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20 发布 |
- 37.5 KB |
- 21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黑龙江省绥化市2020年中考语文试题(解析版)
二 O 二 O 年绥化市初中毕业学业考试 语文试题 考生注意: 1.考试时间 120 分钟 2.本试题共四道大题,28 个小题,总分 120 分 3.所有答案都必须写在答题卡上相对应的题号后的指定区域内 一、知识积累及运用(本题共 6 个小题,共 27 分) 1.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 一位名家在感悟人生时说,生活就是两个字:苦熬。身处逆境,苦熬能够越过迷境;适逢险阻,苦熬 能够战胜险阻。人生不能怕熬,要熬出精 cuì( )和境界。 熬,是一种炎热的历炼口是一种能量的积蓄。犹如小火慢煨,___________。如果没有经受得住炙烤的 钢骨铁身,难免会随时散架,乃至在悄无声息中慢慢消弭。可一旦经受住了这种炙烤,便会积蓄起炙热中 饱蕴的那股能量,将执着、刚强、勇敢、大度等品质融入血脉、骨髓.和胸膛,从此一辈子坚强挺立、无所 畏惧。 (1)给文中加点字注音,按所给拼音写出汉字,改正文中一个错别字。 骨髓.:_________;精 cuì:___________; 正确的字是“_______” (2)文中方框处应该填写的正确标点是_____________ (3)下列各句填入“ ”处最恰当的一句是( ) A.即使火焰微小、火势温和,也炙热长久 B.不但火焰微小、火势温和,而且炙热长久 C.虽然火焰微小、火势温和,但是炙热长久 D.因为火焰微小,火势温和,所以炙热长久 【答案】 (1). (1)suǐ; (2). 粹; (3). 练 (4). (2)“,”或“逗号”。 (5). (3)C 【解析】 【详解】(1)注意“骨髓”的“髓”读“suǐ”,是三声;“精粹”的意思是“精美纯粹”,与“纯粹”的 “粹”为同一个字;“历练”意思是“指经历和锻炼;经历的事情多而富有经验;经受锻炼”,“炼”的 意思是“用火烧制或用加热等方法使物质纯净、坚韧、浓缩”,语段表达的意思是“一个人在生活中经受 困苦的磨练而变得刚强、无所畏惧”,所以文中“历炼”的“炼”应该为“练”。 (2)“是一种炎热的历炼”和“是一种能量的积蓄”是结构一致的单句并列,所以方框处填“,”(或“逗 号”)。 (3)选文第二段以小火慢煨为例,强调“火焰微小、火势温和”,却“炙热长久”,结合语意分析前后分 句之间为转折关系。 A.是假设关系; B.是递进关系; C.是转折关系; D.是因果关系; 故选 C。 2.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 清明既是节气又是节日,和它有关的诗句有“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等。 B. 古代常用的敬辞和谦辞如今仍在广泛使用,例如发表自己的见解时常说“拙见”,请教他人时常说“赐 教”,询问别人的年龄时常说“贵庚”。 C. 《白杨礼赞》的作者是著名作家茅盾,《老王》是著名作家、翻译家杨绛先生的一篇散文。 D. 《左传》即《春秋左氏传》,又称为《左氏春秋》,儒家经典之一。旧传为春秋时期左丘明所作,是一部 国别体史书。 【答案】D 【解析】 【详解】D.有误,《左传》是编年体史书。故选 D。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项是( ) A. 春风一阵阵吹来,树枝摇曳着。月光、树影一齐晃动起来,发出沙沙的声响。 B. 小强和小刚参加学校乒乓球比赛,经过激烈的角逐,他终于夺得冠军,为班级赢得了荣誉。 C. 中国高铁正在积极走出国门,谁也不会否认它将来会为国民经济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D. 学校的几名老师带领我们游览了巧夺天工的张家界大峡谷。 【答案】C 【解析】 【详解】A.不合逻辑,“月光、树影”不能发出“沙沙的声响”,在“发出”前加上“树叶”; B.指代不明,把“他”改为“小强”或“小刚”; C.正确; D.用词不当,“巧夺天工”形容人工的精巧胜过天然,应改为“鬼斧神工”; 故选 C。 4.下列各项语法知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我由衷地感受到广大劳动人民的劳动热情”中两个“劳动”的词性相同。 B. “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带,就有无限趣味”中的“趣味”在句中作宾语。 C. “实验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观察,而是积极的探测”是递进关系复句。 D. “伤痕累累”“怒发冲冠”“形势逼人”“愚公移山”这四个短语的类型完全相同。 【答案】C 【解析】 【详解】C.“不是……而是……”表示并列关系。故选 C。 古诗文默写与赏析。 5.古诗文默写填空。 ①长风破浪会有时,_________________。(李白《行路难》) ②_________________,衣冠简朴古风存。(陆游《游山西村》) ③最爱湖东行不足,___________________。(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④____________________,落花时节又逢君。(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⑤出淤泥而不染,____________________。(周敦颐《爱莲说》) ⑥疫情期间,无人机拍摄下的江城武汉依旧风景如画,正如崔颢《黄鹤楼》中“晴川历历汉阳树, _____________________”描述的那样,生机盎然。 ⑦古诗词中有很多表现无私奉献精神的诗句,请你写出连续的两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直挂云帆济沧海 (2). 箫鼓追随春杜近 (3). 绿杨阴里白沙堤 (4). 正是江南好 风景 (5). 濯清涟而不妖 (6). 芳草萋萋鹦鹉洲 (7). 示例:落红不是无情物 (8). 化作春泥更 护花。