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21 发布 |
- 37.5 KB |
- 26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重庆市重点中学21校联谊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网络教学检测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
www.ks5u.com 重庆市重点中学21联谊校2019-2020络教学摸底检测 高一语文试题 (总分150分 时间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本题共9小题,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角度来看,人类命运共同体首先是一个客观现实,是一个实然性的存在,这一客观现实正日益清晰地出现在人类经济全球化的实践活动中。从空间上看,当人类实践活动进入到全球范围,在经济全球化的实践浪潮推动下逐步形成了具有客观现实性的人类命运共同体,而客观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又呼唤着主观的或精神层面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出场”,这样,在人类命运共同体实践的基础上,自然生成了关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认识,这种认识的结果就是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或思想的提出。而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或思想,就是关于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什么以及如何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等问题的理论阐释,是对世界各国相互联系日益紧密、相互依存日益加深、相互影响空前强烈的客观现实的观念反映。 人类命运共同体实践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之间具有辩证统一的关系。一方面,人类命运共同体实践决定着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有什么样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实践,就会有什么样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人类命运共同体实践发展变化了,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也会随着变化;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践效果是检验或衡量关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根本标准。另一方面,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对于人类命运共同体实践发挥着重要的反作用,它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践活动起着世界观、价值观、方法论等的指导作用。 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我们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践活动当然也有目的,这个目的就是对业已出现的人类整体利益或人类共同利益的实现和维护。就是说,人类利益共同体与命运共同体在本质上具有同一性,人类命运共同体正是对人类整体利益或人类共同利益的把握与确认,人类共同利益是我们提出并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现实支点,世界各国人民对人类共同利益的珍视、维护和争取,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根本动力。 - 26 - 那么,如何有效和顺利地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呢?关键是要处理好共同利益和特殊利益的关系。矛盾论告诉我们,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都具有同一性和斗争性。根据同一性与斗争性辩证关系原理分析,一方面,同一性依赖于斗争性,同一是包含着差别甚至对立的同一。这意味着,没有众多的存在着种种差异的国家,就不会有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产生;没有不同国家的特殊利益,就不会形成人类的共同利益。另一方面,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斗争是同一中的斗争。这意味着,在人类命运共同体业已形成、人类整体利益日益突出的时代背景下,不能眼里只有自我的特殊利益而无视人类的共同利益,不能以自身特殊利益来损害人类共同利益。需要特别指出的一种情况是,一些强权国家私利膨胀,常常以一些冠冕堂皇的借口或理由指手画脚,任性妄为,肆意破坏或损害全人类的共同利益或别的国家的核心利益。这实 际上也是把狭隘的自我利益至上化、绝对化的强权主义的做法。 (摘编自邱耕田《哲学视阈中的人类命运共同体》)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客观和主观、实践和意识的统一体,先有客观现实后有主观认识,先有实践后有意识。 B. 经济全球化浪潮推动了人类命运共同体实践,在此基础上自然生成了关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认识。 C. 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或思想包括,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什么和如何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两方面的内容。 D.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动力来源于人类对利益的追求,这里的利益指人类整体利益而不是某国的利益。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指出理解人类命运共同体可从实践和意识两方面入手,并就二者的关系进行论证。 B. 文章从人类实践活动全球化的角度,着重分析了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对实践的反作用。 C. 对于人类命运共同体,文章以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办的顺序逐层分析,论证过程严谨。 D. 文章采用了对比论证、举例论证和道理论证的方法,论而有据,论而有理,论而有力。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 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提出和构建,正是对共同利益生成和发展的一种确认和反映。 B. 