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高考物理大二轮复习优化6实验题答题策略教学案
高考物理
1
优化 6 实验题答题策略
考查基本仪器的使用方法和不同实验中对仪器的选择,考查基本实验原理在新的环境下
的变通运用,考查利用基本操作来完成新的实验任务,近几年高考不仅考查课本的分组实验,
还考查演示实验,而且出现了迁移类实验、应用型实验、设计型实验及探究型实验,有填空
作图型实验题、常规实验题、设计型实验题等.
1.要明确考查知识范围
现在的物理实验题涉及力学、电(场、路)磁(场、感)学等知识.尽管题目千变万化,但
通过仔细审题,一定能直接地判断出命题人想要考查的知识点和意图.
2.要看清实验题图
实验题一般配有相应的示意图、实物图,实质是告知实验仪器(或部分)及其组装情况,
让考生琢磨考查意图.只有看清了实验仪器,才使你有身临其境的感觉.认识这些器材在实
验中所起的作用,便能初步勾画实验过程.
3.要捕捉并提取信息
试题总是提供诸多信息从而再现实验情景,因此,正确解答时必须捕捉并提取有价值的
信息,使问题迎刃而解.一般需要关注如下信息:
(1)新的概念、规律、公式.一些新颖的非学生实验题、陌生的新知识(概念公式)应用
题、新规律验证题,都为我们提供信息.在阅读理解的基础上提取有用信息为解题服务.
(2)新的表格数据.通过解读表格,了解实验测量的物理量,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判断
相关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如正比例关系,反比例关系,平方还是开方关系,或者是倒数关系.根
据数据描点作图、直观实验反映的某种规律.
(3)新的物理图像.实验题本身提供物理图像,但这些图像平时没有接触过,关键要明
确图像的物理意义,帮助正确分析实验问题.
题型 1 探究型实验
探究型实验题通常可分为两类:第一类为通过实验和实验数据的分析得出物理规律,第
二类给出实验规律,让你选择实验仪器,设计实验步骤,并进行数据处理.第一类必须在实
验数据上下工夫,根据数据特点,掌握物理量间的关系,得出实验规律;第二类必须从已知
规律入手,正确选择测量的物理量,根据问题联想相关的实验模型,确定实验原理,选择仪
器设计实验步骤,记录实验数据并进行数据处理.
高考物理
2
【典例 1】 (2019·四川广元三模)用如图甲所示装置来探究功和动能变化的关系.木
板上固定两个完全相同的遮光条 A、B,用不可伸长的细线将木板通过两个滑轮与弹簧测力
计 C 相连,木板放在安装有定滑轮和光电门的轨道 D 上,轨道放在水平桌面上,P 为小桶(内
有沙子),滑轮质量、摩擦不计,重力加速度为 g.
(1)实验中轨道应倾斜一定角度,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
A.使木板释放后,木板能匀加速下滑
B.增大木板下滑的加速度
C.使得细线拉力做的功等于合力对木板做的功
D.使得木板在未施加拉力时能匀速下滑
(2)用游标卡尺测量遮光条的宽度,示数如图乙所示,则遮光条的宽度 d=________cm.
(3)实验主要步骤如下:
①测量木板、遮光条的总质量 M,两遮光条间的距离 L,按甲图正确连接器材.
②将木板左端与轨道左端对齐,静止释放木板,木板在细线拉动下运动,记录弹簧测力
计示数 F 及遮光条 B、A 先后经过光电门的时间 t1、t2,则遮光条 B、A 通过光电门的过程中
木板动能的变化量ΔEk=________;合外力对木板做的功 W=________.(用字母 M、t1、t2、
d、L、F 表示)
③在小桶中增加沙子,重复②的操作.
④比较 W、ΔEk 的大小,得出实验结论.
(4)若在本实验中轨道水平放置,其他条件和实验步骤不变,假设木板与轨道之间的动
摩擦因数为μ,测得多组 F、t1、t2 的数据,并得到 F 与1
t2
2
-1
t2
1
的关系图像如图丙所示,已知
图像在纵轴上的截距为 b,直线的斜率为 k,则μ=________(用字母 b、d、L、k、g 表示).
[解析] (1)轨道略微倾斜的目的是平衡摩擦力,这样在未施加拉力时木板就能做匀速
直线运动,木板连上细线后,细线的拉力等于木板受到的合力,细线的拉力对木板做的功等
于合力对木板做的功,故 C、D 项正确.