示例二: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示例三: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解析】 【详解】诗词默写要求:一、不能添字,不能少字。二、字的笔画要准确。注意易错字词:沧海、箫鼓、 阴里、濯、清涟、萋萋、鹦鹉洲、作、蜡炬、碾作尘。⑦小题符合“表现无私奉献精神”的诗句都可。 赏析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和文天祥的《过零丁洋》。 江城子·密州出猎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过零丁洋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6. 下列各句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亲射虎,看孙郎”中的“孙郎”指孙权,这里是作者自喻,“辛苦遭逢起一经”一句中,“起一经” 是指作者因精通某一经籍而通过科举考试得官。 B. 《江城子·密州出猎》和《过零丁洋》的表达方式都是先记叙后抒情。 C.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两句诗巧借地名,运用双关语,渲染了形势的险恶和境况的危苦。 D.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一个“狂”字贯穿全调,突出表现了作者少年时期的豪情壮志。 7. 这两首诗词的画线句都是作者思想情感的集中体现,请任选一处从修辞、炼字或表现手法等角度进行赏 析。 【答案】6. D 7. 示例一:“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运用典故,表达作者报效国家,关怀 国家命运的爱国精神。(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天狼”喻指西夏军队,生动形象的表达了作者报效国家, 关怀国家命运的爱国精神。) 示例二:“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直抒胸臆,表现诗人以死明志为国捐躯的民族气节。 (“取”“照”两字,铿锵有力,掷地有声,表现了诗人舍生取义的民族气节。) 【解析】 【6 题详解】 本题考查诗句赏析。《江城子·密州出猎》是作者四十岁时被贬密州时写的,写的是作者当时渴望重新得到 朝廷重用、杀敌报国的爱国之情,这里的“少年狂”指的是中年的作者要像少年一样去“狂”一回,而非 抒发的少年时期的豪情壮志,故“突出表现了作者少年时期的豪情壮志”的表述是错误的,故 D 错误,选 D。 【7 题详解】 本题考试诗句赏析。(1)翻译。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那时我定当拉开弓箭,使之呈现满月 的形状,瞄准西北,把代表西夏的天狼星射下来。手法。天狼:星名,一称犬星,旧说指侵掠,这里引指 西夏。《楚辞·九歌·东君》:“长矢兮射天狼。”《晋书·天文志》云:“狼一星在东井南,为野将,主 侵掠。”词中以之隐喻侵犯北宋边境的辽国与西夏。故判断运用了用典、比喻的修辞。感情。这一句用“天 狼”喻指侵略者,塑造了一个挽弓劲射的英雄形象,进而表达了作者渴望回到战场,杀敌报国的感情,展 现了关怀国家命运的爱国精神。(2)翻译。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人生自古以来有谁能够长 生不死?我要留一片爱国的丹心映照史册。手法。直接的表达了自己的感情,宁可死去,也要留下爱国之 心照耀史册,直抒胸臆,表达自己舍生取义、为国捐躯的民族气节。同时用问句的形式,让感情更加强烈, 情感更浓郁。 名著阅读。(2 分) 8.下列各句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 《骆驼祥子》中,虎妞大胆泼辣有点变态,敢于追求自由幸福却又好逸恶劳,控制欲极强。她最后难产 而死是祥子走向堕落的根本原因。 B. 清代小说家吴敬梓的《儒林外史》,被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称为中国古代最优秀的讽刺小说。 C. 《大堰河一我的保姆》是中国现当代著名诗人艾青所作,打发了艾青对抚养他的保姆一大堰河深深的挚 爱和无尽的怀念,是他的成名作。 D. 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根据采访和考察得到的第一手资料,写成了纪实性作品《红星照耀中国》,曾易 名为《西行漫记》。 【答案】A 【解析】 【详解】虎妞难产而死不是导致祥子走向堕落的根本原因,小福子的死要压倒祥子的最后一根稻草,而黑 暗的社会则是导致祥子走向堕落的根本原因,他人生的三起三落是黑暗的社会造成的,毁灭了他所有的希 望,让他最终堕落,故 A 错误,选 A。 9.《水浒传》刻画了许多栩栩如生的人物,有些人物的性格既有共性也有个性。如鲁智深和李逵,林冲和武 松。请从所给的示例中,任选一组人物分析其性格的异同。 【答案】示例一:人物:鲁智深和李逵 相同点:嫉恶如仇,侠肝义胆,脾气火爆;不同点:鲁智深粗中有细,豁达明理;李逵头脑简单,直爽率 真。 示例二:人物:林冲和武松 相同点:刚烈正直,有勇有谋;不同点:林冲安分守已,循规蹈矩:武松崇尚的是义,有仇必复,有恩必 报,是英雄好汉中最富有血性的。 【解析】 【详解】答题要点:在所给的两组人物中选择一组,根据对相关情节的了解,分析两个人物性格的相同点 和不同点。示范一:人物:鲁智深和李逵。相同点:嫉恶如仇,侠肝义胆,脾气火爆。鲁智深三拳打死镇 关西,救下金家父女,看出他的嫉恶如仇,侠肝义胆,脾气火爆;李逵遇到冒充自己打劫的李鬼,听李鬼 说要赡养九十老母,便没有杀李鬼,还给了他十两银子,后来得知受骗,李鬼并没有九十老母,才杀了李 鬼,李鬼妻逃走。看出他的嫉恶如仇,侠肝义胆,脾气火爆。不同点:鲁智深粗中有细,豁达明理;李逵 头脑简单,直爽率真。在打死镇关西后,鲁智深一边逃,一边用手指着郑屠说他装死来为自己掩护,可看 出细的一面。李逵听到有人状告宋江抢占民女,不分缘由,就砍倒了“替天行道”的大旗,后得知是有人 冒充宋江,看出他的头脑简单。示范二:人物:林冲和武松。相同点:刚烈正直,有勇有谋。作为达官显 宦,林冲不同于谄上欺下的贪官污吏。