要构建人类利益共同体,世界各国有必要从维护自身利益慢慢过渡到维护共同利益。 C. 人类的共同利益由不同国家的特殊利益形成,因此我们要确保不同国家的利益最大化。 D. 某些西方国家把自己的价值观强加给其它国家,实际上是把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 【答案】1. C 2. B 3. A 【解析】 【1题详解】 - 26 -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重要信息的能力。这类题目解答时一般要找出文章中相对应的语句,注意将选项转述内容与原文内容逐一比对,寻找细微的差别确定答案。C项,“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什么和如何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两方面的内容”不正确,原文说的是“就是关于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什么以及如何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等问题的理论阐释”,可见不只包括两方面的内容。故答案为C项。 【2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要求选出“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考查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答题时,要在整体通读全文的基础上,根据文本具体内容对各选项表述进行认真比照,考查其表述正确与否。B项,“着重分析了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对实践的反作用”不正确。“反作用”于文无据,文中只提到“它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践活动起着世界观、价值观、方法论等的指导作用”,并没有着重分析。故答案为B项。 【3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观点态度的能力,题目的设误类型一般为可能说成绝对,扩大范围或缩小范围。答题时注意仔细阅读题干要求,分析各个选项,找出答案。B项,无中生有,“从维护自身利益慢慢过渡到维护共同利益”文中没有依据。C项,“确保不同国家的利益最大化”不正确,由原文可知,应是追求人类共同利益,确保不同国家的利益。D项,“实际上是把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不正确,某些西方国家把自己的价值观强加给其它国家,是把特殊性等同于普遍性的做法,是强权支撑下的自我中心主义的表现,并不是“把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故此题答案为A项。 【点睛】第2题解答时首要的就是整体阅读,把握中心论点或论题,找出文中所用论据,分析论证方法,明辨论据与论点之间的关系,不仅要明辨中心论点与论据之间的关系,更要明辨各个分论点与论据之间的关系,最后提炼整合。同时还要注意论述类试题设题常见陷阱:以偏概全、混淆时态、因果混乱、主次颠倒、混淆是非、无中生有、张冠李戴,等等。对于试题选项内容一定要在原文中找到对应信息区间,然后再进行判断。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临近春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牵动着公众的心。 - 26 - 截至1月20日18时,境内累计报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224例,其中确诊病例217例。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坚决遏制疫情蔓延势头。 公众能很明显地感受到,疫情发布在提速,防控措施也在加强。当下正值春运期间,外出探亲旅游人员增加,每个感染者都是传播疾病的源头,须实现精准防控,避免让病毒随着流动的人群向各地扩散。国家卫健委已向全国医疗机构下发新型冠状病毒诊疗防控指南,医院接诊发热病人时,须询问2周内是否有武汉旅游史。一系列措施,就是要掐灭疫情传播的“火种”,让疫情防控落到实处。 (摘自《尽快掐灭疫情传播的“火种”》,人民日报2020年1月20日) 材料二: “1月23日10时起,全市城市公交、地铁、轮渡、长途客运暂停运营;无特殊原因,市民不要离开武汉,机场、火车站离汉通道暂时关闭。”武汉市连夜发出公告,传递明确信号:武汉正在采取更细致、更深入、更扎实的防控举措,全力遏制疫情扩散蔓延。 只要全国一盘棋,统筹安排,协调推进,相信很快就可以解决物资短缺等难题。在这个时候,我们就是要把长期培育的社会动员能力和制度优越性充分释放出来。我们的党员干部在危机面前尤其要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引领大家增强必胜的信心,打赢这场硬仗! (摘自《越是艰难险阻,愈益众志成城》,人民网2020年1月23日) 材料三: 众志成城,勠力同心,中国人民正在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进行严肃的斗争。中国快速形成一体联动、联防联控的局面,彰显了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坚定信心和充沛能力。国际舆论纷纷指出,中国采取了“公共卫生史上最具勇气、最为重大的举措”,这种“上下一心的凝聚力令人肃然起敬”,“只有中国才能够实现如此高效有力的应对”。国际观察人士看到,团结奋斗的中国气势,坚不可摧的中国意志,迎难而上的中国奇迹,正是中国制度优势所带来的。世界卫生组织的评价代表了国际社会的普遍看法——“中方行动速度之快、规模之大,世所罕见,展现出中国速度、中国规模、中国效率……这是中国制度的优势,有关经验值得其他国家借鉴。” (摘自《生命至上,大国担当》,人民日报2020年2月1日) 材料四: - 26 - 从2月初开始,全国数亿人第一次全面尝试“在线办公”,许多企业第一次真正体会到通过数字化工具进行远程协作的价值。更为重要的是,办公协作在线化和数字化普及推进,一方面提升了企业管理触达率和效率,另一方面也暴露了企业当前管理模式,包括层层递进管理汇报方式与在线化协作模式之间存在的巨大沟壑。为适应全流程在线化,企业将不得不对组织本身结构和管理方式进行数字化转型,使其与数字化协作方式相匹配。而此前,企业能想到的数字化往往只是在产品、营销、服务等方面搭建数字化的配套设施。 新数字化场景将孕育并完善供应链神经网络。疫情信息不断占据人们的注意力,大量的线下资源,包括生产力、运力都被集中投入到与疫情的对抗中,导致线下履约难度倍增。在此背景下,由数字化带来的新场景不断涌现。数字化对现代社会的渗透本质上通过两种路径实现:一是新场景构建,比如说直播对商业的渗透;二是对现有场景的改造,比如在疫情期间广泛开展的智能问诊、智能外呼、视频庭审等新技术的应用。虽然这些场景存在多年,但是数字化让它们的功能变得更加丰富灵活,能够更多更好地完成任务,提供更优体验或更高效率。数字化创建或改造的起点是消费场景,但数字化深入的方向是通过智能化的供应链,借助数据、算法、产品、技术和经验服务于社会各个领域。换言之,全新数字化的供应链网络不仅仅是“物流”,它将向前伸入到终端需求方,向后融入设计和生产制造环节,实现全链路数字化、智能化管理,准确预测需求、提升各环节确定性,让供应链形成各节点近乎实时互相感知的一张神经网络。如何融入这张网,是疫情过后每一家企业需要思考和回答的问题。 (摘自《防疫抗疫,数字化还能做什么》,光明日报2020年2月19日) 4. 