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22文言文二则名优教案新人教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22文言文二则名优教案新人教版

文言文二则 囊萤夜读 教学目标:‎ ‎1.会读4个生字,会写“囊、萤”等9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结合注释,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字词的意思,能对照注释,想一想每句话的意思,了解故事的内容。‎ ‎4.知道车胤是怎样努力学习的,懂得《铁杵成针》里蕴含的道理。‎ 教学重点:‎ ‎1.会读4个生字,会写“囊、萤”等9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结合注释,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字词的意思,能对照注释,想一想每句话的意思,了解故事的内容。‎ 教学难点:‎ 知道车胤是怎样努力学习的,懂得《铁杵成针》里蕴含的道理。‎ 教学过程:‎ 囊萤夜读 一、导入新课。‎ ‎1.诵读导入:‎ 一起诵读文言文,比一比谁读得最好。‎ ‎《司马光》——群儿戏于庭。‎ ‎《王戎不取道旁李》——尝与诸小儿游。‎ ‎《精卫填海》——女娃游于东海。‎ ‎2.在大家展示的诵读句子中,这些故事刻画了哪些人物?‎ 预设:司马光 王戎 精卫 ‎3.同学们,文言文是我国传统文化的宝贵遗产,它言简意赅,不仅记录了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还揭示了很多深刻的道理。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就是一篇融合了知识性、趣味性、哲理性于一体的文言文。‎ ‎4.一起走进课文《囊萤夜读》。‎ 8‎ 课堂交流:‎ 提示:‎ 你知道“囊萤夜读”讲的是谁的故事吗?‎ 你还知道这个故事是怎样的吗?‎ ‎5.人物解读:‎ 车胤,字武子,南平新洲人。东晋大臣。风姿美妙,敏捷有智慧,荆州刺史桓温辟为从事。‎ 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认真听读文章,解决生字问题,规范断句,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 ‎2.根据课本上的读音和注释,自读课文。‎ 出示朗读要求:‎ ‎(1)读准字音,注意断句。把课文读两遍。‎ ‎(2)同桌互相听读,讨论、修正读得不准确的字音和不恰当的停顿,把有疑问的地方画出来。‎ ‎3.听老师范读:‎ 预设:‎ 囊萤夜读 胤/恭勤不倦,博学多通。家贫/不常得油,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以夜继日焉。‎ 正音:‎ 胤(yìn)/恭(gōng)勤(qín)不倦,博学多通。家贫/不常得油,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以夜继日焉(yān)。‎ ‎4.小组成员之间互相听读一遍朗读,分别对同学的断句提出评价。‎ 注意:读古文语速要慢,把握好停顿和语调,把文章读熟。‎ ‎5.想办法把课文读熟,你有什么好办法?‎ 预设:‎ ‎(1)听老师示范读。‎ ‎(2)小组同学比赛读。‎ ‎(3)班级同学齐声读。‎ 三、感知课文,研读内容。‎ 8‎ ‎1.默读课文,思考:课文记叙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呢?请回忆一下我们学习文言文的方法有哪些呢?‎ 预设:‎ ‎(1)借助课后注释。‎ ‎(2)联系上下文理解。‎ ‎(3)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课文的意思。‎ ‎2.借助注释理解课文。‎ 预设:‎ 囊:用口袋装。‎ 萤:萤火虫。‎ 恭勤:肃敬勤勉。‎ 通:通晓,明白。‎ 练囊:白色薄绢做的口袋。‎ ‎3.疏通全文,理解大意。‎ 自由结合小组根据注释读懂文意。‎ 将每个句子的意思连起来。‎ 整理这篇文言文的意思。‎ ‎(1)出示句子:胤/恭勤不倦,博学多通。‎ 提问:“胤”指的是谁?‎ 预设:车胤。‎ 提问:“不倦”是什么意思呢?‎ 预设:不知疲倦。‎ 提问:想一想他做什么“不倦”呢?‎ 预设:读书不倦。‎ ‎(2)解释句意。‎ 预设:车胤是一个肃敬勤勉的人,读书不知疲倦,学问广博精深,通晓很多知识。‎ ‎(3)在文章一开始的时候,就告诉我们车胤的特点——谦逊、勤劳、博学。这对后面的内容有什么作用呢?‎ ‎(4)出示句子:‎ 家贫/不常得油,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以夜继日焉。‎ 8‎ 提问:车胤家境如何?‎ 预设:贫。‎ 提问:你如何知道的?‎ 预设:从句子“家贫/不常得油”知道的。‎ 提问:在如此贫寒的情况下,车胤是如何做的?‎ 预设:自由表达。‎ ‎(5)读一读句子,猜一猜“盛数”的读音,说一下你猜想的理由。‎ 预设:盛读“chéng”;数读“shù”。因为袋子里装着很多的萤火虫,所以这样读音。‎ 小组成员之间合作解释句意。‎ ‎(6)读完文章,你有什么感悟呢?‎ 四、课堂展示。‎ ‎1.说话练习:在学习中你都是怎样做的呢?自我反思一下,说一说吧!‎ ‎2.你对车胤的行为是怎样看待的?试猜想一下:车胤以后的人生会是怎样的?谈一谈自己的想法。‎ ‎3.小组合作。‎ ‎(1)体会文言文与现代文的不同。