 43 第 3 课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 (第 2 课时) 【教学目标】 目 标 内 容 知识与能力 过程 与方法 情感态度价 值观识记 理解 运用 武装起义和土 地革命 武装起义;土地革 命;根据地建设 通过对1927年 和1935年中国 革命形势的学 习,培养学生 运用辩证唯物 主义和历史唯 物主义的观点 方法,分析研 究国情,做出 科学判断的能 力,同时进一 步提高学生对 理论和实践辩 证关系的认识 能力.。 了解土地革 命、根据地建 设以及红军长 征等有关史 实,探讨其在 人类历史进程 中的作用及其 影响,汲取必 要的历史经验 教训,养成积 极探索解决问 题的方法和独 立思考的学习 习惯 论从史出 情境再现 问题探究 概括阐释 独立思考 通过本节内 容的学习, 使学生了解 在那种坚苦 卓绝斗争环 境下中国共 产党人的不 屈不挠的斗 志和精神, 学习井冈山 精神和长征 精神,在此 基础上对学 生进行革命 传统主义的 教育. 红军的长征 第五次反围剿的失 败;遵义会议;红 军长征 【教材结构及重点难点】 一、武装起义和土地革命 1.武装起义;2.土地革命;3.根据地建设。 二、红军的长征 1.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2.遵义会议;3.红军长征 重点:武装起义、遵义会议 难点:井冈山根据地的创建、工农武装割据 【教学方法】 本节课主要采用谈话讲述法进行。在教学过程中可结合图片、历史歌曲、材料及地图来讲解, 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应注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 感知历史中不断积累历史知识,进而不断加深对历史和现实的理解过程,从不同的角度发现问题, 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导入新课】 有首歌不知大家听过没有,歌词是" 红米饭,南瓜汤,秋茄子,味好香,餐餐吃得精打光.干稻草 来软又黄,金丝被儿盖身上,不怕北风和大雪,暖暖和和入梦乡."这首歌反映的是什么时期的史 实?(这是中共创立的第一只正规军队中流行的歌谣.中共创立的第一只正规军队叫什么?(中国工 农红军第四军)为什么叫"第四军"?(国民革命时"铁军")这首歌就是在在敌我双方激烈的拉锯状态 之下,红四军的生活在各个方面还是极其菲薄的.面对严峻的现实,广大指战员始终充满着革命英 雄主义精神和乐观主义精神,去渡过战争难关的这种高尚情操的生动写照.中共创立的第一只正规 军队是在井冈山根据地建立(何时?1927.10)以后出现的.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也是在经历了国民 革命失败后的工农武装起义的惨烈失败后,才选择了这样一条正确的道路.由此导入新课. 【讲述内容】 一、武装起义和土地革命 1.武装起义 大革命失败后,面对国民党反动派极端残酷的镇压.为了挽救革命和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屠 杀政策,7 月中旬,中共中央临时常务委员会决定在南昌发动武装起义.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 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在全党和全国人民面前树起了继续斗争的旗帜,是中国共产党创建革命军 队、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南昌起义部分军队在朱德、陈毅率领下,经闽赣边进入湘南,进行 游击战争,于 1928 年 4 月,上井冈山与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部队会师. 1928 年 4 月,朱德、陈毅 真正的价值并不在人生的舞台上,而在我们扮演的角色中。 44 率南昌起义部队和湘南工农武装到达井冈山,与毛泽东领导的工农革命军会师,合编为中国工农红 军第四军.(结合教材中的历史纵横讲述) 同年9月毛泽东领导秋收起义。与南昌起义相比最明显的特点是:不仅是军队的行动,而且有 数量众多的工农武装参加,公开打出"工农革命军"的旗号,不再沿用国民革命军的名称.秋收起义最初 仍以夺取湖南的中心城市长沙为目标.由于反动军队的力量远比起义军强大,起义军遭到严重挫折..毛 泽东分析了敌强我弱的形势,认为当时占领中心城市已不可能,主张放弃会攻长沙的计划,提出把余下 来的起义部队转移到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的山区和农村,以保存革命的力量,再图发展.会议采纳了毛泽 东的意见,于是部队沿着罗霄山脉向井冈山进军.秋收起义的队伍从进攻大城市转到向农村进军,这是 人民革命史上具有决定意义的新起点,它为大革命失败后继续坚持革命斗争找到了一条正确的道路. 2.土地革命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立后,毛泽东就领导井冈山军民进行土地革命.电影《闪闪的红星》中的一首 歌:打倒土豪!打倒土豪!分田地,分田地.我们要做主人,我们要做主人,真欢喜!就是产生于这种背景下. 胡汉三就是一个大土豪.毛泽东说:如果我们能够普遍地彻底地解决土地问题,我们就获得了足以战胜 一切敌人的最基本的条件.这是因为土地革命调动了一切反封建的因素,使贫农、雇农在政治上翻了身, 农民掌握了农村的革命政权;在经济上农民分得了土地和粮食,生活得到改善,推动了根据地生产的发 展;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民支援革命战争、保卫和建设根据地的积极性,为红军战争奠定了坚实的群众 基础.农民阶级知道这一朴素道理,保卫红色政权就是保卫自己的土地. 3.根据地建设 1927年10月,毛泽东带领工农革命军到达井冈山,开展游击战争,进行土地革命,建立工农革命 政权.到 1928 年春,根据地初步建立起来.到 1930 年夏,全国正式红军共十几个军,约 10万人;开辟 根据地大小十几块,遍及 10 多个省的 300 多个县.井冈山的星星之火,发展成燎原之势. 毛泽东"工农武装割据"理论的提出,是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光辉典 范,它科学地指出了中国革命发展的客观规律,为中国革命在城市遭到失败后的进一步发展指明了 正确方向.此后中国革命发展的进程,充分证实了这一理论的正确. 中共建立和发展革命根据地的时候(1927.1至1930夏),北方在进行北伐及其后的新旧军阀混战. 在中原大战后,蒋介石集中兵力"围剿"红军.此时,"围剿"和反"围剿"战争,成为中国革命与反革命之间 战争的主要形式.红军三次反"围剿"战争的胜利,都是在毛泽东的直接指挥下取得的.在战争中,发展了 井冈山时期红军游击战(毛氏游击战)的原则,逐渐形成了一整套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战术思想.红军作 战最基本的指导思想是采取积极防御,反对消极防御.当敌人大规模"围剿"到来时,红军诱敌深入,退却 到根据地内部作战(打得了就打,打不了就跑).这种战略退却是为了保存兵力,待机破敌.集中优势兵力, 是瞬间改变敌我之间进退、攻守、外线内线形势的关键步骤.毛泽东关于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战术思想, 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在军事科学上的具体运用.毛泽东根据敌强我弱的情况,采取避敌主力, 诱敌深入,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的方针,干净、漂亮地粉碎了敌人的三次反革命"围剿".红色政 权巍然屹立在中华大地上,同国民党政权对峙.1931年冬,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江西瑞 金召开.会议宣布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制订了宪法大纲,定都瑞金;选举毛泽东为临时 中央政府主席.这样,中国领土上存在着两个性质根本不同的政权. 二、红军的长征 1.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 经过半年多准备,1933 年 10月,蒋介石调集 100 万军队,200 架飞机,向革命根据地发动第五次 "围剿",以其中的 50 万兵力用于直接围攻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开始时,敌强我弱的基本状况 与以往相同,如采用前四次反"围剿"的基本战略战术,取胜的可能性是存在的.但是,此时毛泽东正 确的符合中国革命战争特点和规律的军事思想完全被临时党中央否定,博古(秦邦宪)、李德推行王明 的"左"倾冒险主义,抛弃红军在敌强我弱的条件下采取积极防御、诱敌深入、分散敌人力量、集中红军 优势兵力在运动中迅速歼灭敌人有生力量的正确作战方针,机械地搬用苏联红军正规战争的经验,用阵 地战代替运动战.第五次反"围剿"失利是"左"倾错误在中央苏区全面推行的必然结果. 2.遵义会议 1934 年 10 月,国民党军队推进到中央苏区的腹地,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被迫实行战略转移, 开始长征.红军长征初期严重损失,表明中国革命已处于极端危险的境地,引起党的干部和红军指 战员对王明"左"倾冒险主义的怀疑、不满;突破湘江封锁线,红军锐减到 3万多人之后,不满情绪达 真正的价值并不在人生的舞台上,而在我们扮演的角色中。 45 到顶点. 毛泽东转兵贵州的意是中央红军在长征中战略方针的第一次改变,避免了红军覆灭,为遵 义会议的召开创造了前提. 提问:毛泽东转兵贵州的意见为什么能够得到中央大多数领导的肯定?(避免了红军覆灭)这 件事说明了什么?(毛泽东军事指挥的正确)在成功与失败的比较中,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毛泽东 军事指挥的正确。1935 年 1 月 15 日至 17 日,中共中央在遵义柏公馆的小楼上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 议.会议议题可以概括为两方面:一是军事问题,肯定了毛泽东等指挥红军取得前四次反"围剿"胜 利的战略战术基本原则,.二是组织问题,改组中央领导机构,特别是解决军事最高指挥权问题,选 举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 提问:为什么说遵义会议在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领导?(遵义会议肯定 了毛泽东的正确主张,选举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也就从指导思想、指导方针上确立了毛泽东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遵义会议是在中国共产党和红军力量极度削弱,中国革命几乎陷于绝 境的危急关头召开的,它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成为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 点.正是由于这一转折,"使得党中央和红军主力胜利地完成了长征,转到了抗日的前进阵地,执行 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新政策." 3.红军长征 遵义会议后红军灵活地变换作战方向,四渡赤水,打乱了敌人的追剿计划;安然渡过金沙江,摆 脱了国民党几十万大军的围追堵截,跳出敌人包围圈.红军继续北上,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翻 越冰封雪盖的夹金山,穿过布满沼泽泥潭、荒无人烟的大草地,进入甘肃、陕西,决定把陕北作为长 征的落脚点.1935 年 10 月 19 日,中央红军到达陕甘根据地的保安县吴起镇,同陕北红军胜利会 师.1936 年 10 月,红二方面军、红四方面军到达甘肃会宁地区,与前来迎接的红一方面军(中央红 军)会师,宣告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胜利结束. 关于红军长征的意义,可让学生看书后指出:党中央和红军主力胜利完成战略转移任务,粉碎了国 民党反动派扼杀中国革命、消灭共产党和红军的企图,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长征宣告了敌人围追 堵截的破产,广泛宣传了中国共产党的主张,宣布只有红军的道路才是人民解放的道路;到处播下 革命种子,到处发芽、结果.第三,标志着中国革命新局面的开始.长征保存了革命的骨干力量,不足 3 万人的红军队伍是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的精华.构成以后领导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的主干.主 力红军转移到西北,在接近抗日前线的西北建立新的革命大本营,有利于完成新的历史任务. 【课后研讨】 井冈山精神的核心就是坚定的革命信念。井冈山精神是中国革命精神之源。在中国共产党的历 史上形成的全部优良传统及革命精神,无不与井冈山精神有着直接的渊源关系。井冈山精神所蕴 涵的是共产党人对共产主义理想的执着追求,是对把马列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 合的科学态度,是依靠群众,始终与群众同甘共苦,保持密切联系的优良作风以及不怕困难,自 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坚韧意志。井冈山精神也正是我们当今时代所需要与发扬的。你认为在我们 今天的现代化建设中怎样才能学习和发扬井冈山精神,把祖国建设的更加美好? 【思路】 当前,我们正处于改革开放的关键时期,复杂的矛盾要处理,繁重的工作要做,都需要脚踏 实地,埋头苦干。继承这一份宝贵的精神财富并使之发扬光大,对于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 主义,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井冈山精神的光荣革命传统,一天也不能忘。在 今天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道路上更应该把“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实事求是、敢闯新路,依靠群 众、勇于胜利”的井冈山精神弘扬下去,为实现 21 世纪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 【本课小结】 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开始认识到武装斗争的重要性..先后发动了南昌起义、秋收起义等 多次武装起义,建立了十几块农村革命根据地.在斗争中,毛泽东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与 中国革命的实践结合起来,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并在实践上为中国革命开创了一条建立 革命根据地,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的唯一正确道路.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的 成立,标志着国共两个性质根本不同的政权对峙的开始. 30年代初,国难日益深重,中日矛盾开始向 主要矛盾地位上升,蒋介石集团为维护其统治,奉行"攘外必先安内"政策,即对日军妥协退让,对红 军加紧"围剿".王明"左"倾错误在中国共产党内占统治地位,导致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红军 被迫战略转移.遵义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使红军胜利完成战略转移. 真正的价值并不在人生的舞台上,而在我们扮演的角色中。 46 第 4 课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 【教学目标】 目 标 内 容 知识与能力 过程 与方法 情感态度价 值观识记 理解 运用 在抗日烽火重 成长壮大 建立敌后抗日根据 地;《论持久战》; 根据地建设;中共 “七大” 通过本课学习 进一步认识抗 日战争、解放 战争等历史发 展进程中的重 大历史问题, 在掌握基本历 史知识的过程 中,进一步提 高阅读和通过 多种途径获取 历史信息的能 力培养历史思 维和解决问题 的能力。 了 解 抗 日 战 争、解放战争 等重要的历史 事件、重要的 历史人物,利 用历史唯物主 义的基本观点 和方法,探讨 其在人类历史 进程中的作用 及其影响,汲 取必要的历史 经验教训。 史论结合 历史比较 概括阐释 情境再现 合作学习 通过对抗日 战争、解放 战争等史实 的讲述使学 生认识到中 华民族是不 可屈服的, 中国共产党 是领导人民 抗战的坚强 核心,以此 对学生进行 革命传统教 育,并激发 学 生 爱 祖 国、爱人民、 爱中国共产 党的思想感 情. 夺取民主革命 的胜利 重庆谈判;内战爆发 与重点进攻;解放 区土地改革;战略 反攻与三大战役; 七届二中全会;南 京解放 【教材结构及重点难点】 一、在抗日烽火中成长壮大 1.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 2.《论持久战》 3.根据地建设 4.中共“七大” 二、夺取民主革命的胜利 1.重庆谈判 2.内战爆发与重点进攻 3.解放区土地改革 4.战略反攻与三大战役 5.七届二中全会 6.南京解放 重点:根据地建设、中共“七大、解放区土地改革、七届二中全会 难点:由民族革命向民主革命的转变 【教学方法】 本节课主要采用谈话讲述法进行。在教学过程中可结合图片、诗词、材料及地图来讲解,增 强教学的直观性。应注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在教学中努 力教会学生掌握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注意培养学生养成独立思考学习的习惯,使学生能基本做 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注重探究学习,初步对所学内容能进行较为全面的比较、概括和阐释的 能力。 【导入新课】 真正的价值并不在人生的舞台上,而在我们扮演的角色中。 47 “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黄河在咆哮.河西山岗万丈高,河东河北高粱熟了.万山丛中, 抗日英雄真不少,青纱帐里,游击健儿逞英豪!端起土枪洋枪,挥动大刀长矛.保卫家乡!保卫黄河! 保卫全中国!”这首《保卫黄河》的歌曲,可能大家并不陌生。想当年中华儿女正是拌着这首歌 曲在抗日烽火中成长壮大。由此导入新课。 【讲述内容】 一、在抗日烽火中成长壮大 1.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 抗日战争爆发后,为使红军适应从国内革命战争到抗日战争的转变,给中国人民指出抗战胜 利的明确方向,中国共产党于1937年 8月下旬在陕北洛川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会议制定了动员全 民族一切力量,争取抗战胜利的人民战争路线,即全面抗战路线.会议强调争取抗战胜利的"中心关 键,在使已经发动的抗战发展为全面的全民族的抗战.只有这种全面的全民族的抗战,才能使抗战 取得最后的胜利".提问:两条抗战路线的本质区别是什么?(是否发动和依靠人民群众抗战)成 这种区别的根本原因是什么?(由于国共两党所代表的阶级利益不同) 洛川会议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开展独立自主的游击战争,挺进敌后,开创抗日 根据地,形成与正面战场相配合的敌后战场. (向前向前向前!我们的队伍向太阳,脚踏着祖国的大 地,背负着民族的希望,我们是一支直到把反动派消灭干净,毛泽东的旗帜高高飘扬.听!风在呼啸 军号响;听!革命歌声多么嘹亮!同志们整齐步伐奔向解放的战场,同志们整齐步伐奔向抗日的后 方,向前向前!我们的队伍向太阳,向最后的胜利,向全国的解放!讲到此时可以《八路军前进曲》 来进行一下情景再现)八路军、新四军挺进敌后对人民军队的壮大和抗日战争的进程起了不可低估 的作用.人民军队的壮大和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成长,抗击和牵制着大量日伪军,与国民政府正面战 场的作战相呼应,使日军在占领武汉、广州后不能继续大规模进攻,其速战速决灭亡中国的计划破 产了. 2.《论持久战》 抗战初期,中国军队在正面战场的抗战阻止不住日军的疯狂进攻,节节败退,国民党内对抗战的前 途出现了两种论调,即亲日派的"亡国论"和亲英美派的"速胜论",前者会将抗日引向投降,后者则 纯属幻想.为了驳斥"亡国论"和"速胜论,同时向全国人民指出抗日战争的正确道路,1938 年,毛泽 东发表了《论持久战》,驳斥了"亡国论"和"速胜论",向全国人民指明了抗日战争的正确道路,鼓舞 了抗日军民的必胜信心. 3.根据地建设 为了振奋全国人民的抗日精神,克服投降危险,争取抗战形势的好转.八路军发动百团大战大大提 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坚定了全国人民抗战胜利的信心.百团大战后日本对敌后根据地进行 空前规模的"扫荡".国民党顽固派配合日军"扫荡",动用几十万军队包围、封锁陕甘宁边区和其他 根据地.根据地在 1941 年到 1942 年出现严重困难的局面. 提问:根据地是如何克服困难的?("三三制"政权、减租减息土地的政策、大生产运动、整风 运动)这些举措起到什么作用?(为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4.中共“七大” 为使抗战胜利变为人民的胜利,中国共产党在1945年 4—6月召开了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提 问:主要内容是什么?(毛泽东在会上作了《论联合政府》的政治报告;提出了党的任务;确立 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重要意义在哪?(为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 的胜利作了重要准备) 1944 年,敌后战场已经开始对日军局部反攻.在欧洲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形势下,中国人民的 抗日战争最终取得了胜利. 二、夺取民主革命的胜利 1.重庆谈判 日本投降后,饱受日本侵略者蹂躏和战争创伤的中国人民,一致渴望和平,反对内战,迫切要求 重整家园,发展生产,安定生活.在国际上,一些国家也希望中国实现和平,国共和平解决矛盾.这样 的民心和舆论.给予蒋介石很大的压力.但更重要的是,国民党的主力部队还远在西南、西北等"大 后方",军事态势还不利于立即发动内战.他们部署内战和运转兵力,需待时日,需要准备.于是.蒋 介石集团采取了"假和平、真内战"的反革命策略.1945年8月,蒋介石一连三次电邀毛泽东去重庆," 真正的价值并不在人生的舞台上,而在我们扮演的角色中。 48 共同商讨"国内和平问题. 提问:蒋介石"电邀"的真实意图是什么?(如果毛泽东不去,就借此宣传共产党没有和平诚意, 制造舆论.欺骗中国人民,把发动内战的责任推到共产党身上;如果毛泽东去了,就可以利用谈判的 机会,一则争取运兵备战的时间,再则诱使共产党交出人民军队和解放区政权,实现他们的"军令统 一"、"政令统一"的目的.) 中国共产党充分估计到了内战的危险性和严重性,努力寻求和平、民主、团结的道路.以真和 谈来揭露美蒋反动派假和平的阴谋.1945年8月底,毛泽东挟"弥天大勇",毅然赴邀,抵渝谈判.经过 几十天的谈判,国民党表示同意和平建国的基本方针.10 月 10 日,双方代表签署了《政府与中共代 表会谈纪要》,即"双十协定".(教师简述内容.指出谈判斗争的焦点是人民军队和解放区政权的合 法地位问题;但对解放区政权和人民军队的合法地位终未能达成协议) 按照"双十协定"的规定,政治协商会议于 1946 年 1 月在重庆召开.政协会经过合法的斗争,通 过了有利于人民的协议,冲破了蒋介石的独裁统治.但不久,政协决议为独裁者蒋介石的枪炮所撕 毁. 2.内战爆发与重点进攻 1946年6月,国民党军队向中原解放区大举进攻.全面内战爆发了.接着,国民党军队又向其他 解放区举行全面进攻,中国人民自卫的解放战争开始了. 在敌人的全面进攻面前,人民解放军依据 中共中央的指示和战略方针.互相配合,集中优势兵力,开展大规模运动战.经8个月的作战,人民军 队歼敌 70 多万,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全面进攻.蒋军的全面进攻受挫,机动兵力锐减,从 1947 年 3 月开始,被迫重点进攻陕北解放区和山东解放区. 提问:为什么重点进攻这两个解放区呢?(蒋介石集团的战略企图是从解放区的东西两翼与 人民军队的主力决战,并将解放军堵在黄河以北,使战争继续在解放区内进行.) 到8月间,蒋军对陕北的重点进攻基本上被粉碎了.华东野战军在陈毅的指挥下,5月中,发动了 著名的孟良崮战役(电影《红日》) 不久,国民党对山东解放区的重点进攻也被粉碎了. 为配合解放战争的顺利进行,为解放战争提供坚实的保障,中国共产党在解放区展开轰轰烈 烈的土改运动。 3.解放区土地改革 提问学生:人民解放战争开始于何时?解放战争第二年的形势如何?(1946 年;全面进攻和重点进 攻被粉碎)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指出: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敌 后抗日根据地的减租减息政策,已不能满足广大农民的要求.为了彻底消灭封建剥削制度,充分满 足农民的土地要求,调动农民的积极性,支援解放战争,中共中央决定在解放区实行土地改革.1947 年秋,召开了全国土地会议.会议制订了《中国土地法大纲》.《中国土地法大纲》明确规定:"废除 封建性及半封建性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按乡村人口平均分配土地.它使 解放区1亿多农民得到了土地.为了保卫胜利果实,广大农民以"支援大反攻,参加胜利军,打倒蒋介 石,拔掉老祸根"为口号,普遍掀起了参军参战和支援前线的热潮.农民群众的大力支援,是人民解 放战争迅速取胜的一个可靠保证. 4.战略反攻与三大战役 人民解放军制定的第二年的战略方针是:"举行全国性的反攻,即以主力打到外线去,将战 争引向国民党区域,在外线大量歼敌";部分任务是"以一部分主力和广大地方部队继续在内线作 战,歼灭内线敌人,收复失地"。指导学生阅读教材提供的史料,提出问题:我军在解放战争第二年 作战的基本任务是什么?我军进行"全国性的反攻"的条件是什么?再引导学生思考:中共中央为 什么选定中原为战略反攻的主攻方向?你对这种选择作如何评价?选择的原因之一,此地是国民 党军队兵力空虚之地,如一个哑铃的中间部分;原因之二,此地的战略位置十分重要,出击此地,具 有重要的战略意义.着重指出:我军进行战略反攻具有可能性和必要性. 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在湖北省东部、安徽省西部、河南省东南部.为长江、淮河分水岭, 海拔多在一千米左右.主峰天堂寨高 1729 米.西连桐柏山,东连霍山.林、矿资源丰富.),揭开了战 略进攻的序幕. 1948 年夏,战争进入第三年人民解放军同国民党军队进行战略决战的时机已经成熟. 1948 年 9 月—1949 年 1 月连续发动了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 提问:为什么战略决战首先在东北战场展开?(首先在东北战场展开决战.这是因为,它既可以 真正的价值并不在人生的舞台上,而在我们扮演的角色中。 49 粉碎国民党军队的战略收缩企图,又可以使东北人民解放军腾出手来转入关内作战,还可利用东北 的工业支援全国解放战争,从而有利于整个战局的发展.此外,当时东北战场的态势对人民解放军 也最为有利,夺取决战胜利较有把握.) 三大战役历时 142天,共歼灭国民党军队 154万人,使国民党赖以维持其反动统治的主要军事力 量基本上被摧毁,为中国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5.七届二中全会 在中国革命取得全国胜利的前夜,中国共产党在河北省平山县的西柏坡村召开了六届二中全 会. 提问:为什么毛泽东在为七届二中全会所作的报告中,提出党的工作重心要由乡村移到城市? 指出这次会议解决了革命胜利以后,中国由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的重大问题..七 届二中全会召开于革命即将取得全国胜利的关键时刻,解决了革命胜利以后,中国由新民主主义革 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的重大问题,因而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 6.南京解放: 为早日结束战争,实现真正的和平,1949 年 4月初,以周恩来为首席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代表团开 始同以张治中为首席代表的国民政府代表团,在北平举行谈判.经双方多次交换意见、多方协商后, 中共代表团于 4月 15 日将《国内和平协定最后修订案》送交国民政府代表团,并宣布 4 月 20 日为 最后签字日期.国民政府代表团一致同意接受这个和平协定.但是,国民政府拒绝在协定上签字,谈 判破裂.这说明,国民党的和谈不过是一场骗局. 南京国民政府拒绝签订《国内和平协定》后,4 月 21 日,毛泽东、朱德向全军发布渡江命令.(一 九四九年四月毛泽东写了《 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 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 桑.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长江.)从 4 月 20 日晚 20 时起,人民解放军迎着敌人的炮火,横渡 长江.23 日,解放军占领南京.南京的解放,标志着国民党 22 年反动统治的灭亡.渡江战役结束后, 人民解放军继续向东南、中南和西北、西南进军,扫荡残敌. (美国驻华大使,司徒雷登于 1949 年 8 月离华返美.毛泽东《别了,司徒雷登 》就是产生在这一背景.) 【课后研讨】 解放战争后期,在山西的白云观蒋介石曾抽签,抽到的是“下下签”,他叹息败局已定。不 久,毛泽东也恰巧来到白云观,为助兴也抽了一签,抽到的是“上上签”,道士大为赞叹。此事 后来蒋介石知道了,说:“天意。”毛泽东却说:“民意。”你认为蒋介石失败是“天意”还是 “民意”? 【思路】天意主要是指反蒋符合人民的意愿和利益,是反帝反封建的必然要求,蒋的失败是由 于它违背的人民的意愿,失去了民心;民意是指符合民心,赢得广大人民的支持。偶然性孕育在 必然性之中,蒋介石是夸大了偶然性,看不到失败的真正原因。 【本课小结】 在中国共产党的积极倡导下,国共两党再度合作,正式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抗战开始后,. 中国共产党实行全面抗战路线,八路军、新四军挺进敌后建立抗日根据地,开展游击战争打击日 军.1938 年毛泽东针对"亡国论"和"速胜论"发表了《论持久战》一文,向全国人民指出了抗日战争 的正确道路. 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以后,敌后战场逐渐成为抗日主战场.1940 年下半年,八路军 发动百团大战,取得辉煌战绩.日军进行大"扫荡".使根据地在1941─1942年出现了严重困难局面. 共产党制定和实行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使根据地渡过困难,发展壮大起来.中共七大的召开,为争 取抗战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作了重要准备,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最终取得了胜利. 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反动派撕毁协定、决议,发动的全面内战,人民解放战争开始.在解放战争 第一年里,人民解放军取得了粉碎国民党军队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的胜利.解放战争进入第二年, 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反攻.解放战争进入第三年连续发动了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三大战役 的胜利,奠定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胜利的牢固基础. 1949年春,中共中央召开七届二中全会,毛泽 东在会上作了重要报告.这次会议解决了革命胜利以后,中国由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 化的问题.4 月 23 日解放南京,国民政府覆灭.中国人民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伟大胜利. 真正的价值并不在人生的舞台上,而在我们扮演的角色中。 50 第四单元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和祖国统一 第 1 课 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 【教学目标】 目 标 内 容 知识与能力 过程 与方法 情感态度价 值观识记 理解 运用 人民政协召开 和新中国的诞 生 中国人民政治 协商会议;新中国 的诞生 了解中华人民 共和国成立的 史实,阐述人 民代表大会制 度、共产党领 导的多党合作 和政治协商制 度、民族区域 自治制度的建 立和完善,认 识我国民主政 治的特色。使 学生学会运用 历史唯物主义 观点,一切从 实际出发,实 事求是认识问 题和分析问题 的能力. 通过对政治协 商制度、全国 人民代表大会 及民族政策的 学习,提高学 生对生产力和 生产关系与经 济基础和上层 建筑之间辩证 关系的理解能 力和运用这种 观点分析问题 的能力.学习 问题探究 历史比较 概括阐释 情境再现 通过人民代 表 大 会 制 度、共产党 领导的多党 合作和政治 协商制度、 民族区域自 治制度的讲 授,使学生 认识到增强 学生对调动 一切积极因 素,团结一 切可以团结 的力量进行 社会主义现 代化建设的 认识;加深 学生对党的 民族政策的 理解和认识 人民代表大会 制度 第一届、第二、三 届全国人民代表大 会 中国共产党领 导的多党合作 和政治协商制 度 政治协商制度的建 立;人民政协的主 要职能和基本任 务;爱国统一战线 民族区域自治 制度的建立与 完善 民族原则;民族区 域自治制度 【教材结构及重点难点】 一、人民政协召开和新中国的诞生 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2.新中国的诞生。 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2.第二、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1.政治协商制度的建立 2.人民政协的主要职能和基本任务 3.爱国统一战线 四、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与完善 1.民族原则;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重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难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教学方法】 本节课主要采用谈话讲述法进行。在课堂上应多注意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多提 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引导学生质疑。让学生在学思中主动探求、获得知识,积极探索解决问题 的方法;养成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能对所学内容进行较为全面的比较、概括和阐释。 【导入新课】 在 1949 年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 28周年时,毛泽东说:在过去 28年的长时期中,"我们仅仅做了 一件事,这就是取得了革命战争的基本胜利.这是值得庆祝的,因为这是人民的胜利,因为这是在中 真正的价值并不在人生的舞台上,而在我们扮演的角色中。 51 国这样一个大国的胜利.但是我们的事情还很多,比如走路,过去的工作只不过是像万里长征走完 了第一步."中国革命胜利后,中国共产党要继续领导人民在建设新中国的过程中,走更长更艰难的 道路.革命胜利后的中国共产党领导在巩固无产阶级政权、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的同时,进行了民 主政治建设的探索,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制度.由此导入新课. 【讲述内容】 一、人民政协召开和新中国的诞生 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让学生简要介绍产生背景,概括出要点即可(南京国民政府被推翻;《论人民民主专政》发 表奠定理论依据) 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开幕.这是一次全国人民大团结的 大会。为什么这么说?(参加阶层广泛)大会的主要议题是什么?(新中国的成立问题.?会议制 定了什么纲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共同纲领》具有什么特点?(规定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性质,还规定了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外交政策的总原则.它是在中国共产 党领导下,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和各族各界人民的代表共同制订的建国纲领,是"中国历史上一 个及其重要的文献",在新中国成立后一个时期内,起着临时宪法的作用.)大会还有哪些内容?(大 会选举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副主席,并确定了国家的首都、国旗及国歌.)中国人 民政治协商会议是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组织形式 2.新中国的诞生 1949年10月1日下午两点钟,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在北京中南海勤政殿举行首次会议,国家 领导人宣布就职.会议接受《共同纲领》为中央人民政府的施政方针;选举林伯渠为中央人民政府 秘书长,任命周恩来为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长,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革命军事委员 会主席,朱德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沈钧儒为中央人民政府最高人民法院院长,罗荣桓为中央 人民政府最高检察署检察长.