下列对材料四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组织本身结构和管理方式→数字化协作方式→适应全流程在线化 B. 疫情信息引人注意→线下资源紧张→线下履约难度大 C. 现有场景改造→视频庭审→体验更优、效率更高 D. 终端需求方→全新数字化供应链网络→设计和生产制造环节 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特殊时期工作内容要更具体细致,卫健委指示医院接诊发热病人时,须询问2周内是否有武汉旅游史。 B. 目前,武汉城市公交、地铁、轮渡等暂停运营,机场、火车站离汉通道暂时关闭,市民不得离开武汉。 C. 只有全国一盘棋,统筹安排,协调推进,众志成城,共渡难关,才有可能尽快解决物资、人员短缺等问题。 D. 国际社会普遍认为,中国的制度优势在本次新冠病毒肺炎疫情中发挥出极大作用,相关经验值得学习。 6. 请结合上述材料,谈一谈习近平总书记在系列讲话中所提到 - 26 - “有信心、有能力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的自信心来自哪些方面。 【答案】4. D 5. B 6. 自信心来自防控措施在加强;来自党员干部在危机面前发挥的先锋模范作用;来自中国快速形成了一体联动、联防联控的局面;来自全国数亿人全面尝试“在线办公”。 【解析】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答此题既要对文章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文章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对文章的内容、观点、结构思路等进行分析概括,注意结合语境。 D项,表述错误,原文是说“数字化创建或改造的起点是消费场景,但数字化深入的方向是通过智能化的供应链,借助数据、算法、产品、技术和经验服务于社会各个领域。换言之,全新数字化的供应链网络不仅仅是‘物流’,它将向前伸入到终端需求方,向后融入设计和生产制造环节,实现全链路数字化、智能化管理,准确预测需求、提升各环节确定性,让供应链形成各节点近乎实时互相感知的一张神经网络。” 故选D。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章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其做法是,全面准确地把握文章的内容,并对文章中所述的事件或所述道理进行综合性分析、判断,进而推理概括。 B项,“市民不得离开武汉”错误,原文是说“无特殊原因,市民不要离开武汉”,漏掉限制成分“无特殊原因”,选项表述绝对。 故选B。 【6题详解】 此题考查学生对材料内容的分析提炼能力。对于解答材料的整合与探究这类题目一定要将几则材料內容都认真研读,结合材料中的关键语句,根据题目的要求,尝试着从中筛选、概括出最主要的信息。 从材料一“公众能很明显地感受到,疫情发布在提速,防控措施也在加强。当下正值春运期间,外出探亲旅游人员增加,每个感染者都是传播疾病的源头,须实现精准防控,避免让病毒随着流动的人群向各地扩散。国家卫健委已向全国医疗机构下发新型冠状病毒诊疗防控指南,医院接诊发热病人时,须询问2周内是否有武汉旅游史。一系列措施,就是要掐灭疫情传播的“火种”,让疫情防控落到实处”,可以看出自信心来自防控措施在加强; - 26 - 从材料二“在这个时候,我们就是要把长期培育的社会动员能力和制度优越性充分释放出来。我们的党员干部在危机面前尤其要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引领大家增强必胜的信心,打赢这场硬仗!”,可以看出自信心来自党员干部在危机面前发挥的先锋模范作用; 从材料三“中国快速形成一体联动、联防联控的局面,彰显了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坚定信心和充沛能力”,可以看出自信心来自中国快速形成了一体联动、联防联控的局面; 从材料四“从2月初开始,全国数亿人第一次全面尝试‘在线办公’,许多企业第一次真正体会到通过数字化工具进行远程协作的价值”,可以看出自信心来自全国数亿人全面尝试在线力公。 【点睛】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方法 1.寻找所需信息。发现文本关键信息是核心,善于抓住文中负载关键信息的词句,剔除与阅读目的无关的多余信息,从字面看出表达的言外之意,以快速锁定要寻找的目标。 2.整合得出结论。对于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在没有详细且明确的陈述言语的情况下,需要将文本中有关联的信息通过比较、归纳、综合进行加工处理,判断出题人的真实意图,从而整合得出有效的结论。 3.构建文本意义。对于多种材料组合的较为复杂的非连续性文本,要注意识别文本材料的主题,联系实际需求,找出文本的写作目的,为材料信息内容排序,联系文本中的不同资料,结合自己的知识、想法和经验,提出独特见解,自主构建文本的意义。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日出 刘白羽 登高山看日出,这是从幼小时起,就对我富有魅力的一件事。 落日有落日的妙处,古代诗人在这方面留下不少优美的诗句,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可是再好,总不免有萧瑟之感。不如攀上奇峰陡壁,或是站在大海岩头,面对着弥漫的云天,在一瞬时间内,观察那伟大诞生的景象,看火、热、生命、光明怎样一起来到人间。但很长很长时间,我却没有机缘看日出,而只能从书本上去欣赏。 海涅曾记叙从布罗肯高峰看日出的情景: - 26 - “我们一言不语地观看,那绯红的小球在天边升起,一片冬意朦胧的光照扩展开了,群山像是浮在一片白浪的海中,只有山尖分明突出,使人以为是站在一座小山丘上。在洪水泛滥的平原中间,只是这里或那里露出来一块块干的土壤。” 可是,太阳的初升,正如生活中的新事物一样,在它最初萌芽的瞬息,却不易被人看到。看到它,要登得高,望得远,要有一种敏锐的视觉。从我个人的经历来说,看日出的机会,曾经好几次降临到我的头上,而且眼看就要实现了。 一次是在印度。我们到了印度最南端的科摩林海角。这是出名的看日出的胜地。因为从这里到南极,就是一望无际的、碧绿的海洋,中间再没有一片陆地。因此这海角成为迎接太阳的第一位使者。人们不难想象,那雄浑的天穹,苍茫的大海,从黎明前的沉沉暗夜里升起第一线曙光,燃起第一支火炬,这该是何等壮观。我们到这里来就是为了看日出。可是听了一夜海涛,凌晨起来,一层灰蒙蒙的云雾却遮住了东方。这时,拂拂的海风吹着我们的衣襟,一卷一卷浪花拍到我们的脚下,发出柔和的音响,好像在为我们惋惜。 还有一次是登黄山。这里也确实是一个看日出的优胜之地。我到了黄山,开始登山时,鸟语花香,天气晴朗,收听气象广播,也说二三日内无变化,谁知却逢到了徐霞客一样的遭遇:“深雾弥漫,抵狮子林,风愈大,雾愈厚……雨大至……”只听了一夜风声雨声,至于日出当然没有看成。 - 26 - 但是,我却看到了一次最雄伟、最瑰丽的日出景象。那是在从国外向祖国飞航的飞机飞临的万仞高空上。现在想起,我还不能不为那奇幻的景色而惊异。是在我没有一点准备、一丝预料的时刻,宇宙便把它那无与伦比的光华、丰彩,全部展现在我的眼前了。当飞机起飞时,下面还是黑沉沉的浓夜,上空却已游动着一线微明,它如同一条狭窄的暗红色长带,带子的上面露出一片清冷的淡蓝色晨曦,晨曦上面高悬着一颗明亮的启明星。飞机不断向上飞翔,愈升愈高,也不知穿过多少云层,远远抛开那黑沉沉的地面。这时间,那条红带,却慢慢在扩大,像一片红云了,像一片红海了。暗红色的光发亮了,它向天穹上展开,把夜空愈抬愈远,而且把它们映红了。下面呢?却还像苍莽的大陆一样,黑色无边。这是晨光与黑夜交替的时刻,这是即将过去的世界与即将到来的世界交替的时刻。