(2)游标卡尺主尺的读数为 1 mm,游标尺上的第 14 个刻度与主尺上的刻度对齐,所以
游标尺的读数为 0.05×14 mm=0.70 mm,总读数为 1 mm+0.70 mm=1.70 mm=0.170 cm.
高考物理
3
(3)遮光条 B 通过光电门时的速度 vB=d
t1
,遮光条 A 通过光电门时的速度 vA=d
t2
,则ΔEk
=1
2
Mv2
A-1
2
Mv2
B=Md2
2
1
t2
2
-1
t2
1 .光滑的滑轮两端的细线拉力处处相等,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F 是细
线的拉力大小,也是木板所受的合外力大小,故 W=FL.
(4)当轨道水平放置时,对木板,由动能定理得(F-μMg)L=Md2
2
1
t2
2
-1
t2
1 ,解得 F=
Md2
2L
1
t2
2
-1
t2
1 +μMg,结合 F 与1
t2
2
-1
t2
1
的关系图像可知斜率 k=Md2
2L
,纵截距 b=μMg,联立解得
μ= bd2
2kgL
.
[答案] (1)CD (2)0.170 (3)Md2
2
1
t2
2
-1
t2
1 FL (4) bd2
2kgL
题型 2 验证型实验
验证型实验有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验证牛顿第二定律、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对
于该实验题型,要有严谨的科学态度,不要认为验证规律的实验一定成立,可以投机取巧,
编造数据,比如计算了等式的左边,认为右边一定相等,造成不必要的丢分,另外还要注意
有效数字必须符合题目要求.
【典例 2】 (2019·湖北八校联考)小明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来验证机械能守恒定
律.A 为装有挡光片的钩码,总质量为 M,挡光片的宽度为 b,轻绳一端与 A 相连,另一端
跨过光滑轻质定滑轮与质量为 m(m
m,取重力加速度为 g,则
(1)矩形线圈中电流的方向为________________.
(2)矩形线圈的电阻为________________.
(3)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的大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4)考虑到电压表内阻的影响,磁感应强度 B 的测量值偏________(填“大”或“小”).
[解析] (1)因 m0>m,故当天平正好平衡时,线圈受到的安培力竖直向上,根据左手定
则可知,矩形线圈中电流的方向为逆时针方向.
(2)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可知,回路中电流 I=E-U
r
,设线圈电阻为 R,则有 R1+R=U
I
,
解得 R= U
E-U
r-R1.
(3)设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为 B,线框受力平衡,则有 mg=m0g-nBIl,I=E-U
r
,
解得 B=m0-mgr
nE-Ul
.
(4)回路中电流 I=E-U
r
是干路电流,由于电压表的分流作用,使得代入计算的电流与
线圈中实际通过的电流相比偏大,因此磁感应强度 B 的测量值偏小.
高考物理
7
[答案] (1)逆时针方向 (2) Ur
E-U
-R1
(3)m0-mgr
nE-Ul
(4)小
专题强化训练(二十四)
1.(2019·四川成都诊断)将两根原长相同、劲度系数不同、粗细也不同的弹簧套在一
起,看作一根新弹簧,设原粗弹簧(记为 A)的劲度系数为 k1,原细弹簧(记为 B)的劲度系数
为 k2,套成的新弹簧(记为 C)的劲度系数为 k3.关于 k1、k2、k3 的大小关系,同学们猜想如下:
甲同学:和电阻并联相似,可能是1
k3
=1
k1
+1
k2
.
乙同学:和电阻串联相似,可能是 k3=k1+k2.
丙同学:可能是 k3=k1+k2
2
.
(1)为了验证猜想,同学们设计了相应的实验(装置见图甲所示).
(2)简要实验步骤如下,请完成相应填空.
a.将弹簧 A 悬挂在铁架台上,用刻度尺测量弹簧 A 的原长 L0;
b.在弹簧 A 的下端挂上钩码,记下钩码的个数 n、每个钩码的质量 m 和当地的重力加
速度大小 g,并用刻度尺测量弹簧的长度 L1;
c.由 F=________计算弹簧的弹力,由 x=L1-L0 计算弹簧的伸长量,由 k=F
x
计算弹簧
的劲度系数;
d.改变________,重复实验步骤 b、c,并求出弹簧 A 的劲度系数的平均值 k1;
e.仅将弹簧分别换为 B、C,重复上述操作步骤,求出弹簧 B、C 的劲度系数的平均值
k2、k3.比较 k1、k2、k3 并得出结论.
(3)图乙是实验得到的图线,由此可以判断________同学的猜想正确.