会议发表公告,向全世界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为代表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的唯一合法政府,愿和遵守平等互利及尊重领土主权等项原则的任何外 国政府,建立外交关系. 可放一段有关开国大典的资料片以加深以下内容的认识(1949 年 10 月 1 日下午三点钟,北京 30 万人在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典礼,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毛泽东主席庄严宣 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他亲自升起了第一面五星红旗.毛主席宣读了《中华人 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公告》.之后,举行了阅兵式和群众游行. ⒋新中国诞生的伟大历史意义: 关于其意义,可让学生阅读后概括,可分成"推翻"、"标志"、"进入"三点并掌握. 新中国的诞生,标志着中国历史进入新纪元.这可以从两方面去理解:第一,新中国的诞生标 志着 100 多年来殖民主义、帝国主义同封建统治者勾结起来奴役中国人民的历史和内外战乱频繁、 国家四分五裂的历史从此结束.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成为国家的主人.它标志着独立、统一的新 中国建立.第二,新中国的诞生,使中国历史进入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新时期. 新中国诞生的世界意义:这是继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之后世界历史中 最重大的事件.为什么?让学生思考后,概括指出:这是因为,中国革命在占人类1/4的国家里取得了 胜利,冲破了帝国主义的东方战线,极大地改变了世界政治格局,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 的力量;激励和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民族解放斗争. 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随着经济恢复和建设的大规模展开,民主建设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中国共产党根据 国情确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制度,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基于民主集中制的人民代表大会制 度.对于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可采用录象资料的手段让学生了解大会召开的背景、主要 内容;制订宪法的内容、特点和性质。由学生概述出以下内容: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于 1954年秋在北京召开.会议的主要内容是制定第一部社会主义的 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根据宪法选举了国家主席毛泽东、副主席朱德,人大常委会委员长 刘少奇.关于宪法的内容:它规定了国家的性质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 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规定了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还规定了人民的权利 真正的价值并不在人生的舞台上,而在我们扮演的角色中。 52 和义务.关于宪法的特点:这部宪法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代表了人民的意志,是具 有广泛群众性,并得到人民拥护的宪法. 关于宪法的性质:它是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对于大会和宪法的意义和作用,让学生概括课本内容后,由教师最后指出:这部宪法是中国 人民革命胜利的经验总结,是建设社会主义的保证它调动了全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人民 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和宪法的颁布,结束了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代行人大职权,以共同纲领代替国 家宪法的过渡状态,奠定了新中国各项政治建设的基础,昭示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最高权利属于 人民。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社会主义民主的广泛性。 2.第二、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对于这两次代表大会只要学生简单了解:第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刘少奇当选为中华人民 共和国主席,宋庆龄、董必武当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大会选出朱德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常务委员会委员长、大会通过周恩来为国务院总理。有关毛泽东没有成为主席,主要是因为,在 第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召开以前,中国共产党八届六中全会曾根据毛泽东同志的多 次建议,通过了决定,同意毛泽东同志提出的关于他不作下届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候选人的建议。 决定同时指出:“毛泽东同志是全国各族人民衷心爱戴的久经考验的领袖,在他不再担任国家主席 的职务以后,他仍然是全国各族人民的领袖。” 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于 1964 年 12 月 21 日至 1965 年 1 月 4日在北京举行,出 席代表 3040 人。会议听取了国务院总理周恩来作《政府工作报告》,报告首次提出“在不太长的 历史时期内,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即:四个 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可是不久,文化大革命便轰轰烈烈地展开了。经济建设为主便被阶级 斗争为主所取代。 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1.政治协商制度的建立 1949 年举行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初步建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同各民主党派实行多 党合作的民主协商政治制度..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同新中国一起诞生的。新中国成立前夕, 随着中国人民革命的全面胜利,建立人民当家作主的全国政权、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建设新生活的 历史重任提到了我们党面前。要建设新中国、新社会,迅有组织、有步骤地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各 项建设工作,必须广泛调动全民族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凝聚起全社会的智慧和力量。 提问:建立初期它发挥了哪些作用?(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协为恢复和发展我国国民经济、 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促进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形成。这 一体制是历史发展必然性的结果,是符合中国国情的。(让学生回顾有关史实作一下思考,然后 教师指出)在历史上,中共与民主党派有过合作的基础,民主党派与中国共产党有过密切合作。 如抗日战争期间,与中共的联合抗日;人民解放战争期间,中共领导国统区人民民主运动,与民主党 派、无党派人士合作,形成了人民民主统一战线,民主党派与共产党并肩作战,与国民党集团彻底 决裂,这些都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2.人民政协的主要职能和基本任务 1954 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后,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代行人大职权的任务已经结束, 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作为民主协商机构和统一战线组织,继续在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中 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 提问人民政协的主要职能是什么?(政治协商、民主监督;)民主党派参政的基本任务是什 么?(学生回答后,教师概括指出:参政议政)民主党派参政的基本点是:参加国家政权,参与 国家大政方针和国家领导人选的协商,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参与国家方针、政策、法律、法规 的制定执行。通过政协这个组织,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密切合作,协商议政。 3.爱国统一战线 在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的历史时期,各民主党派愿意接受共产党的领导,支持进行社 会主义改造。1956 年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以后,为了进一步团结民主党派进行社会主义建设,中共 提出了与民主党派合作的“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作为与民主党派合作的指导思想。1982 年,更进一步提出了“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进一步密切了同民 主党派的关系。根据这一方针,组成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这一方针,表明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 真正的价值并不在人生的舞台上,而在我们扮演的角色中。 53 党的统一战线的发展和深化;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的密切合作关系;反映出中国共产党与 民主党派根本利益的一致性;说明了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为完成共同的历史任务,充分发挥民主 监督和建设社会主义高度民主的思想,使各党派对中国共产党有强烈的信任感,更能发挥积极性、 主动性和创造性.进一步完善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的政治协商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 四、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与完善 1.民族原则 在旧中国,长期存在着严重的民族歧视和民族压迫。许多少数民族不被承认,境遇悲惨,有 的只能躲进深山,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1949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废除了民族歧视、民族 压迫制度,少数民族的状况得到了根本改变.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在民族问题上贯彻民族平等、 民族团结和共同发展繁荣的原则.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序言》中,就明确提出了这一原则.党 和政府很重视民族政策的实施,使少数民族在解放后进入和发展到了一个新的历史时代. 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少数民族地区实行区域自治是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一项政治制度,也是解决国内民族问题的 一项基本政策.简要讲明民族区域自治的发展概况和产生的深远影响. 民族区域自治是中国共产党的一贯政策:早在 1946 年,在陕甘宁边区就曾先后建立过蒙、回 自治区.1947年,在内蒙古地区建立了第一个省一级的内蒙古自治区.1952年,中央人民政府制定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实施纲要》,并公布实施,使民族区域自治得到了有力保证. 中华 人民共和国建立后相继成立了四个自治区:1955 年 10 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1958 年 3 月, 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1958 年 10 月,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1965 年 9 月,西藏自治区成立。到 90 年代初,全国已建立了 5 个省级自治区,30 个自治州,127 个自治县(旗). 关于实行区域自治政策产生的深远影响:这一政策,实现了民族平等,并满足了少数民族自己 当家作主的愿望,从而保证了祖国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 对于调动各族人民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的积极性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课后研讨】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这一制度是具 有中国特色的、并且适合我国国情的政治制度之一。它的制定,在历史上有基础,在新中国更是 发挥着积极作用。近代以来,伴随着西方国家向近代工业国的过渡,它们也逐步确立起了一套以 议会民主制为代表的西方的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制度。这种制度在巩固资产阶级政权,推动资本主 义的发展方面起了积极作用。 你是如何看待东西方这两种不同制度的?请搜集有关美国议会制和政治协商制度的资料比较 一下这两者有什么区别。 思路:东西方两种制度建立的历史背景不同。两者有不同的政治和文化背景。发挥的作用 不一样。另外两国的国情也是不一样的。 【本课小结】 新中国成立后,巩固政权的同时,也进行了政治制度的建设。1954 年,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 式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奠定了新中国各项政治建设的基础。因历史上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 有过合作的基础,民主党派也支持社会主义建设,所以与民主党派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成为 必然。为实现各民族一律平等和少数民族大团结,国家在少数民族聚居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这 些制度构成了中国政治体系的基本框架。 真正的价值并不在人生的舞台上,而在我们扮演的角色中。 54 第 2 课 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 【教学目标】 目 标 内 容 知识与能力 过程 与方法 情感态度价 值观识记 理解 运用 “文化大革命” 对民主法制的 践踏 文化大革命的 发动;历史上最大 冤案;民主法制遭 到空前践踏 通过对十年动 乱对民主法制 的 破 坏 的 了 解,培养学生 学 会 总 结 历 史,借鉴历史 的能力. 通过 对社会主义民 主和法制建设 与完善的讲解 培养学生对历 史 事 实 的 分 析、综合、归 纳、概括的的 能力。 通过法律制度 的逐步健全、 民主制度的建 设与完善的学 习,能对所学 内容进行较为 全面的概括和 阐释的能力。 学会运用科学 的理论和方法 认识历史和现 实问题, 概括阐释 问题探究 独立思考 小组讨论 合作学习 通过中国社 会主义民主 政治和法制 的建设不是 一帆风顺的 讲述,逐步 形成科学的 世界观和历 史观。进一 步增强建设 社会主义现 代化强国的 决心和信心 的教育. 法律制度的逐 步健全 冤案的平反;法律 制度的健全 民主制度的建 设与完善 1982 年宪法;村民 民主自治制度;中 国特色的政党制 度;民族区域自治 制度的健全和发 展;依法治国 【教材结构及重点难点】 一、“文化大革命”对民主法制的践踏 1.文化大革命的发动 2.历史上最大冤案 3.民主法制遭到空前践踏 二、法律制度的逐步健全 1.冤案的平反 2.法律制度的健全 三、民主制度的建设与完善 1.1982 年宪法 2.村民民主自治制度 3.中国特色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4.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健全和发展 5.依法治国 重点:1982 年宪法、村民民主自治制度、依法治国 难点:“文化大革命”对民主法制的践踏、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 【教学方法】 本节课主要采用谈话讲述法和课堂讨论等方法进行,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思 考、分析问题的能力。从感知历史到不断积累历史知识,进而不断加深对历史和现实的理解,在 此过程中培养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学会学习的思维意识。 【导入新课】 在探索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上,党的指导思想上的"左"倾错误发展越来越严重,60 年代中 期毛泽东认为面临资产阶级复辟的危险;林彪、江青一伙别有用心地利用了毛泽东的错误.这就导 致了"文化大革命"的发动. 由此导入新课。 【讲述内容】 真正的价值并不在人生的舞台上,而在我们扮演的角色中。 55 一、“文化大革命”对民主法制的践踏 1.文化大革命的发动 1966 年,正当国民经济的调整基本完成,国家开始执行第三个五年计划的时候,意识形态 领域的批判运动逐渐发展成矛头指向党的领导层的政治运动。一场长达十年、给党和人民造成严 重灾难的“文化大革命”爆发了。 毛泽东认为党中央出了修正主义,党和国家面临资本主义复辟的现实危险;要把所谓被“走 资派篡夺了的权力”夺回来。这是在六十年代中期发动“文化大革命”在思想上起主导作用的原 因。林彪、江青、康生别有用心地利用毛泽东的错误。这就导致了“文化大革命”的发动。由此 成立地中央文化革命小组(简称中央文革小组),使之实际上成为不受中央政治局约束的、领导 “文化大革命”的指挥机构。 2.历史上最大冤案 八届十一中全会后,红卫兵运动迅猛发展。"红卫兵"是当时青少年在极"左"思潮蛊惑下建立 起来的群众组织, 红卫兵运动最初是破除“四旧”(即所谓旧思想、旧文化、旧风俗、旧习惯), 后发展为抄家、打人、砸物。这些"文革"的急先锋,打着"造反有理"、"踢开党委闹革命"的旗号, 狂热地打、砸、抢、抄、抓,到处揪"走资派"、"黑帮分子"、"反动学术权威"、"牛鬼蛇神".林彪、 江青等人煽动和利用红卫兵运动,到1966年冬形成了全国大动乱的局面.红卫兵运动对社会秩序和 民主法制的破坏,引起各地党组织和许多干部群众的不满和抵制。但是,这种不满和抵制当时却 被认为是执行了”资产阶级反动路线”。 1968年10月的八届十二中全会上,把刘少奇(1898.11.24—1969.11.12;曾用名胡服,湖南宁乡 人.1919 年参加五四运动.参加领导了粤汉铁路工人大罢工和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参加领导了五卅 运动和省港大罢工.长期在白区工作,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起了重要作用.在对敌斗争中,立场 坚定,机智沉着,两次被捕都坚贞不屈.)打为"叛徒、内奸、工贼",永远开除出党,并被迫害致死. 制 造了党史上最大的冤案. 3.民主法制遭到空前践踏 1967 年 1 月,趁全国大动乱的局势,在张春桥、姚文元的策划下,造反派头目王洪文等人夺了上 海市党、政各级领导权.这就是所谓"一月革命"."文革"进入了"全面夺权"的新阶段.全国许多省市, 宣告夺权.接着,全国掀起了夺权高潮,林彪、江青一伙又煽动踢开党委闹革命,"打倒一切".结果是 取消党的领导,无政府主义泛滥,武斗不断出现,生产遭到严重破坏,扩大了全国性的混乱局面.公 检法无法正常工作,民主法制遭到空前的践踏。 如何看待文革时期我国的民主与法制遭到严重践踏这一现象?(可让学生以小组讨论的方式, 来交流每个学生的看法) 二、法律制度的逐步健全 从文化大革命的教训中,党和人民认识到必须建设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完善国家 的宪法和法律制度。 1.冤案的平反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了“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法制建设方针。 1980 年为刘少奇平反,使党的历史上最大的冤案得到平反;其中影响最大、涉及人数最多的是为 1957 年错划的右派分子平反.这是恢复和加强民主法制建设的重要举措。 2.法律制度的健全 1979 年以后,全国人大加紧全面立法工作。当年就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1982 年 修订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提问:这个宪法从内容看有什么特点?(特点有二:国家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和尊严, 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违法必究;加强对公民人身权利的保障) 为保障公民和法人的合法民事权益,还颁布了什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通则》) 此后还先后通过了《义务教育法》、《劳动和社会保障法》、《环境保护法》 提问:这些法律文件的出台说明了什么?(注意保障人民的基本权利) 从 1979 至 2000 年,全国人大及其党委会已制定 380 多个法律和有关修改补充法律问题的决 定,制定了 800 多件行政法规,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省会市等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 了制定了许多地方性法规和行政规章,约有 1000 多件。我国在立法方面取得重大成就。中国十分 真正的价值并不在人生的舞台上,而在我们扮演的角色中。 56 注意健全法制,颁布和实施了宪法、刑法、刑事诉讼法、民法通则、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等 一系列重要法律,逐步建成了比较完备的法律体系,使民主政治建设趋于制度化、法律化,为依 法治国奠定了重要基础。 三、民主制度的建设与完善 1.1982 年宪法 为适应改革开放的新形势,1982 年 12 月 4 日,五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了新中国的第四部 宪法,即 1982 年宪法,也是迄今一直在实施中的宪法。1982 年宪法继承和发展了 1954 年制定的 宪法的基本原则,总结了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经验,并吸收了国际经验,是一部有中国特色、适 应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根本大法。明确规定今后国家的根本任务是集中力量进行社会 主义现代化建设。它规定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1982 年宪法即现行宪法经过 1988 年、1993 年、1999 年的三次修正,宪法内容进一步完善,在我国的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中发挥了极其重要 的作用。 提问:现行宪法都有哪些明显特点和作用哪? (学生回答后,教师概括指出)特点有二:第一,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了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废除了事实上存在的领导职务终身制;第二,完善基层民主制度,县和县 以下人民代表由选民直接选举,保证人民群众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依法管理自己的事情,创 造自己的幸福生活。宪法推动了我国的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为广大人民群众充分享有民主权利, 在国家生活中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提供了可靠的法律保障,促进了国家决策的民主化和 科学化。1982 年以来我国宪法的实施状况不断改善,依照宪法和法律办事正在成为社会普遍的行 为准则。 2.村民民主自治制度 教师可补充《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说明人民民主权力的扩大。 中国十分重视基层民主建设,以保障公民能直接行使公民政治权利。城市的基层民主组织是 居民委员会,在农村是村民委员会。基层民主选举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基础的一环。是中国政 府为贯彻“以法制国”精神,保障群众的民主权利所进行的卓有成效的努力。1989 年全国人大颁 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1998 年,全国人大正式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村 民委员会组织法》,村委会、居委会干部由上级任命到居民、村民直接选举,标志着基层民主选 举迈进了一大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提问:村民自治制度目标是什么?实质是什么?概括为“四个民主”(民主选举、民主决策、 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为制度内容,以保证人民群众直接行使民主权利,依法管理自己的事情, 创造自己的幸福生活,其实质是保障人民群众真正行使自己当家做主的权力。 3.中国特色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重点讲清中国特色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特点和方针,使学生初步认识和西方政治制 度的区别。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发扬社会 主义民主的生动体现。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团结合作,互相监督,共同致力于建设有中 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和统一祖国、振兴中华的伟大事业。我国实行的共产党领导、多党合作的 政党体制是我国政治制度的特点和优点。它根本不同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多党制或两党制, 也有别于一些社会主义国家实行的一党制。它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革命与建设相结合的 一个创造,是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政党制度。“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 共”,是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合作的基本方针。中共处于执政党的地位,领导着拥有十一 亿人口的国家政权,非常需要听到各种意见和批评,接受广大人民群众的监督。各民主党派 是反映人民群众意见、发挥监督作用的一条重要渠道。充分发挥和加强民主党派参政和监督 的作用,对于加强和改善共产党的领导,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保持国家长治久安, 促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4.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健全和发展 重视和加强民族工作,也是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 1982 年颁布的《中华人 民共和国》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作了许多新的原则规定,标志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健全和发展。 提问:1984 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有何意义?此法明确规定了民族区 域自治制度是中国的一项重要政治制度。对少数民族自治地方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权 真正的价值并不在人生的舞台上,而在我们扮演的角色中。 57 利和义务作了系统的规定。指出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是在维护国家的统一,保障中央政府的统一 领导下,使各少数民族行使自治权,当家作主,自己管理本自治地方的内部事务。实行民族区域 自治,既保障了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自治权利,又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有利 于把国家的方针、政策和少数民族地区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有利于把国家的发展和少数民族的 发展结合起来,发挥各方面的优势。 5.依法治国 提问:依法治国什么时候写进宪法?(1999 年九届全国人大)“依法治国”被正式写入宪法, 中国正逐渐从“法制”走向“法治”,中国进入法治化建设新时期。2002 年党的十六大又进一步 提出和明确了什么?(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最根本的是要把坚持党 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明确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根本原则和基 本思路) 如何看待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让学生思考作答) 党的十六大报告在谈到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三者关系时说:“发展社会主义 民主政治,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的本质要求,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也就是说,在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实践中,党的领导是动力和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是基础和目标,依法治 国是途径和手段。这三者统一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实践中,相互依存,不可分割。 讨论题:如何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的法制国家? 可有学生采取上课小组讨论的方式,学生可根据自己掌握的知识,发表自我看法。老师可作 一归纳、整理,诸如:要加强法制的宣传教育、提高公民素质、严格依法办事、加强对执法部门 的监督等等,教师不必局限学生的思维,应尽可能的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促使学生积极、主 动思考 【课后研讨】 中国共产党“十五大”把“依法治国”确立为政治体制改革的重点,1999 年 3 月,“依法 治国”又被正式写入宪法,我国正在加快“依法治国”建设的步伐。党的十六大报告再次强调指 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 一起来。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 本质要求,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你认为我国现阶段怎样做才能实现“依 法治国”和三者的有机统一? 思路:人大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当家作主最重要的制度形式,人大制度作用 的充分发挥是人民群众当家作主的最显著的标志。坚持和完善我国的人大制度,充分发挥这一制 度的优越性,是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的制度通道。坚持和完 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高度重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努力健全和严 格实行社会主义法制,继续改革和完善国家的政治体制,以保证人民能够充分地享有公民权和更 好地行使管理国家的政治权利。 【本课小结】 建国 40 多年的实践证明,中国实行的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是适合中国国情的,人民是满意 的。当然,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法制的建设也不是完全一帆风顺的,在历史上甚至出现过“文 化大革命”那样严重破坏民主与法制的现象。但是,中国共产党在人民的支持下,纠正了这些错误, 使中国的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不断地向前发展。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了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人 民代表大会制度,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保证人民政协发挥政 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的作用;坚持民族区域自治,维护国家统一;完善基层民主制度, 保证人民群众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依法管理自己的事情,创造自己的幸福生活。以实行依法 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真正的价值并不在人生的舞台上,而在我们扮演的角色中。 58 第 3 课 “一国两制”与统一大业 【教学目标】 目 标 内 容 知识与能力 过程 与方法 情感态度价 值观识记 理解 运用 “ 一 国 两 制”构想的提出 一国两制 通过对"一国 两制"构想的 提出和香港、 澳门回归问题 的解决,加深 对"一国两制" 伟大构想的认 识,培养学生 从实际情况出 发,实事求是 地分析问题和 解决问题的能 力. 简述“一国两 制”的理论和 实践,认识实 现祖国完全统 一对中华民族 复兴的重大历 史意义。善于 从不同的角度 发现问题,积 极探索解决问 题的方法。 论从史出 历史比较 情境再现 独立思考 通过"一国 两制"和香 港、澳门回 归问题解决 的学习,加 深学生对中 国共产党伟 大光荣和邓 小平"一国 两制"构想 的认识;培 养学生为实 现祖国统一 的爱国主义 情感和信 念. 香港澳门的回 归 香港回归;澳门回 归 海峡两岸关系 的发展 七八十年代两岸关 系的发展;九十年 代以来的新情况和 新变化 【教材结构及重点难点】 一、“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 二、香港澳门的回归 1.香港回归 2.澳门回归 三、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 1.七八十年代两岸关系的发展 2.九十年代以来的新情况和新变化 重点:一国两制、香港澳门回归、海峡两岸关系 难点:海峡两岸关系 【教学方法】 本节课可利用录像资料较多的优势,采用谈话讲述法和情景再现法进行教学;让学生在情景 再现中再次感受历史那激动人心的一幕,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的思想和情怀。在感知历史中不断 加深对历史和现实理解的过程。应用谈话法和多媒体手段既符合学生的心理发展特征,也利于培 养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历史思维能力。 【导入新课】 七子之歌 闻一多 你可知 macau 不是我真姓。 我离开你太久了,母亲 ! 但是他们掳去的是我的肉体。 你依然保管我内心的灵魂。 三百年来梦寐不忘的生母啊。 请叫儿一声乳名:澳门。 母亲!我要回来,母亲。 香港、澳门回归,不止一次地听到这个熟悉的旋律,稚嫩的童声表达了迎回归的喜悦之情, 也勾起了亿万人民内心深处的创痛、苦涩和辛酸。闻一多先生当年怀着悲愤、期待写下这首流传 至今的《七子之歌》。