你乍看上去,黑夜还似乎强大无边,可是一转眼,清冷的晨曦变为磁蓝色的光芒。原来的红海上簇拥出一堆堆墨蓝色云霞。一个奇迹就在这时诞生了。突然间从墨蓝色云霞里矗起一道细细的抛物线,这线红得透亮,闪着金光,如同沸腾的溶液一下抛溅上去,然后像一支箭一直向上冲,这时我才恍然大悟,原来这就是光明的白昼由夜空中迸射出来的一刹那。然后在几条墨蓝色云霞的隙缝里闪出几个更红更亮的小片。开始我很惊奇,不知这是什么,再一看,几个小片冲破云霞,密接起来,溶合起来,飞跃而出,原来是太阳出来了。它晶光耀眼,火一般鲜红,火一般强烈。不知不觉,所有暗影立刻都被它照明了,一眨眼工夫,我看见飞机的翅膀红了,窗玻璃红了,机舱座里第一个酣睡者的面孔红了。这时一切一切都宁静极了,宁静极了。整个宇宙就像刚诞生过婴儿的母亲一样温柔、安静,充满清新、幸福之感。再向下看,云层像灰色急流,在滚滚流开,好让光线投到大地上去,使整个世界大放光明。我们的飞机正平平稳稳、自由自在地向我的亲爱的祖国、向太阳升起的地方航行。黎明时刻的种种红色、灰色、黛色、蓝色,都不见了,只有上下天空,一碧万顷,空中的一些云朵,闪着银光,像小孩子的笑脸。这时,我深切感到这个光彩夺目的黎明,正是新中国瑰丽的景象。我忘掉了为这一次看到日出奇景而高兴,而喜悦,我却进入一种庄严的思索,我在体会着“我们是早上六点钟的太阳”这一句诗那最优美、最深刻的含意。 (选自刘白羽《红玛瑙集》) 7. 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本文开头第一段,表达了作者对日出的喜爱,统领全文。 B. 文章写落日的妙处,是想要通过对比,突出日出的美好。 C. 文章引用海涅从布罗肯高峰看日出情景描写,是为了突出日出的美丽,也流露了作者此前一直没有机会看日出的遗憾。 D. 作者在印度和黄山两次看日出,是为后文在飞机上看到日出作铺垫,突出表现作者的喜悦激动心情,使文章更有吸引力。 8. 请简要分析本文是如何描写在飞机上看日出的。 9. 你如何理解题目中“日出”的含义。 【答案】7. C 8. ①按时间先后顺序作描写。②大量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如“像一片红海”“同沸腾的溶液一下抛溅上去,然后像一支箭一直向上冲”“像小孩子的笑脸”等。③情景交融,描写中充满强烈的感情色彩,渗透了作者惊奇喜悦的情感。④采用了“赋”的手法,对日出的过程和情景作了铺排描写。 9. 本义,太阳从东边升起。 象征义:①象征了新中国光明灿烂的前景;②象征了建设新中国的充满喜悦自豪青春活力的年轻人。 【解析】 【7题详解】 此题考查学生对文本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的能力。解答此题,应从语句理解、手法分析、内容分析、主题理解等角度分析判断。根据对文本内容的感知与理解,仔细辨识选项与原文的细微差别,做出判断。 - 26 - C项,“也流露了作者此前一直没有机会看日出的遗憾”错,文中“但很长很长时间,我却没有机缘看日出,而只能从书本上去欣赏。海涅曾记叙从布罗肯高峰看日出的情景”可看出作者引用“海涅曾记叙从布罗肯高峰看日出的情景”是想表达“没有机缘看日出,而只能从书本上去欣赏”,并未表达“遗憾”之情。 故选C。 【8题详解】 此题考查学生鉴赏文段写作手法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先通读文章,根据题干要求,可从描写顺序、修辞、表达方式等方面进行分析,同时注意结合文句做具体赏析。 由“当飞机起飞时”“飞机不断向上飞翔,愈升愈高”“我们的飞机正平平稳稳、自由自在地向我的亲爱的祖国、向太阳升起的地方航行”可看出作者是按时间先后顺序作描写;文中运用大量的比喻句,“它如同一条狭窄的暗红色长带”“这时间,那条红带,却慢慢在扩大,像一片红云了,像一片红海了”“它晶光耀眼,火一般鲜红,火一般强烈”等比喻句,生动形象地描写了日出时的美,作者在此处借景抒情,透露出作者的欣喜之情;文中“当飞机起飞时,下面还是黑沉沉的浓夜,上空却已游动着一线微明,它如同一条狭窄的暗红色长带,带子的上面露出一片清冷的淡蓝色晨曦,晨曦上面高悬着一颗明亮的启明星。飞机不断向上飞翔,愈升愈高,也不知穿过多少云层,远远抛开那黑沉沉的地面。这时间,那条红带,却慢慢在扩大,像一片红云了,像一片红海了。暗红色的光发亮了,它向天穹上展开,把夜空愈抬愈远,而且把它们映红了。下面呢?却还像苍莽的大陆一样,黑色无边。这是晨光与黑夜交替的时刻,这是即将过去的世界与即将到来的世界交替的时刻。你乍看上去,黑夜还似乎强大无边,可是一转眼,清冷的晨曦变为磁蓝色的光芒。原来的红海上簇拥出一堆堆墨蓝色云霞。一个奇迹就在这时诞生了。突然间从墨蓝色云霞里矗起一道细细的抛物线,这线红得透亮,闪着金光,如同沸腾的溶液一下抛溅上去,然后像一支箭一直向上冲,这时我才恍然大悟,原来这就是光明的白昼由夜空中迸射出来的一刹那。然后在几条墨蓝色云霞的隙缝里闪出几个更红更亮的小片”可看出作者做了细致入微地描写,铺展开来,采用了“赋”的手法。 【9题详解】 本题考查探究标题的意蕴。解答此类题目,首先应抓关键词,关注文中照应标题、点明标题的文字,理解题目的本意,然后注意它在文中是否有指代意义或比喻象征意义,还要注意它在表面含义之外是否有语意双关或文章主旨(情感)意义。 - 26 - 本题中,“日出”本义是“太阳从东边升起”;文中“这时,我深切感到这个光彩夺目的黎明,正是新中国瑰丽的景象。我忘掉了为这一次看到日出奇景而高兴,而喜悦,我却进入一种庄严的思索,我在体会着‘我们是早上六点钟的太阳’这一句诗那最优美、最深刻的含意”可知,“我深切感到这个光彩夺目的黎明,正是新中国瑰丽的景象”象征了新中国光明灿烂的前景,“我在体会着‘我们是早上六点钟的太阳’这一句诗那最优美、最深刻的含意”象征了建设新中国的充满喜悦自豪青春活力的年轻人。 二、古诗文阅读(本题共8小题,41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2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节选自韩愈《师说》) 10.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古之学者必有师 学者:求学的人。 B.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道:风尚。 C. 或师焉,或不焉 不:通“否”。 D.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耻:羞耻。 11.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A.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 其可怪也欤 B. 于其身也。 学于余 C. 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 侣鱼虾而友糜鹿 - 26 - D.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12. 下列加点词语的含义与现在的用法分析正确的一组是() ①古之学者必有师。 ②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③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④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⑤ 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⑥年十七,好古文 A. 全不相同 B. ②③⑤和现在的用法相同 C. 全都相同 D. ①③⑥和现在的用法相同 13. 下面对这两段文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第一段所提出的无论贵贱长幼,有道者皆可为师的择师标准,打破了门第观念,很有积极意义。 