他对下层百姓具有恻隐之心,是一个有正义感的将官。开头有关林 冲救过李小二免送官司的插叙,充分说明了这一点。武松的斗杀西门庆,醉打蒋门神,大闹飞云浦,血溅 鸳鸯楼,夜走蜈蚣岭等情节都展现了其正直刚烈、有勇有谋的性格。不同点:林冲安分守已,循规蹈矩; 武松崇尚的是义,有仇必复,有恩必报,是英雄好汉中最富有血性的。林冲面对高俅的屡次陷害,一直想 着息事宁人,看出他性格中的安分守己和循规蹈矩。武松得知自己的哥哥被潘金莲和西门庆所害,并且无 法伸冤,当机立断,杀死二人,投案自首,在孟州,武松受到金眼彪施恩的照顾,为报恩,武松醉打蒋门 神,帮助施恩夺回了“快活林”酒店。看出他性格中的血性,恩怨分明。 二、综合实践与口语交际(本题共 3 个小题,共 6 分) 10.网络改变着我们的生活。“云购物”“云课堂”“云祭祀”“云传承”“云诊断”……我们每天都生活 在“云端”。为此,学校开展了以“我身边的‘云生活’”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完成以 下任务。 (1)语文老师正在通过“云课堂”讲授“和”文化的知识。请你运用积累的有关“和”文化的故事、俗语、 名言等,仿照示例写出对“和”的理解。 示例:从“六尺巷”的故事中,我懂得了“和”是忍让与宽容。 (2)学校将在 7 月 17 日举办“云知识”线下专题讲座,要求全体同学参加。小明同学因家中有事不能参 加,假如你是小明,请在讲座前一天写一张请假条向王老师请假。 (3)通过这次活动,你一定对“云生活”有了些了解,请你向父亲或母亲介绍下“云生活”给我们带来哪 些益处。(至少说出两方面益处) 【答案】(1)示例一:从“将相和”的故事中,我懂得了“和”是顾全大局与不计得失。 示例二:从“昭君出塞”的故事中,我懂得了“和”是和谐共处与民族团结。 示例三:从“礼之用,和为贵”的名言中,我懂得了“和”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示例四:从“庶政惟和,万国咸宁” 的名言中,我懂得了“和”是为政治国的法宝。 (2)示例: 请假条 王老师: 我因家中有事,不能参加明天的“云知识”专题讲座,需请假一天,请您批准。 您的学生:小明 2020 年 7 月 16 日 (3)示例一:妈妈(爸爸),“云生活”的好处有很多,比如“云诊断”,让我们在家里就能看病,节省了去 医院排队挂号的时间;“云购物”,让我们足不出户就能选购自己喜欢的商品,避免了疫情期问聚集感 染……示例二:妈妈(爸爸),“云生活”的好处有很多,比如“云祭祀”这种文明祭扫方式,能完成远在 异乡的人们祭扫的心愿;还可以减少环境污染…… 【解析】 【详解】(1)这道题考查仿写能力和语文积累能力。注意仿写的结构是“从……的故事(名言、俗语)中, 我懂得了‘和'是……”。比如“将相和”的故事表达的是顾全大局的意识,“昭君出塞”的故事表达的是 民族团结的美德,“家和万事兴”的俗语表达的是家庭和睦的重要性。 (2)这道题考查写作应用文的能力。请假条在格式上有固定的要求:题目在第一排居中;称呼在第二排顶 格;正文在第三排空两格开始写;结尾落款部分署名在上,日期在下。内容上,需要在正文部分写清楚请 假的原因和具体时间。本题请假的原因是“家中有事,不能参加明天的‘云知识'专题讲座”,根据“请在 讲座前一天写一张请假条向王老师请假”可知,请假时间是“7 月 17 日一天”。据此写作即可。 (3)这道题考查口语交际能力和认识理解能力。根据题干中的“网络改变着我们的生活。‘云购物'‘云 课堂'‘云祭祀'‘云传承'‘云诊断'……我们每天都生活在‘云端'”可知,我们身边的“云生活”主要体 现在“云购物”“云课堂”“云祭祀”“云传承”“云诊断”等方面,从中选择两个方面向父母介绍即可。 三、阅读理解及分析(本题共 18 个小题,共 37 分) (一) 阅读《醉翁亭记》(节选),回答下列小题。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 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 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 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 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 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 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11. 解标下列加点词语。 (1)野芳.发而幽香 (2)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12. 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13. 下列加点词语用法与例句一致的一项是( ) 例句: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A. 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B.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C. 腰.白玉之环 D. 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14. 欧阳修笔下“佳木秀而繁阴”的景色,一定让你联想起了家乡的某处夏季美景,请你用优美的语言描 绘出来。(必须从比喻、拟人或排比的修辞手法中任选一种进行描写,不准出现真实的地名,50 字左右) 【答案】11. (1)花 (2)以……为乐(以……为快乐) 12. 一眼望去,树木茂盛又曲深秀丽的,是琅琊山。 13. C 14. 示例:绿树环抱的公园,像静卧在摇篮里的婴儿,安静惬意,公园中央“品”字形分布的大型花圃中, 各色鲜花争奇斗艳,热烈奔放。 【解析】 【11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句中重点字意思的理解。其中“芳”指的是“花”,不要解释为“芳香”;加点的 “乐”在句中是形容词的意动用法,意思是“以……为快乐”。 【12 题详解】 本题考查翻译句子。