[解析] (2)弹簧的弹力 F 等于 n 个钩码的重力之和 nmg;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减
小误差,所以实验中需要改变钩码的个数以改变弹簧弹力.
高考物理
8
(3)由题图乙可知,伸长量相同时,FC=FA+FB,由胡克定律可得 k3x=k1x+k2x,所以 k3
=k1+k2,乙同学的猜想是正确的.
[答案] (2)nmg 钩码的个数 (3)乙
2.(2019·武汉市高三调研)在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所示,a、b 是
两个半径相等的小球,按照以下步骤进行操作.
A.在木板表面钉上白纸和复写纸,并将该木板在紧靠槽口处竖直放置,使小球 a 从斜
槽轨道上固定点处由静止释放,撞到木板并在白纸上留下痕迹 O;
B.将木板水平向右移动一定距离并固定,再使小球 a 从固定点处由静止释放,撞到木
板上得到痕迹 B;
C.把小球 b 静止放在斜槽轨道水平段的最右端,让小球 a 仍从固定点处由静止释放,
和小球 b 相碰后,两球撞在木板上得到痕迹 A 和 C.
(1)为了保证在碰撞过程中小球 a 不反弹,a、b 两球的质量 m1 、m2 间的关系是
m1________m2(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2)完成本实验,必须测量的物理量有________.
A.小球 a 开始释放的高度 h
B.木板水平向右移动的距离 l
C.小球 a 和小球 b 的质量 m1、m2
D.O 点分别到 A、B、C 三点的距离 y1、y2、y3
[解析] (1)为防止两球碰撞后,小球 a 反弹,小球 a 的质量应大于小球 b 的质量,即
m1>m2.(2)a、b 两球碰撞后均做平抛运动,l=vt,y=1
2
gt2,得 l=v 2y
g
,若满足 m1v0=m1v1
+m2v2,即碰撞前后动量守恒,即可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对该式进行整理可得 m1
y2
= m1
y3
+ m2
y1
,
因此需要测量小球 a 和小球 b 的质量 m1、m2 以及 O 点分别到 A、B、C 三点的距离 y1、y2、y3,
选项 C、D 正确.
[答案] (1)大于 (2)CD
高考物理
9
3.(2019·河南六市联考)一个有一定厚度的圆盘,可以绕通过中心垂直于盘面的水平
轴转动,圆盘加速转动时,角速度的增加量Δω与对应时间Δt 的比值定义为角加速度
β
即β=Δω
Δt .我们用电磁打点计时器、刻度尺、游标卡尺、纸带、复写纸来完成下述实
验.(打点计时器所接交流电的频率为 50 Hz;A、B、C、D、…为计数点,相邻两计数点间
有四个点未画出)
①如图甲所示,将打点计时器固定在桌面上,将纸带的一端穿过打点计时器的限位孔,
然后固定在圆盘的侧面,当圆盘转动时,纸带可以卷在圆盘侧面上;
②接通电源,打点计时器开始打点,启动控制装置使圆盘匀加速转动;
③经过一段时间,停止转动和打点,取下纸带,进行测量.
(1)用 20 分度的游标卡尺测得圆盘的直径如图乙所示,圆盘的半径 r 为________cm;
(2)由图丙可知,打下计数点 D 时,圆盘转动的角速度为________rad/s;
(3)圆盘转动的角加速度大小为________rad/s2(计算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解析] (1)由图乙可知,主尺刻度为 60 mm,游标尺上的小数部分为 0,由于最小分度
为 0.05 mm,游标卡尺的读数为 60.00 mm,即 6.000 cm,因此圆盘的直径为 6.000 cm,半
径为 3.000 cm.
(2)由频率 f=50 Hz 可知,周期 T=0.02 s,则纸带上相邻两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 t′
=5T=0.1 s,故打下计数点 D 时,速度 vD= xCE
2t′
=0.1384-0.0551
2×0.1
m/s=0.417 m/s,故ω
=vD
r
=0.417
0.03
rad/s=13.9 rad/s.
(3)纸带运动的加速度 a= Δx
Δt2=xCE-xAC
Δt2 =0.1384-0.0551-0.0551
0.22 m/s2=0.705 m/s2,
由于β=Δω
Δt
,ω=v
r
,故圆盘转动的角加速度大小为β=a
r
=0.705
0.03
rad/s2=23.5 rad/s2.
高考物理
10
[答案] (1)3.000 (2)13.9 (3)23.5
4.(2019·云南七校联考)材料的电阻随压力的变化而变化的现象称为“压阻效应”,
利用这种效应可以测量压力大小.如图甲所示为某压敏电阻在室温下的电阻压力特性曲线,
其中 RF、R0 分别表示有、无压力时压敏电阻的阻值.为了测量压力 F,需先测量压敏电阻处
于压力下的电阻值 RF.