B. 作者认为那些童子的“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的老师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老师,只是“小学”而已。 C. 第二段作者接连用了三个对比,层层深入,从不同侧面批判当时士大夫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 D. 作者对看不起“巫医乐师百工之人”,自身反而不及他们的士大夫,给予了强烈的抨击和讽刺。 14. 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2)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 【答案】10. D 11. C 12. A 13. B 14. (1)我是向他学习道理的,哪管他的年龄比我大还是比我小呢? (2)如今的一般人,他们的才能远远地低于圣人,却以向老师学习为羞耻。 【解析】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时,首先应审题,明确选择的要求,如本题“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然后应结合具体的语境,运用语法知识进行辨析。 D项,于其身也,则耻师焉:对于他自己,却以跟从老师学习为可耻。耻,意动用法,以……为耻。 故选D。 - 26 -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应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然后根据虚词在句中的位置和虚词前后词语的词性来分析用法。 A项,第一个“其”,代词,他的;第二个“其”,语气词,起加强反问语气作用。 B项,第一个“于”,介词,对于;第二个“于”,介词,向。 C项,两个“而”,连词,表并列。 D项,第一个“之”,表一类人;第二个“之”是主谓之间,取独。 故选C。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时,应明确要求,如本题针对古今异义设题,然后应结合具体的语境,运用语法知识理解这些词语的意思。 ①学者,古义,求学的人,学习的人;今义,指在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 ②所以,古义,是用来(做什么)的;今义,表结果的连词。 ③众人,古义,一般人;今义,大家,很多人。 ④小学,古义,小的方面学习;今义,小学教育。 ⑤不必,古义,不一定;今义,用不着、不需要。 ⑥好,古义,喜好,喜欢;今义,与“恶”相对。 故选A。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文章内容要点、筛选文本重要信息的基本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翻译理解文言内容,特别是侧重于对文章要点的具体把握,这是解答本段文字的关键所在,在解答的时候要突出这一点内容。 B项,“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老师”“只是‘小学’而已”表述不精准,“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意思是“那些儿童的老师,教他读书,学习书中的文句的停顿,并不是我所说的传授道理,解答疑难问题的老师”,可知作者认为不是他所说的“传授道理,解答疑难问题的老师”,“小学”的对象是童子,而不是“师”。 故选B。 【14题详解】 - 26 - 此题考查学生翻译文言文的能力。翻译句子,第一,理解文句大意,将所要翻译的句子放入原文中,前贯后连,把握大意;第二,确定考查重点,命题者在命题时从文段中选择的句子往往含有某些文言知识点,如词类活用、特殊句式、重点实虚词等,要通过审题抓住命题意图,确定考查点;第三,连缀词义成句,直译求“字字落实”(留、删、换),意译求“文从字顺”(调、补、变);第四,认真审读检查,书写规范清楚。在确定文言句子中的语法现象全部落实到位后,做到书写规范清晰。 (1)句中,师,学习;之,主谓间取独;先后生于吾乎,介词结构后置,应为“于吾先后生乎”。 (2)句中,众人,一般人;下,低于;耻,意动用法,以……为耻。 【点睛】在考试过程中,不少的同学在读完一遍文言文后就开始作答,这种做法是很不正确的。掌握正确的阅读文言文的方法应遵循三个步骤。第一步,初读全文,整体感知,把握大意。要求集中心思,稳住神,快速地浏览一遍。初步明确“什么时间、什么人、什么事、前因后果、谁说了什么话”等等,读懂个大概即可,因为高考作为选拔性的考试,要一遍把他全部读懂,很少人能够办到。第二步,细读题目,认真研读字、词、句,在这一步阅读中,要根据题干得要求,结合各选项的具体内容,一一落实,理解要求作答的字、词、句、段在文段的位置,运用课内所学的知识(实词、虚词、活用、句式等),解决完成较为容易的题目。第三步,再读全文,加深理解。这一步是要解决较难的题目,加深对文意的理解,又纠正前两步中出现的偏差,是一步深入和复核的过程。 参考译文: 古代求学的人必定有老师。老师,是用来传授道理、讲授学业、解答疑难问题的。人不是一生下来就懂得道理的,谁能没有疑惑?有了疑惑,如果不跟老师学习,那些成为疑难的问题,就始终不能解开。出生在我之前的人,他懂得的道理本来就比我早,我跟从他,拜他为老师;出生在我之后的人,如果他懂得道理也比我早,我也跟从他,拜他为老师。我是向他学习道理的,哪管他的年龄比我大还是小呢?因此,无论高低贵贱,无论年长年幼,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所在的地方。 - 26 - 唉!古代从师学习的风尚不流传已经很久了,要人没有疑惑也难了!古代的圣人,他们超出一般人很远,尚且要跟从老师请教(他,焉为代词);现在的一般人,他们才智不及圣人也很远,却以向老师学习为耻。因此,圣人更加圣明,愚人更加愚昧。圣人之所以成为圣人,愚人之所以成为愚人,大概都是由于这个原因吧!爱自己的孩子,选择老师来教他。但是对于他自己,却以跟从老师学习为可耻,真是糊涂啊!那些儿童的老师,教他读书,学习书中的文句的停顿,并不是我所说的传授道理,解答疑难问题的老师。不知句子停顿要问老师,有疑惑不能解决却不愿问老师;小的方面学习了大的却丢了。我没有看到他的明达。巫医、乐师、各种工匠这些人,不以互相学习为耻。士大夫这一类人,听到称“老师”称“弟子”的人,就聚在一起嘲笑他们。问他们,就说:“他和他年龄差不多,懂得的道理也差不多。把地位低的人当做老师,就足以感到耻辱;把官大的人当做老师,就被认为近于谄媚。”哎!求师的风尚难以恢复由此可以知道了!巫医、乐师、各种工匠这些人,君子不屑一提,现在他们的智慧竟然反而比不上这些人了,这真是奇怪啊!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送李副使赴碛西官军 岑参 火山六月应更热,赤亭道口行人绝。知君惯度祁连城①,岂能愁见轮台②月。 脱鞍暂入酒家垆,送君万里西击胡。功名只向马上取,真是英雄一丈夫。 【注】①祁连城:在今甘肃张掖南。②轮台:在今新疆境内,李副使赴碛西经过此地。 15.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诗歌开篇即点明时令,以“火山”“赤亭”起笔,暗含一路珍重的送别之意。 B. 诗人劝说李副使脱鞍稍驻,暂入酒家,饮酒话别,悲伤的惜别之情感人至深。 C. 最后两句直抒胸臆,“功名只向马上取”语气坚决,这是诗人对李副使的勉励。 D. 诗歌融叙事、抒情、议论于一体,并且有别于其他送别诗,令人耳目一新。 16. 诗歌从哪些方面写李副使“英雄一丈夫”的形象?请简要分析。 