文言文的翻译一般有直译和意译两种方法,具体到某一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 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 成分补充完整。注意“……者……也”是判断句式。重点字词意思:蔚然,茂盛的样子;深,幽深;秀, 秀丽。 【13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用法的分析能力。例句中,“名”名词用作动词,“起名、命名”的意思。 A.“阙”是通假字,同“缺”,空隙、缺口; B.“秋”意思是“时候”; C.“腰”名词用作动词,“在腰间佩戴”; D.“凄”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感到悲凉”; 故选 C。 【14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思维拓展和语言表达的能力。“佳木秀而繁阴”意思是好看的树木枝叶繁茂,形成一片浓郁 的绿荫。这是欧阳修笔下夏季的美好景色,由此联想到自己熟悉的家乡的某一处夏季美景,展开联想进行 生动地描绘。可以写家乡一处旅游景点的夏季美景,通过树木、山石、花鸟等突出此地夏季景物的美好; 还可以写自己家附近的林荫大道,通过高处的路旁树木,低处的小花小草,展现夏季景物的特点。注意要 按照要求使用比喻、拟人或排比的修辞手法,还要注意字数的限制。 【点睛】参考译文: 环绕着滁州城的都是山。城西南方向的各个山峰,树林和山谷尤其美丽,远望那树木茂盛,又幽深又 秀丽的,是琅琊山。沿着山路行走了六七里,渐渐地听到潺潺的流水声,从两座山峰中间倾泻而下的,是 酿泉。山势回环,路也跟着拐弯,有一座亭子四角翘起,像鸟张开翅膀一样,坐落在泉水边上,这就是醉 翁亭。修建亭子的人是谁?是山里的老僧智仙。给它起名字的人是谁?是太守用自己的别号来命名的。太 守和宾客来这里喝酒,喝一点就醉了,而年纪又最大,所以给自己起了个名号叫醉翁。醉翁的情趣不在于 (喝)酒,而在于欣赏山水美景。欣赏山水美景的乐趣,领会在心里,而寄托在喝酒上。 像那太阳出来,树林中的雾气散去,烟云聚拢过来,山里就昏暗了,或暗或明,变化不一,这就是山 间早晚的景象。野花开了,散发出一股清幽的香味,好看的树木枝叶繁茂,形成一片浓郁的绿荫,天气高 爽,霜色洁白,水面低落下去,石头裸露出来,是山中四季的景色。早晨上山,傍晚返回,四季的景色不 同,那乐趣也是没有穷尽的。 …… 不久太阳落到山顶,人的影子散乱一地,是太守下山回家,宾客跟随从啊。树林茂密阴蔽,鸟儿到处 鸣叫,那是因为游人离开后鸟儿们在快乐啊。然而鸟儿只知道山林的乐趣,却不知道游人的乐趣,游人只 知道跟随太守游玩的乐趣,却不知道太守以他们的快乐为快乐啊。醉了能够同大家一起快乐,醒来能够用 文章记述这乐事的人,是太守。太守是谁?是庐陵人欧阳修。 (二) 阅读《何陋轩记》(节选),回答下列小题。 昔孔子欲居九夷,人以为陋。孔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守仁①以罪谪龙场,龙场,古夷蔡② 之外。人皆以予自上国③往,将陋其地弗能居也;而予处之旬月,安而乐之。夷之人其好言恶詈,直情率遂。 始予至,无室以止,居于丛棘之间,则郁④也;迁于东峰,就石穴而居之,又阴以湿。予尝圃于丛棘之右, 民相与伐木阁之材,就其地为轩以居予。予因而翳之以桧竹,莳⑤之以卉药,琴编⑥图史,学士之来游者, 亦稍稍而集。于是人之及吾轩者,若观于通都⑦焉,而予亦忘予之居夷也。因名之曰“何陋”,以信孔子之 言。 【注释】①守仁,指王阳明。②蔡:周时国名,在今河南南部。③上国:国都,④郁:阻滞。⑤莳(shì): 载种。⑥琴编:琴书。⑦通都:四通八达的都市。 15. 下列语句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人皆以予自上国而往”中的“以”字是“用”的意思。 B. 文中画横线句“将陋其地弗能居也”正确的停顿应为“将陋其地/弗能居也”。 C. “予尝圃于丛棘之右”从文言句式上看是判断句。 D. “以信孔子之言”和“无丝竹之乱耳”两句中的“之”字用法相同,都译为助词“的”。 16.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而予亦忘予之居夷也,因名之曰“何陋”。 17. 结合文中画浪线的句子,概括选文与刘禹锡的《陋室铭》都是从哪些方面体现“陋室不陋”的。(至少 答出两方面) 【答案】15. B 16. 而我也忘记了我是住在偏远的地方,于是给房子取名为“何陋”。 17. 居住环境优美,生活情趣高雅,交往人物不俗。 【解析】 【15 题详解】 这道题考查对文言综合知识的理解。 A.“以”:以为、认为; C.“予尝圃于丛棘之右”是一个陈述句; D.第一个“之”:助词,的/第二个“之”,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故选 B。 【16 题详解】 这道题考查的是翻译文言语句的能力。翻译时,必须遵循“字字有着落,直译、意译相结合,以直译为主” 的原则。翻译文言语句要抓住句子中的关键词汇。这句话的重难点词语有:予,我。因,于是。名,取名、 命名。 【17 题详解】 这道题考查对比阅读的能力。从“予因而翳之以桧竹,莳之以卉药”和《陋室铭》的“苔痕上阶绿,草色 入帘青”可以看出,居住环境优美;从“琴编图史”和《陋室铭》的“可以调素琴,阅金经”可以看出, 生活情趣高雅;从“学士之来游者,亦稍稍而集”和《陋室铭》的“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看出, 交往人物不俗。 【点睛】译文: 从前孔子想搬到九夷(偏远的地方)去住,别人都认为那里偏僻落后。孔子说:“君子居住在那里,有什 么偏僻的呢?”我因罪被贬龙场。龙场,在古蔡国属地以外的边远地区。人们都以为我从国都到这里,一 定会嫌弃这里偏僻,不能居住。然而我在此地生活了十个月,过得安宁而快乐。我刚来的时候,没有房子 居住,住在丛棘之中,则非常阻滞。迁到东峰,就着石洞住下,又阴暗潮湿。我曾在丛棘的后边开园种菜, 老百姓纷纷砍伐木材,就在这地方建造了一座房子让我居住。我于是种上桧柏、竹子遮蔽它,又栽上芍药 等花卉。(摆上)琴书和图册史书,来交往的文人学士,也慢慢聚集增多了,在此之后到我轩中的人,好像来 到了四通八达的都市,而我也忘记了我是住在偏远的地方,于是给房子取名为“何陋”,用来伸张孔子的 话。 (三) 18.阅读《苏州园林》和《中国石拱桥》(节选),回答下面小题。 【甲】苏州园林里都有假山和池沼。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或者是重峦叠嶂, 或者是几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全在乎设计者和匠师们生平多阅历,胸中有邱壑,才能使游览者攀登的 时候忘却苏州城市,只觉得身在山间。至于池沼,大多引用活水。有些园林池沼宽敞,就把池沼作为全园 的中心,其他景物配合着布置。水面假如成河道模样,往往安排桥梁。假如安排两座以上的桥梁,那就一 座一个样,决不雷同。池沼或河道的边沿很少砌齐整的石岸,总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还在那儿布置几块 玲珑的石头,或者种些花草:这也是为了取得从各个角度看都成一幅画的效果。池沼里养着金鱼或各色鲤 鱼,夏秋季节荷花或睡莲开放,游览者看“鱼戏莲叶间”,又是入画的一景。 【乙】永定河上的卢沟桥,修建于公元 1189 到 1192 年间。桥长 265 米,由 11 个半圆形的石拱组成, 每个石拱长度不一,自 16 米到 21.6 米。桥宽约 8 米,路面平坦,几乎与河面平行。每两个石拱之间有石 砌桥墩,把 11 个石拱联成一个整体。由于各拱相联,所以这种桥叫做联拱石桥。永定河发水时,来势很猛, 以前两岸河堤常被冲毁,但是这座桥却极少出事,足见它的坚固。桥面用石板铺砌,两旁有石拦石柱。每 个柱头上都雕刻着不同姿态的狮子。这些石刻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有 的像注视行人,千态万状惟妙惟肖。 下列语句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甲】文的说明对象是苏州园林的假山和池沼,【乙】文的说明对象是卢沟桥,两个选段从说明顺序上 看都属于逻辑顺序。 B. 【甲】文的中心句是“苏州园林里都有假山和池沼”。“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 一句中的“艺术”是强调个人独创性的活动。无法被人复制;“技术”意味着有固定的程序和方法,一般 可以大量复制。 C. 【甲】文“大多引用活水”中的“大多”意在说明池活大部分使用活水,不是全部;【乙】文“几乎与 河面平行”中的“几乎”同强调了桥面与河面不完全平行。“大多”和“几乎”都从程度方面进行限制, 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 D. “这些石刻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有的像注视行人,干态万状,惟妙 惟肖”句运用摹状貌的说明方法,生动形象的说明了卢沟桥形式优美的特点。 【答案】C 【解析】 【详解】这道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C.“大多”是从范围方面限制,“几乎”是从程度方面限制。故选 C。 (四) 阅读《凡事往好处想就比别人幸福》(节选),完成下面小题。 ①人活在世界上,总会遇到不顺心的事情。有些人稍微遇到一些不合心意的事情,就会开始消极对待 生活。他们就像一副慢性毒药,把潘多拉盒子打开,把不满的情绪释放出来,在世界散播自己的黑暗与不 满。实际上,悲观又消极的态度,除了让一个人变得更糟糕之外,没有任何好处。 ②其实,许多时候,换一个思维去思考,也许生活带给我们的感觉,就变得完全不一样了。当我们换 个角度,就能看到一座美丽的奇幻花园。 ③凡事都往好处想,是一种好习惯。很久以前,有一个老太太,有两个女儿,一个卖雨伞,另一个卖 草帽。老太太终日愁眉苦脸,对生活发愁不已。一位大师路过,就问她:“老人家,你为何愁眉不展呢?” 老太太伤心地说:“天晴的时候,我怕卖伞的女儿生意不好;一到下雨,我又怕卖草帽的女儿帽子卖不出 去,所以天天都为她们俩发愁啊!”大师说:“老人家,你应该往好的方面想,如果下大雨的时候,你就 为卖伞的女儿高兴;如果出太阳,就为卖草帽的女儿高兴。因为不管下大雨还是出太阳,你总有一个女儿 可以把自己的货物卖出去啊!”老太太听后,眉开眼笑起来。 ④事情还是没有改变,但是当我们看待事情的方向改变了,心态就会变得完全不一样。就像我认识的 一个乐观的女孩,她总是记不清老人说的到底说左眼跳财,还是右眼跳财,总之只要每次她的眼皮一跳, 就会觉得自己的好运气要来了。古语常说:“否极泰来。”万事万物,发展到达了一个极端,一定会反弹 过来。 ⑤庄子说:哀莫大于心死,如果一个人对生活失去了期待,就会过得心如死灰,度日如年。当一个人 倒霉的时候应该去想,自己已经把所有的坏运气都花完了,人生的低谷快要走完了,接下来要走的将会是 上坡路。那些每天都觉得自己很幸运的人,会越来越幸运,而那些总觉得自己很倒霉的人,就会越来越倒 霉。因为吸引力法则是这样说的:“你所想的是什么,你就会吸引来什么。” ⑥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心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所以,即便生活虐我们一 万遍,我们也可以对待生活如初恋。一个乐观积极的人,内心更容易得到平安喜乐。记住罗曼·罗兰说的 话:“快乐就是幸福,一个人能从日常平凡的生活中发现快乐,就比别人幸福。” 19. 请写出本文的中心论点。 20. 第①段主要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21. 简述本文的论证思路。 22. 如果将下面的材料作为论据,你觉得放在第几段之后更合适。 两个行进在沙漠中的人,都只利下半瓶水,一个说:“唉,只剩下半瓶水了。”另一个说:“真好,还有 半瓶水。”后来,前者永眠沙漠,后者活出精彩。 23. 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从文中获得了哪些启示? 【答案】19. “凡事往好处想就比别人幸福”或者“一个乐观积极的人,内心更容易得到平安喜乐”或者 “快乐就是幸福,个人能从日常平凡的生活中发现快乐,就比别人幸福” 20. 比喻论证。把有些人“消极对待生活的态度”比作“慢性毒药”,生动形象的论证了悲观消极的态度给 人带来的危害,进而有力地论证了本文的中心论点。 21. 