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21 发布 |
- 37.5 KB |
- 18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_2021学年高中语文模块综合测评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
模块综合测评 (时间:150分钟 满分:150分)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3题。 晋商具有开放经营的历史渊源 晋商是指发端于明初、发达于清代的山西商人群体。至明末清初,集中在太谷、祁县、平遥一带的票号生意兴隆,这一时期是晋商最辉煌的时期。五百年的晋商辉煌,得益于其企业内部制度安排的开放性。引进人才、引进资金,使晋商获得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是晋商开放经营的具体体现。 为引进人才实行“经理制”。晋商商号职员的设置历来“因事设人”,从不“因人设职”。在普通员工的选择上,晋商秉持开放的人才选用机制和观念。因为晋商在各地广设分号,机构日趋庞大,所有权和经营权两权合一的经营模式难免出现管理效率低、内部运营成本高昂的弊病。晋商以开放的经营智慧,创新人事管理制度,采取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的“经理制”,突破了所有者自身能力的限制,建立起高效、有序的运营机制。在“经理制”下,财东不直接参与经营管理,而是授予掌柜资金运用权、职员调配权、业务经营权,委托掌柜具体管理。财东充分信任掌柜,令其放手经营。“经理制”打破了传统的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封闭经营管理模式。经理人的选择突破了家族、宗族、本村的固有限制,是晋商开放意识在企业管理上的具体体现。 - 18 - 为引进资金实行“股份制”。晋商的“股份制”萌芽于明代,大兴于清代。晋商早期实行的独资制、贷金制、朋合制和伙计制,远远不能满足大商业、大流通下的资金需求。晋商适时调整,不拘泥于本家、本族、本地拓展融资渠道,广纳闲资,形成“股份制”这一开放的资本组织形式。开放的股本结构,使晋商突破单纯依靠自身资本积累的局限,广泛吸纳社会闲散资金,充实资本,形成互利共赢、风险共担、休戚与共的接近现代股份制的商号。这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我国数千年“公财与私财不分”的商业习惯,财东对企业财产控制权与财东个人财产控制权有了一定程度的分离。财东将其个人私有财产作为股本投入商号、票号,与其他出资者的资本融合为一体成为企业资本时,便失去了这部分资金的自由支配处置权。作为一种融资和收益分配制度,晋商股份制已明显不同于独资、一般合伙等传统企业制度,而更多体现了现代企业精神,也体现出晋商开放的经营思路与高超的管理智慧。 晋商还开创了“人身顶股制”这一独具特色的人才激励机制。经理的身股和财东的银股一样具有分红权,内部员工也有一定的身股,并据创造价值的大小酌情增减。这种将员工利己性动机与商号经营效益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制度设计,蕴含着企业与员工利益共享的开放的大利益观。 (选自王清宪《发掘晋商精神的现代价值》,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晋商在职员设置上往往是凭事用人,绝对不会设置闲赋的职位而人浮于事。 B.财东充分信任掌柜,和掌柜一起管理资金运用、职员分配、业务经营等事务。 C.“股份制”开放的股本结构,改变了我国数千年“公财与私财不分”的商业习惯。 D.“股份制”的资本组织形式,使财东失去了个人私有财产的自由支配处置权。 解析B项,“和掌柜一起管理”的说法错误,原文说的是“财东不直接参与经营管理,而是授予掌柜资金运用权、职员调配权、业务经营权,委托掌柜具体管理”;C项,不合文意,原文是“一定程度上打破了我国数千年‘公财与私财不分’的商业习惯”;D项,曲解文意,原文说的是“财东将其个人私有财产作为股本投入商号、票号,与其他出资者的资本融合为一体成为企业资本时,便失去了这部分资金的自由支配处置权”。 