闻一多所呼唤的“七子”,是指香港、澳门、台湾、威海卫、广州湾、九龙、 真正的价值并不在人生的舞台上,而在我们扮演的角色中。 59 旅顺大连等七个地方,当时都被西方列强霸占。他不会想到,时隔七十多年,西方殖民统治在我 国彻底结束时,人们为他的诗谱写了优美的旋律。可放一段童声演唱,由此导入新课。 【讲述内容】 一、“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 思考:“一国两制”的构想是怎样提出的? “一国两制”的构想最早是为了早日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大业而提出的. 给学生回顾建国以后有关台湾问题的历史。1949 年,解放战争的胜利,蒋介石集团败退到台湾 地区.1950 年美国政府一方面侵略朝鲜,另一方面又派它的第七舰队开到台湾海峡,阻止中国人民 解放台湾,干涉了中国的内政,给中国实现统一制造了困难.中国政府于1954年曾明确提出"一定要 解放台湾"的号召.1958 年 8 月,针对美国坚持维护其侵占台湾的现状和搞"两个中国"的企图,以及 国民党部队对大陆进行的骚扰和破坏活动,中央军委下令炮击金门、马祖等岛屿.在中美之间,台湾 问题一直是两国关系正常化的主要障碍.但是,台湾问题是我国的内政问题,它同香港、澳门问题, 虽然都属于国家统一问题,但两者的性质不同,台湾是内政问题,香港、澳门是历史遗留下来的问题. 和平解放台湾问题的想法由来已久.早在 1955 年 9 月,周恩来总理在亚非万隆会议上就提出过"在 可能的条件下争取用和平的方式解放台湾".1979 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中, 第一次公开正式提出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方针,提出了结束台湾海峡存在的军事对峙状态.11 月, 邓小平访问美国期间,更明确地表示不再用"解放台湾"这个提法.1981年8月26日邓小平的谈话中, 已经含有"一国两制"构想的内容. 这一构想在 1984年 5月召开的全国人大六届二次会议上作为国 策被通过.从而成为祖国统一大业的指导方针。 思考:关于“一国两制”构想的特定涵义应该如何理解?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理解:第一, 实行“一国两制”,是指在统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台湾、香港、澳 门地区实行资本主义制度。第二,实行“一国两制”,是指在中国大陆和台湾、港澳地区实行的 政治、经济和社会制度到各方面有根本的、重大的区别。第三,实行“一国两制”,国家主权是 统一的,不可分割的。第四,实行“一国两制”有宪法和法律保证,在一些地区实行不同的制度 有较长的时间稳定性。一国与两制是一个对立统一体。两制的前提是只有一个中国。 思考:“一国两制”的构想是怎样实践的? 二、香港澳门的回归 1.香港回归 "一国两制"的构想,首先是考虑到如何解决台湾问题的.虽然香港、澳门问题与台湾问题的性 质不同,但这一政治主张完全适用于解决这些历史遗留下来的问题. "一国两制"的构想,首先在香 港问题上得到成功运用。:1982 年,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访华,中国政府就提出按"一国两制"的构 想收回香港的主权问题.1984 年 9 月 26 日,经过两年的谈判,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在北京 草签.同年 12 月 19日,两国政府正式签署声明,规定到 1997 年 7月 1日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2.澳门回归 澳门问题:中葡两国关于澳门问题的联合声明,于 1987年 3 月 26日在北京草签,同年 4月 13日, 两国政府正式签署.声明规定,到 1999年 12月 19日,中国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 根据"一国两制"的构想,规定香港、澳门回归祖国后,设立特别行政区,那里的社会经济制度50年不 变. 思考:这一构想的具体实施有什么历史和现实意义?,一方面解决了历史遗留下来的民族耻辱;另一 方面为用和平方式解决台湾问题,提供了更为有利的条件. 通过阅读课本【资料回放】和【历史纵横】,有条件的学校可找到香港和澳门回归的录像片,让学 生重新感受那一伟大时刻和光辉的一幕,使学生认识到“一国两制”构想的正确性。思考:香港和澳 门“失”与“回”带给我们的是什么启示?这一切主要取决于什么?(近代的屈辱与现在的强大,通 过领土的丢失与收回使学生认识到国家的独立主权与强大是一个民族振兴的基础。从而让学生树立振 兴祖国的爱国观念。) 三、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 1.七八十年代两岸关系的发展 台湾问题我们的内政问题,“一国两制”在香港澳门问题上的成功运用,为解决台湾问题提 供了范例,改革开放以来,海峡两岸关系开始和缓松动,但仍有台独势力在阻碍统一。通过此目 真正的价值并不在人生的舞台上,而在我们扮演的角色中。 60 的讲述重点让学生明确我们在台湾问题上的基本立场:我们始终坚持一个中国原则,“一国两制” 是解决台湾问题的最佳方式,强调“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我们的基本方针。 在这一方针下, 党和政府采取了一系列具体政策和措施,促进海峡两岸的和缓与交流。如倡议两岸三通(通邮、 通航、通商);台湾当局也允许居民到大陆探亲,并在经济、文化等方面进行交流。海峡两岸长 期隔绝的状态被打破了,两岸关系出现历史性的变化。 2.九十年代以来的新情况和新变化 进入九十年代以来,为了争取和平统一,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一再呼吁在一个中国原则下举行两 岸平等谈判,并采取了一系列积极的政策和措施,全面推动两岸关系发展。1990年 11月 21日,台湾 的海峡交流基金会在台北成立,1991年 12月 16日,海峡两岸关系协会在北京成立。它以促进海峡两 岸的交往,发展两岸关系,实现祖国和平统一为宗旨,推动了两岸关系的历史性突破。 提问:两岸关系的历史性突破表现在哪里? 1992 年两岸就坚持一个中国立场达成共识;此年,成功实现了“汪辜会谈”,实现了两岸关 系的一次历史性突破。 会谈达成了四项协议,得到两岸同胞的高度评价。江泽民主席曾指出:“这 标志着海峡两岸关系发展迈出了历史性的重要一步。” 提问:1995 年两岸关系的又出现了哪些新情况和新变化? 1995 年 1 月 31 日,江泽民主席面对两岸关系发展发表了“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 奋斗”的八项主张,阐述了邓小平同志关于“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思想,提出了一系列 发展两岸关系的新建议。江泽民讲话的核心思想,就是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坚决反对分裂中国主 权和领土的完整,反对“台湾独立”,反对“两个中国”、“一中一台”,大力发展两岸关系, 推动国家和平统一进程。是解决台湾问题的纲领性文件。 1999 年 7 月,李登辉抛出“两国论”,公然将两岸关系歪曲为“国与国的关系”,中国政府 和人民随即开展了反对“两国论”的斗争。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坚持反对任何制造“台湾独立”“两 个中国”或“一中一台”的分裂行径,我们始终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坚持“一国两制”,和平统一, 反对任何人,以任何方式把台湾从中国分割出去。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决不是针对台湾同胞的,而 是针对制造“台湾独立”的图谋和外国势力干涉中国统一的,是为争取实现和平统一提供必要的保障。 台湾问题是中国的内政。台湾和祖国大陆的统一,是海内外中国人的共同心愿。在“一国两制”方针的 指导下,香港,澳门已顺利回归祖国,中国政府对这两个地区已恢复行使主权,事实已证明,一国两 制”政策是正确的。成功的经验同样证明“一国两制”是完全适用于台湾问题的。我们将与包括台湾 同胞在内的全体中华儿女一道,为完成祖国的统一大业而不懈奋斗。 【课后研讨】 “10-9-8……2-1!”在3万人的齐声呐喊中,在天安门广场中国革命博物馆、中国历史博物馆门 廊之上,矗立了594天、跳动了51279599秒的澳门回归祖国倒计时牌,终于奔向了终点——零! 1999年 12月 20日零时,一个发自肺腑的呐喊在澳门上空回荡:“母亲,我回来了!”澳门欢腾了! 濠江沸腾了!在中国大地上,外国殖民统治的屈辱历史被彻底留在了昨天。庆典的礼炮,又一次为民 族的盛事鸣响;美丽的礼花,再一次为祖国的团圆怒放。“回归了!回家了!啊——”天安门广场沸腾了。 激动的人们欢呼跳跃,将手中的彩带抛向天空,礼花再度绽放,散落满天星斗,一派普天同庆的壮丽 场面。在1997年 7月 1日香港回到祖国怀抱后,1999年 12月 20日澳门也回到祖国怀抱。 回顾香港、澳门的回归那激动人心的一幕,你从中最大的感受是什么?对祖国的和平统一,你 认为怎样才能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思路:香港和澳门的顺利回归是我们祖国繁荣强大和民族的全面振兴的结果,是改革开放和建 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巨大成功的体现,我们应积极学习,报效祖国,为祖国的强大时刻准备着。 应借此进行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的感染和熏陶。 【本课小结】 邓小平同志“一国两制”理论从最初针对台湾问题提出,到香港、澳门问题的顺利解决,创造 了一个用和平方式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的崭新模式。中华民族由昔日的积贫积弱、备受欺凌到今天 的团结稳定、繁荣昌盛的历史表明:没有祖国繁荣强大和民族的全面振兴,也就没有香港和澳门 的顺利回归。从香港回归到澳门回归有力地证明,我们的国家日益强大,我们的事业兴旺发达, 我们的民族具有巨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同时也有力地证明,实现祖国统一是实现民族伟大复兴 的坚实基础,“一国两制”是实现祖国统一大业的唯一正确方针。按照“一国两制”的方针,解决台 湾问题,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必将成为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 真正的价值并不在人生的舞台上,而在我们扮演的角色中。 61 第五单元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第 1 课 新中国初期外交建树 【教学目标】 目 标 内 容 知识与能力 过程 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 价值观识记 理解 运用 独 立 自 主 的外交方针 新中国的外交方 针;新中国初期的 外交成就 通过引导学生 分析新中国外 交的背景和方 针,回顾中国 所处的国际环 境和中国国内 建设任务,培 养学生把历史 内容放在特定 的历史条件下 进行分析评价 的能力,并提 高学生知识迁 移能力和综合 分析问题的能 力。 通过对新中国 成立初期国际 形势和新中国 外交政策特点 和基本方针的 学习,培养综 合分析把握历 史事件之间相 互 联 系 的 能 力。使学生能 对所学内容进 行较为全面的 比较、概括和 阐释能力。 论从史出 问题探究 概括阐释 情境再现 通过对建国 初期国际环 境和独立自 主的外交政 策的分析,使 学生认识党 和政府能够 面对纷繁变 幻的国际形 势,从国家利 益和世界人 民利益出发, 制定成熟的 外交政策;通 过通过对建 国初期外交 成就的概括 和分析,增强 学生的民族 自豪感和自 信心。 和平共处五项 原则的提出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的提出;和平共处 五项原则的意义 步入世界外交 舞台 日内瓦会议;万隆 会议 【教材结构及重点难点】 一、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 1.新中国的外交方针 2.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成就 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1.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意义 三、步入世界外交舞台 1.日内瓦会议 2.万隆会议 重点: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难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什么成为处理国与国关系的基本准则 【教学方法】 本节课主要采用谈话讲述法和应用史料进行教学,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思考、 分析问题的能力。应用启发式谈话法既符合学生的心理发展特征,也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学习 真正的价值并不在人生的舞台上,而在我们扮演的角色中。 62 兴趣和历史思维能力。注重通过指导学生研习史料,运用史料为证据,培养学生的分析、评价和 辨伪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索和创新精神。 【导入新课】 我们党的国家领导人在近日访问亚非各国时指出,要发扬双方的传统友谊,推进双方的互利 合作,特别强调要在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下,坚持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处理与他国的关系。 如何理解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怎样提出的?由此导入新课。 【讲述内容】 一、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 1.新中国的外交方针 二战后世界局势发生了哪些深刻的变化?学生看书后回答。“二战”使世界形势发生了深刻变 化的表现主要是: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严重削弱,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除美国外都遭战争重伤;社会 主义形成了世界体系,欧亚人民民主国家和苏联形成社会主义阵营;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日益高 涨,许多国家摆脱了殖民枷锁,赢得了独立;中国革命冲破了帝国主义战线,鼓舞了世界人民反帝 斗争和民主革命。 这一时期国际关系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最主要的成就是什么?学生思考后回答.二战后,因为 整个世界日益形成“两大阵营”的格局,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个阵营的对立和激烈斗争成为二战 后初期国际关系最突出的特点。最主要的成就是中国革命冲破了帝国主义战线建立勒新中国。 面对国际形势的变化,刚刚诞生的新中国该制定什么样的外交政策,书写中国外交史的新篇 章呢? 在 1949 年 6 月召开的新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上,毛泽东就向全世界声明:"任何外国政府,只 要它愿意断绝对于中国反动派的关系,不再勾结和援助中国反动派,并向人民的中国采取真正的而 不是虚伪的友好态度,我们就愿意同它在平等、互利和互相尊重领土主权的原则的基础之上,谈判 建立外交关系的问题. "毛泽东的讲话提出了新中国外交的基本原则.接着,在同年 9月中国人民政 治协商会议通过的《共同纲领》中,对新中国的外交政策和原则做出了明确的规定:"中华人民共 和国外交政策和原则是,为保障本国独立、自由和领土主权的完整,拥护国际的持久和平和各国人 民间的友好合作,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毛泽东的声明和《共同纲领》的规定,为 新中国确立了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新中国以独立自主的姿态步入国际舞台.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采取了哪些外交工作的基本方针呢?学生看书后归纳出建国初期外 交工作基本方针、含义及意义。 “另起炉灶” 不承认旧的屈辱外交关系,而在新的基础上另建新的平等外交关系 使我国改变 了半殖民地的地位,在国际交往中独立自主。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先消除帝国主义在华残余势力和一切特权,再考虑与西方国家建交 巩固了新中国的独立与主权,奠定了与世界各国建立平等互利外交关系的基础 “一边倒” 坚定不移的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 在国际交往中不致孤立 提问:从建国初期外交方针来看它着重解决了外交上面临的哪些问题?反映了新中国外交的 什么特点?学生思考后,教师概括:着重解决了如何建立自己的外交关系问题、如何对待旧中国 外交和美国及帝国主义国家关系的问题、如何对待苏联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反映了新中国在外 交上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在这一外交方针的指导下,建国初期外交工作取得了哪些成就? 2.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成就 在建国的第一年里,人民政府在正确外交方针指引下同苏联 17 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先是 苏联首任驻华大使罗申向毛泽东主席递交国书,中国派王稼祥为首任驻苏大使.同苏联等17个国家 正式建立外交关系。另有英国、荷兰等 8 个国家承认了新中国。尤其是和苏联的建交,是新中国 初期外交工作的重要成就。1950 年初,双方签订了《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毛泽东和斯大林 真正的价值并不在人生的舞台上,而在我们扮演的角色中。 63 两位伟人为中苏邦交做出了重大贡献。打破了帝国主义的孤立和封锁的政策。新中国正是在独立 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指导下,积极开展外交活动从而开创了中国外交的新局面。 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1.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 新中国成立后积极发展与印度、缅甸等近邻新兴民族独立国家发展友好关系。 提问: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怎样提出的?其内容是什么?各项原则之间的相互关系如何? 学生思考回答后,教师作补充。周总理 1953 年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第一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即“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惠、和平共处”(后来“平等互惠”改为 “平等互利”,“互相尊重领土主权”改为“互相尊重领土主权和领土完整”)。其中互相尊重主权和 领土完整是必备条件和基础,它构成了核心部分;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是贯彻五项基本原则 的保证;平等互利是实现共处的条件;和平共处则是出发点和必然结果。1954 年 6 月下旬,周恩来 总理访问印度和缅甸,又分别与印度总理尼赫鲁、缅甸总理吴努发表联合声明,双方一致同意以上 述五项原则作为指导中印、中缅关系的基本原则.并共同倡议将它作为处理国际关系的准则。 提问:五项原则的提出有什么重大意义?为什么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 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意义 新中国成立仅四年就提出了著名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国际上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被 广泛认为是解决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 成熟,学生思考后,教师概括指出:这是因为,唯有建立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的国家关系 最可靠,最有生命力,最能促进国际局势的稳定与健康发展。遵循这些原则,社会制度不同的国 家也能和睦相处,违背这些原则,社会制度相同的国家也会发生尖锐对抗。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自 首倡至今,经过几十年的国际风云变化的考验,表现出强大的生命力,成为当今公认的现代国际 法和处理现代国际关系的共同准则,是处理国与国关系的最好方式,也是建立国际新秩序的基础。 三、步入世界外交舞台 新中国步入 50 年代取得的最主要的外交成就时是什么?(日内瓦会议和万隆会议) 1.日内瓦会议 参加日内瓦会议是我国在 50 年代中期外交方面取得的新成就之一,在这次会议上,新中国不 仅第一次以世界上五大国的地位参加,而且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以周恩来为首席代表的中国代表 团,在会上施展了杰出的外交才能,推动了会议的进展,终于达成了《关于恢复印度支那和平的 日内瓦协议》,实现了印度支那的停战,结束了法国在这地区多年的殖民战争,日内瓦会议是印 度支那三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里程碑。日内瓦会议阻止了美国企图直接干涉印度支那的计划, 打乱了美国从朝鲜、台湾、印度支那三条战线威胁新中国的战略布署。中国代表团对协议的达成 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显示了新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重要地位,大大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声誉。. 2.万隆会议 新中国成立后不仅加强同苏联为处的社会主义国家的关系,也努力发展同亚非各国的友好关 系。1955 年 4 月 18 日至 24 日,亚非独立国家在印尼万隆举行亚非国际会议.中国派出以周恩来为 首席代表的代表团出席会议.这是亚非历史上第一次没有殖民国家参加的、由亚非国家自己讨论共 同关心的国际问题和亚非国家的发展问题的会议.亚非会议的主要目的是加强亚非各国人民的团 结和友谊,讨论各国面临的共同问题。然而,29 个参加国的社会制度、文化传统、意识形态、宗 教信仰、历史遭遇存在着巨大差别,有些国家之间还存在矛盾和分歧。帝国主义千方百计地施加 各种影响,阴谋破坏会议。可以想见存在这些不利因素,会议要想取得成功是很不容易的。会上 有些国家的代表当着中国代表的面攻击共产主义,甚至怀疑中国对邻国搞"颠覆"活动;许多人担心 会议发生激烈争论,走向岔道.会议将何去何从? 出示下列材料,讲述亚非会议的成果 “亚非的绝大多数国家和人民,自近代起都曾经受过,并且现在仍然受着殖民主义所造成的灾 真正的价值并不在人生的舞台上,而在我们扮演的角色中。 64 难和痛苦。这是我们大家都承认的。从解除殖民主义痛苦和灾难中找共同基础,我们就很容易互 相了解和尊重,互相同情和支持,而不是互相疑虑和恐惧,互相掩护和对立。” “中国代表团是要求团结而不是来吵架的。我们共产党人从来不讳言,我们相信共产主义和认为社 会主义制度是好的,但是在这个会议上用不着宣传个人思想意识和各国的政治制度,虽然这种不 同在我们中间显然存在。”“我们的会议应该是求同而存异,同时,会议应该将这些共同愿望和要 求肯定下来,这是我们中间的主要问题。” ———周恩来在亚非会议上的讲话 学生阅读上述材料后,提出以下问题: 周恩来在亚非会议上针对什么情况而讲了这番话?周恩来总理谈判的“求同存异”中的“同” 和“异”各是什么?如何做到求同存异? 由学生回答和教师纠正指出:在亚非会议上,有些国家代表当着中国代表而攻击共产主义, 甚至诬蔑中国对邻国搞“颠覆活动”,针对帝国主义破坏会议的阴谋和各国间的矛盾和分歧,周恩 来总理作了上述发言,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求同存异”的“异”是指社会发展阶段不同,经 济发展水平不同,政治体制不同,意识形态不同;“同”是指共同的遭遇即殖民灾难和命运,共同 的任务即反对新老殖民主义,反对国家封建势力发展民族经济;都要求加强团结和合作;维护世 界和平,反对侵略和战争。 周恩来的发言受到各国代表的热烈赞扬,会议通过了《促进世界和平和合作宣言》.亚非会议 获得了圆满成功,实际上成为和平共处原则的体现和引申。中国代表团的杰出工作,被国际舆论认 为"在促进友好谅解的决议方面起了巨大的作用".亚非会议的成功,加强了我国同亚非国家的联系, 促进了同世界各国的友好往来. 【课后研讨】 新中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旧中国(中华民国)形成不同外交政策和方针。结合你所学的 知识,查找有关资料,说一说两种不同的外交政策和方针产生的原因和条件有什么不同? 思路:①社会制度的不同。新中国实行独立外交,国家已经取得了独立,而且开始向社会主 义过渡。旧中国实行屈辱外交,因为依附于外国,民族没有独立,还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徘 徊。②阶级基础不同。新中国是无产阶级的政党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 有执行独立自主外交政策的基础。旧中国是资产阶级领导的,它本身带有软弱性和妥协性,严重 脱离人民群众,不能发动人民群众,没有执行独立自主外交政策的基础。如有其它的观点和认识 能够明确阐述出应该积极鼓励和提倡。 【本课小结】 新中国在建国初期,面对纷繁复杂的国际形势,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积极开展外交活 动,克服重重困难,取得一系列外交工作新成就,开拓出中国外交的新局面,新中国以崭新的面 貌出现在国际舞台,加强了我国同亚非国家的联系,促进了同世界各国的友好往来。 真正的价值并不在人生的舞台上,而在我们扮演的角色中。 65 第 2 课 打开外交新局面 【教学目标】 目 标 内 容 知识与能力 过程与方 法 情感态度价 值观识记 理解 运用 恢复联合国的 合法席位 联合国第 26 届联 大恢复中华人民共 和国在联合国的一 切合法席位。 20 世纪 70 年 代我国在外交 方面打开新局 面的原因及三 大重大外交成 就之间的相互 关系。进一步 通过多种途径 获取历史信息 的能力。 通过学习中美 关系正常化和 中日建交对中 国和世界国际 关系的影响。 善于从不同的 角度发现问 题,积极探索 解决问题的方 法;养成独立 思考的学习习 惯。 分析图表 问题探究 情境再现 历史比较 维护国家利 益是主权国 家 基 本 准 则。通过对 本节课三个 主要事件的 讲述,学会 运用科学的 理论和方法 认识历史和 现实问题, 逐步形成科 学的世界观 和历史观。 中美关系正常 化的进程 1972年美国总统尼 克松访华;《中美 联合公报》的签署; 《中美建交公报》 的发表。 中日关系 的改善 1972年日本首相田 中访华;《中日联 合公报》的发表; 《中日和平友好条 约》的签署。 【教材结构及重点难点】 一、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1.原因 2.过程 3.意义 二、中美关系正常化的进程 1.原因 2.过程 三、中日关系的改善 1.原因 2.过程 3.中美、中日建 交 影 响 重点: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中美关系正常化 难点: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原因 【教学方法】 本节课主要采用谈话讲述法进行,同时配合提问、史料阅读、课堂讨论等方法,调动学生的 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由于这一时期外交成就的文字与影视资料比较丰 富,建议在教学时结合本节课资料较多的特点,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增加学生对这一时期我国外 交成就的感性了解,为深入认识这一时期我国外交成就的历史意义奠定基础。让学生在不断加深 对历史和现实的理解过程中,主动参与、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养成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 能对所学内容进行较为全面的比较、概括和阐释。 【导入新课】 通过上一节的学习我们可以看出,新中国成立初期外交工作取得了一些重大成就,拓出中国 外交的新局面,新中国以崭新的面貌出现在国际舞台。请大家回忆一下,新中国成立初期,外交 工作取得了哪些重大成就?得这些成就最根本的是什么?(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成就略)最根本 真正的价值并不在人生的舞台上,而在我们扮演的角色中。 66 的一条就是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它是中国外交的基本出发点。它引领中国不断地取得新的 更大的成就。由此导入新课---70年代打开外交新局面。 【讲述内容】 一、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1.原因 提问: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为什么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长期得不到解决,主要阻力是 什么?20 世纪 70 年代前新中国为什么不能进入联合国?请学生阅读课本后回答。1949 年 10 月 1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毛泽东在开国大典上向全世界宣布:“本政府为代表中华人民共 和国全体人民的惟一合法政府”。从此中华民国结束了它的历史,丧失了代表中国人民的任何法 律的与事实的根据。按照国际公认的原则,台湾国民党集团在联合国的代表已经丧失了代表中国 人民的任何法律与事实的根据,应该立即从联合国所有机构中排除出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 后,多次致电联合国要求取消国民党集团在联合国的一切权利,恢复新中国代表的合法权利。新 中国的要求得到苏联、印度等国家的支持。由于美国实行扶蒋反华政策,极力阻挠新中国在联合 国的合法席位。新中国成立以后,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长期得不到恢复。 20 世纪 70 年代世界形势发生了急剧,引导学生观察教科书引言部分的图表,思考分析我们从 中能够获取哪些历史信息?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提示学生:联大开始讨论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 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时间、历届联大讨论此问题与支持票数之间的关系。为什么 60~70 年代之间支 持中国的票数大幅度增加?让学生在解决历史问题过程中,了解恢复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是如 何一步步实现的,最终得出联合国也需要中国的历史结论。 在教学中可以以图表与文字内容为素材,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阅读理解引言内容。通过观 察本图表,你从中能够获得哪些历史信息?表格中展现了支持新中国加入联合国的赞成票数不断 增加的发展趋势。文字内容则重点指出,在 1970 年,支持恢复新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票数, 第一次超过美国反对恢复新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票数。两部分内容都说明了一个问题:新中 国成立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行敌视中国的政策,正在走向破产;美国扶持台湾国民党政府, 阻挠恢复新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的政策正在趋于瓦解。恢复新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成为历 史的必然。 2.过程 联合国成立之初仅有 51 个会员国,基本上听命于美国的操纵。20 世纪五六十年代,一大批亚 非新独立的国家进入联合国,到 20 世纪 70 年代,它们成为联合国中的重要力量。面对美国对新 中国的敌视政策,毛泽东指出,对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各国的民族独立解放运动,我们都必须 给以积极的支持。在这一方针的指引下,中国政府积极发展同亚非拉新兴独立国家的关系。 通过阅读引言文字内容,你认为在恢复新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过程中,1970 年为什么是最 关键的一年? 20 世纪到 70 年代,联合国内大批第三世界国家积极赞成中国进入联合国。在这种情况下,美 国抛出“双重代表权”的方案。1971 年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基辛格秘密访华,周恩来向他 表明了中国的严正立场:第一、台湾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第二、同中国建交的国家必须与台湾 国民党断交;第三、不参加任何“两个中国”或“一中一台”的国际会议和国际组织。 1971 年 9 月 20 日,第 26 届联合国大会在美国纽约开幕,中国代表权问题再次成为会议的焦 点。在经过长达一周的辩论以后,10 月 25 日晚,大会就阿尔巴尼亚、阿尔及利亚等 23 个国家提 出恢复中国在联合国一切合法权利,并立即驱逐台湾的“两阿”提案进行了投票表决。投票结果 以 76 票赞成、35 票反对、17 票弃权的压倒多数通过联大第 2758 号决议,恢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并立即把台湾的代表从联合国及其一切机构中驱逐出去。这一提案的 通过使得美国和日本提出的所谓“中国大陆和台湾国民党‘双重代表权’提案”,还没来得及表 决就成了废案,成为自联合国成立以来,美国在联合国“最惨重的失败”。(可让学生阅读课本 中 26 届联大得决议,看资料回放) 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教材以 20 世纪 70 年代为历史坐标,阐释了新中国与联合国的 关系。联合国需要中国,中国也需要联合国。教材首先概要介绍了随后重点叙述了 20 世纪 70 年 代期间新中国利用有利的国际形势,争取到第三世界国家和的支持,在第 26 届联大恢复中国在联 合国合法席位的艰难历程。 真正的价值并不在人生的舞台上,而在我们扮演的角色中。 67 教学建议,可以请学生分组讨论如下问题: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为什么长期得不到解决? 20 世纪 70 年代,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获得解决的原因有哪些?教学时,还可以请学生阅读本 目内容之后,提出自己尚不明白的历史问题,师生在解答疑问过程中完成本目学习任务。有关联 合国和第 26 届联大通过第 2758 号决议的情况,可以利用影视资料为学生再现当时的历史,加深 学生的印象。恢复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历史意义,可以引导学生从事件本身说明了什么?事 件对中国方面的重要性及对世界的影响等几个角度思考。注意让学生结合史实畅谈自己对其历史 意义的理解和认识。 3.意义 恢复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历史意义有哪些?(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的历史意义。 让学生自己概括借此培养学生得的分析概括能力)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概括。第一、这是中国、全世界人民和一切主持正义国家的胜利。 第二、它表明世界各国人民要求同中国人民友好;国际社会对新中国的普遍认同。第三、它是美 国孤立中国政策的破产,中国外交的重大胜利。第四、它是中国走向世界的一座桥梁。从此,中 国国家领导人多次亲自参与联合国重要会议,广泛接触各国领导人,宣示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 交政策,鲜明地阐述我国对重大国际问题的立场,得到联合国会员国的普遍赞同。1974 年 4 月, 邓小平副总理率领中国代表团出席联合国第六次特别会议,阐述了中国对世界局势和建立国际经 济新秩序的主张,受到热烈欢迎。中国在联合国组织内,坚定地同广大发展中国家站在一起,共 同为实现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为维护世界和平、加强各国友好合作、促进人类进步而不懈 努力。 二、中美关系正常化的进程 中美关系正常化的进程。教科书出示了 4 幅历史照片《毛泽东与斯诺夫妇在天安门城楼上》、 《周恩来会见美国乒乓球代表团》、《毛泽东会见尼克松》、《邓小平和美国总统卡特在美国白 宫阳台上》,展示了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历史进程。教学时可以将此 4 幅历史照片为本目教学的一 条线索,让学生在历史的流动中感受到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准则是维护国家利益。在学生学习 《毛泽东会见尼克松》之前,播放尼克松访华下飞机与周恩来握手的历史音像资料,一方面再现 当时的历史情境;另一方面渲染这次历史性握手的意义。请学生观察尼克松下飞机后是谁主动伸 出手?尼克松为什么要精心设计这次握手?教师可以补充在日内瓦会议期间,美国的杜勒斯下令 不同周恩来率领的中国代表团握手这一傲慢失礼行为,引起学生对这次握手的关注,激发学生的 民族自尊心。尼克松与周恩来的握手结束了一个时代,结束了中国两个大国相互敌对、相互隔绝 的时代,揭开了中美关系的新篇章,亿万中国人、美国人和世界人民通过电视转播看到了这个事 实。