【答案】15. B 16. ①李副使出塞旅程艰苦。以李副使行程中必经的火山、赤亭写旅程艰苦,以此烘托李副使不畏艰辛、毅然前行的豪迈气概。②李副使经历非凡。他经常出入边地,长期驰骋沙场,早已置乡愁于脑后。③李副使志向远大。他远赴万里击胡,希望在边塞立功扬名。 【解析】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基本能力。诗歌鉴赏的选择题综合考核诗歌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文章的思想内容,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注意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或只答表层含义,或故意拔高等。 - 26 - B项,“悲伤的惜别之情”分析错误,整首诗感情豪迈,虽写送别,但从“岂能愁见”“真是英雄一丈夫”等可以看出并没有悲伤之情。 故选B。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把握诗歌人物形象的能力。鉴赏诗歌人物形象的方法:①注意语言、神态、动作、心理等细节描写对人物的刻画;②注意环境描写(时间、地点、天气、周围景物)对人物的烘托作用;③注意前后的对比烘托;④注意知人论世,结合背景。 作答本题,需逐句理解诗歌含意,围绕“英雄一丈夫”分析概括李副使的形象特点。诗歌的开头两句即点明时令,以李副使出塞途中必经的火山、赤亭这段最艰苦的旅程开篇,烘托出李副使不畏艰苦、毅然前行的豪迈气概。三、四两句写李副使不平凡的经历,他经常度越祁连城,哪里会害怕见到轮台月。最后两句慷慨作结,直陈李副使只在马上求取功名,真是一位英雄大丈夫。 【点睛】鉴赏人物形象的“四法”: 1.审读标题,挖掘信息: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目以传神。诗歌题目常常能传出很多重要的信息。 2.知人论世,关注背景: 了解作者的生平和诗歌创作的时代背景,对把握诗歌的人物形象有重要的参考作用。 不同时代的作家,其作品所反映的社会内容和寄寓的情感是不同的。同一作者,处于不同的人生阶段,遭遇不同,处境不同,其作品的感情基调也不一样。 3.整体感知,确定身份: 分析人物形象,要从诗歌整体上把握。区分人物形象是哪一类,为其大体定位。 4.抓关键词,分析特征: 塑造人物形象,诗人往往运用关键词句,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描写完成,抓住了这些关键词句,也就能快速地把握诗歌人物形象的性格特征。 诗歌赏析: 这首送别诗,既不写饯行的歌舞盛宴,也不写分手时的难舍离情。作者只是以知己的身份说话行事,祝酒劝饮,然而字里行间却使人感到一股激情在荡漾。 - 26 - 李副使将离武威,远赴碛西,因而诗的开头两句即点明时令,以李副使出塞途中必经的火山、赤亭这段最艰苦的旅程开篇。“火山五月人行少”,诗人早有吟咏,况六月酷暑。作者不从饯行话别落笔,而以火山、赤亭起句,造成一个特殊的背景,烘托出李副使不畏艰苦、毅然应命前行的豪迈气概,而一路珍重的送别之意也暗含其中了。三、四两句在写法上作一转折,明写李氏不平凡的经历,激励其一往无前:“知君惯度祁连城,岂能愁见轮台月?”这里“岂能”故作反问,暗示出李副使长期驰骋沙场,早已把乡愁置于脑后了。“岂能愁见轮台月”,是盛唐时代人们积极进取精神的反映,是盛唐之音中一个昂扬的音节。诗的五、六两句是招呼、劝说的口气,挽留李副使脱鞍稍驻,暂入酒家,饮酒话别。作者越过一般送别诗多诉依依不舍之情的藩篱,直接提出此次西行“击胡”的使命,化惆怅为豪放,在送别的诗题下开拓了新的意境。诗末两句直抒胸襟,更是气贯长虹:“功名祗向马上取,真是英雄一丈夫。”“祗向”,语气恭敬而坚决。这既可看作岑参勉励李氏立功扬名,创造英雄业绩,又是自己的理想和壮志。这两句显示出作者的英雄豪气,将诗情推向高潮。 这首诗熔叙事、抒情、议论于一炉,并且突破了一般送别诗的窠臼,被称为送别诗的“另类佳作”。其口语化的诗歌语言,产生了亲切洒脱的效果;悠扬流美的声调,也传达出奔放明快的诗意;自由活泼的韵律和跌宕有致的节奏,显示出一种豪迈的气势,传达出火一般的激情,给远行者以极大的鼓舞力量。 (三)名篇名句默写(10分) 17.补写出下列句中的空缺部分。 (1)《琵琶行》中用听众在演奏结束后的反应和江边自然景色来侧面烘托琵琶女演奏效果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杜甫《登高》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联,描绘出一幅有声有色、动静兼具的秋江图景。 (3)李白《蜀道难》中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写秦蜀之间崇山峻岭不可逾越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生动描绘了周瑜的英气勃发。 (5)荀子《劝学》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谈“学习”的重要性,即整日思考都比不上片刻学习的效果好。 【答案】 (1). 东船西舫悄无言 (2). 唯见江心秋月白 (3). 风急天高猿啸哀 (4). 渚清沙白鸟飞回 (5). 西当太白有鸟道 (6). 可以横绝峨眉巅 (7). 谈笑间 (8). 樯橹灰飞烟灭 (9). 吾尝终日而思矣 (10). 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解析】 - 26 - 【详解】此题考查识记和默写名篇名句的能力。默写要求学生在识记时候要以理解为基础进行识记,可根据对课文知识的积累答题,平时对富有教育意义和警策作用的哲理句要多记忆,还要注意错别字的正确写法。注意一些生僻字,近似字的写法,不能出现错别字或漏字、多字,书写务必规范。此题中需注意以下字的书写:舫、唯、猿、渚、太、眉、樯橹、须臾。 【点睛】本题既考查学生名句名篇记忆默写情况,又考查学生对于名句意思的理解掌握情况。题目中所涉及的名句名篇都是课内要求背诵掌握的。这就要求学生在记忆背诵名句名篇时,不但能正确地书写出来,还要注意领悟其含义,结合名句名篇的含义和具体语境记忆。同时还要特别注意通假字、生僻难写字、同音异义词、同义异形词,留意语句顺序等。 三、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4小题,共13分) 18.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 为了不让下一代输在起跑线上,年轻的父母纷纷送孩子去练钢琴,学围棋、上英语兴趣班,真是费尽心思,无所不为。 B. 随着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安土重迁的观念越来越深人人心、即使富庶地区的人们也乐意告别家乡,外出闯荡一番。 C. 书法是中国传统的艺术形式,风格各异的书法精品,或古朴,或隽秀,或雄浑.或飘逸.将汉字之美表现得淋漓尽致。 D. 他性格比较内向,平时沉默寡言,但是一到课堂上就变得振振有词,滔滔不绝,所以他的课很受学生欢迎。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成语(词语)的能力。考查形式有判断成语(词语)使用的正误和根据语境选择恰当的成语等。掌握常见的成语错误类型:望文生义、重复、褒贬不当、用错对象、矛盾。成语(词语)使用的正误需要正确理解词语的意义,辨明感情色彩,弄清使用对象以及使用的特殊要求,避免因成语造成病句等;根据语境选择恰当的成语(词语)填空需要仔细分析语境,理解成语(词语)的意义,同时还要辨明意义相近的词语的细微差别。解答此题要注意做题时根据语境分析,一般错误的类型不会一样,所以可以用排除法确定成语的错误类型,错误选项,同时,注意多义成语的积累记忆。 