文章先从反面入手,指出思想消极会让人变得更糟糕;接着从正面摆事实,讲道理,告诉我们应换个角 度看问题,凡事都往好处想;最后通过正反对比论证得出中心论点,并提出希望。 22. 第③段后。 23. 围绕“换个角度看问题、凡事往好处想,对生活要有所期待”其中任意一方面展开 谈论,言之成理即可。 【解析】 【19 题详解】 本题考查的是分析概括议论文的主要观点。中心论点是一篇议论文的灵魂,所以读懂一篇议论文,概括中 心论点是考试常见的题型。分析中心论点,可以从文章的标题、开头、结尾,有时也可以根据文章的内容 用自己的语言来概括。阅读全文可知,文章的题目就是中心论点。从具体内容来看,全文是总分总的结构, 结尾段对全文进行了总结,强调了乐观心态的重要性,故把“一个乐观积极的人,内心更容易得到平安喜 乐”或引用的罗曼·罗兰的名言作为中心论点也是可以的。 【20 题详解】 此题考查论证方法的辨析以及其作用的分析。“他们就像一副慢性毒药,把潘多拉盒子打开,把不满的情 绪释放出来,在世界散播自己的黑暗与不满”运用了比喻论证的方法,把消极对待生活的人比作慢性毒药, 生动形象地论证了悲观又消极的态度只会让人变得更糟糕,使所讲的道理通俗易懂,从而有力地论证了中 心论点。 【21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议论文论证思路的分析能力。要了解一般议论文的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在理清段落层次的基础上加上“首先、然后、接着、最后”一类的表示承接关系的词语,进行表述即可。 文章开头列举拥有悲观心态的人的表现,从反面论证了消极态度的危害“悲观又消极的态度,除了让一个 人变得更糟糕之外,没有任何好处”;接着提出“当我们换个角度,就能看到一座美丽的奇幻花园”的观 点,并用一个老太太和一个乐观的女孩的例子进行论证,然后运用孟子的古语进行道理论证;最后两个自 然段分析拥有消极心态和积极心态的不同结果,通过对比得出文章的中心论点。 【22 题详解】 此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和论据之间对应关系的能力。议论文往往运用多个论据,它们从不同角度证明中心 论点,因此具体的作用也各不相同,要结合内容具体分析。本题材料所举这个例子论证了面对同一件事时, 看待事情的方向改变了,心态就会变得完全不一样的道理,与文中老太太的事例是一致的,因而放在第③ 段后比较合适。 【23 题详解】 此题考查阅读启示。解答此题关键要在理解文章内容,把握中心论点的基础上,联系社会、生活的实际和 个人认识,写出自己的理解。如:人生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生活中多运用逆向思维,换个角度看问题, 你会发现,失去也是另一种拥有,失意也会变成诗意。或:经历挫折固然不能说是好事,但是不经历风雨 怎么能见彩虹,只有经历一些挫败,才能使我们更加坚强,才能更好地超越和突破自己,才能使以后的路 走得更稳。 (五) 阅读《鹅毛压得父亲喘》,完成下面小题。 ①每到冬季,父亲都要去收鹅毛,此时乡下的养鹅人,都会把鹅毛拔下来卖钱。父亲便拿着麻袋和扁 担,走村串屯地上门去收,早出晚归。 ②天一黑,我就跟姐姐站在村口的冷风中,等待父亲的归来。有一年,父亲身体特别弱,“鹅毛担子” 一上肩,就大口大口地又喘又咳,为此每次看到父亲,姐姐便会飞快地跑过去,接过他的担子,父亲便如 释重负,一下轻松很多。年幼的我很是不懂,那鹅毛担子,分明很轻盈,我曾挑过几次,看似鼓囊囊的两 麻袋,其实一点都不重,轻如鸿毛呀,可为何在父亲的肩上,却是那般沉重,压得他直喘呢? ③晚饭后,父亲拨亮带玻璃罩的油灯,借着灯光,将收来的鹅毛,全部摊放在屋内,然后打开家里的 所有门,让阵阵萧萧北风穿屋而过——他要一边拨弄,一边利用那又冷又硬的北风,将鹅毛中最轻,最软, 也是最值钱,最有用处的鹅绒,吹分离开来,另作他用,吹不起来的则卖给毛厂。 ④如若吹进来的风不够大,父亲就拿扇子去扇,被他扇起的鹅绒,恰似屋外飘扬的雪花,片片雪白, 凌空飞舞。父亲一边扇,一边剧烈地喘着、咳着,形单影只地被一片“雪白”若隐若现地裹挟着,碰触着, 吞没着……?他从不让我和姐姐帮忙,而让我们去学习。 ⑤父亲为何气喘和咳嗽得那么严重,我从不知其因。我更不明白,为何村里别的成年男子,都去集体 的队里上工,挣工分,可他却不去,而让柔弱的母亲去? ⑥母亲白天上工,晚上还要给有钱人做羽绒鞋,好赚些手工费,供我和姐姐读书,父亲分拣出的鹅绒, 正是她做鞋时所需的填充保暖材料。母亲的手很巧,做出的羽绒鞋暖和得很,极受镇上的居民欢迎,尤其 是临近春节的腊月,订做羽绒鞋的人很多,母亲要整宿地去做,天快亮时才能和衣躺会儿。 ⑦更糟的是,我家的泥墙草屋,也在那年的一场暴雪中坍塌了,一家只能住进一间四面都漏风的草棚 里。晚上归来,母亲仍要在草棚里做鞋,父亲分过鹅绒后,还得去垒房子——取来半干半湿的田泥,赤脚 将它们一脚脚地踩熟,踩得有黏性和劲道,之后再用它们去垒墙。垒一层,晾干后,第二晚再接着垒第二 层,如此反复……因为太冷,母亲的双手很快被冻伤,又痛又痒。父亲也喘得、嗽得更严重了,但他们继 续坚持着。 ⑧几个月后,泥屋终于垒起来了,春天也到来了,父亲的咳喘渐渐有了缓解;母亲的双手也好了些。 他们卖鹅毛和羽绒鞋所得利润,得以凑齐我和姐姐的学杂费,一家人总算熬过来了。 ⑨后來,我才知道,父亲当年患有较重的慢性支气管炎,因为怕花钱治疗,只能硬扛着,医生告诫他 不要干重体力活,要休息,否则极易发展成肺气肿。可父亲哪肯休息,他坚决要去收鹅毛,因为这活相对 轻松些,还能帮母亲。 ⑩多年后,父亲和母亲相继去世。有一次,我回到老家,在老屋的角落里,惊讶地发现了一小窝的鹅 绒,它们轻轻地拢在一起,像落入人间经年不散的流云,泊在母亲留下的鞋样子旁。鹅绒是那么的轻盈, 有风掠过,便会飘散。但奇怪的是,它们竟始终在那里,一如当年此时。 ⑪我终于懂了,当年,压在父亲肩上的担子看似轻如鸿毛,但对于贫病交困的他来说,却是千钧之担, 于母亲也同样如此。可面对薄待他们的那个寒冬,父亲和母亲并未屈服、抱怨,而是用尽所有力气,彼此 配合,携手反抗,只为他们的孩子——年幼的我和姐姐,打开一个阳光明媚的未来之春!在当时那个农村 普遍穷困的特殊年代,我和姐姐是方圆几十里地,唯一都读过书,上了大学的俩姐弟,谁也没因贫困而辍 学。 ⑫父亲肩上担起的和母亲手中操持的,虽然只是一片片很轻、很轻的鹅毛,但由此诞生出来的爱,却 重于泰山。 24. 请根据文章①到⑧段内容,把相应的故事情节填在横线上。 