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最大的障碍是台湾问题。关于这个问题的教学,首先学生需要清楚中华 人民共和国在台湾问题上的基本立场,然后请学生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中美联合公报》 和《中美建交公报》美国对台湾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态度上的变化。注意按照时间顺序寻找美国在 台湾问题上的态度是什么。美国对台湾问题在态度上的变化是什么。最后分析美国在台湾问题上 态度变化的原因。这个教学设计的思路是:让学生学习比较历史问题的方法。第一、寻找比较点 是什么。第二、分析比较点的相同点与不同点。第三、分析概括比较结果,得出历史结论。 1.原因 (1)中美关系解冻的历史背景 中美双方的共同威胁是解冻的基础。20 世纪 60 年代末,中苏关系从意识形态分歧,演变为国 家利益冲突。苏联在中苏边界陈兵百万,严重威胁中国的安全。几乎同时,美国在同苏联争霸世 界的抗争中成为劣势。苏联成为中美双方共同的威胁,这是中美双方能够走到一起的重要基础。 可以引用当时美国总统尼克松的一段谈话“如果没有(中国)这个拥有七亿多人民的国家出力量, 要建立稳定和持久国际秩序是不可设想的”。可以通过以下设问进行讲解:尼克松是怎样看待中 国及中国在国际事务中作用的?他讲话内容的历史依据是什么?尼克松对中国的认识说明什么问 题? 最终使学生认识到这是美国政府向中国领导人发出的重要信号。与此同时,中国领导人深入 分析了当时的国际形势,认为中苏矛盾大于中美矛盾,美苏矛盾大于中苏矛盾。为了解决台湾问 题,解决中美之间的长期争端,为了遏制苏联,必须改善同美国的关系。基于共同的利益,中美 双方急需改善两国关系。 美国总统尼克松通过不同渠道频频向中国领导人挥动“橄榄枝”。1970 年 9 月 27 日,已经当 真正的价值并不在人生的舞台上,而在我们扮演的角色中。 68 选为美国总统的尼克松对美国《时代》周刊发表谈话时说:“如果我在去世之前,有什么事情要 做的话,那就是要到中国去。如果我不能去,希望我的孩子能够去”。这是他第一次以总统的身 份公开表示愿意访华。面对美国方面的政治动向,中国领导人积极回应。然后借助两幅历史照片 《1970 年 10 月 1 日,毛泽东与斯诺夫妇在天安门城楼上》、《周恩来会见美国乒乓球代表团》为 情境,请学生思考,第二天毛泽东在天安门接见美国记者斯诺的大幅照片为什么要刊登在《人民 日报》上?这件事对一向痛恨美帝国主义的中国人民会产生什么影响?两个月后,毛泽东再次接 见斯诺,他对斯诺说:如果尼克松愿意来,我愿意和他谈。毛泽东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毛泽东 向尼克松发出了邀请。遗憾的是当时的美国没有注意到中国的这个信号。 1971 年 4 月根据毛泽东的决策,周恩来精心导演了一幕震动世界的“小球转动大球”的“乒 乓外交”。这在中美关系沉重的车轮上巧妙而又有力地向前推了一把。建议请学生阅读教科书中 的【历史纵横】了解有关内容。了解这件事对中美关系产生的影响。1971 年 7 月美国总统特使、 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基辛格秘密访华,为尼克松总统访华做准备。随后,两个国家几乎同时宣 布了一个震惊世界的公告:“……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邀请尼克松总统于 1972 年 5 月以前的 适当时间访问中国。……” 2.过程 1971 年 7 月美国总统特使、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基辛格秘密访华,为尼克松总统访华做准 备。随后,两个国家几乎同时宣布了一个震惊世界的公告:“……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邀请 尼克松总统于 1972 年 5 月以前的适当时间访问中国。……” 对于尼克松访华、《中美联合公报》、《中美建交公报》三部分。对于尼克松访华这部分内 容,可为学生播放尼克松乘专机抵达北京的历史资料片,重点渲染尼克松与周恩来在机场握手的 情景,使学生认识到他们的握手结束了中美相互敌视、隔绝的时代,开创了中美关系的新篇章。 在中美关系正常化过程中,影响双方关系最大的障碍是台湾问题。对于《中美联合公报》、 《中美建交公报》有关台湾问题的内容,可以让学生了解中国在台湾问题上的基本立场。中华人 民共和国是中国惟一合法政府;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美国在台湾问题上态度的变化。建议引导 学生回忆新中国成立以后,一直到 20 世纪 70 年代末美国对台湾问题的基本态度。新中国成立以 后,美国拒不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20 世纪 70 年代在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合法席位问题上抛出“双 重代表权”问题。在《中美联合公报》中,美国承认一个中国的原则,并做出最终从台湾撤军的 承诺。为中美关系正常化奠定了基础。在《中美建交公报》中,美国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中国 惟一合法政府,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接受中国提出的建交三原则。在这个范围内,美国将同台 湾保持文化、商务其他非官方关系。1979 年中美正式建交,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中美联 合公报》和《中美建交公报》为两国关系的平稳、健康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最后可以让学生思 考: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与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之间结束敌对状态,对世界将会产生什么影 响? 最后讲述邓小平访问美国,交代其意义。1979 年初,邓小平副总理访问美国,这是中国领导 人对美国的第一次访问。它揭开了中美关系的全面发展阶段。 最后应给学生指出,在中美关系正常化后的今天,台湾问题仍然是阻碍双方关系顺利发展的 主要障碍。至今中美关系时而波涛起伏,时而阴雨见晴,皆与台湾问题有关,更确切地说,都与 美国对台湾的态度密切相关。台湾问题是中美关系的晴雨表,也是中美关系远近亲疏的决定性因 素。 三、中日关系的改善 1.原因 中日关系的改善,教师可以提出以下问题。例如,为什么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对日本震动最 大?大震动后的日本在对华关系方面做出了哪些反映?在中日联合声明中为什么要有“日本方面 痛感日本国过去由于战争给中国人民造成的重大损害的责任,表示深刻的反省”这样的话语?让 学生在探究历史问题过程中,感受到中国领导人在外交上的高瞻远瞩。 1972 年 2 月 21 日,尼克松总统访华的消息,如同一股旋风,迅速刮向全球,引起各个国家和 各方人士的震惊。震动力度最大的是与中国一衣带水的邻邦——日本。新中国成立以后,日本政府 一直追随美国,采取敌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政策。面对美国对华政策的急速转弯,日本政府顿感 措手不及。在日本对华友好政党和团体的推动下,日本政府明确表示:跟着美国脚步走的时代已 真正的价值并不在人生的舞台上,而在我们扮演的角色中。 69 经过去了。日本现在应该采取负责的行动,独立作出决定。中美关系的改善直接促进了中日关系 的改善。 2.过程 1972 年 9 月 25 日,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问中国。经过四次会谈,两国正式签订建立外交关系 的联合声明。日本抢在美国之前,宣布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结束了近百年来 存在于两国之间的不正常状态,为两国关系发展翻开了新的一页。教学时可以请学生将教材中中 日建交联合声明与中美建交公报的内容进行异同比较。相同方面: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中国惟 一合法政府,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不同方面:日本对过去战争给中国 人民造成重大损失的责任,表示深刻的反省。 在教学中,对“日本对过去战争给中国人民造成重大损失的责任,表示深刻的反省。”这句 话做一重点解释。 日本首相田中抵达北京以后,周恩来总理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盛大宴会欢迎田中首相一行。周 总理致词后,田中首相致答词。他说:“这次访问,我是由东京直飞北京的,我再一次深深地感 到日中两国是一衣带水的近邻。两国不仅在地理上如此相近,而且有着长达 2000 年丰富多彩的交 往历史。然而,遗憾的是过去几十年之间,日中关系经历了不幸的过程,我国给中国国民添了很 大的麻烦,我对此再次表示深切的反省之意”。当翻译把“遗憾的是我国给中国国民添了很大的麻 烦”一句话翻完之后,宴会厅里发出了一些低声议论。中方参加宴会人员对田中首相仅用“添了很 大麻烦”一语表示对日本侵略中国的反省表示不满。 在第二天举行会谈时,周恩来总理对“给中国国民添了很大麻烦”的说法提出严正抗议。日 本军国主义的侵略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日本人民也身受其害,用“添了很大麻烦” 来表述,中国人民是通不过的,这句话引起了中国人民强烈的反感。 随后有了在联合声明中的这句话:“日本方面痛感日本国过去由于战争给中国人民造成的重 大损害的责任,表示深刻的反省”。 1978 年中日双方缔结《中日和平友好条约》成为发展两国友好关系,维护亚洲与世界和平的 重要保障。 3.中美、中日建 交 影 响 对于 20 世纪 70 年代中国外交成就产生的影响,可以请学生阅读【学思之窗】的内容,通过 回答其中的问题,然后做本课学习内容的总结。 20 世纪 70 年代中国外交的新成就,揭开了中国外交新的一页,使中国开始促进了中国外交事业的 发展。从 1970 年到 1972 年的三年时间里,先后有 10 多个国家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其中包括意 大利、加拿大、德意志联邦共和国,西方社会封锁新中国长达 20 多年的铁门终于被打开了。 【课后研讨】 20 世纪 70 年代以前,西欧只有 6 个国家同中国建交。而 70 年代初中国与西方许多国家建立 了外交关系;并与第三世界国家出现建交高潮。同中国建交国家的数量增加、范围扩大说明了什 么问题?对中国世界产生了什么影响? 思路:同中国建交国家的数量增加、范围扩大,反映中国外交格局和世界政治版图重大变化。中 国建交高潮表明,越来越多的国家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中国惟一合法政府,美国孤立中国政策 破产,中国国际环境和国际地位大为改善。建交高潮的出现,有利于世界的和平、发展与稳定, 有利于第三世界国家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本课小结】 我国在 20 世纪 70 年代的外交出现重大转折,主要有三大成就:恢复我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 位,中美关系正常化的进程与中日关系的改善。这些成就取得一方面表明美国孤立新中国外交政 策的彻底失败;另一方面也是中国国际地位进一步提高的具体表现。从 20 世纪 50 年代起因美国 孤立遏止中国而形成的外交僵局终于被打破,我国外交工开拓了新局面。 真正的价值并不在人生的舞台上,而在我们扮演的角色中。 70 第 3 课 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外交 【教学目标】 目 标 内 容 知识与能力 过程 与方法 情感态度价 值观识记 理解 运用 新时期外交政 策的调整 和平与发展战 略;不结盟政策全 方位对外开放 以改革开放以 来我国在联合 国和地区性国 际组织中的重 要外交活动为 例,认识我国 为现代化建设 争取良好的国 际环境、维护 世界和平和促 进共同发展所 做出的努力。 通过分析国内 经济发展、综 合国力的提高 与我国国际地 位提高之间的 辩证关系,培 养学生运用历 史唯物主义观 点分析问题的 能力。 论从史出 问题探究 概括阐释 独立思考 通过本课学 习,进一步 了解中国国 情和外交实 际,逐步形 成对国家、 民族的历史 使命感和社 会责任感, 培养爱国主 义情感,树 立为祖国现 代化建设、 人类和平与 进步事业做 贡献的人生 理想。 开展以联合国 为积极中心的 多边外交 积极参与联合国事 物;为建立国际政 治经济新秩序而努 力 活跃在地区性 国际组织中 亚太经济合作组 织;东盟;欧盟; 上海合作组织 【教材结构及重点难点】 一、新时期外交政策的调整 1.和平与发展战略 2.不结盟政策 3.全方位对外开放 二、开展以联合国为积极中心的多边外交 1.积极参与联合国事物 2.为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而努力 三、活跃在地区性国际组织中 1.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2.重视与东盟的关系 3.加强与欧盟的关系 4.发展睦邻友好合作 重点:新时期外交政策的调整、上海合作组织、亚太经合组织 难点: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丰富和发展 【教学方法】 本课内容广泛而繁多,教师应该按照新课改精神,多在课堂上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 性,多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引导学生质疑。让学生在学思中主动探求、获得知识。同时配合 提问、史料阅读、课堂讨论和录像资料等手段,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思考、分析问 题的能力,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历史思维能力。 【导入新课】 “始终不渝地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反对任何形式的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和侵略扩 真正的价值并不在人生的舞台上,而在我们扮演的角色中。 71 张行为。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同所有国家发展友好合作关系,为建立国际关系新秩序 而斗争。”这是什么时期提出的外交的政策?(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改革开放>)改革开 放以后,中国政府根据国际形势和发展的需要,适当地调整了外交政策,丰富和发展了独立自主 的和平外交政策,使中国走上全方位的外交时代。由此到入新课。 【讲述内容】 一、新时期外交政策的调整 新时期中国的外交政策都做了哪些调整?(让学生自己概括借此培养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 1.和平与发展战略 对这一战略调整的国际和国内背景做一介绍,让学生了解这一调整的重要意义。 世界进入 80年代以后,形势的发展出现了某些新的特点,一方面苏美仍在激烈争夺,战争危 险依然存在。但另一方面,双方之间大规模的军备竞赛又产生了一种制约力量,以至于双方谁都 无制胜把握,谁都不敢轻启战端。1978年底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邓小平提出的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的指导方针,纠正了长期以来“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左”倾指导思想,决定把社会主义现代 化建设作为全党全国的头等大事和中心工作。这些具有全局意义的重大转变,无不为我们党制定 正确的对外政策提供了保证。新时期中国外交政策的调整突出反映在两个转变上。第一是对战争 与和平的看法上。过去,我们一直强调战争威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们改变了这种看法, 为什么? (让学生阅读引用邓小平关于战争的看法。1985年,邓小平更加坚定了他的上述判断,明 确指出:“过去我们的观点一直是战争不可避免,而且迫在眉睫”。“这几年我们仔细地观察了形势”, 认为“世界战争的危险还是存在的,但是世界和平力量的增长超过战争力量的增长。”“由此得出结 论,在较长时间内不发生大规模的世界战争是有可能的,维护世界和平是有希望的。“通过发展 和平力量,树立战胜霸权主义,避免世界大战的发生。”)一步提问:这一转变说明了什么? 生:(思考)师:美、苏两国军事实力相当,谁也不敢轻易发动战争。更重要的是全世界人民希 望和平,反对战争,和平的因素超过战争的因素。因此有可能在相当长的时间内避免战争。这种 认识转变充分说明我党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基于这一认识,邓小平提出 了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两大主题的论断,他指出:现在世界上问题很多,但真正大的问题,带 全球性的战略问题有两个,一个是和平问题,一个是发展问题。战争可以避免的前提是,要把反 对霸权主义的斗争搞好。这就要求和平阵营的力量必须不断增长,必须使这一力量的主体——包 括中国在内的广大第三世界国家尽快地发展强大起来,改变贫穷落后面貌,缩小同发达国家之间 的差距。第三世界越发展、越强大,世界和平就越有保证。和平和发展是当代世界两大主题。根 据这个情况提出了我们的对外政策。那就是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增进国际合作,促进 世界的多极化,促进共同繁荣,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 正是由于国际形势的变化,从 20 世纪 80 年代开始,更加坚定和全面地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 外交政策。 2.不结盟政策 独立自主的外交原则具体体现为奉行不结盟政策; 不结盟政策的含义是什么呢?为什么要奉 行这一政策? 不结盟政策就是中国不与任何大国或大国集团结盟。因为我们总结了历史经验,结盟就会在 某种程度受制于别人,就不能完全掌握自己的命运。另一方面,中国已成为世界上一支举足轻重 的力量,如果中国同任何国家结盟,就可能影响世界战略力量的平衡,不利于世界形势的稳定。 中国反对任何形式的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和侵略扩张."我们主张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建 立"和平、稳定、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发展与任何国家的友好合作的关系。概括为三个重点: 与发达国家、周边国家、与第三世界。让学生思考加强与这三者关系的意义何在?让学生讨论一 下,不必局限学生的答题思维。培养学生注重探究学习,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发现问题,积极探索 解决问题的习惯。 真正的价值并不在人生的舞台上,而在我们扮演的角色中。 72 借助课本【学思之窗】的材料 “中国不打美国牌,也不打苏联牌。中国也不允许别人打中国 牌。”和本段材料“我们奉行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的外交政策。谁搞和平,我们就拥护; 谁搞战争和霸权,我们就反对。”?提问:中国这时奉行什么政策?说明了什么问题?学生思考后, 概括为:奉行不结盟政策在;80 年代“大三角”的世界格局中,中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不论倒 向哪一方,都将打破已有的力量平衡,影响世界局势的稳定。同时也有可能使中国最终成为超级 大国的附庸,丧失经过多年奋斗才取得的独立地位。因此,邓小平反复强调,党的十一届三中全 会以来我国外交政策的调整,就是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我们这种独立自主的外交政 策,最有利于世界和平。” 3.全方位对外开放 坚持长期实行对外开放的政策.中国同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发展友好合作关系。实行对外开 放,增进国际间经贸、科技合作。在同世界各国的交往中,我们大胆地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 的一切文明成果,包括当今世界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社会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和管理 经验。以积极的姿态走向世界,不断完善全方位、多层次的开放格局,并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 同世界各国开展各种形式的经贸科技交流,顺应世界全球化发展的趋势。 二、开展以联合国为积极中心的多边外交 1.积极参与联合国事物 本内容可以提问学生:中国积极参与联合国事物都有哪些表现?这些表现说明了什么?(让 学生自己概括借此培养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 表现:谋求国际热点地区问题的公正解决、积极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推动裁军、恢复在国 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关税和贸易总协定的席位、积极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等等。 说明:作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国认真履行有关职责,为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为推动重 大地区冲突的公正、合理解决,作出了自己的贡献。中国正以一个主持正义和负责任的大国形象, 同世界各国人民一道,致力于建设和平、发展与进步的崇高事业。 2.为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而努力 坚持从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各国人民的共同利益出发,根据事情本身的是非曲直,确定我 们的立场和政策,伸张正义,支持公道,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反对恐怖主义。正确处理大 国外交、周边外交、发展中国家外交的关系,主动参与多边外交活动,积极在联合国等重要国际 组织中发挥作用,按照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其他公认的国际关系准则同世界各国发展友好互利合 作。加强和改进党的对外交往工作,加强民间外交,更好地为发展国家关系服务。坚持以冷静观 察、沉着应对的方针和相互尊重、求同存异的精神处理国际事务,促进世界多极化和国际关系民 主化,促进经济全球化朝着有利于共同繁荣的方向发展,促进新安全观的树立,维护世界的多样 性,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三、活跃在地区性国际组织中 1.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学习本目可以借助以下问题进行探究。中国积极参与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的条件是什么?中国对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做出的主要贡献表现在哪里?(让学生自己概括借此培养学生的分析概括和阐 释能力) 中国的改革开放为亚太地区创造了共同发展的机遇;中国作为这一地区最有活力的国家,成为 这一地区不可忽视的力量;中国重视这一地区的合作等等 不仅出席了历次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的领导人会议,而且每次都提出积极的倡议和主张,而且还 参与了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个专业部长会议等具体合作活动。并于 2001 年 10 月,中国上海成功主 办了亚太经合组织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形成了《上海共识》,为促进中国与亚太地区的经 济合作和贸易往来做出了重大贡献。这一年中国正式成为世界贸易组织成员。 2.重视与东盟的关系 真正的价值并不在人生的舞台上,而在我们扮演的角色中。 73 中国重视与东南亚国家联盟的关系。1996 年 7 月我国成为东盟全面对话国后,双方又于 1997 年 2 月成立中国-东盟联合委员会,确立包括五个平行机制的总体对话框架。特别是 1997 年东南 亚金融危机时,中国让人民币不贬值的努力使得中国、东盟之间的经济联系变得更加紧密,彼此也 更加信任。1997 年 12 月,江泽民主席出席首次中国-东盟非正式首脑会晤。双方确定建立面向二 十一世纪睦邻互信伙伴关系。 3.加强与欧盟的关系 中国同西欧的关系。1989 年以后,西欧发达国家一度追随美国对我国实行“制裁”,致使双边 关系严重倒退,政治往来和经贸合作受挫。西欧国家觉察到,制裁对双方都无好处,遂从 1990 年 下半年开始,调整对华政策。经过双方的共同努力,关系逐步恢复。1994 年,江泽民主席两次对 法国进行国事访问,1997 年 5 月,法国总统访华,两国发表联合声明,决定建立面向二十一世纪 的全面伙伴关系。进入 1998 年,欧盟及其成员国又采取了一系列有利于中欧关系发展的积极举措。 4月初,朱鎔基总理出席亚欧会议期间同欧盟领导人举行首次会晤。双方发表联合声明,强调中欧 愿建立面向二十一世纪的健康稳定的建设性伙伴关系,进一步推动了中欧关系的发展。 4.发展睦邻友好合作 可让学生思考,中国为什么要着重发展睦邻友好合作? 今后相当长时期内,发展都是我们首要的国家利益。中国外交的最重要任务,是为国内发展 提供有利的外部环境,也就是一个长期稳定的国际环境,一个睦邻友好的周边环境,一个平等互 利的国际合作环境,一个客观友善的国际舆论环境。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有效减少中国崛起的外 部阻力,走出一条与传统大国兴衰不同的新型发展道路。 2001 年6月,由中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共 同建立了“上海合作组织”。上海合作组织主张加强各成员国之间的相互信任与睦邻友好,鼓励各 成员国在政治、经贸、科技、文化、教育、能源、交通、司法及其他领域的广泛合作,共同致力 于维护和保障地区和平、安全与稳定,推动建立民主、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课后研讨】 在国际外交舞台上,首脑外交无疑是最引人注目的“风景线”。其中,首脑演讲更被认为是 宣示国家政策和展现个人魅力的绝好时机,所以,演讲地点大都是经过精心挑选的。不知从何时 起,到访国的大学校园成了首脑们的好去处,世界上许多著名学府都曾留下过他们的足迹。大国 首脑往往择校而讲。丘吉尔选择到威斯敏斯特学院发话,是因为它是时任美国总统杜鲁门的母校。 1998 年,美国总统克林顿访问中国,选择到北京大学演讲是因为北大拥有百年历史和学术传统、 在世界上久负盛名的。1997 年,江泽民主席访美时到访的哈佛大学,是最早接受中国留学生并在 世界上有重要影响的学府。2004 年美国总统的竞选辩论也选择在大学。首脑青睐校园实在是一种 耐人寻味的政治现象。虽然校园是非正式的场合,但首脑校园演讲的作用不可低估。 讨论题:选择到大学校园非正式的场合进行演讲的多为大国首脑,而且他们所要去的多为世界 著名学府;首脑青睐校园政治现象实在耐人寻味,首脑校园演讲的作用不可低估,这是为什么呢? 谈谈你对首脑选择校园演讲的理由和主要作用的看法。 思路:一个国家外交的着眼点不仅在于本身国家的现实利益,也在于未来。对首脑选择校园演讲 的理由和主要作用的看法,学生可从“非正式的场合”、“著名学府”、个人魅力、外交手段、 青年人是未来、作为“长期投资”等多方面去思考。 【本课小结】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政府根据国际形势和发展的需要,适当地调整了外交政策,丰富和发展 了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使中国走上全方位的外交时代。其特点是积极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 的多边外交,在联合国中积极发挥自己的作用,同时积极参与地区性国际组织的外交活动。发展 与东盟、欧盟,尤其是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合作关系,为我国的改革开放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同时也为促进和巩固本地区及世界的和平与稳定做出了重大而积极的贡献。 真正的价值并不在人生的舞台上,而在我们扮演的角色中。 74 第六单元 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第 1 课 古代希腊民主制度 【教学目标】 目 标 内 容 知识与能力 过程 与方法 情感态度价 值观识记 理解 运用 希腊文明 的摇篮 希腊城邦时代;雅 典的民主政治 了解希腊自然 地理环境和希 腊城邦制度对 希腊文明的影 响,认识西方 民主政治产生 的历史条件。 理解雅典民主 政治的主要内 容,认识民主 政治对人类文 明发展的重要 意义。 了解希腊雅典 民主制度的重 要内容、重大 政治事件及重 要人物,探讨 其在人类历史 进程中的作用 及其影响,汲 取必要的历史 经验教训。 论从史出 问题探究 历史比较 概括阐释 情境再现 合作学习 交流 认识西方民 主政治产生 的历史条件 和雅典民主 政治的主要 内容,学会 运用科学的 理论和方法 认识历史和 现实问题, 逐步形成科 学的世界观 和历史观。 雅典民主的“黄 金时代” 伯利克里改革公民 大会;五百人会议; 陪审法庭和十将军 委员会;鼓励公民 积极参政 辉煌中的阴影 雅典民主政治的特 点;雅典民主政治 的局限性;希腊城 邦制度的衰弱 【教材结构及重点难点】 一、希腊文明的摇篮 1.希腊城邦时代 2.雅典的民主政治 二、雅典民主的“黄金时代” 1.公民大会和五百人会议 2.陪审法庭和十将军委员会 3.鼓励公民积极参政 三、辉煌中的阴影 1.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 2.雅典民主政治的局限性 3.希腊城邦制度的衰弱 重点:伯利克里改革、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及局限性 难点:理解希腊城邦的地理特点与城邦特征、民主政治之间的关系 【教学方法】 本节课内容多是学生以前很少接触的内容,在教学方式上要注重教学形式的多样性。在激发学 生学习兴趣的基础上,注重增强学生积极探究问题的能力,主动参与课堂教学过程,养成学生独 立思考的学习习惯,能对所学内容进行较为全面的比较、概括和阐释;学会同他人,尤其是具有 不同见解的人合作学习和交流。主要采用谈话讲述进行,同时配合提问、史料阅读、课堂讨论等 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 【导入新课】 真正的价值并不在人生的舞台上,而在我们扮演的角色中。 75 古希腊文明是西方文明的源头;雅典,这个以希腊智慧女神命名的城市,许多同学可能知道它 是希腊的首都,是现代奥运会的发源地,是 2004 年奥运会的举办地。至于古希腊的雅典城邦,同 学们也只是在初中简略地学习了伯利克里时代的雅典城邦是希腊奴隶制文明的全盛时期,对于雅 典城邦的民主政治历史可能有很多同学还不是很熟悉,但在我们当今世界的许多民主与法制制度, 都深深留下了雅典城邦民主政治的痕迹由此导入新课。 【讲述内容】 一、希腊文明的摇篮 1.希腊城邦时代 教师可首先介绍希腊文明的地理环境。介绍与亚非文明的主要不同之处是:亚非文明以大河 流域为依托,而希腊文明孕育于地中海。说明古希腊文化的发育离不开爱琴海的哺育。“爱琴海区 域是指以爱琴海为中心的地区,包括希腊半岛、爱琴海诸岛、克里特岛、小亚细亚半岛的西部海 岸地带。接着给学生讲清楚希腊城邦的概念、地理特点、城邦特征三个方面内容。 古希腊城邦在公元前 8—6 世纪逐渐发展。公元前 8世纪是希腊地区在爱琴文明灭亡后重新普 遍出现国家的时期,此时的国家皆以一个城市或市镇为中心,结合周围农村而成,一城一邦,独 立自主,故称希腊城邦。所以说这种国家的最大特点就是小。提问:希腊的环境特点是什么?(海 洋阻隔、海岛众多和山峦重叠)进一步提问:这一地理环境对希腊城邦的形成有什么影响?使得 雅典出现众多的奴隶制城邦小国。至于希腊城邦的地理特点则应指导同学看课本地图,接着介绍 希腊的地理特征。首先指出希腊半岛多山,而一个城邦往往就是由一个山间冲击平原的城市、村 落组成。然后指出希腊半岛多岛屿,被海洋隔断。这种独特的地理环境使得希腊城邦的一个主要 特征面积小就显而易见了,面积小就人口少,而城邦国家大都在一些独立的山间平原,彼此往来 不便,所以又长期独立自治。而且彼此城邦间摩擦、战争不断。使学生明确古希腊城邦小国寡民, 各邦长期独立自治的特征。 在落实以上内容的基础上,然后引导学生分析希腊城邦的地理特点、城邦特征与其城邦政体 之间的关系。通过分析要使大部分同学能够理解,古希腊城邦的民主政体是其多山多岛的地理环 境与小国寡民、长期独立自治的城邦特征共同作用的结果。要理解这个问题可以让同学们讨论“一 方水土养一方人”这句常言的正确性,通过讨论使大部分同学们能认识到希腊民主政体的产生与 其多山多岛的地理环境是有一定关系的,应该看到“一方水土”对“一方人”的影响,但不应片 面夸大其作用,还应看到社会环境对“一方人”的作用,也就是说要看到古希腊城邦小国寡民。 各邦长期独立自治的特征也是造成其民主政体的一个重要因素。 2.雅典的民主政治 对于古希腊城邦政体的学习。让学生明确希腊城邦政体的三种类型:民主制、贵族制和君主 制度。两个典型:斯巴达的贵族制度和雅典的民主制度。然后重点介绍雅典的民主制度。梭伦改 革对雅典民主制度的贡献。 公元前 594 年,梭伦在雅典古城实行改革。他按财产的多少将全体公民划分为四个等级,不 同等级的公民享有不同的政治权利。谁的财产多,谁的等级就高,谁就享有高的政治权利。第一、 二等公民可担任包括执政官在内的最高官职,第三等只能担任低级官职,第四等级不能担任任何 官职。让学生思考:为什么说梭伦改革为雅典的民主政治奠定了基础?指出他颁布的法令虽并未 实现公民之间的真正平等,但它意味着身为贵族,如果财产少,也享受不到过去那么多政治权利 了,而新兴的工商农奴主可凭借自己的私有财产,跻身于城邦政权。这就打破了贵族依据世袭特 权垄断官职的局面,为非贵族出身的奴隶主开辟了取得政治权利的途径。接着讲述克利斯提尼的 改革也再雅典的民主政治确立的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为什么说克利斯提尼的改革确立起雅典民 主政治?教师可补充一些资料进行比较清楚的讲解。 克利斯提尼也是象梭伦那样出身贵族却支持平民的民主政治家,他针对梭伦改革犹未深入触动的 雅典选举体制和血缘团体作了较彻底的改革。其内容之一是废除传统的 4个血缘部落而代之以 10 真正的价值并不在人生的舞台上,而在我们扮演的角色中。 76 个新的地区部落,按新部落体制进行选举。实际上这些新部落就是城邦的选举区,仅袭用部落之 名而已。正是在彻底按地区组成这一点上,克利斯提尼改革沉重打击了氏族贵族,使他们依靠旧 的氏族血缘关系影响选举成为不可能,雅典的国家组织也由于摆脱氏族关系的残余而完全形成了。 在组成新的选区之后,克利斯提尼便以 10 个部落各选 50 人组成新的五百人会议。五百人会议的 成员是所有公民不分等级皆可担任。然后借助课本的【资料回放】中克利斯提尼改革的最后一个 措施是实行陶片放逐法(陶片是指选票),它是按公民投票来决定是否对某一公民实行政治放逐, 因投票时把定罪人的名字写在陶片上而得名。每年由五百人会议提请公民大会讨论是否应行此法, 若大会同意就召开全体公民集会进行投票,只要出席人数达到 6000 而某人获多数票就要流放国外 10 年,但不动其财产。这个放逐法对那些不受群众欢迎的头面人物(往往是贵族)是很大的威胁, 不失为民主政治的一个重要工具。“陶片放逐法”的确立,就把富人中的反民主势力置于所有公 民的监督之下,至此,雅典的民主制度最终得以确立。 综上所述,可见克利斯提尼改革是继梭伦之后把雅典民主政治推向高峰。因此亚里斯多德说 这一改革“比梭伦宪法要民主得多。”此后,雅典城邦的民主洪流便不可逆转地向前猛进。通过对 梭伦和克里斯提尼的介绍,还应使在部分同学认识到杰出人物在雅典民主制建立过程中的杰出作 用。 二、雅典民主的“黄金时代” 公元前 5世纪伯利克里改革把雅典的民主制度发展到顶峰,被称为“黄金时代”。让学生阅 读教材后,思考为什么?指出“黄金时代”主要的体现是什么? 雅典的公民大会、五百人会议和陪审法庭、十将军委员会是雅典最主要的民主制度。 1.公民大会和五百人会议 在雅典,年满二十岁的雅典男性全权公民组成公民大会,是城邦最高的权力机关。公民大会 的重要特点是什么?(让学生思考)每个公民都能在大会上发言,发表自己的意见,提出各项法 案。公民还有权参加五百人会议(最高的常设政府机构)、陪审法庭和十将军委员会(行政权力 机关)等国家机关。在雅典,每个成年男性公民都可以参加每月召开2—3次的公民大会。从公元 前462年起,所有公民,不论财产、资格高低,都能被选举担任高级国家职务,但十将军职务 除外。作为常设政府机构的五百人会议是由民众大会用抽签方法选出的,年满三十岁的公民,只 要纳税完毕和尊敬父母,都允许参加选举。陪审法庭既有审判职能,又有部分立法职能,每个年 满三十岁的公民,都能成为陪审法官。作为行政机关的十将军委员会由民众大会用公开投票的方 法选出,公民还可以出任其他政务机关的公职 五百人会议是以 10 个部落各选 50 人组成新的。五百人会议的成员是所有公民不分等级皆可担 任。五百人会议的权力也更为扩大,除了为公民大会准备议案、所有议题均先由它讨论并由它主 持公民大会外,它又在公民大会闭会期间负责处理国家日常政务,由其 500 成员按部落分为 10 组, 在一年内轮流值班,称为“主席团”,每组 50 人内部也是轮流抽签值班,而在每人值班那天,他便 是雅典国家地位最高的公职人员,有权主持公民大会、接见外国使团。 2.陪审法庭和十将军委员会 关于陪审法庭的讲解,可以先让学生阅读下列材料: “公元前五、六世纪,雅典的主要政治制度是公民大会,这个公民大会通常由五千到六千名 成员组成,所有成年男性公民都可以参加(妇女、奴隶和外侨除外)。公民大会只要得到简单的多 数票,就几乎可以不受任何法律限制,决定任何内部问题。至于审判方面,则由一个五百零一名 市民组成的陪审团主持,罪名成立与否,由陪审团以多数票决定。高级公职人员的任职资格,也 由民众法庭终审。”摘自《什么是民主》 让学生思考:上述材料说明当时雅典政治制度的基本特点是什么?陪审团的主要职责是什么? 基本特点是雅典政治的民主特色;陪审法庭的主要职责是负责审理各种类型的案件,还监督公职 人员民众法庭的职责,参与立法, 真正的价值并不在人生的舞台上,而在我们扮演的角色中。 77 在雅典权力最大的人就是由选举产生的十位“将军”,不仅可以统帅军队,还参与政治;首席 将军执掌军政大权;10 名将军组成将军委员会,由军事执政官任主席。将军的产生始终不搞抽签 而只由选举产生,并可连选连任,但也可以随时罢免。 3.鼓励公民积极参政 为鼓励公民参政议政,雅典都采取了哪些措施?