A项,无所不为,指什么坏事都干,贬义词。用来形容“父母为孩子费尽心思”不合适。 B项,安土重迁,安于本乡本土,不愿轻易迁移。语境中“即使富庶地区的人们也乐意告别家乡,外出闯荡一番”与“安土重迁”语意矛盾,不合适。 C项,淋漓尽致,形容文章或说话表达得非常充分、透彻,或非常痛快。此处合适。 - 26 - D项,振振有词,理直气壮的样子,形容自以为理由很充分,说个不休,含贬义。形容老师课堂上讲课不合适。 故选C。 19.下列各句中,没有病句的一项是() A. 近期被网友们调侃为“中国式过马路”的国人集体闯红灯现象,不只是行人的错,恐怕某种程度上与“路权不平等”、与数不清的“中国式国情”之间也难脱干系。 B. 用“爱国”来感召年轻人投身工科没有说服力,这并不是说年轻人缺少爱国情怀,或者爱国已经成为一种大而无当,而是将“投身工科”与“爱国”扯在一起存在致命的逻辑缺陷。 C. 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老建筑是一座城市不可复制、独一无二的标志,与之紧密相关的历史传说和故事,让这座城市具有了浓厚的人文氛围和历史品位。 D. 俄罗斯有发展远东的计划,中国有振兴东北的战略,如果有效对接,可能实现双赢,不过目前还只是一种期待。 【答案】D 【解析】 【详解】此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首先应熟知病句的类型,最常用的判别方法是划分句子结构成分,先看主谓宾,再看定状补,判断句子是否存在成分残缺赘余、搭配不当、结构混乱、语序不当等问题。如果结构上没有问题,可从逻辑意义上分析,看是否有表意不明、句意关系不当等问此题考查辨析病句能力。要了解病句的类型,并能对句子做语法分析。 A项,结构混乱句式杂糅,应为“恐怕某种程度上与‘路权不平等’、与数不清的‘中国式国情’有关”,或“恐怕某种程度上‘路权不平等’、数不清的‘中国式国情’也难脱干系”; B项,宾语残缺,“大而无当”后缺少宾语中心词“的口号”等; C项,搭配不当,“浓厚的”不能修饰“历史品位”。 D项,正确。 故选D。 【点睛】病句题历来是高考热点,复习中首先要熟悉高考常考的六种病句类型——搭配不当、语序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积累经验,辨析时可采用紧缩主干法,先审主干再审枝叶。 20.在文中横线处填入下列语句,衔接恰当的一组是( )。 - 26 - 如果有黑洞撞向地球,那么______。当然,你听到的不是声波,而是引力波,因为______。当黑洞靠近时,引力波会“挤压”内耳骨,产生类似照相机闪光灯充电时发出的咝咝声。尽管天文学家认为,______,但正常情况下,______,因为引力波在广袤的宇宙中经过长途跋涉,抵达地球时强度已大大减弱。 ①引力波每时每刻都在影响着我们 ②你会听到它悄然逼近的声音 ③引力波是听不到的 ④声波在真空中无法传播 A. ②③①④ B. ②④①③ C. ③②①④ D. ③①④②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此类型题首先要通读语段,了解句意,然后注意句与句的排列组合,注意上下句的衔接、呼应,做到话题统一,句序合理,衔接和呼应自然。要加强对语境的分析与体会。有些题应注意排序句的逻辑顺序和句中关联词语的运用。从文段看,第一空后一句“当然,你听到的不是声波”说明前文必须提到“声音”或“波”,再结合选项看,②中“它悄然逼近的声音”与文段首句连贯最紧密,所以第一空选②。而第二空前的“因为”说明该空要解释“听到的不是声波,而是引力波”的原因,所以第二空选择④。第四空后一句“因为引力波在广袤的宇宙中经过长途跋涉,抵达地球时强度已大大减弱。”说明前文是引力波“抵达地球时强度已大大减弱。”的结果,结合选项,第四空只能选择③。同时,第三空选择①。最后把选项内容代入到文段中,检查语句是否通顺,逻辑是否合理。 故选B。 21.简要概括下面这段话表达的主要意思,不超过 50 字。 新华社北京 3 月 5 日电(记者彭茜)“我们正在一边飞行一边造飞机。”在日前召开的一场新冠病毒疫苗研讨会上,美国梅奥诊所疫苗研究部主任、《疫苗》周刊主编格雷戈里·波伦如此形容研发新冠病毒疫苗的急迫性与高风险。随着疫情在全球持续扩散,人们对有效疫苗更加翘首以盼。然而,不管需求多么迫切,出于安全考虑,新冠病毒疫苗研发还是“不得不慢”,不能跨越疫苗设计与生产的科学流程。研发疫苗首先要对病毒本身足够了解,才能“有的放矢”。除了对病毒的了解有待加强,提高疫苗制备技术也颇具挑战。此外,疫苗研发出来后,能否规模化生产、保存和运输便利性等多种因素,也都直接影响人们最终接种上疫苗的“时间表”。 - 26 - 【答案】新冠病毒疫苗需求迫切,但研发“不得不慢”,因为不能跨越疫苗设计与生产的科学流程。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语言表达应用中的压缩语段的能力。本题属于新闻类材料(叙述类)压缩语段。新闻类压缩语段,它主要考察提炼主要内容、概括语意的能力。对于此类材料压缩后的表述,要突出有新闻价值的语句,比如时间、地点、中心事件等具体要素。新闻是围绕“新冠病毒疫苗”的话题展开,分为三个层次:首先介绍目前对新冠病毒疫苗需求的迫切情况,然后强调虽然情况紧急,必须要慢下来,最后具体阐述了要“慢”的原因是疫苗的研发不能跨越疫苗设计与生产的科学流程。据此分析,本段话表达的主要意思:新冠病毒疫苗需求迫切,但研发“不得不慢”,因为不能跨越疫苗设计与生产的科学流程。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生于斯,长于斯,你对中华文化怎样认知? 文化学者余秋雨认为华夏文明是世界上最长寿的文明,对比希腊、巴比伦等其他文明,只有华夏文明从未出现过历史断层与空白,以殷商甲骨文为代表的古文字体系一脉相承到今天。他说“中国文化有特殊生命力”,“不管到哪一代,中华文化,总在”。 英国学者罗素于1920年来到北京大学做了两年的客座教授,他预言中国人会在很短的时间内掀起一场极端暴力的革命,然后认识到暴力不能带来和平幸福,进而结合儒家思想和西方文明的优点,重新创造出人类历史上另外一次很伟大的文明。 从以下任务中任选一个,以“振华中学”青年学子的身份完成写作。 (1)写一篇演讲稿,向来你校参观的外国中学生介绍中华文化的特殊生命力。 (2)写一份倡议书,向全校师生发出继承与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倡议。 (3)写一封信,向某位政要或长者讲述你对“结合东西方优点、创造伟大新文明”的建议与思考。 要求:结合材料,自选角度,确定立意;切合身份,贴合情境;符合文体特征;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答案】例文: 兼收并蓄,振兴中华 xxx阁下: 展信佳! - 26 - 请原谅一位有思想的青年贸然打扰您。我是振华中学的一名学生,请您考虑并接受“结合东西方的优点,创造伟大新文明“的建议。我认为,只有“兼收并蓄”,融中通外,才能“振兴中华”。希望这一美好构想,能在各位支持下变成现实,让民族复兴大业早日实现。 保留传统文化,互鉴西方文明。以儒家思想为代表的中华传统文化固然伟大,但在新时代背景下,有些东西不能适应时代发展。学习和借鉴外国文化,包括西方先进文化,对于我们各项事业的发展,大有裨益。改革开放四十年,中国之所以发展迅速,除了中国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外,重要的是我们派出大量留学生到西方学习交流。这些青年学子学成回国,把学到的知识用于祖国建设上,把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文明结合并发挥极致,才取得今天的伟大成就。当然,在融会贯通中批判地接受才是正确选择。 对任何文化都应是扬弃的态度。因为每种文化在发展中,都有与时代相背的部分,后人在继承时,都要传承那些优秀部分,抛弃那些不适应的部分,文化才能健康的发展。