答案A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文章从三方面阐述晋商开放经营的历史渊源,深刻论述了“经理制”与“股份制”。 B.文章由“引进人才、引进资金”使晋商获得了发展动力,引出论证的分论点。 C.晋商实施“经理制”的原因是晋商在各地广设分号,机构日趋庞大,难于管理。 D.晋商实行的“股份制”,作为一种融资和收益分配制度,体现了现代企业精神。 - 18 - 解析C项,分析不准确,由原文“因为晋商在各地广设分号,机构日趋庞大,所有权和经营权两权合一的经营模式难免出现管理效率低、内部运营成本高昂的弊病”可知,晋商实施“经理制”的原因是传统的管理经营模式出现了弊病,难以适应发展的需要。 答案C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明末清初,太谷、祁县、平遥一带的票号生意兴隆,得益于企业制度的开放性。 B.晋商采用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经理制”,打破了传统血缘关系的封闭管理模式。 C.如果晋商的资金能够满足大商业、大流通的资金需求,就不会实行“股份制”。 D.晋商将员工利己动机与商号经营效益结合在一起,激励员工创造利益的积极性。 解析C项,“就不会实行‘股份制’”的说法错误,太过绝对。 答案C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4~6题。 材料一 最近,11岁的唐安琪将要动身去美国参加游学。为了短短13天的行程,她的妈妈秦女士支付了3万多元的费用。除了游学,秦女士还给女儿安排了暑期培训,花费5 000元。许多孩子的暑假,如今已经变成了不折不扣的“烧钱季”,不少家长感慨“月薪三万,还是撑不起孩子的一个暑假”。 其实,这种“烧钱游戏”的性价比并不高。一些游学机构动辄将出境旅游产品贴上“游学”的标签,改头换面之后抬高价格。实际上,很多项目仅仅是参观大学、博物馆、图书馆等公共设施而已。这类产品价格虚高,内容却是走马观花、蜻蜓点水、游而不学,很难收到拓宽视野、丰富知识、提升创新与实践能力的效果。 另外,有的家长把孩子的暑假填得满满当当。在北京,一些培训机构里有的孩子一天5节课,10个小时的教学时间。在这种高强度的学习安排下,孩子不仅难以用心投入学习,反而容易滋生厌学情绪,结果可能适得其反。 (摘编自《暑假变烧钱季,金钱和时间堆不出 - 18 - 牛娃》,《中国青年报》2018年7月24日) 材料二 图1 2015年某市学生假期参加课外辅导班数量调查表1 图2 2015年某市学生假期参加课外辅导班数量调查表2 (摘编自《当前中小学生课外辅导状况的调查报告》) 材料三 剧场之内,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座位,但是如果前排观众为了看得更清楚,或者由于一些其他原因站了起来,周围的人劝不了,“剧场管理员”又熟视无睹,那么后排的其他观众为了看到演出,就只好被迫站起来。最后的结果是,全场观众都从坐着看戏变成了站着看戏。都坐着与都站着相比,都是看戏,但是所有人都付出了更高的代价,也更累了。这种情景被称为“剧场效应”。 (摘编自《校外教育须警惕“剧场 效应”》,光明网2018年1月8日) 材料四 “减负”不等于降低课程难度、不要学生刻苦学习、让孩子无节制玩耍,而指的是减去违背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超出教学大纲、额外增加的“负担”。对于“减负”,要坚定地“减”,更要科学地“加”。 - 18 - “加”在积极引导、介入孩子的课后活动上。比如让每个孩子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安排自己放学之后的生活:读书、做手工、练书法……通过积极引导,真正从育人角度介入孩子的课后活动。 “加”还在延展书本、走向生活、接触社会上,让孩子们清楚知识的逻辑,明白成长的真谛,拓展思维的视野。科学“加”的最终目标是育人,每次活动要从主题出发,设定合理的课程目标,把握活动内容的关键要素,把立德树人任务落实在具体的活动中。学生在与同伴的交往以及教师、家长和社会人士的协助支持下,探究知识、发展素养、体验情感、塑造人格。 (摘编自《减负:“减”的背后应科学地“加”》, 《中国教育报》2018年7月22日) 4.