请按要求完成下列实验.
(1)设计一个可以测量处于压力中的该压敏电阻阻值的电路,在图乙的虚线框内画出实
验电路的原理图(压敏电阻已给出,待测压力大小约为 40~80 N,不考虑压力对电路其他部
分的影响),要求误差较小,提供的器材如下:
A.压敏电阻,无压力时阻值 R0=6000 Ω
B.滑动变阻器 R,最大阻值约为 200 Ω
C.电流表 A,量程 0~2.5 mA,内阻为 30 Ω
D.电压表 V,量程 0~3 V,内阻为 3 kΩ
E.直流电源 E,电动势为 3 V,内阻很小
F.开关 S,导线若干
(2)正确接线后,将压敏电阻置于待测压力下,通过压敏电阻的电流是 1.33 mA,电压
表的示数如图丙所示,则电压表的读数为________V.
高考物理
11
(3)此时压敏电阻的阻值为________Ω(保留两位有效数字);结合图甲可知待测压力的
大小 F=________N.
[解析] (1)由于滑动变阻器总电阻较小,远小于待测压敏电阻的阻值,因此滑动变阻
器应采用分压式接法;同时因待测压敏电阻的阻值较大,故应采用电流表内接法;电路原理
图如图所示.
(2)电压表量程为 0~3 V,最小分度为 0.1 V,则读数为 2.00 V.
(3)根据欧姆定律可知 RF=U
I
-RA= 2.00
1.33×10-3 Ω-30 Ω=1.5×103 Ω,则有R0
RF
=
6000
1.5×103=4;由图甲可知,待测压力的大小 F=60 N.
[答案] (1)见解析图 (2)2.00 (3)1.5×103 60
5.(2019·河南省豫南九校质量考评)利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可以较为准确地测出待测
电阻 Rx 的阻值.其中 R1 为一段较长的粗细均匀的电阻丝,Rx 为待测电阻,R0 为电阻箱,a 为
电表.测量步骤如下:
根据如图甲所示的电路图连接电路;将 R0 调到某一数值,滑片 P 与电阻丝某位置连接.闭
合开关 S1,试触开关 S2,观察电表 a 指针的偏转情况;适当左右移动滑片 P 的位置,直至闭
合开关 S2 时,电表 a 的指针不发生偏转;测出滑片左右两侧电阻丝的长度 L1 和 L2,读出此
时电阻箱接入电路的阻值 R0.
高考物理
12
(1)根据图甲的电路图,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乙的实物图连接成完整电路;
(2)为了使测量结果更准确,图甲中的电表 a 选以下的哪个电表更合适________.
A.量程为 0~3 V、分度值为 0.1 V、内阻为 3000 Ω的电压表
B.量程为 0~0.6 A、分度值为 0.02 A、内阻为 60 Ω的电流表
C.量程为 0~30 μA、分度值为 1 μA、内阻为 100 Ω的灵敏电流计
(3)如果电表 a 中电流方向由 M 流向 P 时,指针向右偏转,则当指针向右偏转时,可以
通过以下哪些操作使指针不发生偏转________.
A.适当增大电阻箱 R0 的阻值
B.适当减小电阻箱 R0 的阻值
C.将滑片 P 向左移动适当的距离
D.将滑片 P 向右移动适当的距离
(4)用测量的物理量(L1、L2 和 R0)表示待测电阻的阻值 Rx=____________.
[解析] (1)实物图连接如答案图所示.
(2)为了使测量结果更精确,就要使电表更灵敏.选项 A 电表指针偏转 1 格所需电压为
0.1 V,而选项 B 电表指针偏转 1 格所需电压为 0.02 A×60 Ω=1.2 V,选项 C 电表指针偏
转 1 格所需电压为 1 μA×100 Ω=0.1 mV,所以选 C 表.
(3)当指针向右偏转时,说明 M 点的电势比 P 点高,因此可以减小 R0 分得的电压,或减
小滑片左边电阻丝分得的电压,即减小 R0 接入电路的阻值或向左移动滑片 P,选项 B、C 正
确.
(4)当电表指针不发生偏转时,M、P 两点电势相等,即Rx
R0
=L1
L2
,所以 Rx=L1
L2
R0.
[答案] (1)实物图连接如图所示
高考物理
13
(2)C (3)BC (4)L1
L2
R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