(为担任公职和参政的公民发放津贴)目的 是什么?鼓励和保证所有公民,特别是低等级公民积极参政,积极参与城邦的政治活动。说明了 什么?雅典民主政治制度的广泛性。同时教师也要给学生明确指出,真正能参与雅典民主的仍然 是少数男性公民。下层公民整日为生活奔波劳累,常常无暇顾及城邦的政治生活。 三、辉煌中的阴影 1.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 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哪?借此培养学生概括、阐释能力。主要特点有以 下四个方面。 强调公民的民主权利和责任感。在世界文明史上,古希腊人不愧为一个在继承基础上有着卓 越创造的民族,他们的创造性源于他们的好学精神,天生的好奇心、刨根究底的追问与开放的民 族性格,促使他们百般寻求知识,而不管这种知识来自何方如 “历史之父”希罗多德、哲学家泰勒 斯等人为觅取真知,其足迹曾遍布东方各个角落。不仅在众多文化领域都取得辉煌成就,而且还 产生了众多灿若群星的文化巨匠。 增强了城邦公民的凝聚力。指出雅典民主制度的根本目的是把本城邦的公民最大限度的凝聚起 来,在城邦竞争中保持独立、对外夺取异邦的财富和奴隶,占取优势。 小国寡民体制。古希腊城邦的民主政体是其多山多岛的地理环境与小国寡民、长期独立自治的 城邦特征共同作用的结果。另外,公民的集体多数是小农和小作坊主,他们同时也是军队的支柱。 过多的注重他们的情绪和呼声也使希腊民主具有小国寡民。在一些小的城邦具有公民资格的只有 2000 人,较少的公民人数也使希腊实行公民政治成为可能。 “拜东方文明为师”。这在当时不失为是一种智者的眼光。“希腊人所借用的,无论是埃及的艺 术形式还是美索不达米亚的数学和天文学,都烙上了希腊人所独有的智慧的特征。这些特征归结 起来,就是虚心、好奇多思、渴求学习、富有常识。”古希腊文明的种种创造,确是建立在吸收古 老的东方文明的优秀遗产之上的;踏在“巨人”的肩膀上前行,这正是希腊人的智慧,用柏拉图的 话来说,就是 “我们把一切从外国借来的东西变得更美丽”。古希腊文化的奠立,它有一个东方文 化的源头,而它自身的发展又成了西方文化的源头。创造者才是真正的继承者,从希腊人的创造 性来看,正印证了这一点。古希腊科学文化固然是古希腊人的杰作,然而它也是西亚、北非等东 方科学文化基础上的产物,离开了西亚、北非的古老文明与东地中海特别是爱琴海区域特有的人 文、地理环境,古希腊科学文化的起源便无法得到完整的解释,这不仅说明古希腊科学文化的产 生有其高度发展的时空、形式、途径渊源,也有力地说明了“文明来自东方”。 2.雅典民主政治的局限性 雅典的民主究竟是什么样的民主呢?雅典是个商业都市,外来人口的比例相当高,外来人没有 公民资格,即使在雅典生活了好几代也没有。公民地位的取得是世袭的,只有世世代代居住雅典 的人方可成为公民,而且其公民身份不因移居他乡而取消。当时的妇女,奴隶,还有居住在雅典 的外国人,是没有政治权利的,就连外国人同雅典人生的孩子,成人后也没有政治权利。所以它 只是在少部分居民中实行民主,同时上层阶级享有比一般民众更多的权利。如在伯里克利时期, 雅典有人口约 31 万,其中奴隶有 11 万,外侨 3万不到,公民有 17 万余人,公民中妇女和儿童不 享有政治权利,这样享有民主权利的成年男子才 4-6 万人左右,仅占全部人口的 1/6。让学生了解 雅典民主政治也存在严重的缺陷。 可引用伯利克里的话来论证这点。伯利克里曾自豪地宣称雅典的政治制度是全人类政治制度的 典范,他说不仅希腊的其它国家,就连非希腊的国家也纷纷派人前往雅典学习研究雅典的政治制 真正的价值并不在人生的舞台上,而在我们扮演的角色中。 78 度,他的说法当然有些夸大,但当时的确还有不少国家去研究希腊人的政治制度,比如当时还是 小国的罗马。教师在讲到此处时,应该进一步明确,使学生对雅典的民主制度进行正确的评价。 雅典民主制度是人类文明的一大创举,它创造了一系列民主的运作方式以使人们能平等地参与国 家政治。但是雅典的民主只是男性公民的民主,妇女、奴隶和外侨没有民主权利。它既是伟大文 明的催化剂,又是社会不公的暴力机器,这是其最大的历史局限。 虽然希腊最最民主时也不是“全民”的“民主”,但雅典还有其它一些国家所建立的民主我想在那 时,应该已经是尽可能多地代表多数人了,我们不可能以现在的眼光去批评当时奴隶与妇女在政 治上的毫无地位,必竟那是二千多年前。古希腊的民主,更接近于“平民”政治。,雅典的民主可 以说要比现在任何一个民主国家还要民主得多。 3.希腊城邦制度的衰弱 让学生明确希腊城邦制度的盛衰都奴隶制度有关。公民具有特权,且不得沦为奴隶,奴隶只能 从外邦获得。提问:这会导致什么后果?有些公民贪图享受,四体不勤,追随政治私利,因此, 小国寡民的城邦制度,不得不随着政治、经济、文化的不断发展而走上灭亡。希腊诸邦之间的战 争和城邦内部的混乱导致了古希腊的城邦制度的衰微。因其城市之间的斗争于公元前 338 年被马 其顿帝国腓力二世征服,希腊文明从此衰落下去。 最后可以请学生思考:中国古代文明能够长期保持而未发生断裂,而古希腊文明却先衰落下去, 是否与中国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有关?而在近代,西方国家率先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产生了工 业文明,又是否与古希腊的民主共和传统有关?让学生在思索中结束本节课教学。 本堂课也可以让学生以讨论课和辩论会的形式进行,让形式在争鸣中,对雅典的民主是否是真 正的民主有更加明确的认识。具体方法如下: (1)将全班同学分为辩论的正方、反方和裁判组三个部分。正方辩题:雅典民主政治是真正的 民主。反方辩题:雅典民主政治是虚假的民主。 (2)双方同学收集有关材料,加以筛选,在掌握一定论据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的论点。 (3)双方各推选 4 名代表,在辩论会上展开辩论。以持之有据、言之有理、逻辑清晰、口齿 伶俐等方面表现作为评判的依据。由同学组成的 7 人裁判组对辩论进行监督、裁判、点评及宣布 胜负。 (4)裁判组同学对辩论发表看法,进行总结阐释。 【课后研讨】 雅典民主的黄金时代是伯利克里时代,一位与伯利克里同时代的人曾经自豪地说:“假如你未 见过雅典,你是个笨蛋;假如你见到雅典而不狂喜,你是一头蠢驴;假如你自愿把雅典抛弃,你 是一头骆驼。” 这是对伯利克里时代雅典民主的一曲赞歌。那么,雅典民主到底好在哪里呢?伯 利克里在一次演讲中曾经做了经典阐述:“我们的制度被称做民主制度,那是千真万确的,因为 政权不是掌握在少数人手里,而是在大多数人手里。”他认为政权掌握在多数人的手中,就是雅 典民主的精髓所在,然而,当时有人对雅典民主的批评也正在于此。 对这种民主制度也是褒贬不一的。你如何去认识和评价这种制度。 思路:通过对雅典民主得失的评价,要使所有学生对雅典民主能有一个全面客观的评价,同时 要让大部分同学学会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来分析评价历史事物的能力。 【本课小结】 雅典同世界上大多数国家一样,有其自身的盛衰史。在其繁盛期间,创造出了世界上叹为观 止的成就,无论是在政治上、经济上还是艺术上。尤其是其被后世称为“古典模式”的民主政体, 对地中海沿岸的国家产生了深远影响。直至现在,轮番为治、主权在民的政制特点也依然为许多 西方国家所借鉴。但就是这样一个政体,在经历了两个世纪的辉煌后,迅速地、无可挽救地衰败 下去,为后世留下了无限广阔的思考空间,对现代的政治生活提供一些借鉴。 真正的价值并不在人生的舞台上,而在我们扮演的角色中。 79 第 2 课 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 【教学目标】 目 标 内 容 知识与能力 过程 与方法 情感态度价 值观识记 理解 运用 罗马法的起源 与发展 公民法;《十二铜 表法》;万民法; 《民法大全》 了解罗马在法 制建设方面的 主要成就,认 识罗马法律对 人类文明发展 的重要影响。 进一步认识重 大历史问题对 历史发展所起 到的重大影响 作用。 了解罗马重要 法律制度的内 容及影响,探 讨其在人类历 史进程中的作 用及其影响, 以便汲取必要 的历史经验和 历史教训,为 当今的政治生 活服务。 分析材料 论从史出 问题探究 概括阐释 独立思考 通过学习罗 马在法制建 设方面的主 要成就,认 识罗马法制 是人类文明 的 宝 贵 遗 产,理解和 尊重世界各 地区、各国、 各民族的文 化传统,汲 取人类创造 的优秀文明 成果,进一 步形成开放 的 世 界 意 识。 罗马法 的主要内容 《十二铜表法》的 内容;公民法和万 民法的内容;罗马 法的核心内容和法 则 维系帝国 影响后世 罗马法的现实意义 及对后世的影响 【教材结构及重点难点】 一、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 1.从习惯法到成文法;2.从公民法到万民法。3.《民法大全…… 二、罗马法的主要内容 三、维系帝国、影响后世 1.罗马法的现实意义;2.罗马法对后世的影响。 重点:《十二铜表法》;公民法;万民法;《民法大全》 难点:罗马法与现代欧洲国家法系的关系 【教学方法】 本节课内容多是学生以前很少接触的内容,教师应该按照新课改精神,多在课堂上调动学生 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多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引导学生质疑。让学生在学思中主动探求、 获得知识。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历史思维能力。同时配合提问、史料阅读、课堂讨论等 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中 来,学会学习。 【导入新课】 先从罗马建城由来的传说,导入本课学习,据说古罗马城的建立者叫罗慕路斯,他的外祖 父本是台伯河畔的一个国王,但被奸人所害,失去了政权。罗慕路斯和他的双胞胎弟弟也被扔到 台伯河中,以防止长大后复仇。当时,台伯河正在泛滥,汹涌的河水并没有冲走装着双生子的篮 子,反而把篮子冲到岸边。孩子的哭声吸引了正在河边喝水的一只母狼,他奔到孩子们身边,不 仅没有伤害他们,反而慈爱地舔干双生子的身体,把他们带回山洞,用自己的奶喂养他们。一位 牧羊人发现了这对孩子,就把他们带回家中抚养。等到双胞胎兄弟长大后,他们了解了自己的身 世,打败了奸人,为自己的外祖父报了仇,然后建立了自己的城市国家——罗马,罗慕路斯成为 罗马的第一个国王,这是关于罗马建城的传说,这件事据说发生在公元前 753 年 4 月 21 日,古罗 马人把这一天作为开国的纪念日。到公元前 509 年,据说罗马城邦的最后一个国王小塔尔文非常 残暴,人们推翻了他的统治,不再实行君主制,而实行贵族共和制,罗马由此进入到法制时代。 【讲述内容】 一、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 1.从习惯法到成文法 真正的价值并不在人生的舞台上,而在我们扮演的角色中。 80 同学们在初中所学习的古罗马则侧重于其历史发展的过程,讲述了罗马从起源到帝国建立, 再到西罗马帝国灭亡的基本史实,不太强调其政治制度的演变和法律的制定,但好处是可以为我 们今天的学习罗马法制发展的变化过程提供一个良好的背景知识。 先给学生讲清楚罗马法的概念。罗马法是指公元前 6 世纪末罗马奴隶制共和国形成至公元 7 世纪拜占廷(东罗马)皇帝查士丁尼的罗马奴隶制法。包括古代罗马制定和实施的全部罗马法律。 它随着罗马国家由共和国到帝国、从帝国分裂到东罗马发展而演变,呈现出较为明显的阶段性特 征。 然后教师讲清罗马法从习惯法到成文法的演变过程。公元前 6 世纪末罗马奴隶制共和国形成 后存在着平民与贵族的斗争,虽平民不断争取自己的权利。但是早期罗马国家只有习惯法,没有 成文法。这个时期的罗马法律具有什么特点哪?公元前 6世纪以前罗马法制的特点是不成文法(习 惯法)为基本形态、法律本身具有很大的伸缩性和不确定性。当时罗马没有成文法,处理诉讼只 依习惯法,习惯法本身就很模糊,贵族法官又操纵着法律的解释权,贵族祭司控制着复杂的法律 程序,他们得以利用职权袒护贵族,欺压百姓。贵族随心所欲地解释法律,为保护贵族特权提供 了方便。 在共和国早期,贵族利用手中的权力,只为自己着想,不维护平民的利益。平民们坚持斗争, 要求编纂成文法典,经过平民们不懈的斗争,到公元前 451 年罗马制定颁布了一部成文法,它被 镌刻在 12 块铜牌上,悬挂在罗马广场的中央,史称《十二铜表法》,这部法令基本是过去习惯法 的汇编,但使得贵族再不能像过去那样随意解释习惯法。公元前五世纪中期,罗马制定了著名的 十二铜表法,这被视为罗马法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在此之前,习惯法是口耳相传、含 混不清的,司法官吏适用习惯法时任意曲伸,平民深受其害。十二铜表法的出现,使刑事诉讼中 的定罪量刑和民事诉讼中的裁决有了确定和公开的法律条文作为准绳,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贵 族的司法专断。十二铜表法是罗马习惯法向成文法转变的重要标志,是罗马法发展的基础;而罗 马法对后世尤其是欧美国家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2.公民法到万民法 讲清楚公民法和万民法的区别。公元前 3世纪中期之前,罗马法律的适用范围仅限于罗马公民, 用来调整罗马公民之间的关系,被成为公民法。具有明显的狭隘性。随着罗马的对外扩张,适应 于罗马统治范围内一切自由民的法律,称为“万民法”。让学生清楚公民法和万民法的区别在于 前者是罗马公民,后者是罗马的一切自由民。转变的原因是什么?让学生归纳、阐释。概括为罗 马在长期的扩张过程中,被征服者无法享受罗马公民权,不受公民法保护;版图的不断扩大,商 品经济和贸易的发展,经济活动中出现了许多新问题使原有的法律无法解决。并给学生讲清楚这 一变化过程是伴随着罗马的对外扩张而进行的。罗马共和国时期,就开始对外扩张,到公元前 3 世纪早期征服意大利半岛的其它民族统一了意大利半岛。随着罗马的日益强大,罗马不断对外扩 张,到公元前 1 世纪成为地中海地区的霸主。公元前 27 年屋大维建立罗马帝国。尽量把自己的政 权用合法的外衣掩盖起来,因而在国家制度上仍保留着共和的称号,但他不仅自称“元首”还接 受了元老院奥古斯都的封号,屋大维的元首制实际上就是披着共和制外衣的君主专制。之后的罗 马保持了近 200 年的和平与发展时期。在此期间帝国的皇帝们高度重视法律的制定。他们颁布的 法令成为罗马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为巩固统治,帝国对各行省上层人士大量授予公民权。3世 纪初,罗马帝国境内自由民之间公民与非公民的区别开始消失,这样原先的公民法和万民法之间 的区别失去实际意义。 330年,君士坦丁把首都迁到拜占庭,定名君士坦丁堡,号称“新罗马”,为东西分治创造了条件。 公元395年,罗马帝国终于分裂为东西两部,即以君士坦丁为首都的东罗马帝国和以罗马城为首都的 西罗马帝国。西罗马帝国于公元476年被北方的哥特人所灭,而东罗马帝国则又存在了近千年。 3.《民法大全》 从东罗马帝国皇帝狄奥多西二世起,官方开始编纂法典。到公元 6世纪东罗马帝国皇帝查士丁 尼一世在位期间,它设专门委员会收集、整理帝国的习惯法,编纂出版了《查士丁尼民法大全》; 它的颁布标志着罗马法的完备,而罗马法也成为世界史上内容最丰富、体系最完善、对后世影响 最广泛的古代法律。查士丁尼则因编纂该法典成为历史上顶顶有名的东罗马帝国皇帝。 补充材料说明《查士丁尼民法大全》的意义。“查士丁尼皇帝以集罗马法律之大成而著称于世, 他所编纂的法典在他即位期间得到了实施。《查士丁尼法典》保留了罗马在法学上天才性的创造 真正的价值并不在人生的舞台上,而在我们扮演的角色中。 81 成果,后来成为欧洲许多国家制订法律的蓝本。也许没有哪一部法典对世界有这么持久的影响。” 《查士丁尼民法大全》是罗马法的总结,对后世影响深远,其中《查士丁尼法典》的颁布标志着 罗马法已经发展到完备阶段。 最后指出《查士丁尼法典》、《查士丁尼法学总论》、《查士丁尼学说汇纂》和《查士丁尼新 律》合称为《民法大全》,《民法大全》的问世,标志着罗马法已发展到最发达、最完备阶段。 二、罗马法的主要内容 先向学生交代罗马法从内容上有广义法和狭义法的区别(狭义法是指罗马公民法;广义法是 指通行于罗马帝国统治地区的全部法律);从形式上可分为成文法和习惯法;从结构上分包括公 民法和万民法;公民法是属于罗马公民的法律,也包括一些具有法律效力的习惯法。 然后给学生讲清楚在《十二铜表法》制定之前,罗马使用的是不成文不公开的习惯法,而这 使司法官在适用法律时具有很大的任意性,便于对平民进行司法镇压。在这种情况下,罗马平民 奋起斗争,要求制定明确的成文法,并公布于众,最终迫于平民的压力,罗马元老院制定了《十 二表铜表法》。《十二铜表法》是罗马国家的第一部成文法,它主要是对前一阶段罗马习惯法的 总结,并为罗马法的发展奠定了重要的基础。它的篇目依次为:传唤、审理、索债、家长权、继 承和监护、所有权和占有、土地和房屋、私犯、公法、宗教法、前五表的追补及后五表的追补, 从中可见该法基本上是习惯法的汇编。它不仅规定了公民的权利和义务,还规定了极为严酷的债 务奴役制。 讲述《十二表铜表法》可给学生补充以下资料,并作一简要评价。 第三表 执行 一、对于自己承认或经判决的债务,有三十日的法定宽限期。 二、期满,债务人不还债的,债权人得拘捕之,押其到长官前,申请执行。 三、此时如债务人仍不清偿,又无人为其担保,则债权人得将其押至家中拘留,系以皮带或 脚镣,但重量最多为十五磅,愿减轻者听便。 四、债务人在拘禁期间,得自备伙食,如无力自备,则债权人应每日供给谷物粉一磅,愿多 给者听便。 五、债权人得拘禁债务人六十日。在此期内,债务人仍可谋求和解;如不获和解,则债权人 应连续在三个集市日将债务人牵至广场,并高声宣布所判定的金额。 六、在第三次牵债务人至广场后,如仍无人代为清偿或保证,债权人得将债务人卖于台伯河 外的外国或杀死之。 七、如债权人有数人时,得分割债务人的肢体进行分配,纵未按债额比例切块,亦不以为罪。 通过引导学生阅读这些法令原文,再来引导学生评价《十二铜表法》,就是很简单的事情 了。学生就很容易知道该法并没有给平民带来多少好处,但它也使贵族再不能随意解释习惯法, 必须按律量刑,指出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贵族特权,保护了平民的利益。 对于万民法讲清楚它的适用范围(罗马帝国统治范围内);适用对象(帝国境内各民族以及 外邦自由民;调整的主要关系(财产关系)核心内容(规定奴隶制和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进 一步指出奴隶是私有的财产,可以被买卖和出租。对债权做了规定和解释,指定了解决债务纠纷 的条款,明晰了契约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体现的原则和思想(原则是自由、平等,提倡自由民“法 律面前人人平等”,充分保障个人的权利,子女的财产权、婚姻自主权和妇女在婚姻中的平等地 位得到保障。渗透着自然法思想;古罗马法学家们把“自然法”作为法律平等的哲学依据。在古罗 马法学家心目中,“每一个人自然是平等的”,这是一个严格的法律公理。) 三、维系帝国、影响后世 1.罗马法的现实意义 对于罗马法的意义可结合课本讲清其政治、经济意义; 由学生阅读课本后概述指出,借此培养学生的概括阐释能力。 政治上:维护皇帝和元老院的权力,实际上是维护奴隶制度,承认公民的平等权利,巩固帝国 的统治基础; 经济上: 保护私有财产;对各种契约均有较详细的规定,稳固了帝国的经济基础。 最后阐明罗马法的特点以及历史地位。罗马法内容丰富,体系完善,是影响广泛而影响深远的 古代法律体系。它是欧洲历史上最早的一套比较系统完备的法律体系。不仅严格界定法律主体的 真正的价值并不在人生的舞台上,而在我们扮演的角色中。 82 权益义务,而且阐明了相关的法理,为人们提供了行使权利和承担义务的法律依据。罗马法是现 代欧洲大陆法系的基础。 2.罗马法对后世的影响 罗马法虽属奴隶制社会的产物,但由于它对反映简单商品生产的各种法律关系作了详尽的规 定,因而也就包含着资本主义时期的许多法律关系,因此,它对资本主义民法领域发生很大影响, 特别是在属于大陆法系的许多国家,其影响更加显著。1804 年《法国民法典》,有关人的权利能 力和行为能力以及物权和债权部分,就是以罗马法为基础而制定的。1900 年生效的《德国民法典》, 从概念、术语到与物权、债权有关的法律关系,不少地方仍沿袭了罗马法的传统。欧洲大陆上其 他许多国家的民法,乃至欧洲以外一些国家的民法,如明治维新后的日本民法,中国从清末开始 的民律草案以及中华民国时期的民法五编,也都深受罗马法的影响。让学生明确西方法律中陪审 制度、律师制度、诉讼制度都是继承自罗马法。 罗马法律的基本精神,罗马法的绝大部分内容,却逾千古而犹存,对后世尤其是近代文明产 生了极大的影响。这种影响不仅体现在罗马法曾经为市民阶级或资产阶级战胜教会和世俗的封建 势力提供了理论武器,而且近代欧洲发展的英国法律和英美法系,也都根据罗马法的自然法思想 来制定,在私法方面参照了罗马法的某些规定。如英国的《权利法案》、美国的《独立宣言》和 1787 年宪法、法国的《人权宣言》都是以罗马法为基础。从中发展出反映资产阶级要求的“天赋 人权”“权利平等”的口号。 最后留几个思考题让学生思考,以引发学生探究的兴趣。 问题之一:为什么在古罗马形成这样灿烂的法律文明?这本身是一件不大容易解释的问题。按照辩 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解释,法律是上层建筑的一部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商品经济发达, 所以法律制度就发达,所以古罗马就有了那样的法律文明。但是,古罗马有商业,其他地方也有商业, 据别人的研究,中国的宋代及其以后的社会有很发达的商业,为什么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就没做出罗马 法来呢?那么罗马法的产生、发育到底是怎么回事?这个问题提给大家,请大家思考。 第二个值得关注的问题是,罗马法在形成的过程中为什么会形成以私法为基本核心的法律模式。罗马也 有公法,公法与私法的分类也是罗马人提出来的。关系到公民个人与国家之间关系的是公法,涉及到私 人之间的法律都是私法。这种划分对后世、欧洲大陆国家,乃至我国都有重要影响。在古罗马,这种划 分的结果是一条腿粗、一条腿细,一个方面非常发达、一个方面很不发达。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格局? 公法基本上对后世没有太多的影响,有影响的都是私法。这样的情况,以及古罗马一些法律格言,比如 说“皇帝所希望者均为法律”使我们对古罗马的政治,甚至是否可以称之为“法治的源头活水”可能会有一 些疑问。法律发展上这样的格局本身就是一种疑问。这个问题也提给大家,请大家思考。 第三个疑问是,整个古罗马法律发展过程中并没有产生出相当深刻的法律思想。也就是说,古罗马 人是法律实践上的巨人,但是是法律思想的矮子,只有一个西塞罗。但是在西方法律思想史上,许多人 认为西塞罗不过是把古希腊的许多思想传递到古罗马的一个人,所以他的思想本身没有太多的创造性, 比如他的《论共和国》、《论法律》。那么问题是,为什么一方面是用法律制度、法律规范调整社会极 为发达,而法律思想却没有这样一个基础上获得太大的发展。这个问题同样提给大家,请大家思考。 【课后研讨】 古希腊文明对人类文明的最大贡献是其民主制度,古罗马文明对人类文明的最大贡献是法律制 度。为什么? 思路:通过讨论使学生要认识到古代民主与法律制度对当今人类社会的贡献和重要意义。 【本课小结】 罗马法是罗马奴隶制国家法律规范的总称。古罗马文明对人类文明的最大贡献是法律制度。罗马 法包括公民法、《十二铜表法》、万民法、《民法大全》等等,罗马法的核心内容是承认财产神圣不 可侵犯,其法则体现着理性、自由、平等、正义的思想;虽然罗马共和国最终被帝国取代,但它的生 命力终将至近代重放光芒!虽然罗马国力之强盛,幅员之广大,早已成了历史。然而,罗马法律的基本精 神, 其是近代文明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可以说近现代欧洲各国法制之发展都深深留下了罗马法的烙印。 近代自然法学说和“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口号,其思想渊源正是受罗马时代的自然法思想及自由人在 私法关系上的地位平等原则的重大影响。因此,有人说罗马法是西方法治的源头。 真正的价值并不在人生的舞台上,而在我们扮演的角色中。 83 第七单元 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第 1 课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 【教学目标】 目 标 内 容 知识与能力 过程 与方法 情感态度价 值观识记 理解 运用 “光荣革命” 议会制由来;“光 荣革命” 了解《权利法 案》制定和责 任制内阁形成 的史实,理解 英国资产阶级 君主立宪制的 特点。进一步 认识历史发展 进程中的重大 历史问题发展 的基本脉络。 了解君主立宪 制度和内阁制 度形成过程, 探讨其在人类 历史进程中的 作 用 及 其 影 响,努力做到 注 重 探 究 学 习,善于从不 同的角度发现 问题,养成独 立思考的学习 习惯。 概括阐释 问题探究 独立思考 通过学习英国 以君主立宪为 特征的英国代 议制度确立发 展的过程使学 生理解任何新 制度的出现都 要经过一个反 复的曲折的过 程,从而培养 学生对历史规 律的认识,形 成科学的世界 观和历史观。 《权利法案》与 责任制内阁 君主立宪制;责任 制内阁;代议制度 的确发展;君主立 宪制的特点与作用 【教材结构及重点难点】 一、“光荣革命” 1.议会制由来 2.“光荣革命” 二、《权利法案》与责任制内阁 1.君主立宪制 2.责任制内阁 3.代议制度的发展 4.君主立宪制的特点与作用 重点:君主立宪制、《权利法案》、责任制内阁 难点:理解英国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的特点和作用。 【教学方法】 本节课内容由于所讲内容概念性较强而且较抽象的特点,主要采用概要讲述法和问题探究方 式进行。在教学中应该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的学习过程、学会在课堂上主动学习、主动探究问题 的习惯。培养掌握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养成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能对所学习的内容进行较为 全面的比较、概括和阐释。采用概要讲述法和问题探究方式进行既符合学生认知的水平,也符合 学生的心理发展特征,更有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历史思维能力。 【导入新课】 18 世纪中叶英国著名政治家老威廉•庇特在一次演讲中说的:在英国,由于财产权是神圣的, 再贫穷的人在他的寒舍里也敢于对抗国王的权威。风可以进这所房子,雨可以进这所房子,房子 甚至会在风雨中飘摇,但是国王不能踏进这所房子,国王的千军万马不敢踏进这所门槛已经破损 了的破房子。在我们今天看来英国既古老而又现代,既传统而又常新,既执着地保守而又充分地 自由。英国的国王制度至今仍然存在。那么国王神圣不可动摇的地位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动摇的呢? 真正的价值并不在人生的舞台上,而在我们扮演的角色中。 84 由此导入新课。 【讲述内容】 一、“光荣革命” 1.议会制由来 先讲清英国议会制度的由来。13 世纪英国议会制度基本形成经过了三个国王。1214 年英王约 翰签署的《大宪章》是“英国自由的奠基石”。大宪章虽然是封建的法律文献,但具有进步意义, 它的整个精神是限制王权,置王权于封建法律的约束下。因此许多人认为它是“英国自由的奠基 石”,是英国第一部“宪法”。亨利三世(1216—1272 年)继位后,贵族继续与之对抗。亨利无 奈,制定了“牛津条例”,把国家权力交给贵族操纵的十五人会议。后来,反对国王保护宪章派 的贵族领袖人物西蒙·孟福特对会议进行改造,这便是英国历史上第一次议会。爱德华一世(1272 -1307 年)统治时,为了筹划军费,曾在 1295 年召开了一个由各等级共同参加的议会,此后议会 经常召开,都以 1295 年的议会为榜样。这意味着封建国家的统治者在议会的形式下,形成剥削阶 层的联合。 再讲清楚英国议会的构成和特点。1297 年,议会获得了批准赋税的权力,到了 14 世纪,又获 得了颁布法律(法令和条例)的权利。由于各个等级的利害不同,议会从 1343 年起分成两院:上 议院叫“贵族院”,由教俗贵族组成。下议院叫众议院,由代表各郡的骑士和市民组成。骑士和 市民之所以同在一院,是因为他们在政治和经济上的利益已渐趋一致了。议会的形成,使国王的 封建谘议机关逐渐成为国家的代议机关。城市代表的参加和下议院的形成,对后来英国历史的发 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正在兴起的市民阶层与下层贵族逐渐联合,他们利用议会批准赋税和通过法 案的权力,对王权起了限制作用。 结合课本的【历史纵横】进一步说明在中世纪,君主制、议会制已经成为英国这个封建国家 的传统,《大宪章》就是以封建法律文件来限制王权的先例。 17 世纪初,英国处在斯图亚特王朝的统治之下,斯图亚特王朝的詹姆士一世和查理一世信奉 “君权神授”,他们厉行君主专制,实行宗教专制,经常触犯资产阶级的利益。英国议会中的资 产阶级和新贵族的代表,对国王推行的政策和专横行为不断进行指责,在议会中形成了反对派, 他们支持《大宪章》,积极要求限制王权。 2.“光荣革命” 在学习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可以由教师向学生讲述革命爆发的必然性,英国斯图亚特王朝的 专制统治严重阻碍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是英国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也决定了原本就已经存在的 王权和议会的斗争更加激烈。 1640 年 11 月,国王查理一世召开议会,企图由议会通过法案,征收新税。当时英国议会中的 资产阶级和新贵族不但拒绝通过征税法案,而且要求限制王权。这次议会的召开揭开了英国资产 阶级革命的序幕。 革命中,查理一世于 1649 年以叛国罪被处死,英国成立共和国。克伦威尔当政时期巩固了英 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于 1653 年成为“护国主”,建立军事独裁政权。而后英国经历了斯图亚 特王朝的复辟,在王权和议会的斗争中,英国政坛发生分化,政党开始形成,出现了代表不同利 益集团的政党——辉格党和托利党。1688 年,辉格党联合一部分托利党人发动政变,邀请信奉新 教的荷兰执政威廉和他的妻子玛丽共同入主英国,这就是英国历史上著名的“光荣革命”。“光 荣革命”最终解决了国王与议会的主权之争,它标志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完成。 二、《权利法案》与责任制内阁 1.君主立宪制 议会为了巩固对专制政体的胜利,趁势通过《权利法案》,巩固新贵族与资产阶级的统治。《权 利法案》由威廉三世于 1689 年签署,威廉三世被宣布为“光荣革命”之后英国国王的前提就是必 须接受由议会所提出的这部《权利法案》。 真正的价值并不在人生的舞台上,而在我们扮演的角色中。 85 《权利法案》实施的目的及本质是什么?议会都获得了哪些权利?《权利法案》是限制王权和 保障议会权利的重要法律文件,它在立法、税收、军队等方面对国王的权利明确地作了一些限制, 使王权有所约束,同时也把议会的自由、议会的权利用法律文件固定下来,保证议会的立法权、 财政权、司法权和军权。它最早在英国政治制度上打下了资本主义时代的烙印,显示了冲击封建 专制政治的胜利,君主立宪制由此出现。但是,当时英王的权力还相当大,国王有权批准议会法 案、任免官吏,国王又是军队最高统帅,有对外宣战缔约的权利等。后来经过相当长的历史时期, 议会权力才超过王权。 《权利法案》确立了英国“议会至上”原则,是使国王逐渐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议会逐渐 成为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英国君主立宪制政体确立起来。 2.责任制内阁 在讲述责任内阁制的形成时,让学生先阅读教材上【历史纵横】提供的有关“内阁”和“责 任内阁制”的有关材料,结合教师的补充让学生明确“责任内阁制”的概念。指出内阁制是 17 世 纪英国革命的间接产物。国王召集咨询会议本是英国的传统,革命后内阁作为国王的私人会议的 成份减少了,而从议会多数党领袖中来遴选内阁成员也渐成惯例。乔治一世(1714-1727 年在位) 让内阁自行处理国事,沃尔波尔就成了实际上的首相。内阁制是内阁总揽国家行政权力并对议会 负责的政体形式。与总统制相对。由于内阁制政府具有对议会全权负责的特征,故又称责任内阁 制、议会内阁制。 然后讲清楚责任内阁制形成和发展过程。内阁制起源于 18 世纪初的英国,由枢密院外交委员 会演变而来,以后为许多国家采用。内阁制的内阁是以议会为基础产生的。内阁首相通常由在议 会中占多数席位的政党或政党联盟的领袖担任。首相从政见基本相同的议员中挑选阁员人选,提 请国家元首任命,组织内阁。国家元首对内对外名义上代表国家,但并无实际行政权力,由内阁 代表国家元首对议会全权负责。元首颁布法律、法令和发布文告时,都必须由首相或有关阁员副 署。内阁接受议会的监督,定期向议会报告工作。如内阁得不到议会信任,其阁员必须集体辞职, 或由内阁提请国家元首解散议会,重新举行议会大选。新议会如果仍对内阁表示不信任,内阁则 必须总辞职,由国家元首任命新首相组织新政府。首相(或总理)是内阁政府首脑,主持内阁会 议,总揽政务,拥有任免内阁成员和所有政府高级官员的权力,负责制定和执行国家对内对外的 重大方针政策。 让学生概括英国责任内阁制的特点。借此培养学生归纳、分析、阐释的能力。(特点有责任 内阁制为在下院大选中获胜的多数党领袖首相负责组成,责任内阁制对议会和首相负责;首相是 国家政治生活的最高决策者和领导者;内阁控制下院等) 结合教材【历史纵横】有关提供的材料,让学生了解现代英国宪政特点。让学生明确与历史 上相比,下院在权力上有哪些变化?知道英国宪政的演变过程。 3.代议制度的发展 在讲解以君主立宪制为特征的英国代议制度的确立和发展时,一个方面指出他为英国资本主义 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另一方面指出政治上不同政党通过议会斗争是此过程中英国政治的主 要特点。也由此明确这一特点给英国带来的是议会各党派在代议制下通过协商和妥协来完成,避 免了不必要的暴力和内战。 民主化趋势时,教师应该首先让学生明确“代议制”的概念:代议制由选举产生的代表民意的 机关来行使国家权力的制度。代议制是资产阶级取得革命胜利、夺取政权之后正式确立起来的。 它的基本特征是:由通过普选产生的议员组成议会,形式上代表民意行使国家权力;议会议决事 项均由议员共同讨论并经多数通过;议会享有立法权、财政权和行政监督权。代议制是一种间接 民主形式,选举制是它的基础。选举人的资格,选区的划分,提出候选人的方法,投票和选票计 算的方式等,是衡量代议制是否符合民主原则的重要因素。 代议制下在选举制度方面英国在其历史上不断进行改革,其中最重要的是1832年的议会改革。 真正的价值并不在人生的舞台上,而在我们扮演的角色中。 86 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英国工商业资产阶级不断壮大,资产阶级掀起了议会改革运动。1832 年的 第一次议会选举制度改革,降低了候选人和选民的财产资格要求,使富有的农民和城镇工商业者 获得选举权;同时取消了一些人口很少的选区,增加了一些新兴的工业区为选区。新兴工业城市 的资产阶级代表首次获得进入议会的权利。英国工商业资产阶级不断增强了在议会中的地位,保 证了英国资本主义更加迅速的发展。 4.英国代议制度的特点与作用 现代英国君主立宪制度是君主制、贵族制与民主制三者融为一体的混合体。主要特点是什么 哪?(君主保留,议会掌权)代议制度下主要的政体形式是什么?(君主立宪制度,以议会内阁 制为核心)具体的政治运作模式是什么?(政府掌握实权,国王统而不治,虽是国家元首,但只 是象征,没有实权)最后问学生:英国国王在英国主要起到什么作用?(对外交往代表英国;成 为民族团结的纽带和国家统一的象征;维系英联邦。) 【课后研讨】 我国当代文章大家余秋雨 2001 年在其文章《扼守秋天》中写道:“前些天在法国经常想起伏 尔泰,记得他在《哲学通信》中高度赞扬英国的宽容、自由、和平、轻松,而当时在法国,宗教 迫害太多。但是在我看来,伏尔泰在这里遇到了一个深刻的悖论:正是法国的不自由呼唤出了一 个自由斗士的他,他赞美英国却很难长住英国,因为正是他所赞美的那些内容,决定了这样的地 方不需要像他这样峻厉的思想批判家。英国也许因为温和渐进,容易被人批评为不深刻。但是, 社会发展该做的事人家都做了,该跨的坎人家都跨了,该具备的观念也一一具备了,你还能说什 么呢?”你怎样看待这一评论。 思路:余秋雨对于英国历史该跨的历史门槛他们都跨了,该做的事他们都做了的评价还欠全面。 对英国的评价问题不单是个革命彻底不彻底的问题,而是一个如何去看待君主立宪制度的问题。 首先要看英国人为什么要实行君主立宪制,实行了君主立宪制使英国得到了哪些历史的与现实的 效益。 【本课小结】 1688 年英国经过“光荣革命”建立君主立宪政体。1689 年通过《权利法案》以明确的条文 限制国王的权力,约束国王的行为,逐渐形成了政党政治为基础的议会责任内阁制。议会是立法 机关,内阁由议会产生,而且必须对议会负责。“内阁制度”的确立是英国议会君主制正式形成 的重要标志。以君主立宪制为特征的英国代议制度的确立和发展,为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 有力的保障。 真正的价值并不在人生的舞台上,而在我们扮演的角色中。 87 第 2 课 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 【教学目标】 目 标 内 容 知识与能力 过程 与方法 情感态度价 值观识记 理解 运用 “分权 与制衡” 1787年宪法的 主要内容;联邦政 府的权力结构; 1787年宪法的原则 通过学习美国 1787 年宪法的 主要内容和联 邦制的权力结 构,通过对美 国总统制与英 国君主立宪制 的 异 同 的 综 合、比较、归 纳、概括等认 知活动,培养 历史思维和解 决 问 题 的 能 力。 理解联邦宪法 怎样体现的三 权分立、制约 与平衡的精 神,探讨其在 人类历史进程 中的作用及其 影响,善于从 不同的角度发 现问题,积极 探索解决问题 的方法。 论从史出 问题探究 历史比较 概括阐释 通过对美国 1787年宪法 的主要内容 和联邦制的 权力结构积 极性和局限 性的认识, 学会运用科 学的理论和 方法认识历 史和现实问 题,逐步形 成科学的世 界观和历史 观。 第一部较完整 的资产阶级宪 法 1787 年宪法的意 义;联邦制国家的 建立;1787 年宪法 的局限性 【教材结构及重点难点】 一、“分权与制衡” 1.1787 年宪法的主要内容;2.联邦政府的权力结构;3.1787 年宪法的原则。 二、第一部较完整的资产阶级宪法 1.1787 年宪法的意义;2.联邦制国家的建立;3.1787 年宪法的局限性。 重点:1787 年宪法、联邦制的权力结构、总统和联邦制 难点:比较美国总统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 【教学方法】 本节课内容由于所讲内容具有概念性较强特点,主要采用概要讲述法和问题比较的方式进行。 在教学中应该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的学习过程、学会课堂上主动学习、从比较中主动探究问题, 获取知识。从而使学生掌握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养成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具备对所学习内容 进行较为全面的比较、概括和阐释的能力。采用概要讲述法和问题比较方式进行教学,既符合学 生认知的水平,也符合学生的心理发展特征,更有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导入新课】 美国是一个没有多长历史的国家,这样的历史状况对于这个一个国家来讲既有利于它不受陈 规旧律的束缚,又有利于它具有开拓进取的精神。美国是一个追求自由、平等的国度,美国在建 国之初就在北美建立了崭新的国家体制,用《独立宣言》和《1787 年宪法》的形式实践了自由、 平等的思想和三权分立的理念。尤其是开创了权力制约与平衡的政治制度。这种制度是在怎样的 条件下产生的呢?又是怎样具体实践的呢?