下列对材料二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在被调查的各年级学生中,大部分同学参加了课外辅导班,说明在大多数中小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中,课外辅导是非常受重视的。 B.从数量上看,大多数被调查学生参加过辅导班,参加两个及以上课外辅导班的人数将近一半。其中,初中生参加课外辅导班的比重最高。 C.调查发现,选择纯文化课程补习的远超过其他类型,几乎撑起了课外辅导的半边天,可见,来自文化学科方面的压力仍是主要的。 D.选择证书考级培训、学科竞赛辅导的比例达到了21.6%,说明学生参加课外辅导也不完全是为了学习文化,而是为了培养艺术情操、提高身体素质。 解析D项,“而是为了培养艺术情操、提高身体素质”的说法错误,该情况说明学生希望在短期内强化自己的应试能力。 答案D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家长们把孩子的教育看作一个堆砌时间与金钱的“烧钱游戏”,而不尊重基本的教育规律,这样必定会得到适得其反的效果。 - 18 - B.中小学生假期竞相参与校外培训,就是“剧场效应”在教育中的典型体现。它折射出公众对教育的焦虑、无奈以及随大流的态度。 C.面对教育部门提出的“减负”口号,教育工作者要坚定地“减”,更要科学地“加”,这种“加”包括降低课程难度,有效介入课后活动。 D.减轻学生课业负担,让孩子们选择如何度过自己的暑假,需要学校、社会、家庭形成合力,也更需要孩子们自己的争取。 解析A项,“必定会得到适得其反的效果”说法过于绝对。C项,“降低课程难度”的说法错误。D项,“也更需要孩子们自己的争取”无中生有。 答案B 6.假期“补课热”导致的负面影响有哪些?请简要概括说明。(6分) 解析此题考查对文本内容要点的概括,结合材料的有关内容概括即可。 参考答案①家长经济负担增加,不堪重负;②孩子容易滋生厌学情绪;③有关部门监管不力,导致教育秩序被破坏,民众利益集体受损。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7~9题。 孟三爷的徒弟 陈德鸿 孙兴的接骨手艺是和孟三爷学的。 孙兴说,他15岁那年上山采松塔,不小心从树上摔下来,好几处骨头都断了,躺在地上动弹不得。哀号到快天黑时,让在山里住的孟三爷发现了,当时就把骨头接上了。等他好利索了,就拜了孟三爷为师。 有人马上摇头说,孟三爷那个孤老头子有两把刷子不假,可他连亲侄子都不传,咋能传给你呢?鬼才信呢! - 18 - 不信你去问呀!孙兴涨红了脸说,起初孟三爷确实不答应,后来被我缠得没法,就说,你这笨手笨脚的,摘个松塔都能从树上掉下来,教也没用。我当时就急了,说我掉下来是因为没舍得用刀砍树梢。我说把树梢砍掉了,松塔是好捡了,可松树就不长了。孟三爷想了想,又问了我不少事,这才答应的。 孟三爷没了快俩月了,让我们找阎王爷问啊?一个人说完,一群人都笑了起来。都知道孙兴心善,不会说谎。于是都知道了孙兴是孟三爷的徒弟,也都想看看他的本事,但一直没有机会,毕竟,谁也不会故意把自己的骨头弄折。 谁也没想到,第一个来找孙兴的是饲养员老李头。老李头说,队里有头骡子断了一条前腿,听说你是孟三爷的徒弟,能给人接骨,不知能不能给牲口接? 能,咋不能呢!孙兴满口答应,心里却有点发酸,自己的第一个病人竟然是头骡子。 到了队里,孙兴让人把骡子的三条腿固定住,在那条断腿上捋了一会儿,喝了一大口葫芦里的酒,便往上喷,喷了几次,然后闭上眼,叽里咕噜说了几分钟谁也听不懂的话,猛地睁开眼说,好了,牵着在院里遛遛,明天就能下地干活了。 这,能成?老李头半信半疑。 孙兴没回话,拍拍屁股走了。走着走着,便见围观的人们傻了似的僵在原地,眼睛越瞪越大。他不安地停下来,回头看了看骡子。就在这时,身后响起了欢叫声。 开春时,队长媳妇小秀抱柴时滑了一跤,摔断了三根肋骨,疼得直吸气。队长想用马车把她送到县医院。 小秀急了,这离县城几十里,到了还不把我颠簸死?赶快去找孙兴呀! 这个,这个?队长为难地挠着头,就是不动步。 啥这个那个的,不就是得露胸脯吗?到县里就不露了?小秀咧着嘴说,只要不疼,咋的都行。 队长的脸被呛得一阵红一阵白,只好找来了孙兴。孙兴尽量避开小秀的胸部,用手在她的胸肋处上下左右捋了一阵儿,喷了几口酒,然后闭上眼睛,开始嘟囔起来。十几分钟后,孙兴睁开眼睛,见小秀胸部凹陷的部位已经变得平整,便撩下她的衣服,挎上葫芦往外走,边走边说,好了,干啥也不耽误。 - 18 - 队长愣了一会儿,急忙追了出去,问,多少钱? 