父亲挑鹅毛,又喘又咳→A__________→母亲白天上工,整宿做鞋→父亲踩泥垒墙,喘咳严重→B________ 25. 解释下面句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可面对薄待他们的那个寒冬..,父亲和母亲并未屈服、抱怨,而是用尽所有力气,彼此配合,携手反抗,只 为他们的孩子——年幼的我和姐姐,打开一个阳光明媚的未来之春! 26. 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第⑩段画线句。 27. 第⑤段和第⑨段是什么关系?从内容方面分析其作用。 28. 文章通过回忆父母辛苦劳作的生活片段,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24. (1). A.父亲分鹅毛,剧烈喘咳; (2). B.父亲垒起泥屋,咳喘缓解。 25. “寒冬”表层含义是指那个寒冷的冬天,深层含义是指一家人面临的贫病交困的艰难处境。 26. 运用比喻的修辞,把“鹅绒”比作“流云”,生动形象的描写了鹅绒的情状,睹物思人,表达了作者对 已逝父母的怀念之情。 27. 照应(呼应)关系。作用:交代了父亲坚持收鹅毛的原因,赞美父亲为“我”和姐姐付出的重于泰山的父 爱,突出中心。 28. 表达了作者对父母之爱的赞美,以及对父母的感激之情。 【解析】 【24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梳理和概括能力。仔细阅读①—⑧段的内容,“父亲挑鹅毛,又喘又咳”是对 第②段内容的概括,“母亲白天上工,整宿做鞋”是对第⑥段内容的概括,研读③—⑤段,抓住“最有用 处的鹅绒,吹分离开来,另作他用,吹不起来的则卖给毛厂”“父亲一边扇,一边剧烈地喘着、咳着”等 关键句,仿照给出情节的句式概括,填写第一个空,即:父亲分鹅毛,剧烈喘咳。“父亲踩泥垒墙,喘咳 严重”是对第⑦段内容的概括,研读第⑧段,结合关键句“泥屋终于垒起来了,春天也到来了,父亲的咳 喘渐渐有了缓解”概括填写第二个空,即:父亲垒起泥屋,咳喘缓解。据此分析,根据提示和理解概括作 答即可。 【25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关键词语在句中含义的理解。解答这类试题,既要紧扣目标段,又要联系上下文进行合理 推断,理解其深层含义。“寒冬”表面上指的是自然界的寒冷冬天,在这个寒冬一家人艰难生活着;结合 全文内容来理解,父亲病弱,母亲劳苦,家境贫寒,这是一家人面对的艰难处境,这种处境就像“寒冬” 一样让一家人的生活变得更加艰难。据此分析,从表层含义、深层含义两个角度分析作答即可。 【26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句子的赏析能力。修辞手法可以使语言更加生动形象,使景物的特征更加突出。赏析时应 从表达上的效果,表明物的特点,表达作者的感情等角度作答。仔细阅读画线句,将“一小窝的鹅绒”比 作“经年不散的流云”,这是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一方面生动地描写出这一小窝的鹅绒的状态,另一 方面,作者看到“一小窝的鹅绒”就想到了父母,而父母已逝,表达了作者深深地怀念之情。 点睛:鉴赏文章中富有表现力的语句,一般遵循“方法+效果+情感”这六个字的原则,但是,无论运用什 么写作方法,在分析效果时,都必须与人物的形象与情感联系起来,同时还要有全局意识,即联系全文来 鉴赏要分析的句子。 【27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段之间关系的分析能力。仔细阅读文章,第⑤段写“我”对“父亲为何气喘和咳嗽得那 么严重”“村里别的成年男子,都去集体的队里上工,挣工分,可他却不去,而让柔弱的母亲去”的不解。 第⑨段写“我”后来才了解到父亲气喘的原因和不能参与重体力劳动的原因。由此可见,第⑨段是对第⑤ 段疑问的解释,两段是相互照应的关系,意在突出主旨,表达作者对无私伟大的父爱的赞美之情。据此分 析作答即可。 【28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主旨的理解。阅读文章可知,父亲当年患有严重的慢性支气管炎,干不了重活,每到 冬季就走村串屯地去收鹅毛。鹅毛虽然轻,在父亲的肩上,却是那般沉重。父亲晚上回家,就着冷风分拣 鹅毛,气喘和咳嗽得更严重。在父母的艰辛劳动下,一家人总算熬过了艰难的时光。父母相继去世后,有 一次“我”回到老家,在老屋的角落里发现了一小窝的鹅绒,睹物思人,“我”终于明白了父亲当年被鹅 毛压得喘的原因,也懂得了父母当年所受的苦。作者通过对父母辛苦劳作片段的回忆,表达了对父母之爱 的赞美,也表达了对故去的父母的感激和怀念之情。 四、写作表达 从下面两个文题中任选题写作文。 29.请以“点击黎明”为题目写一篇作文。 要求:(1)文章立意要深刻,主题鲜明,思路清晰,要有真情实感。(2)除诗歌、戏剧外,体裁不限;不得 套写,抄袭。(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4)字数在 600 字左右。 【答案】范文: 点击黎明 印度诗人泰戈尔在《飞鸟集》中写道:“夜晚的黑暗是一只口袋,一只盛满了发出黎明金光的口袋。” 黑夜深不可测,无边无际,直到一束黎明金光划破天际,迎接白昼。 人生也无非是黑夜与白昼的共同体,所沉沦的黑暗终将会被耀眼的光芒所刺破。希望与梦想,突破与 创新,就在瞬息之间从隐秘的黑暗中突现。每一颗苦难的种子下蓬勃着生机,等待着重见黎明。 昨天,已经成为我遥远的回忆;今天,即将被我把这一页翻去;明天,却是我永远无法预知的时期, 我只有背起行囊,朝着我心里没有终点的方向一点点的寻觅。 对于明天,我曾经充满无限的遐想,然而,随着时间一点点推移,越来越发现现实与梦想实际相差甚 远,甚至让人难以想象。我不敢相信,真的。晚上趁着夜深人静,自己在想着一些问题,还有那些难以忘 却的回忆。曾经在学校的自己,心中满是远大抱负,内心对未来的设计十分美好,却不曾知道,现实往往 事与愿违,自己的未来只能交给自己一人去寻觅去创造。 站在自己的人生路口,我陷入了无限的迷茫。虽然知道面前就是自己心中暗暗选择的方向,然而走在 没有路灯的漫漫大道上,我却又感到了难以驱散的彷徨,明天很远。夜很深很深,一个人走在只属于自己 的路上,曾经多少次想过退缩,多少次转过身要返回,却又一次次将这一念头打消,内心身份浮躁,矛盾 的心如小鹿乱撞。 