为了打破瓶颈限制,接受不同的思维,这是文明发展过程中必须突破的瓶颈限制。早在一百年前,“德先生”、“赛先生”就来到中国,科学民主深入人心。掀起了新文化运动的浪潮更是使民主思想境界迈上新台阶。“师夷长技以制夷”救民族于水火;“百家争鸣”为思想带来了春风拂面。因为文化的开放首先是思想上的“开放”。 青年人应立足于当下着眼未来。青年是文化传承的主力军,结合各种文化的优点,文明互鉴,吸收长处,抛弃短处,创造出更加光辉灿烂的文明。但是不应全盘西化,做西方文化的“奴隶”,像鲁迅说的那样:放出眼光,自己来拿。毛泽东更明确指出:吸收精华,剔除糟粕。在创造伟大新文明时,应基于中华文明的原则来创新,防止被同化。世界其它文化在发展中,邯郸学步,丢失自己的文化,这种悲剧我们要警惕重演。在发展中,应该坚持正确的方向,兼收并蓄,融会贯通,走出特色的发展之路。 青年肩负起传承人的历史使命,刻苦研究传统文化,学习和吸纳外来的先进文化,才能用于指导实践,推陈出新。 综上所述,恳请阁下接纳我的“结合东西方优点,创造伟大新文明”建议为盼,让新时代的追梦人,成长为强大的文化传承者,为早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此致 敬礼! 振华中学学子 二零二零年三月 【解析】 - 26 - 【详解】本题是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材料通过余秋雨的认识指出了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而用罗素的认识则引发我们对于继承传统文化的方式进行反思——即如何才能“结合东西方文化的优点、创造伟大的新文明”。而驱动任务非常明确,进行了很大程度上的主题限制,所以考生并不容易写跑题,但是在写作过程中需要注意一些文体上的要求。 任务一:写一篇演讲稿,向来你校参观的外国中学生介绍中华文化的特殊生命力。 注意点①:这是一篇演讲稿!注意格式,有标题(可写可不写)、称呼、开头问候、文末升华,无落款。注意点②:目的是向外国中学生介绍中华文化的特殊生命力,不是单纯的介绍中国文化的特殊生命力,在写作的时候最好可以加入一些与西方文化的对比,突出中国文化的特殊性,但注意不要踩一捧一。注意点③:演讲稿的特点是感染力强,所以可以适当削弱一部分议论性,让文采更好一些,更有语势(这就意味着可以多用一些读起来朗朗上口的排比句)。 任务二:写一份倡议书,向全校师生发出继承与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倡议。 注意点①:这是一篇倡议书!注意格式,有标题、称呼、开头问候、背景交代、倡议内容(怎么做,为什么)、落款(先名后日期)。注意点②:本任务是基于题干两则素材的,所以写作的时候不要偏离主线,你可以先肯定中华文化的特殊生命力,再论证我们为什么要继承和发扬,最后论证我们怎么做(这个地方最好提到我们要结合东西方文化)。注意点③:倡议书应当表述明确直接,同时要明确给出做事的价值与意义,不能空谈我们要怎么做。 任务三:写一封信,向某位政要或长者讲述你对“结合东西方优点、创造伟大新文明”的建议与思考。 注意点①:这是一封信!注意格式,有称呼、问候、正文、此致敬礼(此致空两格,敬礼顶格)、落款(先名后日期)。注意点②:你是写给政要或长者的,语言应当严肃礼貌,议论深刻。写成纯议论文较好,避免写成议论性散文,减少那些诗意化的内容,要点明确。侧重于写“为什么”的部分。 立意: (1)中华文化的特殊生命力 (2)继承与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3)兼收并蓄,振兴中华 素材: (1)以前总是认为中西方中间的文化有不可跨越的鸿沟,国人就是国人,洋人就是洋人。似乎中国人就是狡黠而勤劳,提起美国就是橄榄球和秀肌肉,德国佬就是板着脸造汽车……正如熊培云所说,把一个西瓜一切两半,指着一个对另一个说,他和你就是文化差异。 - 26 - (2)荷尔德林曾说:“人生充满劳绩,但却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之上。”我们本应诗意,却为何要选择敌意呢?元宵节与情人节的不期而遇,本就不是火星撞地球,而是一次潜行于历史中漫长等待后中西文明的相遇,当你苦恼于家人和“佳人”时,当你一手汤圆一手玫瑰不知抉择时,何不带着“佳人”回家一同陪伴家人,何不让中西文化来一次盛大的会面。 (3)为何当传统佳节元宵与情人节相碰时,年轻人会犹豫?为何星巴克进军故宫会引起轩然大波?如若我们一向坚守着传统文化习俗,当“洋玩意儿”出现时我们不会迟疑,只会自信地迎接,因为我们有热爱自己文化的底气。而如今的徘徊恰恰说明了我们对传统文化的坚守的缺失。因为元宵之时我们没有想要回家与家人团圆,所以徘徊了;因为端午节之时不曾想起那位文人而让端午成为粽子节,所以犹豫了;因为国庆的这一天我们没有自豪地唱起国歌,所以迟疑了;因为日常生活对传统的坚守一点点缺失,所以当外来文化袭来之时,我们慌乱了,这份慌乱无疑在警示我们,是时候亡羊补牢,坚守住传统了。 (4)纵观古今,离别是文学作品中永恒不变话题。宋有柳三变“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明有吴承恩“春情外柳丝长,隔花人远天涯近。”诗三百中也有言“瞻望弗及,泣涕如雨。”而唐人的一句“人生足离别”更是达到了难以企及的高度。这些不同时代的佳作,尽收我怀,而横向观之,日本作家太宰治有(唯有再见,才是人生。)的名句,英国诗人拜伦也留下了这样的名篇(多年离别后,抑或再相逢。相逢何所语?泪流默无声。)以现代高速发展的信息技术为媒介,这些在历史上,在世界上熠熠生辉的隽永之章皆为我所咏,为世人所咏。 (5)曾经的锣鼓喧天,新人拜堂之景已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神父的祝词与祈祷。而曾经的玉皇大帝、如来佛祖已不再是中国人唯一的信仰,真主安拉、天主耶和华还有共产主义的先导马克思已悄然进入人心。就连人们的娱乐生活都已改变,戏曲、歌剧、日漫、韩剧、欧美电影等也早在我们的生活中占据了一席之地。日升月沉,星河流转,韶华不复。世界每刻都在变化,每一分每一秒,文化融合之势已不可挡,以包容的态度对待各种优秀文化,但我们能否守住我们的本源文化,使其亘古流传呢?苏子言:“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愿华夏文明、人类文明永存天地,智慧焕彩。 结构层次:题目《兼收并蓄,振兴中华》能够揭示材料的中心,对称整齐,观点鲜明;符合任务驱动型作文——书信体的要求,表达得体;问题具有思辨性,两种不同的学习态度、两种方式方法,具有对比性;原文第四段探讨言论自由,认为应该把思想自由、学术自由放在主要位置和重点来论述,这是学习关键,交流融汇所在,问题焦点所在。 - 26 - 【点睛】任务驱动型作文题主要特点有三个方面:一是作文材料本身是有争议性的实事或时事;二是材料尽可能体现时代价值观多元化这一特点,要求学生就事论理,把理说清,话道明,并且分析事件要贯穿写作始终;三是带有明显的驱动任务。这些驱动任务包括文体、内容、思维、对象,考生要根据这些任务来写作,而不能脱离这些任务。写作这类作文,首先要明确写作要求,弄清任务。第二要抓住材料核心事实,明确是非。第三,选好角度,围绕是非,确立观点。所谓“选好角度”,就是指要从核心角度、重要角度来立意,同时应兼顾自己擅长的角度,也就是自己积累了相关素材,有思想、理论上的准备的角度。在写作时,可围绕是非来设置分论点。这样确立观点,就准确、全面、有思辨性,符合高考对学生的考查要求。第四,围绕材料就事说理,类比论证展开写作。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中的材料除了生发出观点外,还应把“分析材料、就事说理”贯穿在具体的写作中,这是任务驱动型材料的一个显著特点。 - 26 - - 26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