孙兴说,不要钱,给谁看都不要钱。 队长说,要不上秋多分你点粮食吧,谁都不能有意见。 孙兴停住脚说,我多,别人就分得少,这样的事我干不来,你最好也别干。 那你这是图啥呢?队长问。 啥也不图。孙兴说,我是孟三爷的徒弟,孟三爷就是这么教的。 孙兴的名气渐渐大了起来,甚至有不少外县人也来找他接骨。但不管是谁,什么身份,孙兴概不收钱,也不要物。有人不解,孙兴便说,我是孟三爷的徒弟,孟三爷就是这么教的。弄得问话的人一头雾水。 县医院院长亲自看了孙兴的接骨过程,对他很是佩服,便寻了个机会把他要了过去。可没想到,孙兴干了一个多月就主动回来了。 队长百思不得其解,说多少人做梦都想进城吃上商品粮,你有了这个机会,咋就不干了呢? 孙兴说,别人做不做梦我不管,在城里看病得先交钱,没钱就不给看。我越干越不得劲,没法干下去了。 人家那是规矩,像你这样不早就乱套了?队长惋惜地直拍大腿。 孙兴白了队长一眼说,我看病不用啥规矩,乱了吗? 队长张大了嘴,半天没说出话来。 许多年后,一个记者不知从哪儿听说了孙兴的事,专程跑到村里来调查采访,找到了当年的队长家。 队长说,孙兴给人和牲口接骨那都不算哈,最神的是接高粱,有几棵高粱在地里断了三截,他对好断茬,挨个捋巴捋巴就给接上了,喷了几口酒,念了一会儿咒,就跟好的一样。 见记者摇头,旁边的小秀说,你还别不信,那几棵高粱到秋时都结了大穗,比别的都大呢! 我信,我信。记者咂咂嘴,他念那咒是啥内容,你们知道不? 队长撇了撇嘴说,他嘟囔那玩意,怕是外星人也听不懂。 - 18 - 记者笑了,又问,酒里也应该有秘密,不知那酒葫芦还在不在? 在是在,不过已经在他坟里埋了快三十年了。队长说。 可惜了。记者说,凭他的神技,要是活到现在,早发大财了。 你说啥?记者话音刚落,两个老人的眼睛便瞪了起来。 没,没说啥。记者有些毛了,我……我是说他技术那么好,为什么没有传下来? 两个老人沉默了一会儿,队长叹了口气说,他倒是想传,有够资格接的人吗?有吗?别忘了,他可是孟三爷的徒弟。 (有删改) 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小说开篇以朴实而不失生动的语言讲述了孙兴成为孟三爷徒弟的来龙去脉,吸引了读者的阅读兴趣,也奠定了小说明快轻松的基调。 B.小说善用细节表现人物心理,比如“他不安地停下来,回头看了看骡子”,一“停”一“看”形象生动地写出了孙兴第一次接诊后的略微不安。 C.孙兴救了队长的媳妇后,拒绝了队长的感谢,并说“这事我干不来,你最好也别干”,说明孙兴认为队长不是一个品质高尚的人。 D.孙兴在县医院看不惯先交钱再看病的规定,干了一个多月就主动回来了,说明了孟三爷对孙兴做人的影响,揭示了文章的主旨。 解析C项,从文章中并不能看出“孙兴认为队长不是一个品质高尚的人”。 答案C 8.结合小说内容,简要分析孙兴的形象特点。(6分) 解析 - 18 - 认真阅读文本,从文中找出描写孙兴的语句,结合具体的语句分析孙兴的形象特点。如从“说我掉下来是因为没舍得用刀砍树梢。我说把树梢砍掉了,松塔是好捡了,可松树就不长了”“我多,别人就分得少,这样的事我干不来,你最好也别干”可以看出孙兴为人善良正直的性格特点;从“孙兴让人把骡子的三条腿固定住,在那条断腿上捋了一会儿,喝了一大口葫芦里的酒,便往上喷,喷了几次,然后闭上眼,叽里咕噜说了几分钟谁也听不懂的话,猛地睁开眼说”可以看出孙兴接骨的技艺精湛;“别人做不做梦我不管,在城里看病得先交钱,没钱就不给看。我越干越不得劲,没法干下去了”可以看出孙兴淡泊名利的性格特点。 参考答案①心地善良,为人正直。孙兴摘松塔没舍得用刀砍树梢,结果从树上掉下来,可见他心地善良;孙兴说“啥也不图”,说明他为人正直,没有私欲。②技艺高超。孙兴给骡子、队长媳妇接骨,手法老道,名不虚传。③淡泊物欲,不图名利,为人处世有自己的原则。孙兴在县医院看不惯先交钱再看病的规定,干了一个多月就主动回来了,说明他坚持自己的原则,不为名利所诱惑。 9.小说主要讲述的是主人公孙兴的传奇故事,却为何要以“孟三爷的徒弟”为标题?(6分) 解析小说标题作用一般有:①点明时间、地点,创设故事背景,渲染环境氛围。②概括故事情节,揭示小说主旨。③作为结构线索,组织全文;寄托情感,深化主题。④铺开情节,呼应细节;对比讽刺,强化效果。本题可参考上述几方面进行回答,注意结合文本分析。 参考答案①从表达效果来看,表意更为丰富,引发读者联想,激发阅读兴趣。②从人物形象上看,交代人物的独特身份,表现了孙兴具有和孟三爷一样的才德兼备的特点。