由此导入新课。 【讲述内容】 一、“分权与制衡” 1.1787 年宪法的主要内容 在进行本课教学时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回忆初中所学的关于北美独立战争的背景和经过, 结合教材,明确美国联邦宪法制定时的背景。 1776 年北美殖民地宣布独立时,结成的是松散的州际联盟,这种联盟在战争时期可以联合 13 块殖民地的人民共同起来反抗英国的殖民统治,但战争结束后,弊端很快显露出来:经济上,无 权实行统一的保护关税政策,政治上,无法形成强有力的中央政府来稳定统治秩序,调整原有的 真正的价值并不在人生的舞台上,而在我们扮演的角色中。 88 统治秩序,建立强有力的中央政府成为当务之急。 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进入第二个问题:如何在一个大国里既能把 13 个州紧密地统一起来, 又能确保在原有的统治秩序下建立一个强有力的政府?在这个问题下,教师既可以组织学生利用 已有的知识和手中的资料展开讨论,让学生了解 1787 年宪法制定前美国国内充斥的矛盾:大州和 小州的矛盾、南方州和北方州的矛盾等等。1787 年 5 月,美国各州代表云集费城,召开制宪会议。 经过激烈论争,代表不同利益的各州、代表最终达成妥协,通过了延续至今的美国宪法。习惯上 称美国 1787 年宪法。 对 1787 年宪法的主要内容作一个简要介绍。1787 年宪法规定实行联邦制,采用行政、立法、 司法三权分立,相互制衡的原则,肯定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政体。这部宪法由序言和 7 条正文组成。 第 1 条包括 10 节,规定美国国会的组成及其职权。第 2 条包括 4 节,规定总统的职权和产生办法。 第 3 条包括 3 节,规定美国联邦法院的组成及其职权。第 4 条包括 4 节,主要内容是规定各州的 权利。第 5 条主要是规定宪法修正案提出和通过的程序。第 6 条主要是规定联邦宪法和根据宪法 制定的法律为全国最高法律,各州法官均必须遵守。第 7 条规定宪法经 9 个州批准后生效。根据 这部宪法,美国成为一个拥有统一的中央政权的联邦,以代替过去松散的邦联。虽然各州仍保有 相当广泛的自主权,但新宪法使联邦政府的权力大为加强。然后让学生简要概述出 1787 年宪法的 主要内容,培养学生分析、概括和阐释的能力。 2.联邦政府的权力结构 按照权力的分立与制衡的原则。美国联邦政府分为行政、立法和司法三个相对独立的部门。 议会时美国最高的立法机关,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参议员由各州选民直接选,每州 2 人, 实行各州代表权平等原则。现有议员 100 名。当选参议员任期 6 年,每 2 年改选 1/3,可连选连 任。这一规定体现了什么?(体现“州权平等”的原则)众议员数按各州人口比例分配,由直接 选举产生,每州至少 1 名,人数固定为 435 名,任期 2 年,可连选连任。两院议员长期连任现象 极为普遍。议员不得兼任其他政府职务。美国国会行使立法权。议案一般经过提出、委员会审议、 全院大会审议等程序。一院通过后,送交另一院,依次经过同样的程序。法案经两院通过后交总 统签署;若总统不否决,或虽否决但经两院 2/3 议员重新通过,即正式成为法律。国会还拥有宪 法所规定的其他权力,如对外宣战权、修改宪法权等。参众两院各自还拥有特殊权力。如总统与 外国缔结的条约及总统任命的高级官员须经参议院“咨询和同意”;参议院还有权审判弹劾案,有 权在特殊条件下复选副总统;众议院有权提出财政案和弹劾案,有权在特殊条件下复选总统。国 会立法活动常受院外活动集团的影响。国会两院在各自议长主持下工作。众议院议长由全院大会 选举产生,副总统是参议院的当然议长。两院均设有许多委员会,还设有由两院议员共同组成的 联席委员会,国会工作大多在各委员会中进行。但规定在职的联邦政府官员不得成为国会议院。 美国宪法规定,总统行使行政权。总统由间接选举产生,每 4 年举行 1 次。总统任期 4 年。 连任次数最初并无规定,后 1951 年生效的第 22 条宪法修正案规定,任何人不得连任总统之职 2 届以上。总统有权处理国家事务和联邦政府的各项工作,一切行政机构都向总统负责,受总统领 导和监督;总统不对国会负责。美国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是美武装部队总司令。《美利坚合众 国宪法》规定,当选总统必须是出生在美国,年满 35 岁,并居住美国 14 年以上的公民。宣战权 虽属国会,但总统往往越过国会不宣而战;有权宣布紧急状态,但应事先通知国会,紧急状态应 在 6 个月后自行终止,但总统仍可以重新宣布进入紧急状态。总统负责处理对外关系,有权与外 国签订行政协定;经参议院同意,有权同外国缔结条约,任命驻外使节。总统有权否决国会通过 的法案,除非两院各有 2/3 的多数推翻总统的否决;总统经参议院认可,有权任命联邦法官;享 有赦免权(弹劾案和触犯州法律者除外)。总统虽保持强有力的联邦行政权,但也受到国会和联邦 最高法院一定程度的制约。 美国联邦法院系统的最高司法机关。最初由首席法官 1 人和法官 5 人组成,1869 年根据国会 法令规定由首席法官 1 人和法官 8 人组成。法官均由总统征得参议院同意后任命,只要忠于职守, 可终身任职,非经国会弹劾不得免职。但年满 70 岁、任职满 10 年或年满 65 岁、任职满 15 年者, 可自动提出退休。美国宪法规定,联邦最高法院对涉及大使、其他使节和领事以及一州为诉讼一 方的案件有初审权;对州最高法院或联邦上诉法院审理的案件,有权就法律问题进行复审;有权 颁发调审令,调审下级联邦法院或法院审理的案件。联邦最高法院还拥有司法审查权,审查联邦 或州的立法或行政行为是否违宪。不论是初审案件,还是复审案件,都是终审判决。后来联邦法 真正的价值并不在人生的舞台上,而在我们扮演的角色中。 89 院逐渐拥有解释一切法律及条约的权力。 在讲述上述内容时最好把三个权力机构的内容逐条列出,用投影仪或屏幕打出来让学生在了 解有关内容之后,比较一下都是国家元首的美国总统和英国女王有何不同?英国的议会和美国的 议会有何不同?从而进一步美国总统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这一难点。借此培养学生分析、 归纳、概括和阐释问题的能力。 在学生概括后,可把美国总统和英国女王的不同概括为以下内容: 美国总统是实际上的国家元首,统管所有地区、指挥全部军事力量,即掌握国家的行政大权; 英国女王是名义上的国家元首,处在“统而不治”的状态,内阁承担实际行政职责。 英国议会和美国议会的不同概括为以下内容: 英国议会: 从结构上看:由英王、上议院、下议院三部分组成。 从职权上看:英国上议院有两种职权:立法权和司法权;英国下议院的职权主要有三种:立法 权、财政权和监督权。 从内部组织上看:上院设议长一人,由大法官兼任;下院设四种组织机构:领导机构、工作机 构、议会党团和服务性的行政机构。下院由组成内阁的本党议员构成 美国议会: 从结构看:由参议院和众议院两院组成。 从职权上看:美国国会两院地位是平等的,两院平等行使立法权:两院共有的权力主要有:立 法权、财政权、调查权和弹劾权。参议院有批准条约权、对总统任命的高级官员的批准权。众议 院有财政案、弹劾案的提案权,以及当总统候选人没有任何一位获得绝大多数票时,在得票最多 的 3 位候选人中投票选举 1 人为总统的权力。 美国总统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 美国总统制的特点是总统由间接选举产生,掌握行政权。总统有权处理国家事务和联邦政府的 各项工作,一切行政机构都向总统负责,受总统领导和监督;总统不对国会负责。美国国家元首 和政府首脑,是美武装部队总司令。总统负责处理对外关系,有权与外国签订行政协定;经参议 院同意,有权同外国缔结条约,任命驻外使节。总统有权否决国会通过的法案,除非两院各有 2 /3 的多数推翻总统的否决;总统经参议院认可,有权任命联邦法官;享有赦免权(弹劾案和触犯 州法律者除外)。总统虽保持强有力的联邦行政权,但也受到国会和联邦最高法院一定程度的制约。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是:以议会内阁制为核心;责任内阁制为在下院大选中获胜的多数党领 袖首相负责组成,责任内阁制对议会和首相负责;首相是国家政治生活的最高决策者和领导者; 内阁控制下院等。内阁掌握实权,国王统而不治,虽是国家元首,但只是象征,没有实权只在对 外交往代表英国,成为民族团结的纽带和国家统一的象征,起到维系英联邦的作用。 3.1787 年宪法的原则 《1787 年宪法》把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主张付诸实践。宪法规定,美国政府由立法、行 政和司法三个平等独立的部门组成,各部门有其自己的职权范围,彼此没有从属关系,但又必须 互相依存、互相制约,赋予一个部门的权力由其他两个部门加以制约,以此防止滥用权力。 提问:美国三权分立体现的原则是什么?其核心是什么?美国三权分立体现的原则是权力的 制约与平衡;它的核心是防止权力的过度集中导致集权。让学生阅读课本后,举例加以说明。(如 联邦法院如果认为总统和国会违宪,可宣布无效;国会可以 2/3 的多数推翻总统的否决;众议院 可以对政府高官提出弹劾等等) 对权力的范围和运行做出规定是美国宪法的一个核心内容。1787 年宪法确立的分权原则经历 了一次又一次的改革,已经同建国时期“国父”们的理想相去甚远了。然而,权力的分立与制衡 仍就是美国宪法的典型特征、美国政治所固守的权力模式。事实上,这一设计存在着许多弊端, 邓小平同志曾对美国的三权分立体制做过一针见血的批评:“三权分立使美国实际上有三个政府”, “对内自己也打架,造成了麻烦。” 二、第一部较完整的资产阶级宪法 1.1787 年宪法的意义 这一宪法是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成文宪法,奠定了美国政治制度的法律基础, 为后采欧美各国资产阶级革命和政权建设提供了蓝本。宪法所确立的资产阶级民主原则和共和政 真正的价值并不在人生的舞台上,而在我们扮演的角色中。 90 体,在当时世界上封建专制制度占统治地位的历史条件下,具有重要意义,代表着历史发展的趋 势。宪法不仅以民主为形式,以法律为手段,巩固了资产阶级的统治保障了资产阶级的政治和经 济利益,促进了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三权分立与人民的权利自由等制度和原则也对欧洲、亚洲 及拉丁美洲的宪法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都有重要的影响。 2.联邦制国家的建立 1787 年宪法使美国建立起联邦制的国家。 联邦制的最大特点是什么?(分权)。联邦与各州之间的关系是如何处理的?(让学生概括指 出,借此培养学生的概括、归纳和阐释问题的能力。)联邦的法律各州不得违反,各州可以自己 的法律;联邦行使国家的主要权力,各邦享有一定的自治权。 这一制度起到的主要作用是什么?(让学生概括指出,借此培养学生的概括、归纳和阐释问题 的能力)既避免联邦制的松散,又防止中央权力的过分集中;既有利于国家统一,又有利于各州 的自治,有助于地方积极性的调动和创造性的发挥。 主权由联邦和各州分享。这既尊重了美国各州长期以来就拥有独立的行使各种权力的传统,又适 应了当进美国急需扩大中央权力的要求。1787年宪法进一步巩固了美国独立战争的成果,使美国由此 形成了总统制、联邦制和共和制混合的制度。共和制度是根基,总统制和联邦制受制于共和制。 3.1787 年宪法的局限性 可以让学生阅读下列材料 总统和议员由人民选举产生,各州选举人应具该州众议员之选举人所需之资格。…众议院议员 人数及直接税额应按合众国所辖各州人口之多寡,分配于各州,此项人口数目包括所有公民及五 分之三非公民,并包括须服役数年之人。但未被课税之印第安人不算。 提问:1787 年美国宪法局限性表现在哪里? 不承认黑人和印第安人具有同白人同等的选举权利,打上了种族歧视的烙印,具有一定的局 限性。 另外 1787 年宪法当初颁布时只字没提人民的民主权利,没提废除黑人奴隶制度,只是在 10 年之后的补充条款中规定了人民的某些权利。1787 年宪法将黑人奴隶、印第安人、妇女等美国公 民中的大部分排斥在民主之外,这暴露了 1787 年宪法的局限性。黑人选举权的取得同黑人奴隶的 斗争联系在一起;性别岐视的取消同女权运动联系在一起,废除黑人奴隶制度,也只是在第二次 资产阶级革命----美国内战后才得以废除的。但种族岐视问题至今一直是美国社会的痼疾。 【课后研讨】 在现代资产阶级的政治制度中,英国建立的君主立宪制和美国建立的民主共和制是两种比较 典型的政治制度。英国的内阁紧密结合,因为建立在英国制度的议会政治和英国政党结构之上。 美国总统只把内阁用作商议和咨询机构,内阁从未起过一个集体决策机构的作用。 课下收集有关英国的君主立宪制和美国的民主共和制的相关资料,谈一谈你认为英国的责任 内阁制和美国的内阁制有何差异? 思路:考察学生收集和分析资料的能力。建议提前让学生收集相关资料,然后讨论。 【本课小结】 1787 年美国宪法确立了三权分立的资产阶级联邦共和国。总统是国家元首、政府首脑,拥有 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行政大权。国会行使立法权。最高法院享有司法权。1787 年宪法是世 界上第一部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成文宪法,奠定了美国政治制度的法律基础,为后采欧美各国资 产阶级革命和政权建设提供了蓝本。宪法所确立的资产阶级民主原则和共和政体,在当时世界上 封建专制制度占统治地位的历史条件下,具有重要意义,代表着历史发展的趋势。宪法体现的三 权分立与人民的权利自由等制度和原则,也对欧洲、亚洲及拉丁美洲的宪法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真正的价值并不在人生的舞台上,而在我们扮演的角色中。 91 第 3 课 资产阶级代议制在欧洲大陆的发展 【教学目标】 目 标 内 容 知识与能力 过程 与方法 情感态度价 值观识记 理解 运用 艰难的法兰西 共和之路 帝制与共和国 的反复;法兰西第 三共和国的建立;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 宪法的内容和意义 通过学习法兰 西第三共和国 宪法和《德意 志帝国宪法》 的主要内容, 分析、综合、 比较、归纳、 概括德意志帝 国君主立宪制 与法国共和制 的异同,培养 历史思维和解 决 问 题 的 能 力。 通过探究法国 共和制度和德 国君主立宪制 形成过程,了 解法律制度在 人类社会发展 过程中的重要 的作用和影 响,善于从不 同的角度发现 问题,积极探 索问题、思考 问题。 论从史出 问题探究 历史比较 概括阐释 通过了解资 产阶级代议 制在欧洲大 陆德国和法 国的形成过 程,认识任 何新的制度 都有其产生 艰难曲折的 过程,学会 运用科学的 理论和方法 认识历史和 现实问题。 德意志帝国的 君主立宪制 德意志帝国的 建立;《德意志帝 国宪法》;德国君 主立宪制的影响 【教材结构及重点难点】 一、艰难的法兰西共和之路 1.帝制与共和国的反复 2.法兰西第三共和国的建立 3.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的内容和意义 二、德意志帝国的君主立宪制 1.德意志帝国的建立 2.《德意志帝国宪法》 3.德国君主立宪制的影响 重点: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德意志帝国宪法》 难点:比较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与法国共和制的异同 【教学方法】 本节课应以学生已掌握的历史事实作为在课堂中教学的线索主要依托,主要以谈话讲述法和 历史史实的比较法进行讲授。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史实比较出现了错误,教师如果只是简单地 将错误加以纠正并给出正确答案,那么这将使教学又走回到传统讲述式的老路上去,且导致学生 在解决问题时养成对教师的依赖性。教师要注意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借此培养学生独立思 考的学习习惯,尝试让学生对所学知识习内容进行较为全面的比较、概括和阐释。努力做到论从 史出、史论结合,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比较和历史思维能力。 【导入新课】 罗马衰败后,日尔曼人开始入侵高卢地区。5 世纪末法兰克人占领了现今法国的北部地区,到 6世纪时法兰克人成为高卢的盟主,8世纪时大权落入统治了大部分的西欧地区的查理大帝手中。 公元 800 年,查理曼大帝把法兰克王国发展到鼎盛,成为查理曼大帝国。公元 843 年查理大帝去 世,查理曼帝国随即分崩离析,在瓜分各种遗产的过程中,形成了东、西两个王国。这两个王国 真正的价值并不在人生的舞台上,而在我们扮演的角色中。 92 的政治分界线大致就与德语和法语之间的语言界限相当。讲法语的西法兰克王国后来演变成今天 的法国,而讲德语的东法兰克王国后来演变成今天的德国。这就是法国和德国历史的由来。通过 回顾法国和德国历史的由来,导入本课内容。 【讲述内容】 一、艰难的法兰西共和之路 1.帝制与共和国的反复 同学们在初中经过历史学习,对轰轰烈烈的法国大革命及拿破仑几乎控制整个欧洲的历史一 定有着较为深刻的印象,期间所建立起来的法兰西第一共和国,法兰西第一帝国也一定有所了解。 但对法兰西第一帝国灭亡后,法兰西政体的演变过程却了解的不是这么系统。因此在本节课的学 习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系统掌握法国共和政体建立的过程,让同学们形成一条清晰的法国政 体演变的线索,即:君主制(大革命前)——君主立宪制(1791 年)——第一共和国(1792 年) ——第一帝国(1804 年)——波旁王朝复辟(1815 年)——七月王朝(1830 年)——第二共和国 (1848 年)——第二帝国(1852 年)——第三共和国(1870 年)。简单介绍有关史实,使学生对 法国这段历史的基本线索的有所了解,使学生认识法国走向共和到共和制度最终确立的这一过程 的漫长与反复,从而使大部分同学能够认识到历史发展的复杂性和曲折性。 通过教材【历史纵横】的内容,让学生了解法兰西第二帝国的历史。指出 1852 年,拿破仑的 侄子路易·波拿巴取消共和,加冕称帝,建立了法兰西第二帝国。然而,1870 年的普法战争刚一 开始,路易·波拿巴就连同十万法军成了普军的俘虏,法兰西第二帝国覆亡。随后法兰西第三共 和国建立,新的国民会议产生。 2.法兰西第三共和国的建立 首先让学生明确法兰西第三共和国虽然建立起来了,但最终确立共和国之路却经历了一个激烈 的斗争的过程。斗争的实质是什么?(帝制和共和制的斗争)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政体最终确立的 标志是什么? 1875 年,法国国民议会终于通过了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确立法国为总统制共和国。法国 的资本主义共和制政体在经历了艰难的历程之后终于建立了起来。 3.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的内容和意义 法国总统是怎样行使权力,又是怎样与议会分权的?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规定行政权归于 总统,法国的总统具有哪些特点?(让学生概括指出,借此培养学生的概括、归纳和阐释问题的 能力)特点是国家元首和军队最高统帅;由参众两院选出,任期 7 年可连任;可任命部长和一切 军政要员;有缔结条约权和赦免权;有解散众议院的权力,但必须得到参议院同意。 法国的两院制具有哪些特点?(让学生概括指出,借此培养学生的概括、归纳和阐释问题的 能力)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规定立法权属于参众两院组成的两院制议会。众议院也叫国民议会。 从理论上讲,两院的权力与地位是平等的,但在事实上,国民议会的权力大于参议院,地位优于 参议院。法国实行两院制以后,众议议员由普选产生,参议院议员由间接选举产生,由于经普选 产生的众议院比由间接选举产生的参议院更具代表性,所以法国宪法规定,国民议会是全国人民 的代表,参议院是地方市镇的代表。既然主权属于人民,那么由人民直接普选产生的众议院理应比 参议院具有更大的权力。但众议院提出并通过的法案,要受到总统和参议院的控制。 对于法国 1875 年宪法,则要通过分析它的内容理解现在法国总统制和议会制的特点。在了解 了法国总统制和议会制的基础上,可以让同学们讨论比较美国总统制与法国总统制的不同,美国 和法国议会制的不同,通过比较使学生能对美、法两国的总统制和议会制有更深刻的了解。 关于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历史意义。可让让学生阅读教材概括指出,借此培养学生的概括、 归纳和阐释问题的能力。共和派把众议院、参议院、内阁和总统等关键职位掌握在自己手中,资 产阶级掌握掌权,以共和制为政体形式的统治得以最终确立;它为工业资产阶级提供了分享政权 的机会,促进了法国工业资本的发展。由此可见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实质是什么?(工业资产 真正的价值并不在人生的舞台上,而在我们扮演的角色中。 93 阶级最终掌握政权) 二、德意志帝国的君主立宪制 1.德意志帝国的建立 可先向学生介绍德意志一词和历史由来,扩展学生的知识,激发学生的兴趣。“德意志”一 词来源于古德语“diot”一词,意为“人民”,最早史见于公元 8 世纪,是指生活在法兰克王国 东部的日尔曼部落所讲的方言。公元 800 年,法兰克王国在查理大帝统治时期达到鼎盛,成为查 理曼大帝国。大帝国中有许多讲德语的日尔曼部落,这些日尔曼部落人所讲的方言被称为“德意 志”。公元 814 年查理大帝去世,查理曼帝国随即分崩离析,在瓜分各种遗产的过程中,形成了 东、西两个王国。这两个王国的政治分界线大致就与德语和法语之间的语言界限相当。讲法语的 西法兰克王国后来演变成今天的法国,而讲德语的东法兰克王国的居民在此后的长期生活中也逐 渐产生了一种“同属一国”的感觉,这时,“德意志”一词也就从一种语言的代名词发展为代指 讲这一语言的人。当这些讲“德意志”语的部落后来建立了自己的王国时,他们不但用“德意志” 来称呼自己的语言和人民,还用它来命名自己的国家。 接着向学生讲授德意志帝国的建立的背景及建立经过。19 世纪初的德意志仍然是一个政局四 分五裂的国家,严重阻碍着德意志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普鲁士王国首相(1862~1890),德意 志帝国宰相(1871~1890)。执政期间采取“铁血政策”,故又有铁血宰相之称。通过 1864 年普鲁 士和奥地利联合对丹麦战争,1866 年的普奥战争以及 1970 年的普法战争完成统一。1870 年 9 月 1 日,双方在色当决战,法国战败。不久,南方诸邦同北德意志同盟合并。1871 年初,普鲁士国王 威廉一世在法国的凡尔赛宫正式即位为德意志帝国皇帝,德国统一终于完成。1871 年,德意志帝 国成立,4月,德意志帝国宪法颁布,德国君主立宪制政体确立。 2.《德意志帝国宪法》 1871 年 4 月 16 日,新选出来的帝国国会批准了俾斯麦领导下制定的以 1867 年《北德意志联 邦宪法》为蓝本的《德意志帝国宪法》。这是一部反映荣克贵族与资产阶级共同意志,混杂着封 建因素的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俗称的《俾斯麦宪法》。《德意志帝国宪法》具体特点有哪些呢? (1)规定德国是一个联邦制国家,由 22 个邦和自由城市组成。帝国中央拥有极大权力,各邦 地位很不平等。事实上,德意志各邦已成为联邦政府的地方自治单位,失去了其原有的独立性。 上述规定,肯定了德国统一的事实,有利于促进资本主义的发展。 (2)帝国政权组织形式是君主立宪制,德国君主立宪制有哪些特点哪?(可让让学生阅读教 材概括指出,借此培养学生的概括、归纳和阐释问题的能力。)由普鲁士在帝国中占统治地位, 掌握帝国最高行政权;宪法赋予皇帝和宰相以极大权力。皇帝和宰相都有哪些权力?皇帝是国家 元首,是最高行政首脑和武装部队总司令;宰相是内阁的首脑,由皇帝任命和免除,只对皇帝负 责,不对议会负责。 (3)宪法规定帝国立法权由联邦参议会(上院)和帝国议会(下院)两院制议会行使。联邦 参议会(上院)是最高权力机构,议长有帝国宰相担任,代表不经选举,有各邦君主和自由市任 命的代表组成;有通过法律的权力。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的帝国议会完全处于从属地位。帝国议 会(下院)权力则较小,虽具有立法权,但通过的任何法案都必须经上院和皇帝批准才有效。部 队任何行政具有监督权。这一规定说明了什么?(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德国资产阶级在统一后 的国家机构中,只获得很小一部分权力。) 3.德国君主立宪制的影响 从统一后的《德意志帝国宪法》所体现德国的政体来看是一种什么制度?(1871 年德意志帝 国宪法建立了联邦制的君主立宪的代议制度)。 这一制度具有什么主要特点?可让学生在学习《德意志帝国宪法》后自己概括指出,借此 培养学生的概括、归纳和阐释问题的能力。 主要特点:第一,名义上实行君主立宪制度,实质上是君主专政;第二,名义上实行联邦 真正的价值并不在人生的舞台上,而在我们扮演的角色中。 94 制,实质上普鲁士具有霸主地位。第三,宰相的职位在整个帝国机构中处于中轴地位。但皇权是 至上的;皇帝和首相真正掌握国家的最高权力;第四,宪法对公民权利只字未提,联邦参议会(上 院)是最高权力机构,议长有帝国宰相担任,代表不经选举,有各邦君主和自由市任命的代表组 成;有通过法律的权力。帝国议会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完全处于从属地位。德意志政治制度是 一种不完整的和不彻底的代议制。 因此,1871 年德意志帝国宪法,虽然规定帝国实行君主立宪制,但皇帝和首相真正掌握国 家的最高权力,体现了浓厚的专制主义色彩,国会只是点缀。劳动大众和资产阶级并未获得多少 实际的政治权利;容克地主阶级的政治经济利益都没有受到根本触动,普鲁士的旧制度、尤其是 军国主义传统被保留下来。这都阻碍了资产阶级民主改革的完成。德意志帝国的统治保留了普鲁 士的军国主义传统和专制主义传统,甚至加强了普鲁士王国的军国主义色彩;强大的军事力量和 高明的军事指挥在德意志统一中的突出作用,促使军国主义在德意志帝国社会中的影响日益深远, 军人的地位至高无上,将军的地位高于政治家;德意志帝国对军人、对军队、对战争的崇拜,使 德意志帝国成了欧洲最富有侵略性的国家,成为后来一战爆发的重要因素之一。以上是 1871 年德 意志帝国宪法的局限性。但国家的统一和具有资产阶级性质的帝制国家的建立毕竟具有重大的现 实意义,它使帝国终于进入资本主义的门槛,使德国的资本主义工业迅速发展起来,到 19 世纪末 跻身到世界强国行列。 最后以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和德意志帝国宪法的主要内容为依据,比较《德意志帝国宪法》 君主立宪制与法国共和制的异同。 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政体:第一:德国名义上实行君主立宪制度,实质上是君主专政;君 主不经选举,实际上仍拥有许多权力,如最高行政权、军事统帅权、对外决策权等;第二,宰相 的职位虽然巨大,但皇权是至上的;皇帝和首相真正掌握国家的最高权力;第三,宪法对公民权 利只字未提,议会虽具有立法权,但必须经过联邦议会和皇帝的批准。联邦参议会(上院)是最 高权力机构,议长有帝国宰相担任,代表不经选举,有各邦君主和自由市任命的代表组成;有通 过法律的权力。帝国议会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完全处于从属地位。德意志政治制度是一种不完 整的和不彻底的代议制。 法国共和制又称民主共和制:第一,是国家元首和军队最高统帅;国家元首要经过选举产生, 并不得终身任职,由参众两院选出,任期 7 年可连任;可任命部长和一切军政要员;有缔结条约 权和赦免权;有解散众议院的权力,但必须得到参议院同意。第二,总统有解散众议院的权力, 但必须得到参议院同意。第三,立法权属于参众两院组成的两院制议会。众议权力大于参议院, 地位优于参议院。众议议员由普选产生,参议院议员由间接选举产生,由于经的众议院有普选产 生,参议院由间接选举产生但众议院提出并通过的法案,要受到总统和参议院的控制。议会的主 要职能是制定法律和监督政府。为此,宪法赋予议会两院重大的、传统的职权,包括立法权、财政 权和监督权等多种权力。 【课后研讨】 关于对西方资产阶级代议制的评价问题。有人认为:资产阶级代议制度在西方政治发展中的作 用,要做出恰如其分的评价,既注意资产阶级代议制度对封建制度而言显现的民主性,对资本主 义发展的推动作用,也要充分了解它的历史局限性。从人类历史的发展方向和终极目的而言,它 既不是完美的,也不是理想的制度。 思路:评价一个事件要注意从它的两面性来看,要以史实为依据进行评价。学会从历史的角度 来看待不同政治制度的产生、发展及其历史影响。此外,也可以自己选择其它角度来考察。但要 求持之有据,言之有理。 【本课小结】 法国经过反复斗争,1875 年,经过激烈的斗争,国民议会通过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确立 法国为总统制共和国。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的颁布标志着法国资本主义共和政体的最终建立。1871 年德意志实现统一,1871 年的德意志帝国宪法,虽然规定帝国实行君主立宪制,但体现了浓厚的 专制主义色彩,德意志帝国的统治保留了普鲁士的军国主义传统和专制主义传统,使德意志帝国 成了欧洲最富有侵略性的国家,成为后来一战爆发的重要因素之一。但具有资产阶级性质的帝制 国家的建立也使帝国终于踏入了资本主义的门槛,使德国的资本主义工业迅速发展起来,到 19 世 纪末跻身到世界强国行列。 真正的价值并不在人生的舞台上,而在我们扮演的角色中。 95 第八单元 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第 1 课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教学目标】 目 标 内 容 知识与能力 过程 与方法 情感态度价 值观识记 理解 运用 空想社会主义 与工人的觉醒 空 想 社 会 主 义;三大工人运动 简述《共产党 宣言》的主要 内容,认识马 克思主义产生 的重大意义, 了解巴黎公社 革命的主要史 实,认识其在 建立无产阶级 政权上的经验 教训,培养历 史思维和解决 问题的能力。 通过马克思主 义诞生的历史 条件的分析, 培养学生运用 辩证唯物主义 和历史唯物观 点从政治、经 济和思想文化 之间的辩证关 系对问题进行 观察和分析的 能力。 问题探究 概括阐释 独立思考 合作探讨 通过对马克 思主义产生 和巴黎公社 的学习,学 会运用科学 的理论和方 法认识历史 和 现 实 问 题,初步认 识人类社会 发展的基本 规律。 《共产党宣言》 的问世 马恩创立科学共产 主义;《共产党宣 言》的内容及意义 巴黎公社 巴黎公社成立的历 史背景;巴黎公社 的成立;巴黎公社 采取的革命措施 ; 巴黎公社的失败及 其历史意义 【教材结构及重点难点】 一、空想社会主义与工人的觉醒 1.空想社会主义 2.三大工人运动 二、《共产党宣言》的问世 1.马恩创立科学共产主义 2.《共产党宣言》的内容及意义 三、巴黎公社 1.巴黎公社成立的历史背景 2.巴黎公社的成立及采取的革命措施 3.巴黎公社的失败及其历史意义 重点: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巴黎公社的革命措施。 难点:空想社会主义和巴黎公社性质 【教学方法】 本节课理论性和史实性都较强,在讲述时应避免讲述式,多增加探讨式,同时配合提问、史 料阅读、课堂讨论等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在 历史学习过程中,从感知历史和历史知识不断积累中,不断加深对历史的理解;同时在课堂上主 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能够掌握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学会学习。 【导入新课】 18 世纪 60 年代,从英国开始的工业革命,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发展了资本主义, 对世界历史进程产生了重大影响。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无产阶级迅速壮大,工人运动兴起,社 真正的价值并不在人生的舞台上,而在我们扮演的角色中。 96 会主义思想活跃。19 世纪 40 年代,马克思主义诞生,国际工人运动蓬勃展开;第一国际建立和巴 黎公社革命,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由此导入新课。 【讲述内容】 一、空想社会主义与工人的觉醒 1.空想社会主义 对于空想社会主义的产生,可提问: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发展的影响何在?资本主义发展对 社会进步、人际关系的影响何在?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迅速发展,是马克思主义诞生的社会经 济前提。19 世纪在西欧和北美等地广泛开展的工业革命,是从工场手工业向机器大工业的飞跃, 它不仅是生产技术上的革命,而且引起了社会关系方面的深刻变化。工业革命推动生产的迅速发 展,并导致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爆发,使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日益明显地暴露出来。工业 革命的进行,贫富分化进一步加剧,使广大工人统资本家的矛盾日趋激化。为了探究解决矛盾方 法和良策,许多有识之士进行了不懈的探索。19 世纪初,傅立叶、欧文和圣西门等人为改变贫富 分化的状况继续探索,寻求和谐发展的理想道路,形成了空想社会主义。 2.三大工人运动 另一方面,工业革命使社会分裂为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两大对立阶级。工人运动随 之兴起。工业革命的初期发生的早期工人运动,一般表现为焚烧工厂、捣毁机器、殴打工厂主的 自发斗争,这时的工人尚不能把机器同使用机器剥削工人的资本主义制度区别开来。18 世纪晚期, 工人们已逐渐认识到联合起来互相支持的必要,开始组织工会,进行罢工斗争,使工人运动和工 人斗争的水平提高了一步。1831 年和 1834 年法国里昂工人两次武装起义,1836~1848 年,英国爆 发了宪章运动,1844 年德意志西里西亚爆发了纺织工人起义。在三大工人运动中,无产阶级提出 了自己独立的政治经济要求,标志着无产阶级已经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开 始显示出无产阶级的伟大历史作用,冲击了资本主义制度,为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奠定了坚实的阶 级基础。他们迫切的需要科学的理论来指导工人运动。 二、《共产党宣言》的问世 1.马恩创立科学共产主义 对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首先分析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基础、阶级基础和思想基础:工业革命 推动了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是马克思主义诞生的社会经济基础;19 世纪工人阶级队伍的壮大和 工人运动的发展,奠定了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基础;德国的古典哲学、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和英 法的空想社会主义,尤其是社会主义思想的高涨,成为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思想基础。经过分析, 得出结论:工业革命推动了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也就加速了空想社会主义在思想和实践中的发 展,马克思主义就是空想社会主义的升华和飞跃,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1847 年底。在伦敦共产主义者同盟代表大会上,马克思、恩格斯负责起草的同盟纲领----《共产党宣 言》在 1848 年 2 月发表,这是第一次对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作了较为完整系统的阐述,成为马 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 2.《共产党宣言》的内容及意义 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和《共产党宣言》的内容是要求学生重点学习的内容,教师可以先由 同学发言归纳这部分内容,再由教师着重强调,使所有同学都明确:1848 年 2 月,《共产党宣言》 的发表是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共产党宣言》第一次全面系统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 理,阐明了社会发展规律。肯定了资本主义在人类历史上的积极作用,指出了阶级斗争在推动历 史前进中的重要作用,揭示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客观规律,阐明了无产阶级是资产阶级掘 墓人的历史必然性,揭示了无产阶级用暴力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使命。 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历史意义,可以分两个层次进行学习。一方面,知道《共产党宣言》发表 标志的马克思主义诞生;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成为国际无产阶级无比锐利的思想武器,在这一 理论指导下,工人运动蓬勃兴起,对人类社会的进程产生了深远影响。使学生进一步明确:马克 真正的价值并不在人生的舞台上,而在我们扮演的角色中。 97 思主义伴随着工人运动的发展而诞生,科学地指导着国际工人运动,也在无产阶级革命的实践中 不断发展、不断完善。 三、巴黎公社 1.巴黎公社成立的历史背景 巴黎公社的成立历史背景,可结合以前讲述的法国历史,使所有同学明确:1870 年,普法战 争的失败,法国面临亡国的危急关头,巴黎人民首先起义推翻了法兰西第二帝国,这次斗争的首 要目的就是挽救民族危机,避免亡国灭种的民族灾难;资产阶级共和派取得了政权,对外推行投 降卖国政策,不惜任何代价向普军投降,缔结卖国和约,割地赔款;对内打击人民力量,企图尽 早解除国民自卫军的武装,维护资产阶级的利益和统治。法国资产阶级政府未能实现人民保家卫 国、维护民族利益的希望,激起了巴黎人民的愤怒,巴黎人民坚决地选择了武装斗争的方式,再次 掀起革命。 2.巴黎公社的成立及采取的革命措施 经过 1871 年 3 月 18 日革命,建立了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巴黎公社。经过选举自己的政 权---公社,3月 28 日,巴黎公社正式宣告成立。 对于巴黎公社的革命措施,由学生概述教师简单介绍具体的措施即可。政权建设方面,废除 旧军队、旧警察等资产阶级国家机器,建立独立的治安、立法、司法机构,建立了无产阶级专政; 人民有权监督和罢免公职人员;社会经济方面,没收逃亡资本家的工厂,努力维护劳动者的权益。 从巴黎公社的措施进行分析,可以看巴黎公社的目的和性质是什么?巴黎公社在政治上主要是打 碎旧的国家机器,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在经济上触及了资本主义私有制,具有明显的无产阶级性 质。 3.