不知有过多少次停下脚步责问上苍。事后却又安慰自己,要对自己有十足的信心,相信自己,黑暗的 深夜很快就会过去。未来里自己不会太远,只要朝着心中的方向,就一定能够看到明天黎明的曙光。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努力不觉黎明远,只要努力总会有出路。我将继续我未完成 的梦想,为我的明天去继续寻找我未曾找到的黎明。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命题作文。 一、审题。本次作文题目是“点击黎明”,可以分成两部分理解,“点击”和“黎明”。“点击”本是电 脑和网络术语,在这里我们可以理解为“选择并坚持下去”;“黎明”除了本义外,一定要了解它的比喻 义“光明或胜利”;即以积极向上的态度,乐观豁达的心态面对各种困难挫折,不放弃,最终取得成功。 二、选材和立意。作文时的选材要来源于生活,写生活中自己的思考与感悟。比如,可以写自己的成长, 跌倒了爬起来,重新出发,继续向梦想起飞,终将实现自己的理想;可以写社会的发展,像这次疫情来临 时,我们有无私的医生,无畏的警察,齐心的人民,在政府的领导和全国人民的努力下,我们静待疫情结 束后的春暖花开、静待家乡的发展和中国的再次腾飞等。写法上可以以记叙为主,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 写出我们对自己,对身边事物独特的观察与思考。 30.文题: 时光之流水可以浇灭燃烧的火焰,但无法浇灭生命燃烧发出的光芒。老英雄张富清为新中国的诞生奉 献了青春热血,隐姓埋名,淡泊名利,耄耋之年仍为国家做贡献;女排队长朱婷,自幼家境贫寒,自立自 强,一路拼搏,2019 年带领队友在世界杯比赛中成功卫冕;新时代好少年,9 岁的马原野献出外周血淋巴 细胞,拯救父亲的生命,诠释了什么是感恩、孝顺和坚强;自强楷模李璐,6 岁因意外高位截瘫,不曾进校 门的她凭借坚强的毅力、乐观自信的精神华美蜕变,成功逆袭,成为坐着轮椅的职业作家……无数中国人 让这个世界更精彩。趁生命之火还在燃烧,让我们彼此鼓励,共铸辉煌! 根据对以上文字的理解,任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作文。 要求:(1)文章立意要深刻,主题鲜明,思路清晰,要有真情实感。(2)除诗歌、戏剧外,体裁不限;不得 套写,抄袭。(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4)字数在 600 字左右。 【答案】范文 让生命之火燃烧起来 生命之火要燃烧起来,无论什么,都更要觉得世界并没有放弃,而只是你自己所抛弃了自己!如果可 以重来,我真的可以做得更好! 此时此刻,你更应该做到心无所惧。头发扎高,体重变轻,学习搞好!想一想当初的当初,别人又是 用了几分的勇气将你置之度外,而你又用了多少的力量不断挽回?那种奋不顾身的想要得到中就只换回了 茫然!你的牵挂,别人又不会有所顾忌。当前的路很迷茫,知我者却不多。与此时,超越自己,也许遥远, 也许很难,但曾经的你却依旧有梦想的存在!而现在,那些梦想又随之破灭了吗?寻常的自己,在这世界 之中有同样很渺小。而你放弃了吗?不像从前,即使从前的一切都很美好,但却依旧要学会忘记。遗憾很 多,但你必须学会顺其自然!那些事与愿违就此抛弃,不断改变自己才是最好!唯有这样,在心灵上才会 有一丝的慰籍!得不到的就学会放弃,让自己不断释怀,这其中的真谛才会永伴!非同寻常,你我安好, 懂得知足,懂得常乐! 青春的燃烧之年华,岁月之饱经沧桑!却又依旧浮现在眼前!这年华仍旧在,而最初的你又是否还在? 那些年的年少轻狂都已经云烟成雨!那么现在的现在又是否还在坚持呢?遗憾的形成并非只在一瞬间,却 是时间的积累。面对生活,面对命运却只能做到现在,生命的长留终有一天会停。那么,以往的以往都已 结束,不要总是因为别人才打败自己,轻易的放弃却是永远不回头的那一天!生命还在持续,你又何必去 委屈自己。决定在于自己,却不是永远的。 曾经的一切美好永不再提!那就变成永远的回忆永封脑海!相信时间久了,也一定会忘记了。青春的 消逝让我们成长了,成熟了。学会抓住现在,不想从前!因为现在还有机会,还有时间的把握。燃烧之中 还有一丝的希望,至少还有希望,那就做到此时,拥有的拥有都请珍惜,唯有这样,别无他选!至少还有 付出,至少还在改变着!只愿时间的时间能够治愈一个人的心。我们也同样变得更好!为了求知欲,为了 自己的一切,相信真谛的果实会到来!即使很难,也在所不辞。生活靠我们,命运的一切唯有我们所有! 追逝的年华才会更加的有意义!除此之外,也就是加倍的付出了!仅仅生存的一切在于我们,患得患失的 结果已经深受体会!现在唯有付出,唯有超越。与此同时,别无他选。曾失去过,也拥有过。美好中却又 痛苦!结局的结果总会有残酷的一面。那就做好此时,过去的过去就不再提!把握现在,也许成功很难, 但却贵在坚持。你所谓的坚持也就是成功的时刻!而又为何放弃呢?青春中都曾拥有过,那便都会是过往, 来之不易的时光就请珍惜,让生命之火燃烧起来,未来的一个你,继续奋斗!你所经历的还有很多,那就 变更好,变优秀,时光不负,我们依旧! 让生命之火燃烧起来,未来的你,必然会更好! 【解析】 【详解】本题是一篇材料作文,材料作文的关键是读懂材料,让思考从材料中得出。可以先抓材料中的关 健词句,再由这些关键词句作深入透析,体现自己的思考。句子“时光之流水可以浇灭燃烧的火焰,但无 法浇灭生命燃烧发出的光芒。”“趁生命之火还在燃烧,让我们彼此鼓励,共铸辉煌!”得出关键词“生 命之火”“燃烧”,我们由此可以确定文章的立意,“让生命之火燃烧起来”。这“生命之火”指什么呢? 结合文中几个事例,可知“生命之火”指“奉献、淡泊名利”“自立自强、一路拼搏”“感恩、孝顺和坚 强”“坚强的毅力、乐观自信”等这些美好的品质。他们面对困境、挫折、磨难,没有放弃、妥协,而是 燃起“生命之火”,体现自身的价值。我们将从他们身上汲取力量,鼓励自己,让自我“生命之火”熊熊 燃烧起来,同时也照亮他人。人生,宁委曲求全,也永不言败,为了明天的美好,任何时候都不能放弃追 寻阳光的脚步。多一分耕耘,就多一分收获,只有天到酬勤,才能厚积薄发。生活的真谛就是让我们变得 坚强,学会懂得与感恩,不畏惧艰难,敢于挑战自我,才能诠释生命的真正含义。围绕“生命的意义”“生 命的价值”进行立意选材,可叙事、可抒情、可阐发感悟,写成议论文或演讲稿都是不错的选择。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