③从表现主题上看,使主题更为深刻,赞赏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传统技艺的传承,也表达了对传统美德和传统技艺无人承继的惋惜。④结构上,统领全文,“孟三爷的徒弟”在全文中多次出现,重要性可见一斑。(每点2分,答出三点即可)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10~13题。 韦皋,字城武,京兆万年人。皋始仕为建陵挽郎,诸帅府更辟,擢监察御史。德宗狩奉天李楚琳杀镒劫众叛归朱泚始泚以范阳军镇凤翔既归节而留兵五百戍陇上以部将牛云光督之。至是,云光谋请皋为帅,将劫以臣泚。别将翟晔伺知,以白皋。云光懼不克,率众出奔,至汧阳,遇泚奴使皋所。皋迎劳,先纳奴,伪受泚诏。即让云光曰:“既去而复,何也?”对曰:“向未知公之命,故去;今还,愿与公同生死。”皋曰:“大使固善,苟无它图,请释甲以安众,而后可入也。”云光乃命士委仗铠,皋受而内其卒。明日,置酒大会,奴、云光与其下至,皋伏甲左右庑,酒行,尽杀之,以其首徇。又驰使吐蕃与连和,陇坻遂安。 - 18 - 贞元初,代张延赏为剑南西川节度使。初,云南蛮羁附吐蕃,其盗塞必以蛮为乡道。皋计得云南则斩虏右支,乃间使招徕之,稍稍通西南夷。皋上言:“礼让行于殊俗,则怫戾者化,愿皆封以示褒进。”诏可。又明年,云南款边,求内属,约东蛮鬼主骠傍、苴梦冲等绝吐蕃盟。 初,东蛮地二千里,胜兵常数万,南倚阁罗凤,西结吐蕃,狙势强弱为患,皋能绥服之,故战有功。西山羌女、诃陵、南水、白狗、逋租、弱水、清远、咄霸八国酋长,皆因皋请入朝。乃遣幕府崔佐时由石门趣云南,而南诏复通。 顺宗立,诏检校太尉。会王叔文等干政,皋遣刘辟来京师谒叔文曰:“公使私于君,请尽领剑南,则惟君之报。不然,惟君之怨。”叔文怒,欲斩辟,辟遁去。皋知叔文多衅,又自以大臣可与国大议,即上表请皇太子监国,又上笺太子,暴叔文之奸,且劝进。会大臣继请,太子遂受禅,因投殛奸党。是岁,皋暴卒,年六十一,赠太师,谥曰忠武。 (选自《新唐书·韦张严韩列传》,有删改)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德宗狩/奉天李楚琳杀镒/劫众叛归朱泚/始/泚以范阳军/镇凤翔既归节/而留兵五百戍陇上/以部将牛云光督之/ B.德宗狩奉天/李楚琳杀镒/劫众叛归朱泚/始/泚以范阳军镇凤翔/既归节/而留兵五百戍陇上/以部将牛云光督之/ C.德宗狩/奉天李楚琳杀镒/劫众叛归朱泚/始/泚以范阳军镇凤翔/既归节/而留兵五百戍/陇上以部将牛云光督之/ D.德宗狩奉天/李楚琳杀镒/劫众叛归朱泚/始/泚以范阳军/镇凤翔既归节/而留兵五百戍/陇上以部将牛云光督之/ 解析“狩”意思是巡视,可知德宗巡视奉天,“狩奉天”不可断开,故排除A、C两项。“留五百兵戍陇上”中的“陇上”做“戍”的宾语,不能断开,故排除D项。 答案B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别将指秦、汉时代,军中别部之统领官,也就是配合主力军作战的将领。 - 18 - B.南诏是隋末唐初洱海地区六诏之一的蒙舍诏。因蒙舍诏在诸诏之南,称为“南诏”。 C.受禅指王朝更迭,新皇帝承受旧帝让给的帝位。起于古时尧舜禹时代的禅让制。 D.谥号指古代历史上的皇帝、皇后以及诸侯大臣等去世后朝廷给予的褒扬称号。 解析D项,“褒扬称号”错,应是给予的评价。谥号除了表扬类的谥号,也有批评类的谥号,如周厉王。 答案D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韦皋有智慧,用计谋斩杀叛贼。牛云光与朱泚家奴想劝韦皋投降叛军,韦皋假装接受诏书,缴械了牛云光的武装,宴会中埋设伏兵斩杀了他们。 B.韦皋上疏礼让异族,教化褒进叛逆者。韦皋在计取云南斩断吐蕃右臂后,提出礼让异族,叛逆者也会归化,以封爵来褒奖进用,得到皇上赞同。 C.韦皋平定征服西南,战功显赫。东蛮依仗吐蕃、阁罗凤及善战精兵,成为边患,韦皋征讨平定,迫使东蛮、西山羌女、诃陵等与吐蕃断盟。 D.韦皋敢于揭露奸佞。唐顺宗时,王叔文等人干预国家大事,韦皋上疏请求太子监国理政,并揭露王叔文等人的奸佞,使他们得到惩罚。 解析C项,“迫使东蛮、西山羌女、诃陵等与吐蕃断盟”错,由原文“皋能绥服之,故战有功。西山羌女、诃陵、南水、白狗、逋租、弱水、清远、咄霸八国酋长,皆因皋请入朝”可知,应是东蛮等解除与吐蕃的盟约,而西山羌女、诃陵等都通过韦皋请求入朝。 