巴黎公社的失败及其历史意义 巴黎公社的失败及其意义,教师可以由学生分析讨论,使大多数同学认识到:由于敌我力量 悬殊,巴黎公社没有接管法兰西银行(缺少物质基础),势力孤单,没能反动广大农民(缺少群 众基础)最终导致巴黎公社失败;但是,巴黎公社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实践,丰富了马克思主义 学说,为后来的无产阶级斗争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教训,树立了无产阶级英勇战斗的光辉形象。 【课后研讨】 早在十六、十七世纪,资本主义兴起时,就出现了英国人莫尔的早期空想社会主义思想。 他设想了一个没有私有制的岛屿——“乌托邦”。十九世纪初,工业革命的进行,大大加速了资 本主义的发展;资本主义的飞速发展,在带来物质资料丰富的同时,加剧了贫富分化,也就促进 了新思想的萌发,带来了思想领域的突破。空想社会主义探索了工业文明的进步与贫富分化加剧 如何协调的方法与道路,圣西门主张未来的社会应实行实业制度,被公认为“工业社会”的最早 预言家;傅立叶主张和谐制度,主张阶级调和与合作,倡议组建名为“法郎吉”的协作社;英国 的欧文,在美国印第安那州筹建了“新和谐公社”,实行生产工具公有、按劳分配、共同劳动、 人人平等、民主管理等原则,但是后来瓦解了。 你怎样看待在资本主义迅速发展的时代,圣西门、傅立叶、欧文等人对解决社会问题的设想 和看法的?对资本主义你有何不同的认识和看法? 思路:由于资本家投资的目的是获得利润,不是追求平等和公正的理想社会;资本家利润的 实现加剧了贫富分化,使社会处于一个更不平等的社会现实之下。所以在这种制度下,谈平等与 公正是不现实的。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资本主义是历史发展的必然阶段,它在给人 类带来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也不可避免的具有局限性。应该克服绝对肯定和否定的倾向。 【本课小结】 18 世纪 60 年代,从英国开始的工业革命,迅速在欧美等地拓展,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生产力, 巩固和发展了资本主义,对世界历史进程产生了重大影响。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无产阶级迅速 壮大,工人运动兴起,社会主义思想活跃。19 世纪 40 年代,马克思主义诞生,国际工人运动蓬勃 真正的价值并不在人生的舞台上,而在我们扮演的角色中。 98 展开;巴黎公社革命,是无产阶级开始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具 有重要意义。 第 2 课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 【教学目标】 目 标 内 容 知识与能力 过程 与方法 情感态度价 值观识记 理解 运用 帝国主义链条 上的最薄弱环 节 俄国成为各种 矛盾的集合体;二 月革命 概述俄国十月 革命胜利的史 实,认识世界 上第一个社会 主义国家建立 的历史意义, 进一步认识重 大历史问题在 历史发展进程 中 的 基 本 脉 络。 通 过 本 课 学 习,使学生学 会从历史的角 度来看待不同 政治制度的产 生、发展及其 历史影响,理 解政治变革是 社会历史发展 多种因素共同 作用的结果, 并能对其进行 科学的评价与 解释。 问题探究 历史比较 概括阐释 情境再现 通过对俄国 十月革命胜 利及其世界 历史意义的 讲述,使学 生认识十月 革命打破了 资本主义的 一统天下, 社会主义制 度代替资本 主义制度, 是历史发展 的必然,从 而对学生进 行社会发展 规律性的教 育. “ 十 月 革 命一声炮响” 《四月提纲》;七 月事件;十月革命 的胜利;《和平法 令》《土地法令》 伟大的开端 十月革命胜利的现 实意义及世界意义 【教材结构及重点难点】 一、帝国主义链条上的最薄弱环节 1.俄国成为各种矛盾的集合体 2.二月革命 二、“十月革命一声炮响” 1.《四月提纲》 2十月革命的胜利 3.苏维埃政府的革命措施 三、伟大的开端 1.十月革命胜利的现实意义 2.十月革命胜利的世界意义 重点:俄国社会主义革命的历史条件;十月革命胜利的世界历史意义. 难点:社会主义革命为什么在俄国首先取得胜利 【教学方法】 本节课主要采用谈话讲述法进行,同时配合提问、放映录像、课堂讨论等方法,调动学生的 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应结合本课历史图片和录像资料较 多的特点,增强教学的直观性。注重探究学习,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发现问题,积极探索解决问题 的方法;养成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能对所学内容进行较为全面的比较、概括和阐释。 真正的价值并不在人生的舞台上,而在我们扮演的角色中。 99 【导入新课】 这幅列宁回到彼得格勒的图反映了什么历史时期的史 实?这幅图真实反映了 1917 年 4 月在二月革命后,俄国革命 处于关键的历史转折时期时,长期流亡在外俄国革命领袖列 宁回到彼得格勒时的情景。二月革命后,俄国将何去何从? 回到俄国的列宁为俄国革命指明了方向。那二月革命是一次 什么革命呢?二月革命后俄国出现了什么形势呢?由此导入 新课。 【讲述内容】 一、帝国主义链条上的最薄弱环节 1.俄国成为各种矛盾的集合体 20 世纪初期的俄国,充满了动荡、危机,酝酿着革命。 让学生把俄国革命前的政治、经济状况自己进行概括总结进行整理归纳,借此培养学生的 概括和阐释能力。 经济方面:1861 年农奴制改革,开始向资本主义过渡,俄国的资本主义已经有了一定的发 展,俄国仍然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落后的农奴制度仍然是广大农村的主要经济模式。经济只是 在少数的地区有了迅速的发展,因而俄国的资产阶级力量薄弱。(农业人口仍占全国人口的 80%, 工业产值也约占国民经济总产值的 42%。按人均计算,1913 年,俄国的钢产量只及美国的 1/11, 德国的 1/8,英国的 1/6,法国的 1/4,国民经济人均收入只有美国的 1/7,英国的 1/5,法国的 1/5。)〈概括为俄国的资本主义虽然有了一定的发展,但仍然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 政治方面,沙皇专制制度依靠贵族地主阶级和军队来维持自己的统治,一方面有侵略压迫 其他弱小国家和民族、争霸世界的帝国主义本性,另一方面又因实力不足而处于对西方强国的依 赖地位。俄国参加一战并未改变自己的落后局面,反而带来了极大的危机,使国内本来就十分突 出的社会经济矛盾更加激化(专制统治严重阻碍了政治、经济的发展,危机四伏)。 俄国成为各种矛盾的集合体,俄国参加一战,使社会经济矛盾更加激化垄断资产阶级同无产阶 级的矛盾,沙皇专制制度和农奴制残余同人民大众的矛盾,大俄罗斯民族同各少数民族的矛盾 专制统治严重阻碍了政治、经济的发展。俄国危机四伏,经济处于崩溃的边缘,民生活困苦 不堪,阶级矛盾尖锐激化,为俄国革命提供了历史条件。 2.二月革命 在讲述时,给学生讲清二月革命的性质,对于二月革命与十月革命的关系,学生容易产生疑 问,在教学过程中要进行重点分析讲述。 1917 年 3 月俄国爆发二月革命,这是一场自发的革命,主要目标是推翻罗曼诺夫王朝的专制 统治,属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由于俄国资产阶级力量薄弱,二月革命的胜利主要是依靠广大工 人和士兵的力量取得的;起义的工人和士兵建立了彼得格勒工人、士兵代表苏维埃,资产阶级建 立了临时政府。这样,二月革命后,俄国出现了工兵代表苏维埃和临时政府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 二、“十月革命一声炮响” 1.《四月提纲》 二月革命后,俄国将何去何从?回到俄国的列宁为俄国革命指明了方向。二月革命后俄国政治 形势的基本特点是形成了工兵代表苏维埃和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并存的局面.苏维埃得到武装工农 群众和革命士兵的支持,管理国家事务.这表明它是新生政权的萌芽.但是,在苏维埃中占多数席位 的孟什维克和社会革命党人反对社会主义革命,他们支持资产阶级成立了临时政府.临时政府是主 要政权,只是一时还没有掌握镇压工农革命的武装.针对两个政权并存的复杂情况,列宁给布尔什 维克党提出了使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过渡到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 在布尔什维克党积极推动二月革命向十月革命发展转变过程中,列宁做出了突出的贡献。1917 年 4 月,列宁发表了《论无产阶级在这次革命中的任务》,也就是著名的《四月提纲》,指出:“俄 国当前形势的特点是从革命的第一阶段向革命的第二阶段过渡”,俄国的形势需要无产阶级夺取政 权,实现社会主义革命。 真正的价值并不在人生的舞台上,而在我们扮演的角色中。 100 2.十月革命的胜利 二月革命后俄国,人民希望和平,但临时政府却继续进行帝国主义战争。1917 年 7 月 1日, 临时政府命令俄国在西南战线发起进攻,结果遭到惨败。消息传来,激起了广大人民的愤怒。17 日,在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下,彼得格勒 50 多万工人、士兵和水兵上街游行,临时政府进行镇压, 史称“七月事件”。临时政府宣布首都戒严,解除工人武装,封闭《真理报》并通缉列宁。七月 事件表明,革命和平发展的道路已被堵塞了,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宣告结束,政权完全落入临时 政府手中。讲述革命面临的新形势,布尔什维克党威信提高,许多城市的苏维埃政权转入布尔什 维克党手中,革命发动武装起义夺取政权的时机已经成熟。 对于十月革命简单讲述即可。最好运用有关录像资料增强学生历史真实感影响。1917 年 11 月 6 日午夜,布尔什维克党领导彼得格勒的武装工人、士兵发动起义,攻打冬宫,以摧枯拉朽之 势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取得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首次胜利。十月革命爆发,俄国实现了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向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转变。 最后给学生指出:从二月革命到十月革命,从性质的变化来看,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向无产 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转变;从过程来看,又不能把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截然分开,二月革命是十 月革命的开端和准备,十月革命是二月革命的发展和结果,没有二月革命的胜利就不会有十月革 命的胜利。 3.苏维埃政府的革命措施 就在攻打冬宫的战斗进行当中,召开了全俄工兵代表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列宁起草的《告 工人、士兵和农民书》,宣布临时政府已经被推翻,一切权力转归工兵代表苏维埃。又通过了《和 平法令》和《土地法令》,选举批准了新政府——人民委员会。这两个法令的目的是什么?(《和 平法令》宣布苏维埃推出帝国主义战争,赢得巩固政权的宝贵时间;《土地法令》在于消灭剥削, 巩固苏维埃政权)到 1918 年春,各地苏维埃政权相继建立,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 义国家建立了。 三、伟大的开端 1.十月革命胜利的现实意义 对于十月革命的现实意义,教师可以简略讲解。十月革命在占世界 1/6 的土地上建立了第一 个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让学生阅读课本内容,比较无产阶级政权与资本主义政权的不 同,理解二者的本质区别,也就理解了十月革命的社会主义革命的性质和劳动人民当家作主事实。 它是俄国历史上最深刻的一次社会主义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为把俄国从一个 相对落后的帝国主义国家,改造成为有广阔发展前景的社会主义工业强国创造了重要前提。 2.十月革命胜利的世界意义 对于世界意义,应明确以下几点:十月革命打破了资本主义世界一统天下的局面。它成功地讲 社会主义理论变为实践。开创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新局面。使世界进入了一个由资本主义向社 会主义过渡的新时期;它把国际无产阶级的斗争同被压迫民族的解放运动连为一体.改变了全世界 的政治经济格局,世界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和殖民地半殖民地的人民斗争,十月革命的胜利开创了 人类历史的新纪元。 【课后研讨】 在列夫·托尔斯泰的小说《安纳•••卡列尼娜》中描述了一位 19 世纪末期的俄国农奴主列文, 假设列文后来成为了十月革命后的社会一分子,他会怎样看待这次革命? 思路:联系 19 世纪末沙皇俄国经济发展的状态与沙皇俄国的社会矛盾及十月革命的性质来探 讨这一问题。 【本课小结】 一战的进行,激化了沙皇俄国国内的矛盾,形成有利于推翻沙皇俄国统治的国内环境。二月 革命的成功,显示了人民群众的伟大力量,加速了社会主义革命的到来;二月革命后列宁发表了 《四月提纲》,坚决推动革命继续发展,把二月革命推向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1917 年 11 月 6 日午夜(俄历 10 月 24 日),十月革命爆发,以摧枯拉朽之势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从此建立 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是世界现代史的开端。 真正的价值并不在人生的舞台上,而在我们扮演的角色中。 101 第 3 课 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建立 【教学目标】 目 标 内 容 知识与能力 过程 与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 观识记 理解 运用 为过渡到社会 主义奠基 巩固政权的斗争;恢 复和发展国民经济 通过对社会 主义制度建 立等史实的 分析,认识 社会主义是 中国发展的 必由之路和 中国社会主 义改造的特 点,提高学 生系统掌握 历史知识, 从中把握历 史规律的能 力。 通过了解社会 主义在政治经 济建设中的发 展历程,提高 学生对生产力 和生产关系与 经济基础和上 层建筑之间辩 证关系的理解 能力和运用这 种观点分析问 题的能力. 问题探究 概括阐释 独立思考 合作探究 通过社会主义 制度在中国建 立的史实及历 史意义认识, 培养成对国 家、民族的历 史使命感和社 会责任感及爱 国主义情感, 树立为祖国现 代化建设、人 类和平与进步 事业做贡献的 人生理想。 过渡时期总路 线和宪法的制 定 过渡时期总路线;一 五计划;宪法的制定 社会主义三大 改造的实现 国家对农业和手工业 的社会主义改造;国 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 的改造;积极性及局 限性 【教材结构及重点难点】 一、为过渡到社会主义奠基 1.巩固政权的斗争 2.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 二、过渡时期总路线和宪法的制定 1.过渡时期总路线 2.宪法的制定 三、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实现 1.国家对农业和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2.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 3.积极性及局限性 重点:巩固政权、恢复经济的措施;宪法的制定;三大改造 难点:如何理解过渡时期;三大改造的积极性及局限性 【教学方法】 本节课可以通过层层设问步步解答的方式展开教学内容。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回答问题、分 析史实出现错误时,可通过让学生采取相互“找茬”方式让自己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如果教师 简单地将错误加以纠正并给出正确答案,那么这将使教学又走回到传统讲述式的老路上去,且导 致学生在解决问题时养成对教师的依赖性。学生回答的问题有错误,让学生用正确的事实反驳他, 或老师启发他得出正确观点。通过这种方式,培养学生学会质疑和如何质疑的能力。这种方式是 让学生在不断地答问中养成良好思考和质疑的习惯。通过设问调动学生思疑的积极性,培养学生 探究学习的主动性,激发学生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发现问题,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养成独立 思考的学习习惯 真正的价值并不在人生的舞台上,而在我们扮演的角色中。 102 【导入新课】 “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今日得 宽余.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风樯动,龟蛇静,起宏图.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更立西江石 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大家知道毛泽东这首《游泳》词是在什 么时期写的吗?当时的写作背景是什么?毛泽东这首词写于一九五六年六月。 1956 年,在毛泽东的领导和推动下,中国对城镇资本主义工商业和手工业的所有制的社会主义 改造已基本实现,同时随着掀起"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农业社会主义改造也日趋完成,因此 全面实施经济建设的大计,更迫切地提到日程上来了.此时,规模宏伟的武汉长江大桥工程,正在全 面施工,根治黄河和征服长江的大型规划,也正在酝酿之中.全民搞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热情,已被 激发,波澜壮阔地掀起建设热潮的势头,已逐渐显露出来.正是在这种时代精神下,毛泽东写下了这 首词,热烈地歌颂了新中国的建设事业,鼓励中国人民迎着风浪开拓祖国建设的崭新局面.通过介 绍这首诗的写作背景,导入新课教学。 【讲述内容】 为过渡到社会主义奠基 1.巩固政权的斗争 提问: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主要任务是什么?(使中国稳步地由一个农业国发展为工业国, 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为完成这一主要任务都采取了哪些主要措施?(巩固人 民政权、恢复和发展经济和对农业、手工业及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 巩固人民政权的具体措施都有哪些?(解放全国领土;开展土地改革;抗美援朝) 全国领土基本解放的标志是什么?(西藏的和平解放)民主革命任务得以完成的标志是什 么?(土地改革)为什么?(因为它彻底废除了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剥削土地制度,摧毁了地主阶 级的封建统治势力,广大农民在经济上、政治上彻底翻了身,解放了农村的生产力。) 抗美援朝起到什么作用?(保家卫国,为新中国建设赢得了和平环境) 通过讲述抗美援朝的胜利,中朝两国人民以劣势装备打败号称世界头号强国的美帝国主义的伟大 胜利.增强学生的民族感;对黄继光、邱少云、杨根思、罗盛教等这些英雄人物的回顾,让学生感 受志愿军英勇不屈,奋不顾身,临危不惧,临难不苟的革命精神。 抗美援朝、土地改革加上镇压反革命被称为建国初期三大运动.抗美援朝战争是中国人民民主 革命反帝斗争的继续,土地改革是民主革命反封建斗争的完成,而镇压反革命使我国社会秩序得到 前所未有的安定.三大运动的胜利,使新中国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更加巩固,也为国民经济的恢复 和发展创造了条件. 2.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 新中国为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采取了哪些措施?(建立国营经济;合理调整工商业;建立农 业互助合作;工矿业民主和技术改革) 社会主义国营经济主要来源是什么?反映了什么实质?(没收官僚资本;实质是使国家掌握 经济命脉) 对工商业进行合理调整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私营工商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利用 民族工商业来为恢复国民经济服务); 对工商业进行合理调整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调整公私关系、劳资关系和产销关系) 对工商业进行合理调整的主要目的是什么?(调动私营工商业的经营积极性,促进工商业的 发展) 建立农业互助合作,工矿业民主和技术改革目的是什么?(调动农民和工人主人翁的态度, 发挥他们发展生产的积极。) 经过三年的努力,当时中国的社会发生了什么变化?(到 1952 年, 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得到 真正的价值并不在人生的舞台上,而在我们扮演的角色中。 103 巩固,国家财政经济取得了根本好转,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工农业生产达到并超过我国历史 上的最高水平.)起到什么作用?(为国家向社会主义过渡奠定了经济基础) 二、过渡时期总路线和宪法的制定 1.过渡时期总路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经过三年的经济恢复时期, 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得到巩固,国民 经济情况得到基本好转,国际形势也不断地朝着有利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方面发展.为此我国又 采取了那些经济建设的措施?(提出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开始进行有计划的经济建设;进行社会 主义改造) 根据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精神,我党提出了什么具体措施?(制定一五计划) 一五计划主要任务是什么?让学生阅读课本后,概括为一化(重工业化)三改造(对农业、 手工业及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 怎样看待“一化三改造”之间的关系?(一化三改造之间是互相联系、互相促进的,体现了 发展生产力和变革生产关系的有机的统一。)体现了什么重要特点?(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 改造并举) 随着经济建设的展开,在民主政治和法制建设方面采取的最重大的举措是什么?(制定宪法) 2.宪法的制定 l954 年 8 月,全国各地基本上召开了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产生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于 1954 年秋在北京召开.会议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制定《中华人民共 和国宪法》) 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为什么说它是一部社会主义的宪法?(它规定了国家的性质 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规定了我国的根本政治 制度是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还规定了人民的权利和义务.) 这部宪法的特点是什么?(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代表了人民的意志) 制定这部宪法的重要意义是什么?(这部宪法为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和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奠定 了基础,也为我国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提供了法律保证) 三、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实现 过渡时期是指什么时期?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是个过渡时期) 过渡时期的实质是什么?(解决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问题.)结束标志是什么?(1956 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过渡时期也就结束了) 1.国家对农业和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为什么要进行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小农经济束缚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粮食问题日益严 重.) 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方针和原则、方式和方法各是什么?(方针是"积极发展、稳步前 进".原则是"自愿互利".方式是由农业互助组到初级的农业生产合作社,再到完全社会主义集体农 民公有制的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方法是通过典型示范、逐步推进.) 到 1955 年 10 月,参加农业合作社的农户仅占农户总数的 32%,到 1956 年底,参加农业合作化 的农户已达到农户总数的96%以上.随着农业合作化的高潮,手工业合作化也逐渐形成高潮.到1956 年,参加合作社的手工业者已达到 90%以上. 2.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 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方针是什么?(国家资本主义) 主要采取什么形式?(在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过程中,国家采取了从低级向高级的国家资 本主义的多种过渡形式.低级的国家资本主义形式开始是在工业中实行加工订货、收购产品、统购 包销等.在商业中是经销代销、代购代销等多种形式.高级国家资本主义是实行公私合营.在 1954 年以前,就已经出现过个别企业实行了公私合营,从 1954 年起,发展以企业公私合营为主要内容的 社会主义改造运动,即向高级国家资本主义形式过渡.) 什么是国家资本主义?(是指资本主义经济与国营经济的联系和转化的形式.这种联系程度的 高低,以及这种联系含有社会主义因素的多少,是确定它属于初级阶段,还是高级阶段的依据.所以, 国家资本主义又分为初级国家资本主义和高级国家资本主义两个阶段.) 实行国家资本主义的前提条件是什么?(是在无产阶级专政条件下的国家资本主义,是在人民 真正的价值并不在人生的舞台上,而在我们扮演的角色中。 104 政权建立后,国营经济起领导作用的前提下实行的国家资本主义.) 高级国家资本主义是实行公私合营.,那么实行公私合营的实质又是什么?(逐步改造工商业 的生产关系,逐步走上社会主义) 实行全行业的公私合营是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高潮,实行公私合营企业实行按劳分配,它与国 营企业实质上没有多大的差别了。 3.积极性及局限性 由此可见对对农业、手工业及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的实质是什么?(是实现生产资料私有 制变为社会主义的公有制) 三大改造完成后,生产资料实现了社会主义的公有制说明了什么?(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确 立) 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标志着什么?(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的结束,标志着中 国进入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社会主义改造也留下了哪些经验教训? 三大改造后期,因为要求过急,发展速度过快,工作过粗,以致遗留了一些问题.如:农业生产管 理上过于单一,分配上有平均主义:对一些不属于资本主义企业的个体经济进行了公私合营,对一 部分工商业者的使用和处理不够适当:对一些商业网点撤并过多,给人民生活带来不便等.以致在 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给我们带来不利影响。 最后留下 15 分钟时间,让学生思考讨论:通过本课学习,谈谈你对社会主义改造问题的初步 认识?你认为它是否适合中国的国情?如果历史再次回到那个时期,你认为还有必要进行社会主 义改造吗?(通过设问调动学生思疑的积极性,培养学生探究学习的主动性,激发学生善于从不 同的角度发现问题,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养成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 【课后研讨】 朝鲜战争是中美两国历史上一次重大的历史事件。这场战争在美国人眼中是怎样看待的哪? “我们在错误的地方、错误的时间、同错误的对手打了一场错误的战争”。这句话是美国五星上 将奥马尔· 纳尔逊·布雷德利对50年前由美国发动的朝鲜战争所作的精辟总结。这场战争的结 果,使克拉克将军“荣幸”地成为“美国第一个在没有取得胜利的停战协议上签字的将军”。 朝鲜战争爆发的时候,我们的新中国诞生刚刚 9 个月,全国的解放战争还没有全面结束,而当 时的美国却是资本主义头号强国,双方力量对比非常悬殊。中朝两国以劣势装备打败号称世界头 号强国的美帝国主义.在那么艰苦的战争条件下,新中国为什么能够打败美国,取得抗美援朝战争 的胜利?你从抗美援朝战争中得到什么启示? 思路:可以通过查找有关资料的形式加强对这场战争的认识和了解。问题的分析可从抗美援朝 胜利的原因和重要意义着手,认识什么是决定战争的主要因素。在朝鲜战争中美国除胁迫十五个 国家派兵参战并驱使全部李伪军充当炮灰外,还调用了它自己的三分之一陆军、五分之一空军和近 半数的海军,使用了除原子弹以外的一切最新式的杀人武器,消耗战费二百亿美元、作战物资七千 三百万吨以上.战争过程中美军三易主帅,不断增兵,结果屡战屡败.而在这场战争中我军与朝鲜军 民并肩战斗,表现出了英勇不屈,奋不顾身,临危不惧,临难不苟的革命精神和大无畏的革命气概. 【本课小结】 1949 年 10 月,伟大的新中国诞生后,中国历史从此进入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时 期。新中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时期,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艰苦创业、克服重重困难的时期, 也是巩固无产阶级政权、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时期。这一时期制定的第一 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为我国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提供了法律 保证;对农业、手工业及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使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起来,中国 由此进入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真正的价值并不在人生的舞台上,而在我们扮演的角色中。 105 第九单元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第 1 课 两极格局的形成 【教学目标】 目 标 内 容 知识与能力 过程 与方法 情感态度价 值观识记 理解 运用 美国的“冷战” 政策 雅尔塔体制的形 成;杜鲁门主义; 马歇尔计划;《北 大西洋公约》 了解美苏两极 对峙格局形成 的基本脉络, 认识美苏“冷 战”对第二次 世界大战后国 际关系发展的 影响。通过对 历史事实的分 析、归纳、概 括、综合、比 较 等 认 知 活 动,培养历史 思维和解决问 题的能力。 通过"冷战"的 讲述和评述, 使 学 生 从 政 治、经济、军 事等方面全面 分析国际关系 问题,进而提 高运用历史唯 物主义的基本 观点和方法分 析国际问题的 能力,善于从 不同的角度发 现问题,积极 探索问题。 问题探究 历史比较 概括阐释 合作讨论 通过对二战 后世界冷战 局势形成过 程的了解, 进一步认识 人类社会发 展的基本规 律,学会运 用科学的理 论和方法认 识历史和现 实问题,逐 步形成科学 的世界观和 历史观。 社会主义力量 的壮大 东欧人民民主国家 的建立;亚洲人民 民主国家的建立; 经济互助委员会; 《华沙条约》 “冷战”阴影下 的国际关系 德国分裂;朝鲜分 裂;古巴导弹危机 【教材结构及重点难点】 一、美国的“冷战”政策 1.雅尔塔体制的形成 2.杜鲁门主义 3.马歇尔计划 4.《北大西洋公约》 二、社会主义力量的壮大 1.东欧人民民主国家的建立 2.亚洲人民民主国家的建立 3.经济互助委员会 4.《华沙条约》 三、“冷战”阴影下的国际关系 1.德国分裂 2.朝鲜分裂 3.古巴导弹危机 重点: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北大西洋公约》;经济互助委员会;《华沙条约》 难点:冷战与雅尔塔体制形成与评价 【教学方法】 本节内容学生已从学习初中内容和时事政治中获得了一定的认识。从这一实际情况出发,在 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努力创设认识历史问题的新情境,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采取和学生共 同探究问题的学习方法,通过设问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来,通过学生自己的归纳、 分析等思维活动,培养学生自我学习能力的提高。通过学生在讨论、思考和回答问题,引导学生 真正的价值并不在人生的舞台上,而在我们扮演的角色中。 106 论从史出地认识问题。 【导入新课】 大家知道图片上人物都是谁吗?(左边的是马歇尔,右边的是杜鲁门)谁能谈谈他们是美国 什么时期的人物?(二战后杜鲁门担任美国总统,马歇尔担任国务卿)在他们在位期间出现了对 世界带来重大影响什么事件?(杜鲁门主义和马歇尔计划)这从而也就形成了二战后美苏长期的 冷战。由此导入新课。 【讲述内容】 一、美国的“冷战”政策 1.雅尔塔体制的形成 “冷战”是美国战后霸权政策的重要体现。什么是“冷战”政策?(引导学生阅读教材有关 内容,明确“冷战”的定义是指美国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采取除战争以外的一切敌对活动和对 抗形式进行遏制的政策。) 结合二战后的世界形势想一想,为什么美国要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实行“冷战”? 在讲述“冷战”兴起原因时,建议引用 1943 年的德黑兰会议上,英国首相丘吉尔说过一句话: “我的一边坐着把一条腿搭在另一条腿上的巨大的俄国熊,另一边是巨大的北美野牛,中间坐着 的是一头可怜的英国小毛驴。”来讲述第二次世界大战使国际舞台上几个大国的力量和地位发生 了巨大变化,让学生思考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在给学生一个自由回答的空间后,教师适当总结:战后初期,德、日、意战败国不再是国际 舞台的主角,反法西斯联盟成为左右国际局势的力量,但由于受战争的影响,西欧各国普遍衰落, 各国依附美国。美国成为世界头号强国。苏联成为唯一能与美国抗衡的政治军事大国。美国妄图 凭借强大的实力称霸世界;但是美国的称霸野心遭到了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的遏制;二战刚刚结 束,人们对战争深恶痛绝,和平成为时代的潮流,美国不敢贸然发动战争。给学生交代这既是冷 战的背景,也是两极格局形成的背景,同时也是雅尔塔体系确立的背景。让学生明确“冷战”的 发动在于美国。要着重指出“冷战政策”的本质是“遏制”共产主义。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格 局发生了重大的变化的根本原因在于国际力量对比的重大变化,直接因素在于美国和苏联由于社 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根本对立出现尖锐的对立。 雅尔塔体系的确立过程,也就是两极格局的形成过程。雅尔塔体系的基本原则,是二战后期 通过以雅尔塔会议为代表的一系列重要国际会议做出的。其中以雅尔塔会议达成的协议最为重要。 雅尔塔体系是建立在美苏军事实力均势的基础上,事实上划分了美苏的势力范围。美苏两国根据 自己的战略需要,安排战后世界,两分天下。由于兵戎相见并不符合美苏双方的根本利益,也为 身受世界大战之苦的世界人民所反对,因此在政治上的对抗,军事上的对峙,经济格局分化和意 识形态的对立的“冷战”就成为一种现实的选择。雅尔塔体系标志着以欧洲为中心的传统的国际 格局被美苏两极格局所取代,国际关系进入了一个新时代。 “冷战”是美苏在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上的对抗。那么,“冷战”的具体表现有哪些? 2.杜鲁门主义 学习“冷战”的具体表现时,教师应引导学生自己阅读、讨论,掌握系列知识。概括美国冷 战政策的表现:政治上,杜鲁门主义;经济上,马歇尔计划;军事上,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具体 讲述可采取与学生交互性问答的方式进行。 真正的价值并不在人生的舞台上,而在我们扮演的角色中。 107 最先发出“冷战”信号的是以反共著称的英国首相丘吉尔,他在 1946 年访问美国时在富尔 敦发表的题为《和平砥柱》的演讲中,以“铁幕”一词公开把矛头指向苏联,声称苏联威胁了欧 洲的安全、和平,鼓吹美英联盟对抗苏联,揭开了战后“冷战”的序幕。 对于杜鲁门主义,教师可以先提问“冷战政策开始的标志是什么”,回答是“杜鲁门主义”, 再进行明确指出,杜鲁门政府上台后,改变以往罗斯福的大国合作政策,认为强大的苏联是美国 建立世界霸权的主要障碍,强调要对苏联采取强硬政策。1947 年 3 月,杜鲁门在国会发表演说, 表示要援助受到共产主义“严重威胁”的希腊、土耳其,抵制共产主义的扩张。