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力与生活11摩擦力教案首师大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五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力与生活11摩擦力教案首师大版

‎11摩擦力 ‎ 一、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知识与技能: 1.知道当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运动时,在其接触面会产生一种阻碍其运动的力,我们把这种力称为滑动摩擦力。 2.通过实验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光滑程度.被拉物体的轻重等因素有关。 过程与方法: 1.亲身经历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的过程 2.学习从实验数据归纳简单的物理学规律,培养学生设计及进行对比实验的能力,分析综合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初步具有对滑动摩擦力进行探究的兴趣。 2.初步具有相互合作的科学精神,具有认真.细致.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3.初步具有从多个方面看问题的科学思维方法。 教学重点:通过实验探究并知道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接触面的光滑与粗糙的程度.被拉物体的轻重有关。 教学难点:通过对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问题研究,培养学生设计实验的能力。 二.教学过程:‎ 学习过程:‎ ‎ 活动内容 ‎ 活动者 ‎(一)、引入新课:‎ ‎ 在生活中,有许许多多的物理现象。看课本P75图9—28,你能根据你的生活经验回答(a)、(b)、(c)、(d)四个图中的问题吗?‎ ‎ 教师活动 学生讨论,小组代表汇报。(物体受到了浮力的作用)‎ ‎ 学生活动 ‎(二)、学习新知:‎ ‎ 提出问题:什么叫浮力?课本上的定义包含哪些意义?‎ 学生个别回答。(物体在液体或气体中,都会受到浮力的作用;浮力的方向是向上的。)‎ 你还能举出哪些物体受到浮力的例子?‎ 学生讨论。小组代表汇报。(一般只能举一些漂浮的例子)‎ 下沉的物体是否会受到浮力的作用呢?‎ 进一步引导:用铁桶吊水,装满水的水桶在水中会下沉。比较水桶露出水面前、后,手用力的大小。说明了什么?‎ 活动:9.8 下沉的物体是否受到浮力的作用 教师提供弹簧测力计、金属块、盛有水的烧杯、细线、橡皮筋等。讨论:怎样用实验来验证下沉的物体受到浮力的作用?哪一种最合理?最可信?(用手来感觉、用橡皮筋来拉、用弹簧测力计来准确地测量等)‎ 分组实验:验证下沉的物体受到浮力的作用 注意观察现象并思考,你看到的现象说明了什么?‎ 提问:当铁块浸入水中后,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为什么会变小?减小的数值有什么意义?(就等于物体受到的浮力)‎ 2‎ 活动:9.9 浮力的大小 教师提供弹簧测力计、盛有水的烧杯、细线、小塑料袋等。‎ 分组实验:利用上面的方法,测量出装满水(袋内无空气)的塑料袋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 分析:装满水的塑料袋浸没在水中时,测力计的示数为零,说明什么?装水塑料袋浸没在水中时排开的水多少与装在塑料袋里的水的多少有什么关系?‎ 学生思考、分析,归纳出阿基米德原理。‎ 推导:F浮=G排液=m排液g=ρ液 V排液g 说明:浮力的大小只跟液体的密度、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浮力的大小跟物体运动状态、在液体中的深度等无关。‎ ‎(三)、课堂小结:‎ ‎ 1.什么叫浮力?其中“浸在”的含义是什么?浮力的方向怎样?浮力的施力物体是什么?‎ ‎2.阿基米德原理的内容及公式。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 ‎3.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掌握了哪些测量或计算浮力的方法?‎ ‎ 师生互动 ‎(四)、课堂练习:‎ ‎ 完成《边实验边学习》P98—“科学内容”的基本概念 ‎(五)、作业布置:‎ ‎ 1.家庭实践活动:把一个鸡蛋分别放在清水中和盐水中,观察并记录你所看到的现象,作出初步的解释。‎ ‎2.完成《动手动脑学物理》P100,1—6题。‎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以问题引领,以探究释疑,循序渐进地完成了预设的教学目标,新课程的理念切实体现在每一个教学环节之中。整节课气氛热烈和谐,经预设和未经预设而生成的动态资源都被有效地利用,学生充满了热情,通过自主探究、交流合作等方式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提高能力。但笔者有两个遗憾:一是在交流讨论、合作探究时有几个动手能力差、不善言谈的学生明显游离于群体之外,没有兼顾到他们。二是课堂是按照设计有条不紊地进行,开放程度不够,对于部分探究能力强、思维活跃的学生来说缺乏更大的发展空间。所谓教有法而无定法,只有不断地开展探究研究,才会使新课程下的课堂更精彩。‎ 2‎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