‎ 预设:文言文中几乎每一个字都能表达确切的意思。‎ 有些词义古今差异很大。‎ ‎(2)各小组内交流重点字词。‎ ‎(3)呈现组内解决不了的问题,汇报给老师。‎ ‎4.指导背诵课文。‎ ‎(1)一句一句单句背诵,衔接全文。‎ ‎(2)理解意思进行背诵,默背全文。‎ 五、学习生字。‎ ‎1.出示会写生字:‎ 囊 萤 恭 勤 博 贫 焉 ‎2.观察字形,写好每一个字。学习生字的写法,重点注意复杂笔画的“囊、恭、勤、焉”的笔画细节。‎ ‎3.出示形近字,观察一下,找一找说不同。‎ ‎4.出示同音字、形近字,进行积累。‎ 8‎ 六、巩固提高。‎ 完成相关习题。‎ 铁杵成针 一、导入新课。‎ ‎1.诵读李白诗词。‎ 预设:‎ ‎(1)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赠汪伦》‎ ‎(2)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3)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静夜思》‎ ‎2.人物解读:‎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越女词》、《早发白帝城》等多首。‎ ‎3.一起走进课文《铁杵成针》。‎ 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认真听读文章,解决生字问题,规范断句,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 ‎2.根据课本上的读音和注释,自读课文。‎ 出示朗读要求:‎ ‎(1)读准字音,注意断句。把课文读两遍。‎ ‎(2)同桌互相听读,讨论、修正读得不准确的字音和不恰当的停顿,把有疑问的地方画出来。‎ ‎3.听老师范读:‎ 预设:‎ 磨针溪,在/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是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 正音:‎ 磨针溪,在/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是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zú)业。‎ ‎4.小组成员之间互相听读一遍朗读,分别对同学的断句提出评价。‎ 8‎ 注意:读古文语速要慢,把握好停顿和语调,把文章读熟。‎ 三、感知课文,想象情节。‎ ‎1.默读课文,思考:文中出现了哪几个人物?读一读他们的做法,并尝试表演读。‎ 预设:李白、老媪。‎ ‎2.小组成员之间互相听读一遍朗读,分别对同学的断句提出评价。‎ 预设:读古文语速要慢,把握好停顿和语调,把文章读熟。‎ ‎3.疏通全文,理解大意。‎ ‎(1)边读边看注释,把课文读懂。‎ ‎(2)合作理解每个句子的含义。‎ ‎(3)不懂的地方组内交流。‎ ‎4.试着借助注释,说说句子的含义。‎ ‎(1)字词注释:‎ 铁杵:用来舂米或捣衣的铁棒。‎ 是:这。‎ 方:正在。‎ 感其意:被她的意志感动。‎ 还卒业:回去完成了学业。‎ ‎(2)解释句意:‎ 过是溪,逢老媪/方磨铁杵。‎ 太白/感其意,还/卒业。‎ ‎5.带着问题再读课文:‎ 问题:‎ ‎(1)文中的李白为什么弃去?‎ ‎(2)李白在途中遇到了什么?‎ ‎(3)李白“感其意”的“意”是什么?‎ ‎6.句意理解:‎ ‎(1)磨针溪,在/象耳山下。‎ 说句意:磨针溪,坐落在眉州的象牙山下。‎ 预设:交代了事情发生的地点——磨针溪边。‎ ‎(2)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 8‎ 说句意:世世代代相传,李白在山中读书的时候,没有完成(自己的学业),就放弃(学习)离开了。‎ 提问:你觉得学习时的李白是怎样的?‎ 预设:我觉得他可能很淘气。‎ ‎(3)过是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 说句意:小组成员一起合作完成说句意的环节。‎ 提问:同学们,李白在山下磨针溪遇到了一个“老媪”,他看到了什么?‎ 预设:老奶奶要将铁杵磨成针。‎ 你怎样想这件事情呢?‎ ‎(4)太白/感其意,还/卒业。‎ 提问:‎ 太白感的什么“意”呢?‎ 他为什么“还”呢?猜想读音。‎ 他会怎样“学习”到卒业呢?‎ 合作交流,感知坚持。‎ 四、课堂展示。‎ ‎1.李白在山上学习时,没有学成就放弃了,你有过这样的体验吗?讲给大家说。‎ ‎2.通过我们的学习和讨论,你们从中受到了什么启示?‎ ‎3.交流学习文言文的好办法。‎ 预设:‎ ‎(1)借助课后注释。‎ ‎(2)反复认真阅读。‎ ‎(3)研究交流道理。‎ ‎4.练讲故事:‎ 不看课文,试着用自己的花说一说故事的内容,讲这个故事给同学听。‎ 要求:‎ ‎(1)故事的内容要符合原文的意思。‎ ‎(2)不要遗漏故事情节。‎ ‎(3)可以添加自己的合理想象。‎ ‎(4)每个人都用讲故事的语气和语调。‎ 8‎ ‎(5)讲的故事要流利完整。‎ ‎5.排练课本剧《铁杵成针》:一个放弃学业的小男孩在磨针溪边遇到了一个老奶奶……‎ 五、学习生字。‎ ‎1.出示会写生字:‎ 逢 卒 ‎2.观察字形,写好每一个字。利用形近字识字法,认识这两个生字。‎ 六、作业布置。‎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把这个故事的道理说给家人,听一听他们的意见。‎ 七、巩固提高。‎ 完成相关习题。‎ 8‎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