杜鲁门主义的出 台,是美国对外政策的转折点,它公开提出了反共、反苏的旗号,标志着美苏战时同盟关系正式 破裂、美苏之间冷战的开始。 如何理解杜鲁门主义的提出标志着美国对外政策发生了重大转折? 杜鲁门主义提出的目的是遏制苏联,稳定资本主义。其实质是美国在全球扩张势力的宣言书, 是对苏联发动全面冷战的宣言书,也是冷战全面开始的标志。同时也标志着美苏由战时的盟友走 向公开对抗成为敌手。 3.马歇尔计划 提问:在“杜鲁门主义”出台后,美国全面推行冷战的表现是什么?(马歇尔计划和北大西 洋公约组织的成立) “马歇尔计划”的最初对象是什么?(整个欧洲,后来为苏联、东欧各国所 拒绝和抵制。) 马歇尔计划和杜鲁门主义有什么联系和区别?在学生回答基础上小结,指出:马歇尔计划是 杜鲁门主义的延续和扩大,是更隐蔽更精巧的杜鲁门主义,两者互相联系,目的基本一致,但手 段上各具特色。杜鲁门主义表现为公开赤裸裸的反共反苏,而马歇尔计划则采用隐蔽的经济手段 来稳定资本主义制度,控制欧洲,联合西欧各国共同反共反苏。 同学们再想一想,马歇尔计划援助对象为何包括苏联和东欧国家,美国这样作的意图何在? 思考假如苏联和东欧国家接受援助,对美国的计划是否会产生不利影响?(在教师引导下,互相讨 论思考发表意见,对学生的认识作小结。) 如果苏联和东欧国家不参加这一计划,美国就可以顺理成章地把欧洲复兴计划变成西欧复兴 计划。就可把分裂欧洲的责任推给苏联,并可挑拨苏联与东欧国家的关系。假如苏联和东欧国家 参加这一计划也不会影响美国的意图。因为从政治上对美国是有利的,原因是援助带有限制条件, 美国可以利用援助限制条件控制苏联和东欧。从经济上对美国也有利,因为东欧丰富的煤铁石油 等资源是西欧、美国所需要的,这就可把苏联和东欧变成商品和原料市场及投资市场。从以上可 以看出马歇尔计划可谓用心良苦,一箭双雕。 它的实施及其本质是什么?如何评价“马歇尔计划”?然后对学生进行以下指导:马歇尔计 划一方面是帮助当时极为困难的西欧各国迅速恢复经济,防止革命的爆发;另一方面,美国通过 援助西欧各国,不仅加强了资本主义世界的联系,形成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联盟,而且打开西欧 的门户,控制了西欧。让学生明确“马歇尔计划”的实施,有利于对西欧资本主义世界的控制和 美国在资本主义世界霸权地位的确立。 马歇尔计划是杜鲁门主义的一次大规模运用,它既是冷战政策在经济上的具体表现,又以经 济手段为美国控制西欧铺平了道路。传统观念对马歇尔计划的评价持完全否定的态度,认为美国 实施马歇尔计划完全是为了遏制共产主义,是为美国对外扩张、推行霸权政策服务的。但史学界 也有人对此提出新的意见,认为对待马歇尔计划,既要看到它有控制、掠夺西欧的一面,也要看 到它有支持、援助西欧的一面。 4.《北大西洋公约》 对于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教师要明确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是资本主义世界各国在军事上的战略 同盟,是美国冷战政策在军事上的体现。北约的建立矛头是针对苏联,实行集体防卫的原则,是 遏制苏联的军事政治集团,是美国实施冷战的手段。1949 年,西方 12 国代表在华盛顿签订《北大 西洋公约》,建立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北约成立后,美国控制了北约,把西欧各国纳入了美国 全球战略的轨道。从军事上加强了对西欧的控制。尤其要指出,“对欧洲或北美一个或数个缔约 国的武装进攻,应视为对缔约国全体之攻击” 这一点正说明了北约的成立标志着资本主义阵营的 形成,加剧了冷战的程度。 二、社会主义力量的壮大 真正的价值并不在人生的舞台上,而在我们扮演的角色中。 108 1.东欧人民民主国家的建立 先讲述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建立的背景,让学生看书后,概括指出:共产党在反法西斯斗争中 把反法西斯民族解放战争发展为人民民主革命;在苏联的帮助下。东欧建立的社会主义国家都有 哪些?南斯拉夫、捷克斯洛伐克、波兰、阿尔巴尼亚、匈牙利、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和德意志民 主共和国。 从中可以看出这些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具有什么特点?共产党在领导革命斗争中,壮大了力 量,赢得了群众,为东欧各国人民民主政权的建立提供了必要的内部条件.战争后期,苏军追击法西 斯军队进入东欧各国,直接打击了法西斯,铲除了那里的法西斯势力,并对资产阶级武装力量进行 控制,为东欧各国人民民主政权的建立,创造了良好的外部条件.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建立后,进行民 主改革和土地改革,使国家迅速掌握了国民经济的命脉,建立了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冷战开始 后,苏联又支持和帮助东欧各国清洗亲西方势力,建立了由共产党绝对领导的政府,使新生的人民 民主政权得到了巩固.由此可见,东欧各国与苏联结成社会主义同盟有其历史必然性. 2.亚洲人民民主国家的建立 简单介绍亚洲走上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道路的国家有蒙古、朝鲜、越南和中国。由于中国是 一个占世界人口 1/4 的大国,它的道路的选择对世界政治力量的对比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为新 中国加入了社会主义阵营,这就使得世界社会主义力量得到极大加强.也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和促 进人类的进步事业。 3.经济互助委员会 面对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阵营形成,美国杜鲁门政府攻势咄咄逼人,社会主义的苏联出于 自身安全和争霸的需要,先后建立“经互会”和“华沙条约组织”。美国杜鲁门政府攻势咄咄逼 人。社会主义的苏联出于自身安全和争霸的需要,先后建立“经互会”和“华沙条约组织”。针 对美国的“马歇尔计划”,苏联采取了相应的措施。1949 年 1 月,苏联与 5 个东欧国家在莫斯科 建立了“经济合作互助委员会”,加强了与东欧各国的经济合作。 4.《华沙条约》 1955 年 5 月 5日,西方不顾苏联的抗议,批准了联邦德国参加“北约”组织的“巴黎协定”。 因此,苏联在 5月 14 日同东欧八国在华沙召开会议,缔结了友好合作互助条约,即“华沙条约”, 同年华沙条约组织成立,以美苏为首的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局面形成的标志。 三、“冷战”阴影下的国际关系 1.德国分裂 二战后,苏、美、英、法四国是怎样处理德国问题的?虽然实行了分区占领,但各占领国都想 把对德国问题的处理纳入本国的战略轨道。 "柏林危机"是战后美苏之间出现的第一次冷战高潮,是"冷战"加剧的重要表现. "柏林危机"发 生之后,美国趁机加快了分裂德国的步伐.1949年5月,柏林封锁刚刚结束,它便支持西德通过了《德 意志联邦共和国根本法》,成立了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接着,在苏联的支持下,东德于同年 10 月也 成立了德意志民主共和国.这样,两个德国的局面便形成了. 德国的分裂同当时的国际形势有什么关系?导致这种局面出现的根源是什么?德国的分裂与 当时的国际形势是密切相关的,是美苏对抗、"冷战"的结果,是冷战的第一次高潮,分裂的根源是 美国的霸权政策。两个德国的出现,对于战后欧洲和整个国际局势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从此德 国成为两强冷战的前哨阵地,危机不断。直到冷战结束,1990 年 10 月 3 日德国重新统一。 2.朝鲜分裂 1945 年日本投降后,美、苏军队依据在波茨坦会议上达成的协议,分别进驻朝鲜南部和北部, 其分界线是北纬 38 度线.经过长期的对峙,1948 年 8 月在朝鲜半岛南部先行成立了大韩民国。次 月,金日成在朝鲜半岛北部成立了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至此,朝鲜半岛的分裂成为事实, 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成为社会主义阵营中的一员,韩国则与美国结为同盟,朝鲜出现了南北 分裂的局面。 3.古巴导弹危机 古巴独立后,苏联以“保卫古巴”为名,从 1962 年 7 月下半月开始,把进攻性导弹秘密运进 古巴,以加强对美国的威慑力量。10 月中旬,美国根据 U—2 型飞机的侦察,得知古巴正在修建针 对美国的中、远程导弹发射场。10 月 22 日,美国总统 J.F.肯尼迪发表电视演说,宣布武装封 真正的价值并不在人生的舞台上,而在我们扮演的角色中。 109 锁古巴,要求苏联从古巴撤出进攻性武器,并威胁不惜使用武力,形成战争一触即发之势。经过 美苏两国的对峙和谈判,苏联最后从古巴撤走导弹,古巴导弹危机遂告结束。 古巴导弹危机是美苏在国际舞台上出现的两大阵营的对峙与斗争的缩影。这种对峙与斗争一直 持续了 40 多年。这对世界产生了什么影响?如何对冷战进行评价? 关于对冷战的评价,可建议采取前后位学生讨论的方式进行。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独立地评 价。对冷战的评价可以是以肯定为主,也可以以基本否定为主,也可以一分为二。教师应克服那 种让学生先入为主的倾向,让学生在认知冲突过程中,形成独立分析问题、概括问题的能力。教 师的答案只能具有指导性,而不能有明显倾向性。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学习求知质疑的积极性, 才是目的。 ⑴以肯定为主。冷战是雅尔塔体系下的产物。冷战下,联合国在维护世界安全与和平方面比国联 有效,联合国促进了国际经济文化交流;肯定了国际民主原则,确立了法西斯国家非军事化;推 动了世界民族解放运动的进程;把和平共处原则纳入国际关系体系。战后半个多世纪世界没有发 生大战,冷战下的雅尔塔体系是重要因素之一。 ⑵基本否定。它诱发国际危机,威胁世界和平。大国强权政治、大国主宰世界、加剧世界紧张局 势、危及世界和平;侵犯中小国家领土、主权合法化,前苏军和美军分别长期进驻东欧和西欧各 国;不尊重国家间的平等互利原则。在世界上导致了政治、经济、军事各种危机。战后 200 多场 局部战争中,美苏介入的比例明显呈上升趋势。战后之所以未爆发大战,并非是冷战在起作用, 而是美苏双方认识到核军备对抗的升级会给双方带来灾难性的后果。 ⑶一分为二。既要肯定其进步作用,又要否定其消极作用。 【课后研讨】 1946 年 2 月 22 日美国驻苏使馆代办 G•F•凯南向美国国务院发回一份长达 8000 字的电报,主 张对苏联及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实行“遏制”政策,以阻止共产主义影响的扩大。G•F•凯南从而成 为冷战“遏制”政策的最早提出者。所谓遏制战略是主张美国在战后国际社会主义运动高涨和西 方国家受到严重削弱的情况下,以军事包围、经济封锁、政治颠覆,特别是局部性的武装干涉和 持续不断的政治冷战,遏制社会主义国家和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加强对西欧及其他国家和 地区的控制,为建立美国的世界霸权创造条件。如今,冷战已经结束,国际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 当年美国作为遏制对象的苏联已经解体,但是,基于社会主义中国在政治、经济的蓬勃发展,美 国政府的一些决策者又想继续进行它的遏制战略。 在当今的国际形势下你认为美国的新的遏制战略能否行的通?试谈谈你理由和想法。 思路:此题是一个开发性的讨论题。不一定非得把学生的思维固定在行不通这一个方面。学生 只要讲的理由和看法值得肯定就应该与以鼓励。从本问题的思路来讲,学生可从历史的角度、从 处理国家之间的关系的原则和方式、从当今和二战后国际形势相同与不同,以及当今世界发展趋 势等多方面去思考讨论。 【本课小结】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格局发生了重大的变化,美苏由战时同盟关系转向相互对峙。美国在 战略重点地区欧洲,采取以遏制苏联为中心的冷战政策。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根本对立,则是 美国发动“冷战”的根本原因。冷战的特征就是美苏两极的对峙。杜鲁门主义的提出、马歇尔计 划的实施和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建立等都是冷战的表现。1947 年美国杜鲁门主义的提出标志着全 面冷战政策的开始正式实施。社会主义的苏联出于自身安全和争霸的需要,先后建立“经互会” 和“华沙条约组织”。华沙条约组织成立,以美苏为首的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局面形成的标志。 美苏“冷战”产生的直接后果是德国和朝鲜的分裂。古巴导弹危机是美苏“冷战”加剧的表现。 以美苏为首两大阵营的对峙与斗争,一直持续了 40 多年,对国际局势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真正的价值并不在人生的舞台上,而在我们扮演的角色中。 110 第 2 课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教学目标】 目 标 内 容 知识与能力 过程 与方法 情感态度价 值观识记 理解 运用 走向联合的欧 洲 欧洲共同体的建 立;欧洲共同体的 发展 简述欧洲共同 体的形成、日 本成为世界经 济大国和中国 的振兴以及不 结盟运动的兴 起,了解世界 多极化趋势在 曲折中发展。 进一步认识历 史发展进程中 的重大历史问 题历史发展的 基本脉络。 通过学习和对 这一时期中国 与西方发达国 家的比较,加 深学生对我国 国情的认识, 培养学生系统 掌握历史知识 和掌握历史规 律的能力. 问题探究 综合比较 归纳概括 释疑阐释 通过本课学 习认识人类 社会发展的 统一性和多 样性,理解 和尊重世界 各地区、各 国、各民族 的 文 化 传 统,汲取人 类创造的优 秀 文 明 成 果,进一步 形成开放的 世界意识。 迅速崛起的经 济大国日本 日本迅速崛起的原 因;日本谋求政治 大国 不结盟运动的 兴起和中国的 振兴 不结盟运动;中国 社会主义建设曲折 与发展 【教材结构及重点难点】 一、走向联合的欧洲 1.欧洲共同体的建立 2.欧洲共同体的发展 二、迅速崛起的经济大国日本 1.日本迅速崛起的原因 2.日本谋求政治大国 三、不结盟运动的兴起和中国的振兴 1.不结盟运动 2.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曲折与发展 重点:欧洲共同体;欧洲共同体;不结盟运动;中国的振兴 难点:了解多种力量的崛起对世界两极格局带来的影响 【教学方法】 对于本课学习的方法可采用谈话法,有条件的学校可利用丰富的录像资料,用事实说话,增 强了教学的针对性,还可以对教材内容进行资料补充,运用典型史料对于重点问题进行学习,提 高学生的解读史料能力,符合新课改的精神。同时配合提问、史料阅读、课堂讨论等方法,调动 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所学内容进行较为全面的比较、概括和阐释,培养学生思考、分析问题的 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历史思维能力。 【导入新课】 大家知道这是什么标志吗?(欧洲联盟的旗帜)法国文学大师维 克多·雨果曾经说过:“总有一天,到那时,┅┅,所有的欧洲国家, 无须丢掉你们各自的特点和闪光的个性,都将紧紧地融合在一个高 一级的整体里;到那时,你们将构筑欧洲的友爱关系┅┅”1991 年12月,欧洲共同体马斯特里赫特首脑会议通过《欧洲联盟条约》, 通称《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简称《马约》)。1993年11月 1日,《马约》正式生效,欧盟正式诞生。维克多·雨果的理想已经变为现实。大家再数一数上面 有多少颗金黄色的星?(12 颗)知道为什么有 12 颗吗?欧洲联盟是怎么发展而来的哪?由此导入 新课。 【讲述内容】 真正的价值并不在人生的舞台上,而在我们扮演的角色中。 111 一、走向联合的欧洲 1.欧洲共同体的建立 结合教材有关欧共体的知识介绍,启发学生思考:欧洲国家为何要建立这一组织?其主要目标 是什么?欧共体是个什么性质的组织?欧共体的成立对欧洲历史乃至于世界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怎 样的影响? 欧共体的成立是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性的产物。欧洲国家随着自身实力的恢复与增 强,西欧国家间的联系日益密切,要求改变受美国支配的局面。同时,认识到只有联合起来才能 保障自身安全和发展。 西欧的联合从经济领域开始,1951 年4月18日,法国、联邦德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 和卢森堡在巴黎签订了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条约。1957 年 3 月,法国、联邦德国、意大利等六国 签署了欧洲经济共同体条约和建立欧洲原子能联营条约,总称《罗马条约》。1965 年 4 月8日, 六国签订《布鲁塞尔条约》,决定将欧洲煤钢联营、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联营三个机构 合并,统称为“欧共体”。但三个组织仍各自存在,具有独立的法人资格。《布鲁塞尔条约》于 1967 年7月1日生效,欧洲共同体正式成立。 2.欧洲共同体的发展 欧共体随着经济的一体化,正朝着政治一体化发展,努力在国际上步调一致,实行共同的外 交政策。欧共体的主要目标是争取在成员国之间逐步实现商品、人员、劳务和资本的自由交流, 进一步促进经济的发展。性质是西欧国家推行欧洲经济、政治一体化,并具有一定超国家机制和 职能的国际组织。1973 年后,英国、丹麦、爱尔兰、希腊、西班牙和葡萄牙先后加入欧共体,成 员国扩大到12个。欧共体12国间建立起了关税同盟,统一了外贸政策和农业政策,创立了欧 洲货币体系,并建立了统一预算和政治合作制度,逐步发展成为欧洲国家经济、政治利益的代言 人。1991 年 12 月 11 日,欧共体马斯特里赫特首脑会议通过了以建立欧洲经济货币联盟和欧洲政 治联盟为目标的《欧洲联盟条约》,亦称《马斯特里赫特条约》。欧洲联盟的宗旨是“通过建立无 内部边界的空间,加强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和建立最终实行统一货币的经济货币联盟,促进成 员国经济和社会的均衡发展”,“通过实行共同外交和安全政策,在国际舞台上弘扬联盟的个性”。 1993 年 11 月1日《马约》生效,欧洲联盟成立。这标志着欧共体从经济实体向经济政治实体过渡。 联合的西欧成了世界上最大的经济共同体。对外尽量“用一个声音说话”,壮大了欧洲的实 力,促进了欧洲经济的发展,在国际政治中成为重要的“力量中心”,使它能与美国、苏联相抗 衡,并挑战美国。这对维持欧洲均势与世界和平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当然,它也不能从根本上消 除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等瘤疾。随着力量的增强,欧共体在国际政治舞台上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 用。并指出 1993 年 11 月 1 日欧共体开始向欧洲联盟过渡。 欧盟的会旗于1986年5月29日正式悬挂,会旗为天兰色底,上面有12颗金黄色的星, 表示欧洲联盟12个成员国。制作会旗的目的是表示要建立一个统一的欧洲,增强人们对欧洲联 盟和欧洲同一性的印象。盟歌为贝多芬第九交响曲中的《欢乐颂》,铭言为“多元一体”,5月9 日为“欧洲日”。 二、迅速崛起的经济大国日本 1.日本迅速崛起的原因 根据教材内容可以通过提出以下一系列问题,与学生在互动问答中进行学习。 结合【学思之窗】思考战后美国为什么要帮助日本恢复经济? 要求学生概括出当时世界形势的特点:冷战形成与加剧,美国出于遏制苏联和中国的战略考虑, 改变对日占领政策,开始扶植日本。 战后日本迅速崛起的主要因素是什么?促使日本经济迅速发展的内部因素有哪些?促使其崛 起的最有利的外部因素是什么? 概括教材上内容指出内部因素有:战后日本进行了一系列民主改革;政府利用战后国民经济非 军事化、国防费用小的有利条件,集中力量搞建设;制订符合国情的经济发展战略;重视教育, 加快培养人才;利用战后新技术革命的成果,大力引进国际先进的技术;并积极发展电子、人造 纤维等新型工业;外部因素是指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的特需订货以及美国的援助,对日本经济的 发展起了重大的推动和促进作用。 日本经济发展发生了什么重大变化?给我们以什么启示?日本崛起使资本主义世界经济格局 产生什么变化? 战后日本经济发展最大变化是:①1956 到 1973 年日本经济进入高速发展时期;②成为资本主 义世界第二号经济大国,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经济大国。日本给我们带来的启示是:要与时俱进对 生产关系作到适时的改革和调整;要把发展经济放在首位;要重视科技和教育;要抓住机遇。 真正的价值并不在人生的舞台上,而在我们扮演的角色中。 112 2.日本谋求政治大国 最后指出:战后初期到 20 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处于绝对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霸主地位,七 十年代以后,随着日本的经济实力迅速上升,美国的经济霸主地位开始动摇。日本经济实力增强 后,改变战后初期向美国一边倒的政策实行以美日关系为轴心的全方位外交。 教师最后强调欧共体的建立及日本崛起使帝国主义阵营出现分化。经济上的激烈竞争使以美 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崩溃;政治上的激烈竞争,表现出西欧和日本自主性日益增强 和外交上奉行相对独立的外交政策,不愿唯美马首是瞻。欧共体的建立和日本的崛起,对战后世 界经济格局产生了巨大影响,严重动摇了美国的霸主地位,逐渐形成了资本主义世界美国、西欧、 日本三足鼎立的局面。由此,美苏两极世界格局受到重大冲击,世界格局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 可以引用英国首相帕麦斯顿的一句外交名言:我们没有永恒的朋友,也没有永恒的敌人,只 有永恒的利益。为共同利益而结盟,为各自利益而斗争的国家关系实质,说明美国、西欧、日本战 后关系发展的必然。 三、不结盟运动的兴起和中国的振兴 1.不结盟运动 对于不结盟运动的兴起的背景,可让学生概述教材后指出:战后亚非拉许多国家独立,民族解 放运动蓬勃发展;为了摆脱美苏的控制,避免卷入大国争斗,维护国家主权和独立,发展民族经 济,采取了和平、中立和不结盟的对外政策。1955 年的万隆会议本着求同存异原则,通过了团结 反帝的纲领,显示了新兴民族独立国家的巨大力量,给不结盟运动以思想启示和政治推动;1956 年南斯拉夫总统铁托、印度总理尼赫鲁、埃及总统纳赛尔在南斯拉夫布里俄尼岛会晤,正式提出 了不结盟的主张。 不结盟运动的兴起的标志是 1961 年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召开。原则和宗旨是独 立、自主和不结盟。 主要的意义是第三世界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国际舞台,推动了民族解放运动的深入 发展,加速了帝国主义殖民体系的崩溃。改变了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决定世界的局面。有利地冲击 了美苏两极格局。从第四次不结盟首脑会议始,正式把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作为不结盟运动的行 动纲领。 2.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曲折与发展 讲清中国建国以后社会主义建设曲折与发展基本脉络。从新中国建立后国民经济恢复到一五 计划的超额完成;从 1956 年开始大规模社会主义建设到十年文革的巨大挫折,再到十一届三中全 会后中国的改革开放,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华民族实现伟大振兴。最后说明中国一贯重视与 不结盟运动的关系,在国际事务中与不结盟运动保持着良好的合作。 【课后研讨】 20 世纪 70 年代,世界已经呈现出多极化的趋势,随着冷战的终结,对21世纪地缘政治格局 前景的预测成为热门课题。当前,在有关未来国际政治格局演变趋向问题上,有三种主要的地缘 政治观盛行于美国,并在国际上产生了广泛影响。这三种地缘政治观是:⑴单极论;⑵多极论; ⑶文明冲突论(如欧洲文明、俄罗斯文明、中华文明、北美文明、伊斯兰文明、印度文明、日本 文明以及非洲文明等) 你认为地缘会对未来国际政治格局演变产生决定性影响吗?对这三种地缘政治观,你的观点和 看法是什么?谈谈你的理由和看法。 思路:此题的第一问可借鉴前面所学的古希腊主政治产生与其地理环境间的关系加以理解。片 面的夸大是不对的,尤其是在当今全球一体化趋势的今天。至于对这三种地缘政治观的看法,你 可以就一种观点阐述你的理由,也可就这三种观点从总体上既不是“单极”结构,也不会是“多极” 结构,而是全球一体化趋势下的多元化结构阐述自己的观点。理由和看法可以结合本节课和下节 课讲述的有关内容,密切联系当前的国际形势的现状与现实来进行分析。 【本课小结】 欧洲共同体的形成、日本经济迅速崛起使资本主义世界各国之间的关系格局由美国控制变为 美、日、欧共体三足鼎立局面;不结盟运动的兴起和发展,第三世界的不断崛起和中国的振兴, 冲击着二战后美苏对峙的两极格局。国际关系格局是一种不稳定、充满矛盾斗争的国际关系状态, 其演变是以国家的经济实力为基础的,世界多极化是一个不可避免的趋势。多种国际力量的出现, 使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 真正的价值并不在人生的舞台上,而在我们扮演的角色中。 113 第 3 课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教学目标】 目 标 内 容 知识与能力 过程 与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识记 理解 运用 东欧剧变 东欧剧变的实 质及概况;东 欧剧变的原因 了解美苏两极 对峙格局的形 成,认识美苏 “冷战”对第 二次世界大战 后国际关系发 展的影响。理 解政治变革是 社会历史发展 多种因素共同 作用的结果, 并能对其进行 科学的评价与 解释. 通过对东欧剧变 和苏联解体过程 的分析,培养学 生从经济与政治 之间、内因与外 因之间的辩证关 系的角度来分析 其根本原因,提 高学生运用辩证 唯物主义的历史 唯物主义观点分 析问题的能力. 论从史出 问题探究 概括阐释 情境再现 独立思考 通过对东欧剧变 和苏联解体的讲 述,使学生认识 社会主义的发展 是一个复杂、曲 折的过程,从而 加深学生对建设 有中国特色的社 会主义理论的理 解,增强把中国 建设成国社会主 义强国、振兴中 华 的历 史 责任 感. 苏联解体 戈尔巴乔夫改 革;"八一九" 事件;阿拉木 图宣言 多极化趋势的 增强及其影响 “一超多强”; 欧洲联盟;俄 罗斯的复苏; 中国的崛起 【教材结构及重点难点】 一、东欧剧变 1.东欧剧变的实质及概况 2.东欧剧变的原因 二、苏联解体 1.戈尔巴乔夫改革 2."八一九"事件 3.阿拉木图宣言 三、多极化趋势的增强及其影响 1.“一超多强” 2.欧洲联盟 3.多极化趋势 重点:东欧剧变;苏联解体;欧洲联盟;多极化趋势 难点:东欧为何剧变、苏联为何解体 【教学方法】 本节内容涉及的“热点”较多,而且多个问题已在时事政治中有所了解。建议教师在教学中 可采用讲述、放录像资料和课堂讨论相结合的方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让学生在课前 阅读教材,从中寻找疑问,带着问题去搜集有关的历史资料,加以思考、分析,寻找答案,形成 自己对有关问题的认识。然后在课堂上进行阐述,与他人合作交流。教师相应提供部分历史原始 录像、历史资料及相关文章,引导学生分析、处理,加深对本课有关历史现象的理解和认识。 【导入新课】 真正的价值并不在人生的舞台上,而在我们扮演的角色中。 114 大家看这张图片:一个画面是大量居民涌入墙 内,另一幅画面是在拆除一段墙,这些人在干什 么呢?大家知道这幅图片中的两个画面描述的 是什么事情吗?(学生回答后,教师指出)这幅 图片描述的是德国柏林墙被拆除的史实。大家知 道柏林墙的来历吗?柏林墙是冷战的产物,始建 于 1961 年,当时作为德意志民主共和国(东 德)“反法西斯防卫墙”横断在它与德意志联邦共 和国(西德)之间,总长 43 公里。1989 年 11 月 9 日,在宣布民德公民可以自由穿越柏林墙的那个 晚上,约 10 万人象潮水一般从柏林墙的东边涌 向西边,所有的护栏全部被挪走,28 年的人为阻 隔就这样消失了。1990 年 6 月 13 日,民德政府开始拆除全部柏林墙。1990 年 10 月 3 日两德实现 统一,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欧洲以德国分裂为基础、苏美对峙为特征的“雅尔塔格局”彻 底终结。由此导入新课。 【讲述内容】 一、东欧剧变 1.东欧剧变的实质及概况 1989 年至 1990 年,东欧局势发生了激烈的动荡,急转直下的政局变化,令全世界为之瞠目.在 短短两年的时间里,在东欧的波兰、匈牙利、民主德国、捷克斯洛伐克、保加利亚、罗马尼亚六国, 政权纷纷易手,执政四十多年的共产党、工人党均下台成为在野党(其中民主德国统一于联邦德国; 阿尔巴尼亚劳动党于1992年3月在大选失败后下台;南斯拉夫在经历近一年之久的内战后,于1992 年 4月最终分裂为五个独立的共和国).伴随共产党丧失执政地位,东欧各国的社会制度也发生了根 本性的变化,在政治上实行议会民主制和多党制,在经济实行私有化基础上的市场经济.剧变后的 东欧各国,已背离了社会主义的方向. 多米诺骨牌第一张为什么是波兰?通过放映一段有关波兰剧变的时事录像资料,让学生通过 录像了解事件的基本过程。然后教师稍做介绍。在东欧各国中,波兰的情况更特殊。1956 年波兰 开始“民主化进程”,美国等西方国家通过经济援助、文化交流等手段,对波兰进行渗透。波兰 有 90%的居民信奉天主教,党员也往往是教徒,天主教成为反社会主义的借用力量。恰逢此时, 一名原波兰籍人士当上了教皇,他就是约翰·保罗二世。1982 年,美国总统里根与其结成了“历 史上最大的秘密联盟”,行动的重点是使波兰脱离苏联集团。1988 年,美国一方面对波兰政府实 行经济制裁,另一方面为波兰反对派“团结工会”提供 500 万美元的活动经费,终于导致“团结 工会”上台,东欧剧变即从波兰开始。 2.东欧剧变的原因 让学生概括教材内容,教师简单讲述即可。波兰等东欧国家长期照搬苏联模式,在很大程度上 受制于苏联,阻碍了这些国家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改革成效不大,同西欧国家的差距也越来越大。 国家经济状况恶化,群众强烈不满。经济危机诱发政治危机,由于严重破坏了民主和法制,东欧 各国的党和政府脱离群众,丧失民心。前苏联领导人戈尔巴乔夫的“新思维”,推动了东欧各国 党的改组、分裂、蜕变。西方国家以贷款、贸易、科技和意识形态等各种手段诱压东欧国家,促 使它们向西方靠拢,向资本主义“和平演变”。内、外因结合,使东欧各国共产党相继失去政权。 二、苏联解体 1.戈尔巴乔夫改革 关于苏联解体与两极格局瓦解。可先提出问题:苏联为什么会走上解体?学生讨论后,教师指 出在战后初期形成的两极格局中,美国和苏联是决定性的因素,当时它们两国是可以互相抗衡的 真正的价值并不在人生的舞台上,而在我们扮演的角色中。 115 力量。两极格局结束时,苏联的解体在其中起了决定性作用。70 年代末 80 年代初的苏联对外扩张 和军备竞赛,使苏联背上了沉重的经济包袱。为形势所迫,1985 年出任苏联共产党总书记的戈尔 巴乔夫,开始按他所策划的方向进行改革。作为第一步,他决心放弃同美国的对抗,把精力集中 于国内事务。这促成了 80 年代中期国际形势从紧张走向缓和,两极格局也出现了明显动摇。 2."八一九"事件 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先放一段有关录像资料,教师可简单介绍这一事件的背景和经过。1989 年 下半年,在苏联的直接影响和干预下,东欧局势发生急剧变化,由此导致东西方两大集团原有的 泾渭分明的界限迅速消失。而苏联国内的改革,却越改越乱,经济危机、民族矛盾和社会动荡并 存,并日益严重。"八一九"事件出现的根本原因,在于戈尔巴乔夫的政治改革导致了局势的混乱; 其直接导火线,是《苏维埃主权共和国联盟条约》的签署问题.这一条约的签署,不仅意味着苏联国 家体制将发生重大变化,变为一个松散的邦联,而且意味着对民族分离活动的让步和认可苏联瓦解 的开始。因此,出现了由一些苏联党和国家高级领导人发动的“八一九事件”。这一事件后,在 短短的三四个月,苏联共产党丧失政权,:国家政权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3.阿拉木图宣言 1991 年 12 月 21 日,由苏联 11 个共和国(波罗的海 3 国和格鲁吉亚除外)的领导人在哈萨克斯 坦首都阿拉木图举行的首脑会议上签署(简称:阿拉木图宣言)。正式宣布成立“独立国家联合体”, 同时宣布“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停止存在,至此联盟国家彻底解体。 苏联解体对国际格局和国际局势的变化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 学生讨论后,教师指出:苏联 由统一的联盟国家变成大小强弱不等、利益各异的十几个国家。苏联的解体,终于导致了世界两 极格局因其中一极的消失而最后崩溃。苏联的巨大变化,产生了极为广泛和深远的国际影响。国 际力量对比严重失衡,国际关系根本改观,世界多极化的趋势加快。这一变化,既使全球大战的 危险性大大减退,又带来了国际局势的新动荡。在讲苏联解体,社会主义遭受到挫折时,可提出 80 年代末 90 年代初苏联解体说明了什么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或以讨论的方式进行。 三、多极化趋势的增强及其影响 1.“一超多强” 提问:“冷战”结束后,世界格局发生了哪些变化?学生概括后,教师概括综合讲述。 苏联解体改变了世界两极格局,二战后的冷战局面结束,美国成为惟一超级大国。与美国极 力构筑以自己为主导的单极世界同时,世界其它国家则主张推进多极化进程。冷战结束后,世界 存在公认的五大力量中心,即美国、俄罗斯、欧盟、日本和中国,这种“一超多强”局面的形成 标志着国际格局多极化趋势的出现。“一超多强”的存在表明,国际格局既不是单极,也不是多 极,而是单极化与多极化相互较量,这种较量在相当长时期内还将持续下去。大国(国家联盟) 之间综合国力的竞争有利于多极化的国际格局的建立,也有利于新的大国关系的建立。 2.欧洲联盟 欧洲联盟(简称欧盟)是由欧洲共同体发展而来的。欧盟总部设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法律 大街 200 号一座十字形的大厦内。 1991 年 12 月 11 日,欧共体马斯特里赫特首脑会议通过了以建立欧洲经济货币联盟和欧洲政 治联盟为目标的《欧洲联盟条约》,亦称《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简称“马约”)。1993 年 11 月 1 日,“马约”生效,欧洲联盟成立。这标志着欧共体从经济实体向经济政治实体过渡。“马约”指 出,欧洲联盟的宗旨是“通过建立无内部边界的空间,加强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和建立最终实行 统一货币的经济货币联盟,促进成员国经济和社会的均衡发展”,“通过实行共同外交和安全政策, 在国际舞台上弘扬联盟的个性”。这些举措都有助于推动世界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3.多极化趋势 世界力量多极化的趋势自 60 年代末 70 年代初已露端倪,在整个七八十年代,这一趋势更日见 明朗.首先,世界力量多极化趋势的出现,是两极世界格局内部矛盾发展的结果.这主要表现为:美 真正的价值并不在人生的舞台上,而在我们扮演的角色中。 116 苏两国的力量相对衰落;西欧、日本随着经济实力与美国的差距逐步缩小,在政治上对美国的离心 倾向也在不断加强;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和一些第三世界国家的发展壮大. 两极格局的瓦解,使多极化的发展趋势更加不可逆转.除了欧洲联盟成为世界多极化进程中一 只重要力量外。日本也要求与自己经济地位相适应的政治地位,加快谋求政治大国的地位。苏联 解体后,接替苏联联合国席位和拥有与美国军事相匹敌的俄罗斯,也努力恢复和提升自己的国际 地位。作为最大发展中国家的中国,随着改革开放和国力的提升,国际地位和影响也日益提高, 成为致力于推动建立国际政治新秩序,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力量,中国对国际战 略平衡的影响在不断增强。 就目前情况来看,国际政治关系中存在美国、日本、西欧、中国、俄罗斯五个力量中心。五 个力量中心的存在,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世界各个地区和许多国家。五个力量中心之间存在的相 互竞争、相互制约的关系,使霸权主义受到更多的制约和限制,有利于世界的安全与稳定。 最后应使学生明确:迄今为止,多极化还只是一种趋势,没有成为一种稳定的世界格局,建 立多极化的国际政治新秩序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进程是符合时代进步的 表现,符合各国人民的利益,也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安全。在建立多极化政治格局的过程中,世界 各国应该遵循平等、合作、互利的原则建立新的国际政治秩序。 【课后研讨】 美国哈佛大学政治学教授塞缪尔·亨廷顿提出的“文明冲突论”认为:在冷战结束后的世界新 形势下,国际冲突的根本原因将不再是经济因素和国家的利益。人类的最大分歧和冲突的主导因 素将是文化方面的差异。文明的冲突将主宰全球政治。也有人认为关于“文明冲突”的观点是经 不起检验的。 你同意缪尔·亨廷顿“文明冲突论”的观点吗?说说你同意的理由。如果你不同意,同别人交 流一下你的看法,说说你的理由。 思路:(1)文明的冲突是各种冲突的背景而不是各种暴力冲突的根本和直接的原因。造成各种国际 冲突的根本原因是经济因素和国家利益的冲突。冷战以后,国际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文化因素 对国际政治局势影响有所增加,但是,经济利益和国家利益的冲突仍然是国际冲突的根源。在冷 战后,同一文明内部爆发的冲突事例比比皆是,爱尔兰问题,中国与台湾之间的紧张关系、阿尔 及利亚与摩洛哥在西撒哈拉问题上的争端,与文明冲突都毫不相干。而在"9·1l"事件后,又出现 了在反恐怖问题上跨文明的合作。因此,把人类的最大分歧和冲突的主导因素用“文明的冲突” 来概括是不全面的。 【本课小结】 80 年代中后期,苏联和东欧各国在改革进程中出现了重大的挫折。80 年代末 90 年代初,东欧 发生剧变,苏联走向解体,社会主义力量遭到重大挫折。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使战后以来的两极格 局崩溃。东欧剧变到苏联解体,标志着战后以美苏两极对立体制为核心的旧格局已经终结,世界 进入了一个重要的向多极化过渡的时期。两极格局的结束,使世界正处于一个新旧交替时期。各 种国际力量正经历重新分化组合,世界政治呈多极化的趋势。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