答案C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大使固善,苟无它图,请释甲以安众,而后可入也。 (2)公使私于君,请尽领剑南,则惟君之报。不然,惟君之怨。 参考答案(1)大使确实很对,如果没有其他的企图,请您解除武装使众人安心,然后可以进城。(“固”“苟”“释”“安”各1分,句意1分) - 18 - (2)太尉派我私下与你交好,请求兼统整个剑南,这样肯定会报答你。不这样的话,肯定会怨恨你。(“使”“私”“领”各1分;“惟君之报”“惟君之怨”句式1分,句意1分) 参考译文韦皋,字城武,京兆万年人。韦皋开始出仕任建陵挽郎,各节度使相继征用,升任为监察御史。德宗出巡奉天,李楚琳杀害张镒,胁迫部下叛归朱泚。当初,朱泚率范阳军队镇守凤翔,归还节钺离职以后,留下五百名士兵驻守陇上,命部将牛云光统领。到这时,牛云光图谋请韦皋任节帅,想劫持他臣属于朱泚。偏将翟晔伺探到消息,就报告了韦皋。牛云光又担心不能成功,率军出逃,逃到汧阳,遇见朱泚的家奴正要出使到韦皋那里。韦皋迎接慰劳,先接待朱泚的家奴,假装接受了朱泚的诏书。接着责备牛云光说:“既已离开而又返回,是什么原因?”牛云光回答说:“从前不知公有新的任命,因此离去;如今返回,情愿与公同生共死。”韦皋说:“大使确实很对,如果没有其他的企图,请您解除武装使众人安心,然后可以进城。”牛云光于是命令士兵放下兵器脱去盔甲,韦皋收受兵器与盔甲后接纳了他的士兵。第二天,大办酒席,朱泚家奴、牛云光与他的部下到来,韦皋在左右廊庑中埋伏下士兵,酒宴中,全部杀掉了他们,用他们的首级示众。又派使者前去吐蕃与其联合,陇坻于是安定。 贞元初年,韦皋接替张延赏任剑南西川节度使。起初,云南蛮依附吐蕃,吐蕃入侵边塞必然用云南蛮开道。韦皋料定得到云南就会斩断吐蕃的右臂,就派密使招徕他们,逐渐与西南夷通好。韦皋上奏说:“礼让在异族中施行,那么叛逆者也会归化,希望给他们都封爵以示褒奖。”皇帝下诏书同意。又过了一年,云南蛮到边境请求归附内地,与东蛮鬼主骠傍、苴梦冲等解除与吐蕃的盟约。 起初,东蛮有土地二千里,善战士兵常达数万人,南倚阁罗凤,西连吐蕃,暗中窥视(明朝)势力强弱情况(而袭扰边境)构成边患,韦皋能安抚他们,因此出战有功。西山羌女、诃陵、南水、白狗、逋租、弱水、清远、咄霸八国酋长,都通过韦皋请求入朝。韦皋就派幕府崔佐时从石门前往云南,与南诏再次通好。 顺宗即位,下诏任命韦皋为检校太尉。适值王叔文等人干扰朝政,韦皋派刘辟到京师拜见王叔文说:“太尉派我私下与你交好,请求兼统整个剑南,这样肯定会报答你。不这样的话,肯定会怨恨你。”王叔文愤怒,打算杀掉刘辟,刘辟逃跑了。韦皋知道王叔文树敌很多,又认为自己是大臣可以参议国家大政,就上表请皇太子监国,又给皇太子递上笺书,揭露王叔文的奸恶,并劝太子即位。正赶上朝中大臣也相继请求皇太子监国,太子于是接受禅代,就流放处置了奸党。这年,韦皋突然去世,终年六十一岁,追赠太师,谥号忠武。 - 18 -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第14~15题。 南乡子·黄州临皋亭作① 苏 轼 晚景落琼杯,照眼云山翠作堆。认得岷峨春雪浪,初来,万顷蒲萄②涨渌醅。 春雨暗阳台,乱洒歌楼湿粉腮。一阵东风来卷地,吹回,落照江天一半开。 注①这首词作于元丰四年(1081),诗人因揭露新法弊端被贬至黄州。②蒲萄:即“葡萄”,喻江水澄澈碧绿。 14.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南乡子,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琼杯,玉制的酒杯,亦用以美称酒杯。 B.“岷峨”指四川岷山、峨眉山,苏轼常常在诗词中用“岷峨”代指家乡。 C.下片后三句描写骤雨复晴的景色,东风吹散云雨,落日的余晖染红了半边天。 D.本词描写的自然景观阴晴不定、神奇瑰丽,直接抒发了词人对身世际遇的感慨。 解析D项,“直接抒发了”错误,应该是寓情于景,蕴含词人对身世际遇的感慨。 答案D 15.本词上片写景运用了虚实结合的艺术手法,请简要分析。(6分) 解析首先阅读词的上片,把握主要内容,然后找出哪里是实写,哪里是虚写,再分析虚实结合的效果。“晚景落琼杯,照眼云山翠作堆”是实写,“认得岷峨春雪浪,初来,万顷蒲萄涨渌醅”是虚写。先从写景方面分析虚实结合的效果,然后从抒情方面进行分析。 参考答案①实写落日美景倒映在酒杯里,青山绿树把杯中美酒都染绿了;②虚写杯中琼浆是岷山、峨眉山积雪融化而来,万顷的江水正像那未过滤的酒;③虚实结合,想象奇特,扩展了时空,表现了词人的思乡之情与旷达胸襟。 (三)名句名篇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 18 - (1)从《诗经·氓》最后一章里的“ , ”来看,男女主人公年少时关系非常融洽。 (2)屈原《离骚》中表达保持清白、死于直道的名句是“ , ”。 (3)苏轼《赤壁赋》中“ , ”两句指出了月亮圆缺更替、周而复始的辩证关系。 答案(1)总角之宴 言笑晏晏 (2)伏清白以死直兮 固前圣之所厚 (3)盈虚者如彼 而卒莫消长也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2019·全国Ⅱ)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7~19题。 中国画是融中国哲学思想、美学精神、绘画理念于一体的民族艺术。20世纪以来,新的文化思潮和艺术观念不断对中国画领域产生冲击,画家们既要突破传统观念推陈出新,又要继承传统发扬光大中国文化精神。( ),也造就了当今画坛的各种风格。 作为中华文化的传统瑰宝,中国画的笔墨纸砚等工具材料和表现方式有着其他画种无法比拟的特殊性,为历代画家崇尚与传承。其伟大而完整的绘画体系,成就了一代代宗师。然而,也正是这千百年来逐渐趋于完美的绘画准则,让一些画家“长跪不起”,不敢轻易逾越雷池,仍在使用今日的笔墨纸张道说古人程式化的话语。事实上,单凭笔墨功力,是无法成就作品艺术灵魂的。画家能否凭借自己的生活积累和艺术感觉,让传统文化内涵及现代人文精神在画面上得到充分体现,是新时代美术创作并行不悖的艺术法则。新时代的中国画创作者,应该以笔墨激扬时代精神,让中国画在多元共融的艺术格局中保持鲜活的生命力。 17.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这其中尺度的把握使画家对中国文化有不同的理解 B.这其中尺度的把握体现着画家对中国文化的不同理解 C.画家对中国文化的不同理解,影响他们对其中尺度的把握 D.画家对中国文化的不同理解使他们对其中尺度的把握不同 - 18 - 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的能力。解题时要注意括号后面的句子“也造就了当今画坛的各种风格”的主语必须是“这其中尺度的把握”,从而排除C、D两项。再看A、B两项,“体现……不同理解”比“使……”与后文衔接更顺畅,故排除A项。 答案B 18.下列各句中的引号和文中“长跪不起”的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我站在山脚抬头望去,只见无数火把排成许多“之”字形,一直向山顶延伸着。 B.父亲的话让我意识到,要打破我们父子之间这层令人悲哀的“厚壁障”太难了。 C.著名画家徐悲鸿笔下的马,正如有的评论家所说的那样,“形神兼备,充满生机”。 D.他们的做法彻底撕掉了自己“文明”的面具,真相赤裸裸地展现在大家面前。 解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解题时注意引号的作用,例句和B项都表特殊含义,“长跪不起”特指囿于传统技法,不敢创新;“厚壁障”形容父子间的隔阂、代沟。A项,突出强调;C项,直接引用;D项,表示讽刺否定。 答案B 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画家凭借自己的生活积累和艺术感觉,让传统文化内涵及现代人文精神在画面上得到充分体现,是新时代美术创作至关重要的艺术法则。 B.画家能否凭借自己的生活积累和艺术感觉,让传统文化内涵及现代人文精神在画面上得到充分呈现,是新时代美术创作并行不悖的艺术法则。 C.画家凭借自己的生活积累和艺术感觉,让传统文化内涵及现代人文精神在画面上得到充分呈现,是新时代美术创作并行不悖的艺术法则。 D.画家能否凭借自己的生活积累和艺术感觉,让传统文化内涵及现代人文精神在画面上得到充分体现,是新时代美术创作至关重要的艺术法则。 解析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首先判断“能否……得到充分体现……是……艺术法则”,属于两面对一面的逻辑错误;“传统文化内涵”和“人文精神”是在画面上“体现”出来的;“并行不悖的艺术法则”用词不当。只有A项修改最全面。 - 18 - 答案A 20.(2019·全国Ⅰ)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6分) 研究发现,人们所受压力会增加血液中糖皮质激素的含量,而糖皮质激素可将前体细胞变为脂肪细胞,所以① 。但人们过去不清楚,为什么白天压力大不一定会变胖,而上夜班之类的压力则常与肥胖相联系。最近一项研究揭开了谜底:健康人的糖皮质激素水平在24小时内呈节律性涨落,早8点最高,凌晨3点最低。如果打破节律,在糖皮质激素水平② ,糖皮质激素的增加就会导致更多前体细胞变为脂肪细胞。如果顺应节律,在糖皮质激素水平本来就是峰值时,即使增加很多糖皮质激素,也不易引起脂肪细胞增加。可见,③ 非常重要,夜间长期经历持续性压力体重会明显增加。 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由第①处前面的句子推断,所填语句主要内容为压力影响糖皮质激素水平,关键词为“压力”。由后面句子内容可知,关键词为“肥胖”。而根据本句前面的“所以”一词,可以推知该句为总起句,所以应填“人们所承受的压力与肥胖有一定联系”之类的句子。第②处,由“健康人的糖皮质激素水平在24小时内呈节律性涨落,早8点最高,凌晨3点最低”“如果打破节律”意味着在糖皮质激素水平最低的凌晨3点,却出现“更多前体细胞变为脂肪细胞”的情况,据此,可推断出应填“本来应该是低谷时”之类的语句。第③处,由“可见”一词,可知后面为结论句。结合语境中“早8点最高,凌晨3点最低”以及“夜间长期经历持续性压力”的提示,可推出“压力产生的时间”是结论句的陈述对象。 参考答案①压力与肥胖有联系 ②本来应该是低谷时 ③压力产生的时间 21.(2019·全国Ⅱ)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60个字。(5分) 2019年的永定河补水工程于3月13日启动,本次补水工程加大了补水力度,到4月2日,已累计输水3 100万立方米。另外,拦截在河道上的官厅水库发电站、珠窝水库下马岭发电站、落坡岭水库的下苇甸发电站全都停用,以保证补水全部灌入河道。目前,门头沟区域内102公里的永定河山峡段,近40年来首次实现全线通水。 - 18 - 解析本题考查压缩语段的能力。首先要了解一则新闻的关键信息:时间,新闻事件主体。本题压缩时,注意分析出新闻中的一些次要信息,并大胆剔除,如本题中补水效果、具体停用哪些电站的相关信息。 参考答案关键信息:①2019年3月13日;②永定河补水工程启动;③加大补水力度,停用发电站;④永定河山峡段近40年来首次全线通水。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60分) 材料一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个阶段是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材料二 “中国梦是历史的、现实的,也是未来的;是我们这一代的,更是青年一代的。”(习近平) 材料三 “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鲁迅) 读了以上的话,我们会产生许多感想和联想。请你以“写给2035年”为副标题作文,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少于800字。 写作提示本题为典型的指令型驱动作文。材料由三则组成:第一则强调经过两个阶段,就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中国梦;第二则突出“中国梦”是延续了几代的梦,是靠历史、现实、未来中的“我们”奋斗的梦,第三则凸显“远方”的“中国梦”“都和我有关”,点明“我”与“时代”的关系。从中可以看出:自我个体与中国梦的关系,将个人梦想放置到中国梦的大背景下,中国梦是国家的梦,也是国人的梦。 参考立意:①青春梦是与中国梦紧密相连的;②青年人应该有责任与担当;③个人对未来要做好准备和设计;④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⑤个人的命运与他人、社会都有联系;⑥中国梦需要几代人的努力,是无数人的愿景。 - 18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